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精氨酸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促愈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波[1](2021)在《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在难愈性创面治疗上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技术与传统扩创取皮植皮治疗技术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上的临床疗效差异,比较哪一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更好,不但可以减少住院治疗时间,而且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加快创面愈合,尽早出院。同时为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充分有力的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所接诊的难愈性创面患者共8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点柱状微粒皮种植组(PCMSG)与常规治疗组(CG),每组各有40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创面面积等),向患者说明病情及手术治疗方式,并签署手术及相关辅助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PCMSG给予清创和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术治疗,CG给予清创和取皮植皮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住院天数、创面愈合率、首次清创距手术时间的间隔、换药的次数,并得出可靠的数据,应用统计学件软件SPSS25.0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点柱状微粒皮种植组(PCMSG)与常规治疗组(CG)的一般情况比较PCMSG:男性22例,女性18例:CG:男性26例,女性14例;PCMSG的年龄平均值为(51.50±7.36)岁,CG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49.01±6.80)岁;PCMSG的创面面积为(43.24±12.17)(㎝2),CG的创面面积为(40.99±11.48)(㎝2);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男/女)、年龄(岁)、创面面积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础资料都符合统计学的要求。2、PCMSG与CG在治疗后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首次清创距手术治疗时间的比较PCMSG的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为(16.65±3.12)天,CG的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为(20.14±2.97)天,PCMSG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CG,两组之间在愈合时·间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MSG的首次清创与手术时间的间隔为(8.71±2.39)天,CG的首次清创与手术的间隔为(8.32±2.80)天,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CMSG与CG患者的住院时间、创面换药次数的比较PCMSG的住院时间为(24.35±3.49)天,CG的住院时间为(30.16±5.74)天,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MSG的换药次数为(9.90±1.27)天,CG的换药次数为(15.42±3.51)次,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CMSG与CG的创面愈合率的比较PCMSG创面愈合率为95%,CG的创面愈合率为7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07,P=0.004)。结论:1、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术可以显着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2、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术显着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且减少创面换药次数,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3、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术显着提高患者创面的愈合率。
张玉龙[2](2019)在《HMGB1诱导EPCs迁移在创面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烧伤和各种原因造成的创伤以及糖尿病等缺血性疾病所引起的难愈性皮肤创面是临床治疗的难点问题。延迟愈合的创面最终还容易形成增生性瘢痕,从而导致机体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有效的创面修复需要在新生肉芽组织内生成大量的新生血管,来维持创面的营养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因此创面组织中新生血管的生长对于肉芽组织的形成,改善创面微循环,减少感染的发生,促进慢性难愈创面或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形成障碍将直接导致创面愈合延迟或愈合不良。因此进一步明确难愈性皮肤创面愈合的机理,促进其早期修复是创伤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参与了创面新生血管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EPCs有助于缺血或损伤后局部组织的再内皮化和增强血管形成能力,从而加速缺血肢体或创面的愈合,为创面愈合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策略和治疗方向。然而,EPCs参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无定论,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的研究结果证实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在骨髓中活化、动员,进一步归巢、迁移到受损或缺血组织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多种趋化因子的参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核内DNA结合蛋白,参与DNA的转录、复制、修复等。HMGB1可由坏死的细胞以及受LPS、TNF-α、IL-1等刺激后的炎性细胞主动释放或分泌到胞外,作为一种致炎因子引起炎症反应。除了诱导炎症反应之外,分泌到胞外的HMGB1还具有类似于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功能,是细胞迁移普遍的调节因子。既往研究提示创面局部产生的各种炎症因子在诱导细胞迁移到损伤部位,促进创面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HMGB1具有的趋化效应,对于创面局部HMGB1水平的升高是否能够对EPCs的迁移起着趋化性细胞因子的作用,使其达到创面局部并形成新生血管,促进皮肤缺损部位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修复目前尚无太多的研究。文献报道HMGB1可促使胎鼠和成年鼠的血管相关干细胞中层成血管细胞穿过内皮细胞屏障,促进其迁移和增殖作用。基于以上证据我们假设在EPCs向皮肤创面迁移归巢和增殖分化过程中,除已知的SDF-1、VEGF等趋化因子外,创面炎症反应过程中释放的HMGB1可能也是诱导EPCs迁移的重要分子之一。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是HMGB1天然的受体,HMGB1与RAGE结合后可活化信号通路中的多种信号转导分子。目前认为参与EPCs迁移的信号通路与MAPK、PI3K、JAK2-STAT以及转录因子NF-κB等有关。细胞骨架是参与介导细胞变形、细胞运动及细胞迁移等重要活动的蛋白质体系。PI3K/Akt信号通路在VEGF或者降血脂药物如西伐他汀诱导的EPCs定向迁移中起重要角色,并可增加EPCs内NO的合成。因此,我们设想HMGB1在作为趋化因子诱导EPCs迁移过程中可能涉及胞内PI3K/Akt/e NOS信号通路,通过影响细胞骨架结构的改变进而参与EPCs的细胞迁移活动,HMGB1可能在诱导EPCs向创面迁移,增加创面肉芽组织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拟重点研究HMGB1对EPCs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的影响以及HMGB-RAGE轴激活PI3K/Akt/e NOS信号通路对EPCs迁移的影响;揭示HMGB1促进EPCs迁移的可能机制,明确提出创面炎症反应释放的HMGB1是趋化EPCs向创面局部迁移的重要分子之一,深化对创面修复血管形成过程中EPCs调控机制的认识,为创面治疗提供新的着力点和理论支持。