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云港港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森霖[1](2020)在《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连云港市位于中国万里海疆中部,东临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连云港所辖海域面积为6677平方公里,几乎与所辖陆域面积相等,具有丰富的海岸、海岛、滨海湿地等海洋生态资源。海域内海州湾渔场,是中国八大渔场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渔业资源,小黄鱼,带鱼、紫菜等海洋渔业产业发展也十分迅速。然而,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保护和治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因此,对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找出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诸多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途径,建立起完善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绪论首先主要阐述了研究问题的基本情况,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充分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正文部分,首先对海洋生态环境现状,海洋牧场、滨海湿地、海岛等概念做出了相关的解释和界定,明确了需要研究的对象和特点。对于海洋生态环境从法律定义和文义定义的角度出发,明确本文中所研究的海洋生态环境的内涵和范围。在此基础上,对连云港市生态环境现状和保护难点进行了逐一分析。从海水质量状况的变化出发,分析海洋变化的趋势,从而得出影响海水变化的主要污染来源。同时对环境污染变化对各类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连云港市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主要从海洋环境治理主体单一、政府内部管理体制,立法体制以及执法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最后对如何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出了对策分析,从着力构建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到政府部门间的协调统一机制,再到具体实施层面的对各种陆域污染源的消减和控制措施,提出一系列可行的对策和方法。研究认为: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存在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单一、海水水质逐年恶化,海洋生物资源种类数量逐渐减少等问题,通过研究,提出了对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对策研究成果,主要是:1、着力构建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增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意识,加强公众、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度,以推进多元主体间的协同治理,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负面影响;2、实施政府职能改革,加强部门横向协同治理力度;3、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力度,采取系列措施人为修复生态环境。4、对陆地面源污染物实施削减与控制,通过采取土地退耕和保护性耕种、实施动物废弃物管理、加快河岸植被缓冲带建设以及构建城市过滤和城市径流渗透系统等具体举措,来减少入海陆源污染物数量。5、构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体系,通过创新法律规范的模式,为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法制支撑。
曹鑫[2](2020)在《江苏全省设区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路径探究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及Person系数和因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内涵和特征,针对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突出矛盾的省情特点,通过对国家战略和江苏省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分析,明确开展江苏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重要性。根据评价需求,运用“五位一体”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整合和PSR模型,通过文献统计分析筛选指标集,构建出以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为目标层,生态环境(NE)-经济发展(E)-社会进步(S)为系统层,P-S-R为准则层,共31项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DBM(双基准渐进法),以国家、江苏省以及相关行业标准为依据设立双重目标进行指标标准化,再对比常用的熵值法和PCA法的赋值结果,选取更适宜的PCA法赋权结果,并引入变权思想对权重进行修正,以此进行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和路径特征的定量测算和定性分析。通过评价指数和协调度模型,分别评价2007-2018年江苏全省设区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和协调合理性,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Q型聚类对13个设区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子系统建设情况进行细化分析,得到江苏各设区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时间尺度变化和空间差异。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根据评价指数,2007年所有城市都未达到60分良好状态,到2018年除宿迁为59.96外,其余城市均达到良好及以上,但总体上距离90分优秀仍然有较大差距;(2)分析协调性的空间变化,研究期内协调性最好的地区从江苏中部转移到江苏南部,苏北的宿迁、淮安、盐城在研究期协调性提升最显着,总体上江苏省生态文明融入各方面的合理性较好;(3)根据耦合协调度,2007年江苏11个设区市为初级协调发展类,到2018年13个城市都提升为良好协调发展类,整体水平提升显着。根据Q型聚类结果:第一类-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最高,第二类-苏州、常州和南京水平较高,第三类-南通、泰州、扬州、镇江为中高水平,水平提升明显,第四类-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水平较低,总体上江苏各设区市的综合水平差异逐步缩小;(4)通过对三个子系统指数的测算,淮安、盐城、宿迁生态环境系统生态建设突出,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经济发展系统最优,各设区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进步系统表现最稳定。基于PSR层面,根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2年确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时间节点,将研究期分为第一阶段(2008-2012年)和第二阶段(2013-2017年),运用Person系数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探究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特点。结果表明:(1)除常州、南通外,其余城市均属于高度及以上路径相关,且连云港、盐城、宿迁、泰州、苏州还属于全锁定结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依赖度较高;(2)根据因子分析,第一阶段南京、苏州、无锡产业优化减排成效显着,无锡、淮安、常州生态人居发展最优,南通、盐城、常州经济发展均衡且资源利用高效;第二阶段苏州、常州、无锡的呈现出高发展高治理模式,泰州、镇江、南通表现出较强的绿色经济模式,淮安、泰州、苏州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突出;(3)分析路径提升差异,南通、泰州、淮安的路径提升效应最显着,无锡、苏州、南京的路径提升程度最低,其提升路径主要体现在减小自然压力层面。通过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和路径发展特点的结果讨论与分析,明确江苏需根据各城市制定差异化政策,通过创新建设体系,打破低水平地区的路径锁定,缩小地区差异,以实现下一阶段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效提升。
