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免疫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在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渠铮[1](2021)在《旋毛虫重组丝氨酸蛋白酶NBL-SP对炎症性肠病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旋毛虫是一种多细胞寄生虫,引发宿主的高度免疫抑制是蠕虫侵袭与寄生的重要手段和共有特征,而旋毛虫尤以为甚。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寄生性蠕虫感染率低的发达国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病率较高。在此基础上有关学者提出、研究并应用“蠕虫疗法”来治疗IBD。“蠕虫疗法”的免疫学基础建立于蠕虫在寄生生活中对肠道免疫系统的影响,主要消除因Th1型免疫反应偏离所引发的免疫病理损伤,同时对Th2型的偏离也有调节作用。大量的动物实验已经证明旋毛虫及其产物,例如排泄分泌产物(Excretion/Secretion production,ESP),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重组蛋白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53k Da蛋白等表现出干预IBD疾病进程的潜力,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本课题选取已鉴定好的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新生幼虫期抗原基因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利用本实验室前期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纯化与蛋白内毒素的去除。使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探究旋毛虫重组丝氨酸蛋白酶(Recombination serine protease from newborn larval of Trichinella spiralis,NBL-SP)对IBD的干预作用并对其潜在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本课题采用100μg/只的免疫剂量,免疫次数为3次,免疫间隔为7天的免疫程序对Balb/c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免疫。而后采用5%TNBS与无水乙醇体积比1:1共100μL的体系对Balb/c小鼠进行直肠灌注,建立肠炎模型,对照组采用100μL体系50%的乙醇溶液进行直肠灌注。实验分为:对照组,NBL-SP,TNBS,NBLSP+TNBS共四个实验组。与TNBS诱导的肠炎小鼠实验组相比,NBL-SP+TNBS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下降,结肠长度缩短现象得到缓解,结肠宏观与微观病变评分降低,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减弱,上述指标均表明NBL-SP对TNB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具有干预作用。对小鼠血清,结肠肠段培养上清细胞因子分别进行MSD以及Elisa法检测,同时对小鼠脾脏研磨培养后,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型分化情况。结果表明TNBS诱导的小鼠IBD主要以Th1型免疫应答为主,NBL-SP免疫组主要以Th2与Treg型免疫应答为主。NBL-SP+TNBS组血清,结肠肠段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脾脏T细胞亚型分化的结果表明,NBL-SP能够干预TNBS诱导的Th1型免疫应答,降低Th1型免疫应答。作为联系固有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桥梁,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在启动幼稚T细胞(Na(?)ve T cells)应答中更为擅长,DCs能够控制T细胞应答的方向,使得幼稚的淋巴细胞分化成为不同类型的效应细胞。为进一步探究NBLSP对TNBS诱导的IBD的干预机制,本课题选取DCs作为研究对象,探究NBLSP对DCs表型与功能的影响。细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是公认的能够诱导DCs成熟的药物。流式细胞术与Elisa结果表明NBL-SP能够降低由LPS引起的DCs表面的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的升高,同时提高DCs培养上清Th2与Treg型细胞因子水平,降低LPS引起的Th1型细胞因子的升高。DCs与小鼠脾脏细胞的共孵育实验结果和流式细胞术与Elisa结果一致,NBL-SP刺激后的DCs能够诱导T细胞向Th2与Treg方向分化。以上结果表明,NBL-SP在TNBS诱导的IBD中具有干预作用。NBL-SP能够干扰TNBS诱导的IBD小鼠模型中的T细胞分化方向,DCs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卢冬雪[2](2021)在《乌梅丸对化疗性肠粘膜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背景:化疗性肠粘膜炎(CIM)是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以腹泻、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作用。临床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医药在抗肿瘤过程中增效减毒。前期Meta分析提示化疗中使用中医药可有效提高化疗性腹泻(CID)的治疗效果和KPS评分,且安全性良好。乌梅丸是《伤寒论》治疗寒热错杂证的经典方,对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引起的炎性性腹泻疗效显着。课题组文献调研发现乌梅丸治疗化疗性肠粘膜炎临床疗效显着,且对化疗性肠粘膜炎具有缓解作用,但是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阐明乌梅丸作用于化疗性肠粘膜炎的机制及环节,为防治化疗性肠粘膜炎提供新的靶点。现代医学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化疗性肠粘膜炎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Meta分析提示在化疗之前或期间应用益生菌制剂可以有效预防癌症患者发生化疗性腹泻。此外,联合益生菌治疗化疗性腹泻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因此,本课题的目的旨在:1.使用网络药理学确定乌梅丸潜在的靶标和作用机制,为后期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从整体动物实验水平上,探索乌梅丸干预化疗性肠粘膜炎的具体作用机制。一方面为乌梅丸的临床应用和二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CIM的新药发现和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奠定实验基础,具有可观的临床应用前景和科学意义。[研究方法]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乌梅丸治疗化疗性肠粘膜炎的作用机制从TCMSP数据库、TCM database@Taiwan和BATMAN数据库获得乌梅丸的相关活性化合物,并通过Uniprot收集了这些化合物的潜在靶标。然后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构建CIM靶基因数据库。筛选出交集基因,构建了蛋白互作网络(PPI),并通过拓扑参数筛选hub靶点。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2、乌梅丸对化疗性肠粘膜炎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本研究选取Balb/C小鼠,予5-Fu(40mg/kg)腹腔注射连续5天建立CIM小鼠模型,乌梅丸连续灌胃10天,通过观察小鼠体重、摄食量、腹泻程度以及结肠长度,HE染色,检测炎症细胞因子(IL-1β、MPO、IL-6、TNF-α)水平和炎症信号通路TLR4/Myd88/NF-κB蛋白的表达,评估乌梅丸对CIM的药效;进一步检测肠道渗漏、黏液层厚度和粘蛋白Mucin-2、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E-cadherin)的表达以评估乌梅丸对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最后使用16s rDNA手段检测乌梅丸对肠道剧菌群组成和丰度的影响,以及使用质谱仪(MS)检测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评估乌梅丸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最后通过反向粪菌移植实验,将22650mg/kg乌梅丸组小鼠的粪便菌群给5-Fu组小鼠,观察粪菌移植对5-Fu组小鼠肠粘膜验证、肠粘膜屏障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结果]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乌梅丸治疗化疗性肠粘膜炎的作用机制筛选出乌梅丸的97种有效成分和205种靶标。DAVID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乌梅丸的51个GO项目(FDR<0.01)和20个通路(FDR<0.01).GO富集分析提示,在生物学功能方面,主要涉及细胞凋亡、免疫反应、增殖和炎症反应。在细胞成分(CC)方面,包括细胞外间隙、质膜外侧和细胞外区域;分子功能(MF)方面,主要涉及细胞因子活性、氧结合、生长因子活性和谷胱甘肽结合。KEGG富集分析提示主要信号通路有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hsa01522),HIF-1信号通路(hsa04066),趋化因子信号通路(hsa04062),Ras信号通路(hsa04014)MAPK信号通路(hsa04010),EGFR酪氨酸受体信号通路(hsa01521)、NF-κB信号通路(hsa04064)等,均与炎症、细胞增殖、凋亡相关,与GO富集分析相呼应。此外,WMP的 19 个中枢节点(JUN、IL6、MAPK8、AKT1、MAPK1、VEGFA、PTGS2、MMP9、IL1B、CXCL8、EGF、MYC、CASP3、EGFR、FOS、RELA、STAT1、CCND1 和 ESR1)被认为是治疗的潜在靶点。结合文献研究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我们认为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乌梅丸作用于化疗性肠粘膜炎的潜在机制,后续将进行验证。2、乌梅丸对化疗性肠粘膜炎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乌梅丸能够显着逆转5-Fu引起的体重、摄食量降低、结肠缩短和病理损伤,降低5-Fu的腹泻评分和炎症细胞因子(IL-1β、MPO、IL-6、TNF-α)的水平,并进一步逆转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高表达,以22650mg/kg乌梅丸组更为明显,从而缓解肠粘膜炎性损伤;进一步研究发现乌梅丸能够逆转5-Fu小鼠的肠道高渗漏,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E-cadherin)的降低,并增加粘膜层厚度和粘蛋白Mucin-2的分泌,从而保护肠粘膜屏障;最后肠道菌群结果显示,乌梅丸可以升高5-Fu组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丰度,升高乳酸杆菌的丰度,降低拟杆菌的丰度,粪便SCFAs检测发现乌梅丸能够逆转5-Fu引起的SCFAs的降低,升高丁酸的含量。最后,粪菌移植实验结果表明粪菌移植可明显缓解小鼠肠粘膜炎症病理状态,修复肠道屏障损伤,同时促进5-Fu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合成代谢,揭示乌梅丸能够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从而影响短链脂肪酸的合成代谢,进而抑制结肠炎症的发生发展。[结论]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乌梅丸治疗化疗性肠粘膜炎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为中药乌梅丸治疗CIM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且本研究充分说明了中药具有多化合物、多靶点、多途径的活性方剂的特点,这对中药方剂的药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乌梅丸对化疗性肠粘膜炎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基于实验研究结果,我们发现11325mg/kg和22650mg/kg乌梅丸灌胃小鼠能够缓解5-Fu所诱导的肠粘膜炎症反应,以22650mg/kg乌梅丸的效果更佳。乌梅丸能够改变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和结结构,升高乳酸杆菌的丰度,从而升高SCFAs的合成代谢,修复肠道粘膜屏障,进而发挥对肠粘膜炎症的缓解作用。粪菌移植也证实了肠道菌群可能是乌梅丸治疗化疗性肠粘膜炎的机制。本研究从肠道菌群的角度阐述了乌梅丸治疗CIM的科学内涵,为乌梅丸的临床应用和二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蔡敏[3](2020)在《L-茶氨酸改善小鼠热应激性肝炎及化学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茶氨酸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叶片中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被广泛用作食品功能成分和膳食补充剂,具有有效的抗炎作用。然而,茶氨酸在治疗热应激性肝脏炎症以及结肠炎方面的潜力几乎未见报道。为了挖掘L-茶氨酸在抗炎作用方面的新功能,本研究基于小鼠热应激性肝脏炎症和化学性结肠炎(DSS诱导的结肠炎)为实验模型,研究L-茶氨酸的功能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本研究首先探究了L-茶氨酸对热应激性肝炎的保护作用,两个干预组的小鼠每天分别按照100mg/kg、200mg/kg的剂量灌胃茶氨酸,对照组和热应激性肝脏炎症组小鼠给与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天后,对小鼠进行全身热应激处理(相对湿度60%,温度42℃,2h),随后对小鼠取血后处死并采集各组肝脏组织。