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林中攀缘植物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乔,刘磊[1](2021)在《重庆观赏性攀缘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可利用绿地面积越来越少,在这种趋势的引导下,城市绿化逐渐由地面向立体空间发展,在地形特殊、高差较大的重庆尤是如此。攀缘植物因其独有的生物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立体绿化中。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研,对重庆观赏性攀缘植物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得出重庆的常见观赏性攀缘植物种类共36种,隶属于22个科,应用特征有种类繁多,观赏价值高;耐粗放管理,易于栽培;用地面积小,生态效益高。其应用形式有墙面绿化、花架绿化、天桥和轨道绿化、地面覆盖绿化、边坡山石绿化、篱、栏绿化。根据调查分析可知,目前重庆攀缘植物的应用形式多样,但仍存在应用种类过少、缺乏合理搭配、管理过于粗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未来重庆攀缘植物的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裴进文[2](2021)在《西安平原型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凿齿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是中华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乡村景观是以大地为背景、以聚落为核心、以农田为基底的环境综合体,沉积着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的空间营建智慧,保护建设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风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植物种植是乡村景观形成的重要组成要素,具有生活生产、乡土文化、庭院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中植物景观营造城市化手法越来越突出,乡村地域特色保护与传承创新面临挑战。本文以西安平原地区典型乡村景观传统特色和建设现状分析入手,针对植物种植设计过程中植物景观趋于同类化且不满足村民生活需求等问题,探究一种既能留住“乡愁”延续乡村景观地域特征,又能适应现代乡村居民实际生活需求的乡村植物景观设计方法。首先,提出村域空间肌理的植物景观整体规划布局,从空间肌理形态入手,尊重和延续乡村空间肌理的空间尺度、形态、界面以及功能属性。基于共同缔造理念,提出多元主体参与式植物景观设计方法和流程。其次,通过分析乡村的空间肌理构成要素的类型、各空间肌理要素的空间尺度、界面构成、功能属性以及各空间肌理要素中植物景观的分布特征、功能作用、植物与空间肌理的关系,归纳总结西安平原型乡村典型空间肌理的特征以及各空间肌理中植物景观类型及分布方式,提出了西安平原型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模式,包括乡村街巷空间植物种植设计、建筑庭院空间植物种植设计、公共空间节点植物种植设计、农田林网植物种植设计模式。最后,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凿齿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实践研究对象,开展村庄现代生活环境需求与村庄植物种植设计之间关系的访谈调查,实践西安平原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和设计模式。
李建伟[3](2021)在《山地牡丹专类园规划设计 ——以河北天宝寨牡丹专类园为例》文中提出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我国传统名贵花木,花型优雅、色泽美丽、雍容华贵、寓意美好,我国自唐宋时期,牡丹就受到大众喜爱。牡丹专类园是牡丹应用与观赏的主要形式,既有利于种质资源保护、新优品种培育、科学研究,又适合休闲观光与科普教育。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调研,本文对植物专类园基础理论、山地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方法和牡丹专类园应用形式做了系统性整理,并以此为基础,对河北天宝寨牡丹专类园进行规划设计。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梳理了植物专类园的特点、功能和类型等基础理论,为牡丹专类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探讨了山地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方法,通过对山地景观营造理论的分析研究,从空间布局、轴线设计、竖向控制、路径规划、时空韵律和意象特征六方面总结出山地植物专类园基础的规划设计方法。(3)总结了山地牡丹专类园景观营造的基本方法。为了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突出牡丹景观主题,还需搭配种植其他乔灌、藤本、地被类植物。为了丰富景观多样性,增加游园趣味性,牡丹专类园应有一定的地形起伏,营造适量的建筑小品。牡丹文化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营造牡丹专类园时,可以把此类要素融入,增强牡丹主题。
郭贵香[4](2021)在《重庆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花境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各地公园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公园绿地景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综合公园因辐射面积大,服务的人群也更多,植物景观类型多样,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对外窗口,故较高水平的植物景观对公园景观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花境作为一种极具艺术性的植物造景形式,具有较高的美学特性,是植物景观的主角,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在各地公园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当前公园里面花境景观建设大多存在注重短期效果,公园景观存在趋同性、缺乏地域性特征、观赏效果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花境景观的观赏价值,很多花境毫无美感可言,降低了公园植物景观质量水平。因此,如何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公园花境植物景观建设的探讨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以综合公园花境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以园林美学、园林植物学、审美心理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调研实际,选取25个花境样地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花境景观植物特性、观赏形式、类型、偏好进行了分析研究。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之上选取影响花境景观美学质量的主要特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花境景观美学评价体系,对现状景观质量水平进行评估分析、花境景观类型质量水平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样本影响因子得分进行分析比较,基于评价和现状调查结果,提出公园花境景观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公园花境景观质量提升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境植物特性方面:调查公园花境使用植物种类共148种,隶属66科,129属,其中以菊科(14种)、禾本科(10种)、百合科(8种)、蔷薇科(7种)、唇形科、马鞭草科(各6种)应用为主。