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烃及其衍生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定量结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红[1](2021)在《藜麦品质评价及其贮存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苋科藜属一年生双子叶植物,是唯一一种可以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要的单体植物,藜麦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功能特性,以藜麦为原料的加工食品日渐丰富,但藜麦原料品质评价标准尚不完善,藜麦产品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制约了藜麦产业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藜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藜麦中肌醇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分析了不同品种藜麦的品质差异,同时明确了储存条件对藜麦营养成分的影响,为藜麦的品质评价和精深加工提供数据支撑,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准确可行的藜麦中肌醇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考察了超声时间和提取溶剂对藜麦中肌醇提取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肌醇衍生化的最佳条件;优化了肌醇测定的气相色谱条件;通过方法学考察,最终建立了藜麦中肌醇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藜麦中肌醇提取和衍生化的最优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乙醇浓度70%,硅烷化试剂4 m L,衍生温度80℃,衍生时间20 min;最佳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P-5(30 m×0.32 mm,0.25μm),氮气流速:1.0 m L/min,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温度:300℃,分流比:10:1,温度程序:起始温度120℃,以10℃/min升温至250℃(保持5 min),最后以30℃/min升温至300℃(保持5 min)。通过方法学考察表明:肌醇浓度在0~20μg/m L范围内,肌醇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 mg/100g和1.5 mg/100g,在三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9.5%~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3.1%~4.9%,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均<2%,可为藜麦中肌醇测定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依据。2、明确不同品种藜麦品质差异对ZLZX-1(白粒)、ZLZX-2(白粒)、ZLZX-3(白粒)、ZLZX-4(白粒)、ZLZX-5(白粒)、ZLZX-6(黑粒)、ZLZX-7(黑粒)、ZLZX-8(红粒)和ZLZX-9(红粒)九个不同品种藜麦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淀粉、脂肪酸、氨基酸、矿物元素、肌醇、酚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ZLZX-8(红粒)的蛋白质(17.77 g/100g)、脂肪(7.16 g/100g)、脂肪酸总量(4635.62 mg/100g)、18种氨基酸总量(171.5 g/kg)、Mg(2007.7 mg/kg)、K(12777.5 mg/kg)、Zn(45.3 mg/kg)、ABTS+·自由基清除率(14.21μmol Trolox/g DW)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18.61μmol Trolox/g DW)含量均最高,氨基酸评分优秀,更适合制作老年人和婴幼儿营养强化食品;ZLZX-7(黑粒)的膳食纤维(8.61 g/100g)和酚类化合物总量(898.9 mg/kg)含量最高具有,高含量的膳食纤维和酚类化合物,更适合制作肥胖人群的代餐食品;ZLZX-5(白粒)的淀粉(67.00 g/100g)含量最高,蛋白质(12.61 g/100g)含量较低;其他品种藜麦的品质相近,均可作为一般藜麦原料用于食品加工生产。3、藜麦粉贮存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研究了藜麦粉在4℃、25℃和40℃条件下在贮存0、60、120、180天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存过程中,藜麦粉的脂肪酸含量、酚类成分、抗氧化活性和色度无显着性差异;脂肪酸值在4℃条件下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25℃和40℃条件下藜麦粉挥发性化合物总数随着贮存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由59种增加至最多的78种;结果表明:藜麦粉贮存过程中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脂肪酸甘油三脂在脂肪酶的作用下,生成游离脂肪酸,导致脂肪酸值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和酯类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烃类、酮类、醛类和酸类等挥发性化合物。
曹璐璐[2](2021)在《芝麻油凝胶化对其风味物质的控释研究》文中指出芝麻油是我国第一传统调味植物油,具有风味浓郁独特、营养物质丰富等优势。然而油脂的氧化酸败作用以及芝麻油风味物质的不可调节的挥发性释放,会导致芝麻油品质下降、风味特征降低。因此,提高芝麻油的储藏稳定性及实现风味控释,是芝麻油现代化的关键。植物油凝胶固态化可对挥发性物质形成控释作用,然而目前凝胶油自组装行为与芝麻油风味小分子之间的控释机理尚不明确。基于此,本文通过制备蜡酯及单甘酯(GMS)凝胶油来探究凝胶化对芝麻油风味物质释放的影响,并对凝胶油的理化性质、微晶结构特点、分子相互作用机制及储藏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保持芝麻油营养物质的同时,建立一个可控的风味传递系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芝麻油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萃取及检测条件的优化,选择了最佳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实验条件,分析发现芝麻油样品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吡嗪类、呋喃类、吡咯类、酚类、醛类、醇类及烃类。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OAV)确定了不同加工工艺制取的芝麻油的主体挥发性成分,其中,水代和热榨芝麻油的主体挥发性成分(ROAV≥1)大致相同,为甲基糠基二硫、2,3-二乙基-5-甲基吡嗪、愈创木酚、2-乙酰基-3,4,5,6-四氢吡啶、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2-乙烷基-3,5-二甲基吡嗪、2-乙酰基吡嗪、2-戊基吡啶、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反-2-辛烯醛、2-庚烯醛和2-乙酰基-3-甲基吡嗪。而冷榨芝麻油的主体挥发性成分有8种,包括反-2-辛烯醛、2-庚烯醛、正己醛、(Z)-β-罗勒烯、正辛醇、2-戊基呋喃、正己醇和2-乙酰基-6-甲基吡嗪。(2)研究了芝麻油凝胶的理化性质、微晶结构特点及分子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小烛树蜡(CLW)和蜂蜡(BW)的凝胶能力最强,表现出高持油能力,具有较高的质构和热力学参数(焓变)。蜡基及GMS凝胶油的特征衍射峰分别对应于β′及α晶型,且不同凝胶因子所形成的凝胶油的微观结构差别较大,但在所有凝胶油样品的红外光谱图中均未观察到氢键或化学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特征峰,表明凝胶油的组分之间仅发生物理相互作用。此外,氧化诱导时间结果表明,除米糠蜡(RBW)凝胶油外,其余凝胶油的氧化稳定性均高于芝麻油。(3)探究了风味小分子在凝胶油中的传递释放规律及芝麻凝胶油的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凝胶固态化可以实现芝麻油中风味物质的控制释放,且对饱和蒸气压较高或亲水性化合物的保留效果更为显着。芝麻油风味小分子在储藏过程中的释放可以用weibull方程动力学模型来描述,而BW凝胶油是风味物质控释效果最好的凝胶体系,其对于不同理化性质的风味分子均具有良好的保留作用。将凝胶油的物理性质与风味释放行为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风味物质的损失率主要受凝胶油硬度和粘度的影响。储藏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除RBW凝胶油外,其余凝胶油样品与芝麻油相比均具有更长的产品货架期。
张迪[3](2020)在《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关键香气成分及其形成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虾是国内外市场流通的主要水产品。干制是虾常见加工方式之一,虾干制品风味独特、流通方便,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虾干质量主要采用感官方法来评价,缺乏定量评价指标,香气是虾干品质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其关键香气成分作为虾干品质客观精准评价指标具有无可替代性。国内外学者对虾干制品的研究集中在香气成分的鉴定与分析,而对虾在干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虾干制品关键香气成分及香气来源部位的研究鲜见报道。本课题以大宗养殖的凡纳滨对虾为原料,采用风味组学技术确定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中关键香气化合物,分析吡嗪类同分异构体对整体香气特性的影响,通过比较对虾和不同部位的香气特征与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相似规律,探究全虾干制品香气主要形成部位,并研究对虾在干制过程中关键香气成分的变化以及脂质对整体香气特征的影响,以期揭示虾类干制品中关键香气成分及其形成特征,为虾类干制品质量客观评价、品质提升及虾副产物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凡纳滨对虾为原料,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SDE)两种方法提取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色谱-嗅闻法(GC-O)联合香气提取稀释法(AEDA)来分析香气成分。以气味活性值(OAV)和稀释因子(FD)为指标,筛选OAV≥1或log3FD≥2的挥发性化合物作为主要香气成分,利用外标法建立标准曲线对化合物准确定量,并通过香气重组和缺失实验确定对整体香气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香气物质。结果表明:SPME法和SDE法确定的关键香气化合物种类和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SPME法香气重组模型与对照组的香气特性较为相近,而SDE法重组模型与对照组有很大差异。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嗅闻法(SPME-GC-MS/O)与香气重组试验,确定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中18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即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甲基-3,5-二乙基吡嗪、2,3-二甲基吡嗪、2,3,5,6-四甲基吡嗪、2-辛酮、3-羟基-4,5-二甲基-2(5H)呋喃酮、三甲胺、1-辛烯-3-醇、2,5-二甲基吡嗪、苯甲醛、3-甲基丁醛、3-(甲硫基)丙醛、2,3,5-三甲基吡嗪、2-甲基己醛、2-戊基呋喃、吡啶、2-乙酰基-1-吡咯啉、二甲基二硫。