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造影剂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丽[1](2021)在《两亲性壳聚糖-聚乳酸纳米泡的制备及超声成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超声成像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被认为是最安全的成像方式之一,而造影剂的出现能显着增强超声信号,帮助超声成像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目前已上市微泡造影剂的尺寸都在微米级,属于血池造影剂,无法穿越血管内皮进入组织间隙,且作用时间较短。因此,具有较强稳定性、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纳米级造影剂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制备生物相容性良好,粒径在纳米级别的微泡造影剂,能穿透血管内壁,实现血管外肿瘤超声成像。方法:将壳聚糖(CS)氧化降解为水溶性低聚壳聚糖,以低聚壳聚糖和L-丙交酯(L-LA)为原料,在二甲亚砜溶液中以三乙胺为催化剂合成一种新型的两亲性壳聚糖-聚乳酸接枝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X射线衍射谱(XRD),热重分析(TGA)对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能进行表征。然后,以得到的两亲性壳聚糖-聚乳酸接枝共聚物作为基质材料,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裹液体全氟戊烷(PFP)的纳米泡。通过激光粒度仪研究纳米泡的粒径和稳定性。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细胞迁移实验、血液生化分析和溶血实验初步探索了纳米泡的生物相容性。使用临床超声成像系统进行体外和体内的超声成像研究。结果:FT-IR和1H-NMR结果证实了聚乳酸(PLLA)与壳聚糖的成功接枝反应,接枝率为365%。纳米泡的平均粒径为101.1±2.7 nm,Zeta电位为-31.8±1.5 m V,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均一的粒径。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结果来看,纳米气泡高度分散并且呈球形,具有独特的囊状结构。纳米泡在4℃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具有不同浓度的纳米泡溶液不会影响细胞生长,并且在细胞毒性、细胞迁移、血液生化和溶血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超声波的照射下,纳米泡可以形成超声高信号,可以显着增强体内肿瘤组织的超声成像。结论:实验证明,以两亲性壳聚糖-聚乳酸为基质材料做出的纳米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且在体内外都显示出显着增强超声信号的能力。总而言之,纳米泡作为纳米级造影剂具有巨大的增强超声成像的潜力。
李小娟[2](2020)在《载Fe3O4壳聚糖纳米微泡的制备及用于US/MR双模态显像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US/MR双模态显像可克服单一成像技术的不足,获取更丰富、更完整、更准确的影像信息,从而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因此US/MR双模态显像成为现代医学影像学的一大发展趋势,而可同时进行US/MR影像学检查的双模态造影剂的设计和研制也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利用微泡装载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Ns)可作为US/MR双模态造影剂实现双模态显像。但受微泡粒径的限制,目前制备的US/MR双模态造影剂多为微米级,仅能实现血管内成像,无法通过EPR效应穿过肿瘤的新生血管内皮间隙(380-780nm)并富集于病变组织,从而无法实现血管外组织显像。因此,利用纳米微泡负载SPIONs制备出一种新型纳米级US/MR双模态造影剂成为当前分子影像学的研究重点。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CS)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在体内可自然降解,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生物医用材料;Fe3O4纳米颗粒制备方法简单且磁化强度高,以CS为原料制备CS纳米微泡,并利用该微泡装载Fe3O4纳米颗粒可实现新型纳米级US/MR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目的制备新型纳米级US/MR双模态造影剂—载Fe3O4壳聚糖纳米微泡(Fe3O4-CS NBs),对其各项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探究其US/MR显像能力。方法1.共沉淀法制备柠檬酸改性的Fe3O4纳米颗粒(CA Modified Fe3O4NPs),通过多种检测工具分别对改性后Fe3O4纳米颗粒的表面形态、粒径电位、晶体结构、化学结构、磁学性质进行表征。2.以CS为原材料,采用化学交联法及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US/MR双模态造影剂Fe3O4-CS纳米微泡,通过多种检测工具分别对纳米微泡的内部结构、表面形态、粒径电位、晶体结构、化学结构、磁学性质及铁含量进行表征。3.体外US/MR双模态显像能力探究:对不同铁含量的Fe3O4-CS纳米微泡行超声、磁共振扫描,获取样品的体外T2WI图像及体外超声图像。4.体内US/MR显像效果探究:Fe3O4-CS纳米微泡(120.53±0.15μg Fe/ml)注射前及注射后分别对BALB/C小鼠肝脏行超声及磁共振扫描,观察其体内US/MR显像效果。结果1.Fe3O4纳米颗粒经柠檬酸改性后,大小均一、分散良好、无团聚,水合动力学平均粒径为47.47±1.29 nm,结构与Fe3O4晶体的反尖晶石结构相符,并且具备良好的超顺磁性。2.TEM显示Fe3O4被包裹在CS纳米微泡内,且包裹Fe3O4后的CS纳米微泡形态圆整、大小均一、分散良好,水合动力学平均粒径为112.13±1.70 nm;低温综合物性测试系统检测结果表明Fe3O4-CS纳米微泡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ICP-OES测得加入不同含量Fe3O4后,Fe3O4-CS纳米微泡中的铁含量分别为:11.69±0.04,22.46±0.07,43.39±0.07,74.31±0.10,120.53±0.15μg/ml。3.体外磁共振显像实验表明Fe3O4-CS纳米微泡具有负性显像能力,并且其负性显像能力随纳米微泡内铁含量增加而增强;体外超声显像实验表明经真空冷冻干燥后,Fe3O4-CS纳米微泡具备良好的超声显像能力,能产生较强的超声回声信号。4.在体内磁共振显像中,注射纳米微泡后,小鼠肝脏T2信号强度较造影前明显下降,表现出负性显像效果;在体内超声显像中,注射纳米微泡后,小鼠肝脏回声信号较造影前有所增强。结论成功制备出性能稳定的纳米级US/MR双模态造影剂Fe3O4-CS纳米微泡。该纳米微泡具备良好的双模态显像能力,有望在临床US/MR双模态显像中发挥作用。
张姗[3](2020)在《纳米级AMH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对大鼠移植卵巢靶向显影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制备AMH靶向超声造影剂(AMH-Targeted nanobubbles,NBAMH),实现大鼠移植卵巢的靶向显影,并进一步借助NBAMH超声分子影像评价AMH分子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实现移植卵巢存活状态的早期检测和量化评价。方法:1)第一部分:将脂质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采用“薄膜水化法”、“机械震荡法”及“离心分离法”制备纯纳米粒径的造影剂(NBs)。通过“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将抗AMH的抗体AMH-antibody以不同的比例偶联于纳米微泡的表面制备出NBAMH。通过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纳米微泡形态;马尔文粒度/电位分析仪检测微泡粒径、分散度及稳定性;荧光显微镜检测及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微泡携带抗体的情况及分析最佳抗体携带量及携带率;2)第二部分:体外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首先将NBAMH以不同浓度与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共孵育,通过CCK-8法检测纳米微泡对细胞的毒性反应。