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_2浓度对光生物反应器高效培养的湛江叉鞭金藻和盐藻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姬恒[1](2021)在《球等鞭金藻3011的高密度异养培养》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饵料微藻球等鞭金藻3011为研究对象,进行避光异养培养,对其异养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探讨异养培养的球等鞭金藻的保存及复苏条件,为微藻高密度异养培养提供基础数据。1.球等鞭金藻异养培养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以K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考察温度、碳源、氮源、磷源等对球等鞭金藻异养培养的影响,确定适合等鞭金藻异养培养条件为23℃,异养培养用碳源、氮源、磷源分别为葡萄糖、尿素、磷酸二氢钾,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异养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40 g/L葡萄糖,0.6 g/L尿素、1.0 g/L磷酸二氢钾,培养120 h,藻细胞密度达到2.31×1010cells/m L。微量元素、肥水膏和激活素对异养球等鞭金藻无明显影响。2.球等鞭金藻的保存异养培养的球等鞭金藻分别在葡萄糖、蔗糖和甘油溶液中保存。在浓缩藻液中添加葡萄糖可能有利于异养球等鞭金藻的保存。浓缩藻液在质量体积比为1:1的30 g/L葡萄糖溶液中常温密闭保存7天,细胞存活率仍保持72.3%。3.球等鞭金藻复苏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光照强度、通气量、接种量、肥水膏和激活素对保存7天后的球等鞭金藻复苏的影响,采用f/2培养基,添加20 mg/L肥水膏和10 mg/L激活素,接种量1.5%,在光照强度4000 lx、通气量1 L/min条件下培养12天,微藻生物量能够达到1.8×107cells/m L。球等鞭金藻3011避光异养培养能够在短时间获得高密度的微藻生物量,节约成本和占地空间,还有利于微藻活细胞的保存,便于运输,作为饵料用于水产养殖,具有极大的优势。
翟晓嵌[2](2020)在《海水养殖调水小球藻漂浮反应器大规模培养》文中认为随着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传统水产资源的减少,海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然而,水产养殖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因此养殖水质控质显得尤为重要。微藻作为水产养殖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在水产养殖水质控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在养殖水质调节领域对微藻的需求不断增加,但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海水养殖水中,调水微藻种类较少,藻种的大规模制取技术落后,应用理论体系不完善等缺点,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本论文做了如下探究:首先从大连凌水附近海域湛江金藻培养液中分离纯化了一株海洋微藻,经形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海水小球藻。探究了碳酸氢盐浓度对海水小球藻生长和沉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氢钠浓度为7.0 g/L时干重和生物量生产率最高,分别为1.20±0.0g/L和0.470 g/L/d,在此碳酸氢钠浓度条件下的24 h沉降效率最高,为98.9±0.0%。海水小球藻在添加0.4 g/L硝酸钠的培养基中生长状况最好。利用海水小球藻絮凝后的上清液吸收CO2进行循环培养,结果表明循环培养基及比新鲜培养基具有更好的培养性能。为获得大量调水藻种,首先探究了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中不同培养深度对海水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7.5 cm培养深度下获得最高的细胞密度,为0.743±0.0 g/L。其次,利用跑道池、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和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对海水小球藻进行对比培养,通过实验发现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的生物质浓度显着高于其他两种光生物反应器(p<0.05),生物质浓度最高达到0.532±0.0g/L。另外,对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的海水小球藻进行沉降实验,结果表明沉降效率在99%以上,说明这种絮凝方法对于pH较高的大规模室外培养的微藻是稳定的。为实现调水微藻的可控化培养,建立了海水小球藻的生长动力学模型,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每个影响因素下的初始模型参数,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辨识得到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建立的生长模型对海水小球藻的生长情况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到一株适用于海水养殖调水的海水小球藻,并在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中成功培养,同时生产的微藻获得了较高的回收率。与其他培养系统相比,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为微藻培养与养殖调水提供了更好的结合,小球藻在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实现原位培养,生产的微藻直接接种至大规模得养殖水体中从而实现调水,同时还可以作为养殖动物的天然饵料。另外,调水微藻在水体中生长模型的建立不仅为调水实践中接种量、营养盐添加等提供预测和指导,而且为调水的实践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韩德森[3](2019)在《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湛江等鞭金藻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土地资源枯竭和全球人口迅速增加,必须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微藻是水产养殖中重要参与者。微藻不仅可以作为饵料为水产动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在培养的体系中起到水质调节的作用。尽管全球对作为水产养殖饵料的微藻生产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但由于传统微藻生产方法具有高生产成本和低生产效率的特点,而不能大量用作水产养殖饲料。本论文的重点是基于BICCAPSO(一种在海上基于碳酸氢盐的微藻培养和碳吸收整合系统)的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微藻,旨在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一种高效,经济,稳定的微藻生产方式。为了测试这一点,选择具有高生长率湛江等鞭金藻作为实验对象来评估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培养性能。首先对湛江等鞭金藻进行耐碳酸氢盐实验的培养,发现湛江等鞭金藻在碳酸氢钠浓度为5 g/L条件下生长状况最好。并且对比碳酸氢钠跟CO2分别作为碳源以及不加入碳源时的培养效果,发现不加入碳源的的对照组,湛江等鞭金藻生长缓慢,并且通入CO2的实验组生长状况最好,达到38.8×106 cells/ml,而加入5 g/L碳酸氢钠的达到29.3×106cells/ml。然后对湛江等鞭金藻进行大规模的培养实验。首先我们对湛江等鞭金藻进行1 m2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的不同液层实验,结果发现,在10 cm液层下获得了最高的面积产率为4.69 g/m2/day。其次我们对湛江等鞭金藻在开放池、平板光生物反应器以及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对比培养实验,发现其在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可以达到在平板光生物反应器中相同的生产率,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最后,选取平板光生物反应器(100 L)与10 m2的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1000 L)进行半连续操作的大规模培养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湛江等鞭金藻可以在10m2的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可以达到生产率为0.117 g/L/d,达到与平板光生物反应器相同的培养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以上实验,确定了基于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以碳酸氢盐作为碳源,大规模培养湛江等鞭金藻的最佳工艺研究。使用碳酸氢钠作为碳源不仅节省了湛江等鞭金藻培养的供碳成本,而且也达到了与2%CO2相同的培养性能。而利用本实验室所开发的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具有易控制温度、培养规模大以及无需土地等优点,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高效、经济、稳定的微藻生物质生产。通过新鲜微藻的原位利用,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提供了微藻生产和水产养殖之间更好的整合。
苑广泽[4](2019)在《微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周期性波动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微藻具有生长速率快,光合效率高等优势,在食品、医药、新材料和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温度和光照强度变化会使微藻生长状况发生改变,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作为指示光合作用变化的内在探针,可对其做出灵敏反应。本论文以湛江等鞭金藻(WT)Isochrysis zhangjiangensis及其耐热诱变株I.zhangjiangensis IM130005(IM)、亚心型四爿藻Tetraselmis subcordiformis及两种常见微藻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和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为研究对象,以自主开发的Algal Station系统为平台,通过连续监测最大量子转化效率(Fv/Fm),考察温度对金藻生长和生物质积累的影响,并初步探索耐热诱变株的耐热机制;分析亚心型四爿藻的叶绿素荧光变化规律,及光照强度对其细胞生长和生物质积累的影响;探索不同微藻在相同光周期下叶绿素荧光周期性变化规律。湛江等鞭金藻的耐热株Fv/Fm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模拟大连户外夏季反应器中温度变化,实时监测湛江等鞭金藻细胞密度(OD)和Fv/Fm的变化,并与脂肪酸含量变化相对照。Fv/Fm和OD变化均表明IM耐温上限较WT提升约4℃,在44℃时Fv/Fm依然保持在0.7左右,无明显下降;伴随着温度以1/20 min速率从25℃升高到40℃,IM的总脂肪酸含量在5小时内从干重的12.05%增加到14.46%,其中中性脂含量(NL)增加170.06%,推测IM通过加快TAG的积累减轻高温的能量胁迫。而WT无该变化。