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益巩固(论文文献综述)
周言艳[1](2021)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教育全球化趋势已经无法逆转,各国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但与此同时,各国在教育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继而转变为全球性的人才竞争。在人力资本理论和软实力理论的影响下,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教育全球化趋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把教育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自身软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阵地。因此,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俄两国互为最大友好邻邦,且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双方提高各自教育水平,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直面教育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此外,人文交流作为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双边和多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人文交流的重点领域。发展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对提升两国人文交流水平和推动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合作程度也不断加深,逐渐实现机制化和多层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围绕苏联解体以来的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展开研究,以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作为论文的逻辑起点,以梳理和评价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效为关键环节,落脚于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以期对我国在全面了解掌握中俄教育与合作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对俄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咨政作用。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思路与结构。第一章: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本章主要对从新中国建立到苏联解体的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进行回顾,阐述并归纳这一阶段不同时期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主要成就和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这一时期,中俄(苏)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受两国关系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两国关系处于“蜜月”期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当两国关系不断恶化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逐渐走向低谷;当两国断绝来往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处于停滞状态;而当两国关系逐渐恢复正常之后,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逐渐恢复正常并发展起来。第二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本章主要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进行梳理,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进行整理与评价。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一阶段,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程度逐渐加深,交流与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逐渐形成了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第三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本章分别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部分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语言障碍以及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的留学吸引力不足这四个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本章首先分析了两国国家关系和教育合作基础、两国的教育战略以及国际环境(全球化和中俄美三边关系的变化)对两国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促进作用,然后阐述了两国的教育政策和新冠疫情对双方目前及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系统总结,在归纳中俄各时期教育交流与合作内容、分析未来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走向的基础上,指出中俄未来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彭昕[2](2021)在《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制度的发展有深化合作和扩大规模两个方向。相对于深化合作直接实现内部提质、进一步促进制度的发展,制度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制度成员的增多,如若不基于强有力的约束协调,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制度功能的发挥、威胁制度的未来发展。诸如欧盟等强制度,因扩员而引起的内部协调困难、一体化进程延缓等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约束力较弱的国际制度扩员就更易引起功能涣散、治理低效等问题。因此,弱约束性制度理应倾向于深化合作,谨慎扩员。然而,针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实践的经验观察发现,即便在组织面临迫切提质需求的情况下,弱约束性制度仍然实现了扩员。这一选择逻辑上的反常构成了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所在:弱约束性制度为何选择扩员?弱约束性制度如何应对扩员后的功能低效?针对这一问题,就学理基础而言,制度变迁研究构成了研究的宏观理论背景;就经验积累而言,上海合作组织的相关数据与文献为本文提供案例检验基础。但通过对既有研究的梳理不难发现,当前以功能主义和理性选择为导向,大量聚焦强制度扩员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对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问题提供有效解释。针对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制度扩员的经验研究,缺乏更进一步的学理提炼与整合,存在理论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分析折中主义方法,在制度具备包容性特征且处于协调性制度互动背景的前提下,围绕国际制度功能的多重性内涵,提出了影响弱约束性制度扩员实现的权力制衡、规范扩散以及功能补偿三项基本假设。将其分别带入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从搁置(2001年至2007年)到进行法律准备(2008年至2014年)再到最终落实(2015年至2017年)的三个具体阶段予以验证。就上海合作组织案例而言,针对其弱约束性特征的判定既有其结构性的客观原因,也依据其一系列主观的规则设定。作为一项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主导的区域间合作制度,上海合作组织具有基本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同一空间内众多的相似性制度供给,也在大国利益和小国需求的彼此兼容中维持了基本协调的互动关系。以此为前提,通过历时性比较上合组织扩员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发现:第一,在俄罗斯视角下,由于对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威胁感知不断提升,受到中国实力提升对中亚经济影响力增强的压力,其权力制衡需求呈现了持续增强,因此俄始终致力于积极推动扩员,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作为软制衡工具的作用;第二,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背景下,上合组织的制度成熟、成员国的实力增长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提升“上海精神”这一核心规范出现了日益增强的扩散需求,推升了各成员国寄希望于通过扩员提升制度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倾向;第三,2015年“一带一盟”对接的实现、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确立,通过制度间功能协调上合组织突破原有功能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扩员引起的功能弱化问题,解决了成员国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引起低效问题的后顾之忧。