为了模拟卵巢移植后的缺氧状态,在体外建立卵巢颗粒细胞缺氧/复氧(H/R)模型,ELISA检测AMH表达水平并确定最佳的H/R时间点。将建模细胞与NBAMH共孵育,普通光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检测NBAMH对卵巢颗粒细胞的黏附性;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NBAMH与细胞的结合率;3)第三部分:建立大鼠卵巢移植模型,20只SD大鼠(正常大鼠10只,卵巢移植模型大鼠10只)每只大鼠经尾静脉分别随机注射NBAMH和NBs,每种造影剂注射间隔30min。超声诊断仪观察每种造影剂在大鼠卵巢组织中的增强显影效果并对造影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小动物荧光成像系统观察NBAMH在体内的分布代谢情况。病理切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BAMH在移植卵巢中的分布情况。在体内靶向性实验之后,再次建立大鼠卵巢皮下移植模型,移植后6h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移植后3天组、5天组、7天组和10天组,每组10只。通过NBAMH超声分子影像,AMH分子免疫荧光以及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卵巢移植后不同时间点AMH分子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1)第一部分:通过质量控制纯纳米脂质微泡粒径为478.24±28.02nm,AMH靶向纳米微泡粒径为549.33±28.53nm,其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呈大小均一的纳米级空心颗粒。且在室温条件下至少60min其粒径和浓度保持稳定状态。荧光显微镜显示AMH抗体成功耦连于微泡表面;流式细胞计数仪显示AMH抗体与NBs的最佳结合率为65.3±2.7%,最佳配比为1:5;2)第二部分:不同浓度的NBs与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共孵育未见明显细胞毒性。细胞建模后,H/R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常氧组),表示体外H/R建模成功。ELISA结果显示常氧及缺氧状态下卵巢颗粒细胞均表达AMH,且其表达量至少在缺氧12h内随缺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佳缺氧和复氧时间为H6/R3。体外靶向性实验显示,普通光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NBAMH组每个颗粒细胞周边的纳米泡的数量为(35.59±2.46)明显高于NBs组和NBIg G组(P<0.001),流式细胞计数仪显示NBAMH与细胞结合率为23.97±0.15%,明显高于NBs组和NBIg 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第三部分:体内超声造分子影像表明,在移植卵巢中NBAMH的造影强度是NBs的2.17倍(P<0.001)。小动物成像仪结果进一步证实了NBAMH在卵巢组织中的特异性分布,并在注射后30min时其荧光强度是NBs组的4.28倍。移植卵巢病理组织切片及AMH免疫荧光表明NBAMH能够进入移植卵巢组织间隙并与AMH分子特异性结合。此外,通过AMH超声分子影像监测卵巢移植后3,5,7和10天的造影信号强度。移植卵巢中的造影强度从3天到10天显着增强(P<0.001)。为验证超声检查结果,对移植卵巢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和Western Blot分析。卵泡计数以及微血管密度检测显示随着移植天数的增加卵巢组织卵泡数量以及微血管密度逐渐增加。AMH分子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相同的趋势,与超声分子成像结果相似。结论:1.本研究成功制备了AMH靶向纳米微泡并优化了其最佳配比。2.NBAMH在体外与卵巢颗粒细胞具有明显的靶向黏附作用。3.NBAMH在体内能明显增强的移植卵巢显影。4.NBAMH可用于AMH分子的在体显影和量化评价从而反映移植卵巢的存活状态。NBAMH的超声分子影像为在体、无创的动态监测移植卵巢存活状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金娟[4](2020)在《微纳气泡界面脂质分子自组装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声医学技术具有安全、快捷和低成本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微纳气泡作为超声造影剂与药物载体系统,在分子成像、药物递送、介导基因治疗和血栓溶栓等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脂质包覆的气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批准上市的超声造影剂,如Definity,Imagent和Sono Vue均属于脂质类造影剂。现有文献中报道的脂质气泡的粒径为微米尺度,局限于血管中,且相对复杂的制备方法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医学与健康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兼具简单高效制备和优异造影效果的微纳气泡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本论文以制备自由微纳气泡为基础,利用磷脂分子可在气泡界面进行自组装,提出并形成了一种简单高效的脂质超声造影剂的新型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出包覆氙气的纳米气泡,尝试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提出一种往复压差法制备自由微纳气泡的方法。对所制备的自由纳米气泡(NBs)的形成、破裂和稳定性机理进行探究。其次,研究通过磷脂分子在气泡界面的自组装构建微米和纳米级脂质包膜气泡。其三,将氙气包覆于磷脂包膜的纳米气泡中,并研究其体内外的神经保护作用,探究了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通过往复压差法制备自由微纳气泡,系统研究了纳米气泡制备参数的影响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首先形成约1050μm的微气泡,然后微气泡缩小并在体相中检测到纳米气泡的存在。气泡平均粒径为240±9 nm,PDI为0.25,且具有高的负zeta电位(-40±2 m V)。NBs的浓度与压缩次数呈正相关关系,反复压缩600次,NBs浓度可达到约1.92×1010/m L。动态光散射(DLS)和zeta电位表明,NBs能稳定存在超过48小时。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测定表明,微气泡在缩小过程中,水分子中的O-H伸缩振动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形成了更强的氢键,推测NBs的稳定性与气泡界面强氢键有关。(2)制备出三种不同气体(氙气,空气和六氟化硫)的自由微纳气泡,利用暗场显微镜(DFM)的原位实时观察、体外超声显影评价、自由基检测等方法研究了NBs的动态演变过程。DFM结果表明,NBs在微气泡收缩后形成,且含不同气体的微气泡具有不同的收缩速率,与气体在水中的渗透阻力系数有关。但是当微气泡缩小形成NBs后,含不同气体的NBs的粒径、表面电位没有显着性差异。对体相中NBs的运动分析表明,NBs在液相溶液中做被动布朗运动。当样品位于固/液/气接触线时,NBs、固体颗粒和液滴具有不同的动力学过程,NBs易于在接触线处爆破并产生辐射力影响周围气泡运动,且荧光探针检测到羟基自由基的产生。由于内核气体对NBs的影响很小,推测NBs界面溶剂水分子的氢键网络是NBs稳定性的关键因素。(3)基于自由气泡的气液界面,提出利用温度调控进行磷脂分子自组装制备包膜气泡的新方法,研究磷脂分子组装机理,并对制备的气泡的体内外超声造影增强效果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将二硬脂磷酯酰胆碱(DSPC)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DSPEPEG2K)直接分散在缓冲液中,加热至60℃与自由气泡混合,降至室温即可获得磷脂包膜气泡。气泡浓度为(2.06±0.9)×109/m L,5小时内保持稳定。进一步地,可通过改变磷脂成分中DSPE-PEG2K的含量,来调节膜壳的曲率,进而调节气泡的尺寸,并制备了直径约为1.68±0.11μm,704±7 nm和208±6 nm的气泡。体外超声成像显示,不同尺寸的气泡均具有良好的超声显影能力,随着气泡尺寸的减小,超声成像时间延长。小鼠肝脏的超声成像表明,与微气泡相比,纳米尺寸的气泡具有更长的成像持续时间(可达8 min),且在肝脏中的显影区域扩大,可获得更详细的血管信息。(4)最后,基于磷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包覆氙气的纳米气泡,在细胞和动物水平探究其对缺糖缺氧损伤下的神经保护作用。氙气纳米气泡平均尺寸为205±10 nm,Xe的含量为73±2μL/m L。体外实验表明,氙气纳米气泡能使缺糖缺氧处理后的PC12细胞存活率恢复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体内实验表明,氙气纳米气泡可有效治疗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减少脑梗死面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持续改善缺血侧血流再通。免疫荧光分析表明,纳米气泡能够穿过血管进入神经细胞。
