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真理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蔡青辰[1](2021)在《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乌托邦是西方文学、美学、哲学的重要母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乌托邦”的真正提出者是16世纪英国着名学者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不仅仅是一种对终极完美社会的设想,更是对完美人性及人生幸福的理想追求,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理解东西方文学文化的发展、反思乌托邦冲动本身所具有的集权虚无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本课题从乌托邦理论的基本问题出发,以经典的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着作为对象,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度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和分析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前乌托邦时期的着作,文艺复兴背景下现代乌托邦肇始初期的着作,工业革命背景下深受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品,20世纪以来反思乌托邦主义弊端的作品,具有鲜明后现代思想的乌托邦作品。本课题共分为五章。绪论主要讨论: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及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着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卢梭的《爱弥儿》、詹姆逊的《未来考古学:乌托邦欲望及其他科幻小说》等,阐明乌托邦文学的范畴及其内涵,厘清乌托邦文学及研究发展的历程,指出乌托邦文学及理论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一章为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主要讨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从古希腊作品关注完美的国家转向近代作品关注完美的人;分析乌托邦思想的萌芽,在《乌托邦》《基督城》《太阳城》《新大西岛》等近代乌托邦文学作品中展开比较研究,说明乌托邦文学经典化的进程,并阐述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第二章为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主要讨论:生态乌托邦、技术乌托邦、审美乌托邦等新文学主题,阐释工业革命时期乌托邦文学的审美意象与意义;展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比较分析;揭示特定历史时期乌托邦小说对劳动异化、工业化、商业化、自然主义等问题的独到见解与态度。第三章为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主要讨论:作为现代主义乌托邦文学体裁之一的反乌托邦文学,回顾其关注的新文学主题;阐释极权主义、工具理性、女性主义、空间问题等新文学批评主题与乌托邦文学的渊源;阐述反乌托邦文学的历史语境、意象隐喻、叙事空间、文化逻辑等理论问题。第四章为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主要讨论:传统乌托邦模式在后现代社会状态中的转迁;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概述新美学共同体的形成,及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建构;分析新型与传统乌托邦文学的共同体差异,总结新乌托邦模型的特色。第五章为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主要讨论:反乌托邦文学与乌托邦文学的关联性,阐明反乌托邦对乌托邦思想的承继及其乌托邦冲动;探究乌托邦共同体在后现代理论中遭遇的危机,指出新时代中乌托邦文学的出路等。
郭超华[2](2021)在《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实现》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将知识学习过程视作为一种理智的活动,其实完整的知识学习不仅需要理智的参与,亦需要体验的参与。本论文的中心论题是“体验性知识学习”,围绕这一主题,笔者尝试从体验的视角出发,挖掘相对于传统理性知识学习过程而言的一种全新的知识学习思路,并探求体验性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路径。本论文的导言部分讨论了论文选题的缘由。之所以讨论体验性知识学习主要源于以下考虑,首先是基于对传统知识学习过程的反思,其次是对现代教育中体验缺位现象的思考,再次是源于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除此之外,本部分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明确了本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论文的第一、二章主要运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来阐述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笔者尝试将传统的知识学习归纳为一种理性化知识学习,进而立足于唯理性化知识学习的对立面来讨论体验性的知识学习过程。在第一章,首先讨论了理性化知识学习的概念以及知识学习为何会具有理性;其次剖析了理性化知识学习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科学性是其最显着的特征,还包括目的上的预设性、内容上的确定性、方法上的逻辑性;最后探讨了唯理性化知识学习所具有的局限性:它迷失了知识学习的本质,过度强化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深层次发展。第二章论证了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价值。首先,从体验的概念出发,论证了体验运用于知识学习过程所具有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概念。所谓的体验性知识学习是指,知识学习不纯粹是靠理解和记忆来进行的理性活动,还必须通过体验来完成,是一种亲历性、情感性、领悟性的活动。体验性知识学习具有以下特征:情感性是其最显着的特征,同时还包括目的上的生成性、内容上的不确定性、方法上的亲历性。除此之外,本章还讨论了体验性知识学习相较于其他知识学习方式所具有的独到教学价值:有助于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有助于教师教导的优质化,以及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论文的第三章主要立足于历史的维度探讨了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思想流变。通过对国内外已有思想的统整,笔者大致将体验性知识学习思想在历史上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在正规学校教育出现之前,体验是人类学习知识最为原初的方式;二是当专门的学校机构出现后,知识学习逐渐由对体验的关注转向对经验的强调;三是近代知识学习中的唯经验主义倾向,使得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方式完全被遮蔽;四是强调非理性经验的现代知识学习观开始重拾知识学习中体验所具有的价值;五是后现代教育强调对体验性知识学习方式的回归。通过对体验性知识学习历史渊源的梳理后不难发现,体验性知识学习虽然很晚才被正式提出,且尚未形成成熟对体验性知识学习体系与策略。但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思想早已出现,并且在知识学习的发展历程上从未中断过。这也说明,某些古以存在的思想虽然很基础、很原初,但这并不表示它很低级,相反这恰恰说明这种思想极具生命力。论文的第四章主要立足于发生学的角度描述了体验性知识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本文基于对知识学习基本方式的归纳,将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发生方式划分为接受式体验性知识学习和探究式体验性知识学习两大类,并分别剖析了两种体验性知识学习发生的基本环节及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随后从“体”的层面、“验”的层面以及动力层面探究了体验性知识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问题,最后还探讨了确保体验性知识学习发生和进行的保障条件。论文的第五章主要阐述当前教育中学生知识学习活动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剖析当前知识学习过程中体验缺位的原因。本论文主要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知识学习的目的、知识学习的内容、知识学习的方式以及知识学习的效果四个维度出发,对当前中小学生知识学习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并采用SPSS 2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以期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做出较为客观的把握。