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地区低温气象资料共享服务系统的技术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饶晨照[1](2020)在《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气象信息可以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资源,尤其是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运输、电力、水利等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各地面临着越来越频繁的气象灾害问题,如高温、沙尘暴、连续性暴雨、雾霾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损失。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来越意识到气象灾害预警的重要性,纷纷制定了多种气象灾害应急方案,然而受程序、管理、技术、沟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并没有发挥气象预警应有的作用。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建设直接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展开深入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研究十分必要。虽然近年来国内加大了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投入和建设,但与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发展程度仍有一定的差异,且随着人们对于气象预警需求的不断增长,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优化任务仍十分重大。由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对象,探究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相关状况。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界定气象灾害预警相关概念和理论,作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支撑,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并引出本文研究问题。其次,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结合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运行现状,探究其气象灾害预警组织管理系统、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气象灾害预警责任协作机制等运行现状。再次,找出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运行问题,包括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传播多极化、预警联动机制弱化、预警管理机制运行效果不佳、预警机制缺乏反馈环节、预警机制责任协作机制不健全等。同时,对比分析美国、日本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管理经验,同时梳理国内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管理经验,如天津市和广州市,总结经验教训,为下文提供借鉴参考。最后,提出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优化路径,确定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优化目标、思路及优化原则,并针对性提出包括推进预警现代化传播机制建设、完善预警省级、地方、部门联动机制、规范预警管理机制、建立预警长效反馈工作机制、加强预警辅助机制建设等,以进一步改善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着力提升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精确度,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于婷婷[2](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庞文东[3](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空间-生态-旅游”综合评价研究 ——以奉节、巫山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后三峡时代的来临,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进入崭新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三峡库区旅游建设也进入一个关键性时期。而高速城镇化给库区城市旅游服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城市空间建设与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与挑战;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空间的建设和旅游服务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库区人居环境的建设发展显得格外重要。论文紧扣地域特色影响下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现状特征,厘清时代背景下库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矛盾,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建设以及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引导价值。论文针对库区城市“生态-空间-旅游”三个主要方面,通过对三峡库区代表性的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型城市奉节与巫山的实地调查,总结出目前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面临的三大典型特征问题:第一、生态环境——具山环水绕之势,但生态及其敏感脆弱;第二、城市空间——拥多元立体之形,但土地空间紧缺受限;第三、旅游服务——占丰富多姿之景,但旅游文化开发滞后。并通过“质-量结合”、“主-客结合”的研究手段,在真实的现状特征问题调查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环境系统、城市空间系统和旅游服务系统”分别对两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展开综合评价研究,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尝试给出“三补、三活、三显”的改进策略与发展建议。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提出问题。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后三峡时期”、为什么要落脚于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丰富型城市、为什么要选择“生态-空间-旅游”三个评价方面,通过对研究核心对象的相关概念梳理,相关研究综述等的详细研究,梳理出论文的主要评价研究思路,为之后的评价分析研做好基础铺垫。第二部分(第2、3章):现状调查。主要分别针对后三峡时期奉节与巫山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现状调查。梳理俩城市不同时期阶段的城市建设进程,从生态安全与环境、城市空间规划建设、文化旅游资源三个方面进行重点介绍,并以客观角度归纳出时代背景与人居环境语境下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型城市对于城市的空间建设发展,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以及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具体诉求。第三部分(第4章):评价体系建立。在现状调查问题反思的基础上,以联合国际人居署指标体系、水利风景区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以及宜居城市指标体系为参照依据,建立一套针对后三峡时期(时代性)三峡库区(地域性)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指标权重。第三部分(第5、6、7章):评价分析及策略建议与总结。分别从“生态环境系统、城市空间系统和旅游服务系统”对奉节巫山两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进行评价,并根据三大系统各自的特征性,通过“客观数据对比”、“主题观察评判”和“问卷调查统计”来作为评价打分的判断方式为各个指标赋值。根据评价结论给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补”——生态修护与补偿策略;“活”——空间活化与利用策略;“显”——资源整合与开发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结论性研究总结。
马毅[4](2018)在《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东北严寒地区大部分土地空间承载着生态和粮食生产的国家主体功能,绿色与生态是其关键特征与长期发展目标,基于粮食生产、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而形成的村镇空间,既是与自然环境协同共生的形态表征,也是区域绿色发展系统的重要载体;而寒地气候条件下,东北地区村镇的行为活动、空间形态、景观风貌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面向严寒气候与东北区域功能双重特征影响下的村镇规划复杂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东北严寒地区村镇面临生态空间胁迫、产业升级滞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足、乡村活力衰退、公共与基础设施体系缺失等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村镇发展方向和动力、建设速度和质量与其核心职能不相匹配,规划框架与技术体系全面滞后于建设与发展速度,系统性的规划、支撑技术与应用系统还缺乏针对性研究与普及,造成全局层面的生态、绿色、可持续村镇发展路径难以实现。研究以“绿色村镇”内涵为核心,系统的梳理了绿色村镇的理论体系与数据库系统应用实践,以绿色村镇发展理念下的村镇规划思路为突破点,通过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地域特征与核心问题的研判,结合绿色村镇规划要点探析,提出针对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规划目标要素框架与技术支撑特征,并据此提炼数据库系统设计层面的数据组织与主体功能架构要点。