多年生草花和花灌木类植物占比最高,观赏草和其他类型植物的使用明显不足,植物生活型不够丰富,植物观赏特征以观花为主,观叶、观果为辅,常绿和落叶相结合,常绿植物在花境中的应用较多,季相变化不明显,同一公园里面花境的植物使用较为单一,缺乏独特性。植物适生效果较好,运用乡土性的植物还有很大开发空间。(2)花境景观形式特征方面:花境的植物组合美、色彩和谐美、艺术构图美、景观空间层次美、景观季相美、疏密感、整洁度、感知美、与环境协调性等都是影响花境美学表现的重要因素,调研总结可知公园花境观赏形式上存在的问题是整体色彩运用不足,景观季相变化不丰富,景观的层次较为缺乏,部分花境地域特色性较差,可识别性不强,缺乏创意表达。公园花境的类型依道路空间、林缘草坪空间、节点景观空间、建筑空间、水体空间等进行划分,配置模式以多年生草花+花灌木类、一二年草花+多年生草花+花灌木类+观赏草、多年生草花+花灌木类+乔木运用较多。偏好调查中发现公园游人对花境的视觉美感最为偏爱,喜花色、叶色鲜艳的花境植物。(3)本文主要以花境的美学质量为探讨,构建了以植物特性美、景观形式美、主观感知美为准则层,以物质多样性、植物组合的观赏性等15项指标为指标层的花境景观美学评价体系,并制定专家指标赋权问卷,对各层因子权重进行打分,结合各赋值结果进行计算,最后得出最终指标的权重值,在准则层权重值中景观形式美>植物特性美>主观感知美;在指标层中,权重值靠前的指标有景观的组合观赏性、植物色彩运用、植物的适生性、景观整体艺术性、物种多样性、景观与环境的协调度,这几项是花境景观美感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4)设定花境综合质量分级评价等级,通过各指标得分计算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公园花境等级为I级的样本点有5个,等级评价为II级的有16个,等级为III级的有4个,说明重庆市综合公园里面的花境景观整体水平处于中上等,但优秀的花境景观数量不多,部分花境还需进行改善提升,根据调研实际及评价结果提出优化策略:在植物特性层面,合理增加植物物种,丰富植物类型组成;加强乡土植物的挖掘和使用,并进行了使用植物推荐。在景观形式美层面,加强色彩原理的运用,丰富景观色彩变化;丰富花境景观季相变化,合理构建景观空间;强化艺术构图手法,增强景观形式美感;合理配置植物,彰显自然灵动。在主观感知层面,在花境景观周围创造停留空间;打造特色标志景观。针对性的提出花境优化设计遵循原则,结合各层级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选取在评价中得分较低的各类样地进行景观的优化设计,最大化结合实际,为深入公园花境景观研究做参考。
姚枚妗[5](2021)在《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 ——以五柳巷、清河坊、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文中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是街区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城市历史痕迹,需引起重视。然而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矛盾化致原有植物景观风貌遭受破坏,故通过深入分析其中植物景观以期对其他历史街区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思路与建议。首先根据基础理论研究将街区按功能分为居住型、商业型和文化型历史文化街区并根据调研分析各选取一处典型街区进行重点分析。然后通过调研测绘、访谈以及对比总结的方式对以下两方面进行重点分析:一、街区植物景观整体分析,包括植物植物种类、群落分析等;二、从造园要素与植物景观关系将植物景观分为建筑和街巷周边植物景观,街巷周边植物景观根据线和点分为街巷道路植物景观和街旁绿地植物景观。通过两个层面的研究,总结得出:一、街区植物景观整体分析层面:科属种上街区的个体差异性较大;整体植物种类组成较简单;植物群落结构类型较少;植物整体风貌展现以点缀为主的低密度种植且形式单一;植物景观特色主要集中于乔木层且注重个体风貌的展现;植物季相特征不明显,并非依赖于群体色彩;大多植物景观文化氛围较佳。二、造园要素与植物景观关系层面:建筑周边多应用树姿优美季相丰富型大乔、枝叶纤细体型轻巧型小乔以及色叶丰富形态紧凑型灌木等树种。民居建筑周边植物景观特色为“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商业建筑周边植物景观以精致巧妙的多元化为特色。街区内外、主次道路植物景观的差异体现在植物景观氛围的营造上。街旁绿地主要分布于街区出入口处、街巷交叉口等区域,植物景观的营造具辨识度和代表性。整体上,民居型街区植物景观“重商业、轻民居”,商业型街区植物景观差异化显着;文化型街区植物景观整体性较强、地域性特色突出。最终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1)严格统一布局,统筹全局;(2)巧借立地条件,因地制宜;(3)梳理街巷特色,分级保护;(4)深度重点优化,查漏补缺;(5)科学植物配置,动态保护;(6)挖掘植物文化,丰富底蕴。
王宇宸[6](2020)在《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艺术类展园景观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我国园林展规模及数量皆处于急速上升期,更好地提升展园整体质量成为重点研究内容,但以往研究以地方展园为主,对艺术类展园综合性研究较少。本文选取2019年北京延庆世界园艺博览会8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类展园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法、理论归纳法对园林展及展园相关概念进行分析,明确本文艺术类展园的研究范畴。并以参与者的视角进行综合性的实地调研,根据展示内容将案例分为4种,针对案例的主题立意、平面布局、空间营造、植物布局进行分析及类比,客观、全面地归纳艺术类展园主题意境、空间结构与景观节点的景观特色要点。以期填补室外展园设计研究的不足,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一定举措及新的思路,促进园林展更好的健康发展。主要结论如下:(1)艺术类展园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展示内容精炼,不断推动园林相关行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园林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未来艺术类展园数量及种类将呈上升趋势。(2)艺术类展园会根据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结合不同的思考角度,形成各具风格的展园。我国园林展中的文化类展园可以此为立足点,结合各区域特色文化,有效地取缔固有缺乏创新的表现形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展园,以此促进各地区文化交流。(3)展园的设计是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形成,设计主题是展园核心,其次,由于展园面积较小,整体空间结构的营造是骨架,应是设计中期的重点关注点。进而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和有序的空间序列。并且利用冷暖色调的变化等增强体验感的设计手法,将感官体验上升至情感体验,丰富展园的空间感受。(4)设计后期主要分为3部分。植物景观是设计后期的着重点,应按照展园整体氛围突出植物自然表现或象征意义;其次,景观节点应利用简单的景观元素形成载体清晰明确地表达主题,并且注重各景观元素间的共存性,保证突出主体;另外细节是形成高质量展园的重要因素,可利用不同事物的二次创新以及细部的精细工艺,最终形成内外兼修的艺术类展园。
