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用词大而空汉语表达细且实(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群[1](2021)在《基于拉汉对勘的利玛窦中文着译中的科技术语新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明清之际西方耶稣会传教士开创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为切入点,对利玛窦来华的中文科技着译作了梳理,主要以《葡汉辞典》散页、《坤舆万国全图》《乾坤体义》《浑盖通宪图说》《几何原本》《同文算指》《圆容较义》等着译的中文本和拉丁底本为基点,不限于近代汉语,上探古代汉语,下探现代汉语,旁及拉丁语,对中拉词汇做出对比分析,探讨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语言接触的影响下,拉丁语构词对近代汉语及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本文希望通过对这批新词创制的研究,为当今的中外文化交流和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的选题缘起和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创新和难点,在综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着重介绍其中文着译的版本、内容、拉丁底本,介绍着译中创制的汉语新词。第二章研究利玛窦科技着译中的术语新词,通过大量的一手材料,通过从原典得来的拉丁词汇并将其与与之对应的汉语新词汇对比,分析探究这批词汇的拉丁语的语义及结构以及对汉语词的语义和结构的影响。第三章研究利玛窦科技着译中术语新词的类型以及术语新词与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关系,分析这批术语新词的构成。通过意译、仿译的构词模式创制的新词,既适合明清之际汉语构词法的发展,也因为拉丁语的特点而别具特色。同时伴随着科学知识的介绍,这批词的构造在顺应汉构词演变的基础上,推动了汉语构词方面的演变:1.充实了汉语词汇;2.丰富了汉语词汇构词模式;3.丰富了汉语语义;4推动了汉语中词汇双音节化和多音节化的进程。第四章介绍了利玛窦创制的新词新概念,以及新词与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关系,对受概念的影响形成一批同义语义场和不同词汇集合会选择不同概念词形成不同的语义场做了初步探究。第六部分是结语。结论认为翻译产生的大量的仿译词的构词模式比较固定,形成了大量的偏正结构的新词,这些新词大部分进入了现代汉语中。这些词结构相对固定,具有高度的能产性,使术语新词的形成具有系统性、便于理解,推动了“词法词(在线生成的词)”这种构词法的发展。词汇是概念的载体,这批新词也是近代各种概念的载体,因此,对许多近代的新学科来说,术语的研究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这也使得近代汉语新词汇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的意义。对于近现代新学科来说,近代新词的发生、普及、定型过程的记述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因此,近代术语新词的词汇学研究与自然科学史的研究相结合将为我们展示新的成果带来可能性。
胡红苗[2](2021)在《来华学历留学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来华学历留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多,其学习需求也变得更为多元化。研究和现实情况表明来华学历留学生面临着用汉语学习专业课和撰写学术论文的现实需求,但学生的汉语水平、现阶段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面向来华学历留学生进行学术汉语的写作需求研究是必要的。而目前比较缺乏直接面向学生的学术汉语写作技能需求的调查,因此本研究展开了面向来华学历留学生的学术汉语写作需求调查。通过对前人文献的梳理和总结,本研究围绕能够顺利完成专业学习这一目标,旨在调查和分析来华学历留学生对学术汉语写作技能项目重要程度和困难程度的认知,以及学术汉语写作技能的学习优选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借鉴和改编了TOEFL2000框架下的学术英语技能需求调查量表,结合汉语特点设计了学术汉语写作技能需求调查量表,基于需求分析的欠缺分析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和基于方差最大化的客观权重赋值法,从学术汉语写作技能重要程度和困难程度两个角度,对来自全国27所高校的252名中文授课来华学历留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调查,根据学生的专业、汉语水平、学习阶段,抽取30个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访谈内容进行了讨论。本研究发现,来华学历留学生认为本研究所调查的各项学术汉语写作技能对于他们的专业学习均十分重要,不因其学科门类、国别、汉语水平和学习阶段而改变。其次,目前来华学历留学生掌握学术汉语写作技能的困难程度处于中高水平,并对影响困难程度的因素进行了统计检验。再次,本研究结合了重要程度和困难程度的调查结果,计算了学术汉语写作的学习优选值,针对留学本科生和留学研究生区分了学术汉语写作学习优选的一类目标与二类目标,讨论了两类目标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最后,本研究从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教学资源开发、师资培养、测试评估、课外指导和留学生管理六个视角提出了教学启示。
庞彩虹[3](2021)在《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近义词“面对、面向、面临”的辨析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义词辨析是其中的重难点之一。为了提高近义词教学效果,对此方面教学展开研究是必要的。词典、工具书及其相关着作对“面对、面向、面临”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但在语料库中收录相关的偏误句较丰富,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因此本文根据语料库并结合相关理论,对“面对、面向、面临”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够提出对教学有益的思考和建议。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综述,最后对本文中使用到的语料库进行了介绍和说明。第一部分是对“面对、面向、面临”的辨析。“面对”可以单独作主语、宾语、既可以出现在口语中也可以出现在书面语中。后可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这与“面临”不同,“面对”指的是眼前的、已经看到和遇到的人或事。“怎样、如何”等疑问代词可以出现在“面对”前边或后边,可以做前接成分,也可以做后接成分。“面临”侧重指向情况紧急的状态、形势、强调被迫接受,不能单独作主语和宾语、疑问代词只能出现在“面临”后面,作“面临”的后接成分,多用于书面语中。而“面向”与“面对、面临”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因此“面向”后所接对象多为客观现象、事实以及当下政治政策。后接成分多为“市场”、群体、区域、空间。强调由于当下情景紧迫被迫接受不得不应对,所接宾语是具象名词、不能作主语或宾语,但都必须带宾语,“面向”相关句子适用时间多为现在或正在进行、发生、存在的状态,多用于书面语。第二部分是学习者在学习“面对、面向、面临”时产生的偏误及原因分析。通过调查语料库的例句,分析得出其偏误类型为:语义偏误、语法偏误、误加偏误、遗漏偏误、替代偏误和错序偏误,造成偏误的原因是:语际负迁移、语内迁移、工具书使用不当、学习策略不科学、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第三部分是针对学习者学习“面对、面向、面临”提出的教与学建议。基于出现的偏误从教师、学生、课程设置、教材工具书提出建议。教师提前了解学习者状况并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环节、使用选择、填空、判断题型进行课下练习、参考HSK等语料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先辨析语义后教授用法、发挥好使用学生母语教学的作用。学生应选择适用的学习资料、树立辨析意识同时注重培养语感。主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不断丰富近义词使用群体并优化不同学段近义词释义方式,以此减少由语际负迁移、语内迁移、工具书使用不当、学习策略不科学、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造成的学习偏误。
