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数据库组合查询的实现方法

SQL Server数据库组合查询的实现方法

一、SQL Server数据库组合查询的实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吴小东[1](2021)在《基于Dubbo和Zookeeper的学校自助证明打印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大范围应用,社会智能化程度日渐加深。传统的人工证明打印服务已经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高校和企业开始着眼于自助证明打印的研究,开发了许多自助证明打印系统,推动了自助证明打印的发展。但是,这些自助证明打印系统只是把证明打印作为自助打印的一个功能实现,没有将系统特制化,而且,流程繁琐且没有与流行的分布式框架进行结合,处理效率不高且并发能力弱。针对这些问题,以开发一个易操作、高并发和高容错的特制化自助证明打印系统为目标,本论文设计并实现基于Dubbo和Zookeeper的分布式学校自助证明打印系统。论文首先对自助证明打印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确定本文所实现系统应该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梳理了自助证明打印系统所用到的SSM框架、Dubbo、Zookeeper和Mongo DB等技术。详细描述了该自助证明打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首先根据国内外现状中现有自助证明打印系统存在的问题,得出系统的实现内容及目标,依此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划分系统功能为不同功能模块,针对这些模块对系统进行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数据库设计;接着,实现系统,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并部署维护;最后,总结整体工作流程并指出系统未来待优化的地方。经过开发部署,系统已在学校正式运行,更好的优化了处理流程和提高了处理效率。

何敬上[2](2021)在《面向WEB防护体系的WAF绕过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Web应用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服务,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与日俱增。网络安全愈加备受关注,Web应用的渗透检测和安全防护是如今Web安全研究中最重要的方向。在渗透检测中,黑盒漏洞测试备受青睐。但随着WAF(Web应用防火墙)等安全产品的介入,黑盒测试存在针对性差、效率低等问题,如何在Web防护体系下做漏洞检测变得紧急。本文探测WAF的过滤规则,将被过滤字符变种转换后实现绕过,设计出存在WAF环境中的SQL注入漏洞检测系统。(1)准确识别出WAF指纹对绕过WAF做漏洞检测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分析Web应用服务漏洞原理和WAF工作原理。提出识别WAF指纹的算法,基于python开发,收集广泛的WAF特征库,可精准识别WAF指纹。当探测出WAF指纹时,即可查找及调用数据库中此WAF对应的payload,进而直接对目标站点做漏洞检测。经本地测试,系统可有效识别出360主机卫士,调用库中基于其自身特性(静态资源和白名单)构造的payload,实现对360主机卫士的绕过做SQL注入漏洞检测。(2)针对部分存在WAF的站点做黑盒测试存在效率低、针对性差等问题,通过分析WAF的工作流程及常见的绕WAF方法,提出全新的WAF环境中的漏洞检测方法:基于最小元素优先法和二分法探测WAF的过滤规则,总结和分类常见的被过滤字符,然后针对性的给出对应的绕过方法,定义绕WAF规则集,建立绕过WAF的变种脚本库;当探测出WAF的过滤字符时,可选用对应的变种脚本,挂载至sqlmap向目标站点做SQL注入漏洞检测。将有效的payload依照WAF类型,实时记录其过滤规则及可绕过的样例到数据库中,持续收集payload并组合成绕WAF的字典,进而高效绕过更多类型的WAF做SQL注入漏洞检测。经测试,将对应的变种脚本挂载至sqlmap,可分别完成在安全狗和360主机卫士环境下的SQL注入的漏洞探测。(3)因sqlmap无法自动化调用多个tamper中的变种脚本,通过分析tamper中各类变种脚本,并依照数据库类型给出分类,排列组合变种脚本对目标站点做爆破。将有效的变种脚本实时写入sqlmap输出的文件,后续的爆破都将携带此脚本。经本地搭环境测试,可对存在360主机卫士和安全狗的WAF环境中,爆破出目标站点存在的SQL注入漏洞,并输出变种脚本组合。(4)基于上述研究和分析结合爬虫和漏洞检测等技术,开发出存在Web应用防火墙条件下SQL注入漏洞检测系统。基于python实现爬虫、过滤规则、绕过规则、bypass爆破等模块的功能,并介绍系统的工作流程。该方法也适用于同条件下的其它漏洞。

梁迎旭[3](2021)在《某飞行器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测试系统的软件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飞行器性能的不断提高,对飞行器的跟踪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角速度传感器作为飞行器跟踪系统中关键部件之一,它的性能参数将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跟踪控制精度。因此,角速度传感器测试系统的研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航天科工集团某公司的某飞行器的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测试系统的软件研制项目为背景,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多线程技术和模块化设计原则完成了对测试系统的软件研制,提高了对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的测试效率。本文通过对测试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了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针对一块PXI-6143板卡无法满足对测试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数量要求,本文采用设计信号调理单元电路的方案解决上述问题,降低了项目的研制成本。通过对测试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的分析,阐述了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在测试系统的软件实现方面,本文利用Winform开发框架和Measurement Studio虚拟仪器集成套件库,在Visual Studio 2017开发环境中采用C#编程语言进行测试系统的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本文采用模块化设计原则,将测试系统软件划分为系统登陆模块、参数设置模块、自动测试模块、手动测试模块、串口通信模块、波形显示模块、相位差计算模块、测试记录查询模块和数据库设计模块,分别对这些模块进行软件设计与实现。在测试系统软件的功能实现上,本文运用多线程编程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对测试过程中数据的实时显示、异常参数值检测、数据存储和历史测试记录的查询。最后,在测试环境中分别对测试系统软件进行功能验证和测量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某飞行器的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测试系统软件在功能实现和测试精度上均满足项目任务书的要求,达到了测试系统软件的预期设计目标。

