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和非传染性皮肤病

艾滋病和非传染性皮肤病

一、艾滋病与非感染性皮肤病(论文文献综述)

李天德[1](2021)在《HIV/AIDS患者相关病毒性皮肤病与免疫抑制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调查HIV/AIDS患者中4种常见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它们作为预测和评估患者免疫状况的临床指标的可行性。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桂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艾滋病科住院治疗的确诊HIV/AIDS患者760例,依据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64例合并有4种常见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HIV患者,其中11例合并2种及以上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未能明确诊断为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13例。分析病毒性皮肤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符合要求的64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CD4+T/CD8+T的比值,比较HIV/AIDS患者4种常见类型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T/CD8+T比值的关系,运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HIV/AIDS患者合并相关病毒性皮肤病和未合并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比值、HIV/AIDS患者4种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比值进行分别两两比较以及HIV/AIDS患者4种相关病毒性皮肤病分别与未合并4种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T/CD8+T比值比较;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对相关病毒性皮肤病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比值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1)确诊HIV/AIDS的患者760例,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合并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组64例,总感染率为9.47%,其中单纯疱疹34例(感染率4.47%),带状疱疹11例(感染率1.45%),口腔毛状黏膜白斑25例(感染率3.29%),巨细胞包涵体病7例(感染率0.92%)。(2)合并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20~40岁组,40~60岁组,≥60岁组,各组比例分别为18.75%、37.50%、43.75%,≥40岁的占比例高达81.25%,提示年龄较大的HIV/AIDS患者更容易感染相关病毒性皮肤病。(3)HIV/AIDS患者合并相关病毒性皮肤病和未合并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比值的比较,前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T/CD8+T比值均小于后者的,二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HIV/AIDS患者4种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比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HIV/AIDS患者合并单纯疱疹的与未合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的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HIV/AIDS患者合并带状疱疹的与未合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HIV/AIDS患者合并口腔毛状黏膜白斑的与未合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比值比较,前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后者的,两者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CD4+T/CD8+T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HIV/AIDS患者合并巨细胞包涵体病的与未合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比值比较,前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后者的,两者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CD4+T/CD8+T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表示合并有病毒性皮肤病是预判HIV/AIDS患者的免疫状态的临床指标,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小,HIV/AIDS患者越有可能合并相关病毒性皮肤病(p<0.05)。结论:HIV/AIDS患者合并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免疫状态低于未合并相关病毒性皮肤病者。HIV/AIDS患者合并口腔毛状黏膜白斑或巨细胞包涵体病可能是评估和预测HIV/AIDS患者免疫状态的临床指标。

谢小丽,张予晋,钱珍珍,王军文[2](2020)在《中西医协同治疗艾滋病皮肤瘙痒疗效评价探析》文中认为通过对中西医协同治疗艾滋病皮肤瘙痒疗效评价现状的综合分析,系统地阐述目前常用的疗效评价方法,提出在艾滋病中西医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加以选择具有皮肤病代表性的相关指标,如临床症状积分、皮损面积积分、瘙痒程度积分、皮肤生活质量指数和皮肤相关的生物学指标等,以期为艾滋病皮肤瘙痒的中西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为艾滋病皮肤瘙痒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杨俊,李鹏宇,陈莉华,臧静愉,裴金燕,刘亚楠,吴智慧,张振奎,王月圆,郭会军[3](2020)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皮肤病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总结归纳近年相关文献,对艾滋病相关性皮肤病的中医学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概述。艾滋病相关性皮肤病中医学病位主要在肺脾,涉及心、肝、肾3脏;证候要素主要为风热、湿蕴、血热、血虚、脾虚,病性属虚实夹杂;病机以血虚、血热、风热、湿盛为主。艾滋病相关皮肤病是艾滋病患者较为常见的皮肤黏膜感染,也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文中艾滋病相关皮肤病的基本概念做了鉴定,进而指出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皮肤病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艾滋病相关皮肤病中医药治疗方面的辨证论治理论,为随后的临床诊疗及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对中医非药物疗法在艾滋病相关皮肤病应用方面的分析,引出了中医外治法与针灸疗法在艾滋病相关皮肤病的研究及作用,最后论述了心理疗法在艾滋病相关皮肤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艾滋病相关皮肤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方面给出了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通过中医内科学的辨证论治,辅以中医外治、针灸等治疗,最后配合心理疗法帮助患者重塑信心,坚定信念,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增强其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等。