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小鼠皮肤创面HMGB1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建立小鼠皮肤创面模型,利用Western blot和q RT-PCR检测HMGB1在STZ诱导糖尿病小鼠及正常小鼠创面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使用HMGB1高表达腺病毒载体处理糖尿病小鼠创面,观察其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同时用HE、Masson、HIC染色观察创面肉芽组织厚度,新生血管数量以及胶原形成情况。使用Flow cytometry技术检测正常小鼠及高血糖小鼠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量的差异性。明确HMGB1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第二部分HMGB1对体外培养的EPC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趋化作用利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并用细胞流式方法和细胞荧光鉴定。利用Western blot和q RT-PCR实验以及免疫荧光检测检测EPCs表面HMGB1受体RAGE的表达;利用CCK-8和ELISA实验检测HMGB1对EPCs分化增殖及旁分泌作用的影响。内皮细胞小管形成实验检测其体外血管形成能力;通过体外划痕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HMGB1对EPCs迁移诱导作用,明确HMGB1对EPCs生物学特性及迁移的趋化作用。第三部分HMGB1诱导EPC迁移的分子机制研究通过体外划痕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并观察不同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PI3K抑制剂;PD98059,ERK抑制剂;L-NAME,e NOS抑制剂)以及RAGE中和抗体对HMGB1诱导EPCs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ERK、P38,JNK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磷酸化过程;EPC中F-actin荧光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骨架结构变化。明确PI3K/Akt/e NOS信号通路在HMGB1诱导EPCs迁移中的作用,进一步揭示HMGB1诱导EPCs迁移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正常小鼠创面组织中HMGB1蛋白在创面形成的第1天明显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而后逐渐回落。在DM组中,HMGB1蛋白在创面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血糖正常小鼠。2.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时间较血糖正常小鼠时间明显延长。与此同时其外周血中CD34+细胞的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小鼠。3.糖尿病小鼠创面使用外源性HMGB1治疗之后,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同时在创面肉芽组织形成、新生血管形成数量及胶原纤维形成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第二部分1.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贴壁细胞表达CD133(49.6%)、CD34(90.03%)和VEGFR-2(76.48%)。同时表达Dil-ac-LDL和FITC-UEA-1的阳性细胞数达95%以上。2.HMGB1上调EPCs中RAGE蛋白的表达,并具有浓度依赖性。3.在一定浓度的范围内(1-50ng/m L)HMGB1能够促进EPCs增殖活力,而使用Anti-RAGE-Ab后这一作用明显减弱。4.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HMGB1增强了EPCs分泌SDF-1的能力,同时促进EPCs的血管形成能力。5.HMGB1促使EPCs发生迁移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第三部分1.HMGB1增加EPCs的运动迁移。Anti-RAGE抗体显着抑制HMGB1诱导的EPCs运动。同时LY294002(PI3K抑制剂)预处理的HMGB1诱导的EPCs迁移运动被阻断,L-NAME(ENOS抑制剂)预处理的EPCs,其迁移运动也被明显减弱。但PD98059(ERK抑制剂)对HMGB1诱导的细胞运动没有影响。2.HMGB1(100ng/m L)上调了p-Akt的表达,LY294002和Anti-RAGE抗体的加入则明显抑制了这一结果。PD98059和Anti-RAGE抗体的加入,使p-ERK的表达下调,说明HMGB1-RAGE同样参与了ER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过程。3.HMGB1使EPCs中p-e NOS蛋白表达上调,而加入Anti-RAGE抗体、L-NAME则明显抑制了这一过程4.HMGB1处理的EPCs中NO的产量增加,而加入Anti-RAGE抗体、L-NAME(1m M)之后,NO的含量则明显减少。5.HMGB1参与了ER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过程,具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在实验中发现HMGB1激活ERK信号通路对EPCs的细胞迁移作用并不明显。说明虽然HMGB1参与了ERK的磷酸化过程,但是其作用并没有表现在细胞迁移中,其发挥的具体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6.HMGB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EPCs中的F-actin水平。但这一过程被LY294002和Anti-RAGE抗体所阻断。结论:1.正常小鼠创面中HMGB1蛋白的表达和CD34+细胞的数量要高于糖尿病小鼠。外源性HMGB1能够促进了糖尿病小鼠创面的愈合,增加上皮化速度和新生血管密度,同时增加糖尿病小鼠循环中CD34+细胞的数量。2.外源性HMGB1上调了EPCs中RAGE的表达,并具有浓度依赖性。HMGB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了EPCs的增殖和旁分泌功能。同时有助于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和细胞迁移活动。同时这些功能与RAGE呈正相关。3.HMGB1-RAGE信号级联的激活引起PI3K/Akt/e NOS信号通路激活,诱导NO的产生,引起细胞骨架发生形变,导致EPCs迁移事件的发生。说明PI3K/Akt信号通路与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及新生血管生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RAGE可能是HMGB1诱导的EPCs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迁移更为有效的受体。这些结果有助于阐明HMGB1诱导EPCs迁移的分子机制,揭示HGMB-RAGE依赖的PI3K/Akt/e NOS通路是影响创面愈合的潜在治疗靶点。4.尽管HMGB1参与了ERK、JNK、P38的磷酸化过程,但MEK/ERK信号通路对HMGB1诱导的EPCs迁移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参与HMGB1-RAGE介导的细胞迁移的信号途径可能取决于细胞类型,MAPK/ERK也可能通过其他的方法参与血管形成行为。这些潜在的机制需要在进一步的实验中确认。
于晶[3](2019)在《姜黄素改善外源性一氧化氮所致小鼠胃排空障碍的ICC相关机制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一氧化氮(NO)前体—L-精氨酸制作小鼠胃排空障碍模型,预先给以姜黄素灌胃,观察姜黄素减轻小鼠胃排空障碍的作用是否与胃组织中启动慢波蠕动的卡介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相关信号通路有关。通过检测ICC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及其特异性配体(Stem Cell Factor,SCF)、钙激活氯离子通道功能蛋白(Anoctamin-1,Ano1)以及ICC与平滑肌细胞间的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的变化,研究姜黄素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4周龄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体质量2225 g,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姜黄素组、L-精氨酸组和姜黄素+L-精氨酸组,每组9只。姜黄素组和姜黄素+L-精氨酸组给以0.2 ml姜黄素(200 mg/kg)混悬液灌胃,每天一次连续15天,其它组给以等量的溶媒溶液灌胃作为对照。从灌胃的第11天开始,L-精氨酸组、姜黄素+L-精氨酸组小鼠分别给以0.2 ml L-精氨酸(2 g/kg)混悬液灌胃,共5天。实验结束后,小鼠禁食24小时,可以自由饮水。测定胃排空率前每只小鼠灌胃0.8 ml阿拉伯胶混悬液一次,20分钟后进行脱臼处死小鼠。