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农区发展原因分析

隋唐农区发展原因分析

一、隋唐农业区发展原因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武聪聪[2](2021)在《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土地扩张,许多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与其周围旅游景区及风景资源之间的空间关系日益紧密,城景二者的发展关系逐渐由过去相对独立转向对城景相依、协调一体的追求。然而,当前多数城市对旅游景区资源的开发建设存在强调自身利益,而忽视对自然山水及历史遗存保护等“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这使得城市与其周围密切关联的风景资源产生了“城侵景、景限城”的城景空间失调问题以及“千城一面、万城一景”等缺失地方风貌特色的现象,严重制约城景一体化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多次被提高到总布局的宏观层面探讨,因此,如何统筹风景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协调好城景空间关系已成为诸多拥有丰富旅游风景资源的城市日渐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城景一体”为视角,以涵盖城市与其周围景区及风景资源的麟游城区为对象展开研究。首先,在厘清城景关系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麟游城区城景一体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依据。其次,通过梳理麟游城区城景二者的形成、发展现状及城景发展的现实困境,初步探讨在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的总体布局的思路。再次,分别从功能、结构、形态三个层面分析,提出相应的调整思路与对应策略:功能上,在梳理麟游城、景各自功能发展问题、城景一体功能发展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疏城强景、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思路,以旅游康养为主导产业,致力于将麟游打造为以隋唐历史文化为特色的避暑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结构上,在梳理麟游城、景各自空间发展问题、确立“保护与发展统一、城市与景源共生”的调整思路,通过遵循和承续“景”的宏观山水空间格局和历史文脉基础上,确定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并构建“一脉三心、四区多点、九山环抱、满城宫苑”的空间结构。形态上,通过梳理麟游城、景各自形态发展问题,分析城区城、景形态主要影响因素,在自然地形环境的限定以及功能结构的引导下,确立“契合地形特征,促进带形向多组团城景形态演化”的调整思路,最终形成“有机分散、组团集中”的形态。最后,将城景整体的空间要素与麟游城区功能、结构和形态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体现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引导麟游城区长远、可持续与健康发展。本文研究的是自然山水环境与历史人文遗迹风景资源条件良好的山地小城市在城景一体视角下的总体布局,在城景矛盾频发的当下,探讨城市与风景资源的融合一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同类小城市的城景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胡宇[3](2021)在《皖北地区地域景观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元化的自然景观与文化背景孕育了独特、多样的地域景观。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地区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宝贵的地域景观特征正在不断消失,自然与人工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如何在该种背景下妥善的挖掘与保护地域景观是城市规划学科应该开展的重要工作。本文从区域的角度出发,以皖北地区为例,基于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从自然、水利、农业、聚落与社会文化五个部分,通过梳理皖北地区地域景观的发展历程,总结分析皖北地区的地域景观演变特征,解读皖北地域景观的形成原因,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为皖北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皖北地区地域景观演变过程呈现出一定特征。自然系统方面,皖北地区整体自然基底表征较为稳定,但整体生态质量下降。水利系统方面,防灾、灌溉、交通水利设施不断成熟,形成完善的网络。农业系统方面,皖北地区人地关系逐渐失调,受自然灾害与战争影响大,耐旱高产作物逐渐增多。聚落系统方面,皖北城市沿河流呈现多线发展态势,在历史发展的历程中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社会文化方面,皖北地区的民风民俗逐渐趋向多元复杂化。(2)皖北地区地域景观的演变是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与文化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基底决定了传统地域景观发展的基本形式,自然灾害对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对皖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体现在政策、农业发展与水利交通的进步推动了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对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正向影响;频繁的政权交替造成的连年战争对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则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文化因素引导了皖北地区的聚落选址与建筑布局,农本思想决定了皖北地区的主要产业发展形势。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皖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变化。(3)近现代皖北地区地域景观发展受到城镇化冲击大,对皖北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从有形到无形多角度入手。本文的研究创新性及研究意义在于从自然、水利、农田、聚落、文化五个方面构建了皖北地区地域景观体系,系统梳理了皖北地域景观发展历程,对今后研究人口密度较大、历史发展较为悠久、古代辉煌现代衰落的欠发达地区的地域景观提供借鉴,同时为今后皖北地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支撑与有益指引。图[45]表[9]参[140]

贾兵强[4](2020)在《隋唐黄河中下游地区应对气候干旱化的农业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还是我国历史上各种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而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正是在应对各种气候变化,尤其是在与以旱灾为主的灾害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隋朝和唐代中期以前,该地区的气候以温暖为主,后期逐渐转变为干冷,呈现干旱化趋势。为应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干旱化,隋唐时期主要通过调整旱地农作物种植结构、发展农业抗旱减灾技术和兴建农田水利工程等,使耐旱的粟、麦、黍等旱地作物得到发展;通过兴修郑白渠、成国渠、永丰渠等水利工程,革新翻车、筒车、水车等提灌工具,使灌溉农业迅猛发展。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抗旱保墒技术、轮作复种技术、劳动工具制作和农田水利技术更加成熟,农业减灾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提高农业生产以及减轻气候灾害威胁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国家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和防灾减灾水平提供了借鉴。

