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美西北海岸的印地安人木雕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广华[1](2018)在《李济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济先生是我国近代科学考古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人类学派的古史学家”、“考古人类学宗师”。他所领导的殷墟发掘和城子崖遗址发掘,开辟了以科学方法进行田野考古的新路。李济领导的安阳殷墟遗址发掘,把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殷墟发现的大量甲骨及相关器物资料,部分证实了传统文献的可靠性,从文献和考古资料两方面证明了商朝的存在,为中国古史重建做出重大贡献。除领导发掘工作本身外,李济还对大量的商代文化遗存组织开展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出版了卷帙浩大的的学术成果。研究视野方面,他从“人类史”的观念出发,以全人类视角来观察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这种世界眼光形成其新史料观,即“平等的眼光”。他将考古学放在重建文化的架构上,将一切考古材料当作人类文化发展记录的一部分;他坚持跨学科交叉的学术视野,利用包括古环境、考古、历史等多个学科的资料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他的古史研究跨出中国版图,了解人类不同文化的内涵与关联。课题关怀方面,李济是用科学方法研究中国民族与文化的先驱,其一生最关切的学术情怀就是探寻中国民族与文化的起源。这一问题既牵涉到历史学与考古学,还有人类学与民族学。他一生治学以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为宗旨,每有创获皆来自田野实践及科学探讨;论着深入浅出,琅琅上口,重科学实证,拒斥无根据的推测及臆断;主编学术报告集及多种集刊,皆为研究中国考古学者的必读刊物;提高中国考古学工作水平及其世界地位,增进国人及世人对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研究方法方面,他既能开拓学术新领域,又能指明学术方向与方法。其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地层学与类型学相结合的典范,将中国古器物研究推向一个全新的、更科学的道路上。其人类学研究坚持心理学、双语互证与人类学相结合的方法,以人类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最终通向古史重建之路;善用体质人类学知识,证明中国人种的多元。其史学研究坚持走一条独特的“新史学之路”,藉由田野考古向远古推本寻源,讲述一连串历史情境,将考古学、人类学、自然科学等纳入史学范畴,利用出土文物印证历史,解决各种古史问题,促使古史研究实现革命性转化。人才培养方面,李济在培养考古、博物馆人才方面也作出突出贡献。仅在他所领导的田野考古工作中,就培养出吴金鼎、高去寻、夏鼐等一批为我国考古事业做出突出成绩的考古学家。近几十年海峡两岸的考古事业,均留下了李济的考古学思想印迹。晚年的李济,还亲自培养出了如张光直、李亦园、许倬云等享有国际声誉的考古和历史学者。科学情怀方面,李济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其人生观入手,深入探究“现代科学为何没有在近代中国发展”这一李约瑟难题。他极力宣扬科学,一生致力于“让科学在中国生根”。在学术研究中,他谨守科学原则,在操守上保持学者本色,做学问的目的只是追求知识本身。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学科,探索科学精神,不囿成见,一心追求真理,逐渐形成了理性思维与现代学术视野。治学特色方面,李济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又受到西方科学知识的洗礼。因此,其治学态度不仅兼收并包,还具有严谨、创新、客观等特点,较好地兼顾了客观实证与历史想象、术业专攻与科际整合、研究专精与视野广博。李济重视精确记录,不但要将田野工作提高到实验室工作的标准,而且站在人类学角度开辟史学新途径。