董杰[7](2020)在《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研究》文中提出植物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园的重要材料,西方古典园林植物在应用过程中留下了诸多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优秀成果,研究西方古典园林植物开发与利用的历史及经验能让我们从中收获启发。本研究以西方古典园林植物的种类与运用情况为对象,通过对墓室壁画、墓室模型、碑文、地板画、容器绘画、浮雕、泥版雕刻、马赛克画、园林遗迹、古籍文字和手稿插图等考古资料的整理,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查和对西方园林实例的分析,梳理出从西方古代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意大利、17世纪法国和18世纪英国的园林发展过程中植物应用的演变历程。通过整理归纳研究内容,得出古典西方园林植物运用过程中,植物选择从实用性到观赏性、种植布局从平面化到立体化、应用形式从单一型到复合型、应用的品种从本土开发到外来引种、植物运用从分散观赏到集中展示的规律,以及园林植物能与自然条件相协调、与人的需求相吻合、与其他要素相呼应、植物文化与精神追求相适应的特点。这也启发我们要合理开发和保护园林植物资源、提高植物资源利用率、融合本民族文化特色、重视科学研究和培养专业人才等等。总之,希望通过本研究使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西方园林植物资源在选择、培育、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园林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提供有益的启发。
徐磊[8](2019)在《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研究 ——以西安曲江“世纪莲音”生态餐厅设计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渐提高,但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食品安全等问题状况频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渴望绿色的消费方式。十八届五中全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促使人们改变以往传统的消费方式,鼓励人们更多的去体验绿色生态的消费模式,在此背景下为人们营造接近大自然生态环境,提供绿色有机食品的生态餐厅逐渐成为消费的主流。然而,许多餐厅虽冠以“绿色”、“生态”的标签,但在设计形式和内容上都显得苍白无力,其内部的景观设计元素之间也缺乏联系与内涵,许多景观设计师对于什么是绿色生态还没有充分理解和认识,导致大量的“非生态”餐厅的涌现。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刻不容缓。论文根据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对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目的意义等展开论述,对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进行概述,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条主线对生态餐厅的起源、发展现状、类型等进行系统的陈述。对西安、北京地区具代表性的生态餐厅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其现状总结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由此确立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分析生态餐厅内部空间要素,从功能类型、空间特质、构成要素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指出餐厅内部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即空间、造景、人文、工程等要素。同时参考了设施园艺学、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空间学、环境心理学、建筑学等理论知识,构建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规划体系,提出了将二者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及其详细的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策略和方法,为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将上述提出的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原则运用到西安曲江“世纪莲音”生态餐厅的设计实例中。对其所在区位、选址、空间布局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西安曲江“世纪莲音”生态餐厅的详细设计方案,对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最后,提出自己的论证观点,即建设综合性、多样化,集“吃住行游购娱”多种功能于一体,“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态餐厅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徐阳丽[9](2019)在《森林小镇藤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运转,城镇特色的湮没,绿地面积的减少,森林特色小镇和立体绿化形式应势而来;在建设过程中,如何保留地域文化,如何实现森林小镇的地方特色,如何运用有生命的地域藤蔓植物素材,并传承其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属性,都是值得思考的。本课题将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作为研究对象其一,将其藤蔓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其二,并从以下方面展开:(1)通过理论研究,明确了森林旅游、森林小镇和藤蔓景观的概念,明确研究对象其一森林小镇建设原则,研究对象其二藤蔓景观构景形式和规划设计原则;通过对环境心理学、景观美学、景观设计学、生态经济规划理论的研究,梳理理论体系脉络;通过对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上海辰山植物园藤蔓园、新加坡Garden by the bay、新加坡Oasia酒店、MFO公园的案例分析,与本课题藤蔓景观运用做出类比,得出可借鉴点;通过对湖南省常德太阳山国家森林小镇、浙江景宁东坑森林小镇的案例分析,为本课题的规划方法提供宝贵的参考。(2)通过文献研究,确定出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期望度3个项目层、7个因素层、22个指标层及其重要性排序。对32位专家问卷调查,经过AHP法分析得出,项目层的重要性排序:对人的影响>社会效益>对森林小镇的影响;因素层的重要性排序:植物文化意蕴>植物景观构成>植物艺术构成、心理感受质量>心理基本需求、生态功能质量>服务功能质量;在指标层中,分别得出D5、D10、D13、D15、D20、D22在其层级中重要性排序最高,而D16、D17并列。(3)通过游客问卷调研,对藤蔓景观的认识度和期望度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对认识度进行百分数统计,对期望度进行五分值赋分制主观性打分,调查结果表明游客在城镇生活中对藤蔓景观的强烈诉求,进而各项指标的平均得分、综合评价指数与专家综合权重排序比较分析,总结出各项因子的提升策略。(4)确定本项目实践的定位和目标,在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及传承地域文化的理念前提下,将提升策略运用到规划设计当中,通过有目的的筛选,得出七个站点的藤蔓主题植物,并总结出另外63种乡土藤蔓植物作为辅助,以点线面构图——总体规划——详细节点的思路深化设计,将研究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
