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一代家用电脑向何处去(论文文献综述)
邹文律[1](2017)在《《i-城志·我城05》的城市及身体空间书写——兼论“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的情感结构》文中研究说明西西《我城》面世30年後,潘国灵和谢晓虹以《我城05》写出了一部新世纪的"i城"故事。小说通过再现发达资本主义香港的城市生活,寄寓了两位作家对城市和身体空间的思考。本文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细析《我城05》,探讨潘国灵和谢晓虹在书写"i城"时,如何呈现香港那深受资本形塑的城市空间,揭示香港在21世纪初成爲发达资本主义都市後的诸种空间特质。资本主义不仅按其逻1塑造城市空间,身体空间亦在其支配之下,故第二部分聚焦於考察《我城05》中的"劳动身体"和"疾病身体"。潘、谢二人一方面批判资本主义通过教育把"劳动身体"物化,另一方面亦指出"疾病身体"藴含对资本主义的强大反思性/批判性力量。最後,本文把《我城05》与韩丽珠、李维怡、可洛等"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的作品并读,勾勒出他们的"情感结构"——抗拒资本在城市空间的无止境扩张。
李东方[2](2016)在《“互联网+”时代中国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改革开放伊始,我国的商品流通改革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变迁,逐步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高度集中化的流通组织模式转变成灵活、开放的市场化流通组织模式,流通组织在流通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当前我国流通组织的现状与流通组织现代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与我国日益提升的流通产业的定位更不相符合,无论从流通效率还是流通形式等方面均呈现出比较初级和落后的特征,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很不匹配。近年来,虽然连锁化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但无论从发展规模、结构占比、运营效果上看,也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传统流通组织体系的冲击作用仍然不足,传统流通组织变革步伐缓慢。因此,对流通组织的现代化改革势在必行。在市场化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下,不断丰富和创新适合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流通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提高流通组织的效率,建立大市场、大流通发展思路,是我国流通组织现代化改革所面临的主要任务。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建立现代流通体系,把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推到了改革的前沿。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标志着我国将全面进入互联网技术和传统产业的“生态融合”,打造“互联网+传统产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体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流通组织带来了巨大的转型机遇期,也为流通组织的现代化转型指出了明确的时代内涵。“互联网+流通”是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为联通平台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种全新经济形态,不仅会促进流通组织快速发展,还会带动与流通相关的金融、物流、云、大数据等领域的充分发展。从国家的政策层面,已经明确提出了“互联网+”在流通领域发展的政策导向,这为我国传统流通组织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环境支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流通产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更先进的流通理念、更高效便捷的流通技术、更广阔的流通市场。本文即以“互联网+”为背景,深入探讨传统流通组织如何实现与互联网的对接、融合,如何运用现代流通理念改造传统流通组织,尽快实现流通组织的现代化。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现有文献中关于流通组织有大量的研究和论述,主要可以归结为对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和对流通组织创新的研究,其中涵盖了产业组织理论分析和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等理论视角,以及关于流通组织结构优化的研究、关于流通组织现代化的研究、关于零售业态创新的研究、关于流通组织纵向关系的研究、关于流通组织商业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关于互联网背景下流通组织创新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和研究的理论基础。然而,现有文献在对互联网背景下流通组织的系统性研究方面还存在着继续研究的空间。本文采用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交叉学科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分析法对中国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问题进行了研究,创新之处是:第一,本文以市场的逻辑为研究视角,在深入挖掘流通组织变革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厘出从竞争到合作是流通组织的变革方向,并尝试构建流通组织的分析框架。第二,建立了流通组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流通组织进行了综合状态评估。第三,在路径选择上,紧扣“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互联网+流通组织,打破了传统的流通组织构架和运行模式。本文认为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的实质是从个体的竞争态势向组织的合作优势转型,并基于此构建了转型的分析框架,即从机理层到结构层到形态层三个层次进行研究。