孙磊[3](2020)在《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重视,海洋为人类提供了许多生存的必要资源。其中沿海滩涂资源尤为重要,在滩涂和近岸海域开展围填海工程建设一直是沿海地区缓解用地紧张、拓展发展空间的主要方式。人类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围填海常对原有岸线进行截弯取直,使海岸线长度变短,改变了沿岸的部分地形,改变了区域的潮流运动特性,引起污染物迁移规律的变化,围填海工程占用了大面的水体,减少了纳潮量,降低了海水净化污染物的能力。围填海、养殖活动、港口建设、交通运输等高强度的开发活动,给近岸海域带来了环境压力,同时近海是受陆域排放污染物最大的区域,各种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近海水体,使近海区域的水体环境质量呈现恶化的趋势。海洋具有强大的自净能力,能够容纳大量污染物,在不会造成海洋环境不可承受的影响的前提下,海洋能够容纳的污染物量即为海洋环境容量。海洋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当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超出了海洋环境容量能够承受的上限值,海洋环境与海洋功能将遭到破坏,甚至难以恢复。科学合理地确定海洋环境容量成为当前海洋环境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开敞型海湾的特点,立足于实际,通过搜集实测的地形和水文数据,污染调查,分析官方发布的水质数据以及海水养殖数据。结合Delft 3D软件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海州湾的潮流动力特征、海域水环境现状及分布特征、河口水质环境现状和污染物排放条件。建立潮流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扩散模型,根据实测水文资料进行模型验证,并确定了响应系数与分担率。运用箱式模型法与分担率法来分别计算出了大范围的海州湾海域的海洋环境容量和小范围的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的海洋环境容量,分析了变化机理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海州湾海域2016年比2006年平均水深增加4.6cm;研究区2016年比2006年海域面积减少34.93 km2;研究区的海水体积2016年比2006年减少0.31725 km2。海州湾水体交换量由2006年的59.1825亿m3/天减少为2016年的55.575亿m/天,减少了 3.6075亿m3/天。海州湾湾内COD浓度2006年为1.39 mg/l,2016 年增加为 1.63 mg/l;湾外 COD 浓度 2006 年为 1.205 mg/l,2016年为 1.4 mg/l。(2)2016年海州湾海域COD环境容量比2006年总计减少2765.0吨。其中静态剩余环境容量大幅减少,减少2948.44吨,占减少总量的106.63%;动态环境容量略有增加,增加值为183.35吨,占减少总量的-6.63%。(3)2006-2016年围填海引起的地形变化和水环境质量的变化使海州湾海域COD环境总容量减少,影响率为0.198:0.802。其中,地形和水环境对静态剩余环境容量的影响率为0.16:0.84;对动态环境容量的影响率为-0.408:1.408。湾内水环境质量下降对环境容量的减少作用相对较大,对海域环境总容量的影响是围填海影响的4.05倍,其中湾内水质恶化对静态剩余环境容量的影响是围填海的5.25倍,湾内外水质差值增加将造成动态环境容量的增加,而围填海造成的净纳潮量减少导致动态环境容量减少,两者影响率绝对值为3.45倍。(4)海州湾近岸河口区5个入海河口 2006年实际排放总量为102.353吨/天,2016年为76.590吨/天;2006年理论环境容量为114.571吨/天,2016年为81.410吨/天;2006年剩余环境容量为12.218吨/天,2016年下降为4.82吨/天。(5)海州湾近岸河口区2006-2016年地形和入海排污量变化使近岸河口区COD环境总容量减少,影响率为0.363:0.637。入海排污量对环境容量变化的作用相对较大,平均为围填海影响的1.75倍。围填海对近岸河口区的影响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主要通过近岸围填海工程叠加影响潮流动力场结构,进而影响水动力扩散输移能力,改变环境容量的大小。入海排污量对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影响表现为正相关。(6)海州湾2006-2016年近岸河口区COD实际排放量、理论环境容量与剩余环境容量的变化与对应关系错综复杂。实际排放量大的河口对近岸河口区理论环境容量大小起决定作用,是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研究的重点,也是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点区域。入海排污量减少将导致理论环境容量降低,但实际排放量与环境容量变化没有明确的正向或负向相关性。(7)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的环境容量平均值为98吨/天,平均为3.88吨/(天*km2);海域ECD平均值为1186.56吨/天,平均为1.17吨/(天*km2)。河口区的单位面积环境容量大于海域环境容量。水文动力条件是海域和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基本驱动力,但海域环境容量大小主要受湾内外水质差值控制,而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大小受入海排污量的值、入海排污量变化的幅度和围填海工程的影响这三者叠加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是拓展了海洋环境容量研究的空间和时间边界。(1)构建了开敞型近岸海域不同时空尺度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体系,并据此完成了海州湾2006-2016年的不同空间尺度的环境容量及其变化研究。分别利用箱式模型和分担率法计算了海州湾2006年与2016年海域环境容量与河口区的环境容量,并分析揭示了环境容量变化特征。(2)揭示了海域和近岸河口区不同空间尺度的海洋环境容量影响因素与机理,计算得出了各类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对比研究了海州湾2006年和2016年不同空间尺度海洋环境容量,分析了十年间环境容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和程度,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叠加累积作用,最终算出了各类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秦绪伟[4](2020)在《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已经上升到了中国的国家政策层面。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建设成美丽中国。连云港市是江苏省的欠发达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质量问题。近年来,为了解决连云港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突出矛盾,连云港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经过反复实践探索,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的、根本性的问题尚未解决。研究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状况对于构建连云港市生态文明,促进连云港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内涵,并分析了二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现状,运用环境库茨涅茨曲线验证了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特征状态,并基于上述内容提出了促进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些对策和建议。首先,综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研究动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进行阐述,对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关键内容和创新点进行说明。并简述了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评价体系概念的涵义以及相关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连云港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现状,用客观指标对连云港市经济环境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运用环境库茨涅茨曲线验证了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特征状态。