取部分胃组织提取总m RNA,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c-kit、SCF、Ano1以及Cx43的m RNA表达量;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kit、Ano1以及Cx4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kit、Ano1以及Cx43免疫组化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56.67±9.18)相比,L-精氨酸组(32.83±11.20)胃排空率明显降低(P<0.01);L-精氨酸组c-kit(0.62±0.22)、SCF(0.58±0.19)m RNA表达相对定量与对照组的c-kit(1.00±0.15)、SCF(1.00±0.18)m RNA表达相对定量比较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检测的胃组织中c-kit蛋白量变化和上述m RNA表达量变化基本一致;胃组织冰冻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kit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胃壁的环形和纵行平滑肌之间,阳性表达的量和强度和上述Western blot检测的结果相似。L-精氨酸组小鼠Ano1 m RNA的表达(0.51±0.23)与对照组(1.00±0.11)相比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检测的胃组织中Ano1蛋白量变化和上述m RNA表达量变化基本一致;胃组织冰冻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no1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胃壁的环形和纵行平滑肌之间,阳性表达的量和强度和上述Western blot检测的结果相似。L-精氨酸组小鼠Cx43 m RNA的表达(0.55±0.15)与对照组(1.00±0.13)相比也降低(P<0.01);Western blot检测的胃组织Cx43蛋白变化和m RNA变化基本一致;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x43阳性表达广泛分布于平滑肌肌细胞周围,阳性染色比例无明显改变而平均染色强度变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相似。而与L-精氨酸组相比,姜黄素+L-精氨酸组小鼠胃排空率明显提高(48.39±10.34)(P<0.01);胃组织中c-kit(0.83±0.19)(P<0.05)及其配体SCF(0.86±0.15)(P<0.01)m RNA表达量均显着改善;Western blot检测c-kit蛋白表达量有所提高、免疫荧光阳性表达的量和强度也有所提高;姜黄素+L-精氨酸组小鼠Ano1 m RNA表达量显着改善(0.87±0.20)(P<0.05);Western blot检测Ano1蛋白表达量有所提高、免疫荧光阳性表达的量和强度也有所提高;姜黄素+L-精氨酸组小鼠Cx43 m RNA表达量显着改善(0.81±0.20)(P<0.05),Western blot检测Cx43蛋白表达量有所提高以及免疫荧光阳性染色比例无明显改变而平均染色强度略有提高。结论姜黄素能显着改善外源性一氧化氮引起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其机制与改善胃组织中ICC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姜黄素通过增加小鼠胃组织中c-kit/SCF、Ano1以及Cx43的表达,可能恢复ICC的慢波启动功能,改善与平滑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从而改善外源性一氧化氮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
谢委翰[4](2019)在《新型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及其复合材料的皮肤创面修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皮肤组织一旦受到严重损伤,会给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开发具有良好的生物应答效应的新型生物医用材料,从而实现创面尤其是难愈创面的快速修复,不仅是生物材料界的一大挑战,也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市场价值。生物活性玻璃由于其本身具有的高生物活性,在皮肤修复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在溶胶-凝胶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模板法制备了形貌规则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并将生物活性玻璃微球与参与创面修复的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接触培养,探究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对细胞行为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将其与凡士林结合,制备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复合膏剂,并通过体内实验探究其对难愈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机理。在此基础上,将生物活性玻璃微球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复合制备具生物活性的新型多孔纤维膜并探究其对创面修复的调控作用及修复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结合溶胶-凝胶法与模板法,制备出成分均匀、粒度整齐单一且分散性良好的新型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并对其表面形貌、粒径分布等性质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分散均匀、浓度可控的生物活性玻璃/凡士林复合膏剂;(2)将生物活性玻璃微球与成纤维细胞接触培养,探究生物活性玻璃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细胞外基质分泌和分化等细胞行为的影响,并揭示其相关调控机制。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玻璃不仅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还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并限制成纤维细胞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过度分泌。而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Smad2信号通路中TGF-β受体I的表达来实现的;(3)将生物活性玻璃微球与巨噬细胞接触培养,研究其对巨噬细胞的增殖、趋向性迁移、吞噬和表型极化等细胞行为的影响,并揭示不同浓度生物活性玻璃对其调控的机制。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玻璃对巨噬细胞行为的调控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低浓度(20μg/mL)时,被摄入的生物活性玻璃能够被巨噬细胞较快降解,并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加快M1型向M2型的极化过程,NF-κ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介导生物活性玻璃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相反,在高浓度(100μg/mL)时,被摄入的生物活性玻璃降解较慢,破坏巨噬细胞细胞器结构的完整性,导致明显的细胞毒性并延长其炎症反应。此外,生物活性玻璃也能够诱导巨噬细胞趋向性迁移,但是与其浓度似乎不存在正相关性;(4)将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凡士林复合膏剂应用于糖尿病大鼠难愈创面的治疗,通过考察创面的愈合速率、创面新生组织的组成和结构、组织中巨噬细胞的表型极化和相关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探究不同用量的生物活性玻璃对难愈创面修复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难愈创面的微环境下,虽然生物活性玻璃的使用会带来一定的炎症反应,但是低浓度的生物活性玻璃可以加快糖尿病创面处巨噬细胞从M1型向M2型极化的进程,而高浓度的生物活性玻璃会导致创面处炎症反应的长期存在,不利于创面的修复;(5)通过对纺丝溶液中聚己内酯、造孔剂和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含量进行调节,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和相分离技术,制备新型生物活性玻璃微球/聚己内酯多孔纤维膜,并对其表面形貌、亲疏水性和离子释放等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提高聚己内酯浓度可以去除纤维中的串珠结构;使用合适浓度的造孔剂可以在纤维表面制备出密集的多孔结构;生物活性玻璃加入量过多会导致纤维形态的改变和表面孔洞结构的消失。