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方略(论文文献综述)
李学敏[1](2020)在《生态文明导向下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意蕴与实现方略》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落实绿色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双重背景下,我国农业加速绿色化转型。继2016~2018年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业绿色发展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必须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将农业绿色发展推到事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高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科学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系统分析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演变,定量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求现阶段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短板,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交叉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理论方法,聚焦农业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政策演变和发展水平测度,找短板,寻求农业绿色发展路径,既丰富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理论体系,也为实践中政府制定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撑。首先,本文交叉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理论方法,界定了农业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研究认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绿色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结合了世界绿色经济有益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我国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建设具体实践而凝练的包含“三个内容”和“三个层次”的综合体。其中,三个层次即理念、手段、目的三个层次,其理念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农业领域的拓展与创新,其目标是新时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化和延续,其方式是对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等农业模式的肯定与融合;三个内容即低碳性、经济性、安全性三个内容,指农业绿色发展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兼顾农业发展的低碳生产、经济增收和安全供给,追求生态、经济、社会等多元目标共赢。其次,系统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绿色化发展政策演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的聚焦点经历了从粮食增产到农产品质量提升再到绿色发展的转变过程,逐步实现了农业绿色发展经济性、安全性和低碳性三方面的支持政策体系化整合,为全面推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法律保障和财政支持体系;在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的引导下,农业绿色发展从整体理念到其低碳性、安全性、经济性三个方面均发生了质的变化:农业绿色发展逐步达成社会共识;农业低碳生产方式初步形成;粮食安全与餐桌安全稳步提升;农业经济性目标从增产转向带动农民增收。最后,量化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基础上寻求短板并提出实现方略。本研究运用指数评价方法从低碳生产、经济增收、安全供给三个维度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对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着认识、制度、科技、政策、资金等五个层面的制约因素。据此,本研究提出包含五个层面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实现方略:(1)坚持党领导下的农业绿色发展理念;(2)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建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4)建设农业投入要素清洁化工程;(5)构建全社会参与机制。
徐鹏[2](2020)在《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文中认为出山店水库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项目之一,淮干上游唯一一座大(I)型水库。水库运行后,可使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消减洪峰流量4197m3/s,保护下游170万人口和220万亩耕地,每年可向信阳市供水超8000×104m3,灌溉两岸耕地50余万亩,年发电超750×104KW·h。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是水库建设和运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两方面问题,以水土保持和景观生态为切入点,以弹性景观功能为核心目标,开展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为区域生态保护和水库生态效益发挥提供理论支撑,对水土保持专业领域研究拓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水土保持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理论方法,充分利用出山店水库建设翔实的基础资料、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等成果资料,引入弹性景观概念,通过文献查问研究归纳建立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基本理论;基于3S技术、DEM等基础数据信息及现场调查,划分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解译景观要素数据信息;通过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动态演变分析、生态脆弱性评价、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计算、水土保持景观要素基本景观特征计算分析,构建弹性功能指标体系与因子筛选,运用景观生态学静态研究理论思想和中性模型原理,建立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模型,并对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进行计算分析,为水库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提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概念并确定水土保持弹性景观要素主要由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组成;提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概念并确定由水土保持功能、生态保护功能、生态生产功能组成;提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基本理论,在受到干扰破坏时,水土保持景观功能随干扰破坏程度增大发挥到最大弹性阈值;在干扰破坏结束后,水土保持弹性景观能恢复到原有状态时的最小弹性阈值。(2)基于3S技术、利用DEM,共划分为33个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以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为基本景观要素,解译图斑总计16886个,图斑总面积95809.41hm2。(3)构建Markov转移矩阵、单一型动态度、综合型动态度模型。对2000年到2018年出山店水库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动态演变进行分析:2000年到2015年各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变化较小;2015年到2018年水域与建设用地土地R1较大;2000年到2005年各土地类型间的转化很小;2005年到2015年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转入与转出均较明显,空间动态度比较剧烈;2015年到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动态均比较剧烈;2000年到2005年LC值极小;在2005年到2010年LC为3.5788%,2010年到2015年LC为3.7099%,2015年到2018年LC为6.5755%。(4)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和生态压力度3个层面17个指标6个主成分对生态脆弱性指数(EVI)计算分析,将生态脆弱性划分为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极度脆弱五个等级,结果表明:出山店水库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总体呈西北生态脆弱性高、东南生态脆弱性低的格局?