他坚持人类学知识与考古研究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想象和假设,将崇真求实精神和客观实证方法贯彻到考古发掘中去,使考古发掘获得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李济在考古学上的国际影响,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做学问为唯一目标的优良作风,都给后人留下珍贵的学术遗产。在传统旧学和西方新学的双重影响下,先生和他领导的殷墟团队以现代考古学方法从事田野发掘,坚持详细记载考古资料,要求合乎欧美最高学术规范撰写研究报告,开创了中国考古学的“现代派”。
范胜东[2](2017)在《中西方图腾在建筑空间中应用的对比与辨析》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国内山寨建筑横行、建筑乱象丛生、经济形势的波动、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冲击,以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引诱下,设计师的原创设计操守遭遇了严重的摧残,给建筑设计市场及国家“软实力”的推进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展开对图腾在建筑空间中应用的研究。通过研究,来寻找设计本源,为原创设计时代的大开启提供理论依据。在本文第二章“图腾概述”中,笔者首先概要地抽取了中西方图腾的一些代表元素,对其进行学习和理解,以期从图腾的表面现象入手:形状、色彩、功能、类别、材质等,进而建立对图腾特征的初步总结:宗教性、文学性、美学性、空间性、精神性。“泛图腾”概念的提出,则是把图腾概念广义化了,使分析、理解图腾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表达变得更加多元和轻松,同时也为图腾的现代应用(图腾观察法)提供了更多可能。对图腾的初步了解,为图腾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的分析提供了知识基础。从第三章至第六章,笔者分别从中国和西方的图腾在古典和现代建筑空间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或特征进行学习、研究和理解,来探讨基于人类求索建筑空间的原始冲动,同时给建筑学一个不同的理解角度,并挖掘建筑设计的本源。在此笔者选择了中西方各个时期相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案例。古典建筑的经典性在图腾表达方面具有了同样的特质;而现代建筑的图腾表达,则更切合当下实际。同时这些案例的选择也为中西对比埋下了伏笔。第七章,笔者重点论述了中西方图腾在建筑空间的应用的对比与辨析。东西方图腾,无论从思想、哲学性上,还是从美学、宗教上都存在着异同。最大差别概括为“和”与“争”。中国的空间哲学讲求“天人合一”,为“和”;西方的建筑哲学讲求“欲与天争”,为“争”。理解这些差异和联系,为区分中西文化,并为指导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拍摄了较多图片,可观性的加强使对理论的理解更具象。通过以上论述,本文最后得出了结论。其中谈到了中西图腾在建筑空间中应用的差异主要是“抽象”和“具象”,平面和立体上的,并指出,建筑自由是建筑设计的未来。这是本文的贡献。
萧媺瑾[3](2015)在《台湾山中精灵的脚印 ——排湾与鲁凯族原住民的生活文化》文中提出台湾是一座邻近福建外海、四面环海的岛屿,岛上居住了许多不同族群的原住民,他们各有不同的语言、风俗、建筑、工艺和服饰,在学术上称台湾这些住民系属“南岛语”族。台湾位於南岛语族分布地区的最北端,亦是族群种类最繁杂,语言最分歧的一个海岛。关於南岛语族的祖源地,百年来许多中外学者在学术上的研究至今仍是真相未明。台湾原住民究竟是从哪里来,如何迁徙入台湾,或者台湾本来就是南岛语族的起源地。各种论说,皆欠缺确切的事实背景及理论基础。台湾原住民是没有文字的族群,在千百年漫长的岁月中与山川、绿林为伍,悠游於大自然的怀抱中。台湾属屡经西班牙、荷兰的统治,但原住民对於入侵者始终是顽强抗拒,死守疆土,台湾蕴藏无尽的森林和矿产资源,仍能保存未受破坏,实是得力於原住民族群的维护。