在明确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设计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基础数据库、标准数据库、数据应用三大板块的系统主体功能以及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服务层的技术结构,并梳理了各部分数据逻辑关系;最后对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基本状态解读、绿色发展特征识别、规划专题模块及提升策略等数据应用模式进行阐述与延伸讨论。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研究与应用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基本方面:(1)基于绿色村镇实态调研与信息收集,立足于东北寒地村镇现实特征,提出绿色村镇基础信息集成与整合方案,并据此构建绿色村镇基础数据库、形成其内部数据组织方案;(2)依托总体设计层面的绿色村镇规划目标要素,结合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基础数据各项特征,构建由6个子系统层、24个目标状态层、88个量化属性层组成的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指标体系,并确定绿色标准引导序列值,在量化引导框架与引导序列的基础上,构建绿色村镇标准数据库;(3)以典型乡镇及区域乡镇集合作为研究实例,对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应用板块进行实践与讨论,验证了数据库系统在乡镇基本发展状态判断、绿色综合评价与特征识别方面的应用模式,并对自然生态空间管控、绿色产业发展、乡镇景观风貌等绿色村镇规划重点专题等模块的设计原理与运算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以东北严寒地区大量乡镇实态调查与信息收集为研究基础,构建面向村镇地区的基础数据集成、标准数据引导、多源数据应用为主体的信息平台框架,期望反映东北严寒地区村镇绿色发展关键问题、探究绿色发展的动力与机制、健全绿色发展目标体系、引导绿色村镇规划专项建设,为保障国家主体功能的实现及区域村镇宜居空间的长效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赵哲文[5](2018)在《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西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本文简称为陕、甘、宁)是玉米主要种植区域,近二十多年来,玉米播种面积迅速增加,成为西北地区玉米的主要产区。低温冷害是一种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分布十分广泛,西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气温波动性高,增加了玉米产量和品质受冷害影响的风险。遥感技术在空间和时间上相比于传统的人工调查有着显着优势,并且已经有很多研究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业灾害的监测与评估中。目前利用遥感技术对玉米低温冷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在我国西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历年气象观测资料和星地多源时空遥感数据,采用综合赋权法、时序分析、决策树模型、被动微波温度反演、尺度变换、气温估算、作物模型模拟等方法,对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进行风险评估、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以丰富西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遥感研究的相关资料,为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的监测与评估提供可靠的技术指导。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1.陕甘宁三省(区)玉米种植区提取利用陕甘宁三省(区)MODIS分类产品,通过GIS技术得到研究区潜在耕地作为掩膜图层,根据研究区站点观测的发育期数据推算潜在耕地范围内的玉米主要发育期天数。在NDVI时序曲线滤波的基础上,选用不同时相的NDVI遥感影像数据结合陕甘宁主要作物样点的发育期,采用决策树方法进行玉米种植区提取,通过该方法基于玉米与其它作物在特定时相遥感影像NDVI值的差异特征,对栅格影像像元进行综合判断,获得了陕甘宁三省(区)春玉米和夏玉米可能种植区像元。选用陕、甘、宁玉米种植面积统计资料进行验证,检验结果显示玉米种植区遥感估算面积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为9.26%,基本可以满足玉米冷害风险评估、冷害监测与损失评估的需要。2.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根据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理论,选用1971-2016年气象站点观测资料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和GIS技术,构建了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本文主要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三个方面对陕甘宁研究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数、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和承灾体脆弱性指数,并且应用GIS技术对风险评估指数进行地统计分析和制图。在对上述三种指数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时,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赋权方法确定综合风险指标中各分量的权重系数,利用指标权重建立玉米冷害风险综合评估模型,通过综合风险指数将陕甘宁研究区划分为低、中、中高和高四个等级的冷害风险区域。最后应用地理统计方法得到陕甘宁三省(区)各县市的冷害风险评估等级区划,并利用冷害年的统计减产率对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验证,冷害综合风险指数与减产率之间存在0.05水平显着相关,说明该风险评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3.基于MODIS LST产品与AMSR亮温数据集的陕甘宁三省(区)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构建首先充分利用2003-2016年MODIS每日LST地表温度数据产品,包括两个平台两个时相共四景影像进行互补,得到MODIS每日地表温度LST融合影像。为了弥补该影像受云覆盖影响造成数据缺失的不足,再采用被动微波辐射计AMSR的亮温数据集,应用微波辐射传输模型进行时空连续的地表温度反演研究,经验证反演结果精度为2.5~3.0K。将反演得到的全覆盖地表温度数据通过尺度变换方法使得影像分辨率从25km提高到1km。最后将尺度变换后的1km分辨率LST数据与仍然有缺失像元的MODIS每日LST融合影像进行耦合插补,完成了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的构建,经检验2003-2016年耦合插补地表温度的RMSE 为 0.78~3.17K。4.陕甘宁三省(区)时空完备气温数据集构建与玉米低温冷害遥感监测针对气象台站气温数据缺乏空间连续性的局限,选用遥感数据进行时空连续的气温估算。利用2003-2016年的MODIS每日地表温度LST产品多平台融合数据与AMSR反演地表温度尺度变换数据进行耦合插补得到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将该数据集与气象站点观测气温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分别建立气温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这些统计模型计算得到陕甘宁三省(区)逐日全覆盖的时空完备气温数据集,其中作物地类型的气温估算模型精度指标RMSE为1.62℃。基于此估算方法得到的气温数据集,比较三种玉米冷害指标(指标A、指标B、指标C),选取与低温灾害统计数据相关性最好的指标C对陕甘宁玉米冷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2004、2010、2014、2008年为陕甘宁三省(区)近十几年来玉米低温冷害受灾较严重的年份。监测结果与农业气象灾害统计年鉴的低温灾害记录在时间和空间上基本吻合,说明该监测方法能够较好的反映实际冷害发生情况。5.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灾损评估为了对玉米冷害单灾进行有效的灾损评估,本研究尝试利用通用型作物模型WOFOST对玉米冷害损失产量进行模拟估算。在使用作物模型进行模拟之前,通过获取的站点气象资料、地面观测数据和查询文献,应用模型参数优化程序结合趋势产量等方法,对作物模型敏感参数进行本地化调整。采用优化后的玉米生长参数作为输入数据,结合模型的本地化调整结果,通过比较不同光温条件对WOFOST作物模型驱动产量的差异,计算得到2004年和2010年陕西省8县市玉米冷害灾损产量,实现了玉米冷害作为单一灾害造成损失的定量化评估,探索出利用作物模型进行单灾损失评估的可行途径。
康延臻,王式功,杨旭,李景鑫,徐文君,尚可政[6](2016)在《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建设和民众出行的大动脉,它对气象条件具有高敏感性。不利的天气条件易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研究发展历程,分析几类恶劣天气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与机理,最后探讨了中国特色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建设的内容、特点及趋势。结果表明,以雾为主的低能见度、道路积雪和结冰、强降水等是影响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的主要气象因素。本研究旨在促进我国交通气象学科的发展,提升现代化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并为科学决策道路建设、防范和应对交通事故、保障财产和生命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张丽文[7](2013)在《基于GIS和遥感的东北地区水稻冷害风险区划与监测研究》文中认为当生长季内热量条件不足或在关键生育期内遭遇持续低温就会发生低温冷害从而造成作物减产。研究表明,低温冷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影响东北地区水稻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对水稻冷害进行及时、准确地监测与预警,对稳定粮食生产意义重大。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为宏观和动态地监测农业气象环境和农业生产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是未来构建立体化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必然发展趋势。