基于系统的理论假设和经验论证,最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制度成员国权力制衡和规范扩散需求的提升增强了制度扩员的可能,但不足以促成扩员的最终实现;功能补偿的出现,是在前两项需求不断增长、扩员可能不断累积的情况下促使上合扩员决策得以最终达成的决定性因素。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当前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分析总结出可资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约束性国际制度借鉴的发展经验和政策建议:在逆全球化时代、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大背景下,不论是既有弱约束性制度的未来发展,还是后发力量类似的制度供给,都应在关注内部功能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间关系的维护,避免碎片化引起的制度消耗,追求在协调型互动中形成制度间功能的补偿甚至借用。2021年适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本文对于上合扩员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已完成的扩员实践,还在明晰扩员依据的基础上对上合新阶段从制度协调中获取的新兴发展动力做出了积极评估与展望。
柳丰华[3](2020)在《中美俄在亚太:政策演变与博弈趋势》文中研究表明中、美、俄三国在亚太地区的合作与竞争,是影响亚太局势和地区格局的最重要因素。国际体系中的中美俄三角格局奠定了亚太地区中美俄关系的基调。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防范与遏制地区大国,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中国的对亚太政策经历了从睦邻友好与务实合作到主动塑造亚太地区合作架构,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转变。俄罗斯由于国力衰退,安全和发展的战略重心都在欧洲等原因,其对亚太政策包括保障东部边界安全,发展与亚太国家的贸易、能源和军事技术合作,融入地区经济一体化等,因而在亚太地区影响有限。美国与中国的遏制与反制,成为亚太地区中美俄三边关系的主轴。亚太地区格局将向均衡、多元复合的区域秩序演进。
马程[4](2020)在《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伙伴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从全球性大国向世界大国迈进。在国际体系转型和中国崛起并行的情况下,作为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要战略构成的中国伙伴关系如何通过构建中国与国际体系及其主要成员间互动,促进中国实现从实力提升向地位提升的转变。在研究思路上,本文沿着构建国际体系互动框架—阐释中国伙伴关系思想内涵—在单元互动中研究中国伙伴关系的运行逻辑—在系统互动中分析中国伙伴关系的行为作用—加强中国伙伴关系管理的路径展开。首先,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中国伙伴关系搭建行为分析框架,将国家行为体、伙伴关系和权力流动作为国际体系互动框架的主要构成。认为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以目的行为、交往行为、规范行为和自我表达行为存在于国际体系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生活世界等社会空间中。与此同时,权力要素产生、流动并运行于国际体系互动框架中,权力是交往行为、目的行为的媒介,是目的行为意图获得的资源,是规范行为的对象,是自我表达行为的内容。其次,梳理中国伙伴关系交往进程。归纳二战后国际社会中的伙伴关系实践和文本分析冷战期间中国对伙伴关系的认知转变,并从中国伙伴关系初期探索、深化实践和全面展开三个阶段对冷战后中国伙伴关系实践进行总结,分别说明各阶段中国伙伴关系的建设情况、阶段特征和主要成果。再次,总结中国伙伴关系的内涵价值。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外交思想实践以及国际关系思想中探寻中国伙伴关系的思想来源;运用交往行为理论,在国际体系互动框架中思考中国伙伴关系的行为内涵、权力内涵和战略内涵。认为中国伙伴关系是延续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及深化国际关系理论探索的智慧结晶;中国伙伴关系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长远目标的合作关系,因共同利益而汇聚,以共同目标为指引;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构成,中国伙伴关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系纽带,同其他外交战略共同服务于中国外交目标;中国伙伴关系在行为上包括宣示定位、国际合作、国家情感和国际机制;权力要素流动于伙伴关系互动行为中而产生和积累权力资源、转换和运用权力、获得和施加国际影响力。复次,在单元层面分析中国伙伴关系的运行逻辑。通过归纳中国伙伴关系的主要往来内容、横向搭建中国伙伴关系网络和纵向深化中国伙伴关系的层次,构建伙伴关系的运行框架;提炼在中国伙伴关系中流动的权力要素来阐释中国伙伴关系如何促进中国积累权力资源和提升影响力,以中国伙伴关系交往中的合作要素解释中国如何在伙伴关系网络中协调与伙伴间的利益,以弹性稳固总结中国伙伴关系面对竞争与冲突始终致力于维系伙伴关系框架的努力。认为经济和安全是中国伙伴关系的主要建设领域;中国在全球层面以中国为核心向外扩散构建非均质辐散式复合型伙伴关系网络,服务于中国外交布局;中国在区域层面发展机制性和区域性伙伴关系,推进区域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一体化。中国与不同层次的伙伴开展不同内容的合作,逐层达到支持中国获得权力合法性,积累权力资源和运用、施加权力的作用,并沿着信任—合作—协作的路径建立并深化伙伴关系;在伙伴关系往来中,中国不断与伙伴国积累信任和共识,促进中国伙伴关系从共同利益向共同目标的进发,提升中国国家实力和影响力。在利益和竞争的协调上,中国在宽领域深层次的伙伴合作中与伙伴国协调利益,在反复非零和博弈中建立互信;中国亦与非伙伴国积极开展双边合作和多边伙伴关系框架下的合作,以共同利益的羁绊管控分歧;对于中国与伙伴国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协调,以有序的竞争稳固伙伴关系。然后,在系统层面探究中国伙伴关系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行为作用。在国际体系朝着去中心性网络化方向发展中,国际体系正在呈现多个大国引领的伙伴关系网络交融的局面,中国伙伴关系网络顺应了这一趋势;当前国际体系转型中,中美竞争是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中国伙伴关系的作用在于表达中国和平发展的意图,争取国际资源支撑、管控分歧和深化情感;基于全球治理考察中国获得和施加国际影响力,中国伙伴关系宣示了伙伴精神、强化了治理共识并在伙伴合作中开展治理实践。基于“一带一路”考察中国主导的区域发展模式中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中国伙伴关系宣示了正确的利益观和“责任共担、大国多担”的供给理念,在伙伴交往中促进理念共识的达成,在伙伴关系实践中丰富合作供给模式并强化供给制度设计。最后,以维护和拓展深化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管理。在中国伙伴关系维护上,基于当前伙伴关系已暴露的问题和潜在风险,中国伙伴关系面临着自我形象和理念传递不到位、国际合作的协调作用仍需细化、伙伴关系共识需进一步汇聚以及伙伴关系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此要探索设定有效的管理指标来量化评估伙伴关系,从而更为客观地考量伙伴关系发展情况,明确伙伴关系的问题所在,并从合作成效、交往成本、竞争管理、机制化等方面展开维护。在中国伙伴关系拓展上,要从伙伴关系交往内容上深化、提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巩固经济优势、发展多元优势,扩大共同利益、汇聚共同目标;在伙伴关系范围上促进更多国际关系进入伙伴关系框架,设置战略支点国家,深化既有伙伴关系层次。
