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八眉猪及其杂交组合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润林[1](2019)在《影响凉山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分析及主要繁殖性状遗传参数计算》文中指出为了研究影响凉山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和计算其主要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收集并整理了乐山马边金凉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凉山猪保种场从2012年建场到2018年的7年5个世代共1023条纯种凉山猪的繁殖数据,分析了影响凉山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并运用ASReml软件计算出了各繁殖性能的遗传参数,主要结果如下:1.凉山猪保持了典型的西南型地方猪种中等偏低的繁殖性能,且存在显着的年度效应。总体表现为繁殖性能随着年份的增加整体性能都有所提升。其中,从2012年开始总产仔数从8.88头已经增加到2018年的9.37头,活产仔数从8.13头增加到8.58头。2.凉山猪的繁殖性能有显着的胎次效应。第一胎的繁殖性能最差,之后逐渐增加,第5胎繁殖性能最佳,其产仔数、活产仔数、初生窝重、初生均重等性状都显着高于第一胎。第6胎虽然有些性状有下降的趋势,但还未达到显着水平,表明凉山猪还可以适当延长使用胎次。3.季节效应对凉山猪繁殖性能影响显着,其中夏季的总产仔数显着高于冬季,活产仔数和初生窝重显着高于其他季节。总体上凉山猪的繁殖性能在夏季最好。4.分析凉山猪繁殖性能的表型参数发现,所有繁殖性状的变异系数都较大,说明凉山猪保种群体保持了较好的遗传变异度,整体的繁殖性能还有较大的选育提高空间。5.计算凉山猪各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和重复力的结果表明所有繁殖性状的重复力均大于对应的遗传力,遗传力在0.11-0.28之间,重复力在0.12-0.47之间。结果与国内其它地方猪品种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繁殖性状总体属于低遗传力性状。6.各繁殖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的计算结果显示,不同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差别较大,其表型相关系数在-0.16-0.84之间,遗传相关系数在0.003-0.998之间。
杨铁柱[2](2017)在《不同胎次、配种和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母猪作为集约化、规模化养猪场的核心,其生产性能直接关系着猪场的发展和盈利情况,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包括遗传、营养和环境,胎次、配种月份和分娩月份是除营养水平以外的几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因此,本研究分别收集了湖南省A公司和湖南省B公司的6652窝和6364窝母猪产仔数据,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后,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组间显着性分析,所得结果如下:A猪场(共5个胎次)各胎次之间总产仔数和断奶窝重差异不显着(P>0.05),总产仔数达10.53±0.07头,断奶窝重达60.27±0.47Kg;产活仔数、断奶窝仔数和初生窝重以第1胎次最低,显着低于第25胎次(P<0.05),畸形数、木乃伊数、死胎数和返情次数以第1胎次最高,显着高于第25胎次(P<0.05),且以上指标随着胎次的增加而逐渐改善。B猪场(共10个胎次)各胎次之间死胎数差异不显着(P>0.05);总产仔数、总产活仔数、畸形数和产后5天活仔数4个指标以第1、2、10胎次的最差,显着差于其余各胎次(P<0.05),以第68胎次最佳,呈现出“中间优两段差”的模式。A猪场配种月份总仔数和畸形数未见显着性影响(P>0.05),综合分析活仔数、木乃伊数、死胎数、出生窝重、返情次数、断奶窝仔数和断奶窝重各项指标在不同配种月份的情况发现以12月份配种的母猪生产性能最佳,显着高于其余各月份(P<0.05),6、7、8、9、10、11月份次之,1、2、3、4、5月份相对较差。配种月份对B猪场母猪各生产指标均有显着性影响,且得出与A猪场相似的结果。分娩月份对A和B猪场母猪生产性能均有显着性影响。A猪场母猪总产仔数以5、8、10月份的产仔数最高,达10.64±0.11头,活仔数以3、4、5月份最高,达9.89±0.13头,畸形数以4月份最低,仅0.08±0.01头,出生窝重以1、2、3、4、5月份较高,达14.73±0.19 kg,断奶窝重以1、2、3、5、12月份最高,达34.50±1.56 kg;B猪场母猪总产仔数以4月份最高,达13.32±0.10头,活仔数以4、5、6、7、8、9、10月份较优,最高达12.26±0.10头,死胎数以4、5、9、11、12月份最低,最低仅0.06±0.01头,出生窝重2、3、4月份较高,达17.48±0.23kg。综合两个猪场的数据来看,以4、5月份分娩的母猪生产性能较优。
田海宁,杨葆春,梁玉库[3](2017)在《青海八眉猪不同杂交组合商品猪肥育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丰富,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饲、抗病力强等优良特性,但同时也存在生长速度慢、屠宰率低、瘦肉率低等缺点。青海八眉猪主产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流域的互助、湟中、大通诸县[1],种质资源独特,在青海高原特定环境下,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具有适应性强、性早熟、抗逆性好、产仔多、母性好、脂肪沉积能力强、肉质好、能适应贫瘠多变的饲养管理条件、遗传性状稳定等特性[2],其与国内外优良品种猪杂交一般具有较好的配合力,