其中,第一个层次是流通组织合作机制的建立问题研究;第二个层次是流通组织结构的优化问题研究;第三个层次是流通组织的形式创新研究。中国的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要以现实存在为基础,只有对我国流通组织的现状深入了解,才能拨开迷雾,探寻到转型的路径。在定量分析方法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流通组织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当前我国流通组织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不仅要继续创新发展流通组织形式,发展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型业态;还要继续调整流通组织结构,尤其是提高虚拟流通在整个流通中的占比,鼓励企业积极上网上线;更重要的是要引入先进的流通组织运行机制,从机理上重构流通组织的运行模式,从供应链的主导权、价值网络构建等方面推动传统流通组织向现代流通组织的转型。通过对流通组织转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本文最后得出中国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的路径安排。第一,流通组织机制的转型路径包括:流通组织价值网络的构建,流通组织纵向与横向关系的重构和全渠道的流通组织机制的建立。第二,流通组织结构的转型路径包括:虚实结构的优化;渠道结构的优化;业态结构的优化。第三,流通组织形式的转型路径包括:020模式,打造全新客户体验;差异化经营,引领特色消费;提升业态核心竞争力,重塑渠道价值;精准定位,创造竞争“真空”地带。
陈慰平[3](2016)在《消失的边界 ——屏幕技术下的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屏幕技术发展所带出的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界面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方式,从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为世界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规范。人类进入智能化的时代远比预期迅猛,这给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也给予设计师带来无限的可能性。设计师在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影响下,应该怎样去设计,反过来又会助力这样的时代往哪里去,分析智能时代下界面设计视觉语言发展的各种局面,继而讨论设计的未来是迫切而有现实意义的。本文首先梳理在智能时代前期屏幕技术的发展史,研究梳理屏幕技术的发展史是为了解释屏幕技术发展与20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界面设计是有着重大而被很多设计师所忽略的关联。人们通过“屏幕”完成与机器的信息交流。屏幕作为人类视觉能力的延伸,实现了与虚拟世界的链接,屏幕所营造出的“界面”是虚拟世界的索引,是人们与虚拟世界交互的方法和手段。“界面设计视觉语言”是建立在屏幕技术基础上的界面表达方式,是衍生当下诸多设计“视觉”形式的基石。第二章主要讨论屏幕技术发展下,现实窗口和虚拟窗口边界的设立,人们开始意识到虚拟世界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性。第三章主要梳理构造可控虚拟世界的过程与发展脉络。通过个例分析屏幕对设计的影响。第四章和第五章讨论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生发的关键和屏幕技术的成熟对未来的影响。第六章和第七章主要讨论界面设计视觉语言建构方法的两大方向,笔者提出界面设计视觉语言存在一个从“怕看不见”到“怕被看得见”的发展趋势,同时提出界面设计视觉语言对传统平面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和行为规划。本文认为没有屏幕就没有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发展,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发展路径又会对屏幕的发展进程提出新的要求。可以说,屏幕塑造了现代科技社会不断融合、兼并的特质,界面设计视觉语言已成为世界上最被广泛理解和应用的语言模式之一。从笨重的球面到轻薄的平面,从一个功能一个机器到更多的设备和功能被整合在一起,边界逐渐建立,又逐渐消失,不仅体现在外化的物质上,更体现在社会结构和人的心里,产业间的边界在消失,地域差异带来的人心理的边界也在消失。界面设计视觉语言使世界触手可及。各种壁垒的打破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开放和便捷,这是屏幕和界面设计视觉语言带给世界的机会。
滕星均[4](2009)在《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和关键。近几年来,“三农”问题成了理论界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经济学界在“三农”问题上有着长久而热烈的探讨与争论,不管他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如何各异,但对于问题本身的看法却是日趋一致的,那就是“三农”问题已经趋近于一个国家可承受的极限值,并且直接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积极性和农村基层社区构架的稳定,从而诱发中央及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三农”问题受到了中央高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依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基础理论,以区域经济突破为主线,将区域创业环境、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形成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纳入一个系统,对三农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从研究背景、吉林省“三农”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吉林省“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以及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系统地对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与解答。