香气缺失试验的结果表明,吡嗪类、胺类、醛类、杂环类对于对虾干制品香气特性有重要影响,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三甲胺和3-(甲硫基)丙醛对于烤香味、肉香味和腥味有重要影响。2、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对虾干制品中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定,并通过香气重组结合三角检验法和感官评价来分析吡嗪类同分异构体对于香气特性的影响。共筛选出20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其中吡嗪类是主要香气物质,占OAV总量62.36%。香气活性化合物中吡嗪类有10种,包括三组同分异构体:(1)二甲基吡嗪(C6H8N2):2,6-二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和2,3-二甲基吡嗪;(2)三甲基吡嗪(C7H10N2):2,3,5-三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和2-乙基-3-甲基吡嗪;(3)四甲基吡嗪(C8H12N2):3-乙基-2,5-二甲基吡嗪、5-乙基-2,3-二甲基吡嗪和2-乙基-3,5-二甲基吡嗪。除了2-乙基-6-甲基吡嗪和5-乙基-2,3-二甲基吡嗪,大部分单一同分异构体香气重组模型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整体香气特征较为类似。这说明具有大部分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单一同分异构体可以代表同类化合物的香气特征,在整体香气中有着类似的贡献。3、以凡纳滨对虾及其各部位(虾头、虾壳、虾肉、虾表皮、去表皮虾头、去表皮虾肉、去表皮虾壳、肝胰腺)热风干制样品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提取挥发性成分,通过感官评价、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和GC-MS分析全虾整体与各个部位的香气相似性,并以指纹图谱相似度、聚类分析等方法确定香气的主要来源部位。结果表明:含有虾表皮的样品与全虾的指纹图谱相似性要普遍高于去除虾表皮的样品。虾表皮与全虾共有14种香气活性化合物,且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极为相似。去除虾表皮后,虾头、虾壳和虾肉中香气活性化合物OAV总量分别降低47.51%、97.55%和52.04%。这表明虾表皮是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中主要的香气来源,对整体香气形成有重要贡献。4、以18种关键香气化合物为参照,采用GC-MS、电子鼻和感官评价分析对虾在热风干燥过程中关键香气成分的变化,以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模型分析挥发性成分、电子鼻相应信号与感官属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鲜虾气味很淡,关键香气化合物为三甲胺和3种醛类。在干燥初期(0-2h,具有高水分活度),对虾中醛类含量减少,并产生少量三甲胺、酯类和吡嗪类化合物;在干燥中期(2-7 h,具有中等水分活度),对虾的香气强度提高,并形成以烤香味和肉香味为主的香气特征,对虾中关键香气化合物迅速增加到17种,此阶段三甲胺、吡嗪类、醛类和杂环类对香气贡献最大;干燥后期(7-9 h,具有低水分活度),关键香气成分数量基本不变,呈烟熏味、刺激性气味的苯甲醛和二甲基二硫含量小幅度增加。综合比较对虾不同阶段的香气特性,对虾在热风干燥7 h时香气品质最佳。PLSR结果表明大部分挥发性化合物、电子鼻响应信号与感官属性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4、通过有机试剂去除虾体中的甘油三酯或磷脂,采用GC-MS和感官评价分析脂质对虾干制品香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虾体中的甘油三酯后,虾干制品的整体香气强度减弱,烤香味、肉香味、腥味的感官评分稍有下降,但主要香气活性化合物(OAV>5)均有检出,吡嗪类、杂环类、胺类、醛类等关键香气物质OAV值一定程度地下降;去除虾体中的磷脂后,香气特征发生显着变化,烤香味、肉香味、腥味、焦糖香、甜香味的感官评分大幅度下降,仅鉴定出8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关键香气物质中2-戊基呋喃和3-(甲硫基)丙醛未检出,且吡嗪类、杂环类、胺类、醛类的OAV值下降幅度要大于甘油三酯。这表明脂质对虾干制品整体香气有较大影响,而磷脂对香气特性的作用远大于甘油三酯。
王媛[4](2020)在《对芳香族化合物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的HQSAR与集成建模研究》文中认为芳香族化合物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有机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研究芳香族化合物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弥补了试验方法成本高和研究周期长的不足。HQSAR(holographic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相比传统2D-QSAR和3D-QSAR方法,计算更简便、预测能力更高。集成建模可降低样本数量或复杂样本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集成建模应用于HQSAR中,既弥补单模型的不足,也为QSAR研究方法提供新思路。因此,本论文围绕HQSAR结合集成建模对多氯联苯、多环芳烃、二恶英等芳香族化合物进行QSAR建模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HQSAR建立多氯联苯化合物结构与正辛醇/空气分配系数、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和生物浓缩因子三组活性数据之间的定量关系,该三种活性数据都是衡量多氯联苯在环境行为的重要参数。应用留一交验证和外部测试集验证方法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评价,三组HQSAR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分别为0.957、0.954、0.987。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并通过分子贡献图对多氯联苯分子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2.采用HQSAR建立芳香族污染物分子结构与LDPE-水分配系数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应用留一交验证和外部测试集验证方法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评价,得到交叉验证系数Q2为0.960和非交叉验证系数R2为0.981。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并通过分子贡献图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结构与LDPE-水分配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3.应用HQSAR方法和集成建模,研究二恶英类化合物结构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应用留一交验证和外部测试集验证方法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评价,得到Q2为0.986和R2为0.991,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稳健性。并通过分子贡献图分析二恶英化合物分子结构与正辛醇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内在关系。集成建模选用平均相对误差MRE小于0.8%的成员模型,成员模型总数确定为80,建立集成HQSAR模型,并通过外部测试集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集成HQSAR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健性均提高。4.应用HQSAR方法和集成建模,研究多环芳烃化合物分子结构与色谱保留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应用留一交验证和外部测试集验证方法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评价,得到Q2为0.994,R2为0.973。结果表明,建立的HQSAR模型可靠,预测能力强。并通过分子贡献图分析多环芳烃与色谱保留指数之间的内在关系。集成建模选用MRE小于2.0%作为成员模型接纳标准,成员模型总数确定为130,建立集成HQSAR模型,并采用外部测试集验证方法对集成模型预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模型参数表明集成建模稳健、可靠。并与HQSAR进行比较发现,集成HQSAR模型可提高模型预测能力和稳健性。
全蕊[5](2020)在《丁氟螨酯对苹果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药作为一种有效减少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技术手段,给农产品带来增产增收的同时,也因过量或不合理使用造成了质量安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对农产品的品质产生影响,导致其营养成分、香气味感、颜色质地等发生改变。丁氟螨酯是一种新型的杀螨剂,其作用机制新颖,防治红蜘蛛效果明显,主要应用作物为柑橘和苹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课题以丁氟螨酯为研究对象,苹果为研究媒介,利用现代检测分析技术和组学技术,来研究丁氟螨酯对苹果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丁氟螨酯的科学使用提供合理依据,为改善和提升苹果品质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电子鼻技术进行风味差异分析,结果发现,经不同浓度丁氟螨酯处理后的苹果样品,其整体风味有明显差异,且5倍施药组与对照组之间的风味组分差异最大。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顶空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PME-GC-MS)对差异风味组分进行定性与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施用丁氟螨酯后苹果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丁氟螨酯会降低苹果中酯类和醇类化合物的含量,且随施药浓度的增大,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烃类总量略有增加,醛类和酮类等物质的含量未发生明显的变化。2.利用多种检测方法对苹果中典型的营养指标进行靶向定量,来评价不同浓度的丁氟螨酯对苹果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施用丁氟螨酯对苹果中总糖、可溶性固形物、总酚以及钙元素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使葡萄糖、总蛋白、钾和镁元素的含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1.5倍施药组中果糖、苹果酸、乳酸和维生素E的含量有所升高,山梨醇和维生素C的含量下降,而高浓度时这种现象并不明显;施用丁氟螨酯后大多数氨基酸的含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氨基酸作为香气物质的合成前体,其变化可能涉及复杂的机制效应。3.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及KEGG代谢通路的分析,对丁氟螨酯处理后的苹果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结果发现,1.5倍施药组与空白组间共鉴定出39个代谢物的水平发生变化,5倍施药组与空白组间共鉴定出34个,1.5倍施药组与5倍施药组间共鉴定出25个差异代谢物。苹果中受丁氟螨酯干预的代谢通路主要有氨基酸代谢、有机酸代谢、多酚代谢和脂质代谢。丁氟螨酯对苹果品质的影响是系统而复杂的,苹果中风味组分及营养物质的产生是由多条代谢通路所构成,丁氟螨酯可能通过影响这些代谢通路中关键酶的活性来同时调控苹果中风味和营养的变化。