田海宁,杨葆春,陈海辉[4](2016)在《青海八眉猪及其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研究青海八眉猪及其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在青海互助八眉猪场,选择年龄2岁、3胎次的经产八眉母猪及其二元母猪,测定了繁殖性能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产仔数八眉×八眉组极显着高于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1),显着高于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八眉组(P<0.05),杜洛克×八眉组显着高于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5);产活仔数八眉×八眉组极显着高于长白×八眉组和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1),显着高于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P<0.05),杜洛克×八眉组显着高于长白×八眉组和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5);初生窝重长白×(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显着高于八眉×八眉组(P<0.05)。21日龄窝重和断奶窝重长白×(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极显着高于八眉×八眉组(P<0.01),显着高于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八眉组(P<0.05),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八眉组显着高于八眉×八眉组(P<0.05);断奶仔猪数八眉×八眉组极显着高于长白×八眉组和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1),显着高于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P<0.05);断奶育成率长白×(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最高,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
曾检华,罗艳凤,胡杰,陈瑶生,刘小红[5](2015)在《不同黑猪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研究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杜洛克、巴克夏为父本,采用陆川猪、莱芜猪、湘西黑猪及圩猪为母本,进行黑猪杂交组合试验,对其杂交组合当胎繁殖性能及后代繁殖性能、生长肥育及屠宰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个地方品种杂交当胎的产仔数与其杂交父本杜洛克及巴克夏无关,而仅与其本身繁殖性能相关;地方猪种杂交繁育时,较纯繁产仔数有所降低;4个杂交组合繁殖性能杂种优势明显,在其父本一致的情况下,其繁殖性能受母本影响较大,即母本繁殖性能高,则其后代繁殖性能也高。杂交后代出现毛色分离现象,即一致性较差,尤其是杂交后代进行横交时,由于其遗传性能不稳定,毛色分离更加突出;杂种猪胴体及肉质性状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贾娟娟[6](2014)在《在福建省不同胎次、配种及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对福建某规模化种猪场自2010年至2013年14466窝二元母猪(长白公猪×大白母猪或大白公猪×长白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正常发情率(母猪断奶后7天内的发情率)、返情率、配种分娩率等生产性能数据按胎次、配种月份、分娩月份分别用excel进行了整理,用SPSS17.0one-wayANOVA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胎次对母猪生产性能有一定的影响,6胎的总产仔数最高,为11.69±0.65头/窝,显着高于1胎和2胎(P﹤0.05),1胎的最低,仅为10.28±0.50头/窝;6胎的产活仔数也最高。9胎的死胎数最高,其次为7胎和8胎,2胎的最少。7胎和9胎的木乃伊数最高,1胎的最低。3、5、6胎的配种分娩率比较高,1、9胎配种分娩率最低。因此可以得出1胎的生产性能最低,37胎性能稳定,其中6胎达到最高,9胎性能下降。(2)在不同月份配种,对母猪生产性能有一定影响。11月份配种的母猪产仔数最高,为11.42±0.45头/窝,显着高于5月份配种的。11、12月份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高,显着高于4、5、6、7月份(P﹤0.05);5月份最低,仅为9.40±0.35头/窝。7月份配种的母猪返情率最高,超过10%,显着高于1、2、3、4、10、11、12月份(P﹤0.05),11、12月份返情率最低。而不同配种月份的死胎数、木乃伊数、配种分娩率差异均不显着(P>0.05)。因此可以得出11月份和12月份配种的母猪的生产性能最好,5月份配种的生产性能最低,5、7、8、9月份配种的母猪的返情率较高。(3)在不同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3、4月份分娩的母猪产活仔数最高,显着高于8、9、10、11、12月份(P﹤0.05),9月份最低,仅为9.48±0.31头/窝。11、12月份母猪正常发情率最高,显着高于5、6、7、8、9月份(P﹤0.05),8月份最低。不同分娩月份的母猪的总产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配种分娩率差异均不显着(P>0.05)。因此可以得出3、4月份分娩的母猪生产性能最好,9月份分娩的最低,11、12月份的正常发情率最高,8月份的正常发情率最低。
