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IP数值模拟软件在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甜[1](2021)在《江汉盆地S井区开发效果评价及调整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S井区地处湖北省潜江市,区域构造属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主产层位古近系潜江组潜四段上地层,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截至2019年5月,研究区出现产量持续递减,能量保持水平低,含水率上升较快等问题,开发效果持续变差。为了改善研究区不利的开发现状,运用油藏工程的方法对研究区包括地层能量保持水平、产量递减以及采收率等在内的7个指标进行开发效果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地层压力保持在5MPa左右,是原始地层压力的1/4左右,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为35.6%,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为72.7%,综合含水率达到38.8%,含水上升率为2.9%,存水率为25%,产量递减类型属于双曲递减,目前月递减率为11.12%。研究区目前地层能量保持水平、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存水率等都比较低,产量递减较快,含水率较高且含水上升较快,需结合剩余油分布情况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加强注水,以改善目前开发效果,提高研究区最终采收率。结合研究区地质资料,运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在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研究区油藏数值模型,在历史拟合较好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区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受到断层、构造、注采井网以及储层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下,研究区平面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断层及油藏边角附近地区、构造高部位地区、注采井网不完善等区域;研究区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潜431、潜410、潜40中、潜40下、潜412、潜42下层位。以研究区T70X-3注水井组为例,从封堵高含水采油井、采油井转注、注水井补孔等方面研究了剩余油动用机理,结合剩余油分布特征制定了部署新井、封堵高含水采油井、油井转注、注水井补孔、压裂等调整措施方案,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十五年后开发效果指标,结果表明调整方案后比现有方案累计多采油24.12?104t,采出程度提高5.3个百分点,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倪俊[2](2020)在《JZ油区潜三段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JZ油区位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主要含油层位为古近系潜江组,属于中孔、中高渗透率储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含油层系多,截至2018年12月研究区综合含水率为85.72%,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出现了含水率上升加快、产油量下降加快等问题。本文以研究区潜三段为例进行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分析,采用油藏工程方法从储量动用状况、地层能量保持水平、水驱状况、产量变化和采收率五个方面分析评价研究区潜三段注水开发效果,分析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截至2018年12月研究区潜三段采出程度已达到40.56%、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仅为34.6%、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为69%、地层压力保持在78.4%且呈下降趋势、综合含水率为88.55%、含水上升率为5%、存水率为负值、水驱指数为0.15、年产油量总递减率为10.44%,研究区潜三段储量动用程度低、地层能量保持水平低、注入水利用率低、注水开发效果差、产量递减快,需加强注水强度并结合研究区潜三段剩余油分布情况完善井网,提高水驱效果。根据研究区地质资料,使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潜三段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CMG软件进行了历史拟合展开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受地层构造、断层、储层非均质性和井网部署的影响研究区潜三段剩余油主要包括以下5类:构造高部位剩余油、非主流线井间带剩余油、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域剩余油、断层遮挡区域剩余油以及油厚边缘区域剩余油。