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及治理对策

长江上游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及治理对策

一、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及其治理方略(论文文献综述)

赵雪[1](2021)在《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文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为综合治理黄河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了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实施,中国政府争取到苏联的技术援助,并以苏联的治河理念为指导。有关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关注。而这段被尘封的历史本身,既直接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同时还记刻下新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对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中的苏联援助研究,是通过社会调研及主要运用史料学的方法,在档案和各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水利、林业、农业等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将该时期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活动、苏联理念对中国治黄的影响、苏联援助治黄的意义和问题等内容作为考察视角,以对中国黄河治理史、中苏关系史等进行拓展性与深入性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中的苏联援助研究,主要围绕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启动、治理黄河中苏联援助的内容、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与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整理与探讨,并从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治理黄河的援助,始终受到中苏关系发展与变化的影响。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是苏联对中国治理黄河提供援助的重要前提,而中苏关系的恶化是苏联给予中国治理黄河的援助半途而废的根本因素。中苏关系的恶化不仅导致了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工作的中断,而且直接影响到当时黄河综合治理规划目标的实现。

刘波,黄勤,杨理珍[2](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效应评价》文中指出构建3个维度、1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以长江经济带36个城市为单元,对"人—水—地"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近十年来,长江经济带"人—水—地"耦合协调水平总体较低,人、水、地之间的矛盾突出;36个城市耦合协调度呈下游—上游—中游递减;基于水生态本底和耦合协调度两方面,36个城市可划分为三类区域——均衡型、低水平均衡型和失衡型。最后,提出推进"人—水—地"从低级共生走向高级耦合,要尊重自然规律,以水定地、以水定人,建立健全流域综合治理体系,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道路,按照三类区域因地制宜、因区施策,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加强区域协同和联动。

梅士伟[3](202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通过人力资本增值而为现代社会提供强大的发展内驱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历经建国以来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革新,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教系统。然而,由于高等学校(本论文研究对象限定为我国公办高等学校)外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市场参与机制不规范、社会公众参与不充分,内部治理结构失衡、主体道德行为失范、权力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高校腐败易发频发,关键领域问题凸显,大案要案警钟不断,窝案串案时有发生,制约大学的教育教学、学术创造、服务社会、文化赓续使命,消解其学术本质和公益属性,弱化其道德标高和社会公信力,迟滞“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设步伐。高校腐败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折射出现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已无法满足党和国家及社会公众的需要。因而,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连带,是“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价值依归,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结构转向。我国现行高校腐败治理主要基于政府作为高校举办者的地位,通过执政党和政府及作为其政治属性延伸的高校党委行使腐败治理权力,对高校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行使者实施控制、监督、惩治,保证高校权力结构的合理化与权力运行的规范化,达到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治理目标。而从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高校办学资金来源日益多样化,多元利益相关者愈来愈迫切地要求与政府主体共同参与高校腐败治理。在治理理论的引导下,处理多元利益主体对高校的利益诉求,进一步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成为高校反腐倡廉的“新边疆”。因而,本文基于治理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以高校腐败治理机制为研究对象,围绕“高校腐败的表现样态与成因机理”“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容结构与绩效评价”“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生问题与优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治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进行理论阐释,揭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是“动力系统、控权逻辑、规则供给、行动框架”的统一,进而厘清各要素的实质内涵。通过治理系统的外部情境和内部环境解构治理动力,通过权力监督、制约与惩治的合理性、有效性分析控权逻辑,通过规则体系与规则生成阐释规则供给,通过合法性逻辑下的结构化行动、工具性逻辑下的专项式整治与情境性逻辑下的参与式合作梳理行动框架,从学理层面理清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涵。随后,对高校腐败治理的演进历程进行考察。按照时间序列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反腐败工作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并梳理出每个阶段治理机制的主要特征。