赵子龙[7](2014)在《八眉猪及其不同杂交组合肉质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八眉猪是高原地区特有品种,也是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品种。2006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告》,八眉猪被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近些年,由于瘦肉型猪的冲击,八眉猪生存环境堪忧。如何保存这一优良的中国地方猪种,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本试验对纯种八眉猪及其不同杂交组合的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进行测定和对比。1.八眉猪及其二三元杂交育肥和屠宰性能分析对54头八眉猪及其二三元杂交(每组各18头)进行育肥试验,育肥期为165天,八眉猪、二元杂交、三元杂交个体平均重分别从11.26kg、9.17kg、8.44kg增至75.88kg、89.25kg、112.25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91.61g/天、485.36g/天、630.30g/天,料肉比分别为3.21:1、3.29:1、2.95:1。由此可知育肥性能方面,八眉猪的二三元杂交较纯种八眉猪有所提高。在各组间随机选择4头进行屠宰,结果显示:八眉猪、二元杂交、三元杂交三组屠宰率分别为64.84%、69.44%、66.83%,瘦肉率分别为45.02%、57.54%、60.66%,眼肌面积分别为12.97cm2、25.17cm2、30.69cm2,后腿比例分别为28.60%、29.71%、25.88%。八眉猪的二三元杂交较纯种八眉猪在屠宰性能方面虽有所提高,但不稳定。2.八眉猪及其二三元杂交肉质分析对12头八眉猪及其二三元杂交(每组各4头)进行屠宰,并作出肉质性能检测。结果显示:八眉猪、二元杂交、三元杂交三组pH分别为6.77、6.80、6.55,肉色评分分别为4.28、3.45、3.78,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2.78、2.83、2.75,剪切力分别为54.03N、41.18N、39.36N,滴水损失分别为5.17%、3.79%、3.85%,失水率分别为8.9%、9.13%、8.67%,熟肉率分别为65.22%、68.32%、67.91%。常规肉质方面,滴水损失、剪切力和屠宰后45min pH随着外源血缘引入有所降低;肉色方面八眉猪纯种评分高于其杂交组;失水率和熟肉率随着外源血缘增加有所增加。八眉猪、二元杂交、三元杂交三组共有3种饱和脂肪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2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油酸)以及1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等6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1.67%、42.23%、39.30%,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0.04%、51.21%、54.10%,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30%、6.58%、6.62%,二元杂交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纯种组合三元杂交组;单不饱和脂肪酸中,三元杂交组高于其他两组,肌内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外源血缘增加而增加;八眉猪纯种组肌内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两个杂交组。八眉猪及其二三元杂交肌肉内有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Thr、Val、Met、Ile、Leu、Phe、Lys)及6种风味氨基酸(Ser,Glu,Gly,Ile,Ala,Pro)等在内的17种氨基酸。八眉猪、二元杂交、三元杂交三组中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5.90%、17.08%、18.27%,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14%、6.63%、7.08%,风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63%、7.11%、7.59%。八眉猪二三元杂交相较于纯种八眉猪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并随着外源血缘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本次试验表明:八眉猪在其肉质上保持了中国地方猪种特有的风味,但与国外瘦肉型猪进行杂交对于提高八眉猪屠宰及肉质性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郭远玉[8](2013)在《互助八眉猪不同杂交组合二元母猪的筛选及其利用》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更好保护青海省优良地方猪种资源,充分发掘青海互助八眉猪的优良特性,培育筛选出适合青海高原气候环境的二元母猪,推动青海省生猪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青海互助八眉母猪为基础母本,引进白色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三个品种的优良公猪展开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组合的筛选。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杂交组合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体尺外貌,二元和三元初生仔猪肌纤维直径、面积、密度及三元商品猪生长育肥性能,确定适宜的二元母猪生产方案及其杂交利用方式。1、试验首次引进白色杜洛克、长白和大约克作为起端父本分别与青海互助八眉母猪杂交。试验结果表明:白色杜洛克杂交八眉母猪可获得较高的生产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均极显着高于大约克夏作起端父本组(P<0.01),但与长白组差异不显着(P>0.05);断奶仔数极显着高于长白作父本组和大约克夏作父本组(P<0.01),且长白作父本组显着高于大约克夏作父本组(P<0.05);35日龄断奶窝重以白色杜洛克作父本组最高,且显着高于以大约克夏作父本组(P<0.05),与长白作父本组差异不显着(P>0.05)。长白×八眉和白杜×八眉二元后备母猪乳头对数显着高于约克×八眉组(P<0.05);24月龄长白×八眉二元母猪生长性能极显着高于白杜×八眉组(P<0.01);长白×八眉组合的二元后备母猪的体长和胸围极显着高于白杜×八眉组和约克×八眉组(P<0.01);2、长白×八眉二元初生仔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肌纤维直径和面积极显着大于约克×八眉二元初生仔猪(P<0.01),长白×八眉与白杜×八眉之间差异不显着。