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伯利亚侏罗纪植物微化石的热变质作用

西西伯利亚侏罗纪植物微化石的热变质作用

一、西伯利亚西部侏罗纪植物微体化石的热变质作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肖洪[1](2020)在《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有利于开展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生物组成和古沉积环境等研究。大量的原生液态油苗和固体沥青的发现,展示了元古宇超古老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但受地质样品、地质资料、实验分析手段等条件的制约,对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古油藏成藏演化历史的研究尚不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有机质中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冀北-辽西地区元古宙古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有机质生物组成,并明确了典型古油藏的油气来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了中元古界烃源岩的生烃史,厘定了古油藏的成藏期次与时间,重建了古油藏的成藏演化历史,揭示了超古老油气藏成藏规律。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黑色泥质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为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极好,处于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下马岭组页岩在宣隆坳陷成熟度低且有机质丰度高,但在冀北-辽西地区受早期岩浆侵入的影响而过早失去生烃能力。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高于庄组沉积期盆地处于半封闭状态,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浮游藻类较少,以蓝细菌等耐盐的低级菌藻类为主,且底栖宏观藻类繁盛。而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沉积期水体较深,盐度较低,以蓝细菌、细菌和浮游生物为主。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烃源岩中普遍含高丰度的C19-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18-C33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和重排藿烷,可能代表了某种或多种特征性的菌藻类的贡献,而该类生物在高于庄组沉积期不繁盛,可能是受高盐度分层水体条件的遏制。综合储层岩石手标本、薄片显微观察以及分子标志化合物对比等分析,明确了XL1井雾迷山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上段砂岩油藏为高于庄组烃源岩供烃,SD剖面雾迷山组、JQ1井铁岭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下段砂岩油藏为洪水庄组烃源岩供烃,而LTG剖面下马岭组沥青砂岩则具有明显的混源特征。此外,辽西坳陷至少经历了两期生烃三期成藏。第一期为高于庄组烃源岩生烃,主要发生在1500~1300 Ma,第二期为洪水庄组烃源岩生烃,时间为250~230 Ma。第一期成藏时间为高于庄组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1500~1300 Ma),油气在下马岭组、铁岭组和雾迷山组等储层中聚集成藏。第二期成藏时间为465~455 Ma,为早期古油藏遭受破坏后,油气调整进入元古宇至奥陶系圈闭成藏。第三期成藏时间为240~230 Ma,油气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岩,可在元古宇至三叠系储层中聚集成藏,该期油气藏受构造破坏程度较弱,具有相对较好的成藏和保存条件,为研究区古老油气资源勘探的首选目标。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2](2020)在《特提斯地球动力学》文中认为特提斯是地球显生宙期间位于北方劳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巨型海洋,它在新生代期间的闭合形成现今东西向展布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土耳其-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根据演化历史,特提斯可划分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阶段,分别代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期间的大洋。大约在500Ma左右,冈瓦纳大陆北缘发生张裂,裂解的块体向北漂移,并使其与塔里木-华北之间的原特提斯洋在420~440Ma左右关闭,产生原特提斯造山作用,与北美-西欧地区Avalonia地体与劳伦大陆之间的阿巴拉契亚-加里东造山作用基本相当。原特提斯造山带之南、早古生代即已存在的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在380Ma向北俯冲,使早期闭合的康西瓦-阿尼玛卿洋重新张开,并由于弧后扩张形成金沙江-哀牢山洋。330~360Ma左右,特提斯西部大洋由于南侧非洲板块和北侧欧洲板块的碰撞而关闭,形成欧洲华力西造山带。而特提斯东段的上述三条古特提斯洋在250Ma左右基本同时关闭,华北、华南、印支等块体聚合形成华夏大陆。该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劳亚大陆和华力西造山带一起围限形成封闭的古特提斯残留洋,并一直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海水才全部退出。此后,南侧冈瓦纳大陆在三叠纪晚期重新裂解形成新特提斯洋,该洋盆在新生代初期由于印度和亚洲的碰撞而关闭。原、古、新特提斯三次造山作用基本代表了中国大陆显生宙期间的地质演化历史,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色的特提斯域金属成矿作用。广布的被动陆缘和赤道附近的古地理位置,以及后期的造山作用同时也成就了特提斯域内巨量油气资源的形成;塑就的地貌与海陆分布格局,也对当时的古气候与古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与原、古、新特提斯洋消亡相关的三次弧岩浆活动与显生宙地球历史上三次温室地球向冰室地球的转变,在时间上高度吻合。上述演化历史同时还表明,特提斯地质演化以南侧冈瓦纳大陆不断裂解、块体向北漂移并与劳亚大陆持续聚合为特征,其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俯冲板片的拖拽力,而地幔柱是否对大陆的裂解与漂移有所贡献,则有待进一步评价。

刘君兰[3](2020)在《辉绿岩床侵入对页岩生烃的热效应 ——以宣化盆地东部为例》文中提出岩浆侵入既可以促进周围页岩的生烃,同时也会对邻近页岩的生烃能力造成破坏。深入探讨辉绿岩床对页岩生烃的热效应,对于火成岩发育区的页岩气生烃评价和有利区优选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以宣化盆地下花园组和下马岭组中的辉绿岩床及其围岩为对象,通过开展测年、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实验并结合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了辉绿岩的侵入机制,并分析了辉绿岩床对邻近页岩生烃能力的影响模式以及对围岩地温场、有机质成熟度和页岩气成藏的热效应。通过侵入机制研究表明,侏罗系下花园组和中元古界下马岭组两套辉绿岩床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和大地构造环境。前者形成于大陆板内环境,侵入时间为159±0.51Ma,标志着燕山西段燕山运动构造主幕的开始;后者形成于岛弧环境,它的形成与下马岭组沉积时的弧后伸展环境密切相关。辉绿岩床侵入会对围岩的热成熟度和生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ZY1井下花园组辉绿岩床厚221m,对页岩Ro的影响范围为68m;赵家山下马岭组三段中部辉绿岩床厚7m,对页岩Ro(Rb换算)的影响范围为8.5m。根据邻近页岩生烃能力的破坏程度,将围岩分为强烈热变质、中等热变质、微弱热变质和无热变质四个带。经过计算发现,这两套围岩强烈、中等和微弱热变质带的范围均占各自Ro影响范围的65%、23%和12%。围岩Ro的影响强度和范围与辉绿岩床侵入后地温场的变化密切相关,并受侵入岩与围岩参数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辉绿岩侵入后围岩经历了迅速升温、快速降温和缓慢冷却三个阶段。通过模拟侵入岩和围岩参数对Ro的影响程度表明,侵入岩厚度和围岩比热容是影响围岩有机质成熟度的主要因素。宣化盆地ZY1井页岩含气量测试结果表明,辉绿岩床显着提高了下花园组页岩(Ⅲ型)的Ro和含气性,平均含气量为1.3 m3/t;但辉绿岩床下部44m范围内由于页岩完全失去生烃能力,页岩解析气量极低,只有0.07 m3/t。尽管靠近岩床页岩储集物性会变好,但是剩余生烃能力才是制约岩床附近页岩气成藏的关键因素。

杜圳[4](2020)在《甘肃中侏罗世窑街组孢粉及有机地化指标记录的古环境演变》文中指出侏罗纪是我国的重要成煤期,与之相反的是在北美大陆大部分地区广泛发育厚层红色碎屑沉积,这一巨大差异受全球海陆格局、大气环流等诸多因素影响。期间超级大陆(Pangaea)尚未完全解体,同时伴随的超级季风气候显然对位于大陆东缘的我国陆地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索这一过程,本研究选择位于我国腹地的甘肃民和盆地中侏罗统连续含煤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孢粉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展开中侏罗世含煤沉积的古植被及古环境研究工作。首先孢粉结果显示,两气囊型松柏类花粉占主要地位,如Pseudopinus、Pinuspollenites、Pseudopicea、Protopicea和Podocarpidites等,其次是蕨类植物孢子含量十分丰富,如Cyathidites/Deltoidospora。其他零星出现的有紫萁科Osmundacidites;杉科Perinopollenites和Taxodiaceaepollenites;掌鳞杉科Classopollis等。在该地区总体呈现一个以松柏类和蕨类植被为主的植物群面貌,指示温暖偏湿润的气候环境。岩心自下而上的沉积序列上孢粉植物群组成还显示显着变化,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1)以Cyathidites/Deltoidospora为主的蕨类植物群,2)以两气囊型花粉以及Chasmatosporites为主的松柏-银杏植物群,3)以Cyathidites/Deltoidospora为主的蕨类植物群,4)以两气囊型花粉为主的松柏类植物群。依次反映了一个炎热潮湿-温暖湿润-炎热潮湿-偏凉半湿润的显着波动型气候演变序列。有机地球化学结果显示,孢粉相以无定形有机质(AOM)和植物碎片(Phytoclast)为主,孢型(Palynomorph)含量较少,总有机碳(TOC)和氢指数(HI)多集中于油页岩段和炭质泥岩段。自下而上,岩性特征、孢粉相、TOC和HI指示的沉积环境发生显着变化,大致也可分为四个阶段,且与孢粉古气候变化阶段一致,分别为以陆相高等植物输入为主的沼泽相环境,以高等植物和湖生藻类输入为主的半深湖相环境,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的河流相环境以及以湖中藻类等湖生生物为主的深湖相环境。因此,以上研究结果指示甘肃窑街组植被丰富,环境相对温暖湿润,适宜煤、油页岩等有机质沉积。植被演化序列上表现为蕨类主导型植被与松柏类主导型植被交替出现,湖泊沉积上发生由高等植被输入向湖相水生藻类输入主导的转变。因此民和盆地中侏罗世窑街组显着的环境变化可能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全球大气候格局有一定联系。侏罗纪时期,研究区位于南、北气候区交界地带,气候带的南北移动可能对研究区植被面貌产生了显着影响。受该时期全球“超级季风”影响,我国北方地区降水丰沛,植被茂盛,大量含煤系沉积发育。而南方地区可能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气候相对干旱。但“超级季风”气候背景下,气候状态并不稳定,以我国北方侏罗系含煤系沉积为例常存在间断性煤、红层、灰岩等岩性迥异的沉积变化。