最终制备的多孔复合纤维膜的纤维尺寸均一,生物活性玻璃分布均匀,表面多孔结构能更好地吸附蛋白并促进生物活性玻璃的离子释放;(6)通过在生物活性玻璃微球/聚己内酯多孔纤维膜上分别接种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探究其对这两种细胞行为的调控作用,并将其应用于糖尿病大鼠难愈创面的治疗,考察多孔纤维膜对难愈创面修复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玻璃微球/聚己内酯多孔纤维膜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向M2表型极化和HUVECs的增殖及成血管性能;并通过在创面初期为细胞迁移、粘附提供结构上的支持,促进创面再表皮化进程;还可以缩短创面的炎症阶段,并加快修复相关生长因子的分泌和糖尿病大鼠创面处血管的形成,从而加速糖尿病创面的愈合。综上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并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过程,通过对创面的炎症反应的调控促进难愈创面的愈合。在此基础上将其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结合制备了具生物响应性的新型复合多孔纤维膜,并证明其能够促进糖尿病创面炎症反应的消退和血管的快速生成。本文不仅阐明了生物活性玻璃对创面修复的调控作用,也为皮肤组织再生修复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刘明[5](2017)在《MEBT/MEBO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MEBT/MEBO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探索MEBT/MEBO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部分机制。方法:将符合糖尿病足溃疡诊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运用MEBT/MEBO换药治疗,对照组贝复济(bFGF)换药治疗,14天为1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第1疗程结束时、第2疗程结束时的创面愈合情况,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评价其疗效、安全性。将参与临床研究的两组患者分别于0d、14d、28d三个时相点取创面组织,通过酶联反应吸附测定法检测创面组织中VEGF和EGF的含量表达。结果:在经过28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溃疡面积、深度、治疗前后局部症状体征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治疗第14d、28d,实验组VEGF以及EGF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MEBT/MEBO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临床效果明显,具有缩短愈合时间,改善创面局部症状的作用,且对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2)MEBT/MEBO的使用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糖尿病足创面组织中VEGF、EGF两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加快创面的修复过程。
邵啸[6](2016)在《阿托伐他汀盐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阿托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抑制剂,能够显着降低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临床上用于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但其难溶于水,具有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本研究将阿托伐他汀通过成盐技术手段制备成可溶性药物盐,提高其水中溶解性及体外释放度。方法:阿托伐他汀的活性成分是有机酸,质子从酸性组分向碱性组分转移,通过阿托伐他丁与碱之间的离子键作用形成复合物。本文利用溶剂-反溶剂法研究阿托伐他汀盐,筛选了碳酸氢钠、赖氨酸和精氨酸等8种碱。8种碱分别与药物以适宜的比例混溶于不同的溶剂中,再分别加入不同的反溶剂使药物盐以结晶形式析出。通过薄层色谱法确定目标产物的最佳反应时间,利用减压抽滤技术过滤获得阿托伐他汀盐。最终筛选出阿托伐他汀钠盐、阿托伐他汀精氨酸盐和阿托伐他汀赖氨酸盐,测定溶解度及体外累计释放度,并对其进行稳定性试验考察。结果:利用成盐技术筛选出阿托伐他汀钠盐、阿托伐他汀精氨酸盐和阿托伐他汀赖氨酸盐,并确定了各自的最佳制备工艺。阿托伐他汀钠水中溶解度为477.64±44.08 μg/mL,体外累计释放度达到60.96±3.00%;阿托伐他汀精氨酸水中溶解度为704.58±21.56 μg/mL,体外累计释放度达到94.76 ± 1.81%;阿托伐他汀赖氨酸水中溶解度为507.97±41.33μg/mL,体外累计释放度达到98.39±0.46%。稳定性考察表明阿托伐他汀钠稳定性良好,阿托伐他汀精氨酸、阿托伐他汀赖氨酸在高温、强光条件下药物含量和表观现象没有明显改变,但在高湿条件下出现较明显的吸湿增重现象。结论:通过药物成盐技术制备的阿托伐他汀钠、阿托伐他汀精氨酸盐和阿托伐他汀赖氨酸盐的水中溶解度和体外释放度均显着高于原料药及已上市的阿托伐他汀钙。本制备方法操作简便,为解决阿托伐他汀的难溶性问题和制剂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技术支持。
李媛[7](2014)在《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阴证模型建立与回阳生肌膏对糖尿病阴证溃疡创面不同时相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制备符合临床阴证模型的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大鼠模型,观察回阳生肌膏及其拆方对糖尿病大鼠慢性皮肤溃疡不同时相炎症因子影响以及相关促愈因子mRNA表达含量的影响,探讨回阳生肌膏对慢性皮肤溃疡促愈的作用机制。方法1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分为皮肤缺损组(QS组:剪皮),糖尿病组(DM组:STZ+剪皮),糖尿病加金黄色葡萄球菌组(DMJJ组:STZ+剪皮+金葡菌),糖尿病加激素组(DMJS组:STZ+剪皮+激素注射),糖尿病加激素加异物组(DMYW组:STZ+剪皮+激素注射+异物埋置)五组,制备皮肤溃疡,不给予药物治疗,观察造模后大鼠一般情况,每日称量体重、观察疮面情况、测量创面面积,比较各组愈合情况,观察新生肉芽组织病理形态。2156只大鼠随机抽取6只做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余下大鼠造糖尿病模型2w后随机分为5组:1d、3d.5d.7d.14d处理组,处理组内分为皮肤缺损组(缺损组:凡士林纱条),模型对照组(模型组:凡士林纱条),回阳生肌膏组(全方组:回阳生肌膏全方纱条)、温阳益气拆方组(益气组:温阳益气拆方纱条)、活血生肌拆方组(活血组:活血生肌拆方纱条)。缺损组采用皮肤缺损法,其他组采用“注射STZ-激素干预-皮肤缺损-异物埋置”复合因素制备慢性皮肤溃疡模型。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膏纱条,在给药的相应时间点处理大鼠,无菌条件下取血清及创面处肉芽组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给药1d、3d、5d、7d、14d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TXB2含量,3造模方法同上,用酶联免疫法(ELISA)及RT-PCR法检测给药3d、7d、14d血清中及肉芽组织内eNOS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采用“注射STZ-激素干预-皮肤缺损-异物埋置”复合因素造模方法与其他造模法相比,能显着延长创面愈合时间,并使创面表现为创面光白板亮、分泌物清稀如水,创面处肉芽组织色白或淡而无光泽,全身状态表现为体重增长不明显,蜷缩、尾冷,多尿,少食,大便稀溏、腥臭等阳虚症状。HE染色显示:QS组大鼠新生皮肤组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新生表皮上有角质层分布,胶原纤维细胞粗大分布不规则,真皮层内有新生大小血管分布;DM组有单层表皮细胞生成,真皮层内有较细新生胶原纤维和大量炎症细胞,无新生血管形成;DMJJ组有多层新生表皮细胞规则分布,组织内有组织液、血浆凝固成分及炎症细胞浸润,有少量血管生成;DMJS组真皮边缘无表皮生成,组织内有少量炎症细胞及组织液浸润,无血管生成;DMYW组未见表皮生成,无炎症细胞浸润,无任何愈合倾向。Masson染色显示:光镜下蓝色显示胶原纤维,QS组胶原纤维粗长,密布且规则排列;DM组胶原纤维较粗,但比QS组少而细,围绕炎症细胞无序排列;DMJJ组胶原纤维短小,零星分布于细胞间;DMJS组胶原纤维细,多而杂乱充斥于细胞间隙中;DMYW组胶原纤维生成少,细而杂乱、散在分布。2不同时相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IL-1α含量,给药3d,益气组显着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P<0.05),高于全方组和活血组(P<0.05);给药5d,全方组显着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P<0.05);给药7d,各给药组显着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P<0.05),全方组高于拆方组(P<0.05);给药14d,模型组和活血组低于空白组(P<0.05)。