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香港:女作家眼中的“双城记”——从王安忆到张爱玲(论文文献综述)
龚玲芬[1](2021)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 ——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文中提出
闾庆超[2](2021)在《在上海寻找“上海” ——王安忆的上海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堪称中国近百年来最富传奇性的城市,只用了一百多年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一跃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使得上海文化总体呈现出丰富、多元、包容的特点,这些特质为文学书写者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和广阔的写作舞台,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学者为其着书立说。王安忆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她自20世纪80年代的“雯雯系列”、《流逝》,到90年代的《长恨歌》;从新世纪初的《富萍》、《桃之夭夭》、《天香》,到2018年的《考工记》、再到2020年发表的《一把刀,千个字》,在继承和借鉴诸如张爱玲、苏青等上海女作家的写作经验基础之上,赋予自身细致、丰富的上海生存体验以文学、历史等价值意义,把个人记忆和时代记忆、历史与现实、日常与永恒完美融合,在文学的世界中寻找和建构了独特的“上海”。本论文,将以王安忆小说作品文本为中心和基础,梳理归纳前人研究成果,试图探究王安忆由呈现具有上海特色的“弄堂”、“上海女性”到建构出上海“芯子”的书写策略,并对其笔下的上海精致、讲究又坚韧、务实的文化精神进行解读。第一章,探究上海、王安忆、上海书写三者的关系。论文认为,开放、包容且具有丰富历史底蕴的现实上海,以及长期以来,各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专家学者对于上海的着书立传,加上王安忆本人的自身经历及思考,三者相互融合和支撑,共同造就了王安忆持久、丰富且独具艺术魅力的上海书写。第二章,探究王安忆上海书写的内容。本章主要通过对王安忆上海书写中最具代表性的空间意象——弄堂、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上海女性,以及由“弄堂”(物)和上海女性形象共同呈现出的上海的“芯子”(精神)的进行重点解读研究,运用文学文本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王安忆上海书写内容由点而线,再到面的研究。第三章,探究王安忆上海书写的策略。论文认为,王安忆以独特细腻的女性视角,站在市民立场,以平视的叙事角度,把上海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由表及里,从世俗中来,再到时代生活的本质里去。由此,她既寻找和建构了文学意义上的“上海”,也体现出她对历史与城市、时代与个人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与社会学研究价值。
毛海莹,娄佳施[3](2020)在《上海都市民俗的文学书写》文中研究指明都市民俗是在都市环境中蕴育形成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及语言民俗等。在20世纪华洋杂处的上海,都市民俗形成了其特有的兼容并蓄的特点。对上海都市民俗的文学书写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的"异质民俗"书写、40年代新市民作家的"日常民俗"书写,以及80、90年代当代作家的"民俗寻根"书写等阶段,从而建构起了一条跨越时空的都市民俗文学书写的独特的风景线。都市民俗的文学创作承传也积淀着作家个人的文化情结与国家民族的文化记忆,具有文学史的意义与价值。
陈少筠[4](2020)在《现实主义与个人体验 ——论王安忆的身份悖论》文中指出王安忆,1954年出生于南京,周岁后随母亲茹志鹃迁居至上海,并在上海生长生活。上海是王安忆成长的城市,是王安忆文学创作的重要背景。王安忆自1978年正式发表第一篇小说作品,至今从事文学创作已四十余年,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常青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书写城市生活和城市居民为内容的城市文学逐渐受到关注。王安忆创作了大量与上海相关的文学作品,自然吸引了评论界的眼光。本文选取王安忆书写个人体验的散文及现实主义的城市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作家在两种文本中呈现的不同城市体验,即其散文叙述倾向于一种“不可知”的城市体验,而其虚构的小说作品中则注重对“可知”的城市体验的描述。本文试图对王安忆的两种文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获得作家完整的城市体验,并深入分析不同城市体验背后的深层动因,探究其中蕴含的作家的身份意识。纵观当前学界对王安忆及其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其中不乏对作家的文学作品与身份认同相关方面的研究。学界对王安忆的关注主要聚焦于她的小说作品,特别是她所创作的与上海相关的城市文学。前人学者研究着作颇丰,然而王安忆的散文往往作为作家人生经验与成长经历的补充材料,学界关注王安忆的城市感知往往限于现实主义的小说作品,而对散文与小说中书写不同的城市体验缺乏关注。诚然,上海城市有其可知的一面,亦有其不可知的一面,王安忆受现实主义风格所限,在小说中书写可知的城市,而将城市不可知的一面,留给了部分散文创作。本文立足文本,进行深入的话语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王安忆散文与小说之间的缝隙,试图厘清王安忆书写切身体验的散文与现实主义小说中不同的城市体验。