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待中的下一代网(论文文献综述)
毛宁[1](2020)在《城市低保对象福利依赖消除的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北京市XX社区卓某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在制度建设、人才支撑、政策创新和兜底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就。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低保对象的福利依赖等。这一现象和问题导致低保对象不能激发自我效能来改变困境,进而催生困难群体“等、靠、要”等不良惯习,损耗有限的人力和社保资源,破坏社会救助制度惠及百姓的公平公正性和制度本身的完善性,最终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笔者亲身参与了北京“暖立方”的项目,发现当前低保救助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福利依赖问题,诱因包括福利政策叠加、政府就业服务不完善、低保对象主观就业意愿低等。因此可从降低福利政策叠加、完善政府就业服务和帮助低保对象改变不正确思想来解决我国的低保福利依赖问题,而其中的重点是帮助低保对象改变错误心理和思想。本研究以xx社区低保对象卓某某为个案,对其福利依赖问题进行了专业干预,以期消除福利依赖心理,不断挖掘和增强自身潜能和发展能力,从而助其摆脱困境、走向社会。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笔者依托社会工作专业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个案工作法,对福利依赖消除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为XX社区低保对象卓某某状况考察,笔者先详细呈现具体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成因。第三章为个案实务过程,此处引用了具有代表性的五次个案介入来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改变案主形象、增强其与集体的接触。第四章为结案与评估。笔者采用专业调查评估表对个案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做出了结案的决定。第五章为总结和反思。笔者对个案专业方法和服务过程进行了总结,并为低保对象福利消除问题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周婧[2](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提出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白倩[3](2014)在《我国传统女教对现代女性角色的启示 ——基于角色理论视角》文中认为我国传统女教发萌于先秦,经汉、唐、宋的完善,至明清已达至顶峰。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部分,女教的地位一直比较特别。因传统社会男女有别的大环境,针对女性的礼义教化源远流长,女教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材等方面都自成一体。传统女教的内容十分丰富,女教着述教多,方式方法也较为灵活、操作性强,这些都为女教文化的传承性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导在中华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女性,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又由于女性作为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其所接收的教育都是为了了解自身角色的特点、要求,以便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角色。因此本文研究时采用角色理论为视角,选取角色期待、角色学习、角色冲突等概念,对传统女教在角色塑造方面的内容、方式进行讨论,进而在针对现代女性角色冲突问题的基础上,找寻传统女教的现代启示。本文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中,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价值、理论基础、核心概念,并且对与本课题相关的传统女教、现代女性角色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分析。第二部分基于角色理论视角,梳理传统女教的历史背景与意义,从角色期待和角色学习两方面挖掘传统女教的内容。从家庭和社会对女子的教化中,从德与貌、工与学、孕与育的学习内容中,分析和整合传统女教中的精华。第三部分则以女性角色的历史嬗变为切入点,分析现代女性的角色期待失衡,其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找出现代女性角色的问题所在,以期探讨传统女教对其的借鉴之处。第四部分为传统女教对现代女性角色的启示。在前两部分内容整合的基础上,针对现代女性角色的问题,从传统女教中得出对现代女性角色的启示,启发家庭、社会环境、学校等多方面有所作为。
柯大卫,马乐梅[4](2013)在《圣经研究的学习、教学和研讨:现状与未来》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探讨了圣经学者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作者倡导把教育理论及实践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将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支持这种转变的理论包括学习建构理论、"近侧发展区理论"以及"批判教育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致力于使学生掌握科研技能,而非书本知识。教师须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传统的教学资料应移出课堂,学生转而采用网络资源、博客及电子文本下载等形式,课堂则成为社会化学习的场所。要消减基础入门课程和概论课程,因为它们肤浅又笼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意在使学生能像圣经学者一样思考,并最终培养出学者式学生。