TXB2含量,给药3d,正常组和全方组高于空白组(P<0.05);给药5d,全方组高于空白组和正常组(P<0.05);给药7d,益气组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P<0.05),高于全方组和活血组(P<0.05);给药14d,活血组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P<0.05),高于全方组和益气组(P<0.05),空白组和正常组低于其他各给药组(P<0.05)。3不同时相血清中eNOS表达含量,给药3d,各组与模型组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益气组与空白组、正常组、全方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活血组与空白组、全方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7d,模型组与各组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方组与空白组、正常组及益气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活血组与空白组、正常组、益气组及模型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14d,模型组与全方组、益气组、活血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方组与空白组、正常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肉芽组织内eNOS基因表达含量,由RT-PCR结果可看出,给药3D,全方组eNOS含量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7D,各给药组eNOS含量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高于模型组和活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组高于正常组、全方组和活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4D,活血组eNOS合量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注射STZ-激素干预-皮肤缺损-异物埋置”复合因素造模方法能使大鼠阳虚症状明显,创面愈合时间延长,创面表现出“阴证”证型特点,与临床“阴证疮疡”相似。2回阳生肌膏能适当提高大鼠血清中IL-1α及TXB2的含量,益气温阳药促进免疫抑制状态的大鼠炎症反应,活血通络药在后期促炎作用明显。3回阳生肌膏可以增加血清及肉芽组织中eNOS的表达含量,益气温阳药在给药早期对促愈因子的促表达作用明显,活血通络组在给药后期促愈作用明显。回阳生肌膏通过温阳益气药鼓动气机,使气旺血生,阳生阴长,使无形之气化为有形之物。
朱莉[8](2013)在《湿性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渗出液中TGF-β1和IL-1β的动态影响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1)评估糖尿病足溃疡(DFU)渗液中TGF-β1、IL-1β的水平。(2)比较采用两种不同敷料换药过程中同期DFU渗液中TGF-β1、IL-1β水平的差异。(3)比较采用两种不同敷料换药干预1月后DFU的刨面愈合率、伤口颜色变化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30名DFU病人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湿性敷料,对照组采用传统敷料换药,比较干预前、干预第4天、干预第1周末、干预第2周末、干预第3周末和干预第4周末伤口渗液中TGF-β1、IL-1β的水平,并监测伤口颜色及面积的动态变化,评估不同干预后,DFU愈合率的差异。结果:(1)干预前伤口渗液中TGF-β1水平为41±13.40ng/ml,极大值70.01ng/ml,极小值为17.41ng/ml;IL-1β水平44.84±14.90ng/ml,极大值72.77ng/ml,极小值18.64ng/ml。(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伤口面积、渗液中TGF-β1、IL-1β含量的干预主效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者的时间因素与干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3)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伤口干预4周后愈合率和红色伤口出现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TGF-β1及IL-1β两种因子在伤口渗液中的水平个体差异较大,受多种因素影响。(2)湿性敷料能提高DFU伤口渗液中TGF-β1的水平,维持IL-1β在促进伤口生长的浓度范围,有利于伤口的愈合。(3)湿性敷料换药有利于DUF快速进入红色伤口期,提高伤口愈合率。
王红兵,张军,万希琴,王春波[9](2012)在《壳寡糖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感染创面的作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壳寡糖促进糖尿病模型大鼠难愈感染创面愈合作用。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创面模型。实验组以5%壳寡糖涂抹创面,每天1次,共21d,动态观察局部细菌总量变化及创面愈合指标,并检测创面组织中的TGF-β1浓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5%壳寡糖治疗组第7、14、21天创面愈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创面在伤后3周的愈合率达到100%,实验第3、7天壳寡糖治疗组总菌量明显低于糖尿病对照组,壳寡糖治疗组创面组织中TGF-β1浓度在创伤后3、7、14d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浓度均明显增高,结果表明5%壳寡糖能促进糖尿病大鼠难愈创面的愈合,此疗效与壳寡糖的抗菌作用及提高创面组织的TGF-β1浓度有关。
张明玮[10](2012)在《封闭负压冲洗引流在糖尿病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研究封闭负压冲洗引流对糖尿病大鼠皮瓣修复中TGF-β1, TGF-β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2)研究封闭负压冲洗引流在临床糖尿病足修复中的应用并研究其与传统的修复方法在保足率以及治疗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方法:1.封闭负压冲洗引流对糖尿病大鼠皮瓣修复中TGF-β1, TGF-β3表达的影响1.1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制备实验大鼠禁食24h后一次性单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65mg/kg。5h后给予5%葡萄糖溶液饮用。次日尾部取血测血糖值大于10mmol/L表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实验组大鼠每两天测血糖1次,直至动物处死。1.2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大鼠均在背部分离出约2cm×5cm的带蒂皮瓣。实验组给予持续封闭负压吸引。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换药处理。1.3取材,固定分别在实验的3d,5d,7d,11d各取实验组同对照组动物处死,分离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备用。1.4实验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时相点的病理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各标本TGF-β1, TGF-β3的表达含量。2.封闭负压冲洗引流在临床糖尿病足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将2006年至2008年我院治疗的82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Wagner4,5级)设为单纯手术修复组。该组患者进行清创修复或小截肢手术,术后给予常规换药14日后拆线。将2009年至2011年6月我院治疗的91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Wagner4,5级)设为联合负压组,该组患者手术联合封闭负压冲洗引流。持续负压引流6-7d,拆除负压引流后换药7天后拆线。比较两组患者保足率(修复或小截肢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时间。结果:1.封闭负压冲洗引流对糖尿病大鼠皮瓣修复中TGF-β1, TGF-β3表达的影响在实验的病理观察中,3d时可见负压组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单核细胞渗出,伴有成纤维细胞以及毛细血管增生。负压组较对照组毛细血管数量多且坏死组织较少。实验7天可见负压组肉芽组织生长好,成纤维细胞较之对照组数量多且毛细血管胚芽较多,两组差异明显。实验11d时两组均有大量肉芽组织和新生上皮组织。但负压组相比对照组新生上皮多且厚。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时相点中,对照组创面TGF-β1, TGF-β3的表达均低于实验组。对照组TGF-β1表达的峰值出现在第5天,实验组表达峰值出现在第7天。对照组TGF-β3表达的峰值出现在第3天,实验组表达峰值出现在第5天。2.封闭负压冲洗引流在临床糖尿病足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单纯手术组82例患者中57例术后伤口愈合,25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再次行截肢手术治疗,保足率为69.5%。平均治疗时间为43.1d。联合负压组91例患者中80例伤口愈合,11例愈合不良二次手术。保足率为87.9%。平均治疗时间为33.7d。联合负压组保足率高于单纯手术组且平均治疗时间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促进糖尿病创面修复手术的伤口愈合。临床修复手术加用封闭负压引流,可以提高严重糖尿病足修复或小截肢修复治疗的成功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动物实验显示封闭负压冲洗引流技术可以增加糖尿病大鼠皮瓣创面TGF-β1, TGF-β3的表达。封闭负压冲洗引流技术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机制可能与TGF-β1, TGF-β3的表达增加有关。
