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历史的第一篇章—旧石器时代(三)(论文文献综述)
张改课[1](2021)在《初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文中研究说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的研究,对于认识中国葬俗的起源及早期墓葬的区域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至迟在距今3.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的山顶洞遗址中已有墓葬发现,具有居葬合一、注重随葬装饰品的特点,其出现可能与现代人的扩散有关。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同时期墓葬均表现出居葬合一、结构简单的特点,但在埋葬地点、葬式、随葬习俗流行程度和随葬品种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人群来源、文化传统和人群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有关。
龚正龙[2](2021)在《叩问未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考古,初心如磐。上世纪二十年代,当仰韶村、周口店、殷墟等遗址首启发掘时,在我省冀西北泥河湾,一批古生物化石横空出世,震惊中外。百年来,在这处可媲美东非奥杜韦峡谷的地方,几代人筚路蓝缕,取得诸多重要考古发现——泥河湾,成为世界着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
覃健,徐薇婷[3](2021)在《贝侬族群与时空鼓声——广西民族博物馆器物民族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壮族文化陈列和铜鼓文化陈列为例,广西民族博物馆借助"民族器物"书写广西世居族群的族群文化,为"广西世居民族文化"表述提供了博物馆叙事的范本。凭借民族器物的选择性陈列和重新编码,广西民族博物馆通过族群文化展示系统将民族平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乃至跨境族群文化圈纳入到器物民族志式的族群表述框架之下,从而为广西多元族群及其文化的表述开启了新的面向。
陈岑[4](2021)在《单元立意:提升学生历史深度学习的能力》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要求教师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刘薇[5](2020)在《“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江西古代历史文化展”策展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公元675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途经洪州,在赣江之畔滕王阁写下名篇《滕王阁序》。他在开头这样描述洪州:"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2020年9月,江西省博物馆新馆落成开放,基本陈列"江西古代历史文化展"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主题,试图通过历史与文明钩沉,文化与展品解读,内容建构与形式转化,在中国大历史背景下讲江西故事,用丰富的物质文化史料为辉煌灿烂的江西历史文化做出生动的注脚(图一)。
张婉[6](2020)在《馆校合作视角下海洋教育活动目标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现的影响日益凸显,面对海洋国际形势的严峻考验,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将海洋意识的提升落实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然而,国民海洋意识不容乐观!国民海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是开发海洋和经略海洋的基础,提升群众的海洋意识要从学生入手。目前,海洋活动的开展虽受到大多数地区的关注,但在实施中还缺少明确教育目标的指引。馆校合作作为一种利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意识和增进知识的途径,走进中学海洋教育的课堂,将馆校合作和海洋教育活动相结合,探索海洋教育活动的指导目标体系,是更好的贯彻“海洋强国”战略在教育领域的落实的一种途径。本文基于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建构馆校合作下的海洋活动教育目标,并结合逆向教学设计理念,以国家海洋博物馆为例设计海洋活动,落实教育目标,检验成效,具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国内外“海洋教育”和“馆校合作”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发现馆校教育活动设计成果众多,但与海洋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较少。第二,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中地理教师海洋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对馆校合作这种方式开展海洋活动的认同度较高,但海洋活动开展频次总体较少,教师自主设计活动的意识不高,场馆资源利用程度低,但对馆校合作这种方式开展海洋活动的认同度较高。