吴茂旺[5](2020)在《特朗普政府外交战略调整背景下的中美俄国家关系变化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主题。世界历史与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始终围绕着各主要国际行为体(主要指各大国之间)的兴衰变迁、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以及权力斗争,并由此对地区形势和世界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着眼当今国际社会,美国虽然实力已经相对衰落,但其综合力量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保持了高速度和高质量的发展,同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虽然目前俄罗斯整体实力远不如当年的苏联,然而鉴于其深厚的大国底蕴与巨大的发展潜力及其在复杂国际环境中高超的战略运筹能力,俄罗斯仍是对国际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力量之一。显而易见,中美俄三国之间的关系无疑是当前国际政治中最重要且最有影响力的多边关系之一,三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对外战略的调整不仅直接影响着中美俄三边关系的发展,而且对今后多极世界的建立与发展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都将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因此,面对当前的国际局势,聚焦于中美俄三边关系及其互动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特朗普总统执政后的外交战略调整为研究背景,以国家利益论为理论分析框架,以中美俄三边关系为研究对象,逐步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奥巴马政府时期中美俄三边关系形成的背景和条件进行概括陈述,再点面结合地总结特朗普政府外交战略调整后中美、美俄、中俄这三对双边关系的新变化,然后结合史实分别阐述中美俄三边关系的新变化、特点及潜在的问题等,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中美俄三边关系的良性互动路径,进而预测中美俄三边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思考三边关系发展下中国的战略选择。本文意图在对中美俄三边关系进行系统化和一体化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对此三边关系的整体把握,进而准确分析与应对当前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与复杂议题,在有效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探索三边关系的良性互动路径。作为世界战略性大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美俄,其相互关系的良性互动必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唐陶然[6](2020)在《新时代中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是中俄建交七十周年。七十年来,两国由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经历了大起大落:在中苏关系时期,两国由亲密无间的战略盟友到龃龉不断的一般朋友,再到兵戎相见的敌人,再到后来和平相处的邻居。总之,四十年的中苏关系变化之大令人吃惊。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两国关系进入到中俄关系时期,由互视为友好国家到建设性伙伴,再到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再到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可以说,中俄关系发展相对顺畅,并始终是向前不断发展的。在历史的沉淀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两国领导人的高层引领下,在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发展到了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拉开了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的序幕,迈出了新时代中俄关系实践的步伐。新时代中俄两国在经济方面的合作十分密切,至2019年,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更是成果丰硕、范围广泛,是双方经贸务实合作的一大亮点。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紧密,两国政府签署了20142016年文化领域的《合作计划》,指出两国要加大并深化民间艺术、戏剧、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等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两国近几年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也明显增多。2019年,在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上将致辞时表示:“在中国对外军事关系中,中俄军事关系的互信程度最高,务实合作最深,战略协作最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了安全合作的大国关系典范,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两国多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演习内容广泛,规模逐步增大。经过十八大以来中俄两国一系列实践活动的铺垫,2019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俄期间,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将中俄关系带入了新时代,迎来新机遇。双方宣布,将致力于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着眼于政治、安全、务实、人文交流、国际协作等领域的合作。《声明》为两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指南。中俄关系发展成为新时代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体现了国家间高水平的相互信任和战略协作。尽管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双方有着相似的国际战略主张和发展理念,这促使两国不但能够从大局出发,主张根据本国实际情况来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在各方面求同存异,同时也能够协同应对来自西方的压力。两国关系虽然进入了新时代、是彼此关系最好时期,但在平稳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当前国际形势变化莫测,这对中俄关系均可能产生影响。因此研究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在此背景下对新时代中俄两国关系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个章节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对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做出界定,对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对该问题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进行阐述;第二个章节对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演进情况进行梳理,思索中俄关系是如何一步步打下基础、筑牢框架、逐步完善、走向成熟、走进新时代的,进一步总结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的战略考量和显着成果;第三个章节主要阐述了,尽管新时代中俄关系已经站在了历史上的最高点,但还不免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主要从历史与文化差异、经济合作的局限性、大国外交战略的相互疑虑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共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第四个章节探寻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针对以上的制约因素,中俄两国如何化解与应对,主要是增强政治互信、增加新的交往动力、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加强战略认同、协同应对挑战;最后一个章节,作者对中俄关系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点思考,浅见中俄可以通过多种举措摆脱制约因素的桎梏,推动中俄关系进一步向好发展。
陈佳楠[7](2020)在《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研究》文中提出党际交往既是中国总体外交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九十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往工作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为推动党的建设、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再次重申,要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中国共产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强调中国共产党开展党际交往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中俄关系上升至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和拓展中俄两国执政党党际交往,增进两党党际关系。不仅符合中俄两国执政党的利益,也符合中俄两国的利益。本文第一章论述了“统一俄罗斯”党的概况,介绍了该党的建党背景和历史演进过程,还对该党的意识形态、运行模式和国家杜马及民众中的影响力进行分析,表明“统一俄罗斯”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党际交往对象。第二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开展党际交往的基础。首先,分析了两党的党际交往原则。