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全国商品市场形势基本估计

2001年全国商品市场形势基本估计

一、对2001年全国商品市场形势的基本估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娜,陈安平[1](2021)在《创新的工资溢价——基于流动人口的研究》文中指出创新带来的收益在不同群体间并非均等分配。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国的流动人口大幅增长,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流动人口内部存在着明显的技能分割。那么,创新会对其工资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创新对流动人口的工资产生显着溢价,且对更高学习能力的流动人口产生更为明显的积极影响。目前,只有中部地区与发达城市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流动人口提高工资。创新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信息化程度深化是其影响流动人口工资的重要途径。最后,中国在现阶段主要还是依赖模仿创新对劳动力产生工资溢价。

黄逸豪[2](2021)在《动物疫病传播的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应用》文中提出系统动力学是根据复杂系统的内部运行因果关系,来建立随时间演化的动力学模型,进而分析整个系统的宏观行为和规律,在社会科学、生命科学、工程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国内外前沿研究领域。本文聚焦动物疫病的系统传播动力学,将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动物疫病的传播,是系统动力学与传染病学及人类行为学研究的交叉领域。我们主要针对中国口蹄疫、布鲁氏菌病、非洲猪瘟传播规律、预防控制及干预措施评估开展研究,为我国的动物疫病控制提供理论支撑。我们通过构建三类传染病的动力学模型,研究模型的性态,挖掘疾病的传播机理及发展趋势,提出传染病的相应控制措施建议,并对传染病控制措施进行了有效性评估。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概括如下:(1)建立了非洲猪瘟传播与生猪价格相互作用的演化动力学模型,评估非洲猪瘟疫病对生猪价格的影响。构造了生猪价格与生猪存栏量关系的六边形蛛网模型,建立了含价格影响的时滞Logistic传染病模型,分析了其动力学行为,并计算基本再生数,研究了平衡点的稳定性,得到Hopf分支的临界条件。根据生猪价格数据、生猪存栏数据和非洲猪瘟疫病的爆发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和参数估计,确认模型的合理性。通过敏感性分析,直观地展示了非洲猪瘟疫病对生猪价格和生猪存栏量的影响,并评估了影响非洲猪瘟疫病爆发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生猪的价格随基本再生数R0线性增加而增加,而感染猪的数量对后续价格的影响是非线性相关。(2)中国亚I型口蹄疫疫苗退出风险评估。通过调查中国周边国家口蹄疫流行的情况、周边地区野生动物分布的研究、混合放牧以及活畜产品进口贸易和走私情况分析,我们建立了包含风险因素的口蹄疫传播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养殖场内亚I型口蹄疫的传播。在疫苗退出的机制下,通过数据模拟、参数估计和基本再生数分析。通过概率类指标和损失指标的计算,得出了中国国内口蹄疫发生风险的等级,以及在不同的时间下实施疫苗的退出,全国口蹄疫疫情反弹的概率、时间和规模将会不同,疫苗退出时间越晚,反弹概率越小,内陆地区反弹的概率比边境地区反弹概率小的结论。(3)为研究养殖人员保护的最优控制策略,我们建立了场内动物分栏养殖的布鲁氏菌病传播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正不变集性,计算了基本再生数解析表达,并且证明了系统无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以及一致持续性,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以及最优解存在性,得出使用保护工具可以降低布鲁氏菌病对养殖人员传染的结论。

李耀华,狄丹阳[3](2021)在《近代银拆利率与上海劳资纠纷——基于1929-1936年的微观数据分析》文中提出劳资争议是社会矛盾中最为激烈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利用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钱业公会挂牌银拆利率和劳工统计微观数据,对银拆利率和劳资纠纷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银拆利率和劳资纠纷是显着负相关关系,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讨论发现,银拆利率实际发挥着市场交易的信号传递功能,当国内国际市场交易越繁荣时,银拆利率对于劳资纠纷的负向作用越大,银拆利率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降低商品价格,减少劳资纠纷,同时银拆利率对于行业集中度较低和人均资本占有量较高的行业的资金敏感度更高,但不改变显着的负向关系。本文不仅丰富了利率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经验,也为当前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解决劳动争议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刘婕,姚博[4](2021)在《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启示,文章通过采用商品价格信息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全面系统考察了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附加值所反映的双循环机制关系。研究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工业品部门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影响更大,工业投入品的国内市场一体化所产生的效果最为突出。国内市场一体化对营商环境较好地区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附加值提升效果更加明显。研究意味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后疫情时代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重要战略选择,未来一段时期,推动形成以全国市场一体化为基础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可以作为中国企业提升出口附加值促进国际循环的重要途径。