施锦瑞[6](2020)在《基于GC-QTOF构建VOCs的非目标筛查方法》文中指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中一类重要的污染物,会产生一系列环境效应,包括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产生臭氧、引发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等。对环境中VOCs进行监测和分析是对其有效管控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作为主流的VOCs分析仪器,被广泛用于VOCs的环境监测分析。近年来,由于VOCs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显着,VOCs的监测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从过去仅监测几种代表性污染物到目前重点控制区域要求监测上百种物质。由于环境中的VOCs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在分析复杂环境样品时,如果采用既定的VOCs目标物清单来分析,可能会存在污染物漏检,从而无法反映真实的污染情况。基于VOCs日益提高的分析需求和目前目标分析存在的局限,本研究旨在发展一种针对大气中VOCs的非目标筛查方法,并对环境空气中的VOCs进行初步的分析应用。本研究采用吸附管采样,使用热解吸与GC-MS组合方法,发展了一种环境空气中VOCs的分析方法。对某工业园区及附近居民区的大气样品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在36种疑似化合物中通过标准样品确证12种VOCs,该区域大气中苯系物占比最大、其次是苯酚类物质和酯类物质。对环境样品分析实践发现,虽然GC-MS具有配套的数据库,但对大气环境样品中未知VOCs的定性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例如,由于VOCs分子较小,不同VOCs质谱分析中有时会包含相同的碎片离子,如果色谱保留时间也相近,会出现定性错误的情况。由于GC-MS质量分辨率相对较低,很难克服定性错误的问题。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既保留了气相色谱的分离功能,又具有TOF质谱比较高的质量分辨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VOCs定性错误的概率。本研究采用GC-QTOF建立了一套VOCs的非目标筛查方法。为了获得良好的质谱信号,对离子源温度和电子电离能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离子源温度在200℃、230、270℃时对质谱信号无显着影响,但电子电离能在15eV、30eV、70eV下对分子离子峰影响较大。70eV便于与质谱库进行匹配,15eV更有利于分子离子峰的获取。基于VOCs的沸点,建立了保留时间预测模型,可以从保留时间层面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最终确定的非目标筛查流程如下:(1)首先对样品中的VOCs在70eV下进行分析,将获得的质谱图与仪器配套的谱图库比对,筛选出可能的候选物;(2)在15eV条件下获取分子离子峰,根据候选物分子离子的准确度误差﹤5 ppm作为阈值鉴定化合物;(3)使用保留时间预测模型,进一步鉴定化合物;(4)最后可以使用标准样品对识别的物质进行确证。将108种标准物质作为未知样品进行非目标筛查流程测试发现,94种物质可以被正确识别,准确率达87%。使用构建的非目标筛查方法对实际环境大气中的VOCs进行了分析,通过质谱库匹配找出59种疑似化合物,根据分子离子峰筛查识别出30种,最终,有23种VOCs通过标准样品确认;其余7种化合物由于缺乏标准样品作为疑似化合物。环境空气样品分析表明,基于GC-QTOF所构建的非目标筛查方法可以用于环境未知样品的VOCs定性识别。
钱沉鱼[7](2020)在《贵州百里杜鹃林区杜鹃属植物挥发性萜类物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感物质广泛分布于植物体的组织器官,通过自然途径(淋溶、挥发、残体分解和根分泌)进入环境并发挥作用,不同植物向周围环境释放化感物质的方式不尽相同。其中,植物向体外释放挥发性萜类物质是一个主要途径,大量挥发性萜类的散布会造成林内郁闭度高,导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障碍。杜鹃属植物作为百里杜鹃林区最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健康等价值。针对百里杜鹃林区结构单一,林下种子更新困难等生态问题,为了明确影响杜鹃群落天然更新的化学因子,本论文选取贵州省百里杜鹃林区内的长蕊杜鹃(Rhododendron stamineum)、大白杜鹃(Rhododendron decorum)、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迷人杜鹃(Rhododendron agastum)、露珠杜鹃(Rhododendron irroratum)及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这六个主要杜鹃种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同时采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QTOFMS/FID)为定性定量方法对杜鹃花的挥发性萜类化合物进行检测与分析,研究了百里杜鹃林区主要杜鹃种类不同组织挥发性萜类物质季节性变化,为百里杜鹃林区杜鹃群落可持续评价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经过本论文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针对挥发性萜类化感物质的提取优化了前处理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六个主要的杜鹃种类(长蕊杜鹃、大白杜鹃、露珠杜鹃、马缨杜鹃、迷人杜鹃和桃叶杜鹃)的叶片(鲜叶和枯叶)、茎、根和花,将所得样品在真空冷冻干燥器中-70℃下冷冻干燥一周后磨成粉末后进行萃取和检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的前处理,并对影响杜鹃花挥发性萜类化合物提取效率的五个参数进行了优化,分别是固相微萃取涂层纤维、称样量、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提取时间。方法优化实验结果显示,PDMS/DVB/CAR纤维头在70℃下平衡20 min,并提取15 min的条件下能获得最佳提取效率。为了将分析误差最小化,评估了SPME方法优化条件下样品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日内和日间精确度表示为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显示,主要萜类化合物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测试化合物的RSD均低于20%,说明建立方法条件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此外,SPME自动化进样还提高了再现性,不同杜鹃样品间化合物保留时间的一维和二维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在可接受范围内的RSD值充分证明了HS-SPME/GC×GC-QTOFMS方法得到的数据具有稳定性和可重复性。2.建立了挥发性萜类化感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本文对比了一维气相色谱与全二维气相色谱对杜鹃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的分离检测能力,结果证实了全二维气相色谱能检测出35种挥发性萜类化合物,而一维气相色谱只能分离出18种萜类化合物。利用GC×GC-QTOFMS对杜鹃化合物进行鉴定分析,通过将QTOFMS质谱数据与标准谱库(NIST 17)进行匹配,以最小匹配因子800对化合物的进行筛选,再结合精确分子质量进行判断,使其精确分子量偏差在5ppm以内,最后,保留指数信息被用于进一步化合物确认,实测值(RIexp)和文献值(RIlit)之间的可接受RI误差范围为0–40(|RIexp-RIlit|)。分别通过三种定性手段对所有萜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最终确定了六个主要种类杜鹃中共35个萜类挥发性物质。在定量方面,本论文利用GC×GC-FID检测器进行定量检测,以内标1,4-桉树脑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单萜及其含氧衍生物是所有杜鹃种类的主要成分,其中,D-柠檬烯,对伞花烃,α-蒎烯和α-松油醇等为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且这些萜类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化感特性。3.分析了杜鹃林下挥发性萜类化感物质的变化规律。本论文利用已建立的GC×GC-QTOFMS/FID方法考察不同种类杜鹃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的变化特征,探讨不同部位和季节对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的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种类杜鹃的挥发性萜类化合物浓度具有明显差异,且单萜类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倍半萜类物质;(2)杜鹃的枯叶和根部能够检测到更多的萜类化合物,表明杜鹃的挥发性萜类化合物可通过枯落叶腐殖化过程和根部分泌途径释放至外部环境;(3)在春季和秋季杜鹃能释放更多的挥发性萜类化合物;(4)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可将杜鹃地上部分(鲜叶,枯叶和茎)和地下部分(根)区域划分为三类,从种类内部解释其各部位之间所含萜类化合物内在联系。
赵东瑞[8](2019)在《古井贡酒风味物质及酚类风味物质的抗氧化性和抗炎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白酒是我国的国酒,历史悠久,深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因其独特的酿造工艺以及复杂的原料,相较于其他蒸馏酒,白酒中的微量成分种类更多,且含量差异大。而白酒的风味品质与功能性正是取决于白酒中的微量成分。因此,以风味和健康双导向为指引,探究白酒中微量成分及其功能性对科学提升白酒风味品质及功能性、推动白酒现代化生产、满足消费者对白酒多样化的需求、倡导健康科学饮酒方式以及推动白酒走向世界尤显意义重大。但目前,有关白酒中风味物质及其功能性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本论文以我国浓香型白酒之一的古井贡酒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提取分析方法,系统解析古井贡酒中的风味物质,并探讨风味物质对古井贡酒风味形成的贡献;同时,重点关注古井贡酒风味物质中的酚类物质,采用多种方法探究古井贡酒中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以及抗炎活性,明确其在细胞内的作用机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应用液液萃取法、香气萃取稀释分析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气相色谱-嗅闻仪(Gas Chromatograph-Olfactometry,GC-O)联用对古井贡酒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和香气贡献评价。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共计在古井贡酒中鉴定出60种风味物质,包括21种酯类、12种酸类、8种醇类、7种酚类、3种内酯类、3种缩醛类、2种吡嗪类、2种醛酮类、2种呋喃类。香气萃取稀释分析结果显示,酯类化合物和酸类化合物的稀释因子(Flavor Dilution,FD)值较高,相较于其他类风味物质具有较强的香气表达强度,对古井贡酒风味的形成有较大贡献。