目前低温农业气象灾害遥感研究对象以作物冻害为主,直接利用遥感数据进行作物冷害监测与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选择东北三省为研究区,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卫星遥感技术,以冷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基于全天候气温遥感估算的冷害遥感监测和水稻冷害产量损失量遥感预测为主要研究内容,对近13年东北地区水稻冷害开展了监测与评估研究,系统建立起基于GIS和遥感的水稻冷害监测与评估技术框架,为今后建立完整的农业气象灾害服务系统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成果如下:(1)依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以日平均温、水稻生长发育期及水稻产量和面积作为基础资料,借助GIS平台,对冷害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承灾体损失度三大风险要素的多个单项评价指标进行了年际统计与空间分析。采用加权综合分析法和基于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赋权法构建冷害各风险要素评估模型及东北地区水稻低温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依据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数据大小,将东北地区划分为较低、低、中等、较高和高风险五个水稻综合冷害风险分区。分别对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及风险分区进行定量和定性验证,结果表明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与典型冷害年水稻平均减产率达到0.01水平极显着相关;风险区划结果也与任意冷害类型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说明本文提出的冷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应用价值,能客观反映各地区水稻低温冷害风险等级差异。(2)在总结国内外气温遥感估算方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平台MODIS地表温度(LST)数据的全天候平均气温遥感估算方法。首先采用高级统计法对多平台LST数据源晴空像元对应的平均气温分别进行估算。借助多平台MODIS数据的时间互补优势,构建了两种基于时间融合和局部窗口空间插补的全天候气温遥感估算方案。通过分析非晴空像元气温估算的误差来源及大小,得出LST产品的反演误差对气温估算精度引入的不确定性明显小于空间插补算法引入的误差,确定基于全幅LST的时间融合-空间插补方案为最优全天候气温估算方法。检验结果显示,2000-2012年晴空、非晴空及全天候8天平均气温遥感估算RMSE分别为1.4-1.8℃、1.6-2.3℃和1.4-2.0℃,13年间共有12年全天候气温估算误差绝对值小于3℃的样本百分数超过90%;与台站8天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对比得出,遥感估算气温在夏季有理想结果,而在初春和秋末阶段存在普遍高估。同时对日LST产品运用改进的时间融合-空间插补算法计算日平均气温,并比较了全天候日气温和8天气温合成月平均气温的精度差异,结果显示由8天LST数据源估算的月平均气温与台站观测气温相比有更高的相关性和更小的RMSE,可为后续冷害遥感监测的温度指标计算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本文提出的基于时间融合-空间插补的全天候平均气温遥感估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全天候最低、最高气温数据的遥感估算。(3)参考现有气象行业标准中的冷害温度指标,以全天候8天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和植被指数时间序列为基础数据,针对像元及县级两种空间尺度,分别构建了以T5.9距平和相对累积生长度日距平为温度指标的冷害遥感监测指标。经分析,遥感估算的两种冷害温度指标均与台站估算值之间具有高度一致的年际变化趋势,能有效反应水稻生长季内研究区热量条件空间分布的实际年际差异。以地面台站气温数据辨识的冷害发生地点对2000-2012年遥感监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发生大范围延迟型冷害的年份,遥感监测结果与实际灾情的空间一致性较高,像元尺度的一般延迟型冷害监测准确率超过均70%,严重冷害监测准确率超过80%,可用于计算冷害受灾面积。分生育阶段统计相对AGDD距平指标,可对县级尺度的水稻冷害区域进行遥感动态监测。(4)东北水稻冷害灾损遥感预测方法研究以水稻生育期降雨总量、不同水稻生育阶段有效积温(AGDD)、各月月平均气温及水稻关键生育期EVI平均值为驱动因子,预测水稻单产中的气象产量及随机产量,通过累加上一年真实趋势产量,得到预测年水稻单产。结果显示,基于水稻产量水平分区的遥感估产精度好于不分区估产精度;县级及地市级单产遥感估产精度R2均大于0.7,且地市级估产精度好于县级结果。在前面章节水稻面积和水稻关键生育期遥感识别、水稻生长季热量指标遥感估算及水稻冷害受灾区遥感监测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水稻冷害灾损模型对冷害年份的水稻产量灾损量进行计算,预测2009年和2011年水稻冷害灾损量分别至少达到26.61和2.17万吨。
李超[8](2013)在《基于GIS的新疆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扩散规律研究》文中认为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隶属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是一种最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该虫最早发生于美国落基山山脉东坡,随后开始迅速扩散蔓延。现已广泛分布于北美和欧亚大陆,其分布北界从丹麦一直延续到俄罗斯北部地区,南界从西班牙、葡萄牙,经过地中海地区,其中也包括非洲北部地区,伊朗、土耳其到土库曼斯坦。马铃薯甲虫自20世纪90年代初侵入我国新疆北部地区以来,给当地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生产带来严重损失。马铃薯甲虫具有扩散能力强,繁殖能力高,以及兼性滞育等近乎完美的生物学习性和生存对策,使其进一步向东扩散进入我国甘肃、内蒙古等马铃薯主产区的风险正逐日增大。同时,在我国东北地区,马铃薯甲虫自我国周边疫情发生国扩散进入黑龙江、吉林等省份的风险也在进一步加大。外来生物扩散机理及其与新环境中生物、非生物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其空间分布格局和扩散速率的重要决定因子之一。明确马铃薯甲虫分布扩散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是对其进行更为有效的阻截防控的前提。本学位论文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24、201103026),以及西南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ky2011007)资助下,着眼于入侵物种扩散及环境因子的影响这一热点内容,利用生态学、生物学的原理与方法以及“3s”信息技术等系统地对马铃薯甲虫在我国新疆地区的入侵历史,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温度、水分、地形、寄主、气流等因子在其分布、扩散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国马铃薯甲虫封锁和防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必要的技术储备。通过近4年的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马铃薯甲虫在新疆地区的入侵与为害研究本研究利用ArcGIS软件,结合马铃薯甲虫生物学、生态学特点,成功得出了马铃薯甲虫在北疆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入侵历史。结果发现马铃薯甲虫自1993年入侵以来,目前已在我国北疆地区35个县市发生危害。其分布的最前沿地区仍为木垒县博斯坦乡三个泉子村以西的马铃薯种植区,分布范围没有进一步扩大。通过对马铃薯甲虫入侵历史溯源研究,揭示了马铃薯甲虫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其中,1995年越过塔城盆地是其传播扩散的一个转折点。同时,马铃薯甲虫在整个新疆地区的扩散过程中,由于特殊地理条件,其地理扩散没有呈现出常规外来入侵生物的扩散规律,即无明显的种群建立阶段,入侵后就以均匀的速度自西向东扩散。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插值功能对2010年马铃薯甲虫在北疆地区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马铃薯甲虫早期定殖的地区,如察布查尔县、伊宁县和传播扩散的前沿地区均呈重度危害,其他地区呈中度或轻度危害。通过对东疆地区及河西走廊等马铃薯甲虫潜在风险地区调查,结果发现在上述地区均没有马铃薯甲虫分布,木垒县与巴里坤县之间近200km的戈壁区域是阻隔马铃薯甲虫进一步向东扩散的天然屏障。2.马铃薯甲虫田间种群生物学、生态学研究2.1马铃薯甲虫田间种群消长规律本研究通过对乌鲁木齐县安宁渠镇马铃薯甲虫田间种群消长规律进行研究,明确了马铃薯甲虫在我国新疆地区的年生活史。一年可发生2代,发生期从5月一直持续到9月。第一代为害高峰期在6月中下旬发生,第二代为害高峰期则在8月中下旬,且世代重叠严重。因此,压低第一代幼虫虫口基数,对于有效降低第二代虫口密度、降低马铃薯甲虫的为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比2008—2010年乌鲁木齐县马铃薯甲虫田间种群的年变化规律,结果呈现出自2008年,马铃薯甲虫的为害有呈逐渐减弱趋势以及高峰期时间推后的特点。对比乌鲁木齐县的马铃薯甲虫种群消长规律,2009年木垒县的马铃薯甲虫危害特点明显不同,表现出木垒县马铃薯甲虫零星发生,且没有显着的危害高峰期出现。表明木垒县作为马铃薯甲虫防控的前沿地区,通过铲除戈壁野生寄主,有效的控制了马铃薯甲虫继续向东迁飞扩散。2.2越冬代马铃薯甲虫出土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在本章研究中,成功确定了越冬代马铃薯甲虫出土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开展马铃薯甲虫的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对越冬代成虫的出土规律分析,明确了寻找寄主植物来补充营养,是马铃薯甲虫出土后的首要行为活动。其中在马铃薯寄主田内,越冬出土后成虫多聚集在刚出土的马铃薯苗上,且出土时间与马铃薯生育期中的出苗期基本一致。同时,通过对比马铃薯甲虫逐日出土量与土壤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土壤温度稳定在15℃时,马铃薯甲虫成虫开始出土。降水带来的土壤湿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越冬成虫的出土活动,适宜马铃薯甲虫出土的土壤湿度范围在62%—-79%之间。2.3马铃薯甲虫田间的扩散规律研究本研究着眼于农田生态系统下的马铃薯甲虫扩散规律,分别对三种世代成虫的扩散规律进行研究。揭示了马铃薯甲虫田间扩散过程中种群拥挤度的变化规律,是由聚集分布向均匀分布转变的过程。随着释放时间的推后,调查得到的标记虫口数量逐渐减少。扩散速度上,而越冬代和第二代成虫的扩散速度差异不明显,分别为2.64m/d,2.52m/d,但显着高于第一代成虫。3.影响马铃薯甲虫空间分布的关键因子研究在明确了北疆地区马铃薯甲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结合马铃薯甲虫现有分布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成功筛选出了影响马铃薯甲虫分布的4个关键因子:温度、水分、地形以及寄主,并依次对4个主要因子展开了具体分析。在温度因子方面,首次提出吐鲁番地区目前尚无马铃薯甲虫分布的原因是由于夏季日平均气温过高造成的。根据马铃薯甲虫羽化过程中的耐高温能力试验结果,成功得出了39℃是马铃薯甲虫羽化成功的临界温度。同时,耐受39℃高温的极限时间是72h,表明马铃薯甲虫具有很强的耐高温能力。