亚心型四爿藻Fv/Fm对不同光强响应及生长和生理生化组成的相关性:设定7种不同光照强度,以14/10(光照/黑暗)周期连续培养亚心型四爿藻,实时监测其OD和Fv/Fm变化,并分析生物质积累及光能利用率变化规律。整体上,亚心形四爿藻的Fv/Fm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黑暗阶段高于光照阶段;在低光强(<750μmol/m2/s)下,Fv/Fm维持较好状态,光能利用率均达到10%;中高光强(750,1000,1500,2000μmol/m2/s)下,其Fv/Fm和光能利用率会随光强升高而降低,但仍能正常生长,光能利用率相较于低光强分别下降23.39%,43.69%,49.65%,58.78%;亚心形四爿藻脂肪酸产量在中低光强(≤750μmol/m2/s)下,随光强升高而上升,可达125 mg/L/48h;高光强下脂肪酸产量在140 mg/L/48h左右,结合脂肪酸产量与光能输入量,确定光强750μmol/m2/s作为最佳培养光强。常见微藻常规培养条件下Fv/Fm的周期性变化:以14/10(光照/黑暗)周期连续培养四种常见微藻(湛江等鞭金藻、亚心型四爿藻、杜氏盐藻、微拟球藻),实时监测其Fv/Fm变化。在14/10光暗周期培养下,四种微藻的Fv/Fm阈值具有显着不同,且每种藻具有其独特的Fv/Fm周期性变化规律。这种规律可为微藻大规模可控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亓守冰[5](2018)在《微藻和大型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中间球海胆是我国北方最具经济价值的海胆种类之一,其人工养殖已经初具规模。但在人工育苗及养殖过程中,饵料的选择以及人工饵料的研发仍存在诸多问题。浮游期对浮游微藻要求较高,并且浮游微藻的培养易受环境条件制约;匍匐期阶段的饵料底栖硅藻,常用的优势种并不稳定,且每年海胆繁育期都要重新采集培养,耗时耗力;养成期海胆多以鲜活大型藻类为食,但海带、裙带菜等成本较高,且受季节限制。所以各阶段最适饵料的选择以及人工饵料的研发是海胆繁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实验针对中间球海胆生活史三个不同阶段饵料的特点,在改良开放式培养浮游微藻饵料和分离、鉴定底栖硅藻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不同浮游微藻、底栖硅藻和大型藻类饵料对浮游期、匍匐期以及养成期的海胆进行生长对比实验,探究了不同藻类饵料对各时期海胆生长、脂肪酸组成及主卵黄蛋白(MYP)基因和相关脂肪酸转化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人工造流培养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f minutis-sima),造流与人工搅池相比,可以显着提高藻细胞的繁殖速度,在200L水体的实验槽内,12W(5000 L/H)的造流流量相比于3W和6W,两种藻类有着较好的生长效果,生长密度在6天内可达140万/cell/mL,而人工搅池组仍不足100万/cell/mL。并且研究发现,藻细胞密度与培养基盐度、pH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可以通过pH和盐度粗略预测藻细胞的密度。2、在海胆浮游期投喂的四种微藻中:投喂牟氏角毛藻(C.muelleri)和混合微藻的幼体发育速度最快,并且比投喂杜氏藻(Dunaliella tetriolecta)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幼体具有更好的胃长、胃宽和变态率,是本研究中浮游期最适饵料。结果还表明幼体可以通过从α-亚麻酸(18:3n-3)和亚油酸(18:2n-6)合成或者从饵料脂肪酸同化并积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n-3),二十碳五烯酸(EPA;20:5n-3)和花生四烯酸(ARA;20:4n-6)。此外,n-6和n-3 LC-PUFA在幼体内的积累以及较高的ARA/EPA可以改善幼体的状态。3、本研究从海区采集并分离、纯化并鉴定了 8种底栖硅藻,分别为:双面曲壳藻(Achnanthes biasolettiana(Kutz.)Grun)、简单双眉藻(Amphora exigua Gregory)、盾卵形藻小形变种(Cocconeis scutellum var.parva)Grunow)、沼泽茧形藻透明变种(Amphiprora hyalina)、幼小双壁藻(Diploneispuella(Schumarm)Cleve)、舟形藻(Navicula sp)、菱形藻 a(Nitzschia sp a)、菱形藻b(Nitzschia sp b)。并利用其中的三种和采集混合藻对浮游期的海胆进行了变态诱导及变态后海胆的生长影响实验,四种硅藻对海胆变态诱导效果,沼泽茧形藻透明变种>菱形藻a>双面曲壳藻>采集混合藻,但四个实验组不存在显着差异,且变态率都在70%以上;生长上,双面曲壳藻的匍匐期海胆具有显着高于其他三种硅藻饵料生长速度,所以可以认为双面曲壳藻是本实验中最佳饵料。实验发现,饵料中n-3 PUFA和EPA/ARA的高含量可以促进匍匐期海胆的生长。同时匍匐期海胆中n-6和n-3 LC-PUFA在积累以及较高的ARA/EPA可以改善海胆的状态。匍匐期海胆与浮游期海胆相同,可以通过从α-亚麻酸(18:3n-3)和亚油酸(18:2n-6)合成或者从饵料脂肪酸的同化并积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并且,n-6和n-3 LC-PUFA在幼体内的积累以及较高的ARA/EPA可以改善幼体的状态。4、实验发现,在养成期三个年龄的海胆中,投喂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的海胆在壳径、壳高、体重、特定增长率、性腺湿重、性腺指数及性腺颜色等要显着优于石莼(Ulva pertusa),但在投喂海带和裙带菜的海胆之间没有差异,可以认为本实验中养成期最佳的饵料为海带和裙带菜。不同饵料对海胆的SOD、T-AOC、CAT和MDA不存在显着影响。饵料中高的ARA、EPA和n-3PUFA含量可以促进海胆的生长,同时海胆性腺中C18.2N6、C18.3N6、ARA、n-6 PUFA和Total PUFA的积累有助于海胆的生长,研究还发现养成期海胆也可以通过从α-亚麻酸(18:3n-3)和亚油酸(18:2n-6)合成或者从饵料脂肪酸的同化并积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5、浮游期:喂食牟氏角毛藻和混合藻的幼体中的MYP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杜氏藻和球等鞭金藻。此外,不同阶段MYP基因表达的趋势为6腕阶段>8腕阶段>4腕阶段>受腕卵>棱柱阶段。匍匐期:双面曲壳藻组>以菱形藻a>混合藻饵料>沼泽茧形藻透明变种。养成期:三种年龄海胆的肠道中,裙带菜组和海带组的MYP基因表达量要显着高于石莼组;在性腺中投喂裙带菜的海胆性腺中都具有显着高于海带组的MYP基因表达量,而在石莼组中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除了养成期性腺之外,其他阶段MYP基因的表达与生长状态密切相关。MYP的表达存在于中间球海胆的整个生活史中,并且在雌性和雄性个体中都有表达,同时浮游期和匍匐期并没有受到饮食蛋白的影响,而养成期肠道中MYP基因表达与饮食中蛋白含量趋势相同。6、从浮游期和养成期来看,可以认为在△Fad6是中间球海胆的浮游期和养成期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底栖硅藻中虽然缺乏必须脂肪酸,但匍匐幼体仍能正常和成C20及更长C链的不饱和脂肪酸,这表明除了 18:2n-6和18:3n-3转化为脂肪酸转化为18:3n-6和18:4n-3的基本路径外,中间球海胆这种棘皮动物有着其他合成的路径。养成期幼胆和匍匐期海胆中,Elov14、Elovl5的表达量规律与△Fad6基本相同,说明饮食中低的DHA、EPA和n-3PUFA,在促进△6Fad的表达的同时,也促进了 Elov14、Elovl5,去不饱和酶和延长酶有着协同作用。从养成期可以看出富含C18不饱和脂肪酸(C18:1n-9/C18:2n-6/C18:3n-3)的饮食可以促进△Fad6、Elov14、Elovl5基因的表达,而富含HUFA的饮食会抑制其基因表达。
董学卫[6](2018)在《富油微藻繁育技术优化与蓝藻产不饱和脂肪酸的基因工程》文中提出微藻富含油脂、易于培养、生长周期短,可作为功能食品、饲料添加剂的替代来源。然而,培养过程中存在生物质浓度低、规模化培养难、收获耗能高、新鲜水消耗大、特定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等问题,导致微藻生物质及其组分成本高,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本论文以湛江等鞭金藻、假微型海链藻和聚球藻7002为研究对象,对微藻培养条件优化、光生物反应器设计、生物絮凝收获和絮凝上清再利用、基因工程蓝藻产不饱和脂肪酸等进行探索研究。(1)湛江等鞭金藻和假微型海链藻的优化培养。探讨了培养方式、光强和NaN03浓度对微藻生长和产物积累的影响以及培养过程中氮消耗与微藻生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等鞭金藻和假微型海链藻生长越快,对氮的吸收越多,兼养较光自养和光异养消耗更多的氮以满足生长需要。充足的氮源和兼养培养时,蛋白质积累较多;NaN03浓度较低时,油脂积累较多。综合考虑油脂产率和节约资源等因素,湛江等鞭金藻最佳油脂产率80.06mg/L/d 在光强为 100μmol/m2/s、NaN03 浓度为 375mg/L、兼养培养条件下获得。光强为100μmol/m2/s,NaN03浓度为375mg/L,兼养培养,以更新率35%、更新周期1 d进行半连续培养湛江等鞭金藻生物量产率最大为344.40 mg/L/d。此时湛江等鞭金藻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0.82%左右,是生产作为营养品的微藻油脂的合适条件。对假微型海链藻而言,生产油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光强为200μmol/m2/s,NaNO3浓度为375mg/L,光自养培养,以更新率为25%,更新周期为1d进行半连续培养,油脂产率最大为52.47 mg/L/d,对应的生物量产率为 227.18 mg/L/d。(2)光生物反应器设计及微藻培养性能研究。设计了柱式和平板式两种光生物反应器。与柱式光生物反应器相比,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微藻时可获得更高的生物量产率(228.89 mg/L/d)和油脂产率(83.34 mg/L/d),表明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利于微藻生长和油脂积累。利用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在锥形瓶最高油脂产率对应的分批培养条件下培养湛江等鞭金藻,所得生物量产率(342.83 mg/L/d)、油脂产率(77.96 mg/L/d)和脂肪酸组成结果与锥形瓶实验相近。利用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假微型海链藻,分批培养假微型海链藻的生物量产率(170 mg/L/d)和油脂产率(41.48 mg/L/d)同样与锥形瓶小试结果相近。且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光照比表面积大、溶氧易释放,造价低,可简单地通过增加反应器的长度扩大规模,适合室外大规模培养。(3)微藻收获和絮凝上清循环利用。单独升高pH值絮凝湛江等鞭金藻效果不理想,pH值12,沉降12 h,絮凝效率仅为40%左右;假微型海链藻本身具有自絮凝特性,pH=10,沉淀1h,絮凝效率达到80%以上。以假微型海链藻作为生物絮凝剂絮凝难以自絮凝的湛江等鞭金藻,当藻液混合比为2:1,pH值为10,沉淀时间3h,絮凝效率可达90%。利用壳聚糖为絮凝剂收获湛江等鞭金藻时,在pH值为5、壳聚糖浓度为25 mg/L、絮凝30 min,絮凝效率最高为90%。絮凝上清的循环利用可减少新鲜水消耗。在絮凝上清中重新添加营养物质培养湛江等鞭金藻,结果显示,假微型海链藻作为絮凝剂时,絮凝上清重复使用2次以后,生物量产率明显下降;而壳聚糖作絮凝剂,絮凝上清重复利用3次,生物量产率(246.67 mg/L/d)和油脂产率(84.90mg/L/d)略高于在新鲜培养基中获得的结果。(4)在聚球藻7002中表达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酶相关基因。为获得富含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转基因聚球藻7002藻株,构建了 Syd6D,Syd15D,Syd6Dd15D 和 pSDPcE6-glnA、pSDTpD5D-glnA 和 pSDPcE6TpD5D-glnA等重组载体,通过同源交换在聚球藻7002中成功表达△15脂肪酸脱氢酶和集胞藻6803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分别获得了 α-亚麻酸(q-linolenic acid,ALA),γ-亚麻酸(γ-linolenicacid,GLA),和十八碳四烯酸(stearidonic acid,SDA)含量较高的转基因藻株。与野生型聚球藻7002相比,A15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过量表达导致在聚球藻积累5.4倍的α-亚麻酸,而表达△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产生大量GLA和微量SDA。A15和△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共表达导致GLA的低水平积累,SDA占总脂肪酸的比率多达11.64%。