邓惠良[5](2019)在《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各种疾病诊断的过程中,医学成像技术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超声和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能够综合两者的优点,实现更好的诊断效果。本文在乳化法制备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基础上,设计并制备了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并对该双模态造影剂的结构、组分含量、稳定性、细胞毒性、血液相容性、超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增强能力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设计壳聚糖/液体石蜡的双相分层体系,以司班80为表面活性剂,构建水/油体系,成功制备微米级的壳聚糖空白微球。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探讨了壳聚糖浓度、搅拌速度、壳聚糖溶液/液体石蜡的配比对壳聚糖空白微球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浓度的提高,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平均粒径增大。随着搅拌速度的提高,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平均粒径减小。随着壳聚糖溶液/液体石蜡的配比减小,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平均粒径减小。其次,在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基础上,添加四氧化三铁、全氟戊烷,制备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以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证实了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中存在全氟戊烷和四氧化三铁。分析四氧化三铁/全氟戊烷的配比对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成分、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四氧化三铁/全氟戊烷的配比增大,四氧化三铁的含量增大,全氟戊烷的含量几乎相同。四氧化三铁/全氟戊烷的配比增大,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平均粒径先减小后增大。随后,分析了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稳定性、细胞毒性、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四氧化三铁/全氟戊烷的配比增大,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稳定性提高。对双模态造影剂进行细胞毒性和血液相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24、48小时后,双模态造影剂细胞毒性小。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对血液凝固时间、血沉速率、血成分和溶血率影响较小,血液相容性较好。最后,对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进行了成像研究。分析了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浓度、温度对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超声成像增强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浓度增加,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超声成像增强能力上升。不同水浴温度处理后,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超声成像增强能力下降。分析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浓度、温度对磁共振成像增强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浓度增加,磁共振成像增强能力上升。温度不影响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磁共振成像增强能力。超声和磁共振联合成像中,改变超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的顺序,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都保持超声和磁共振成像增强能力。综上,本研究通过乳化法成功制备了微米级的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该双模态造影剂能够在超声和磁共振联合成像中使用。该双模态造影剂细胞毒性较小,血液相容性较好,符合生物材料安全性要求,为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王琮[6](2019)在《自制靶向超声造影剂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颈动脉易损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元凶。斑块内炎症反应和新生血管形成是其特征。市售超声造影剂无法精准实现新生血管的靶向显影,本课题旨在用自组装抗VCAM-1纳米级微泡造影剂,对易损斑进行分子成像,为易损斑块的分子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HBPO-star-PEO/HBPO-star-PDMAEMA的自组装和声振乳化法得到纳米级微泡,与VCAM-1抗体结合后得到抗VCAM-1靶向超声造影剂。颈动脉外膜套环法制备的斑块兔25只,随机分成5组:A组自制抗VCAM-1靶向纳米超声微泡造影剂组,B组自制纳米超声微泡造影剂组,C组抗VCAM-1+Son oVue超声微泡造影剂组,D组SonoVue超声微泡造影剂组,E组生理盐水组。在超声造影模式下观察各个超声造影剂对颈动脉易损斑块显影的声像图特点。实验结束后处死兔,取斑块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VCAM-1表达情况。结果:E组生理盐水注入后超声造影图像前后无变化。C组、D组在管腔内到达时间及达峰时间早于A组、B组(P<0.05),但四组超声造影剂达峰后显影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斑块内显影A组到达时间及达峰时间早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斑块内显影强化程度,A组最强、B组次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与C组、D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抗VCAM-1纳米超声造影剂组斑块表面及内部见棕褐色染色,抗VCAM-1 SonoVue组斑块仅表面染色,斑块内部染色不明显,其他各组未见染色。结论:通过超支化聚合物HBPO-star-PEO/HBPO-star-PDMAEMA自组装制备的纳米级抗VCAM-1靶向超声造影剂能够对颈动脉易损斑块进行定性及分子影像水平的诊断,为今后临床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图[23]表[6]参[65]