其次,对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的党际交往的历史背景按时期进行划分,剖析中苏两党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历史观照作用。最后,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现实诉求。第三章分析了两党党际交往开展的实践活动。从两党交往的渠道、主题、内容和取得的成绩进行分析。两党以中俄政党论坛和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等机制化会议的方式,围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互鉴治党经验和促进两国经贸合作等主题开展党际交往活动。两党党际交往的突出成就体现在经济建设方面,如中俄两国的经济贸易额实现跨越式增长,中俄地方合作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此外,中俄两党定期举办不同层次的对话交流活动,双方对一些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增进了两党之间的互信,也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供了政治互信基础。第四章对两党党际交往进行展望,论述两党在党际交往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且为深化两党党际交往提出相关对策。目前,两党在党际交往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挑战。如“统一俄罗斯”党非执政党具有不稳定性,中国威胁论的干扰不利于两党的互信发展,两国人文交流机制仍存在许多问题。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应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性,继续举办好机制化交往活动,不断增强双边的战略互信,落实好交流成果,推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向好发展。
蒋蓝辉[8](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人文交流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以来,人文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战略地位迅速提升,中俄人文交流是其中的典型案例。研究中俄人文交流的发展历程和典型案例,可为深化大国关系、提升中国软实力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进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心相通”。本文选取中俄“主题年”活动、“万里茶道”项目、“红色旅游”合作三个案例展开分析。这三个案例廓清了中俄人文交流从官方主办到地方参与直至官民并举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利用地方政府积极性和市场因素来提高中俄人文交流动力的新模式,强调了中俄人文交流中保留和发展“红色记忆”与共有历史认知的重要性。本文经研究后发现,“主题年”活动通过制度建设奠定中俄人文交流的基本框架;以地方为行为主体的“万里茶道”项目,将人文交流从政府的外交行为变为“市场+文旅资源开发”的地方经济行为;中俄人文交流不能忘记“红色记忆”初心,这是中俄人文交流的价值沟通基石。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保持良好的中俄人文关系,是建成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成功经验,是打造“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关键,也是共建“一带一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保障,。
张琪[9](2020)在《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化的态势。在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中,文化交流在发展大国关系、推动金砖国家建设、促进多边合作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交流能够推动各文明的交流互鉴,多种文明的交融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2010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正式建成,经过十年的发展,金砖国家已经逐步形成了由经贸财经、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轮驱动”的合作架构。金砖国家间的文化交流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文化、教育、体育、科技创新等领域已经建立了定期多边部长级会议机制,在双边领域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在蓬勃发展当中。本文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交流理论的指导下来进行研究的。在文中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四国双边文化交流现状的分析后发现,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既是中外文化发展的新高度,更是现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在欧亚大陆,中国与俄罗斯以文化交流增进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中国与印度则是文化交流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典范,至于中国与巴西和南非的文化交流则分别是我国与拉美地区和非洲地区文化交流的范例。尽管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因为金砖五国间交流历史、政府政策、发展情况的不同,在交流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因此在本文的第三章,针对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具体的发展路径:首先要抓好政府和人才这两大抓手,为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为了将交流活动长远发展下去必须做好机制和教育建设;再次可以从科技和体育入手开辟文化交流更广阔的路径;最后通过旅游合作和开展文艺活动让文化交流逐渐变得大众化。在本文的最后一章,是对前文所有交流情况的对比分析和前景展望。首先,通过交流现状的分析得出五国间的文化交流具有延续性、广泛性、双向性、不平衡性、汉语推广扩大化和文化成果本土化的特点。其次,通过对交流路径的分析总结出交流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最后在本文的末尾,还对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当前金砖五国进行文化交流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如果我们抓住机遇,就能推动五国文化合作进一步发展。
陈亚州[10](2020)在《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首次扩员后提出的旨在推动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理念,对于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引意义。与此同时,上海合作组织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多重使命,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平稳构建对于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概念纳入国际共同体的视阈中,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可视为在组织成员国间主要由价值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构成的四位一体的复合型地区共同体。据此,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共同体就是要推动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的基础上,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为团结互信的典范、安危共担的典范、互利共赢的典范和包容互鉴的典范。通过对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现有基础、主要挑战和基本路径方面等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思想资源,该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思想、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其吸收了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基本实践历程的有益经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方面,已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过,在以上四个维度,构建上海合作组织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鉴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期任务,各成员国需要在分别拟定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路径、安全路径、利益路径和情感路径的基础上,形成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整合性路径。
