一、落实江总书记《贺信》精神 推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玲[1](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权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在百年光辉历史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问题过程中,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中国人民的人权,如何解放、尊重、保护、实现中国人民的人权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权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新时代条件下,要进一步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当代实际相结合,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协调增进全体人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权利,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这是我们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权理论与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和基本启示。
刘金莹[2](2021)在《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从中国青年运动层面看,习近平指出从近代以来:“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并提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殷切寄望。因此,习近平站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方位提出“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不仅高度概括了青年的历史地位,也从“两个布局”和“两个大局”的战略判断中为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具体实践谋划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指出青年不只是一个代表人类生命中某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从价值范畴来看,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2021年“五四”前夕,习近平再次到清华大学考察,寄语广大青年一定要肩负使命,做能够承担重任的时代新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青年人是接过历史接力棒的主力军。青年工作与青年直接相关,因此,如何做好青年工作一直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书信以及座谈等内容中对做好青年工作有明确论述,一系列的重要论述,逐步形成了理论化、系统化的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可见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是基于我国历史发展新高度,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之下,针对青年工作是什么,怎样做好青年工作阐发的一系列看法、观点和思想的集合,这一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具有指引性和高度开放性。这一系列的思想更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为我们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共分五部分。首先介绍研究缘起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深入探究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生成理路。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以马克思、列宁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思想观点为指导对中国共产党靑年工作思想观点的一脉相承,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观点为理论来源。系统分析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实践生成,可见习近平的成长经历与执政实践是其思想形成的实践依据,进一步探究这一思想各个时期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特点。第三部分系统论述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主要内容。以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研究依据,从关于青年本质和战略地位、党对青年工作白勺领导、青年运动时代主题、青年工作职责使命、共青团开展青年工作和改革、青年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道路、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七部分,系统挖掘习近平提出的有关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进而探究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品质、以尊重青年主体性为本质核心、以青年历史地位和时代使命为逻辑起点、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着眼新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实针对性。第四部分探究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内在逻辑和创新特点。包括核心立场与价值遵循、领导力量与思想基础、历史根源和现实依据、战略定位与实践要求,从而总结出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创新特征包括青年成长发展角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靑年工作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五部分总结概括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五个维度探究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围绕当前我国青年工作正在进行的具体实践工作探究其实践价值。
杜占元[3](2020)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国际传播机构建设》文中提出2019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致贺信。2020年9月4日,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贺信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中国外文局召开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国际传播机构建设"研讨会,总结一年来学习贯彻贺信精神的主要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明确进一步贯彻落实贺信精神的重点任务和主要工作。现将精彩发言汇编,以飨读者。
赵嘉敏[4](2020)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政党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尽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这并没有使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分歧和对抗随之消失,意识形态工作仍然复杂、严峻。本文以“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线索,以“意识形态工作内容”为主线,采取归纳概括和综合研究等方法,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第一部分内容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理论基础。笔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关于意识形态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列宁丰富了之前的理论,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主张以理论灌输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此来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强调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观点,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系列观点为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石,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可以发现,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个极其重要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不断胜利的关键性因素。论文第二部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时代背景。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国际方面主要受文化全球化、西方社会思潮以及信息化的影响,国内方面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弊端导致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度降低,网络负面性因素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不深入,意识形态空心化使得党员干部政治向心力不强,这些因素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构成了极大的挑战,进一步说明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内容,笔者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各项会议精神,对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进行整理、归纳,从各个角度深入细致地探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相关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众多会议中,总书记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把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意识形态工作的“三权”、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方针,把高校、军队、文艺、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领域,认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做好“两个巩固”,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有力措施,切实把主流意识形态构建落到了实处,其高度、力度、强度都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前所未有的。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诸多论述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全面解读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原则方针、根本任务、重点领域和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形成理论形式的成果,不仅能够对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而且有利于统一思想、鼓舞干劲,强化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杨雪[5](2020)在《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发明之一。