李婕[7](2019)在《新型大分子超声造影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超声造影剂能有效提高图像对比度和器官显影度,在超声成像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超声造影剂是Sonovue,然而其溶解在生理盐水后形成的微米级气泡尺寸较大,对较细血管和肿瘤组织的造影成像有局限性;同时,Sonovue造影剂功能单一且难以实现功能化;此外,由于Sonovue造影剂的壳材料是磷脂小分子,所以其在体内的循环稳定性也较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合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聚合物,通过聚合物自组装以及声振空化法分别制备得到了两种不同功能的新颖超声造影剂,并分别对其超声造影效果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十六烷基胺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单体,通过氨基和环氧点击化学反应制备了一种含有长烷基链的新型交替共聚物P(OEG8-a-C16)。将P(OEG8-a-C16)作为壳材料,以六氟化硫(SF6)为内核气体,制备了一种阳离子超声造影剂微泡,体内外超声造影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造影效果,但稳定性较差。在P(OEG8-a-C16)壳材料中添加不同摩尔比的小分子表面活性剂Span60,进一步制备了P(OEG8-a-C16)-Span60微泡,并研究了Span60比例、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对微泡浓度和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层中Span60的比例为20%,超声功率为31%(580 W),超声时间为150 s时,得到的微泡浓度最高,可以达到9.0±0.41×108个/m L,平均粒径为2.32μm,满足临床上超声造影剂的基本要求。同时与Sonovue的体内外超声造影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OEG8-a-C16)-Span60微泡的体内外超声信号衰减速度都要慢于Sonovue,表明其具有较长的体内停留时间和稳定性。MTT测试表明该微泡的毒性较小,生物相容性较好。由于P(OEG8-a-C16)聚合物带有正电荷,将FITC标记的血管内皮粘附因子-1(VCAM-1)抗体通过静电吸附法负载在P(OEG8-a-C16)-Span60微泡表面制备了具有能靶向到炎症部位的荧光/靶向超声造影剂微泡,并探究了其靶向成像、超声/荧光双模式成像效果。VCAM-1抗体负载率约为3.6μg VCAM-1抗体/108个微泡。在兔颈动脉炎症斑块中的造影结果表明,负载了VCAM-1抗体的P(OEG8-a-C16)-Span60微泡对炎症斑块具有靶向性,相较于非靶向微泡在炎症部位聚集得更快,且造影强度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其可以用于炎症斑块的诊断。同时,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表明其亦能进行荧光活体成像,展示出多功能合一的特性。(2)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PEO臂长的两亲性超支化多臂共聚物HBPO-star-PEO,以其作为壳材料、SF6为内核气体制备了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微泡。实验发现随着PEO链的增长,微泡的稳定性逐渐增加,浓度也逐渐增加,10臂长的HBPO-star-PEO制备得到的微泡平均粒径为517.3 nm,SF6浓度为9.12μL/m L,微泡体外超声时间可达到30 min。兔耳缘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可在兔心脏内观察到造影剂的有效灌注,心脏显影效果十分显着。由于该造影剂微泡的尺寸较小,与微米级的Sonovue造影剂相比具有尺寸上的优势。通过尾静脉注射来研究了他们在荷瘤小鼠体内的超声造影效果,结果显示Sonovue造影剂不能在肿瘤部位造影,而通过HBPO-star-PEO制备得到的造影剂有少部分到达肿瘤部位。同时,在HBPO-star-PEO制备得到的造影剂中包覆了尼罗红荧光染料,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小动物活体成像研究其体内外荧光成像性能,结果显示其能有效地包覆荧光探针,同时还能实现小动物荧光活体成像。证明纳米级的HBPO-star-PEO超声造影剂在肿瘤超声成像和治疗中具有应用潜力。
汤阳,王文平[8](2015)在《超声分子成像在肝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超声分子成像能监测特定分子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分布及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对肝癌的早期诊断、精确定位及疗效监测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超声分子成像在肝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纪刚剑[9](2013)在《新型多功能型载药纳米超声造影剂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UCA)是一类能够显着增强医学超声检测信号的诊断药物,是一种含有高浓度微气泡的制剂。包裹气体的微泡制剂具有强烈的超声波散射性能,经静脉注射到达体内各器官微循环后,可使超声回波信号显着增强,组织、器官图像质量显着改善,从而大大提高超声诊断效果。UCA的出现显着提高了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一步拓展了超声诊断领域,使超声诊断由“平扫时代”进入“增强时代”,被誉为超声诊断领域的第三次革命。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某些诊断而言,它们将是帮助超声有效竞争MRI、CT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目前的超声造影剂主要包载为气体微泡,其一般为微米级别,为解决微米级超声造影剂只能进行肿瘤血管内成像或治疗及现存纳米级超声造影剂成像效果差、不能治疗的问题,本课题在微泡及纳米泡超声造影剂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肿瘤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 Cur)是从姜科植物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个具有β-二酮结构的多酚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血脂、保护肝肾功能、抑制血栓形成等广泛的药理作用,且毒性低,已经成为开发的热点。在本实验中故选择姜黄素作为实验的模型药物。首先选择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G-PCL,运用透析及溶剂挥发法进行纳米胶束的制备,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然后以抗肿瘤药姜黄素(CUR)为模型药物,具有液气相变性质(相变温度29℃)全氟戊烷perfluoropentane (PFP)为成像气体,制备得到载CUR纳米超声造影剂,运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体外显影和辐照实验对造影效果和药物定向释放进行研究,并对其体内外行为进行考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纳米胶束的合成:以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的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两亲性PEG-PCL为成膜材料,选用抗癌模型药物姜黄素CUR,运用透析法及溶剂挥发法来制备载药纳米胶束,建立了HPLC体外分析方法,以胶束粒径分布,溶液外观,载药量,包封率等为评价指标,进行了CUR胶束的制备方法选择及处方工艺优化。负染法透射电镜法观察胶束结构为球形的以疏水区为核,亲水区为壳的核壳结构,胶束粒径(64±1.52)nm,载药量为(8.5±0.15)%,包封率为(93.9±1.46)%2.CUR纳米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结构特点:用超声注入法制备得到粒径均匀的CUR载药纳米超声造影剂(室温下以纳米乳形式存在),工艺重现性好,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其平均粒径为400nm,光学显微镜观其37-℃孵育后纳米超声造影剂融合形成外观为圆形表面较黄的微泡,电子透射显微镜观其结构为中空的壳核结构,CUR载在疏水区。