陈建楠[7](2018)在《球等鞭金藻生产岩藻黄素和油脂的研究》文中指出球等鞭金藻(IsocArysis galbana)是一种富含岩藻黄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海洋微藻。岩藻黄素是一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调节血糖、抗血管新生等生理活性,在人体健康、美容、食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心血管疾病、健脑益智等功能,在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球等鞭金藻生产岩藻黄素和油脂的研究,为后续产业化生产和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和抗生素除菌研究,得到了无菌的球等鞭金藻;通过不同的保藏方法对球等鞭金藻进行保藏研究,液体继代保藏和固体平板试管斜面保藏方法对球等鞭金藻的保藏效果比较好;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认定该株藻为等鞭藻属(Isochrysis sp.)的一株球等鞭金藻;通过BD FACSymphony A5流式细胞仪预测球等鞭金藻的基因组大小为102.671 Mb左右。2、通过有机溶剂提取球等鞭金藻岩藻黄素的工艺优化,最佳的提取工艺优化组合为提取温度35℃、料液比1:30 g/mL、提取时间15 min、提取次数2次,提取率为12.03 mg/g;岩藻黄素粗提物通过硅胶柱分离纯化,最佳的回收率为86.35%,纯度为29.78%;通过UPLC和HPLC建立检测岩藻黄素方法,通过液相质谱仪检测鉴定球等鞭金藻的岩藻黄素质量分数大小为659左右。3、通过球等鞭金藻培养条件的优化,最适的培养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120μmol photons m-2s-1、光照周期为14 h:10 h、海水盐度在31.5‰左右、pH值在8.0左右有利于球等鞭金藻的生长,通过培养基优化岩藻黄素含量提高了 2.54倍,总油脂含量提高了 2.77倍;通过50 L光生物反应器通气扩大培养,提高了岩藻黄素和油脂的产量;通过对球等鞭金藻絮凝采收,氯化铁为最佳絮凝剂,而且有利于采收后继续补料培养。4、通过不同的光质和氮磷胁迫诱导球等鞭金藻研究,发现对岩藻黄素和脂肪酸代谢积累没有显着性影响关系。通过紫外诱变育种和等离子体诱变育种,筛选出了七株生长速率快岩藻黄素和油脂含量相对较高的突变藻株。
毕桂灿[8](2016)在《舟形藻(Navicula sp.N6)废水培养及其转录组分析》文中指出目前,影响微藻开放式规模化培养的主要问题是外来杂藻的污染,杂藻与目的藻种产生竞争,抢占培养基中营养物质,降低目的藻种产量。硅藻是一类重要的单细胞浮游生物,其生长迅速、含油量较高,因此硅藻是生物能源资源开发的重要选择。硅藻的生长依赖于水体中可溶性硅元素,当水中可溶性硅元素充足时,硅藻生长十分迅速,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优势藻种,而其他藻种的生长受到抑制。本文以解决开放式培养的杂藻污染问题为出发点,筛选了一株海洋硅藻,对硅藻进行培养优化;研究硅胁迫条件下,硅藻对3种常见微藻(盐藻、金藻、小球藻)的抑制作用;开展硅藻的废水培养及重金属吸附研究;对氮充足与氮缺乏条件下培养的硅藻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从分子水平解析硅藻脂质代谢途径,为能源硅藻基因改造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本实验初步筛选了一株硅藻藻株舟形藻Navicula sp.N6,该硅藻株生长速度较快,在F/2培养基最适氮源为硝酸钠,也能很好的利用尿素作为氮源。添加不同的有机碳源并不能促进该藻株的生长及油脂积累,选择CO2作为碳源。硅藻Navicula sp.N6生长迅速,在温度2030℃能较好生长,最适温度22℃,最适pH为8,适当延长收获时间有利于细胞内油脂积累。硝酸钠对其生长影响较大,随着硝酸钠质量浓度升高,生物量也随之从0.73g/L增加到1.43g/L,而油脂含量则从23.18%降低至14.11%。Na2SiO3·9H2O对藻株Navicula sp.N6的生长、油脂含量的影响较大,适合的培养质量浓度为50100mg/L。发现VB1和生物素有利于Navicula sp.N6的生长和积累油脂。选取对藻株Navicula sp.N6生长和油脂积累影响较大的因素:pH、NaNO3、Na2SiO3作为影响因子,设计响应面试验,得出最优条件为pH 8.86,NaNO3 88.45 mg/L,Na2SiO3 70.78mg/L,生物量、油脂含量从常规F/2培养的1.01 g/L、10.98%提高至1.33 g/L、20.04%。不同浓度硅酸钠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反应出舟形藻Navicula sp.N6、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和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3株硅藻对硅酸钠的依赖程度,硅酸钠浓度越高,3株硅藻的生长越好;盐藻Dunaliella salina、小球藻Chlorella sp.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3011在较低浓度的硅酸钠培养基中能较好的生长,当浓度超过150mg/L时,其生长受到抑制。单独培养时,硅酸钠浓度的提高,显示舟形藻、角毛藻和菱形藻3株硅藻的生物量呈上升趋势,但是油脂含量缺呈现下降趋势;高浓度的硅酸钠不仅抑制盐藻、小球藻球等鞭金藻的生长,其油脂代谢过程也受抑制,生物量和油脂含量都较低。不同浓度硅酸钠下混合培养、最优条件和硅缺乏条件下培养、最优条件下混合培养的试验表明,舟形藻、角毛藻和菱形藻3株硅藻分别与盐藻、小球藻和球等鞭金藻混合培养时,低浓度硅酸钠时藻株的生长都较好。当硅酸钠浓度大于100mg/L或者150mg/L,发现盐藻、小球藻和球等鞭金藻无法利用营养物质生长,与3株硅藻的竞争处于劣势,3株硅藻则能很好利用充足的硅盐和氮、磷等其他营养成分迅速生长,成为优势种群。通过控制水体中可溶性硅元素及氮磷的量,从而控制硅藻的生长速度,保证硅藻在水体中的优势,抑制其余藻种的污染。利用废水培养舟形藻Navicula sp.N6,其生物量分别为0.97g/L(生活废水)、0.68g/L(养殖场废水)和1.21 g/L(混合废水),相对于单一生活废水和单一的养殖场废水,舟形藻Navicula sp.N6在混合废水中培养生物量有明显的提高。舟形藻Navicula sp.N6在混合废水(90%生活废水+10%养殖场废水)培养中的氮磷去除率分别为80%、60%;舟形藻Navicula sp.N6在混合废水(85%生活废水+15%沼气发酵废水)培养中的氮磷去除率分别为92%、86%,显示了舟形藻在废水中良好的氮磷去除能力。与F/2培养基相比,舟形藻Navicula sp.N6的碳水化合物有所增加,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油脂含量稍有下降。舟形藻Navicula sp.N6吸附Ni2+、Cd2+试验表明:在对数生长期14d的舟形藻Navicula sp.N6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对Ni2+、Cd2+的吸附效果越高;Ni2+、Cd2+浓度的提高也促使舟形藻Navicula sp.N6吸附率提高。对氮充足及氮缺乏条件下培养的舟形藻Navicula sp.N6进行转录组测序,总计得到raw reads约为4.5千万条,碱基总量约为5.5 Gb。利用Trinity软件的Cluster模块,选择来自于同一基因的最长转录本作为Unigene,最终得到59863条长度在20117616bp的Unigenes,平均长度为858bp,N50为1501bp,低于1000bp和高于1000bp的Unigene分别为43874和15989条,各占总数的73.29%和26.71%。采用NCBI blast、Hmmscan、Blast2GO和KAAS软件,将Unigenes与Nr、Nt、SwissProt、KOG、GO、Pfam、KEGG数据库做比对,得到36127条具有功能注释的Unigene并进行GO、KOG和KEGG PATHWAY分类。预测构建了脂肪酸的合成、延长、代谢途径,并识别了关于微藻细胞生长死亡和其他途径的大量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舟形藻Navicula sp.N6提供理论基础。
赵旭[9](2016)在《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内光传输及生化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由二氧化碳引发的全球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因此研究二氧化碳捕获及封存技术以及开发清洁可靠,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前沿热点,利用光合微藻作为媒介进行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封存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用于固碳并生产生物质能源的生物法之一。平板式,直管式,柱式及螺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是常见的光生物反应器,为深入分析其内光传输及分布规律,以及螺旋管式内由于二次流引发的明暗交替现象,光传输对微藻生长及底物消耗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平板式,直管式,柱式以及螺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内的光传输规律,微藻生长及消耗动力学特性加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于蛋白核小球藻,当入射光强为30μmol m-2 s-1时蛋白核小球藻处于生化动力学光限制区,当入射光强为70μmol m-2 s-1时蛋白核小球藻的生化动力学特性开始出现光抑制现象,当入射光强为200μmol m-2 s-1时,光生物反应器内靠近入射光的位置上的蛋白核小球藻的生化动力学特性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而在远离入射光的位置,蛋白核小球藻的生化动力学特性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呈现递增的变化趋势。(2)在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内蛋白核小球藻的生化动力学处于光限制区的入射光强为27.6μmol m-2 s-1,而入射光强为55.2μmol m-2 s-1时蛋白核小球藻的生化动力学特性开始出现光抑制现象。而对于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内蛋白核小球藻在入射光强为27.6μmol m-2 s-1时蛋白核小球藻的生化动力学处于光限制区,当入射光强为58μmol m-2 s-1时蛋白核小球藻的比生长及消耗速率开始出现光抑制现象。两种反应器内当入射光强为90μmol m-2 s-1时,光生物反应器内靠近入射光的位置上的蛋白核小球藻的比生长及消耗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而在远离入射光的位置,蛋白核小球藻的比生长及比消耗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呈现递增的变化趋势。柱式光生物反应器内蛋白核小球藻生化动力学处于光限制区光强为27.6μmol m-2 s-1,入射光强为50μmol m-2 s-1时蛋白核小球藻的生化动力学开始出现光抑制现象,在入射光强为70μmol m-2 s-1时,光生物反应器内靠近入射光的位置上的蛋白核小球藻的比生长及比消耗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而在远离入射光的位置,蛋白核小球藻的比生长及比消耗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呈现递增的变化趋势。(3)针对螺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微藻生长的明暗交替现象,本文对螺旋管式光合微藻反应器内的流动特性及管内光分布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相同藻液流速下,不同区域流体迹线的明暗交替频率不同,管中心处迹线的频率较小,远离中心线的上下两侧分布的迹线的频率较大;随液体流速增加,相同迹线明暗交替频率逐渐增大。(4)对螺旋管环绕中心柱式组合光生物反应器中的螺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内蓝绿藻的生长动力学特性而言,入射光强为1000μmol m-2 s-1时蓝绿藻的生长动力学处于光限制区,2100μmol m-2 s-1时蓝绿藻的比生长速率开始出现光抑制现象。在入射光强为2380,2500以及3000μmol m-2 s-1时,蓝绿藻的比生长速率的光抑制效应逐渐加强。对中心圆柱式光生物反应器内蓝绿藻的生长动力学特性而言,入射光强为1000μmol m-2 s-1时蓝绿藻的生长动力学处于光限制区,入射光强为2000μmol m-2 s-1时蓝绿藻的比生长速率开始出现光抑制现象。(5)针对一定入射光强下螺旋管环绕中心柱式组合光生物反应器内蓝绿藻比生长速率分布随培养时间及光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蓝绿藻的比生长速率随时间及光程的增加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并随入射光强的增加,比生长速率的衰减速度逐渐加快,而蓝绿藻的最大比生长速率逐渐增加。蓝绿藻的比消耗速率随时间逐渐增加,并随光程的增加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随入射光强的增加,比消耗速率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而蓝绿藻的最大比消耗速率逐渐增加。