杨立志[5](2009)在《北海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营销与城市规划结合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城市营销和城市规划相结合的视角,运用历史对比、SWOT分析、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北海的发展战略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诠释了北海为何落后,并从其它城市成功的案例中,得到对北海发展的有益启示。
胡道明[6](2009)在《中国分配制度基于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显着提升。新一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必须充分关注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奋斗的目标。但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进程中,城乡、地区收入存在明显差距,尤其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日趋扩大。显然这种发展态势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共领导层认识到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富日趋分化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十七大报告就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一理念的变革,将引起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和理论的重大突破。本文从行业间收入差距截面入手,首先分析导致这种差距的根由。造成行业间职工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引致因素是行业垄断。垄断行业员工之所以取得高出其他非垄断行业员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薪酬,是因为垄断行业利用垄断地位攫取了高额的垄断利润,而这种高额垄断利润又极易转化为行业职工个人收入。在我国行业垄断最主要的形式是行政垄断。我国行政垄断的存在有其历史惯性,也有体制基础。大量垄断行业的存在,造成巨大的社会福利损失和经济的无效率。本文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个角度来分析垄断行业的负外部性,旨在论证必须要对垄断行业进行规制和治理。垄断的存在又造成巨大的收入分配效应,扭曲了国民收入分配,扩大了业已存在的收入鸿沟。要缩小国民收入差距,目前中国政府还要下决心整治中国的垄断行业。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斩断政府与企业间的裙带关系。加快国企产权改革,破除行业垄断,扶植竞争实体,破立并举,引入行业竞争机制,坚决取缔行业因垄断而得来的非法收入。克服分配机制上的弊端,以便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笔者认为,要扼制贫富分化现象,弥合收入鸿沟,除了关注下岗职工、弱老孤残等弱势群体,多渠道多手段加快这些弱势群体的收入增长速度,重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价值诉求外,还应该提倡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发挥企业和个人的慈善捐赠等公益事业在调节贫富分化,弥合社会裂痕方面的作用。中国企业慈善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公益事业参与度不高,尤其垄断行业在饱食行政权力或政策扶持带来的好处后,却很少想到回报社会。因此,中国政府要倡导企业树立“企业公民”理念,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并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或税收政策,激励企业或个人参与慈善捐赠活动,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王弋[7](2005)在《企业品牌延伸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同企业产品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品牌以其难以替代的独占性、个性化、以及良好的继承性和可延伸性,成为商家在市场竞争中有力的竞争武器,品牌战略也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问题之一,受到管理者的普遍重视。而品牌延伸更是受到企业界、营销理论界的普遍关注。 文章通过对品牌延伸的相关理论、概念等系统的整理以及对影响延伸成功因素的具体分析及品牌延伸的可行性分析,以品牌延伸边界模型、品牌延伸成功率模型两大模型为理论基础,重点围绕如何提高企业品牌延伸成功率,从策略上着手,制定了可供企业参考的策略,并着重分析探讨了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制定自己的品牌延伸策略,且如何可以使品牌延伸成功。
颜华[8](2005)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历史、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三农”问题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尤其是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农村更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三农”问题不解决,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难以进行,农村不实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这种新的战略思想和发展思路跳出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框框,要求我们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改变了传统的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对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一种创新性的探索和研究。论文全面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特征,力求在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探讨、目标与内容设计、发展机制构建以及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创新。