它为人类发展和国家发展带来了新生力量,同时也为世界互联网的国际治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迎接互联网带来的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应对其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是对世界各国及其领导者的严峻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信息时代的新特征、新规律,高度关注网络信息技术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产生的深刻影响,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积极回应实践要求,站在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与治理,统筹协调国家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军事领域等方面的网络安全维护和信息化的重大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在信息时代悄然降临的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不应只局限于现实社会,还应拓展到虚拟网络空间,把我国建设成网络强国。习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世界互联网发展以及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明确指出了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和战略性问题,提出了实施网络强国重要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以来,党中央对于我国互联网新兴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肯定,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查阅、研读学术界关于互联网及其相关方面的学术成果,深入学习与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系列重要论述,加深了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的了解。从形成基础上看,一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理论的继承和对中国共产党互联网思想的继承形成了其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现实基础层面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双向互动,使得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日益凸显,我国谋求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愿望更加迫切,现实对我国的互联网内容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强国建设势在必行。从其内容及治理原则上看,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包括践行新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双向互动、两大战略和“互联网+”以及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总要求;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创新、网络空间治理、人才培养及网络立法五个主攻方向和四项国际治理原则。从其意义上看,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是经过实践考验的正确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新性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是科学指导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网络世界取得的新成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网络强国的行动指南。
张燕[6](2020)在《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校史文化是校史的文化表征,是校史传承的文化链条,包括学校在办学历史实践中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校史文化具有独特性、生动性、贴近性、时代性、持久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规律、教育规律以及时代要求。西藏高校处于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其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争夺与反争夺的斗争异常激烈。西藏民族大学作为国家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校,要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必须深入挖掘校史文化的育人优势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发现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以及“五个认同”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本文以西藏民族大学为研究范本,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研究由绪论、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四大部分组成。文章正文包括四大部分,首先,系统阐述了校史文化的相关概念,厘清了校史、校史文化与校园文化,大学及大学精神,西藏民族大学校史与校史文化几对关系。其次,从利用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五个认同”教育等几个方面来总结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再次,以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问卷调查为依据,分析了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重校庆节点、轻日常教育;重形式营造、轻内涵挖掘;大学生缺少对校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传播渠道缺乏多样性等问题。进一步分析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校史文化教育教学体系尚未健全、校史文献缺乏系统性和生动性。最后,提出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重视校史文化研究使其体系化制度化,二是构筑校史文化的物质基础,三是完善校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四是丰富校史文化教育实践,五是创新校史文化传播方式。
焦忠武[7](2019)在《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导 筑牢社会主义办学的政治基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我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文中提出2018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对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取得的办学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并对新时代学校的发展寄予殷切希望。当前,西藏民族大学以贯彻落实贺信精神为主线,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筑牢社会主义办学政治基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高水平综合性一流民族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陈敦山[8](2019)在《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 努力推进西藏民族大学科研工作创新发展》文中认为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西藏民族大学需要加强科研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是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指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加强建校60年来积累形成的办学精神研究,凝聚师生砥砺奋进的信心和决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促进"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加强高原科学技术研究,促进西藏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加强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推进西藏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全面推动学校科研创新发展。
雷春美[9](2016)在《在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贺信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俞正声主席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总结近几年来我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分析社
郭志云[10](2016)在《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综述》文中认为12月13日,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此次大会旨在推动全省社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央社院建院60周年贺信和1996年在福建省社院发表的关于加强社院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题词精神,更好地完成好中央赋予的"联合党校、教培主阵地、高端智库"三大职能,体现福建社院系统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下的新形象和
二、落实江总书记《贺信》精神 推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落实江总书记《贺信》精神 推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权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权理论与实践 |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共产党人权理论的发端 |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人权的思考和进行的人权斗争 |
(三)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根据地的人权实践 |
1. 创建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民主政权 |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基本内容 |
3.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保障农民权利 |
4. 开展妇女运动,保护妇女权利 |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权理论与实践 |
1.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和民主 |
2. 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制定实施一系列保障人权的纲领、条例或法规 |
3. 积极推动妇女解放与妇女权利保障 |
4. 对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设计 |
(五)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权理论与实践 |
1. 解放区人权事业的新发展 |
2. 及时制定和宣告包括保障人权内容的政治宣言 |
3. 对新中国国家政权性质的确定 |
(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权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践成就 |