二、L-精氨酸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促愈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精氨酸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促愈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在难愈性创面治疗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所需药品及材料 |
1.3 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一般基本资料 |
2.2 两组患者清创与手术治疗时间间隔、创面的愈合时间比较 |
2.3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创面的换药次数比较 |
2.4 两组患者在创面愈合率上的比较 |
2.5 两组患者出现瘢痕增生以及色素沉着的情况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本研究的局限性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粒皮种植现状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2)HMGB1诱导EPCs迁移在创面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小鼠皮肤创面组织HMGB1 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
2.1 小鼠创面组织中HMGB1 蛋白的表达变化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结果 |
2.2 外源性HMGB1 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3 HMGB1 对糖尿病小鼠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量的影响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方法 |
2.3.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HMGB1 对体外培养的EP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趋化作用 |
3.1 小鼠骨髓EPCs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2 HMGB1对EPCs表面RAGE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3 HMGB1对EPCs增殖、旁分泌作用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 |
3.4 HMGB1对EPCs运动和迁移活动的影响 |
3.4.1 实验材料 |
3.4.2 实验方法 |
3.4.3 实验结果 |
3.5 讨论 |
第四章 HMGB1 诱导EPCS迁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
4.1 HMGB1 参与EPCs中 PI3K和 Akt磷酸化过程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实验结果 |
4.2 HMGB1-RAGE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EPCs运动迁移过程的影响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3 HMGB1-RAGE对 Akt、ERK、eNOS蛋白表达及磷酸化的影响 |
4.3.1 实验材料 |
4.3.2 实验方法 |
4.3.3 实验结果 |
4.4 HMGB1-RAGE对 EPC细胞ERK、JNK、P38 的磷酸化的影响 |
4.4.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4.2 实验方法 |
4.4.3 实验结果 |
4.5 HMGB1-RAGE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EPCs内 F-actin表达变化 |
4.5.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5.2 实验方法 |
4.5.3 实验结果 |
4.6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HMGB1在创面愈合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姜黄素改善外源性一氧化氮所致小鼠胃排空障碍的ICC相关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 |
1.1 实验动物及喂养 |
1.2 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
2 实验试剂 |
2.1 实验基本试剂及配置 |
2.2 RT-PCR实验测定所用试剂 |
2.3 Western blots法测定所用试剂及配置 |
2.4 免疫组化法测定所用试剂及配置 |
3 实验仪器 |
4 实验方法 |
4.1 监测小鼠一般状况和体重的变化 |
4.2 胃排空率的测定 |
4.3 qRT-PCR法测定胃组织c-kit、SCF、Ano1、Cx43 mRNA相对定量 |
4.4 Western blots法测定胃组织c-kit、Ano1、Cx43蛋白表达量 |
4.5 胃组织冰冻切片 |
4.6 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胃组织c-kit、Ano1、Cx43蛋白变化 |
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各组小鼠一般状况和体重 |
2 各组小鼠胃排空率 |
3 各组小鼠胃组织中c-kit/scf mRNA相对定量 |
4 各组小鼠胃组织中c-kit蛋白表达 |
5 各组小鼠胃组织中c-kit免疫荧光表达 |
6 各组小鼠胃组织中Ano1 mRNA相对定量 |
7 各组小鼠胃组织中Ano1蛋白表达 |
8 各组小鼠胃组织中Ano1免疫荧光表达 |
9 各组小鼠胃组织中Cx43 mRNA相对定量 |
10 各组小鼠胃组织中Cx43蛋白表达 |
11 各组小鼠胃组织中Cx43免疫荧光表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4)新型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及其复合材料的皮肤创面修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皮肤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
1.3 皮肤组织损伤与修复 |
1.3.1 创面修复的生理过程 |
1.3.2 皮肤创面修复面对的挑战 |
1.3.3 成纤维细胞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 |
1.3.4 巨噬细胞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 |
1.3.5 内皮细胞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 |
1.4 生物活性玻璃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研究 |
1.4.1 熔融法生物活性玻璃 |
1.4.2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 |
1.4.3 形貌规则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微球 |
1.4.4 生物活性玻璃在皮肤创面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 |
1.5 创面敷料 |
1.5.1 创面敷料的要求及特点 |
1.5.2 人造敷料 |
1.5.3 静电纺丝技术及其在皮肤敷料制备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设计与创新 |
1.6.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本课题的主要技术路线 |
1.6.4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对成纤维细胞行为的调控 |
2.1 引言 |
