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波在脐带绕颈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于盛光[1](2021)在《三维超声技术在诊断胎儿畸形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三维超声技术在诊断胎儿畸形方面的价值研究。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40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三个阶段接受三维超声检查,记录胎儿畸形诊断结果。结果: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比例52.38%高于孕早期23.80%和孕晚期19.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三维超声检查中,心血管畸形检出率最高,具有显着差异(P<0.05),三维超声技术诊断胎儿畸形正确率达到95.24%。结论:三维超声技术在孕早期、中期和晚期进行全面畸形筛查,更容易发现胎儿畸形,达到优生优育目的。
吴凯[2](2019)在《基于多普勒原理的胎心探头前置电路方案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声多普勒胎心率检测技术采用多普勒原理,将超声波探头耦合到孕妇腹部发送超声,通过接收胎儿心脏反射的频移信号,再通过后端信号电路的处理,得到胎心率信号。各医院的产科所用胎心监护仪和普通孕妇使用的家用多胎心仪都采用此技术。通过检查胎儿心率,能客观的反映胎儿在母体内的状态,并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胎位不正、脐带绕颈、宫内缺氧等问题。虽然市面上采用多普勒技术测试胎心率有一定规模的应用,但大部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从而测得的胎心音辨识度不高,当胎心搏动微弱时容易导致检测出来的胎心率数值不准,从而不能客观反映胎儿在母体内的状态。影响胎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胎心监测探头性能的优劣,胎心监护行业研究中对于多普勒探头性能提升研究并不多,总结出来的优化方案也非常少。所以研究多普勒胎心信号提取技术,提高胎心探头的性能,对行业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探头性能提高后,一方面能帮助医生和孕妇更容易准确找到胎心,另一方面能使探头检测到更加微弱的胎心跳动,检测到的孕周提早。为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讨论了连续波多普勒探头和脉冲波多普勒探头的设计原理,针对两种类型探头,各提出了一种高性能探头的前置电路设计方案。并分模块讨论了各个设计细节探头性能对的影响,主要有前端换能器调谐匹配,信号发送电路设计,回波接收电路设计,信号调制解调,巴特沃斯高阶滤波通道设计,精确到指令周期的脉冲波探头时序产生程序设计等。2.归纳了几处在经过多次试验验证的创新之处:对于连续波探头换能器的角度设计,本文中给出了推导过程,并算出了角度的大小,能完全能满足临床应用。对于探头过渡层的厚度设计,本文同样给出了推导过程,得出了产生全透射的厚度大小。另外本文也给出了换能器加工工艺中的抗干扰措施,连续波探头信号流回路的自激导致的胎心仪扬声器啸叫现象的预防措施,PCB layout过程中板层规划、器件布局、敏感电路处理等,这些均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价值。3.本文提出了两种探头性能测试方法,其中一种是通过调节驱动靶心的电压,来获得可以稳定分辨靶心波动模拟心率数值的最低驱动电压,来对比不同厂家和不同设计方案的优劣。另一种方法是在输入恒定信号源时,通过示波器来读取信号电压幅度和噪声电压幅度来计算探头信噪比。
张旭斌[3](2019)在《基于超声多普勒技术的胎心率测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胎心率是孕妇怀孕期间胎儿健康状态的重要技术指标,与胎儿的健康程度,活力状况,供氧状况密切相关,胎心率的变化能够帮助识别例如胎儿缺氧之类的问题,在情况恶化之前加以解决,加强对胎心率的监护对于改善妊娠结局、降低胎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超声多普勒法安全,无创,卫生等特点,使用超声多普勒方法测量胎心率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只需要通过超声探头在母体腹部发射超声波,测量被胎儿心脏反射的回波信号频谱的移动就可以得到胎儿的心跳信号,但是由于母体内的胎心信号不易直接测量,在这项技术的改进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数据来验证和改进算法,本文对于超声多普勒信号的获取以及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胎心率的一些算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从时空域出发对超声多普勒回波信号进行仿真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波阵面传播的物理概念以及多普勒频移的物理模型,是一种计算效率更高、更加直观的多普勒回波信号仿真算法。与现有的方法相比,能够更真实的模拟真实信号的特性。并且考虑到每个波形周期内的实际状况,可以实时快速将被测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微小变化反应在多普勒频移信号里,能够精确的利用此仿真信号对多普勒信号分析方法进行验证。2、制作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胎心仪信号模拟装置,用步进电机驱动小钢珠在水中以特定频率震动,模拟人体内的胎儿心脏的跳动,用TABLE UT超声信号采集系统驱动超声探头发射超声波检测小钢珠,采集超声回波数据并导入电脑进行处理,实验表明该模拟器能够有效模拟胎儿心跳规律,提供所需要的超声回波数据。3、研究了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胎心率的一些算法,如自相关算法,S变换,小波阈值去噪等,处理得到的结果与预期一致,并利用处理后的回波包络信号进行人工胎心音合成。也设计了超声回波信号采集模块,包括信号放大及检波电路,以及使用ADC模块进行信号采样并传输至电脑进行后续处理。本文对使用脉冲超声波检测胎心的方案及算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种获取胎心超声回波信号的仿真算法,并制作了简化的胎心模拟装置,简单且实用,能够降低研发成本,对基于超声多普勒技术的胎心仪研发有着很大的帮助。