(5)林地、草地、耕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28151.56万元,价值平均值0.355万元/hm2,林地、草地、耕地、水域价值分别为18749.26万元、545.40万元、3174.85万元、5682.05万元,价值平均值分别为0.540万元/hm2、0.308万元/hm2、0.082万元/hm2、1.310万元/hm2。(6)研究区33个景观单元景观斑块密度17个/km2,耕地斑块密度最小、水域最大。类斑平均面积5.74km2/个,耕地平均面积规模最大、水域最小。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景观要素类斑形状指数分别为106.14、81.73、37.78、59.18、75.10、34.29,斑块分维数分别为1.60、1.58、1.59、1.57、1.62、1.59,均大于1,景观要素斑块形状比较复杂。类斑香浓多样性指数平均0.12,多样性指数平均0.05,均匀度平均0.03,景观要素多样性和均匀度较低。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景观要素优势度分别为15.08、9.32、2.99、1.09、1.04、0.31,景观要素优势度明显,耕地最大15.08,未利用地最小0.31。(7)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E模型阈值0~5,⊿E值越大说明研究区域土壤侵蚀越轻微、生态环境越优良、生态生产功能越大;水土保持功能(防治土壤流失)以土壤侵蚀模数负值表征,土壤侵蚀模数越大,土壤流失越严重,水土保持防治土壤流失功能越小;⊿E值与生态保护功能、生态生产功能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侵蚀模数(防治土壤流失水土保持功能负值)呈负相关关系。出山店水库研究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E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4.162、2.505,现状值3.994,均超过⊿E阈限平均值2.5,说明出山店水库研究区水土流失相对轻微、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生产功能较大;水土保持景观功能现状值还未达到最大值,表明研究区还有继续实施生态保护、防治水土流失的空间。研究区划分的33个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E最大值中的最大值为4.094、最小值为3.321,分别为第28号单元和第22号单元,最大值比最小值大23.28%;⊿E最小值中的最大值为2.320、最小值为1.126,分别为第22号单元和第13号单元,最大值比最小值大106.04%;33个景观单元中⊿E最大值为4.094、最小值1.126,最大值比最小值大263.59%,最小值小于⊿E阈值平均值2.5,表明出山店水库研究区仍存在局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区域,需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治理与保护。研究利用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E模型及附属方程计算水土保持功能SW、生态保护功能EP、生态生产功能NPP时,选择易于量化、计算数据有来源、代表性强、计算方法易操作的指标因子进行计算,并根据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结果确定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约束条件,利用Matlab软件程序求得最大值与最小值,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土壤侵蚀、生态保护、生态生产均是复杂的系统,影响因素众多,因此构建⊿E模型及指标体系与因子进行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计算分析仍有更深研究空间。
杨建辉[3](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叶善青[4](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认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张延成[5](2020)在《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文中认为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世界仅存的四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研究区域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核心区,总面积15.78×104km2,其中耕地8.81×104km2,包括哈尔滨(局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局部)5个地级行政区、33个市县。本区地带性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宜耕性强,自然禀赋优越,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索取,导致黑土理化性状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黑土区正在由“生态功能区”转变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本论文采取遥感与信息化手段,借助大地域、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土壤侵蚀模型判别技术,并与DEM数据、土地利用、行政区划、高程分带、土壤分类矢量数据融合叠加,创建生成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地理空间数据集,揭示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赋存状态、消长态势及空间分异格局,为我省实施黑土地保护,维持耕地红线,开展耕地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优化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明确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本底及现状分布。经遥感辨识与GIS分析,2000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本底为79560.58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本底为39758.59k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耕地年侵蚀总量可达到4680×104t/a,相当于年损失15600hm2耕地。2019年黑土区耕地面积现状为88050.56km2,占区域总面积的55.8%。按坡度分级划分,黑土区<0.25°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9.3%,>15°耕地占耕地面积的0.01%。按高程分带划分,黑土耕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海拔100-200m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55.1%。按土壤类型划分,黑土区耕地的主要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其次为黑钙土、暗棕壤,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7%、18.2%、9.1%。2、揭示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GIS叠置分析技术,经对两个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对比分析,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9502.73km2增加到2019年的88050.56km2,其变化量概括为:一是其它土地类型转变为耕地21449.17km2;二是耕地转出其它土地12901.87km2。总体而言,本区耕地面积的相对变量有限增长,但耕地转入转出的绝对变量变幅较大,尤其是部分可能引发逆向效应的指标(如林地草原开垦、湿地开发)和局部地区(如黑河市)表现突出。3、明确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CSLE和耕地风蚀模型,结合相关要素的数字化成果对耕地水土流失强度开展图斑尺度的解算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力风力侵蚀总面积36676.55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2651.29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漫川漫岗农业区;风力侵蚀面积4025.26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农牧风沙区。评价时段2000年~2019年跨度内,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按各级强度级别消长态势划分,其中轻度侵蚀变化量为+7638.40km2,中度侵蚀变化量为-9241.10km2,强烈侵蚀变化量为-1701.48km2,极强烈侵蚀变化量为+32.39km2,剧烈侵蚀变化量为-3675.14km2。水土流失演变整体形势趋缓。4、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基于黑土耕地辨识与消长态势研判,耕地水土流失目前仍为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亟待开展水土保持成效评价,指导水土流失科学治理,采用遥感数据与水土保持监测成果,通过典型剖析与宏观调查开展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黑土耕地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累计治理面积453.45km2。