洛绒涛格[4](2021)在《居·弥旁“利美”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佛教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至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传播语言载体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分流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连同南传佛教被称为三大佛教体系。经过传播变迁,在同一佛教体系中也分流出不同的宗派。汉传佛教中的禅宗、净土、天台、法相、华严等流派在唐朝时就已经形成。藏传佛教传统,从后弘期陆续出现了宁玛、噶当、噶举、萨迦等教派。不管是那支汉藏佛教流派,其众多分支的形成从一方面体现了当时对于外来多元文化的包容,同时也是对外来文化的理解、阐释、本土化过程的结果。历史上在藏传佛教教派之间,经过不断的交流沟通逐渐产生了一种相互尊重、融和发展、“在不危害他宗的前提下弘扬自己教派”的“利美”观。这一理念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形成一股思想潮流,对藏传佛教的发展和变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到20世纪,国内外的学者们才开始注意到19世纪康区德格土司领地内发生的所谓“利美”思想运动的存在,由此开始了这一主题的研究。它汇集了许多人的智慧,是由佛教学者倡导、响应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利美”活动的主要倡导者绛阳钦则旺波和工珠·云丹嘉措等人的“利美”观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而作为倡导“利美”活动的其他人物却缺少研究,尤其是对“利美”活动的第二代关键人物居.弥旁的“利美”观缺乏系统地研究。本论以居.弥旁的“利美”观为题,在前人对“利美”观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文献梳理、对比、田野考察、历史考证等方法,以求通过对弥旁“利美”观的个案进行研究,探析“利美”观的发展、影响和现实意义。文中对居.弥旁家族的相关记载作了探究;梳理、考证绘制了弥旁年谱简表,对弥旁的生平大事作了系统的梳理;探析了19世纪的“利美”活动的缘由,追根溯源“利美”观的源流,尤其对德格土司政体出现的“利美”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弥旁一生的讲、辩、着、观修等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弥旁的“利美”观既有传承前人的继承,也有与其他佛学学者不一样的特色:弥旁在尊重他宗的“利美”原则下,大力复兴宁玛教派的显密重要论典,尤其阐释藏传佛教前期的瑜伽行中观哲学思想,与持应成中观见佛教哲学思想的学者展开了多方位、深层次的佛学对话,为教派间思想文化对话创造了文明、和谐的范本;弥旁的中观和《慈氏五论》等显宗方面的注疏以及密宗文本的阐释改变了宁玛派“重密轻显、重伏藏轻经藏”的讲经传统;弥旁以济世利民的入世思想大力复兴传统文化,为世俗文化的诸多领域留下了重要的着作。时至21世纪的今天,面对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平等和谐地交流、对话、沟通,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宗教思想的和谐关系着地区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研究传统的“利美”观,应对前所未有的多元宗教文化交流,具有理论和社会现实意义,值得继续关注和研究。
李熹[5](2020)在《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AT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举办的一项重要的大学入学考试,它同时也是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测试。近年来,SAT通过主动变革、优化测评理念,提升测评质量。2005年SAT采用的“Essay”试题,也被称为“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自启用之日,该题型就备受国内外教育研究专家的关注,尤其是语文教育相关的研究专家。2016年3月,面对社会舆论与竞争对手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的多重压力,SAT启用了全新的测试题型,其中变化最为显着的是“分析性”作文试题。美国SAT作文试题作为学术能力测试的重要一环,其由“任务驱动型作文”向“分析性”作文的转变历程背后反映出大学理事会对于考生从事学术研究必备的关键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重视。研究者有必要深入解读SAT作文命题革新的核心理念、提炼其基本特征,为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完善与创新带来一些启示。SAT作文命题即SAT作文试题的内蕴价值、外部形态以及其评价标准诸要素的呈现与相互关系。具体而言,本文从梳理SAT演变历程、剖析SAT作文命题理念及形态、现实启迪三大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挖掘SAT作文命题的理念导向,呈现SAT作文试题与评分标准的基本形态。为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与丰富性,本文中翻译并整理了大量的SAT官方文件与研究报告。第一部分整体回顾了SAT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的成立与智力测验的大力开发、推广是催生SAT的两大重要力量。其中SAT的演变历史主要分为正式确立、迅速发展与试题框架变革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本部分聚焦于改革前、后“观点表达型”作文与“分析性”作文两大SAT作文题型并分别介绍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难点,第二部分就SAT官方文件中有关作文命题理念的内容展开深度思考。写作命题改革千头万绪,但其突破口在于命题理念的研究。SAT作文命题从学生未来开展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所必需的写作能力出发,涵盖语言运用、思维发展等多个维度,并最终指向写作主体语言人格的成长。这部分提炼出历年来SAT作文命题的三大核心理念即渗透批判性思维、唤醒交际意识、锤炼表达品质以及最新SAT作文命题理念的发展趋势即降低“宿构”机率、考核多元能力。第三、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第三部分从“观点表达型”作文与“分析性”作文试题的真实样态出发,归纳其基本特征。其中,“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具有丰富多样的提示性材料与开放、辩证的写作任务,“分析性”作文试题的阅读提示聚焦论证要素、源文本面向公共事务、写作任务紧扣论证过程。