葛宁[4](2021)在《基于OPC UA的智能车间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工厂车间智能化程度随之提升,车间内设备的种类也更加丰富,例如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等。这些多元化的设备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节约了人工费用,同时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底层设备导致车间内的通信协议繁多,为实现对设备数据信息的采集与监控,车间通信系统需兼容众多设备并集成大量的通信协议,这将阻碍生产车间信息化的建设。因此,本学位论文将以OPC UA(OLE for Process Control Unified Architecture)为核心技术,利用其数据传输安全性强、可集成地址空间和可跨平台等优势,设计并实现了智能车间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针对智能车间中通信方式难以统一、不同设备之间通讯困难等问题,提出构建基于OPC UA标准规范的C/S通信架构。首先利用KEPServer EX搭建OPC UA服务器,通过对车间底层设备配置对应的驱动通道类型、IP地址、端口号、节点标记属性和链接标签等信息,实现采集设备的工作数据,完成设备之间数据交互,并配置服务器终端信息为客户端预留统一的OPC UA通信接口。其次在.NET平台上采用C#编程语言开发OPC UA客户端,设计了通讯服务器模块、地址空间浏览模块、属性信息显示模块、节点监控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实现访问服务器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可视化读取、修改、监控和存储等功能。针对智能车间中设备的工作数据庞大且杂乱,处理数据耗时较长的现象,提出利用ELK技术搭建数据检索分析架构。通过配置Elasticsearch搭建数据搜索引擎,使用JDBC链接My SQL数据库,采用Logstash完成对数据库的同步操作,搭建Kibana可视化平台并导入Elasticsearch中的索引,实现对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快速且准确地检索和分析。最后,通过对本文设计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在三轴并联机器人分拣控制平台和温湿度传感器实际设备上测试与验证,证明其符合目标需求。

朱金秀[5](2021)在《基于GIS技术的“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空间规划类型众多,体系复杂,不同规划间重叠冲突、相互掣肘的现象一直存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探索“多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要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期间,各级政府也努力探索建立并实施“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国家的政策引导与地方的实践,为实现“多规合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是“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辅助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建设与完善,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基于GIS技术的“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临安区“多规合一”试点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本文探索了Web GIS技术与Mobile GIS技术在“多规合一”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综合考虑信息安全、易用性、性价比等因素,采用QGIS为地理空间数据处理软件,Postgre SQL为数据库管理系统,Geo Server、Tomcat为服务器,Open Layers、UCMap分别作为PC浏览器客户端与移动客户端开发框架,实现了“多规合一”信息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包括:(1)“多规”数据集成与共享技术。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数据库标准,进行数据质量检验与规范化处理,将处理后数据通过Post GIS导入Postgre SQL,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实现数据集成;通过Geo Server将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中的数据发布为WMS(Web Map Service,网络地图服务)与WFS(Web Feature Service,网络要素服务),在客户端通过调用服务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展示与分析,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2)椭球面积计算技术。依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中的《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设计了图斑椭球面积计算模块,通过该模块可计算出图斑对应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椭球面积,通过比较1:2000、1:5000和1:10000三种比例尺下的标准分幅面积和理论面积,证明了其可行性。(3)查询、分析与统计技术。基于Geo Server发布的WMS与WFS服务,结合j Query库,实现属性识别、属性查询、位置查询、以及属性与位置的组合查询功能;通过JSTS、JTS空间分析库,实现了矢量数据Geometry类的叠加分析、合并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功能,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矢量数据间更复杂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Echarts实现统计结果的多元可视化。(4)移动端关键技术。基于天地图API服务,实现了在线地图、路径分析、兴趣点查询、多媒体数据位置信息标注的功能;应用GDAL库(Geospatial Data Abstraction Library,地理空间数据抽象库)实现了矢量数据读取、创建、坐标系转换等功能。(5)系统集成与实现。按照功能模块设计,结合关键技术,实现了“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系统提供了包括浏览、查询、叠加、统计等基于空间规划数据库的常用功能,以满足相关部门一般的应用需求;此外,在PC浏览器端还实现了“三线”冲突分析、“合规性”分析、项目选址分析的专门功能模块,可快速进行专项分析并便捷地得到分析结果;在移动端除常用的功能外,也包括了外业勘测、数据采集等发挥移动终端优势的专项功能,便于野外作业。

李鹏[6](2021)在《基于云平台的掘进机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是国家经济、工业发展和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指标,面对煤炭长期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等问题,明确推动煤炭科技创新发展、煤矿智能化成套装备制造、煤矿智能化工业软件开发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掘进机作为现代化机械开采的重要设备,在装备制造及平台设计开发过程中遇到严重的数据分散、装备优化不足、平台开发技术瓶颈等问题。因此,实现大数据共享创新发展、配套装备优化设计及云平台开发是掘进机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促进企业集数据资源整合、数据应用、技术创新、结构优化为一体的协同化发展。针对掘进机数据资源分散、数据整合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将数字化设计、科学数据共享与云平台结合的掘进机设计方案,研究系统的需求和设计目标,详细介绍系统的网络架构和体系框架,以Visual Studio为系统开发平台,SQL Server 2008为数据库,依托阿里云平台技术构建掘进机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系统具有专题数据、应用服务、数据汇交等模块,实现资料下载、动力学分析等关键功能,促进掘进机设计的优化与创新。