林妙琴[5](2020)在《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指出中国发育有广泛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包括以北方为主的陆相和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海相-海陆交互相。然而,这一时段地层的划分对比存在诸多争议,有关中国东部当时的区域古地理格局亦有各种不同看法。古植被是研究揭示古地理和古气候的良好手段,目前关于中国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植被的研究还不够具体和深入。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是我国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代表性发育地区,为本论文通过孢粉化石研究、探讨以上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上侏罗统-下白垩统7个剖面的168块孢粉样品,其中71块含化石。共鉴定、统计14211粒标本,它们分属97属144种及若干未定种。根据组合中主要成分的丰度变化、关键分子的首现和末现等特征,在上述研究剖面共建立了 8个孢粉组合并分析讨论了它们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地层序列。其中冀北-辽西地区包括4个孢粉组合:金岭寺-羊山盆地和建昌盆地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崔杖子、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滦平盆地Valanginian 中期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一段)、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榆树下、下营剖面,大北沟组二段至大店子组一段下部)和 Hauterivian 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下营剖面,大店子组一段上部)。拉萨地块由老到新依次产出晚侏罗世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邱桑剖面,多底沟组)、Berriasian 期-Hauterivian期Classopollis-Cooksonites 组合(邱桑剖面,林布宗组)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 组合(瓦达剖面,多尼组)、Hauterivian 晚期-Barremian早期Dicheiropolto-peak组合(拉龙剖面,多尼组)。本研究通过对金岭寺-羊山盆地、滦平盆地和建昌盆地土城子组孢粉组合的对比分析发现土城子组从一段中上部开始Classopollis逐渐减少,伴随着两气囊花粉的繁盛,至土城子组三段两气囊花粉代替Classopollis成为主要成分。同时,在土城子组一段中上部发现了早白垩世特征分子Fixisporites和Cicatricosisporites,表明中国东部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可能位于其中。建昌盆地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三段的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与滦平盆地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的Bisaccates组合相似,二者产出层位相当。此外,本文首次报道了大店子组以蕨类植物占绝对优势的孢粉组合,目前该类型的组合未见于义县组下部。通过对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的孢粉组合对比,揭示了中国东部南、北方孢粉植物区系之间不存在过渡带。结合该时期孢粉组合不呈现东西差异的特征,表明当时孢粉植物群交流广泛。因此,没有确凿的古植被证据支持早白垩世时期存在“中国东部高原”。对拉萨地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与其相邻羌塘地块同时段的孢粉组合对比发现,二者同属于一个孢粉植物群,表明了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晚侏罗世之前已经拼合在一起。同时,我们发现掌鳞杉科植物从大陆边缘的拉萨地块至内陆的羌塘地块和塔里木盆地均增加,表明降水量向内陆有所减少。古植被和古气候重建表明,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Berriasian-Valanginian期的古植被类型主要是喜温凉、中生的松柏类针叶植物,整体反映了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凉型气候。但是,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发育时期相较于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发育时期植被类群更加单调,分异度明显降低,气候存在阶段性变干、变热。Hauterivian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发育时期喜暖湿的蕨类和苔藓类植物显着增加且成为优势类群,指示这一时期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反映了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气候,其间伴有温度和湿度的小幅起伏。拉萨地块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Barremian早期,植被经历了从以喜暖湿的蕨类植物为主转变为以喜干旱、炎热的掌鳞杉科针叶类植物为主的变化,气候总体上从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转变为干旱-半干旱的温暖-炎热型。

高云佩[6](2019)在《埃迪卡拉纪海洋碳、磷、硫循环 ——来自华南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华南扬子台地保存有较为连续的埃迪卡拉系地层,其是探索新元古代环境变化和生物演化的重要研究区域。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基于扬子台地王集地区的岩心钻孔,测试分析得到高分辨率的碳酸盐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i)数据和碳酸盐氧同位素(δ18Ocarb)数据。该钻孔包含成冰系南沱组地层、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地层和灯影组地层,以及寒武系岩家河组地层。王集岩心钻孔陡山沱组δ13Ccarb曲线变化趋势与前人对扬子台地相应地层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因此该钻孔可在盆地内进行良好的化学地层学比对。具体而言,在王集钻孔陡山沱组地层上部,我们识别出一个+8.16‰至-7.20‰的巨大δ13Ccarb负偏移,该负偏移的持续时间和偏移幅度与同时期的“Shuram-Wonoka”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事件相当,这为王集钻孔的全球地层比对提供了坚实基础。除此以外,王集钻孔灯影组地层呈现出两段截然不同的无机碳同位素区间,其δ13Ccarb平均值分别为+3.32‰和+0.40‰。在这两段稳定区之间,我们识别出一个显着的δ13Ccarb负偏移,这也是灯影组中部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的首次报道。在王集钻孔陡山沱组地层和灯影组地层中,共有三次δ13Ccarb负偏移与富磷沉积段密切相关。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与磷沉积的耦合关系可能指示埃迪卡拉纪海洋碳循环和磷循环的相互作用。我们认为,多次间歇性海水上涌可能导致了浅水区域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以及同时期的磷灰石沉积。具体而言,厌氧海水上涌带来富集13C的深海碳酸氢根及可溶性有机碳(DOC),深海碳酸氢根的加入和DOC的氧化会导致浅海无机碳同位素发生负偏移;与此同时,上涌海水还会携带大量溶解态磷组分,深海的磷酸氢根会在氧化还原状态波动的内陆架水域发生沉积,最终形成磷矿层。陡山沱组与灯影组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的不同幅度,可能指示深海DOC储库在不同时期的规模存在差异。在众多晚新元古代沉积地层中,存在多次显着的碳酸盐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偏移以及较为稳定的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曲线。这种前寒武普遍存在的δ13Ccarb和δ13Corg解耦关系与以光合作用为主导的显生宙记录存在较大差异,该解耦关系通常被认为是由外来有机质混入或成岩作用导致。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报道了华南扬子台地王集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数据。与多数晚新元古代沉积记录不同,王集钻孔的δ13Ccarb与δ13Corg具有良好的耦合共变关系。王集钻孔的δ13Corg数据变化范围为-22.13‰至-34.12‰,其 δ13Ccarb 与 δ13Corg的差值(Δ13Ccarb-org)变化范围为19.61‰至34.58‰。