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多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学习,体验性知识学习与学生的学段、年级成反相关,体验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位。笔者结合访谈的结果对当前知识学习中体验缺位的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发现知识学习中体验缺位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传统应试教育制度的制约,教师教学观念的滞后以及体验性知识学习方式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三个方面。论文的第六章主要讨论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实现路径。要想在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的体验性知识学习,应从如下方面着手。首先应明晰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理念:体验性知识学习是一种间接性的知识学习,它通常是以生活经验为中介,要引导学生重走知识提出之路,进而指向某种开放性的结果。其次应实现基于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变革: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倡导直接参与,强调具身性体验;创设适当情境,引发替代性体验;释放创造活力,建构想象性体验;并倡导包容性的教学评价。最后则是要创造体验性知识学习实现基本条件:不仅要建构适宜性的教学“场”,鼓励教师“溶入”教学内容之中,还要在一定程度上“稚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肖倩颖[3](2020)在《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统观哲学史,尽管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一直拥有崇高的位置,并赢得“一切学科的女王”的称号,然而在20世纪西方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反本体论思潮,语言哲学、存在论、分析哲学、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纷纷对其提出质疑,致使本体论哲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存亡危机,这也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思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巴迪欧正是在对这一时代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哲学。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哲学终结所带来的人类精神家园的缺失,哲学的理论指导地位的动摇,现代性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巴迪欧用他的哲学理论作出了激进的回应,对于指导资本主义实践,应对现代性的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遵循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尽可能的贴近其思想脉络,以最近似于巴迪欧的方式展现其思想论证线索,以两本“哲学宣言”为主要文本依据,梳理和解读巴迪欧哲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内在发展的逻辑理路,探讨巴迪欧如何实现对以真理为核心的哲学的拯救和复兴,论证当代哲学的合法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哲学,实现哲学的更进一步,同时对巴迪欧哲学进行再思考,以期对其达到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哲学命运的解读,长期以来各个哲学流派各持说辞,各持己见,在这一过程中,反叛黑格尔、拒斥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主流状态和核心观点,伴随着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分析哲学转向、现象学转向、生存哲学转向等,它也经历了被消解、被重构、被终结、被拯救的命运历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对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的新理解,以及对哲学合法性的质疑和重建。为了论证当代哲学的合法性,实现哲学的拯救和复兴,巴迪欧首先对哲学终结论进行了反思性批判,指出哲学不是不可能的,而是被历史上的缝合体系所阻碍了,因此他主张,在今天要拿出纯粹的哲学的解缝的姿态,通过哲学与诸前提特别是诗的解缝以及哲学自身的远征来扞卫哲学的合法性,回归柏拉图的数学,以一种柏拉图主义的姿态,用数学开启了当代本体论,以其独特的数学逻辑的视角创造性地建构了事件、真理、主体三位一体的本体论哲学,重新确立哲学在其原初意义上的可能性。同时,面对当今哲学的发展状况,巴迪欧要做的不仅仅局限于停留在对哲学的拯救和复兴,而是要进行新哲学的建构,将其目光转向真实的生活。因而,他还提倡哲学要更进一步,探讨哲学可能性的实现方式,推动哲学的向前发展。巴迪欧首先指出现今的哲学是“人为的哲学”,表现为矫揉造作的实存,哲学被法律、道德、伦理等束缚和绑架,为了修复哲学受到的科学主义和道德的重创,巴迪欧主张回归现实世界,从具体的事实出发,让真理以某种具体身体的方式在这个世界呈现自身,重构永恒的、在世的、革命性的真理,使真理从存在走向实存,为此,他创造性地引入阶点理论和同一性函数,通过实存不同的取值来说明真理的表象和哲学的实存。至于如何实现哲学的更进一步,巴迪欧主张哲学要有所介入,有所行动,以一种共产主义的姿态,构建事件轨迹,真理性身体、主体化三者有机统一的在世的新哲学,实现哲学的非在到实存。在这一过程中,身体成为一个重要的表征,通过主体化的身体,世界与历史也成为具体的事物,由此看出,巴迪欧的思想经历了从“超验”到“经验”、从“天国”到“尘世”的发展路径,让承担发现真理的主体有了在世之身,让事件有了在世之根,也让真理成为可以经验的东西。这样,巴迪欧实现了数学本体论到在世的新哲学的内在逻辑理路的推进,为当代哲学的合法性提供证明的同时,也为现代性所关切的形而上学(哲学)命运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哲学的意义在于打开一个新的思想空间,巴迪欧对哲学的拯救复兴乃至进一步发展打开了真理发展的新的空间,他对以真理为核心的哲学的复兴和发展对于哲学合法性的证明以及未来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这里,真理是贯穿巴迪欧哲学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在巴迪欧看来,哲学是对诸真理的把握,真理范畴是其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对待真理问题上,巴迪欧不局限于《哲学宣言》中的“类性真理”(存在层面的真理的形式理论)和《第二哲学宣言》中的“真理性的身体”(实存层面的真理的表象和实存),近年来,巴迪欧更多的将目光转向研究真理视角下的事物,从真理的角度看存在和表象会如何,即真理的内在性问题,为此,巴迪欧创作了《存在与事件3:真理的内在性》一书,立足于探讨真理角度下的世界,旨在挖掘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提出存在哲学主体吗?如若存在,它如何为真正的生活或完整的生活开辟道路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更为深刻和详尽的展现巴迪欧哲学思想体系的整全轮廓。我想对于真理内在性的理解,是接下来巴迪欧哲学研究者应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它不仅是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自觉而且是对社会历史的反思性批判,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巴迪欧所做出的的拯救、复兴乃至进一步发展哲学的努力,对资本主义实践及全球的政治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巴迪欧哲学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当今时代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资本统治的新时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彰显出历史的巨大变化,可以说巴迪欧的哲学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具有普遍的全球意义,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巴迪欧作为法国的左翼思想家,他的理论创造更多具有的是欧洲意义,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来说,他们所面对和感受到的社会现实与我国仍有重大的差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是当代人类文明中独特的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具有自己的现实感和理论范式。