1.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有的人权理论基本框架 |
2. 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人权实践取得了伟大成就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
(一)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权问题的理论思考 |
1. 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
2.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
3. 对权利的特点进行了思考 |
4. 对人民参加管理国家权利的思考 |
5. 高度重视宪法的制定和作用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权建设的伟大成就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实践 |
(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探索 |
1. 打破人权的理论禁区,深刻阐述了人权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
2. 抨击西方国家用人权为借口对别国进行干涉,阐释人权和国家主权的关系 |
3. 强调加强对人权的法制保障 |
(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发展 |
1. 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党的重要执政理念 |
2. 阐明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大人权的基本立场 |
3. 强调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倡导以对话、交流的方式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
4. 强调要高度重视人权研究和对青少年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教育 |
(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发展 |
1. 深刻揭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同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内在联系 |
2. 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和党章 |
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人权事业全面进步 |
4.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推动人权合作交流 |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伟大成就 |
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与实践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
(二)把实现中国梦同保障人民的权利紧密联系在一起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对人权的基本内涵作出新阐发 |
(四)维护宪法、实施宪法,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
(五)坚持司法公正,严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
(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各国人权交流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
(七)走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
(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
五、结语 |
(2)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青年问题和青年概念的演化 |
(二)青年思想、青年观的内涵 |
(三)青年工作、青年工作思想解读 |
注释 |
第二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生成理路 |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理论源流 |
(一)马克思、列宁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思想 |
(二)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思想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实践生成 |
(一)萌芽期:知青岁月的自我体察 |
(二)形成期:在实践中逐步明确青年本质和地位 |
(三)发展期:在发展中明确青年工作思想的科学内涵 |
(四)标志性进展:顶层设计规划青年工作 |
注释 |
第三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内容和品质 |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青年本质和战略地位 |
(二)关于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 |
(三)关于青年运动时代主题 |
(四)关于青年工作职责使命 |
(五)关于共青团工作、建设及改革 |
(六)关于青年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道路 |
(七)关于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 |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品质 |
(一)“以青年为本”的政治立场 |
(二)以青年历史地位和时代使命为逻辑起点 |
(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 |
(四)高度体现时代性与开放性 |
注释 |
第四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内在逻辑和创新特征 |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内在逻辑 |
(一)核心取向和价值依托 |
(二)领导力量与思想基础 |
(三)历史根源和现实依据 |
(四)战略定位与实践要求 |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创新特征 |
(一)指导与延伸: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的理论 |
(二)继承与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思想观点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
(三)借鉴与超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 |
注释 |
第五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价值 |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青年工作旨趣之维 |
(二)青年工作遵循之维 |
(三)青年工作规律之维 |
(四)话语体系丰富之维 |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加强党青年工作实践之维 |
(二)构建政策之维 |
(三)完善布局之维 |
(四)夯实条件之维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致谢 |
(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国际传播机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年来学习贯彻贺信精神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启示 |
二、进一步增强深入学习贯彻贺信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
三、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贺信精神,进一步明确建设世界一流国际传播机构的目标任务 |
(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重点 |
2.难点 |
3.创新点 |
4.不足之处 |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相关论述 |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相关论述 |
2.列宁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相关论述 |
(二)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相关论述 |
1.毛泽东同志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相关论述 |
2.邓小平同志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相关论述 |
3.江泽民同志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相关论述 |
4.胡锦涛同志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相关论述 |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时代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1.敌对势力借助全球化进行文化渗透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
2.西方社会思潮影响我国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 |
3.信息网络化发展对我国意识形态控制力形成挑战 |
(二)国内背景 |
1.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挑战影响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
2.网络的负面性因素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不深入 |
3.意识形态“空心化”使得部分党员干部政治向心力不强 |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 |
1.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
2.意识形态关乎旗帜、道路和国家安全 |
(二)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方针 |
1.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2.坚持意识形态工作的“三权” |
3.始终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
(三)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 |
1.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2.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
(四)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领域 |
1.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
2.高校领域 |
3.军队领域 |
4.文艺工作领域 |
(五)意识形态工作的路径选择 |
1.加强以自我净化为核心的党的建设 |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3.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
4.利用互联网传播提高舆论影响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的形成基础 |
2.1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1 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理论的继承 |
2.1.2 对中国共产党互联网思想的传承 |
2.2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基础 |
2.2.1 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必然产物 |
2.2.2 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互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
2.2.3 谋求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求 |