最后,从政策方面、管理方面、技术方面以及思想意识等方面对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希望这些措施和建议能为连云港市实现经济与环境更好地协调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连云港市EKC曲线验证研究发现,整体上EKC曲线近似表现为倒“U”型趋势,在2015年出现拐点,2015年之后,经济与环境的相关指标表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前连云港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现状,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成为了促进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进一步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王道武[5](2019)在《连云港石化仓储项目投资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投资效益分析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石化仓储需求迅速增长,并引发了石化仓储投资热潮。连云港作为江苏省规划的石化产业重点区域,长期以来面临着石化仓储能力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当地石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连云港WP公司针对连云港石化仓储能力不足的情况,决定投资连云港石化仓储项目。为了更好的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基于投资效益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连云港石化仓储项目投资效益进行了研究。第一,项目具有较好的投资效益。项目年均利润总额为1027.73万元,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投资收益率、投资净产值率、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分别为8.59%、9.63%、9.65%、12.31%、12.55%和10.03%,均高于行业基准。第二,项目的不确定性较小。盈亏平衡分析表明:项目实际生产能力只要达到设计能力的54.86%,就能保本。项目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和营业成本等在±10%的范围内变动受到的影响极小,敏感度不高。第三,项目风险处在可接受和可控范围以内。经过项目风险评估,项目虽然面临着政策风险、收益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但是通过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后,能够有效的控制项目风险。综上,本项目具有较好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性较小,风险可控,项目具有实施的价值。
向欣[6](2019)在《江苏省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方面的诸多挑战: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污染负荷全国最高。因此,科学分析江苏省生态文明的驱动机制及构成要素,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研究生态文明的提升政策,不仅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还能够有效保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综合采用SECI模型、变权-TOPSIS评价方法、障碍度模型等理论和方法,针对江苏省生态文明区域差异及其提升路径展开了系统性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江苏省生态文明提升的驱动机制研究。借鉴SECI知识转化模型,分析了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机制,把生态文明提升分为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隐化四个阶段,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但多元协同治理还存在着公众生态理念较差、非政府组织的主体地位不明确、企业的不配合等问题,各主体只有明确自己的生态责任才能更好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江苏省生态文明综合评价研究。基于PSR概念模型构建了江苏省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变权-TOPSIS方法对2006-2016年间江苏省各城市生态文明水平及其压力、状态、响应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研究认为考察期内江苏省各市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呈现增长趋势,但总体来看生态文明水平依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各市生态文明指数排名不稳定,大多城市的生态文明指数历年排名变动较大;各城市的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响应指数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压力指数和状态指数整体上增长较快,响应指数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3)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路径研究。基于生态文明综合评价的结果,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江苏13个城市2006-2016年生态文明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分析,为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认为不同区域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等的差异,生态文明提升的关键障碍因素也有所不同,提高江苏省的生态文明水平需要因地制宜,对各城市采取差异化的调节政策,针对各城市的薄弱环节进行改善。而清洁能源投资比重、供水投资比重、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土地资源保护投资比重以及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五个因素是大多数城市共同的障碍因素。
潘利利[7](2019)在《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些年,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家海洋公园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国家海洋公园作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其建设对于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海洋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及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指导性甚至决定性意义,而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政策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海洋公园生态、经济及社会功效的发挥。但随着国家海洋公园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发展中存在的政策问题也逐渐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一是缺乏国家海洋公园管理机构;二是建设资金不足且缺乏资金保障机制;三是管理人员专业不匹配;四是立法及执法队伍待完善;五是缺乏信息沟通与共享平台。本文在上述问题和背景下,主要针对制约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发展中的政策因素,在广泛调研、专家咨询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便为相关研究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保护区及国家公园建设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对我国代表性国家海洋公园进行调研,并基于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维度对我国代表性国家海洋公园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在建设发展中存在较多政策不足,这些不足严重影响我国国家海洋公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约着国家海洋公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缺乏专业的管理部门、建设资金不足、专业管理人才缺位、沟通机制不健全等政策不足使得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在七年的建设时间里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其预期建设效果远未达到。为深入研究相关问题,文章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二章主要是国家海洋公园建设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家公园理论、PEST模型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是国家公园与国家海洋公园的概念、现状及特征,以及我国现有的相关政策支撑。