论文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人们深刻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引起人们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重视,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在实践上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问题,彻底纠正城乡差别发展的旧战略和旧体制,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以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一般理论、系统论、协同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全面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及进行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与现实意义,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也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标志着我国开始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论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因及不利影响。由于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都对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此笔者采用规范分析方法设计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发展应遵循的原则与内容,分析现阶段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为统筹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最后,构建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分别制定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对策,希望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了本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研究进展、研究课题的来源、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本论文的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认识,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与现实背景,概括总结这一战略的内涵及特征并且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与现实意义,本部分还探讨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理论问题,为全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现状评价,通过总结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演进过程分析我国二元结构的成因,并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及其
王存美[9](2004)在《网络流行语语情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网络语言的一部分,网络流行语目前正逐渐走进非网络载体并且日益向约定俗成的自然语言渗透。特点是:使用频率极高、影响力极大、覆盖面极广、口语性极强。就其范围而言,网络流行语包括流行语词和流行句式。仅以形式为分类标准,前者包括谐音类、简缩类和象形类三种;后者分为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和网民的进一步增加,网络流行语已经不限于在网络上流行,而开始渗进科技体、艺术体和谈话体,这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在对网络流行语基本类型和语体分布统计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以语言使用者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流行语的认可度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具体做法是:选取其典型值作为抽样样本,针对抽样样本在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中的认可度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时采取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然后,运用Excel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其结果通过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体现出来,将两者加以综合,我们就可以把握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相关如下:1.以流行语为主干:C类象形类流行语认可度最高,B类简缩类流行语认可度最低。2.以调节变量为主干:a)调节变量为年龄时,18岁以下的人认可度最高,50岁以上的人认可度最低;b)调节变量为性别时,女性认可度高于男性;c)调节变量为职业时,学生认可度最高,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认可度最低。 最后,在以上对于网络流行语语情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作出对于网络流行语活力的预测,指出网络流行语今后将会在社会上更大范围内进一步流行,在流行和发展过程中的前景将更加看好,在运用过程中的张力将进一步增强等,并从语言自身、人、时代三个方面提出预测理据。
林如鹏[10](2004)在《广东报业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新一代家用电脑向何处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一代家用电脑向何处去(论文提纲范文)
