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标及本解“拖欠”之痛(论文文献综述)
冯正强[1](2018)在《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何谓友善”这一根本问题,本项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展开深入细致探讨,以逐步廓清“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思想内涵和丰富践行路径,进一步拓宽人们理解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视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入脑入心,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动自觉。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反思,主要从概念反思、理论溯源、传统底蕴及其当代彰显等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本项研究不仅从日常层面、美德层面、至善层面、制度层面等维度对友善概念进行了反思,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体系维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友善价值观与其他核心价值观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本项研究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进行了理论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思想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友善价值观蕴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主要领导人也从中国实际出发,为友善价值观的“核心”之路做好了铺垫。再次,本项研究还从中西方传统哲学、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出发,对友善价值观的中西传统文化底蕴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本项研究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重点论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问题,我们认为,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从根本上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密切结合起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维度全面、系统、深入地展开对这一关键问题的探讨,力图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构建起一条立体路径,密织起一道友善之网。特别是在经济层面、生态层面,本文主要从经济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维度出发,探讨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在人们的经济生活、生态保护方面的多元抓手,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培育践行友善价值观也应成为一种伦理自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唯有依靠良知与理性,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友善价值观才能真正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的精神灯塔,引领我们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岳丽[2](2018)在《彭英甲与清末甘肃新政(1906-1911年)》文中提出彭英甲,晚清官员,字铁函,号炳东,奉天府承德县(今沈阳)人,1906-1911年在甘任职。任职期间,他积极推行农工、商矿、文教、市政等新政政策。农业方面,筹设督垦总局、开设农业试验场,促进了甘省农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工业方面,发挥资源优势,开办劝工厂、洋蜡胰子厂、织呢局,促进了甘省机器工业的发展。商业方面,筹设商品陈列所、开设商会,促进了甘省商业发展。矿业方面,采用官商合办形式开设官铁厂、窑街官金铜厂,客观上促进了甘省经济发展。文教方面,创办官报书局、石印书局,刊印《甘肃官报》、中外书籍等,开化社会风气;开办农业、织呢学堂,开启甘省职业教育之门,促进了甘省教育的近代化。市政建设方面,修建黄河铁桥,促进兰州路政建设,加强了兰州与外界联系;改办巡警,推动警政建设,改善甘省治安状况;开设医馆,发放戒烟药丸,改善了甘省医疗卫生状况。彭英甲是晚清甘肃新政的主要执行者,其采取的农工商矿各措施,有效地推动了新政在甘省的施行。开办的各厂矿、学堂虽因辛亥革命而中断,但不可否认彭英甲在甘省新政期间推行的各项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甘省农工商矿各业发展,开化了社会风气,促进了甘肃近代化。
王姣姣[3](2013)在《“增税”与“节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筵席捐探析(1928-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京国民政府曾开征了不少以近代工商税种为主的捐税,这些税种后来多发展为现代税制中的常税,其中不乏地方小税种。然而在捐税史领域,学界对小税种的探讨并不多,本文选取南京国民政府的筵席捐为研究对象,综合考察筵席捐在政策文本、征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本文循着税制变迁史的思路,分别从筵席捐征税背景分析、税制立法演进、征税具体实践与税务行政、民间认知与反应等方面来划分文章结构。自民国以来,为宣扬抑制奢侈消费、重塑节俭风尚,节约消费运动成为政府征收筵席捐以弥补补财政的一项道德资源。也正因为如此,其在全国废捐运动中才得以幸存。在1928-1949间,各地假节约消费之名纷纷开征筵席奢侈税,筵席捐被政府与舆论共同塑造为兼备“增税”与“节食”双重目标的政策性奢侈消费行为税。随后,得益于国民政府时期中央与地方三级财政收支的确立,筵席捐税制立法演进是成功的,它实现了由由临时税向地方常设自治税的近代转型,展示了在中央与地方财权转移关系中的地方税制侧影。