3.CUR纳米超声造影剂相关性质考察:以粒径为评价指标对纳米超声造影剂的温度敏感性,超声敏感性,稀释稳定性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CUR纳米超声造影剂的粒径能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纳米超声造影剂在超声下可合并成微泡,微泡在继续超声时可破裂快速释放药物,纳米泡在4℃保存短期内稳定性较好,稀释50倍后粒径不变不大,稀释后在37℃,pH-7.4PBS中孵育10mmin,载药纳米超声造影剂中CUR仅释放0.89%,说明稳定性很好。4.超声介导下的药物释放研究:精密称取相同体积的纳米超声造影剂,将其分别溶于盛有10ml PBS的烧杯中混匀,分为两组,第一组混匀后立放入恒温水浴超声池中进行超声处理;第二组用混匀后不经任何处理放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体外模拟超声的环境下的累积释药量达到90.04%,远高于对照组未经任何超声处理的聚合物纳米超声造影剂,超声控制药物释放效果明显。5.CUR纳米超声造影剂成像实验:在体外进行超声造影实验,设置空白脱气水组及造影剂组,通过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L9-3型探头,MI=0.6,Depth3.5cm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聚合物纳米超声造影剂组具有很好的显影效果,内部呈实性性回声,回声光点细小、均匀,后方回声无明显衰减,且持续时间比较长,而脱气水组则无明显回声强度,在图谱中也无任何回声光点。在动物体内实验中UCA给药剂量为0.01ml/kg,通过尾静脉给药之后,调整相关指数进行肝脏超声造影,记录图像数据至造影图像廓清为止,在造影剂注射后即刻未见肝实质明显增强,30mmin后肝实质开始逐渐增强,于注射后约50mmin增强达高峰,肝实质增强显影可持续3h左右。6.CUR纳米超声造影剂荷瘤鼠药效学实验:建立了小鼠右侧腋窝皮下接种是S180荷瘤小鼠模型,对CUR纳米超声造影剂静脉注射后荷瘤小鼠药效学进行了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瘤重有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瘤重明显小于其他各实验组,药效显着,超声组与未超声组间也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抑瘤率分别为71.3%,53.0%。超声更有助于CUR发挥药效。证明CUR纳米超声造影剂由于ERP效应而产生被动靶向性且在超声下能快速释药进入肿瘤细胞内发挥药效。研究结果证明,本研究制备的CUR-PEG-PCL高分子聚合物纳米超声造影剂具有良好的显影效果,同时初步实现了药物的控制释放,在荷瘤鼠体内有很好的肿瘤靶向性,且能在超声下发挥更好的药效。
王翔[10](2013)在《治疗超声联合耦连载MTX纳米粒微泡促药物跨血脑屏障转运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也正是由于其本身结构功能的特点, BBB阻碍了许多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的进入,无论是口服还是经血管给药,药物都很难通过BBB从而进入脑组织,无法在脑组织内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实现其治疗作用,影响治疗效果。研究表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的疗效主要是取决于血脑屏障对该药物的通透性。直接脑室穿刺给药有创伤性且容易伴发感染,限制了其应用;而对药物进行相关或一定修饰、改变分子量大小和电荷,针对葡萄糖、氨基酸、肽类等通过BBB的特殊载体,因给药效率低,目前还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如何无创、可逆、靶向地开放BBB,使治疗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在脑区达到药物有效治疗浓度是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超声联合微泡辐照脑组织,已证实可以实现可逆、无创性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其开放血脑屏障的机制可能与空化效应有关。目前,应用超声波联合新型造影剂微泡进行药物跨BBB转运也为超声治疗开创了新的平台,超声微泡造影剂可用作药物运载体,将药物包载于造影剂微泡中防止药物在体循环中降解失活,结合超声靶向微泡击破(ultra-sound targetedmicrobubble destroy,UTMD)技术,可以选择性的将药物在目的区域释放。利用该方法,一方面增加了药物的局部作用浓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实现在减少全身性副作用的同时提高药物疗效。“脂氟显”是我科自行研制并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脂膜超声造影剂,经过前期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证实,无论是在诊断还是在治疗领域,均取得良好的应用研究结果。但载药量较低也成为我们将应用“脂氟显”于治疗领域的一个障碍,同时回顾目前载药物或载基因超声造影剂的相关研究,超声造影剂作为药物或基因载体均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方面,造影剂微泡外壳为较薄的脂膜或蛋白膜,在膜上能携带的药物量及基因量均有限,通过透射电镜对“脂氟显”进行检测也证实其外壳由非常薄的膜构成;另一方面,造影剂微泡中心为惰性气体所占据,这就更减少了造影剂微泡携带药物及基因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超声造影剂微泡的载药量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纳米微粒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新型药物载体,其载药的有效性及其控制释放药物能力在大量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尤其是脂质体载药纳米粒,由双层脂膜中心包裹水性核构成,其脂膜上具有携带亲脂性药物及两亲性药物,而中心部的液性部分亦可携带亲水性药物,因此其携载药物的种类较造影剂微泡更广泛。同时,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能降低药物的给药剂量,减轻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载药脂质体能使药物在肿瘤部位聚集达到单纯应用药物的50100倍。但要达到不同部位靶向释放,则需要不同修饰方法进行脂质体的制备。若脂质体能在超声波作用下实现目的治疗区的靶向释放则可减少制备工艺上的烦琐过程,然而,由于脂质体的核心为液态物质,经注射入血液后并不能与超声波产生协同作用的效果,因此超声亦无法对纳米粒实现实时的监测,对于其是否到达目的治疗区亦无从掌握。基于上述“脂氟显”及载药纳米粒的相关特点及其不足,本研究拟在现有制备“脂氟显”的基础上,于其表面耦连上载药脂质体纳米粒,由于脂质体纳米粒粒径较小,造影剂微泡耦连上纳米粒后,其粒径的总体变化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即超声造影剂微泡在超声波声场中的相关物理特性不会发生改变,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造影剂微泡载药量低的缺陷,同时利用超声波能有效击破微泡从而在特定部位释放微泡膜上耦连的载药纳米粒,实现脂质体纳米粒在超声辐照场中靶向释放药物的的效果。聚乙二醇(PEG)是脂质体制备中较常用的修饰材料,脂质体中引入PEG后可有效地降低调理素对脂质体纳米粒的亲和性,减少肝脏巨噬细胞对载药脂质体纳米粒的吞噬作用,从而延长脂质体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同时,无论是脂质体纳米粒还是造影剂微泡在引入PEG后均能为各自的膜构成上提供有效的空间构架,在此基础上仅对PEG进行一定的修饰即可实现脂质体纳米粒与造影剂微泡的耦连,从而实现本研究中制备新型超声造影剂的设想。由于血脑屏障的作用,化疗药物不易渗入脑膜、眼眶等“盲区”,这些部位的残留白血病细胞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 CNSL)复发的主要根源。目前,颅脑放疗、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和大剂量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化疗是预防CNSL复发的主要措施,但放疗的后期副作用明显,对内分泌、神经系统均有毒性作用;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具有创伤性,且易引发感染;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是目前较为有效的CNSL预防方法之一,但亦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同时还可以导致远期的精神毒性。