范晓鹏[5](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潘友兰[6](2021)在《财政分权、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质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艳平[7](2021)在《国内市场分割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波波[8](2021)在《Spikes and Shocks the Financialisation of the Oil Market from 1980 to the Present Day(Chapters 5-9)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谢春涛[9](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欧阳天皓[10](2021)在《国家经济安全背景下的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与分析》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经济增长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政府债务在逐渐堆积增长。根据国际经验及相关研究,政府债务过高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潜力受到影响,因而如何度量政府债务的风险、预测债务风险在未来的发展成为了维护经济健康增长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环境下国家经济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研究”下的一项子研究。由于政府在社会和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对于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安全理论的构建。在以往债务问题相关研究,和对中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中国债务增长过程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注意到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从过去以银行贷款为住的多种形式转移至地方政府债券的这一新现象。因为在政府债务债券化的背景下,以往仅仅关注中央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则不再能准确适应当前新的政府债务结构。首先政府债券作为可流动的资产会对政府信用和违约行为造成影响,因而忽视政府债券风险在整体政府债务风险是危险的。且近期的相关研究主要将政府债务作为研究主体,但未考虑到政府债券的金融属性,且未对与以往的研究进行整合与综合。因此本文选择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对政府债券的高频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并结合传统财政视角的政府债务风险考察,将其有机统一在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中。本文对现有的债务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主要聚焦于债务问题的经济与金融理论,在此基础上接着对政府债务理论、以及债券风险相关理论进行了考察。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呈“倒U”的关系,即债务水平存在一个合适的区间,超过和低于阈值都不利于经济乃至会损害经济增长,这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债务的风险性。在对于债务理论有了更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选择了CRITIC法和熵值法作为评估指标加权的方法,以达成客观的风险评估理念。其次,使用支持矢量机和K-means方法,对政府债券进行风险考察,以填补以往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研究缺少对政府债券的评估。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研究视角下,明确了金融安全的内涵并对金融安全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考察了以往债务危机的社会经济后果以及债务危机的复杂性的基础上,对世界和历史上的重要债务危机案例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典型的南美周期性债务危机模式。在对近期具有重大影响的,欧洲债务危机的分析中发现,经济发展及一体化带动了劳动力的流动。而这种流动破坏了劳动力市场的平衡进而造成的不同区域的财政状况的分化及债务危机。这对中国区域性经济不均衡,及债务风险有规律的地理分布有着启发性的揭示。在对债务危机的分析基础上,明确了政府债务具有地理或区域性的性质。因此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观察时,需要将具体的地方政府债务情况也纳入分析评估框架。所以对政府债务相关概念进行了分类包括:中央政府与主权债务、地方政府和地方债务、债券市场与中国政府债券。因为以上的三类,其主体分别为主权国家、地方政府、政府债券,其性质和所面对的风险都有所不同,所以需要进行概念的厘清。在债务相关概念明确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以中国为考察对象,对政府债务所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一步进行了剖析,可以划分为两类:政府债务直接性的影响,包括其自我强化的趋势,对地方政府施政空间造成限制,和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潜在的影响则有政府债务违约所带来主权信用灾难,对于债券市场的扰动并对其他金融市场产生风险传染,以及债务过重最终对于主权国家相关政策空间的削弱。这些后果对于经济的短期至长期影响都十分剧烈,不借助外部资金难以快速恢复。而这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经济体而言更为困难。同样基于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过程,本文对政府债务增长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因素可以划分为三类:政府收支不平衡,其源自税制结构变化以及城市化造成的政府支出过高;宏观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所带来了不同地区薪资分化,以及地方行政治理的缺陷;金融市场因素,主要为利率市场化和货币市场所带来的低利息。而第三类成因进一步明确了作为金融产品深度参与货币市场的政府债券,需要被纳入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体系中。在明确了政府债务增长原因的基础上,建设了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和模型。在明确了在考察该风险评估模型的考察目标,及考察目前国际机构以及世界性组织对于政府债务的关注点后,确定了本文的评估体系框架和指标选取原则,将政府风险评估体系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其评估对象为:1)中央政府债务风险;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3)政府债券风险。其中,在政府债券风险的评估中,提出了使用EWMAVa R和SVM方法对政府债券的利率风险和稳定性风险进行度量。同时,该体系还对债务风险变化的前瞻性指标做出了考察,以评估未来整体债务风险的变化情况。通过对三个子系统的风险评估发现:1)中央政府债务目前处于风险区间;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长迅速,且处于较高水平的风险暴露之中;3)政府债券风险当前处于风险的临界点,未来短期内仍有机会将其控制;4)但是根据前瞻性指标显示,未来政府财政状况仍然在短期内平衡,且货币政策当前处于收紧周期,因此不利于未来的债务风险控制。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呈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布趋势,即沿海地区的债务风险最小,且越往内陆方向的省份其债务风险越大;这一趋势与地方省份的薪资分化情况有着一致性,验证的了欧洲债务危机中的发现——劳动力的流出会加剧当地的债务风险。综合以上发现,政府债务整体风险可以被归纳为:在2018至2019年,中国政府债务已经事实上暴露于风险当中,且未来数年内的债务风险在短期内将呈上升态势。这对于中国债务总量和风险的控制,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最后基于中国目前的国情和政府债务风险水平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短期内坚持周期性的货币调控并维持谨慎、克制的货币政策,同时控制政府开支的进一步增长;2)加强转移支付的监管以确保应用在地方民生和经济上,并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以提高二者执行的效率;3)在远期改革中,可以在目前技术已经长足发展的前提下对政府层级进行精简,进而更有效地利用政府支出。同时,在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建议设置一个针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后续管控措施,使得地方债券存在有序违约的处理程序——使得过度借债的成本上升,以控制地方政府债券的无序增长趋势。而最终控制目前处于攀升态势的政府债务风险是可以达成的,因为新冠病毒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目前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债务水平都处于上升区间。这意味着在各国政府债券的相对风险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给予了我国优化政府债务结构和降低政府债务风险的时间。