本文分三章重点论述王安忆的城市体验及其背后的身份意识。绪论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及研究空间。第一章围绕王安忆的散文,分析其在“散文”中所呈现的“不可知”的城市体验:以地面视角观察到的城市“迷宫”、在时间与空间中流变的城市体验以及虚无的城市历史体验。第二章以王安忆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学为对象,分析其在小说作品中呈现的“可知”的城市体验:以鸟瞰视角观察到的全知的城市空间、日常生活是城市在变化中不变的内核以及城市历史可知的体验。第三章探讨王安忆两种不同的城市体验背后蕴含的身份意识,“不可知”的城市体验指向作家“外来户”的身份认同,“可知”的城市体验受现实主义的支配,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赋予作家“上海人”的身份,“外来户”与“上海人”共同构成了王安忆的身份悖论。结语部分总结前文,并提出本文尚未解决的问题。
梁芳画[5](2020)在《王安忆上海书写的认同困境》文中研究表明王安忆自上世纪80年代踏入文坛以来便备受文学评论界的青睐,也收获了众多读者。王安忆最初以处女作《雨,沙沙沙》出现在大众视线中,一时间,几篇知青题材的作品成为她的早期代表作。1995年,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出版,同年时逢海派作家代表人物张爱玲逝世,王安忆恰以上海题材见长,因此她被学界部分研究者看作海派作家的又一传人,对她的上海书写进行的研究就更为活跃。本文通过对王安忆上海书写的部分代表性作品进行解读,试图将其几个关键部分勾连起来系统分析,阐释王安忆基于个人身份产生的认同困境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论文正文部分共分三章,分别通过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知青书写、移民书写、女性书写及身为作者的王安忆本人在这几种身份认同中表现出的矛盾与困惑展开论述。第一章分析王安忆知青身份中的尴尬,共分为三节,分别从王安忆知青题材的创作、对知青身份的确认,以及与此身份认证相关的创作中呈现的对自身与社会的思考。第二章着重讨论王安忆通过移民书写及乡村回望中表现的对“上海人”身份的认同困难,具体分析她对南下干部、进城保姆等“外来户”形象的描写展现其融入上海的渴望,同时通过她在其他作品中对现代化都市上海的批判和自觉想象的乡村桃花源发掘她的“上海人”认同矛盾,进而观察其自我认同分裂之处。第三章将王安忆的上海书写与女性书写结合,通过对她创作中展现的女性意识和构建的女性身份认同,以及其中与男性话语体系握手言和的矛盾之处,展现其上海女性书写中体现的独特而丰富的内涵。
孙煜乔[6](2020)在《王安忆小说中的母女关系》文中研究表明与众多“50后”作家将乡村作为写作根据地不同,王安忆热衷探讨的是人物如何在城市获得合法身份,从其为数不多的农村题材作品来看,无论是早年对插队地方的冷静回望,还是现代化浪潮下,所产生的对乡村古典美的寄托,人物的空间迁移成其不变视点。风云时代的教育断崖、母亲茹志鹃的文学启蒙、前辈同行们的指引,照映出自身经验与想象力的匮乏,形成其写作心态上的紧张感。因此,她立足于熟稔的家庭叙事,尤其是宗法文化影响下同为弱势的母女,作为关照时代脉搏的切口。母女为保全各自的生存地位,在家庭内部窥探、争夺、合作,非血亲的养母养女在利益倾轧上则更为明显。房产往往成为母女争夺的关键,一旦落败便要自谋出路,身体多成为交换资本,佼佼者因善谈判占到上风。母女借助婚姻完成其空间迁移中的命运翻转。母亲恐惧女儿青春的迫近,女儿在母亲阴影下焦虑,母女角力实为时间之争。王安忆以“雯雯”的自我抒发为起点,步入文坛已有四十余年。她笔下上海里弄公寓中的庸常人物,展现了新意识形态下的新上海风貌,其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坚韧品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其创作在通俗和严肃中平衡,受到学院和市场的认可。值得注意的是,其小说过于注重真善美的心灵世界,而有意规避真实人性欲望的挣扎,呈现出的人物形象不免扁平化、思想钝化。此外,虽然王安忆并不接受女性主义的称号,但她在情节设置和人物性格塑造上都显露出对女性人物的优待。令人钦佩的是,王安忆数十年如一日的创作活力,以及她对时代的洞察力。最后,她对女性题材的推陈出新,体现出她对新时代中女性命运的关注,其创作不断丰富着新世纪女性写作。
李双伶[7](2019)在《80-90年代王安忆创作转型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位勤于思考,且高产的当代作家,王安忆的作品不可谓不丰富。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当与王安忆同期的很多80年代作家纷纷遭遇了写作危机的时候,王安忆却又一次爆发出了惊人的创作力。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为期一年的沉寂后,王安忆创作出了《叔叔的故事》,一反之前的创作风格,以冷静的笔调审视了两代知识分子不同的精神状态和困境。王安忆在九十年代初的转型是清晰可见的,不仅在形式风格上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巨大改变,同时也在思想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伴随着这些改变的是,王安忆把书写和阐释的难题推给了读者和文学评论者。我们如何正视王安忆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转型?她的思想在这一时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创作转型对作家自己意味着什么?或者,在更大的层面上说,王安忆在这一时期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她要通过转变回应什么?这些问题不仅对于理解王安忆九十年代以至当下的创作十分重要,而且,对于王安忆这样一位关心现实关心社会的作家来说,理解她在九十年代初的转型,可以带出对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社会转型的探索。反过来,在社会历史的层面上理解王安忆,可能更能确认王安忆创作转变的重要性。本文就以理解王安忆的创作转型为切入点,试图清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社会转型。