申蕾[5](2020)在《中国都市农业简史》文中认为在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好城市与农业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都市农业作为一种新农业,在国外有着极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而我国都市农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随着不断的发展,在北京、深圳和上海已经有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都市农业起步较晚,目前学术界大部分是从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以及问题探讨的角度去谈论都市农业,而仅有少部分是从农业史的角度出发谈论都市农业,研究传统时期的城市与农业关系的更是很少,没有形成从中国城市与农业的方向来谈论的一部体系。因此,本研究将从城市与农业的关系出发,探寻了先秦直至明清时期的发展状况,先秦时期出现的畿服制指出了后世农业的专业化区域的雏形,西汉隋唐时期都市园圃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齐民要术》中的园圃业为我们展现了具体的发展情况,宋元时期“市”、“坊”界限被打破,城市经济更加繁荣,明清时期大量市镇的出现使城市与农业的关系更加紧密。同时探讨了我国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制约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我国对三农问题始终十分重视,而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了乡村振兴,都市现代农业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典型“三农”事业形态,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都市现代农业领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恰逢其时。德国的屠能圈理论为我国都市农业的梳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这个理论的影响下,我们能够认为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是从负郭之田,到城郊农业再到都市农业一步步走过来的。研究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史能够对我国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城郊发展研究》明确提出了“城郊农业”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专业化使城郊形成了有特色的商品型农业,它依托城市,以城市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就近安排的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商品性农业。城郊农业是包含在都市农业范围之内的,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与农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依据。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并重点阐释现代都市农业研究的有关理论基础,为后文的研究作铺垫。第二章介绍先秦时期负郭田的发展;第三章介绍秦汉隋唐时期园圃业的兴盛,尤以《齐民要术》中园圃的发展为代表,同时叙述了汉唐时期为都城供应粮食的关中农业的发展情况,从水利、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等方面做了介绍;第四章介绍宋元时期城市与农业发展的情况,主要从城市、农村和《清明上河图》中看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第五章介绍明清时期城郊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最重要的农业的商品性生产;第六章介绍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情况。

任丽[6](2020)在《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城市总体布局》文中指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城市建设史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时间的打磨,历久弥新。在近代城市发展中,中国经过四十多年高速的城镇化,城市建设成果卓然。然而,由于西方建筑规划理论的影响,国内城市在建设理念中往往更重视经济生产和实际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却没有对城市整体的自然格局和城市文脉给予足够的关注度。大量历史城市的丰富历史遗存、文化传统、城市格局未得到重视,未能融入现代城市的建设中,导致了现代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分离。中国传统优秀的城市规划理论和经验,在追求高效的城市建设中,渐渐被掩盖其光彩。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华阴在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城市建设史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空间格局。时至今日,同大多数城市一样,由于城市发展建设中对于历史遗存和空间格局保护的忽略,华阴的历史文化空间遗存已所剩无几,城市文脉的延续陷入困境。基于此,本文选取华阴作为案例城市展开分析,系统分析、总结其历史空间格局,并探究将其与城市现代发展相结合的方法与途径。本文通过对历史空间格局相关研究的整理,根据华阴市的特点,总结适用于华阴市历史空间格局研究的基本方法框架。以空间形态的相对稳定为原则划分时期,梳理了华阴城市不同时期的历史空间形态,总结出华阴城市营建的历史经验。最后,针对华阴城市历史空间格局保护与城市总体布局相互矛盾的问题,并结合华阴市的历史空间格局特征,提出历史空间格局的传承策略,将其融入到华阴市的整体布局中,提出了历史空间格局传承保护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概念性的城市总体布局方案。通过对华阴市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城市总体布局的研究发现,城市空间格局与城市总体布局都是在包括城市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的区域层面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总体性把握和规划。因此,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的传承与保护与城市结构、布局在范式上存在很高的契合度。对于城市功能和定位,需要在更大区域的城市群、更高层次的区域层面进行分析和把握,同时也应当将城市的性质、功能定位与城市自身所拥有的历史资源丰富度、历史资源价值等结合,才能确定历史空间格局保护与传承在城市总体定位、功能所占的地位和比重,将其与城市发展更好的结合。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城市历史和传统文化受到大批专家、学者的重视,城市历史空间格局和传统文化如何与城市规划建设结合成为历史城市日益关注的问题。中国城市这幅画卷上关于未来的景象,将联结这个东方古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中国城市的画卷所具有的东方美学一直延续下去。

任捷[7](2020)在《基于文脉延续下的西安城区景观设计中的乡土手法解析》文中研究说明当今城市建设千城一面,地域性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风貌面临现代化建设的冲击,城市大拆大建,部分地区盲目贪大求洋,导致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的缺失。城市特色危机的根源在于没有把城市文脉要素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乡土景观具有本土性、自发性、寻常性,文脉背景下所研究的乡土景观除了包含自然条件、人造环境等物质要素,还应当将景观背后所体现的日常行为、文化和精神等非物质要素考虑在内,以完整的体系建构乡土景观在保留城市特色与尊重地域传统方面的价值。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城市建设在全国乃至世界城市文化保护中意义重大,文脉传承下的西安城市景观塑造了自身独有的乡土特质。本文首先梳理了西安地区景观风貌的变迁情况,从周秦时期乡野的、以农业为主的景观环境到明清西安府城格局的定型再到现当代西安城市景观的发展,得出了城市的传统景观风貌概况与历史景观格局,指明了现代城市建设的无序化、平庸化,为乡土景观的重要性做了铺垫。西安城区运用乡土设计手法的景观营建案例具有延续西安城市文脉尊重城市地域性的内在价值,文章选取了西安城区三位不同设计师不同理念且具有乡土特质的三处景观案例,分别为曲江遗址公园、西安世博园灞上人家服务区及灞柳驿酒店,通过对选取景观案例的空间格局、形态、环境布局、景观节点等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进行深度解析,解析案例中所运用的乡土营造手法并对其乡土特质进行总结,得出文脉下的西安地区乡土景观设计的手法特征。通过西安城区三个景观案例中乡土手法的解析,得出的创新点和结论主要有:1.总结出了西安本土语境下乡土设计手法的五个共性特征。2.由于案例选取的差异性,该成果成为西安地域景观乡土特征的一部分,丰富了乡土景观理论。3.文脉下的乡土手法保留了城市固有的历史背景、文化和地理环境等信息,提供了一种延续地域传统的景观手段。本文基于文脉传承下的西安城区景观设计案例的解析与思考,期望为解决城市特色的缺失问题提供学术参考。