通过对掘进机设计、制造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特色专题数据库,包括工艺数据库、专利库及CAE分析库等专题库,实现数据资源的浏览和下载等功能,为数据共享奠定基础。为更好地实现数据管理及用户管理,设计了用户管理子系统,包括注册登录、信息修改及权限管理等功能,系统更加完善。通过对已有数字化系统的整合,构建包含概念设计、CAE分析和优化设计等子系统的应用服务系统,经实际运行验证分析,系统能够进行设备选型、关键零部件的动力学分析和优化设计等。通过对掘进机的科学数据进行分析,设计掘进机科学数据共享汇交体系结构,构建汇交注册、数据汇交、汇交审核和汇交入库的汇交子系统功能框架,形成包括专家审核和管理员入库的汇交审核方案,开发掘进机数据汇交服务子系统,满足对实用专利、文献资料、产品数据等汇交需求,初步满足掘进机设计企业的数据汇交。基于云平台的掘进机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秉持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设计理念,通过对掘进机科学数据资源的不断整合,依托云平台设计并开发了包括专题数据、应用服务、汇交服务、用户管理等模块的共享服务系统,实现了集数据查询、数字化设计、数据汇交等服务为一体的功能集成,对掘进机的设计优化、运行维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经系统测试与应用,验证了该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徐泽天[7](2021)在《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某市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1.调度数据快速增长,存储体量急剧膨胀,现有数据库难以满足数据存储需求。2.随着调度数据量的增长,数据查询速度越来越慢。3.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未实现日志可视化管理。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调度自动化系统采集的电网调度运行、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等实时数据与系统运行、操作记录等日志数据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形成采样快、体量大、类型多的调度大数据。现调度自动化系统普遍采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是建立在低核心、小内存和大硬盘的硬件背景之上,在呈爆发式增长的调度大数据前存在读写速率低、扩展性差、并发能力不足和难以组织管理日志数据等瓶颈,无法为调度自动化系统提供稳定可靠存储、便捷高效读取和日志可视的调度数据管理服务。针对上述电网调度数据管理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以Elasticsearch分布式搜索引擎为核心的电网调度数据可靠存储、快速查询和日志数据可视化方法,将Elasticsearch在数据快速检索与日志可视化管理的优点应用于电网调度数据管理中。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为解决电网调度数据的存储问题,提出以基于云计算的Hadoop生态体系为架构,用非关系型数据库HBase代替现电网调度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来存储调度数据的方法。测试表明,电网调度分布式数据库HBase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并发读写性能,能满足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存储需求。2.为解决电网调度数据查询缓慢的问题,提出在数据库HBase的一级索引基础上,通过Elasticsearch的倒排索引建立第二级索引的方法,设计并实现电网调度监测数据的二级索引结构,代替现关系型数据库的查询。以某市电网调度监测数据为样本,进行并发查询响应的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Elasticsearch的二级索引结构的查询时间远小于现关系型数据库的查询时间,能满足调度自动化系统高速并发的数据查询需求。3.为解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未实现日志可视化管理的问题,提出运用以Elasticsearch为核心的ELK技术栈的方法,设计并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日志可视化管理,有助于把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精益化管理。4.基于上述解决方案,开发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系统软件。结合电网调度数据管理需求,软件采用微软.NET框架,基于RESTful API实现后端处理、基于WCF提供数据服务、基于B/S模式进行前端交互,设计并实现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系统在管理某市电网调度数据的运行效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海量调度数据稳定可靠存储、高效并发读取和日志可视化管理的需求,有助于未来调度自动化系统向智能化、精益化发展。

陈静[8](2021)在《基于云服务的露井联采矿水资源高效利用动态跟踪评价系统研发》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互联网飞快地发展以及网络信息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开发人员研发的电脑应用软件也渐渐的成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致力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便利性。因此将Internet、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引入到煤矿行业信息化建设中,有助于提高其信息化水平,促进矿区的非常规水资源高效利用,缓解水资源压力,为其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建设绿色智慧矿山。本文选择以安家岭、安太堡露井联采矿区为研究对象,以矿井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建设为研究背景,以满足矿井水高效利用和多用户跨平台操作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基本概况的了解,利用云存储、B/S以及ASP.NET这些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为系统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选取环境、经济、技术、资源以及社会五个维度的19个指标建立基于生命周期可持续理论的水资源动态评价模型。对系统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结合系统的实际功能需求选择了基于云服务技术的B/S三层结构体系,且进一步确定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有水资源信息管理模块、水资源统计分析模块、动态评价管理模块、系统管理与维护模块,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又联合。同时,通过对系统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分析,得到实体联系E-R图,据此设计了数据库。最后,系统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和SQL SERVER 2014的作为开发平台,完成了基于云服务的露井联采矿水资源高效利用动态跟踪评价系统的研发,提供了关键技术代码以及展示了部分功能界面。