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秸芯中膳食纤维的研制及其对蛋糕品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小倩[1](2021)在《玉蜀黍不同部位降血糖作用的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玉蜀黍降血糖有效部位、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理化方法和系统溶剂法提取玉蜀黍不同部位(须、秸秆皮、秸秆芯)有效成分,并测定各有效成分含量,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测定模型,确定玉蜀黍降血糖有效部位;选用DPPH法、ABTS+、羟基自由基法和FRAP法4种不同的抗氧化活性评价体系对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性研究,运用液质联用技术指认玉蜀黍活性部位中的降血糖的潜在活性成分;基于超滤亲和技术筛选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建立胰岛素抵抗(IR)人肝癌细胞(Hep G2)和高糖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活性筛选模型对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进行活性测定;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细胞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玉蜀黍秸秆皮总黄酮有效成分对IR-Hep G2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5.80%~18.23%)、总皂苷(7.87%~10.99%)、总多糖(24.48%~35.36%)、总蛋白质(9.41%~13.02%)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体外酶活性抑制试验显示,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反应最优条件:反应p H值6.8、温度37℃、时间20min;抑制α-淀粉酶反应最优条件:p H值6.8、温度37℃、时间10min。玉蜀黍不同部位的总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显着,玉蜀黍须、秸秆芯、秸秆皮中总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63、0.348、0.131 mg/m L;均强于阳性药阿卡波糖(IC50)为0.739mg/m L;须、秸秆皮、秸秆芯中总黄酮提取物质量浓度在0.125~2mg/m L对α-淀粉酶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6.41%、21.46%、14.63%,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玉蜀黍秸秆皮总黄酮具有较强的DPPH、ABTS+、·OH清除能力和Fe3+总还原能力,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通过靶向亲和-液质联用技术筛选玉蜀黍不同部位中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成分,共指认出8种玉蜀黍不同部位有效化合物,玉米须中有效化合物分别为香叶木素-葡萄糖苷、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3-C-阿拉伯糖-6-C-鼠李糖、5,7,4,-三羟基黄酮-2-C-阿拉伯糖-6-C-葡萄糖、6-C-β-吡喃鼠李糖基-4’甲氧基黄酮-7-O-β-吡喃葡萄糖苷,玉蜀黍秸秆皮和芯均指认有效化合物分别为:trans-4’-methoxy-4-nitrochalcone,4’-Methyl-epigallocatechin-3’-glucuronide,4’,8-Dimethoxy-epigallocatechin-3’-glucuronide,以IR-Hep G2细胞葡萄糖消耗能力为指标测定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葡萄糖消耗能力,结果显示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在62.5~500μg/m L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葡萄糖消耗能力。显着提高肝葡萄糖激酶(GK)活力(P<0.05)、并降低葡萄糖-6-磷酸酶(G-6-P)活力(P<0.05);通过考察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在62.5~500μg/m L对高糖损伤HUVEC细胞的保护作用,发现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均可不同程度提高NO、t-PA含量(P<0.05),并显着降低ET-1、PAI-1含量(P<0.05)。细胞代谢组学结果揭示玉蜀黍秸秆皮总黄酮主要通过影响糖代谢、能量代谢、脂质代谢等途径对IR-Hep G2细胞产生降糖作用。结论:本文经过体外酶活性测定实验,初步确定玉蜀黍不同部位的总黄酮粗提物为玉蜀黍不同部位中降血糖的有效部位,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推测出玉蜀黍不同部位中可能存在的化合物,通过靶向亲和-液质联用技术进一步推断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中潜在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成分,探讨了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药效成分;构建了IR-Hep G2胰岛素抵抗模型,确定了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可增强葡萄糖消耗能力;以及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高糖模型下对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玉蜀黍秸秆皮总黄酮通过影响糖代谢、能量代谢、脂质代谢等途径发生降糖作用,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药物的有效选择,实验研究结果为玉蜀黍不同部位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邓元元[2](2017)在《酶解啤酒糟制备富含低聚木糖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文中提出低聚木糖具有改善动物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功能,是一种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啤酒糟是啤酒工业的副产物,除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啤酒糟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本文在建立低聚木糖的HPLC-ELSD含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啤酒糟制备低聚木糖的预处理工艺和酶解工艺条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HPLC-ELSD法测定啤酒糟中低聚木糖含量的建立以COSMOSIL Sugar-D糖分析柱(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69:31,V/V),流速为0.9mL/min,柱温40℃,进样量3μL,Evaporator Temperature为78℃,载气流速为1.6L/min,载气压力为0.5MPa。结果表明,木二糖-木五糖分别在0.024mg/mL-0.245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025mg/mL、0.025mg/mL、0.0243mg/mL、0.024mg/mL,定量限分别为0.091mg/mL、0.091mg/mL、0.089mg/mL、0.889mg/mL,RSD保留时间分别为:0.203%、0.224%、0.233%、0.252%,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31-99.83%。2、啤酒糟预处理工艺条件研究及优化以啤酒糟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超声波、微波、高温蒸煮、化学法等预处理方法和预处理工艺(碳酸钠浓度、双氧水浓度、料液比、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对低聚木糖产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低聚木糖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啤酒糟适宜的预处理条件为:碳酸钠添加量0.7%,双氧水添加量0.1%,固液比1:5,预处理温度115℃,预处理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啤酒糟中低聚木糖产量为19.4693mg/g。3、啤酒糟酶解工艺条件研究及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初始pH值、木聚糖酶量、纤维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酶解条件对啤酒糟低聚木糖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初始pH值、木聚糖酶量、纤维素酶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5个因素对影响低聚木糖产量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9433,说明94.33%的低聚木糖产量可用此模型来解释,变异系数为3.33%,信噪比为17.318,说明模型可信度较高。在适宜的酶解条件下(初始pH值5.5,木聚糖酶201U/g,纤维素酶248U/g,酶解温度48℃,酶解时间3h),低聚木糖产量为23.867mg/g,与理论预测值23.764mg/g相比,相对误差仅为0.43%,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在此条件下低聚木糖产量的实际情况。