郑惠家[4](2019)在《手法牵拉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生手法折断后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手法牵拉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长期的随访和分析研究,比较在手法牵拉治疗过程中发生手法折断(Manual myotomy,MM)临床现象和不发生手法折断(Non-Manual myotomy,NMM)临床现象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07月至2017年8月,于深圳市儿童医院斜颈专科,接受手法牵拉治疗的97例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MM临床现象者为give-way组,即GW组48人,不发生MM临床现象者为none give-way组,即非GW组49人。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人口学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logistic回归分析手法牵拉治疗时发生MM现象的危险因素。对两组患儿的耳眼差、耳鼻差、眼口差、耳口差、半头顶差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半头围差采用成组t检验;对两组患儿的挛缩肌束、头斜情况、主观评价及Cheng-Tang总分进行Mann-Whitney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对两组患儿的耳眼差、耳鼻差、眼口差、耳口差、半头顶差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半头围差采用成组t检验,6个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的挛缩肌束、头斜情况、主观评价及Cheng-Tang总分进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在手法牵拉治疗时是否发生MM现象作为因变量,将确诊年龄、确诊后到治疗的间隔时间、治疗频次、出生体重作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诊年龄、确诊后到治疗的间隔时间、治疗频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牵拉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时发生手法折断和不发生手法折断,其临床疗效无显着差异,不建议把手法折断作为治疗目标。手法牵拉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时,确诊年龄越小,确诊后到治疗的间隔时间越短,治疗频次越高,越容易发生MM现象。
樊小艾[5](2017)在《弹拨、捻捏揉、牵拉手法为主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1目的:通过观察弹拨、捻捏揉、牵拉手法为主的优化推拿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并以传统推拿疗法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弹拨、捻捏揉、牵拉手法为主的优化推拿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疗效优势,从而为制定规范、统一的推拿治疗方案提供依据。2方法:将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80例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优化推拿组(40例)和传统推拿组(40例)。优化推拿组予以优化推拿法治疗,操作步骤为:头面四大手法、轻揉患侧颈肩背部、捻揉患侧胸锁乳突肌、捏拿弹拨肿块、推揉五线法、颈部扳法、随症加减和结束手法。传统推拿组予以传统推拿法治疗,操作步骤为:推揉法、拿捏法、牵拉法、旋转法和结束手法。每日一次,每周6次,一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总疗效、B超肿块直径、各症状评分的变化,以及优化推拿组年龄和肿块部位对疗效的影响,并予以统计分析。3结果:(1)总疗效:经治疗,优化推拿组总有效率95%,治愈25例,好转13例,无效2例。传统推拿组总有效率77.5%,治愈13例,好转18例,无效9例。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优化推拿法总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推拿法。(2)B超肿块直径:优化推拿组治疗前后B超肿块直径分别为11.61±2.99mm和7.31±1.19mm,传统推拿组治疗前后B超肿块直径分别为10.66±2.56mm和8.19±1.56mm。两组治疗后B超肿块直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优化推拿法在缩小肿块直径,促进肿块消散吸收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推拿法。(3)各症状评分:两组治疗后各症状(颈部旋转受限程度、颈部侧屈受限程度、头部歪斜程度、颅面部畸形程度、肿块硬度和美学主观判定)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优化推拿法在改善肌性斜颈患儿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推拿法。(4)年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优化组各年龄段(小于3月、3-6月、大于6月小于12月)疗效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疗效与年龄有显着相关性,年龄越小,疗效越好。(5)肿块部位对疗效的影响:优化组不同肿块部位(偏上中段和偏中下段)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肿块部位偏上中段者疗效优于偏中下段者。4结论(1)优化推拿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总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推拿法。(2)优化推拿法在缩小肿块直径,促进肿块消散吸收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推拿法。(3)优化推拿法在改善肌性斜颈患儿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推拿法。(4)优化推拿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年龄越小,疗效越好。(5)优化推拿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肿块部位偏上中段者疗效优于偏中下段者。