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益巩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益巩固(论文提纲范文)
(1)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论文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中苏“蜜月”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 |
二、富有成效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节 中苏关系恶化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由萎缩走向停滞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萎缩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停滞 |
第三节 中俄(苏)关系趋缓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回暖与恢复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逐渐恢复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正常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 |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 |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与评价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 |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日趋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 |
第一节 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 |
第二节 留学生培养质量问题 |
一、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
二、影响留学生培养质量的原因 |
第三节 语言障碍问题 |
一、俄(汉)语水平欠佳 |
二、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 |
第三节 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问题 |
一、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相对不足 |
二、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不足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 |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利因素 |
一、两国国家关系及教育合作的顺利发展 |
二、两国教育战略的促进作用 |
三、国际环境的推动作用 |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不确定因素 |
一、两国教育政策的影响 |
二、新冠疫情对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影响 |
第三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预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 |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学习汉语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习俄语的协议》 |
附录三 本科及以上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
附录四 高等专科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
(2)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
二、既有研究回顾与评析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弱约束性制度为何扩员 |
第二节 国际制度趋弱的现实背景 |
第三节 既有学理逻辑的解释与不足 |
第二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可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弱约束性制度 |
第二节 两个假定:包容性制度、协调型互动 |
第三节 三个假设:权力制衡、规范扩散、功能补偿 |
第三章 案例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扩员问题概述 |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弱约束性界定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包容性特征和制度互动背景 |
第四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权力制衡需求 |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相关权力要素:俄罗斯、美欧、中国 |
第二节 权力制衡需求:俄罗斯视角下的制衡需求与制衡可能 |
第三节 权力制衡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
本章小结 权力制衡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
第五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规范扩散需求 |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价值规范要素:“上海精神” |
第二节 规范扩散需求:“上海精神”的扩散需求与扩散路径 |
第三节 规范扩散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
本章小结 规范扩散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
第六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功能补偿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出现 |
第二节 在对接协调中获取功能补偿的可行性论证 |
第三节 功能补偿对扩员决策的决定性影响 |
本章小结 功能补偿是弱约束性制度扩员的必要条件 |
总结 |
一、总结与结论 |
二、基于结论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3)中美俄在亚太:政策演变与博弈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三角关系的理论内涵 |
二、国际体系中的中美俄三角关系 |
(一)1991-2011年:美主要“挤”俄,其次防华 |
(二)2011年至今:美主要遏华,其次罚俄 |
三、中美俄对亚太地区政策 |
(一)美国对亚太政策 |
(二)中国对亚太政策 |
(三)俄罗斯对亚太政策 |
四、中美俄在亚太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博弈 |
(一)朝鲜半岛核问题 |
(二)反导问题 |
(三)南海问题 |
(四)台湾问题 |
五、结语 |
(4)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伙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伙伴关系研究 |
二、国内伙伴关系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安排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交往行为理论 |
一、理论选择的反思 |
二、交往行为理论内容 |
三、对交往行为的认识和借鉴 |
第二节 权力合法性与权力的流动 |
一、大国权力与合法性 |
二、权力的流动与运行 |
第三节 国际社会中的交往行为与互动框架 |
一、国际关系领域对交往行为理论的应用 |
二、构建国际体系互动框架 |
第二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二战后国际体系中的伙伴关系实践 |
第二节 冷战时期中国对伙伴关系的认知转变 |
一、1953—1973:批判否定阶段 |
二、1973—1981:反思接受阶段 |
三、1981—1992:实践准备阶段 |
第三节 1993年以来中国伙伴关系建设 |
一、1993—2002:初期探索时期 |
二、2003—2012:深化实践时期 |
三、2013—至今:全面展开时期 |
第三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思想基础 |
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
二、当代中国外交思想 |
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
第二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内涵 |
一、伙伴关系之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效性 |
二、伙伴关系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定位 |
第三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行为内涵 |
一、宣示定位 |
二、国际合作 |
三、国家情感 |
四、国际机制 |