黄渭[3](2013)在《酸模作为黄粉虫饲料的研究》文中提出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属鞘翅目、拟步甲科,世界性分布,原产于南美洲,又称面包虫。20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传入我国,由于其生活力强,易饲养,体内蛋白质、脂肪、糖类含量丰富,其中粗蛋白可达54.25%,粗脂肪可达28.90%,黄粉虫的资源价值越来越被社会所发掘和重视。黄粉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表明,养殖成本的升高是黄粉虫产业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的限制因素。酸模(Rumex acetosa L.)属蓼科、酸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山菠菜、野菠菜。酸模具有耐盐碱、耐旱涝、速生高产、利用年限长等特点,并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粗蛋白的含量高达35.78%,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利用酸模作为黄粉虫饲料的研究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研究饲喂酸模食料对黄粉虫幼虫生长的影响,以及生产成本收益的讨论,初步探讨利用酸模作为黄粉虫饲料的可行性,为扩大黄粉虫饲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黄粉虫龄期界定:在25℃条件下,观察到黄粉虫幼虫的龄数为15龄。2.最佳酸模配方试验的试虫筛选试验得出:11龄黄粉虫生长发育速率较快,虫体生物增量最大,可作为筛选最佳酸模配方的试虫。3.通过对饲喂不同比例的酸模饲料黄粉虫的试验得出:以60%酸模+40%麦麸为比例的饲料饲喂黄粉虫,其虫体生物量增率、饲料利用率、饲料转化率均为最高,且死亡率最低。所以60%酸模+40%麦麸的饲料为最佳饲料。4.利用最佳配方酸模饲料与实际生产中白菜饲料饲喂黄粉虫的相关生产指标比较得出:9龄时,虫体生物量增率(F1,4=0.141, p=0.7265),饲料利用率(F1,4=3.699,p=0.128)饲料转化率(F1,4=0.135, p=0.7318),酸模饲料与白菜饲料无显着差异,其它14个龄期中白菜饲料优于酸模饲料。5.对两种饲料饲喂黄粉虫幼虫生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指标比较得出: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饲喂白菜饲料黄粉虫为56.58%,饲喂酸模饲料黄粉虫为61.60%;脂肪含量:饲喂白菜饲料黄粉虫为28.20%,饲喂酸模饲料黄粉虫为21.30%;总糖含量:饲喂白菜饲料黄粉虫为0.19%,饲喂酸模饲料黄粉虫为0.23%;灰分含量:饲喂白菜饲料黄粉虫为3.50%,饲喂酸模饲料黄粉虫为2.87%。两种饲料饲养黄粉虫幼虫蛋白质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均高于标准指标4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均高于标准指标60%。从饲喂白菜饲料的黄粉虫幼虫肠道内分离纯化出7个菌株,分别属于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巨大芽孢杆菌(B. megaterium)、沙雷菌属(Serratia)、微杆菌属(Mycobacterium)、球形芽孢杆菌(B. sphaericus)、棍状杆菌属(Clavibacter);从饲喂酸模饲料的黄粉虫幼虫肠道消化道内分离纯化出8个菌株,其中7种与饲喂白菜饲料的幼虫肠道细菌相同,1种不同为李斯特菌属(Listeria)。两种饲料饲喂黄粉虫幼虫的各项生化指标相差不大,饲喂酸模饲料的黄粉虫肠道细菌多1种。5.通过成本核算,利用酸模饲料养殖黄粉虫,每生产1kg商品虫比饲喂白菜饲料成本降低2.34元,降低14.1%。综上所述,饲喂酸模饲料的黄粉虫与饲喂白菜饲料的黄粉虫品质无明显差异,在饲养成本上降低14.1%,因此从理论上,酸模作为黄粉虫饲料是可行的。
徐苗均[4](2012)在《小麦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饮食的日趋精细化,膳食纤维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作为我国产量巨大的麸皮正是一种极好的膳食纤维来源。本文通过对麸皮膳食纤维进行挤压处理,以提高其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并且初步研究了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性质。选用水洗法去除麸皮中的淀粉,经水洗处理后,测得的麸皮淀粉含量由30.90%降至5.7%。通过碱性蛋白酶去除麸皮中蛋白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去除麸皮中蛋白质的最适条件为碱性蛋白酶用量1.2%,酶解温度65℃,酶解时间1.5h,酶解pH7.5,可使蛋白质含量由14.76%降低到4.25%。实验采用双螺杆挤压机对所制备的小麦麸皮进行挤压处理,选取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和挤压温度三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和的正交实验,得出的最优挤压条件为麦麸含水量1.2%,主机挤压温度170℃,螺杆转速225r/min。挤压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由3.22%上升至10.14%。对挤压后的小麦麸皮进行结构及性质研究发现,挤压处理改变了小麦麸皮的表面结构,提高了表面疏松度,并且导致其水溶性、持水力和膨胀力上升,其中持水力上升2.52%,膨胀力上升60.0%。实验通过水提醇沉法从挤压后的小麦麸皮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溶解性实验表明,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在温度达到70℃以上时,其溶解率达到了97.2%。阳离子吸附性实验显示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较强阳离子吸附能力。GC-MS测定其单糖组分,结果表明: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属于聚葡萄糖类。免疫活性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SDF均可以显着促进脾T、B细胞增殖,并且SDF浓度与增殖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体外模拟胆酸盐吸附实验表明:SDF可以显着吸附溶液中的胆酸钠,2h的吸附量达到0.34g/L。清除自由基的实验表明:SDF清除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分别达到了51.0%和16.1%。
程合丽[5](2011)在《玉米秆半纤维素的分离表征及硫酸酯化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木质纤维是造纸行业的主要原料,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大组分构成。然而,在碱法制浆过程中,大部分半纤维素随木质素进入黑液,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还给黑液碱回收带来困难。与制浆造纸相结合的生物质精炼的提出为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即在制浆之前将半纤维素预先分离,用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替代化石基燃料或合成材料,一定程度上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剩余原料仍用于制浆造纸。基于上述理念,本文以玉米秆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的方法分离出其中的半纤维素,考察了分离半纤维素后玉米秆的制浆造纸性能。对分离得到的半纤维素的结构进行了探索,并将其用于木聚糖硫酸酯的合成,研究了木聚糖硫酸酯的抗凝血效果。利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对玉米秆中半纤维素进行了提取,检测了提取液中糖类的组分及含量,对提取半纤维素后的玉米秆进行碱法制浆及纸浆TCF漂白,并考察了预提取对制浆黑液中二氧化硅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玉米秆半纤维素提取液的主要组分为木聚糖,随着温度的升高及碱浓的增大,半纤维素得率逐渐上升;经半纤维素提取后,玉米秆烧碱-蒽醌浆的物理性能如紧度、裂断长及耐破指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白度提高,撕裂指数也明显增大,TCF漂白浆变化趋势与未漂浆相似。制浆前碱预提取半纤维素可以显着降低黑液中二氧化硅含量,在液比1:5,碱浓为100g/L,温度为75OC,提取时间为2h时,二氧化硅去除率可达80%以上,此时半纤维素得率为88.2%。利用相同摩尔浓度的KOH和NaOH溶液在相同温度、时间及液比的条件下提取半纤维素,比较了预提取效果及其后的制浆漂白性能,发现摩尔浓度相同时,KOH溶液比NaOH溶液更有利于半纤维素的溶出,而且所得纸浆的物理性能比NaOH为抽提溶剂时要强。对提取半纤维素后玉米秆烧碱蒽醌浆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碱预提取能够降低纸浆纤维表面有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特征的物质的含量,暴露出更多的纤维素纤维,对其后的纸浆漂白十分有利。利用热水提取玉米秆中半纤维素,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的变化对糖类组分的溶出及其降解产物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生成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及保温时间的增加,提取液中各糖得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则始终上升;采用H-因子对糖类的溶出和糠醛、羟甲基糠醛的生成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为获取尽可能多的半纤维素多糖,LogH应控制在3.10-3.15之间;采用Saeman模型研究了戊聚糖降解的动力学过程,得出戊聚糖降解和戊糖降解的活化能,分别为170.87kJ/mol和154.58 kJ/mol,根据糖类溶出规律、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生成规律确定出热水预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60保温180min,此时提取液中总糖和戊糖得率分别为62.2%(对原料中半纤维素)和60.5%(对原料中戊聚糖),在此条件下对热水提取后的玉米秆进行制浆漂白,发现热水提取后玉米秆制浆漂白性能下降。