作文试题是命题理念的重要载体之一。对SAT作文所涉及的主题类型、写作任务的表达方式展开分析,这有利于人们深化对于命题理念的认识。第四部分将作文评分标准的静态分析与评价环节的动态分析相结合,较为全面、细致地展现了SAT作文评价环节的完整过程。通过前四部分的论述,SAT作文的命题理念得到了较为清晰地解读。同时,SAT作文试题的基本形态与评价环节也得以具体地呈现。当然,SAT作文命题植根于美国独特的教育生态环境,这需要研究者辩证看待与审慎借鉴。第五部分在尽可能准确而深入地把握SAT作文命题的理念、形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现状,尝试展开作文命题“中国化”的思考,这也是研究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的旨归。在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大背景下,SAT作文命题的积极经验将为我国高考作文命题人员与一线语文教师在重新审视中学生的写作实践活动、转变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理念、丰富作文试题形态与完善作文评价体系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周维国[6](2020)在《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地球科学相关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地球科学内容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等测评中受到重视。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应该受到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地球科学素养及其测评”展开了系统研究工作,主要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理论框架如何构建?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如何开发?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如何?为解决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基于以证据为中心的设计理论、建构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经典测量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量化研究、质性研究等多种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第一,构建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框架。基于文献分析法,结合地球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一级维度划分为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并将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划分为了四个表现水平,确定了学生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测评指标。第二,开发高质量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本研究对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纸笔测评,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进行态度量表调查。纸笔测评工具和态度量表工具在初步编制后,均经过多次试测和修改,形成了最终的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利用测评工具进行正式测试后,测评工具的各项参数符合项目反应理论和经典测量理论的参数要求,得到了质量可靠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第三,发现并总结提炼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整体特征。整体来看,大部分初二年级被试在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的水平能够达到初中毕业的要求;大部分高二年级被试在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的水平高于初中毕业的要求,但能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被试较少;被试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有较高水平,但是在质疑精神维度水平较低,有待提升。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施测学校探究影响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水平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从学生成绩和师生访谈的角度对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与探讨。针对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现状,笔者提出理顺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球科学课程设置、注重提升教师个人地球科学素养、改革现有的地球科学教学方式、创新地球科学的评价方式等四点建议,以提升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
丁艳[7](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指出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金瑞[8](2019)在《《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大字典》是在现代辞书编纂理论指导下编写出来的一部新型字典,从1975年计划编写到1990年八卷本全部出齐,用时15年。第一版出版後,从1999年开始正式修订,到2010年第二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与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共同出版,又用时10年,卷轶浩繁,体量巨大,堪称我国语文辞书编纂的标志性典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辞书编纂的学术水准和文化软实力。本文以《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为研究对象,结合前贤时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词典学、文字学、训诂学、词汇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首次对《大字典》水部字整部字从收字、注音、释义、书证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主要从两大角度入手,一是从辞书编纂和词典学角度入手,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等(必要的时候还有《辞源》《近代汉语词典》)大型语文辞书整部字进行综合比较,试图较为先行地发现两部辞书在收字释义和书证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而探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和修订方面的相关问题。