进一步对新疆历史气候资料分析,结果得出吐鲁番地区夏季日平均最高气温超过39℃的持续天数在5d以上,且连续3d超过39℃的次数多在5次以上,该地区的夏季高温有效地制约马铃薯甲虫的成功羽化。此外,利用ArcGIS软件对冬季土壤温度低于-8℃的持续时间进行研究,在整个河西走廊地区、内蒙古和青藏高原地区冬季土壤温度低于-8℃持续的时间均大于10d,但是在越过兰州以后进入天水地区,冬季低温胁迫基本解除。由于在青海、内蒙两地冬季低温持续时间在22d以上,而河西走廊持续低温平均约15d。揭示了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在我国马铃薯甲虫阻截防控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水分因子的影响方面,结合新疆历史降水数据对马铃薯甲虫现有分布区内的水分时空格局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马铃薯甲虫分布与水分时空格局的关系。结果得到,马铃薯甲虫现有分布区内年降水量在200mm左右,最早发现马铃薯甲虫定殖的地区降水量大,随着其自西向东扩散的方向,年降水量开始逐渐减少。降水量的减少导致的水分缺乏在马铃薯甲虫分布扩散中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地形因子影响方面,利用虫情调查时手持GPS采集得到的高程数据,结合DEM数据衍生计算得到的坡度坡向,对马铃薯甲虫空间分布与地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马铃薯甲虫分布区被限制在狭长的山间与山前浅山地带或平原地区是由于天山山脉的地理阻隔决定的作用。马铃薯甲虫现有分布范围受海拔等地形因素影响,天山的阻隔作用也是其进一步向东扩散的天然屏障。在寄主因子影响方面,以马铃薯甲虫的4种主要寄主植物:马铃薯、茄子、番茄、天仙子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寄主植物对马铃薯甲虫成虫的引诱作用,不同虫态的取食量比较等方面进行研究,揭示了马铃薯为马铃薯甲虫的最适栽培寄主,天仙子为最适野生寄主。由此可知,在初春马铃薯等栽培寄主植物缺乏时,天仙子作为最适合的野生寄主,弥补了马铃薯等栽培寄主匮乏时,天仙子能很好地为马铃薯甲虫成虫提供食物来源,维持生长发育与世代更替,不断扩展分布范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基于GIS分析河流、大气背景场对马铃薯甲虫扩散的影响河流作为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灌溉水来源,在提供水源的同时,也为有害生物的扩散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沙湾县为例,运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功能研究了河流对马铃薯甲虫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甲虫的扩散方向与河流流向基本一致,同时明确了河流流域内马铃薯甲虫为害的空间格局特征:距离河流2—3km缓冲区内的为害级别最低,而位于1—2km和3-4km缓冲区为害最高,0—1km和4—5km缓冲区内为害级别较低。揭示了在河流流域的马铃薯甲虫发生区,应重点加强对河流流域1—2km和3—4km缓冲区内的马铃薯甲虫疫情的监测。马铃薯甲虫具有一定的自主扩散能力,能利用气流携带作用扩展其分布范围。本研究运用大气背景场分析方法对我国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上空气流方向与强度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气流在我国马铃薯甲虫传播扩散中的作用。结果得出,我国西北地区在春季和秋季高空气流方向均不利于马铃薯甲虫随气流携带自西向东扩散,同时气流强度及其持续时间也不适合马铃薯甲虫从目前的分布最前沿的木垒县扩散进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同时,我国东北地区在春季和秋季高空气流方向有利于马铃薯甲虫随气流携带自俄罗斯滨海地区扩散进入我国黑龙江地区。在气流方向适合马铃薯甲虫扩散的时期,气流风速也很强,为马铃薯甲虫的随气流扩散提供了条件,应当切实加强黑龙江边境地区的马铃薯种植区内马铃薯甲虫的疫情监测。综上所述,本学位论文运用ArcGIS软件,结合马铃薯甲虫基础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系统研究了我国新疆地区马铃薯甲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越冬代成虫出土后聚集分布的规律,以及土壤温度、含水量以及降水对越冬成虫出土时间与逐日出土量的影响。在北疆地区马铃薯甲虫种群发生规律调查的基础上,得到了马铃薯甲虫的现有分布特点,反演得到了入侵历史路线。基于大量基础地理数据与气象数据,证明了马铃薯甲虫在我国新疆地区现有传播扩散是温度、水分、地形、寄主植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天山山脉的地理阻隔与寄主植物的缺失造成了目前马铃薯甲虫传播扩散的暂时中断,但河流与气流,以及人为活动等外界因素将会对其进一步传播扩散带来影响。鉴于气流活动在我国东北区域对马铃薯甲虫自主扩散的影响显着强于西北区域的事实,得出应当切实加强我国东北地区马铃薯甲虫疫情监测,而在我国西北区域,马铃薯甲虫除非通过人为携带的因素,其凭借自身能力进一步向东扩散进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可能性不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马铃薯甲虫的潜在分布区域以及对环境影响的机理,以及我国马铃薯甲虫的综合防治奠定科学基础。
詹利群[9](2010)在《基于元数据的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气象科学数据具有多种来源、多种格式、多时序等特点,几十年来,各级气象部门都积累了大量的气象数据,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这些数据使用效率低下、数据管理滞后,使得气象科学数据的科学价值远未充分发挥。因此,建立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学者积极开展元数据方面的研究。目前在数据的组织方面,元数据的互操作仍主要通过语义互操作和结构与语法的互操作来实现;在数据网络服务方面,技术人员也提出采用网格技术或Web Service技术进行分布式数据共享平台的简单原形和实现技术。本文从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的需求,研究分析了目前主流的国内外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技术,以“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广西气象数据资源建设与共享服务”项目为契机,进行了基于元数据的分布式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研究与设计。本文阐述了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的相关概念,以科学数据的概念、性质以及特点和分类为切入点,根据用户对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的需求,引入了元数据作为气象科学数据的组织形式,在对元数据基本概念理解的基础上,研究了气象科学数据元数据的扩展原因、原则和方法等内容,给出了扩展实现的基本方法。采用XML技术和Web Service技术与元数据结合应用,解决了分布式异构复杂网络环境下的气象数据共享。通过对气象科学数据分类以及其特点的分析,给出了在线存储、文件系统与商用数据库相结合的混合管理模式和数据适度冗余存放的存储策略,设计开发了具有可扩展性和可配置性的广西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从而丰富了我国气象科学数据的内涵。
杨凤海[10](2010)在《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气候变化不断突显,全球变暖、大气环流异常、极端气候频繁,世界各国对此十分关注与重视。黑龙江省是东北地区和全国气候变暖最大地区,极端天气不断增多,灾害繁发。因此,对气候变化分析、评价与监测工作手段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信息技术在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GIS是“3S技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以GIS为支撑的空间信息技术在气候要素插值和气候变化分析中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为了探索黑龙江省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和规律,本文以GIS技术和地统计分析为支撑,将旬气候要素数据作为基础,通过相关模型对来自全省气象站点的气候资源数据进行插补,将插值得到的区域气候要素空间表面数据存贮在数据库中,利用站点数据和插值结果分析了全省气候资源时空变异规律。研究成果对于区域气候要素插补方法选择、气候资源数据库建设、区域气候变化分析与监测、提高区域气候变化和气候要素空间变异分析手段、完善农业信息化内容和手段、开发利用区域资源和农业发展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气候要素数据的空间插补与计算。本文以ArcGIS为支撑,80个气象站点观测的1997-2006年10年的气候要素数据为插值样本,考虑区域地面高程(DEM)、坡向、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覆被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协同克里格(Cokriging)、径向基(RBF, Radial Basis Functions)等方法,对全省旬气候要素如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等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它们全省范围内1km×1km所有单元较高精度的空间表面数据,其中36个旬降水量插值结果均误差、平均标准差和均方根标准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007mm、-0.015和1.011,表明所用插值方法对于气候要素的插值是一种适当、可信的方法。进而通过地图代数方法(栅格叠加)得到相应气候要素月、年时间序列空间分布数据。2.气候要素空间数据库创建。将插补得到的气候要素及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以ArcGIS Geodatabase模型为支撑,在ArcCatolog环境下,建立了集旬、月和年时间序列的气温、降水量、积温、温润指数、地温、蒸发量等气候要素以及土地利用区域、行政区划、气象站点等栅格数据集(Raster Datasets)、矢量要素集(Feature Datasets)于一体的气候要素空间数据库。3.气候要素时空变异分析。通过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异分析,得出全省主要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如下:1)近10a来,旬平均气温有波动。从空间上看,东南部和东部地区变化较小,其它地区变化较大;从时间上看,11-13、12-14、19-21旬的平均气温有平稳下降趋势,15-17、26-28和27-29旬的平均气温有平稳升高趋势:7月份平均气温有稍许下降趋势,9和11月的平均气温稍有上升趋势,5-9月平均气温升高约1.0℃,平原地区升温幅度大于山地丘陵区。气象站年平均气温移动变化以2.9℃为均值在2.5-3.3℃之间,略有升高和波动迹象,但无明显上升趋势。与多年平均气温相比,也无明显升高。春夏之交一些旬期平均气温变化率降低趋稳,夏秋之交一些旬期平均气温变化率升高,表明实际物候有向后延迟的迹象。