以KOH溶液为溶剂,从玉米秆中分离出半纤维素,利用浓度为10g/L的H2O2溶液对分离的半纤维素进行纯化,研究了半纤维素的主要化学组分,采用UV、FT-IR、TG、GPC、NMR等测试技术对半纤维素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半纤维素为(1→4)-β-D联接的木聚糖为主链、同时在C2或C3的羟基上含有α-L-阿拉伯糖的阿拉伯糖基木聚糖。以分离的半纤维素为原料,在离子液体中与丁二酸酐酯化反应,利用FT-IR及1H NMR对酯化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产物有较强的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以自制半纤维素为原料,LiCl为催化剂,与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在均相体系中酯化反应合成木聚糖硫酸酯,研究了反应溶剂(DMF、FA和DMSO)、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与木糖单元的摩尔比对产物取代度及分子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及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物的取代度和分子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摩尔比的增大,酯化产物的取代度迅速增大,以DMF和FA为反应溶剂所得产物的分子量增大,而以DMSO为溶剂时产物的分子量随摩尔比的增加而降低。利用UV、FT-IR、TG、GPC、NMR和AFM对木聚糖硫酸酯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木聚糖硫酸酯的紫外光谱与抗凝血药物肝素钠有相同的吸收峰,红外光谱在1260cm-1和810cm-1处出现新的吸收峰,说明硫酸基团已成功引入半纤维素,TG结果表明经酯化后,产物热稳定性略有下降,分解温度比半纤维素低;NMR分析结果表明酯化反应主要在C2、C3的羟基上进行,且C2位上羟基的硫酸化能力优于C3;AFM观察结果发现分子量大的样品能够形成多孔网状钠米超薄膜,分子量较小时,膜表面较为光滑且很难发现孔洞。对木聚糖硫酸酯的抗凝血活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取代度和分子量对抗凝活性的影响,对抗凝机理及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只有在取代度达到一定值后木聚糖硫酸酯才具有抗凝血活性,且主要是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途径起到抗凝的作用。当木聚糖硫酸酯取代度大于1时,用量仅为5μg/mL即有良好的抗凝血效果,达到甚至超过肝素钠的作用效果。
黄琼[6](2010)在《两种色型黄粉虫的选育及其主要性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昆虫被誉为当今地球上尚未被充分利用的最大生物资源之一。我国昆虫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我国的昆虫资源,无疑会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黄粉虫作为我国传统的饲用和食用昆虫之一,其食物来源广泛、生活力强、易于人工饲养、世代周期短、饲养成本低、营养丰富,长期以来被广泛用作饲养畜禽和其它一些特种经济动物的饲料(或饵料),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业、食品和医疗保健方面,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我国黄粉虫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山东、河北等地已形成以黄粉虫养殖和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的产业链,而种虫质量退化已成为制约黄粉虫产业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围绕这一严重制约黄粉虫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对黄粉虫的品系选育及2种不同品系黄粉虫的生长发育性状、繁殖能力、抗逆性、营养价值及主要逆境协迫相关同工酶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同时也对这2种品系黄粉虫主要逆境协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经过连续12代的自然选育,获得了遗传性状稳定的黄、黑2种色型黄粉虫。2.黑色型黄粉虫比黄色型黄粉虫发育更快、更整齐。黑色型黄粉虫幼虫共历经12-15龄,黄色型黄粉虫幼虫共历经12-17龄,但这2种色型黄粉虫幼虫所历经的虫龄数均以14龄居多。黄、黑2色型黄粉虫幼虫虫龄数为14的比例分别为27%和53%;其中,黑色型黄粉虫幼虫历期明显短于黄色型幼虫,虫龄数按14计,黄、黑2色型黄粉虫的幼虫历期分别为154.3±7.9d和134.1±3.2d。此外,这2种色型黄粉虫卵和蛹的历期分别约为7d和10d;它们的孵化率、化蛹率分别约为83%和97%,羽化率均为81%以上。3. 2种色型黄粉虫同日龄幼虫的存活率、体重及体重增长率均差异不显着;但黄色型黄粉虫幼虫对饲料的平均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同日龄黑色型幼虫。其中,黄色型黄粉虫幼虫的平均饲料消化率、转化率和利用率(%)分别为66.5±0.1、52.3±1.2和33.6±0.7,而黑色型黄粉虫幼虫的平均饲料消化率、转化率和利用率(%)则分别为62.1±0.2、47.8±0.2和29.1±0.2。4.常规饲养条件下,2种色型黄粉虫成虫的雌、雄性比无显着差异,但黄色型雌成虫的累积产卵量明显高于黑色型雌成虫。并且,相同试验条件下,2种色型黄粉虫雌成虫的初始产卵日龄、产卵历期和产卵量日变化规律也基本一致。常规饲养条件下,2种色型黄粉虫雌成虫的初始产卵日龄为4日龄,产卵高峰在羽化后的第14-44d;黄、黑2色型黄粉虫的累积产卵量分别为625.5±25.5粒/雌和529.9±17.4粒/雌。5. 2种色型黄粉虫的耐热、耐寒性差异明显。耐热性试验表明,黑色型黄粉虫幼虫、蛹及成虫对试验高温(45℃)的耐受性明显高于同日龄的黄色型幼虫、蛹和成虫;同时,耐寒性试验表明,黑色型黄粉虫幼虫和蛹对试验低温(-25℃)的耐受性也明显高于同日龄黄色型幼虫和蛹,但相同日龄的2种色型黄粉虫成虫对试验低温(-25℃)的耐受性差异不显着。6. 2种色型黄粉虫抗药性差异显着。本文以不同浓度梯度的苦参碱杀虫剂为供试药剂,对黄、黑2色型黄粉虫幼虫和成虫的抗药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色型黄粉虫幼虫和成虫对苦参碱的耐受性明显高于同日龄的黄色型幼虫和成虫。在处理后72h,苦参碱对黄、黑2色型黄粉虫60日龄幼虫的毒杀中浓度(LC50)分别为107.63mg.ML-1和178.63mg.ML-1;对黄、黑2色型黄粉虫7日龄成虫的毒杀中浓度(LC50)分别为95.89mg.ML-1和162.54mg.ML-1.7. 2种色型黄粉虫的抗病性也差异明显。本文以脂多糖(LPS)作为供试致病因子,对黄、黑2色型黄粉虫的抗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注射5μL相同浓度(0.5-2.0mg·ML-1)的LPS溶液后,黑色型黄粉虫幼虫、蛹和成虫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同日龄的黄色型幼虫、蛹和成虫。由此可见,黑色型黄粉虫对LPS的耐受性明显高于黄色型黄粉虫。8.营养成分分析表明,2种色型黄粉虫的营养成分丰富,具有极高的营养和开发利用价值。2种色型黄粉虫幼虫、蛹和成虫的蛋白质含量约为干重的48%-63%,其中含有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约占总氨基酸的48%-49%;同时,还富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及K、Na、Ca、Mg、Fe、Cu、Mn、Zn、Se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此外,2种色型黄粉虫的营养组成还各具特点:黄色型黄粉虫幼虫和成虫的粗蛋白、总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黑色型幼虫和成虫,而黑色型黄粉虫幼虫、蛹和成虫的粗脂肪含量又明显高于黄色型幼虫、蛹和成虫。9. 2种色型黄粉虫主要逆境协迫相关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黄、黑2色型黄粉虫同一发育阶段的同工酶酶谱具有相似相异性。除SOD同工酶外,这2种色型黄粉虫其余同工酶POD、EST、COD、MPO和DPO)的酶谱均存在差异,其中尤以它们的EST、POD和MPO同工酶酶谱差异最明显,可考虑作为黄粉虫种下分类的工具酶。10. 2种色型黄粉虫主要逆境协迫相关同工酶酶活检测表明,在常规饲养条件下,黑色型黄粉虫的多数供试同工酶活性均大于同日龄的黄色型黄粉虫;同时,在试验低温(-25℃)、高温(45℃)或杀虫剂(苦参碱)协迫下,2种色型黄粉虫的多数保护酶和解毒酶均被抑制,而它们的防御酶却被激活。此外,在上述逆境因子协迫下,相同日龄的黄、黑2色型黄粉虫,它们的同一种保护酶(或解毒酶)活性抑制率及同一种防御酶活性增长率均有所不同。11.黄、黑2色型黄粉虫逆境协迫相关基因核心片段克隆与序列分析表明,2种色型黄粉虫间,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I)、酚氧化酶原(PPO)和抗冻蛋白(AFP)基因的序列同源性都很高,但它们的这3个基因序列中仍存在一定的碱基差异。12.黄、黑2色型黄粉虫幼虫的热休克蛋白(HSP)基因和抗冻蛋白(AFP)基因表达研究表明,在试验低温(或高温)协迫下,黑色型黄粉虫幼虫的AFPmRNA(或HSPmRNA)表达量均显着提高,而同日龄的黄色型黄粉虫幼虫的AFPmRNA(或HSPmRNA)表达量却无显着增加;同时,与同日龄黄色型黄粉虫幼虫相比较,黑色型黄粉虫幼虫的AFP(或HSP)对试验低温(或试验高温)表现出更强的应答。