为此,如何使MTX在脑组织病灶内达到有效浓度,并降低其毒副作用,是治疗和预防CNSL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目的是在前期制备“脂氟显”造影剂的基础上,制备高效载药的载MTX纳米粒,利用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将载药纳米粒与脂质微泡耦连,制得耦连载MTX纳米粒的新型载药造影剂,并观察其安全性及在超声辐照场中体外释放药物的效果;同时探讨治疗超声联合耦连载MTX纳米粒造影剂促药物跨大鼠血脑屏障转运的能力,并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探索一种无创、安全的新方法。方法及路线1.在“脂氟显”制备工艺基础上,制备生物素化“脂氟显”超声造影:将一定比例生物素化磷脂加入原“脂氟显”脂质配方中,适当改变磷脂配比,以库尔特粒度计数仪对制备的造影剂进行粒径分布及浓度进行测定。2.在“脂氟显”制备工艺基础上,制备生物素化载MTX脂质纳米粒:利用二次冷冻干燥法及机械振荡法制备生物素化载MTX的脂质纳米粒,应用柱层析法实现载药纳米粒与游离药物的分离,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载药纳米粒进行包封率测定,应用Zetasizer3000对纳米粒进行粒径分布测定,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及粒径分布观察与测量。3.生物素化“脂氟显”造影剂与载MTX脂质纳米粒的耦连:制备不同含量生物素化的“脂氟显”造影剂及载MTX脂质纳米粒,利用亲和素-生物素连接体系对两者进行耦连,以漂洗-离心法分离未结合的纳米粒,最终得到耦连载药纳米粒的超声造影剂,应用Coulter Counter对耦连载药纳米粒超声造影剂进行粒径测定;利用制备的造影剂对大鼠肝脏进行造影检查,以了解其增强显像效果;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耦连载药纳米粒造影剂MTX携带量。4.耦连载MTX脂质纳米粒微泡体外对肿瘤细胞抑制效果及机制研究:以一定功率治疗超声仪,辐照加入耦连载MTX脂质纳米粒微泡后的肿瘤细胞悬液,应用MTT法及凋亡检测手段测量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并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超声与微泡联合作用后细胞形态变化,以初步了解其作用机制。5.超声联合微泡开放大鼠血脑屏障的实验研究:应用治疗超声仪联合微泡辐照大鼠颅脑,选择不同参数,包括功率、辐照时间、占空比、微泡用量等,以伊文思蓝(Evans-blue, EB)示踪实验评价大鼠BBB开放情况,筛选出最佳辐照参数,并评价其安全性及可逆性。6.超声联合载药微泡促MTX跨大鼠血脑屏障转运的实验研究:分为四组:(1)超声+载药微泡组;(2)超声+微泡+药物组;(3)载药微泡组;(4)药物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脑组织MTX浓度,并通过硝酸镧示踪实验对其机制进行初探。7.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建立:原代培养BALB/c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将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microvasular endothelial cell,BMVEC)与星形胶质细胞分别接种于transwell小室多孔滤膜的两面进行共培养,通过跨膜电阻测量,通透性测试,免疫组化ZO-1检测,透射电镜检查评价其形态学及限制通透功能。结果及结论1.应用冻干技术可以成功制备生物素化超声造影剂,利用二次冻干技术可以实现载甲氨蝶呤脂质纳米粒的制备,该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相对简单。2.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可以有效实现载药纳米粒与游离药物的分离。3.亲和素-生物素连接体系可以实现脂质微泡与载药纳米粒的耦连,此法值得的载药造影剂粒径符合静脉注射要求,有较高载药量,载药量约(4.91±0.51) mg/ml。4.超声联合耦连载MTX纳米粒微泡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与其在细胞表面形成孔洞有关。5.采用MetronAP-170超声波治疗仪,探头频率1MHz,输出功率2.0W/cm2、占空比20%、辐照时间5min、造影剂剂量0.5ml/kg,可以安全可逆的开放大鼠血脑屏障。6.采用上述参数,超声联合载药微泡可以明显增加MTX跨大鼠血脑屏障转运,与其余三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机制可能与造影剂微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的空化作用,引起了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开放有关。7.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模型,在形态学,通透性及屏障性方面具备了BBB的基本特征,可用于药物跨血脑屏障转运的研究。
二、超声造影剂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造影剂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两亲性壳聚糖-聚乳酸纳米泡的制备及超声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壳聚糖-聚乳酸接枝共聚物(CS-co-PLLA)的合成和表征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壳聚糖-聚乳酸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纯化 |
1.3 壳聚糖-聚乳酸接枝共聚物的表征 |
1.4 结果与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部分 纳米泡的制备及行为表征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纳米泡的制备 |
1.3 纳米泡的行为表征 |
1.4 结果与讨论 |
1.5 小结 |
第三部分 纳米泡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及体内外成像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纳米泡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1.3 纳米泡的体内外成像 |
1.4 结果与讨论 |
1.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应用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载Fe3O4壳聚糖纳米微泡的制备及用于US/MR双模态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载Fe_3O_4壳聚糖纳米微泡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及分析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载Fe_3O_4壳聚糖纳米微泡体外显像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及分析 |
3 小结 |
第三部分 载Fe_3O_4壳聚糖纳米微泡体内显像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及分析 |
3 小结 |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3)纳米级AMH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对大鼠移植卵巢靶向显影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纳米级AMH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AMH靶向纳米泡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体外靶向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AMH靶向纳米微泡对大鼠移植卵巢的体内超声分子影像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4)微纳气泡界面脂质分子自组装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纳气泡与超声诊疗 |
1.1.1 微纳气泡的声学响应 |
1.1.2 微纳气泡的诊疗应用 |
1.1.2.1 疾病超声影像增强诊断应用 |
1.1.2.2 疾病超声微气泡治疗应用 |