2)旬降水量及其波动在时间上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特征;月降水量也呈中间大、两头小,但其波动却是中间小、两头大;年降水量基本是以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地区为最大,向周边逐步减少,且以向大庆、齐齐哈尔方向递减最快,其它方向递减较慢。原来多年降水量较大的峰值区域降水量减少,地区间降水量较差减小。全省插值和计算的年降水量为524.6mm,与历史数据相比减少幅度约为60mm。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一带降水量相对较大,松嫩平原西部和大兴安岭西麓相对较小,地区间降水量分布不均。3)13-27旬湿润指数在平原地区波动变异较大,山地丘陵地区变异较小。齐齐哈尔变异最大,牡丹江变异最小。7月份波动变化最小,最大在春季的5月份。4)13-27旬的积温在山地丘陵地区和松嫩平原地区变异较大,三江平原地区变异较小。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这两大平原之间的积温变异存在较明显的差别。大兴安岭、伊春、齐齐哈尔等地、市旬积温波动变异较大,七台河、佳木斯等市波动变异较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地、市年积温相对较低,而位于平原地区和东南部地区相对较高。七台河、鸡西、佳木斯、双鸭山等市≥0℃年积温波动变异较小,大兴安岭、伊春、齐齐哈尔等地、市波动变异较大;七台河、佳木斯、鸡西等市≥10℃年积温波动变异较小,大兴安岭、伊春、齐齐哈尔、绥化等地、市波动变异较大。创新点:1)首次利用协同克里格(Cokriging)方法,建立黑龙江省气候要素与高程(DEM)、坡向、森林覆盖率等因素间的统计关系,对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等气候要素进行空间插值。基于ArcGIS对气温、降水、积温、湿润指数等气候要素进行分析,得到它们的区域空间变异规律;2)在计算旬湿润指数过程中,深入研究了多种湿润指数计算的模型,参考了适合本论文研究的模型——德·马东(de Martonne)月湿润指数模型IdM=P/(T+10) (P为月降水量,T为月平均气温),吸收该模型用降水量与气温间关系反映湿润程度的思想,并通过相关分析寻找模型I=P/(T+a) (P为旬降水量,T为旬平均气温,a为常数)计算结果同P/E(P为旬降水量,E为旬蒸发量)间的关系,从而建立适合计算黑龙江省旬湿润指数的公式IYFH=P/(T+5) (P为旬降水量,T为旬平均气温)。用新创建的模型计算旬湿润指数,收到很好的效果;3)气候要素空间插值主要按旬进行,插值出旬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等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气候数据,进而计算月和年的气候数据,并基于ArcGIS的Geodatabase模型建立相应的空间数据库,为作物自然生产潜力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弥补了以往研究成果中旬气候要素空间分布数据的不足。
二、东北地区低温气象资料共享服务系统的技术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北地区低温气象资料共享服务系统的技术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气象灾害概述 |
2.1.2 预警机制概述 |
2.1.3 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重要意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环境治理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气象灾害管理理论 |
第3章 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建设现状分析 |
3.1 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组织管理系统 |
3.2 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
3.3 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责任协作体系 |
第4章 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运行问题分析 |
4.1 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案例分析——以2018年气象灾害预警为例 |
4.2 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运行存在的问题 |
4.2.1 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传播多极化 |
4.2.2 气象灾害预警联动工作弱化 |
4.2.3 气象灾害预警管理系统运行效果不佳 |
4.2.4 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缺乏反馈环节 |
4.2.5 气象灾害预警责任协作制度不健全 |
第5章 国内外气象灾害预警处理实践及启示 |
5.1 国外气象灾害预警实践经验 |
5.1.1 美国 |
5.1.2 日本 |
5.2 国内气象灾害预警实践经验 |
5.2.1 天津市 |
5.2.2 广州市 |
5.3 国内外经验启示 |
第6章 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优化路径 |
6.1 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优化目标与原则 |
6.1.1 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优化目标 |
6.1.2 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优化原则 |
6.2 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优化实施策略 |
6.2.1 推进气象灾害预警现代化传播机制建设 |
6.2.2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省级、地方、部门联动机制 |
6.2.3 规范气象灾害预警管理机制 |
6.2.4 建立气象灾害预警长效反馈工作机制 |
6.2.5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辅助建设 |
6.3 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优化保障措施 |
6.3.1 法律政策保障 |
6.3.2 科技和人才保障 |
6.3.3 资金投入保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
1.3.2 景观脆弱性 |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
1.4 研究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
2.1.4 人地关系理论 |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
2.4.1 指标体系法 |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
3.1 乡村概况 |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
3.3.3 自然环境景观 |
3.3.4 聚落景观 |
3.3.5 经济景观 |
3.3.6 文化景观 |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
4.2.1 脆弱性三要素 |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4.1 评价指标筛选 |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3 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评价单元选取 |
5.1.3 评价指标体系 |
5.1.4 数据来源 |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1 评价结果 |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1 因子分级方法 |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
6.2.1 目标体系 |
6.2.2 规划衔接 |
6.2.3 规划模式 |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空间-生态-旅游”综合评价研究 ——以奉节、巫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多维层面为库区城市带来时代发展重要机遇 |
1.1.2 规划背景——国家生态功能与保护的重任对工业建设的限制 |
1.1.3 现实背景——文化旅游发展与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
1.4.2 研究内容的聚焦定位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2 后三峡时期奉节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调查研究 |
2.1 “后三峡时期”城镇化进程(2009-2017) |
2.2 生态安全环境情况 |
2.2.1 水土流失与石漠化 |
2.2.2 地质灾害现状 |
2.2.3 水资源特征 |
2.2.4 气候气象特征 |
2.2.5 绿地公园现状 |
2.3 城市空间规划建设 |
2.3.1 功能组团概况 |
2.3.2 城市形态演变 |
2.3.3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回顾 |
2.3.4 重要节点空间建设现状 |
2.4 文化与旅游资源 |
2.4.1 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
2.4.2 重要景点资源概况 |
2.4.3 旅游发展趋势及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后三峡时期巫山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调查研究 |
3.1 “后三峡时期”城镇化进程(2009-2017) |
3.2 生态安全环境情况 |
3.2.1 水土流失与石漠化 |
3.2.2 地质灾害现状 |
3.2.3 水资源特征 |
3.2.4 气候气象特征 |
3.2.5 公园绿地现状 |
3.3 城市空间规划建设 |
3.3.1 城市空间概况 |
3.3.2 城市空间演变 |
3.3.3 城市山水格局现状 |
3.3.4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现状 |
3.4 文化与旅游资源 |
3.4.1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概况 |
3.4.2 人文条件概况 |
3.4.3 特色旅游资源 |
3.4.4 周边风景名胜区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4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
4.1 后三峡时期人居环境三大关键性问题 |
4.1.1 生态环境:具山环水绕之势,但生态及其敏感脆弱 |
4.1.2 城市空间:拥多元立体之形,但土地空间紧缺受限 |
4.1.3 旅游服务:占丰富多姿之景,但旅游文化开发滞后 |
4.2 评价指标选取参考 |
4.3 评价的方法与原则 |
4.3.1 评价方法 |
4.3.2 评价指标原则 |
4.3.3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 评价指标设置及释义 |
4.4.1 指标层级之间的关联性 |