刘贵清[7](2010)在《循环经济的多维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在工业化已进行200多年的今天,循环经济之所以蓬勃而起,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历史缘由。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稀缺、生态破坏、粮食匮乏、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降低等深层生态经济问题日趋严重。显然,传统工业化已难以为继,支撑其经济增长的化石能源、矿产和森林资源等,已被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开发耗费过半。进入21世纪,国际社会达成共识:欲实现人口、经济与环境多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循环经济替代非循环经济是可行模式之一。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欲生存、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与时俱进,尽早转变高碳、非循环型经济发展方式。论文主要采用界面分析法。在界定生态维、经济维、工业维与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维的界面整合理论中,辅以规范与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并融汇整体论、组织理论以及系统生态方法,突出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主体,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循环经济进行多维度的广角论证。尽管发达国家已先后于20世纪初和50年代以来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中国也从80年代始,注重生态经济研究,但总的来看循环经济理论仍鲜为人知。本文着力于开掘循环经济的多维、复合生态经济理论。全文主要论述了如下观点:第一,自然生态循环是人类各社会经济阶段发展方式的基础。循环经济融合于自然生态循环之中,并替代其它非循环型经济模式,有其科学理论的多维时空序演化的历史必然性。第二,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替时序包括了采集与狩猎、农业经济、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及后工业化的知识与信息经济时期。这些经济形态与自然生态循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即:多维复合进化。第三,传统工业化使人类社会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其高速废物排放和能源低效率利用,远远超过了生态分解速度及自然承载力,阻断了物质循环通道,破坏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地球生物圈。第四,循环经济是构建良性循环产业链网体系的可行模式。其主要内容有:改变现有单向、线式、非循环工艺流程,实施废物资源化和源头无害化治理工程,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和生物质能利用体系,把循环经济作为实施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绿色产业网络。第五,引进、吸收国外循环经济成功案例,建立完善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的循环经济机制与制度,形成中国式循环经济形态。构建循环经济保障体系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包括建立政府层面的生态伦理与道德教育体系,夯实法制、法规基础,做好循环经济产业全国发展纲要和区域规划以及改革财政与金融支持机制。
李燮昕[8](2009)在《锦橙皮膳食纤维的提取、抗氧化活性及毒理学研究》文中认为柑橘,是我国南方主产水果之一,因甜酸多汁,清香爽口,风味醇厚,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柑橘皮渣因富含水分、纤维素、木质素、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可作为功能食品基料和药品原料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但是,柑橘皮渣膳食纤维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它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试验旨在选择锦橙果皮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方法、研究锦橙皮膳食纤维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其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为柑橘皮渣膳食纤维保健品开发的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了锦橙皮膳食纤维的复合酶法提取工艺条件,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为1.5h、酶解温度为50℃、加酶量为0.2%、pH为7.5。所提取的锦橙皮膳食纤维总膳食纤维含量为69.08%,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20.73%,溶胀性和持水力分别是9.02mL/g、11.09g/g。2.对于提取锦橙皮膳食纤维的还原能力及其在·OH、O2-·、DPPH·体系中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锦橙皮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在O2-·体系中,锦橙皮膳食纤维在本试验测定范围其最高清除率为46.28%,低于50%,无法计算IC50,即表明其对O2-·清除能力饺弱(Vc的IC50=37.43μg/ml);在·OH体系中,锦橙皮膳食纤维的IC50为3.27mg/ml(Vc的IC50=97.63μg/ml);在DPPH·体系中,锦橙皮膳食纤维的IC50为5.66mg/ml(Vc的IC50=14.43μg/ml)。在各自由基体系中,与Vc这一阳性参照物比较,证明锦橙皮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对该三种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3.按照我国GB15193.1-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大鼠30d短期喂养试验,分别研究了锦橙皮膳食纤维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锦橙皮膳食纤维对小鼠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于15g/kg,属于无毒级,在最大剂量范围内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且无剂量反应关系,未观察到遗传毒性,也未显示致畸和致突变性。锦橙皮膳食纤维的毒性试验未显示毒性作用,符合《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要求,可认为用于人体食用安全可靠。
杨玉玲,杨晓蓉,王晔峰,杨文俊[9](2000)在《玉米秸芯中膳食纤维的研制及其对蛋糕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了用以玉米秸芯为原料制取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 ,其中 Na OH水解最佳条件为 :Na OH溶液浓度 1 % ,水解温度 40℃ ,时间 30 min;HCL水解最佳条件为 :溶液浓度6% ,水解温度 80℃ ,时间 60 min。分析了膳食纤维对面粉粉质的影响 :添加膳食纤维后面粉吸水量增强 ,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均变短 ,弱化度变大 ,评价值减小。因此 ,添加膳食纤维后的普通面粉更适合做蛋糕或饼干等食品。研究了添加膳食纤维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评判后得出 :添加膳食纤维 (3% )的蛋糕与未添加的相比综合评价值相差不大 ,消费者完全可以接受。
杨玉玲,杨晓蓉,王晔峰,杨文俊[10](2000)在《利用玉米秸芯研制膳食纤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以玉米秸芯为原料制取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 ,分析了膳食纤维对面粉粉质的影响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添加膳食纤维的蛋糕品质进行了研究 ,得出 :添加 3%膳食纤维的蛋糕与未添加膳食纤维的相比 ,综合评价值相差不大 ,消费者完全可以接受。
二、玉米秸芯中膳食纤维的研制及其对蛋糕品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秸芯中膳食纤维的研制及其对蛋糕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玉蜀黍不同部位降血糖作用的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玉米须及玉米皮化学成分 |
1.1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 |
1.2 玉米皮的化学成分 |
2 玉米须及玉米皮药理作用 |
2.1 玉米须的药理作用 |
2.2 玉米皮的药理作用 |
3 玉米秸秆的化学成分及利用现状 |
3.1 玉米秸秆的化学成分 |
3.2 利用现状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玉蜀黍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筛选 |
第一节 玉蜀黍不同部位的各成分制备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玉蜀黍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总皂苷成分的制备 |
2.2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多糖的制备 |
2.3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蛋白质的制备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反应体系优化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玉蜀黍须总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条件筛选 |
2.2 玉蜀黍须总黄酮提取物对α-淀粉酶活性条件筛选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条件筛选结果 |
3.2 对α-淀粉酶抑制活性条件筛选结果 |
第三节 玉蜀黍不同部位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筛选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测定 |