从纵向上看,主要分布在潜331、潜334、潜336、潜338、潜341、潜344六个小层中,可作为今后进一步措施改造挖潜剩余油的主要目标。以Z10Xie-7井组为例研究了非主流线井间带和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域剩余油动用机理,通过补孔、油井转注、封堵等措施改变注入水流向,从而改变渗流场、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动用程度。结合主力油层剩余油分布情况及井位分布情况,制定了研究区潜三段调整方案:新部署采油井2口,注水井3口,并采取了补孔、油井转注、封堵以及压裂等措施,预测开发十五年后,潜三段累积增油量25.05×104t,累积提高采出程度6.88%,较现有开发方案累计多产油12.43×104t,累计提高采出程度3.41%,且含水率大幅降低,研究区潜三段仍具有剩余油挖潜潜力。
刘淑萍[3](2020)在《大港油田D区块油藏动态分析与调整方案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大港油田D区块为复杂断块油藏,面临剩余油分散、含水率高以及采收率低等现状,其地质储量占整个油田的50%以上。本文以大港油田D区块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动态分析评价和生产历史拟合研究,分析了剩余油分布及其潜力,最后优选了二次开发调整方案。本文从水驱控制程度,注采对应率和油层动用程度等方面,综合评价了大港油田D区块的开发效果,经分区块分析得出大港油田D区块整体为三类开发水平。从井网密度,井距等方面评价了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其注采井网不够完善,需要进行井网加密等措施。本文在生产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大港油田D区块的剩余油分布及潜力进行了研究。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主力水淹砂体、废弃河道边部和断层,可以对这些区域采取井网加密以及深部调驱等措施继续挖潜。本文对大港油田D区块进行了层系划分和井网加密,设计了二次开发调整方案并进行了开发指标的预测。采用人工注水与天然水驱相结合的开发方式,优选方案主要以老井措施和深部调驱为主。方案设计新井152口,累积增产原油197.7×104t,提高采收率4.0%,采取总体部署,分5年实施。
韩蓬勃[4](2020)在《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三段储层精细地质建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岔河集油田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率阶段。受断层发育、储层非均质、油层连通差等因素控制,剩余油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复杂特征。注水开发效果变差,层间矛盾突出,为了摸清剩余油分布特征,提高油田采收率,本文以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三段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利用钻井、地质、地震等多尺度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精细油藏地质建模研究。论文以层序地层学为依据,采用“旋回比对、分级限定、井震联合、骨架闭合”的小层对比方法,将研究区东三段共划分为4个油组,38个小层。综合运用研究区岩石学特点、沉积构造特征以及测井资料等,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划分标志及测井相标志系统,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及远砂坝等4种沉积微相类型。经过深入分析断层的空间组合及切割关系,联系其产状的繁杂度,采取符合的网格,并利用断点数据对模型进行质量校正,建立研究区高精度三维构造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相控序贯指示随机模拟和相控序贯高斯(同位协同)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储层砂体模型和属性模型。分析建立的模型发现各小层砂体模型与属性模型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同时采用相控约束效果对比、抽稀井检验及概率分布一致性检等方法检验模型的精准度。针对研究区进入开发后期高含水阶段,建立符合油藏实际的地质模型,提取出精确的小层及单砂层级别的构造图,准确圈定小层含油面积。结合开发动态等定量资料完成数值模拟,预测出研究区剩余油主要为未打开油层剩余油、井间剩余油、构造控制剩余油及岩性控制剩余油。