直到1874年,南排湾族发生“牡丹社”事件,事後清朝进行“土番管理政策”,开辟台湾北、中、南三条东西向道路,并鼓励汉人移居开垦山区,於是打开了原住民亘古以来封闭的禁地。接着1895年,日本治台对原住民的高压统治,强迫迁村、改姓氏、讲日语,其中贵族阶级社会制度的排湾与鲁凯族,面临社会组织与文化,激烈变动。随着1945年国民政府接掌台湾,实施耕者有其田,令这两个阶级社会的族群更形凋零。排湾和鲁凯族毗邻而居,分布於台湾中央山脉南端两侧,自古就是贵族阶级社会制度,各个部落各有贵族、世族和平民,在部落头目中,最强盛者为大头目。贵族头目各有山、河、土地和猎场及专属的图像、图纹、建筑和装饰等,相对着贵族也有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保卫族人、养育孤寡和协助困难,他们的社会秩序是一种分工制的生命共同体。百步蛇、琉璃珠和陶壶是促成阶级社会由物质转换为神灵化的基石,攸关远祖的渊源及贵族的家世。各个部落都有各自的神话与传说来巩固贵族们的权利与地位。排湾与鲁凯族人,千百年来就是生活在这些神话与传说中,从而产生了他们独特的祭祀、生命礼仪和禁忌。百合花是鲁凯族的族花,是高雅和圣洁的象徵,配戴方式有习俗上的规范,女性代表着纯洁,男性是勇士、狩猎英雄的表徵。百合花文化源自雾台乡的古好茶部落,後来往四周传播,目前排湾族亦盛行百合花的配戴。鹰羽只有头目、贵族或猎首英雄及其後代子女才有资格配戴,代表着威武和勇猛。古琉璃珠与古陶壶相传是远古神授给予祖先的神物,早期唯有贵族才能拥有。古陶壶代表繁衍,与琉璃珠都是婚礼上不可或缺之物。三地门乡现在已有新琉璃珠的制作,台东的正兴村也成为陶壶的故乡,这两样宝物都以新面貌成为当今的地方文化产物。台湾原住民逐渐脱离50—80低落的年代,这是一个族群意识的觉醒,这应该归功於1994年原住民的正名运动的成功,促成政府赋予他们应有的权益、恢复姓氏及母语的教育,这是一个民族的尊严及永续的传承。
杜亚雄[4](2003)在《对北美西北海岸印地安音乐的初步考察与思考》文中认为本文简要介绍了北美西北海岸印地安诸部落音乐及其特点,指出这些特点和我国东北满—通古斯语诸民族传统音乐特点具有一致性,呼吁就此进行较深入的比较研究。
纳尔逊·格雷本,张晓萍[5](2002)在《艺术及其涵化过程》文中指出本文以加拿大印第安人、肯尼亚的康巴人、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的艺术品的变化发展为例 ,探讨了原始艺术品的涵化问题 ,探讨了民族艺术品涵化的特征、功能和前景。
王建华[6](2001)在《北美西北海岸的印地安人木雕艺术》文中提出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人们对印第安人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游牧”、“狩猎”、“战争”、“屠杀”等概念,期间隐约夹杂着蒙昧、野蛮、落后、悲惨等“未开化”的潜意识,然而,在辽阔、古老的北美大陆西海岸,勤劳勇敢的印第安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并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在其造型艺术尤其是木雕艺术,它那夸张变化的造型手法、稚拙朴素的表现形式以及神秘奇诡的艺术风格,无论西方还是东方的艺术家,都可以从中得到某种思考和启示。但是,直到今天,整个印第安人的艺术仍然是艺术史中的一个盲点。另一方面,其艺术所显现出来的艺术魅力、美学意蕴以及文化特色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木文化 独特的环境和民族意识产生了独特的艺术,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西北海岸缺少作画的材料,如画布、纸或颜料以及其它绘画工具,然而,太平洋沿岸丰盛的木材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资源,因此、西北海岸印第安艺术基本上是一种木制艺术,其主要特征是绘画、雕刻、建筑三位一体与他们的图腾崇拜紧密联系在一起,延
二、北美西北海岸的印地安人木雕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美西北海岸的印地安人木雕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李济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李济生平与治学背景 |