该系统的基本功能通过测试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整体达到了系统的初期目标,有效的推动了矿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贾超[9](2021)在《便携式ABI检测系统上位机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诱因,踝臂指数(ABI)检测是动脉硬化临床上最常用的预警、筛查及术后疗效评估的检查手段,而ABI的测量准确度取决于人体实时血压测量的准确度。由于人体血压受诸多因素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采用传统的袖带式血压测量方案可能无法准确监测人体血压的动态变化情况。本文基于实验室课题组研发的脉搏波(PPG)采量设备,通过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和.Net Framework框架,采用C/S架构,设计和开发了一款便携式ABI检测系统上位机软件。软件实现的功能包括建立连接、数据通信、实时显示和存储等,此外为提高测量准确度,设计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血压预测模型,作为软件数据处理算法。本文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软件总体设计需求,将软件设计任务分为低功耗蓝牙通信通道建立、传输协议制定、血压预测模型算法设计和数据存储与查询四部分,并对各部分的具体设计需求进行分析。然后,在调研ABI检测的技术现状以及分析现有血压预测模型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参数优化的BP神经网络血压预测模型,并阐述了模型的预测原理和流程。对模型初步评估表明,所提出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表现良好,可应用于便携式ABI检测系统上位机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接下来,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和血压预测模型原理,对便携式ABI检测系统上位机软件各功能的实现进行详细流程化设计,主要包括:利用Windows平台的BLE的通用属性接口建立了四路双向BLE数据传输通道;基于数据传输协议实现数据的收发、信息识别并制定显示策略;以提出的血压预测模型为蓝本对数据进行处理;在后台连接SQL Server并建立用户表、测量数据表进行实时数据存储,以实现历史记录多元条件查询及注册登录等功能;BLE的MAC地址和数据库库名等参数自定义功能等。开发完成后,对软件客户端以及检测系统整体进行了测试。经过软件客户端“黑盒测试”和系统测量准确度测试,所设计的软件在所有模拟场景下输出均符合预期,且血压测量误差满足医学仪器促进协会(AAMI)的标准,ABI的测量偏差小于6%,可满足一般自主测试要求。

高煜[10](2021)在《矿山光纤微震信号自动识别与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微震监测技术是矿山安全监测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震源定位是微震监测技术的核心,而初至波到时自动拾取是实现震源定位的重要前提,因此,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精确且快速拾取初至波到时是实现震源定位的关键。其中,震源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微震监测系统的效果,但是在矿山实际开采工程中,由于环境恶劣等因素,会导致微震监测系统震源定位不准确、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实现震源的高精度定位在矿山安全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海量微震数据需要实现信息化管理,但传统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效率不高且工作量较大,并且信息的及时性与共享性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亟需开发一套基于Web的微震事件信息管理系统。本文以光纤微震监测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光纤微震信号的初至波自动拾取、震源高精度定位以及基于Web的微震事件信息管理系统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传统STA/LTA法存在初至波拾取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初至波到时自动拾取方法。首先提取微震数据的特征,并对每个特征样本进行特征类别标记,然后通过随机森林分类器对微震波进行判别,最后结合每个特征样本对应输出概率值准确地拾取初至波到时。实验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方法具有更高的初至波拾取精度,对微震特征样本分类的准确率达98.5%,最小拾取误差为3.2ms。(2)针对震源定位过程中的求解不稳定、误差较大的问题,确定了粒子群和牛顿迭代的定位方法。首先利用粒子群算法求取震源定位的初始解,然后将该解作为牛顿迭代算法的初始值进行精确迭代运算,最后直至结果收敛求得最终定位结果。经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后期求解过程不易发散较为稳定,所求得的震源位置与真实爆破位置相近,平均误差为12.8m。(3)针对传统的微震事件信息化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设计了基于Web的微震事件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以B/S架构为基础,前端采用j Query+Ajax框架实现微震信息展示,后端采用Spring Boot+My Batis Plus+SQL Server实现微震数据管理,通过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达到使用要求。(4)以柠条塔煤矿实际测试数据为例,对提出的初至波拾取和震源定位两种方法进行应用验证,并利用基于Web的微震事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微震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结果验证了研究内容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二、SQL Server数据库组合查询的实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QL Server数据库组合查询的实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Dubbo和Zookeeper的学校自助证明打印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和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SSM框架
        2.1.1 Spring
        2.1.2 Spring MVC
        2.1.3 My Batis
    2.2 分布式技术
        2.2.1 Dubbo
        2.2.2 Zookeeper
        2.2.3 Mongo DB
    2.3 Tomcat
    2.4 Maven
    2.5 CAS认证技术
    2.6 数据库技术
        2.6.1 Oracle
        2.6.2 Redis
    2.7 前端框架技术
    2.8 Nginx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可行性分析
        3.1.1 技术可行性分析
        3.1.2 经济可行性分析
    3.2 核心业务流程
        3.2.1 后台打印业务流程
        3.2.2 自助终端打印业务流程
        3.2.3 个人工作台打印业务流程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3.1 用户登录模块分析
        3.3.2 打印管理模块分析
        3.3.3 系统管理模块分析
        3.3.4 个人成绩单打印应用模块分析
        3.3.5 个人在读证明打印应用模块分析
        3.3.6 证明预览模块分析
        3.3.7 证明列表展示模块分析
        3.3.8 证明打印模块分析
        3.3.9 证明文件验证管理模块分析