刘雅涵[5](2020)在《高含水断块油藏非均质评价与地质建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水驱后储层非均质状况和渗流状况发生改变,“双高”油气藏开发难度增大,驱替效率降低,措施效果下降,亟需基于油藏描述和开发数据的深化认知提出有效的控水提效方案。从开发地质和油藏工程协同的角度,重新认识目标油藏渗透率和非均质特征,建立更为完善的油藏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针对复杂断块油气藏,利用试井二次解释和井间平均渗透率反算结果,量化了储层渗流能力高低及与综合含水的关联,明确了测井渗透率与有效渗透率的差异和关系;结果显示,测井渗透率远高于有效渗透率,且井间有效渗透率随着含水升高呈现趋势性增大。利用试井结果评价单井平面非均质状况,利用水窜通道反演评价井间非均质状况,结果显示,长期高压注水作用下,近井易于形成复合油藏特征,水井附近渗透率明显增大;长期水驱作用下,油水井间易于形成水窜通道,且井间、井组注采流场和开发效果出现分化。基于油藏非均质特征的再认识,重点针对复杂断块的断层模型建模方法,开展了对比分析和筛选评价,建立符合油藏描述认识的地质模型;其中,为了避免错层的问题,尽可能精确描绘断层结构,断层模型推荐框架结构建模方法;针对复杂断块油藏物性空间分布特征及井网特征,岩相模型推荐单砂体刻画确定性建模方法,属性模型推荐序贯高斯随机建模方法,能够实现复杂断块油藏分步控制的建模需求;结果显示,建立的地质模型模拟数据与真实地层概率分布特征一致。利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进一步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完成了建模精度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加载了动静态非均质刻画的模型数据体,提升了静态地质建模的精度,发挥了动态非均质描述的关键校正作用,能够为今后“二三结合”等关键开发技术的设计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本文针对高含水复杂断块关键油藏特征综合描述并建立动静态油藏模型,对类似油田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的工程基础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陈琦[6](2020)在《P16井区凝胶调驱注入参数优化及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表明P16井区所在区块属于中低渗油藏,并具有较强非均质性。自1980年投入开发以来,经过基础井网开采、一次均匀加密调整和二次非均匀加密调整三个阶段,截止2018年8月P16井区综合含水率达到95.46%,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但采收率仅为40.50%,继续水驱开发效果差,采收率提高缓慢,经济效益差。针对P16井区中低渗非均质的储层特性及高含水低采收率的开发现状,并借鉴调驱技术在相邻井区应用情况,提出对P16井区采用注入能力强、成胶时间可控、调驱效果较好的弱凝胶调驱体系调驱技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优化设计P16井区弱凝胶调驱注入方案,解决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含水率上升快和采收率低等问题。本文首先利用Petrel软件建立了模拟区三维地质模型,之后导入CMG软件中建立数值模拟模型,进行水驱历史拟合,分析并明确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后续剩余油挖潜潜力。在水驱数值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开展调驱体系注入参数优化研究并进行调驱方案设计。P16井区采用复合段塞调驱注入方式(前置段塞+主段塞+后置段塞),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采收率提高值和含水率降低值,最终确定了最佳注入方案,即调驱体系注入速度为0.07PV/a,各段塞注入(聚合物-交联剂-稳定剂)浓度分别为:前置段塞800-1800-200 mg/L,主段塞700-1600-200mg/L,后置段塞900-1800-200 mg/L,调驱体系注入量为0.29PV。在最佳调驱方案的基础上对注入井进行了单井配注方案设计,确定了注入井的单井最佳配注量。最后进行了开发指标预测,全区采收率提高值为4.69%,全区增油量为6.226×104t,调驱效果和经济效益均较好。
王瑞虹[7](2020)在《P7井区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及深部调驱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说明P7井区隶属于中低渗透油藏,其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物性较差。自上世纪后期投入生产以来,P7井区整体的含水率逐年递增,截至2018年10月,该井区已经进入高含水后期,其层内、层间的非均质性愈发突出,且剩余油分布不均,如若继续采用水驱或聚驱都将无法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参照其它类似井区的开发经验,选择储层适应性强、注入能力强、吸附滞留能力强且抗冲刷性好的凝胶调驱体系对该井区进行深部调驱,既能满足调驱剂大剂量注入,又能做到边调边驱,最终实现该区块的进一步有效开发。本文主要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P7井区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和进行凝胶深部调驱注入方案设计。