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是对我国国家海洋公园的典型案例及其对比分析,并从中分析出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发展建设中政策效果的利弊评价及存在的关键问题。本章首先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生态保护意识、地区开放程度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典型国家海洋公园-连云港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洞头国家公园、湄洲岛国家海洋公园的选取原因及其基本建设情况。然后基于PEST分析法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四个维度对我国国家海洋公园的典型代表进行了共性和个性分析,并基于PEST的对比分析从四个维度给出政策效果的利弊评价,进而概括出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存在的关键政策问题:缺乏独立的国家海洋公园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及人员;缺乏稳定、多元化的资金来源;缺乏专业、针对性的立法和执法体制;缺乏基于公园建设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平台。第六章主要是从管理机构、人员供给、资金、立法、社会观念等各方面借鉴学习国外代表性国家公园及国家海洋公园-大堡礁国家海洋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加拿大苏必利尔国家海洋公园的建设经验。同时,在对我国代表性国家海洋公园的比较分析和国外典型代表的借鉴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公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并基于此从五个方面提出共性的政策建议:中央层面授权成立专门的国家海洋公园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国家海洋公园人才选拔、补给与培训体制;设立专项建设资金,鼓励并支持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金注入;加强立法保障,建立专业执法团队;建立信息共享与沟通平台。基于本文对国内外国家海洋公园建设状况的分析及建设经验的学习,不难看出,政策问题是制约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及建设成效发挥的主要瓶颈之一,政策具有引导、促进和撬动国家海洋公园建设向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的作用。因此,加强对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政策研究刻不容缓。
石香[8](2019)在《连云港市赣榆区饮水水源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从探索起步,到不断发展,再到显着提升,我国饮水水源管理体制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当前,因为国内关于饮水水源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起步较晚,加之地理,人文、经济条件的复杂性,使得在饮水水源管理体制运行方面暴露出许多问题。而饮用水源管理水平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保障人们生存、发展的主要资源之一。在人口规模不断增长的今天,城镇化加速发展,水源需求的不断扩大,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已不仅仅是一个制度问题,它不仅关乎人民的健康,更关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而言,饮水水源是保障城市开展各项生活生产活动的基础,是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随着赣榆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饮水水源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分析研究城市饮水水源管理对提高城市建设管理质量,推进城市饮水水源调整和完善,提高水源地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于城市运行安全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赣榆区饮水水源管理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这里包括对国内外现阶段研究成果的综述,同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其次阐释了水源管理研究过程所需要了解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具体阐述连云港市赣榆区、饮水水源和饮水水源管理等相关核心概念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行政职能和水资源价格等理论,对这些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的了解水源管理。然后介绍了目前赣榆区饮水水源管理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即通过强化小塔山水库管理、改善水源保护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治理水源库区水土流失和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以及该模式下取得的成效,包括满足用水总量要求、用水效率和水功能达标率提高等。接着分析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尚未成立一体化应急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和公众参与形式单一等问题,同时剖析出相关管理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以及政府信息透明度不够等具体原因。接着通过借鉴香港、上海和北京这些国内发达城市在饮水水源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统一管理城市饮水水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提高公众参与意识。最后结合实际情况,为赣榆区未来饮水水源管理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提出了通过健全管理体制,提升监管能力、加大建设投入、推进信息公开,促进公众参与、制定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等对策来对赣榆区饮水水源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本文的创新性在于:多角度分析,从行政管理结构到具体的技术管理层面等多角度找寻水源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江涧[9](2019)在《沿海港口一体化背景下港口建设与管理PPP模式研究 ——以江苏连云港港口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江苏沿海港口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资金来源及管理矛盾日益凸显。开展PPP模式在港口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对于引入民间资本,改变资本结构以及管理运营模式,有效控制运营风险,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用价值。论文对比分析传统的投融资模式与PPP模式。归纳总结交通基础设施领域PPP模式的运用状况和存在问题,明确港口建设与管理PPP模式的应对策略;探究PPP模式的在港口的建设与管理应用状况,研究PPP模式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应用方式、参与主体和盈利模式这三个方面表征PPP模式的应用特性,给出港口建设与管理PPP模式的应对策略;针对PPP模式下港口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分析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间的风险分配问题,分析PPP模式下风险分摊存在的问题。用因子分析法对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及公众三方风险进行关键风险分析,基于风险偏好的机理对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及公众三方在风险识别与评价、风险初始分摊、风险再分摊以及风险跟踪这四个阶段进行风险分摊分析,构建了PPP模式下港口建设与管理的“三方四阶段”风险分摊机制。