(1)1949-1978年,以思想改造为核心,以运动式批判为主导;(2)1978-1989年,以纠正行风为特征,以整风式拒腐为主导;(3)1989-2002年,以遏制寻租为基础,以专项式打击为主导;(4)2002-2012年,以体系建设为中心,以系统化惩防为主导;(5)2012至今,以顶层设计为重点,以制度化治本为主导。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逻辑:动力系统---从权威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控权逻辑---从权力监督向“监督-制约”均衡转变,规则供给---从强制供给向协商供给转变,行动框架---从运动式向专项式和制度化转变。再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高度关注高校教职员工对高校腐败治理的心理感知,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与三级编码方法梳理出目前高校腐败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两种具体机制: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并分别探讨两类机制的具体构成,包括科层治理机制所涵盖的控制、监督、惩治、制度建设、问责,以及网络治理机制所涵盖的信任、合作、制约、技术创新、文化惯例等要素的确切内涵,从而系统构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结构模型。复次,鉴于高校腐败治理的实践性,运用量化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高校腐败治理中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遵循“网络治理机制---科层治理机制---腐败治理绩效”的主体关系,经由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应然样态,即高校腐败治理的完整运行体系应当是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的整合体。最后,结合高校腐败治理机制过程的演进分析,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高校腐败治理机制面临的运行困境,一是机制目标的导向性在内外碰撞中被消解,二是机制主体的协调性在制度形塑中被弱化,三是机制运行的合法性在现实安排中被割裂。据此,从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整合与互动的角度,提出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建议。一是重塑行动者的主体性,二是提升治理动力的集成性,三是强化治理过程的协同性,四是重点强化问责、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研究中国高校腐败治理机制问题,在目前来看只是一个开始。本文运用治理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的框架,来探讨和设计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体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一是立足治理理论视角来探讨中国高校腐败控制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二是基于扎根理论方法,从高校腐败研究的制度、体制层面深入到高校腐败治理的具体机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三是统合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剖析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结构模型与绩效水平,提出优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孙曈[4](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龙安雨[5](2020)在《长江上游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群体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上游鱼类种类丰富,特有种类比例较高,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向家坝和溪洛渡等大型水电站在该江段相继修建,这些已修和拟修的水电站将影响鱼类栖息地环境,加剧生境破碎化。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和短身金沙鳅(J.abbreviata),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平鳍鳅科(Balitoridae),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也是金沙鳅属仅有的两个种。这两种鱼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均产漂流性卵、底栖杂食性,分布区域基本重叠,但是它们之间也有明显差别,如鳍条数目,体表鳞片,种群大小等,是研究物种适应性进化的良好对象。因此研究其群体遗传多样性有助于阐明近缘同域分布种类的适应性进化,也有助于了解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为长江上游金沙鳅属鱼类的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16-2018年在长江上游共采集136尾中华金沙鳅和90尾短身金沙鳅,采用线粒体DNA(Cyt b和D-loop)序列和微卫星DNA(SSR)分子标记对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群体遗传多样性开展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中华金沙鳅:长江上游巴南、江津、合江、宜宾、犍为、巧家、宁南和攀枝花等8个中华金沙鳅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1)线粒体DNA(D-loop和Cyt b)序列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分别为0.999和0.947,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0182和0.0046,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群体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大小差别不大。微卫星分析结果同样显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平均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709-0.861,平均观测杂合度范围为0.867-0.909。(2)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中华金沙鳅无显着地理遗传分化,但线粒体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和网络结构图揭示了存在群体内遗传分化,形成三个谱系,基于微卫星标记的贝叶斯分类和主坐标分析也表明群体内分为3个类群,提示缺乏长期亚群体隔离和高水平基因流。(3)种群历史动态分析显示,中华金沙鳅在历史上曾发生过群体扩张事件,扩张时间约在更新世第四间冰期。2. 短身金沙鳅:长江上游巴南、合江和犍为3个短身金沙鳅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1)基于线粒体DNA(D-loop和Cyt b)序列表明短身金沙鳅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单倍型多样性(Hd)分别为0.411和0.278,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0005和0.0004,各群体之间的遗传多样性高低差别不大;而微卫星分析结果表明其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平均期望杂合度范围和平均观测杂合度范围分别为0.637-0.692和0.856-0.890。(2)AMOVA分析表明短身金沙鳅无显着地理遗传分化,线粒体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和网络结构图也暗示没有发生遗传分化,基于微卫星标记的贝叶斯分类和主坐标分析结果也与线粒体结果相吻合。(3)基于K2P模型计算两种金沙鳅的种间单倍型遗传距离较低,在遗传距离上没有明显种间间隔(species gap),说明这两种鱼物种分化时间比较晚。(4)种群历史动态分析显示,短身金沙鳅在历史上发生过群体扩张事件,扩张时间在更新世第四间冰期。(5)鉴于到长江上游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利用,建议加强对鱼类资源和遗传多样性的监测和研究。