刘珈毓[8](2020)在《建成遗产视角下的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遗产辨识与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历史片区中的建成遗产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积淀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空间形态以及精神内涵。随着遗产保护观念的逐渐深化,建成遗产这一语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开始将遗产保护的关注点从保存本体逐渐转向保护本体及环境,从对“精英式”遗产的推崇转向“一般性”遗产的关注,从对特定价值的阐述到对综合价值的挖掘。伴随着快速城市化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纵观我国遗产保护工作虽取得丰富成果但是城市历史片区仍旧面临着开发过度与特色迷失的困境,历史遗存在单一静态的保护观念及手段之下,同大规模粗犷的地段更新一起造成了城市历史片区空间品质持续下降,片区风貌趋于同质,历史遗存屡遭破坏,这些日益严重的现象使人们意识到了传统文物保护观念已无法适应当下遗产保护与城市共生共荣的语境。今天,城市发展从传统的增量扩张开始转向城市建成领域的环境品质提升,特别是对于城市中的历史片区而言,优化与改善人居环境空间,挖掘和传承文化特色,于是历史文化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共生成为了当下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新要求。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巨大机遇的双重身份的西安,面临着城市历史片区空间活力提升、文脉延续等重要使命。位于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回坊片区,是明城区乃至整个西安市中都较为特殊与典型的民族聚居区,作为内城重要的历史片区,其不仅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是保护与发展矛盾较为突出的地方,至今仍有保存较为完好的空间特质,与城市的其他片区呈现截然不同的风貌,呈现出历史与当下,遗产与生活交织叠加的状态。本研究首先梳理并总结了建成遗产的概念及其内涵指向,试图以建成遗产理论为视角梳理并整合分析历史片区的遗产辨识及其价值认知的框架,并且以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为研究对象,整理了回坊片区的历史脉络与空间发展并客观描述了其社会与空间环境的现状,而后对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进行辨识并对其建成遗产的要素进行分类及特征分析并对其空间分布、形态、生活特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呈现,揭示当下历史片区遗产保护及片区发展的矛盾,进而探索出符合历史与当下、保护与发展协调共生的城市建成遗产辨识的路径与方法,并对内城建成遗产保护及片区发展进行展望,为后续建成遗产保护、空间建设发展与环境品质提升等提供基础资料以及新的思路。

赵一霖[9](2020)在《秦岭北麓长安段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地域时空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秦岭北麓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尖锐。如何合理利用秦岭北麓的土地资源,并更合理的进行聚落规划,已经成为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研究亟待探索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现有的研究集中于短时间尺度景观格局动态、植被或水文等要素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极少涉及对长时间尺度的景观格局研究。本文认为,秦岭北麓聚落景观格局变迁是不同影响因子在不同的作用下发生并逐渐变化的。因而,以秦岭北麓长安段为研究对象,探寻引起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的原因及格局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因果关系的分析得到聚落格局变迁的特征及地域时空规律,以期通过利用这些规律得到既能顺应当代人各种需求的发展,又不破坏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聚落空间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点:(1)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提出。首先对“景观格局变迁”与“聚落”的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在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理论与历史地理学“历史复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驱动—状态—响应”模型提出了研究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二章);(2)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历史复原。对秦岭北麓长安段不同阶段形成的不同聚落景观格局进行描述,根据其空间格局从时间上划分为六个时期,并总结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特征(第三章);(3)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因果关系分析。在划分完时间阶段的基础上找出形成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原因,及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与影响聚落景观格局变化之间的变化规律(第四章);(4)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划分完时间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阶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对秦岭北麓长安段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五章);(5)总结前文的变迁规律,提出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理论模型,分析相应的变化趋势,预测当前的影响因子作用于现状聚落景观格局将会产生的生态环境变化情景,并根据预测结果与历史聚落景观格局变化可能会产生的影响,进而给出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空间策略(第六章)。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复原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的变迁历程,探究聚落景观格局的变迁特征;(2)基于一套完整的长时间历史分析的规划研究方法,揭示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的地域时空规律,构建适用于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理论模型;(3)基于规律判断了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的变迁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空间策略,为长安区政府未来聚落空间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开发建议。

唐由海[10](2020)在《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营城思想的韧性活力、独特审美和哲学底色,丰富了世界城市发展历史。先秦时期的城市选址,充溢着活跃思潮和丰富实践,是中国营城传统的开启之处,但现有城市选址研究成果集中在主要王朝时期,先秦时期研究鲜有成果报道且不成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的研究,从史学角度还原先秦城市选址营建历史,从文化和技术角度挖掘先秦城市选址的基础性价值、源头价值和多元化价值,以弥补对先秦营城传统的理解不足及其价值对“华夏化”贡献的认识不足,并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早期先民智慧。本文采用阶段式论述结合案例城市分析,梳理了自龙山时代到东周结束约2000余年时间内先秦华夏文明主要地域的城市选址起源、分布、流变、融合的动态历程,以综合性研究为主,并选取作为城市选址重要支撑的技术体系和哲学思想进行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先秦华夏城市选址发展历程经历“多源”发育期、“多源”到“一体”期、“一体”到“多元”期三个阶段;提出选址技术体系在先秦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并由“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六方面技术构成,具有“实用理性”特点;发现城市选址受先秦哲学思想影响,并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山水有情的审美观和有为无为的人地观三方面,呈现出“儒道互补”特征,“儒”“道”共同构成了进与退,巧与拙,收与放的矛盾体,形成了华夏选址传统开放、多元、深沉的思想主干和基本线索。

二、隋唐农业区发展原因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隋唐农业区发展原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我国城景空间关系发展的现实困境