在征税中,各地政府加大了对筵席捐收的控制,如设置征税机关、配置税务人员、废除传统包税制、加强税务行政、简化稽征方式。随着饮食消费的持续繁荣,筵席捐在地方税政中的地位和作用趋于增强。然而,政府开征筵席捐的财税利益诉求受到节约消费的道德观约束,在道德与利益的巨大张力下,政府、商界、消费者、社会舆论界之间的义利之争始终影响着筵席捐的税制与征税实践,筵席捐的政策文本与征税实践产生了背离。在税制目标上,政府施政明显与最初节约消费的道德目标渐行渐远,脱离了舆论主流之掌控。在税权分配上,因中央与地方存在矛盾,地方主义利益保护侵蚀了中央税制规划力与政府征税公信力,特权者寻租、抗税使筵席捐日益沦为满足地方增税利益的工具。同时在征税中,政府过于干预市场准则与秩序,引起商家在道德约束与利益分配上的错位,官商之间争斗不断。另外,征税对公私筵宴消费主体无明晰定位,对奢侈饮食与一般民食消费无判别标准,导致体制内的特权者寄生消费与在野的草根消费群避税之现象并存。种种征税不公正现象说明作为公共道德守卫人的政府过于关注税政利益,而忽视道德标尺,与代表道德监督主体的公共舆论及民众意志格格不入,政府陷入了道德孤立,官、商、民之间的道德制约机制与利益对话平台始终未被真正建立起来。
耿晶[4](2012)在《道心惟微 ——王时敏遗民生涯考释》文中研究表明在明清美术史上,清初“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晕与王原祁一直被奉为画坛正统。清盛大士《溪由卧游录》说:“国初画家首推四王,吾娄东得其三,虞山居其一。”直至清末海派大家吴昌硕犹称:“我愿学者宗四王,譬之饮者,如同对醇酒。”对于四王之首王时敏,画家只是他多元角色中的一个。他是画苑领袖,也是书法家、诗人、收藏家。王时敏的一生,与明末清初政治、学术、宗教、艺术的潮流和重要事件无不密切相关,通过他深入具体的历史,不仅能更好地阐明艺术史的细节和深层结构,而且有助于我们解读明清之际这一特殊历史情境中士人的精神特质。笔者因撰写《清史·文苑传》之《王时敏传》及年表长编,在近几年蓃罗爬梳相关资料的过程之中,王时敏的出处行藏逐渐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尽管王时敏有着多重身份与角色的转换,但其中一个特殊角色不仅自弱冠之后终其一生,而且几乎无人所知,那就是“居士”。在明清朝祚更迭,天崩地坼的大变局之中,王时敏用居士这一身份来安顿身心,去化解自己面临的个体生存困境与生命困境。他的信仰生活与晚明以来遗民士人群体的文化选择与价值立场有着直接的关联,他的心路历程与同时代江南士人的普遍心态同构。以佛教信仰为线索,以日用常行为素材,考察王时敏的生平行实与思想,将他的佛教生涯与理念置于明末清初的社会背景以及学术背景之中,我们发现:习见中儒者入世与佛教出世的所谓“矛盾”,只是出于知识者以“分别”权衡“智慧”、非此即彼的选择立场。在明清之际这一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王时敏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具备范例意义的个案。他以居士身份为标识的遗民生涯,不独为明清之际士人的现实活动做出了直观的展示,而且深刻地折射出这一历史时段江南士人群体的心态内容,为我们构筑了一幅颇有典型意味的精神图像。由是,王时敏便获得了超越个体生命的普泛性意义。
彭贺超[5](2012)在《清末新军会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军事演习的产生是近代西方军事变革过程中军队编制、武器及战术训练等日益完善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受西方军事冲击之影响,晚清陆军经历了军事技术到军事制度的变革。清末十年新政之军制改革成效最着,清政府铸造之新式陆军为清末陆军军事训练革新提供了新载体。会操是清末新军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实为中国陆军军事演习之滥觞。目前学界对新军会操这一课题研究尚处于薄弱环节,本文以清末新军会操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制度史、现代化等多视角动态考察晚清军事转型语境下新军会操之内涵与外延。17世纪至19世纪末,西方军事变革浪潮催生了军事演习并使之制度化;同时期,中国旧式陆军在西学东渐背景下经历了军事技术到军事制度的缓慢变革。甲午战前,八旗、绿营或防、练军武器装备西化并未引发军事训练的实质变革。甲午战后,新建陆军、自强军及湖北护军等新式军队试练成军,其内部机制的现代化特征彰显了军事训练革新之必要,袁世凯、张之洞开始将军事对抗演习引入新军军事训练实践过程。清末新式陆军普练,从广度和深度上推动中国陆军早期现代化进程。清政府效仿西方、日本陆军军事演习筹办新军会操,北洋六镇及奉天、江苏等省新军陆续开展训练性会操或校阅性会操,使之成为新军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清末新军大会操发轫于河间会操(1905年),继之筹办彰德会操(1906年),这是集校阅性和训练性为一体的大型诸兵种军事演习。1907—-1911年间,除太湖秋操(1908年)、永平秋操(1911年)因爆发革命中断外,其余三年停办大会操。大会操筹备、实施过程中形塑而成新军大会操制度。中央练兵处(后为陆军部、军谘府)和地方督练公所是筹办大会操的军事领导机构。大会操筹备阶段,练兵处(后为陆军部、军谘府)负责新军编制、颁发大会操条令、设立大会操导演机构等;会同督练公所勘测和规划操地、动员新军等。大会操实施阶段,阅兵处是新军会操的总导演机构,阅兵大臣全权负责大会操事宜;新军大会操实施程序包括诸兵种会操和阅兵式两部分。清末新军会操体现了中国陆军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截面,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察。新军会操呈现出晚清军事转型期的多样化特征。新军大会操是高度综合的大型军事演习,受制于清末财政、政治及革命因素而一度中辍。新军会操作为军事训练的新举措和新思路,提升和改善了新军建设成就。新军大会操制度奠定了中国陆军军事演习之基,影响深远。