张成会[10](2015)在《利用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湛江等鞭金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湛江等鞭金藻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不仅可以用来作为鱼虾贝类动物幼虫良好的基础饵料,也可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能源等领域。设计并制作出一种适于湛江等鞭金藻规模化高效率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是实现湛江等鞭金藻综合开发的基础。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如下:(1)湛江等鞭金藻培养主要工艺条件的确定。为实现湛江等鞭金藻高密度的生长,确定适宜的培养条件,借助小型培养容器对湛江等鞭金藻培养的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 NO3与KH2PO4的浓度分别为300mg/L和20mg/L,即氮磷比为15:1时湛江等鞭金藻生长最佳;湛江等鞭金藻能在CO2浓度为20%(v/v)以内的通气条件下生长,但在浓度为5%10%(v/v)的范围内可以实现更好的生长;湛江等鞭金藻对光照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且光强在5000lx9000lx范围内生长状况最佳。(2)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制作。首先组建了一套湛江等鞭金藻室内培养实验系统,包括光照系统、通气系统和温控系统。其次采用有机玻璃管和PVC管设计并制作了三种不同形式的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分别可实现40L、50L、70L的培养规模。(3)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培养性能研究。为了测试所设计的三种不同形式的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培养试验,比较了不同结构的优缺点以及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首先,进行了扩大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湛江等鞭金藻在放大100倍体积培养条件下,细胞产率以及比生长率分别提高了17.84%和9.64%;其次,进行了两种供气方式的对比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沙头气泡石供气装置较优于气管微孔供气装置,细胞产率和比生长率分别提高了23.21%和10.73%;最后,对反应器管道排列的形式进行了对比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垂直管式较优于横管式,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垂直管式比横管式的金藻细胞产率和比生长率分别提高了43.45%和12%。(4)湛江等鞭金藻藻悬液中的光衰减研究。通过测定光在透过不同浓度藻液时在不同光程处的光强,对湛江等鞭金藻在反应器内的光衰减状态进行了研究,结合Lambert Beer定律建立了光衰减模型E=E0exp[-(0.23OD500+0.038)L],结果表明随着湛江等鞭金藻细胞密度及光程的增加,光衰减程度不断增大,在管径一定的情况下,细胞密度提高6倍,光衰减程度相应增加了35.8%。(5)光生物反应器内藻悬液流动混合性能研究。以第三种垂直管式光生物反应器为对象,对反应器的通气速率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2L/min的通气速率下,连续培养7天细胞密度达到了2.88×107个/m L,同时得出在保持通气速率不变的情况下,管道内液体的流动速率随着藻悬液浓度的增大而有所下降。
二、CO_2浓度对光生物反应器高效培养的湛江叉鞭金藻和盐藻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_2浓度对光生物反应器高效培养的湛江叉鞭金藻和盐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球等鞭金藻3011的高密度异养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微藻概述及应用 |
1.1.1 概述 |
1.1.2 微藻中的活性物质 |
1.2 微藻在水产中的应用 |
1.2.1 概述 |
1.2.2 饵料微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2.3 水产养殖常出现的问题 |
1.2.4 饵料微藻饲料化存在的问题 |
1.3 微藻的培养方式及现状 |
1.3.1 自养培养 |
1.3.2 异养培养 |
1.3.3 混合培养 |
1.4 异养微藻的主要影响因素 |
1.4.1 培养基 |
1.4.2 培养条件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球等鞭金藻3011 的异养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藻种 |
2.2.2 仪器 |
2.2.3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培养基的配制 |
2.3.2 球等鞭金藻种子液的培养 |
2.3.3 球等鞭金藻异养培养 |
2.3.4 温度对球等鞭金藻异养培养的影响 |
2.3.5 碳源对球等鞭金藻异养培养的影响 |
2.3.6 氮源对球等鞭金藻异养培养的影响 |
2.3.7 磷源对球等鞭金藻异养培养的影响 |
2.3.8 微量元素对球等鞭金藻异养培养的影响 |
2.3.9 肥水膏和激活素对球等鞭金藻异养培养的影响 |
2.3.10 正交实验 |
2.3.11 微藻生物量测定 |
2.3.12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异养形态观察 |
2.4.2 温度对球等鞭金藻异养的影响 |
2.4.3 碳源对球等鞭金藻异养培养的影响 |
2.4.4 氮源对球等鞭金藻异养的影响 |
2.4.5 磷源对球等鞭金藻异养的影响 |
2.4.6 微量元素对球等鞭金藻异养的影响 |
2.4.7 肥水膏和激活素对球等鞭金藻异养的影响 |
2.4.8 正交实验 |
2.4.9 光自养和异养培养方式的对比 |
2.5 小结 |
3 异养培养球等鞭金藻的保存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藻液 |
3.2.2 仪器和药品 |
3.3 实验方法 |
3.3.1 藻泥的保存 |
3.3.2 加水量对球等鞭金藻保存的影响 |
3.3.3 三种保存剂对球等鞭金藻保存的影响 |
3.3.4 计算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加水量对球等鞭金藻保存的影响 |
3.4.2 葡萄糖浓度对球等鞭金藻3011 保存的影响 |
3.4.3 蔗糖浓度对球等鞭金藻3011 保存的影响 |
3.4.4 甘油浓度对球等鞭金藻3011 保存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异养球等鞭金藻3011 的复苏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藻种 |
4.2.2 仪器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球等鞭金藻的复苏 |
4.3.2 光照强度对异养球等鞭金藻复苏的影响 |
4.3.3 接种量对异养球等鞭金藻复苏的影响 |
4.3.4 通气量对异养球等鞭金藻复苏的影响 |
4.3.5 肥水膏和激活素对异养球等鞭金藻复苏的影响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光照强度对异养球等鞭金藻复苏的影响 |
4.4.2 接种量对异养球等鞭金藻复苏的影响 |
4.4.3 通气量对异养球等鞭金藻复苏的影响 |
4.4.4 肥水膏和激活素对异养金藻复苏的影响 |
4.4.5 光自养培养和异养球等鞭金藻复苏的对比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果讨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海水养殖调水小球藻漂浮反应器大规模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水产养殖水环境现状 |
1.2 养殖水质调节 |
1.2.1 养殖水质调节的作用效果 |
1.2.2 养殖水质调节的措施与应用技术 |
1.3 微藻调水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3.1 微藻调水剂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
1.3.2 微藻调水剂在海水养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4 微藻规模化培养过程的影响因素 |
1.4.1 影响微藻生长的环境因素 |
1.4.2 微藻规模化培养方式 |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海水小球藻的分离鉴定与培养条件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微藻的培养条件 |
2.3.2 微藻的分离纯化 |
2.3.3 微藻的鉴定 |
2.3.4 细胞密度、干重的测定及其比生长速率和生物产率的计算 |
2.3.5 pH、温度及光强的测定 |
2.3.6 微藻细胞沉降效率测定 |
2.3.7 溶液中Ca2+、Mg2+的测定 |
2.3.8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71] |
2.3.9 微藻油脂提取及总脂肪酸含量测定[72] |
2.3.10 微藻总糖含量测定[73] |
2.3.11 实验设计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海水小球藻的分离纯化与形态学鉴定 |
2.4.2 海水小球藻分子生物学鉴定与进化树的构建 |
2.4.3 藻细胞生物量的确定 |
2.4.4 添加碳酸氢钠至海水培养基对Ca2+和Mg2+沉淀的影响 |
2.4.5 碳酸氢钠浓度对海水小球藻生长及沉降效率的影响 |
2.4.6 硝酸钠浓度对海水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2.4.7 循环培养 |
2.5 本章小结 |
3 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海上培养小球藻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微藻的培养条件 |
3.3.2 测定方法 |
3.3.3 实验设计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培养深度对海水小球藻生长和产率的影响 |