二、对2001年全国商品市场形势的基本估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2001年全国商品市场形势的基本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的工资溢价——基于流动人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三、实证设计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设置与数据来源
    (三) 关键变量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果
    (一)基准回归结果
    (二)稳健性检验
    (三) 异质性分析
五、进一步分析
    (一)机制分析
        1. 产业结构高级化
        2. 城市信息化水平
    (二)城市创新类型与劳动力工资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2)动物疫病传播的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传染病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及发展历程
    1.3 动物疫病的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1.3.1 非洲猪瘟研究现状
        1.3.2 口蹄疫研究现状
        1.3.3 布鲁氏菌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非洲猪瘟传播与中国生猪价格的动力学模型
    2.1 非洲猪瘟
    2.2 预备知识
        2.2.1 生猪价格的周期性
        2.2.2 蛛网理论
        2.2.3 时滞微分方程
    2.3 数据信息
    2.4 模型的建立
        2.4.1 SI传播动力学模型
        2.4.2 经济上的价格函数
    2.5 模型动力学分析
        2.5.1 基本再生数
        2.5.2 系统 (2.13) 的动力学行为
        2.5.3 时滞系统 (2.12) 的动力学行为
    2.6 数值模拟
        2.6.1 参数说明
        2.6.2 基本再生数R_0
        2.6.3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2.6.4 系统 (2.12) 数值模拟
        2.6.5 预测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亚Ⅰ型口蹄疫疫苗退出风险评估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动力学模型
        3.2.2 动力学模型的演化
        3.2.3 变量初值与参数取值说明
        3.2.4 参数估计
    3.3 主要结论
        3.3.1 基本再生数的计算
        3.3.2 疫点预测
        3.3.3 风险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布鲁氏菌病预防控制
    4.1 模型的建立
    4.2 系统动力学分析
        4.2.1 无病平衡点的稳定性
        4.2.2 系统(4.1)的一致持续性
    4.3 模型的最优控制
        4.3.1 最优控制的存在性
        4.3.2 最优控制的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近代银拆利率与上海劳资纠纷——基于1929-1936年的微观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历史背景:近代上海银拆利率与劳资纠纷
    (一)货币需求决定下的银拆利率
    (二)资方主导下的近代上海劳资纠纷
    (三)近代上海银拆利率与劳资纠纷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
    (二)模型构建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二)稳健性检验
        1.内生性问题
        2.指标敏感性检验和聚类标准误
        3.估计方法敏感性检验
        4.样本剔除
        5. 扩大劳资纠纷考察范围
        6.剔除法币改革的影响
    (三)行业异质性
        第一,行业集中度。
        第二,人均资本占有量。
五、进一步讨论:来自市场交易和上海批发物价指数视角的解释
    (一)市场交易信号传递
    (二)上海批发物价指数
六、结论与启示