        1.1.2 发展背景:国家相关政策对城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1.1.3 现实背景:麟游城景一体空间发展的现实要求
    1.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及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2.2 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城景关系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综述
    2.1 城景关系与城市规划
        2.1.1 城景关系的内涵
        2.1.2 城景关系的属性
        2.1.3 蕴含于城市规划中正确的城景观念及价值选择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景关系相关传统理论
        2.2.2 新时期城景关系相关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实践案例
        2.3.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3.2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2.4 本章小结
3.麟游城区空间现状城景关系及总体布局探析
    3.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形成
        3.1.1 “景”的形成
        3.1.2 “城”的形成
    3.2 麟游城景发展现状
        3.2.1 “景”的现状构成及分布特征
        3.2.2 “城”的总体布局现状特征
    3.3 当下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发展的现实困境
        3.3.1 城市可建设用地紧缺,“城侵景”、“景限城”矛盾频现
        3.3.2 优良风景资源发掘保护不足,城市空间发展特色不显
    3.4 对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发展的思考
        3.4.1 麟游城区空间现状城景关系判定
        3.4.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发展探析
        3.4.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思路
    3.5 本章小结
4.衍生于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功能
    4.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的功能发展分析
        4.1.1 “景”的功能发展分析
        4.1.2 “城”的功能发展分析
        4.1.3 “城景一体”的功能发展探析
    4.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的功能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4.2.1 优势资源条件分析
        4.2.2 城景发展相关政策研究
        4.2.3 区域产业发展对比分析
        4.2.4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功能总体发展研判
    4.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功能
        4.3.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功能发展思路
        4.3.2 产业发展研判及策略
        4.3.3 城区功能定位
        4.3.4 “城景一体”功能发展
    4.4 本章小结
5.凸显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结构
    5.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结构发展分析
        5.1.1 “景”的空间发展分析
        5.1.2 “城”的空间发展分析
        5.1.3 “城景一体”的空间结构发展探析
    5.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的结构发展判析
        5.2.1 “景”的宏观空间格局分析
        5.2.2 “城”的空间拓展方向分析
        5.2.3 “城景一体”的空间结构总体调整判析
    5.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结构
        5.3.1 麟游城区空间结构发展思路
        5.3.2 “城景一体”空间结构
    5.4 本章小结
6.强化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形态
    6.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形态发展分析
        6.1.1 “景”的形态发展分析
        6.1.2 “城”的形态指标测度分析
        6.1.3 “城景一体”的形态发展探析
    6.2 麟游城区空间形态形成主要影响因素
        6.2.1 自然地理景观环境形成限定及引导作用
        6.2.2 历史文化风景资源限制形态边界
        6.2.3 内外交通网络主导形态发展路径
    6.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形态
        6.3.1 麟游城区空间形态发展思路
        6.3.2 “城景一体”空间形态
    6.4 本章小结
7.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总体布局思路及发展策略
    7.1 布局思路
    7.2 发展策略
8.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表1 麟游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199 处)
    附表2 麟游县文物保护单位(38 处)
    附表3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附表4 旅游资源评价等级与图例
致谢

(3)皖北地区地域景观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域景观挖掘利用与保护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1.2 研究地域景观演变是促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与利用的迫切需求
        1.1.3 研究地域景观是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需求
        1.1.4 皖北地区的传统地域景观破坏严重急需保护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范围及历史沿革
        1.5.1 研究范围
        1.5.2 历史沿革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2.1 概念辨析
        2.1.1 地域内涵
        2.1.2 景观内涵
        2.1.3 地域景观内涵
    2.2 研究综述
        2.2.1 地域景观构成相关研究
        2.2.2 地域景观表达相关研究
        2.2.3 皖北地区地域特征相关研究
第三章 皖北地区地域景观要素演变
    3.1 自然要素
        3.1.1 地势地貌
        3.1.2 水文
        3.1.3 植被
        3.1.4 土壤
        3.1.5 气象气候
    3.2 水利要素
        3.2.1 水利防灾与皖北区域环境演变
        3.2.2 灌溉水利设施与皖北农业发展
        3.2.3 航运水利设施与皖北航运体系演进
    3.3 农业要素
        3.3.1 农业发展
        3.3.2 农田类型
        3.3.3 种植作物
        3.3.4 耕作技术
    3.4 聚落要素
        3.4.1 先秦时期聚落分布与选址
        3.4.2 水运主导时期皖北地区聚落发展
        3.4.3 铁路运输时期皖北聚落发展
        3.4.4 皖北地区聚落演变特征
    3.5 社会文化要素
        3.5.1 地域文化中心
        3.5.2 宗族文化
        3.5.3 教育组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皖北地区地域景观影响因素总结
    4.1 自然因素
        4.1.1 自然基底决定皖北地域景观基本形式
        4.1.2 自然灾害限制皖北地域景观空间发展
    4.2 社会经济因素
        4.2.1 政策制度影响皖北地域景观发展重心
        4.2.2 连年战争破坏皖北地域景观发展条件
        4.2.3 农业发展提供皖北地域景观物质基础
        4.2.4 交通建设促进皖北地域景观空间联系
    4.3 文化因素
        4.3.1 风水思想指导皖北地域景观空间布局
        4.3.2 农本思想奠定皖北地域景观思想基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皖北地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