陈晓华[6](2017)在《产前B超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产前B超对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妇500例,均于产前714 d行B超检查,按B超提示是否存在胎儿脐带绕颈分为研究组(240例,存在脐带绕颈)与对照组(260例,不存在脐带绕颈)。分析两组孕妇产前B超检查结果与分娩后实际符合率,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孕妇剖宫产率。结果两组的B超检查与娩出结果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为50.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30.00%(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B超检查对孕妇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应给予重视,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避免不良分娩结局。
王莉[7](2016)在《基于B超下不同分型观察推拿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推拿对B超下不同分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Cheng和Lee评分量表、B超评分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探索可能存在的机制,为推拿治疗B超下不同分型先天性肌性斜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研究在B超引导下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70例,治疗A组(肿块型)35例,治疗B组(均匀增厚型)35例;两组均予以推拿手法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疗效,并比较两组Cheng和Lee评分量表中各项评分每个周期的变化,治疗前后两组B超评分的变化,观察综合疗效。结果:1治疗A组痊愈11例(32.35%),好转21例(61.76%),无效2例(5.88%),总有效率94.12%;治疗B组痊愈23例(67.65%),好转10例(29.41%),无效1例(2.94%)总有效率97.06%;两组总有效率之间有差异(P﹤0.05)。2自第二周期起,两组Cheng和Lee评分表各指标组间及组内两两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B超评分组间及组内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推拿对先天性肌性斜颈两种证型均有效,总有效率治疗B组优于治疗A组,其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副作用甚小、绿色环保,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吴文[8](2014)在《影响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准确度的相关因素》文中研究指明脐带是母体与胎儿连接的纽带,正常的长度为5055cm。脐带过长容易导致胎儿于胸部、颈部、肢体、腹部发生缠绕,从而影响胎儿的活动和脐带供血,使胎儿缺氧,甚至死胎[1]。胎儿脐带绕颈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常规妇科产前检查,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到胎儿的脐带缠绕,为及时采取正确的生产方法提供指导。本文回顾作者医院540例晚期孕妇的超声诊断资料,分析了影响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准确度的相关因素现
陈惠仪[9](2013)在《超声联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FIU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于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78例孕妇,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实验组使用超声联合胎心监护进行产前FIUD检查,对照组仅使用超声进行产前检查,分析两组孕妇出现FIUD的原因,并比较两组诊断结果与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中孕妇因脐带绕颈发生FIUD的概率(64.10%、58.97%)明显高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17.95%、20.51%)、过期妊娠(12.82%、12.82%)、脐带受压(5.13%、7.69%);实验组诊断符合正常新生儿评分并接近10分的概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实验组诊断不符合新生儿评分≤4分的概率(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无效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4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5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筛查FIUD是产前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产生原因主要有脐带绕颈和PIH,使用超声联合胎心监护进行检查,能够正确地诊断出FIUD,及时地采取措施治疗,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使家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负担和痛苦。