二是以《大字典》本身为语言文字材料,梳理了所有水部字,从词汇学角度对其中存在的典型的语义类聚范畴进行个案描写。本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系统梳理了近三十年来《汉语大字典》的研究情况。关於这两版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专着,专着以《汉语大字典》疑难字的考释方面居多;二是论文,又可以分为字典编排、本体研究及非纯语言文字角度等三个方面。其中本体研究是核心内容和主体内容,又可以细分为声训注音商榷,字头、字形的收录和古文字字形商补,释义的指瑕和训释方式的研究,书证的辨误,字际关系的考证,疑难字的考释,《异体字表》研究,综合性训诂等。第二部分全面比较了两版《汉语大字典》。通过比较,可知第二版《大字典》较第一版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完善。首先是收字有所增加。就整部字典而言,由原来的54678个字头增加到60370个。具体到水部字,增加了 59个类推简化字字头和133个新收字。其次是字形处理得更规范统一。释义方面,第二版秉着词义具有概括性、历史性、社会性、准确性等要求对词义进行了完善。有的增加义项,包括增加新按语和增加条目互见;还有对专名义项进行及时更新,包括行政区划的名称更新和科学名词的定义的更新等;还有吸收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後对旧有义项进行重新编辑等;当然也删减了某些不恰当的义项。例证方面,针对第一版存在的书证欠妥、书证有误、引文失误、引书格式不统一等疏漏,新版主要对其中的硬伤、明显存在的疏误问题进行了修订,同时也删掉了一些不准确不恰当的书证,更方便读者理解。第三部分全面比较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所收水部字。《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水(氵)”部字共收录字头2148个(包含简化字、类推简化字),《汉语大词典》“水(氵)”部字共有字头904个(第五卷并第六卷续)。我们从收字、音项、义项、书证各方面对二典进行了全面对比,发现其中还是存在大量的不一致性,包括音项设置不同、义项设置不同、义项分合不同、方言标注不同、字际关系的沟通不同、相同义项归在不同的音项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体例要求不同之外,有的是因为编者的疏漏,有的是因为对书证及古注的文本理解不同,还有的则是无法避免的学术分歧和尚不能搞清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从词汇学的角度对水部字进行范畴分类辨析。这些水部字基本上都显示出与“水”有关的词义属性。其中又可以按具体的词义分为表示江河湖海或地名专称的名词;表示水流的通称或水流的停聚处的名词;表示与水相连的陆地或水边的相关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的某种液体的名词;表示与天气有关的气象或气候的名词;表示与水相关的动作(主要是他动,与水自流状态相区别)的动词;表示描摹水的形状和态貌的形容词;表示模拟与水相关的声音的拟声词以及其他等等。这每一类大的范畴中又可再细分出许多子范畴的小类。对这些范畴内的单字进行辨析不仅有助於我们对水部字的整体范畴有宏观上的认识,还能帮助我们厘清水部字内部的单字个体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反过来也将对《汉语大字典》收字、释义、义项编排逻辑、字际关系沟通等方面起到补充和指导作用。
冯莉[9](2014)在《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类是语言学研究的基础,形容词跨语言比较能够为汉语词类研究提供新视角。形容词一直是汉语界研究的焦点,同时也是语言类型学研究所重点关注的内容。本课题将语言类型学引入汉英对比研究,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首先从比较基础、比较范围、比较方法和比较视角等四个方面,建构一种新型的分向多层跨语言词类比较研究框架,做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其次,建立了包括150多种语言的多语种语言数据库和英汉双语形容词词库,通过语义类型学、形态类型学、句法类型学以及英汉形容词语义图模型法等方法对比汉英形容词,进行了英语和汉语的性质状态范畴编码方式比较、汉英语形容词的次范畴分析、突显词法模式和突显句法功能倾向分析,研究了汉语形动兼类词成因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再次,分别将汉语形容词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英语形容词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以及世界其他语系语言在形态、句法和语义方面进行比较,以世界多种语言为参照揭示汉英双语的形容词词类共性与个性;最后从生成类型学角度全面探究汉英语形容词的语言类型差异和性状范畴编码策略,提出了影响形容词在一种语言中编码方式的具体参数。本课题运用语言类型学理论及方法建立起新型跨语言词类研究框架,希望为汉语形容词词类研究和英汉双语对比语言学研究提供参考,充分实现多种研究方法的兼容与互补。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对语言类型学研究和汉语词类研究有所贡献,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汉英语形容词在教学、翻译与词典编纂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戴文颖[10](2013)在《《新华字典》复音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现代汉语释义、举例的字典。当时没有一本规范的现代汉语辞书,《新华字典》除了担当字典的重要作用,还兼顾词典的功能。魏建功先生制定的“以音统字、以字统义、以义统词”的编纂总体例,体现在《新华字典》复音词的处理方面有不少独到之处。本论文以《新华字典》第10版为基础,综合考察了从1953年首版到最新2011年第11版之间的13个版本的复音词编纂情况。论文采取共时与历时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词典学、词汇学、认知学等理论,对《新华字典》显性和隐性复音词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填补了《新华字典》复音词编纂方法研究的空白,为小型汉语字典的研究和编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推动现代汉语字典的研究。论文分析了显性复音词的收录、立目出条(词形)、释义、例证、注音、互见等方面的编纂情况;详细考察了多种隐性复音词的表现形式,包括标注“(叠)”的重叠式复音词、标注“(-子)(-儿)(-头)”词尾的附加式复音词、标注“○连”的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和同物异名复音词等形式,分析各种隐性复音词的编纂特点。此外,论文对比了以《新华字典》为代表的字典收录复音词的情况与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代表的词典处理多字条目的情况,分析二者的异同。基于详尽的文本数据分析,论文总结了《新华字典》不同于词典的复音词编纂的特点:(1)显性复音词的收录特点体现了“以义统词”的编纂原则;(2)显性复音词的立目特点体现了编纂体例的系统性;(3)复音词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4)利用字典的注释符号体现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构词法;(5)释文中隐性复音词的表现形式兼具多种实用功能。这些特点对现代汉语字典中复音词编纂具有启示借鉴意义和实践探索价值。本论文具有视角新、观点新、语料丰富、实践性强的特点。(1)通过对《新华字典》中多种表现形式的复音词的多角度分析,归纳出字典收词的编纂特点,具有一定的探索创新意义。(2)提出全新观点,指出《新华字典》的复音词除了标准的、用方括号“[]”立目的显性表现形式外,还有标注“(叠)”的重叠式复音词、标注“(-子)(-儿)(-头)”的附加式复音词、标注“○连”的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释义中的带被释字的复音词和释义中的同物异名复音词等六种特殊的隐性表现形式。(3)立足《新华字典》复音词的分析,对多个版本的文本内容进行计算机数字化处理,主要将13个版本的显性复音词,以及1953年、2004年、2011年等版本的隐性复音词材料整理为语料。在选取丰富扎实材料的基础上,归纳出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字典复音词编纂特点。