我们认为该钻孔多数的δ13Corg及Δ13Ccarb-org数据可以用藻类光合作用的碳循环模式解释。但对于特定层位,外来有机质,极有可能是来自深海的可溶性有机碳(DOC),也可能混入沉积记录中。即便如此,在埃迪卡拉纪浅海区域,高浓度的磷酸氢根会极大程度促进海表初级生产力;因此,生物成因有机质的同位素值信号足以抵抗DOC同位素信号的干扰。大量有机质持续沉积埋藏会促进大气及溶解在海水中氧气的积累,地表环境的进一步氧化可能为之后的生物演化提供相关生态便利。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自生碳酸盐具有极低的δ13Ccarb值,其可达-30‰;因此自生碳酸盐的大量混入可能是造成前寒武δ13Ccarb负偏移记录的重要原因,而该过程反映的是成岩作用改造的相关信息。为了探索自生碳酸盐对王集钻孔样品的影响,我们对部分岩石样品进行细致的抛光工作,并测试分析光面不同区域的无机碳、氧同位素值。光面微区同位素结果与全岩同位素结果较为一致;因此,我们认为王集钻孔全岩δ13Ccarb值可以指示古海水信息,且相关模型计算也是合理的。我们还系统地测试分析王集钻孔样品的总碳含量(TC)、总硫含量(TS),以及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py)。总体而言,王集钻孔δ34Spy的变化范围为-13.7‰至41.4‰,其较大的波动性可能指示埃迪卡拉纪古海水具有不稳定的硫酸根浓度。在陡山沱组下部,δ34Spy正偏移与δ13Ccarb正偏移同时出现,其可能指示具有还原性黄铁矿和有机碳的共同埋藏。在陡山沱组上部“Shuram-Wonoka”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中,δ34Spy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其可能与海退时期陆架黄铁矿和有机质氧化风化有关。而灯影组δ34Spy的高值可能指示了海洋中厌氧水体的扩张,但其适用空间范围需进一步进行探究。综上所述,新元古代末期古海洋的碳循环、磷循环,以及硫循环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在调节地表氧逸度及构建古生态环境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黄元耕[7](2018)在《华南及新疆地区二叠纪至三叠纪海洋、陆地古群落模拟及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研究》文中认为二叠纪—三叠纪(P-Tr)是地球生命演化的关键转折时期,期间地球上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和极端气候环境灾变事件,强烈重塑了生态系统的演化轨迹。对这些极端事件原因、后果以及彼此之间相互影响机制的探索是全球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以我国华南和新疆北部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实际地层记录和区域数据库为基础从生物与环境两个层次揭示生态系统在此重大关键转折期的演化模式与规律。其中,生物演化离不开其群落内部种间作用的驱动,古群落组成和结构的改变对其稳定性和灾后恢复力有重要影响,决定了群落对外界环境波动的抗灾能力,从而影响生物演化的方向。因此,本论文选择二叠纪-三叠纪古生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功能群和古食物链网概念,通过利用目前国际最新的古食物网模拟分析方法—Cascading Extinction on Graphs(CEG)数学模型,揭示古群落内部的种间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之间关系,最终有效地模拟该时期海洋、陆地古群落的动力学过程以及他们的稳定性和灾后恢复力。在古环境研究方面,本论文重点关注草莓状黄铁矿分析在恢复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方面的应用,重点对该方法的原理、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恢复了华南地区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历史,最终,讨论了海洋极端环境变化对古群落稳定性的潜在影响机制。本论文在生物与环境研究中取得了以下五点新认识。(1)利用数学模拟方法对新疆北部地区中二叠世至早侏罗世14个陆地古群落进行了稳定性模拟分析。CEG模拟揭示这些古群落的崩塌阈值降低与该时期的三次大灭绝密切相关。古群落稳定性在瓜德鲁普世(中二叠世)末期大灭绝前明显降低,可能与本次渐进式生物灭绝相关,后者在其它地区同期的海、陆相生物大灭绝研究中得到证实。群落稳定性指标在P-Tr之交大灭绝后突然大幅下降,三个早三叠世古群落在组成上明显与其它群落不同,群落内若干二叠纪型功能群消失,也有新功能群诞生,且群落内的功能群丰度大幅降低。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相反的体型变化造成了群落结构的失调,是造成早三叠世古群落不稳定的主要原因,P-Tr大灭绝严重扭曲了二叠纪古群落的演化方向,为现代型生态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三叠世古群落稳定性已经恢复到了二叠纪的水平,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完全复苏时间一致。与非洲南部P-Tr之交古群落稳定性变化趋势相比,新疆北部(泛大陆)古群落表现出相似的灭绝与复苏模式,指示一个全球性复苏模式。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在大灭绝之前明显降低,加剧了三叠纪末期环境事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这与中生代其它大灭绝时期的模式类似,随后群落稳定性又在侏罗纪早期迅速恢复并保持稳定。(2)重建了华南地区晚二叠世到中三叠世海洋古群落食物网,并利用数学模拟方法,分别对21个P-Tr大灭绝前后和9个早-中三叠世海洋无脊椎动物群落以及7个早-中三叠世海洋脊椎动物群落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海洋无脊椎动物群落在P-Tr大灭绝的两幕中表现明显不一致。古群落内部功能群数量和丰度以及其稳定性的大幅降低发生在第二幕灭绝之后,第一幕灭绝并未对古群落结构和稳定性产生致命的打击,结合前人对P-Tr之交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P-Tr之交大灭绝第一幕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第二幕才造成生态系统的全面崩溃。早-中三叠世海洋无脊椎动物为主的古群落稳定性在Spathian亚期达到较高的水平,说明该类古群落复苏较为迅速。这是因为此类古群落结构简单,以初级消费者为主,其稳定性主要与群落内部物种多样性相关,而非功能群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反,尽管华南早三叠世已经出现较为复杂的海洋脊椎动物群落,并出现大型海洋顶级捕食动物—海生爬行类,但其群落稳定性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直到中三叠世才达到高水平,说明海洋脊椎动物群落复苏缓慢,早三叠世古群落的功能群结构并不完整,脆弱的群落结构在面对环境波动时依然难以维持并持续发展,直到安尼期才全面复苏。(3)重点评价了草莓状黄铁矿指标在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恢复时的可靠性以及古氧相分析的应用。相较于其它指示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地化指标,草莓状黄铁矿分析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风化样品仍然有效。深入研究发现风化样品中很多草莓状黄铁矿变成了铁的氧化物,不过,这种氧化作用只发生在草莓状黄铁矿的外表面,其内部依然由黄铁矿组成,因此,推荐面上填图方法取代点上测试方法来分析黄铁矿的物质成份,可以指示黄铁矿风化范围和程度。此外,黄铁矿的氧化作用是其体积减少的过程,但是表层部分氧化的草莓状黄铁矿在平均粒径上会比新鲜草莓状黄铁矿小2.17%,中位数粒径小1.82%,均在粒径统计的系统误差之内,因此,氧化作用对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影响极小,不会影响其在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解释上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利用草莓状黄铁矿分析方法恢复了华南浙江煤山剖面、印度北部克什米尔地区Guryul Ravine和Barus Spur剖面P-Tr之交高精度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P-Tr之交海洋出现了明显的两幕式缺氧现象,第一幕出现在牙形石Clarkina meishanensis带至C.taylorae带区间,但在其上的Hindeodus parvus带至Isarcicella staeschei带下部恢复为上贫氧至富氧状态,然后又在上覆的I.staeschei带至I.isarcica带变为缺氧状态。这种两幕式缺氧事件对应煤山剖面记录的两幕式生物灭绝、两次微生物的爆发、两次硫同位素的负偏以及两次碳总量(TOC)的正偏。第一幕缺氧事件对应海洋快速升温事件,并持续到第二幕缺氧。这种现象在意大利北部的Bulla剖面,华南地区的大峡口剖面、朝天剖面、肖家坝剖面和长滩河剖面都得到了证实,说明这种两幕式的缺氧模式不只局限于古特提斯洋地区,可能是一种全球性模式。(4)重建了全球不同沉积相区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约1亿年的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变化历史。对华南地区4个斜坡相剖面的草莓状黄铁矿研究显示,该相区晚二叠世到中三叠世出现了三个相对较长的以缺氧状态为主的时期,即长兴期末到Smithian亚期末,中晚Spathian亚期和早中安尼期。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海洋中氧含量最小带(OMZ)的扩张与收缩可能控制着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波动。在P-Tr大灭绝之前的Clarkina yini带,扬子地台边缘和斜坡相区已经变为贫氧状态,同期的远洋盆地为硫化的海洋环境。在P-Tr大灭绝的第一幕期间,从台地边缘、斜坡、陆棚盆地到远洋盆地出现明显的缺氧或硫化状态,说明此次缺氧事件规模十分巨大,几乎波及整个海洋。在三叠纪最早期(对应牙形石H.parvus带)不同相区的氧化还原状态差别非常大,在特提斯区斜坡和浅水环境中水体处于贫氧-富氧状态,但在局部浅水台地边缘环境中则为缺氧-硫化状态。同时,在泛大陆西北部的浅水环境中造迹生物非常活跃,指示一个富氧的避难所。在P-Tr大灭绝第二幕时期及之后(I.staeschei带和I.isarcica带),缺氧状态又扩散到了从浅水到深水的大部分水域。在印度期内部(Griesbachian-Dienerian亚期之交),缺氧-硫化状态出现在深水的Sverdrup盆地以及华南浅水台地边缘和斜坡环境中,但泛大洋中则出现贫氧状态,说明该时期远洋深水区的缺氧程度已经减弱,但在其它相区依然严重。在早Smithian亚期,只有斜坡相剖面识别出了缺氧-硫化的环境,陆棚盆地和浅水台地边缘相区则以贫氧-氧化的环境为主。在晚Smithian亚期缺氧水体扩张至浅水台地、斜坡和陆棚盆地环境。在中-晚Spathian亚期,从台地边缘到远洋盆地相都记录了严重的缺氧事件。在安尼期,台地边缘、陆棚盆地和远洋盆地都以富氧的环境为主,但在斜坡相区,严重的缺氧事件仍时有发生,可能指示OMZ依然发育在斜坡环境中。到了中-晚安尼期,整个海洋主要以富氧环境为主,对应同期的三叠纪生物全面复苏或大辐射。(5)尽管二叠纪末开始的强烈火山作用、海水快速急剧升温和大面积的海洋缺氧事件严重地打击了生物多样性,但是这些灾难事件并没有使古群落稳定性在第一幕灭绝中发生显着下降。相反,与大灭绝第二幕同时的持续高温、缺氧和海洋酸化事件可能导致古群落稳定性的全面崩溃。大灭绝后,无脊椎动物群落的稳定性随着物种多样性的恢复而增强,在Spathian亚期就基本达到中三叠世的水平,说明该类群落似乎并没有受到早三叠世频繁环境波动的影响。相反,海洋脊椎动物古群落稳定性和抗灾能力受早三叠世恶劣环境的影响较严重,直到中三叠世各种环境因子达到稳定时才全面复苏。