第四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权力内涵 |
一、产生和积累权力资源 |
二、转换和运用权力 |
三、获得和施加国际影响力 |
第四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单元互动 |
第一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运行框架 |
一、内容上的中国伙伴关系 |
二、网络状的中国伙伴关系 |
三、层次化的中国伙伴关系 |
第二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运行逻辑 |
一、中国伙伴关系中的权力积累 |
二、中国伙伴关系中的合作协调 |
三、中国伙伴关系中的弹性稳固 |
第五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系统互动 |
第一节 中国伙伴关系与国际体系转型 |
一、当前国际关系格局 |
二、当前国际体系转型与转型危机 |
三、大国伙伴关系网络与国际体系融合 |
第二节 中国伙伴关系与中美竞争 |
一、中美竞争态势 |
二、中美竞争原因 |
三、中国伙伴关系在中美竞争中的作用 |
第三节 中国伙伴关系与全球治理 |
一、全球治理和全球治理体系困境 |
二、全球治理中的中国作为 |
三、中国伙伴关系中的治理实践 |
第四节 中国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 |
一、“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建设 |
二、“一带一路”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
三、“一带一路”与中国伙伴关系的互动 |
第六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管理 |
第一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维护 |
一、中国伙伴关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二、中国伙伴关系的量化评估 |
三、中国伙伴关系战略维护的建议 |
第二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拓展 |
一、中国伙伴关系的内容拓展 |
二、中国伙伴关系的范围拓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特朗普政府外交战略调整背景下的中美俄国家关系变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与依据 |
1.1.2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聚焦于三对双边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聚焦于中美俄三边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理论构建: 不同于“三角关系”的“三边关系” |
1.3.2 国家利益论: 研究三边关系的重要视角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特朗普执政前后美国对中俄的外交战略探析 |
2.1 奥巴马政府对中俄的外交战略 |
2.1.1 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美国对中俄外交战略的背景 |
2.1.2 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外交战略概述 |
2.1.3 奥巴马政府对俄罗斯的外交战略概述 |
2.2 特朗普政府针对中俄的外交战略调整 |
2.2.1 特朗普政府对中俄外交战略调整概述 |
2.2.2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动因分析 |
2.2.3 特朗普政府对俄罗斯外交战略调整的动因分析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外交战略调整背景下中美俄三国关系的新变化 |
3.1 特朗普政府外交战略调整背景下中美关系的新变化 |
3.1.1 政治外交领域的斗争日趋紧张对立 |
3.1.2 经贸合作面临诸多挑战与不确定性 |
3.1.3 地缘政治及战略安全领域角逐升级 |
3.1.4 美国“单边主义”与中国“一带一路”的碰撞 |
3.2 特朗普政府外交战略调整背景下美俄关系的新变化 |
3.2.1 政治领域的彼此敌视愈发激烈 |
3.2.2 经济领域的相互制裁日趋强化 |
3.2.3 战略平衡领域的角逐日益升级 |
3.2.4 地缘政治领域的斗争空前激烈 |
3.3 特朗普政府外交战略调整背景下中俄关系的新变化 |
3.3.1 政治互信与战略协作水平持续提升 |
3.3.2 军事与安全领域的合作取得新进展 |
3.3.3 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深入开展 |
3.3.4 目前中俄关系中潜在的问题分析 |
3.4 特朗普政府外交战略调整背景下中美俄三边关系的新变化 |
3.4.1 总体上对抗程度加深和局部的竞争与合作并存 |
3.4.2 中美对抗成为三边关系的主要矛盾和驱动力量 |
3.4.3 美国的遏制政策客观上促使中俄关系更加紧密 |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外交战略调整背景下中美俄三边关系的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 |
4.1 中美俄三边关系的性质与特点 |
4.1.1 实力分配的不均衡 |
4.1.2 美国处于主导地位 |
4.1.3 总体上的非对抗性 |
4.1.4 三边合作的侧重领域不同 |
4.1.5 中美矛盾是主要矛盾 |
4.2 中美俄三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4.2.1 三国基本战略利益存在较大分歧 |
4.2.2 国际新秩序的构建面临诸多挑战 |
4.2.3 中美俄缺乏紧密和实质性的互动 |
4.3 中美俄三边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
4.3.1 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
4.3.2 美俄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
4.3.3 中俄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
4.3.4 中美俄三边关系互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五章 中美俄三边关系良性互动路径探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
5.1 中美俄三边关系良性互动路径探究 |
5.1.1 加强反恐领域合作,培育三边安全互信 |
5.1.2 强化安全机制合作,维持国际战略平衡 |
5.1.3 加强智库人文交流,扩大相互信任基础 |
5.1.4 扩大多方合作领域,增强大国底线思维 |
5.2 中国的战略选择 |
5.2.1 坚持大国文化自信,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
5.2.2 继续发展和深化中俄战略关系 |
5.2.3 平稳推进和健康引导中美关系 |
5.2.4 进一步发展同欧盟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新时代中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对新时代的界定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三)对新时代的界定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问题 |
(二)本文创新点 |
注释 |
第二章 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的演进与成果 |
一、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演进 |
(一)从相对冷淡到“相互视为友好国家” |
(二)面向21世纪建设性伙伴关系发展阶段 |
(三)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阶段 |
(四)进入“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时期 |
二、中俄关系迈入新时代 |
(一)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战略考量 |
(二)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成果 |
(三)新时代中俄关系变化的外交视角分析 |
注释 |
第三章 新时代中俄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制约新时代中俄关系发展的历史文化因素 |
(一)中俄边界问题 |
(二)民族性格差异问题 |
(三)文化差异问题 |
二、制约新时代中俄关系发展的经济因素 |
(一)两国经济合作尚不够深入 |
(二)进出口贸易结构性矛盾突出 |
(三)能源合作依然存在问题 |
三、大国战略目标的确定一定程度上影响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 |
(一)中俄在中亚地区发展战略上存在分歧 |
(二)俄在克里米亚半岛问题上给中国外交选择带来了困难 |
(三)俄罗斯对中国复兴战略存在疑虑 |
四、制约新时代中俄关系发展的外部因素 |
(一)美国因素的影响 |
(二)印度、越南等国因素的影响 |
(三)欧盟等西方国家因素的影响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的策略应对 |
一、采取措施,进一步增强两国政治互信 |
(一)增信释疑,全面深化两国战略合作 |
(二)平等互利、相互尊重 |
二、进一步构建中俄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
(一)加大政府的导向和保障作用 |
(二)加深交流层次,扩大交流领域 |
(三)增加两国高素质人才交流 |
三、激发新时代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动力 |
(一)优化贸易结构,深化两国贸易合作 |
(二)强化贸易合作机制,创造良好的经贸合作环境 |
(三)继续推动两国能源领域合作 |