二、英语用词大而空汉语表达细且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用词大而空汉语表达细且实(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拉汉对勘的利玛窦中文着译中的科技术语新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利玛窦中文着译中的科技着作对汉语历史词汇研究的价值 |
第二节 基于拉汉对勘的利玛窦中文着译中科技术语新词的研究 |
第三节 以利玛窦科学着译为代表的西学汉籍专书研究 |
第四节 创新、难点与研究范围、思路、方法 |
第一章 利玛窦中文科技着作及新术语介绍 |
第一节 《葡汉词典》散页中天文学和地理学部分 |
第二节 《坤舆万国全图》 |
第三节 《乾坤体义》 |
第四节 《圆容较义》 |
第五节 《几何原本》 |
第六节 《浑盖通宪图说》 |
第七节 《同文算指》 |
第二章 利玛窦科技着作中的术语研究 |
第一节 地理学术语 |
第二节 天文学术语 |
第三节 时间术语 |
第四节 数学术语 |
第三章 利玛窦中文着译中的科技术语新词的类型以及特点 |
第一节 利玛窦中文着译中的科技术语新词的类型 |
第二节 仿译词的拉丁源词的语义及结构 |
第三节 术语新词的造词特点 |
第四章 利玛窦科技术语新词与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关系 |
第一节 新概念与新词汇 |
第二节 术语新词与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关系 |
结语 |
附录1: 书影 |
附录2: 拉丁原本对勘语料 |
第一节 In sphaeram Ioannis de Sacro Bosco commentarius对勘语料(节录) |
第二节 《几何原本》对勘语料 |
附录3: 利玛窦中文着译中的科技术语词表 |
附录4: 《葡汉辞典》散页“天地球”、“混天球”和“纬度”全文 |
附录5: 利玛窦在中国的行迹 |
参考书目 |
后记 |
(2)来华学历留学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学术汉语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学术英语写作需求研究 |
1.2.3 学术汉语写作需求研究 |
1.2.4 前人研究述评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和调查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需求和需求分析 |
2.1.2 欠缺分析模式 |
2.1.3 理论启示 |
2.2 调查设计与实施 |
2.2.1 调查工具 |
2.2.2 调查实施 |
2.2.3 调查对象 |
2.2.4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
3 来华留学本科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调查结果 |
3.1 来华留学本科生学术汉语写作重要程度调查结果 |
3.1.1 重要程度调查结果总体统计描述 |
3.1.2 重要程度与个体因素的关系 |
3.2 来华留学本科生学术汉语写作困难程度调查结果 |
3.2.1 困难程度调查结果总体统计描述 |
3.2.2 困难程度与个体因素的关系 |
3.3 来华留学本科生学术汉语写作学习优选 |
4 来华留学研究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调查结果 |
4.1 来华留学研究生学术汉语写作重要程度调查结果 |
4.1.1 重要程度调查结果总体统计描述 |
4.1.2 重要程度与个体因素的关系 |
4.2 来华留学研究生学术汉语写作困难程度调查结果 |
4.2.1 困难程度调查结果总体统计描述 |
4.2.2 困难程度与个体因素的关系 |
4.3 来华留学研究生学术汉语写作学习优选 |
5 调查结果讨论和教学启示 |
5.1 来华学历留学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研究调查结果讨论 |
5.1.1 来华留学本科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调查结果讨论 |
5.1.2 来华留学研究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调查结果讨论 |
5.2 教学启示 |
5.2.1 课程设置 |
5.2.2 课程教学 |
5.2.3 师资培养 |
5.2.4 教学资源开发 |
5.2.5 测试评估 |
5.2.6 课外指导和留学生管理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来华学历留学生(中文授课)学术汉语写作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 B 来华学历留学生(中文授课)学术汉语写作需求采访提纲 |
附录 C 来华学历留学生(中文授课)访谈信息表 |
致谢 |
(3)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近义词“面对、面向、面临”的辨析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综述 |
(五)语料库及其说明 |
一、“面对、面向、面临”辨析比较 |
(一)“面对、面临”比较 |
1.语义方面 |
2.句法方面 |
3.语用方面 |
(二)“面临、面向”比较 |
1.语义方面 |
2.句法方面 |
3.语用方面 |
(三)“面对、面向”比较 |
1.语义方面 |
2.句法方面 |
3.语用方面 |
(四)总结 |
二、“面对、面向、面临”学习偏误分析及原因探究 |
(一)语料库中“面对、面向、面临”的偏误统计 |
(二)“面对、面向、面临”偏误分类 |
1.“面对”的偏误类型 |
2.“面向”的偏误类型 |
3.“面临”的偏误类型 |
(三)“面对、面向、面临”偏误原因分析 |
1.语际负迁移 |
2.语内迁移 |
3.工具书使用不恰当 |
4.学习策略不科学 |
5.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
三、针对留学生的“面对、面向、面临”教与学建议 |
(一)教师方面 |
1.了解学习者状况 |
2.设计问题导向的教学环节 |
3.使用选择、填空、判断题型 |
4.参考HSK等语料库 |
(二)学生方面 |
1.树立三个词辨析意识 |
2.选择适用学习资料 |
3.培养日常会话语感 |
(三)教学方法方面 |
1.从语义到搭配教学 |
2.从“面”到“三面”教学 |
3.使用学生母语辅助教学 |
(四)课程设置方面 |
1.主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
2.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 |
(五)教材、工具书方面 |
1.丰富词典适用国籍 |
2.优化不同学段释义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居·弥旁“利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论、方法及内容 |
四、主要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利美”观源流 |
第一节 “利美”观与佛经中的“利美” |
一、“利美”概念及其内涵 |
二、佛教典籍中的“利美”观 |
第二节 藏传佛教历史上的“利美”观 |
一、赞普时期的“利美”启蒙(7 世纪-10 世纪) |
二、后弘多教派格局的形成 |
三、元明两朝及清初藏传佛教“利美”思想 |
第三节 昌波掘藏师的“利美”观 |
一、昌波掘藏师西绕威色 |