    5.1 现代皖北地区地域景观面临的困境
        5.1.1 城市快速发展改变地域空间格局
        5.1.2 建筑特色逐渐消亡
        5.1.3 民俗传承逐渐断绝
    5.2 皖北地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
        5.2.1 保护皖北区域整体景观风貌
        5.2.2 保留皖北传统聚落格局
        5.2.3 延续皖北传统历史文脉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隋唐黄河中下游地区应对气候干旱化的农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理的旱作种植结构
    (一)粟
    (二)麦
    (三)黍
二、完备的农业技术体系
    (一)成熟的抗旱保墒技术
    (二)轮作复种技术发展
    (三)农田水利工具改进
三、发达的灌溉农业
    (一)人工渠道与农田水利
    (二)水利工程与引黄灌溉
四、结语

(5)中国都市农业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都市农业研究目的、意义和依据
    1.2 都市农业概述
        1.2.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
        1.2.2 都市农业的特点
        1.2.3 都市农业的功能
        1.2.4 都市农业的产业体系
        1.2.5 都市农业的发展概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先秦时期基于自然禀赋的负郭田
    2.1 原始时期的农业
    2.2 夏商时期的农业
    2.3 国野之田
    2.4 畿服之别与负郭田
        2.4.1 畿服的划分
        2.4.2 负郭田的出现
第三章 秦汉隋唐的都市园圃业以及基于京畿供应的关中农业
    3.1 秦汉时期园圃业的发展概况
    3.2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圃业的发展状况
        3.2.1 产生的背景
        3.2.2 《齐民要术》中的园圃业
    3.3 隋唐时期园圃业的发展状况
        3.3.1 隋唐园艺业发展的特点
        3.3.2 茶叶在江南地区的发展
    3.4 园圃业产生的影响
    3.5 基于京畿供应的关中农业之水利工程
        3.5.1 汉代关中繁密的水利网的形成
        3.5.2 隋唐关中进一步发展的水利工程
    3.6 基于京畿供应的关中农业之耕作技术
    3.7 基于京畿供应的关中农业之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3.8 都城的粮食供应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城市与农业
    4.1 宋元时期城市中的农业
    4.2 宋元时期园艺业的发展状况
    4.3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的表现
        4.3.1 城市经济
        4.3.2 农村集市
        4.3.3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业
    4.4 宋元时期城市农业产生的原因
    4.5 宋元时期城市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第五章 明清时期的城郊农业
    5.1 发展概况
    5.2 明清苏杭地区的农业向市镇的转变
    5.3 清代广州城郊农业的发展
        5.3.1 花卉和果业的兴旺
        5.3.2 城郊蔬菜范围不断扩展
        5.3.3 经济作物的发展
第六章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
    6.1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的兴起
    6.2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时代划分
    6.3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的功能
        6.3.1 生产功能
        6.3.2 生态功能
        6.3.3 生活功能
        6.3.4 文化功能
    6.4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的类型
    6.5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
        6.5.1 休闲观光模式
        6.5.2 科普教育模式
        6.5.3 家庭农业模式
        6.5.4 订单农业模式
        6.5.5 绿色农业模式
    6.6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的实践
        6.6.1 北京的圈层发展模式
        6.6.2 .深圳的园区型发展模式
        6.6.3 上海的网络式发展模式
    6.7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特点
        6.7.1 农产品供给能力逐步增强
        6.7.2 优质生产要素不断汇聚
        6.7.3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6.7.4 体制不断创新
        6.7.5 理论探索不断深化
    6.8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6.8.1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存在的问题
        6.8.2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的对策建议
    6.9 都市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城市总体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历史空间格局概念
        1.1.1 空间格局
        1.1.2 历史空间格局
        1.1.3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城市总体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1.4.1 历史空间格局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研究
        1.4.2 历史空间格局传承研究
        1.4.3 城市总体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1.4.4 华阴城市相关基础研究
2 历史空间格局传承与保护
    2.1 历史空间格局研究
        2.1.1 城市历史空间要素选取标准
        2.1.2 格局要素的分类
        2.1.3 要素间的组织关系
    2.2 传承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当下华阴市历史空间格局探析及城市总体布局现状分析
    3.1 华阴市概况及历史脉络
        3.1.1 华阴市概况
        3.1.2 华阴市历史文化脉络
        3.1.3 华阴市历史沿革
    3.2 华阴市历史空间格局探析
        3.2.1 华阴市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规律
        3.2.2 华阴历史空间格局结构性要素
        3.2.3 要素间的组织关系
        3.2.4 华阴市历史空间格局总结
    3.3 华阴市城市总体布局现状与核心问题识别
        3.3.1 建国后城市发展概述
        3.3.2 历版总规对华阴城市发展的引导
        3.3.3 城市总体布局现状及核心问题
    3.4 华阴市历史空间格局的传承与城市总体布局之间存在的问题
        3.4.1 城市功能定位未能体现其城市的历史资源优势
        3.4.2 城市现状空间拓展与历史空间格局保护相矛盾
        3.4.3 城市形态未能与历史空间格局相协调
    3.5 本章小结
4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城市功能
    4.1 华阴市区域发展背景及条件分析
        4.1.1 区域地位与功能定位研究
        4.1.2 城市发展相关政策研究
        4.1.3 华阴市发展条件分析
    4.2 华阴市城市功能与定位研究
        4.2.1 华阴市城市发展思路
        4.2.2 华阴市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4.2.3 华阴市产业发展研判与策略
    4.3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城市定位——国际山水旅游文化名城
        4.3.1 优先生态保护,打造山水名城
        4.3.2 活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名片。
        4.3.3 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5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市城市布局结构