首先是利用Petrel软件建立了P7井区模拟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水驱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了水驱历史拟合,分析了该区块水驱后剩余油类型主要有:断层边部型剩余油、薄差层型剩余油、平面非均质型剩余油、井网滞留区型剩余油、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和井网控制不住型剩余油这6种,量化研究了各种类型剩余油的分布特征,明确了水驱后剩余油的挖潜潜力。然后,在水驱数值模拟研究基础上,利用CMG软件建立了P7井区调驱数值模拟模型,根据聚合物、交联剂、稳定剂浓度和调驱体系用量的不同共设计出了5种调驱注入方案,并最终优选出最佳的调驱方案(前置段塞:1000-1800-300mg/L;主段塞:900-1600-200mg/L;后置段塞:1000-1800-300mg/L)。最后,对所优选出的调驱注入案进行开发指标预测,并预测后续水驱至含水率达到98%时,最大降低含水6.94%,提高采收率4.53%,调驱后最终采收率为47.86%,相对于水驱,累计增油8.96×104t,调驱效果显着。
许江波[8](2020)在《海外G油田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调整研究》文中提出海外G油田是典型的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油藏内部断层普遍较发育,油水关系较复杂。在开发过程期间,边底水会持续为地层补充能量,油藏开发效果较好,但同时容易导致含水上升快,含水率高。G油田从2004年开始投入开发,现在已经进入高含水时期,已经出现多种问题。如含水率高、采出程度低、措施效果逐年变差、低产层动用程度差,降低了开发效果,须改变开发方案来提高采收率。基于此,本论文以海外G油田为例,综合应用了石油地质学、油藏工程方法、三维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G油田地质特征研究、生产动态分析、数值模拟研究和开发方案调整。通过石油地质学方法,对海外G油田边底水断块油藏构造特征、地层特征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油藏地层厚度大、断层发育、储层差异性大、非均质性强,流体纵向差异大,给开发带来很大困难。通过油藏工程方法,分析了油田生产动态特征。明确了海外G油田大部分油井高含水的现状,这是制约油田当前产量的重要因素。经产量递减分析,得出目前G油田单井月递减率为0.83%。并利用合理采油速度法,计算了G油田合理井网密度,结果显示,可以合理对油田进行井网加密。另外采用了4种水驱曲线预测了油田最终采收率,结果显示采收率为14.1%。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在保留海外G油田油藏物性特征下,建立了边底水油藏概念模型,并分别研究了避射高度、射孔厚度、水体倍数和隔夹层对边底水油藏含水上升的影响。对三维地质模型合理粗化后,建立了海外G油田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实际数值模型,并进行历史拟合,结果表明模型符合实际地下油藏特征,可以用于开发预测。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海外G油田水侵影响因素分析,明确了G油田剩余油分布区域,并设计了针对性的挖潜对策,如调整射孔层位,加密井网以及打水平井等措施,对方案进行开发指标的预测、对比以及优选,得出最适合海外G油田优选开发调整方案,为下一步海外G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设计提供有力的指导。
赵北辰[9](2020)在《断块油藏水驱油注采耦合机理及参数优化》文中指出我国复杂断块油藏大部分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油田在原有注采工作机制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下,出现老井产量明显下降,含水率高和经济效益过低的问题。本文利用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技术综合了研究区地质资料和历史生产动态,确定了剩余油潜力区,再运用注、采井的工作制度“耦合”与注采量的参数优化设计了剩余油挖潜方案,指导老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的高效挖潜。通过填砂平板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与认识:(1)针对复杂断块严重的非均质性,研究了注采耦合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应用机理。在平面上从开发井网的分布和油藏储集层的物性展开了注采耦合的机理研究;在纵向上从单层的层内非均质性和多层的层间非均质性展开了注采耦合的机理研究。(2)运用物理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地研究了注、采耦合的工作机制,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设计了不同注采耦合技术的应用方案。在最终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中,发现异步注水、不规律采油、选择性开、关层位和合理地增减压力等注采耦合方案能“控水稳油”,可达到最合理开采方式和最大限度的采收率。(3)结合DX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构造特点及能量来源,将油藏划分为极复杂断块油藏、岩性断块油藏、背斜型断块油藏和半封闭型边、底水断块油藏。根据生产动态资料和地质资料,对剩余油潜力区的评价指标参数进行选取,建立了油水两相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潜力评价体系,依据潜力区进行分级,划分为优势潜力区、弱优势潜力区、一般潜力区和非潜力区。(4)在X11-80块油藏应用注采耦合技术,结合剩余油潜力区和生产动态分析,设计了注采耦合方案,并对数值模拟开发效果预测,优选出了注、采井的工作制度和注采量的优化方案,最后分析了最优注采耦合方案对该油藏剩余油提采的机理。