其中己酸乙酯、己酸、苯丙酸乙酯的FD值高居前三,对古井贡酒风味影响较大,是古井贡酒中重要的风味物质。(2)应用直接进样法、液液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GC-MS对古井贡酒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的风味物质进行香气重组和香气缺失实验,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评价风味物质对古井贡酒风味形成的贡献以及与古井贡酒风味间的关系。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酯类、酸类、醇类风味物质是古井贡酒的骨架风味物质,在古井贡酒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风味物质。OAV结果显示,共计35种风味物质在5个酒样中的香气活性值均大于1,包括12种酯类、10种酸类、6种醇类、4种酚类、2种醛酮类、1种内酯类。这35种风味物质为古井贡酒中的重要风味物质。香气重组实验、香气缺失实验以及PLSR分析结果确定了风味物质与古井贡酒风味轮廓间的关系。其中,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γ-壬内酯与古井贡酒甜香香气呈正相关;己酸乙酯、丁酸乙酯、辛酸乙酯、戊酸乙酯、3-甲基丁醇与古井贡酒果香香气呈正相关;苯乙醛、苯乙酸乙酯与古井贡酒花香香气呈正相关;4-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4-乙基愈创木酚与古井贡酒酚/烟熏香香气呈正相关;乙酸与古井贡酒酸味呈正相关;己酸、丁酸与古井贡酒窖香/奶酪香香气呈正相关;1-丁醇与古井贡酒醇味呈正相关;1-丁醇、2-甲基丙醇与古井贡酒粮香香气呈正相关。最终,9种风味物质被确认为古井贡酒的关键风味物质,这9种风味物质分别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己酸、丁酸、γ-壬内酯、4-甲基苯酚、苯丙酸乙酯。(3)应用DPPH、ABTS、ORAC、还原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评价方法对古井贡酒中重要的结构相似的酚类风味物质香兰素(Vanillin,VA)、4-甲基愈创木酚(4-Methylguaiacol,4-MG)、4-乙基愈创木酚(4-Ethylguaiacol,4-EG)的体外抗氧化性进行测定,应用直接进样法结合GC-MS对白酒中的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对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的定量结果以及酒样的DPPH、ABTS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性,尤其是在ABTS、ORAC、还原力实验组中表现出强于Trolox的抗氧化性。定量结果显示,4-甲基愈创木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在103种白酒中均被检出,它们的含量范围分别为4.45±0.021575.41±9.70μg/L、3.76±0.132180.2±20.42μg/L。而香兰素只在94种白酒中检出,其含量范围为0.54±0.02279.18±5.19μg/L。PLSR结果显示,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与白酒的DPPH、ABTS清除能力较相关,尤其是与ABTS清除能力相关度较高。总体来看,白酒的抗氧化性与白酒中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4)以AAPH诱导的HepG2细胞为细胞模型,对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细胞内的抗氧化活性和抗氧化机制进行探究。结果显示,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均能够通过激活Keap1-Nrf2信号通路,提升SOD、CAT、GPx的表达水平;提升SOD、CAT、GSH-Px的酶活力;促进GSH的生成以及提升GSH/GSSG比例;清除AAPH诱导产生的ROS;抑制MDA、GSSG的生成来改善HepG2细胞内的抗氧化体系,缓解AAPH诱导产生的氧化压力,进而维持细胞稳态。(5)以LPS诱导的THP-1细胞为细胞模型,对古井贡酒中重要的酚类风味物质4-乙基愈创木酚细胞内的抗炎活性和抗炎机制进行探究。结果显示,低(10μM)、中(100μM)、高(500μM)浓度4-乙基愈创木酚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LPS诱导产生的炎症反应,4-乙基愈创木酚在THP-1细胞内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活性。目的基因和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4-乙基愈创木酚能够通过促进Nrf2/HO-1信号通路和AMPK/SIRT1信号通路的表达以及抑制TLR4-MAPKs-NF-κB/IκBα/AP-1信号通路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因子和炎性体的表达,最终起到细胞内抗炎的作用。
宋莹蕾[9](2018)在《1-L-甘氨酸-1-脱氧-D-果糖的制备、抗氧化性及对炒制芝麻产香的影响》文中指出Amadori化合物即1-氨基-1-脱氧-2-酮糖,是一类结构相似且极性极强化合物的总称,是Maillard反应初级阶段由葡萄糖和氨基酸反应生成的N-取代葡萄糖胺经Amadori重排形成的关键中间产物,本身无气味,却是重要的非挥发性致香前体物。目前Amadori化合物的相关标准品难以获得并且价格昂贵,关于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较少,通过研究反应体系Amadori化合物浓度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以期为Amadori化合物合成条件优化建立新指标,从而降低实验成本。Amadori化合物作为致香前体物在芝麻炒制中是否参与美拉德反应产香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研究1-L-甘氨酸-1-脱氧-D-果糖(Fru-Gly)化合物在低温120℃和高温180℃条件下对“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为Amadori化合物参与芝麻炒制产香的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UPLC-TOF MS-MS法建立Fru-Gly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以Shim-pack GIST C18(2.1×75 mm,2μm)为色谱柱,乙腈(含0.1%甲酸)和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 L/min,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测定,用于定性定量分析的离子对m/z为76/88。结果表明,Fru-Gly化合物在0.05-1μg/m L浓度范围内,与响应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97,加标回收率为96.84%-102.84%,RSD为1.93%,重复性和精密度的RSD均小于3.0%。该方法适用于测定Fru-Gly化合物的含量。(2)以葡萄糖和甘氨酸为反应原料,回流反应合成Fru-Gly化合物,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0.9 h、反应温度79℃、葡萄糖和甘氨酸摩尔比3.25:1,此时生成Fru-Gly化合物的浓度可达58.80μg/m L。(3)对葡萄糖、甘氨酸、Fru-Gly化合物以及葡萄糖-甘氨酸反应体系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3种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葡萄糖和甘氨酸本身具有较低的抗氧化活性且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Fru-Gly化合物及有其存在的混合体系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且随着Fru-Gly化合物浓度的增大3种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反应时间为1 h,反应温度80℃,葡萄糖和甘氨酸摩尔比为3:1时,反应体系3种抗氧化活性均达到最大值。不同反应温度下的Fru-Gly化合物生成量与3种抗氧化能力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8,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摩尔比下的Fru-Gly化合物浓度与3种抗氧化能力呈显着性正相关,且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80。说明可通过分光光度法对反应体系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力测定来进行条件优化,大大降低实验成本。(4)利用SPME-GC/MS法研究温度对“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高,反应体系检测到的总峰面积和峰个数均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180℃时检测到的峰面积总和最大,峰个数最多,共75种。其中,反应体系中烃类及其衍生物的相对含量随着温度的增高显着降低,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总量的比例均较大且随温度的增高其相对含量先显着增加后逐渐降低。在160℃、180℃和200℃3个反应体系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均为(E,E)-2,4-癸二烯醛。(5)对芝麻油添加前后的脱脂芝麻粕炒制产香成分进行了比较。相同加热条件下,“脱脂芝麻粕”体系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最少,仅8种,其次是“芝麻油”,有60种,“脱脂芝麻粕+芝麻油”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最多,为75种。与“芝麻油”体系相比,“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中醛类化合物的数量减少了2种,相对含量也从87.42%降低至79.91%,同时检测到许多未在“芝麻油”体系中检测到的Maillard反应产物以及脂肪氧化降解产物与Maillard反应相互作用的产物,如丁基苯、戊基苯、2-丙基噻吩和2-戊基吡啶等,研究结果说明脂肪的氧化降解反应对反应体系整体产香具有重要贡献。(6)利用SPME-GC/MS法研究了Fru-Gly化合物对“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添加一定量Fru-Gly化合物均使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数量和种类数减少,且在炒制温度较低(120℃)时,减少的数量更多,从44种减少到25种,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显着降低,烃类及其衍生物显着增高。在180℃高温下添加Fru-Gly化合物则使醛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增高,烃类及其衍生物降低,并检测到含硫杂环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不利于Amadori化合物的裂解反应,同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Amadori化合物对Maillard反应和脂氧化降解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张晓旭[10](2017)在《葡萄炭黑曲霉挥发性有机组分与赭曲霉毒素A形成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赫曲霉毒素A(OTA)、B(OTB)、α(OTα)和蜂蜜毒素(Mellein)为曲霉菌属(Aspergillus species)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OTA毒性最强,而其它三种由于结构相近,因此被认为与OTA合成有一定的相关性。