2.2 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测定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玉蜀黍不同部位各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3.2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对α-糖苷酶抑制活性相关性分析 |
3.3 玉蜀黍不同部位各成分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
第四节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3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4 Fe~(3+)总还原力测定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
3.2 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
3.3 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的影响 |
3.4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对 Fe~(3+)总还原力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玉蜀黍不同部位中总黄酮的HPLC-ESI-MS~2分析及降血糖活性研究 |
第一节 玉蜀黍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溶液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玉蜀黍须总黄酮化合物指认 |
3.2 玉蜀黍秸秆皮总黄酮化合物指认 |
3.3 玉蜀黍秸秆芯总黄酮化合物指认 |
第二节 采用靶向亲和液质联用技术(UF-LC-MS)筛选玉蜀黍不同部位中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成分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溶液的配制 |
2.3 UF-LC-MS方法 |
2.4 色谱条件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对胰岛素抵抗型HepG2 和高糖损伤HUVEC细胞改善作用 |
第一节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对胰岛素抵抗模型下HepG2 细胞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HepG2 细胞的培养 |
2.2 不同部位总黄酮对 HepG2 细胞存活率影响(CCK8 法) |
2.3 HepG2 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GK、G-6-P和葡萄糖消耗量的测定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部位总黄酮对 HepG2 细胞存活率影响(CCK8 法) |
3.2 HepG2 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消耗量的测定 |
3.3 HepG2 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GK活力的测定 |
3.4 HepG2 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G-6-P活力的测定 |
4 小结 |
第二节 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对高糖损伤HUVEC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HUVEC细胞的培养 |
2.2 不同部位总黄酮对 HUVEC 细胞存活率影响(CCK8 法) |
2.3 测定高糖损伤 HUVEC 细胞中 NO、ET-1、PAI-1 和 t-PA 含量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部位总黄酮对 HUVEC 细胞存活率影响(CCK8 法) |
3.2 建立高糖模型(CCK8 比色法) |
3.3 ELISA法测定高糖损伤HUVEC细胞中NO含量 |
3.4 ELISA法测定高糖损伤HUVEC细胞中ET-1 含量 |
3.5 ELISA法测定高糖损伤HUVEC细胞中t-PA含量 |
3.6 ELISA法测定高糖损伤HUVEC细胞中PAI-1 含量 |
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细胞代谢组学技术的玉蜀黍秸秆皮总黄酮对胰岛素抵抗(IR)的HepG2细胞代谢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代谢组学样本制备 |
2.2 细胞代谢组学数据采集 |
2.3 数据处理 |
2.4 代谢通路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HepG2 细胞破碎液的~1H NMR谱分析 |
3.2 玉蜀黍秸秆皮总黄酮对IR-HepG2 细胞代谢组学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酶解啤酒糟制备富含低聚木糖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低聚木糖概述 |
1.1.1 功能性低聚木糖的组成成分 |
1.1.2 功能性低聚木糖的理化特性 |
1.1.3 功能性低聚木糖的生理功能 |
1.1.4 低聚木糖制备 |
1.1.5 功能性低聚木糖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 啤酒糟的简介 |
1.3 啤酒糟开发利用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聚木糖HPLC-ELSD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标准曲线的制作及定量限、检出限的考察 |
2.1.5 样品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 |
2.1.6 稳定性试验考查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预处理方法薄层层析检测结果 |
2.2.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研究 |
2.2.3 蒸发光散色检测器蒸发温度的优化 |
2.2.4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定量限、检出限的研究结果 |
2.2.5 样品加标回收率及准确度研究结果 |
2.2.6 稳定性考察结果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讨论 |
2.3.2 结论 |
第三章 啤酒糟预处理条件及酶解工艺条件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4 低聚木糖含量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啤酒糟预处理条件研究 |
3.2.2 啤酒糟预处理条件优化 |
3.2.3 酶解条件对低聚木糖产量的影响 |
3.2.4 酶解工艺条件响应面优化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讨论 |
3.3.2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酸模作为黄粉虫饲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黄粉虫的经济资源价值及开发利用概况研究 |
1.2 黄粉虫的人工饲养 |
1.2.1 人工养殖模式的研究 |
1.2.2 黄粉虫饲料研究 |
1.3 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
1.4 酸模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供试植物原料 |
2.1.3 实验器材 |
2.2 研究方法 |
2.2.1 黄粉虫龄期的研究 |
2.2.2 酸模饲料最佳配方的筛选 |
2.2.3 两种饲料饲喂黄粉虫幼虫试验 |
2.2.4 黄粉虫幼虫营养成分测定 |
2.2.5 黄粉虫幼虫肠道细菌研究 |
2.2.6 黄粉虫的饲养成本核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粉虫龄期的研究 |
3.2 酸模饲料最佳配方的筛选 |
3.2.1 试虫龄期的选择筛选 |
3.2.2 饲喂不同配方的酸模饲料黄粉虫相关指标及分析 |
3.3 两种饲料组饲喂黄粉幼虫试验 |
3.4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营养成分分析 |
3.4.1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的含水量 |
3.4.2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主要营养成分 |
3.4.3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氨基酸含量 |
3.5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肠道细菌研究 |
3.5.1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肠道细菌的分离培养 |
3.5.2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肠道细菌的鉴定与计数 |
3.6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饲养成本的比较 |
3.6.1 饲料价格的计算 |
3.6.2 两种饲料饲养成本的对比 |
4 讨论 |
4.1 黄粉虫龄期的界定 |
4.2 酸模饲料最佳配方的筛选 |
4.3 两种饲料饲喂黄粉虫的试验 |
4.4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营养成分分析 |
4.5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肠道细菌的比较分析 |
4.6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饲养成本核算 |
5 结论 |
5.1 黄粉虫龄期的界定 |
5.2 酸模饲料最佳配方的筛选 |
5.3 两种饲料饲喂黄粉虫的试验 |
5.4 对两种饲料饲喂黄粉虫幼虫生化指标和肠道细菌指标比较 |
5.5 两种饲料黄粉虫幼虫饲养成本核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小麦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膳食纤维概述 |