(2)“互联网+”时代中国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关于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2.1.2 关于流通组织创新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3 关于互联网、“互联网+”与流通组织发展的相关研究 |
2.2 现有研究评价与本文的视角 |
第三章 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2 市场逻辑: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的基点 |
3.2.1 市场逻辑的起点与归宿:利益 |
3.2.2 市场逻辑蕴含的基本手段 |
3.2.3 市场逻辑的保障条件与约束边界 |
3.2.4 流通组织的市场逻辑 |
3.3 规范竞争与交易合作:流通组织的演化趋势 |
3.3.1 从同质化竞争到异质化竞争 |
3.3.2 从过度竞争到有效竞争 |
3.3.3 从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 |
3.3.4 从竞争到合作 |
3.4 分工深化、技术变革与组织变迁:流通组织的演化逻辑 |
3.4.1 流通组织分工深化的演进机理 |
3.4.2 现代流通组织分工深化与提升专业化收益 |
3.4.3 现代流通组织的市场分工与内部分工 |
3.4.4 技术变革是流通组织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
3.4.5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化流通组织的显着特征 |
3.4.6 交易规则与制度环境是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的保障和约束条件 |
3.5 机制转变、结构优化与形式创新: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的分析框架 |
第四章 中国流通组织的现代化演进与状态评估 |
4.1 中国流通组织的演进阶段 |
4.1.1 流通组织体系初步建立阶段 |
4.1.2 第一次“流通革命” |
4.1.3 第二次“流通革命” |
4.2 从传统流通组织到现代流通组织的转型 |
4.2.1 传统流通组织及其特征分析 |
4.2.2 现代流通组织及其特征分析 |
4.2.3 从传统流通组织向现代流通组织转型的内外动因分析 |
4.3 中国流通组织现代化状态的综合评价 |
4.3.1 中国流通组织现代化评估体系的构建 |
4.3.2 评估指数的计算 |
4.3.3 对中国流通组织现代化状态的基本判断 |
4.4 中国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的制约因素 |
4.4.1 流通组织内部因素 |
4.4.2 流通组织外部因素 |
第五章 组织合作机制的构建:“互联网+”时代中国流通组织机制的现代化转型 |
5.1 对流通组织机制转型的理解 |
5.2 流通组织机制转型的机理分析 |
5.2.1 流通组织机制转型的基础和条件 |
5.2.2 流通组织合作机制的构建与实现 |
5.3 中国流通组织机制现代化转型的特征 |
5.3.1 传统流通机制运行下的流通组织现状 |
5.3.2 现代流通组织运行机制的特点 |
5.3.3 典型案例:海尔的互联网企业变革与组织模式转型 |
5.4 转型路径的理论阐释 |
第六章 组织结构优化:“互联网+”时代中国流通组织结构的现代化转型 |
6.1 流通组织结构转型的特定内涵 |
6.2 流通组织结构现状与转型特征 |
6.2.1 流通组织结构的基本状态 |
6.2.2 流通组织结构转型的特征 |
6.2.3 典型案例:苏宁电器的线上线下融合与渠道结构优化 |
6.3 流通组织的结构优化 |
6.3.1 流通组织的虚实结构优化 |
6.3.2 流通组织的批零结构优化 |
6.3.3 流通组织的业态结构优化 |
第七章 组织形式创新:“互联网+”时代中国流通组织形式的现代化转型 |
7.1 流通组织形式转型的特定内涵 |
7.2 流通组织形式的实证研究 |
7.2.1 零售业态 |
7.2.2 电商企业 |
7.3 “互联网+”时代流通组织形式的创新趋势 |
7.3.1 流通组织形式面临的内外挑战 |
7.3.2 创新趋势与发展 |
第八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的路径选择及保障措施 |
8.1 政策取向 |
8.2 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的路径 |
8.2.1 流通组织机制转型路径 |
8.2.2 流通组织结构转型路径 |
8.2.3 流通组织形式转型路径 |
8.3 保障措施 |
第九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9.1 研究结论 |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消失的边界 ——屏幕技术下的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问题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边界的设立 |
2.1 从窗口到虚拟窗口 |
2.2 科技的选择与必然 |
2.3 公共移动影像与私密传输影像 |
2.4 技术带来视觉体验的革命 |
第三章 构造可控的虚拟世界 |
3.1 从储存到显示 |
3.2 SAGE与NLS |
3.3 屏幕时代的来临 |
第四章 界面设计语言酝酿的环境 |
4.1 界面设计语言生发的关键 |
4.2 灵活界面空间的形成 |
4.3 以界面的方式获取信息 |
4.4 被预知的未来 |
第五章 拟物——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基础 |
5.1 用软界面模拟硬界面 |
5.2 “显示即操作”导引界面设计视觉语言走上正确路径 |
5.3 “所见即所得”使界面设计视觉语言可为设计师所用 |
5.4 界面设计视觉语言成功的复制使电脑成为设计的潮流 |
第六章 桌面的隐喻——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方法 |
6.1 “视窗”及其对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影响 |
6.2 “苹果”及其对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贡献 |
第七章 从“怕看不见”到“怕被看得见”——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发展趋势 |
7.1 不需要思考如何操作的界面 |
7.2 从WIMP到FIMS |
7.3 整体之美 |
7.4 新突破的契机 |
结论消失的边界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三农”问题研究背景 |
1.1.1 什么是“三农”问题 |
1.1.2 三农问题的负面影响 |
1.2 “三农”问题研究现状 |
1.2.1 税费改革及免除农业税:关于政策性的背景考察 |
1.2.2 乡村组织改革:关于“税改”遗留问题的讨论 |
1.2.3 农村公共品供给:关于“后税费”下热问题的思考 |
1.2.4 农村发展战略选择:关于农民向何处去的设想 |