    3.4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3.4.1 易用性需求
        3.4.2 安全性需求
        3.4.3 扩展性需求
        3.4.4 性能需求
    3.5 系统特点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概要设计
        4.1.1 系统逻辑架构图
        4.1.2 系统技术架构图
        4.1.3 系统拓扑架构图
        4.1.4 接口设计
    4.2 数据库设计
        4.2.1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4.2.2 数据库表设计
    4.3 详细设计
        4.3.1 后端自助打印平台
        4.3.2 自助打印终端
        4.3.3 个人工作台
        4.3.4 验证系统
        4.3.5 打印接口详细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现与测试
    5.1 环境部署
        5.1.1 开发环境
        5.1.2 运行环境
        5.1.3 相关配置文件信息
    5.2 系统实现
        5.2.1 数据库实现
        5.2.2 打印接口实现
    5.3 系统测试
        5.3.1 测试概述
        5.3.2 测试方法
        5.3.3 测试环境与工具
        5.3.4 测试流程
        5.3.5 功能测试用例及结果
        5.3.6 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面向WEB防护体系的WAF绕过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 章节安排
2 Web防护技术体系概述
    2.1 Web应用服务漏洞
        2.1.1 跨站脚本漏洞
        2.1.2 目录遍历漏洞
        2.1.3 命令注入漏洞
        2.1.4 外部实体注入漏洞
        2.1.5 SQL注入漏洞
    2.2 Web应用攻击与防护技术
    2.3 Web应用防火墙相关技术
        2.3.1 Web应用防火墙原理
        2.3.2 Web应用防火墙工作流程
    2.4 常见绕WAF的方法
        2.4.1 分块传输绕WAF
        2.4.2 Web应用层绕过
        2.4.3 基于容器特性绕过
        2.4.4 数据库注入绕过
        2.4.5 文件上传绕过
        2.4.6 跨站脚本攻击绕过
    2.5 本章小结
3 WAF绕过技术研究
    3.1 WAF指纹识别研究
    3.2 WAF过滤规则研究
        3.2.1 定义过滤规则
        3.2.2 过滤规则算法
    3.3 WAF绕过规则分析
        3.3.1 绕WAF规则集
        3.3.2 定义绕过规则
    3.4 本章小结
4 绕过WAF漏洞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检测系统整体设计
        4.1.1 系统的结构
        4.1.2 系统工作流程
        4.1.3 系统各模块
    4.2 系统各模块设计与实现
        4.2.1 爬虫模块
        4.2.2 过滤规则探测模块
        4.2.3 绕过规则模块
        4.2.4 bypass爆破模块
    4.3 本章小结
5 绕过Web应用防火墙测试
    5.1 检测目标
    5.2 实验环境搭建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利用WAF特性绕过
        5.3.2 变种过滤字符绕WAF
        5.3.3 bypass爆破绕WAF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经历

(3)某飞行器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测试系统的软件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虚拟仪器的发展
    §1.3 角速度传感器测试系统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测试系统的介绍和需求分析
    §2.1 测试系统的介绍
    §2.2 测试系统的需求分析
        §2.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2.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2.2.3 测试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3.1 测试系统的硬件方案设计
        §3.1.1 测试系统的PXI采集单元的方案设计
        §3.1.2 测试系统的信号调理单元的方案设计
    §3.2 测试系统的软件方案设计
        §3.2.1 测试系统的软件功能设计方案
        §3.2.2 测试系统软件的界面布局设计
        §3.2.3 测试系统软件的串口通信的设计
        §3.2.4 测试系统软件的多线程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试系统的软件开发环境
    §4.1 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4.2 C#语言的概述
    §4.3 Windows Form简介
    §4.4 Measurement studio概述
    §4.5 SQL Server概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软件的软件结构设计
    §5.2 系统软件登陆界面设计与实现
    §5.3 参数设置模块设计与实现
    §5.4 产品测试模块设计与实现
        §5.4.1 产品测试流程的设计
        §5.4.2 产品自动测试过程的模块设计
        §5.4.3 产品手动测试过程的模块设计
        §5.4.4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5.4.5 波形显示模块设计
        §5.4.6 相位差计算模块设计
        §5.4.7 数据保存和报表打印模块设计
    §5.5 测试记录查询模块设计与实现
    §5.6 测试系统软件的数据库设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测试系统软件的测试与验证
    §6.1 系统软件的测试环境
    §6.2 系统软件的参数设置模块的测试
    §6.3 系统软件的产品测试模块的测试
        §6.3.1 串口通信模块测试
        §6.3.2 波形显示模块测试
        §6.3.3 产品自动测试过程模块测试
        §6.3.4 产品手动测试过程模块测试
    §6.4 系统软件的测试记录查询模块的测试
    §6.5 系统软件的测试结果的精度验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OPC UA的智能车间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OPC UA发展历程
        1.2.1 传统OPC的技术特点
        1.2.2 OPC UA的技术优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智能车间数据采集与监控关键技术研究
    2.1 OPC UA技术规范
        2.1.1 信息安全模型
        2.1.2 地址空间模型
        2.1.3 服务规范
        2.1.4 映射规范
    2.2 OPC UA服务器搭建软件
    2.3 OPC UA客户端开发平台
    2.4 数据检索分析架构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OPC UA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设计
    3.1 系统设计目标
    3.2 系统需求分析
    3.3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3.3.1 总体架构设计