熊文昊[10](2019)在《自贡园林文化景观演进研究》文中提出任何一种地域性文化景观的演进都是历史、客观的过程。它所形成的现有风貌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又是对以往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的更迭。本文在回顾文化景观与自贡园林相关研究的现有成就和方向的基础上,将自贡园林文化景观视作在自贡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经过一千余年历史演进形成的具有特定文化价值的园林景观对象。通过对其构成和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贡园林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与现实意义,同时为自贡历史园林的风貌维护和风格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基于以上目的,全文初步建立了基于地域的自贡园林文化景观构成体系,提出园林文化景观历史演进的时间阶段,探求和总结园林文化景观演进的客观规律、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并围绕以上三方面的具体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应用建议。自贡园林文化景观由物质构成要素和价值构成要素两方面组成。物质构成要素指园林所包含的自然环境、园林建筑、山石水体和园林植物;价值构成要素指人居文化、审美文化和信仰文化三种文化形态。物质构成要素是园林文化景观形成和演进的基础;价值构成要素在演进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社会作用。依据物质构成要素的特点,具体将其归纳为建筑布局、山水形态和绿化空间三类空间载体,通过空间载体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所表现出的形式将演进过程划分为生成期、发展期、转折期和成熟期四个演进阶段。分析空间载体在四个时间阶段中的演进特征,总结出自贡园林文化景观在不同阶段演进过程中表现出的共性与特性。在分析自贡园林文化景观历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分别总结三大演进空间载体即建筑布局、山水形态和绿化空间在不同演进阶段中的演进规律。认识到演进中虽然有着曲折与反复,但总体规律是上升地向前的过程。这是由于自然环境、政治因素、经济条件和历史因素四大影响因素综合作用所发挥的推动作用。正是因为影响因素的推动,使自贡园林文化景观的价值构成部分升华形成人居文化、信仰文化和审美文化三种文化形态,这构成了演进动力机制的基础。基于以上对自贡园林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演进历程、影响因素及其动力机制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尝试勾勒出现代园林的转型方向并进行相应的研究总结。针对自贡园林文化景观的演进特征提出了相关保护建议:实现园林文化景观物质构成和文化要素的综合保护;正确认识与重视园林文化景观的演进过程。
二、园林中攀缘植物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园林中攀缘植物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观赏性攀缘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重庆主城区观赏性攀缘植物资源 |
1.1 重庆市自然概况 |
1.2 应用种类 |
2 攀缘植物特征 |
2.1 种类繁多,观赏价值高 |
2.2 耐粗放管理,易于栽培 |
2.3 用地面积小,生态效益高 |
3 重庆观赏性攀缘植物应用方式 |
3.1 墙面绿化 |
3.2 花架绿化 |
3.3 天桥和轨道绿化 |
3.4 地面覆盖绿化 |
3.5 边坡、山石绿化 |
3.6 篱、栏绿化 |
4 重庆观赏性攀缘植物应用建议 |
(2)西安平原型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凿齿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我国乡村建设发展中的矛盾 |
1.1.2 政策背景:乡村建设相关政策带来新的机遇 |
1.1.3 实践背景: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缺乏恰当的方法 |
1.1.4 对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问题的反思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
1.2.2 村民参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 |
1.2.3 乡村植物景观研究现状 |
1.2.4 乡村空间肌理相关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 |
2.1.2 乡村景观 |
2.1.3 乡村植物景观 |
2.1.4 乡村空间肌理 |
2.1.5 地域性景观 |
2.1.6 共同缔造 |
2.2 乡村空间肌理 |
2.2.1 乡村空间肌理的特征 |
2.2.2 乡村空间肌理的构成 |
2.2.3 空间肌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
2.3 植物景观与空间肌理、村民参与的关系 |
2.3.1 乡村植物景观的功能 |
2.3.2 乡村植物景观与空间肌理的关系 |
2.3.3 植物景观与村民参与的关系 |
2.3.4 植物景观营造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西安平原型乡村空间肌理中植物景观特征 |
3.1 西安平原型典型乡村案例选取与调研 |
3.2 西安平原型乡村空间肌理整体形态分布及构成要素 |
3.3 棋盘状街巷空间肌理 |
3.3.1 街巷形态分布 |
3.3.2 街巷尺度、界面及植物分布 |
3.3.3 植物与街巷空间肌理的关系 |
3.4 庭院集合的空间基底 |
3.4.1 庭院集合分布 |
3.4.2 庭院单元尺度与布局分析 |
3.4.3 植物与庭院集合基底的关系 |
3.5 村口、庙宇、涝池、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节点 |
3.5.1 公共活动空间节点的类型 |
3.5.2 空间节点的形态与功能 |
3.5.3 植物与公共活动空间节点的关系 |
3.6 田垄、河渠、机耕路等构成农田网状空间肌理 |
3.6.1 农田网状空间肌理特征 |
3.6.2 机耕路林带 |
3.6.3 河渠林带 |
3.6.4 村旁林带 |
3.6.5 植物与农田空间肌理的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4.村域空间肌理的植物景观整体规划布局策略 |
4.1 乡村植物景观规划目标与原则 |
4.1.1 规划目标 |
4.1.2 规划原则 |
4.2 乡村植物景观规划思路 |
4.2.1 从空间肌理形态入手,尊重和延续空间肌理特征 |
4.2.2 共同缔造理念——多元主体参与式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4.3 乡村植物景观规划内容 |
4.3.1 植物景观空间规划 |
4.3.2 植物种类规划 |
4.3.3 植物景观季相规划 |
4.3.4 植物群落结构规划 |
4.4 本章小结 |
5.西安平原型乡村各空间肌理的植物景观种植设计模式 |
5.1 街巷空间植物景观 |
5.1.1 入村道路 |
5.1.2 主要交通道路 |
5.1.3 宅间道路 |
5.1.4 巷道 |
5.2 庭院空间植物景观设计 |
5.2.1 闲置宅院植物景观设计 |
5.2.2 硬化面积较大的庭院 |
5.2.3 绿化面积充足的庭院 |
5.3 公共空间节点植物景观设计 |
5.3.1 村口 |
5.3.2 涝池 |
5.3.3 寺庙 |
5.3.4 休闲活动广场 |
5.3.5 连接型节点 |
5.3.6 微节点 |
5.4 农田林网植物景观设计 |
5.4.1 机耕路林带 |
5.4.2 河渠绿化 |
5.4.3 村旁林带 |
5.5 本章小结 |
6.凿齿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研究 |
6.1 凿齿村概况 |
6.1.1 凿齿村基本情况 |
6.1.2 上位规划 |
6.2 凿齿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流程 |
6.2.1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流程 |
6.2.2 凿齿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各阶段具体内容 |
6.3 凿齿村各空间肌理植物景观现状及村民意愿分析 |
6.3.1 凿齿村植物景观现状 |
6.3.2 村民主体意愿调查 |
6.4 凿齿村植物景观整体规划 |
6.4.1 凿齿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目标 |
6.4.2 凿齿村植物景观整体规划 |
6.4.3 植物景观季相规划 |
6.4.4 植物景观空间及植物群落结构规划 |
6.5 凿齿村各空间肌理要素的植物景观设计 |
6.5.1 凿齿村植物景观设计总平面图 |
6.5.2 街巷道路 |
6.5.3 公共空间节点 |
6.5.4 住宅庭院 |
6.5.5 农田空间肌理 |
6.6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1 西安乡村常用植物 |
附录2 乡村村民问卷调查样表 |