彭建兵,兰恒星,钱会,王文科,李荣西,李振洪,庄建琦,刘鑫,刘世杰[6](2020)在《宜居黄河科学构想》文中认为黄河问题表象于河,形成于域,根植于地。针对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地球科学问题特点及挑战,本文提出了"宜居黄河"科学构想,旨在构建一个包括"安全黄河"、"绿色黄河"、"生态黄河"、"和谐黄河"和"智慧黄河"5大核心内容的体系完善的宜居黄河研究科学架构,并对这5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和关键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其中,(1)安全黄河立足于工程地质学,研究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及其灾害效应,以保障地质安全需求,构建安全黄河体系;(2)绿色黄河立足于水文地质学,研究黄河流域水循环过程及其水土环境变化效应,构建绿色黄河体系;(3)生态黄河立足于环境地质学,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演化规律及其生态屏障效应,构建生态黄河体系;(4)和谐黄河立足于资源地质学,研究黄河流域资源开发与人地协调的发展模式,构建和谐黄河体系;(5)智慧黄河立足于大数据及信息科学,研究黄河流域地学信息集成与智慧决策平台,构建智慧黄河体系。这5个部分相互支撑融合,共同解决宜居黄河的核心关键问题,从而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最终形成造福中华民族的"幸福黄河"起到科技支撑作用。

胡筠怡[7](2018)在《高寒森林植物残体输入对溪流生产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陆地和河岸带凋落的植物残体输入在淡水水域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低级别溪流中,由于营养水平及初级生产力低下,这类异源有机物是水生生物的主要碳源和养分来源。但已有研究很少关注植物残体输入对溪流整个浮游生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川西高寒森林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森林碎屑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研究高寒森林植物残体输入对溪流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浮游生物群落净生产力的影响对认识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跨生态系统交流和水源涵养地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以岷江上游高寒森林源头溪流为研究区域,设置3组对照实验,每组实验均设无植物残体输入、非木质残体输入、木质残体输入、非木质和木质残体同时输入四种处理的溪流样点,以浮游生物群落净生产力为研究对象,采用黑白瓶测氧法测定生产力,从非木质残体输入量,植物残体有机碳和养分含量、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溪流环境因子等因素着手研究了在生长季节中高寒森林植物残体输入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浮游群落净生产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节中,硅藻和蓝藻是岷江上游高寒森林溪流中的主要藻类,直链藻属、脆杆藻属和短缝藻属是优势藻属。溪流浮游植物的各群落结构因子受到植物残体输入、溪流分组和时间及其交互作用极显着的影响,且在不同分组和不同处理下表现出了相似的趋势,各因子的均值大小表现为有木质残体输入>有非木质残体输入。去除植物残体输入能够提高溪流中浮游植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等。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还受到溪流非木质输入量,植物残体化学指标和溪流环境因子的影响;(2)不同处理、不同分组浮游群落净生产力变化范围为-0.44gO2·(m3·d)-10.95 gO2·(m3·d)-1。非木质残体和木质残体的输入、溪流分组、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溪流浮游植物群落净生产力的影响极显着。在生长季节中,植物残体的输入能够提高溪流浮游生物净生产力,浮游群落净生产力与非木质残体输入量和植物残体C/N密切相关。不同处理下溪流中浮游植物群落净生产力的变化趋相似,其值大致表现为有非木质残体输入>有非木质和木质残体输入>有木质残体输入>无植物残体输入;(3)森林溪流环境因子在不同处理下对溪流浮游群落净生产力的影响不同。在有植物残体输入时,溪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浮游群落净生产力。综上所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受到了高寒森林植物残体输入和溪流环境因子的影响,这对于了解高寒森林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机制有重要的意义。高寒森林植物残体输入显着地提高了浮游植物群落净生产力,浮游植物群落净生产力还与溪流环境因子和浮游群落结构相关,这对于认识外源性有机物输入对溪流生产力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本研究通过对照实验探究植物残体对高寒森林溪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浮游群落净生产力的影响,总结出了在生长季节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浮游群落净生产力在有非木质残体输入、有木质残体输入、有非木质和木质残体输入、无植物残体输入溪流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差异以及浮游群落净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对深入认识外源性有机物对森林溪流生态系统影响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对于认识淡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谭羽[8](2017)在《岷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对凋落叶腐殖化过程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森林凋落叶腐殖化过程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腐殖物质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动物在凋落叶腐殖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受凋落叶质量和气候环境的影响,使得已有相关人事并不清晰。因此,采用凋落物网袋法(排除土壤动物),在岷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内选取代表性植被的典型凋落叶为研究对象。具体为:高山草甸生态系统选取黄花亚菊(Ajanianubigena)和黑褐苔草(Carex atrofusca)凋落叶,高山森林生态系统选取方枝柏(Salix salturaria)和康定柳(Sabina paraqplesia)凋落叶,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选取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和红桦(Betula albbo-sinensis)凋落叶,山地森林交错带生态系统选取橿子栎(Quercus baronii)和岷江柏(Cupressuschengiana)凋落叶,干旱河谷生态系统选取抗子梢(Campylotropis delavayi)和岷江柏(Cuupressus cheniana)凋落叶,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选取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和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凋落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选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油樟(Chnnamomum longepaniculauum)凋落叶。