李悦[8](2019)在《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女性身份认同研究》文中提出王安忆是中国文坛中独特的存在,她视野开阔、能够灵活驾驭多种文学题材,以不凡的丰姿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开拓创新。她用温婉细腻的笔触书写着上海这座大都市的精神风韵,细致刻画出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女性,体现了作家热切的人文关怀。王安忆站在理性思辨的视角,致力于挖掘上海与女性的深层关系及其赋予的时代意义,具有非凡的文学价值。本论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引言部分:概括评论界对于作家王安忆的研究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阐释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将王安忆笔下的女性形象划分为三个类别——上海原住民形象、外来移民形象以及知青形象。通过将这些女性形象梳理归类,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王安忆笔下鲜活的女性形象,在女性形象生活化的处理方面,在日常生活描写中突显出文学性,提升了小说的审美内涵。第二部分:首先阐明身份认同的概念,然后通过小说文本深入探究女性陷入身份认同危机的缘由,从“文化落差”中的沦落、“弄堂女儿”归属感的缺失以及“外来户”上海梦的幻灭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从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认同、城市空间与自我认同以及上海市民文化与女性身份认同三个方面写城市与女性身份认同,通过分析城市与女性之间的关系,阐述女性是如何在上海这座大都市里获得对自我的身份认同。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同时,提出王安忆在多年小说创作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创作理念,她的小说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及独特的美学特征,获得了众多批评家和广大读者的认同与接受。
罗月[9](2019)在《王安忆小说创作对中国女性主义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当代文坛中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王安忆一直广受学界关注。身为女性作家的她,在小说创作中不仅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小说创作中体现出的相关问题更是对中国女性主义的建构具有潜在影响。本文从王安忆的小说文本出发,分析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书写问题,探究王安忆小说创作对中国女性作家与女性叙事的影响;分析其文本中的女性意识,阐述这些女性意识的成因与转变过程,来探寻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对当代女性意识的引导作用;并将王安忆小说创作中鲜明的女性意识与中国当代的女性相结合,试图探寻当代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本文试图从以上三个方面出发,分析王安忆小说创作对中国女性主义建构的潜在影响。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与王安忆创作问题相关的女性主义理论述评”,主要采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梳理与王安忆创作问题相关的中西方女性主义理论问题,在对相关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试图发现中国女性主义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借鉴与自身的发展。第二章“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书写问题和女性问题”,主要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一方面从女性叙事角度看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书写问题,发掘王安忆小说创作中主观真实的创作观念和深切体认女性生命的主题意蕴,及其小说创作中对诗性与女性生命形态的追求而形成的女红式叙事风格;另一方面,从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女性问题角度出发,分别阐述“奴隶”与“他者”状态下的蒙昧女性意识;“出走”和“回归”中妥协与挣扎状态下迷茫的女性意识;对传统婚姻观、贞洁观和清规戒律突破状态下的女性意识,探寻各种状态下女性意识转变的原因及表现。第三章“王安忆小说创作对中国女性主义的潜在影响”则在前两章基础之上,重点探究王安忆小说创作对建构中国女性主义的潜在影响,分别从王安忆女红式叙事风格与集体型声音的运用对女性作家与叙事的影响、其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对性别观念“重塑”以及当代女性同盟形成的影响、其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向“社会化”与“自我”转变对当代女性寻找精神追求的影响。