二、“八大修传”系统 |
三、小结 |
第二章 19 世纪的“利美”活动 |
第一节 、19 世纪德格甲波时期“利美”观兴起的缘由 |
一、蒙古固始汗的军事行动 |
二、德格甲波及其政教联盟 |
第二节 弥旁的“利美”上师 |
一、绛阳钦则旺波 |
二、工珠·云丹嘉措 |
三、巴珠·吉美曲杰旺波 |
四、拉布·旺青杰绕多吉 |
五、19 世纪“利美”活动的特点 |
第三章 居·弥旁的家族和弥旁生平 |
第一节 居氏家族的历史 |
一、关于居.弥旁传记中的“阿加珠氏” |
二、有关《居氏族谱》与居氏 |
三、居氏与阿加哲的关系 |
第二节 弥旁的父母与弥旁生平 |
一、弥旁的父母 |
二、居.弥旁的生平 |
第四章 居·弥旁的“利美”着作 |
第一节 《弥旁文集》的形成和内容 |
一、 《弥旁文集》的形成 |
二、版本与内容 |
第二节 “利美”佛学着作 |
一、弥旁“利美”着作背景 |
三、弥旁降央朗杰嘉措的知识总汇-《智者入门论》 |
四、弥旁洛桑尼玛与《宗喀巴赞》 |
五、弥旁的量论着作 |
六、弥旁的《慈氏五论》注疏 |
七、对宁玛派传统的继承 |
八、弥旁对新密的诠释 |
第三节 弥旁的世俗文化着作 |
一、语言学作品 |
二、医学着作 |
三、历算着作 |
四、占卜类文本 |
五、工巧明文本 |
六、诗学着作《修辞学明镜疏》 |
八、小结 |
第五章 居.弥旁的“讲辩修”三事及“利美”观 |
第一节 “利美”地讲经说法 |
一、讲经传统的继承 |
二、四无碍智 |
三、弥旁的文化讲授 |
第二节 弥旁的“利美”法辩 |
一、弥旁辩论的背景 |
二、弥旁的辩论 |
三、小结 |
第三节 “利美”观修 |
一、依止本尊文殊 |
二、格萨尔王崇拜 |
三、十三年在“噶莫达仓”的修行 |
第六章 弥旁“利美”观的继承和意义 |
第一节 弥旁“利美”观的传承和影响 |
一、弥旁的“利美”观 |
二、弥旁“利美”观的传承 |
第二节 对弥旁的评价和弥旁“利美”观的意义 |
一、对弥旁的评价 |
二、弥旁“利美”观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顺应国际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 |
2.美国SAT作文试题形态变革 |
3.我国高考作文呼唤理性思考 |
(二)文献综述 |
1.“观点表达型”作文相关研究 |
2.“分析性”作文相关研究 |
3.SAT与我国高考作文试题的比较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1.SAT作文命题 |
2.批判性思维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一、SAT测试:产生、发展与变革 |
(一)SAT产生的基本背景 |
1.成立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 |
2.大力开发、推广智力测试 |
(二)SAT发展的历史进程 |
1.SAT正式确立 |
2.SAT迅速发展 |
3.SAT试题框架调整 |
(三)SAT作文题型的重大变革 |
1.2005 年:SAT首设Essay试题 |
2.2016年:SAT更新作文题型 |
二、美国SAT作文命题的理念阐释 |
(一)历年SAT作文命题的核心理念 |
1.渗透批判性思维 |
2.唤醒交际意识 |
3.锤炼表达品质 |
(二)最新SAT作文命题理念的优化趋势 |
1.降低“宿构”机率 |
2.考核多元能力 |
三、美国SAT作文试题形态的要素剖析 |
(一)回顾“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 |
1.丰富多样的提示性材料 |
2.开放、辩证的写作任务 |
(二)新探“分析性”作文试题 |
1.阅读提示聚焦论证要素 |
2.源文本面向公共事务 |
3.写作任务紧扣论证过程 |
(三)SAT作文试题形态的优化趋势 |
1.完善作文试题架构 |
2.增加阅读材料容量 |
四、美国SAT作文评分标准的特征提炼 |
(一)“观点表达型”作文评分标准的特点 |
1.整体评分,体现区分度 |
2.观点至上,注重思想性 |
(二)“分析性”作文评分标准的特点 |
1.分项赋分,维度清晰 |
2.层级鲜明,易于操作 |
五、SAT作文命题对我国高考作文的启示 |
(一)优化作文命题理念 |
1.推动批判性写作实践 |
2.建构真实的交际语境 |
3.平衡命题弹性与边界 |
(二)丰富作文试题形态 |
1.创新高考作文题型 |
2.建设高考作文题库 |
(三)完善作文评价体系 |
1.评分标准精细化 |
2.评价方式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05 版SAT作文“多项选择题”部分 |
附录2 SAT“观点表达型”作文真题 |
附录3 SAT“分析性”作文真题(亚太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及其测评的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关于地球科学素养及其测评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框架的构建 |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维度确定 |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维度的水平划分 |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方式及其测试内容的确定 |
第四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工具的开发 |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的试题编制 |
第二节 基于审题专家和教师的建议完善纸笔测评工具 |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中的测验等值技术 |
第四节 基于试测数据完善纸笔测评工具 |
第五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态度量表的开发 |
第一节 地球科学态度量表的初步编制 |
第二节 基于学者和学生的反馈完善地球科学态度量表 |
第三节 基于试测数据完善态度量表工具 |
第六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正式测试与工具检验 |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工具组成与施测情况 |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的检验 |
第七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表现特征与讨论 |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试结果的整体分析 |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群体差异分析 |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维度之间的关系与释义 |
第四节 基于样本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五节 提升中学生现有地球科学素养水平的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工具的初稿 |
附录2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态度调查量表 |
附录3 正式测试的初高中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和量表试题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性及难点 |
第一章 近三十年来《汉语大字典》研究回顾 |
第一节 关於第一版《汉语大字典》 |
第二节 关於第二版《汉语大字典》 |
小结 |
第二章 《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一二版不同 |
第一节 字头变化 |
一 增加字头 |
二 删除的字头 |
三 次序调整 |
第二节 注音变化 |
一 删减多余反切 |
二 纠正声调疏误 |
三 标注新义今读 |
四 重置音项 |
五 补全读音 |
六 待商榷问题 |