徐翀[10](2020)在《国外A断块薄互层油藏开发调整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国外A断块油藏于2004年投产,产油均为稀油,累计已有19口生产井,但目前油井均已关闭,不再产油。目前油田生产面临高含水、关停井多、断块后续产量低等问题。本文以国外A断块薄互层油藏为研究对象,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明确油气藏的剩余油动用状况,描述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而为该油田后续开发调整设计方案。本文首先从油藏生产数据入手,利用油田生产数据管理系统、OFM数据库生成生产动态曲线,分析评价目前油藏生产动态,找出油田开发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地质资料、物性参数,建立地质模型,包括构造模型、相模型、物性模型,从地质角度进一步认识油藏构造、沉积、物性特性,也为该油藏数值模拟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明确各井、各层位剩余油动用情况。发现Fa2、Fb5、Fb6等层位中的剩余油分布相对丰富,Fa1、Fa2、Fb2等层位有较丰富的剩余气。最后根据剩余油动用情况,设计射孔措施、加密井、注气等三种开发调整方案,横向对比各个方案的累积产油、采收率,并与当前油田开发方案进行纵向对比,选出最佳设计方案,以提高油藏经济效益。四种开发方案对比结果表明,经济效益最高的方案是分别对9口油井和9口气井对应的层位采取射孔措施,此方案预测累计产油8.25MMbbl,采收率28.44%,增产2.18MMbbl。射孔方案有效地降低了开采成本,提高了采收率。此射孔方案也可为类似特征的油藏的开发调整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VIP数值模拟软件在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IP数值模拟软件在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江汉盆地S井区开发效果评价及调整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
1.2.2 剩余油分布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2 地质特征 |
2.2.1 地层层序 |
2.2.2 地层划分 |
2.2.3 沉积特征 |
2.2.4 储层特征 |
2.3 油藏特征 |
2.3.1 油藏类型 |
2.3.2 流体性质 |
2.3.3 温度和压力 |
2.4 开发概况 |
2.4.1 开发历程 |
2.4.2 开发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
3.1 地层能量保持水平 |
3.2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
3.3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
3.4 含水率及含水上升率 |
3.5 存水率 |
3.6 产量递减 |
3.7 采收率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藏三维地质建模 |
4.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数据准备 |
4.1.1 地质建模方法 |
4.1.2 建模数据准备 |
4.2 构造模型 |
4.2.1 断层模型 |
4.2.2 层面模型 |
4.3 岩相模型 |
4.4 属性模型 |
4.4.1 孔隙度模型 |
4.4.2 渗透率模型 |
4.4.3 含水饱和度模型 |
4.4.4 净毛比(NTG)模型 |
4.5 储量计算 |
4.6 模型粗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及调整对策 |
5.1 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
5.1.1 模拟器的选择以及网格系统 |
5.1.2 模拟参数准备 |
5.2 历史拟合 |
5.2.1 历史拟合的概念 |
5.2.2 历史拟合可调参数及调参范围 |
5.2.3 拟合结果 |
5.3 剩余油分布特征和主控因素 |
5.3.1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
5.3.2 纵向剩余油分布特征 |
5.3.3 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 |
5.4 开发技术政策优化 |
5.4.1 合理井网密度 |
5.4.2 合理地层压力 |
5.4.3 合理注采比 |
5.4.4 合理注水压力 |
5.5 剩余油动用机理及调整对策研究 |
5.5.1 剩余油动用机理 |