OTA的合成途径至今仍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靠、高效、灵敏度高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and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LC-ESI-MS/MS)的方法对培养基中四种毒素进行检测,并对其准确性、灵敏度以及重复性进行了评价,证实方法可靠。采用本方法对主要赭曲霉毒素产生菌炭黑曲霉(A.carbonarius)和赭曲霉(A.ochraceus)生长过程中四种毒素变化进行探究。结果发现,A.carbonarius只产生OTA、OTB和OTα,且在生长过程中,OTA与OTB变化趋势一致——第二天开始合成,第三天积累到最大量,随后含量降低;而OTα则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对于A.ochraceus产生OTA、OTB和Mellein,OTA与OTB的变化趋势一致——第三天开始合成,随后一直积累,到第六天的时候积累量急剧增加,而Mellein第二天开始合成,第三天达到最大含量,随后降低,且Mellein急剧降低的时候OTA和OTB剧烈增长。虽然针对葡萄干样品中OTA的污染情况以及风险评价已有研究和报道,但多种赭曲霉毒素在该样品中同时检测、评估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靠的葡萄干中OTA、OTB、OTα和Mellein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甲醇-1%碳酸氢钠(6:4,v/v)高速匀浆萃取,C18固相萃取柱纯化,HPLC-MS/MS进行毒素含量检测,并对基质效应进行了评价。对新疆采集来的30个葡萄干样品中四种赭曲霉毒素进行含量普查,其中10个样品中检测到这四种毒素。微生物挥发性有机组分(Microbi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类小分子的挥发性有机组分。在真菌类微生物中,这些挥发性有机组分伴随着整个生长、产孢、衰亡的过程。本研究建立了炭黑曲霉中挥发性组分的灵敏、准确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监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对三株分别来源于葡萄和葡萄十样品中的A.carbonarius进行其生长过程中的挥发性组分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33种物质,其中包括1种酮类物质、1种醛类物质、2种醇类物质、6种酯类物质、11中倍半萜烯类物质、11种烃类物质和1种环化双羧酸酸肝。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对检测的VOCs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半萜烯类化合物是区分不同来源A.carbonarius的主要标志性物质。酯类物质在菌生长初期大量积累,而生长末期烃类物质大量合成。已有研究证明,挥发成分可作为食品腐败以及毒素合成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腐败菌污染情况的标志性物质。因此,本研究针对葡萄以及葡萄十中主要OTA产生者——A.carbonarius,对其7天培养过程中所产生的OTA与挥发性有机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线性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C8结构的醇、酮和反式-橙花叔醇与OTA合成极为相关。进一步利用上述挥发性组分建立OTA预测模型,结果证明该模型效果良好。这为今后利用特征性挥发性组分检测、预警葡萄以及葡萄干中OTA毒素积累和监控,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借鉴。
二、烃及其衍生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定量结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烃及其衍生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定量结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藜麦品质评价及其贮存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藜麦简介 |
1.2 藜麦的营养物质与功能性成分 |
1.2.1 蛋白质与氨基酸 |
1.2.2 脂肪与脂肪酸 |
1.2.3 淀粉和膳食纤维 |
1.2.4 维生素和矿物元素 |
1.2.5 功能性成分 |
1.3 藜麦的研究现状 |
1.3.1 藜麦生物活性研究 |
1.3.2 藜麦产品的开发 |
1.4 常见杂粮贮存研究现状 |
1.5 论文设计 |
1.5.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藜麦中肌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
2.1 试验材料与主要仪器设备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溶液配制 |
2.2.2 藜麦中肌醇的提取和衍生 |
2.2.3 色谱条件 |
2.2.4 超声时间的考察 |
2.2.5 提取溶剂的考察 |
2.2.6 单因素实验 |
2.2.7 正交试验 |
2.3 方法学考察 |
2.3.1 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定量限 |
2.3.2 仪器重复性考察 |
2.3.3 仪器精密度考察 |
2.3.4 稳定性实验 |
2.3.5 精密度实验 |
2.3.6 加标回收实验 |
2.3.7 数据分析统计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肌醇衍生物标准品和样品色谱图 |
2.4.2 超声时间和提取溶剂的考察结果 |
2.4.3 单因素实验考察结果 |
2.4.4 正交试验结果 |
2.4.5 方法学考察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品种藜麦品质测定和评价 |
3.1 试验材料与主要仪器设备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藜麦营养成分的测定 |
3.2.2 藜麦肌醇的测定 |
3.2.3 藜麦酚类成分的测定 |
3.2.4 藜麦酚类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3.2.5 数据分析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品种藜麦一般营养成分分析 |
3.3.2 不同品种藜麦脂肪酸含量分析 |
3.3.3 不同品种藜麦氨基酸含量分析及评分 |
3.3.4 不同品种藜麦矿物元素含量分析 |
3.3.5 不同品种藜麦肌醇含量分析 |
3.3.6 不同品种藜麦酚类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
3.3.7 不同品种藜麦主成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藜麦粉贮存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主要仪器设备 |
4.1.1 原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藜麦粉贮存实验设计 |
4.2.2 藜麦粉脂肪酸的测定 |
4.2.3 藜麦粉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4.2.4 藜麦粉脂肪酸值的测定 |
4.2.5 藜麦粉酚类化合物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2.6 藜麦粉风味成分的测定 |
4.2.7 藜麦粉色度的测定 |
4.2.8 数据分析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藜麦粉贮存期间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4.3.2 藜麦粉贮存期间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4.3.3 藜麦粉贮存期间脂肪酸值含量的变化 |
4.3.4 藜麦粉贮存期间酚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
4.3.5 藜麦粉贮存期间风味成分的变化 |
4.3.6 藜麦粉贮存期间色度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芝麻油凝胶化对其风味物质的控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芝麻油 |
1.1.1 芝麻油的生理功能 |
1.1.2 芝麻油风味概述 |
1.2 凝胶油 |
1.2.1 凝胶油的定义 |
1.2.2 凝胶剂概述 |
1.2.3 凝胶油的表征方法 |
1.3 凝胶油风味控释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芝麻油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芝麻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
2.2.2 HS-SPME-GC/MS检测芝麻油挥发性成分的条件优化 |
2.2.3 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取样量的优化 |
2.3.2 萃取温度的优化 |
2.3.3 萃取时间的优化 |
2.3.4 热解吸时间的优化 |
2.3.5 载气流速的优化 |
2.3.6 优化后的最佳实验条件 |
2.3.7 芝麻油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
2.3.8 芝麻油的关键风味化合物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芝麻凝胶油性质研究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凝胶油的制备 |
3.2.2 临界浓度的确定 |
3.2.3 油脂结合能力测定 |
3.2.4 硬度和粘度 |
3.2.5 差示扫描量热法 |
3.2.6 X射线衍射 |
3.2.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3.2.8 偏光显微镜 |
3.2.9 氧化诱导时间的测定 |
3.2.10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凝胶油的临界浓度 |
3.3.2 油脂结合能力 |
3.3.3 质构分析 |
3.3.4 热分析 |
3.3.5 晶体结构分析 |
3.3.6 红外光谱分析 |
3.3.7 微观结构分析 |
3.3.8 氧化诱导时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芝麻凝胶油的稳定性及对风味物质控释研究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原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芝麻凝胶油的制备 |
4.2.2 风味化合物累计释放率的测定 |
4.2.3 储藏期间过氧化值的测定 |
4.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风味化合物的释放行为 |
4.3.2 风味化合物的释放动力学研究 |
4.3.3 凝胶油的物理性质与风味释放行为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
4.3.4 储藏期间过氧化值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关键香气成分及其形成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虾类资源简介及加工利用现状 |
1.2 虾类产品中香气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虾类产品香气化合物研究现状 |
1.2.2 虾类产品中香气形成的影响因素 |
1.2.2.1 不同部位对香气形成的影响 |
1.2.2.2 加工条件对香气形成的影响 |
1.2.2.3 脂类对香气形成的影响 |
1.2.3 虾类产品中的主要香气成分 |
1.3 香气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
1.3.1 香气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1.3.2 香气化合物的鉴定与识别方法 |
1.3.3 香气化合物的定量方法 |
1.3.4 香气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
1.3.5 食品中关键香气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