利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的含量以及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糖皮质激素(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水平;利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切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ɑ)、热休克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环氧化酶(COX)-2、还原型辅酶1(NQO1)、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m RNA水平。结果发现:补充茶氨酸,有效的缓解了由热应激导致的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并且降低了由热应激导致的血浆ALT、AST活力的升高以及显着逆转了由热应激引起的肝脏氧化应激,通过降低肝脏MDA的活性,提高T-SOD、CAT和GSH的活性,从而保护热应激引起的肝损伤。在热休克反应上,茶氨酸有效抑制了由热应激诱导的热休克蛋白(HSP70、HSP90、HSP90ɑ)的m RNA水平的高表达。在系统性炎症反应上,补充茶氨酸显着降低了由热应激引起的IL-1β、IL-6这两种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同时降低了IL-1β、IL-6、TNF-ɑ、i NOS和COX-2的m RNA水平,改善系统性炎症。在急性期反应方面,茶氨酸显着降低了肝脏中NQO1和HO1 m RNA水平的高表达以及抑制了血浆CRP和NO水平的过度升高。在HPA轴活力方面,茶氨酸抑制了由热应激诱导的血浆CORT和ACTH水平的过度升高,从而纠正HPA轴亢进。本研究还探究了茶氨酸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主要实验过程为给予C57BL/6J雄性小鼠在饮用水中添加DSS(2%,w/v),持续30天,以诱发结肠炎;同时在另一组别,在给予等量DSS的基础上同时在饮用水中添加茶氨酸(0.1%,w/v)。实验结束后采集动物血液,同时处死小鼠收集结肠组织。记录评估病活动指数(DAI)、测量小鼠结肠长度以及观察结肠病理组织变化;同时利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ALT、AST、肌酐(Cr)、尿素氮(BUN)、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ɑ)、髓过氧化物酶(MPO)、GSH、T-SOD、MDA、脂多糖(LPS)、二胺氧化酶(DAO)的血液或组织浓度;使用实时定量PCR评估结肠炎症水平以及肠道屏障功能;最后通过16S测序技术分析各组结肠内容物的肠道微生物的含量及变化。结果发现:与化学性结肠炎(DSS诱导的结肠炎)组小鼠相比,茶氨酸的补充显着降低了疾病活动指数(DAI)并且显着恢复了结肠长度,同时减轻了DSS诱导的结肠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降低i NOS,COX-2和TLR-2/-4/-6/-9 m RNA的表达水平)。茶氨酸显着降低了结肠炎小鼠血浆中ALT、MPO和MDA的过度升高,提高了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GSH的活性,逆转了由DSS导致的氧化应激。补充茶氨酸显着增强了小鼠结肠组织中ZO-1和紧密蛋白-1 m RNA的转录表达水平,表明茶氨酸可改善化学性结肠炎(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结肠通透性。16S r RNA测序显示DSS诱导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了变化,但补充茶氨酸后未观察到显着差异。综上,本研究表明茶氨酸可保护小鼠热应激性肝炎,其作用机制涉可能及到抑制急相期反应、抑制炎症反应、促使过度活跃的HPA轴正常化;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茶氨酸对化学性结肠炎(DSS诱导的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茶氨酸抑制了由DSS诱导的血清脂多糖(LPS)含量的增加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环氧化酶(COX)-2,toll样受体(TLR)-2,TLR-4,TLR-6的表达以及防止肠道屏障破坏。因此,这些结果表明茶氨酸的抗炎作用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其对热应激性肝脏炎症和炎症性肠病(IBD)均具有一定的有益作用,后续需要在临床层面进行深入研究,茶氨酸是一种具有应用价值和前景的食品营养素。
刘鹏鸿[4](2020)在《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的生物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抑郁症是一种以显着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缺乏、精力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等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然而,因为该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存在许多亚型,故预后存在一定的差异。抑郁症患者有上百个独特的症状,不同症状群可能将抑郁症分为不同的亚型。除了精神症状,抑郁症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腹痛、便秘等胃肠道症状,且胃肠道症状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故伴胃肠道症状的抑郁症可能为抑郁症的一个亚型。为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有必要探讨该亚型的生物学特征。本研究选择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采用16Sr RNA测序技术检测受试者肠道菌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的炎性因子,采用磁共振检查受试者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对伴胃肠道抑郁症的免疫特征、肠道微生物特征和脑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为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1.抑郁症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特征及相关分析收集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23名,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胃肠道症状量表(GSRS)、6项生活质量问卷(QOL)、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12)分别评估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胃肠道症状、生活质量、躯体健康及精神健康,根据有无胃肠道症状将抑郁症患者分为伴胃肠道症状组(n=83)和不伴胃肠道症状组(n=40),分析抑郁症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特征,比较2组受试者临床资料。2.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改变选取收集有血液样本的54例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包括伴胃肠道症状组35例和不伴胃肠道症状组19例,并收集年龄、性别、教育年限、体重指数(BMI)等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33例,用ELISA检测血浆中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3组受试者炎性因子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3.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分析选取收集有粪便样本的41例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包括伴胃肠道症状组25例和不伴胃肠道症状组16例,并收集年龄、性别、教育年限、体重指数等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44例,采用16Sr RNA基因测序检测肠道菌群,比较3组受试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丰度,寻找与抑郁症状、胃肠道症状相关的菌群,并做相关分析。然后通过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益生菌干预,观察治疗效果。4.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选取有核磁资料的抑郁症患者58例,包括伴胃肠道症状组36例和不伴胃肠道症状组22例,并收集年龄、性别、教育年限、BMI等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30例,行核磁共振检查,预处理后得到局部一致性(Re Ho)和灰质体积(GMV)指标。比较3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及脑影像资料,并做相关分析。结果:1.有67.48%(83/123)抑郁症患者伴有胃肠道症状,其中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排便不畅感、腹胀和早饱感发生率分别为79.52%(66/83)、69.88%(58/83)、67.47%(56/83)、61.45%(51/83)、61.45%(51/83)。与不伴胃肠道症状组相比,伴胃肠道症状组HAMD(21.00±4.00VS18.90±4.40,P<0.01)和HAMA(21.10±5.58VS18.07±4.31,P=0.039)总得分明显升高;QOL(14.67±2.05VS16.42±2.77,P<0.01)和躯体健康总评(PCS)(43.36±8.40VS 50.40±9.57,P=0.023)得分明显降低,精神健康总评(MCS)(23.95±6.85VS 21.85±7.26,P=0.38)无明显差异。2.与健康组比较,抑郁症患者外周血CRP明显升高(t=2.06,P=0.043),IL-1β、IL-6、IL-10、TNF-α在两组受试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组比较,不伴胃肠道症状组CRP无明显差异(P>0.05),然而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组CRP明显升高(t=2.05,P=0.046);伴和不伴胃肠道症状组之间CRP、IL-1β、IL-6、IL-10、TNF-α均无明显差异(P>0.05);抑郁症患者中CRP、IL-1β、IL-6、IL-10、TNF-α与GIRS中16项胃肠道症状做相关分析,发现CRP与腹胀(r=0.27,P=0.045)、大便干结(r=0.28,P=0.044)、排便不尽感(r=0.34,P=0.012)呈正相关;IL-1β与恶心(r=0.30,P=0.027)呈正相关;IL-6与排便紧迫感(r=0.30,P=0.026)呈正相关。3.我们共获得5661964个高质量的16Sr RNA序列,在97%的相似性水平上被分为35488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α多样性分析发现,抑郁症患者的Simpson指数明显低于健康受试者(P=0.022);β多样性分析发现,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肠道微生物群落有明显的差异,两组受试者组间差异明显大于组内差异(P=0.001)。我们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共得到了能够鉴别两组受试者的50个差异OTU。这些肠道菌群主要归属于20个属,其中8个菌属在抑郁症患者中高表达,12个菌属在健康人中表达升高。与不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相比,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肠道中产短链脂肪酸的菌明显降低,其中梭菌属与血液中CRP(R=-0.460,P=0.007)和胃肠道症状(R=-0.435,P=0.011)呈负相关。SS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8W后,2组患者应答率和HAMD减分率无明显差异(P>0.05),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胃肠道症状明显好转(t=7.76,P=0.001);继续联合酪酸梭菌治疗4W,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HAMD减分率(0.68±0.17 VS 0.57±0.23,P<0.037)和应答率(75.0%VS 53.3%,P=0.163)高于不伴胃肠道症状组,但后者无统计学差异。4.三组受试者大脑GMV和Re Ho在右侧海马、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左侧眶额下回均有显着性差异(Alpha Sim校正,P<0.001)。与不伴胃肠道症状组比较,伴胃肠道症状组在左侧额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的GMV和Re Ho均明显降低,左侧颞上回的Re Ho水平明显升高(Alpha Sim校正,P<0.001)。这些改变的脑区与胃肠道症状相关(P<0.001),而与抑郁症状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健康组相比,非胃肠道症状组在右侧楔叶、右侧楔前叶、右侧枕上回GMV明显增高。左海马和左海马旁回GMV显着降低。胃肠道症状组在左侧眶额上回和左侧眶额中回GMV明显下降(Alpha Sim校正,P<0.001)。与健康组相比,非胃肠道症状组和胃肠道症状组均在右侧海马、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颞下回的脑活动增强(Alpha Sim校正,P<0.001)。结论:1.伴胃肠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更重,生活质量、躯体健康更差。2.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外周血CRP升高,且与胃肠道症状有关。3.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肠道中梭菌属(Clostridium)降低,补充酪酸梭菌可改善预后。4.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在左侧额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的GMV和Re Ho明显降低。