于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研究了 7个生态系统内土壤动物对凋落叶△logK值和E4/E6值、腐殖质碳组成成分以及腐殖化度和腐殖化率的影响。以期更好地认识岷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腐殖化过程以及土壤有机质积累过程。在培养期内,土壤动物对高山森林、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叶△log K值的有显着作用,对其他生态系统的△log K值没有显着作用;对七个生态系统凋落叶的E4/E6值均有显着作用。土壤动物对不同时期和不同生态系统凋落叶腐殖化过程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腐殖物质结构越稳定,分子结构越简单。土壤动物对七个生态系统中凋落叶腐殖质碳含量均有显着作用。在研究期间,土壤动物促进了黄花亚菊、黑褐苔草、方枝柏、岷江柏(Montane Forest Ecotone)、抗子梢、岷江柏(Dry Valley)、麻栎和马尾松凋落叶腐殖质碳含量,抑制了康定柳、红桦、岷江冷杉、橿子栎、柳杉和油樟凋落叶的腐殖质碳含量。本研究发现,经过一年的培养期(样本较为完整),各个生态系统中腐殖质碳含量为(通过比较3.00mm孔径中凋落叶腐殖质碳):高山草甸>亚高山森林>山地森林交错带>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高山森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经过两年的培养期,凋落叶腐殖质碳含量主要体现为: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高山森林>山地森林交错带>亚高山森林>干旱河谷。土壤动物对干旱河谷生态系统凋落叶胡敏碳含量没有显着影响,对其他生态系统凋落叶胡敏酸碳含量均有显着影响。在研究期间,土壤动物对岷江柏(MFE)凋落叶胡敏酸碳含量具有抑制作用,对其他凋落叶胡敏酸碳含量都具有促进作用。土壤动物对亚高山森林、干旱河谷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凋落叶富里酸碳含量有显着影响,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显着影响。在研究期间,土壤动物显着促进了黄花亚菊、岷江柏(MFE)、抗子梢、岷江柏(DV)和麻栎凋落叶的富里酸碳含量,抑制了黑褐苔草、康定柳、方枝柏、红桦、岷江冷杉、橿子栎、柳杉和马尾松凋落叶富里酸碳含量。土壤动物对各个生态系统中凋落叶腐殖质碳累积量均有显着影响。在研究期间,土壤动物促进了黄花亚菊、黑褐苔草、抗子梢、岷江柏(DV)、麻栎凋落叶的腐殖质碳累积量;抑制了康定柳、方枝柏、红桦、岷江冷杉、橿子栎、岷江柏(MFE)、柳杉、油樟和马尾松凋落叶的腐殖质碳累积量。土壤动物对各个生态系统中凋落叶腐殖质碳净累积量均没有显着影响;凋落叶腐殖质碳净累积量主要表现为富集-降解-富集-降解-富集的趋势。在整个研究期间各个物种均表现出较高的腐殖化度。经过一年的培养期,各个物种凋落叶腐殖化度数据显示为:抗子梢(19.99-10.14%)>柳杉(9.82-7.56%)>马尾松(7.48-3.61%)>黄花亚菊(7.02-3.3%)>麻栎(6.63-0.42%)>岷江冷杉(6.59-2.5%)>岷江柏(MFE,5.69-1.68%)>岷江柏(DV,5.47-5.11%)>红桦(5.21-4.26%)>油樟(2.9-1.78%)>橿子栎(2.83-2.45%)>方枝柏(2.72-2.49%)>康定柳(2.26-1.16%)。土壤动物对高山森林和干旱河谷凋落叶的腐殖化度和腐殖化率均有显着影响。在研究期间,土壤动物促进了黄花亚菊、岷江冷杉、岷江柏(MFE)、抗子梢、麻栎和马尾松凋落叶的腐殖化度;抑制了康定柳、方枝柏、红桦、橿子栎、岷江柏(DV)、柳杉和油樟凋落叶腐殖化度。在研究期间,土壤动物促进了黄花亚菊、岷江冷杉、岷江柏(MFE)、麻栎和马尾松凋落叶腐殖化率;抑制了康定柳、方枝柏、红桦、橿子栎、抗子梢、岷江柏(DV)、柳杉和油樟凋落叶的腐殖化率。各个生态系统中凋落叶腐殖化度和腐殖化率基本上在第一年10月份达到最大值。腐殖化度和腐殖化率主要表现为:第一年和第三年的非生长季节、生长季节末期以及第二年生长季节均表现较高的腐殖化度和腐殖化率;第一年生长季节初期、第二年非生长季节和生长季节末期在土壤动物作用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综上,在岷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对凋落叶的腐殖化过程、腐殖质碳含量、富里酸碳含量、腐殖质碳累积量、腐殖质碳净累积量、腐殖化度和腐殖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显着作用。凋落叶的腐殖化过程与海拔高度的变化并无显着的相关关系,还主要受到凋落叶基质质量、气候条件、植被类型、生态系统内部微环境的影响。土壤动物在不同关键时期对凋落物碳净累积量、腐殖化度和腐殖化率有显着差异性。凋落叶腐殖质碳净累积量主要表现为富集-降解-富集-降解-富集的趋势。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对不同物种凋落物的腐殖质碳含量、富里酸碳含量、腐殖化度和腐殖质碳净累积量均有显着差异。这些结果对于更加清晰地了解岷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凋落物腐殖化以及土壤有机质积累等关键生态学过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廖姝[9](2017)在《岷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有机组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凋落叶分解是联系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土壤界面碳和养分循环的重要生态学过程。已有研究表明,土壤动物通过破碎、取食和影响微生物活性,进而作用于凋落叶分解过程。然而,受土壤动物自身食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土壤动物对凋落叶中不同难易分解程度化学组分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这种作用是否随气候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仍不清楚。因此我们提出以下科学假设:(1)土壤动物对凋落叶中易分解组分的影响更大;(2)土壤动物的影响随海拔升高而减弱。岷江流域海拔落差大于3500 m;海拔梯度上随气候条件的变化,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我们于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岷江流域不同海拔7个典型生态系统内各选取2种优势物种凋落叶,即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53 m;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45 m;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和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干旱河谷(1563 m;岷江柏 Cupressus chengiana和抗子梢Campylotropismacrocarpa)、森林—河谷交错带(2158 m;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uercus baroii)亚高山森林(3028 m;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和岷江冷杉 Abies faxoniana)、高山森林(3593;方枝柏Sabina salturaria和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及高山草甸(3989 m;黄花亚菊Ajania nubigena和黑褐苔草Carex atrofusca),采用不同孔径凋落物袋法(0.04 mm排除土壤动物,3 mm允许土壤动物进入),研究了不同分解时期土壤动物对13种凋落叶中水溶性(总水溶性、可溶性有机碳和总可溶性氮)、有机溶性、酸溶性和酸不溶性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3年分解,凋落叶中水溶性组分剩余0-39%,且土壤动物促进其分解。