第一节 李济生平概述 |
第二节 李济的治学背景 |
第三节 李济的早年学业与志向 |
一、早年国内学业 |
二、留学美国 |
第二章 “挖掘出中国的历史”:李济的考古生涯 |
第一节 西阴村遗址发掘 |
一、发掘经费与组织 |
二、发掘过程与结果 |
第二节 殷墟与城子崖 |
一、殷墟与城子崖发掘历程 |
二、殷墟发掘成果 |
三、殷墟研究成果 |
第三章 “人类学派的古史学家”:李济的考古人类学思想 |
第一节 李济的考古学思想 |
一、考古学术语体系的构建尝试 |
二、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探索 |
三、点线面结合,建设多样化的考古学 |
第二节 李济的人类学思想 |
一、人类学立场与观点 |
二、心理学、双语互证、人类学三者结合的研究方法 |
三、人类学的研究探索 |
第三节 创建中国现代器物学的基础 |
一、对待器物的科学态度 |
二、进化论影响下的器物分类 |
三、器物纹饰研究 |
第四章 “考古学中的历史感”:李济的史学思想 |
第一节 正当的历史观 |
第二节 全新的史料观 |
第三节 史学方法 |
第四节 史学境界 |
第五节 中国上古史重建之路 |
一、古史重建的学术背景 |
二、利用考古学重建古史 |
三、中国上古史的基本框架 |
第五章 “让科学在中国生根”:李济的科学情怀 |
第一节 道森氏·晓人案件 |
第二节 李约瑟之间与科学思想的推进 |
一、中国的固有文化里为什么没有发生科学 |
二、如何推进科学思想 |
三、以身作则推进科学 |
第六章 李济的治学特色 |
第一节 李济谈治学 |
一、开阔包容的学术视野 |
二、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 |
第二节 李济治学特色 |
一、历史叙事中的实证与想象 |
二、多学科综合的科际整合 |
三、专精与广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中西方图腾在建筑空间中应用的对比与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提出问题 |
1.1.2 分析问题 |
1.1.3 揭示问题 |
1.2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1 中国建筑设计快速发展的这几十年 |
1.2.2 新中式建筑设计时代的来临 |
1.3 论文研究的范围 |
1.3.1 认识图腾 |
1.3.2 图腾方面 |
1.3.3 建筑空间方面 |
1.3.4 小结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4.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 论文基本框架 |
1.6 论文研究方法 |
1.6.1 资料采集、整理 |
1.6.2 图纸描绘 |
1.6.3 对比法 |
1.6.4 辩析法 |
1.6.5 设计模型尝试 |
1.7 论文研究的学术贡献点与创新点 |
1.7.1 学术贡献点 |
1.7.2 创新点 |
第2章 图腾概述(以与建筑空间相关的图腾为主要线索) |
2.1 图腾概述 |
2.2 中国图腾浅析 |
2.2.1 诸神的起源 |
2.2.2 岩画(以内蒙古阴山岩画及日照天台山岩画为例) |
2.2.3 彩陶文化 |
2.2.4 太阳图腾 |
2.2.5 凤图腾 |
2.2.6 龙图腾 |
2.2.7 云南少数民族——彝族的图腾现象 |
2.3 世界图腾掠影 |
2.3.1 图腾与禁忌 |
2.3.2 北美图腾 |
2.3.3 非洲图腾 |
2.3.4 欧洲图腾 |
2.4 图腾的特征分析 |
2.4.1 图腾的宗教性 |
2.4.2 图腾的文学性 |
2.4.3 图腾的美学性 |
2.4.4 图腾的空间性 |
2.4.5 图腾的精神性 |
2.5 图腾的应用化演变——“泛图腾” |
2.5.1 “泛图腾”概念的提出 |
2.5.2 “泛图腾”与建筑空间 |
2.5.3 “泛图腾”概念的曲解 |
2.5.4 图腾观察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图腾在古典建筑空间中的表达 |
3.1 中国图腾的建筑纹样化 |
3.2 中国图腾在古典建筑空间中的表达 |
3.2.1 汉画像中有关图腾与建筑的启发 |
3.2.2 对大同云冈石窟中建筑与图腾表达的一些理解 |
3.2.3 北京故宫里的图腾与建筑 |
3.2.4 凉山彝族建筑的图腾表达 |