以沿海港口一体化背景下连云港港口为例,根据港口在建设与管理现实状况,分析PPP模式的应用动力;研究了PPP模式下的应用特征;给出了PPP模式的应用的对策建议;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识别出连云港港口PPP模式关键风险,给出了适用于连云港港口PPP模式风险分摊策略,为连云港港口建设与管理PPP模式的方案制定与实施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牟青[10](2019)在《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连云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当前海洋开发引起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在充分吸取现有陆地及海洋空间规划与开发的经验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编制海洋空间规划,引导海洋空间的保护与有序利用,实现可持续的海洋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现有的国内外空间规划与海洋空间规划的概念、方法、发展历程、主要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概括主要的海洋空间规划步骤为确定研究区域,划分基本调查单元,调查研究区内用海活动、海洋生态系统特征等并将各类信息叠加处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运用情景分析法,并广泛调查公众意见确定方案。选定空间叠置分析法与指标体系法为主要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跨学科研究来规划海洋空间。基于自然地域分异理论、地域功能及规划理论、协作规划理论、空间数据及相关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构建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理论体系,规定省级以下海区为小尺度海洋空间,一般以市县级为单位。确定主要的规划方法与流程为以自然条件为基础,以环境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为核心,通过对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评价及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选划开发利用区与保留区,自上而下进行分区判断,再结合开发利用现状,自下而上判断分区合理性并进行调整,最终按照具体功能将相同区域集合统一,完成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具体划分从关键生态区域识别、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与海洋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三个层级进行。首先,通过识别国家管控区域、自然岸线及潮间带、河口湿地等关键生态区域确定生态保护区;其次,建立环境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赋权法,从水环境质量、沉积物环境质量、生态状况、渔业资源四方面评价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同时建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从交通条件、区位优势、开发聚集度、与保护区关系、与自然岸线关系五方面评价海洋开发适宜性;最后,综合两种评价结果区分生态保护区、开发利用区、保留区,并重点对渔业资源、港口资源、旅游资源进行资源开发评价与分区。选取连云港海域作为海洋空间规划方法的应用实例。首先,通过关键生态区域识别确定两处保护区核心区、三处保护点、领海基点海岛、五处自然岸线潮间带、河口湿地等共11处生态保护区。其次,基于连云港海区共40个监测站位的生态数据,通过指标计算与评价得到连云港海区的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当地海域总体呈中等至良好水平,仅区域内埒子河口至灌河口区域的近岸海域表现最差。再者,通过构建连云港海区的共1121个千米网格,按照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与评价连云港海洋开发利用适宜性。结果显示,连云港海域的开发利用适宜性整体较高,呈现出大致平行于海岸线的走势,向海逐渐变差,其中开发利用适宜性最好的区域集中在徐圩港区周边。综合考虑承载力评价与适宜性评价结果,本文将连云港分为开发利用区、弱开发利用区、限制开发利用区、保留区与生态保护区。在整个区域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连云港两季各54个渔业资源调查站位的实测数据插值,分析连云港渔业资源分布状况,并将资源密集的地区划为开放式农渔业生产区;利用港口资源、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选定港口岸段、旅游区域进行单种资源开发评价。结合连云港的开发利用现状,本文将海域细分为海洋保护区、重要生态区、整治修复区、开放式养殖区、高涂养殖区、农渔业生产区、港口航运区、旅游休闲区、特殊利用区、保留区共十种空间。从结果的面积占比来看,本文提出的海洋空间规划方法所得的连云港分区具有科学性和均衡性,有利于当地全方位多层次的海洋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市县为单位的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是协调沿海地区海洋生态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工具和决策依据。现有的海洋类空间规划主要以省辖海域为规划范围,对海洋环境生态及资源的评价和划分难以细化,指导性相对较差。本文在理论可行、数据可得、方法得当的前提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理论体系,并具有广泛适用性与可行性。能够引导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种思路,并在市级海域应用实践,有利于实现空间的有序开发与保护,统筹协调各方面的海洋空间需要和优化海洋资源开发保护的空间布局。对于规范海洋开发、整治修复生态敏感地区、保护海洋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小尺度视角见微知着,对我国大范围自上而下的海洋空间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对海洋区域的精确分区提供一定的方法依据,对完善我国海洋空间规划研究体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连云港港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云港港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洋环境 |
2.1.2 海洋生态环境 |
2.1.3 海洋生态环境治理 |
2.2 海洋生态环境组成部分 |
2.2.1 海洋牧场 |
2.2.2 滨海湿地 |
2.2.3 海岛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公共治理理论 |
2.3.2 协同学理论 |
第3章 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现状 |
3.1 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现状 |
3.2 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
3.2.1 海水综合质量变化 |
3.2.2 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
3.2.3 海水主要污染物识别 |
3.2.4 海水环境变化趋势 |
3.3 各类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 |
3.3.1 海洋生物物种及数量逐年减少 |
3.3.2 海岛生态环境系统破坏严重 |
3.3.3 滨海湿地面积数量逐年减少 |
3.3.4 各种野生动植物物种及数量逐年减少 |
第4章 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成绩 |
4.2 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
4.2.1 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缺失 |
4.2.2 海洋环境保护执法不到位 |
4.2.3 沿海工业化导致污染严重 |
4.3 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海洋环境治理主体单一 |
4.3.2 海洋环境管理部门缺乏合作 |
4.3.3 海洋环境污染监管力度不够 |
第5章 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
5.1 着力构建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 |
5.2 实施政府职能改革,加强部门横向协同治理力度 |
5.3 加强海洋生态修复措施 |
5.4 实施陆地面源污染削减与控制 |
5.4.1 土地退耕和保护性耕种 |
5.4.2 实施动物废弃物管理 |
5.4.3 构建城市过滤和城市径流渗透系统 |
5.5 构建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法规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江苏全省设区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路径探究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及Person系数和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综述 |
1.3.1 生态文明起源和发展 |
1.3.2 生态文明内涵与特征 |