第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理论、生态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馆校合作下的海洋教育活动目标体系模型,明确活动共同体中各主体目标及学习主体的知识、情感、观念、行为目标,指引活动实践。第四,采取案例分析法,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以国家海洋博物馆为例,运用建构的馆校合作下的海洋教育活动目标体系,设计了融入地理、生物、历史三个学科跨学科的馆校合作下的海洋教育的具体策略和案例。总之,通过对馆校合作下的海洋教育活动目标体系的整体模型建构,有助于促成跨学科核心素养在海洋活动中的落实,推动深度学习,提高馆校联盟师资队伍建设,开发国家海洋博物馆的课程资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但本研究由于时间问题,未在一线教学中实际运用。后期,将在实践的基础上,尝试海洋教育目标体系在其他学科中的运用。
叶舒宪[7](2019)在《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新求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历史自古流行的上下五千年说,在当代形式下需要面对与时俱进的新知识条件,提供5000年前的遗址和物证。据《山海经》所述黄帝"玄玉",从考古新发现的仰韶文化墨绿色蛇纹石玉钺实物出发,求证当时社会权力象征物的玉礼器实况,并通过田野调研采样,求证此类玄玉玉料来源渭河上游地区,从而找出5000年前中原与西部的物质文化交往与"西玉东输"运动的开启线索,论说其按照多米诺效应连锁展开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物质文化流动过程。
易姗姗[8](2019)在《壮族原生态舞蹈符号解读 ——以音乐舞蹈诗《花山》为例》文中认为相较于话语、文字来说,舞蹈是起源更早的信息传达方式。古人类用舞蹈肢体语言完成教育、祭祀、训练等活动,可以说,舞蹈是人类文明发展、传承的重要推动者和记录者。独特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地域风貌,人民的身心需求和社会生活,共同造就了不同民族舞蹈的形态、动律特征和风格特点。因此,舞蹈是集深厚文化底蕴和地域鲜明特色的文化缩影,是具有高辨识度的文化符号。壮族源于骆越文化的延续,孕育于岭南地形多崎的丘陵地区。壮族原生态舞蹈中保留了壮族历史发展历程中传统而悠久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生命追求等愿景。通过解读壮族原生态舞蹈符号,遵循舞蹈的肢体动作、道具、服饰等符号元素足迹,再现舞蹈“原生态”的原貌、意义,追寻壮族波澜壮阔、璀璨多彩的文化发展历程,窥探骆越时代的古人类祖先生活形貌,传承壮族文化精神。音乐舞蹈诗《花山》是国内首部以花山崖画为创作背景的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以探索和传承壮族文明为中心,剧中呈现了多个具有鲜明壮族色彩的舞蹈符号。因此,本文结合音乐舞蹈诗《花山》为例,以壮族原生态舞蹈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视角,结合舞蹈学、艺术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知识,对剧中呈现的壮族舞蹈符号的原生形态、历史文化背景进行考察求证、调查研究;结合舞蹈符号的舞台再现形态,解读壮族原生态舞蹈符号蕴藏的文化内涵、意义、功能。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主要阐明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正文共分三个章节。第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艺术作品音乐舞蹈诗《花山》的艺术创作背景,第二部分介绍该剧创作主题原型花山崖画所处的地理位置、图像内容,所蕴含的“蛙”崇拜和“日月”崇拜为代表性的宗教文化信仰,以及花山崖画相关的文献记载、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文化和稻作文化背景。第三部分概要简述艺术作品音乐舞蹈诗《花山》全剧剧情。第二章以艺术作品音乐舞蹈诗《花山》为例,以符号学理论基础为支撑,从舞蹈动作符号、舞蹈道具符号、舞蹈音乐符号、舞蹈服饰符号四个维度,详细论述了壮族原生态舞蹈符号的文化背景和剧中舞台再现,解读壮族原生态舞蹈符号的文化内涵。第三章从符号学的视角,论述了原生态舞蹈符号的表象性、表情性、表意性符号意义,标示性、传播性、传承性符号功能。最后结语部分对壮族原生态舞蹈符号的传承途径做出思考。舞蹈艺术具有“口传身教”、“即演即逝”的特殊性,壮族原生态舞蹈在文化交融、创新发展的新语境环境下,保持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延续性是迫切的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的艺术作品《花山》,对壮族原生态舞蹈符号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一定的价值和路径。