第三节 释义变化 |
一 增加新内容 |
二 删减义项 |
三 分设义项 |
四 更新义项 |
五 调整义项顺序 |
六 沟通字际关系 |
七 音项和义项相配合 |
八 改动较大 |
九 待商榷问题 |
第四节 书证变化 |
一 规范书证 |
二 增加书证 |
三 删减书证 |
四 调整书证顺序 |
五 义项和书证相搭配 |
六 待商榷问题 |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水部字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音项设置不同 |
一 《大字典》比《大词典》多音项 |
二 《大词典》比《大字典》多音项 |
第二节 义项设置不同 |
第三节 义项分合不同 |
第四节 同一个义项归在不同音项下 |
第五节 差异巨大 |
小结——兼谈大型语文辞书编纂的几个问题 |
一 要注意收字完备 |
二 要注意书证准确问题 |
三 要注意利用方言材料 |
四 要注意吸收近代汉语研究成果 |
第四章 《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范畴类聚研究 |
第一节 动词类代表性范畴词义比较研究 |
一 “洗涤”类 |
二 “涉渡”类 |
三 “浇灌”类 |
四 “淘滤”类 |
五 “沉没”类 |
六 “漂浮”类 |
七 “泼洒”类 |
第二节 名词类代表性范畴词义比较研究 |
第三节 个案研究 |
个案一 汉语“浇灌”义词汇类聚辨析及其发展演变研究 |
个案二 动词“注”的灌注义发展及其成因 |
个案三 “潮”义大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字典》《大词典》方言标注不同 |
附录二 《大字典》《大词典》字际关系沟通不同 |
附录三 《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词义范畴类聚 |
致谢 |
(9)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形容词问题 |
一、汉语形容词的独立地位问题 |
二、汉语形容词的范畴与功能问题 |
三、汉语形容词的历时演变问题 |
第二节 类型学视角下的英语形容词问题 |
一、英语形容词的开放性与典型性 |
二、英语形容词的划分标准问题 |
三、英语形容词的语音规律 |
四、英语形容词研究的前沿成果 |
五、历时角度 |
第三节 汉英形容词的对比研究问题 |
一、早期研究 |
二、发展期研究 |
第四节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形容词问题 |
一、国外各学派观点 |
二、语序类型学研究 |
三、历时语法化角度 |
四、话语功能角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类型学比较基础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比较基础:形容词词类的跨语言普遍性问题 |
一、什么是词 |
二、词类范畴研究的历史视角 |
三、形容词的概念问题 |
四、语言共性角度的定义 |
第二节 比较内容:语义-形态句法 |
一、从语义次范畴到形态句法 |
二、从形容词内部异质性看考察次范畴的重要性 |
三、词汇化双语对译方法 |
第三节 比较范围:分向多层比较 |
一、汉英对比研究的利弊 |
二、语言类型学研究的利弊 |
三、建立跨语言分向多层比较框架 |
四、建立语种库 |
第四节 系统比较:整体与局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形容词语义范畴对比研究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设计 |
第二节 英语-汉语形容词典型属性语义范畴比较 |
一、生物/物质/产地属性 |
二、社会属性 |
第三节 英语-汉语非典型属性语义范畴比较 |
一、时间属性 |
二、方式属性 |
三、数量关系属性 |
第四节 英语—汉语状态语义范畴比较 |
一、外表状态与特征 |
二、空间方位状态 |
三、心理或生理(疾患)状态 |
四、行为状态 |
第五节 汉英语形容词语义范畴图示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英形容词词库与词法比较 |
第一节 词库与词法 |
一、关于词法模式 |
二、汉语形容词词法模式的类型学研究 |
第二节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词库问题 |
一、汉语属性词 |
二、各类词典收录汉语形容词范围比较 |
第三节 汉语形容词语用词缀突显——兼与英语比较 |
一、英汉颜色词词缀比较 |
二、汉语形容词突显语用词缀格式分析——兼与英语比较 |
三、汉语语用词缀的类型学意义 |
第四节 汉英形容词重叠形式比较 |
一、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突显 |
二、英语形容词重叠形式不突显 |
第五节 汉英形容词复合词比较 |
一、汉语形容词复合词突显模式 |
二、汉语动宾式词法突显模式:有+NP |
三、英语形容词复合词突显模式 |
第六节 韵律参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英语形容词句法比较 |
第一节 汉英形容词句法功能类型差异倾向 |
一、汉英语句法比较框架 |
二、汉英形容词句法差异表现 |
第二节 汉语动形兼类词问题 |
一、表空间方位状态义词的共同特点 |
二、典型案例:“相+单音节字”动形兼类词标注考察结果 |
三、动形兼类词形成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英形容词与其他语言的比较 |
第一节 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形容词形态句法比较 |
一、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的关系问题 |
二、汉藏语形态共性 |
三、汉藏语形容词句法共性与汉语个性 |
四、汉藏语某些语言形容词不同于汉语的类型特点 |
五、分向比较之下汉语呈现的类型特征 |
第二节 英语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形容词比较 |
一、印欧语语法体系中的形容词次范畴差异 |
二、英语与俄语形容词语义范畴比较 |
第三节 多边比较 |
一、形容词句法问题 |
二、跨语言视角下的形容词重叠现象 |
三、跨语言视角下的形容词语用词缀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理论阐释及其对实践研究的启示 |
第一节 形容词的生成参数问题 |
一、汉语和英语的传统语言类型观 |
二、生成类型学与语言参数 |
三、历时视角的启示 |
四、汉语方言视角的启示 |
小结 |
第二节 实践研究启示 |
一、汉语和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 |
二、汉英翻译教学与翻译信息处理 |
三、双语词典编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研究回顾 |
二、本研究不足 |
三、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英语复合词的常见构词语素 |
附录二:英语形容词语义范畴超出汉语的类型词例(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新华字典》复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华字典》的基本情况 |
1.1.1 《新华字典》的编纂历史 |
1.1.2 《新华字典》中文通行版的出版情况 |
1.1.3 《新华字典》各版次的修订特点 |
1.2 《新华字典》复音词的研究缘起 |
1.2.1 辞书学的角度 |
1.2.2 词汇学的角度 |
1.2.3 社会时代的需求 |
1.2.4 字典收录复音词的传统 |
1.2.5 《新华字典》编纂的一大特色 |
1.3 《新华字典》复音词研究的现状和文献综述 |
1.3.1 《新华字典》的研究现状 |
1.3.2 《新华字典》研究的文献综述 |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特点 |
1.5 研究内容 |
1.5.1 复音词的界定 |
1.5.2 主要研究对象 |
1.5.3 章节介绍 |
第二章 《新华字典》立目复音词的收录情况 |