1.2.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重建乡村的研究 |
1.2.6 研究路径多元化:关于研究走向的探索与实践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 产业组织生态理论 |
2.3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4 市场机制理论 |
2.5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6 区域创业环境理论 |
第3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吉林省“三农”问题总体情况 |
3.1.1 吉林省“三农”概况 |
3.1.2 吉林省“三农”存在的问题 |
3.2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 |
3.2.2 吉林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吉林省农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3.1 吉林省农村发展现状 |
3.3.2 吉林省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 吉林省农民收入现状 |
3.4.1 吉林省农民收入状况 |
3.4.2 吉林省农民支出状况 |
第4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
4.1 内、外部因素分析 |
4.1.1 内部因素分析 |
4.1.2 外部因素分析 |
4.2 现实及历史因素分析 |
4.2.1 现实因素 |
4.2.2 历史因素 |
第5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1 吉林省“三农”问题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
5.2 吉林省“三农”问题具体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2.1 吉林省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2.2 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5.2.3 吉林省农民收入发展趋势预测 |
第6章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
6.1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 |
6.1.1 系统地认识“三农”问题 |
6.1.2 重点发展新型农业 |
6.1.3 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
6.1.4 改善农村创业环境 |
6.2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创新思路 |
6.2.1 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发展 |
6.2.2 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统领农村经济工作 |
6.2.3 用统筹观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方法 |
6.2.4 通过创业教育促进农村创业活动 |
6.3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 |
6.3.1 建设吉林省新型农业的对策 |
6.3.2 发展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对策 |
6.3.3 增加吉林省农民收入的对策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5)北海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营销与城市规划结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组织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北海的研究 |
2.2 关于城市营销和城市规划的文献 |
2.3 小结 |
3. 北海市简介、现状与SWOT分析 |
3.1 北海简介 |
3.1.1 历史沿革 |
3.1.2 地理位置 |
3.1.3 行政区划 |
3.1.4 环境资源与地方特产 |
3.2 北海的现状 |
3.2.1 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状况 |
3.2.2 产业发展 |
3.2.3 对外开放与旅游业 |
3.3 北海发展的SWOT分析 |
3.3.1 北海发展的优势 |
3.3.2 北海发展的劣势 |
3.3.3 北海发展的机遇 |
3.3.4 北海发展的挑战 |
3.4 小结 |
4. 北海与三亚、珠海的对比分析 |
4.1 三个城市早期的对比分析 |
4.1.1 区位比较 |
4.1.2 资源比较 |
4.1.3 一些关键指标的比较 |
4.2 三个城市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 |
4.2.1 人口状况对比 |
4.2.2 经济实力对比 |
4.2.3 产业结构对比 |
4.2.4 北海与三亚的进一步比较 |
4.3 北海落后原因的探析 |
5. 城市营销与城市规划的互动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 |
5.1 理论阐述 |
5.2 国内案例分析—三亚 |
5.2.1 三亚的城市定位 |
5.2.2 对三亚的基本认识和规划的指导思想 |
5.2.3 在总体规划中运用城市设计 |
5.2.4 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城市营销活动 |
5.3 国外案例分析 |
5.3.1 韩国首尔 |
5.3.2 新加坡 |
5.4 小结 |
6. 城市营销的组织与资源配置:国内外案例分析 |
6.1 理论分析 |
6.2 国内案例分析—北京 |
6.3 国外案例 |
6.3.1 韩国首尔 |
6.3.2 伦敦 |
6.4 小结 |
7. 北海市未来战略思考 |
7.1 对北海发展历史的分析结论 |
7.2 国内外案例分析的启示 |
7.3 城市营销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辨析 |
7.4 对北海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分配制度基于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本文整体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收入分配理论简介 |
第一节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分配理论和实践 |
第三节 中外收入分配理论评价 |
第二章 中国收入分配总体现状 |
第一节 城乡、区域收入差距 |