水溶性组分含量和残余量均与质量残余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动物对水溶性组分残余量的作用与其对质量残余量的作用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但这种作用受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较小。高海拔生态系统(亚高山森林、高山森林和高山草甸)凋落叶中水溶性组分含量在分解第一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土壤动物对不同生态系统凋落叶中水溶性组分含量和残余量的作用仅在分解第一年末期有显着差异,且该作用在低海拔生态系统中更强。分解末期,凋落叶中可溶性有机碳剩余2-28%,且土壤动物促进其分解;总可溶性氮剩余6-174%。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和残余量及总可溶性氮残余量均与质量残余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动物对可溶性有机碳和总可溶性氮残余量的作用与其对质量残余量的作用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且这种作用与土壤动物类群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但与优势度指数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总体上,凋落叶中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在高海拔生态系统高于低海拔生态系统。土壤动物作用下各生态系统凋落叶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在分解第一年差异显着,且这种作用在低海拔生态系统中更强。凋落叶中有机溶性组分在分解末期剩余5-52%,且土壤动物促进其分解。有机溶性组分含量和残余量均与质量残余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动物对有机溶性组分含量和残余量的作用均与其对质量残余量的作用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但均与土壤动物类群密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总体上,凋落叶中有机溶性组分含量和残余量在高海拔生态系统高于低海拔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对干旱河谷生态系统凋落叶中有机溶性组分残余量的作用最强。经过2-3年分解,凋落叶中酸溶性组分剩余19-64%。酸溶性组分含量和残余量均与质量残余量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动物对酸溶性组分残余量的作用与其对质量残余量的作用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且与土壤动物均匀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但与土壤动物类群密度、个体密度和优势度指数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总体上,凋落叶中酸溶性组分残余量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在亚高山森林达最高。土壤动物对各生态系统凋落叶中酸溶性组分残余量的作用仅在分解第一年生长季节有显着差异,且该作用在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低于其他生态系统。至分解末期,各物种凋落叶中酸不溶性组分剩余57-175%,且土壤动物抑制其分解。酸不溶性组分含量和残余量分别与质量残余量呈显着正、负相关关系。土壤动物对酸不溶性组分残余量的作用与其对质量残余量的作用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但与土壤动物类群密度和个体密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总体上,凋落叶中酸不溶性组分含量在高海拔生态系统更低而残余量更高。土壤动物对酸不溶性组分含量的作用在干旱河谷和高山草甸高于其他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类群结构对凋落叶分解的直接影响大于其作用于化学组分进而调控凋落叶分解的间接影响,且土壤动物类群密度是影响凋落叶分解的主要因子。相对而言,受土壤动物作用的有机溶性组分和可溶性有机碳对凋落叶分解的解释度较大,而酸不溶性组分的解释度最小。土壤动物对凋落叶中化学组分的影响在不同生态系统(海拔)有明显差异:(1)受土壤动物作用的易分解组分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在不同生态系统间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土壤动物对水溶性组分的影响在高山草甸促进凋落叶分解而在干旱河谷和亚高山森林抑制分解,对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在森林-河谷交错带和高山草甸促进分解,而对总可溶性氮的影响在亚高山森林抑制分解。(2)土壤动物对中等难易分解的有机溶性和酸溶性组分的影响在低海拔的亚热带森林和高海拔的高山草甸促进分解,而在其它生态系统抑制分解。(3)土壤动物对难分解的酸不溶性组分的影响则相反,即在低海拔的亚热带森林和高海拔的高山草甸抑制分解,而在其它生态系统促进分解。总体上看,土壤动物促进凋落叶中水溶性组分、可溶性有机碳和有机溶性组分分解,抑制酸不溶性组分降解,而对总可溶性氮和酸溶性组分的影响在不同分解时期有所差异。土壤动物对易分解组分的影响较大且这种影响在不同生态系统间的变异性也更大,而对难分解组分的影响较小且这种影响在中度海拔的生态系统中具有一致性。相对而言,土壤动物类群结构是调控凋落叶分解的主要因子,而在土壤动物作用下化学组分的变化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些结果在流域尺度上揭示了土壤动物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及其时空变异性。

杜耘[10](2016)在《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统筹流域绿色发展》文中研究表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国家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江流域发展的最新明确的战略定位。本文分析了长江流域的区位优势及其地位和作用;从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总体特征、流域不同区段生态环境特征及主要问题、自然灾害、水利工程影响等不同方面梳理和讨论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基于以上分析讨论,提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中需重点关注的相关领域。

二、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及其治理方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及其治理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
    第二节 中苏关系的恶化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启动
    第一节 治理黄河的历史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的黄河问题
    第三节 国家治理黄河机构的建立
    第四节 黄河综合规划的制定
第三章 20 世纪50 年代治理黄河中苏联援助的内容
    第一节 中国提出援助治理黄河的请求
    第二节 苏联决定援助中国治理黄河
    第三节 苏联援华专家的保障条件