韩露[4](2020)在《PCT联合WBC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红皮病性银屑病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CT、WBC、CRP、ESR等指标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红皮病性银屑病(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同时比较不同中医证型GPP患者的血液学指标,以期为GPP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可能的客观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住院的89例GPP和EP患者。1.收集GPP和E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既往有无银屑病病史、发病诱因、是否发热、最高体温、局部皮损是否红肿热痛、淋巴结是否肿大、扁桃体是否肿大及是否有分泌物、病原学检查(包括来自于血、痰、脓、肺泡灌洗液、大便、尿液或其他培养物的标本)、胸部X线/CT、结核抗体、病毒抗体、WBC、NEU、LYM、NLR、PLT、PCT、ESR、CRP、中医证型、治疗方案和疾病转归等。2.根据有无发热,将89例患者分为发热组和不发热组,并根据发热程度的高低将发热组进一步分为低中热组和高热组;根据感染类型,将89例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疑似细菌感染组、非感染组和支原体、真菌、结核等感染组;根据中医证型将GPP患者分为毒热炽盛组、阴虚血热组、阴虚血瘀组。3.按照不同组别分别比较WBC、NEU、NLR、PLT、PCT、ESR、CRP等在各组间的差异;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分析细菌感染组中WBC、NEU、PCT、CRP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GPP和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CT、WBC单独和联合水平对GPP和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一般资料:(1)研究病例组成89例患者中共有GPP29例、EP60例。其中发热患者58例,包括细菌感染31例(其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例),非感染16例,疑似细菌感染7例(其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3例及系统性真菌感染1例;不发热患者31例,包括非感染30例(其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例)和结核感染1例。(2)诱因:本研究89例GPP、EP患者中43例找到明确诱因,包括12例免疫抑制剂减量不规律、12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系统/外用不明药物、2例大面积外用激素突然停药、2例疲劳和7例其他原因(系统口服激素1例、服用“金银花露”1例、未行正规治疗1例、药物过敏1例、月经1例、中药外洗1例、使用胎盘素1例)。其中,免疫抑制剂减量不规律、上呼吸道感染、系统/外用不明药物为主要诱因。(3)性别:89例GPP和EP患者中共有男64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2.56:1。其中,发热组男42例,女16例;不发热组男22例,女9例。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组男24例,女7例;非感染组男8例,女8例。(4)年龄:89例GPP和EP患者年龄5-81岁,平均(48.28±1.5)岁。其中,发热组年龄5-81岁,平均(44.97±20.73)岁;不发热组年龄26-81岁,平均(54.84±12.84)岁。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组年龄11-68岁,平均(43.23±18.15)岁;非感染组年龄6-81岁,平均(46.56±22.51)岁。89例GPP和EP患者中,年龄<12岁者5例,占所有患者的5.62%;12岁≤年龄<18岁者4例,占所有患者的4.49%;18岁≤年龄<40岁者17例,占所有患者的19.10%;40岁≤年龄<60岁者37例,占所有患者的41.57%;年龄≥60岁者26例,占所有患者的29.21%。其中,年龄段在40-60岁所占比例最高,为GPP、EP好发年龄段。2.各组间参数比较:(1)发热组与不发热组参数比较:发热组WBC、NEU、NLR、PLT、ESR、PCT、CRP均高于不发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组与不发热患者中非感染组比较(剔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细菌感染组中WBC、NEU、NLR、ESR、PCT、CRP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PLT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参数比较(剔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细菌感染组的WBC、NEU、PCT、CRP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NLR、PLT、ESR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发热患者非感染组中低中热组与高热组参数比较:低中热组的NEU、NLR、PCT均低于高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WBC、PLT、ESR、CRP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GPP毒热炽盛组、阴虚血热组与阴虚血瘀组参数比较:WBC、NEU、NLR、ESR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与毒热炽盛组相比,NEU、NLR在阴虚血热组、阴虚血瘀组中均低于毒热炽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在阴虚血热组和阴虚血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毒热炽盛组相比,阴虚血瘀组的WBC低于毒热炽盛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阴虚血热组的WBC与毒热炽盛组、阴虚血瘀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虚血瘀组相比,毒热炽盛组和阴虚血热组的ESR均高于阴虚血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毒热炽盛组和阴虚血热组间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T、PCT、CRP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细菌感染组中WBC、NEU、CRP与PCT之间的相关性分析:WBC与NEU存在显着相关(r=0.98,P<0.05),且两者与CRP之间均存在相关性(r=0.579,P<0.05;r=0.621,P<0.05),而与PCT之间相关性不高(r=0.275,P>0.05;r=0.245,P>0.05)。但PCT与CRP之间存在相关性(r=0.609,P<0.05)。4.GPP与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相关变量分析:将WBC、NEU、PCT、CRP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相关变量,结果显示PCT、WBC与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OR=1.01 P=0.06<0.1;OR=2.87 P=0.07<0.1)。5.PCT、WBC等指标对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PCT和WBC对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均具有一定检验效能:当PCT单独诊断时,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67,最佳截断值为0.035ng/mL,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0、0.687;当PCT为0.155ng/m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为0.458、0.800;当WBC单独诊断时,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最佳截断值为10.315×109/L,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33、0.625;PCT联合WBC的检验效能较两者增强,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当联合因子截断值为0.48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0.900、0.687。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GPP和EP的好发年龄段在40-6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CT、WBC均可作为GPP及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NEU、NLR、PCT与GPP、EP发热程度有关,其在评判GPP、EP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NEU、NLR在鉴别GPP毒热炽盛型与非毒热炽盛型(阴虚血热型、阴虚血瘀型)时具有参考意义;ESR在鉴别GPP阴虚血瘀型与非阴虚血瘀型(毒热炽盛型、阴虚血热型)时具有参考意义。GPP和EP发热原因复杂,临床需仔细搜索病原体,对免疫抑制和抗感染治疗抵抗患者应注意检查肾上腺皮质功能。