1.3.3 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与内容 |
1.4 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生态文明相关评价研究 |
1.4.2 国内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
1.5 对已有研究评述 |
1.6 问题提出 |
1.7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分析 |
2.1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2.1.1 江苏13个设区市基本概况 |
2.1.2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2.2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压力与挑战 |
2.2.1 建设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 |
2.2.2 缓解自然资源约束的压力 |
2.2.3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必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基础及概念模型 |
3.1.1 “五位一体”生态整合 |
3.1.2 PSR系统内涵与机理 |
3.2 指标体系层次构建和分类 |
3.2.1 建立指标构建原则 |
3.2.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3.2.3 指标归类与遴选确定 |
3.2.4 指标内涵确定 |
3.3 DBM方法数据处理 |
3.3.1 DBM方法简介 |
3.3.2 DBM标准化体系 |
3.4 指标赋权方法 |
3.4.1 矩阵构建 |
3.4.2 客观权重赋值-熵权法、PCA |
3.4.3 变权权重 |
3.5 综合评价模型 |
3.5.1 评价指数核算 |
3.5.2 协调度模型 |
3.5.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NE-E-S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权重计算结果 |
4.2.1 指标常权选取-熵值法对比PCA法 |
4.2.2 指标变权权重 |
4.3 建设成效与协调度分析 |
4.3.1 建设成效评价 |
4.3.2 协调度评价 |
4.4 综合水平及子系统建设成效分析 |
4.4.1 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分析 |
4.4.2 三大系统建设成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S-R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究 |
5.1 基于PSR层面的路径依赖测度 |
5.1.1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依赖理论 |
5.1.2 Person相关的路径依赖测度方法 |
5.1.3 PSR层面的路径依赖分析 |
5.3 基于PSR层面建设路径的因子分析 |
5.3.1 因子分析理论 |
5.3.2 分阶段因子分析结果 |
5.4 基于PSR层面建设路径差异分析 |
5.4.1 子系统PSR层面变化 |
5.4.2 阶段差异聚类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主要创新点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三大子系统指标集重要度计算 |
附录 B 江苏全省设区市2007-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度结果 |
附录 C 江苏全省设区市路径依赖Person相关性检验 |
致谢 |
(3)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洋环境容量的概念 |
1.2.2 海洋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
1.2.3 环境容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2.4 海洋环境容量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气象气候 |
2.2.2 入海河流 |
2.2.3 海洋水文 |
2.2.4 地形地貌 |
2.2.5 岸滩演变 |
第3章 海州湾2006-2016年海洋环境和开发利用状况与变化 |
3.1 海岸经 |
3.2 海底地形 |
3.3 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情况 |
3.3.1 主要入海河流径流量 |
3.3.2 河流水质 |
3.4 海州湾海域水环境质量 |
3.4.1 2006年水环境质量 |
3.4.2 2016年水环境质量 |
3.4.3 水环境质量变化 |
3.5 海域开发利用 |
3.5.1 海城开发利用状况 |
3.5.2 海城开发利用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
4.1 常用方法及其适用性 |
4.2 海州湾海域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
4.2.1 箱式模型法 |
4.2.2 海域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4.3 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
4.3.1 分担率法 |
4.3.2 计算步骤 |
4.4 数值模拟方法 |
4.4.1 Delft 3D模型 |
4.4.2 模型网格与参数设置 |
4.4.3 模型验证 |
第5章 海州湾海域2006-2016的海洋环境容量 |
5.1 计算方法和计算边界 |
5.2 2006年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 |
5.2.1 数据来源与分析处理 |
5.2.2 计算参数取值 |
5.2.3 计算结果 |
5.3 2016年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 |
5.3.1 数据来源与分析处理 |
5.3.2 计算参数取值 |
5.3.3 计算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海州湾近岸河口区2006-2016的海洋环境容量 |
6.1 计算方法和计算边界 |
6.2 2006年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 |
6.2.1 数据来源和分析处理 |
6.2.2 河口控制点的响应系数和分担率计算 |
6.3 2016年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 |
6.3.1 数据来源和分析处理 |
6.3.2 河口控制点的响应系数和分担率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2006-2016年海洋环境容量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
7.1 海域环境容量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
7.1.1 2006与2016年自然条件汇总 |
7.1.2 计算边界条件设定与情景模拟 |
7.1.3 不同情景的计算结果 |
7.1.4 计算结果分析 |
7.1.5 小结 |
7.2 近岸河口区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
7.2.1 2006与2016年自然条件汇总 |
7.2.2 计算边界条件设定与情景模拟 |
7.2.3 不同情景的计算结果 |
7.2.4 计算结果分析 |
7.2.5 小结 |
7.3 海州海洋环境容量变化时空特征与对策措施建议 |
7.3.1 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时空特征 |
7.3.2 海州湾海洋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发展现状 |
3.1 连云港市自然和人文状况 |
3.2 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现状 |
3.3 连云港市环境现状 |
4 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
4.1 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特征 |
4.2 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 |
5 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影响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因素 |
6 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 |
6.2 加快落实生态环境系统机构改革 |
6.3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
6.4 健全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
6.5 加强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力度 |
6.6 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连云港石化仓储项目投资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2 石化仓储项目投资效益分析相关理论 |
2.1 石化仓储类项目特点 |
2.2 投资效益分析基础理论 |