5.5.2 开发调整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JZ油区潜三段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1.2.2 剩余油分布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特征 |
2.1.1 地层特征 |
2.1.2 沉积特征 |
2.1.3 储层特征 |
2.2 油藏特征 |
2.2.1 流体性质 |
2.2.2 温度和压力 |
2.3 开发现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油藏三维地质建模 |
3.1 地质建模方法及数据准备 |
3.1.1 建模方法 |
3.1.2 数据准备 |
3.2 构造模型 |
3.2.1 断层模型 |
3.2.2 层面模型 |
3.2.3 纵向网格单元的细化 |
3.3 岩相模型 |
3.4 属性模型 |
3.5 储量计算 |
3.6 模型粗化 |
3.7 小结 |
第四章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4.1 储量动用状况 |
4.1.1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
4.1.2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
4.2 地层能量保持水平 |
4.3 水驱状况 |
4.3.1 含水率及含水上升率 |
4.3.2 存水率 |
4.3.3 水驱指数 |
4.4 产量变化 |
4.5 采收率 |
4.6 小结 |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研究 |
5.1 油藏数值模拟 |
5.1.1 模型建立 |
5.1.2 模拟参数准备 |
5.2 历史拟合 |
5.2.1 历史拟合方法 |
5.2.2 拟合结果 |
5.3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 |
5.3.1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
5.3.2 纵向剩余油分布特征 |
5.3.3 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 |
5.4 潜力分析 |
5.4.1 剩余油动用机理 |
5.4.2 开发调整对策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大港油田D区块油藏动态分析与调整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大港油田D区块地质特征研究 |
2.1 地质特征分析 |
2.2 储量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3 大港油田D区块动态分析评价 |
3.1 开发效果评价 |
3.1.1 水驱控制程度 |
3.1.2 注采对应率 |
3.1.3 油层动用程度 |
3.1.4 压力保持水平 |
3.1.5 含水上升率 |
3.1.6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
3.1.7 水驱指数 |
3.1.8 阶段存水率 |
3.1.9 自然递减率 |
3.1.10 水驱采收率 |
3.2 井网完善程度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大港油田D区块三维地质模型 |
4.1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4.1.1 工区范围 |
4.1.2 构造模型 |
4.1.3 砂岩骨架模型 |
4.1.4 属性模型 |
4.2 模型粗化 |
4.3 本章小结 |
5 大港油田D区块油藏数值模拟 |
5.1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5.2 历史拟合 |
5.3 剩余油分布及潜力 |
5.3.1 主力水淹砂体 |
5.3.2 废弃河道边部 |
5.3.3 断层控制 |
5.3.4 正向微构造 |
5.3.5 零星小砂体 |
5.4 本章小结 |
6 大港油田D区块调整方案设计 |
6.1 开发原则 |
6.2 层系划分 |
6.3 油藏工程指标设计 |
6.3.1 单井产量 |
6.3.2 合理地层压力界限 |
6.3.3 合理流动压力界限 |
6.3.4 合理注水压力界限 |
6.3.5 注采比和注入量 |
6.3.6 油水井数比 |
6.4 开发井网设计 |
6.5 部署及实施安排 |
6.6 开发指标预测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三段储层精细地质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地质建模概述 |
1.2.2 国内外储层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
1.2.3 储层地质建模技术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
1.2.4 岔河集油田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性认识 |
第二章 油田地质特征 |
2.1 地理位置 |
2.2 构造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沉积演化特征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思路 |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 |