李玉叶[5](2020)在《提高对HIV感染的皮肤表现认识》文中研究指明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临床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艾滋病期以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直接致死原因。及早进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可改变艾滋病的自然病程,使患者长期存活,并可有效降低HIV在人群中的传播。尽早发现患者HIV感染并开始HAART是避免其死亡和疾病传播的核心策略。

覃江龙,卢亦波,秦英梅,彭智鹏,农兰伟,黄美祯,牟敏红,吴念宁[6](2020)在《艾滋病伴发皮肤损害的皮肤病理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伴发皮肤损害的HIV/AIDS患者的皮肤病理类型及其特点,为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无菌条件取伴有皮肤损害的HIV/AIDS患者的皮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HE、抗酸、过碘酸雪夫(PAS)和淀粉酶消化后过碘酸雪夫(D-PAS)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描述组织病理特点,并对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2例HIV/AIDS患者的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为感染性皮肤病32例(占39.02%),炎症性皮肤病36例(占43.90%),皮肤肿瘤14例(占17.07%)。其中马尔尼菲篮状菌病14例,银屑病10例,湿疹9例,卡波西肉瘤12例。马尔尼菲篮状菌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减少,感染率升高(P=0.003)。结论 HIV/AIDS患者皮肤损害的原因感染性主要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且多数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下的患者,炎症性主要为银屑病,最常见的皮肤肿瘤为卡波西肉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HIV/AIDS患者伴发各种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

杨俊,裴金燕,臧静愉,马玉青,朱柯颖,姜琦,郭会军[7](2019)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皮肤病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总结归纳近年相关文献,对艾滋病相关性皮肤病(AIDS-related dermatosis)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概述。艾滋病相关性皮肤病病位主要在肺脾,涉及心肝肾三脏,证候要素主要为风热、湿蕴、血热、血虚、脾虚,病性属虚实夹杂,病机以血虚、血热、风热、湿盛为主;临床常见血热生风、血虚风燥、湿毒浸淫、血瘀阻络、脾虚湿蕴证型;其中最常见的有脾虚湿蕴、血虚风燥、血热生风;治疗以祛风清热凉血为主,辅以健脾祛湿、滋阴养血、解毒祛湿、活血通络等治法。中医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亦有针对性的中药外治方法,配合针灸治疗及心理疏导等也可有效改善症状。

马璟玥,刘全忠[8](2019)在《艾滋病相关细菌性皮肤粘膜疾病》文中指出HIV广泛侵犯人体免疫系统,使得人体免疫系统遭受到程度不一的损伤,诱发多种多样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HIV感染者在皮肤黏膜同样存在多种多样皮肤损害,包括感染、炎症性皮肤病和肿瘤,其中感染性皮肤较为多见。本文主要针对艾滋病相关细菌性皮肤粘膜疾病来研究HIV感染情况并展开探讨。

程浩[9](2019)在《艾滋病相关炎症性皮肤粘膜疾病》文中提出HIV感染导致的机体免疫缺陷常引起皮肤黏膜非感染性炎症性病变,如脂溢性皮炎、干燥症、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嗜酸性毛囊炎、结节性痒疹、药物反应、光敏性皮炎等。这些艾滋病相关的皮肤粘膜炎症性疾病在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HIV感染的预后有一定的特点,并且可能是HIV/AID患者的重要诊断证据及作为疾病进展的标志物。随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开展,HIV感染相关的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病率及临床表现也有所变化。了解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皮肤粘膜表现对艾滋病的诊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HIV相关炎症性皮肤病。