张渝金[8](2018)在《大兴安岭中段龙江盆地中侏罗世地层及古环境》文中研究表明龙江盆地位于内蒙古东部扎赉特旗与黑龙江西部龙江县交界,研究区内发育一套中侏罗世含煤地层,主要由砂砾岩、火山碎屑岩夹沉积岩及煤层组成。盆地内侏罗纪地层以往研究程度不高,中侏罗世含煤地层的确定主要借助于与大兴安岭南段突泉盆地万宝组的对比,长期以来对龙江盆地这套含煤地层时代及使用万宝组地层名称等问题一直争论。本文通过地层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手段,首次综合性地详细研究了龙江盆地西北缘中侏罗世含煤地层的植物化石(包括孢粉和木化石),建立了5个新种,通过与国内外主要中侏罗世含煤地层及其植物群的对比,确认龙江盆地上述植物群属于我国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早期组合,时代为中侏罗世。与此同时,获得了以166.2±1.3Ma为代表的一系列同位素测年数据,辅证了上述中侏罗世时代。另外,本文还系统地分析了龙江盆地中侏罗世时期沉积物源特点、古环境、古气候及构造背景等特征,确认了在龙江盆地对上述中侏罗世含煤地层使用万宝组的合理性。在植物化石研究中,本文首次发现龙江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大化石由21属34种(含5个新种,包括木化石)组成,以蕨类(约占38%)和松柏类(约占21%)为主;苏铁类(包括苏铁目和本内苏铁目,共约占17%)、茨康类(约占17%)以及银杏类(约占7%)等占一定比例;在蕨类化石研究中首次发现蚌壳蕨科的原位花粉,并建立2个新种。与此同时,首次在龙江盆地发现木化石,均属于松柏类,已发现的3属3种均为新种。本次发现的孢粉化石共29属35种,以裸子植物花粉占主,其次为蕨类植物孢子,暂称为Cyclogranisporites-Alisporites组合;裸子植物花粉显示了以松柏类的双气囊花粉和苏铁类、本内苏铁类、银杏类的单沟花粉为主的特点。植物化石研究揭示了龙江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可能为一个具季节性变化的暖温带—温带气候的植物群;其古气候可能以暖温带为主,并带有一定的暖温带-温带的低矮山地的气候环境。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中,本文首次测得龙江盆地万宝组中段凝灰岩锆石U-Pb的166.2±1.3Ma、165.2±1.7Ma、164.0±1.3Ma和162.1±1.6Ma等年龄值,整体指示中侏罗世。碎屑岩年龄显示4组峰值,最年轻年龄峰值为167.5±2.5Ma。上述年龄值辅证了龙江盆地万宝组时代为中侏罗世。在古环境研究方面,本文运用多种方法综合研究了龙江盆地中侏罗世的古沉积环境与古气候,揭示龙江盆地中侏罗世沉积环境可能为火山喷发间歇期形成的山间扇三角洲-滨浅湖盆的环境;古气候总体上可能为暖温带—温带的特点。总之,本论文首次通过综合性研究方法确认了大兴安岭中段地区龙江盆地中侏罗世地层的存在、首次发现该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化石、并测定了该地层多个同位素年龄,为提高我国大兴安岭地区中段(黑龙江西部与内蒙古东部交界一带)侏罗纪地层的综合研究程度、扩大找寻松辽盆地西缘煤及石油等矿产远景等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也为深入研究中国北方侏罗纪植物地理分区等提供了新资料。

郭知鑫[9](2018)在《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地层、构造演化 ——以二连盆地和漠河盆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东北及邻区位于欧亚板块东北部,包括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中亚造山带东段和华北板块北缘,由一系列微陆块及其间的碰撞拼合带构成,是地球上最复杂的构造区之一。该区在晚中生代经历了规模宏大的陆内变形,发育了强烈的岩浆活动和大量的沉积盆地、变质核杂岩,以及褶皱逆冲带等,近年来一直是地质工作者研究的焦点。然而,该区晚中生代地层、构造演化历史,及其与区域大地构造的关系始终没有认识清楚,尤其是该区众多侏罗-白垩纪发育的沉积盆地,其地层厘定和构造演化的研究程度依然相对薄弱,甚至处于空白。本文选取漠河盆地和二连盆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建造分析、地震反射剖面分析、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分析、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分析等方法,对漠河盆地和二连盆地晚中生代地层、构造演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重建漠河盆地和二连盆地晚中生代演化历史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东北及邻区其他盆地、造山带已有的地质资料,本文重新厘定了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整体地层、构造演化的历史,并初步建立了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演化与区域大地构造的关系。漠河盆地位于中国东北最北部,与俄罗斯上阿穆尔盆地属于同一盆地。本文通过系统的岩性、沉积序列、古生物化石资料、地层分布,和顶、底界面接触关系分析,首次建立了漠河盆地与上阿穆尔盆地侏罗系-下白垩统下部地层的对比关系。通过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结合前人古生物化石资料和零星搜集到的同位素定年资料,本文精确厘定了漠河盆地侏罗系-下白垩统下部地层的沉积年龄:绣峰组沉积年龄为晚侏罗世晚钦莫利期(ca.155-152 Ma),二十二站组沉积年龄为晚侏罗世提塘期(ca.152-145 Ma),额木尔河组沉积年龄为早白垩世贝里阿斯期-早瓦兰今期(ca.145-137Ma),开库康组沉积年龄为早白垩世晚瓦兰今期(ca.136-133Ma),塔木兰沟组沉积年龄为早白垩世欧特里夫期及之后(≤ca.133 Ma)。依据碎屑错石U-Pb年龄分布和地层沉积特征,结合前人报道的断层、古水流等资料,本文重建了漠河盆地侏罗纪-早白垩世初沉积物源演化历史、古地理演化历史和构造演化历史。在绣峰组和二十二站组沉积时期,漠河盆地处于伸展拉张应力环境,盆地为伸展断陷盆地,沉积物的主要物源区为盆地以南的中国东北地区,盆地以北地区几乎不向盆地提供沉积物。在额木尔河组沉积时期,漠河盆地西北部隆起,盆地内部形成内陆湖盆,此时盆地开始接收到少量剥蚀、搬运自上阿穆尔盆地北缘泥盆-石炭系的沉积物。在开库康组沉积时期,漠河盆地和上阿穆尔盆地处于挤压构造环境,转变成为磨拉石盆地,此时上阿穆尔盆地北缘的泥盆-石炭系成为漠河盆地主要沉积物源区。开库康组沉积之后,漠河盆地重新进入伸展环境,发育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二连盆地位于中国东北的中西部地区。本文在对盆地地层岩性、沉积序列、古生物化石资料和地层界面接触关系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新获得夹层火山岩和砂岩锆石U-Pb年龄资料,重新建立了二连盆地与燕山地区侏罗系-下白垩统下部地层的对比关系,精确限定了二连盆地侏罗系-下白垩统下部地层的沉积年龄。二连盆地阿其图组-齐哈组沉积年龄为中侏罗世阿林期-巴通期早期(ca.174-167 Ma),兴安岭群沉积年龄为晚侏罗世牛津期-钦莫利期早期(ca.163-153 Ma),呼格吉勒图组沉积年龄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提塘期-瓦兰今期早期(ca.151-139 Ma),阿尔善组沉积开始于早白垩世瓦兰今期(ca.138Ma)。依据地震反射剖面资料、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结合邻区构造演化,本文初步确定了二连盆地侏罗纪-早白垩世初地层、构造演化历史。本文提出二连盆地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初经历过五期构造应力场的交替演化:中侏罗世阿林期-巴通期早期(ca.174-167 Ma)伸展;中侏罗世巴通期晚期-卡洛夫期(ca.166-164 Ma)挤压;晚侏罗世牛津期-钦莫利期早期(ca.163-153 Ma)伸展;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钦莫利期晚期-瓦兰今期早期(ca.153-138Ma)挤压;早白垩世瓦兰今期早期(ca.138 Ma)之后重新进入伸展环境。二连盆地在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和上白垩统二连组沉积之间经历过一期强烈的挤压构造作用。根据对大量地震反射剖面的解释和分析,本文将这期挤压作用主应力方向限定为NW-SE向。此外,通过砂岩碎屑锆石U-Pb定年,结合前人古生物化石资料、古地磁资料和二连盆地西缘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中与赛汉塔拉组沉积于同一时期的苏红图组和银根组已有的同位素定年资料,本文将赛汉塔拉组沉积年龄限定为早白垩世阿普特期末-阿尔布期(ca.115-101 Ma),将二连组沉积年龄限定为晚白垩世塞诺曼期初期以后(≤ca.96 Ma)。结合新获得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热演化史,本文将二连盆地赛汉塔拉组沉积之后、二连组沉积之前的这期挤压构造作用的时间限定在晚白垩世初塞诺曼期。通过对漠河盆地和二连盆地晚中生代地层、构造演化的研究,结合区域上其他盆地、造山带构造演化资料,本文对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构造演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发现中国东北及邻区在中侏罗世-晚白垩世经历过多期交替出现的伸展和挤压构造作用,并初步提出了中国东北及邻区晚中生代演化与区域大地构造的关系。本文认为,中侏罗世早期,中国东北及邻区处于伸展构造环境,其动力可能来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西段关闭之后,加厚地壳发生重力垮塌。中侏罗世晚期,中国东北及邻区处于挤压构造环境,其动力可能来源于喀喇昆仑-拉萨板块西北缘碰撞亚洲大陆南缘导致的远程效应。晚侏罗世早期,中国东北及邻区处于伸展构造环境,可能是由于喀喇昆仑-拉萨板块的西北缘与亚洲大陆南缘碰撞,持续的陆陆碰撞导致了东北亚地区强烈的走滑活动和向北东方向挤出逃逸,进而激发了加厚地壳的进一步重力垮塌。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中国东北及邻区处于挤压构造环境,可能是由于Kolyma-Omolon板块碰撞西伯利亚板块东北缘、西伯利亚板块碰撞Amuria板块,以及拉萨板块碰撞亚洲大陆南缘的远程效应的联合作用。早白垩世,中国东北及邻区处于伸展构造环境,其动力可能来源于拉萨陆块持续碰撞亚洲大陆南缘,导致东北亚地区进一步向北东方向挤出,并且伴随强烈的走滑断层活动,进而引起了中国东北及邻区加厚地壳的重力垮塌和岩石圈地幔的拆沉。晚白垩世早期,中国东北及邻区处于挤压构造环境,可能与鄂霍茨克陆块碰撞亚洲大陆东缘有关。