(四)积极促进“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 |
四、进一步加强双方国家战略认同 |
(一)进一步增强两国发展战略的契合点 |
(二)促进俄罗斯对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理解 |
五、照顾对方关切,协同应对外部挑战 |
(一)照顾对方核心关切,争取俄方在中国核心利益的支持 |
(二)携手维护地区安全,共同承担国际责任 |
注释 |
第五章 对中俄关系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
一、经济领域合作的发展潜力尚待开发 |
二、两国的各个层级的政治互信有待加强 |
三、军事领域的合作具有广阔前景 |
四、两国能源领域的合作方式可以更加宽泛 |
五、加强两国人文合作是两国关系深化的黏合剂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统一俄罗斯”党的概况 |
第一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建党背景 |
一、俄罗斯政党制度的转变:从一党制到多党制 |
二、普京上台执政需要获得政党的支持 |
第二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历史演进 |
一、“统一俄罗斯”党的创建(1999 年—2001 年) |
二、“统一俄罗斯”党的发展历程(2001 年—至今) |
第三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意识形态和运行模式 |
一、“统一俄罗斯”党的意识形态 |
二、“统一俄罗斯”党的运行模式 |
第四节 “统一俄罗斯”党在国内的影响力 |
一、“统一俄罗斯”党在国家杜马中的影响力 |
二、“统一俄罗斯”党在民众中的影响力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开展党际交往的基础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理论背景 |
一、中国共产党党际交往四项原则 |
二、“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原则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历史背景 |
一、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党际关系对中苏两国关系的影响 |
二、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党际交往的经验和教训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现实诉求 |
一、满足两国关系发展的现实诉求 |
二、深化两党自身发展的诉求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实践活动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两党交往的渠道 |
一、中俄政党论坛 |
二、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主题及内容 |
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二、互鉴治党经验 |
三、聚焦经贸合作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取得的成绩 |
一、两国贸易额实现大幅度增长 |
二、增进两党的互信发展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面临的挑战 |
一、“统一俄罗斯”党非执政党具有不稳定性 |
二、中国威胁论的干扰不利于两党的互信发展 |
三、两国人文交流机制不完善,限制两党关系的发展 |
第二节 深化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对策 |
一、深化与“统一俄罗斯”党的党际交往,平衡好其他政党关系 |
二、促进两党互信机制发展,协调政策沟通 |
三、增进两国民心相通,落实合作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人文交流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四节 阐释框架 |
第一章 中俄关系与人文交流历史概述 |
第一节 1991年前的中苏人文交流 |
第二节 1991年后的中俄人文交流 |
第三节 中俄人文交流的主要框架与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中俄“主题年”人文交流案例研究 |
第一节 中俄“主题年”人文交流案例概述 |
第二节 中俄“主题年”人文交流案例特点分析 |
第三节 中俄“主题年”人文交流案例成效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自主与项目下沉:中俄“万里茶道”旅游及联合申遗人文交流案例研究 |
第一节 中俄“万里茶道”人文交流案例交流概述 |
第二节 中俄“万里茶道”人文案例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中俄“万里茶道”人文交流案例成效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保护基石与落实到人:中俄“红色旅游”人文交流案例研究 |
第一节 中俄“红色旅游”人文交流案例概述 |
第二节 中俄“红色旅游”人文交流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中俄“红色旅游”人文交流案例成效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人文交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中俄人文交流面临的主要机遇 |
第二节 中俄人文交流遭遇的主要挑战 |
第三节 进一步深化中俄人文交流的主要对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论 |
1.5.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论 |
1.5.2 列宁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论 |
1.5.3 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论 |
第二章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文化交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 |
2.1 文化交流增进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范例:中国与俄罗斯 |
2.1.1 中国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现状 |
2.1.1.1 主题年交流活动蓬勃发展 |
2.1.1.2 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
2.1.1.3 双方旅游往来规模庞大 |
2.1.1.4 文艺交流形式多样 |
2.1.1.5 科技合作进展颇丰 |
2.1.2 中俄文化交流对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促进作用 |
2.2 文化交流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范例:中国与印度 |
2.2.1 中国与印度文化交流现状 |
2.2.1.1 文化领域顶层机制建设 |
2.2.1.2 青年学生交流频繁 |
2.2.1.3 旅游合作潜力巨大 |
2.2.1.4 瑜伽文化独具特色 |
2.2.1.5 文艺活动多姿多彩 |
2.2.2 中印文化交流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示范作用 |
2.3 新时代中国与拉美文化交流的范例:中国与巴西 |
2.3.1 中国与巴西文化交流现状 |
2.3.1.1 青年培养活动众多 |
2.3.1.2 旅游合作日趋活跃 |
2.3.1.3 足球成为交流重要纽带 |
2.3.1.4 航空航天领域合作成果显着 |
2.3.2 中巴文化交流对新时代中拉文化交流的示范作用 |
2.4 新时代中国与非洲文化交流的范例:中国与南非 |
2.4.1 中国与南非文化交流现状 |
2.4.1.1 文化交流机制建设 |
2.4.1.2 教育合作稳步发展 |
2.4.1.3 旅游合作日益增多 |
2.4.1.4 多领域开展科技合作 |
2.4.2 中南文化交流对新时代中非文化交流的示范作用 |
第三章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路径探析 |
3.1 文化交流中两大抓手:政府与人才 |
3.1.1 政府在文化交流中起保障作用 |
3.1.2 人才在文化交流中起关键作用 |
3.1.2.1 培养高级复合型语言人才 |
3.1.2.2 促进文学翻译工作的开展与推广 |
3.1.2.3 培养国际化的专业导游人才 |
3.2 文化交流的长远之计:机制和教育 |
3.2.1 发挥文化交流机制的引领作用 |
3.2.1.1 进一步完善多边文化交流机制 |
3.2.1.2 巩固并发展双边文化交流机制 |
3.2.2 加强教育对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 |
3.2.2.1 促进青年学生的教育与培养 |
3.2.2.2 扩大孔子学院的推广与传播 |
3.3 开辟文化交流的广阔领域:科技和体育 |
3.3.1 提升科技对文化交流的带动作用 |
3.3.1.1 推动中俄科技合作的深入发展 |
3.3.1.2 保持中巴科技持续稳定发展 |
3.3.1.3 促进中南科技领域的务实合作 |
3.3.2 增强特色体育对文化交流的助力作用 |
3.3.2.1 逐步形成中国本土化的瑜伽文化 |
3.3.2.2 实现中巴足球的双向交流与合作 |
3.4 文化交流中的大众化路径:旅游和文艺 |
3.4.1 巩固旅游对文化交流的传播作用 |
3.4.1.1 利用邻国优势推动中俄旅游合作 |
3.4.1.2 加强中印旅游交流基础设施建设 |
3.4.1.3 多渠道挖掘中巴旅游市场潜力 |
3.4.1.4 扩大中南旅游领域的开发与互动 |
3.4.2 强化文艺活动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
3.4.2.1 政府为文艺交流保驾护航 |