李道永[6](2012)在《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在社会金融生活中扮演着“准法律”的角色并在维护社会金融秩序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全貌,而且还可为当今社会规治民间借贷乱象提供历史参考。民间借贷习惯是关于民间借贷的习俗、惯例。认识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的内容构成,需首先对这一时期民间借贷有一大致了解。本文正文开始即从负债率、负债额、借贷来源、借贷用途等四方面阐述了民国时期民间借贷概况。对民国时期民间借贷概况作了介绍后,本文描述和分析了民间借贷习惯的内容构成。民间借贷习惯的内容可分为四部分,即私人借贷、典当借贷、合会借贷、预卖(买)及赊借。其中,私人借贷的内容包括金钱借贷和实物借贷;典当借贷包括不动产典当、动产典当与典妻;合会借贷包括融资性合会、储蓄性合会、保险性合会、慈善性合会。在借鉴“法”的生成机制模式下,民间借贷习惯的生成机制可具体化为生成的原因、进路和资源。原因主要体现为利益、道义、政治和风土人情等。进路主要体现为借贷主体间的博弈,既包括债权人内部的博弈、债务人内部的博弈,也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间的博弈。其中,债权人内部的博弈可用智猪博弈模型来分析,债务人内部的博弈可以用囚徒博弈模型来解释,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博弈可以用鹰鸽博弈模型来说明。民间借贷契约是生成民间借贷习惯的主要资源,借贷契约的扩散使得具有双边效力的契约条款逐渐转化为具有多边效力的民间借贷习惯。民间借贷习惯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市场调整机制和社会规制机制。市场调整机制可细化为民间借贷习惯的自治调整机制、互治调整机制和他治调整机制;社会规制机制可细分为以信用为媒介的惩罚机制、以地位为媒介的压制机制和以关系为媒介的笼络机制。由于诸多机制的共同作用,使得民间借贷习惯的效用得以发挥,减少了借贷纠纷的发生。随着历史的发展,民国时期的民间借贷习惯逐渐演化为现今社会中的多种借贷习惯。习惯从属于文化,借鉴文化的演化机制,可将民间借贷习惯的演化机制分为濡化机制与播化机制。在演化的当代形态方面,本文重点考察了一则借贷纠纷中所显现出来的习惯和借贷市场内的借贷习惯,通过对它们与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的比较研究,本文确证了现今通行的借贷习惯是源自于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的判断。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主要呈现出三个总体特征:植根于民国时期的农村社会,民间借贷习惯主要呈现出利益、道义和政治相互交织的图景;在民间借贷习惯的生成、运作和演化过程中,其与借贷契约是紧密交融在一起的;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是借贷双方相互博弈而成,从而民间借贷习惯展现出了“近代民法”的特点。
郭静[7](2012)在《清末新军后勤体制研究(1895-1911)》文中提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事后勤在中外战争中历来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论是在军队的生存与发展,还是在实现克敌制胜上,军事后勤都起到了重要的物质保证作用。所以,对于军事后勤体制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清朝末年,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经历着剧大的变革,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清政府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化军队——新式陆军。同时,中国的军事后勤体制也开始走向近代化,建立了近代化的后勤体制,这在中国军事后勤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清末新军的军事后勤体制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后勤组织指挥体制和后勤保障体制的建立发展,以期对这一时期的后勤体制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清末新军后勤体制的研究对于我国现代军事后勤体制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写作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章中,首先对中国古代军事后勤思想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其次对于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的改变进行了论述,正是思想上的改变,才推动了清末军事后勤体制近代化的变革。第二章则是本文的重要内容,具体对清末新军的后勤体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首先是后勤的组织指挥体制,从旧军入手,将新军从中央到地方部队的管理制度,后勤人员的职责章程,其在组织体制上的近代化表现进行了分析论述。其次,利用大量的史料对于后勤保障体制的具体内容,如粮饷问题、军械问题、运输通讯问题、医疗卫生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深入分析。再次,对于专业后勤人才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主要进行比较研究和实例分析,通过考察当时西方各强国的后勤体制,并加以比较研究,发现新军后勤体制的缺点与不足。并以实际案例进行微观分析,证明清末新军的后勤体制改革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且在增强军队战斗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结语中,通过军事后勤体制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来探讨军事后勤体制改革的成败得失,并证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新军后勤体制的建设与发展。
王天慧[8](2011)在《横光利一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作品《头与腹》的问世为标志,1924年横光利一(1898—1947)及其所开创的“新感觉派”正式登上了日本文坛。那以后在为期3年左右的时间里,这一流派成为对当时文坛上影响最大的存在。可以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最令众多读者喜爱的小说家便是横光利一。在近30年的创作历程中,他先后参与创刊杂志《塔》、《街》和以“新感觉派”文学创作为宗旨的《文艺时代》杂志,完成了《太阳》、《苍蝇》、《春天乘着马车来》、《上海》、《寝园》、《旅愁》等主要作品。在当时对西方文学进行译介的日本文学界,横光以充满创造精神的文本,成为现代主义文学史上的第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小说家。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也代表了一个时代。横光利一的“新感觉派”小说,是近代文学解体期的产物,弥补了1920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日本现代文学的孱弱。