    5.1 华阴市建设用地选择与发展方向判析
        5.1.1 华阴市建设用地选择与空间拓展基本思路
        5.1.2 华阴市空间拓展方向
        5.1.3 华阴市空间建设用地选择
    5.2 华阴市城市结构梳理
        5.2.1 华阴市城市结构调整思路
        5.2.2 华阴市历史空间格局布局结构及复兴
        5.2.3 华阴市城市结构梳理与整合
    5.3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城市布局结构
        5.3.1 城乡产业空间结构
        5.3.2 城乡空间结构
        5.3.3 景观结构
6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市布局形态
    6.1 华阴市历史空间形态
        6.1.1 “南山北水中城”的宏观景观格局。
        6.1.2 “岳渎相望、“山庙一体”的T字形空间格局。
        6.1.3 城郊共荣、山城一体城市营建
    6.2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市布局形态调整的基本思路
    6.3 华阴市布局形态的梳理和整合策略
        6.3.1 山水营城:径流贯城、携山通水
        6.3.2 历史空间格局复兴:原点重塑、通脉兴脉
        6.3.3 城景协调:点带构建、引流入城
        6.3.4 老城传承:遗存挖掘、复兴城脉
    6.4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市布局形态
        6.4.1 宏观尺度下的华阴市域布局形态
        6.4.2 中观尺度下的华阴市中心城区布局形态
        6.4.3 微观尺度下的华阴市布局形态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文脉延续下的西安城区景观设计中的乡土手法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提出和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3.1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关于乡土景观的研究
        1.4.2 国内外关于文脉的研究
        1.4.3 既有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 小结
2.城市文脉与乡土景观
    2.1 城市文脉
        2.1.1 城市文脉内涵
        2.1.2 城市文脉特性
    2.2 西安城市文脉
        2.2.1 自然地理基础
        2.2.2 空间规划形态
        2.2.3 历史文化底蕴
        2.2.4 社会心理积淀
    2.3 不同视角下的乡土景观
        2.3.1 乡土景观的三种区别理解
        2.3.2 乡土景观的基础特征
    2.4 西安地区乡土景观解读
        2.4.1 研究的视角
        2.4.2 景观的要素构成
    2.5 城市文脉与乡土景观的联系
        2.5.1 概念构成要素的重合
        2.5.2 相同的景观乡土基因
    2.6 小结
3.西安地区乡土景观脉络概况
    3.1 西安城乡景观传统风貌
        3.1.1 西周至秦:乡野的环境与农业的兴起
        3.1.2 汉至唐:完善的人居环境体系
        3.1.3 明至清:城市景观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变
    3.2 近现当代西安城乡景观环境
        3.2.1 陪都时期:从军事堡垒到工商业城市
        3.2.2 建国后:商业贸易的大发展及新区建设
    3.3 小结
4.西安城区景观设计案例中的乡土手法解析
    4.1 曲江遗址公园
        4.1.1 历史演变
        4.1.2 景观格局与功能组织
        4.1.3 空间乡土意向
        4.1.4 乡土设计要素
        4.1.5 乡土景观符号
        4.1.6 乡土材料与植物
        4.1.7 小结
    4.2 灞上人家服务区
        4.2.1 与场地的关系
        4.2.2 平面功能组织
        4.2.3 空间乡土意向
        4.2.4 乡土建筑的抽象性表现
        4.2.5 乡土景观符号
        4.2.6 乡土环境的重塑
        4.2.7 小结
    4.3 灞柳驿酒店
        4.3.1 平面功能组织
        4.3.2 空间乡土意向
        4.3.3 乡土建筑特征
        4.3.4 各组团景观特征
        4.3.5 整体环境塑造
        4.3.6 乡土植物与小品
        4.3.7 小结
    4.4 小结
5.景观案例中乡土设计手法共性特征归纳
    5.1 尊重原有的自然条件
        5.1.1 借用场地的原始地形
        5.1.2 减少人为的植物破坏
        5.1.3 保留水体的形态特征
    5.2 提取关中本土地域文化
        5.2.1 基于地域文化的乡土立意
        5.2.2 地域精神的提取
    5.3 因地制宜的空间形态
        5.3.1 顺应地形的空间布局
        5.3.2 气候、水文导向的空间
        5.3.3 关中地区景观空间结构
    5.4 乡土材料技法的运用与创新
        5.4.1 乡土材料的运用
        5.4.2 乡土技艺的创新
    5.5 乡土植物的保留与种植
        5.5.1 文脉传承性的乡土植物
        5.5.2 保留与种植的乡土植物种类
        5.5.3 乡土植物的种植方法
    5.6 小结
6.结语
    6.1 课题研究的结论
    6.2 课题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8)建成遗产视角下的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遗产辨识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遗产保护相关研究综述
        1.3.2 城市及历史片区保护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西安明城区及回坊片区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历史片区保护与建成遗产理论解读
    2.1 历史片区保护的现实状况
        2.1.1 历史片区保护的两种现状背景
        2.1.2 影响历史片区保护现状的外部因素
        2.1.3 影响历史片区保护现状的内在因素
    2.2 建成遗产理论的提出
        2.2.1 建成遗产的概念
        2.2.2 建成遗产理论的演进
        2.2.3 建成遗产的内容构成
        2.2.4 建成遗产的属性特征
        2.2.5 建成遗产的界定标准
        2.2.6 建成遗产的价值构成
    2.3 建成遗产视角下历史片区遗产辨识的路径
        2.3.1 建成遗产视角研究历史片区遗产保护的意义
        2.3.2 历史片区建成遗产的研究维度
        2.3.3 历史片区建成遗产辨识的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回坊片区的社会与空间现状调查
    3.1 回坊片区历史沿革与发展进程
        3.1.1 回坊片区历史发展脉络
        3.1.2 回坊片区空间发展演变
    3.2 回坊片区社会生活现状调查
        3.2.1 回坊片区社会基本构成
        3.2.2 回坊片区民族社会结构
        3.2.3 回坊片区生活方式分类
        3.2.4 回坊片区行政体系与相关制度
    3.3 回坊片区物质环境现状调查
        3.3.1 回坊片区地块划分
        3.3.2 回坊片区土地利用现状
        3.3.3 回坊片区街巷交通现状
        3.3.4 回坊片区建筑综合现状
        3.3.5 回坊片区配套设施现状
    3.4 本章小结
4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辨识
    4.1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辨识原则
        4.1.1 遗产特征的真实与完整
        4.1.2 社会生活的持续与多元
        4.1.3 环境要素的系统与关联
    4.2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辨识过程
        4.2.1 影响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辨识的因素
        4.2.2 回坊片区的建成遗产总体特征
    4.3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要素的识别
        4.3.1 建成遗产本体要素的识别
        4.3.2 建成遗产环境要素的识别
    4.4 本章小结
5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特征与价值评析
    5.1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本体特征分析
        5.1.1 “居住类”建成遗产本体
        5.1.2 “宗教类”建成遗产本体
        5.1.3 “公共类”建成遗产本体