3、在二元母猪的杂交利用中,以白色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为终端父本分别杂交不同组合的二元母猪,结果表明:白色杜洛克杂交长八二元母猪获得最高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且极显着高于长白杂交白杜八组(P<0.01);断奶仔数极显着高于约×(白杜×八)YDB组和长白×(白杜×八)组(P<0.01),显着高于长白×(约×八)组(P<0.05);初生重、初生窝重白杜×(长×八)组极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1),21日龄重、21日龄窝重和35日龄断奶重均最大。在育肥试验中白杜×(长×八)组4月龄重极显着高于长×(约×八)组、约×(白杜×八)组、白杜×(约×八)组和约×(长×八)组(P<0.01),日增重以白杜×(长×八)组最高,且极显着高于白杜×(约×八)组和约×(长×八)组(P<0.01),显着高于约×(白杜×八)组(P<0.05);白杜×(长×八)组料重比最低,育肥经济效益最高。4、研究表明,白杜×(长×八)组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面积极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1),臂三头肌肌纤维直径、面积极显着高于约×(白杜×八)组和白杜×(约×八)组(P<0.01),显着高于约×(长×八)组(P<0.05),半腱肌肌纤维直径和面积白杜×(长×八)组最大,且显着大于约×(长×八)组(P<0.05),极显着大于长×(约×八)组和白杜×(约×八)组(P<0.01),股二头肌肌纤维直径和面积白杜×(长×八)组最大,且极显着大于长×(白杜×八)组、约×(白杜×八)组和白杜×(约×八)组(P<0.01)。
郭远玉,侯生珍,杨葆春,刘永福,吕凯[9](2013)在《不同杂交组合的青海互助八眉二元母猪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为了保护地方猪品种,挖掘青海互助八眉猪生产性能。本试验以长白、大约克和白色杜洛克为父本青海互助八眉猪为母本,所产的二元母猪成熟后再与长白、大约克和白色杜洛克杂交,在此过程中对比研究不同杂交组合的二元母猪生长性能及繁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长×八二元仔母猪的初生重、21日龄重均极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1);长×八和白杜×八二元后备母猪乳头对数显着高于大×八组;2—4月龄长×八二元母猪生长性能极显着高于白杜×八组(P<0.01);长×八组合的二元后备母猪的体长和胸围极显着高于白杜×八组和大×八组(P<0.01);长×八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均显着高于白杜×八和大八二元母猪(P<0.05)。
杨葆春,侯生珍,刘永福,王文福,张生芳,周毛卓玛,马辽伟,何现忠[10](2013)在《青海八眉猪杂交的繁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为了研究青海八眉猪的繁殖性能,对青海互助八眉猪保种场2011年春季八眉猪经产母猪纯繁和杂交的繁殖性能各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八眉猪纯繁组显着高于与长白、大白的杂交组(P<0.05);初生重杂交组显着高于八眉纯繁组(P<0.05),初生窝重杂交组虽比纯繁组有所提高,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21日龄重和21日龄窝重杂交组略高于纯繁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断奶重和断奶窝重(长白×八眉)组和(大白×八眉)组最高,显着高于八眉猪纯繁组(P<0.05),但(长白×八眉)组与(大白×八眉)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断奶仔数八眉纯繁组略高于各杂交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
二、青海八眉猪及其杂交组合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八眉猪及其杂交组合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凉山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分析及主要繁殖性状遗传参数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文献综述 |
1.1 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现状 |
1.2 地方猪种的保护及现状 |
1.3 凉山猪的特点 |
1.3.1 凉山猪的产地及品种形成环境 |
1.3.2 凉山猪的种质特性 |
1.4 年份、胎次、季节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作用 |
1.5 动物遗传参数概述 |
1.5.1 遗传参数(遗传力、重复力、遗传相关)的概述 |
1.5.2 遗传力的应用及估计方法 |
1.5.3 重复力的应用及估计方法 |
1.5.4 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的应用及方法 |
1.6 ASReml软件简介 |
1.6.1 ASReml的原理 |
1.6.2 ASReml的功能特点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繁殖数据收集 |
2.3 母猪的饲养管理 |
2.4 数据整理 |
2.5 统计模型选择 |
2.6 数据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凉山猪不同年份、胎次和季节繁殖性状比较分析 |
3.1.1 凉山猪繁殖性状的年度效应分析 |
3.1.2 凉山猪繁殖性状的胎次效应分析 |
3.1.3 凉山猪繁殖性状的季节效应分析 |
3.2 凉山猪繁殖性状遗传力 |
3.2.1 凉山猪繁殖性状的表型参数 |
3.2.2 凉山猪繁殖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力 |
3.2.3 固定效应wald检验 |