杨晓光[10](2018)在《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中微生物化石与相关显微结构》文中指出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与宏观和微观的环境都有密切联系。微生物及其相关的化石记录的研究,不仅能全面揭示史前生物和生态面貌,也能对生命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提供新的信息。在寒武纪早期这一关键的地质历史阶段,我国的磷酸盐化微体化石库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是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微体动植物方面。对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及其相关化石研究还十分有限。已知的研究对象也主要集中在蓝细菌类化石上,研究内容主要是形态描述和系统分类,缺乏对微生物与地质过程以及化石埋藏保存之间关系的讨论。本研究的基础建立在寒武纪早期陕南宽川铺生物群中近年发现的大量微生物化石新种类和显微结构新现象。这些材料一方面提供空前丰富而细致的形态学信息;另一方面呈现了微生物化石与相关显微结构,乃至其他微体动物化石之间明显而复杂的互动关系,使之可以结合传统形态学观察,化石埋藏保存机制,微生物的行为和生活环境,化石的超微结构和化学成分等多个方面,从新的角度认识理解这一重要时期的磷酸盐化微生物相关化石。论文涉及的具体内容包括:1)钻孔微生物与异质体拖曳迹(ambient inclusion trails,简称AITs)。从形态学和埋藏学角度综合分析了微体化石上共存的钻孔蓝细菌,钻孔真菌和AITs三种微型管状结构。报道并讨论了首次发现的有机碳质AITs末端推进颗粒。通过分析AITs在原牙形类化石上特殊的环绕分布模式,探讨了其与原牙形类原始成分的关系;2)非矿化动物体的微生物假形。发现并描述了能够完全或部分复刻动物体外形轮廓的微生物假形化石,分析了不同种类微生物假形的生成过程,并与现代埋藏学实验中的微生物假形进行对比;3)对已经发现报道过的蓝细菌类化石补充一些新的信息。例如寒武松藻的完整藻丝末端和细胞结构以及葛万藻多样的保存模式。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有:1)分析了钻孔蓝细菌,钻孔真菌和AITs在形态特征,生成阶段,保存模式上的本质不同,建立三者鉴别的完整的理论模型,澄清了长久以来存在的模糊性;新型碳质末端推进颗粒不仅丰富了AITs成因和形态的多样化解释,还得以通过碳质物拉曼光谱温度计推测出化石群经历了极低变质作用,为AITs的形成条件求得一个热演化温度上限(232261°C);通过解析AITs螺旋环绕模式形成的条件和过程,推测了寒武纪早期的原牙形类原始成分应该以坚硬的有机质为主;2)宽川铺生物群中,能够识别出4种复刻动物体外轮廓的完全假形和1种仅针对古球蛋类表面瘤点的不完全微生物假形。完全假形有微生物体填铸交代和微生物膜稳化定型两种作用模式。讨论了微生物假形对软躯体保存的影响和潜力,提供了一种新型磷酸盐化非矿化组织保存的可能性;3)寒武松藻菌丝的尖削末端和扁平串列的细胞结构强化了其蓝细菌的属性,并且可能与束枝藻属的类群更为接近。螺纹管属化石的大小变化范围可以相当宽泛。葛万藻菌丝在不同的条件下,依据其胶鞘钙化程度和埋藏过程的差异,可以形成多种迥异的化石形态。这些都说明在蓝细菌类化石研究中,一方面有赖于新的细节特征的发现,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埋藏保存因素对化石的影响。

二、西伯利亚西部侏罗纪植物微体化石的热变质作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伯利亚西部侏罗纪植物微体化石的热变质作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冀北-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历程
        1.3.2 全球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现状
        1.3.3 中-新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1.4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烃源岩评价
        1.5.2 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1.5.3 古油藏油源剖析
        1.5.4 油气成藏历史分析
    1.6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1.6.1 关键技术和可行性分析
        1.6.2 技术路线
    1.7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燕辽裂陷带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2.2 冀北-辽西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2.3 地层划分
        2.3.1 下马岭组
        2.3.2 高于庄组
        2.3.3 金州系
        2.3.4 长城系底界年龄
        2.3.5 其它地层的年龄
        2.3.6 骆驼岭组
        2.3.7 地层划分方案
    2.4 构造演化
        2.4.1 稳定的台地发展期
        2.4.2 强烈的造山活动阶段
    2.5 地层层序
        2.5.1 长城系(Pt~1_2或Ch)
        2.5.2 蓟县系(Pt~2_2或Jx)
        2.5.3 金州系(Pt~3_2或Jz)
        2.5.4 青白口系(Pt~1_3或Qn)
    2.6 古生物化石
        2.6.1 高于庄组
        2.6.2 团山子组
        2.6.3 串岭沟组
        2.6.4 常州沟组
    2.7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研究区烃源岩评价
    3.1 碳酸盐岩烃源岩下限
    3.2 样品分布
    3.3 有机质丰度
        3.3.1 高于庄组
        3.3.2 洪水庄组
        3.3.3 下马岭组
        3.3.4 其它地层
    3.4 有机质类型与成熟度
        3.4.1 干酪根元素
        3.4.2 镜质体反射率
    3.5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3.5.1 高于庄组
        3.5.2 洪水庄组
        3.5.3 下马岭组
    3.6 烃源岩评价小结
第4章 烃源岩中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4.1 样品和实验方法
    4.2 正构烷烃
        4.2.1 分布特征
        4.2.2 “UCM”鼓包
    4.3 单甲基支链烷烃
        4.3.1 化合物鉴定
        4.3.2 分布特征
        4.3.3 生物来源
    4.4 烷基环己烷和甲基烷基环己烷
    4.5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4.6 二环倍半萜
    4.7 规则的三环萜烷和C_(24)四环萜烷
        4.7.1 规则的三环萜烷
        4.7.2 C_(24)四环萜烷
    4.8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
        4.8.1 化合物鉴定
        4.8.2 化合物分布
        4.8.3 化合物的碳数延伸
        4.8.4 结构特征
        4.8.5 水体盐度影响
        4.8.6 藻类生源
    4.9 五环三萜系列化合物
        4.9.1 规则藿烷
        4.9.2 重排藿烷
        4.9.3 伽马蜡烷
    4.10 甾烷系列化合物
        4.10.1 分布特征
        4.10.2 甾烷的探讨
    4.11 族组分同位素组成特征
    4.12 甲基菲参数
    4.13 沉积古环境与生物组成
    4.14 防止外源有机质污染
        4.14.1 玻璃器皿清洗
        4.14.2 实验试剂的提纯
        4.14.3 实验材料的前处理
        4.14.4 岩心样品前处理
        4.14.5 碎样实验过程
    4.15 低可溶有机质含量
        4.15.1 样品类型
        4.15.2 样品丰度
        4.15.3 可溶有机质抽提
    4.16 烃类的原生性
        4.16.1 空白实验
        4.16.2 甾烷分布特征
        4.16.3 成熟度指标对比
        4.16.4 其它分子标志物组成特征
第5章 古油藏特征及油源分析
    5.1 研究区油苗特征
        5.1.1 油苗的分布
        5.1.2 油苗类型
    5.2 古油藏特征剖析
        5.2.1 凌源LTG剖面下马岭组
        5.2.2 平泉SD剖面雾迷山组
        5.2.3 XL1井雾迷山组
        5.2.4 JQ1井铁岭组
        5.2.5 H1井骆驼岭组
    5.3 油源分析
第6章 烃源岩生烃史
    6.1 地层埋藏史
        6.1.1 地层特征
        6.1.2 埋藏史模拟结果
    6.2 热历史重建
        6.2.1 古温标参数
        6.2.2 热流演化史
    6.3 生烃史模拟
        6.3.1 高于庄组生烃史
        6.3.2 洪水庄组生烃史
第7章 油气成藏历史
    7.1 储层特征
        7.1.1 岩石学特征
        7.1.2 储层物性
        7.1.3 填隙物特征
        7.1.4 储层含油性
    7.2 成藏期次与时间
        7.2.1 包裹体产状和荧光观察
        7.2.2 激光拉曼光谱
        7.2.3 包裹体显微测温
        7.2.4 成藏时间厘定
    7.3 骆驼岭组储层油源分析
        7.3.1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
        7.3.2 重排藿烷系列
        7.3.3 规则甾烷系列
        7.3.4 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7.3.5 油源对比结果
    7.4 油气藏成藏史与破坏史