1.2 膳食纤维的性质 |
1.2.1 膳食纤维的物理性质 |
1.2.2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
1.3 膳食纤维的改性 |
1.3.1 化学处理法 |
1.3.2 机械降解处理 |
1.3.3 微生物发酵法 |
1.4 膳食纤维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外对膳食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
1.4.2 国内对膳食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
1.4.3 膳食纤维的应用前景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小麦麸皮膳食纤维的制备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麦麸皮中成分测定 |
2.2.2 淀粉含量测定 |
2.2.3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测定 |
2.2.4 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
2.3 实验方案 |
2.3.1 小麦麸皮中淀粉的去除 |
2.3.2 蛋白质分离 |
2.3.3 脱色和干燥 |
2.4 结果分析 |
2.4.1 小麦麸皮组分测定 |
2.4.2 麸皮中淀粉去除效果分析 |
2.4.3 麸皮中蛋白质的酶解实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麦麸皮膳食纤维的挤压工艺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双螺杆挤压操作 |
3.2.2 小麦麸皮溶出性测定 |
3.2.3 小麦麸皮显微结构观察 |
3.2.4 膨胀力测定 |
3.2.5 持水力测定 |
3.3 实验方案 |
3.3.1 小麦麸皮挤压加工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
3.3.2 麦麸膳食纤维挤压工艺正交实验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单因素实验 |
3.4.2 麦麸挤压正交实验结果 |
3.4.3 小麦麸皮表面显微结构观察结果 |
3.4.4 小麦麸皮水溶性测定结果分析 |
3.4.5 挤压前后小麦麸皮膨胀力与持水力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样品制备 |
4.2.2 溶解性测定 |
4.2.3 粘度测定 |
4.2.4 免疫活性实验 |
4.2.5 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单糖组成分析 |
4.2.6 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阳离子吸附实验 |
4.2.7 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胆酸钠的体外吸附实验 |
4.2.8 OH 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 |
4.2.9 DPPH 自由基清除实验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麸皮 SDF 粗品的制备 |
4.3.2 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在不同温度下溶解率的测定 |
4.3.3 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在不同浓度下的粘度测定 |
4.3.4 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免疫活性实验结果分析 |
4.3.5 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单糖组成分析 |
4.3.6 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阳离子吸附能力评价 |
4.3.7 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体外吸附胆酸钠能力实验 |
4.3.8 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对 OH 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 |
4.3.9 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对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5)玉米秆半纤维素的分离表征及硫酸酯化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质生物质的利用现状及前景 |
1.2.1 木质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 |
1.2.2 木质生物质向其他化学品的转化 |
1.2.3 以制浆造纸为平台的生物质精炼 |
1.2.4 木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前景 |
1.3 半纤维素研究现状 |
1.3.1 半纤维素的概念 |
1.3.2 半纤维素的类型 |
1.3.3 半纤维素与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的联接 |
1.3.4 半纤维素的分离 |
1.3.5 非木材半纤维素的改性 |
1.3.6 半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用途 |
1.4 玉米秆的利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
1.4.1 玉米种植分布 |
1.4.2 玉米秆在造纸工业的应用前景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aOH 溶液提取玉米秆中半纤维素的研究 |
2.1 实验 |
2.1.1 原料、试剂和设备 |
2.1.2 玉米秆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分析 |
2.1.3 半纤维素的提取 |
2.1.4 提取液中糖分的测定及得率的计算 |
2.1.5 制浆实验 |
2.1.6 漂白实验 |
2.1.7 黑液中硅含量的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玉米秆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 |
2.2.2 不同温度及作用时间对固形物溶出率的影响 |
2.2.3 NaOH 提取对糖类溶出率的影响 |
2.2.4 NaOH 预提取对烧碱-蒽醌法制浆及纸浆过氧化氢漂白的影响 |
2.2.5 NaOH 提取对黑液中二氧化硅含量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KOH 与NaOH 溶液对玉米秆半纤维素提取及制浆漂白效果的对比 |
3.1 实验 |
3.1.1 原料、药品和主要设备 |
3.1.2 半纤维素的提取 |
3.1.3 提取液中糖类组分的检测 |
3.1.4 制浆及漂白实验 |
3.1.5 制浆废液中硅含量的测定 |
3.1.6 原料中半纤维素的分离精制 |
3.1.7 纸浆微观结构的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提取条件对固形物溶出率的影响 |
3.2.2 不同预提取条件下糖类的得率 |
3.2.3 半纤维素预提取对烧碱-蒽醌法制浆及纸浆过氧化氢漂白的影响 |
3.2.4 不同预提取条件对NaOH-AQ 法制浆黑液中硅含量的影响 |
3.2.5 纤维超微结构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水预提取玉米秆半纤维素的研究 |
4.1 实验 |
4.1.1 原料和试剂 |
4.1.2 热水预提取 |
4.1.3 提取液中糖分的检测 |
4.1.4 提取液中糠醛及羟甲基糠醛的检测 |
4.1.5 糖类及糠醛和羟甲基糠醛得率的计算 |
4.1.6 制浆及漂白实验 |
4.1.7 制浆废液中硅含量的测定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温度及时间对提取液各组分溶出的影响 |
4.2.2 利用H-因子描述预提取过程中各组分的变化规律 |
4.2.3 热水预提取过程中戊聚糖水解动力学研究 |
4.2.4 糠醛生成动力学研究 |
4.2.5 热水预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 |
4.2.6 热水预提取玉米秆半纤维素对制浆漂白及黑液中硅含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玉米秆半纤维素的分离纯化及在离子液体中的均相改性研究 |
5.1 实验 |
5.1.1 实验原料、药品和设备 |
5.1.2 玉米秆半纤维素的分离 |
5.1.3 玉米秆半纤维素的提纯 |
5.1.4 玉米秆半纤维素的表征 |
5.1.5 玉米秆半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改性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半纤维素的化学组成 |
5.2.2 玉米秆半纤维素的紫外光谱 |
5.2.3 玉米秆半纤维素的红外光谱 |
5.2.4 玉米秆半纤维素的核磁共振分析 |
5.2.5 玉米秆半纤维素的热稳定性 |
5.2.6 玉米秆半纤维素的分子量 |
5.2.7 玉米秆半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均相酯化改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玉米秆半纤维素均相硫酸酯化改性及产物抗凝血活性的研究 |
6.1 实验 |
6.1.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6.1.2 玉米秆半纤维素的硫酸酯化 |
6.1.3 玉米秆半纤维素酯化产物的表征 |
6.1.4 半纤维素酯化产物抗凝血活性测定 |
6.1.5 发色底物法测定凝血酶活性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酯化条件对木聚糖硫酸酯取代度的影响 |
6.2.2 木聚糖硫酸酯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6.2.3 木聚糖硫酸酯紫外光谱分析 |
6.2.4 木聚糖硫酸酯的红外光谱分析 |
6.2.5 木聚糖硫酸酯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6.2.6 木聚糖硫酸酯的热重分析 |
6.2.7 木聚糖硫酸酯在不同溶剂中的微观成膜特性 |