农发工程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2598.36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14485.33km2,减幅为64.5%,治理区各项工程年可拦蓄径流总量31795.26×104m3/a,保土总量达651.37×104t/a,相当于年可减少损失黑土耕地1736.98hm2。5、提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针对评价时段内耕地转入转入消长变化强烈、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以及多年治理出现水土流失中强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特征规律,通过对社会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剖析,分别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等防治策略。为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黑土耕地提出了科学建议。目前,黑龙江省黑土41.7%的耕地处于水土流失胁迫之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黑土耕地将长期面临水土流失加剧和耕层变薄的严峻挑战,应加大对黑土保育科技支撑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黑土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保护黑土地,筑牢北大仓。
王建莹[6](2016)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1]。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而治水理论的正确与否是决定治水成败的关键。20世纪60年代,李佩成教授在深入思考国内外灌区普遍发生的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等问题的基础上,从水的基本规律出发,提出了管水治水的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是基本的治水理论,在灌区和城市等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中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本文从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产生背景出发,研究并梳理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形成过程及理论内涵,论证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解决灌区渍涝灾害和次生盐渍化问题及城市水资源管理中的成功运用,在此基础上,发展运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研究当前存在的水文生态与水安全问题,并以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为例,探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地下水超采区和生态脆弱区治理中的应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总的来讲,本文的研究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综合论述了我国古代治水的思想和实践,认为我国古代治水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我国古代治水侧重治理黄河水害,没有形成完整且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水理论。(2)在对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系统学习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产生背景、理论内涵及其在灌区、城市等地区治水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论证。灌区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利用不协调,有灌无排,忽视了水循环规律这一基本自然规律。这些问题促进了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产生并推动了理论的继续发展,由此梳理了“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体系。“三水”统观统管就是统一看待以不同形式赋存在不同地区的各种水资源并进行统一管理。研究发现,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涉及面较广,应用策略较多,在农田、城市和生态脆弱区等地区的水管理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同时,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是综合的水管理体系,涉及到社会和自然系统的各个方面,应当在科技、法律和道德等各方面、各层次提供有力支撑。(3)较为深入而详细的探讨了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防治灌区次生盐渍化和治理西安水荒中的成功应用,由此展现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明显效果。分析了泾惠渠、引黄灌区及宝鸡峡灌区的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的治理,认为“灌排结合”“井渠结合”等措施的应用极大推动了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问题的治理;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的西安水荒问题,深入探讨了“群峪协井、两水并用”供水理念及其应用效果,发现这一策略是当时解决西安市供水短缺问题的关键并且至今仍然在产生积极作用。这就表明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指导下的“灌排结合”“井渠结合”“群峪协井”等措施在防治灌区次生盐渍化和治理西安水荒中成效显着。由此例证,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是防治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灌区和城市水管理的基本理论,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普遍的治水理论。(4)探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解决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问题中的应用。当前华北平原以及其他地区出现的地下水超采问题,主要是由于忽略了多种水资源综合利用,忽视了“三水”统观统管。分析探讨华北平原当前治理地下水超采的措施,指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是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的理论体系,要认识到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指导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由此提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可以并且应当作为华北平原及其他类似地区治水的战略指导思想。(5)探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生态脆弱区治理中的应用。总结前人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的理论及实践,发现,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水资源是引导黄土高原地区治理的关键。因此,应当运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来探讨解决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通过流域水资源特性及脆弱性分析,初步探讨指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的治理要以生态恢复和发展生产为目标,以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为基础,以降雨引渗为手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促进降雨引渗的自然条件和人工措施,初步提出并探讨了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海绵农田”的设想。