罗娟[5](2020)在《miR-642a-5p在溃疡性结肠炎糖皮质激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本课题拟从临床水平明确miR-642a-5p与UC糖皮质激素应答的相关性;动物水平观察miR-642a-5p在DSS结肠炎建模小鼠中的疗效;细胞水平揭示miR-642a-5p通过TLR4信号通路参与糖皮质激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旨在阐明miR-642a-5p调控GC应答的作用机制,为GC抵抗型UC提供新治疗靶点的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分为三部分:一、临床实验分别入组糖皮质激素敏感的患者20例,糖皮质激素抵抗的患者20例,收集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的肠粘膜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miR-642a-5p 与 TLR4 及炎症因子 TNF-α、IL-1β、IL-6 和 IL-12 mRNA 水平,以明确miR-642a-5p与糖皮质激素抵抗型UC的相关性。二、动物实验(1)DSS小鼠模型构建以及miR-642a-5p前体和抑制的慢病毒干预:选择140只BALB/C小鼠,体重20-25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DSS 组、pre-miR-642a-5p 组、miR-642a-5p-inhibitor 组、Dex 组、Dex+pre-miR-642a-5p 组、Dex+miR-642a-5p-inhibitor 组。正常喂养作为对照组,而实验组的小鼠则予3%DSS溶液造模,连续7天,第8天分别给与静脉注射慢病毒或/及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后,第15天处死小鼠获取结肠标本。(2)评估DAI、结肠损伤评分及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评分。(3)PCR检测各组结肠黏膜中miR-642a-5p及TLR4、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12 mRNA 的表达水平。(4)Western Blot检测NF-Kb亚型在核内外的分布情况。(5)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F-κb及GR的表达情况。三、细胞实验(1)miR-642a-5p mimics转染细胞后检测各组细胞中关键蛋白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设计合成 miR-642a-5p mimics;将 THP-1 共分为 6 组:Control+miR-NC 组、LPS+miR-NC 组、DEX+LPS+miR-NC 组、Control+miR-642a-5p mimics 组、LPS+miR-642a-5p mimics 组及 DEX+LPS+miR-642a-5p mimic 组。qRT-PCR 检测miR-642a-5p 及 TLR4、炎症因子 TNF-α、IL-1β、IL-6、IL-12mRNA 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IL-12等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GR、NF-κb p65 的入核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 TLR4-MyD88-TAK1/p38/JNK 信号通路表达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2)明确TLR4是否为miR-642a-5p的靶基因:通过LPS、不同TLR激活剂、DEX和TGFβ(TLR信号通路的负调节因子)处理THP-1细胞,明确miR-642a-5p是否与TLR4信号通路相关;荧光素酶报告检测TLR4与miR-642a-5p是否具有结合位点;构建TLR4过表达质粒,miR-642a-5p mimics转染细胞后明确是否能抑制TLR4过表达细胞株的炎症反应。[结 果]临床实验:在糖皮质激素敏感(GCS)和糖皮质激素抵抗(GCR)两组患者中,与GCS组患者的结肠粘膜样本相比,GCR组miR-642a-5p表达显着降低,TLR4表达水平升高,而其他因子炎症因子IL-1β、IL-6、IL-12和TNF-α均相应升高。动物实验:(1)与control组相比,DSS造模组与各实验组DAI评分、结肠损伤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有所增高;与DSS造模组相比,Dex组、Dex+pre-miR-642a-5p组、Dex+miR-642a-5p inhibitor组DAI评分、结肠损伤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下降,其中以Dex+pre-miR-642a-5p组下降最明显。(2)qRT-PCR检测结果发现,与DSS组相比,pre-miR-642a-5p组肠粘膜中 miR-642a-5p 表达升高,miR-642a-5p inhibitor 组 miR-642a-5p 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慢病毒转染后在肠粘膜发挥作用。同时,炎症因子 TNF-α、IL-1β、IL-6、IL-12 及 TLR4 mRNA 与 miR-642a-5p 的表达呈负相关;Dex还与pre-miR-642a-5p共同增强了对TLR4转录水平的抑制作用及抗炎作用。(3)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发现,与 DSS 组相比,pre-miR-642a-5p 组 NF-κb p65及p50的在细胞质中的表达较高,miR-642a-5p inhibitor组p65及p50的表达较低。反之,pre-miR-642a-5p组p65及p50在细胞核中的表达下调,miR-642a-5p inhibitor组p65及p50的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与 miR-642a-5p inhibitor 组相比,Dex+pre-miR-642a-5p 组 NF-κb p65 及 p50 在细胞质中的表达较高,在细胞核中的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iR-642a-5p有协同Dex抑制NF-κb入核,达到增强抗炎的作用。(4)免疫荧光染色发现,与 miR-642a-5p inhibitor 组相比,pre-miR-642a-5p组NF-Kbp65及p50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与Dex组及 miR-642a-5p inhibitor 组相比,Dex+pre-miR-642a-5p 组 GR 的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iR-642a-5p通过协同Dex提高GR的表达水平,达到抗炎的作用。细胞实验:(1)将THP-1用miR-642a-5p mimics转染后,通过MTT检测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存能力。结果显示24h和48h时,与空白对照组或者miR-NC对照组相比,miR-642a-5p mimics转染组的细胞活力及死亡率无明显差异,说明miR-642a-5p对THP-1活力及死亡率无影响。(2)miR-642a-5pmimics单独转染THP-1对于LPS诱导的促炎作用无明显影响;而miR-642a-5p mimics转染细胞后,能够协同DEX降低LPS诱导的炎症因子 IL-12、IL-1β、IL-6、TNF-α的水平。(3)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验证了 GR及NF-κb亚型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miR-642a-5pmimics、LPS和DEX处理后,细胞质中GR的表达均无显着的变化,但LPS能够增加NF-Kb p65和NF-κb p50的入核表达;而DEX能够维持二者的胞质表达。miR-642a-5p mimics及Dex处理细胞后,增加了 GR的细胞核内表达水平及NF-Kb p65和p50的胞质表达水平。(4)采用不同TLR激活剂处理细胞,结果显示在TLR2激动剂pam3CSK4、TLR3 激动剂 poly(I:C)、TLR7 激动剂 imiquimod、TLR9 激动剂 CpG oligodeoxynucleotide(CpGDNA oligo)对 miR-642a-5p 的表达水平均无变化。LPS可以下调miR-642a-5p的表达,DEX和TGFβ能够上调miR-642a-5p的表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暗示了 miR-642a-5p可能通过TLR4发挥作用。(5)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荧光素酶报告明确TLR4是miR-642a-5p的靶基因。另外,将miR-642a-5p mimics转染至细胞中,能够降低TLR4 mRNA的表达水平。miR-642a-5p能够加强LPS诱导下DEX对于TLR4的抑制作用,抑制TLR4在细胞表面的表达。与野生型细胞相比,在TLR4过表达细胞中炎症因子水平呈现高水平,而DEX并未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而采用miR-642a-5p mimics转染细胞后,炎性因子水平有所降低(P<0.05)。(6)LPS能够诱导上调TLR4、MyD88、TAK1等因子的表达,并增加ERK、p38和JNK的磷酸化水平,DEX能够抑制其磷酸化,而miR-642a-5p mimics预处理细胞后,能够进一步抑制磷酸化水平。[结 论]1、与糖皮质激素敏感型相比,miR-642a-5p在糖皮质激素抵抗型UC肠粘膜中表达下调,而IL-1β、IL-6、IL-12和TNF-α等炎症因子及TLR4表达增加,与miR-642a-5p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2、小鼠体内证实miR-642a-5p与IL-1β、IL-6、IL-12和TNF-α等炎症因子及TLR4 mRNA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3、体内、体外实验表明,过表达miR-642a-5p后可以协同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12的分泌水平,阻遏NF-κb p65及p50转入细胞核内,并且促进GR的表达,提高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4、体外实验发现,miR-642a-5p可通过靶向抑制TLR4,从而可以影响LPS诱导的TLR4/MyD88/TAK1信号通路的表达,下调ERK、p38和JNK的磷酸化水平,减少NF-κb的表达及入核,促进糖皮质激素受体入核发挥抗炎作用,从而起到协同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的作用。
易飞[6](2020)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银屑病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ALA-PDT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模型角蛋白表达异常及角化不全影响的研究背景:银屑病是皮肤科临床遇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临床上特征的表现为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刮破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同时现阶段该疾病无法根治,易复发,并可造成全身系统损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能有效治疗银屑病。本实验采用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用外涂咪喹莫特乳膏诱导的银屑病样模型,研究ALA-PDT疗后对其是否有作用,并尝试探寻其发病机理。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ALA-PDT对咪喹莫特乳膏诱导小鼠银屑病样模型角蛋白表达异常及角化不全影响。方法:7-9周龄小鼠,每日背部外涂咪喹莫特乳膏。将实验动物随机分5组:1、空白对照组;2、咪喹莫特组;3、咪喹莫特+单独红光组;4、咪喹莫特+单独ALA组;5、咪喹莫特后使用ALA-PDT组。每组5只小鼠。在8天内观察小鼠皮肤皮损大体情况(红斑、鳞屑、厚度及综合评分指数)、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表皮过度角化及角化不全的情况)、免疫印记(检测小鼠皮肤K17及JAK通路的表达情况)。结果:1.ALA-PDT对咪喹莫特所致银屑病样皮损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咪喹莫特组红斑、鳞屑、厚度及综合评分指数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单纯ALA和单纯红光照射无明显改变。ALA-PDT则可改善咪喹莫特所致银屑病样皮损,使红斑、鳞屑、厚度及综合评分指数下降。2.ALA-PDT对咪喹莫特所致银屑病样皮损角蛋白表达异常及角化不良有抑制作用HE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咪喹莫特组表皮角化过度及角化不良,而单纯ALA和单纯红光对表皮无明显改变。ALA-PDT则可改善咪喹莫特所致表皮角化过度及角化不良。3.ALA-PDT对咪喹莫特所致小鼠银屑病样皮损JAK通路有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咪喹莫特组中K17、JAK1和JAK2表达量明显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单纯外用ALA和单独红光对K17、JAK1和JAK2表达量无明显改变。外用ALA-PDT则可改善咪喹莫特所致K17、JAK1和JAK2表达量上升。同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咪喹莫特组中SOCs1、SOCs3表达明显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ALA-PDT干预后其表达水平出现上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内实验中,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模型角质形成细胞角蛋白表达异常及过度增殖。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可减轻银屑病样皮损其红斑、鳞屑、厚度及综合评分指数,角质形成细胞过度角化及角化不全。同时,通过JAK通路抑制K17、JAK1和JAK2表达。第二部分ALA-PDT对IFN-γ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角蛋白表达异常及增殖的机制研究背景:早期的研究表明,自然杀伤(NK)细胞和CD4+T细胞产生的干扰素(IFN)-γ对角质形成细胞具有促进炎症反应,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巨大作用。而且,血清中的IFN-γ表达与银屑病的临床严重程度和活性相关因此,IFN-γ可能是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的诱导剂,而角蛋白(Keratin17,K17)可以用作评估银屑病治疗效果的标志物。银屑病皮损越严重,K17表达水平越高,表明K17在银屑病发病机理中起作用。因此,IFN-γ可能是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的诱导剂,而K17可以用作评估银屑病治疗效果的标志物。最近,JAK蛋白已成为治疗包括银屑病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的新治疗靶标。通过免疫细胞将细胞因子信号转化为调节增殖和分化的基因反应,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通路在介导炎症性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已有学者证明证明,在银屑病皮损中STAT3的表达上调。