2.1 稳定性的角度 |
2.2 常用性的角度 |
2.3 词义与单字头关系的角度 |
2.4 小结 |
附表:《新华字典》13 个版本的稳定复音词总表(共计 1661 个复音词) |
第三章 《新华字典》显性复音词的出条方式 |
3.1 复音词的立目 |
3.1.1 复音词词目的表现形式 |
3.1.2 复音词词目的位置 |
3.2 复音词的注音 |
3.3 异形词的形式 |
3.4 同义词、近义词的联合出条形式 |
3.5 复音词的参见 |
3.5.1 《新华字典》53 版的参见方式 |
3.5.2 《新华字典》57 版的参见方式 |
3.5.3 《新华字典》65 版的参见方式 |
3.5.4 《新华字典》79 版的参见方式 |
3.5.5 《新华字典》79 版之后各版本的参见系统 |
3.6 小结 |
第四章 《新华字典》显性复音词的释文内容 |
4.1 释义 |
4.1.1 注释符号 |
4.1.2 复音词的基本释义方式 |
4.1.3 不同词性的释义情况 |
4.1.4 义项概括和排序 |
4.2 例证 |
4.2.1 例证中的注释符号 |
4.2.2 例证数量和类型 |
4.3 注释语和插图 |
4.3.1 注释语 |
4.3.2 插图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新华字典》中的叠词 |
5.1 《新华字典》中标注“(叠)”的形式 |
5.2 叠词的类型 |
5.2.1 必叠类 |
5.2.2 可叠类 |
5.3 《新华字典》第 10 版中的叠词 |
5.3.1 叠词的基本情况 |
5.3.2 不同角度的叠词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新华字典》中带“子”、“儿”、“头”词尾的附加式复音词 |
6.1 附加语素“子”、“儿”、“头”的特点 |
6.1.1 后缀与词尾 |
6.1.2 “子”、“儿”、“头”词尾的形成 |
6.1.3 “子”、“儿”、“头”词尾的基本特点 |
6.2 《新华字典》中带“子”、“儿”、“头”词尾的复音词情况 |
6.2.1 标注“(‐子)”、“(‐儿)”、“(‐头)”的隐性复音词 |
6.2.2 带“子”、“儿”、“头”词尾的立目复音词 |
6.2.3 释义中带被释字的附加式复音词 |
6.2.4 《新华字典》中附加式复音词的特点 |
6.3 小结 |
第七章 《新华字典》中标注“○连”的同义并列复音词 |
7.1 标注“○连”的同义并列复音词的特点 |
7.1.1 “○连”注同义并列复音词作为《新华字典》隐性复音词一种表现形式 |
7.1.2 同义字词系连法 |
7.2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在汉语词汇中的地位 |
7.2.1 汉语词汇中的同义复词 |
7.2.2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与“同义为训” |
7.3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的类型与释义 |
7.3.1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的构成语素 |
7.3.2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的所属字头 |
7.4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在《新华字典》中的作用 |
7.5 小结 |
第八章 《新华字典》中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 |
8.1 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的基本情况 |
8.1.1 例证复音词的构成语素数 |
8.1.2 例证复音词的常用性 |
8.1.3 例证复音词的重复性 |
8.1.4 例证复音词的性质 |
8.2 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的释义方式 |
8.2.1 地名词语的释义 |
8.2.2 成语的释义 |
8.2.3 一般词语的释义 |
8.3 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中的释义提示词 |
8.4 小结 |
第九章 《新华字典》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 |
9.1 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是隐性复音词的一种表现形式 |
9.2 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基本情况 |
9.2.1 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构成音节数 |
9.2.2 字头在多音节复音词中的位置 |
9.2.3 所在字头的义项数 |
9.3 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释义模式 |
9.3.1 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一般释义模式 |
9.3.2 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特殊释义模式 |
9.3.3 《新华字典》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与《现代汉语词典》多字条目的释义比较 |
9.4 小结 |
第十章 《新华字典》释义中的同物异名复音词 |
10.1 同物异名词与同义词 |
10.1.1 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同物异名现象 |
10.1.2 《新华字典》中的同物异名词是隐性复音词的一种形式 |
10.2 同物异名词在《新华字典》中的体现 |
10.2.1 释义专用语“又叫” |
10.2.2 释义专用语“俗叫”或“俗称” |
10.2.3 释义专用语“通称” |
10.2.4 释义专用语“即” |
10.2.5 释义专用语“旧称”(或“旧叫”) |
10.2.6 释义专用语“别名” |
10.2.7 释义专用语“省称”和“简称” |
10.2.8 释义专用语“也叫” |
10.3 《新华字典》中同物异名词的性质 |
10.3.1 音译词与意译词 |
10.3.2 古语与今语,旧称与新词 |
10.3.3 通称与专业术语 |
10.3.4 方言词 |
10.3.5 俗称 |
10.3.6 省称(简称)与全称 |
10.4 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英语用词大而空汉语表达细且实(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拉汉对勘的利玛窦中文着译中的科技术语新词研究[D]. 李伟群.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来华学历留学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分析[D]. 胡红苗.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近义词“面对、面向、面临”的辨析及教学研究[D]. 庞彩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居·弥旁“利美”观研究[D]. 洛绒涛格.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D]. 李熹.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D]. 周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8]《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D]. 金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3)
- [9]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D]. 冯莉. 黑龙江大学, 2014(03)
- [10]《新华字典》复音词研究[D]. 戴文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