洪妍[5](2012)在《当代中国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纪录片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新中国成立后,纪录片主要为政治服务,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走上正轨。现今,纪录片已经由政治说教转变为纪录百姓生活、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与边缘人群,由精英文化慢慢向大众文化靠拢。中国的纪录片应该在中国的现实中发挥作用,以追求其最终目的:促使观众反思。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电视纪录片是《到农村去》,从此电视纪录片的选题便再也没有离开过农村。如今,农村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题材问题,更是镜头纪录下的社会问题,是纪录片创作者借助镜头下的农民表达观点,对农村问题进行思考。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城市与农村带来诸多问题,城市与农民的关系在逐渐发生改变。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使农村的传统结构被打破,价值体系发生变化,“三农”问题又再一次显露出来。受农村社会性质的影响,农民的精神世界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农民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在影视作品中,农民形象并没有得到准确的诠释,大众对农民仍然存在着偏见与误解。在电视纪录片的镜头下,农民以其最自觉最本色的形象呈现在受众面前,使受众对农民、对农村有更准确、更深刻的认识。本文从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出发,仔细分析文本,对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的关注焦点、价值和功能进行总结。农村是国家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的社会体。回顾20世纪90年代与2000年后的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关注的焦点放在农村的建设与教育问题、农民工的生存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以及农村的民俗文化,这同样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农村建设的纪录使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成为重要的文献,使观众看到农村建设正以蓬勃向上的势头前进。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农民为生活与大自然做着顽强的抗争,同时遵守自然法则,与天地和谐共存。在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中,农民精神是可敬可爱的,他们受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同时又具备在逆境中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份子,也造成农村空巢家庭的出现,农民的家庭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是缺少关爱的群体,是社会发展的痛点。农村教育存在失衡现象,这是现今仍未解决的问题。农村的孩子渴望上学,他们懂得知识改变命运,在镜头下的农村孩子既有着朴实无华、渴望知识的积极态度,又有着令人心酸与感动的精神,这群孩子是农村建设的希望。西方文明侵蚀东方文化,农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地。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承载中华千年文明的精髓,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农村,民俗在逐渐简化,但仍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是现代文明与原有文明相互融合的结果,也是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坚守的一部分。农村建设与农民精神是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的选题热点,也是对农村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最好反映,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就是要有一种入世的态度,带给观众更多的反思。纪录片创作者季丹曾说,纪录片是在跟活生生的命运相遇。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则是与农民的命运相遇,创造无穷的可能。通过对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文本研究,总结以下三点:首先,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的传播价值是带给观众对现实的反思,在看过娱乐泛滥的电视节目之后,一种心灵的回归。农村被人们视为“精神乌托邦”,承载着乡愁。人类想要留住的是一种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文化,一种社会已经遗忘的精神,在远离城市文明的侵染下,寻找生存的意义。