罗婉仪[10](2018)在《芜湖地区HIV/AIDS患者合并皮肤病变的调查》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芜湖地区HIV/AIDS患者合并皮肤黏膜病变的发生率、病种分布、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加强对HIV/AIDS患者的皮肤表现的认识,为早期发现HIV感染和判断HIV/AIDS患者免疫状况,评估病情发展提供依据,也为皮肤科及相关临床科室提出警示。方法:以经ELISA法及蛋白印迹法检测HIV抗体均为阳性,确诊为HIV感染的芜湖地区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患者皮肤病的检出情况分为:检出皮肤病组及未检出皮肤病组,再根据皮肤病发病机制将检出皮肤病组分为:感染性皮肤病组、非感染性皮肤病组及皮肤肿瘤组,分析比较各组之间一般资料、皮肤病检出率、病种分布、感染途径、CD4+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等的差异,并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1、340例HIV/AIDS患者以男性感染者为多见,男女性别间比例为4.67:1;最低年龄8岁,最高年龄78岁,平均年龄为(38.48±11.42)岁,以2150岁的中青年为主;患者以初中学历者最多,占40.0%,文盲者最少,占5.88%;职业以企业员工所占比例最高,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所占比例最少;县区分布以鸠江区(24.12%)所占比例最多,其次分别为无为县(17.65%)和南陵县(17.35%)。2、HIV/AIDS患者感染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共占93.53%,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和婚外异性性行为分别占47.65%和42.06%,夫妻间传播占3.82%,另外静脉吸毒者占4.41%,母婴传播者占1.47%。3、340例HIV/AIDS患者皮肤病检出率为39.12%,其中患1种皮肤病者最为多见,占32.94%,患2种皮肤病者占5.0%,患3种皮肤病者占1.18%。常见皮肤病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疹(7.65%)、痤疮(5.59%)、手足癣(4.11%)、痒疹样丘疹(3.82%)、甲真菌病(3.53%)。健康体检组皮肤病检出率为22.41%,两组间比较,HIV/AIDS患者皮肤病检出率比健康体检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四个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的皮肤病检出率之间比较,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ul段皮肤病检出率最高,与≥500个/ul、350499个/ul、200349个/ul计数段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500个/ul、350499个/ul、200349个/ul计数段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经HAART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皮肤病检出率间比较,发现未治疗组皮肤病检出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IV/AIDS患者检出皮肤病组与未检出皮肤病组的病毒载量、感染途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追问病史分析,自确诊HIV感染以来,曾患皮肤病组与未曾患皮肤病组之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各阶段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芜湖地区HIV/AIDS患者皮肤病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感染性皮肤病以手足癣、甲真菌病为主,非感染性皮肤病以湿疹、痒疹样丘疹为主,皮肤恶性肿瘤未见发病率增高。2.HIV/AIDS患者皮肤病发生率的增高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ul有关。3.早期HAART治疗可降低HIV/AIDS患者皮肤病的发生率。4.HIV/AIDS患者皮肤病的发生率与病毒载量、感染途径无明显相关性。

二、艾滋病与非感染性皮肤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艾滋病与非感染性皮肤病(论文提纲范文)

(1)HIV/AIDS患者相关病毒性皮肤病与免疫抑制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实验材料与仪器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样品的采集
    1.5 样品的运输
    1.6 样品的接收
    1.7 实验方法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HIV/AIDS患者合并相关病毒性皮肤病和未合并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比值关系
    2.3 合并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用于评估和预测HIV/AIDS患者免疫状态
3 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HIV/AIDS患者相关病毒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中西医协同治疗艾滋病皮肤瘙痒疗效评价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艾滋病疗效评价研究现状
2 艾滋病皮肤瘙痒疗效评价指标
    2.1 临床症状体征评价
        2.1.1皮损面积积分
        2.1.2 瘙痒程度积分
    2.2 生活质量评价
    2.3 生物学指标评价
        2.3.1 免疫学指标
        2.3.2 病毒学指标
        2.3.3 生化指标
        2.3.4 真菌镜检
3 对疗效评价标准的思考
4 小结

(3)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皮肤病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西医学对艾滋病相关皮肤病的认识
    1.1 西医学方面认识
    1.2 中医学方面认识
        1.2.1 艾滋病相关皮肤病的疾病范畴
        1.2.2 艾滋病相关皮肤病的病因病机
2 中医学辨证论治
    2.1 辨证论治
        2.1.1 脾虚湿蕴型
        2.1.2 血虚风燥型
        2.1.3 血热生风型
        2.1.4 湿毒浸淫型
        2.1.5 血瘀阻络型
    2.2 辨病成方治疗
    2.3 外治疗法
    2.4 针 灸
    2.5 心理疗法
3 小 结