附录3 乡村干部调查问卷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
(3)山地牡丹专类园规划设计 ——以河北天宝寨牡丹专类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植物专类园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植物专类园 |
2.1.2 山地植物园 |
2.2 植物专类园特点 |
2.2.1 专类专属性 |
2.2.2 资源丰富性 |
2.2.3 艺术美学性 |
2.3 植物专类园功能 |
2.3.1 种质保护 |
2.3.2 科学研究 |
2.3.3 科普教育 |
2.3.4 观赏游憩 |
2.4 植物专类园类型 |
2.4.1 体现亲缘关系的植物专类园 |
2.4.2 突出观赏特点的植物专类园 |
2.4.3 展示群落生境的植物专类园 |
2.4.4 注重经济价值的植物专类园 |
2.5 山地植物专类园营造理论 |
2.5.1 生态学理论 |
2.5.2 美学理论 |
第三章 山地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方法 |
3.1 山地植物专类园要素组成 |
3.1.1 自然要素 |
3.1.2 人工要素 |
3.2 山地植物专类园营造方法 |
3.2.1 空间布局 |
3.2.2 轴线设计 |
3.2.3 竖向控制 |
3.2.4 路径规划 |
3.2.5 时空韵律 |
3.2.6 意象特征 |
第四章 山地牡丹专类园规划设计方法 |
4.1 牡丹概述 |
4.1.1 牡丹形态特征 |
4.1.2 牡丹生态习性 |
4.1.3 牡丹观赏特性 |
4.1.4 中国牡丹品种群分类 |
4.1.5 国内外牡丹栽培历史 |
4.2 牡丹专类园分类 |
4.2.1 规则式牡丹专类园 |
4.2.2 自然式牡丹专类园 |
4.3 牡丹的种植形式 |
4.3.1 花坛 |
4.3.2 花台 |
4.3.3 花带 |
4.3.4 花境 |
4.3.5 其他形式 |
4.4 牡丹的品种配置 |
4.5 牡丹与其他植物搭配 |
4.5.1 乔木类 |
4.5.2 灌木类 |
4.5.3 藤本类 |
4.5.4 草坪、地被类 |
4.6 牡丹与山石地形结合 |
4.7 牡丹与建筑小品结合 |
4.8 牡丹文化的应用 |
4.8.1 文学 |
4.8.2 绘画 |
4.8.3 插花 |
4.8.4 纹饰 |
4.8.5 民俗 |
第五章 天宝寨牡丹专类园规划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分析 |
5.1.2 气候分析 |
5.1.3 场地现状分析 |
5.2 总体规划 |
5.2.1 规划原则 |
5.2.2 主题定位 |
5.2.3 空间结构 |
5.2.4 功能分区 |
5.2.5 总体布局 |
5.3 专项规划 |
5.3.1 地形规划 |
5.3.2 道路规划 |
5.3.3 种植规划 |
5.4 景观节点 |
5.4.1 入口服务区 |
5.4.2 中心广场 |
5.4.3 百年花王 |
5.4.4 廊桥揽胜 |
5.4.5 悠然处 |
5.4.6 仙质劲骨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重庆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花境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畴界定 |
1.2.1 中心城区 |
1.2.2 综合公园 |
1.2.3 花境 |
1.2.4 景观美学评价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花境的研究与实践 |
1.3.2 植物景观美学评价研究进展 |
1.3.3 重庆地区花境研究概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景观评价相关理论基础及评价方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园林美学理论 |
2.1.2 植物造景的群落理论 |
2.1.3 景观三元论 |
2.1.4 审美心理学 |
2.2 景观美学评价理论学派和评价方法 |
2.2.1 景观美学评价理论学派 |
2.2.2 景观美学评价方法 |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4 层次分析法用于花境景观美学评价的合理性 |
2.4.1 层次分析法选取依据及优势 |
2.4.2 层次分析法与花境景观美学评价的关联性分析 |
2.4.3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园花境实地调研分析 |
3.1 调研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重庆花境发展基本情况概况 |
3.2 调研方案 |
3.2.1 调研对象与评价主体的选择 |
3.2.2 调研内容 |
3.2.3 调研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花境植物特征分析 |
3.3.2 花境景观组合美分析 |
3.3.3 花境景观色彩美分析 |
3.3.4 花境景观构图艺术性分析 |
3.3.5 花境景观空间层次美分析 |
3.3.6 花境景观季相美分析 |
3.3.7 花境景观管护分析 |
3.3.8 花境景观感知美分析 |
3.3.9 花境景观类型分析 |
3.3.10 花境景观偏好调查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花境景观美学评价体系构建与结果分析 |
4.1 花境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 指标权重的计算及结果分析 |
4.2.1 构造判断矩阵 |
4.2.2 因子权重值计算步骤 |
4.2.3 一致性检验 |
4.2.4 层次总排序与检验 |
4.2.5 权重结果与分析 |
4.3 综合景观评价计算 |
4.3.1 评价指标赋值计算 |
4.3.2 综合评价计算 |
4.4 综合景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1 花境样本点景观质量分析 |
4.4.2 花境景观类型质量分析 |
4.4.3 景观评价因子各样本比较分析 |
4.4.4 景观美学评价得分较优样地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公园绿地花境景观优化策略 |
5.1 综合公园花境景观存在的问题 |
5.1.1 物种组成特性方面 |
5.1.2 植物色彩的搭配 |
5.1.3 花境的层次结构 |
5.1.4 花境的季相景观 |
5.1.5 景观的特色性和创新性 |
5.1.6 花境景观的管理养护 |
5.2 公园花境景观的优化原则和策略 |
5.2.1 优化原则 |
5.2.2 优化策略 |
5.2.3 公园花境景观的养护管理问题及策略探讨 |
5.3 花境景观优化设计 |
5.3.1 主景花境优化 |
5.3.2 庭院花境优化 |
5.3.3 林缘花境优化 |
5.3.4 路缘花境优化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花境植物名录表 |
附录2:花境植物运用频率统计表 |
附录3:花境问卷调研表 |
附录4:评价指标权重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5:各样地指标得分结果汇总 |
附录6:花境景观美学评价样地照片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5)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 ——以五柳巷、清河坊、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文化逐渐消退的现状 |
1.1.2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性 |
1.1.3 延续历史文化植物景观的急迫性 |
1.1.4 城市双修理念的提出提供发展机遇 |
1.1.5 重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
1.2 相关概念、理念及法规 |
1.2.1 概念 |
1.2.2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理念 |
1.2.3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
1.2.4 杭州市相关法规条例 |
1.3 研究进展 |
1.3.1 国内 |
1.3.2 国外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 |
1.4.2 实地调研 |
1.4.3 访谈调查 |
1.4.4 分析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1.5.1 梳理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现状 |