而在转基因小鼠模型中,表皮基底干细胞层中过表达活化的STAT3的能够重够银屑病的很多临床特征。目的:本研究旨在ALA-PDT通过JAK通路对IFN-γ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角蛋白表达异常及增殖的机制的影响。方法:角质形成细胞在37℃,5%CO2培养箱下用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IFN-γ构建过度角化角蛋白表达异常及增殖模型,并且随机将实验分4组:1、空白对照组;2、IFN-γ 组;3、ALA-PDT 组;4、IFN-γ+ALA-PDT 组。先检测不同浓度的 ALA对角质形成细胞活性的影响,不同剂量的红光对角质形成细胞活性的影响,确定合适的银屑病样模型。后检测细胞增殖活性(CCK-8法)、细胞周期、过度角化及过度增殖相关蛋白K17及JAK通路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结果:1、不同浓度的ALA对角质形成细胞活性无显着影响不同浓度ALA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发现,随着5-氨基酮戊酸浓度的增加,没有影响到角质形成细胞其活性,与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2、不同剂量的红光对角质形成细胞活性的影响发现红光在2J/cm2时下降5%,照光剂量4J/cm2以上细胞凋亡逐渐明显,增殖活性下降50%。提示ALA-PDT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加有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作用。3、ALA-PDT对IFN-γ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CCK8结果显示,IFN-γ组角质形成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增殖活性明显上升。而ALA-PDT则可逆转其细胞增殖活性。4、ALA-PDT对IFN-γ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ALA-PDT干预后角质形成细胞中细胞周期的变化:发现IFN-γ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G1期显着下降(P<0.05)。而在ALA-PDT干预后与IFN-γ组相比,G1期上升明显(P<0.05)。5、ALA-PDT对IFN-γ诱导角质形成细胞JAK通路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FN-γ组中K17、JAK1和JAK2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单纯外用ALA-PDT对K17、JAK1和JAK2表达量无明显改变。外用ALA-PDT则可逆转IFN-γ所致K17、JAK1和JAK2表达量上升。同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FN-γ组中Socs1、Socs3表达明显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ALA-PDT干预后其表达水平出现上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动物实验中,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抑制IFN-γ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角蛋白表达异常及增殖,使G1期显着上升,可能与调控JAK通路和角化及增殖相关的K17有关。第三部分ALA-PDT通过产生活性氧ROS对IFN-γ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角蛋白表达异常及增殖机制的研究背景:光敏剂、光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光动力的三要素。光动力是光敏剂结合特定波长光,光敏剂吸收光后与氧发生一系列反应,通过细胞毒作用或影响细胞生物行为而发挥治疗作用。有研究指出,ALA-PDT用过产生ROS可加速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同时认为NAC(ROS消除剂)作为ROS抑制剂,能有效的用于ROS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NAC对ALA-PDT干预后角质形成细胞其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角质形成细胞在37℃,5%C02条件下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IFN-γ构建过度角化角化不全及增殖模型,将实验随机分为4组:1、IFN-γ组;2、IFN-γ+ALA-PDT 组;3、IFN-γ+NAC 组;4、IFN-γ+ALA-PDT+NAC。检测细胞增殖活性(CCK-8法)、细胞周期、过度角化及过度增殖相关蛋白K17及JAK通路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结果:1、NAC对ALA-PDT干预后角质形成细胞其细胞活性的影响CCK8结果显示,发现IFN-γ+ALA-PDT组细胞增殖水平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NAC干预后与IFN-γ+ALA-PDT组相比,增殖表达水平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NAC对ALA-PDT干预后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周期表达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发现IFN-γ+ALA-PDT组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G1期显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NAC干预后与IFN-γ+ALA-PDT组相比,角质形成细胞G1期显着上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NAC对ALA-PDT干预后角质形成细胞JAK通路的的影响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 IFN-γ 组相比,IFN-γ+ALA-PDT 组中 K17、JAK1和JAK2表达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NAC干预后其表达水平出现上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与IFN-γ组相比,IFN-γ+ALA-PDT组中Socs1、Socs3表达明显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NAC干预后其表达水平出现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实验中,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通过产生活性氧抑制IFN-γ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过度角化及增殖,使G1期显着上升,可能与调控JAK通路和角化及增殖相关的K17有关。
黄贺[7](2020)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及血清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疾病,越来越多研究表明IL-17A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近年来代谢组学在疾病诊断、发病机制研究以及个体化用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银屑病患者的代谢存在异常,伴有多种内源性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如高血压、肥胖等)发病密切相关。司库奇尤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结合IL-17A,在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中能够持续改善疾病症状并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目前缺乏在中国银屑病患者应用的临床数据。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生的一系列氧化代谢产物在机体炎症反应、免疫防御、内分泌调节以及氧化应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尚不完全清楚这些代谢产物在多大程度上参与银屑病病理生理和相关代谢功能障碍以及抗IL-17药物对这些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目的(1)系统评估司库奇尤单抗在治疗伴或不伴银屑病关节炎的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确定与疗效反应相关的基线因素。(3)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初步探究银屑病患者代谢异常的生物学标记物。(4)评估司库奇尤单抗对银屑病患者代谢谱的影响。方法临床研究:(1)通过对112例伴或不伴有银屑病关节炎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使用司库奇尤单抗分别在第0,1,2,3,4,8,12周予以皮下注射300mg/次共随访观察16周,并收集112例银屑病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记录每次治疗后PSAI评分,其中伴有甲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甲银屑病严重指数(NAPSI)评分、关节肿胀及压痛数、健康状况评估问卷-功能障碍指数(HAQ-DI)评分、患者总体评价、医师综合评价、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等,对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予以记录,以便进行安全性评估。(2)通过多元逻辑性回归发现PASI改善是否与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合并银屑病关节炎、头皮受累、指甲受累、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饮酒等基线因素有关。实验研究:(1)基于靶向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血清代谢组学技术分析22例银屑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血清样品,以及22例患者使用司库其单抗治疗16周后的血清样品,并且按照病情轻重程度、BMI指数等因素进行分组检测外周血清代谢产物,对检测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有监督模式方法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建模,以模型的VIP值(≥1)结合fold change(倍数改变)≥2或fold change≤0.5及P<0.05来寻找差异性表达的代谢物,确定各组之间差异性代谢产物以及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临床研究:(1)本研究共纳入了112名银屑病患者,司库奇尤单抗治疗16周以后进行疗效评估,在第12周时,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89.3%(100/112)达到PASI 75,在第16周时有95.5%的患者达到了PASI75。在第4周时,达到PASI 75,PASI 90和PASI 100比率分别39.3%,7.1%和0%,到第8周时,分别有81.7%,50.8%和13.4%。从第0周开始时,在第4,8,12和16周的平均PASI由基线改变了9.8±5.3,13.2±6.7,14.1±6.2和15.3±8.1。DLQI评分由基线15.5±7.1到第16周为1.9±0.8;伴有甲银屑病的患者,16周后指甲NAPSI评分由43.5±14.6下降至24.6±12.5,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银屑病关节炎的患者治疗16周达到ACR20的有8例,治疗前后患者的PASI评分、关节压痛数、患者疼痛评价、患者总体评价、医师综合评分及HAQ-DI评分都较基线改善(P<0.05)。(2)通过多元逻辑性回归发现PASI改善与BMI、年龄以及合并关节炎有关,与疗效呈负相关关系。(3)16周的治疗周期内,有41.9%(47/112)的患者发生至少一件不良事件,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瘙痒25%(28/112)。实验研究:(1)22例银屑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两组之间共发现7种差异性代谢产物,其中升高的氧化脂质代谢产物有4种,为PGE-2,5,6-EET,LBT4,9,10-Ep OME,下降的代谢产物有3种,分别是12-HEPE,PDX以及13-oxo ODE。(2)银屑病患者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前后其差异性代谢产物主要集中在花生四烯酸(AA),亚油酸(LA)下游的氧化代谢产物,发现5种差异性代谢物有,其中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的有5种:14,15-EET,11,12-EET,5-oxo ETE,13-oxo ODE,8,9-EET。(3)此外,本研究将治疗前的患者PASI<10的10例患者定义为轻度组,PASI评分≥10的12例患者为重度组,在两组之间发现4种差异性代谢物;将治疗前18.5≤BMI<24.0的11例患者定义为体重正常组,BMI≥24.0的10例患者定义为超重肥胖组,在两组之间发现6种差异性代谢物。结论(1)司库奇尤单抗在中国银屑病患者临床应用的数据表明,该药品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皮损、指甲症状以及关节症状,并且患者的一些基线因素,例如BMI指数,年龄以及是否合并关节炎,可能对司库奇尤单抗的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治疗引起的非致死性严重不良事件以及不良事件导致的停药率均较低提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2)通过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发现银屑病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以及病情轻重之间的差异性代谢物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且揭示司库奇尤单抗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改变氧化脂质代谢物的改变发挥作用,未来可将其作为标志物用于临床评估和药效学指标的建立,为后续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莫秋芬[8](2020)在《月桂酸单甘油酯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由免疫介导的、发生于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炎症疾病。