崔艳英[4](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提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位涛[5](2020)在《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文中认为探索自然已经成为了人类永恒的话题,自然的不断揭密使得人们足以相信(自然)科学技术能够给予人类幸福生活以最大的保证。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来的是人类理性(智)的“膨胀”和对自然的“控制”欲望,当自我理性成为我们生活和探索的唯一基础之时,其结果就是人的生活缺乏对更高(自然)原型的关照。也即人类的教化——通过“摹仿”原型来化育自身的活动所企及的高度的降低,同时这也意味着人的德性的平庸。或者说,正是由于整体性的“自然”从人类生活中的隐退,使得理性对“自然的物”的探索成为主流,人类追求卓越的教化之路被掩盖在物质欲求的满足之中。这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自然、德性与教化之间的关系,而其前提就是回到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的初始性境遇之中。通过回溯我们发现,古希腊教化世界的演变正是人类理性不断觉醒,对更高意义上的、整体性的自然的观看,逐渐被人类理智和技艺的“控制”所取代的过程,而人类所创造的技艺世界却并没给个体的心灵秩序以及生活带来持续和稳定的意义,人的卓越被“误导”和消解,以至于平庸。面对这些问题,柏拉图做出了他的教化性的回应,而这种回应无疑对于当今我们的思考具有某种价值。在柏拉图的教化哲学体系中,整体性的“自然”充当了个体德性养成的根基,且自然的整体目的(善)使得个体人性的卓越体现于整体的生活之中,个体超越性的“整全成人”得以可能。他以宇宙论作为人的德性养成的背景和依据,以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深刻认识来作为教化的起点,并通过对城邦的自然的理解来认识人的教化的现实空间。在他的理解中,所谓的整体自然即是人——城邦——宇宙的一种整体性秩序,而人的德性就体现在对这种秩序的认识和理解所带来的个体灵魂秩序的和谐——“自然作为德性之源”。同时,凝聚和联结这种秩序的纽带就在于超越性的自然目的——善的理念成为个体在对自然的追问中寻求德性的价值引领。也即,柏拉图以目的论使得人的德性的养成既关注了自身的自然(有限性),同时也关照到那些神圣性的宇宙自然目的,使人的教化成为一条贯通整体性自然的道路。在具体的教化路径中,他首先从对人的自然的教化开始。通过对人的身体的诗歌和体育的训练,使得个体的灵魂具备初步的秩序性,在此基础上提升个体的身体性的德性;接着,通过理智性科目的引导,使得个体不断超越其有限性。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理性逐渐养成,对宇宙自然秩序的认识逐步清晰,理智德性不断增长,也使得个体灵魂的秩序与宇宙的自然秩序建立起了有意义的联结,灵魂不断上升;最后,通过哲学的学习和训练,使得个体灵魂超越身体性的束缚,而上升到善的理念关照之中,个体沉思性的德性得以养成;同时,个体的教化还有一个下降到现实城邦之中的过程,也即不断实现城邦秩序的和谐。这条教化之路最终的目的即是以个体的“灵魂之旅”把人的自然,城邦自然与宇宙自然贯通起来,从而实现个体德性的完善以及整体自然目的完成,使人成为一个基于而又超越“可朽”的身体自然,同时灵魂高贵、不朽的存在。由此,柏拉图通过对“自然”的追问建立起了一种整体性的德性之教的体系。在这种教化哲学中,个体的成长本身即是人的自然性(人性)的“生长”,一种灵魂中美善的引导和引发——灵魂秩序的不断和谐体现了人在整体宇宙运行之中的德性,是一种“人性”的教化。同时,人的自然通过与整体自然的关联与秩序的协调而超越了其有限性,从而实现了立足于自身自然,在整体自然目的关照中的人的卓越之路。在对终极目的——“善”的追问中,人的自然根基与神圣性同时显现在德性养成之中,无疑这是柏拉图所给予我们现时代教化的最大启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解决现时代的教化问题需要不断反思他的道路。
吴敏[6](2020)在《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拉吕埃勒从他的“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性解读的成果即“非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中体现他在《非马克思主义导论》一书中。“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与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的又一种新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国内学界应该加以开垦的新的思想园地。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章节对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评介:第一章致力于展现“非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实践背景、理论背景以及综合论述非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拉吕埃勒介入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去是在20世纪70年代,也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开始变得“声名狼藉”的时代。时代的动荡伴随着理论的纷争,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拉吕埃勒进入非哲学的成熟时期之前最主要的理论资源,但最终拉吕埃勒更多地继承了阿尔都塞的思想血统。在自己的非哲学理论逐步成熟之后,拉吕埃勒与阿尔都塞之间的思想张力则凸显出来。第二章主要勾勒出“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框架。“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围绕辩证唯物主义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马克思主义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如何解决以及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这三个问题线索来展开。从实在的彻底内在性出发,拉吕埃勒阐述了一种单边二元性的因果关系(DLI)来反对保留了神秘性的唯物辩证法;通过揭示充分哲学原则(PSP)的存在从而否定哲学的权威,引进思想民主,拉吕埃勒为科学和哲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通过把劳动力概念解构为“自我”和“思想力”,拉吕埃勒找到了反抗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第三章具体论述拉吕埃勒对马克思本人的一些基本思想的重新解读。拉吕埃勒从唯心主义是所有哲学的先天印记这一判断出发,认为马克思“走出哲学”是不可能的,同时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但马克思哲学揭露了事物的异质性、生成性和暂时性真相,从而为改造世界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马克思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基础设施/上层建筑,拉吕埃勒在把握到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关怀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转化,包括从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力概念入手解析出思想力这样一种新的革命主体,从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比喻性用法中,发展出DLI来消除绝对的必然性和客观性,从而防止知识的教条化。对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和共产主义概念,拉吕埃勒也对它们进行了创造性的“占用”,虽然在此过程中他抛弃了阶级分析法,更改了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那里的原本内涵,但他对普遍异化的忧虑、对无产阶级的统一性难题的“消解”、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雄心的继承都是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态度的体现。第四章是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拉吕埃勒运用非哲学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益的理论尝试,它有助于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的理解,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哲学及其功能的理解,并阐发了反抗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强化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不过,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秘性(包括实在论层面的不可知论和灵知主义)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并且它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自己提出的理论目标。最后,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更多地暴露了出来,包括对唯物辩证法的误解、以异化理论消解革命理论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主体地位的否定等。