王艳芳[10](2018)在《凝视异域:张爱玲的南洋书写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终其一生,张爱玲未曾真正涉足南洋。但南洋意象不时出现在她的文学想象中,参差错落地表现在她的小说、散文和电影剧本之中,具化为书写中的南洋故事片段、南洋人物群像、南洋风土人情和南洋华侨观念。张爱玲的南洋书写既涉及南洋宗教,又关乎南洋艺术;不仅有南洋风情,亦有南洋文化;还对南洋华侨群体有冷静的凝视和剖析,构造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众不同的南洋想象,形成独特的南洋书写风格,并对当代东南亚华文作家的创作形成某种影响之焦虑。
二、上海/香港:女作家眼中的“双城记”——从王安忆到张爱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香港:女作家眼中的“双城记”——从王安忆到张爱玲(论文提纲范文)
(2)在上海寻找“上海” ——王安忆的上海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本选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上海·王安忆·上海文学书写 |
第一节 上海·文学上海 |
第二节 王安忆与上海 |
第三节 王安忆的上海书写 |
第二章 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 |
第一节 弄堂·弄堂精神 |
第二节 “到底是上海人” |
第三节 上海的“芯子” |
第三章 王安忆上海书写的策略 |
第一节 市民立场 |
第二节 日常话语书写 |
第三节 女性视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上海都市民俗的文学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四马路”文学到“大马路”文学 |
二、回归日常民俗的都市“传奇”书写 |
三、独具精神底色的都市民俗“寻根”书写 |
四、结语 |
(4)现实主义与个人体验 ——论王安忆的身份悖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空间 |
第一章 散文中“不可知”的上海 |
第一节 地面视角:城市“迷宫” |
第二节 空间在时间中流变的上海体验 |
第三节 寻找上海历史:虚无 |
第二章 “虚构”中“可知”的上海 |
第一节 鸟瞰视角与熟人社区 |
第二节 变化中的不变:日常生活 |
第三节 建构的城市历史 |
第三章 “不可知”的上海与“可知”的上海背后 |
第一节 “不可知”的上海:“外来户”视角 |
第二节 “可知”的上海:现实主义 |
第三节 “外来户”与“上海人”的身份悖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王安忆着作发表年表(1976-2018) |
(5)王安忆上海书写的认同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知青书写:“知青”身份的尴尬 |
第一节 个人经历的重组与复现 |
第二节 回沪“知青”的迷惘 |
第三节 上海憧憬的破灭与重构 |
第二章 移民书写:“上海人”的认同困难 |
第一节 进退维谷的“城”与“乡” |
第二节 对现代化都市的失望与逃离 |
第三节 营造理想桃花源——想象乡村 |
第三章 女性书写:自相矛盾的“女性”身份认同 |
第一节 上海最好的代表:女性 |
第二节 女性认同视野之下的身份建构 |
第三节 构建女性身份认同的矛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王安忆小说中的母女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影响母女关系的文化心理 |
二、 选题对象及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创作成因 |
第一节 时代——“69届初中生” |
一、 知识就是力量 |
二、 回望乡村的变奏曲 |
第二节 家庭——母亲半边天 |
一、 母亲当家 |
二、 “最后的贵族” |
第三节 文坛交往——师傅们 |
一、 阅读资源 |
二、 同行们:前辈、同辈及后辈 |
第二章 母女关系——利益的排列组合 |
第一节 窥视者——《流水三十章》 |
一、 缺失的母性 |
二、 超我的苦行僧 |
第二节 竞赛型——《长恨歌》 |
一、 时间的心理战 |
二、 家贼难防 |
第三节 合伙人——《向西,向西,向南》 |
一、 为大局的利益伙伴 |
二、 利益同盟的瓦解 |
第四节 其他女性监护人——亲戚明算账 |
一、 《好姆妈、谢伯伯、小妹阿姨和妮妮》:遗传学中的人性恶 |
二、 《米尼》、《众声喧哗》——葛朗台们 |
第三章 母女关系的叙事重心 |
第一节 作为生计之重的房产 |
第二节 《富萍》、《香港的情与爱》——走出乡村,走进婚姻 |
第三节 沟通的等级——话术和腹语 |
第四节 母女之战——时间的焦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安忆创作年表(1978-2019) |
一、 单作品目录 |
二、 作品集 |
附录2 王安忆阅读史 |
一、 中国部分 |
二、 外国部分 |
三、 影视戏曲 |
致谢 |
(7)80-90年代王安忆创作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提出问题 |
1.2 王安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转折的时代 |
2.1 转折的历史 |
2.2 转折的知识界 |
2.3 突破叙事危机的可能性 |
3 危机的时刻 |
3.1 英雄心与现代性 |
3.2 虚妄的“内面” |
3.3 反省与总结 |
4 作为启示的革命理想 |
4.1 反抗的种子 |
4.2 向“革命”求援 |
4.3 重临现代性 |
5 从市民社会出发 |
5.1 从反抗理论开始 |
5.2 作为资源的都市日常 |
5.3 市民社会的理想与危机 |