(4)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理论模型
三、实证模型、变量和数据
四、经验验证分析
    (一)基准估计和工具变量估计
    (二)稳健性检验
        1.DID估计和平行趋势检验
        2.安慰剂检验
        3.反事实检验
        4.市场化程度差异的检验处理
五、基于商品部门的分类讨论
六、作用机制的进一步分析
七、结论启示

(5)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9)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0.3 研究创新之处
    0.4 研究方法
    0.5 概念界定
        0.5.1 文化建设
        0.5.2 文化发展道路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0.6 研究思路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1.4 小结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2.4 小结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3.3 小结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4 小结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0)国家经济安全背景下的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
        1.1.1 国家安全的需要
        1.1.2 中国政府债务的债券化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对政府债务风险范畴的分析
        1.2.3 对中国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1.4.1 研究的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方法
    2.1 研究综述
        2.1.1 经济与金融风险研究动态
        2.1.2 综合评估研究动态
        2.1.3 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动态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经济安全相关概念
        2.2.2 政府债务相关概念
    2.3 理论与方法
        2.3.1 政府债务风险主要理论
        2.3.2 政府债务问题的相关理论
        2.3.3 主要研究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主权债务危机的后果与债务的潜在威胁
    3.1 政府债务危机的严重后果
        3.1.1 政府债务危机爆发的严重性
        3.1.2 政府债务危机进程的复杂性
    3.2 政府债务造成的直接问题
        3.2.1 债务增长的自我强化趋势
        3.2.2 对地方政府施政空间的影响
        3.2.3 债务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3.3 政府债务增长的潜在和次生问题
        3.3.1 政府债券违约对信用的影响
        3.3.2 债券市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3.3.3 债务影响中央政府政策空间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政府债务增长成因分析
    4.1 政府收支因素
        4.1.1 税制结构变化与税收收入减少
        4.1.2 城市化进程主导下的支出升高
    4.2 宏观经济和政府治理因素
        4.2.1 人口结构变化和薪资分化
        4.2.2 地方治理的结构性缺陷
    4.3 金融市场因素
        4.3.1 金融市场结构的变化
        4.3.2 货币市场因素
    4.4 小结
第五章 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与模型的建立
    5.1 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设立范畴
        5.1.1 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目的
        5.1.2 国际机构对政府债务关注重点
        5.1.3 评估体系构架与权重设置
    5.2 评估模型的设置和评估指标的说明
        5.2.1 中央政府政府债务风险子系统
        5.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子系统
        5.2.3 政府债券风险子系统
    5.3 债务风险前瞻性指标和分析工具
        5.3.1 债务风险变化的前瞻指标
        5.3.2 对地方政府风险数据的聚类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模型结果及分析
    6.1 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结果
        6.1.1 中央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结果
        6.1.2 中央政府债务风险的分析
    6.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6.2.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分析
        6.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分析
    6.3 政府债券风险评估
        6.3.1 政府债券风险评估结果
        6.3.2 政府债券风险的分析
    6.4 中国政府债务风险的未来趋势
    6.5 小结
第七章 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政策建议
    7.1 政府债务问题短期应对方案
        7.1.1 货币增长的调控
        7.1.2 对政府支出的控制
    7.2 政府债务化解的中期对策
        7.2.1 财政转移支付的改革
        7.2.2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7.3 政府债务问题化解的远期改革
        7.3.1 政府层级与权责的优化
        7.3.2 财政约束的改革
    7.4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对2001年全国商品市场形势的基本估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的工资溢价——基于流动人口的研究[J]. 刘娜,陈安平. 经济科学, 2021(06)
  • [2]动物疫病传播的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应用[D]. 黄逸豪. 山西大学, 2021
  • [3]近代银拆利率与上海劳资纠纷——基于1929-1936年的微观数据分析[J]. 李耀华,狄丹阳. 上海经济研究, 2021(11)
  • [4]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启示[J]. 刘婕,姚博. 南方经济, 2021(07)
  • [5]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财政分权、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质量[D]. 潘友兰. 西南大学, 2021
  • [7]国内市场分割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研究[D]. 刘艳平.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 [8]Spikes and Shocks the Financialisation of the Oil Market from 1980 to the Present Day(Chapters 5-9)翻译实践报告[D]. 张波波. 西安石油大学, 2021
  • [9]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
  • [10]国家经济安全背景下的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与分析[D]. 欧阳天皓. 南昌大学, 2021

标签:;  ;  ;  ;  ;  

2001年全国商品市场形势基本估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