2.2.1 投资效益分析涵义 |
2.2.2 投资效益分析基本原则 |
2.2.3 投资效益分析的基本程序 |
2.2.4 投资效益分析方法 |
2.2.5 投资效益分析的影响因素 |
2.3 投资效益评价主要内容 |
2.3.1 盈利能力分析 |
2.3.2 清偿能力分析 |
2.3.3 不确定性分析 |
2.4 模糊综合评价基础理论 |
2.4.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概述 |
2.4.2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
2.4.3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3 项目总体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1.1 项目背景 |
3.1.2 项目开发单位 |
3.1.3 项目建设内容 |
3.2 项目市场分析 |
3.2.1 宏观市场分析 |
3.2.2 微观环境分析 |
3.3 项目建设内容 |
3.3.1 项目厂址方案分析 |
3.3.2 储运产品及规模分析 |
3.3.3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
4 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
4.1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使用计划 |
4.1.1 投资估算说明及依据 |
4.1.2 投资及流动资金估算 |
4.1.3 项目资金筹措 |
4.2 项目投资效益基础数据估算 |
4.2.1 收入估算 |
4.2.2 成本费用估算 |
4.2.3 利润估算 |
4.2.4 现金流量估算及分析 |
4.3 盈利能力分析 |
4.4 偿债能力分析 |
4.5 不确定性分析 |
4.5.1 盈亏平衡分析 |
4.5.2 敏感性分析 |
5 项目风险评估与防范建议 |
5.1 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与权重确定 |
5.1.1 项目风险评估指标 |
5.1.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5.2 模糊综合评价 |
5.2.1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5.2.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3 风险防范建议 |
5.3.1 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
5.3.2 市场风险防范建议 |
5.3.3 政策风险防范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江苏省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2.2 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机制 |
2.3 生态文明评价研究 |
2.4 生态文明提升政策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江苏省生态文明现状分析 |
3.1 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现状 |
3.2 江苏省自然资源消耗现状 |
3.3 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
3.4 江苏省人民社会生活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江苏省生态文明提升的驱动机制 |
4.1 SECI知识转化模型 |
4.2 生态文明提升的SECI转化过程 |
4.3 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协同障碍 |
4.4 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的责任 |
4.5 本章小结 |
5 江苏省生态文明综合评价 |
5.1 江苏省生态文明评价概念模型设计 |
5.2 江苏省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 江苏省生态文明综合评价的模型构建 |
5.4 江苏省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障碍与提升路径分析 |
6.1 江苏省生态文明障碍度模型 |
6.2 江苏省生态文明指标障碍度诊断 |
6.3 江苏省生态文明提升路径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可能创新点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家公园与国家海洋公园的概念 |
1.2.2 国家海洋公园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
1.2.3 国内外国家公园与国家海洋公园建设模式分析 |
1.2.4 国家海洋公园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国家海洋公园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家公园理论 |
2.3 PEST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概念界定、国家海洋公园现状及特征分析 |
3.1 国家公园、国家海洋公园的概念界定 |
3.1.1 国家公园、海洋国家公园的概念 |
3.1.2 国家海洋公园的概念 |
3.1.3 相关概念间的比较分析 |
3.2 我国国家公园及国家海洋公园的现状与特征 |
3.2.1 我国国家公园的现状 |
3.2.2 我国国家海洋公园的现状 |
3.2.3 国家海洋公园的特征 |
3.2.4 政策支持概况 |
第四章 典型案例及其对比分析 |
4.1 典型案例及其概况分析 |
4.1.1 案例选取依据 |
4.1.2 典型案例概况 |
4.1.3 小结 |
4.2 基于PEST框架的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政策问题比较分析 |
4.2.1 P-Politics政治维度比较分析 |
4.2.2 E-Economy经济维度比较分析 |
4.2.3 S-Society社会维度比较分析 |
4.2.4 T-Technology技术维度比较分析 |
第五章 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发展建设中政策效果的利弊评价及存在的关键问题 |
5.1 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发展建设中政策效果的利弊评价 |
5.1.1 P-政治方面 |
5.1.2 E-经济方面 |
5.1.3 S-社会方面 |
5.1.4 T-技术方面 |
5.1.5 小结 |
5.2 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发展建设中存在的关键政策问题 |
5.2.1 管理方面的政策问题 |
5.2.2 人力资源相关政策问题 |
5.2.3 金融支持的政策问题 |
5.2.4 立法支持的政策问题 |
5.2.5 信息沟通与共享平台的政策问题 |
第六章 国外经验借鉴及对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政策建议 |
6.1 国外国家公园及国家海洋公园发展建设的国外经验借鉴 |
6.1.1 澳大利亚-大堡礁国家海洋公园 |
6.1.2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
6.1.3 加拿大-苏必利尔国家海洋公园 |
6.1.4 国外建设经验总结 |
6.2 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共性政策建议 |
6.2.1 从中央层面授权成立专门的国家海洋公园管理部门 |
6.2.2 建立健全国家海洋公园人才选拔、补给与培训体制 |
6.2.3 设立专项建设资金,鼓励多元化的资金注入 |
6.2.4 加强立法保障,建立专业执法团队 |
6.2.5 建立信息共享与沟通平台 |
6.3 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个性化政策建议 |
6.3.1 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的政策建议 |
6.3.2 洞头国家海洋公园的政策建议 |
6.3.3 湄洲岛国家海洋公园的政策建议 |
6.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连云港市赣榆区饮水水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连云港市赣榆区 |
2.1.2 饮水水源 |
2.1.3 饮水水源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水资源管理行政职能理论 |
2.2.3 水资源价格理论 |
3 连云港市赣榆区饮水水源管理现状分析 |
3.1 连云港市赣榆区饮水水源管理所采取的管理模式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管理模式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连云港市赣榆区饮水水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尚未成立一体化应急管理机构 |
3.2.2 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
3.2.3 公众参与形式单一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管理部门职责分工模糊 |
3.3.2 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
3.3.3 政府信息透明度不够 |
4 国内其他城市饮水水源管理的经验借鉴 |