    第四节 苏联援助治黄工作的开展
    第五节 苏联专家撤走后的黄河治理
第四章 20 世纪50 年代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与问题
    第一节 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
    第二节 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问题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辞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评价体系、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
    2.1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比较
    2.2 评价体系构建
    2.3 评价体系指标选择
    2.4 评价对象和数据来源
        (1)评价对象
        (2)数据来源
    2.5 评价方法
        (1)运用熵值法对3个系统进行评价
        (2)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对3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性进行评价与分级
3 长江经济带“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3.1 长江经济带总体上处于低度耦合协调阶段
    3.2 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特征
        (1)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时序特征
        (2)36个沿江城市耦合协调度时序特征
    3.3 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
4 政策启示与建议
    4.1 尊重河流自然规律,以水定地、以水定人
    4.2 建立健全流域综合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4.3 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道路
    4.4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加强区域协同和联动
    4.5 针对三类区域,因地制宜、因区施策

(3)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总趋势的行动连带
        (二)现代社会权利本位的价值依归
        (三)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结构转向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贡献
    三、研究述评
        (一)国内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的逻辑演进
        (二)国外高等教育腐败治理机制研究的总体图示
        (三)既有研究述评
    四、研究设计
        (一)思路安排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
        (二)不足
第一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高校腐败
        (二)治理机制
    二、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
        (二)机制设计理论
第二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机理剖析
    一、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动力系统
        (一)系统情境的宏观驱动
        (二)治理网络的开放赋能
        (三)主体价值的内生激发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控权逻辑
        (一)高校权力监督的有效性
        (二)高校权力制约的正当性
        (三)高校权力惩治的现实性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规则供给
        (一)生成路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统一
        (二)规则执行:强制、激励与认同接续
    四、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行动框架
        (一)合法性逻辑下的结构化行动
        (二)工具性逻辑下的专项式整治
        (三)情境性逻辑下的参与式合作
第三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历程
    一、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历史变迁
        (一)1949-1978年:动员群众,思想改造,运动式批判
        (二)1978-1989年:清理整顿,纠正行风,整风式拒腐
        (三)1989-2002年:破除垄断,遏制寻租,专项式打击
        (四)2002-2012年:体系建设,点面结合,系统化惩防
        (五)2012年至今:顶层设计,聚焦监督,制度化治本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逻辑
        (一)动力转换:从权威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
        (二)控权逻辑:从权力监督向“监督-制约”均衡转变
        (三)规则供给:从强制供给向协商供给转变
        (四)行动框架:从运动式为主向专项式和制度化转变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经验回视
        (一)坚持党的领导,规范机制运行的方向性
        (二)坚持专业化反腐,发挥纪检监察机构职能
        (三)坚持系统化反腐,形成整体性治理格局
        (四)坚持以责任制为核心,推动渐进式治理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探析
    一、研究设计及实施
        (一)扎根理论编码方法
        (二)理论性取样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的三级编码
        (一)开放性编码
        (二)主轴性编码
        (三)选择性编码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的深层意涵
        (一)科层治理机制
        (二)网络治理机制
第五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构建
        (一)研究假设
        (二)预测问卷设计
        (三)正式问卷与实证分析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
    二、理论模型拟合及路径分析
        (一)结构方程的拟合
        (二)直接作用下的网络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
        (三)直接作用下的科层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
        (四)中介作用下网络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的影响探究
    三、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假设结果汇总
        (二)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困境
    一、机制目标的导向性在内外碰撞中被消解
        (一)“组织-环境”框架下的“脱耦”
        (二)多层次目标体系的功能冲突
    二、治理主体的协调性在制度形塑中被割裂