(4)PCT联合WBC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红皮病性银屑病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各组间参数比较
    3.3 细菌感染组中WBC、NEU、CRP与 PCT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4 GPP与 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相关变量分析
    3.5 PCT、WBC等指标对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
讨论
    一、PCT联合WBC在 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二、PCT等炎症指标在不同中医证型GPP患者中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论文发表
致谢

(6)艾滋病伴发皮肤损害的皮肤病理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HIV抗体检测
        1.2.2 CD4+T淋巴细胞检测
        1.2.3 组织病理学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特征
    2.2 皮肤病理表现类型
    2.3 皮肤损害病变类型与CD4+T淋巴细胞关系
    2.4 常见皮肤病理类型镜下特点
3 讨论

(7)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皮肤病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1.1 中医对艾滋病皮肤病的认识
    1.2 中医论艾滋病皮肤病病因病机
2. 中医辨证论治
    2.1 辨证论治
        2.1.1 脾虚湿蕴型:
        2.1.2 血虚风燥型:
        2.1.3 血热生风型:
        2.1.4 湿毒浸淫型:
        2.1.5 血瘀阻络型:
    2.2 辨病成方治疗
    2.3 中医外治治疗
    2.4 针灸
    2.5 心理疗法
    2.6 小结

(8)艾滋病相关细菌性皮肤粘膜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 艾滋病合并细菌感染
2 艾滋病合并皮肤黏膜病
3 细菌性皮肤病
    3.1 葡萄球菌感染疾病
    3.2 分枝杆菌感染
    3.3 杆菌性血管瘤病
    3.4 细菌性性传播疾病

(9)艾滋病相关炎症性皮肤粘膜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 皮肤表现
    1.1 银屑病(Psoriasis)
    1.2 脂溢性皮炎(Sebrrheic Dermatitis,SD)
    1.3 HIV相关瘙痒性丘疹性发疹(Pruritic Papular Eruption,PPE)
    1.4 嗜酸性毛囊炎(Eosinophilic Folliculitis,EF)
    1.5 干燥症(Xerosis)
    1.6 光敏性皮炎(Photodermatitis)
    1.7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
2 药物反应
3 急性逆转录病毒综合征的皮肤粘膜表现
4 瘙痒
5 口咽部表现
6 总结及展望

(10)芜湖地区HIV/AIDS患者合并皮肤病变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收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统计分析
        2.3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一般情况
    2 HIV/AIDS患者临床数据分析
    3 HIV/AIDS患者重要实验室指标与临床相关性
    4 HIV/AIDS患者与健康体检对照组皮肤病检出率及构成分析
    5 HIV/AIDS患者既往患皮肤疾病与CD4~+T 淋巴细胞的相关性
讨论
    1 一般情况
    2 临床资料
    3 皮肤病检出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艾滋病与非感染性皮肤病(论文参考文献)

  • [1]HIV/AIDS患者相关病毒性皮肤病与免疫抑制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 李天德.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2]中西医协同治疗艾滋病皮肤瘙痒疗效评价探析[J]. 谢小丽,张予晋,钱珍珍,王军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12)
  • [3]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皮肤病临床研究进展[J]. 杨俊,李鹏宇,陈莉华,臧静愉,裴金燕,刘亚楠,吴智慧,张振奎,王月圆,郭会军. 中医研究, 2020(12)
  • [4]PCT联合WBC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红皮病性银屑病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D]. 韩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提高对HIV感染的皮肤表现认识[J]. 李玉叶. 皮肤病与性病, 2020(01)
  • [6]艾滋病伴发皮肤损害的皮肤病理学分析[J]. 覃江龙,卢亦波,秦英梅,彭智鹏,农兰伟,黄美祯,牟敏红,吴念宁. 中国热带医学, 2020(01)
  • [7]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皮肤病临床研究[A]. 杨俊,裴金燕,臧静愉,马玉青,朱柯颖,姜琦,郭会军.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
  • [8]艾滋病相关细菌性皮肤粘膜疾病[J]. 马璟玥,刘全忠. 皮肤科学通报, 2019(03)
  • [9]艾滋病相关炎症性皮肤粘膜疾病[J]. 程浩. 皮肤科学通报, 2019(03)
  • [10]芜湖地区HIV/AIDS患者合并皮肤病变的调查[D]. 罗婉仪. 皖南医学院, 2018(01)

标签:;  ;  ;  ;  ;  

艾滋病和非传染性皮肤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