钟蕙雯[9](2018)在《“娅王”舞台艺术形象的审美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一个拥有着古老文化底蕴,雄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使得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属于本土民族特色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广西西林县地区分别居住着14个民族,其中壮族是主体民族,壮族麽教是壮族人民所信仰崇拜的民族性宗教。在每年的七月十七至二十一日,壮族民间都举行隆重的“哭娅王”祭祀活动,所涉及的范围甚广,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访问相关专家的情况来看,壮民族之所以怀念、崇拜以及感恩“娅王”,是因为“娅王”造田造地造人间,没有“娅王”天佑这片土地,就没有壮族人民子孙血脉相传。本人分别通过对“娅王”由原生态形象到舞台艺术形象的演变以及它的传承与保护等问题来进行审美研究。经过相关专家人士的调查和查证,“娅王”民俗在西林县引起了重视,已正式收录于广西省西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展开“唱娅王”市级以及自治区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同时西林县政府举办了与之相关的民俗研讨会以及创作“唱娅王”民族音乐舞蹈长诗的形式来纪念和歌颂娅王。现今,“娅王”舞台艺术形象的刻画正在逐步的完善中,本人运用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与舞蹈学理论知识相结合,对“娅王”舞台艺术形象中图腾的和谐之美、手诀的无言之美、动律的多变之美、情感的朴实之美等方面进行美学方面的审美研究,并以“娅王”原生态的形象作为对比的基础上,挖掘“娅王”原生态形象到舞台艺术形象转变时期壮族舞蹈的形成及发展,对少数民族舞蹈美学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文化价值,也对壮民族整体的经济文化底蕴以及生活习俗的发展起到推广作用。因此对此课题的研究所得到的新的闪光点可以加深舞台艺术形象的刻画,让“娅王”舞台艺术形象深入人心,人们才有可能自发性的保护与传承古老的民族文化,使之达到广泛的传播。
高青龙[10](2014)在《爱默生思想的伦理审视》文中认为美国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拉尔夫·爱默生,美国新英格兰超验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被认为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所引领的这场兴起于新英格兰地区并迅速蔓延到整个美国的超验主义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化的解放运动,被后世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运动。爱默生用他激情昂扬的演讲向当时的美国以及欧洲人民淋漓尽致地表达着他的超验主义思想,对美国及欧洲人民的心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为他的超验主义思想在美国甚至是欧洲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时至今日,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一直是全世界人民的精神食粮,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各国人民,让人们从他的作品中找到自然的沉静,找到精神的力量,也找到心灵的安宁。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源于十九世纪欧洲与美国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如对美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西进运动、对美国文化一直起控制作用的欧洲文化思想,以及当时美国人民的心灵荒芜和对精神家园的渴求等。同时,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包括了他对加尔文主义和唯一神教的批判,对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吸收,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接纳与创造性运用以及对当时的美国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东方思想特别是对儒家思想的接受与传播等。由于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直接关乎于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力量,因此,除了将爱默生的研究置身于传统的美国文学史以及美国文化发展史的基础之上,也需要对其进行伦理的审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究其本质就是在向美国人民传达一种道德的指引,一系列能够带领美国人民实现精神独立的生活准则,一种带领美国人民努力达成真善美三者和谐统一的精神向导,一个激励一代又一代美国人民为之努力奋斗,并不断进行补充与完善的“美国梦”。通过对爱默生的思想进行伦理审视,我们发现“自然”在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他认为,自然可以给人类以精神上的启迪;自然那无拘无束的美毫无保留地面向所有人类,人类可以自由地感受和欣赏,并从中领会更高的道德或精神法则;自然向人类展现出美不胜收的多样性和永恒的道德法则,人类的本性则与这样的自然完全吻合;对于所有人类来说,他们最美好的体验就是能在欣赏自然的同时与之融为一体。