6.2.8 木聚糖硫酸酯抗凝血常规指标测定及构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两种色型黄粉虫的选育及其主要性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粉虫研究进展 |
1.1.1 黄粉虫的形态、分类及生物学 |
1.1.2 黄粉虫的人工饲养研究进展 |
1.1.3 黄粉虫的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1.1.4 黄粉虫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选育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种虫来源 |
2.1.2 种虫饲养 |
2.1.3 品系选育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生长发育性状研究 |
3.1.3 繁殖能力研究 |
3.1.4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生长发育性状比较 |
3.2.2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繁殖能力比较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两种色型黄粉虫幼虫的生长发育进度及其对饲料的利用效率差异明显 |
3.3.2 常规饲养条件下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繁殖能力差异明显 |
3.3.3 交配和养殖密度对两种色型黄粉虫成虫寿命及产卵量影响显着 |
第四章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抗逆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耐热性研究 |
4.1.2 耐寒性研究 |
4.1.3 抗药性研究 |
4.1.4 抗病性研究 |
4.1.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耐热性比较 |
4.2.2 两种色型黄粉虫耐寒性比较 |
4.2.3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抗药性比较 |
4.2.4 两种色型黄粉虫对内毒素(LPS)的耐受性比较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耐热、耐寒性差异明显 |
4.3.2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抗药性差异明显 |
4.3.3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抗病性差异明显 |
第五章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营养价值评价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5.1.3 营养成分测定 |
5.1.4 试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水分与干物质比较 |
5.2.2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粗蛋白与氨基酸比较 |
5.2.3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粗脂肪与脂肪酸比较 |
5.2.4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矿物元素含量比较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共同特点 |
5.3.2 主要区别 |
第六章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同工酶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两种色型黄粉虫的同工酶酶谱研究 |
6.1.2 两种色型黄粉虫同工酶酶活研究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两种色型黄粉虫同工酶电泳图谱比较 |
6.2.2 两种色型黄粉虫同工酶活性比较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同一色型黄粉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同工酶的酶谱及酶活差异明显 |
6.3.2 同一色型黄粉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同工酶抵抗不良环境温度及药物处理的能力差异明显 |
6.3.3 不同色型黄粉虫的同一发育阶段同工酶的酶谱及酶活存在差异 |
6.3.4 不同色型黄粉虫的同一发育阶段同工酶抵抗不良环境温度及药物处理的能力存在差异 |
6.3.5 需进一步探明不同色型黄粉虫同一发育阶段同工酶差异的真正来源 |
6.3.6 黄粉虫同工酶对逆境协迫的应答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6.3.7 需进一步研究黄粉虫不同种同工酶对同一逆境协迫响应不同的机理 |
第七章 黄粉虫逆境协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两种色型黄粉虫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7.2.2 两种色型黄粉虫总RNA提取结果 |
7.2.3 两种色型黄粉虫COI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7.2.4 两种色型黄粉虫PPO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7.2.5 两种色型黄粉虫AFP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7.2.6 两种色型黄粉虫HSP基因克隆 |
7.3 小结与讨论 |
7.3.1 两种色型黄粉虫COI基因序列存在差异 |
7.3.2 两种色型黄粉虫PPO基因可能存在差异 |
7.3.3 两种色型黄粉虫AFP基因存在差异 |
7.3.4 黄粉虫HSP基因克隆有待进一步研究 |
第八章 两种色型黄粉虫HSP与AFP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 |
8.1.2 试验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冷处理对两种色型黄粉虫AFP表达的影响 |
8.2.2 热处理对两种色型黄粉虫HSP表达的影响 |
8.3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全文总结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4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7)循环经济的多维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目标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标 |
1.2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难点与拟创新点 |
1.4.1 主要难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5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1.6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6.1 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和发展 |
1.6.2 国外主要学者的循环经济思想及评述 |
1.6.3 国内学者的循环经济研究 |
第2章 循环经济形态及其多维理论概述 |
2.1 循环经济形态的界定 |
2.1.1 循环经济形态内涵与外延 |
2.1.2 循环经济形态的特征 |
2.1.3 循环经济形态的模式转变 |
2.2 循环经济形态多维复合理论概述 |
2.2.1 循环经济多维复合理论的内容 |
2.2.2 自然生态循环理论 |
2.2.3 自然经济循环理论 |
2.2.4 全经济循环理论 |
2.2.5 多维循环理论 |
2.3 人类经济形态演变的历史轨迹 |
2.3.1 采集渔猎活动融入自然生态循环 |
2.3.2 人类走向农业经济循环 |
2.3.3 传统工业化经济形态的生态非循环 |
2.4 循环经济形态内在规律 |
2.4.1 人类社会进化时序不可逆 |
2.4.2 自然生态循环进化时序不可逆 |
2.4.3 生态自我修复的能量转化不可逆 |
2.4.4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 |
2.5 小结:解铃还需系铃人 |
第3章 生态维:循环经济的自然时空序 |
3.1 自然生态循环的时间序 |
3.1.1 采集狩猎时期的自然生态循环时序 |
3.1.2 农业阶段的自然生态循环时序 |
3.1.3 传统工业循环阻滞了自然生态循环 |
3.2 自然生态循环的空间序 |
3.2.1 自然生态循环的微观空间序 |
3.2.2 自然生态循环的宏观空间序 |
3.3 生物圈自然生态循环的总时空序 |
3.3.1 能量转化 |
3.3.2 矿物循环 |
3.3.3 水循环 |
3.3.4 信息传导 |
3.3.5 总动力源 |
3.4 小结:不可替代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
第4章 经济维:经济形态演替的人类社会时序 |
4.1 自然经济时期 |
4.1.1 自然经济的界定 |
4.1.2 采集狩猎时期的"天然"经济 |
4.1.3 人工种养的自然经济期 |
4.2 农业经济时期的自然经济 |
4.2.1 气候环境变迁促进农业自然经济发展 |
4.2.2 农业与手工业自然经济 |
4.2.3 自然经济是物能均衡的生态循环 |
4.3 传统工业经济时期 |
4.3.1 矿物能量开发是基础 |
4.3.2 获取超额经济财富是动力 |
4.3.3 科学技术进步是媒介 |
4.3.4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是表象 |
4.3.5 危害人类生存是本质 |
4.4 小结:克服逻辑差异是发展的动力 |
第5章 工业维:循环的时序差导致生态循环网络破裂 |
5.1 循环时序差异的表象 |
5.2 生态失衡致使自我循环功能消失 |
5.3 食物链断裂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
5.4 温室效应引发全球大气环流灾变 |
5.5 淡水与能源匮乏衍生诸多逆向效应 |
5.6 工业社会的自我反省 |
5.6.1 深层生态经济问题 |
5.6.2 深层生态经济问题的根源 |
5.6.3 工业社会的反思 |
5.7 小结:经济社会的能动性不能超越自然生态循环的阈限 |
第6章 复合维:协调生态与经济时序差重建生态良性循环 |
6.1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生态循环特征 |