3.4.2 室外大规模及不同培养系统的对比 |
3.4.3 大规模室外培养微藻的沉降稳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4 海水小球藻的生长动力学模型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微藻的培养条件 |
4.3.2 pH、温度及光强的测定 |
4.3.3 微藻细胞干重的测定及其比生长速率和生物产率的计算 |
4.3.4 微藻细胞生长动力学模型 |
4.3.5 单因素实验设计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碳、氮、磷浓度对海水小球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 |
4.4.2 温度对海水小球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 |
4.4.3 光衰减模型的建立及平均光强对海水小球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 |
4.4.4 模型参数的确定与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海水小球藻18S rRNA序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湛江等鞭金藻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当前水产养殖现状 |
1.2 微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2.1 水产饵料 |
1.2.2 微藻的作用 |
1.2.3 湛江等鞭金藻 |
1.3 影响微藻培养的因素 |
1.3.1 碳源的影响 |
1.3.2 pH的影响 |
1.3.3 温度的影响 |
1.3.4 光照的影响 |
1.4 微藻培养系统的研究进展 |
1.4.1 开放式培养系统 |
1.4.2 封闭式培养系统 |
1.4.3 漂浮式培养系统 |
1.4.4 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 |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与意义 |
2.碳酸氢盐培养湛江等鞭金藻的条件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藻种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实验药品 |
2.2.4 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设计 |
2.3.2 细胞数测定 |
2.3.3 细胞干重测定 |
2.3.4 细胞OD值测定 |
2.3.5 pH测定 |
2.3.6 气相分析方法及脂质含量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湛江等鞭金藻细胞数、干重、OD关系曲线的测定 |
2.4.2 不同NaHCO_3浓度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 |
2.4.3 CO_2、NaHCO_3以及空气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以及组成的影响 |
2.5 小结 |
3 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户外培养湛江等鞭金藻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藻种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实验药品 |
3.2.4 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设计 |
3.3.2 细胞数测定 |
3.3.3 细胞干重测定 |
3.3.4 细胞OD值测定 |
3.3.5 pH测定 |
3.3.6 温度的测定 |
3.3.7 气相分析方法及脂质含量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液层厚度对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中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及组成的影响 |
3.4.2 开放池、平板光生物反应器、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以及组成的影响 |
3.4.3 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的10 m~2 放大实验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以及组成的影响 |
3.5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微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周期性波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藻简介 |
1.1.1 微藻 |
1.1.2 微藻生物质应用 |
1.1.3 微藻生物质能源 |
1.1.4 湛江等鞭金藻 |
1.1.5 亚心型四爿藻 |
1.2 微藻可控培养 |
1.2.1 微藻培养方法 |
1.2.1.1 批次培养模式 |
1.2.1.2 连续培养模式 |
1.2.1.3 半连续培养模式 |
1.2.2 微藻生长影响因素 |
1.2.2.1 营养因子 |
1.2.2.2 环境因素 |
1.2.3 微藻培养过程参数监测 |
1.2.4 微藻培养过程控制策略 |
1.2.5 叶绿素荧光 |
1.2.5.1 叶绿素荧光概述 |
1.2.5.2 叶绿素荧光参数 |
1.2.6 微藻培养自控系统 |
1.3 论文目标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精准温度控制培养条件下湛江等鞭金藻的耐热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藻种及培养基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微藻培养自控系统使用 |
2.3.2 湛江等鞭金藻的培养 |
2.3.2.1 种子培养 |
2.3.2.2 连续升温实验 |
2.3.2.3 藻细胞密度测定 |
2.3.2.4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3.3 脂肪酸测定 |
2.3.3.1 总脂肪酸含量测定 |
2.3.3.2 脂质提取,分离与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逐步升温条件对WT与IM生长状况的影响 |
2.4.1.1 WT与IM在不同温度下的细胞密度及叶绿素荧光差异 |
2.4.2 WT与IM在不同温度下的生化组成研究 |
2.4.2.1 WT与IM在不同温度下的脂肪酸分析 |
2.4.2.2 WT与IM在不同温度下的脂质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精准光强控制培养条件下亚心型四爿藻F_v/F_m以及生长与生理生化组成的响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藻种 |
3.2.2 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亚心型四爿藻培养 |
3.3.1.1 种子培养 |
3.3.1.2 14/10光暗周期培养 |
3.3.1.3 不同光照强度培养 |
3.3.2 藻细胞密度测定 |
3.3.3 叶绿素荧光测定 |
3.3.4 干重测定 |
3.3.5 光能利用率计算 |
3.3.6 脂肪酸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亚心型四爿藻生长状况 |
3.4.2 亚心型四爿藻光能利用率 |
3.4.2.1 亚心型四爿藻在不同光照下干重变化 |
3.4.2.2 亚心型四爿藻在不同光照下光能利用率 |
3.4.3 亚心型四爿藻生化组成分析 |
3.4.3.1 脂肪酸组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常见微藻常规培养条件下F_v/F_m的周期性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藻种 |
4.2.2 培养基 |
4.2.2.1 微拟球藻培养基 |
4.2.2.2 杜氏盐藻培养基 |
4.2.2.3 湛江等鞭金藻培养基 |
4.2.2.4 亚心型四爿藻培养基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微藻和大型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综述 |
1.1 海胆 |
1.1.1 海胆的生活史 |
1.2 微藻 |
1.2.1 浮游微藻 |
1.2.2 底栖硅藻 |
1.3 大型藻类 |
1.3.1 常见大型藻类的生物学特征 |
1.3.2 大型藻类在水产中的应用 |
1.4 脂肪酸 |
1.4.1 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 |
1.4.2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1.4.3 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 |
1.4.4 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5 主卵黄蛋白(MYP) |
1.5.1 MYP的作用 |
1.5.2 MYP在海胆中的研究进展 |
1.6 中间球海胆及其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7.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浮游微藻培养的方式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测量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不同造流泵程度对小新月菱形藻培养密度的影响 |
2.2.2 造流泵功率对小新月菱形藻培养水体理化性质的影响 |
2.2.3 藻培养密度与培养水体盐度、pH的相关分析 |
2.3 讨论 |
2.3.1 不同程度的造流对藻细胞密度的影响 |
2.3.2 造流泵对培养水体状态及温度、盐度、pH等水质因子的影响 |
2.3.3 影响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 |
2.3.4 培养水体pH、盐度与藻细胞密度的相关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微藻对中间球海胆幼体生长、发育、变态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1 方法与材料 |
3.1.1 海胆幼体的培育 |
3.1.2 微藻饵料的培养 |
3.1.3 脂质和脂肪酸分析 |
3.1.4 数据处理 |
3.2 实验结果 |
3.2.1 不同微藻饵料对海胆幼体生长的影响 |
3.2.2 不同微藻饵料对海胆发育速度和变态率的影响 |
3.2.3 微藻饵料及不同饵料饵料投喂下海胆幼体的脂肪酸组成 |
3.3 讨论 |
3.3.1 不同微藻饵料对海胆幼体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微藻饵料对海胆幼体发育速度和变态的影响 |
3.3.3 微藻和幼体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底栖硅藻的分离鉴定及其对中间球海胆幼体变态、匍匐期生长、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1 实验方法 |
4.1.1 底栖硅藻的采集、分离鉴定 |
4.1.2 硅藻的鉴定 |
4.1.3 硅藻诱导对海胆幼体变态的影响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底栖硅藻生物学特征观察 |
4.2.2 不同底栖硅藻对中间球海胆变态及生长的影响 |
4.2.3 不同底栖硅藻对匍匐期海胆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硅藻的分离和鉴别 |
4.3.2 硅藻对中间球海胆变态及生长的影响 |
4.3.3 硅藻对中间球海胆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型藻类对养成期中间球海胆生长、性腺发育、酶活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消化酶活及抗氧化相关酶测定 |