2.2 实验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耗材及仪器设备 |
2.2.2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
2.2.3 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接种 |
2.2.4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对成纤维细胞骨架的影响 |
2.2.5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对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 |
2.2.6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对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2.2.7 免疫荧光分析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 |
2.2.8 流式细胞术分析 |
2.2.9 实时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成纤维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 |
2.2.10 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 |
2.2.11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表征 |
2.3.2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对成纤维细胞骨架的影响 |
2.3.3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4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 |
2.3.5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对成纤维细胞ECM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6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抑制成纤维细胞向肌纤维细胞分化 |
2.3.7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调控TGF-β信号通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对巨噬细胞行为的调控 |
3.1 引言 |
3.2 实验与方法 |
3.2.1 主要试剂、耗材及仪器设备 |
3.2.2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
3.2.3 巨噬细胞的培养及接种 |
3.2.4 细胞增殖和细胞活性检测 |
3.2.5 细胞趋向性迁移实验(Transwell) |
3.2.6 生物活性玻璃胞内定位(免疫荧光染色) |
3.2.7 生物活性玻璃胞内定位(TEM) |
3.2.8 生物活性玻璃胞内降解情况 |
3.2.9 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
3.2.10 流式细胞术分析巨噬细胞极化情况 |
3.2.11 免疫荧光分析巨噬细胞极化机理 |
3.2.12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表征 |
3.3.2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对巨噬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3.3.3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对巨噬细胞形态的影响 |
3.3.4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促进巨噬细胞的迁移 |
3.3.5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在巨噬细胞内的定位和降解 |
3.3.6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 |
3.3.7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对极化相关关键性蛋白NF-κB的调控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复合膏剂对糖尿病大鼠难愈创面的修复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与方法 |
4.2.1 主要试剂、耗材及仪器设备 |
4.2.2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凡士林复合膏剂的制备 |
4.2.3 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诱导 |
4.2.4 创面的制作处理和动物实验分组 |
4.2.5 创面愈合情况评价 |
4.2.6 糖尿病创面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
4.2.7 糖尿病创面的免疫组化分析 |
4.2.8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糖尿病大鼠创面修复过程的大体观察 |
4.3.2 糖尿病大鼠创面的修复速率 |
4.3.3 创面组织病理学分析 |
4.3.4 创面组织免疫组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聚己内酯多孔纤维膜的制备及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试剂、耗材及仪器设备 |
5.2.2 静电纺丝溶液的配制 |
5.2.3 静电纺丝纤维膜的制备 |
5.2.4 静电纺丝纤维膜表面纤连蛋白的涂覆 |
5.2.5 静电纺丝纤维膜表面形貌的表征 |
5.2.6 静电纺丝纤维膜表面润湿性能的表征 |
5.2.7 多孔纤维膜离子溶出情况的表征 |
5.2.8 多孔纤维膜EDS表征 |
5.2.9 数据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聚己内酯(PCL)浓度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
5.3.2 造孔剂(DMSO)的浓度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
5.3.3 生物活性玻璃含量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
5.3.4 纤维膜的形貌与尺寸 |
5.3.5 纤维膜表面的润湿性 |
5.3.6 纤维膜表面的离子释放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聚己内酯多孔纤维膜在糖尿病创面修复中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主要试剂、耗材及仪器设备 |
6.2.2 纤维膜的分组制备和灭菌 |
6.2.3 细胞的培养及接种 |
6.2.4 细胞增殖活性检测 |
6.2.5 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基因和成血管相关基因的表达 |
6.2.6 流式细胞术分析巨噬细胞极化情况 |
6.2.7 免疫荧光分析多孔纤维膜对HUVECs成血管情况的影响 |
6.2.8 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诱导 |
6.2.9 创面的制作处理和动物实验分组 |
6.2.10 创面愈合情况评价 |
6.2.11 糖尿病创面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
6.2.12 糖尿病创面的免疫组化分析 |
6.2.13 数据分析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纤维膜对巨噬细胞行为的调控 |
6.3.2 纤维膜对HUVECs细胞行为的影响 |
6.3.3 纤维膜对糖尿病创面愈合速率的影响 |
6.3.4 糖尿病创面组织学观察 |
6.3.5 糖尿病创面免疫组化分析 |
6.3.6 糖尿病创面血管再生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MEBT/MEBO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MEBT/MEBO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 |
1 前言 |
2 研究方案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2.3 一般资料 |
2.4 治疗方案 |
3.观测指标 |
3.1 一般资料收集 |
3.2 疗效判断依据 |
3.3 创面面积及溃疡深度 |
3.4 创面局部症状 |
3.5 安全性指标 |
3.6 统计学方法 |
4.结果 |
4.1 研究脱落与退出 |
4.2 创面面积比较 |
4.3 溃疡深度比较 |
4.4 治疗前后局部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4.5 治疗有效率比较 |
4.6 安全性指标比较 |
4.7 典型病例分析 |
第二部分 MEBO/MEBT对糖尿病足溃疡新生组织VEGF、EGF的影响 |
1 引言 |
2 研究材料 |
2.1 仪器、耗材 |
2.2 药品、试剂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3.3 标本组织采集与处理 |
3.4 组织中VEGF水平检测 |
3.5 组织中EGF水平检测 |
4 实验结果 |
4.1 创面组织中VEGF含量比较 |