1.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关键香气成分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设备与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2.3.1 样品制备 |
2.2.3.2 挥发性物质的提取 |
2.2.3.3 GC-MS分析 |
2.2.3.4 GC-O分析 |
2.2.3.5 香味提取稀释分析(AEDA) |
2.2.3.6 频率检测法(DF法) |
2.2.3.7 挥发性化合物定性 |
2.2.3.8 挥发性化合物定量方法 |
2.2.3.9 计算气味活性值 |
2.2.3.10 感官分析 |
2.2.3.11 电子鼻分析 |
2.2.3.12 香气重组与缺失实验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GC-MS分析 |
2.3.1.1 挥发性化合物分析 |
2.3.1.2 OAV法确定主要香气物质 |
2.3.2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GC-O分析 |
2.3.3 香气化合物定量及OAV值分析 |
2.3.4 香气重组与缺失试验 |
2.3.4.1 香气重组试验 |
2.3.4.2 香气缺失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吡嗪类同分异构体对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香气特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设备与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2.3.1 样品前处理 |
3.2.3.2 GC×GC-TOFMS分析 |
3.2.3.3 挥发性化合物定量方法 |
3.2.3.4 计算气味活性值 |
3.2.3.5 感官分析 |
3.2.3.6 香气重组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凡纳滨对虾热风干制GC×GC-TOFMS分析 |
3.3.1.1 挥发性成分分离鉴定与定量 |
3.3.1.2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中挥发性成分OAV分析 |
3.3.2 吡嗪类同分异构体对香气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关键香气成分主要形成部位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设备与仪器 |
4.2.3 试验方法 |
4.2.3.1 样品制备 |
4.2.3.2 GC-IMS分析 |
4.2.3.3 GC-MS分析 |
4.2.3.4 挥发性化合物定性与定量方法 |
4.2.3.5 计算气味活性值 |
4.2.3.6 感官分析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不同部位GC-IMS分析 |
4.3.1.1 GC-IMS图谱分析 |
4.3.1.2 挥发性化合物定性分析 |
4.3.1.3 PCA分析 |
4.3.1.4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不同部位指纹图谱相似性分析 |
4.3.2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不同部位GC-MS分析 |
4.3.2.1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 |
4.3.2.2 OAV分析 |
4.3.2.3 感官评价 |
4.3.2.4 挥发性化合物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
4.3.2.5 聚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凡纳滨对虾热风干制过程中关键香气成分的变化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设备与仪器 |
5.2.3 试验方法 |
5.2.3.1 样品制备 |
5.2.3.2 挥发性物质的提取 |
5.2.3.4 GC-MS分析 |
5.2.3.5 挥发性化合物定性 |
5.2.3.6 挥发性化合物定量方法 |
5.2.3.7 计算气味活性值 |
5.2.3.8 电子鼻分析 |
5.2.3.9 感官分析 |
5.2.3.10 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测定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凡纳滨对虾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变化 |
5.3.2 凡纳滨对虾热风干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
5.3.3 电子鼻分析 |
5.3.4 感官评价 |
5.3.5 多元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脂质对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香气特性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设备与仪器 |
6.2.3 试验方法 |
6.2.3.1 样品制备 |
6.2.3.2 GC-MS 分析 |
6.2.3.3 挥发性化合物定性与定量方法 |
6.2.3.4 计算气味活性值 |
6.2.3.5 感官分析 |
6.2.4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脱脂虾干制品的感官评价 |
6.3.2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中挥发性物质分析 |
6.3.2.1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 |
6.3.2.2 OAV法确定香气活性化合物 |
6.3.3 挥发性化合物与感官属性的相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4)对芳香族化合物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的HQSAR与集成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芳香族化合物概述 |
1.1.1 芳香族化合物的发展 |
1.1.2 芳香族化合物的分类 |
1.2 定量构效关系 |
1.2.1 HQSAR方法 |
1.2.2 集成建模 |
1.2.3 集成建模方法 |
1.3 模型验证方法 |
1.3.1 内部验证法 |
1.3.2 外部测试集验证 |
1.4 芳香族化合物的QSAR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多氯联苯理化性质的HQSAR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与方法 |
2.2.1 数据集 |
2.2.2 分子构建与结构优化 |
2.3 HQSAR模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HQSAR模型 |
2.4.2 HQSAR模型分子贡献图 |
2.5 结论 |
第三章 PAHs、PCBs和 PBDEs低密度聚乙烯-水分配系数的HQSAR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与方法 |
3.2.1 数据集 |
3.2.2 分子构建与结构优化 |
3.3 HQSAR模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HQSAR模型 |
3.4.2 HQSAR模型分子贡献图 |
3.5 结论 |
第四章 二恶英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HQSAR与集成建模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与方法 |
4.2.1 数据集 |
4.2.2 分子构建与结构优化 |
4.2.3 HQSAR模型 |
4.2.4 集成建模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QSAR模型 |
4.3.2 HQSAR模型分子贡献图 |
4.3.3 集成建模 |
4.4 结论 |
第五章 多环芳烃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HQSAR与集成建模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分子构建与结构优化 |
5.2.3 HQSAR模型 |
5.2.4 集成建模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HQSAR模型 |
5.3.2 HQSAR模型分子贡献图 |
5.3.3 集成建模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5)丁氟螨酯对苹果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苹果的概述 |
1.1.1 苹果 |
1.1.2 苹果品质 |
1.2 丁氟螨酯的研究进展 |
1.2.1 丁氟螨酯的理化指标 |
1.2.2 丁氟螨酯的研究现状 |
1.3 农药对农产品品质影响的研究 |
1.3.1 农药对农产品风味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2 农药对农产品营养影响的研究进展 |
1.4 农产品品质评价技术 |
1.4.1 风味评价检测技术 |
1.4.2 营养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目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丁氟螨酯对苹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田间试验 |
2.3 试验方法 |
2.3.1 丁氟螨酯原始沉积量的测定 |
2.3.2 快速气相电子鼻分析 |
2.3.3 气相离子迁移谱分析 |
2.3.4 顶空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苹果中丁氟螨酯的原始沉积量 |
2.4.2 基于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进行丁氟螨酯对苹果风味影响的感官评价 |
2.4.3 基于GC-IMS技术研究丁氟螨酯对苹果风味物质的影响 |
2.4.4 基于SPME-GC-MS技术研究丁氟螨酯对苹果风味物质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丁氟螨酯对苹果营养物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田间试验 |
3.3 试验方法 |
3.3.1 糖类的测定 |
3.3.2 酸类的测定 |
3.3.3 氨基酸的测定 |
3.3.4 矿物质的测定 |
3.3.5 维生素的测定 |
3.3.6 总酚的测定 |
3.3.7 总蛋白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丁氟螨酯对苹果糖类的影响 |
3.4.2 丁氟螨酯对苹果酸类的影响 |
3.4.3 丁氟螨酯对苹果氨基酸的影响 |
3.4.4 丁氟螨酯对苹果矿物质的影响 |
3.4.5 丁氟螨酯对苹果维生素的影响 |
3.4.6 丁氟螨酯对苹果总酚的影响 |
3.4.7 丁氟螨酯对苹果总蛋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氟螨酯对苹果品质影响机制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非靶向代谢组学的试验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仪器参数 |
4.2.3 样品提取流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代谢物定性定量分析 |
4.3.2 样本质控分析 |
4.3.3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
4.3.4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4.3.5 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基于GC-QTOF构建VOCs的非目标筛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VOCs概述 |
1.1.1 VOCs的简介 |
1.1.2 VOCs的来源及危害 |
1.2 VOCs采集技术 |
1.2.1 主动采样 |
1.2.2 被动采样 |