石涛,白艳,杨家翔[10](2013)在《彩超在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合并心律失常作用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合并心律失常中的具体作用。方法该院在2012年1—10月期间接收检查的孕妇中的500例,使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脐带绕颈合并心律失常进行临床诊断,在二维图像中可以直观看到胎儿的颈部有"U"、"W"或锯齿形的压迹,彩色多普勒可在胎儿的颈部检查到绕颈血流信号。对脐动脉血流的频谱节律不规则或形态异常者,使用M型超声和频谱多普勒观察胎儿心脏搏动节律、幅度情况及二尖瓣和三尖瓣口血流情况,以此来确定胎儿是否合并心律失常。结果 500例孕妇中,发现有胎儿脐带绕颈162例,其中脐带绕颈合并心律失常的42例,占整体的8.4%(42/500),产妇进行产前检查中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在经过剖腹产之后证实。但彩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可产生假阳性,其原因复杂。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规避措施,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结论经过临床观察治疗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及早的发现产妇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现象,为临床观察产妇产程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还能够提高产妇生产的优生率以及胎儿的生存率。
二、超声波在脐带绕颈中的诊断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波在脐带绕颈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三维超声技术在诊断胎儿畸形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结果比较 |
2.2 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类别和构成比较 |
2.3 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筛查准确率比较 |
3讨论 |
(2)基于多普勒原理的胎心探头前置电路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胎心监护技术进展及现状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多普勒胎心探头概述 |
2.1 多普勒基本原理 |
2.2 多普勒信号模型 |
2.3 超声多普勒胎心探头分类及特点 |
第3章 CW探头和PW探头前置电路方案原理设计 |
3.1 CW探头 |
3.1.1 CW探头整体电路构成 |
3.1.2 CW探头发射电路匹配设计 |
3.1.3 CW探头回波信号接收电路设计 |
3.1.4 CW探头解调电路设计 |
3.1.5 CW探头放大和滤波电路设计 |
3.2 PW探头 |
3.2.1 PW探头电路构成 |
3.2.2 PW探头时序产生电路设计 |
3.2.3 PW探头超声信号发送电路设计 |
3.2.4 PW探头回波信号接收电路设计 |
3.2.5 PW探头放大和滤波通道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探头性能的关键处理细节 |
4.1 超声波换能器的角度设计 |
4.2 超声波换能器的匹配 |
4.3 探头过渡层厚度设计 |
4.4 啸叫的产生及应对方法 |
4.5 换能器加工工艺对探头性能的影响 |
4.6 PCB layout对探头性能的影响 |
第5章 产品实现及验证 |
5.1 产品实现过程 |
5.1.1 Filter Pro滤波通道设计 |
5.1.2 Multisim V12.0仿真 |
5.1.3 PADS Layout板图设计 |
5.2 胎心多普勒探头灵敏度测量方法 |
5.3 胎心多普勒探头灵敏度测量结果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论文工作的主要创新点 |
6.3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基于超声多普勒技术的胎心率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超声多普勒测量数学模型分析及算法介绍 |
2.1 超声多普勒测量数学模型介绍 |
2.1.1 超声多普勒原理 |
2.1.2 超声多普勒测量数学模型 |
2.2 胎心率检测算法 |
2.2.1 小波变换法 |
2.2.2 自相关函数 |
2.2.3 S变换 |
第三章 超声多普勒胎心信号计算机仿真研究 |
3.1 多普勒信号仿真原理 |
3.2 多普勒信号仿真模拟软件 |
3.2.1 软件结构 |
3.2.2 接口参数 |
3.2.3 模块详细介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种胎心信号模拟装置的实现 |
4.1 设计方案 |
4.1.1 系统结构 |
4.1.2 电路部分 |
4.1.3 软件部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光电传感器测量 |
4.2.2 TABLE UT系统测量结果 |
4.3 回波信号处理 |
4.3.1 回波时长法 |
4.3.2 回波幅度法 |
4.3.3 正交解调法 |
4.3.4 S变换法 |
4.4 胎心音合成 |
4.5 总结 |
第五章 超声多普勒胎心测量系统设计 |
5.1 脉冲多普勒胎心测量系统 |
5.2 超声信号采集模块 |
5.2.1 信号放大电路 |
5.2.2 检波电路 |
5.2.3 扬声器功放电路 |
5.3 ADC采样模块 |
5.3.1 ADC采样 |
5.3.2 采样文件处理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手法牵拉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生手法折断后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弹拨、捻捏揉、牵拉手法为主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基线比较 |
4 结果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西医对小儿肌性斜颈的认识和研究 |
2 中医对小儿肌性斜颈的认识和研究 |
3 关于弹拨、捻揉、牵拉手法为主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
4 对照组机理探讨 |
5 观察指标及评分表选择依据 |