邹逸[7](2020)在《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保证科学教育改革品质与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教师教育的重要方面。面对身份角色转变、文化场域更迭、理论与实践碰撞的全新情境,初任科学教师必然会遭遇不适。他们需要在不适中寻觅新知新途,实现各个面向上的专业成长,以使自身在学校场域中渐渐安顿。那么,初任科学教师究竟会遭遇哪些专业成长问题?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呢?真实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样态内蕴着什么样的价值意义?对于相关主体而言又有何可为空间?本研究正是旨在对真实、微观、具体情境中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对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本研究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指向聚焦在“教学知能发展”、“学校文化适应”、“身份认同”三个方面。进而以“实践-认知理论”、“文化适应理论”、“身份认同理论”等观点对上述三大具体指向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实地”、“田野”的方式,对浙江省杭州市S中学11位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实践生活进行了观察、调查与访谈,详细描述与呈现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样态,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实然样态背后的实质意义。研究发现:第一,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的过程。面对不断袭来的问题情境,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不足以有效应对。他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尝试、行动、反思、检验、确认,以吸纳与生成新的知识与能力。而且,这些新的知识与能力,经由具体问题解决过程的澄明,因而具有了情境脉络意义与个体具身意义,成为初任科学教师关于教学知能的“真”的信念与行为指南。同时,我们也可以深切地发现,文化因素对于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浸润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深入人心,向初任科学教师清晰地传达着学校主流的价值取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思维与行动的着眼点与方向。第二,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过程主要表现为自我原有文化特征与学校主流文化价值之间的博弈。这一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体验着自身与新情境之间的文化差距,进而扬弃性地做出文化适应趋向上的自我选择。尽管每位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情况有所差异,不过,他们每一次对文化差距的感知,可以说都是对自己仍是“局外人”的体认,而他们于相应文化活动中的每一种选择及行为,都至少表达了其成为“局内人”的期待与尝试。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实则就是一种文化比较、选择与认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明晰“局内”的文化特征,并逐渐建构起作为“局内人”的自己。当然,初任科学教师在适应学校文化的同时,也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际关系等不同层面,对学校文化带来了不少全新的创生性发展。第三,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对作为“科学教师”的自我的不断寻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感知与体察着内在自我与外在自我之间的差异,进而在选择与应对中不断重塑着思想理念上认同的自我和行为表现中的自我;他们不断探寻着科学教师群体内部的典型特质及其与不同学科教师群体间的本质差异,从而在参照和比较中体认着作为科学教师群体成员的自我;他们不断理解着学校场域中的多元文化价值导向,以不同的衡量标准不断切换着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使自己适应不同情境中的文化身份。综合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认为,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学校场域内外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的整体背景之中,大体表现出渐、摄、融、构的过程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各种社会资本的积累成为促进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而从共同体中汲取养分,则能直接有效地实现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本研究从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养成、师范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师范生“基本功”的夯实、师范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进行了再思考;从主动规划专业成长、深度理解和落实科学的人文价值、提升教学生成能力、全面建设初任科学教师支持体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后成长进行了再思考。最后,就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继续深入的方向进行了些许探讨。
葛林丰[8](2020)在《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及其现实意义 ——以金融现象为例》文中认为在现代性植根于其中的现代社会中,人类享受着由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创建”的辉煌的物质文明。然而,人类的精神状态并没能与现代文明的提高形成正比。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残酷现实就是,在“现代性”思想的驱使下,人们逐渐忘却了生命源初的意义并盲目地发展科技、进行军备建设、追求资本的增殖,甚至导致了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在这种精神危机的情势下,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西方思想界对现代性问题展开了彻底的批判,并对现代性建基于其上的那些根本原则发起了猛烈的抨击。本文立足于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在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海德格尔现代性批判的核心思想进行了较为完整的介绍和说明。此外,本文更是进一步地强调了海德格尔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是在存在论的高度上开展的。然而,从存在出发的做法,既是海德格尔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独到之处,也是其批判的限制之所在。基于此,便引出了在本文的后续章节中对于金融现象的分析。文章的主要篇章结构如下:首先,本文对海德格尔现代性批判的核心思想进行了较为完整的介绍和说明。对海德格尔而言,现代性的本质是由主体性形而上学所构成的,具体表现为“世界成为图像”以及“人成为主体”。海德格尔认为主体性形而上学起源于柏拉图,经过中世纪发展到笛卡尔才得以确立,并在尼采处达到了形而上学的终结以及现代技术本质的完成。在对流俗技术观的批判中,海德格尔得出了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的观点。此外,通过对技术在古代与现代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区分,他又对现代技术的集置之本性进行了深入的说明,并由此出发对现代科学的特征和本质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其次,本文从海德格尔的现代性之思出发并引出了对金融现象的分析。在本部分,文章通过对海德格尔现代性批判的再思考得出结论认为,海德格尔从存在出发的做法,虽有其独到的高明之处,但却使得海德格尔错失了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着的人,以致他的批判更多的是一种纯粹思考的运作。本文在此更进一步,借海德格尔对经济发展的重视将具有现实关系的金融现象进行引出,并从海德格尔的视角分析了现代金融学研究对金融现象把握的不足之处。最后,本部分是在现代性视域中对金融问题进行的初步探索。先通过历史的发展将金融活动与我们人类发生关联的方式进行展现。并在这其中得出结论:金融活动将物的原在性生存世界进行了改造并超越,它是人类的自由意志在世界中的主要体现,充分体现了“在世界中的”复数的人们之间的联合,并对人们彼此间“类意识”的觉醒有所助益。然而,金融活动在带给我们文明发展、将未来(以货币价值的方式)解蔽到我们面前的同时,却也将我们的生活摆置入金融化的生存世界之中了,使得我们遗忘了本真的时间并盲目地追逐于金融价值符号。文章的尾声即为对这种遮蔽现象的揭示。