1.3 VOCs预处理技术 |
1.3.1 溶剂萃取 |
1.3.2 低温浓缩 |
1.3.3 热脱附 |
1.4 VOCs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
1.4.1 气相色谱法 |
1.4.2 气相质谱法 |
1.4.3 液相及其他分析方法 |
1.5 高分辨质谱分析 |
1.5.1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
1.5.2 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
1.6 非目标筛查方法 |
1.7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某工业园区VOCs监测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样准备 |
2.2.2 吸附管的使用 |
2.2.3 标准曲线的配制 |
2.2.4 样品的采集 |
2.2.5 热解吸条件 |
2.2.6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
2.2.7 实验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VOCs定性分析 |
2.3.2 VOCs定量分析 |
2.4 小结 |
3 基于GC-QTOF建立VOCs非目标筛查方法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仪器测试条件 |
3.2.3 质量校正 |
3.2.4 方法及数据分析 |
3.3 实验设计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离子源温度对分子离子峰的影响 |
3.4.2 电子电离能量对分子离子峰的影响 |
3.4.3 预测保留时间 |
3.4.4 非目标筛查流程 |
3.4.5 非目标筛查方法验证 |
3.5 小结 |
4 未知样品的VOCs筛查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C-QTOF筛查流程 |
4.3.2 非目标筛查结果 |
4.3.3 VOCs定量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保留时间预测模型数据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贵州百里杜鹃林区杜鹃属植物挥发性萜类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
1.1.1 萜类化合物 |
1.1.2 植物化感物质的类别 |
1.1.3 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机制 |
1.1.4 杜鹃属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
1.2 植物化感物质分析研究进展 |
1.2.1 顶空-固相微萃取在挥发性化感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
1.2.2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在挥发性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
1.3 选题意义及技术路线 |
1.3.1 选题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杜鹃样品收集与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固相微萃取纤维涂层的筛选 |
2.3.2 称样量的优化 |
2.3.3 平衡温度的优化 |
2.3.4 平衡时间的优化 |
2.3.5 萃取时间的优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植物挥发性萜类化感物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一维气相色谱数据处理结果 |
3.3.2 全二维气相色谱数据处理结果 |
3.3.3 精密度试验 |
3.3.4 稳定性试验 |
3.3.5 QTOFMS与 FID结果对比 |
3.4 小结 |
第四章 百里杜鹃林区杜鹃挥发性萜类物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杜鹃植株不同部位挥发性萜类物质差异研究 |
4.3.2 季节性变化对野生杜鹃萜类物质的影响 |
4.3.3 不同杜鹃的萜类化合物差异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百里杜鹃林区杜鹃植物潜在萜类化感物质分析 |
5.1 杜鹃植物鲜叶潜在萜类化感物质分析 |
5.2 杜鹃植物枯叶潜在萜类化感物质分析 |
5.3 杜鹃植物茎部潜在萜类化感物质分析 |
5.4 杜鹃植物根部潜在萜类化感物质分析 |
5.5 杜鹃植物花朵潜在萜类化感物质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1.论文发表 |
2.专利申请与授权 |
3.参与科研项目 |
4.主要获奖 |
致谢 |
(8)古井贡酒风味物质及酚类风味物质的抗氧化性和抗炎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浓香型白酒简介 |
1.2.1 浓香型白酒简介 |
1.2.2 古井贡酒简介 |
1.3 白酒微量成分研究进展 |
1.4 酒中微量成分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进展 |
1.4.1 酒中微量成分的提取方法 |
1.4.1.1 直接进样法 |
1.4.1.2 液液萃取法 |
1.4.1.3 固相萃取法 |
1.4.1.4 固相微萃取法 |
1.4.1.5 搅拌棒吸附萃取法 |
1.4.1.6 同时蒸馏萃取法 |
1.4.1.7 吹扫捕集法 |
1.4.2 酒中微量成分的检测技术 |
1.4.2.1 气相色谱仪与专一检测器联用 |
1.4.2.2 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 |
1.4.2.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 |
1.4.2.4 气相色谱-嗅闻仪联用 |
1.4.3 酒中风味物质筛选方法 |
1.5 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
1.5.1 化学评价法 |
1.5.1.1 自由基清除能力 |
1.5.1.2 还原力 |
1.5.1.3 金属螯合力 |
1.5.2 细胞模型评价法 |
1.6 体外抗炎活性评价方法 |
1.7 古井贡酒微量成分研究进展 |
1.8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8.1 立题依据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古井贡酒风味物质的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实验样品 |
2.2.1.2 实验试剂 |
2.2.1.3 主要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液液萃取法提取古井贡酒中风味物质 |
2.2.2.2 GC-MS、GC-O分析条件 |
2.2.2.3 定性分析 |
2.2.2.4 香气萃取稀释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风味物质对古井贡酒风味形成的贡献评价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1.1 实验样品 |
3.2.1.2 实验试剂 |
3.2.1.3 主要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直接进样法(Direct Injection,DI)定量古井贡酒中风味物质 |
3.2.2.2 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定量古井贡酒中风味物质 |
3.2.2.3 GC-FID分析条件 |
3.2.2.4 GC-MS分析条件 |
3.2.2.5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2.6 香气模型的建立 |
3.2.2.7 感官评价 |
3.2.2.8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古井贡酒风味物质的定量分析 |
3.3.2 香气活性值(OAV)的计算 |
3.3.3 香气重组实验 |
3.3.4 香气缺失实验 |
3.3.5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酚类风味物质的体外抗氧化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实验样品 |
4.2.1.2 实验试剂 |
4.2.1.3 主要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DPPH法 |
4.2.2.2 ABTS法 |
4.2.2.3 ORAC法 |
4.2.2.4 还原力 |
4.2.2.5 亚铁离子螯合能力 |
4.2.2.6 直接进样法(Direct Injection,DI)定量白酒中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 |
4.2.2.7 GC-MS分析条件 |
4.2.2.8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2.9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的体外抗氧化性 |
4.3.2 白酒中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的定量分析 |
4.3.3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酚类风味物质的细胞内抗氧化活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1.1 实验样品 |
5.2.1.2 实验试剂 |
5.2.1.3 主要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细胞培养 |
5.2.2.2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
5.2.2.3 ROS的测定 |
5.2.2.4 MDA、GSH、GSSG、BCA的测定 |
5.2.2.5 CAT、SOD、GSH-Px酶活力的测定 |
5.2.2.6 RNA的提取和测定 |
5.2.2.7 蛋白的提取和测定 |
5.2.2.8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5.3.2 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对AAPH诱导的HepG2细胞内产生ROS的影响 |
5.3.3 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对AAPH诱导的HepG2细胞内MDA、GSSG、GSH表达水平以及CAT、SOD、GSH-Px酶活力的影响 |
5.3.4 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对AAPH诱导的HepG2细胞内Keap1-Nrf2 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
5.3.5 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对AAPH诱导的HepG2细胞内Keap1-Nrf2 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酚类风味物质的细胞内抗炎活性评价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1.1 实验样品 |
6.2.1.2 实验试剂 |
6.2.1.3 主要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2.2.1 4-乙基愈创木酚的定量分析 |
6.2.2.2 细胞培养 |
6.2.2.3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
6.2.2.4 炎性损伤细胞模型的建立 |
6.2.2.5 炎症因子的测定 |
6.2.2.6 RNA的提取和测定 |
6.2.2.7 蛋白的提取以及核质分离 |
6.2.2.8 Nrf2 siRNA转染 |
6.2.2.9 蛋白的测定 |
6.2.2.10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4-乙基愈创木酚对THP-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6.3.2 4-乙基愈创木酚的定量分析 |