        (一)规制缓和与政府监督博弈失衡
        (二)低组织化造成社会监督行动局限
        (三)身份困境导致纪检监督的结构性悖论
        (四)校内民主监督的“空心化”矛盾
    三、机制运行的合法性在现实安排中被弱化
        (一)治理的公共性欠缺
        (二)多重关系诱发治理的内卷化
        (三)路径依赖导致治理工具单一
第七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优化方略
    一、行动者主体性的生态化建构
        (一)以角色转换优化党委政府控制职能
        (二)以激励相容强化主体责任
        (三)以嵌入化激发纪检监督的“结构洞”优势
        (四)完善基于“日常生活”的实体性师生监督
        (五)以自主性保障社会主体的参与性
    二、治理动力集成性的多元化整合
        (一)权力驱动与权利驱动的互动
        (二)外部驱动与内部驱动的重构
        (三)以权威驱动调适利益驱动
    三、治理过程协同性的动态化平衡
        (一)高校腐败治理与政府腐败治理的目标协同
        (二)透明度与回应性的认知协同
    四、关键影响路径的功能性再造
        (一)构建以价值理性为导向的问责机制
        (二)从数据民主向技术治理进阶
        (三)一体性推进制度化治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三) 文献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点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2. 研究视角创新
        (二) 论文不足之处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一) 认同
        (二) 政治认同
        (三) 政党认同
    二、 参政党认同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 调查基本内容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第九部分 (开放题)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长江上游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群体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及鱼类多样性
    2 群体遗传学研究
        2.1 形态标记
        2.2 细胞标记
        2.3 生化标记
        2.4 分子标记
        2.4.1 微卫星标记
        2.4.2 线粒体DNA
    3 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的研究概述
        3.1 形态特征
        3.2 分布
        3.3 年龄生长与食性
        3.4 早期资源
        3.5 遗传学研究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中华金沙鳅遗传多样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与溶液配制
        1.4 实验步骤
        1.4.1 基因组DNA提取
        1.4.2 基因组DNA检测
        1.4.3 线粒体PCR扩增与检测
        1.5 微卫星(SSR)扩增与多重PCR建立
        1.6 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遗传多样性
        2.1.1 线粒体遗传多样性
        2.1.2 微卫星遗传多样性
        2.2 遗传结构
        2.2.1 线粒体DNA标记群体遗传结构
        2.2.2 SSR标记的群体遗传结构
        2.3 种群历史
    3 讨论
        3.1 遗传多样性
        3.2 种群遗传结构
        3.3 种群历史
        3.4 保护建议
第三章 短身金沙鳅遗传多样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与溶液配制
        1.4 实验步骤
        1.4.1 基因组DNA提取
        1.4.2 基因组DNA检测
        1.4.3 线粒体PCR扩增与检测
        1.5 微卫星(SSR)扩增与多重PCR建立
        1.6 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遗传多样性
        2.1.1 线粒体遗传多样性
        2.1.2 微卫星遗传多样性
        2.2 遗传结构
        2.2.1 线粒体DNA标记群体遗传结构
        2.2.2 SSR标记的群体遗传结构
        2.3 种群历史
    3 讨论
        3.1 遗传多样性
        3.2 种群遗传结构
        3.3 种间遗传分化
        3.4 种群历史
        3.5 保护建议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研究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情况
致谢

(6)宜居黄河科学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黄河流域面临的挑战和地球科学问题
    1.1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1.2 黄河流域面临的地球科学问题
2 宜居黄河科学架构及关键科学问题
    2.1 宜居黄河科学架构
    2.2 宜居黄河关键科学问题
3 宜居黄河的科学内涵及研究内容
    3.1 宜居黄河研究科学思路
    3.2 宜居黄河科学内涵及研究方向
        3.2.1 基于风险管控的“安全黄河”科学内涵及研究方向
        3.2.2 基于三水平衡转化的“绿色黄河”科学内涵及研究方向
        3.2.3 基于地球关键带理论的“生态黄河”科学内涵及研究方向
        3.2.4 基于人地协调的“和谐黄河”科学内涵及研究方向
        3.2.5 基于智慧决策的“智慧黄河”科学内涵及研究方向
4 宜居黄河愿景目标
5 结论

(7)高寒森林植物残体输入对溪流生产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立题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森林溪流生产力及其意义
    2.2 森林溪流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2.3 植物残体影响溪流生产力的特点及过程
    2.4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研究目标与内容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案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实验设计与样品处理
        4.2.1 实验样地设计
        4.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3 浮游群落生产力测定
        4.2.4 环境因子监测
        4.2.5 计算与统计分析
        4.2.6 技术路线
5 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溪流特征
    5.2 溪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动态与特征
        5.2.1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
        5.2.2 浮游植物群落密度
        5.2.3 浮游植物群落生物量
        5.2.4 浮游植物群落硅藻生物量和蓝藻生物量
        5.2.5 浮游植物群落优势藻属密度
        5.2.6 浮游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
    5.3 溪流浮游群落净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