        3.3.2 具体功能设计
    3.4 方案可行性分析
        3.4.1 经济的可行性
        3.4.2 技术的可行性
        3.4.3 运行的可行性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OPC UA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实现
    4.1 OPC UA服务器的搭建
        4.1.1 服务器的实现步骤
        4.1.2 设备间数据交互
    4.2 OPC UA客户端的功能开发
        4.2.1 总体功能框架
        4.2.2 搜索本地已注册的服务器
        4.2.3 客户端与服务器连接登录
        4.2.4 浏览服务器地址空间
        4.2.5 节点属性信息读写
        4.2.6 节点数据订阅
        4.2.7 实时曲线图展示
        4.2.8 对接My SQL数据库
    4.3 ELK架构的搭建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OPC UA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验证
    5.1 三轴机器人和温湿度传感器的OPC UA服务器验证
    5.2 OPC UA客户端功能验证
    5.3 ELK架构验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mysql.conf文件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基于GIS技术的“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组织结构
2 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研究进展小结
    2.3 基于GIS技术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国内外研究进展小结
3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3.1 研究区概况
    3.2 基础数据
4 系统构建关键技术
    4.1 GIS技术
        4.1.1 WebGIS技术
        4.1.2 MobileGIS技术
        4.1.3 WebGIS与 MobileGIS协同
    4.2 系统组成关键技术
        4.2.1 服务器端
        4.2.2 数据库
        4.2.3 客户端
        4.2.4 工具集
5 系统需求与设计
    5.1 需求分析
        5.1.1 业务需求
        5.1.2 功能需求
        5.1.3 性能需求
    5.2 系统框架设计
    5.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3.1 PC浏览器端
        5.3.2 移动客户端
    5.4 系统数据库设计
        5.4.1 数据库组成
        5.4.2 数据标准
6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6.1 基于OGC标准的数据服务
        6.1.1 OGC服务发布
        6.1.2 OGC服务操作与调用
    6.2 椭球面积计算
        6.2.1 椭球面积计算原理及方法
        6.2.2 椭球面积计算模型精度分析
    6.3 组合查询
        6.3.1 属性识别
        6.3.2 组合查询
    6.4 空间分析
    6.5 数据动态图表统计
    6.6 基于天地图的服务
        6.6.1 天地图API服务
        6.6.2 兴趣点查询
7 系统实现与应用
    7.1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7.1.1 系统开发环境
        7.1.2 系统运行环境
    7.2 PC浏览器端功能实现
        7.2.1 基础功能
        7.2.2 “三线”冲突分析
        7.2.3 “合规性”分析
        7.2.4 项目选址分析
    7.3 移动客户端功能实现
        7.3.1 基础功能
        7.3.2 基于位置服务功能
        7.3.3 基于天地图API功能
        7.3.4 空间分析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基于云平台的掘进机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科学数据共享
        1.2.2 数据管理云平台
        1.2.3 掘进机数据共享与数字化系统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掘进机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总体设计
    2.1 引言
    2.2 掘进机科学数据资源
    2.3 需求分析与设计目标
        2.3.1 需求分析
        2.3.2 设计目标
    2.4 系统架构设计
        2.4.1 网络架构
        2.4.2 体系框架
    2.5 功能设计
        2.5.1 专题数据服务子系统
        2.5.2 应用服务子系统
        2.5.3 汇交服务子系统
    2.6 开发环境及工具
        2.6.1 开发环境
        2.6.2 开发工具
    2.7 系统可行性分析
    2.8 小结
第3章 专题数据服务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引言
    3.2 功能结构设计
        3.2.1 专题数据
        3.2.2 专题数据服务子系统功能框架
    3.3 工艺数据库
        3.3.1 工艺数据
        3.3.2 工艺数据数据库设计
    3.4 专利库
        3.4.1 专利库
        3.4.2 专利库数据库设计
    3.5 优化设计库
        3.5.1 优化设计库关键技术
        3.5.2 优化设计库数据库设计
    3.6 CAE分析库
        3.6.1 CAE分析库关键技术
        3.6.2 CAE分析库数据库设计
    3.7 小结
第4章 应用服务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引言
    4.2 概念设计子系统
        4.2.1 概念设计子系统功能结构
        4.2.2 概念设计子系统关键技术
    4.3 CAE参数化分析子系统
        4.3.1 CAE参数化分析子系统关键技术
        4.3.2 CAE参数化分析子系统功能框架
    4.4 优化设计子系统
        4.4.1 优化设计
        4.4.2 优化设计子系统关键技术
    4.5 用户管理子系统
        4.5.1 框架设计及功能实现
        4.5.2 用户管理子系统数据库设计
    4.6 小结
第5章 汇交服务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引言
    5.2 汇交服务子系统
        5.2.1 汇交体系结构
        5.2.2 汇交工作流程
        5.2.3 汇交服务子系统关键技术及功能结构
    5.3 汇交服务子系统数据库设计
        5.3.1 数据库的构建
        5.3.2 临时数据库的构建
    5.4 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与应用
    6.1 引言
    6.2 系统集成
    6.3 系统测试
        6.3.1 测试目的与原则
        6.3.2 测试需求
        6.3.3 测试方法与步骤
        6.3.4 测试结果
    6.4 应用实例
        6.4.1 专题数据子系统
        6.4.2 应用服务子系统
        6.4.3 用户管理子系统
        6.4.4 汇交服务子系统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电网智能化发展趋势