4.2 创面组织中EGF含量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糖尿病足概述 |
1.1 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认识 |
1.2 糖尿病足的现代医学研究 |
2 相关中西医方法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愈合 |
2.1 中医药MEBT/MEBO与创面的愈合理论 |
2.2 现代医学之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愈合 |
3 实验设计中对照组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说明 |
3.1 对照组创面处理方法的选择 |
3.2 对照组创面用药的选择 |
4 实验结果的分析 |
4.1 临床疗效各观测指标的结果分析 |
4.2 ELISA法检测溃疡组织中VEGF、EGF含量的结果分析 |
5 结语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阿托伐他汀盐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阿托伐他汀简介 |
2.阿托伐他汀可接受成盐剂的简介 |
3.药物成盐研究概述 |
4.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第二章 阿托伐他汀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 |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2 标准曲线绘制 |
2.3 精密度考察 |
2.4 稳定性考察 |
2.5 重现性考察 |
2.6 方法回收率 |
2.7 加样回收率 |
2.8 讨论 |
第三章 阿托伐他汀盐的制备 |
3.1 阿托伐他汀良溶剂的筛选 |
3.2 阿托伐他汀可接受碱的筛选 |
3.3 阿托伐他汀甲醇溶液与碱溶液混合比例的选择考察 |
3.4 反溶剂的筛选 |
3.5 反应条件单因素考 |
3.6 析出时间考察 |
3.7 最佳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图 |
第四章 阿托伐他汀盐的体外评价 |
4.1 溶解度的测定 |
4.2 体外累计释放度的测定 |
第五章 阿托伐他汀三种盐的稳定性试验研究 |
5.1 阿托伐他汀钠的稳定性考察 |
5.2 阿托伐他汀精氨酸的稳定性考察 |
5.3 阿托伐他汀赖氨酸的稳定性考察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6.1 溶解度测定结果 |
6.2 体外累计释放度测定结果 |
6.3 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阴证模型建立与回阳生肌膏对糖尿病阴证溃疡创面不同时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外用药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愈合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阴证模型的建立与探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实验二 回阳生肌膏及其拆方对糖尿病大鼠慢性皮肤溃疡不同时相血清中IL-lα及TXB2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实验三 回阳生肌膏及其拆方对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大鼠eNOS表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湿性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渗出液中TGF-β1和IL-1β的动态影响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DF流行病学现状 |
1.2 湿性敷料的临床应用效果 |
1.3 DFU愈合的主要影响因子及机制 |
1.3.1 TGF-β1 |
1.3.2 IL-1β |
1.4 DFU愈合的影响因素 |
1.4.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 |
1.4.2 糖尿病外周动脉病变(PAD) |
1.4.3 感染 |
1.4.4 DM病程 |
1.4.5 溃疡部位 |
1.4.6 年龄 |
1.4.7 性别 |
1.4.8 原创面面积及伤口分期 |
1.4.9 其他因素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设计 |
2.2.2 研究工具 |
2.2.3 实施干预 |
2.2.4 资料的收集 |
2.2.5 伤口渗液中TGF-β1和IL-1β含量检测 |
2.3 样本量估算 |
2.4 数据分析 |
2.5 知情同意 |
2.6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特征 |
3.2 两组研究对象DFU伤口干预前初始状况的比较 |
3.2.1 两组研究对象DFU干预前伤口数量、伤口分级、所处部位及其起因的描述 |
3.2.2 两组研究对象DFU干预前伤口渗液量、伤口分级及伤口颜色的比较 |
3.2.3 所有研究对象DFU干预前伤口渗液中IL-1β、TGF-β1水平 |
3.3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过程中伤口面积及伤口渗透中的IL-1β、TGF-β1含量的变化 |
3.3.1 不同干预时间点伤口总面积、渗液中TGF-β1和IL-1β水平的比较 |
3.3.2 两组干预前后伤口愈合率及红色伤口出现的时间比较 |
3.3.3 两组干预和时间因素对伤口渗液中IL-1β、TGF-β1水平及伤口面积的影响分析 |
3.4 典型病例汇报 |
4 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 |
4.1.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 |
4.1.2 研究对象的营养状况 |
4.1.3 研究对象血糖的控制状况 |
4.1.4 研究对象的感染状况 |
4.1.5 研究对象的下肢血管状况 |
4.1.6 研究对象DFU发生状况分析 |
4.2 研究对象干预前伤口渗液中IL-1β、TGF-β1水平 |
4.3 湿性敷料对DFU伤口渗液中TGF-β1、IL-1β水平的影响 |
4.4 两种敷料对DFU愈合的影响分析 |
4.5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下一步设想 |
4.5.1 本研究的不足 |
4.5.2 下一步设想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封闭负压冲洗引流在糖尿病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封闭负压冲洗引流对糖尿病大鼠皮瓣修复中 TGF-β_1TGF-β_3表达的影响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第二部分 封闭负压冲洗引流在临床糖尿病足修复中的应用 |
一般资料 |
手术方法 |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典型病例 |
全文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L-精氨酸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促愈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自体点柱状微粒皮种植在难愈性创面治疗上的应用[D]. 杨波. 延安大学, 2021(11)
- [2]HMGB1诱导EPCs迁移在创面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 张玉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3]姜黄素改善外源性一氧化氮所致小鼠胃排空障碍的ICC相关机制探究[D]. 于晶. 青岛大学, 2019(03)
- [4]新型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及其复合材料的皮肤创面修复机制研究[D]. 谢委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MEBT/MEBO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影响的临床研究[D]. 刘明.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3)
- [6]阿托伐他汀盐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D]. 邵啸. 延边大学, 2016(05)
- [7]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阴证模型建立与回阳生肌膏对糖尿病阴证溃疡创面不同时相的影响[D]. 李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8]湿性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渗出液中TGF-β1和IL-1β的动态影响及疗效观察[D]. 朱莉. 中南大学, 2013(06)
- [9]壳寡糖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感染创面的作用[J]. 王红兵,张军,万希琴,王春波. 中国海洋药物, 2012(06)
- [10]封闭负压冲洗引流在糖尿病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 张明玮. 安徽医科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