陶金[9](2020)在《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研究》文中指出德里达是当代法国思想界中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以“解构”闻名于世,并深刻地影响了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诸多领域。而在德里达众多的作品之中,其对《斐德罗篇》的解读既体现了柏拉图思想的深邃,也体现了解构策略的精髓,因此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极具学术研究的价值。本文以德里达解读《斐德罗篇》为研究对象,从两个方向展开论述:一方面,笔者梳理《斐德罗篇》中关于修辞术、辩证法、逻各斯、书写的论述,从而说明《斐德罗篇》对德里达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在梳理德里达思想的同时关注德里达对《斐德罗篇》中关于书写、逻各斯等思想的改造。在研究的切入点上,以隐喻为线索对相关文本进行细致的研究,并紧密结合当时的思想背景。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三个紧密结合着的观点:首先,逻各斯本身充满了隐喻因素,德里达带领我们认识了逻各斯固有的晦暗与不明。逻各斯的神圣地位体现在它对理式等本源性概念的沟通之中,但是德里达向我们揭示了这一地位的来源乃是基于隐喻;其次,逻各斯神圣地位的瓦解则标志着“书写”的诞生,逻各斯因此成了“替补”,而书写本身的隐喻性展现了一幅“逻各斯的边缘”的图景;最后,书写的隐喻、嬉戏的图景解放了文本的意义。书写在隐喻的作用下形成了流动的意义链条,呈现出“嬉戏”的特征。文本由书写构成,文本内部的结构因书写的流动而难以把握,文本的意义也无法被还原为单个的、确定的、实在化的意义,并呈现出“播撒”的特征。但这并非说明德里达的意义思想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德里达以“句法的嬉戏”、书写与阅读的交织来说明传统的以目的论为基本特征的意义思想的局限性。本文的意义在于,梳理清楚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既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柏拉图思想中的内部矛盾,尤其是他关于语言与理式的矛盾态度,也能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德里达的解构策略的内涵。
王伟[10](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指出《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二、数学真理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真理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 |
第一节 从完美的国家到完美的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 |
第二节 前乌托邦时代的思想萌芽到近代乌托邦文学的经典化进程 |
第三节 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 |
第二章 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 |
第一节 生态乌托邦 |
一 生态审美视角对“手工业复归”趋向的解读 |
二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细节描写的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技术乌托邦 |
一 异化理论与机器文明的反思 |
二 去商业化的文学想象及其叙述 |
第三节 审美乌托邦 |
一 道德伦理与乌托邦审美 |
二 乌托邦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观 |
第三章 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极权主义 |
一 监视和规训——反乌托邦文学的叙事空间 |
二 为谎言狂欢——死亡意象的叙事隐喻 |
三 双重颠倒空间里的整体主义批判 |
第二节 工具理性 |
一 工具理性历史语境的文学叙事 |
二 官僚主义社会想象的文化逻辑 |
第三节 女性主义 |
一 自由劳动叙事中的女权主义理论 |
二 女性乌托邦写作实践中的平权诉求 |
第四节 空间隔离 |
一 乌托邦文学中“墙”的符号学解读 |
二 反乌托邦作品中“墙”的复归 |
三 后现代乌托邦文学中“墙”的崩塌 |
第四章 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 |
第一节 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社会学渊源及内涵变迁 |
一 传统乌托邦共同体的社会学理论渊源 |
二 后现代与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构建 |
第二节 传统乌托邦文学模式的转迁 |
一 全球化浪潮与失业、社会福利和歧视链 |
二 全社会确定性与自由主义向往的悖谬 |
第三节 怀旧的乌托邦——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构建 |
一 后现代视域中怀旧病的隐喻 |
二 生态诗学与共同体的危机 |
第四节 重建乌托邦——新乌托邦文学的特征 |
一 新身份认同共同体的建构 |
二 美学共同体的生成和分类 |
第五章 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 |
第一节 反乌托邦文学对乌托邦文学的承继与反叛 |
第二节 乌托邦、反乌托邦与现代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乌托邦共同体 |
第四节 永恒的乌托邦冲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对传统知识学习过程的反思 |
(二) 对现代教育中体验缺失现象的思考 |
(三)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体验的相关研究 |
(二) 关于知识学习的相关研究 |
(三) 已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唯理性化知识学习及其局限 |
一、理性化知识学习的涵义 |
(一) 理性与理性化知识学习 |
(二) 知识学习过程为何需要理性 |
二、理性化知识学习的基本特征 |
(一) 科学性 |
(二) 预设性 |
(三) 确定性 |
(四)逻辑性 |
三、唯理性化知识学习的局限 |
(一) 迷失了知识学习的本质 |
(二) 阻碍了教师的深度教学 |
(三) 束缚了学生的深层次发展 |
第二章 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价值 |
一、体验及其对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
(一) 什么是“体验” |
(二) 体验的类型 |
(三) 体验运用于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
二、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涵义 |
(一)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定义 |
(二)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类型 |
(三)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特征 |
(四) 体验性知识学习与理性化知识学习的关系 |
三、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教学价值 |
(一) 有助于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
(二) 有利于教师教导的优质化 |
(三) 有益于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
第三章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历史流变 |
一、体验:人类学习知识最原初的方式 |
(一) 通过体验的方式来获取知识 |
(二) 通过体验的方式来传递知识 |
二、从体验到经验:知识学习的逐渐异化 |
(一)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体验与经验 |
(二)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体验与经验 |
三、唯经验主义:近代知识学习中体验的遮蔽 |
(一) 经验论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二) 先验论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四、非理性化的经验:现代知识学习中体验的回归 |
(一) 经验即实验:实用主义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二) 回到事物本身:现象学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三) 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五、回归体验:后现代对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寻求 |
(一) 后现代知识观的重构 |
(二) 后现代对体验性知识学习的自觉追求 |
第四章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内在机制 |
一、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环节 |
(一) 接受式体验性知识学习基本环节 |
(二) 探究式体验性知识学习基本环节 |
(三) 两种体验性知识学习方式的共同特征 |
二、体验性知识学习的运行机制 |