第8章 未来油气勘探的启示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特提斯地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提斯概述
2 特提斯演化的基本特征
    2.1 西昆仑造山带
    2.2 阿尔金山早古生代造山带
    2.3 祁连-柴达木-东昆仑造山带
    2.4 秦岭造山带
    2.5 金沙江-哀牢山-松马缝合带
    2.6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缝合带
    2.7 班公湖-怒江-腾冲缝合带
    2.8 雅鲁藏布-印缅缝合带
3 若干重要问题讨论
    3.1 特提斯的划分与对比
    3.2 冈瓦纳大陆的属性判定
    3.3 原特提斯及其与欧洲的对比
    3.4 古特提斯形成时代
    3.5 古-新特提斯共存问题
4 特提斯演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4.1 特提斯域成矿作用
    4.2 特提斯域能源矿产
    4.3 特提斯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4.4 特提斯演化与显生宙重大生命事件
5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
    5.1 大洋形成的弧后扩张机制
    5.2 地幔柱与大陆裂解
    5.3 俯冲带的形成与跃迁
    5.4 单向裂解与聚合机制
    5.5 增生、碰撞与造山
    5.6 特提斯深部动力学
6 结语

(3)辉绿岩床侵入对页岩生烃的热效应 ——以宣化盆地东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 主要创新点
2 宣化盆地地质背景
    2.1 地层发育
    2.2 目标层位沉积环境
        2.2.1 下花园组沉积环境
        2.2.2 下马岭组沉积环境
    2.3 构造背景与演化
3 盆地中的辉绿岩分布
    3.1 岩浆岩分布
    3.2 辉绿岩分布
        3.2.1 下花园组辉绿岩分布特征
        3.2.2 下马岭组辉绿岩分布特征
    3.3 辉绿岩与页岩分布关系
        3.3.1 下花园组辉绿岩与页岩分布关系
        3.3.2 下马岭组辉绿岩与页岩分布关系
4 辉绿岩侵入机制
    4.1 辉绿岩形成环境
        4.1.1 辉绿岩岩石学特征
        4.1.2 主量元素
        4.1.3 微量元素
        4.1.4 判别图解
    4.2 辉绿岩侵入时间
        4.2.1 下花园组辉绿岩侵入时间
        4.2.2 下马岭组辉绿岩侵入时间
    4.3 下花园组辉绿岩侵入机制
        4.3.1 辉绿岩形成与盆地演化耦合关系
        4.3.2 构造应力场分析
        4.3.3 下花园组辉绿岩侵入机制
    4.4 下马岭组辉绿岩侵入机制
5 辉绿岩床侵入对页岩生烃的影响
    5.1 对页岩有机质成熟度的影响
        5.1.1 上下围岩热成熟度的变化
        5.1.2 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
        5.1.3 干酪根碳同位素
    5.2 对围岩有机质生烃能力的影响
        5.2.1 围岩有机质类型
        5.2.2 剩余有机碳含量
        5.2.3 干酪根有机元素
        5.2.4 岩石热解
    5.3 围岩可溶有机质的饱和烃分布特征
    5.4 对富有机质围岩生烃的影响模式
        5.4.1 下花园组辉绿岩对页岩生烃的影响模式
        5.4.2 下马岭组辉绿岩对页岩生烃的影响模式
        5.4.3 影响模式对比分析
6 辉绿岩床对围岩影响的热效应
    6.1 辉绿岩床对围岩地温场影响的定量模拟
        6.1.1 二维有限元热传导
        6.1.2 参数的选取
    6.2 下花园组辉绿岩床侵入的热效应
        6.2.1 围岩地温场变化过程数值模拟
        6.2.2 围岩地温场变化特征
    6.3 下马岭组辉绿岩床侵入的热效应
        6.3.1 围岩地温场变化过程数值模拟
        6.3.2 围岩地温场变化特征
    6.4 辉绿岩床侵入的有机质成熟度热效应
        6.4.1 辉绿岩床侵入对围岩地温场的热效应
        6.4.2 地温场变化与围岩R_o影响范围
        6.4.3 围岩热成熟度影响范围主控因素
    6.5 辉绿岩床侵入的页岩气成藏热效应
        6.5.1 对页岩生烃的加速作用
        6.5.2 页岩气成藏效应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甘肃中侏罗世窑街组孢粉及有机地化指标记录的古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侏罗纪地球与气候
    1.2 中侏罗世中国陆相沉积特征
    1.3 选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1.3.1 选题依据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 民和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地层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孢粉分析
    3.3 侏罗纪常见孢粉类型以及古环境信息的提取
    3.4 孢粉相
    3.5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TOC、岩石热解)
第四章 窑街组孢粉记录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4.1 孢粉结果
    4.2 中侏罗世窑街组植被和古气候演变
        4.2.1 植被变化
        4.2.2 古气候演变
        4.2.3 中侏罗世区域植被和气候对比
第五章 窑街组有机地球化学及其古环境
    5.1 有机地球化学结果
        5.1.1 孢粉相结果
        5.1.2 总机碳(TOC)结果
        5.1.3 氢指数(HI)结果
    5.2 窑街组有机地球化学结果揭示的沉积环境变化
第六章 民和盆地中侏罗世古环境演变特征探讨
    6.1 古气候与古生态
    6.2 “超级季风”与东亚大陆古气候的关系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晚中生代研究区地层相关问题
        1.1.2 晚中生代中国古地理格局
    1.2 研究区孢粉学现状和选题意义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金岭寺-羊山盆地
        2.1.2 建昌盆地
        2.1.3 滦平盆地
        2.1.4 西藏拉萨地块
    2.2 研究方法
第3章 孢粉组合序列及特征
    3.1 辽西土城子组孢粉组合
    3.2 冀北大北沟组、大店子组孢粉组合
        3.2.1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 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
        3.2.2 Bisaccates组合
        3.2.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3.3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
        3.3.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3.3.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3.3.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
        3.3.4 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第4章 孢粉组合时代
    4.1 冀北、辽西孢粉组合时代
        4.1.1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 (S.)组合
        4.1.2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和Bisaccates组合
        4.1.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4.2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时代
        4.2.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4.2.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4.2.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和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第5章 研究区孢粉组合对比讨论
    5.1 土城子组时代
    5.2 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时代
    5.3 土城子组与大北沟组的横向对比
    5.4 拉萨和羌塘地块孢粉组合对比
第6章 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
    6.1 中国早白垩世孢粉植物分区
    6.2 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东西分异
        6.2.1 Disacciatrileti-Cicatricosisporite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6.2.2 Classopollis-Ephedripites(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第7章 古植被和古气候
    7.1 冀北-辽西地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
        7.1.1 辽西Berriasian-Valanginian中期
        7.1.2 冀北Valanginian中期-Hauterivian早期
    7.2 拉萨地块晚侏罗世-Barremian早期
第8章 系统描述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崔杖子剖面、南石门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附表2 榆树下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附表3 下营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附表4 西藏拉萨地块研究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附表5 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孢粉植物群信息表