其次,在人类追求发展不顾自然的环境下,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呈现给观众最本色的生态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类的生存法则,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以其警世作用警告人类,过度的开采只会加重环境负担,为人类带来负面效应。再次,农村的社会精神文化仍是以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在人类已经渐渐淡忘的民俗的情况下,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承担挽救这一文化的重担。中国的文化出现断层,正在成长的年轻人对传统民俗了解甚少,在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中,民俗是整片的一条线索,伴随始终,传承民俗文化成为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的历史使命与重大职责,守住文化的根,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
刘义亮[6](2010)在《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呼叫控制模型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之一,作为NGN的控制功能部分,软交换为NGN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提供了呼叫和连接控制功能。目前软交换技术还处于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因此,积极开展与软交换相关的研究,对于完善NGN的架构以及推动现有电信网向NGN演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呼叫控制功能是软交换的核心功能,针对现有呼叫控制模型的媒体承载能力、多业务支持能力和多网络融合支持能力还不足的缺点,根据软交换呼叫控制模型的设计要求,本文以智能网呼叫控制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软件设计方法,建立了一种软交换呼叫控制模型。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深入研究了智能网的呼叫控制模型,分析了其不足以及采用软交换技术的优势;2.根据软交换呼叫控制模型的设计目标和设计思想,采用层次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完成了软交换呼叫控制模型的总体功能结构设计,其功能结构主要分为:基本呼叫处理模块、媒体网关控制模块、高级呼叫处理模块、多协议适配模块和呼叫支撑模块等,其中基本呼叫处理模块是实现呼叫控制功能的核心模块;3.将基本呼叫处理模块分为:Terminal子模块和Trunk子模块,其中Terminal子模块实现主要的呼叫控制功能,它是本文研究工作的重点,Trunk子模块实现路由功能,采用分层抽象、表驱动、统一资源管理和组件化构建等设计方法对Terminal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4.利用模拟终端软件和抓包软件对软交换呼叫控制模型进行了基本通话测试和前转业务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满足基本通话和一般业务需求。
朱玮[7](2007)在《SDH接口在宽带交换中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通信市场日趋宽带化和数字化,传统的以语音业务为基础的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的交换网络已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开发下一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已成为电信界的共同心愿。下一代网络将是一个以软交换为核心、光网络和分组型传送技术为基础的开放式融合网。然而在下一代网络还未成熟以前,如何对现有网络进行优化改造并逐步实现向新一代网络平滑演进就成为了通信领域的一个课题。本文从现有的基于SDH的技术着手,提出了一种向NGN平滑演进的工程应用设计,为实现SDH直接接入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工程解决方案。本课题是在NGS交换平台的基础上研究的,新增了SDH接入部分的功能,从而在NGS平台上实现了SDH的直接接入。NGS是一个能实现向NGN平滑演进的宽带交换系统。它是一个基于多时隙信元MSC的MPSR宽带交换网络,拥有多路径自选路由的能力,其内部交换独立于外部业务。NGS采用全分散控制,使各种功能可方便地分散于不同的模块中。增加新的功能模块就能方便地引入新的业务。因此设计中应用了NGS全分散和外部业务独立于内部交换的特点,在其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新的宽带链路模块,该模块实现把SDH网络节点传送来的STM-1转换成MPSR内部的格式,使得NGS实现了SDH的直接接入。本设计侧重的是SDH线路终结模块和TDM-MSC交互模块的设计以及最终的硬件测试方案设计。SDH线路终结模块主要完成SDH的终结功能以实现SDH的接入,它包括SDH的终结、自动保护切换、时钟恢复、时钟传输和数据恢复等几个部分。该模块除了采用PMC-Sierra的商用芯片集2*PM5316和4*PM8316实现SDH的接入以外,还引入了1+1 APS保护机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容错性。TDM-MSC交互模块完成TDM和MSC格式之间的转换,以实现数据在MPSR交换网络内的交换。该模块采用了两块FPGA芯片来实现其交互逻辑。硬件测试则根据工厂生产方便、快捷的要求,给出了完整的测试方案。而实验数据表明,设计是成功的。