小说语言的新颖独到、内容表现的多样化、文本所充溢的主观世界的感觉和变化,都是横光文学的最大个性所在。尽管对震后都市重建过程中人的存在价值等问题仅进行了自我理念上的解体与分裂,没有更加深入地探究到社会意识的层面,但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近代机械文明和都市生活的性格。横光借助西方文学理念和表现技巧,完成了现代小说日本化的基本模式。这种文学创作精神,不仅引领着战前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潮流,同样影响了战后出现的以西方文学理念来描写和表现日本的不止一代的小说家。以横光文学为核心的日本“新感觉派”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直接作用和明显效果,便是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坛上的同名文学流派“新感觉派”的诞生。中国的“新感觉派”被纳入了30年代小说创作的长足发展的视野,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登堂入室的一个文学流派。“新感觉派”文学的中国吸收与借鉴,不仅是近现代中日文学关系的重要存在,而且可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横光小说创作精神的在东方文学领域的影响之深远。横光利一又是一位命运多舛、生不逢时的作家。他所处的时代中,日本一度被法西斯主义的黑暗所笼罩。一方面,无力抵御日本集团志向型文化的强制力量,使横光最终成为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另一方面,由于横光在战争中成为宣扬军国主义的中坚文人,而在战后受到彻底的清算。这样,社会文化演进的诸多原因,使得日本的文学已不再需要横光与他的作品。这令横光悲哀至极,关于自己在战争中的极端民族主义立场则无言以对。1947年12月,横光利一患病辞世。横光利一文学研究是日本现代主义文学史论的一个无可规避的重要存在。横光的文坛际遇,同时也是日本现代文学起伏跌宕的一种折光。日本学界对横光认识的矛盾起伏,从根本上说在于对作家所处时代精神特质的某种误读。在这个意义上,只有走进横光才有可能真正走进日本的现代文学。
韩春燕[9](2006)在《当代东北地域文化小说论》文中认为本论文论述了地域、文化与小说三者的关系,以及东北地域文化——关东文化的形成和它的文化特质,并从1980年代以来当代东北地域文化小说的实际状况出发,对当代东北地域文化及文化土壤中的小说进行了二次划分,划分为分别以辽西山地丘陵为地理标识、以辽东半岛为地理标识、以东科尔沁草原、长白山区,以及东北边疆为地理标识的五个亚“文化区域”,也是五个亚“文学圈”,对每个亚“文学圈”的地域文化小说给予了解读和评述。这五个亚“文化圈”文学几乎囊括了1980年以来所有的与地域文化相关联的东北小说家。本论文无论是对当代东北地域文化和当代东北文学的二次划分,还是从亚“文化圈”文学着手对当代东北文学的研究,都是一种创新。
叶士东[10](2005)在《晚清交通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以降,西力东渐,轮运、铁路、电信、邮政等新兴交通事业进入中国,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兴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交通立法强有力的规范、保障与支持,交通立法是新兴交通事业的重要内容,其研究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新兴交通事业立法的起始阶段,晚清交通立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其研究状况并不容乐观,仍需开拓与创新,仍需深入的研究以揭示其全貌,并进而加深对中国近代法律史与交通史的认识。 随着晚清新兴交通事业的发展,晚清时对交通立法的需要也日趋迫切。作为后发展国家,晚清时对国外交通立法及交通事业进行了广泛的了解与借鉴,这是晚清新兴交通事业立法的第一步和基础性的工作。这种了解与借鉴,提供了晚清交通立法的思想来源,并构成了晚清交通立法的历史背景和发生环境。 在对国外交通立法及交通事业有所了解并将之“内化”,以及紧密结合晚清交通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晚清时产生了众多的交通立法思想。这些交通立法思想,涉及轮运、铁路、电信、邮政等方面,对晚清交通立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晚清交通立法的思想依据。 晚清交通立法制度并不健全,权限划分模糊,程序性不强,立法亦无规划。晚清交通立法的渊源已与古代有所不同,其内容有宪法性法律、民商性法律、刑事法律、谕令,以及各种具体的交通立法。它们虽已初具框架,但粗陋之处所在多有。 晚清轮运立法之内容,涉及轮船购买与制造、轮船航行、轮船管理等方面,并还修纂有《海船法草案》;晚清铁路立法之内容,涉及《铁路简明章程》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立法,以及铁路建设、铁路运输、铁路管理等方面,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法律,并编修了路律;晚清电信立法之内容,涉及电信建设、电报机务管理、电报经营管理、电报内务管理、电话与无线电等方面;晚清邮政立法之内容,涉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邮政章程、邮政经营、邮政内务管理等方面。上述立法中,邮政立法体系较为严密和完整,其余立法则不足之处仍属不少。 晚清交通立法的实施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晚清交通立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施,对交通事业起了一定的规范、保障与支持作用。但晚清交通立法的实施深受晚清具体国情的影响,其作用是有限的,并不能高估。 晚清交通立法身处转型时期,深受中西各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众多的特点。晚清交通立法深受传统因素的影响,立法中仍然有着浓厚的封建性与传统性,仍然注重为军政服务,仍然体现出过度管制的色彩。晚清交通立法深受外国因素的影响,立法中广泛借鉴和移植国外交通立法,立法内容与实施都深受条约制度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半殖民地气息。晚清交通立法还表露出一些转型时期的特点,立法虽已粗有规模,但仍显简单和粗陋,立法已注意不同交通方式间的互联互通,立法地位经历了一个由升到降的过程,立法的同时还伴随着权限的争夺。 晚清交通立法是中国法律近代化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一方面,晚清交通立法是晚清近代化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对外国立法的借鉴和移植,也构成了晚清法律近代化的一个特殊方面。另一方面,晚清交通立法还对晚清法律近代化的其他内容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由标及本解“拖欠”之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标及本解“拖欠”之痛(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概念审视 |