3.3 中国图腾在建筑空间中的精神表达 |
3.3.1 中国古代思想或哲学对建筑表达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图腾与现代建筑空间的精神碰撞 |
4.1 中国图腾与现代建筑空间 |
4.1.1 国奥村景观设计 |
4.1.2 首都博物馆的图腾表达 |
4.2 以实际案例阐述图腾在当代建筑空间中的美学释义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方图腾在古典建筑空间中的表达 |
5.1 西方图腾的建筑纹样化 |
5.1.1 北美的图腾柱及建筑中的图腾表达 |
5.1.2 南太平洋岛国斐济的建筑 |
5.1.3 非洲图腾建筑 |
5.2 西方图腾在古典建筑空间中的表达 |
5.2.1 法国古典建筑中的图腾表达 |
5.2.2 图腾在哥特式教堂建筑中的表达(以兰斯大教堂为例) |
5.3 西方图腾在建筑空间中的精神表达 |
5.3.1 西方古代思想或哲学对建筑表达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西方图腾与现代建筑空间的精神碰撞 |
6.1 西方现代建筑与图腾的相关性设计考察 |
6.1.1 卢浮宫的金字塔 |
6.1.2 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的绘画、“图腾”、和建筑 |
6.2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西方图腾在建筑空间中应用的对比与辨析 |
7.1 中西方图腾在古典建筑空间中应用的对比与辨析 |
7.1.1 彝族建筑与北美印第安图腾建筑 |
7.1.2 万方安和与“纳粹标志”建筑 |
7.1.3 北京故宫与巴黎卢浮宫 |
7.1.4 大同云冈石窟、埃及卡纳克神庙与法国巴黎圣母院 |
7.2 中西方图腾在现代建筑空间中应用的对比与辨析 |
7.2.1 卢浮宫的金字塔与天安门广场的大剧院 |
7.2.2 马岩松的哈尔滨歌剧院与朗香大教堂 |
7.3 自由建筑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台湾山中精灵的脚印 ——排湾与鲁凯族原住民的生活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原住民历史渊源之探究 |
一、大陆起源说 |
二、中南半岛起源说 |
三、亚洲大陆东南沿海地域起源说 |
四、台湾起源说 |
第二章 族群名称之演变及分类 |
第三章 排湾与鲁凯族祖先源流的传说及族群分布与迁徙 |
第四章 排湾与鲁凯族阶级社会制度与组织 |
第七章 百步蛇 |
第八章 琉璃珠 |
第九章 陶壶 |
第十章 百合花 |
第十一章 鹰羽 |
第十二章 云豹的故乡—鲁凯族古好茶部落传奇 |
第十三章 排湾、鲁凯族服饰文化 |
第十四章 排湾、鲁凯族风俗采风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艺术及其涵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艺术品涵化的产生 |
二、一些案例的研究第一个例子:加拿大的印第安人 |
三、值得探讨的问题 |
(6)北美西北海岸的印地安人木雕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木文化 |
图腾柱 |
面具 |
四、北美西北海岸的印地安人木雕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李济学术思想研究[D]. 陈广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2)
- [2]中西方图腾在建筑空间中应用的对比与辨析[D]. 范胜东. 清华大学, 2017(02)
- [3]台湾山中精灵的脚印 ——排湾与鲁凯族原住民的生活文化[D]. 萧媺瑾. 中国美术学院, 2015(01)
- [4]对北美西北海岸印地安音乐的初步考察与思考[J]. 杜亚雄.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3(04)
- [5]艺术及其涵化过程[J]. 纳尔逊·格雷本,张晓萍. 民族艺术研究, 2002(01)
- [6]北美西北海岸的印地安人木雕艺术[J]. 王建华. 雕塑,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