附表6 化石孢粉-母体植物亲缘关系
附表7 化石孢粉-古气候关系
图版及图版说明
Plates and plate captions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埃迪卡拉纪海洋碳、磷、硫循环 ——来自华南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新元古代及埃迪卡拉纪研究概述
    1.2. 新元古代化学地层学概述
    1.3. 埃迪卡拉生物群概述
    1.4. 本次研究概述及创新点
第二章 华南新元古代研究综述
    2.1. 华南新元古代研究概论
    2.2. 华南新元古代地质背景
    2.3. 华南新元古代地层信息
        2.3.1. 南华系地层(成冰系)
        2.3.2. 震旦系地层(埃迪卡拉系)
    2.4. 华南新元古代古生物记录
第三章 埃迪卡拉纪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伴随成磷事件:来自华南的证据
    3.1. 简介
    3.2. 地质背景介绍和采样岩心信息描述
    3.3. 采样工作和分析方法
        3.3.1. 采样工作
        3.3.2. 无机碳同位素和氧同位素测试分析
    3.4. 实验结果
    3.5. 成岩作用评估
    3.6. 讨论
        3.6.1. 无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学及盆地内比对
        3.6.1.1. 陡山沱组无机碳同位素曲线比对
        3.6.1.2. 灯影组无机碳同位素曲线比对及寒武系岩家河组无机碳同位素曲线比对
        3.6.2. 王集钻孔无机碳同位素记录的解释
        3.6.2.1. 磷循环和成磷作用
        3.6.2.2 利用厌氧海水上涌模型解释相关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
    3.7. 小结
第四章 协同变化的成对碳同位素记录指示埃迪卡拉纪海洋高效的初级生产力:来自华南的证据
    4.1. 简介
    4.2. 地质背景和地层学介绍
    4.3. 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王集钻孔δ~(13)C_(carb)记录
        4.4.2. 王集钻孔δ~(13)C_(org)记录
        4.4.3. 王集钻孔总有机碳含量(TOC)记录
    4.5. 讨论
        4.5.1. 王集钻孔δ~(13)C_(carb)和δ~(13)C_(org)记录与同时期记录比对
        4.5.2. 王集钻孔δ~(13)C_(carb)和δ~(13)C_(org)数据可靠性评估
        4.5.2.1. 王集钻孔δ~(13)C_(carb)数据可靠性评估
        4.5.2.2. 王集钻孔δ~(13)C_(org)数据可靠性评估
        4.5.3. 王集钻孔δ~(13)C_(carb)记录、δ~(13)C_(org)记录,以及Δ~(13)C_(carb-org)记录解释
        4.5.3.1. Δ~(13)C_(carb-org)的控制因素
        4.5.3.2. 利用光合作用过程解释δ~(13)C_(org)和Δ~(13)C_(carb-org)记录
        4.5.3.3. 利用混合过程解释δ~(13)C_(org)和Δ~(13)C_(carb-org)记录
    4.6. 小结
第五章 王集钻孔部分样品微区无机碳、氧同位素研究
    5.1. 自生碳酸盐介绍
    5.2. 王集钻孔微区无机碳、氧同位素研究方法
    5.3. 王集钻孔微区无机碳、氧同位素数据实验结果和初步讨论
第六章 埃迪卡拉纪海洋波动的氧化还原状态:来自华南王集钻孔黄铁矿硫同位素的研究
    6.1. 简介
    6.2. 地质背景介绍
        6.2.1. 王集钻孔信息
        6.2.2. 王集钻孔已有的碳同位素地层比对
    6.3. 研究方法
        6.3.1. 总碳含量(TC)和总硫含量(TS)测试
        6.3.2. 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_(py))测试
    6.4. 结果
        6.4.1. 王集钻孔样品总碳含量(TC)和总硫含量(TS)结果
        6.4.2. 王集钻孔样品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_(py))结果
    6.5. 讨论
        6.5.1. 影响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_(py))值的因素
        6.5.2. 王集钻孔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_(py))数据的古环境意义
    6.6.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Table 2
Table 3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成果目录

(7)华南及新疆地区二叠纪至三叠纪海洋、陆地古群落模拟及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二叠纪中期至三叠纪重大气候、环境事件及海洋、陆地生态系统演化综述
    1.2 古生物群落动态模拟研究现状
    1.3 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研究现状
    1.4 目前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1.4.1 古群落稳定性与生物大灭绝和复苏过程
        1.4.2 二叠纪-三叠纪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幕式变化
    1.5 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
    1.6 完成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古生物群落数学模拟原理、方法与过程
    2.1 古生物数据库的建立
        2.1.1 分类学数据
        2.1.2 形态学、古生态学数据
    2.2 古食物网重建的可靠性分析
    2.3 种一级的古食物网重建
    2.4 古群落动态的数学模拟—Cascading Extinction on Graphs (CEG)模型介绍
第三章 新疆北部中二叠世-早侏罗世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3.1 研究区古地理背景
    3.2 新疆北部中二叠世-早侏罗世陆地生态系统古食物网重建
        3.2.1 新疆北部中二叠世-早侏罗世化石数据库
        3.2.2 化石记录完整性的检验
        3.2.3 新疆北部中二叠世-早侏罗世古食物网特征
    3.3 中二叠世-早侏罗世古群落组成与对比分析
        3.3.1 分析方法
        3.3.2 分析结果
    3.4 CEG模拟结果及对比分析
        3.4.1 分析方法
        3.4.2 分析结果
    3.5 陆地古生态系统稳定性在中显生宙三次生物大灭绝前、后的变化
        3.5.1 瓜德鲁普世末生物大灭绝
        3.5.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和复苏
        3.5.3 三叠纪末生物大灭绝
        3.5.4 与非洲南部古群落动态的对比
第四章 华南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4.1 研究区的古地理背景
    4.2 华南地区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重建
        4.2.1 华南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化石数据库
        4.2.2 华南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古食物网特征
    4.3 古群落结构对比分析
    4.4 CEG模拟结果及对比分析
    4.5 二叠纪至三叠纪海洋古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特征
        4.5.1 华南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古群落稳定性的变化
        4.5.2 青岩地区早中三叠世海洋无脊椎动物古群落稳定性的变化
        4.5.3 华南地区早中三叠世海洋脊椎动物古群落稳定性的变化
第五章 草莓状黄铁矿方法恢复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原理、方法和实例
    5.1 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指示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原理
        5.1.1 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理
        5.1.2 草莓状黄铁矿粒径指示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原理及分析方法
        5.1.3 草莓状黄铁矿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
    5.2 草莓状黄铁矿样品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5.2.1 样品制备
        5.2.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及能谱分析
    5.3 后期氧化作用对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大小的影响评价
        5.3.1 草莓状黄铁矿的氧化特征
        5.3.2 氧化作用对草莓状黄铁矿粒径的影响评价
    5.4 应用草莓状黄铁矿方法恢复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个例研究
        5.4.1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
        5.4.2 印度克什米尔Guryul Ravine剖面
        5.4.3 印度克什米尔Barus Spur剖面
    5.5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两幕式的海洋缺氧事件及生物的响应
        5.5.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变化的全球对比
        5.5.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洋两幕式缺氧事件及生物的响应
第六章 华南斜坡相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演变历史.