徐福生[8](2007)在《软交换技术及在铁岭网通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电信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倾向于发展集话音、视频和数据于一体的下一代网络,核心思路就是在一个公共的分组网络上承载话音、数据和图像。通过呼叫控制和承载的分离,下一代网络实现了开放的分层结构,各层次网络单元通过标准协议互通,平滑地实现从传统的电路交换向基于IP包交换的网络演进。软交换技术就是在下一代网络建设的需求下产生的,它是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关键技术。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软交换不仅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实现了业务的融合,满足通信个性化、移动化和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发展目标。本文从下一代网络和软交换技术发展现状入手,研究了软交换的发展史,接着对软交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铁岭网通软交换实验网的建设过程,探讨了软交换的应用与实现过程。最后结合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另外,还对铁岭网通软交换拟开展的业务进行了一些网络业务运营策略的分析。
张津铭[9](2006)在《NGN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交换网络体系是公认的搭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具有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且业务提供手段丰富,是集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业务于一体的全新网络,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电路交换等功能单一的网络,是现代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软交换技术作为目前各种网络融合与业务快速承载的关键技术,集中体现了“业务与网络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思想,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呼叫连接控制和业务处理等功能,是NGN的核心部分。面对目前电力通信现状和各方面的要求,如何用新的思路、新的交换技术、充分利用新的传输网络重新考虑统一规划设计电力通信网已势在必行。新的组网技术既要满足目前的业务需求,又要能顺应发展潮流,满足调度话音业务、行政语音业务、视频业务和数据业务等多种业务的需求,且组网成本相对较低,而软交换技术以其先进的设计思想、开放的构架、强大的业务能力、以及未来技术的良好适应性成为首选组网技术。通过对重庆电力通信数据网进行升级改造,可以作为软交换网的承载网。在软交换采用的协议中,H.323沿用的是传统的实现电话信令模式,比较成熟,已经出现了不少H.323产品。H.323符合通信领域传统的设计思想,进行集中、层次控制,采用H.323协议便于与传统的电话网相连,特别适合于电力专网中应用。本文对利用软交换对重庆电力调度网进行组网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技术方案探讨,并探讨了VoIP在重庆电力通信的应用。由于NGN在国内电力通信还未有应用,因此本文对各电力企业改造通信网络、制订通信规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赵耸婷[10](2006)在《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是近几年俄罗斯心理学界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是由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精神病学交叉而成的一个边缘性学科。是欧美家庭心理学理论与俄罗斯人的生活相融合,在俄罗斯独特的科学技术、人文社会、宗教观念背景下生长起来的,以家庭心理关系为研究对象建构的心理学理论。家庭的社会功能及家庭模式是家庭心理关系存在的依托;家庭关系可概括为婚姻关系和血亲关系二大类,所有功能、模式、关系的建构都是为了达到适应的目的;家庭成员的性格匹配影响着家庭关系及家庭适应;个性品质与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建立的原则及发展历程、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是其探讨的主要内容。尊重先天生物人的差异,以性别和两性差异作为解释家庭心理现象的基本出发点,进而上升到心理差异、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分化问题;重视社会文化历史因素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通过二种途径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其一用于家庭治疗理念;其二是作为一种通俗的常识性知识指导日常行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共存的学科性质、主客界限消解的主客关系、分析与综合、实验与解释并用是其理论结构特征。线性科学与非线性科学观念双重影响下,呈现出以生物性别分化论、内外因共同作用论、模式—关系—适应相互制约论为特征的思想方法。这一研究领域的兴起是俄罗斯心理学界建立未来的多元文化心理学观的探索之一,理论知识体系是理念性知识、科学性知识、文化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其应用具有“工具性”和“非工具性”二重特征,为俄罗斯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但是也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与不足——生物学化倾向,理论体系庞杂混乱,也是今后企待发展完善的。
二、期待中的下一代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期待中的下一代网(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低保对象福利依赖消除的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北京市XX社区卓某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XX社区低保对象卓某某状况考察 |
第一节 个案的背景 |
一、案主信息及选择 |
二、案主问题成因分析 |
第二节 案主需求分析 |