4.1 国内其他城市饮水水源管理的实践 |
4.1.1 香港:设立专门的协调管理机构 |
4.1.2 上海:实现统一的管理规划 |
4.1.3 北京:科学的组织调度系统 |
4.2 经验借鉴 |
4.2.1 统一管理城市饮水水源 |
4.2.2 引入并规制市场竞争机制 |
4.2.3 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
5 连云港市赣榆区未来饮水水源管理的对策 |
5.1 健全管理体制,增强监管能力 |
5.1.1 健全管理体制 |
5.1.2 增强监管能力 |
5.2 提高城市饮水水源建设的投入力度 |
5.2.1 增加资金方面的投入 |
5.2.2 增强技术方面的投入 |
5.3 推进信息公开,引导公众参与 |
5.3.1 重视舆论监督 |
5.3.2 引导公众参与 |
5.4 制定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 |
5.4.1 制定应急预案 |
5.4.2 设立领导组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沿海港口一体化背景下港口建设与管理PPP模式研究 ——以江苏连云港港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港口建设与管理投融资模式的现状分析 |
2.1 港口建设与管理传统投融资模式 |
2.1.1 国内港口建设与管理主要投融资模式 |
2.1.2 国外港口建设与管理主要投融资模式 |
2.1.3 港口建设与管理的投融资趋势 |
2.2 港口建设与管理PPP项目适用性分析 |
2.2.1 项目特性分析 |
2.2.2 项目全生命周期 |
2.2.3 项目各阶段工作任务 |
2.2.4 项目各阶段工作内容 |
2.2.5 项目的利益相关者 |
2.3 港口建设与管理投融资模式应用对比分析 |
2.4 港口建设与管理PPP模式的SWOT分析 |
2.4.1 优势 |
2.4.2 劣势 |
2.4.3 机遇 |
2.4.4 挑战 |
2.4.5 对策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PP 模式在交通领域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PPP模式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状况分析 |
3.1.1 项目落地率 |
3.1.2 项目社会资本参与度 |
3.1.3 项目管理机制 |
3.1.4 制度框架与法律体系 |
3.1.5 PPP模式应用的内生动力 |
3.2 PPP模式在港口的建设与管理的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投融资机制 |
3.2.2 投资主体 |
3.2.3 投融资渠道 |
3.2.4 风险分摊现状 |
3.3 PPP模式在港口的建设与管理应对策略 |
3.3.1 投融资机制策略 |
3.3.2 投资主体策略 |
3.3.3 融资渠道策略 |
3.3.4 合理分摊风险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PP模式下港口建设与管理的风险分摊机制 |
4.1 PPP模式下港口建设与管理风险分析 |
4.1.1 风险分担案例选取方法 |
4.1.2 基于多案例的风险识别与分析 |
4.2 PPP模式下港口建设与管理风险分摊研究 |
4.2.1 PPP项目风险特性 |
4.2.2 PPP项目风险偏好 |
4.2.3 PPP项目风险决策 |
4.3 PPP模式下港口建设与管理风险分摊机制设计 |
4.3.1 风险分摊机制设计原则 |
4.3.2 “三方四阶段”风险分摊模型 |
4.3.3 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
4.4 基于风险分摊机制的港口建设与管理的 PPP 模式设计 |
4.4.1 交易结构 |
4.4.2 合同机制 |
4.4.3 回报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连云港港口PPP模式建设与管理案例分析 |
5.1 沿海港口一体化背景下的连云港港口建设与管理现状 |
5.1.1 港口行业现状 |
5.1.2 连云港港口一体化发展现状 |
5.1.3 连云港港口的生产建设情况 |
5.1.4 连云港港口建设与管理的综合评价 |
5.2 PPP模式在连云港港口建设与管理中应用的动力 |
5.2.1 政策环境支持 |
5.2.2 经济环境保障 |
5.2.3 社会人才供给 |
5.3 PPP模式在连云港港口建设与管理中应用的对策建议 |
5.3.1 应用方式 |
5.3.2 参与主体 |
5.3.3 盈利模式 |
5.4 PPP模式下连云港港口建设与管理风险分析 |
5.4.1 基于风险分摊偏好的风险分摊分析 |
5.4.2 关键风险分析 |
5.4.3 关键风险分摊策略 |
5.5 基于风险分摊的连云港港口PPP模式设计 |
5.5.1 交易结构 |
5.5.2 合同机制 |
5.5.3 回报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一、作者简介 |
二、研读期间参与的项目 |
(10)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连云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空间规划 |
1.2.2 海洋空间规划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理论 |
2.1 基础理论 |
2.2 海洋空间规划理论 |
2.2.1 规划思路 |
2.2.2 空间规划分区 |
2.2.3 空间规划分类 |
第3章 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方法 |
3.1 研究边界确定 |
3.2 识别关键生态区域 |
3.3 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评价 |
3.3.1 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3.2 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3.3.3 指标标准值 |
3.3.4 评价方法 |
3.4 海洋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
3.4.1 海洋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3.4.2 评价方法 |
3.5 海洋空间分区 |
3.6 单种海洋资源开发评价 |
3.6.1 渔业资源开发评价 |
3.6.2 港口资源开发评价 |
3.6.3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
3.6.4 评价方法 |
第4章 连云港市海洋空间规划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研究区选取 |
4.1.2 研究区概况 |
4.2 识别关键生态区域 |
4.2.1 管控区域 |
4.2.2 自然岸线及潮间带 |
4.2.3 河口湿地 |
4.2.4 重要性评价 |
4.3 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评价 |
4.3.1 计算过程 |
4.3.2 结果分析 |
4.4 海洋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
4.4.1 数据获取 |
4.4.2 计算过程 |
4.4.3 结果分析 |
4.5 海洋空间分区 |
4.6 海洋空间分类 |
4.6.1 渔业资源开发评价 |
4.6.2 港口资源开发评价 |
4.6.3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
4.7 综合划定 |
4.8 与海洋功能区划对比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连云港港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林森霖. 湘潭大学, 2020(02)
- [2]江苏全省设区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路径探究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及Person系数和因子分析[D]. 曹鑫. 南京大学, 2020(02)
- [3]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D]. 孙磊.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1)
- [4]连云港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对策研究[D]. 秦绪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连云港石化仓储项目投资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D]. 王道武. 江苏大学, 2019(05)
- [6]江苏省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D]. 向欣.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7]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政策研究[D]. 潘利利.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8]连云港市赣榆区饮水水源管理研究[D]. 石香.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9]沿海港口一体化背景下港口建设与管理PPP模式研究 ——以江苏连云港港口为例[D]. 江涧. 东南大学, 2019(06)
- [10]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连云港为例[D]. 牟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