(一) “体”的层面:从感知到领悟 |
(二) “验”的层面:从内化到行动 |
(三) 好奇心: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动力机制 |
三、体验性知识学习的保障条件 |
(一) 内需:确保体验性知识学习开展的原动力 |
(二) 心流:确保体验性知识学习持续进行的关键 |
(三) 抗挫折力:确保体验性知识学习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
第五章 知识学习的现实考察及体验缺失的归因分析 |
一、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研究设计 |
(一)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研究的目的 |
(二)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研究的维度划分 |
(三)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研究的工具设计 |
二、学生知识学习的现状分析 |
(一)学生知识学习的各维度特征现状分析 |
(二) 学生知识学习情况的差异性分析 |
(三) 学生知识学习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三、研究发现 |
(一) 当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多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学习 |
(二) 体验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是缺位的 |
(三) 体验性知识学习与学生的学段、年级成负相关 |
四、知识学习中体验缺位的归因分析 |
(一) 传统应试教育制度的根深蒂固 |
(二) 教师“唯知识”教学观念的滞后 |
(三) 体验性知识学习方式本身的复杂性 |
第六章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教学实现 |
一、准确把握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理念 |
(一) 体验性知识学习是一种间接性的知识学习 |
(二) 体验性知识学习以生活经验为中介 |
(三) 体验性知识学习引导学生重走知识提出之路 |
(四) 体验性知识学习指向开放性的结果 |
二、基于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 |
(一) 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
(二) 倡导直接参与,强调具身性体验 |
(三) 创设适当情境,引发替代性体验 |
(四) 释放创造活力,建构想象性体验 |
(五) 倡导包容性的教学评价 |
三、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条件创设 |
(一) 建构适宜性的教学“场” |
(二) 鼓励教师“溶入”教学内容 |
(三) “稚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
结语 体验性知识学习:一种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新范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三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访谈提纲(学生版)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章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
1.1 思想基础 |
1.1.1 萨特的存在主义 |
1.1.2 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 |
1.1.3 拉康的精神分析 |
1.1.4 康托尔的集合论 |
1.2 历史渊源 |
1.2.1 五月风暴 |
1.2.2 “毛主义”情节 |
1.2.3 新自由主义思潮 |
1.3 后现代语境中的哲学危机 |
1.3.1 哲学终结论的表现 |
1.3.2 哲学危机产生的原因 |
第2章 巴迪欧对哲学的拯救和复兴 |
2.1 扞卫哲学的合法性 |
2.1.1 批判哲学终结论 |
2.1.2 解缝与远征 |
2.1.3 哲学的可能性 |
2.2 柏拉图主义姿态 |
2.2.1 巴迪欧与柏拉图 |
2.2.2 数学本体论 |
2.2.3 类性的多 |
2.3 事件、真理、主体三位一体的本体论哲学 |
2.3.1 事件哲学:情势的断裂 |
2.3.2 真理程序:真理的存在 |
2.3.3 主体理论:介入性操作 |
第3章 哲学要更进一步 |
3.1 重构革命的永恒真理 |
3.1.1 人为哲学:“矫揉造作”的实存 |
3.1.2 真理浮现:真理的表象 |
3.1.3 阶点理论:实存的取值 |
3.2 共产主义观念 |
3.2.1 提出:针对苏联模式及一系列全球性危机 |
3.2.2 内涵:个体在生成中成为大写的历史主体 |
3.2.3 实质:实现真正的无限的人的联合 |
3.3 事件轨迹、真理性身体、主体化三者统一的在世的新哲学 |
3.3.1 事件轨迹:原始陈述 |
3.3.2 真理性身体:真理的实存 |
3.3.3 主体化:哲学的非在到实存 |
第4章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再思考 |
4.1 巴迪欧哲学之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 |
4.1.1 理论起点: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
4.1.2 理论内涵:社会存在本体论 |
4.1.3 理论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 |
4.2 巴迪欧哲学之于当代社会 |
4.2.1 巴迪欧哲学与世界政治实践 |
4.2.2 巴迪欧哲学与资本主义新时代 |
4.2.3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无根基的教化与人的失序:自然与技术之争 |
(二)无灵魂的教化与人的平庸:德性与知识的分离 |
(三)教化本身的遗忘:“自然”不再关涉人的德性 |
二、研究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自然与德性:从神话时代到柏拉图时代的教化图景 |
第一节 自然、德性与教化:个体如何追寻美好生活的理想 |
一、何为教化:从“认识你自己”谈起 |
二、自然何为:以“神—人”关系演变为中心的考察 |
三、德性培养:以自然的探究实现对善好秩序的领悟 |
第二节 “神话时代”的教化:神圣的自然与人德性生活的开启 |
一、荷马史诗中的教化世界:神主导的自然与高贵的德性 |
二、赫西俄德笔下的教化:宇宙秩序的建立与人的世俗德性生活 |
三、悲剧诗人的教化:理性的抗争以追求“不朽”与自然命运的冲突 |
第三节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教化:理性主导认识本源与德性生活的转向 |
一、米利都自然哲人的“自然”:“元素”与节制的德性 |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数”与沉思的德性 |
三、赫拉克利特的“自然”:“逻各斯”与智慧的德性 |
第四节 柏拉图的教化困境:自然隐匿与德性生活的失序 |
一、政治生活的隐患:城邦的危机带来灵魂的“无序” |
二、教化内在根基转变:“理智”对“自然”的僭越与人的无家感 |
三、智术师的影响:对自然的扭曲带来灵魂德性的混乱 |
第二章 柏拉图的“重建”:以目的论重释自然与德性之教 |
第一节 柏拉图的自然:灵魂中个体—城邦—宇宙的秩序性 |
一、宇宙论: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背景与依据 |
二、人的自然: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起点 |
三、城邦自然: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现实“生成”境遇 |
四、目的论下的整体“自然”:个体在世的秩序性与灵魂不朽的高贵 |
第二节 灵魂德性的养成:个体教化空间的拓展 |
一、个体教化性成人的中心:对于德性的不断追问 |
二、德性之教的实质:灵魂秩序的不断协调 |
三、个体教化性成人的实现:“知识”走向美德 |
第三节 “自然作为德性之源”:目的论关照下的教化使命 |
一、目的论下的秩序把握与德性获致:寻求教化的自然正当性 |
二、以德性超越个体自然的有限性:寻求教化中的灵魂上升 |
三、以灵魂和谐指引城邦正义:寻求德性之教的现实方向性 |
第三章 柏拉图的教化之路:超越个体自然过程中的德性完善 |
第一节 打开个体自然之维:身体德性的教化与在世的“家园”感 |
一、“洞穴”与身体的被缚:“无知”作为个体生存之自然境遇 |
二、身体的训练与“诗教”:灵魂的协调作为早期德性之教的基础 |
三、人的自然神话与“高贵的谎言”:个体“位置”作为德性之教的开端 |
第二节 超越个体有限性:理智德性的教化与灵魂对自然秩序的追寻 |
一、灵魂的转向与对身体自然的超越:寻求从意见到知识的上升 |
二、理智化的学习与灵魂的上升:个体灵魂与宇宙自然秩序的联结 |
三、理性的增长与灵魂秩序的和谐:从知识掌握到德性显现 |
第三节 观看宇宙的自然之善:沉思德性的教化与个体灵魂的不朽 |
一、摹仿自然“原型”与哲学学习:以灵魂的沉思达致德性的完满 |
二、返回洞穴与哲人德性的使命:以“立法”来改善城邦政治的自然秩序 |
三、“人”与“神”关系的平衡:以“向死而生”的姿态追寻个体的不朽 |
第四章 柏拉图教化的指向:以宇宙自然目的引导个体德性成人 |
第一节 实现“自然之善”的内在目的:德性之教的终极价值 |
一、德性之教在于以“自然”引导灵魂朝向“善”的目的 |
二、“自然之善”的目的在于指引个体获得“真正”的德性 |
第二节 理性的范围与合理运用:以宇宙自然秩序指引个体灵魂重建 |
一、宇宙自然秩序的把握需要以“理性”主导灵魂 |
二、个体灵魂的和谐需要保持“理性”之于整体的“有限性” |
第三节 城邦生活作为卓越的“场所”:以灵魂德性走向现实政治 |
一、个体灵魂德性的提升需要投入到现实的城邦改善之中 |
二、城邦秩序的和谐需要建基于对“自然”的关照之中 |