一、案主本人的诉求以及心理测评 |
二、需求分析 |
第三节 个案社会工作消除案主福利依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必要性分析 |
二、可行性分析 |
第三章 个案工作实务设计与介入过程 |
第一节 个案的实务设计 |
一、目标设计 |
二、服务策略 |
三、服务计划 |
四、预计困难及应对策略 |
五、个案工作评估 |
第二节 介入过程 |
一、建立专业关系 |
二、引导减肥,培养自信心 |
三、番茄联合国 |
四、开拓视野 |
五、户外拓展 |
第四章 评估与结案 |
第一节 评估 |
一、结果评估 |
二、过程评估 |
三、案主满意度调查评估 |
四、社工自评 |
第二节 结案 |
一、提前告知案主 |
二、巩固案主成就 |
三、处理离别情绪 |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第一节 总结 |
一、个案介入总结 |
二、专业反思 |
第二节 建议 |
一、政府规范低保标准,避免“断崖式”效应的产生 |
二、科学评估受助者情况,设置帮扶二维码 |
三、快乐帮扶法 |
四、竞争是脱颖而出的动力 |
五、运动培养好习惯,活力每一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3)我国传统女教对现代女性角色的启示 ——基于角色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传统女教的研究价值 |
1.1.2 现代女性的多重角色期待与角色冲突 |
1.1.3 传统女教于现代女性角色问题的借鉴价值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传统女教的相关研究 |
1.2.2 现代女性角色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 核心概念 |
1.3.1 女教 |
1.3.2 传统女教 |
1.3.3 女性角色 |
1.4 理论基础——角色理论 |
1.4.1 角色理论 |
1.4.2 本文采用的角色理论的主要概念 |
2 传统女教研究——基于角色理论视角 |
2.1 传统女教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
2.2 传统女教中女性角色期待的实现 |
2.2.1 家庭的女教 |
2.2.2 社会的女性教化 |
2.3 传统女教中女性角色学习内容 |
2.3.1 德与貌 |
2.3.2 工与学 |
2.3.3 孕与育 |
3 现代女性的角色问题 |
3.1 女性角色的历史嬗变 |
3.2 现代女性的角色期待失衡 |
3.3 现代女性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 |
4 传统女教对现代女性角色的启示 |
4.1 调整女性角色期待 |
4.1.1 家庭教育中期望的调整 |
4.1.2 社会教育环境的调整 |
4.2 完善女性角色学习的内容 |
4.2.1 传统家庭教育内容的继承 |
4.2.2 社会、学校教育内容的完善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当代中国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文献综述 |
0.2 研究方法 |
1 当代中国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
1.1 中国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的界定 |
1.2 当代中国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
2 中国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的关注焦点 |
2.1 农村历史的梳理 |
2.2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2.2.1 中国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中的农民生存意识 |
2.2.2 人与自然抗争下的农民精神 |
2.3 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
2.3.1 农民工问题 |
2.3.2 留守儿童和教育问题 |
2.3.3 民俗文化 |
2.3.4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 |
3 中国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的价值和功能研究 |
3.1 农村建设的真实纪录 |
3.2 农民的生态观:人与自然的统一 |
3.3 传统文化的传承 |
3.4 共建精神家园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呼叫控制模型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缩写词汇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软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 |
1.1.1 下一代网络的产生 |
1.1.2 下一代网络的含义和特征 |
1.1.3 下一代网络的功能层次结构 |
1.1.4 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 |
1.2 软交换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概述 |
2.1 软交换的概念 |
2.2 软交换的特点 |
2.3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
2.4 软交换呼叫控制模型的设计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网呼叫控制模型 |
3.1 智能网概述 |
3.1.1 智能网的产生 |
3.1.2 智能网的特征 |
3.1.3 智能网的体系结构 |
3.1.4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 |
3.2 智能网呼叫控制模型及其分析 |
3.2.1 呼叫控制功能 |
3.2.2 业务交换功能 |
3.2.3 基本呼叫状态模型 |
3.2.4 SSF/CCF呼叫控制模型 |
3.2.5 智能网交换状态模型 |