2.1 “友善”概念分析 |
2.1.1 友善的日常层面语义 |
2.1.2 作为美德范畴的友善概念反思 |
2.1.3 作为客观存在之善的友善概念反思 |
2.1.4 作为制度层面的友善概念简析 |
2.1.5 友善的近义词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 |
2.2.1 富强与文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厚实地基 |
2.2.2 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
2.2.3 平等与公正: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基本准则 |
2.2.4 自由与和谐: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向往 |
2.2.5 爱国、敬业与诚信: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重要表现 |
第3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理论溯源 |
3.1 马克思恩格斯论友善价值观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博爱价值观的批判 |
3.1.2 马克思恩格斯对友善价值观的直接阐述 |
3.1.3 马克思恩格斯和谐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
3.1.4 团结合作:通向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3.1.5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归宿 |
3.2 列宁论友善价值观 |
3.2.1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
3.2.2 列宁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
3.2.3 列宁友善思想的其他表达 |
3.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者的友善价值观 |
3.3.1 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
3.3.2 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
3.3.3 江泽民、胡锦涛论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
第4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继承借鉴 |
4.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善价值观继承 |
4.1.1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仁爱本质 |
4.1.2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良心本体 |
4.1.3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涵养途径 |
4.2 西方思想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批判借鉴 |
4.2.1 善的追求:西方传统友善观的德性本质 |
4.2.2 爱与友爱:西方传统友善观的直接表达 |
4.2.3 “无家可归”:现代性视域下的非友善症候 |
4.2.4 路在何方:通达友善之途的哲学解释学维度 |
第5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 |
5.1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时代困境 |
5.1.1 看待友善价值观的辩证视野 |
5.1.2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一: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
5.1.3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二: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 |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
5.2.1 友善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底蕴 |
5.2.2 党性修养论述中的友善蕴涵 |
5.2.3 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友善情怀 |
5.2.4 生态建设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
5.2.5 合作共赢外交战略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
5.3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
5.3.1 筑牢友善价值观的制度“堤坝” |
5.3.2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增强敬畏感 |
5.3.3 全面依法治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
第6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 |
6.1 政治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2 经济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3 社会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4 文化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5 生态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结语:让友善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彭英甲与清末甘肃新政(1906-1911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末甘肃新政背景及彭英甲其人 |