目前,IBD的发病机制不明且不能完全治愈,需要使用药物来延长IBD缓解期。月桂酸单甘油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母乳、椰子油和棕榈仁油中的12碳中链脂肪酸甘油单酯,是一般公认安全类(GRAS)食品添加剂。大量研究证明GML具有优良的抑菌、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因此,研究GML对IBD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首先探究了GML对小鼠生长、肠道屏障功能、炎症响应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随后通过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结肠炎小鼠模型探究了GML对DSS诱导结肠炎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并初步探讨了GML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与其对结肠炎改善作用的相关性;最后通过粪菌移植试验探究肠道菌群在GML改善DSS诱导结肠炎中的作用。课题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剂量GML(400、800和1600 mg/kg)均显着促进小鼠的生长,其中高剂量GML(1600 mg/kg)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显着上调回肠抗菌蛋白编码基因α-defensin和reg3g和结肠抑炎细胞因子tgfb1表达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以及抑炎细胞因子TGF-β1和IL-22的分泌水平。此外,不同剂量GML降低了粪便中Anaeroplasma(厌氧原体属)和Desulfovibrio(脱硫弧菌属)的比例,同时GML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有益的抗炎共生菌梭菌属XIVa族、Oscillibacter和Parasutterella的增殖,其中1600 mg/kg GML效果最显着。本部分研究为GML在体内的抑菌、抗炎活性提供了新思路。2.灌胃剂量为6 mg/(只·天)的GML 3周后,在小鼠饮水中添加DSS诱导结肠炎,DSS处理期间不灌胃和灌胃GML分别为GML前处理组和GML共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GML前处理和GML共处理均能显着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体重下降和结肠长度缩短;GML前处理显着降低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和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着下调结肠组织促炎细胞因子il6、tnfa和il23p19的基因表达水平以及血清IL-6的蛋白分泌水平。转录组学分析发现,GML前处理通过调节IBD、昼夜节律以及m TOR信号通路来缓解结肠炎。此外,GML前处理和共处理均能抵抗DSS引起的菌群多样性下降,GML前处理显着降低Turicibacter属的比例,显着提高Romboutsia属、Lactobacillus(乳酸杆菌属)和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GML共处理显着提高Romboutsia属和Chryseobacterium(金黄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并且这些细菌分类群的变化与GML对DSS诱导结肠炎的改善作用密切相关。此外,GML前处理减缓DSS引起的粪便丙酸和丁酸含量下降,显着缓解短链脂肪酸(SCFAs)总量减少。以上结果表明GML可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3.利用复合抗生素(ABX)诱导的无菌化小鼠模型探究肠道菌群在GML缓解DSS诱导结肠炎中的作用。结果证明,来自灌胃剂量为6 mg/(只·天)GML的小鼠的粪菌移植对DSS诱导结肠炎的缓解作用更显着,包括更快地恢复体重、显着降低DAI、显着减缓结肠长度的缩短、显着改善结肠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损伤和降低病理学评分,显着上调抑炎细胞因子(IL-10和IL-22)和降低促炎细胞因子(IL-6和IL-1β)在结肠中的基因表达水平以及在血清中的蛋白分泌水平。并且GML处理小鼠的粪菌移植通过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耐受型免疫响应途径抵抗结肠炎。本部分结果表明GML作用后的肠道菌群可缓解结肠炎。4.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6 mg/(只·天)GML灌胃4周后显着提高小鼠粪便中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属)和Alistipes(另枝菌属)的相对丰度。然而,菌群移植给ABX无菌化小鼠并进行结肠炎诱导后,小鼠粪便中的Helicobacter(螺杆菌属)和Helicobacter ganmani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Mucispirillum属、Klebsiella(克雷伯氏菌属)和Cupriavidus(贪铜菌属)以及种水平上的Mucispirillum schaedleri、Klebsiella pneumoniae、Cupriavidus metallidurans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并且这些肠道菌群的变化与DSS诱导结肠炎的改善密切相关。本部分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在GML对结肠炎改善作用中发挥介导作用,其中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属)是响应GML对结肠炎改善作用的特征菌,Helicobacter ganmani是响应菌群移植对结肠炎改善作用的特征菌。
梁晗业[9](2019)在《五味子甲素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致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环境、遗传基因、机体免疫等诸多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为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主要病理特征为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性损伤。近年来,世界各地UC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水杨酸类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UC,长期使用存在严重不良反应。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和整体治疗的特点,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中医长于“辨证论治”,在UC的治疗和预防方面有明显优势。因此,运用中医药治疗UC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药有望成为开发新药的重要来源,在UC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五味子是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等功效。五味子甲素(Schisandra A)是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其具有护肝、抗氧化、抗炎、镇静、抗肿瘤等作用,对于其影响胃肠运动功能以及治疗UC的研究目前鲜有报道。根据文献,本研究分别采用含2.5%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TNBS)的50%乙醇混合溶液灌肠诱导小鼠UC模型,采用5%(W/V)葡聚糖硫酸钠(Dextra sulfate sodium,DSS)溶液(自由饮用)建立大鼠UC模型;通过观察模型动物一般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损伤情况;检测结肠组织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NF-κB/COX-2和IL-6/STAT3两条通路的相关蛋白与基因的变化,初步探讨五味子甲素对UC的抗炎作用及相关机制,为五味子甲素的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第一章五味子甲素对小鼠及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目的:采用小鼠在体动物模型及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模型,考察五味子甲素对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1通过给予新斯的明和番泻叶水煎液制备胃肠运动异常小鼠在体模型,灌胃给药后,考察五味子甲素对模型小鼠小肠推进率、胃残留率的影响,以及对腹泻小鼠的腹泻指数,血清中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的影响。2通过向克氏液中加入不同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以及改变离子浓度建立不同收缩状态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模型,考察五味子甲素对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结果:1五味子甲素抑制小鼠在体胃肠运动功能五味子甲素对正常小鼠、新斯的明所致胃肠功能亢进小鼠、番泻叶所致腹泻小鼠的肠推进率均有抑制作用,提高胃残留率(P<0.05);可明显降低腹泻小鼠腹泻率、腹泻指数,显着增加腹泻潜伏时间(P<0.05);降低腹泻小鼠血清中MTL和GAS。2五味子甲素抑制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通过离体肠平滑肌收缩实验发现,五味子甲素对不同收缩状态离体肠平滑肌的收缩性均有抑制作用。结论:五味子甲素可明显抑制小鼠在体胃肠运动和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对大、小鼠胃肠运动均具有抑制作用。第二章五味子甲素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利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建立UC小鼠模型,检测UC小鼠结肠组织NF-κB/COX-2通路相关蛋白和转录基因表达情况,探究五味子甲素对UC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动物分组、模型制备和给药方案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ormal组)和模型对照组(Model组),五味子甲素高、中、低剂量组(TNBS+80 mg/kg组、TNBS+40 mg/kg组、TNBS+20mg/kg组),柳氮磺吡啶阳性对照组(TNBS+SASP组)。将5%的TNBS溶于无水乙醇中制成含2.5%TNBS的50%乙醇溶液,经肛门缓慢注入小鼠结肠内,24 h后重复一次,选择造模成功的小鼠在48 h后开始给予相应治疗,每组10只,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4 d。2五味子甲素对UC小鼠临床症状及病理损伤情况的影响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一般表现、体重,检测UC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稀便率、粪便含水率、隐血程度、结肠转运时间以及脾脏指数,HE染色评估组织病理损伤情况。3五味子甲素对UC小鼠结肠组织NF-κB/COX-2通路的影响(1)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MPO、SOD、TNOS活性和MDA、NO含量。(2)ELISA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IL-6、IL-10、TNF-α、NF-κB、COX-2含量。(3)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NF-κB、COX-2蛋白表达情况。(4)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NF-κB、COX-2蛋白表达情况。(5)RT-PCR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NF-κB、COX-2 m RNA表达情况。结果:1五味子甲素减轻UC小鼠临床症状结果显示,Normal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造模后各组小鼠表现与UC临床症状相似。给予五味子甲素和SASP治疗14 d后,TNBS+80 mg/kg组、TNBS+40 mg/kg组与TNBS+SASP组小鼠体重增加,排便次数、稀便率、粪便含水率、结肠转运时间、隐血程度和DAI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TNBS+80 mg/kg组与TNBS+SASP组小鼠结肠未见明显缩短,脾脏指数与Normal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TNBS+80 mg/kg组与TNBS+SASP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评分明显低于Model组(P<0.05)。2五味子甲素抑制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与Model组比较,TNBS+80 mg/kg组与TNBS+SASP组小鼠结肠组织中MPO活性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NO含量和TNOS活性显着降低(P<0.05)。TNBS+80 mg/kg组与TNBS+SASP组小鼠结肠组织炎性因子IL-6、NF-κB、COX-2、TNF-α含量显着减少(P<0.05),抗炎因子IL-10含量显着增加(P<0.05)。说明五味子甲素可以调节相关炎性因子水平。3五味子甲素抑制结肠组织COX-2、NF-κB m RNA的表达RT-PCR结果显示,与Model组比较,TNBS+80 mg/kg组和TNBS+SASP组结肠组织中COX-2、NF-κB m RNA的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4五味子甲素抑制结肠组织中COX-2、NF-κB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Model组比较,TNBS+80 mg/kg结肠组织中COX-2、NF-κB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结论:五味子甲素能够明显改善TNBS/乙醇溶液诱导UC小鼠的临床症状,调节相关炎性因子表达,达到抗炎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COX-2通路相关基因转录及蛋白的表达而实现的。