1.5.2 分析总结对比不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 |
1.5.3 探究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的保护与延续 |
1.6 研究框架 |
2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
2.1 现状与分类 |
2.2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整体概况 |
2.2.1 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 |
2.2.2 商业型历史文化街区 |
2.2.3 文化型历史文化街区 |
3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典型案例分析 |
3.1 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 |
3.1.1 概况 |
3.1.2 植物景观现状整体分析 |
3.1.3 建筑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
3.1.4 街巷周边植物分析 |
3.1.5 小结与建议 |
3.2 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商业型历史文化街区 |
3.2.1 概况 |
3.2.2 植物景观现状整体分析 |
3.2.3 建筑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
3.2.4 街巷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
3.2.5 小结与建议 |
3.3 拱宸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文化型历史文化街区 |
3.3.1 概况 |
3.3.2 植物景观现状整体分析 |
3.3.3 建筑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
3.3.4 街巷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
3.3.5 小结与建议 |
3.4 对比与总结 |
4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营造的原则与建议 |
4.1 植物景观营造的原则 |
4.1.1 维持植物景观风貌整体性及延续性 |
4.1.2 融入地域文化促进历史文化宣扬 |
4.1.3 以人为本激发街区植物景观活力 |
4.2 植物景观营造的建议 |
4.2.1 严格统一布局,统筹全局 |
4.2.2 巧借立地条件,因地制宜 |
4.2.3 梳理街巷特色,分级保护 |
4.2.4 深度重点优化,查缺补漏 |
4.2.5 科学植物配置,动态保护 |
4.2.6 挖掘植物文化,丰富底蕴 |
5 不足与展望 |
5.1 不足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表目录 |
图目录 |
附录A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名录 |
附录B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立体绿化植物推荐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艺术类展园景观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园林展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
1.1.2 园林展的积极影响 |
1.1.3 艺术类展园在园林展中的重要地位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述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综合研究法 |
1.5.4 理论归纳法 |
2 会展园林展园相关概述 |
2.1 基本概念及相关概述 |
2.1.1 园林展基本概念及分类 |
2.1.2 世园会的发展及分类 |
2.1.3 展园的概念及其发展 |
2.2 会展园林展园的分类 |
2.2.1 文化类展园 |
2.2.2 产品类展园 |
2.2.3 园艺类展园 |
2.2.4 艺术类展园 |
2.3 展园设计的理论基础 |
2.3.1 关注自然与人文条件 |
2.3.2 诠释多样的空间意境 |
2.3.3 刻画丰富的细部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北京世园会及艺术类展园概况 |
3.1 北京世园会概况 |
3.1.1 区位分析 |
3.1.2 自然条件 |
3.1.3 展园概况 |
3.1.4 意义及影响 |
3.2 艺术类展园概况 |
3.2.1 区位分析 |
3.2.2 自然条件 |
3.2.3 展园概况 |
3.2.4 展园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4 北京世园会艺术类展园案例分析 |
4.1 展示生态理念的展园 |
4.1.1 轻干预与群落生态 |
4.1.2 “森林之花” |
4.1.3 英国大师园——“新丝绸之路” |
4.1.4 同向类比 |
4.2 表达生活情怀的展园 |
4.2.1 心理庇护与都市农业 |
4.2.2 “折纸”花园 |
4.2.3 “生物迷宫” |
4.2.4 同向类比 |
4.3 探索生命意义的展园 |
4.3.1 情感舍予与时光流逝 |
4.3.2 “生命之阶” |
4.3.3 荷兰大师园——“时光园” |
4.3.4 同向类比 |
4.4 阐释地域文化的展园 |
4.4.1 山水画与桃花源 |
4.4.2 丹麦大师园——“YUAN” |
4.4.3 日本大师园——“桃源乡” |
4.4.4 同向类比 |
4.5 展园类比与难点总结 |
4.5.1 展园营造交叉类比 |
4.5.2 展园落地难点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艺术类展园景观特色要点 |
5.1 主题意境的形成——“求同存异,融会贯通” |
5.1.1 契合展会主题 |
5.1.2 融入在地文化 |
5.2 空间结构的营造——“协调统一,情感升华” |
5.2.1 构建合理的空间布局 |
5.2.2 烘托多元的空间氛围 |
5.3 景观节点的构建——“极简精致,少即是多” |
5.3.1 去形式化的植物景观 |
5.3.2 由繁入简的主题元素 |
5.3.3 生动形象的细部刻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清单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历 |
致谢 |
(7)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演变历程 |
1.4.2 种植布局 |
1.4.3 应用形式 |
1.4.4 品种变化 |
1.4.5 应用实例 |
1.4.6 译名整理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阐述 |
2.1 西方园林 |
2.2 西方古典园林 |
2.3 园林植物 |
2.3.1 定义 |
2.3.2 分类 |
2.3.3 属性 |
2.4 植物园 |
2.4.1 定义 |
2.4.2 类型 |
2.5 植物研究 |
2.5.1 植物学 |
2.5.2 园艺学 |
2.5.3 植物品种 |
2.5.4 植物引种 |
2.6 植物应用 |
2.6.1 定义 |
2.6.2 应用形式 |
2.6.3 应用方法 |
3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的起源阶段 |
3.1 古埃及 |
3.1.1 生产性园林 |
3.1.2 宗教性园林 |
3.1.3 观赏性园林 |
3.1.4 植物引种 |
3.2 古西亚地区 |
3.2.1 生产性园林 |
3.2.2 宗教性园林 |
3.2.3 观赏性园林 |
3.2.4 植物引种 |
3.3 古希腊 |
3.3.1 青铜时代的线索 |
3.3.2 生产性园林 |
3.3.3 祭祀性园林 |
3.3.4 观赏性园林 |
3.3.5 植物引种和植物学家 |
3.4 古罗马 |
3.4.1 祭祀性园林 |
3.4.2 生产性园林 |
3.4.3 观赏性园林 |
3.4.4 植物引种 |
3.5 本章小结 |
4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的兴起阶段 |
4.1 中世纪植物的线索 |
4.1.1 文字中的植物 |
4.1.2 手稿插图中的植物 |
4.1.3 画作和挂毯中的植物 |
4.2 修道院园林 |
4.2.1 园林概况 |
4.2.2 应用形式 |
4.2.3 应用实例 |