第一节 甘肃清末新政背景 |
第二节 彭英甲身份考辩 |
第二章 初任兰州道 |
第一节 改办厘金 |
第二节 办理农工商矿总局 |
第三节 清末新政地方官制的改革与实业发展:从兰州道到劝业道 |
第三章 彭英甲与甘肃农工业发展 |
第一节 彭英甲与甘肃农业 |
第二节 彭英甲与甘肃工业的发展 |
第四章 彭英甲与甘肃商矿业发展 |
第一节 彭英甲与甘肃商业发展 |
第二节 彭英甲与甘肃矿业发展 |
第五章 彭英甲与甘肃文教事业发展 |
第一节 开办官报书局 |
第二节 开办石印书局 |
第三节 发展新式教育 |
第六章 彭英甲与兰州市政建设 |
第一节 监修黄河铁桥 |
第二节 警政建设 |
第三节 改善医疗卫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增税”与“节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筵席捐探析(1928-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筵席捐的推行背景及制度演进 |
第一节 推行筵席捐的时代契机 |
第二节 筵席捐制度的初立与完善(1928-1946) |
第三节 对筵席捐制度的修订与整顿(1946-1949) |
第二章 筵席捐的政策推行与征税实践 |
第一节 国地划分与筵席捐推行之路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筵席捐的征税实施 |
第三节 节约消费运动的推行 |
第三章 迎或拒:民间社会对筵席捐的认知 |
第一节 商界抗拒筵席捐的行动逻辑 |
第二节 同业联合抵制筵席捐的活动:以上海、广州为例 |
第三节 对馆商户瞒捐漏税的考察:以武汉为例 |
第四节 消费者态度与社会舆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道心惟微 ——王时敏遗民生涯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史概述 |
四、论文主旨及构想 |
第一章 明清之际的佛教与江南社会 |
第一节 “凌夷”与“复兴”——明清之际佛教的两大关键词 |
第二节 从士林到丛林——遗民“逃禅”与居士佛教的兴盛 |
第三节 “以忠孝做佛事”——易代之际的儒释融通 |
第二章 王时敏的学佛因缘——兼及生平行实的考辨 |
第一节 家世因缘 |
第二节 世间诸苦 |
一、离丧之苦 |
二、名爵之困 |
三、国难之痛 |
四、家计之累 |
第三章 西田卜隐——“遗民”与“居士”的性相融和 |
第一节 指陈与象征——身份辨别及意义确认 |
第二节 隐逸向慕与意境追寻——作为心灵空间的西田 |
一、是乐亦忧:情景交融的两重向度 |
二、幻中之幻:《鹫峰缘》诸问题 |
第三节 被遮蔽的困境——《西庐家书》与奏销案 |
第四章 印可与镜照——交游视野中的王时敏 |
第一节 熏心染香——与居十人物的交往 |
一、从文字到般若:钱谦益 |
二、相濡以沫:吴伟业 |
三、善始善终:黄翼圣 |
第二节 如月映水——与僧众的交往 |
一、染神刻骨:闻谷广印 |
二、不违实相:雪峤圆信 |
三、空谷足音:苍雪读彻 |
四、冀沃清凉:晦山戒显 |
第三节 俱道适往——来自列文森的启示 |
一、分殊与趋同:王时敏与归庄的“道”与“艺” |
二、冰炭抑或水乳:以陈瑚、陆世仪为例 |
第五章 超越遗民叙事——王时敏的人生定位与文化选择 |
第一节 存亡之隙——故国与故家 |
第二节 “避世之大者”——仍需论证的生命意义 |
余论:道心惟微 |
附录 王时敏年表简编 |
书画作品图例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5)清末新军会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会操”概念厘定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趋势 |
第二章 西学东渐语境下清代旧式陆军的嬗变 |
第一节 17世纪至19世纪末的西方陆军变革浪潮 |
一、17世纪之前的西欧军事演变进程 |
二、17-19世纪末的西方军事变革浪潮 |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八旗、绿营的传统军事训练 |
一、西方传教士与西方军事技术的东传 |
二、八旗、绿营的传统军事训练 |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晚清陆军的因应 |
一、“师夷长技”思想的萌发与八旗、绿营的守成 |
二、“中体西用”理论的提出与防军、练军的变革 |
小结 |
第三章 甲午战后新式军队的军事对抗演习 |
第一节 袁世凯编练新建陆军 |
一、新建陆军时期 |
二、武卫右军时期 |
第二节 张之洞编练自强军及湖北护军营 |
一、自强军时期 |
二、自强军的外延——湖北护军营时期 |
小结 |
第四章 清末新式陆军编练 |
第一节 军制变革——从常备军到新式陆军 |
一、各省军事改制时期 |
二、三十六镇新军编练计划 |
第二节 军事训练革新——对西方和日本操法的认知 |
一、由英、法操法到德、日陆军操典 |
二、日本操法后来者居上 |
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新式陆军会操面面观 |
第一节 清末新军会操 |
一、北洋六镇陆军会操 |
二、各省新军会操 |
第二节 新军大会操 |
一、1905年河间会操 |
二、1906年彰德会操 |
三、1907年南北洋大操计划 |
四、1908年太湖秋操 |
五、1909年及1910年停操 |
六、1911年永平秋操 |
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新军大会操制度探析 |
第一节 新军大会操的领导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新军大会操的筹备与实施 |
一、大会操的筹备 |
二、大会操的实施 |
小结 |
第七章 清末新军会操的多维度透视 |
第一节 新军会操的多样化特征 |
一、对清军传统校阅制度的扬弃 |
二、制度完善化 |
三、地域集中性 |
四、公开透明化 |
五、规模扩大化 |
第二节 新军大会操停操原因探微 |
一、军费困境 |
二、政坛变数 |
三、革命因素 |
第三节 现代化视野下的新军会操 |
一、会操与新军现代化进程 |
二、新军大会操制度对中国陆军军事训练之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阐释 |
1.4 学术回顾 |
1.5 文献来源 |
1.6 写作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2 民国时期民间借贷概览 |
2.1 负债率 |
2.2 负债额 |
2.3 借贷来源 |