第三章五味子甲素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U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通过5%(W/V)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用)诱导UC大鼠模型,考察五味子甲素对IL-6/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五味子甲素对U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动物分组、模型制备和给药方案SD大鼠随机分为6组,为正常对照组(Normal组)和模型对照组(Model组),五味子甲素高、中、低剂量组(DSS+60 mg/kg组、DSS+30 mg/kg组、DSS+15 mg/kg组),柳氮磺吡啶阳性对照组(DSS+SASP组)。通过连续自由饮用5%DSS(W/V)10 d,建立UC大鼠模型,每组8只,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4 d。2五味子甲素对UC大鼠临床症状及病理损伤情况的影响观察并记录大鼠一般表现、体重、DAI、结肠转运时间、粪便含水率、脏器指数、结肠大体损伤情况,评估大鼠临床症状的表现。HE染色评估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3五味子甲素对UC大鼠结肠组织IL-6/STAT3通路的影响(1)生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和血清中MPO活性;(2)ELISA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IL-6、IL-13含量;(3)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IL-6、STAT3、p-STAT3蛋白表达的情况;(4)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6、STAT3 m RNA表达情况。结果:1五味子甲素缓解UC大鼠临床症状造模期间,Normal组大鼠状态良好,其余各组在饮用5%DSS溶液4 d后,部分大鼠出现稀便,体重开始减少,DAI评分增加;给药14 d后,与Model组比较,DSS+60 mg/kg组和DSS+SASP组UC大鼠体重明显增加,DAI评分明显降低(P<0.05)。除DSS+15mg/kg组外,各给药组大鼠结肠转运时间延长(P<0.05),粪便含水率明显降低(P<0.05);DSS+60 mg/kg组和DSS+SASP组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趋向正常组水平,肉眼观察可知结肠组织损伤评分降低(P<0.05)。HE染色可见,Normal组大鼠结肠黏膜结构完好,腺体排列规律完整。Model组黏膜层可见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各层结构不清,部分动物结肠可见散在溃疡点。DSS+60 mg/kg组以及DSS+SASP组大鼠结肠组织结构较清楚,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腺体结构清晰,排列较整齐,组织病理损伤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2五味子甲素抑制UC大鼠结肠IL-6、STAT3 m RNA的表达RT-PCR结果显示,与Norm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6、STAT3 m 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Model组比较,DSS+60 mg/kg组与DSS+SASP组IL-6、STAT3 m RN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说明五味子甲素能够下调IL-6、STAT3m RNA的表达。3五味子甲素抑制UC大鼠结肠IL-6、STAT3蛋白的表达ELISA实验结果发现,与Model组比较,除DSS+15 mg/kg组外,各给药组结肠组织MPO活性、IL-6含量显着下降,IL-13含量显着增加(P<0.05)。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DSS+SASP组,DSS+60 mg/kg组IL-6与STAT3蛋白表达显着减少,抑制STAT3蛋白磷酸化(P<0.05)。说明五味子甲素能抑制IL-6、p-STAT3、STAT3蛋白表达。结论:五味子甲素对DSS所致UC大鼠有缓解作用,可改善UC大鼠临床症状及病理损伤,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6/STAT3通路相关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从而发挥UC治疗作用。
包建玲[10](2019)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对炎症性肠病的免疫调节与肠道菌群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囊性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是一种由犬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os granulosus,E.g)幼虫引起的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呈世界性分布。人类通过摄入食肉动物粪便中的细粒棘球绦虫虫卵而成为中间宿主,随着病程的延长,绦蚴挤压受累器官、引起组织萎缩和坏死,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健康,同时感染家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1)根据"卫生假说"理论基础建立E.g感染合并硫酸葡聚糖(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IBD)模型,观察寄生虫感染对肠炎发生发展的影响;2)提取纯化E.g天然的分泌抗原B(native Antigen B,nAgB)和重组抗原B(recombined Antigen B,rAgB),在体外观察抗原B(Antigen B,AgB)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3)分析AgB对小鼠IBD模型的肠炎症状产生保护性的可能机制,从而为寄生虫分泌抗原在相关疾病的防治中提供理论依据;4)以E.g微囊腹腔注射的继发性感染小鼠为模型,用AgB干预DSS诱导的肠炎模型,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在E.g感染状态的改变及其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和AgB对肠炎模型中肠道微生物基因组丰度和结构组成的影响情况。方法:1)在小鼠继发性E.g感染模型基础上建立DSS诱导的IBD模型,通过体重指标、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病理学评分指标评价IBD模型的炎症程度及E.g干预效果,将E.g感染小鼠腹腔灌洗液细胞腹腔注射给IBD模型小鼠,评估E.g感染的腹水细胞对肠炎症状的影响;2)从感染细粒棘球蚴的新鲜绵羊肝脏包囊的囊液中提取囊液蛋白,经蛋白的浓缩、沉淀、纯化等步骤获得nAgB;用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和纯化获得rAgB;选择RAW264.7细胞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实验,通过AgB作用观察细胞增殖、分化指标,再用AgB联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预观察AgB在LPS引起的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M1型巨噬细胞的炎性因子表达,随后用免疫荧光法观察AgB在巨噬细胞膜的定位,探讨AgB在巨噬细胞可能存在的受体及作用通路;3)预先给予小鼠AgB腹腔注射后,再诱导IBD模型,通过体重、DAI指标、病理学评分指标评价AgB对IBD炎症程度的干预效果,分析各组小鼠腹腔中巨噬细胞比例和结肠固有层淋巴细胞M1、M2型巨噬细胞指标;4)建立小鼠继发性E.g感染模型,100天后收集小鼠新鲜粪便,从粪便中提取基因组DNA并纯化;使用MiSeq 300PE测序平台对DNA文库测序,进行16S rRN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分析,进行菌群评估、菌群差异、微生物组功能预测和免疫学相关分析,探讨E.g感染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接着建立AgB干预的IBD模型,同以上所述方法观察并分析AgB干预对IBD鼠肠道微生物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与改变。结果:1)成功建立了IBD模型,小鼠体重降低,DAI生理学评分明显升高,出现了稀便、血便症状,解剖后结肠组织切片的HE染色可见,结肠上段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程度较重,而E.g感染联合IBD组小鼠的体重、DAI指标、病理学评分等指标相较于IBD组均有好转;将E.g感染小鼠腹腔灌洗液细胞腹腔注射给IBD模型小鼠,结果体重指标显着改善;2)分别通过囊液提取和重组表达并经过浓缩、沉淀、纯化等步骤后获得了高纯度、高浓度的nAgB和rAgB,体外实验结果表明AgB并不影响细胞增殖、分化指标,但减轻了LPS引起的细胞损伤及M1细胞的炎性因子表达,共聚焦观察AgB可以锚定在巨噬细胞膜表面,并且可以进入细胞浆内;3)预先给予小鼠腹腔注射AgB再诱导肠炎模型,结果与DSS组相比,AgB+DSS组体重、DAI指标、病理学评分指标评价均出现好转,小鼠腹腔中巨噬细胞比例和结肠固有层淋巴细胞M1、M2型巨噬细胞指标均发生变化;4)通过对继发性E.g感染模型小鼠粪便的16S rRNA分析,所有样本质量满足分析指标,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的核心菌群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共存在的主要类群和核心微生物群变化不大,Lefse分析发现E.g感染增加了两个肠道微生物群菌属:Eisenbergiella和Parabacteroides,与未感染组相比,E.g感染组肠道微生物群的生物素、脂质代谢和色氨酸代谢等七条途径发生了改变,同时E.g感染组肠道细菌组成与抗HCF抗原的IgG抗体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而AgB干预也改变了IBD鼠肠道宏基因组学组成及特征:主成分分析显示AgB注射后诱导肠炎组与PBS诱导的肠炎对照组样品间存在生态差异,在门水平上,各组间菌群丰度无明显差异,但是AgB注射可以逆转IBD状态下的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升高趋势,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降低趋势,在纲的水平上AgB注射后诱导肠炎组样本中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ia)以及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显着增多,肠道群落的功能预测显示菌群四条代谢途径及P53信号传递途径也发生显着改变。结论:1)E.g感染明显抑制DSS诱导的肠炎症状,对肠炎具有一定保护作用;2)AgB可以锚定在巨噬细胞膜表面,并且可以进入细胞浆内,减轻了LPS引起的细胞损伤及M1细胞的炎性因子表达;3)AgB抑制了DSS诱导的肠炎症状,腹腔巨噬细胞和结肠固有层M1、M2型巨噬细胞参与对肠炎的保护作用;4)E.g感染后小鼠肠道菌群物种丰富程度增高,可能增高的是一些极低丰度的稀有细菌,这些稀有菌群是否是E.g感染引起的特异性改变、是否会影响肠道或机体免疫状态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和研究;而AgB干预对IBD鼠肠道菌群在纲、目、科、属等不同水平产生重要影响,结合本课题第二部分结果说明AgB的干预对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变,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结构,从而产生AgB对肠炎的保护现象。
二、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免疫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在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免疫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在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旋毛虫重组丝氨酸蛋白酶NBL-SP对炎症性肠病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 |
1.1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 |
1.2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研究思路 |
1.3 用于炎症性肠病研究的疾病模型 |
2 蠕虫免疫调节功能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
3 免疫细胞在“蠕虫疗法”中的生物学功能 |
3.1 树突状细胞 |
3.2 巨噬细胞 |
3.3 调节性B细胞 |
4.小结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旋毛虫重组丝氨酸蛋白酶NBL-SP的原核表达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旋毛虫重组丝氨酸蛋白酶NBL-SP对 TNB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干预作用的探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旋毛虫重组丝氨酸蛋白酶NBL-SP通过树突状细胞在炎症性肠病中干预作用的机制探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成果 |
致谢 |
(2)乌梅丸对化疗性肠粘膜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引言 |
2 乌梅丸抗炎症作用的初步总结 |
3 肠道菌群与化疗性肠粘膜炎关系密切 |
4 化学治疗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5 靶向肠道菌群可能是治疗化疗性肠粘膜炎重要策略 |
6 乌梅丸是否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变化进而影响化疗性肠粘膜炎的进程? |
7 科学假说 |
8 课题意义 |
第一章 理论探讨 |
第一节 中医药治疗化疗性腹泻的META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1.1 检索策略和研究选择 |
1.2 搜索其他资源 |
1.3 研究选择的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文献选择 |
2.2 文献特征 |
2.3 方法学质量评估 |
2.4 临床总有效率 |
2.5 KPS评分 |
2.6 安全性 |