5.1.4 数据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2.1 不同藻类饵料对海胆生长、性腺等的影响 |
5.2.2 不同藻类饵料对三种规格海胆性腺重量、颜色及营养组分的影响 |
5.2.3 不同藻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消化酶活性和相关抗养化酶活的影响 |
5.2.4 不同藻类对中间球海胆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不同藻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生长及摄食的影响 |
5.3.2 不同藻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性腺指标及营养组成的影响 |
5.3.3 不同藻类饵料对海胆消化酶和抗氧化酶等的影响 |
5.3.4 不同饵料对海胆脂肪酸转化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藻类对不同阶段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主要试剂 |
6.1.3 定量引物的设计 |
6.1.4 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6.1.5 MYP基因cDNA的合成 |
6.1.6 MYP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
6.1.7 蛋白质含量检测 |
6.1.8 数据处理 |
6.2 结果 |
6.2.1 不同微藻对浮游期中间球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
6.2.2 不同底栖硅藻对匍匐期中间球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
6.2.3 不同大型藻类对养成期中间球海胆肠道、性腺中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不同微藻对浮游期中间球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2 不同底栖硅藻对匍匐期中间球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3 不同大型藻类对养成期中间球海胆肠道、性腺中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藻类对中间球海胆不同阶段△6Fad、Elovl4、Elovl5基因表达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实验材料 |
7.1.2 主要试剂 |
7.1.3 定量引物的设计 |
7.1.4 △6Fad、Elovl4、Elovl5基因cDNA的合成 |
7.1.5 △6Fad、Elovl4、Elovl5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
7.2 结果 |
7.2.1 浮游期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7.2.2 匍匐期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7.2.3 养成期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7.3 讨论 |
7.3.1 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7.3.2 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7.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富油微藻繁育技术优化与蓝藻产不饱和脂肪酸的基因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微藻概述 |
1.1.1 微藻 |
1.1.2 微藻优点 |
1.2 影响微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因素 |
1.2.1 营养和环境因素 |
1.2.2 培养模式 |
1.2.3 操作模式 |
1.3 微藻大规模培养及收获 |
1.3.1 使用的生物反应器及优劣 |
1.3.2 收获方法及比较 |
1.3.3 富集 |
1.3.4 脱水 |
1.3.5 水循环利用 |
1.4 微藻基因工程 |
1.5 藻株简介 |
1.5.1 假微型海链藻 |
1.5.2 湛江等鞭金藻 |
1.5.3 聚球藻7002 |
1.6 存在的问题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
1.8 本论文研究的总体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培养模式和条件对微藻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和油脂产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微藻和培养基 |
2.1.2 分批培养实验设计 |
2.1.3 半连续培养 |
2.1.4 微藻生长和生化成分评估 |
2.1.5 生物量产率和油脂产率的测定 |
2.1.6 氮浓度测定 |
2.1.7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培养条件和培养方式对湛江等鞭金藻生物量浓度影响 |
2.2.2 培养条件和培养方式对湛江等鞭金藻生化成分影响 |
2.2.3 培养条件和NaNO_3浓度对油脂产率的影响 |
2.2.4 培养条件和培养方式对微藻生长和氮源消耗的影响 |
2.2.5 湛江等鞭金藻的脂肪酸组成 |
2.2.6 湛江等鞭金藻半连续培养 |
2.3 结论 |
第三章 培养模式和培养条件对微藻假微型海链藻生长和油脂产率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微藻和培养基 |
3.1.2 分批培养实验设计 |
3.1.3 半连续培养 |
3.1.4 微藻生长和生化成分评估 |
3.1.5 生物量产率和油脂产率测定 |
3.1.6 氮浓度测定 |
3.1.7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培养条件和营养模式对假微型海链藻生物量浓度的影响 |
3.2.2 培养条件和营养模式对假微型海链藻生化成分影响 |
3.2.3 培养条件和营养模式对油脂产率的影响 |
3.2.4 培养条件和营养模式对微藻生长和氮源消耗的影响 |
3.2.5 假微型海链藻的半连续培养 |
3.3 结论 |
第四章 产油微藻的光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藻种和培养基 |
4.1.2 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
4.1.3 光生物反应器的灭菌 |
4.1.4 柱式和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分批培养 |
4.1.5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半连续培养 |
4.1.6 微藻生长和生化成分评估 |
4.1.7 生物量产率和油脂产率的测定 |
4.1.8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柱式和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分批培养湛江等鞭金藻 |
4.2.2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分批培养假微型海链藻 |
4.2.3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半连续培养湛江等鞭金藻 |
4.2.4 脂肪酸组成 |
4.3 结论 |
第五章 絮凝收获微藻及水的循环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微藻及培养基 |
5.1.2 微藻絮凝沉淀实验 |
5.1.3 不同絮凝方式絮凝效果比较 |
5.1.4 湛江等鞭金藻培养基的回收再利用 |
5.1.5 统计学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显微分析 |
5.2.2 藻液pH值对湛江等鞭金藻絮凝效率的影响 |
5.2.3 藻液混合比对湛江等鞭金藻絮凝效率的影响 |
5.2.4 壳聚糖浓度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
5.2.5 三种方法絮凝效果比较 |
5.2.6 絮凝上清分批培养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和油脂积累 |
5.2.7 经济性分析 |
5.3 结论 |
第六章 在聚球藻7002中表达合成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相关基因的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1.1 蓝藻材料 |
6.1.2 引物序列 |
6.2 实验方法 |
6.2.1 聚球藻PCC 7002和集胞藻PCC 6803基因组DNA的提取 |
6.2.2 △6脂肪酸延长酶和△5脂肪酸脱氢酶密码子优化和基因合成 |
6.2.3 PCR扩增DesB基因,DesD基因与启动子PrbcL |
6.2.4 PRL57酶切获得壮观抗性(Ω)片段 |
6.2.5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转化聚球藻PCC 7002 |
6.2.6 聚球藻转化子基因组DNA提取及PCR检测 |
6.2.7 转基因藻脂肪酸成分测定 |
6.2.8 统计学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野生型集胞藻6803和聚球藻7002的脂肪酸成分分析 |
6.3.2 Syd15D,Syd6D和Syd6Dd15D表达载体构建 |
6.3.3 pSDPcE6-glnA,pSDTpD5D-glnA和pSDPcE6TpD5D-glnA表达载体的构建 |
6.3.4 聚球藻7002转化结果 |
6.3.5 聚球藻转化子的PCR分析 |
6.3.6 野生型和转基因聚球藻的生长 |
6.3.7 野生型和转基因聚球藻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6.4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利用湛江等鞭金藻和假微型海链藻生产微藻生物量和油脂的可行性 |
7.1.2 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在聚球藻7002中的表达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本实验所用载体信息 |
附录二 培养基 |
附录三 主要仪器 |
附录四 试剂和酶 |
附录五 缩略语表 |
附录六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 |
致谢 |
(7)球等鞭金藻生产岩藻黄素和油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1 球等鞭金藻 |
1.2 岩藻黄素的研究进展 |
1.2.1 岩藻黄素简介 |
1.2.2 岩藻黄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1.2.3 岩藻黄素的生物学活性 |
1.2.4 岩藻黄素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检测 |
1.3 球等鞭金藻油脂的研究进展 |
1.3.1 球等鞭金藻油脂 |
1.3.2 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 |
1.3.3 不饱脂肪酸代谢途径 |
1.3.4 油脂的提取与脂肪酸检测 |
1.4 球等鞭金藻的培养 |
1.5 诱变育种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6.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6.3 本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一章 藻种的分离纯化、保藏鉴定与基因组大小预测 |
1.1 材料与仪器 |
1.1.1 主要材料、仪器设备 |
1.2 分离纯化方法 |
1.2.1 毛细吸管分离法 |
1.2.2 稀释分离法 |
1.2.3 固体平板涂布、划线分离法 |
1.2.4 抗生素除菌 |
1.3 保藏方法 |
1.3.1 液体继代保藏 |
1.3.2 低温甘油保藏 |
1.3.3 低温甘油二甲基亚砜混合保藏 |
1.3.4 低温脯氨酸二甲基亚砜混合保藏 |
1.3.5 固液双相保藏 |