3.2.4 各繁殖性状的残差图 |
3.3 凉山猪繁殖性状的重复力 |
3.4 凉山猪繁殖性状遗传相关rg和表型相关rp |
4.讨论 |
4.1 年份对凉山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4.2 胎次对凉山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4.3 季节对凉山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4.4 凉山猪遗传力的估计 |
4.5 凉山猪重复力的估计 |
4.6 凉山猪的遗传相关系数估计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不同胎次、配种和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1.1 胎次对长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1.2 胎次对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1.3 胎次对杜洛克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1.4 胎次对长大二元杂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1.5 胎次对地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2 热应激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
2.1 热应激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热应激对公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 月份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1 月份对长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2 月份对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3 月份对杜洛克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4 月份对长大二元杂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5 月份对地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分组 |
1.3 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胎次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配种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 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关于胎次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关于配种和产仔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三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青海八眉猪不同杂交组合商品猪肥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饲养管理 |
1.4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八眉三元商品猪前期增重和饲料报酬 |
2.2 八眉三元商品猪后期增重和饲料报酬 |
2.3 八眉三元商品猪全期增重和饲料报酬 |
3 讨论与小结 |
(4)青海八眉猪及其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试验地点与试验动物 |
1. 2 测定指标 |
1. 3 饲养管理 |
1. 3. 1 母猪的饲养管理 |
1. 3. 2 仔猪饲养管理 |
1. 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各组合母猪的产仔性能 |
2. 2 各组合仔猪的生长性能 |
3 讨论 |
(5)不同黑猪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测定 |
2.2 杜洛克与地方猪种杂交的杂种优势率比较 |
2.3 各杂交组合毛色分离分析 |
2.4 巴圩杂种猪生长性能分析 |
2.5 巴圩杂种猪胴体与肉质性状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地方品种及其杂交后代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
3.2 杂交父本杜洛克与巴克夏对杂交后代的影响 |
3.3 杂交后代一致性探讨 |
(6)在福建省不同胎次、配种及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大白猪 |
2 长白猪 |
3 杜洛克 |
4 胎次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1 胎次对长大二元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胎次对长白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3 胎次对大白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4 胎次对杜洛克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5 胎次对其他品种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5 温度、月份和季节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5.1 温度、月份和季节对长大二元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5.2 温度、月份和季节对长白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5.3 温度、月份和季节对大白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5.4 温度、月份和季节对杜洛克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5.5 温度、月份和季节对其他品种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6 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