2.2.4 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2.5 党和政府对互联网内容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
2.2.6 现实亟需我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型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及原则 |
3.1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 |
3.1.1 践行建设网络强国的新理念 |
3.1.2 增加人民的网络成果获得感 |
3.1.3 实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双轮驱动 |
3.1.4 落实两大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 |
3.1.5 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3.2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 |
3.2.1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3.2.2 掌握核心技术 |
3.2.3 清朗网络空间 |
3.2.4 汇聚网络人才 |
3.2.5 加强网络立法 |
3.3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的互联网治理原则 |
3.3.1 尊重网络主权 |
3.3.2 维护和平安全 |
3.3.3 促进开放合作 |
3.3.4 构建良好秩序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的意义 |
4.1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4.1.1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论述强化了新时代互联网思维观 |
4.1.2 习近平互联网治理的国际主张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
4.1.3 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深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4.2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
4.2.1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
4.2.2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4.2.3 推动社会实体经济实现新的跨越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校史文化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校史、校史文化与校园文化 |
一、校史 |
二、校史文化 |
三、校园文化 |
第二节 大学及大学精神 |
一、大学 |
二、大学精神 |
三、校史文化与大学精神 |
第三节 西藏民族大学校史及校史文化 |
一、西藏民族大学校史 |
二、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 |
第二章 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一节 利用校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一、校史文化中蕴含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
二、利用校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法 |
第二节 利用校史文化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
一、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
二、利用校史文化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
第三节 利用校史文化进行反分裂斗争教育 |
一、反分裂斗争教育的必要性 |
二、利用校史文化进行反分裂斗争教育 |
第四节 利用校史文化进行“五个认同”教育 |
一、“五个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
二、利用校史文化进行“五个认同”教育 |
第三章 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调查问卷分析 |
一、问卷结构设计 |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三、对校史文化的基本认知 |
四、校史文化发挥作用的情况 |
五、对校史文化建设的期待 |
第二节 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不足 |
一、重校庆节点、轻日常教育 |
二、重“形式”营造、轻“内涵”挖掘 |
三、大学生缺少认同感和责任感 |
四、传播渠道缺乏多样性 |
第三节 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不足的原因 |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
二、教育教学体系尚未健全 |
三、校史文献缺乏系统性和生动性 |
第四章 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路径探析 |
第一节 重视校史文化研究使其体系化制度化 |
一、重视校史文化研究 |
二、构建校史文化体系化制度化 |
第二节 构筑校史文化的物质基础 |
一、完善校史馆建设 |
二、增设档案馆 |
三、打造校史文化景观 |
第三节 完善校史文化教育教学体系 |
一、编纂校史文献 |
二、设置校史文化课程 |
三、完善校史文化师资队伍建设 |
第四节 丰富校史文化教育实践 |
一、加强校史校情教育 |
二、创办校史主题活动 |
第五节 创新校史文化传播方式 |
一、树立双主体思维 |
二、创新传播方式 |
三、重视传播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后记 |
(7)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导 筑牢社会主义办学的政治基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我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建设统领: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 |
二、思想建设铸魂:筑牢理想信念思想基础不松劲 |
三、组织建设强基:提升基层标准化质量工程不懈怠 |
四、作风建设固本: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畏难 |
五、制度建设贯通: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不停歇 |
结语 |
(8)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 努力推进西藏民族大学科研工作创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加强西藏民族大学60年积累的办学精神研究,在研究中促使全校师生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
二、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研究促“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筑牢大学生反分裂斗争的思想防线 |
三、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加强西藏高原科学技术领域相关研究,以优秀科技成果推进西藏生产力发展、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 |
四、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加强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以优秀研究成果推进西藏精神文明建设,丰富西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
(9)在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大统战格局下社院工作的使命感 |
(一)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 |
(二)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关于统战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
(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上来 |
二、把握职能要求,增强做好大统战格局下社院工作的紧迫感 |
(一)大统战格局需要社院发挥联合党校作用 |
(二)大统战格局需要社院发挥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 |
(三)大统战格局需要社院发挥高端智库作用 |
三、积极主动作为,增强做好大统战格局下社院工作的责任感 |
(一)坚持社院姓社,广泛凝聚政治共识 |
(二)突出统战特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
(三)注重改革创新,提升社院发展水平 |
(10)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议概况 |
二、会议成效 |
(一)依托交流研讨,充分凝心聚力,提高了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下社院建设发展和发挥职能作用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
(二)着眼改革创新,强化机遇意识,形成了加快我省社院系统朝着“高层次、正规化、有特色”办学路子迈进的思路共识 |
(三)牢记使命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强化了加快推动我省社院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 |
三、会议特色 |
(一)抢抓历史机遇,及时深入研讨,交流氛围热烈,有力提升了全省社院系统的自信心、进取心和事业心 |
(二)各级领导重视,会议阵容强大,凸显大统战格局,有效增强了进一步做好全省社院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
(三)聚焦会议主题,全面改革创新,着力“三个凸显”,充分激发了全省社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四、落实江总书记《贺信》精神 推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权理论与实践[J]. 张晓玲. 人权研究, 2021(02)
- [2]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研究[D]. 刘金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国际传播机构建设[J]. 杜占元. 对外传播, 2020(10)
- [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研究[D]. 赵嘉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研究[D]. 杨雪. 河北大学, 2020(08)
- [6]西藏民族大学校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研究[D]. 张燕. 西藏民族大学, 2020(08)
- [7]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导 筑牢社会主义办学的政治基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我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J]. 焦忠武.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8]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 努力推进西藏民族大学科研工作创新发展[J]. 陈敦山.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9]在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雷春美.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6)
- [10]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综述[J]. 郭志云.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6)
标签:西藏民族大学论文; 贺信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论文; 网络强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