    5.2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环境特征分析
        5.2.1 “居住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5.2.2 “宗教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5.2.3 “商业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5.2.4 “公共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5.3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价值评析
        5.3.1 场所环境价值
        5.3.2 社会生活价值
        5.3.3 精神文化价值
    5.4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问题评述与优化建议
        5.4.1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现状问题
        5.4.2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优化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1.1 研究内容总结
        6.1.2 启示与思考
    6.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9)秦岭北麓长安段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地域时空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现实问题与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秦岭北麓历史相关研究综述
        1.5.2 聚落变迁相关研究综述
        1.5.3 格局变迁规律相关研究综述
        1.5.4 总结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论文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景观格局变迁
        2.1.2 聚落
        2.1.3 地域时空规律
    2.2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功能”理论
        2.2.1 景观格局
        2.2.2 景观过程
        2.2.3 景观功能
        2.2.4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3 历史地理学“历史复原”理论
        2.3.1 逆行法
        2.3.2 系列横剖面法
        2.3.3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2.3.4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
        2.4.1 “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
        2.4.2 “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的应用
        2.4.3 基于“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的调整与扩充
    2.5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2.6 本章小结
3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历史变迁
    3.1 秦岭北麓长安段概况
        3.1.1 地质地貌
        3.1.2 植被土壤
        3.1.3 历史文化
        3.1.4 现代交通
    3.2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历程
        3.2.1 聚落数据来源
        3.2.2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数量的变迁过程
        3.2.3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整体变迁
    3.3 各阶段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特点
        3.3.1 秦汉时期
        3.3.2 隋唐-宋元时期
        3.3.3 明朝时期
        3.3.4 清初-清中叶时期
        3.3.5 清末-民国时期
        3.3.6 建国后时期
    3.4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的变迁特征
        3.4.1 聚落密度不断增多
        3.4.2 聚落呈空间集聚分布
        3.4.3 多轴延伸、圈层扩展
        3.4.4 聚落呈低海拔分布
        3.4.5 沿河流趋向显着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因果关系的研究
    4.1 秦岭北麓长安段各时期聚落景观格局形成的影响因子
        4.1.1 秦汉时期
        4.1.2 隋唐-宋元时期
        4.1.3 明朝时期
        4.1.4 清初-清中叶时期
        4.1.5 清末-民国时期
        4.1.6 建国后时期
        4.1.7 聚落景观格局形成的影响因子汇总
    4.2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因果关系
        4.2.1 影响因子的分类
        4.2.2 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式
        4.2.3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因果关系
    4.3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规律
        4.3.1 缓坡、临下
        4.3.2 坡向无指向
        4.3.3 趋水、贴路
        4.3.4 扇群,多中心
    4.4 本章小结
5.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1 秦岭北麓长安段生态环境的变迁
        5.1.1 初始期(原始-秦汉)
        5.1.2 平衡期(隋唐-宋元)
        5.1.3 过度期(明)
        5.1.4 转折期(清初-清中叶)
        5.1.5 失衡期(清中叶-民国)
        5.1.6 恢复期(建国后)
    5.2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5.2.1 生态环境变化要素及其影响过程
        5.2.2 聚落景观格局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
        5.2.3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5.3 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5.3.1 耕地面积的扩张
        5.3.2 建设用地的扩张
        5.3.3 水环境下降
        5.3.4 动植物种群减少
    5.4 本章小结
6.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规律及策略
    6.1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理论模型
        6.1.1 规律揭示
        6.1.2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理论模型
    6.2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趋势
        6.2.1 聚落景观格局影响因子变迁趋势
        6.2.2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趋势
        6.2.3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趋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3 聚落景观格局空间策略
        6.3.1 秦岭北麓长安段景观格局框架
        6.3.2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适应性发展模式
        6.3.3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发展策略
    6.4 本章小结
7.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Ⅰ图片索引
附录-Ⅱ表格索引
致谢

(10)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1.1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理论空心化
        1.1.2 中国历史城市的可资借鉴