第四节 人应该如何生活:以德性成人回归生活的幸福 |
一、引导灵魂的上升是为了观看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
二、幸福的生活源于灵魂教化中由“自然”而生发的美好德性 |
结语:重申关照“自然”中的德性成人之教化使命 |
一、目的论的消亡与自然观的演变进程中德性之教的必要性 |
(一)技术时代下理解教化中自然维度的必要性 |
(二)德性培养作为教化之中心任务的时代必要性 |
(三)自然与德性的关联需要在教化的领域中重新理解 |
二、以柏拉图教化哲学来“疗救”现时代教化困境的可能性 |
(一)教化的永恒使命:“自然作为德性之源”与个体整全成人 |
(二)柏拉图时代与现代教化的共通性:对“成人”的关注与期待 |
(三)以柏拉图视角来认识教化过程中自然与德性关系的重要性 |
三、柏拉图教化哲学的意义与启示:现代化进程中个体何以卓越 |
(一)目的论指引下的个体成人:以对自然的追问寻求德性提升 |
(二)提升生命境界的教化抉择:把个体卓越置于“整体”关联之中 |
(三)技术时代下个体自我德性的拯救:找寻永恒的“星与罗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及研究价值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F·拉吕埃勒的思想背景的研究现状 |
(三)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哲学的研究现状 |
(四)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提出 |
第一节 实践背景:马克思主义的挫折 |
一、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遭遇的挫折 |
二、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挫折的一般视角 |
三、非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 |
第二节 理论基础:拉吕埃勒自己的“非哲学” |
一、作为哲学的本质结构的哲学决定 |
二、作为非哲学的运作机制的最终情境决定 |
三、哲学与非哲学的关系 |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
一、左翼政治与社会关切 |
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三、从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解读 |
第二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策略和目标 |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针对的基本问题 |
一、唯物辩证法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 |
三、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 |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策略 |
一、以DLI的单边二元性来反对辩证法的双边同一性 |
二、在哲学与科学之间引入思想民主 |
三、以内在性主体来反抗超级资本主义 |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目标 |
一、证明DLI的优越性 |
二、实现科学和哲学的统一 |
三、批判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 |
第三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的基本思想的重新理解 |
第一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宣言 |
一、马克思本人对哲学的态度 |
二、“走出哲学”是否可能 |
三、重新理解哲学的解释和变革功能 |
第二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社会和历史的分析模式 |
一、马克思本人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 |
二、拉吕埃勒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新理解 |
三、拉吕埃勒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重新理解 |
第三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行动的提议 |
一、马克思本人的无产阶级观和革命观 |
二、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的重新理解 |
三、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的重新理解 |
第四章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
一、打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
二、深化了对哲学本身及其功能的理解 |
三、阐发了反抗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 |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 |
一、在本体论层面陷入一种理论的神秘主义 |
二、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其理论目标 |
三、夸大了其理论的自主权和创新性 |
第三节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
一、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误解了唯物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
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异化理论消解了革命理论 |
三、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否定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及成果 |
(7)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自我解惑:亲身经历引发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怀 |
(二)时代回应:社会变革中科学教育改革的应然突破 |
(三)范式转型:实践转向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迫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二)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三)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四)文献综述的反思与启示 |
三、本研究中初任科学教师教授的“科学课程”之特别说明 |
(一)国际科学课程的改革历程 |
(二)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
四、核心概念 |
(一)初任科学教师 |
(二)专业成长 |
五、研究设计与过程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的确定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三)研究过程的展开 |
(四)研究效度与信度的保证 |
(五)研究伦理的观照 |
六、研究的价值意义与创新之处 |
七、论文思路 |
第一章 探讨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实践-认知理论 |
(一)古希腊的实践-认知观 |
(二)实践-认知传统的流觞 |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知识论 |
(四)舍恩的“行动中反映”的实践认识论 |
二、文化适应理论 |
(一)贝瑞的“跨文化适应模型” |
(二)沃德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 |
(三)丹克沃特的“陌生文化适应理论” |
三、身份认同理论 |
(一)精神分析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四、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思路 |
(一)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分析思路 |
(二)初任科学教师学校文化适应的分析思路 |
(三)初任科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分析思路 |
第二章 背景的呈现:S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S中学概况 |
二、S中学的微观文化 |
三、S中学的初任教师培养理念与措施 |
四、S中学的科学学科组活动机制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 |
一、守望“科学素养” |
(一)萦绕不去的“科学知识传递”教学 |
(二)迷途中的“科学知识建构”教学 |
二、“学情”掌握的虚妄与真实 |
(一)“热闹”背后的“冷”思考 |
(二)反思过后的应对 |
(三)学生观的转变探析 |
三、科学课程知识的裂缝与弥合 |
(一)“备”与“现”的差距 |
(二)我们一起学 |
(三)主题式行动研究的力量 |
四、模仿与借鉴:科学教学策略选择 |
(一)以教学师傅为“指路明灯” |
(二)集体备课带来的便利 |
(三)“板书”的日益遗落 |
五、分数线上的“舞蹈” |
(一)超越“依纲据本”的纸笔测验 |
(二)从“空心”到“赋实”的课堂表现评价 |