第二节 行业收入差距整体状况 |
第三章 行业收入差距分析 |
第一节 行业间收入落差根由 |
第二节 垄断行业外部性 |
第三节 垄断分配效应 |
第四章 垄断行业的改革及治理 |
第一节 中国垄断行业的演变 |
第二节 中国垄断行业治理对策 |
第三节 垄断行业治理目的 |
第五章 公平与效率再思考 |
第一节 公平与效率的内涵 |
第二节 新形势下的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
第四节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企业品牌延伸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 |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品牌延伸中的相关理论及概念综述 |
2.1 品牌延伸中的相关理论 |
2.1.1 购买行为理论与品牌延伸 |
2.1.2 定位理论与品牌延伸 |
2.1.3 其他相关理论 |
2.2 品牌延伸的相关概念 |
2.2.1 品牌延伸的概念和内涵 |
2.2.2 品牌组合的概念 |
2.2.3 品牌延伸和品牌组合的联系 |
2.3 重新定义品牌延伸 |
2.3.1 概述 |
2.3.2 间隙品牌延伸 |
2.3.3 边界品牌延伸 |
2.3.4 总结 |
2.4 品牌延伸的类型 |
2.5 品牌延伸的方向选择 |
2.6 品牌延伸的利弊解析 |
2.6.1 品牌延伸的益处 |
2.6.2 品牌延伸的风险分析 |
3 品牌延伸边界的界定 |
3.1 从两个因素角度分析品牌延伸边界 |
3.1.1 消费者对核心品牌的认知 |
3.1.2 延伸产品与核心品牌的相似性 |
3.2 建立品牌延伸边界模型 |
4 影响品牌延伸成功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 |
4.1 影响品牌延伸关键因素分析 |
4.1.1 核心品牌因素分析 |
4.1.2 消费者因素分析 |
4.1.3 市场因素分析 |
4.1.4 营销因素分析 |
4.1.5 公司因素分析 |
4.2 企业品牌延伸的可行性分析 |
4.2.1 可行性分析的目标、准则和逻辑模型 |
4.2.2 可行性分析的具体内容 |
4.3 建立品牌延伸的成功率模型 |
4.3.1 一级综合评价 |
4.3.2 二级综合评价 |
5 提高企业品牌延伸成功率的策略研究 |
5.1 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品牌延伸策略 |
5.1.1 品牌内涵的虚化策略 |
5.1.2 副品牌策略 |
5.1.3 产品线延伸策略 |
5.1.4 适度分离策略 |
5.1.5 多品牌策略 |
5.1.6 根据延伸边界模型选择适合的延伸策略 |
5.1.7 在品牌组合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延伸策略 |
5.2 企业品牌延伸策略实施注意事项 |
5.2.1 勇于承认风险,学会风险控制 |
5.2.2 实事求是,根据企业实际状况选择延伸策略和延伸方式 |
5.2.3 注意把握品牌延伸的成功时机 |
5.2.4 品牌延伸要立足于老顾客,再谋求新市场 |
5.2.5 对品牌进行延伸时要有效控制,防止过度延伸 |
6 案例研究——海尔品牌延伸策略分析 |
结论和建议 |
致谢 |
论文修改之处 |
参考文献 |
(8)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本论文研究起点 |
1.3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课题的来源 |
1.3.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 本课题的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本课题的可能创新之处 |
1.4.2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
2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认识 |
2.1 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历史与现实背景 |
2.2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
2.3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特征 |
2.4 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与现实意义 |
2.4.1 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 |
2.4.2 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意义 |
2.5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 |
2.5.1 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基本理论 |
2.5.2 系统论 |
2.5.3 协同论 |
2.6 本章小结 |
3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其现状评价 |
3.1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演进与成因分析 |
3.1.1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和固化过程 |
3.1.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因分析 |
3.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评价 |
3.2.1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表现 |
3.2.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利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4.1 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利条件 |
4.2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约因素 |
4.2.1 经济因素 |
4.2.2 人口因素 |
4.2.3 制度因素 |
4.2.4 观念因素 |
4.2.5 科技文化因素 |
4.2.6 资源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5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原则与内容 |
5.1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 |
5.1.1 统筹城乡发展的近期目标 |
5.1.2 统筹城乡发展的中期目标 |