任志艳[7](2015)在《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方略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文中指出气候变化引发一系列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主动调整人类行为以适应气候变化,是人地关系的新表现。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属于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新视角。气候变化适应研究重点转向微观、短时间、区域尺度研究,特别是对典型区域进行综合研究,尤其是人类活动集中聚集的城市群、气候带过渡区和气候变化敏感区等的研究,能为气候变化适应提供集群信号和最明显的适应反馈作用。因此,实证研究和区域研究是气候变化适应研究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关中地区是南北气候过渡带,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冲击。区内人口众多,社会经济活动丰富,生态环境压力巨大。气候变化影响之下,积极适应气候变化是关中地区面临的主要任务。关中地区五市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组合、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可以为气候变化适应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证案例。因此,本研究以关中地区的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和铜川五市为研究区,运用Excel、SPSS、Arc.GIS软件对社会、经济、气候、环境和灾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表征,主要从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以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和探索气候变化适应理论与过程,分析气候变化与人类适应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出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方略、适应模式和适应对策。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研究,能够完善气候变化适应理论,丰富气候变化适应的区域实证研究,对提高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为:(])气候变化适应理论创新对气候变化适应理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提出了气候变化适应圈层论、气候变化适应系统论、气候变化适应极缘论。大胆探索了气候变化适应过程,分析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机制,提出了包含气候经向适应链、气候纬向适应带、气候经纬适应网的复杂适应系统的气候变化适应复合过程。(2)关中地区气候变化与适应度评价采用关中地区31个气象站点,1960-2011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从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年代变化和空间变化,分析关中地区52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52年来,关中地区气温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而降水量呈现出缓慢减少的总体趋势;气温和降水变化在冬季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在春、夏、秋季呈非常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也显示了该地区气温升高的同时降水量减少的暖干化趋势。气候变化导致灾害尤其是气候灾害频发,通过关中地区历史灾害的研究和近11年灾害统计分析,研究关中地区各市灾害影响,以部分地获得关中地区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信息。为定量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程度,对关中地区农业气候变化适应度和综合气候变化适应度进行了评价。(3)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FBDD优化发展方略为促进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开展区域气候变化适应FBDD优化发展方略,对关中地区进行从上至下的宏观引导和行为规范。从气候变化适应的意识和行动上,探索提出了气候友好适应方略,把气候友好适应意识转化为气候友好适应行为。在区域宏观气候适应的政策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气候捆绑适应方略,把气候适应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分别进行捆绑,实现多赢的目标。在关中地区气候应对的宏观制度上,大胆提出了气候义务适应方略,通过气候义务教育、气候义务劳动、气候义务纳税和气候义务兵役等制度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气候责任和气候义务的落实,以实现气候文明。由于气候变化集中表现为气候灾害,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主要是对气候灾害的适应,为此尝试提出了气候灾害适应方略。(4)关中地区典型城市气候变化适应3C模式选择为提高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力,选取位于关中地区中、东、西的三个典型城市:西安、渭南、宝鸡三市,分别以工业、农业和旅游业作为三市的气候适应产业,以西安市城市经济发展、渭南市农业节水和宝鸡市生态旅游为出发点,探索提出了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3C模式:包括西安市低碳循环经济气候适应组合模式、渭南市节水农业气候适应综合模式和宝鸡市生态旅游气候适应分区分层复合开发模式,以实现关中地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永续适应、持续适应和绿色适应。(5)关中地区区域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升策略气候变化适应主要是人类社会针对气候变化进行的行为调整。因此,为提升公众气候变化适应能力,需要开展从下至上的个人行为微观调控,以约束、限制和调整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以适应气候变化。气候变化适应能力主要取决于公众的气候适应意识、气候适应态度、气候适应行动以及政府调整公众气候适应能力的措施,主要通过公众自我调整和政府调控引导实施。本研究通过理论探索和关中地区五市的实证研究,构建了促进关中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气候变化适应模式,提出了区域气候变化适应的综合适应方略和适应能力提升策略。本研究丰富了气候变化适应研究的理论积累和实践案例,研究中的适应方略探索、适应模式研究和适应策略提出在区域气候变化适应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梁利红[8](2014)在《坝上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农业环境效应及其方略 ——以河北省康保县为例》文中认为研究区康保县位于河北省坝上高原,属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是京津冀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自2000年以来,该县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有了明显的变化,对当地及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在从宏观综合考察与微观监测与测定两个层面,分析综合经过10多年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所产生的农业环境效应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方略。全文主要内容如下:一、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和多次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等,对其自然、经济和社会基本概况做了阐述,分析了当地生态地理系统的退化机制,并指出当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谢高地等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和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对康保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包括生态系统生产力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及各乡镇生态系统服务强度评价等。二、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引起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进而产生环境效应。通过生态环境建设初期与生态环境建设10多年后的土壤养分、水分、风蚀状况的实地监测与分析,并与气候、植被、生物的变化和水土保持效果的定性分析相结合,得出生态环境建设前后生态环境建设变化及影响。三、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 isal, PRA)的半结构访谈法(Semi-structured Interview),通过与政府部门人员及农户群众的直接接触,获得可靠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态环境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生态环境建设方略及分区生态环境建设途径。本文研究结论为:①生态退化背景条件是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驱动因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根源是当地人口激增与贫困。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面,该县生态系统气候生产潜力有待于进一步开发;1996-2012年,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最多,林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最多;生态系统总价值对当地的贡献由大到小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园地;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强度相对较高的有耕地、林地和草地。③生态环境建设的农业环境效应方面,草地、灌木林地对土壤养分、含水量的保持具有明显的效果,牧草地是当地最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草灌结合是治理当地生态环境的最好模式;林草地面积及盖度的增加,减少了土壤风蚀量、大风日数及扬沙天气,改善了当地气候。