        1.2.2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1.2.3 现调度所用关系型数据库不能满足电网调度大数据的需要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基于云计算的电网调度数据存储
    2.1 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2.1.1 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现状
        2.1.2 未来云调度数据管理
        2.1.3 电网调度数据管理对比分析
    2.2 电网调度分布式数据库HBase
        2.2.1 分布式云计算及其核心技术
        2.2.2 基于云计算的Hadoop架构及其核心组件
        2.2.3 基于Hadoop架构的数据库HBase
    2.3 基于云计算的电网调度数据库HBase的搭建、运行与测试
        2.3.1 Hadoop集群的搭建
        2.3.2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调优
        2.3.3 电网调度数据库HBase的搭建与运行
        2.3.4 电网调度数据库HBase的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的应用
    3.1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现状
    3.2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需求
        3.2.1 电网调度运行数据查询需求
        3.2.2 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数据查询需求
    3.3 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的应用
        3.3.1 Elasticsearch分布式搜索引擎
        3.3.2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的二级索引结构
        3.3.3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的二级索引结构设计
        3.3.4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的二级索引结构实现
        3.3.5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读写流程
    3.4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测试
        3.4.1 Elasticsearch搭建与实验环境
        3.4.2 电网调度运行数据查询测试
        3.4.3 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数据查询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日志管理的应用
    4.1 电网调度日志管理现状
    4.2 基于Elasticsearch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日志管理架构
    4.3 电网调度日志管理实现
        4.3.1 日志实时采集模块
        4.3.2 日志过滤解析模块
        4.3.3 日志存储与查询模块
        4.3.4 日志可视化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系统开发与实现
    5.1 需求分析
        5.1.1 功能需求分析
        5.1.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5.2 功能结构设计
        5.2.1 结构设计
        5.2.2 功能设计
    5.3 开发实现
        5.3.1 基于RESTful API的后端处理开发
        5.3.2 基于WCF的数据服务开发
        5.3.3 基于B/S模式的前端交互开发
    5.4 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主要创新点
5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基于云服务的露井联采矿水资源高效利用动态跟踪评价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云服务应用研究现状
        1.2.2 煤矿信息平台发展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系统开发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
    2.1 水资源高效利用动态跟踪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1.1 水资源生命周期理论
        2.1.2 水资源生命周期可持续评价
    2.2 软件开发技术
        2.2.1 B/S技术
        2.2.2 C#语言
        2.2.3 ASP.NET技术
        2.2.4 云存储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及可行性分析
    3.1 系统所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水文气象
        3.1.3 区域地质条件
        3.1.4 企业概况
        3.1.5 水资源利用情况
    3.2 系统开发可行性分析
        3.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3.2.2 经济可行性分析
        3.2.3 安全可行性分析
    3.3 系统需求分析
        3.3.1 系统功能需求
        3.3.2 系统非功能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4.1.1 设计原则
        4.1.2 设计目标
    4.2 系统整体设计
        4.2.1 系统总体架构
        4.2.2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4.3 系统模块详细设计
        4.3.1 水资源信息管理模块
        4.3.2 水资源统计分析模块
        4.3.3 动态评价管理模块
        4.3.4 系统管理模块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需求
        4.4.2 数据E-R图
        4.4.3 数据表的设计
    4.5 开发及运行环境
        4.5.1 硬件环境
        4.5.2 软件环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登录功能实现
    5.2 水资源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5.2.1 用水单位信息
        5.2.2 供水单位信息
    5.3 水资源统计分析模块实现
        5.3.1 用水分析
        5.3.2 供水分析
        5.3.3 水质分析
    5.4 动态评价管理模块实现
        5.4.1 资源消耗综合评价
        5.4.2 经济性综合评价
        5.4.3 技术性能综合评价
        5.4.4 社会影响评价
        5.4.5 环境影响评价
        5.4.6 可持续性综合评价
    5.5 用户信息管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登录测试
    6.2 功能测试
    6.3 性能测试
    6.4 软件测试结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便携式ABI检测系统上位机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便携式ABI检测仪