7 温度、月份和季节对公猪的影响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1 不同胎次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1.1 研究材料 |
1.1.1 试验动物来源 |
1.1.2 日粮配方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2.1 试验猪饲养管理 |
1.2.2 试验猪配种方法 |
1.2.3 妊娠确定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数据处理方法 |
1.5 试验结果 |
1.5.1 胎次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 |
1.5.2 胎次对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 |
1.5.3 胎次对死胎数和木乃伊数的影响 |
1.5.4 胎次对返情率的影响 |
1.5.5 胎次对配种分娩率的影响 |
2 不同配种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2.1 研究材料 |
2.1.1 试验动物来源 |
2.1.2 日粮配方 |
2.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2.1 试验猪饲养管理 |
2.2.2 试验猪配种方法 |
2.2.3 妊娠确定方法 |
2.3 研究内容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2.5 试验结果 |
2.5.1 配种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2.5.2 配种月份对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 |
2.5.3 配种月份对死胎数和木乃伊数的影响 |
2.5.4 配种月份对返情率的影响 |
2.5.5 配种月份对配种分娩率的影响 |
3 不同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 研究材料 |
3.1.1 试验动物来源 |
3.1.2 日粮配方 |
3.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3.2.1 试验猪饲养管理 |
3.2.2 试验猪配种方法 |
3.2.3 妊娠确定方法 |
3.3 研究内容 |
3.4 数据处理方法 |
3.5 试验结果 |
3.5.1 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5.2 分娩月份对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 |
3.5.3 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5.4 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5.5 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三部分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关于胎次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1.2 关于不同配种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1.3 关于不同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八眉猪及其不同杂交组合肉质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世界猪业和中国猪业 |
1.2 中国地方猪种现状 |
1.3 中国地方猪种质优点 |
1.3.1 肌肉品质优良 |
1.3.2 繁殖性能强 |
1.3.3 抗逆性强 |
1.4 中国地方猪种对世界猪育种的贡献 |
1.5 中国地方猪种的开发利用 |
第二章 八眉猪种质特性研究 |
2.1 八眉猪品种特质 |
2.2 八眉猪研究现状 |
2.3 八眉猪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 |
2.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章 八眉猪及其不同杂交组合肉质特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和时间 |
3.1.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3.1.3 试验动物日粮及营养水平 |
3.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1.5 试验主要仪器和试剂 |
3.2 结果 |
3.2.1 八眉猪及其杂交猪的屠宰性状测定结果 |
3.2.2 八眉猪及其杂交肉质性状测定结果 |
3.2.3 眼肌脂肪酸组分 |
3.2.4 肌内氨基酸组分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八眉猪及其不同杂交组合肉质特性分析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对比结果 |
4.3 讨论与总结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互助八眉猪不同杂交组合二元母猪的筛选及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母猪杂交选育研究进展 |
1.1 杂交组合效应的研究 |
1.2 种母猪生产技术的研究 |
2 猪肉肌纤维的研究 |
2.1 不同品种与肌纤维的关系 |
2.2 肌纤维与生长性能的关系及其在母猪选育中的应用 |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目的与意义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不同组合八眉二元母猪的筛选 |