5.1.3 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期目标 |
5.2 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 |
5.3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 |
5.4 本章小结 |
6 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构建 |
6.1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 |
6.1.1 宏观经济政策与制度创新 |
6.1.2 农业及农村政策与制度创新 |
6.2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资源配置机制 |
6.3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投入机制 |
6.4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协调机制 |
6.5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 |
6.6 本章小结 |
7 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措施与具体对策 |
7.1 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措施 |
7.2 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对策 |
7.2.1 东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 |
7.2.2 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对策 |
7.2.3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对策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8.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网络流行语语情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 |
第一节 网络流行语词及其类别 |
第二节 网络流行句式及其语法特征 |
第二章 网络流行语语体分布统计 |
第一节 科技语体中的网络流行语 |
第二节 艺术语体中的网络流行语 |
第三节 谈话语体中的网络流行语 |
第三章 网络流行语认可度调查 |
第一节 总体设计与调查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统计 |
第三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余论: 网络流行语将向何处去 |
结语 |
后记 |
(10)广东报业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新时期广东报业的崛起 |
一、 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1 报业的恢复和发展时期 |
2 报纸大扩版及报业多种经营蓬勃发展阶段 |
3 报业的战略性集团竞争阶段 |
二、 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的四大特点 |
1 广告收入急剧增长 |
2 率先进入厚报时代 |
3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
4 创新内部管理机制 |
第二章 广东报业竞争战略分析 |
一、 广东报业竞争三境界 |
1 同质化竞争 |
2 差异化竞争 |
3 品牌与战略竞争 |
二、 四大报业集团竞争战略分析 |
1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报市场化发展战略打下江山 |
2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多品牌战略涅盘重生 |
3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动态定位老树发新枝 |
4 深圳报业集团:从双峰对峙到强强联合 |
三、 广东报业竞争战略基本特征 |
1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广东报业制胜的关键 |
2 质量品牌战略使广东报业焕发勃勃生机 |
3 人本战略构筑广东报业核心竞争力 |
第三章 广东报业竞争优势研究 |
一、 岭南文化的熏陶使广东报业得先行之风 |
二、 经济高速增长为广东报业发展培育沃土 |
三、 宽松舆论环境使报业具充分的发展空间 |
四、 地缘优势为报业提供了对外交流的便利 |
第四章 广东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广东报业发展的机遇 |
二、 广东报业面临的挑战 |
第五章 广东报业给中国报业的启示 |
一、 党报优势与市场竞争 |
二、 创新精神与报业竞争 |
三、 异地扩张与资源整合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新一代家用电脑向何处去(论文参考文献)
- [1]《i-城志·我城05》的城市及身体空间书写——兼论“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的情感结构[J]. 邹文律. 人文中国学报, 2017(02)
- [2]“互联网+”时代中国流通组织现代化转型研究[D]. 李东方. 西北大学, 2016(04)
- [3]消失的边界 ——屏幕技术下的界面设计视觉语言研究[D]. 陈慰平.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4]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滕星均. 吉林大学, 2009(08)
- [5]北海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营销与城市规划结合的视角[D]. 杨立志. 复旦大学, 2009(12)
- [6]中国分配制度基于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D]. 胡道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7]企业品牌延伸策略研究[D]. 王弋.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7)
- [8]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 颜华. 东北农业大学, 2005(01)
- [9]网络流行语语情调查[D]. 王存美. 武汉大学, 2004(04)
- [10]广东报业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研究[D]. 林如鹏. 复旦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