1.3.6 固体平板、试管斜面保藏 |
1.4 藻种鉴定 |
1.4.1 形态学鉴定 |
1.4.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5 基因组大小预测 |
1.6 结果与分析 |
1.6.1 分离纯化方法结果分析 |
1.6.2 保藏方法结果分析 |
1.6.3 藻种鉴定结果分析 |
1.6.4 基因组大小预测结果分析 |
1.7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岩藻黄素的提取、分离纯化与检测鉴定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主要材料、仪器设备 |
2.2 岩藻黄素的提取工艺优化 |
2.2.1 原料来源的预处理 |
2.2.2 岩藻黄素的提取条件优化 |
2.2.3 球等鞭金藻岩藻黄素提取工艺优化 |
2.3 岩藻黄素分离纯化 |
2.3.1 硅胶板薄层层析定性分析 |
2.3.2 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 |
2.4 岩藻黄素的HPLC和UPLC检测方法建立 |
2.4.1 超高效液相建立检测岩藻黄素方法 |
2.4.2 高效液相色谱建立检测岩藻黄素方法 |
2.5 岩藻黄素的LC-MS鉴定 |
2.5.1 岩藻黄素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的鉴定 |
2.6 结果与分析 |
2.6.1 岩藻黄素的提取优化结果分析 |
2.6.2 岩藻黄素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结果分析 |
2.6.3 岩藻黄素的UPLC与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结果分析 |
2.6.4 岩藻黄素的LC-MS鉴定结果分析 |
2.7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球等鞭金藻培养优化与絮凝采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主要材料、仪器设备 |
3.2 球等鞭金藻培养条件的优化 |
3.2.1 多功能酶标仪测定680nm处细胞密度 |
3.2.2 光照强度对球等鞭金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
3.2.3 pH对球等鞭金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
3.2.4 光照周期对球等鞭金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
3.2.5 培养温度对球等鞭金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
3.2.6 海水盐度对球等鞭金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
3.3 有机碳源、氮源、磷源、铁源对球等鞭金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
3.3.1 有机碳源葡萄糖和甘蔗糖蜜对球等鞭金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
3.3.2 硝酸钠、尿素、硝酸铵对球等鞭金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
3.3.3 磷酸二氢钠和氯化铁对球等鞭金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
3.4 生产球等鞭金藻岩藻黄素的培养基正交优化实验 |
3.5 提高球等鞭金藻油脂含量的培养基正交优化实验 |
3.6 通气扩大培养球等鞭金藻实验 |
3.6.1 三角瓶5L通气扩大培养实验 |
3.6.2 光生物反应器50 L通气扩大培养实验 |
3.7 球等鞭金藻絮凝采收实验 |
3.8 结果与分析 |
3.8.1 球等鞭金藻培养条件的优化结果分析 |
3.8.2 有机碳源、氮源、磷源、铁源对球等鞭金藻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分析 |
3.8.3 生产球等鞭金藻岩藻黄素的培养基正交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
3.8.4 提高球等鞭金藻总油脂的培养基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3.8.5 通气扩大培养球等鞭金藻实验结果分析 |
3.8.6 球等鞭金藻絮凝采收实验结果分析 |
3.9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光质诱导和氮磷胁迫对岩藻黄素、脂肪酸代谢积累的影响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主要材料、仪器设备 |
4.2 不同光质对球等鞭金藻岩藻黄素代谢积累的影响 |
4.2.1 红光、蓝光、绿光、暗光对球等鞭金藻岩藻黄素代谢积累的影响 |
4.2.2 弱光和白光+绿光混合光质对球等鞭金藻岩藻黄素代谢积累的影响 |
4.3 红光、蓝光、绿光、暗光对球等鞭金藻脂肪酸代谢积累的影响 |
4.4 氮磷胁迫对球等鞭金藻岩藻黄素代谢积累的影响 |
4.5 氮磷胁迫对球等鞭金藻脂肪酸代谢积累的影响 |
4.6 通气培养对球等鞭金藻脂肪酸代谢积累的影响 |
4.7 结果与分析 |
4.7.1 不同光质对球等鞭金藻岩藻黄素代谢积累的影响结果分析 |
4.7.2 不同光质对球等鞭金藻脂肪酸代谢积累的影响结果分析 |
4.7.3 氮磷胁迫对球等鞭金藻岩藻黄素代谢积累的影响结果分析 |
4.7.4 氮磷胁迫对球等鞭金藻脂肪酸代谢积累的影响结果分析 |
4.7.5 通气培养对球等鞭金藻脂肪酸代谢积累的影响结果分析 |
4.8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球等鞭金藻紫外诱变与等离子体诱变育种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主要材料、仪器设备 |
5.2 球等鞭金藻的紫外诱变育种 |
5.3 球等鞭金藻等离子体诱变育种 |
5.4 球等鞭金藻突变藻株的初筛与培养 |
5.5 球等鞭金藻突变藻株的复筛与培养 |
5.6 突变藻株与原始藻株的比生长速率、干重、岩藻黄素含量比较 |
5.7 突变藻株与原始藻株的脂肪酸分析 |
5.8 结果与分析 |
5.9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1 18S rDNA拼接序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舟形藻(Navicula sp.N6)废水培养及其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及英汉对照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危机 |
1.1.2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
1.1.3 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4 原料是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瓶颈 |
1.1.5 选择能源硅藻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产油微藻 |
1.2.2 微藻生物柴油介绍 |
1.2.3 微藻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优势 |
1.2.4 微藻油脂成分及用途 |
1.2.5 微藻生物柴油开发的必要性 |
1.2.6 能源微藻的废水培养 |
1.2.7 产油微藻高油脂化技术研究 |
1.2.8 微藻油脂生产技术发展和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硅藻品种的筛选及其油脂提取方法比较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藻株的分离与培养 |
2.2.4 形态学观察和生理检验 |
2.2.5 生物量细胞生物量测定 |
2.2.6 微藻油脂提取方法的比较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淡水藻株及海洋藻株收集情况 |
2.3.2 藻株细胞形态特征 |
2.3.3 生理性状 |
2.3.4 微藻油脂提取方法比较结果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硅藻Navicula sp. N6的培养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培养 |
3.2.4 生物量测定 |
3.2.5 油脂含量测定 |
3.2.6 舟形藻初始培养条件的优化 |
3.2.7 培养基中营养盐的优化 |
3.2.8 添加维生素优化试验 |
3.2.9 响应面试验设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培养条件对舟形藻生长的影响 |
3.3.2 营养盐对Navicula sp. N6生长的影响 |
3.3.3 维生素对藻株Navicula sp. N6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
3.3.4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硅藻Navicula sp. N6对杂藻生长调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六株海洋微藻在不同浓度硅酸钠培养基时的生长曲线 |
4.2.4 细胞密度检测 |
4.2.5 生物量、油脂含量测定 |
4.2.6 海洋微藻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硅酸钠单独培养 |
4.2.7 混合培养 |
4.2.8 最佳培养条件与硅缺失条件下单独培养比较 |
4.2.9 四株微藻最佳培养条件下混合培养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浓度硅酸钠下6株海洋微藻生长曲线 |
4.3.2 单独培养下硅酸钠对6株海洋微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
4.3.3 硅藻与盐藻、金藻、小球藻的混合培养研究 |
4.3.4 最佳培养条件与硅缺失条件下单独培养比较 |
4.3.5 四株微藻最佳培养条件下混合培养 |
4.4 小结 |
第5章 硅藻Navicula sp. N6废水培养及重金属吸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普通培养基 |
5.2.4 废水培养基 |
5.2.5 废水的来源及保藏 |
5.2.6 废水氮、磷测试方法 |
5.2.7 总蛋白含量测定 |
5.2.8 扩种培养 |
5.2.9 混合生活废水和养殖场废水培养方法 |
5.2.11 混合生活废水和猪粪沼气发酵废水培养方法 |
5.2.12 重金属吸附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混合生活废水和养殖场废水培育能源微藻 |
5.3.2 利用混合生活废水和沼气废水培育能源微藻 |
5.3.3 重金属吸附 |
5.4 小结 |
第6章 Navicula sp. N6转录组测序及油脂合成代谢途径分析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主要仪器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NS-F2和NS-BN2条件下生长曲线 |
6.3.2 RNA样品质量检测 |
6.3.3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和数据过滤 |
6.3.4 转录本拼接及其质量评估 |
6.3.5 基因功能注释及其分类 |
6.3.6 舟形藻Navicula sp. N6 Unigenes的分类 |
6.3.7 氮充足与限氮条件基因表达差异 |
6.3.8 脂肪酸合成、延长、代谢途径预测 |
6.3.9 舟形藻Navicula sp. N6细胞生长、死亡和其他代谢途径 |
6.4 小结 |
第7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与结论 |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授权专利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9)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内光传输及生化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微藻简介及其固碳原理 |
1.2.1 微藻简介 |
1.2.2 微藻光合作用机理 |
1.3 微藻生长及消耗动力学特性 |