1.1.2.3 诊疗一体化应用 |
1.1.3 微纳气泡的制备方法 |
1.1.4 存在的限制与挑战 |
1.2 自由微纳气泡 |
1.2.1 自由微纳气泡的性能与应用 |
1.2.2 体相纳米气泡 |
1.2.3 自由纳米气泡的关键问题 |
1.3 基于气泡界面的自组装技术 |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4.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往复压差法制备自由纳米气泡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步骤与方法 |
2.3.1 往复压差法制备体相纳米气泡 |
2.3.2 基于往复压差法的机械化制备装置的构建 |
2.3.3 纳米气泡的表征 |
2.3.4 光学显微镜实时监控气泡变化 |
2.3.5 全反射红外光谱检测 |
2.4 实验结果 |
2.4.1 纳米气泡的表征 |
2.4.2 纳米气泡形成的影响因素 |
2.4.3 纳米气泡浓度的调控 |
2.4.4 纳米气泡的稳定性 |
2.4.5 微气泡到纳米气泡的监测 |
2.4.6 红外光谱检测水中氢键变化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由纳米气泡的形成、破裂及稳定机理探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步骤与方法 |
3.3.1 纳米气泡、液滴和颗粒的制备 |
3.3.2 纳米气泡的表征 |
3.3.3 暗场显微镜成像 |
3.3.4 纳米气泡的光学散射计算 |
3.3.5 羟基自由基检测 |
3.3.6 体外超声成像评价 |
3.3.7 基于图像的纳米气泡的运动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含不同气体的纳米气泡表征 |
3.4.2 纳米气泡的光散射 |
3.4.3 微气泡到纳米气泡的动态演变 |
3.4.4 不同气体的微气泡收缩动力学 |
3.4.5 不同气体的纳米气泡运动分析 |
3.4.6 纳米气泡的破裂和自由基产生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由气泡界面磷脂分子自组装制备包膜气泡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步骤与方法 |
4.3.1 磷脂包膜气泡的制备 |
4.3.2 磷脂包膜气泡的理化表征 |
4.3.3 自由气泡界面磷脂分子自组装机理探究 |
4.3.4 体外超声成像评价 |
4.3.5 体内超声成像评价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自组装磷脂包膜气泡的设计,制备和表征 |
4.4.2 升温诱导的磷脂自组装聚集结构变化 |
4.4.3 磷脂分子在自由气泡界面的自组装 |
4.4.4 降温诱导的气泡磷脂壳层的相转变 |
4.4.5 自由气泡界面磷脂分子自组装制备包膜气泡机理 |
4.4.6 磷脂包膜气泡尺寸的调控及机理 |
4.4.7 体外超声成像 |
4.4.8 体内超声成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磷脂包覆氙气纳米气泡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步骤与方法 |
5.3.1 氙气纳米气泡的制备 |
5.3.2 氙气纳米气泡的表征 |
5.3.3 氙气含量的测定 |
5.3.4 氙气纳米气泡对PC12 细胞缺糖缺氧的保护作用 |
5.3.5 氙气纳米气泡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氙气纳米气泡的制备与表征 |
5.4.2 氙气的包覆量和体外稳定性 |
5.4.3 对缺糖缺氧PC12 细胞的保护 |
5.4.4 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5.4.5 对脑血液再通的影响 |
5.4.6 氙气纳米气泡的分布 |
5.4.7 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5)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及其造影剂 |
1.1.1 超声成像及其造影剂 |
1.1.2 磁共振成像及其造影剂 |
1.2 超声双/多模态造影剂 |
1.2.1 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 |
1.2.2 超声-CT双模态造影剂 |
1.2.3 超声-荧光成像双模态造影剂 |
1.2.4 三模态造影剂 |
1.3 壳聚糖造影剂的制备方法 |
1.3.1 乳化法 |
1.3.2 层层自组装法 |
1.3.3 雾化法 |
1.3.4 微流控法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1 红外光谱 |
2.3.2 扫描电镜 |
2.3.3 激光粒径分析仪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壳聚糖空白微球的交联反应 |
2.4.2 壳聚糖浓度对壳聚糖空白微球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
2.4.3 搅拌速度对壳聚糖空白微球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
2.4.4 壳聚糖溶液/液体石蜡的配比对壳聚糖空白微球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与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3.3.2 X射线衍射(XRD) |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3.4 激光粒径分析仪 |
3.3.5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
3.3.6 同步热分析仪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定性分析 |
3.4.2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定量分析 |
3.4.3 四氧化三铁/全氟戊烷的配比对壳聚糖超声-磁共振造影剂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 |
4.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3.1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稳定性测试 |
4.3.2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细胞毒性测试 |
4.3.3 血液相容性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稳定性研究 |
4.4.2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细胞毒性研究 |
4.4.3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成像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2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 |
5.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5.3.1 超声成像测试 |
5.3.2 磁共振成像测试 |
5.3.3 超声和磁共振联合成像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超声成像研究 |
5.4.2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
5.4.3 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超声和磁共振联合成像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自制靶向超声造影剂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引言 |
第1章 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建立 |
1.1 引言 |
1.2 材料 |
1.3 方法 |
1.4 结果 |
1.5 讨论 |
1.6 结论 |
第2章 功能型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制备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3 方法 |
2.4 结果 |
2.5 讨论 |
2.6 结论 |
第3章 抗VCAM-1造影剂检测颈动脉易损斑块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3 方法 |