2.4 借贷用途 |
3 民间借贷习惯的内容构成 |
3.1 私人借贷习惯 |
3.1.1 金钱借贷 |
3.1.2 实物借贷 |
3.2 典当借贷习惯 |
3.2.1 不动产典卖 |
3.2.2 动产典当 |
3.3 合会借贷习惯 |
3.3.1 融资类合会 |
3.3.2 保险类合会 |
3.3.3 储蓄类合会 |
3.3.4 慈善类合会 |
3.4 预卖(买)及赊借习惯 |
3.4.1 预卖 |
3.4.2 赊借 |
4 民间借贷习惯的生成机制 |
4.1 民间借贷习惯的生成原因 |
4.1.1 利益 |
4.1.2 道义 |
4.1.3 政治 |
4.1.4 风土人情 |
4.2 民间借贷习惯的生成进路 |
4.2.1 合作及共赢的出现 |
4.2.2 债务人与债务人之囚徒博弈 |
4.2.3 债权人与债权人之智猪博弈 |
4.2.4 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鹰鸽博弈 |
4.3 民间借贷习惯的生成资源 |
4.3.1 民间借贷契约的扫描与分析 |
4.3.2 由双边契约到习惯 |
4.4 民间借贷习惯的生成标准 |
4.4.1 以乡民视角审视民间借贷习惯的生成标准 |
4.4.2 民间借贷习惯生成标准的具体条件 |
5 民间借贷习惯的运作机制 |
5.1 民间借贷习惯的市场调整机制 |
5.1.1 民间借贷习惯执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
5.1.2 民间借贷习惯的自治调整机制 |
5.1.3 民间借贷习惯的互治调整机制 |
5.2 民间借贷习惯的社会规制机制 |
5.2.1 以信用为媒介的惩罚机制 |
5.2.2 以地位为媒介的压制机制 |
6 民间借贷习惯的当代指向 |
6.1 民间借贷习惯的历史演化缘由 |
6.1.1 借贷习惯的社会背景发生的变化 |
6.1.2 新中国成立后民间借贷的发展历程 |
6.2 民间借贷习惯的历史演化机制 |
6.2.1 习惯与文化 |
6.2.2 文化的演化机制 |
6.2.3 民间借贷习惯的演化机制 |
6.3 民间借贷习惯的历史演化形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清末新军后勤体制研究(1895-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成果 |
(二) 国外研究成果 |
三、论述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近代军事后勤思想 |
一、古代军事后勤思想 |
(一) 战胜于外,备主于内 |
(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三) 兵有大论,先论其器 |
二、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的转变 |
第二章 清末新军的后勤体制 |
一、新军的编练 |
二、新军后勤组织指挥体制 |
(一) 旧军的后勤组织体制 |
(二) 新军的后勤组织体制 |
三、新军后勤保障体制 |
(一) 新军的饷章 |
(二) 新军的武器装备 |
(三) 新军的运输通讯 |
(四) 新军的医疗卫生 |
(五) 新军的制服 |
四、新军后勤人才培养 |
第三章 近代军事后勤比较及实例分析 |
一、与同时期西方各国军事后勤的比较 |
(一) 西方各国的武器装备 |
(二) 西方各国的交通运输 |
(三) 西方各国的医疗卫生 |
二、近代后勤体制在会操中的实践 |
(一) 河间会操中的后勤 |
(二) 彰德会操中的后勤 |
结语 |
一、清末新军后勤体制的进步性 |
二、清末新军后勤体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横光利一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横光利一文学研究的学术思考 |
第一节 本课题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日本现代主义文学的首页 |
第一节 文学时代的动荡与转换 |
第二节“新感觉派”的文学理念 |
第二章 横光利一的“新感觉派”文学实绩 |
第一节《苍蝇》的艺术创作 |
第二节《头与腹》的象征与语言 |
第三节 婚姻变故下的小说印痕 |
第四节《朦胧的风》的意识流结构 |
第五节《七楼的运动》的时空追求 |
第六节《无礼的街》的“陌生化”特征 |
第三章《上海》中的“十里洋场” |
第一节《上海》的创作动因 |
第二节“五卅运动”的撞击与思考 |
第三节 摩登都市中的贫民窟 |
第四节 殖民苦难与东洋公理 |
第五节 形形色色的侨民形象 |
第四章 从《上海》到《旅愁》 |
第一节《旅愁》的创作背景 |
第二节 日本认识的文本依据 |
第三节 虚构世界中的欧洲 |
终章 横光小说的文学史定位与价值 |
第一节“新感觉派”与“新心理主义” |
第二节 在小说追求与人文反讽之间 |
附录 |
一 横光利一创作年表 |
二 日本研究着作系年 |
三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当代东北地域文化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总论 |
第一章 辽西丘陵文学版图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飞舞的绣花碎片:对旧时代的浪漫想象 |
第三节 虚构的文学故乡:关于“边地” |
第四节 用黑与灰涂抹:辽西故事的沉重书写 |
第五节 西装上衣抿裆裤:白天光小说的荒唐美学 |
第二章 辽东半岛文学版图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在街与道之间徘徊:文化夹缝中的乡村男女 |
第三节 墨色槐香:女性心灵与身体的告白 |
第四节 海风中的古铜色:对硬汉的倾情书写 |
第五节 城市的细节:浮华背面的凡俗人生 |
第三章 东科尔沁草原文学版图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荒漠上的疼痛:被污损的家族史 |
第三节 打湿翎羽的飞翔:生命与生存的形而上质疑和拷问 |
第四章 长白山文学版图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绿色的真情与悲情:山林中的善恶故事 |
第三节 用传奇编织时光:对“乱世”人生的精心绘制 |
第四节 爱恨情仇:绵延不绝的乡野悲欢 |
第五章 北疆文学版图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逆向飞翔:对童年和家园的怀想 |
第三节 沼泽中的芳草:对“新英雄”的礼赞 |
第四节 原始风景:人类生存的另一幅图画 |
第五节 隐蔽的生活之痛:对疼痛的深度描写 |
第六节 关东风?关东人:刻写文化北国民众的灵魂 |
第七节 想象历史:黑龙江流人的故事 |
第八节 流亡者和一座城市:哈尔滨的异域风情 |
第九节 遥远的诱惑:北疆故事的异地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0)晚清交通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中国古代交通立法之简要回顾 |