总之,通过近10余年的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杜昌建[9](2014)在《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是有效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在提高人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关行为能力的基础上,可以使广大社会成员自觉遵守自然生态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环节。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理念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生态主张的基础上,以国内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与当前我国公民整体生态文明素质不高的现状为出发点,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途径,以多种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公民生态文明素质为落脚点,借助理论论证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以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生态观、培养生态公民为最终目标,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观点和主张。论文导言部分对相关研究现状作出了评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等。第一章着重分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二章在梳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第三章则梳理了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渊源,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生态文明思想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同时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培养生态公民,并把这一目标细化,进而围绕教育目标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第五章首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方面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建构,其次从保障机制、动力机制与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施教队伍、教育方式和区域差异等方面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第六章在前一章宏观体制机制建构的前提下,具体论述了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三大途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生态文明教育,进而给出了生态文明教育落实的一些具体方法。论文的结束语在简要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预测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教育目标界定不一的现状,本文从教育的本质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性质方面把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确立为培养具备科学生态观及相关行为能力的生态公民,并对科学生态观与生态公民的内涵进行界定。同时,本文从人的心理结构与知行关系角度把这一目标进行细化,以利于在实践中操作。文中还强调要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我国正规国民教育体系,以使其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本文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机制建构,从理论上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
张玉斌,王昱程,郭晋[10](2014)在《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文中提出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现实需求、理论发展与不足之处;基于水土保持学、土壤学、生态学、土地利用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理论内涵、评价体系与方法、评价过程和工作流程;并建议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加强不同类型区、多尺度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特征、评价指标的研究。
二、21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方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文明导向下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意蕴与实现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和说明 |
1.4 研究创新点 |
2 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意蕴: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2.1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绿色发展思想 |
2.1.1 和谐思想:“自然—社会—人”有机整体论 |
2.1.2 效率思想: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绿色生产力 |
2.1.3 可持续思想:辩证唯物论中的自然力思想 |
2.2 理论继承与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 |
2.2.1 新中国成立初期朴素绿色发展思想 |
2.2.2 改革开放初期可持续发展思想 |
2.2.3 21世纪前后可持续发展科学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
2.2.4 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 |
2.3 内涵界定:农业绿色发展的“三层次”与“三内容” |
2.3.1 农业绿色发展包含理念、手段、目的三层次 |
2.3.2 农业绿色发展涵盖低碳性、经济性、安全性三方面 |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演变与实践进展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演变 |
3.1.1 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孕育阶段:聚焦数量兴农(1949~2001年) |
3.1.2 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初建阶段:聚焦质量兴农(2002~2015年) |
3.1.3 绿色导向的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化阶段:聚焦绿色兴农(2016年至今) |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进展 |
3.2.1 农业绿色发展形成社会共识 |
3.2.2 化学投入品倒U型增长已经生成 |
3.2.3 粮食安全与餐桌安全稳步提升 |
3.2.4 增产不增收困境有所缓解 |
4 基于实证评价的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困境及制约因素分析 |
4.1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结果分析 |
4.1.1 评价指标选取 |
4.1.2 指标数据、权重及指数计算模型 |
4.1.3 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
4.2 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困境及制约因素分析 |
4.2.1 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困境 |
4.2.2 农业绿色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5 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方略 |
5.1 坚持党领导下的农业绿色发展理念 |
5.1.1 充分认识坚持党领导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 |
5.1.2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形成绿色自觉 |
5.2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2.1 建立稳定的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体系 |
5.2.2 完善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深拓农业多功能性 |
5.3 建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
5.3.1 健全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
5.3.2 构建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
5.4 建设农业投入要素清洁化工程 |
5.4.1 发展高效农业,推行农业低碳生产 |