(三)“闪光”的创新性评价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局外与局内: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 |
一、从不满到理解:初任科学教师的物质文化适应 |
(一)“自我预期”的调试 |
(二)“社会空间”意识的逐步确立 |
二、规约中的亦步亦趋:初任科学教师的制度文化适应 |
(一)作息时间制:在“忙于应对”中“提升效率” |
(二)“圆桌制”:从“倾听”走向“对话” |
(三)逐级管理制: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 |
三、“偏利己”的选择:初任科学教师的精神文化适应 |
(一)“以人为本”的再认识 |
(二)“以校为家”的单向体认 |
(三)“以身作则”:他人在与不在两个样 |
四、闭合网络与权宜之计:初任科学教师的人际关系适应 |
(一)“熟人社会”:趋向闭合的人际关系网络 |
(二)与同事交往:同质相吸 |
(三)与学生交往:从“尊重平等”到“保证权威” |
(四)与家长交往:情感与功利的博弈 |
五、初任科学教师带给学校文化的创生性发展 |
(一)物质文化层面 |
(二)制度文化层面 |
(三)精神文化层面 |
(四)人际关系层面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我的寻求: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 |
一、自我同一性的延续:以教师群体的名义在行为表现上趋同 |
(一)内在自我:我想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
(二)外在自我:外界期望我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
(三)“内-外”自我的冲突与选择 |
二、社会群体认同:求同立异 |
(一)群体内的求同 |
(二)群际间的立异 |
三、个体化认同:即体即用 |
(一)为“应试”而教的“工匠”化倾向仍是主流 |
(二)顺应课程改革的“专家”化倾向日渐兴盛 |
(三)追求经济效益的“个人”化倾向开始凸显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发现 |
(一)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 |
(二)渐摄与融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境界演进 |
(三)资本积累: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 |
(四)共同体建设: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未来可能 |
二、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再思考 |
(一)对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思考 |
(二)对科学教师职后成长的思考 |
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结语 觉醒着成长与成长着觉醒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8)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及其现实意义 ——以金融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海德格尔本人对现代性问题的探究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现代性与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追问 |
2.1 现代性 |
2.2 现代性的本质:主体性形而上学 |
2.2.1 现代性的主体性哲学追问 |
2.2.2 现代性的形而上学根源及其演变 |
2.3 作为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现代技术 |
2.3.1 追问技术的本质 |
2.3.2 古代技术与现代技术 |
2.3.3 现代技术的本质:集置 |
2.4 由技术之本质而来的现代科学 |
2.4.1 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 |
2.4.2 现代科学的特征和本质 |
2.4.3 科学不“思” |
第3章 从海德格尔的现代性之思到金融现象 |
3.1 对海德格尔现代性批判的再思考 |
3.1.1 此在与共在 |
3.1.2 海德格尔的现代性之思与经济现象的关联 |
3.2 金融化生存世界的到来与金融学的限度 |
3.2.1 从经济的金融化到生存世界的金融化 |
3.2.2 金融学的限度——以海德格尔的科学之思为基础 |
第4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金融问题初探 |
4.1 历史发展与金融之解蔽 |
4.1.1 人类历史与金融现象 |
4.1.2 金融:人类主体意识觉醒的一种现实载体 |
4.2 现代性批判与金融之遮蔽 |
4.2.1 本真时间的遗忘 |
4.2.2 金融价值符号及其精神现象 |
结语:“但哪里有危险,哪里也生救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隐喻:柏拉图与德里达 |
第一节 柏拉图对语言的哲学思考 |
一、作为真理载体的语言 |
二、“自然论”与“约定论”之争——语言何以指称事物 |
三、虚假陈述的意义——突破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的教条 |
第二节 德里达隐喻思想概述 |
一、隐喻力量的磨损——通向哲学文本中的隐喻 |
二、哲学话语与隐喻力量“分——合”的张力 |
三、隐喻与科学之间裂缝的重新铭写 |
第三节 过渡:柏拉图与德里达的交汇 |
一、意义目的论的消解 |
二、实在之谜 |
第二章 隐喻与逻各斯——对逻各斯权威地位的再思考 |
第一节 修辞术与辩证法——逻各斯/书写对立模式的序幕 |
一、修辞术的界定与范围 |
二、柏拉图的辩证法——对理式世界的探索 |
三、修辞术与辩证法的对立 |
第二节 逻各斯/书写的对立 |
一、逻各斯释义 |
二、好的书写/坏的书写——书写的隐喻 |
第三节 逻各斯/书写对立模式的消解 |
一、作为在场者的逻各斯——表音文字的形而上学 |
二、“逻各斯之父”的隐喻——逻各斯的在场之源 |
三、“逻各斯之父”与“善”的隐喻 |
第三章 隐喻与书写——“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后的重构 |
第一节、Pharmakeia——Pharmakon——Pharmakeus 链条的重构 |
一、Pharmakeia的引诱与Pharmakon的无法决断性——神话隐喻与哲学话语的交织 |
二、作为Pharmakeus与 Pharmakos的苏格拉底——“原初语境”下的逻各斯与书写 |
三、作为绘画的pharmakon——向家族场景(family scence)过渡 |
第二节 “家族场景”的隐喻 |
一、书写的嬉戏场景——书写的民主隐喻 |
二、神圣的铭文——苏格拉底与父亲的隐喻 |
第三节 作为书写结构的文本 |
一、书本隐喻的终结 |
二、书写与阅读的交织——德里达文本思想的内部构成 |
三、文本意义的播撒 |
结语 |
一、 在场的崩溃 |
二、 面向未来的逻各斯 |
三、踪迹化的书写 |
四、展望: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
1.2.1 理论概念 |
1.2.2 基本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
1.3.1 主要观点 |
1.3.2 主要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
4.1.1 理念 |
4.1.2 科学传播理念 |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
5.2.1 出刊概况 |
5.2.2 出刊内容 |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
5.3.1 出刊概况 |
5.3.2 出刊内容 |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
5.4.1 出刊概况 |
5.4.2 出刊内容 |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
5.5.1 出刊概况 |
5.5.2 出刊内容 |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
7.1.1 “科学”的危机 |
7.1.2 “传播”的危机 |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数学真理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D]. 蔡青辰. 浙江大学, 2021(02)
- [2]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实现[D]. 郭超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D]. 肖倩颖. 吉林大学, 2020(08)
- [4]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5]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D]. 位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D]. 吴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7]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D]. 邹逸.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及其现实意义 ——以金融现象为例[D]. 葛林丰. 吉林大学, 2020(08)
- [9]德里达对《斐德罗篇》的解读研究[D]. 陶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