3.4.2.2 多领域开展民间文艺交流 |
3.5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路径的整体分析 |
第四章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对比研究与前景展望 |
4.1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的特点 |
4.1.1 交流历史的延续性 |
4.1.2 交流内容的广泛性 |
4.1.3 交流过程的双向性 |
4.1.4 交流程度的不平衡性 |
4.1.5 汉语推广逐步扩大化 |
4.1.6 文化成果日益本土化 |
4.2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的经验与教训 |
4.2.1 实施官民并举的文化交流方式 |
4.2.2 重点发展合作优势领域 |
4.2.3 交流成效应落到实处 |
4.2.4 增加交流中的文化内涵 |
4.3 金砖五国间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 |
4.3.1 有利于增进五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
4.3.2 有利于加深政治互信与经贸合作 |
4.3.3 有利于五国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 |
4.3.4 有利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多元共生 |
4.3.5 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4.4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发展前景展望 |
4.4.1 难得的发展机遇 |
4.4.1.1 良好的国内外发展环境 |
4.4.1.2 五国有共同的发展意愿 |
4.4.1.3 深厚的文化交流基础 |
4.4.2 未来的发展走向 |
4.4.2.1 多边领域 |
4.4.2.2 双边领域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10)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现状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辨析 |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阈中的共同体概念 |
(一)政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二)社会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三)国际关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四)共同体概念研究的特征和不足 |
第二节 共同体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共同体 |
(二)国际共同体 |
(三)命运共同体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界定 |
(一)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二)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第四节 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和其它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二)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三)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第二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中国国际组织外交的经验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基本历程 |
(二)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主要目标 |
(三)中国国际组织外交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天下”观念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二)“和合”文化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三)“义利统一”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第三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现有基础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础 |
(一)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生成过程 |
(二)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主要内容 |
(三)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认同程度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
(一)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演变过程 |
(二)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 |
(三)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发展演变过程 |
(二)成员国共同利益存在的主要领域 |
(三)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础 |
(一)成员国的承认需求及其基础 |
(二)成员国的信任需求及其基础 |
第四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挑战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共同价值话语体系缺失 |
(二)共同价值认同程度偏低 |
(三)共同价值外部挑战增多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安全威胁认知存在差异 |
(二)成员国安全利益诉求更趋多元 |
(三)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有待深化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不彰 |
(二)成员国双边与多边合作有待协调 |
(三)成员国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之间民心相通有待加强 |
(二)成员国之间不信任感仍未缓解 |
第五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打造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 |
(二)提高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内部认同 |
(三)抵御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外部冲击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塑造成员国共同威胁认知 |
(二)汇聚成员国共同安全利益 |
(三)提高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提高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 |
(二)促使合作方式从双边向多边转换 |
(三)扩大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领域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多元化措施培育成员国共同情感 |
(二)满足成员国主要的共同情感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益巩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D]. 周言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D]. 彭昕. 外交学院, 2021(10)
- [3]中美俄在亚太:政策演变与博弈趋势[J]. 柳丰华. 俄罗斯研究, 2020(06)
- [4]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伙伴关系研究[D]. 马程. 吉林大学, 2020(06)
- [5]特朗普政府外交战略调整背景下的中美俄国家关系变化探析[D]. 吴茂旺. 山东大学, 2020(02)
- [6]新时代中俄关系研究[D]. 唐陶然.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6)
- [7]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研究[D]. 陈佳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8]“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人文交流案例研究[D]. 蒋蓝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研究[D]. 张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D]. 陈亚州.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中俄关系论文; 中俄论文;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时政外交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