5.4.2 构建“资源源头管控、产地环境监控、产业准入严控”体系 |
5.5 构建全社会参与机制 |
5.5.1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体系 |
5.5.2 构建利益风险共建共担共享的参与机制 |
6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工程景观生态研究现状 |
1.2.2 水库工程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
1.2.3 生态弹性景观研究现状 |
1.2.4 水库水土保持景观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出山店水库工程概况 |
2.2 自然概况 |
2.2.1 自然条件 |
2.2.2 矿产资源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1 平桥区 |
2.3.2 浉河区 |
2.3.3 研究区 |
2.4 生态环境现状 |
2.5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
2.5.1 水土流失 |
2.5.2 水土保持 |
2.6 小结 |
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方案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处理 |
3.2.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3.4 难点、可行性及创新点 |
3.4.1 难点及解决办法 |
3.4.2 可行性 |
3.4.3 创新点 |
3.5 小结 |
4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基本概念与理论 |
4.1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 |
4.1.1 水土保持 |
4.1.2 景观与弹性 |
4.1.3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 |
4.2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 |
4.3 小结 |
5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单元划分与景观要素 |
5.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 |
5.1.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原则 |
5.1.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步骤 |
5.1.3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结果 |
5.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要素 |
5.3 小结 |
6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分析 |
6.1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 |
6.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1.2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矩阵 |
6.1.3 基于地形基础上的定量分析 |
6.1.4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幅度分析 |
6.1.5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速度分析 |
6.1.6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结果 |
6.2 出山店水库生态脆弱性评价 |
6.2.1 评价指标体系 |
6.2.2 指标数据标准化 |
6.2.3 评价指标权重 |
6.2.4 生态脆弱性评价 |
6.2.5 出山店水库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
6.3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6.3.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及原则 |
6.3.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计算方法 |
6.3.3 林地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1) |
6.3.4 草地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2) |
6.3.5 耕地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3) |
6.3.6 水域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4) |
6.3.7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
6.4 出山店水库生态景观基本特征分析 |
6.4.1 水土保持景观要素特征指标 |
6.4.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景观要素特征分析 |
6.5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模型及指标体系 |
6.5.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模型 |
6.5.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指标体系 |
6.6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分析评价 |
6.6.1 模型指标计算 |
6.6.2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计算结果 |
6.6.3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结果分析 |
6.7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区域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
1.2 遥感和水土流失概念与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 |
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域概况 |
2.1 地理区域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地资源 |
2.5 土壤资源 |
2.6 生物资源 |
2.7 水文概况 |
2.8 社会经济 |
2.9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情况 |
2.9.1 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
2.9.2 水土流失类型与分布 |
2.9.3 水土保持现状 |
3 黑土耕地本底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分析 |
3.1 耕地本底值获取方法与途径 |
3.1.1 基础数据 |
3.1.2 本底值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 |
3.2 本底值遥感调查研究方法 |
3.3 黑土耕地本底分布情况 |
3.3.1 总体分布 |
3.3.2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布 |
3.3.3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坡度分级分布 |
3.4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析评价 |
3.5 小结 |
4 黑土耕地变化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评价 |
4.1 黑土耕地遥感辨识与空间提取技术 |
4.1.1 基础遥感数据源 |
4.1.2 解译技术路线 |
4.1.3 技术实现过程 |
4.1.4 解译结果与分析 |
4.2 黑土耕地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界定技术 |
4.2.1 基础数据 |
4.2.2 技术路线 |
4.2.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统 |
4.2.4 土壤侵蚀模型 |
4.2.5 数据处理与模型计算 |
4.2.6 解译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5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遥感评价 |
5.1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实施 |
5.2 水土流失防治农业生态开发工程实施 |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 |
5.3.1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典型评价 |
5.3.2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总体评价 |
5.3.3 保护黑土耕地效果评价 |
5.3.4 经济效益评价 |
5.3.5 社会效益评价 |
5.4 小结 |
6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建议 |
6.1 区域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1.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土保持区划格局 |
6.1.2 水土保持区划总体防治方略 |
6.1.3 水土保持区划分区防治建议 |
6.2 策略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 |
6.2.2 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 |