3.2.6 呼叫控制模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交换呼叫控制模型设计 |
4.1 呼叫控制模型的设计目标 |
4.2 呼叫控制模型的设计思想 |
4.2.1 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 |
4.2.2 承载与呼叫控制分离 |
4.2.3 统一接入协议 |
4.3 软交换呼叫控制模型总体功能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本呼叫处理模块设计 |
5.1 基本呼叫处理模块总体功能结构 |
5.2 Terminal模块设计方法 |
5.2.1 分层抽象 |
5.2.2 表驱动 |
5.2.3 统一资源管理 |
5.2.4 组件化构建 |
5.3 Terminal模块详细设计 |
5.3.1 CCF功能块设计 |
5.3.2 SSF功能块设计 |
5.3.3 检测点机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呼叫控制模型模拟测试 |
6.1 测试原理 |
6.2 基本通话测试 |
6.3 呼叫前转业务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SDH接口在宽带交换中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2 现状分析 |
1.3 设计方案分析及确定 |
1.3.1 设计方案 |
1.3.2 模块实现的功能 |
1.3.3 本设计的优点和难点 |
1.4 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原理介绍 |
2.1 SDH 理论 |
2.1.1 SDH 的特点 |
2.1.2 SDH 的传输速率 |
2.1.3 SDH 同步复用映射结构 |
2.1.4 SDH 帧结构 |
2.2 NGS 系统简介 |
2.2.1 NGS 的特点 |
2.2.2 NGS 的系统结构 |
2.3 MPSR 技术 |
2.3.1 MPSR 的特点 |
2.3.2 MPSR 的交换原理 |
2.3.3 MPSR 交换网络结构 |
2.3.4 MPSR 交换功能 |
第3章 同步综合链路板BSILK 的系统设计 |
3.1 BSILK 在NGS 中的位置 |
3.2 BSILK 的硬件架构 |
3.2.1 BSILK 主要功能模块的组成 |
3.2.2 各功能模块的器件实现 |
3.2.3 BSILK 模块结构图 |
3.3 SDH 线路终结模块的设计 |
3.3.1 SDH 线路终结模块的设计方案 |
3.3.2 SDH 净负荷提取和调整的设计 |
3.3.3 E1 的映射和复用的设计 |
3.3.4 APS 的设计 |
3.3.5 时钟恢复的设计 |
3.3.6 时钟传输和数据恢复的设计 |
3.4 TDM-MSC 交互模块的设计 |
3.4.1 TMIL 的设计 |
3.4.2 MTIL 的设计 |
3.4.3 TDM 复用 |
第4章 其它模块及外部接口设计 |
4.1 TDM 交换互连模块的设计 |
4.2 MPSR 网络接口模块 |
4.3 外部接口概述 |
4.3.1 交换网络接口 |
4.3.2 RCC 链路 |
4.3.3 系统时钟接口 |
4.3.4 时间标志重置(TSTPR)接口 |
4.3.5 音频总线接口 |
4.3.6 调试访问接口 |
4.3.7 Remote Inventory 接口 |
4.3.8 物理位置识别接口 |
4.3.9 可见指示器接口 |
4.3.10 测试访问接口 |
4.3.11 电源接口 |
4.3.12 STM-1 链路接口 |
4.3.13 后板控制接口 |
4.3.14 后板的环路和告警接口 |
4.3.15 面向CTM 的时钟恢复接口 |
4.3.16 Ethernet 接口 |
4.3.17 FPGA 下载接口 |
第5章 同步综合链路板BSILK 的测试方案 |
5.1 测试的软硬件环境 |
5.1.1 硬件环境搭建 |
5.1.2 软件配置 |
5.1.3 测试环境 |
5.2 测试方案设计 |
5.2.1 BSILK OFLT 的软件构架 |
5.2.2 Spectra OFLT 测试段模块的设计 |
5.2.3 TEMUX OFLT 测试段模块设计 |
5.2.4 TDM Switch OFLT 测试段模块设计 |
5.2.5 Traffic OFLT 测试段模块设计 |
5.2.6 EPS 配置和流量测试 |
5.2.7 SDH 的完整测试 |
5.3 测试过程简述及部分数据报告 |
第6章 设计的不足与前景展望 |
6.1 本设计的不足 |
6.2 今后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缩略语 |
附录二:图列表 |
附录二:图列表 |
附录三:表列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软交换技术及在铁岭网通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发展现状 |
2.1 目前国内外软交换技术应用情况 |
2.2 软交换技术主要应用 |
2.3 软交换提供的业务 |
2.4 国际上专门研究软交换的组织 |
2.5 软交换技术的成熟性和存在的问题 |
2.6 小结 |
第三章 软交换关键技术 |
3.1 软交换概念 |
3.2 网关技术 |
3.3 软交换主要协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软交换的应用与实现 |
4.1 试验网总体介绍 |
4.2 软交换试验网在网通的建设原则和内容 |
4.3 网通软交换试验网建设思路 |
4.4 网络架构 |
4.5 铁岭网通软交换试验网方案概述 |
4.6 网络组织 |
4.7 业务接入解决方案 |
4.8 地址分配 |
4.9 认证计费管理 |
4.10 QOS 实现 |
4.11 网管 |
4.12 系统安全 |
4.13 软交换实验的驱动力 |
4.14 网络业务运营策略 |
4.15 主要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案 |
4.1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9)NGN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NGN 的概念及原理 |
2.1 引言 |
2.2 NGN 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2.3 NGN 研究范围与发展趋势 |
2.4 NGN 的体系结构 |
2.5 NGN 的主要业务 |
2.6 NGN 支持的协议 |
2.7 支撑NGN 的主要技术 |
2.8 NGN 的技术优势 |