1 实验材料 |
1.1 试验猪来源及分组 |
1.2 饲养管理与营养 |
1.3 实验仪器设备、药品 |
1.4 试剂的配制 |
2 试验方法 |
2.1 产仔性能的测定 |
2.2 二元母猪生长性能测定 |
2.3 二元初生仔猪肌肉组织取样 |
2.4 石蜡切片的制作 |
2.5 H.E 染色 |
2.6 二元初生仔猪肌纤维直径、面积、密度的测定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产仔性能测定 |
4.2 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测定 |
4.3 二元母猪各阶段的生长发育测定 |
4.4 不同组合二元初生仔猪肌纤维直径、面积、密度的测定 |
5 讨论 |
5.1 不同父本杂交八眉猪时杂交优势的比较 |
5.2 杂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5.3 各组合二元后备母猪选留指标及淘汰率的对比 |
5.4 关于不同组合二元后备母猪各选留指标及淘汰率的讨论 |
5.5 肌纤维作为二元母猪选育指标的探讨 |
5.6 利用与推广 |
6 结论 |
试验二 八眉二元母猪的杂交利用 |
1 试验材料 |
1.1 实验猪来源及分组 |
1.2 试验猪的饲养管理 |
2 实验方法 |
2.1 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测定方法 |
2.2 育肥猪生长发育性状的测定方法 |
2.3 育肥猪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
2.4 不同组合三元初生仔猪肌纤维的测定方法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杂交组合二元母猪繁殖性能测定 |
4.2 各杂交组合三元商品猪肥育性能测定 |
4.3 各杂交组合育肥猪经济效益分析 |
4.4 不同组合三元初生仔猪肌纤维直径、面积、密度的测定 |
5 讨论 |
5.1 不同杂交组合二元母猪繁殖性能比较 |
5.2 利用与推广 |
5.3 各杂交组合商品猪育肥性能的对比 |
5.4 当地饲料资源的运用与育肥经济效益的对比 |
5.5 不同杂交组合三元初生仔猪肌纤维的对比分析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不同杂交组合的青海互助八眉二元母猪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猪的饲养管理 |
1.2.1 八眉母猪饲养管理 |
1.2.2 二元母猪的育成 |
1.2.3 二元母猪繁育期的饲养管理 |
1.3 测定项目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元母猪各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与筛选 |
2.1.1 哺乳期二元仔母猪生长性能与乳头对数测定 |
2.1.2 二元后备母猪生长性能、选留数与初情日龄测定 |
2.2 二元后备母猪的初配体尺 |
2.3 二元母猪繁殖性能测定 |
2.3.1 二元母猪产仔性能测定 |
2.3.2 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 |
3 结论 |
3.1 各组合二元后备母猪选留指标及淘汰率的对比 |
3.2 各组合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对比 |
3.3 利用与推广 |
4 讨论 |
4.1 对各组合二元后备母猪各选留指标及淘汰率的讨论 |
4.2 繁殖生长性能的讨论 |
4.3 二元种母猪培育前景探讨 |
(10)青海八眉猪杂交的繁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饲养管理 |
1.2.1 母猪饲养管理 |
1.2.2 仔猪饲养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仔数和产仔活数 |
2.2 初生重和初生窝重 |
2.3 21日龄重和21日龄窝重 |
2.4 断奶重、断奶窝重和断奶仔数 |
3 讨论与小结 |
3.1 产仔性能 |
3.2 生长性能 |
四、青海八眉猪及其杂交组合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凉山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分析及主要繁殖性状遗传参数计算[D]. 杨润林.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2]不同胎次、配种和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D]. 杨铁柱.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2)
- [3]青海八眉猪不同杂交组合商品猪肥育性能研究[J]. 田海宁,杨葆春,梁玉库.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10)
- [4]青海八眉猪及其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研究[J]. 田海宁,杨葆春,陈海辉. 畜牧与兽医, 2016(05)
- [5]不同黑猪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研究与分析[J]. 曾检华,罗艳凤,胡杰,陈瑶生,刘小红. 养猪, 2015(01)
- [6]在福建省不同胎次、配种及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D]. 贾娟娟.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7]八眉猪及其不同杂交组合肉质特性分析[D]. 赵子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8]互助八眉猪不同杂交组合二元母猪的筛选及其利用[D]. 郭远玉. 青海大学, 2013(S1)
- [9]不同杂交组合的青海互助八眉二元母猪的对比研究[J]. 郭远玉,侯生珍,杨葆春,刘永福,吕凯.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8)
- [10]青海八眉猪杂交的繁殖性能研究[J]. 杨葆春,侯生珍,刘永福,王文福,张生芳,周毛卓玛,马辽伟,何现忠. 畜牧与兽医,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