6.2.3 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
6.3 技术支持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3.1 开展科学研究 |
6.3.2 组织技术示范与推广 |
6.3.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1.1 丰富治水理论 |
1.1.2 指导治水实践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古代治水思想与实践 |
2.1 黄河防洪 |
2.2 农田水利 |
2.3 水力航运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 |
3.1 当代治水的要求 |
3.2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产生背景 |
3.2.1 泾惠渠的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问题 |
3.2.2 引黄灌区的次生盐渍化问题 |
3.3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产生过程 |
3.4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体系 |
3.4.1 三水统观统管的理论内涵 |
3.4.2 三水统观统管的理论基础 |
3.5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基本思路 |
3.6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实践指导 |
3.6.1 灌区的水管理 |
3.6.2 城市的水管理 |
3.6.3 生态脆弱区的水管理 |
3.6.4 跨流域调水中的水管理 |
3.7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实施的保障 |
3.7.1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实施要依靠科技进步 |
3.7.2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实施要依靠法律制约 |
3.7.3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实施要依靠道德规范 |
3.8 小结 |
第四章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成功例证 |
4.1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治理灌区次生盐渍化问题中的应用 |
4.1.1 灌区盐渍化及渍涝灾害的防治 |
4.1.2 灌区地下水超采问题的出现及治理 |
4.2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解决西安水荒中的应用 |
4.2.1 西安的供水短缺问题 |
4.2.2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应用 |
4.2.3“群峪协井,两水并用”供水方略 |
4.2.4 应用成效及深化发展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解决大区域水问题的应用探讨 —以华北平原为例 |
5.1 华北平原概况 |
5.2 水文生态失衡问题 |
5.2.1 地表水过度开发 |
5.2.2 地下水严重超采 |
5.2.3 水污染严重 |
5.3 华北平原水文生态失衡问题的分析 |
5.3.1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的治理 |
5.3.2 对治理举施的探讨及分析 |
5.4 总体思路及建议 |
5.4.1 防治地下水位下降 |
5.4.2 防治地下水污染 |
5.4.3 基本治理策略 |
5.5 三水统观统管应用拓展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生态脆弱区的应用探讨 ——以黄土高原为例 |
6.1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实践及理论 |
6.1.1 新中国成立前的黄土高原实践及理论 |
6.1.2 新中国成立后的黄土高原实践及理论 |
6.2 黄土高原水资源特性分析 |
6.2.1 降水特征 |
6.2.2 径流特征 |
6.2.3 地下水特征 |
6.2.4 特征分析 |
6.3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特征与水土流失的探讨 |
6.4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特征与农业生产的探讨 |
6.5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应用 |
6.6 黄土高原治理措施探讨 |
6.6.1 小流域综合治理 |
6.6.2 强化人工引渗 |
6.6.3 建设海绵农田 |
6.7 成功的范例 |
6.8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方略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气候变化适应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气候变化适应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气候变化适应研究进展 |
1.2.3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2.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研究区区位特征及概况 |
2.1 关中地区研究的重要性 |
2.2 关中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2.2.2 地质地貌与地形地势 |
2.2.3 水气资源状况 |
2.3 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评价 |
2.3.1 关中地区各市社会经济发展分析与评价 |
2.3.2 关中地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与趋势 |
2.3.3 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原因解析 |
第3章 气候变化适应理论基础与集成创新 |
3.1 适应和气候变化适应的相关概念 |
3.1.1 适应的概念 |
3.1.2 相关概念辨析 |
3.1.3 气候变化适应 |
3.2 理论基础 |
3.2.1 系统论 |
3.2.2 适应论 |
3.2.3 复杂适应系统论 |
3.2.4 循环经济理论 |
3.2.5 人地协调论 |
3.2.6 可持续发展论 |
3.3 气候变化适应理论 |
3.3.1 气候变化适应圈层论 |
3.3.2 气候变化适应系统论 |
3.3.3 气候变化适应极缘论 |
3.4 气候变化适应过程探索 |
3.4.1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 |
3.4.2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过程 |
3.4.3 气候变化综合适应过程 |
第4章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及适应度评价 |
4.1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与灾害影响 |
4.1.1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 |
4.1.2 关中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及影响 |
4.2 关中地区农业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 |
4.2.1 农业气候变化适应度模型构建 |
4.2.2 关中地区农业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分析 |
4.3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综合适应度评价 |
4.3.1 气候变化适应度概念及研究 |
4.3.2 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3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方法 |
4.3.4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分析 |
第5章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FBDD优化发展方略 |
5.1 气候友好适应方略 |
5.1.1 气候友好研究进展 |
5.1.2 气候友好适应 |
5.1.3 气候友好适应机制 |
5.2 气候捆绑适应方略 |
5.2.1 资源节约型气候捆绑适应 |
5.2.2 环境保护型气候捆绑适应 |
5.2.3 经济发展型气候捆绑适应 |
5.3 气候义务适应方略 |
5.3.1 气候义务与气候文明 |
5.3.2 气候义务发展阶段 |
5.3.3 气候义务实现途径 |
5.4 气候灾害适应方略 |
5.4.1 气候变化与气候灾害 |
5.4.2 气候变化适应与气候灾害适应 |
5.4.3 气候灾害适应体系 |
第6章 关中地区典型城市气候变化适应3C模式选择 |
6.1 西安市低碳循环经济气候适应组合模式 |
6.1.1 低碳循环经济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
6.1.2 西安市概况及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6.1.3 西安市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 |
6.1.4 西安市低碳循环经济气候适应模式实施 |
6.2 渭南市节水农业气候适应综合模式 |
6.2.1 渭南市概况 |
6.2.2 渭南市气候变化 |
6.2.3 渭南市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 |
6.2.4 渭南市农业节水气候适应模式实施 |
6.3 宝鸡市生态旅游气候适应复合开发模式 |
6.3.1 宝鸡市概况及气候变化 |
6.3.2 宝鸡市旅游资源 |
6.3.3 气候变化对宝鸡市旅游资源的影响 |
6.3.4 宝鸡市生态旅游气候适应分区分层开发模式 |
第7章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升策略 |