4.3 城堡园林 |
4.3.1 园林概况 |
4.3.2 应用形式 |
4.3.3 应用实例 |
4.4 早期植物园 |
4.5 本章小结 |
5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的发展阶段 |
5.1 意大利园林 |
5.1.1 起源与概况 |
5.1.2 种植布局 |
5.1.3 应用形式 |
5.1.4 应用实例 |
5.2 植物学和植物园 |
5.2.1 概况 |
5.2.2 植物学的兴起 |
5.2.3 植物园 |
5.3 本章小结 |
6 西方故园林植物运用的繁荣阶段 |
6.1 法国规则式园林 |
6.1.1 起源与概况 |
6.1.2 种植布局 |
6.1.3 应用形式 |
6.1.4 应用实例 |
6.2 英国风景式园林 |
6.2.1 起源与概况 |
6.2.2 种植布局 |
6.2.3 应用形式 |
6.2.4 应用实例 |
6.3 植物学和植物园 |
6.3.1 植物学的进步 |
6.3.2 植物引种和新品种培育 |
6.3.3 英国皇家植物园 |
6.4 本章小结 |
7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总结 |
7.1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的规律 |
7.1.1 植物选择从实用性到观赏性的转变 |
7.1.2 种植布局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的转变 |
7.1.3 应用形式从单一型到复合型的转变 |
7.1.4 植物品种从开发本土到外来引种的转变 |
7.1.5 植物应用从分散观赏到集中展示的转变 |
7.2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的特点 |
7.2.1 与自然条件相协调 |
7.2.2 与人的需求相吻合 |
7.2.3 与园林要素相呼应 |
7.2.4 与精神需求相适应 |
7.3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的启示 |
7.3.1 合理开发利用 |
7.3.2 融合文化特色 |
7.3.3 重视科学研究 |
7.3.4 培养专业人才 |
7.4 不足与展望 |
7.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研究 ——以西安曲江“世纪莲音”生态餐厅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实践意义 |
1.2.1 目的 |
1.2.2 实践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绿色发展理念及生态餐厅室内景观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绿色发展理念 |
2.1.2 生态餐厅 |
2.1.3 室内景观设计 |
2.2 生态餐厅发展概况 |
2.2.1 国外生态餐厅的起源与发展 |
2.2.2 国内生态餐厅的起源与发展 |
2.3 国内外生态餐厅室内景观典型案例分析借鉴 |
2.3.1 国外生态餐厅案例分析 |
2.3.2 国内生态餐厅案例分析 |
2.4 生态餐厅实地调研 |
2.4.1 食上未央生态养生园温室餐厅 |
2.4.2 北京红太阳生态餐厅 |
2.4.3 陕西富平天成园生态餐厅 |
2.5 生态餐厅室内景观存在的问题总结 |
2.5.1 景观造假 |
2.5.2 景观植物的选择错误 |
2.5.3 景观养护管理不当 |
2.5.4 室内环境设计与生态学原则脱节 |
2.5.5 室内环境设计未秉承可持续发展观战略要求 |
2.5.6 室内景观设计植物的机械化堆砌 |
2.5.7 景观缺乏创意,文化内涵有待挖掘 |
3 生态餐厅室内景设计要点解析 |
3.1 生态餐厅室内景观的功能类型 |
3.1.1 生态功能 |
3.1.2 美学功能 |
3.1.3 对人心理改善功能 |
3.1.4 营造空间方面的功能 |
3.2 生态餐厅环境的空间特性 |
3.2.1 空间的开放性 |
3.2.2 空间的秩序感 |
3.3 生态餐厅的设计要素 |
3.3.1 空间要素 |
3.3.2 造景要素 |
3.3.3 文化要素 |
3.3.4 工程要素 |
3.4 生态餐厅室内生态因子 |
3.4.1 绿色生态理念 |
3.4.2 生态基本条件(餐厅适宜环境) |
4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餐厅景观设计体系构建 |
4.1 生态餐厅景观设计相关理论解析 |
4.1.1 设施园艺学 |
4.1.2 景观生态学 |
4.1.3 景观美学 |
4.1.4 环境空间学 |
4.1.5 环境心理学 |
4.1.6 建筑物理学 |
4.2 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原则 |
4.2.1 功能性原则 |
4.2.2 生态性原则 |
4.2.3 以人为本原则 |
4.2.4 因地制宜原则 |
4.2.5 地方性原则 |
4.2.6 艺术美原则 |
4.3 空间环境意向定位 |
4.3.1 主题的确定 |
4.3.2 地域文化的体现 |
4.4 功能空间形态 |
4.4.1 空间界定 |
4.4.2 界面处理 |
4.4.3 陈设布置 |
4.4.4 景观形态 |
4.5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餐厅景观设计 |
4.5.1 植物景观设计 |
4.5.2 水景观设计 |
4.5.3 山石景观设计 |
4.5.4 园路景观设计 |
4.5.5 光环境设计 |
4.6 生态技术的运用 |
4.6.1 水的循环利用 |
4.6.2 环保型装修材料的运用 |
4.6.3 清洁型能源利用 |
5 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的西安曲江“世纪莲音”生态餐厅景观规划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位置 |
5.1.3 环境条件分析 |
5.1.4 餐厅主体结构概况 |
5.1.5 目标定位 |
5.1.6 规划原则 |
5.2 景观规划设计 |
5.2.1 总体规划 |
5.2.2 分区规划 |
5.2.3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5.2.4 水景观规划设计 |
5.2.5 山石景观规划设计 |
5.2.6 园路规划设计 |
5.3 生态餐厅运营模式的构想 |
5.3.1 生态餐厅经营模式 |
5.3.2 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森林小镇藤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规律与弊端 |
1.1.2 特色小镇的出现 |
1.1.3 森林小镇的出现 |
1.1.4 城镇发展的立体绿化现象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外藤蔓景观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特色及森林小镇研究现状 |
1.3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
1.3.1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建设的理论意义 |
1.3.2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建设的实践意义 |
1.4 课题研究概况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 课题研究思路 |
1.5.1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案例分析研究 |
2.1 相关概念综述 |
2.1.1 森林旅游 |
2.1.2 森林小镇 |
2.1.3 森林小镇建设原则 |
2.1.4 藤蔓景观 |
2.1.5 藤蔓植物的构景形式 |
2.1.6 藤蔓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 |
2.2 基础理论分析研究 |
2.2.1 环境心理学 |
2.2.2 景观美学 |
2.2.3 景观设计学 |
2.2.4 生态经济规划理论 |
2.3 国内外藤蔓景观案例分析 |
2.4 国内森林小镇规划理论与方法借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期望度评价体系构建 |
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
3.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3.1.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3.2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期望度评价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2 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 |