2.7 发表偏倚分析 |
3 讨论与总结 |
3.1 主要结果总结 |
3.2 该荟萃分析的重要性 |
3.3 局限性 |
第二节 益生菌防治化疗性腹泻的META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 |
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2.1 数据选择 |
2.2 数据提取 |
2.3 偏倚风险评估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Meta分析结果 |
4 讨论与总结 |
4.1 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
4.2 研究意义 |
4.3 局限性 |
5 结论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乌梅丸治疗化疗性肠粘膜炎的机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成分数据库构建和ADME筛选 |
1.2 CIM靶点预测 |
1.3 PPI网络构建 |
1.4 网络构建与分析 |
1.5 网络拓扑特征集定义 |
1.6 GO和KEGG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乌梅丸潜在活性化合物及靶点预测 |
2.2 化疗性肠粘膜炎的靶点预测 |
2.3 GO富集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 讨论与总结 |
4 结论 |
第二节 乌梅丸对化疗性肠粘膜炎的治疗作用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案 |
1.3 试剂配制方案见附录 |
2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乌梅丸对5-Fu诱导的肠粘膜炎症的行为影响 |
3.2 乌梅丸对5-Fu诱导的肠粘膜炎症的组织病理学影响 |
3.3 乌梅丸对5-Fu肠道损伤小鼠的炎症因子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节 乌梅丸对化疗性肠粘膜炎小鼠肠粘膜屏障完整性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案 |
1.3 试剂配制 |
2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对肠道渗透性的影响 |
3.2 对肠道粘膜屏障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
3.3 乌梅丸对黏液层(mucin-2)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节 乌梅丸对化疗性肠粘膜炎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案 |
2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乌梅丸对CIM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3.2 肠道菌群的分类学分析 |
3.3 LEfse分析和微生物细胞因子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第五节 乌梅丸对化疗性肠粘膜炎的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案 |
2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六节 乌梅丸对肠道菌群介导的化疗性肠粘膜炎TLR4/MYD88/NF-KB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案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案 |
2 数据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乌梅丸能够抑制TLR4/Myd88/NF-κB p65的表达 |
4 讨论 |
第七节 粪菌移植逆转5-FU诱导的肠粘膜炎症 |
1 粪菌移植改善5-FU诱导的肠粘膜炎症 |
1.1 实验材料与方案 |
1.2 统计学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2 FMT对小鼠肠粘膜屏障完整性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2.4 本部分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论文的创新点 |
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文献综述 肠道微生物在化疗性肠粘膜炎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L-茶氨酸改善小鼠热应激性肝炎及化学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基因序列表 |
文献综述 |
1.1 茶叶及其特征性成分概述 |
1.2 L-茶氨酸生物活性概述 |
1.3 肝脏炎症概述 |
1.4 炎症性肠病 |
1.5 HPA 轴在炎症中的功能作用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试剂耗材 |
2.1.3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动物处理 |
2.2.2 生物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
2.2.3 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估 |
2.2.4 血浆转氨酶活力测定 |
2.2.5 血浆生化参数分析 |
2.2.6 血浆NO和CRP含量测定 |
2.2.7 HPA轴活力的测定 |
2.2.8 血浆、肝脏以及结肠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
2.2.9 肝组织病理观察 |
2.2.10 肝脏抗氧化状态的测定 |
2.2.11 肝脏总RNA的提取与实时定量PCR |
2.2.12 结肠组织病理观察 |
2.2.13 结肠抗氧化状态的测定 |
2.2.14 肠道通透性评估 |
2.2.15 结肠总RNA的提取与实时定量PCR |
2.2.16 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分析 |
2.2.17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3.1 茶氨酸对小鼠热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3.3.2 茶氨酸对热应激引起的热休克反应的影响 |
3.3.3 茶氨酸对热应激诱导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
3.3.4 茶氨酸对热应激诱导的Nrf2适应性反应的影响 |
3.3.5 茶氨酸对热应激诱导的急性期反应的影响 |
3.3.6 茶氨酸对热应激诱导的HPA轴亢进的影响 |
3.3.7 茶氨酸对化学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
3.3.8 茶氨酸对DSS诱导的结肠损伤和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
3.3.9 茶氨酸对化学性结肠炎炎症反应的影响 |
3.3.10 茶氨酸化学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mRNA表达的影响 |
3.3.11 茶氨酸对化学性结肠炎小鼠的结肠通透性和屏障的影响 |
3.3.12 茶氨酸对化学性结肠炎小鼠体内微生物群结构组成的影响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介绍 |
(4)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的生物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资料收集 |
1.3 试剂与仪器 |
1.4 样本处理 |
1.5 实验流程图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信息 |
2.2 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炎性特征 |
2.3 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 |
2.4 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脑影像学特征 |
3 讨论 |
3.1 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信息 |
3.2 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炎性特征 |
3.3 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 |
3.4 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脑影像学特征 |
4 结论 |
5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miR-642a-5p在溃疡性结肠炎糖皮质激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miR-642a-5p在糖皮质激素抵抗型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水平 |
前言 |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iR-642a-5p在DSS结肠炎小鼠模型体内对糖皮质激素应答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miR-642a-5p靶向抑制TLR4信号通路在糖皮质激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论 |
附录 |
综述 microRNA参与炎症性肠病糖皮质激素应答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银屑病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ALA-PDT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模型角蛋白表达异常及角化不全影响的研究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ALA-PDT对IFN-γ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角蛋白表达异常及增殖的机制研究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ALA-PDT通过产生活性氧ROS对IFN-γ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角蛋白表达异常及增殖机制的研究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文献综述(一) 特异性皮炎靶向及小分子药物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全文主要缩略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及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临床研究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设计方案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调查表设计 |
3.结果 |
3.1 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 |
3.2 临床疗效 |
3.3 临床疗效与基线因素的关系 |
3.4 不良反应 |
4.讨论 |
5.结论 |
实验研究 银屑病血清代谢组差异及司库奇尤单抗对血清代谢组的影响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指标标准 |
2.3 样本的收集及处理 |
2.4 实验试剂 |
2.5 实验流程 |
2.6 实验设备 |
2.7 统计及数据处理分析 |
3.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ELISA检测结果 |
3.3 代谢物原始色谱图 |
3.4 银屑病患者与健康对照间代谢物的比较 |
3.5 银屑病患者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前后代谢物的比较 |
3.6 银屑病患者病情轻重间代谢物的比较 |
3.7 银屑病患者不同BMI间代谢物的比较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一、生物制剂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二、代谢组学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月桂酸单甘油酯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ABBREVATION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炎症性肠病 |
1.1.1 炎症性肠病简介 |
1.1.2 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
1.1.3 我国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
1.2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
1.2.1 炎症性肠病与遗传易感性 |
1.2.2 IBD与肠道菌群 |
1.2.3 IBD与饮食 |
1.2.4 饮食基于肠道菌群影响IBD疾病进程 |
1.3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方案和干预策略 |
1.3.1 IBD的药物治疗 |
1.3.2 IBD的饮食或者活性组分干预策略 |
1.3.3 IBD的益生菌干预策略 |
1.3.4 IBD的粪菌移植干预策略 |
1.4 月桂酸单甘油酯简介及其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月桂酸单甘油酯对雄性小鼠健康相关指标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饲养与实验设计 |
2.3.2 组织形态学分析 |
2.3.3 目的基因mRNA转录水平分析 |
2.3.4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 |
2.3.5 小鼠结肠转录组分析 |
2.3.6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分析 |
2.4.1 GML对小鼠体重、采食量、脏器指数和结肠长度的影响 |
2.4.2 GML对小鼠十二指肠、结肠、脾脏和附睾脂肪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2.4.3 GML对小鼠小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