4.4.2 A1.生态环境系统 |
4.4.3 A2.城市空间系统 |
4.4.4 A3.旅游服务系统 |
4.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1 指标权重确定的基本情况 |
4.5.2 指标权重确定的过程 |
4.5.3 一致性检验 |
4.5.4 指标权重分布汇总 |
4.6 等级评判 |
4.7 本章小结 |
5 奉节县、巫山县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价 |
5.1 奉节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
5.1.1 奉节县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环境系统 |
5.1.2 奉节县城市人居环境的城市空间系统 |
5.1.3 奉节县城市人居环境的旅游资源系统 |
5.2 奉节县人居环境评价结果 |
5.3 奉节县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
5.3.1 生态功能区划与本底条件制约城市发展 |
5.3.2 空间拓展受限,城市建设面临新窘境 |
5.3.3 资源保护与人文旅游发展的矛盾依旧突出 |
5.4 巫山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
5.4.1 巫山县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环境系统 |
5.4.2 巫山县城市人居环境的城市空间系统 |
5.4.3 巫山县城市人居环境的旅游服务系统 |
5.5 巫山县人居环境评价结果 |
5.6 巫山县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
5.6.1 纵向生态联系不足,环境保护堪忧 |
5.6.2 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缺失 |
5.6.3 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亟待加强 |
5.7 本章小结 |
6 奉节县、巫山县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优化建议 |
6.1 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优化建议技术路线 |
6.2 生态修护与补偿策略 |
6.2.1 补体系:绿化廊道系统的建立 |
6.2.2 补自然:近自然城市空间设计 |
6.2.3 补节点:生态景观节点的控制 |
6.3 空间活化与利用策略 |
6.3.1 活空间:空间立体生态设计 |
6.3.2 活步行:建立优良步道空间 |
6.3.3 活场地:引导场地混合使用 |
6.4 资源保护与开发策略 |
6.4.1 显文脉:整合文化空间肌理 |
6.4.2 显功能:平衡“旧”与“新”文化空间 |
6.4.3 显创新:旅游文化拓展与机制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论文研究成果 |
7.2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B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旅游概况 |
B1 奉节城市现状资料补充 |
B2 巫山城市现状资料补充 |
C 评价模型原理计算过程及问卷设计 |
D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调查表(专家) |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东北严寒地区 |
1.3.2 绿色村镇相关概念 |
1.3.3 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路线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5.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绿色内涵及绿色发展理念应用 |
2.1.1 绿色内涵及绿色发展理念 |
2.1.2 绿色发展理念的应用研究 |
2.2 绿色村镇基础研究 |
2.2.1 绿色导向下的村镇发展趋势 |
2.2.2 现行村镇规划框架体系的解析 |
2.2.3 绿色村镇特征与绿色村镇规划基本要求 |
2.3 数据库类型与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研究 |
2.3.1 数据库类型及特征研究 |
2.3.2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特征研究 |
2.4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研究 |
2.4.1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总体建构研究 |
2.4.2 绿色村镇数据库内容架构研究 |
2.4.3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应用框架研究 |
2.4.4 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村镇规划目标支撑体系与数据库系统总体架构 |
3.1 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实态调研与村镇现实特征分析 |
3.1.1 村镇实态调研的目标与原则 |
3.1.2 调研支撑条件与乡镇基本情况 |
3.1.3 村镇调研与基础信息收集方案 |
3.1.4 村镇现实特征分析与关键问题梳理 |
3.2 面向村镇现实特征的绿色村镇规划目标体系及技术支撑 |
3.2.1 村镇规划相关绿色发展要点的分析与提取 |
3.2.2 绿色村镇规划目标体系构建及目标要素框架解析 |
3.2.3 基于村镇规划主体框架提升的技术支撑特征 |
3.3 基于村镇现实特征与规划目标体系的数据库系统总体架构 |
3.3.1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软硬件与网络性能 |
3.3.2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架构 |
3.3.3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运行与管理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集成与基础数据库的实现 |
4.1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的处理与特征解析 |
4.1.1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的处理与校核 |
4.1.2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的总体结构性特征 |
4.1.3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的系统性特征 |
4.2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集成与基础数据体系构建 |
4.2.1 村镇信息整合框架下的绿色村镇基础数据体系构建 |
4.2.2 绿色村镇基础数据体系构建与内容解析 |
4.3 基于信息集成的绿色村镇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与实现 |
4.3.1 基于绿色村镇信息集成框架的基础数据库逻辑结构 |
4.3.2 绿色村镇基础数据库基本功能的实现 |
4.3.3 绿色村镇基础数据库更新与管理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与标准数据库的实现 |
5.1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5.1.1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构建的目标 |
5.1.2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构建的原则 |
5.2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的内容构成与典型指标解析 |
5.2.1 绿色村镇规划目标体系要素的指标量化与分级策略 |
5.2.2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的指标体系构建 |
5.2.3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指标的总体构成特征与运算表达 |
5.2.4 绿色村镇典型量化引导指标的内涵解析 |
5.3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序列的推导与确定 |
5.3.1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序列的内涵解析 |
5.3.2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序列的运算推导 |
5.4 基于量化引导体系的绿色村镇标准数据库建立与实现 |
5.4.1 基于量化引导框架的村镇标准数据体系构成与运行逻辑 |
5.4.2 绿色村镇标准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与运行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研究 |
6.1 依托数据基础应用层面的乡镇基本发展状态解读 |
6.1.1 乡镇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 |
6.1.2 乡镇绿色产业与循环经济系统 |
6.1.3 乡镇土地集约与绿色空间系统 |
6.1.4 乡镇绿色居民点与人居环境系统 |
6.1.5 乡镇公共设施与绿色服务系统 |
6.1.6 乡镇绿色基础设施与能耗系统 |
6.2 基于TOPSIS的绿色村镇数据库综合评价应用研究 |
6.2.1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指标赋权与综合评价过程 |
6.2.2 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的乡镇绿色发展特征研究 |
6.2.3 基于综合评价特征的绿色村镇发展类型识别与提升策略 |
6.3 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规划专题应用研究 |
6.3.1 自然生态空间保护与生态承载力专题 |
6.3.2 乡镇主导产业选择及绿色农业发展专题 |
6.3.3 绿色发展视角下的村镇公共与基础设施专题 |
6.3.4 基于景观特征识别的村镇景观风貌专题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资助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低温冷害研究综述 |
1.2.1 作物低温冷害风险评估研究 |
1.2.2 基于遥感和GIS的作物低温冷害监测研究 |
1.2.3 作物低温冷害损失评估研究 |
1.3 作物低温冷害相关技术手段研究进展 |
1.3.1 利用遥感技术提取作物面积研究进展 |
1.3.2 利用遥感技术反演地表温度方法研究进展 |
1.3.3 近地表气温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介绍 |
2.2 研究数据选择与预处理 |
2.2.1 气象数据选择与预处理 |
2.2.2 遥感数据的选择与预处理 |
2.2.3 地面观测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微波遥感技术反演地表温度方法 |
2.3.2 地统计方法 |
2.3.3 精度检验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3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种植区提取 |