5.4 想象性的解决: 作为乌托邦的市民社会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女性身份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创作概况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安忆笔下的女性形象 |
第一节 上海原住民形象 |
一、第三世界的“他者” |
二、上海城市身份的优越感 |
三、日常生活中的“柔韧” |
第二节 外来移民形象 |
一、顺利融入上海的女性形象 |
二、挣扎在城市边缘的女性形象 |
第三节 知青形象 |
一、重新融入城市的知青形象 |
二、被城市放逐的知青形象 |
第二章 女性身份认同危机 |
第一节 “文化落差”中的沦落 |
一、女性对第一世界的文化膜拜 |
二、第三世界女性自我的迷失 |
三、“他者”身份认同的困境 |
第二节 “弄堂女儿”归属感的缺失 |
一、难以融入上流社会的身份困境 |
二、女性家庭身份的错位 |
三、阶层坠落与女性的自我否定 |
第三节 “外来户”上海梦的幻灭 |
一、生存问题诱发的身份自觉“边缘化” |
二、从“同志的后代”到“弄堂的娇娃” |
第三章 城市书写与女性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认同 |
一、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与自我确定 |
二、日常生活的世故人情与自我重塑 |
三、世俗生活中的爱情与自我完善 |
第二节 城市空间与自我认同 |
一、弄堂空间与阶层意识 |
二、闺阁与女性身份 |
三、街道与世俗生活 |
第三节 上海市民文化与女性身份认同 |
一、滑稽戏 |
二、海派电影 |
三、交谊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王安忆小说创作对中国女性主义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与王安忆创作问题相关的女性主义理论述评 |
第一节 相关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概述 |
一 女性书写理论 |
二 女性主义叙事学 |
三 酷儿理论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一 20 世纪80—90 年代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 |
二 近期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
一 现代女性主义文学——反抗与依附 |
二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探索与多样化 |
第二章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书写问题和女性问题 |
第一节 从女性叙事角度看王安忆的书写问题 |
一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王安忆书写问题 |
二 从边缘叙事中挣扎出的王安忆小说书写问题 |
第二节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女性问题 |
一 蒙昧状态下的女性意识——心甘情愿的“奴隶”和绝对的“他者” |
二 困境状态下的女性意识——“出走”和“回归”中的妥协与挣扎· |
三 突破状态下的女性意识——对传统婚姻观、贞洁观和清规戒律的突破 |
第三章 王安忆小说创作对中国女性主义的潜在影响 |
第一节 对女性作家与女性叙事的影响 |
一 女红式叙事 |
二 集体声音的魅力 |
三 女性文学权威的建构 |
第二节 女性意识的深化 |
一 社会影响:时代演变对性别观念的“重塑” |
二 探索与建立:当今社会“女性同盟”的构筑 |
第三节 新时代女性的“社会化”转变 |
一 “雄化”向“社会化”过渡 |
二 “他者”向“自我”过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凝视异域:张爱玲的南洋书写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造南洋:张爱玲作品的南洋元素 |
二、凝视南洋:混杂文化中的诡异审美 |
三、不在场的“在场”:张爱玲的南洋情结 |
四、被凝视的凝视者:张爱玲及其作品的南洋影响 |
四、上海/香港:女作家眼中的“双城记”——从王安忆到张爱玲(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 ——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D]. 龚玲芬.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在上海寻找“上海” ——王安忆的上海书写研究[D]. 闾庆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上海都市民俗的文学书写[J]. 毛海莹,娄佳施.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06)
- [4]现实主义与个人体验 ——论王安忆的身份悖论[D]. 陈少筠. 南京大学, 2020(04)
- [5]王安忆上海书写的认同困境[D]. 梁芳画.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王安忆小说中的母女关系[D]. 孙煜乔. 吉林大学, 2020(08)
- [7]80-90年代王安忆创作转型研究[D]. 李双伶. 海南大学, 2019(04)
- [8]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女性身份认同研究[D]. 李悦.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王安忆小说创作对中国女性主义影响研究[D]. 罗月.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10]凝视异域:张爱玲的南洋书写及其意义[J]. 王艳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