3.2.3 评价体系的指标确立 |
3.3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期望度评价体系权重确定 |
3.3.1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计算 |
3.3.2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综合评价 |
4.1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旅游意愿调查及期望度分析 |
4.1.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4.1.2 受访者特征分析 |
4.1.3 藤蔓景观认识度调查分析 |
4.1.4 藤蔓景观期望度调查分析 |
4.2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的提升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实践案例——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为例 |
5.1 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目标与定位 |
5.1.3 项目旅游发展需求 |
5.1.4 项目建设意义 |
5.2 项目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
5.3 项目调研内容分析 |
5.3.1 现状调研 |
5.3.2 现状问题分析 |
5.3.3 规划设计重点与难点 |
5.4 规划设计理念 |
5.5 藤蔓景观规划设计 |
5.5.1 点线面式构图设计 |
5.5.2 总体规划 |
5.5.3 详细节点设计 |
5.5.4 色彩和意境营造 |
5.5.5 旅游产业规划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自贡园林文化景观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文化景观相关研究 |
1.2.2 自贡园林相关研究 |
1.3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1 保护园林文化景观遗产 |
1.3.2 探析自贡园林文化景观的演进方向 |
1.3.3 完善川渝地区移民本土化历程的相关研究 |
1.3.4 将园林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贡园林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
2.1 文化景观构成分析 |
2.2 自贡园林文化景观的物质构成要素 |
2.2.1 自然环境 |
2.2.2 园林建筑 |
2.2.3 山石水体 |
2.2.4 园林植物 |
2.3 自贡园林文化景观的价值构成要素 |
2.3.1 人居文化 |
2.3.2 信仰文化 |
2.3.3 审美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贡园林文化景观历史演进 |
3.1 自贡园林文化景观的生成期 |
3.1.1 生成期的园林建筑布局 |
3.1.2 生成期的园林山水形态 |
3.1.3 生成期的园林绿化空间 |
3.2 自贡园林文化景观的发展期 |
3.2.1 发展期的园林建筑布局 |
3.2.2 发展期的园林山水形态 |
3.2.3 发展期的园林绿化空间 |
3.3 自贡园林文化景观的转折期 |
3.3.1 转折期的园林建筑布局 |
3.3.2 转折期的园林山水形态 |
3.3.3 转折期的园林绿化空间 |
3.4 自贡园林文化景观的成熟期 |
3.4.1 成熟期的园林建筑布局 |
3.4.2 成熟期的园林山水形态 |
3.4.3 成熟期的园林绿化空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贡园林文化景观演进规律 |
4.1 建筑布局的演进规律 |
4.1.1 生成期的建筑布局演进规律 |
4.1.2 发展期的建筑布局演进规律 |
4.1.3 转折期的建筑布局演进规律 |
4.1.4 成熟期的建筑布局演进规律 |
4.2 山水形态的演进规律 |
4.2.1 生成期的山水形态演进规律 |
4.2.2 发展期的山水形态演进规律 |
4.2.3 转折期的山水形态演进规律 |
4.2.4 成熟期的山水形态演进规律 |
4.3 绿化空间的演进规律 |
4.3.1 生成期的绿化空间演进规律 |
4.3.2 发展期的绿化空间演进规律 |
4.3.3 转折期的绿化空间演进规律 |
4.3.4 成熟期的绿化空间演进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贡园林文化景观演进的影响因素 |
5.1 自然环境 |
5.1.1 地形地貌 |
5.1.2 气候条件 |
5.2 政治因素 |
5.2.1 行政建制 |
5.2.2 政策干预 |
5.3 经济条件 |
5.3.1 商贸水平 |
5.3.2 工艺水平 |
5.4 历史因素 |
5.4.1 历史事件 |
5.4.2 人文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贡园林文化景观演进的动力机制 |
6.1 空间维度的综合作用 |
6.1.1 人居文化的主导影响作用 |
6.1.2 信仰文化的内在促进作用 |
6.1.3 审美文化的重要推动作用 |
6.2 时间维度的综合作用 |
6.2.1 人居文化持续发生作用 |
6.2.2 信仰文化作用逐渐减弱 |
6.2.3 审美文化作用逐渐增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保护建议 |
7.2.1 实现物质构成和文化要素的综合保护 |
7.2.2 正确认识与重视园林文化景观的演进过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一、个人基本情况 |
二、教育及工作经历 |
三、获奖情况 |
四、参加项目 |
五、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园林中攀缘植物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观赏性攀缘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J]. 马乔,刘磊. 安徽农业科学, 2021(15)
- [2]西安平原型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凿齿村为例[D]. 裴进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山地牡丹专类园规划设计 ——以河北天宝寨牡丹专类园为例[D]. 李建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重庆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花境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D]. 郭贵香. 西南大学, 2021(01)
- [5]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 ——以五柳巷、清河坊、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为例[D]. 姚枚妗.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6]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艺术类展园景观特色研究[D]. 王宇宸.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7]西方古典园林植物运用研究[D]. 董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8]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研究 ——以西安曲江“世纪莲音”生态餐厅设计为例[D]. 徐磊.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9]森林小镇藤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为例[D]. 徐阳丽. 广西大学, 2019(01)
- [10]自贡园林文化景观演进研究[D]. 熊文昊.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