6 疗效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产前B超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产前B超检查结果与娩出结果符合情况比较 |
2.2 两组产妇剖宫产情况比较 |
2.3 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 |
3 讨论 |
(7)基于B超下不同分型观察推拿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证型分类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病例剔除标准 |
1.7 病例脱落标准及其脱落后的处理 |
1.8 中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中断及剔除、脱落情况 |
3.2 基线分析 |
3.3 两组Cheng和Lee评分表中各项指标四个治疗周期组内两两比较 |
3.4 两组Cheng和Lee评分表中各项指标组间比较 |
3.5 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胸锁乳肌B超评分比较 |
3.6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
典型病例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CMT的认识 |
1.1CMT的中医学归属 |
1.2 病因病机研究 |
1.3 肝、肾、脾与小儿CMT |
2 现代医学对CMT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研究 |
2.2 病因病理研究 |
3 CMT的治疗 |
3.1 保守治疗 |
3.2 手术治疗 |
4 高频超声在先天肌性斜颈中的应用 |
4.1 早期诊断 |
4.2 临床分型 |
4.3 鉴别诊断 |
4.4 疗效评估 |
4.5 指导治疗 |
5 颈部解剖 |
5.1 颈部结构特点 |
5.2 胸锁乳突肌 |
5.3 与CMT相关的其他肌肉 |
6 研究依据 |
6.1 手法依据 |
6.2 治疗特点 |
7 结果探讨 |
7.1 结果分析 |
7.2 机理探讨 |
8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9 今后研究思路和前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8)影响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准确度的相关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超声诊断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影响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准确度的相关因素 |
3.2 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应用价值 |
(9)超声联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孕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 |
2.2 两组诊断结果与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的关系 |
2.3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
3 讨论 |
(10)彩超在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合并心律失常作用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方法 |
1.3 随访 |
2 结果 |
2.1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分析 |
2.2 脐带绕颈超声诊断分析 |
3 讨论 |
3.1 胎儿脐带绕颈合并心律失常原因 |
3.2 胎儿脐带内部原因 |
3.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分析 |
3.4 出现误诊原因分析 |
四、超声波在脐带绕颈中的诊断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维超声技术在诊断胎儿畸形价值研究[J]. 于盛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07)
- [2]基于多普勒原理的胎心探头前置电路方案设计[D]. 吴凯. 深圳大学, 2019(10)
- [3]基于超声多普勒技术的胎心率测量研究[D]. 张旭斌.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4]手法牵拉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生手法折断后的疗效分析[D]. 郑惠家. 遵义医科大学, 2019(02)
- [5]弹拨、捻捏揉、牵拉手法为主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研究[D]. 樊小艾.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 [6]产前B超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研究[J]. 陈晓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17(01)
- [7]基于B超下不同分型观察推拿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D]. 王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8]影响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准确度的相关因素[J]. 吴文.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4(06)
- [9]超声联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效果分析[J]. 陈惠仪. 中国医药导报, 2013(35)
- [10]彩超在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合并心律失常作用的探析[J]. 石涛,白艳,杨家翔. 中外医疗, 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