3.1 基于MCD12Q1土地覆盖类型产品的研究区潜在耕地分布 |
3.2 陕甘宁玉米主要发育期时空分布模型构建 |
3.3 基于决策树方法的陕甘宁玉米种植区提取 |
3.3.1 NDVI时序曲线去噪方法 |
3.3.2 陕甘宁玉米种植区提取方法 |
3.3.3 陕甘宁玉米种植区时空分布 |
3.4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种植面积提取结果的验证 |
3.5 小结 |
4 基于GIS的陕甘宁三省(区)玉米冷害综合风险评估 |
4.1 陕甘宁低温冷害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 |
4.2 陕甘宁低温冷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
4.2.1 致灾因子风险概率评估 |
4.2.2 致灾因子波动性评估 |
4.2.3 致灾因子危险性综合评估 |
4.3 陕甘宁低温冷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 |
4.3.1 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指标及其计算 |
4.3.2 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估 |
4.4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冷害综合风险评估 |
4.4.1 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4.4.2 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的验证 |
4.5 小结 |
5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遥感监测 |
5.1 陕甘宁三省(区)MODIS LST多平台数据融合与AMSR地表温度反演的时空完备数据集构建 |
5.1.1 基于多平台MODIS每日LST数据重建 |
5.1.2 基于AMSR亮温数据的地表温度遥感反演 |
5.1.3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构建 |
5.1.4 多源遥感数据空间插补结果与检验 |
5.2 基于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的陕甘宁三省(区)气温估算 |
5.2.1 气温估算模型的建立 |
5.2.2 时空完备气温数据集估算结果 |
5.3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冷害遥感监测 |
5.3.1 玉米冷害监测指标的选择 |
5.3.2 玉米冷害遥感监测结果 |
5.3.3 玉米冷害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5.4 小结 |
6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损失评估 |
6.1 陕甘宁玉米低温冷害灾损评估方法 |
6.1.1 玉米冷害损失评估技术路线 |
6.1.2 趋势产量分离 |
6.2 WOFOST作物模型参数本地化 |
6.2.1 WOFSOT作物模型简介 |
6.2.2 WOFOST作物模型参数优化方法 |
6.2.3 WOFOST作物模型参数调整 |
6.3 基于WOFOST作物模型的玉米冷害损失产量估算 |
6.4 小结 |
7 研究成果与展望 |
7.1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
7.2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6)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研究发展历程 |
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欧洲 |
1.1.2 北美洲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2 气象因素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其机理 |
2.1 大雾与低能见度 |
2.2 大风、沙尘与雷电 |
2.3 强降水与冰雹 |
2.4 极端温度 |
3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预报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
3.1 高速公路环境对交通气象预报的影响 |
3.2 中国特色的高速公路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 |
3.2.1 京珠高速公路 |
3.2.2 沪宁高速公路 |
3.2.3 华北地区 |
3.3 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技术发展趋势 |
4 结论及建议 |
(7)基于GIS和遥感的东北地区水稻冷害风险区划与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低温冷害遥感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低温冷害的概念及成因 |
1.2.2 低温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2.3 下垫面参数遥感反演 |
1.3 低温冷害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 |
1.3.2 低温灾害空间分析研究 |
1.3.3 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
1.4 作物冷害遥感监测研究面临的问题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5.1 研究目标 |
1.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支持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1 遥感数据 |
2.2.2 其他资料 |
2.2.3 数据处理平台 |
2.3 研究方法 |
2.3.1 水稻产量分解方法 |
2.3.2 植被指数去噪 |
2.3.3 精度验证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东北水稻低温冷害风险评估及区划研究 |
3.1 引言 |
3.2 低温冷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
3.2.1 冷害辨识及统计分析 |
3.2.2 致灾因子不稳定性评估 |
3.2.3 致灾因子风险概率评估 |
3.2.4 冷害气候风险指数 |
3.2.5 致灾因子危险性综合评估模型 |
3.3 低温冷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 |
3.3.1 脆弱性风险评估指标及其计算 |
3.3.3 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估模型 |
3.4 低温冷害风险损失度评估 |
3.4.1 产量分解 |
3.4.2 损失度风险评估指标及其计算 |
3.4.3 低温冷害风险损失度综合评估模型 |
3.5 东北地区水稻低温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 |
3.5.1 综合风险评估模型 |
3.5.2 模型指标权重的确定 |
3.5.3 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的验证 |
3.6 东北地区水稻低温冷害风险区划 |
3.6.1 空间叠加计算 |
3.6.2 基于不同冷害风险要素的风险区划 |
3.6.3 东北水稻冷害综合风险区划 |
3.6.4 冷害综合风险区划结果的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ODIS LST的全天候气温遥感估算 |
4.1 近地面气温遥感估算方法综述 |
4.1.1 气温遥感估算主要方法及研究进展 |
4.1.2 气温遥感估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4.2 数据及其预处理 |
4.2.1 研究数据 |
4.2.2 数据预处理 |
4.3 全天候8天平均气温遥感估算方法 |
4.3.1 基于高质量LST像元的气温遥感估算模型构建 |
4.3.2 两种全天候气温融合-插补算法的构建与比较 |
4.3.3 气温遥感估算精度检验方法与标准 |
4.4 全天候8天平均气温遥感估算结果与分析 |
4.4.1 多元回归估算模型 |
4.4.2 融合多平台气温MODIS数据的全天候重建 |
4.4.3 不同天气条件下两种全天候气温数据构建方法精度比较 |
4.4.4 全天候平均气温遥感估算模型的预测精度检验 |
4.5 日平均气温遥感估算方法 |
4.6 月平均气温遥感估算方法 |
4.6.1 月平均气温合成算法 |
4.6.2 月平均气温遥感估算精度检验 |
4.6.3 2000-2012年东北三省5-9月月平均和时空分布 |
4.7 小结 |
第五章 东北地区水稻延迟型冷害遥感监测 |
5.1 东北水稻种植区及其生育期遥感识别 |
5.1.1 基于多时相MODIS影像提取水稻种植区方法 |
5.1.2 遥感识别结果精度检验 |
5.1.3 2000-2011年东北水稻种植区空间分布 |
5.1.4 水稻生育期遥感识别方法 |
5.1.5 生育期遥感识别结果及精度检验 |
5.2 基于地面气象台站的冷害发生区域辨识 |
5.3 基于T_(5-9)距平指标的延迟型冷害遥感监测 |
5.3.1 T_(5-9)距平指标的遥感估算精度 |
5.3.2 T_(5-9)距平指标的构建方法及其空间分布 |
5.3.3 延迟型冷害遥感监测结果 |
5.4 基于热量指数指标的延迟型冷害遥感监测 |
5.4.1 热量指数指标的构建方法 |
5.4.2 热量指数指标的遥感估算精度及其空间分布 |
5.4.3 基于热量指数指标的低温冷害遥感动态监测 |
5.4.4 监测结果验证 |
5.4.5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北地区水稻冷害灾损遥感预测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冷害灾损预测模型的构建 |
6.2.2 县级水稻单产的遥感估算 |
6.2.3 不同冷害等级水稻受灾面积统计 |
6.2.4 技术流程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水稻单产遥感估算精度验证 |
6.3.2 2009和2011年水稻冷害灾损预测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作者个人简介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8)基于GIS的新疆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扩散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马铃薯甲虫研究概述 |
1.1 马铃薯甲虫起源与传播 |
1.2 马铃薯甲虫与分布扩散相关的生物学习性 |
2 影响马铃薯甲虫分布扩散的环境因子 |
2.1 温度 |
2.2 湿度和降水 |
2.3 光照 |
2.4 土壤 |
2.5 寄主 |
3 马铃薯甲虫传播扩散途径研究 |
4 马铃薯甲虫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引言 第2章 马铃薯甲虫在新疆地区的入侵与为害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马铃薯甲虫虫情调查方法 |
1.3 马铃薯甲虫入侵历史重建 |
1.4 危害程度分级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马铃薯甲虫入侵历史分析 |
2.2 马铃薯甲虫在北疆地区的分布现状 |
2.3 马铃薯甲虫在北疆地区的危害情况 |
2.4 东疆及河西地区马铃薯甲虫发生情况调查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第3章 马铃薯甲虫田间种群生物学、生态学研究 |