        1.2.2 基于PPG的无创血压监测算法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便携式ABI检测系统上位机软件需求分析
    2.1 便携式ABI检测系统硬件
    2.2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及设计方案
        2.2.1 BLE通信
        2.2.2 上下位机通信协议
        2.2.3 基于神经网络的血压预测模型
        2.2.4 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用户数据存储
    2.3 开发环境简介
        2.3.1 Visual C#
        2.3.2 SQL Server数据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参数MIV优化BP神经网络血压预测模型
    3.1 相关原理
        3.1.1 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与血压
        3.1.2 BP神经网络
    3.2 PPG特征提取和神经网络训练与优化
        3.2.1 原始信号采集
        3.2.2 PPG特征和PWTT的提取
        3.2.3 神经网络训练和MIV优化
        3.2.4 预测效果评估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便携式ABI检测系统上位机软件功能设计
    4.1 系统总运行流程设计
    4.2 上位机软件功能设计
        4.2.1 基于GATT API的BLE通信通道
        4.2.2 数据实时监测及显示策略
        4.2.3 特征提取和血压预测
        4.2.4 数据库存储和历史记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客户端功能介绍和系统测试
    5.1 客户端功能介绍
        5.1.1 软件UI界面
        5.1.2 下位机状态监控
        5.1.3 血压实时曲线和检测结果
        5.1.4 数据库历史记录功能和条件查询
        5.1.5 参数自定义设置
    5.2 系统测量准确度和客户端功能测试
        5.2.1 系统测量准确度测试
        5.2.2 客户端功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矿山光纤微震信号自动识别与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纤微震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初至波到时自动拾取技术研究现状
        1.2.3 震源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初至波到时自动拾取方法研究
    2.1 初至波拾取常用方法
        2.1.1 时域分析法
        2.1.2 频域分析法
        2.1.3 时频分析法
        2.1.4 模式识别法
    2.2 随机森林算法
        2.2.1 决策树简介
        2.2.2 决策树属性选择
        2.2.3 随机森林构建过程
        2.2.4 随机森林算法评价
    2.3 基于随机森林的初至波到时自动拾取方法
        2.3.1 初至波到时拾取模型构建
        2.3.2 实验数据与设计
        2.3.3 实验设置
        2.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震源定位方法研究
    3.1 震源定位原理
    3.2 震源定位常用方法
        3.2.1 Geiger定位法
        3.2.2 粒子群定位算法
        3.2.3 牛顿迭代法
    3.3 基于粒子群与牛顿迭代的震源定位法
        3.3.1 算法原理
        3.3.2 算法流程
    3.4 震源定位实验
        3.4.1 算法验证
        3.4.2 定位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Web的微震事件信息管理系统
    4.1 开发技术选型
        4.1.1 Spring Boot简介
        4.1.2 My Batis Plus简介
        4.1.3 Tomcat简介
        4.1.4 j Query Ajax简介
        4.1.5 SVG简介
        4.1.6 SQL Server数据库简介
    4.2 系统设计需求
        4.2.1 设计目标
        4.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2.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4.3 系统设计概要
        4.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3.2 系统技术架构分析
        4.3.3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4.4 系统实现与测试
        4.4.1 系统开发与测试环境
        4.4.2 系统各功能模块实现
        4.4.3 系统功能测试
        4.4.4 系统非功能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矿山震源实时监测与定位系统应用
    5.1 应用背景
    5.2 选址与监测点设置
        5.2.1 传感器布置
        5.2.2 传感器安装
    5.3 方案设计
        5.3.1 系统组成
        5.3.2 技术指标
    5.4 微震监测数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发表专利
    三、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SQL Server数据库组合查询的实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Dubbo和Zookeeper的学校自助证明打印系统设计与实现[D]. 吴小东. 兰州大学, 2021(12)
  • [2]面向WEB防护体系的WAF绕过检测技术研究[D]. 何敬上. 东华理工大学, 2021(02)
  • [3]某飞行器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测试系统的软件研制[D]. 梁迎旭.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4]基于OPC UA的智能车间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D]. 葛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GIS技术的“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D]. 朱金秀. 浙江大学, 2021(09)
  • [6]基于云平台的掘进机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D]. 李鹏.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7]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的应用研究[D]. 徐泽天. 广西大学, 2021(12)
  • [8]基于云服务的露井联采矿水资源高效利用动态跟踪评价系统研发[D]. 陈静.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9]便携式ABI检测系统上位机设计与开发[D]. 贾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10]矿山光纤微震信号自动识别与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D]. 高煜.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标签:;  ;  ;  ;  ;  

SQL Server数据库组合查询的实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