6.3.3 4-乙基愈创木酚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趋化因子、抗炎因子的影响 |
6.3.4 4-乙基愈创木酚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内炎性介质表达的影响 |
6.3.5 4-乙基愈创木酚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内TLR4-MAPKs-NF-κB/IκBα/AP-1 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
6.3.6 4-乙基愈创木酚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内炎性体表达的影响 |
6.3.7 4-乙基愈创木酚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内AMPK/SIRT1 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
6.3.8 4-乙基愈创木酚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内Nrf2 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论文创新点 |
3.展望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1-L-甘氨酸-1-脱氧-D-果糖的制备、抗氧化性及对炒制芝麻产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美拉德反应 |
1.1.1 美拉德反应概论 |
1.1.2 美拉德反应机理 |
1.1.3 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因素 |
1.1.4 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
1.2 Amadori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Amadori化合物的合成机理 |
1.2.2 影响Amadori化合物的因素 |
1.2.3 Amadori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4 Amadori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5 Amadori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
1.3 芝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课题研究价值及意义 |
1.4.4 本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UPLC-TOF MS-MS法测定葡萄糖-甘氨酸反应体系中Amadori化合物的方法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Fru-Gly标准曲线的制作 |
2.3.2 样品的制备 |
2.3.3 样品的纯化 |
2.3.4 色谱及质谱条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Fru-Gly特征离子的分析与选择 |
2.4.2 Fru-Gly化合物标准品总离子流图及质谱图 |
2.4.3 方法学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Fru-Gly化合物的合成条件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Fru-Gly标准曲线的制作 |
3.3.2 单因素试验 |
3.3.3 样品的纯化 |
3.3.4 Fru-Gly化合物生成量检测 |
3.3.5 响应面优化试验 |
3.3.6 反应体系褐变程度A_(420)的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Fru-Gly标准曲线的制作 |
3.4.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4.3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3.4.4 回归模型的验证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Fru-Gly化合物反应体系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葡萄糖、甘氨酸、Fru-Gly纯品及系列浓度混合溶液的配制 |
4.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4.3.3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
4.3.4 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 |
4.3.5 还原能力实验 |
4.3.6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葡萄糖、甘氨酸、Fru-Gly纯品及混合溶液的抗氧化活性 |
4.4.2 葡萄糖-甘氨酸反应体系纯化样液的抗氧化活性 |
4.4.3 反应体系中Fru-Gly化合物的生成量与其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温度和油脂对“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5.2.1 原料来源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反应体系模型建立 |
5.3.2 反应体系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
5.3.3 数据分析 |
5.3.4 数据处理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温度对“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5.4.2 不同温度反应体系多元统计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Fru-Gly化合物对“脱脂芝麻粕”和“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脱脂芝麻粕”体系的建立 |
6.3.2 “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的建立 |
6.3.3 反应体系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
6.3.4 数据分析 |
6.3.5 数据处理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Fru-Gly化合物对“脱脂芝麻粕”体系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6.4.2 Fru-Gly化合物对低温及高温“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6.4.3 多元统计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葡萄炭黑曲霉挥发性有机组分与赭曲霉毒素A形成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赭曲霉毒素 |
1.1.1 赭曲霉毒素的结构及性质 |
1.1.2 赭曲霉毒素的毒性及食品中限量 |
1.1.3 食品中主要赭曲霉毒素产生菌 |
1.1.4 合成机制研究 |
1.1.5 赭曲霉毒素A的分析方法 |
1.1.6 葡萄及葡萄相关产品中的污染情况 |
1.2 微生物挥发性有机组分 |
1.2.1 主要挥发性有机组分 |
1.2.2 真菌产生挥发性有机组分的意义 |
1.2.3 应用 |
1.2.4 分析方法 |
1.3 挥发性物质与真菌毒素相关性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赭曲霉毒素A及相关代谢物检测方法建立 |
2.1 仪器与方法 |
2.1.1 试剂与标准品 |
2.1.2 仪器与耗材 |
2.1.3 实验样品 |
2.1.4 样品制备 |
2.1.5 提取条件优化 |
2.1.6 HPLC-MS/MS条件优化 |
2.1.7 方法验证 |
2.1.8 样品验证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提取条件选择 |
2.2.2 质谱与色谱条件 |
2.2.3 方法评价 |
2.2.4 样品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赭曲霉毒素在真菌生长过程中的积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剂与标准品 |
3.1.2 仪器与耗材 |
3.1.3 实验样品 |
3.1.4 样品制备 |
3.1.5 提取条件 |
3.1.6 HPLC-MS/MS条件 |
3.1.7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炭黑曲霉和赭曲霉生长状态及产毒情况 |
3.2.2 不同培养基对炭黑曲霉生长及产毒影响 |
3.2.3 炭黑曲霉产毒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炭黑曲霉生长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组分积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剂与标准品 |
4.1.2 仪器与耗材 |
4.1.3 实验样品 |
4.1.4 样品制备 |
4.1.5 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 |
4.1.6 GC-MS检测方法 |
4.1.7 定性定量方式 |
4.1.8 方法可行性 |
4.1.9 生长过程中炭黑曲霉挥发性成变化 |
4.1.10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固相微萃取条件选择 |
4.2.2 方法验证 |
4.2.3 炭黑曲霉中挥发性组分 |
4.2.4 挥发性有机组分化学计量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挥发性有机组分与OTA相关性与预测模型建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剂与标准品 |
5.1.2 仪器与耗材 |
5.1.3 实验样品 |
5.1.4 样品制备 |
5.1.5 挥发性有机组分检测 |
5.1.6 赭曲霉毒素检测 |
5.1.7 数据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炭黑曲霉挥发性代谢物与毒素OTA的相关性分析 |
5.2.2 预测模型建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烃及其衍生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定量结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藜麦品质评价及其贮存稳定性研究[D]. 张艳红. 成都大学, 2021(07)
- [2]芝麻油凝胶化对其风味物质的控释研究[D]. 曹璐璐.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关键香气成分及其形成特征的研究[D]. 张迪. 广东海洋大学, 2020
- [4]对芳香族化合物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的HQSAR与集成建模研究[D]. 王媛. 西安石油大学, 2020
- [5]丁氟螨酯对苹果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全蕊.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基于GC-QTOF构建VOCs的非目标筛查方法[D]. 施锦瑞.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贵州百里杜鹃林区杜鹃属植物挥发性萜类物质研究[D]. 钱沉鱼.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8]古井贡酒风味物质及酚类风味物质的抗氧化性和抗炎性的研究[D]. 赵东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1-L-甘氨酸-1-脱氧-D-果糖的制备、抗氧化性及对炒制芝麻产香的影响[D]. 宋莹蕾. 南昌大学, 2018(02)
- [10]葡萄炭黑曲霉挥发性有机组分与赭曲霉毒素A形成相关性研究[D]. 张晓旭.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