3.4 结果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后记或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新型大分子超声造影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声造影剂简介 |
1.1.1 超声成像技术 |
1.1.2 超声造影剂的发展、分类 |
1.1.3 纳米级超声造影剂 |
1.1.4 多功能超声造影剂分类及应用 |
1.2 超支化聚合物的自组装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1.2.1 超支化聚合物的自组装 |
1.2.2 超支化聚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1.3 交替共聚物的自组装及其应用 |
1.3.1 交替共聚物的自组装 |
1.3.2 交替共聚物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基于长烷基链交替共聚物的多功能超声造影剂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P(OEG_8-a-C_(16))的合成及超声造影剂的制备 |
2.3.1 P(OEG_8-a-C_(16))的合成 |
2.3.2 超声造影剂微泡的制备 |
2.3.3 负载VCAM-1抗体的靶向微泡的制备 |
2.4 细胞实验 |
2.4.1 细胞培养 |
2.4.2 MTT法测试交替共聚物的细胞毒性 |
2.5 体内外超声造影测试 |
2.5.1 体外超声成像测试 |
2.5.2 体内超声造影测试 |
2.5.3 靶向超声造影剂的体内造影成像测试 |
2.6 体内肿瘤组织荧光成像实验 |
2.6.1 实验动物 |
2.6.2 结肠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
2.6.3 肿瘤组织荧光成像 |
2.7 其它测试与表征 |
2.8 结果与讨论 |
2.8.1 P(OEG_8-a-C_(16))微泡的各项表征 |
2.8.2 P(OEG_8-a-C_(16))-Span60 微泡的形貌等各项表征 |
2.8.3 P(OEG_8-a-C_(16))-Span60 荧光/靶向微泡各项性能表征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超支化聚醚的纳米级超声造影剂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HBPO-star-PEO的合成及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微泡的制备 |
3.4 体内外超声成像测试 |
3.5 体内肿瘤组织荧光成像实验 |
3.6 其它测试及表征 |
3.7 结果与讨论 |
3.7.1 EHO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
3.7.2 不同臂长HBPO-star-PEO的合成及表征 |
3.7.3 不同臂长的HBPO-star-PEO制备的超声造影剂的体外造影性能表征 |
3.7.4 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形貌、粒径等表征 |
3.7.5 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微泡的体外体内造影效果评价 |
3.7.6 GC-MS定性定量测定微泡中SF_6气体浓度 |
3.7.7 纳米级超声造影剂肿瘤组织超声成像效果评价 |
3.7.8 纳米级微泡在肿瘤组织超声/荧光双模式成像效果评价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超声分子成像在肝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于HCC分子成像的超声造影剂及其应用 |
1.1微米级超声造影剂及其应用 |
1.2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及其应用 |
1.3相变超声造影剂及其应用 |
2HCC的多模态超声分子成像研究进展 |
3超声分子成像在HCC治疗中的应用 |
(9)新型多功能型载药纳米超声造影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声造影剂概述 |
1.2 姜黄素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方法与结果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相变型液态氟碳纳米造影剂制备及相关性质考察 |
3.1 仪器和试剂 |
3.2 方法和结果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造影成像实验研究 |
第一节 体外造影实验 |
第二节 动物体内造影实验 |
第五章 姜黄素纳米超声造影剂药效学研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2 试剂与耗材 |
5.3 方法与结果 |
5.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小结 |
6.2 创新点 |
6.3 主要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附录 |
致谢 |
(10)治疗超声联合耦连载MTX纳米粒微泡促药物跨血脑屏障转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耦连载 MTX 纳米粒脂质微泡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
2.1 前言 |
2.2 耦连载 MTX 纳米粒脂质微泡的制备与评价 |
2.3 耦连载 MTX 纳米粒脂质微泡体外释药及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研究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治疗超声联合耦连载 MTX 纳米粒微泡促药物跨大鼠血脑屏障转运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治疗超声联合载药微泡开放大鼠血脑屏障的条件优选 |
3.3 治疗超声联合载药微泡开放大鼠血脑屏障可恢复性的实验研究 |
3.4 治疗超声联合载药微泡促 MTX 跨大鼠血脑屏障转运的研究 |
3.5 治疗超声联合载药微泡促 MTX 跨大鼠血脑屏障转运的机理初探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建立 |
4.1 前言 |
4.2 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
4.3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 |
4.4 讨论 |
4.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超声造影剂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两亲性壳聚糖-聚乳酸纳米泡的制备及超声成像研究[D]. 王慧丽. 湖北科技学院, 2021(07)
- [2]载Fe3O4壳聚糖纳米微泡的制备及用于US/MR双模态显像研究[D]. 李小娟.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3]纳米级AMH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对大鼠移植卵巢靶向显影的初步研究[D]. 张姗.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
- [4]微纳气泡界面脂质分子自组装及应用研究[D]. 金娟. 东南大学, 2020(01)
- [5]壳聚糖超声—磁共振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邓惠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自制靶向超声造影剂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D]. 王琮.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7]新型大分子超声造影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婕.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7)
- [8]超声分子成像在肝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J]. 汤阳,王文平. 肿瘤影像学, 2015(02)
- [9]新型多功能型载药纳米超声造影剂的研制[D]. 纪刚剑.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10]治疗超声联合耦连载MTX纳米粒微泡促药物跨血脑屏障转运的实验研究[D]. 王翔. 第三军医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