        5.3.1 溪流浮游群落净生产力的动态特征
        5.3.2 植物残体输入对溪流浮游群落净生产力的影响
        5.3.3 环境因子对溪流浮游群落净生产力的影响
        5.3.4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溪流浮游群落净生产力的影响
6 讨论与结论
    6.1 植物残体对溪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2 植物残体对溪流浮游群落净生产力的影响
    6.3 溪流浮游群落净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岷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对凋落叶腐殖化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腐殖物质及其生态学意义
    1.2 森林凋落叶腐殖化的具体过程及意义
    1.3 土壤动物对凋落叶腐殖化的作用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实验设计
        3.3.1 研究区域概况
        3.3.2 样地设置与样品布设
        3.3.3 样品采集
    3.4 测定方法
        3.4.1 腐殖质组成成分
        3.4.2 腐殖物质光学特性
    3.5 计算方法与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温度动态
    4.2 土壤动物密度动态变化
    4.3 土壤动物对凋落叶重量损失的影响
        4.3.1 凋落叶质量残留量的变化
        4.3.2 凋落物质量损失率
    4.4 土壤动物对凋落叶光学特性的影响
        4.4.1 △logK值的动态变化特征
        4.4.2 E_4/E_6值的动态变化特征
    4.5 土壤动物对凋落叶腐殖质碳、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含量的影响
        4.5.1 凋落叶腐殖质碳含量动态变化
        4.5.2 凋落叶胡敏酸碳含量动态变化
        4.5.3 凋落叶富里酸碳含量动态变化
    4.6 土壤动物对凋落叶腐殖质碳累积量与净累积量的影响
        4.6.1 土壤动物对凋落叶腐殖质碳累积量的影响
        4.6.2 土壤动物对腐殖质碳净累积量的影响
    4.7 土壤动物对凋落叶腐殖化度的影响
    4.8 土壤动物对凋落叶腐殖化率的影响
5 讨论
    5.1 岷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对凋落腐殖化过程的影响
    5.2 岷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对凋落叶腐殖组成成分碳动态的影响
    5.3 岷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对凋落叶腐殖化度和腐殖化率的影响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岷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有机组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凋落叶分解及其与土壤动物的关系
    1.2 土壤动物对凋落叶有机组分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意义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处理
        2.2.1 凋落叶采集与室内处理
        2.2.2 样地设置与样品埋设
        2.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 室内实验方法
        2.3.1 可溶性有机碳和总可溶性氮浓度的测定
        2.3.2 有机溶性、水溶性、酸溶性和酸不溶性组分浓度的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溶性组分
        3.1.1 水溶性组分含量
        3.1.2 水溶性组分残余量
        3.1.3 可溶性有机碳浓度
        3.1.4 可溶性有机碳残余量
        3.1.5 总可溶性氮浓度
        3.1.6 总可溶性氮残余量
    3.2 有机溶性组分
        3.2.1 有机溶性组分含量
        3.2.2 有机溶性组分残余量
    3.3 酸溶性组分
        3.3.1 酸溶性组分含量
        3.3.2 酸溶性组分残余量
    3.4 酸不溶性组分
        3.4.1 酸不溶性组分含量
        3.4.2 酸不溶性组分残余量
4 讨论
    4.1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易分解组分的变化
        4.1.1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水溶性组分的变化
        4.1.2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可溶性碳、氮的变化
    4.2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中等难易分解组分的变化
        4.2.1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有机溶性组分的变化
        4.2.2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酸溶性组分的变化
    4.3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难分解组分的变化
        4.3.1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酸不溶性组分的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及其治理方略(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D]. 赵雪.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效应评价[J]. 刘波,黄勤,杨理珍. 软科学, 2021(05)
  • [3]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D]. 梅士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4]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长江上游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群体遗传学研究[D]. 龙安雨.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6]宜居黄河科学构想[J]. 彭建兵,兰恒星,钱会,王文科,李荣西,李振洪,庄建琦,刘鑫,刘世杰. 工程地质学报, 2020(02)
  • [7]高寒森林植物残体输入对溪流生产力的影响[D]. 胡筠怡.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8]岷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对凋落叶腐殖化过程的影响[D]. 谭羽.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9]岷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有机组分的影响[D]. 廖姝.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10]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统筹流域绿色发展[J]. 杜耘.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2)

标签:;  ;  ;  ;  

长江上游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及治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