从超验主义的角度来看,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合乎道德的、神圣的。自然除了对人类表现出能为人类所用的物用价值之外,更主要是具有其内在价值,特别是自然对人的道德教化功能及自然具有通过“超灵”(神)与人的精神相结合而形成的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精神价值。爱默生对于自然的崇敬、欣赏和热爱构成了他最原始的环境伦理思想,同时,他更进一步,以自然与人的精神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阐述了他的超验主义自然观。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自然观中所蕴含的这种新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超验主义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基础。爱默生思想从他的超验主义自然观出发,将自然、神、人三者看成是一个不断循环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神以“超灵”的角色出现,人的精神因为具有神性而演化为“超灵”的凸显者并与“超灵”保持一致;自然作为人的精神的象征成为“超灵”与人的精神能随时沟通的完美中介。当自然、超灵、人三者有机地在人的精神层面上完成了沟通与融合,并构建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时,真、善、美相统一的完美境界也向世人敞开了怀抱。而将这完美境界用文字等方式所进行的表达则构成了人类最好的文学艺术。因为这种人类灵魂的表达将直接作用于其欣赏者的心灵,引起两个灵魂之间的共鸣。因此,文学艺术是“超灵”的展现方式之一,对人类灵魂起到洗涤与净化的重要作用。文学艺术的集大成者---诗人则以自然为基础,让超灵与自然相结合,通过超灵让自然进入人类的心灵,让文学艺术作品以启示的方式显露出他们的个性与创造的灵魂,并对人类起到道德教化的功能。为了将超验主义的理论运用于人类的生活实践,爱默生以超验主义自然观为思想基础,批判了当时的消费主义萌芽,将自然看作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提倡并践行了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同时,为了应对当时守旧并禁锢人心的教育危机,爱默生主张张扬个人的无限可能性,提倡个体完善的教育观。人类要通过自然这一精神的象征不断对自身进行道德的训诫,凸显人的精神的独立与神性,最终形成真、善、美三者的完美统一,从而达到个人的完善。直面当今人类的生存危机和环境危机,仅仅从强制性的法律方面着手来对人类的生存意识和环境意识进行规定,其效果和影响将十分有限和浅显。于是,从伦理的角度出发,从心灵和精神方面去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文化观念等,最终实现个人的道德完善与社会的价值提升则至关重要。早在爱默生所处的时代,人类的这种危机就已经出现,他思想中的超验主义自然观,“超灵”与自然相结合的文学艺术观,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观和注重个体完善的教育观就是治疗这种社会危机的良药,并从中孕育了环境伦理的萌芽。归纳总结、挖掘阐释并深入研究爱默生思想的伦理意义对当今的环境伦理理论的研究和现实的环境保护运动的推进以及消费伦理和教育伦理的重构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类历史的第一篇章—旧石器时代(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历史的第一篇章—旧石器时代(三)(论文提纲范文)
(1)初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葬俗起源的探索 |
三、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的发现及特征 |
四、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的发现及特征 |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前段 |
1. 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 |
2. 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 |
3. 广西桂林轿子岩遗址 |
4. 广西桂林庙岩遗址 |
5. 广西桂林大岩遗址 |
6. 广东英德青塘遗址 |
(二)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段 |
1.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 |
2. 广西柳州大龙潭鲤鱼嘴遗址 |
3. 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 |
4. 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 |
五、人群来源、文化传统及自然环境对墓葬特征形成的影响 |
六、结语 |
(3)贝侬族群与时空鼓声——广西民族博物馆器物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壮族文化展——贝侬族群的三重叙事 |
1. 我们——壮族群体的族群叙事与历史记忆 |
2. 家——壮族的地方叙事 |
3. 欢——壮族人的灵魂叙事 |
二、铜鼓文化——青铜乐器的跨境叙事 |