        1.1.3 华夏城市选址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念界定
        1.2.1 “华夏”——先秦时期总体时代特征
        1.2.2 研究对象
        1.2.3 时空跨度
    1.3 相关研究情况
        1.3.1 史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2 环境适应性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3 类型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4 研究综述
    1.4 研究问题、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核心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先夏的城邑选址
    2.1 农业与前龙山时代的城邑
        2.1.1 栽培农业的出现
        2.1.2 农业经济形成与聚落城邑化
        2.1.3 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时代的聚落
    2.2 龙山时代长江流域城邑选址
        2.2.1 长江上游地区
        2.2.2 长江中游地区
        2.2.3 长江下游地区
    2.3 龙山时代河套地区城邑选址
        2.3.1 岱海地区
        2.3.2 大青山南麓
        2.3.3 陕东地区
    2.4 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城邑选址
        2.4.1 中原地区
        2.4.2 海岱地区
    2.5 不同区域的选址特点
        2.5.1 长江流域选址小结
        2.5.2 河套地区城址小结
        2.5.3 黄河中下游地区城址小结
    2.6 华夏城邑选址传统初现
        2.6.1 多元化特征
        2.6.2 一体化趋势
        2.6.3 礼制萌芽
        2.6.4 防洪思想
第三章 夏、商的城市选址
    3.1 夏的都邑选址
        3.1.1 夏的社会文化
        3.1.2 新砦城址
        3.1.3 二里头城址
        3.1.4 夏都邑选址特点
    3.2 商的城市选址
        3.2.1 商的政治经济
        3.2.2 偃师商城
        3.2.3 郑州商城
        3.2.4 安阳殷墟
        3.2.5 商都邑选址特点
        3.2.6 地方城邑选址
第四章 西周的城市选址
    4.1 西周的都邑政治制度
        4.1.1 宗教思想
        4.1.2 宗法制度
        4.1.3 分封制度
        4.1.4 都邑制度
    4.2 早周都城选址
        4.2.1 豳
        4.2.2 周原
    4.3 周都城选址
        4.3.1 丰镐
        4.3.2 洛邑成周
    4.4 诸侯国城市选址
        4.4.1 燕国都城琉璃河
        4.4.2 齐国陈庄西周城址
第五章 东周的城市选址
    5.1 东周的政治经济
        5.1.1 生产技术
        5.1.2 意识形态
        5.1.3 政治形态
        5.1.4 城邑建设
    5.2 东周城址的违制
        5.2.1 擅自建城
        5.2.2 扩大规模
        5.2.3 改变形态
    5.3 诸侯国国都选址
        5.3.1 楚都纪南
        5.3.2 鲁都曲阜
        5.3.3 齐都临淄
        5.3.4 赵都邯郸
        5.3.5 新郑郑韩故城
        5.3.6 燕下都
        5.3.7 灵岩古城
    5.4 地方城市选址
        5.4.1 晋国晋阳城
        5.4.2 秦国成都城
    5.5 秦咸阳选址
        5.5.1 宏观与微观选址
        5.5.2 基本格局
    5.6 小结
        5.6.1 从多源到一体
        5.6.2 从一体到多元
第六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技术体系
    6.1 先秦的科学技术
        6.1.1 “数术”
        6.1.2 先秦的科学技术
    6.2 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
    6.3 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
        6.3.1 相土九州
        6.3.2 度地量民
    6.4 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
        6.4.1 “防水”与“得水”
        6.4.2 城址位置与形态
        6.4.3 城墙修筑技术
    6.5 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
        6.5.1 水土保持
        6.5.2 沟洫及水利建设
        6.5.3 流域治理与城市兴起
        6.5.4 典型的流域治理
    6.6 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
        6.6.1 天文观测
        6.6.2 授时而为
        6.6.3 应时建城
    6.7 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
        6.7.1 政治天文学
        6.7.2 分野说
        6.7.3 北极(帝星)与三垣
        6.7.4 北斗崇拜
        6.7.5 象天设邑
    6.8 小结:实用理性的技术体系特征
第七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哲学思想
    7.1 华夏哲学思想的形成
        7.1.1 思想与权力的分离
        7.1.2 士与流派的形成
        7.1.3 反思、抽象和论证的出现
    7.2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7.2.1 辩证的阴阳论
        7.2.2 唯物的气论
        7.2.3 运动的五行说
    7.3 山水有情的审美观
        7.3.1 比德山水
        7.3.2 天地大美
    7.4 有为无为的人地观
        7.4.1 儒家的君子有为
        7.4.2 道家的圣人无为
        7.4.3 墨家的兼爱节用
        7.4.4 法家的人与天调
    7.5 小结:儒道互补的选址思想特征
        7.5.1 “美”“善”的互补
        7.5.2 “主动”中的“被动”
结语
    1.研究贡献
        1.1. 厘清了先秦城市选址的发展脉络
        1.2. 提炼了先秦城市选址形成的“实用理性”技术体系
        1.3. 提出先秦哲学思想在城市选址方面具有“儒道互补”特征
    2.华夏城市选址研究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借鉴意义
        2.1 注重城市安全
        2.2 遵循发展规律
        2.3 合理城市定位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3.1 研究不足
        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隋唐农业区发展原因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D]. 武聪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皖北地区地域景观演变研究[D]. 胡宇.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4]隋唐黄河中下游地区应对气候干旱化的农业技术研究[J]. 贾兵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5]中国都市农业简史[D]. 申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6]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城市总体布局[D]. 任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文脉延续下的西安城区景观设计中的乡土手法解析[D]. 任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8]建成遗产视角下的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遗产辨识与价值研究[D]. 刘珈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秦岭北麓长安段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地域时空规律研究[D]. 赵一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D]. 唐由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标签:;  ;  ;  ;  ;  

隋唐农区发展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