2.9 现有电信网络如何演进到下一代网络 |
2.10 本章小结 |
3 软交换的技术特点 |
3.1 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
3.2 软交换的信令 |
3.2.1 H.323 的体系结构 |
3.2.2 SIP 系统概述 |
3.2.3 H.323 和SIP 协议的比较 |
3.2.4 MGCP/MeGaCo/H.248 协议 |
3.3 本章小结 |
4 NGN 承载网的改进 |
4.1 引言 |
4.2 NGN 承载网的QoS 考虑 |
4.3 重庆电力通信数据网现状 |
4.4 重庆电力通信数据网存在的问题 |
4.5 重庆电力通信数据网改造方案 |
4.5.1 现有部分数据网设备扩容部分 |
4.5.2 供电公司新增数据网设备部分 |
4.5.3 网管系统的实现 |
4.5.4 系统时钟方案 |
4.5.5 扩容实施可行性 |
4.6 本章小结 |
5 调度交换网软交换组网 |
5.1 引言 |
5.2 重庆电力调度交换网现状 |
5.3 软交换技术组网的必要性 |
5.4 软交换组网方案 |
5.4.1 系统架构 |
5.4.2 组网原则 |
5.4.3 信令结构 |
5.4.4 编号方案 |
5.4.5 实施计划 |
5.5 本章小结 |
6 VoIP 在电力通信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BGW 在VoIP 的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序言 |
第一章 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思想的产生 |
一、家庭及家庭关系的变迁 |
二、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的含义及产生背景 |
三、前苏联及俄罗斯具有东正教模式的家庭关系 |
第二章 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
一、家庭的社会功能与家庭模式 |
二、婚姻关系与血亲关系 |
三、家庭适应及其特征与模式 |
四、性格类型及其在夫妻关系中的表现 |
第三章 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对家庭心理关系的主要观点 |
一、个性品质与婚姻关系 |
二、夫妻关系建立的原则 |
三、家庭关系的发展历程 |
四、家庭的内部问题 |
五、外部因素的影响 |
第四章 俄罗斯家庭心理关系理论—性别角色分化理论 |
一、性别角色与心理差异 |
二、性别理论的角色和社会功能 |
三、关于性别角色同化问题 |
四、关于性别角色分化理论的研究 |
第五章 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对于家庭心理问题的理解 |
一、最初几年夫妻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
二、家庭心理问题产生的诸种影响因素 |
第六章 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的应用—家庭治疗理念 |
一、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与家庭治疗 |
二、俄罗斯家庭治疗的基本理念 |
第七章 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理论的结构分析 |
一、对科学性质的理解 |
二、对主客关系的理解 |
三、研究策略的确定 |
四、理论与概念的厘定 |
第八章 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的思想方法研究 |
一、生物性别分化论 |
二、内外因共同作用论 |
三、模式—关系—适应相互制约论 |
第九章 非线性科学与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 |
一、非线性科学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
二、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的非线性特征 |
第十章 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 |
一、家庭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学 |
二、家庭关系心理学与伦理学 |
三、家庭关系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
第十一章 总结评价 |
参考文献 |
四、期待中的下一代网(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低保对象福利依赖消除的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北京市XX社区卓某某为例[D]. 毛宁.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 2020(12)
-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3]我国传统女教对现代女性角色的启示 ——基于角色理论视角[D]. 白倩. 重庆师范大学, 2014(01)
- [4]圣经研究的学习、教学和研讨:现状与未来[J]. 柯大卫,马乐梅. 圣经文学研究, 2013(00)
- [5]当代中国农村题材电视纪录片研究[D]. 洪妍. 辽宁大学, 2012(03)
- [6]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呼叫控制模型研究与设计[D]. 刘义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7]SDH接口在宽带交换中的研究与实现[D]. 朱玮.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6)
- [8]软交换技术及在铁岭网通的应用[D]. 徐福生. 吉林大学, 2007(03)
- [9]NGN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 张津铭. 重庆大学, 2006(05)
- [10]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思想研究[D]. 赵耸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