第1节 马铃薯甲虫田间种群消长动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田间马铃薯甲虫种群动态调查 |
1.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马铃薯甲虫田间种群动态规律 |
2.2 害虫—天敌关系 |
2.3 乌鲁木齐县马铃薯甲虫种群动态的年际变化 |
2.4 木垒县马铃薯甲虫种群变化规律 |
3 小结 |
第2节 越冬代马铃薯甲虫出土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越冬代成虫出土空间分布规律 |
2.2 马铃薯甲虫出土数量与温度关系 |
2.3 马铃薯甲虫出土规律与湿度关系 |
3 小结 |
第3节 田间马铃薯甲虫扩散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虫源准备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1.3.1 扩散速度 |
1.3.2 聚集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马铃薯甲虫田间扩散规律研究 |
2.2 不同世代马铃薯甲虫扩散方向的比较分析 |
3 小结 |
本章讨论 第4章 影响马铃薯甲虫空间分布关键因子研究 |
第1节 影响马铃薯甲虫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马铃薯甲虫分布数据 |
1.2 环境数据 |
1.3 主成分分析步骤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环境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
2.2 环境数据集的综合评价指标法 |
3 小结 |
第2节 温度因子对马铃薯甲虫分布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供试昆虫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来源 |
1.5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温度梯度下羽化成功率 |
2.2 39℃下处理不同时间羽化成功率及发育历期 |
2.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月日平均最高温度分析 |
2.4 冬季低温对马铃薯甲虫分布的影响 |
2.5 冬季土壤温度对马铃薯甲虫越冬的影响 |
3 小结 |
第3节 水分因子与马铃薯甲虫分布的关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马铃薯甲虫虫情发生数据 |
1.3 数据分析和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年平均降水量分析 |
2.2 新疆地区降水特征分析 |
3 小结 |
第4节 地形因子与马铃薯甲虫分布的关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马铃薯甲虫分布数据 |
1.2 坡度坡向算法简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马铃薯甲虫种群空间分布规律—海拔 |
2.2 坡度、坡向的影响 |
3 小结 |
第5节 寄主对马铃薯甲虫分布的影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四种寄主植物对马铃薯甲虫成虫的引诱作用 |
2.2 马铃薯甲虫各龄期对四种寄主植物的取食情况 |
2.3 田间条件下马铃薯甲虫对四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 |
3 小结 |
本章讨论 第5章 影响马铃薯甲虫扩散的关键因素研究 |
第1节 河流在马铃薯甲虫扩散中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数据准备 |
1.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河流流向对马铃薯甲虫扩散方向的影响 |
2.2 马铃薯甲虫危害程度与河流关系 |
3 小结 |
第2节 气流在马铃薯甲虫扩散中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大气背景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新疆大气环流的季节特征 |
2.2 西北地区4—9月风场分析 |
2.3 西北地区气流强度分析 |
2.4 东北地区4—9月风场分析 |
2.5 东北地区气流强度分析 |
3 小结 |
本章讨论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研课题情况 致谢 |
(9)基于元数据的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气象数据共享的主要技术 |
1.2.1 元数据技术 |
1.2.2 分布式异构系统之间通信技术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技术 |
2.1 气象科学数据概述 |
2.1.1 气象科学数据特点 |
2.1.2 气象科学数据分类 |
2.2 元数据技术 |
2.3 分布式应用技术概述 |
2.4 WEB SERVICE 相关技术 |
2.4.1 Web Service 定义和特征 |
2.4.2 Web Service 体系结构 |
2.4.3 XML 技术 |
2.4.4 SOAP 访问协议 |
2.4.5 Web Service 工作流 |
2.5 WEB SERVICE 技术与其他分布式技术比较 |
2.6 分布式异构复杂网络环境下系统间通信问题的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象元数据设计与扩展 |
3.1 元数据设计 |
3.1.1 气象元数据标准构建模型 |
3.1.2 气象元数据主要内容 |
3.2 气象元数据的扩展 |
3.2.1 气象元数据扩展原因 |
3.2.2 气象元数据扩展原则 |
3.2.3 气象元数据扩展方法和内容 |
3.2.4 气象元数据扩展实现 |
3.3 气象元数据的存储设计 |
3.3.1 存储检索原则 |
3.3.2 存储检索设计 |
3.3.3 存储检索实现 |
3.4 气象元数据库的设计 |
3.4.1 气象元数据库概念模型 |
3.4.2 气象元数据库逻辑设计 |
3.4.3 气象元数据库物理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
4.1 共享平台的需求分析 |
4.2 共享平台体系架构 |
4.3 共享平台功能模块 |
4.4 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4.1 数据查询 |
4.4.2 数据检索及下载 |
4.4.3 用户及安全管理(用户认证与授权) |
4.5 气象科学元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4.5.1 C/S 方式数据库管理 |
4.5.2 B/S 方式数据库管理 |
4.5.3 部分实现代码 |
4.6 共享平台网站的技术路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台运行测试情况 |
5.1 平台运行测试情况 |
5.1.1 测试环境 |
5.1.2 测试内容 |
5.1.3 测试结果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4 研究的内容及重点难点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
2.1.1 区域化变量理论基础 |
2.1.2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2.1.3 空间数据参考基础与集成技术 |
2.1.4 GIS及其软件基础 |
2.1.5 地统计分析(Geostatistical Analyst)原理 |
2.1.6 空间数据库与Geodatabase技术 |
2.1.7 气候资源分析方法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植被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2.6 水文地质条件 |
2.2.7 经济社会与区域土地利用状况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
2.3.3 数据格式转换 |
2.3.4 空间数据框架的统一 |
2.4 气候数据插值计算 |
2.4.1 协同插值数据制作 |
2.4.2 旬气候数据插值与计算 |
2.4.3 月气候数据计算 |
2.4.4 年气候数据计算 |
2.5 气候资源空间数据库创建与应用 |
2.5.1 数据库空间框架建立 |
2.5.2 数据组织 |
2.5.3 数据库建立 |
2.5.4 空间数据索引 |
2.5.5 数据库应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气候资源时空变异分析概述 |
3.1.1 气候资源时空变异分析的概念 |
3.1.2 气候资源时空变异分析的指标 |
3.1.3 气候资源时空变异分析的内容 |
3.2 平均气温时空变异 |
3.2.1 平均气温空间变异 |
3.2.2 平均气温时间变异 |
3.3 降水量时空变异 |
3.3.1 降水量空间变异 |
3.3.2 降水量时间变异 |
3.4 湿润指数空间变异 |
3.4.1 旬湿润指数空间变异 |
3.4.2 月湿润指数空间变异 |
3.5 积温空间变异 |
3.5.1 旬积温空间变异 |
3.5.2 月积温空间变异 |
3.5.3 年积温空间变异 |
4 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取舍和研究区的选定 |
4.2 研究尺度的确定 |
4.3 气候要素插值和计算 |
4.3.1 插值方法 |
4.3.2 气候要素插值 |
4.3.3 基于插值的气候要素计算 |
4.3.4 插值结果精度检验 |
4.4 气候要素空间数据库建设 |
4.5 气候资源分析评价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东北地区低温气象资料共享服务系统的技术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研究[D]. 饶晨照. 南昌大学, 2020(01)
- [2]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3]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空间-生态-旅游”综合评价研究 ——以奉节、巫山为例[D]. 庞文东. 重庆大学, 2019(01)
- [4]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 马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5]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研究[D]. 赵哲文. 浙江大学, 2018(04)
- [6]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研究进展[J]. 康延臻,王式功,杨旭,李景鑫,徐文君,尚可政. 干旱气象, 2016(04)
- [7]基于GIS和遥感的东北地区水稻冷害风险区划与监测研究[D]. 张丽文. 浙江大学, 2013(01)
- [8]基于GIS的新疆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扩散规律研究[D]. 李超. 西南大学, 2013(10)
- [9]基于元数据的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詹利群.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4)
- [10]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D]. 杨凤海.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