第一节 陆路交通立法 |
一、管理机构 |
二、关于统治阶层的交通立法 |
三、关于一般人民的交通立法 |
四、关于物资运送的交通立法 |
第二节 水上交通立法 |
一、内河航行立法 |
二、海上航行之立法 |
三、明清之海禁 |
第三节 信息传递立法 |
第三章 晚清之交通事业与交通立法思想 |
第一节 晚清之交通事业 |
一、晚清轮运事业之发展历程 |
二、晚清铁路事业之发展历程 |
三、晚清电信事业之发展历程 |
四、晚清邮政事业之发展历程 |
五、晚清交通立法思想、交通立法与交通事业之关系 |
第二节 晚清之轮运立法思想 |
一 晚清时对外国轮运事业之了解 |
二 晚清之轮运立法思想 |
第三节 晚清之铁路立法思想 |
一 晚清时对外国铁路事业之了解 |
二 晚清之铁路立法思想 |
第四节 晚清之电信立法思想 |
一 晚清时对外国电信事业之了解 |
二 晚清之电信立法思想 |
第五节 晚清之邮政立法思想 |
一 晚清时对外国邮政事业之了解 |
二 晚清之邮政立法思想 |
第四章 晚清交通立法综论 |
第一节 晚清交通立法制度 |
一、交通立法体制 |
二、交通立法主体及其权限 |
三、交通立法运作 |
第二节 晚清交通立法之渊源 |
一、宪法性法律 |
二、民商性法律 |
三、刑事法律 |
四、有关交通之谕令 |
第三节 事涉交通二政以上之立法 |
一、《邮传部职掌员缺章程》 |
二、《行政纲目》 |
三、《考核各省劝业道官制并分科办事细则》 |
四、《交通银行章程》 |
五、邮传部之应办要政计划 |
六、清政府的奖励章程 |
第五章 晚清之轮运立法 |
第一节 轮船购造立法 |
一、《华商买用洋商火轮夹板等项船只章程》 |
二、《华商购造小火轮请领牌照章程》 |
第二节 轮船航运立法 |
一 船只之免碰、救护、赔偿与审断 |
二 内水行轮之立法 |
三 清政府对轮船招商局的扶持 |
四 船只保险与轮路联运 |
第三节 轮船管理立法 |
一 内水行轮之管理 |
二 引水章程 |
三 《商船公会章程》 |
四 《大小轮船注册给照章程》 |
五 《海船法草案》 |
第六章 晚清之铁路立法 |
第一节 《矿务铁路公共章程》与《重订铁路简明章程》 |
一、《矿务铁路公共章程》 |
二、《重订铁路简明章程》 |
第二节 商路公司立法与管理机构立法 |
一、商路公司立法 |
二、铁路管理机构立法 |
第三节 铁路建设与铁路运输立法 |
一 铁路建设立法 |
二 铁路运输立法 |
第四节 铁路管理立法 |
一 《路务议员办事章程》与《中国铁路公会章程》 |
二 铁路经营管理 |
三 铁路内务管理 |
第五节 晚清地方性铁路立法 |
一 铁路运输方面的立法 |
二、铁路管理方面的立法 |
第七章 晚清之电信立法 |
第一节 电信管理机构立法及电信建设立法 |
一 电信管理机构立法 |
二 电信建设立法 |
第二节 电报机务管理立法 |
第三节 电报经营管理立法 |
第四节 电报内务管理立法与电报保护立法 |
一 员工任用及管理 |
二 电报线路保护 |
第五节 电话与无线电立法 |
第八章 晚清之邮政立法 |
第一节 邮政章程与分年筹备邮政清单 |
一 《邮政开办章程》 |
二 《邮政章程》 |
三 《大清邮政民局章程》 |
四 分年筹备邮政清单 |
第二节 邮政经营立法 |
一 大清邮政制定之邮政经营立法 |
二 其他部门之相关立法 |
第三节 邮政内务管理立法 |
第九章 晚清交通立法之实施 |
第一节 宪法性法律与刑事法律的实施 |
一 宪法性法律的实施 |
二 刑事法律的实施 |
第二节 《公司律》与晚清交通事业 |
一 《公司律》与晚清轮运事业 |
二 《公司律》与晚清铁路事业 |
三 《公司律》与晚清电信事业 |
第三节 事关交通二政以上之立法的实施情况 |
一 《邮传部职掌员缺章程》之实施 |
二 《行政纲目》之实施 |
三 《考核各省劝业道官制并分科办事细则》之实施 |
四 清政府奖励章程之实施 |
第四节 晚清轮运立法之实施 |
一、轮船相撞事故之处理 |
二、内港行轮 |
三、商船公会 |
四、轮船注册给照 |
第五节 晚清铁路立法之实施 |
一 铁路建设立法之实施 |
二 铁路运输立法之实施 |
三 铁路管理立法之实施 |
第六节 晚清电信与邮政立法之实施 |
一 晚清电信立法之实施 |
二 晚清邮政立法之实施 |
第七节 条约制度对晚清交通事业的影响 |
一、不平等条约对航权的攫取与影响 |
二、不平等条约对路权的攫取与影响 |
三、不平等条约对电权与邮权的攫取与影响 |
第十章 晚清交通立法之特点及地位 |
一 割不断的传统 |
(一) 晚清交通立法仍然有着浓厚的封建性与传统性 |
(二) 晚清交通立法仍注重为军政服务 |
(三) 晚清交通立法仍然是一种过度管制性的立法 |
二 挥不去的外国因素 |
(一) 晚清交通立法广泛借鉴乃至移植国外立法 |
(二) 晚清交通立法具有强烈的半殖民地性质 |
三 转型期的特点 |
(一) 晚清交通立法已经粗有规模,但仍显简单和粗陋 |
(二) 晚清交通立法伴随着权限的争夺 |
(三) 晚清交通立法已注意不同交通方式间的互联互通 |
(四) 晚清交通立法的路径 |
(五) 晚清交通立法的实施深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的影响 |
四 历史象限中的坐标 |
(一) 晚清交通立法的地位有一个由升到降的过程 |
(二) 晚清交通立法是晚清法律近代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由标及本解“拖欠”之痛(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D]. 冯正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2]彭英甲与清末甘肃新政(1906-1911年)[D]. 岳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3]“增税”与“节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筵席捐探析(1928-1949)[D]. 王姣姣.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4]道心惟微 ——王时敏遗民生涯考释[D]. 耿晶.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5]清末新军会操研究[D]. 彭贺超.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2)
- [6]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研究[D]. 李道永. 郑州大学, 2012(08)
- [7]清末新军后勤体制研究(1895-1911)[D]. 郭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8]横光利一文学研究[D]. 王天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9]当代东北地域文化小说论[D]. 韩春燕. 吉林大学, 2006(05)
- [10]晚清交通立法研究[D]. 叶士东. 中国政法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