1. 介绍篇 |
2.“铜鼓之路”篇 |
3. 辉煌的广西古代铜鼓 |
三、岭南走廊中多元族群与跨境族群叙事 |
结语 |
(5)“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江西古代历史文化展”策展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展览策划思路 |
(一)主题定位:历史展、文明展还是文化展? |
(二)框架结构:纪事本末体还是编年体? |
(三)内容主线:贯穿展览的线索与精神 |
1.山水自然 |
2.和平稳定 |
3.技术革新 |
4.人的力量 |
二展览框架结构 |
(一)序厅 |
(二)第一篇:文明之光——先秦时期的江西 |
(三)第二篇:昌大南疆——秦汉至南朝时期的江西 |
(四)第三篇:雄起江南——隋唐五代时期的江西 |
(五)第四篇:鼎盛气象——宋元时期的江西 |
(六)第五篇:放眼天下——明清时期的江西 |
三展陈设计特色 |
(一)融合跨界团队,学术兼容并举 |
(二)文物组合展示,透物见人见精神 |
(三)形式辅助阐释,多元媒介运用 |
(四)展教一体设计,感染润物无声 |
(五)重视观众体验,贯穿人文关怀 |
(6)馆校合作视角下海洋教育活动目标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高中地理“海洋教育”课标分析 |
3.1 高中地理“海洋教育”课程标准相关内容梳理 |
3.2 高中“海洋教育”的活动内容分析 |
4.高中海洋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研究 |
4.1 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
4.2 调查结果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4.3 调查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4 问题解决及策略分析 |
4.5 小结 |
5.馆校合作下海洋教育活动目标体系的建构研究 |
5.1 目标体系建构的基础 |
5.2 目标体系建构的策略 |
5.3 目标体系建构的结果 |
5.4 馆校合作下的海洋教育活动目标体系 |
5.5 小结 |
6.馆校合作下的海洋教育活动目标体系的实践 |
6.1 国家海洋博物馆课程资源概述 |
6.2 国家海洋博物馆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价值 |
6.3 活动整体框架 |
6.4 确定预期结果 |
6.5 确定评估证据 |
6.6 学习计划 |
6.7 学习活动方案设计(学习单见附录) |
6.8 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学海洋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的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2 “海上丝绸之路的探秘”学习单 |
致谢 |
(7)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新求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华夏五千年说 |
二、聚焦先于汉字的华夏文明符号:玉礼器 |
三、五千年文明说的避虚就实 |
四、文学人类学的四重证据法 |
五、玄玉文物:求证五千年 |
(8)壮族原生态舞蹈符号解读 ——以音乐舞蹈诗《花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一)关于符号学的研究 |
(二)关于壮族原生态舞蹈的研究 |
(三)关于花山崖画舞蹈的研究 |
(四)关于舞蹈符号学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访谈调研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第一章 音乐舞蹈诗《花山》简介 |
一、音乐舞蹈诗《花山》的艺术创作背景 |
(一)艺术创作团队 |
(二)艺术创作理念 |
(三)艺术表现手法 |
二、音乐舞蹈诗《花山》的创作主题原型 |
(一)花山崖画之地理环境 |
(二)花山崖画之图像解读 |
(三)花山崖画之宗教信仰 |
(四)花山崖画之历史文化 |
三、音乐舞蹈诗《花山》的剧情简述 |
(一)序幕:骆越古歌 |
(二)第一幕:太阳之下——傣啵(男人)篇 |
(三)第二幕:月亮之上——傣乜(女人)篇 |
(四)第三幕:繁星之间——度嘎(青蛙)篇 |
(五)第四幕:山水之中——芭莱(花山)篇 |
(六)尾声:骆越新歌 |
第二章 《花山》原生态舞蹈符号解读 |
一、符号的定义 |
(一)音乐舞蹈诗《花山》舞蹈符号的定义 |
(二)音乐舞蹈诗《花山》的舞蹈符号 |
二、《花山》原生态舞蹈符号解读 |
(一)《花山》原生态舞蹈动作符号 |
(二)《花山》原生态舞蹈道具符号 |
(三)《花山》原生态舞蹈音乐符号 |
(四)《花山》原生态舞蹈服饰符号 |
第三章 《花山》原生态舞蹈符号意义与功能 |
一、《花山》原生态舞蹈符号意义 |
(一)原生态舞蹈符号表象意义 |
(二)原生态舞蹈符号表情意义 |
(三)原生态舞蹈符号表意意义 |
二、《花山》原生态舞蹈符号功能 |
(一)原生态舞蹈符号标示功能 |
(二)原生态舞蹈符号传播功能 |
(三)原生态舞蹈符号传承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连续出版物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娅王”舞台艺术形象的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娅王”原生态文化源流 |
1.1 “娅王”的起源及分布 |
1.2 “娅王”的现状与影响 |