    6.1 研究剖面介绍
        6.1.1 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和马家山南坡剖面
        6.1.4 贵州贵阳青岩剖面
    6.2 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变化与海洋氧化还原状态解释
        6.2.2 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
        6.2.3 安徽巢湖马家山南坡剖面
        6.2.4 贵州贵阳青岩剖面
    6.3 华南斜坡相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演变历史
        6.3.1 长兴期末到Smithian亚期末
        6.3.2 中-晚Spathian亚期
        6.3.3 早-中安尼期
    6.4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海洋不同沉积相区氧化-还原状态对比研究
第七章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的环境影响机制
    7.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及环境响应
    7.2 早-中三叠世生物的复苏及环境响应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8)大兴安岭中段龙江盆地中侏罗世地层及古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材料与方法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地质演化简史
    2.3 龙江盆地地质特征
第3章 龙江盆地中侏罗世地层概述
    3.1 地层研究沿革
    3.2 典型剖面及对比剖面
    3.3 使用万宝组的合理性
第4章 岩石地层学研究
    4.1 盆地中侏罗统岩石地层特征
    4.2 火山岩石特征
    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4 构造背景分析
    4.5 区域对比
第5章 生物地层学研究
    5.1 植物大化石
    5.2 孢粉化石
    5.3 木材化石
第6章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
    6.1 火山岩锆石U-Pb年龄
    6.2 碎屑锆石U-Pb年龄
    6.3 脉岩年龄
    6.4 时代讨论
第7章 龙江盆地中侏罗统与同时代地层的对比
    7.1 与突泉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的对比
    7.2 与青海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地层对比
    7.3 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侏罗世地层对比
    7.4 与国内外其它重要中侏罗世地层对比
第8章 沉积学研究与古环境分析
    8.1 物源分析
    8.2 沉积环境分析
    8.3 古气候恢复
第9章 化石描述
    9.1 植物大化石
    9.2 木材化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地层、构造演化 ——以二连盆地和漠河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中国东北及邻区地质概况与研究现状
        1.1.2 漠河盆地地质概况与研究现状
        1.1.3 二连盆地地质概况与研究现状
        1.1.4 存在问题
    1.2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3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沉积环境分析
    2.2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2.3 锆石U-Pb年龄分析
    2.4 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2.5 地震反射剖面分析
第3章 侏罗纪-早白垩世初漠河盆地地层、构造演化
    3.1 前言
    3.2 漠河盆地岩石地层和沉积特征
        3.2.1 绣峰组
        3.2.2 二十二站组
        3.2.3 额木尔河组
        3.2.4 开库康组
        3.2.5 塔木兰沟组
    3.3 漠河盆地与俄罗斯上阿穆尔盆地地层对比
        3.3.1 上阿穆尔盆地岩石地层和沉积特征
        3.3.2 漠河盆地与上阿穆尔盆地地层对比
    3.4 地层年龄限定
        3.4.1 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
        3.4.2 锆石U-Pb年龄对盆地地层年龄的限定
    3.5 物源区分析
        3.5.1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3.5.2 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
    3.6 盆地古地理和地层、构造演化
        3.6.1 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
        3.6.2 晚侏罗世晚期(晚钦莫利期-提塘期)
        3.6.3 早白垩世初期(贝里阿斯期-早瓦兰今期)
        3.6.4 早白垩世早期(瓦兰今期)
        3.6.5 早白垩世中晚期(欧特里夫期及之后)
    3.7 小结
第4章 侏罗纪-早白垩世初二连盆地地层、构造演化
    4.1 前言
    4.2 侏罗系-下白垩统底部岩石地层和沉积特征
        4.2.1 阿其图组、格日勒组和齐哈组
        4.2.2 呼格吉勒图组
        4.2.3 兴安岭群
        4.2.4 阿尔善组
    4.3 地层年龄限定
        4.3.1 锆石U-Pb定年结果
        4.3.2 锆石U-Pb年龄对盆地地层年龄的限定
        4.3.3 区域地层对比和更进一步的地层年龄限定
    4.4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
        4.4.1 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年龄
        4.4.2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反演
    4.5 侏罗纪-早白垩世初二连盆地演化
        4.5.1 中侏罗世早期
        4.5.2 中侏罗世晚期
        4.5.3 晚侏罗世早期
        4.5.4 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
        4.5.5 早白垩世
    4.6 小结
第5章 晚白垩世初二连盆地构造反转
    5.1 前言
    5.2 白垩系岩石地层和沉积、构造特征
        5.2.1 下白垩统巴彦花群
        5.2.2 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构造反转
        5.2.3 上白垩统二连组
    5.3 地层年龄限定
        5.3.1 古生物和古地磁年龄
        5.3.2 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
        5.3.3 综合地层年龄限定
    5.4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
        5.4.1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
        5.4.2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反演
    5.5 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初二连盆地地层、构造演化
    5.6 小结
第6章 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演化与区域大地构造的关系
    6.1 前言
    6.2 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地层、构造演化
        6.2.1 中侏罗世早期伸展环境
        6.2.2 中侏罗世晚期挤压环境
        6.2.3 晚侏罗世早期伸展环境
        6.2.4 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挤压环境
        6.2.5 早白垩世伸展环境
        6.2.6 晚白垩世初挤压环境
    6.3 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演化与区域大地构造的关系
        6.3.1 中侏罗世早期:伸展构造与蒙古-鄂霍茨克洋西段关闭后重力垮塌
        6.3.2 中侏罗世晚期:挤压构造与喀喇昆仑板块碰撞亚洲大陆南缘
        6.3.3 晚侏罗世早期:伸展构造与东北亚挤出逃逸
        6.3.4 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挤压构造与多板块碰撞联合作用
        6.3.5 早白垩世:伸展构造与东北亚挤出逃逸
        6.3.6 晚白垩世初:挤压构造与鄂霍茨克陆块碰撞亚洲大陆东缘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0)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中微生物化石与相关显微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生物及其早期化石记录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微生物早期演化与食物链变迁
        1.2.2 微生物沉积构造(MISS)
        1.2.3 微生物与元素地球化学循环
        1.2.4 微生物与地球早期环境变化
        1.2.5 微生物和化石特异埋藏
    1.3 我国前寒武纪—寒武纪之交的微生物化石研究现状
    1.4 选题依据和创新点
        1.4.1 我国磷酸盐化微生物化石研究的问题
        1.4.2 宽川铺生物群中的新信息与创新性探索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宽川铺生物群及其中的微生物相关化石
        1.5.2 宁强石钟沟剖面的地质和化石产出概况
        1.5.3 西乡张家沟剖面的地质和化石产出概况
        1.5.4 野外工作及化石的提取,处理和分析方法
        1.5.5 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钻孔微生物与异质体拖曳迹
    2.1 钻孔微生物简介
    2.2 异质体拖曳迹(AITs)研究综述
        2.2.1 相关概念与地质记录
        2.2.2 古太古代至埃迪卡拉纪以前的AITs
        2.2.3 新元古代末期至古/中生代的AITs
        2.2.4 当前AITs研究存在问题
    2.3 宽川铺生物群中的钻孔微生物化石和异质体拖曳迹
        2.3.1 钻孔蓝细菌
        2.3.2 钻孔真菌
        2.3.3 异质体拖曳迹
    2.4 讨论
        2.4.1 钻孔微生物的属性
        2.4.2 微型钻孔结构的对比区分与发生机制
        2.4.3 AITs新型的碳质推进颗粒及其意义
        2.4.4 AITs与特定化石原始成分的关系
第三章 非矿化动物体的微生物假形化石
    3.1 微生物作用与软躯体化石保存
        3.1.1 经典软躯体化石库中的微生物作用
        3.1.2 微生物作用与软躯体的磷酸盐化
        3.1.3 微生物假形与磷酸盐化特异埋藏胚胎化石
    3.2 宽川铺生物群中的非矿化动物体微生物假形
        3.2.1 较大的球状微生物及其假形(Type-A)
        3.2.2 较小的球状微生物及其假形(Type-B)
        3.2.3 椭球状微生物及其假形(Type-C)
        3.2.4 丝状微生物及其假形(Type-D)
        3.2.5 丝状微生物及其不完全假形(Type-E)
    3.3 讨论
        3.3.1 几种完全假形的形成与意义
        3.3.2 不完全假形的形成与意义
第四章 其他蓝细菌化石
    4.1 寒武松藻的细胞结构与尖端形态
        4.1.1 寒武松藻化石的一般特征
        4.1.2 宽川铺生物群中寒武松藻化石
    4.2 螺纹管属化石的补充材料
        4.2.1 螺纹管属化石的一般特征
        4.2.2 宽川铺生物群中螺纹管属化石
    4.3 葛万藻化石及其保存方式
        4.3.1 葛万藻化石的一般特征
        4.3.2 宽川铺生物群中葛万藻化石
        4.3.3 葛万藻化石的保存差异
结论
    1 关于寒武纪最早期微生物化石与显微结构的新认识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 发表学术论文
    2 参与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
    1 基本情况
    2 教育背景

四、西伯利亚西部侏罗纪植物微体化石的热变质作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D]. 肖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2]特提斯地球动力学[J].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 岩石学报, 2020(06)
  • [3]辉绿岩床侵入对页岩生烃的热效应 ——以宣化盆地东部为例[D]. 刘君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甘肃中侏罗世窑街组孢粉及有机地化指标记录的古环境演变[D]. 杜圳. 兰州大学, 2020
  • [5]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D]. 林妙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6]埃迪卡拉纪海洋碳、磷、硫循环 ——来自华南的证据[D]. 高云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1)
  • [7]华南及新疆地区二叠纪至三叠纪海洋、陆地古群落模拟及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研究[D]. 黄元耕.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8]大兴安岭中段龙江盆地中侏罗世地层及古环境[D]. 张渝金. 吉林大学, 2018(12)
  • [9]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地层、构造演化 ——以二连盆地和漠河盆地为例[D]. 郭知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9)
  • [10]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中微生物化石与相关显微结构[D]. 杨晓光. 西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西西伯利亚侏罗纪植物微化石的热变质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