2.4.4 GML对小鼠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5 GML对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2.4.6 GML对小鼠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标的影响 |
2.4.7 高剂量GML对小鼠结肠增殖、屏障功能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
2.4.8 结肠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月桂酸单甘油酯对雄性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饲养与实验设计 |
3.3.2 粪便DNA提取 |
3.3.3 16SrRNA基因测序 |
3.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分析 |
3.4.1 不同剂量GML对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3.4.2 不同剂量GML对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3.4.3 不同剂量GML对小鼠肠道菌群表型的影响 |
3.4.4 不同剂量GML对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4.5 显着性差异细菌分类群和变化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月桂酸单甘油酯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缓解作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动物饲养与实验设计 |
4.3.2 实验样品的采集 |
4.3.3 肠道屏障通透性测定 |
4.3.4 疾病活动指数评估 |
4.3.5 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分析 |
4.3.6 结肠组织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分析 |
4.3.7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 |
4.3.8 结肠转录组测定 |
4.3.9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分析 |
4.4.1 GML缓解DSS诱导的小鼠体重下降和DAI升高 |
4.4.2 GML缓解DSS诱导的结肠长度的缩短 |
4.4.3 GML前处理缓解DSS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 |
4.4.4 GML对小鼠屏障功能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
4.4.5 GML缓解DSS引起的炎症响应 |
4.4.6 结肠转录组结果分析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肠道菌群分析研究月桂酸单甘油酯缓解DSS诱导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饲养与实验设计 |
5.3.2 粪便DNA提取 |
5.3.3 16SrRNA基因测序 |
5.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4 结果分析 |
5.4.1 GML缓解了DSS引起的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的下降 |
5.4.2 GML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5.4.3 GML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肠道菌群表型的影响 |
5.4.4 GML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 |
5.4.5 特征细菌分类群和小鼠表型及炎症响应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5 讨论 |
5.6 结论 |
第六章 基于粪菌移植确认GML处理后的肠道菌群对DSS诱导结肠炎的改善作用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试剂 |
6.2.3 实验仪器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动物饲养与实验设计 |
6.3.2 肠道菌群的体外厌氧培养 |
6.3.3 小鼠样品的采集 |
6.3.4 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估 |
6.3.5 小鼠结肠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
6.3.6 结肠组织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分析 |
6.3.7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 |
6.3.8 结肠组织淋巴细胞分离纯化 |
6.3.9 流式细胞术分析 |
6.3.10 粪便DNA提取 |
6.3.11 16SrRNA基因测序 |
6.3.12 数据统计分析 |
6.4 结果分析 |
6.4.1 菌群移植对DSS在无菌化小鼠上引起的结肠炎症状的影响 |
6.4.2 菌群移植对DSS在无菌化小鼠上引起的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
6.4.3 菌群移植对DSS在无菌化小鼠上引起的炎症响应的影响 |
6.4.4 GML前处理后的菌群移植显着促进Treg表型 |
6.4.5 ABX无菌化小鼠体内的肠道菌群载量和组成分析 |
6.4.6 在DSS诱导结肠炎条件下,菌群移植重塑了ABX无菌化小鼠体内的肠道菌群结构 |
6.4.7 菌群移植前后小鼠的肠道菌群表型 |
6.4.8 GML前处理后的菌群移植提高了丁酸的含量 |
6.4.9 特征性/差异性细菌分类群和小鼠表型及炎症响应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6.5 讨论 |
6.6 结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五味子甲素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五味子甲素对小鼠及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试剂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试剂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五味子甲素的急性毒性实验 |
2.2 五味子甲素对正常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2.3 五味子甲素对新斯的明所致胃肠功能亢进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2.4 五味子甲素对番泻叶所致腹泻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2.5 五味子甲素对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 |
2.6 统计学分析 |
实验结果 |
1 五味子甲素的急性毒性实验 |
2 五味子甲素抑制正常小鼠胃肠运动 |
3 五味子甲素抑制新斯的明所致胃肠功能亢进小鼠胃肠运动 |
4 五味子甲素抑制番泻叶所致腹泻小鼠胃肠运动 |
4.1 五味子甲素降低腹泻小鼠腹泻指数和潜伏时间 |
4.2 五味子甲素改善腹泻小鼠肠推进率和胃残留率 |
4.3 五味子甲素降低腹泻小鼠血清中MTL、GAS水平 |
5 五味子甲素抑制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 |
5.1 五味子甲素抑制正常克氏液中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 |
5.2 五味子甲素抑制高收缩状态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 |
5.3 五味子甲素抑制低收缩状态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五味子甲素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试剂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试剂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与模型制备 |
2.2 五味子甲素对UC小鼠一般临床症状的影响 |
2.3 五味子甲素对UC小鼠结肠组织中MPO、SOD、TNOS、MDA、NO的影响 |
2.4 HE染色观察UC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 |
2.5 ELISA法检测UC小鼠结肠组织中炎性因子水平 |
2.6 免疫组化法检测UC小鼠结肠组织中COX-2、NF-κB蛋白表达 |
2.7 Weston Blot 法检测 UC 小鼠结肠组织中 COX-2、NF-κB 蛋白表达 |
2.8 RT-PCR法检测UC小鼠结肠组织中COX-2、NF-κB m RNA表达 |
2.9 统计学分析 |
实验结果 |
1 五味子甲素缓解UC小鼠一般临床症状 |
1.1 五味子甲素改善UC小鼠体重和DAI评分 |
1.2 五味子甲素缓解UC小鼠腹泻情况 |
1.3 五味子甲素改善UC小鼠结肠转运时间和脾脏指数 |
2 五味子甲素降低UC小鼠结肠组织MPO、MDA水平,增加SOD活性 |
3 五味子甲素降低UC小鼠结肠组织TNOS、NO含量 |
4 五味子甲素改善UC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 |
5 五味子甲素调节UC小鼠结肠组织炎性因子水平 |
6 五味子甲素下调UC小鼠结肠组织COX-2、NF-κB蛋白表达 |
7 五味子甲素下调UC小鼠结肠组织COX-2、NF-κB m RNA表达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五味子甲素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U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试剂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试剂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与模型建立 |
2.2 五味子甲素对UC大鼠一般临床症状的影响 |
2.3 五味子甲素对UC大鼠结肠组织和血清中MPO活性的影响 |
2.4 HE 染色观察 UC 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 |
2.5 ELISA法检测UC大鼠结肠组织炎性因子水平 |
2.6 免疫组化法检测IL-6、STAT3、p-STAT3 蛋白表达 |
2.7 RT-PCR法检测IL-6、STAT3 m RNA表达 |
2.8 统计学分析 |
实验结果 |
1 五味子甲素对UC大鼠一般临床症状的影响 |
1.1 五味子甲素缓解UC大鼠一般临床症状 |
1.2 五味子甲素改善UC大鼠体重及DAI评分 |
1.3 五味子甲素降低UC大鼠粪便含水率 |
1.4 五味子甲素改善UC大鼠结肠转运时间,结肠、胸腺及脾脏指数 |
2 五味子甲素抑制UC大鼠结肠组织和血清中MPO活性 |
3 五味子甲素减轻 UC 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 |
4 五味子甲素调节UC大鼠结肠组织炎性因子水平 |
5 五味子甲素抑制IL-6、STAT3、p-STAT3 蛋白表达 |
6 五味子甲素抑制IL-6、STAT3 m RNA表达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与胃肠动力异常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10)细粒棘球蚴感染对炎症性肠病的免疫调节与肠道菌群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棘球蚴感染对小鼠炎症性肠病(IBD)的保护作用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棘球蚴分泌抗原B(AGB)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机制研究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AGB调节的巨噬细胞极化对炎症性肠病的保护机制研究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棘球蚴感染及AGB干预的IBD肠道菌群基因组学研究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状态与肠道宏基因组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四、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免疫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在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旋毛虫重组丝氨酸蛋白酶NBL-SP对炎症性肠病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探究[D]. 渠铮. 吉林大学, 2021
- [2]乌梅丸对化疗性肠粘膜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初探[D]. 卢冬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L-茶氨酸改善小鼠热应激性肝炎及化学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实验研究[D]. 蔡敏.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4]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的生物学特征研究[D]. 刘鹏鸿.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5]miR-642a-5p在溃疡性结肠炎糖皮质激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D]. 罗娟.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银屑病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易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及血清代谢组学研究[D]. 黄贺.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 [8]月桂酸单甘油酯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莫秋芬. 浙江大学, 2020(01)
- [9]五味子甲素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梁晗业.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细粒棘球蚴感染对炎症性肠病的免疫调节与肠道菌群影响[D]. 包建玲. 新疆医科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