第二章 原生态时期“娅王”向舞台艺术形象的演变 |
2.1 原始社会进入母系社会主导时期 |
2.2 自然崇拜向祖先崇拜转变时期 |
2.3 原生态与现代化融合时期 |
2.4 《唱娅王》舞蹈诗“娅王”舞台艺术形象多元文化发展时期 |
第三章 “娅王”舞台艺术形象的审美表现 |
3.1 生命和谐之美——图腾 |
3.2 含蓄无言之美——手诀 |
3.3 形神不离之美——傩面 |
3.4 圆融多变之美——动律 |
3.5 朴实纯粹之美——情感 |
第四章 “娅王”舞台艺术形象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
4.1 强化“娅王”舞台艺术形象的刻画 |
4.2 提高“娅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
4.3 弘扬民族真、善、美的道德品质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爱默生思想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爱默生研究动态 |
三、爱默生思想的历史定位 |
四、研究的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爱默生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爱默生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 |
一、西进运动 |
二、欧洲文化思想上的附庸 |
三、心灵荒芜与人类精神家园的寻求 |
第二节 爱默生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 |
一、对加尔文主义和唯一神教的批判 |
二、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 |
四、东方思想的影响 |
第二章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自然观 |
第一节 解读超验主义 |
一、美国的超验主义思潮 |
二、爱默生超验主义中的自然 |
第二节 爱默生的自然价值观 |
一、自然价值论探源 |
二、自然的物用价值 |
三、自然的精神价值 |
第三节 人对自然的情怀 |
一、对自然的崇敬 |
二、对自然的热爱 |
三、对自然的讴歌 |
第四节 人与自然的新关系 |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 |
二、人与自然的统一 |
三、对人类保护自然的呼唤 |
小结 |
第三章 “超灵”与自然:爱默生的文学艺术观 |
第一节 爱默生与文学艺术 |
一、爱默生对美国文学艺术的贡献 |
二、爱默生对美国文学艺术的主张---个性创作 |
第二节 文学艺术与道德 |
一、文学艺术道德功能的一般说明 |
二、爱默生关于文学艺术道德功能的思考 |
小结 |
第四章 回归自然:爱默生的生活方式观 |
第一节 生活方式解读 |
一、什么叫生活方式 |
二、生活方式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爱默生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观 |
一、爱默生生活方式观提出的针对性与批判性 |
二、爱默生生活方式观提出的理论依据---自然的神性 |
三、爱默生回归自然生活方式观的内容 |
小结 |
第五章 神性与个体完善:爱默生的教育观 |
第一节 爱默生教育观的提出 |
一、教育危机 |
二、人的异化 |
第二节 爱默生个体完善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
一、什么是个体完善 |
二、如何实现个体完善 |
小结 |
第六章 爱默生爱默生思想的当代启示与局限性 |
第一节 爱默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爱默生思想对环境伦理理念的启示 |
二、爱默生思想对环境保护实践的启示 |
三、爱默生思想对消费伦理和教育伦理的启示 |
第二节 爱默生思想的局限性 |
一、超验主义自然观的价值冲突 |
二、超验主义对人类力量的夸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人类历史的第一篇章—旧石器时代(三)(论文参考文献)
- [1]初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J]. 张改课. 文博, 2021(05)
- [2]叩问未来[N]. 龚正龙. 河北日报, 2021
- [3]贝侬族群与时空鼓声——广西民族博物馆器物民族志研究[J]. 覃健,徐薇婷. 广西民族研究, 2021(03)
- [4]单元立意:提升学生历史深度学习的能力[J]. 陈岑.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1(01)
- [5]“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江西古代历史文化展”策展探索与实践[J]. 刘薇. 文物天地, 2020(10)
- [6]馆校合作视角下海洋教育活动目标体系的建构与实践[D]. 张婉.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新求证[J]. 叶舒宪. 百色学院学报, 2019(06)
- [8]壮族原生态舞蹈符号解读 ——以音乐舞蹈诗《花山》为例[D]. 易姗姗.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娅王”舞台艺术形象的审美研究[D]. 钟蕙雯. 广西大学, 2018(12)
- [10]爱默生思想的伦理审视[D]. 高青龙.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