7.1 重视气候适应思想基础 |
7.1.1 提高环保意识 |
7.1.2 加强节能理念 |
7.1.3 转变消费观念 |
7.1.4 增强适应认知 |
7.2 形成社会公众广泛参与 |
7.3 关注气候适应行为养成 |
7.3.1 建立公众环保型生活方式 |
7.3.2 形成公众气候友好型消费方式 |
7.3.3 构建公众低碳生活模式 |
7.4 提高政府气候适应调控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坝上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农业环境效应及其方略 ——以河北省康保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状况 |
1.2.2 坝上地区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概况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康保县生态环境辨识及系统分析 |
3.1 康保县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3.1.1 土地沙漠化 |
3.1.2 草原退化 |
3.1.3 自然灾害频发 |
3.2 康保县生态环境退化机制分析 |
3.2.1 生态退化的关键因子 |
3.2.2 康保县生态环境退化机理分析 |
3.3 康保县生态地理系统的分析 |
3.3.1 康保县生态系统生产力分析 |
3.3.2 康保县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分析 |
3.3.3 各乡镇生态服务价值 |
3.3.4 各乡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强度 |
第四章 康保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农业环境效应 |
4.1 防治土壤风蚀的效应 |
4.1.1 研究方法 |
4.1.2 结果分析 |
4.1.3 结论与建议 |
4.2 提高土壤养分的效应 |
4.2.1 土壤养分监测地方的选定与研究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4 结论与建议 |
4.3 土壤涵养水分的效应 |
4.4 其它农业自然环境的效应 |
4.4.1 气候效应 |
4.4.2 生物效应 |
4.4.3 水土保持效应 |
第五章 康保县生态环境建设的方略 |
5.1 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与指导原则 |
5.1.1 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
5.1.2 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原则 |
5.2 康保县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 |
5.3 生态环境建设重点 |
5.3.1 草原生态体系建设 |
5.3.2 农田生态体系建设 |
5.3.3 森林生态体系的建设 |
5.4 生态环境建设的方略 |
5.4.1 调整生产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 |
5.4.2 退耕还林还草与退牧还草 |
5.4.3 建设基本农田 |
5.4.4 建立农田草场防护林 |
5.5 分区生态环境建设方略 |
5.5.1 北部低山丘陵区 |
5.5.2 东部缓坡丘陵区 |
5.5.3 南部波状平原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6.2.1 创新 |
6.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 |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点 |
一、生态与文明 |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三、生态文明的特点 |
第二节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特点 |
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环境教育阶段( 1972-1992) |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阶段(1992-2003) |
三、生态文明教育阶段(2003-至今)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 |
二、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成因 |
第三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一、人类源于自然并且依赖自然 |
二、实践活动使自然人化 |
三、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和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毛泽东强调利用自然、节约资源的思想 |
二、邓小平重视控制人口、法制环保的思想 |
三、江泽民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节能环保思想 |
四、胡锦涛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思想 |
第三节 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主要生态文明思想 |
一、继承我国古代的合理生态文明思想 |
二、借鉴西方现代的相关生态文明思想 |
第四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 |
一、生态文明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二、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目标 |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
一、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确立原则 |
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 |
第五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机制建构与实施原则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体制建构 |
一、宏观: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整体教育方案 |
二、中观:以企业为主体,形成教育主要阵地 |
三、微观:以个人为基点,实现教育全覆盖 |
四、横向:借助环保组织,提升教育影响力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 |
一、保障机制 |
二、动力机制 |
三、评价机制 |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 |
一、施教主体的多元性 |
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
三、教育实践的参与性 |
四、教育区域的差异性 |
第六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
一、家庭生态文明教育 |
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 |
三、社会生态文明教育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法 |
一、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
三、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运用要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现状 |
1.1现实需求 |
1.2评价发展与现状 |
2评价理论 |
2.1基本内涵 |
3评价体系与方法 |
3.1评价目的与原则 |
3.2评价依据 |
3.3评价分类体系 |
3.4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
3.5评价过程和工作流程 |
4结论与建议 |
四、21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方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文明导向下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意蕴与实现方略[D]. 李学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2]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D]. 徐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D]. 张延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6]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建莹. 长安大学, 2016(02)
- [7]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方略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D]. 任志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4)
- [8]坝上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农业环境效应及其方略 ——以河北省康保县为例[D]. 梁利红. 首都师范大学, 2014(10)
- [9]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杜昌建.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
- [10]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 张玉斌,王昱程,郭晋.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