1.3.1 微藻的生长动力学特性 |
1.3.2 微藻对CO_2的消耗动力学特性 |
1.3.3 微藻对硝酸根的消耗动力学特性 |
1.4 微藻光生物反应器研究现状 |
1.4.1 开放式光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
1.4.2 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5.1 前人研究的不足 |
1.5.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微藻的生长及消耗动力学特性 |
2.1 引言 |
2.2 微藻的生长及消耗动力学特性 |
2.2.1 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动力学 |
2.2.2 蛋白核小球藻对CO_2的消耗动力学 |
2.3 微藻悬浮液内的光传输特性 |
2.3.1 蛋白核小球藻悬浮液内的光衰减特性 |
2.3.2 蛋白核小球藻悬浮液中光程及细胞浓度对光传输的影响 |
2.4 光传输特性对微藻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
2.4.1 细胞浓度及光程对蛋白核小球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 |
2.4.2 细胞浓度及光程对蛋白核小球藻对CO_2比消耗速率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光传输对微藻在光生物反应器内生长及消耗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光传输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及消耗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3.2.1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光传输模型 |
3.2.2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光传输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
3.2.3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光传输对蛋白核小球藻CO_2消耗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3.3 直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光传输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及消耗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3.3.1 直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光传输模型 |
3.3.2 直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光传输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3.3.3 直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光传输对蛋白核小球藻CO_2消耗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3.4 柱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光传输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
3.4.1 柱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光传输模型 |
3.4.2 柱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光传输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3.4.3 柱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光传输对蛋白核小球藻CO_2消耗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螺旋管式光合微藻反应器内流动及光分布特性 |
4.1 引言 |
4.2 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4.2.3 模型的验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藻液流速的影响 |
4.3.2 入射光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光传输及其对微藻生长及消耗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系统的光传输模型 |
5.2.1 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系统简介 |
5.2.2 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光传输模型 |
5.2.3 不同运行条件下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光分布场 |
5.3 微藻生长及消耗动力学模型 |
5.3.1 蓝绿藻生长及消耗动力学模型及参数确定 |
5.3.2 参数 β 对蓝绿藻生长和消耗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5.4 光照条件对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微藻生长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5.4.1 光照条件对螺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微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 |
5.4.2 光照条件对中心柱式反应器中微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 |
5.5 光照条件对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微藻消耗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5.5.1 光照条件对螺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微藻比消耗速率影响 |
5.5.2 光照条件对中心柱式反应器中微藻比消耗速率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微藻生长及代谢变化规律 |
6.1 引言 |
6.2 不同入射光强下光生物反应器内光衰减的变化规律 |
6.3 不同入射光强下光生物反应器内微藻比生长速率的变化规律 |
6.4 不同入射光强下光生物反应器内微藻比消耗速率的变化规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10)利用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湛江等鞭金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湛江等鞭金藻概况 |
1.2 湛江等鞭金藻的应用 |
1.2.1 医药领域 |
1.2.2 食品领域 |
1.2.3 饲料领域 |
1.3 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1.4 影响微藻规模化培养的因素 |
1.4.1 光照强度 |
1.4.2 营养盐 |
1.4.3 CO_2 |
1.4.4 其它因素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2 湛江等鞭金藻培养的主要工艺条件的确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剂 |
2.1.3 试验仪器设备 |
2.1.4 培养基配方 |
2.1.5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湛江等鞭金藻细胞密度与OD500关系曲线 |
2.2.2 不同氮磷比浓度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 |
2.2.3 不同CO_2浓度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 |
2.2.4 不同光照强度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用于微藻培养的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
3.1 实验室培养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
3.1.1 光照系统 |
3.1.2 通气系统 |
3.1.3 温控系统 |
3.2 横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1 |
3.3 垂直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2 |
3.4 垂直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3 |
3.5 本章小结 |
4 湛江等鞭金藻培养性能评价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剂及试验仪器 |
4.1.3 培养基配方 |
4.1.4 适于湛江等鞭金藻培养的人工海水的配置 |
4.1.5 细胞产率的测定 |
4.1.6 藻悬液流速及光强度的测定 |
4.1.7 光在藻悬液中的衰减测定 |
4.1.8 实验设计 |
4.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湛江等鞭金藻藻悬液中的光衰减情况 |
4.2.2 湛江等鞭金藻光衰减模型的建立 |
4.2.3 湛江等鞭金藻扩大培养性能对比实验 |
4.2.4 两种供气方式的对比培养性能实验 |
4.2.5 两种反应器管道排列形式的对比培养性能实验 |
4.2.6 光生物反应器的流动混合性能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CO_2浓度对光生物反应器高效培养的湛江叉鞭金藻和盐藻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球等鞭金藻3011的高密度异养培养[D]. 姬恒. 烟台大学, 2021(09)
- [2]海水养殖调水小球藻漂浮反应器大规模培养[D]. 翟晓嵌.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湛江等鞭金藻工艺研究[D]. 韩德森.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4]微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周期性波动规律研究[D]. 苑广泽.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5]微藻和大型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生长的影响[D]. 亓守冰.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6]富油微藻繁育技术优化与蓝藻产不饱和脂肪酸的基因工程[D]. 董学卫. 广西大学, 2018(12)
- [7]球等鞭金藻生产岩藻黄素和油脂的研究[D]. 陈建楠.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5)
- [8]舟形藻(Navicula sp.N6)废水培养及其转录组分析[D]. 毕桂灿.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2)
- [9]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内光传输及生化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 赵旭. 重庆大学, 2016(03)
- [10]利用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湛江等鞭金藻的研究[D]. 张成会. 广东海洋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