6.2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生态结构的构建 |
6.2.1 复合生态系统的要素组成 |
6.2.2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生态系统的结构 |
6.3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循环生态功能 |
6.3.1 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
6.3.2 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反馈机制 |
6.4 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系统的重建与评价 |
6.4.1 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6.4.2 复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6.4.3 复合生态系统的信息流特征 |
6.4.4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评价 |
6.5 评价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指标体系 |
6.6 小结:协调"时差"是循环经济的核心 |
第7章 循环经济:构建良性循环经济形态的产业链网体系 |
7.1 循环经济的良性循环模式 |
7.1.1 废物多次资源化模式 |
7.1.2 源头无害化治理模式 |
7.1.3 雨水直接利用型模式 |
7.1.4 生物能源利用型模式 |
7.2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外延 |
7.2.1 低碳经济的内涵 |
7.2.2 低碳经济产业体系 |
7.2.3 低碳经济的途径 |
7.3 循环经济产业综观网络分析 |
7.3.1 两极输入与网结缺损 |
7.3.2 综观网络模型分析 |
7.3.3 生物产业生产力分析 |
7.3.4 环境产业生产力分析 |
7.4 小结:构建循环经济形态的三项重要工作 |
第8章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经验、效果及启示 |
8.1 欧盟的循环经济发展 |
8.1.1 丹麦的循环经济 |
8.1.2 英国的循环经济 |
8.1.3 德国的循环经济 |
8.1.4 瑞典的循环经济 |
8.2 北美的循环经济 |
8.2.1 美国的循环经济 |
8.2.2 加拿大的循环经济 |
8.3 日本的循环经济 |
8.3.1 形成日本式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 |
8.3.2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 |
8.3.3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及其政策法规体系 |
8.4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
8.4.1 莱芜钢铁集团 |
8.4.2 鲁北国家级生态工业园 |
8.4.3 柴达木资源开发中的循环经济 |
8.5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
8.5.1 共性的经验启示 |
8.5.2 个性国家经验分析 |
8.5.3 健全的法律、政策系统 |
8.5.4 全社会共同参与 |
8.6 小结:构建循环经济形态须树立预防在先的良性循环理念 |
第9章 构建中国循环经济形态的支撑保障体系 |
9.1 普及生态伦理与环境道德 |
9.2 加快法制法规建设 |
9.3 做好循环经济产业区域规划 |
9.4 建立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 |
9.4.1 价格激励 |
9.4.2 利益激励 |
9.4.3 产权激励 |
9.5 改革财政与金融支持政策 |
9.5.1 购买性支出政策 |
9.5.2 财政补贴政策 |
9.5.3 财政税收政策 |
9.5.4 财政信贷政策 |
9.5.5 价格政策 |
9.6 小结:是全社会支撑了循环经济发展 |
第10章 结语: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锦橙皮膳食纤维的提取、抗氧化活性及毒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膳食纤维概述 |
1.1.1 膳食纤维的定义 |
1.1.2 膳食纤维的组成 |
1.1.3 膳食纤维的分类 |
1.1.4 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 |
1.1.5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
1.2 膳食纤维的资源和开发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3 膳食纤维的安全性研究 |
1.3.1 国内研究情况 |
1.3.2 国外研究情况 |
1.4 柑橘皮渣膳食纤维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状况 |
1.4.2 国外研究状况 |
1.5 立题背景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锦橙果皮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及理化特性研究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2.2 锦橙皮DF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锦橙皮DF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
2.3.1 急性毒性试验 |
2.3.2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
2.3.3 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 |
2.3.4 大鼠短期(30d)喂养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锦橙果皮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 |
3.1.1 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3 原料及提取锦橙皮DF各组分的含量 |
3.1.4 原料及发酵提取的膳食纤维产品的理化特性 |
3.2 锦橙皮DF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3.2.1 锦橙皮DF的还原能力研究 |
3.2.2 锦橙皮DF对O_2~-·的清除作用 |
3.2.3 锦橙皮DF对·OH的清除作用 |
3.2.4 锦橙皮DF对DPPH·的清除作用 |
3.3 锦橙皮DF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研究 |
3.3.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2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3 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4 30天喂养试验研究 |
4 讨论 |
4.1 复合酶法提取锦橙皮DF的工艺研究讨论 |
4.1.1 复合酶法提取对锦橙皮DF得率的影响 |
4.1.2 复合酶法提取锦橙皮DF前后成分含量的比较 |
4.1.3 复合酶法提取对锦橙皮DF物化特性的影响 |
4.2 锦橙皮DF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讨论 |
4.3 锦橙皮DF毒理学研究的讨论 |
4.3.1 锦橙皮DF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 |
4.3.2 锦橙皮DF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影响 |
4.3.3 锦橙皮DF对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
4.3.4 锦橙皮DF对大鼠30d喂养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9)玉米秸芯中膳食纤维的研制及其对蛋糕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测定方法 |
2 实验内容与结果分析 |
2.1 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 |
2.1.1 工艺流程的研究 |
2.1.2 NaOH水解工艺的研究 |
2.1.3 HCL水解工艺的研究 |
2.1.4 膳食纤维产品成分分析及性能指标 |
2.2 膳食纤维对小麦粉粉质的影响 |
2.3 膳食纤维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
四、玉米秸芯中膳食纤维的研制及其对蛋糕品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玉蜀黍不同部位降血糖作用的活性研究[D]. 杨小倩.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酶解啤酒糟制备富含低聚木糖饲料添加剂的研究[D]. 邓元元.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
- [3]酸模作为黄粉虫饲料的研究[D]. 黄渭.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4]小麦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 徐苗均.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
- [5]玉米秆半纤维素的分离表征及硫酸酯化改性的研究[D]. 程合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6]两种色型黄粉虫的选育及其主要性状的比较研究[D]. 黄琼. 四川农业大学, 2010(12)
- [7]循环经济的多维理论研究[D]. 刘贵清. 青岛大学, 2010(12)
- [8]锦橙皮膳食纤维的提取、抗氧化活性及毒理学研究[D]. 李燮昕.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6)
- [9]玉米秸芯中膳食纤维的研制及其对蛋糕品质的影响[J]. 杨玉玲,杨晓蓉,王晔峰,杨文俊. 四川粮油科技, 2000(04)
- [10]利用玉米秸芯研制膳食纤维[J]. 杨玉玲,杨晓蓉,王晔峰,杨文俊.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