3.2.1 建立闭合骨架剖面 |
3.2.2 标志层 |
3.2.3 井震约束对比 |
3.2.4 测井曲线旋回对比 |
3.2.5 封闭骨架井全区对比 |
3.2.6 非骨架井剖面对比 |
3.2.7 断层模型约束对比 |
3.3 地层划分与对比结果 |
第四章 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
4.1 沉积环境及物源分析 |
4.2 沉积相标志 |
4.2.1 岩石颜色特征 |
4.2.2 岩石成分特征 |
4.2.3 层理构造特征 |
4.2.4 化石特征 |
4.2.5 测井相标志 |
4.3 沉积微相划分方案 |
4.3.1 沉积微相类型 |
4.3.2 沉积微相特征 |
4.4 单井相分析 |
4.5 连井相分析 |
4.5.1 顺物源方向连井剖面 |
4.5.2 垂直物源方向连井剖面 |
4.6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第五章 储层精细地质建模研究 |
5.1 三维地质建模原理和方法 |
5.1.1 基本原理 |
5.1.2 建模方法 |
5.2 地质建模流程 |
5.2.1 数据准备 |
5.2.2 井斜校正和补心海拔校正 |
5.2.3 网格设计 |
5.3 三维构造建模 |
5.3.1 断层模型的精细雕刻 |
5.3.2 层面模型的精细标定 |
5.3.3 建立构造模型 |
5.4 相控储层砂体建模 |
5.4.1 砂体建模方法 |
5.4.2 建立储层砂体模型 |
5.5 相控储层属性建模 |
5.5.1 属性建模方法 |
5.5.2 建立储层属性模型 |
第六章 地质模型检验及应用 |
6.1 模型精度验证 |
6.1.1 相控约束效果对比 |
6.1.2 抽稀井检验 |
6.1.3 概率分布一致性检验 |
6.2 地质模型应用 |
6.2.1 构造模型的应用 |
6.2.2 砂体模型的应用 |
6.2.3 属性模型的应用 |
认识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高含水断块油藏非均质评价与地质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均质性评价 |
1.2.2 三维地质建模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双高”油藏渗流能力评价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油藏特征 |
2.3 开发历程及现状 |
2.4 渗流能力再认识 |
2.4.1 测井渗透率量化分析 |
2.4.2 有效渗透率量化分析 |
2.4.3 井间平均渗透率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双高”油藏非均质状况评价 |
3.1 层间非均质分析 |
3.1.1 静态非均质性评价 |
3.1.2 动态非均质对比 |
3.2 近井非均质特征分析 |
3.2.1 试井解释结果 |
3.2.2 井储系数分析 |
3.2.3 内外区渗透率分析 |
3.3 井间非均质特征分析 |
3.4 水窜通道反演 |
3.4.1 流场模拟 |
3.4.2 水窜通道量化 |
3.5 小结 |
第4章 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建立与分析 |
4.1 地质建模概述 |
4.2 储层属性插值原理 |
4.2.1 确定性建模 |
4.2.2 非确定性建模 |
4.2.3 插值建模主要步骤 |
4.3 基础数据处理 |
4.3.1 导入数据 |
4.3.2 基于井震资料对构造及分层的调整 |
4.4 构造模型建立 |
4.4.1 断层骨架建立方法 |
4.4.2 角点网格模型 |
4.4.3 三角网格模型 |
4.5 相模型建立 |
4.6 属性模型建立 |
4.6.1 属性建模方法 |
4.6.2 孔隙度模型 |
4.6.3 渗透率模型 |
4.6.4 含油面积刻画 |
4.6.5 净毛比模型 |
4.6.6 合理性验证 |
4.7 小结 |
第5章 “双高”油藏动态模型建立与分析 |
5.1 油藏数值模拟资料准备 |
5.1.1 油藏及流体物性 |
5.1.2 油水相对渗透率 |
5.2 模拟网格设计 |
5.3 模型的初始化 |
5.4 油藏动态非均质特征刻画 |
5.5 开发动态历史拟合 |
5.5.1 压力拟合 |
5.5.2 含水率拟合 |
5.5.3 产油量拟合 |
5.5.4 单井拟合分析 |
5.5.5 剩余油分布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P16井区凝胶调驱注入参数优化及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深部调驱技术分类及研究现状 |
0.2.2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P16井区地质概况及开发历程 |
1.1 地质概况 |
1.1.1 构造特征 |
1.1.2 储层沉积特征 |
1.1.3 油藏特征 |
1.2 开发简史 |
1.2.1 开发历程 |
1.2.2 开发现状 |
第二章 P16井区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
2.1 模拟区的确定 |
2.2 建模网格划分 |
2.3 建模数据准备 |
2.3.1 井头文件 |
2.3.2 分层数据 |
2.3.3 井斜文件 |
2.3.4 沉积相数据 |
2.3.5 属性值文件 |
2.4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2.4.1 构造模型的建立 |
2.4.2 沉积相模型的建立 |
2.4.3 三维相控属性模型的建立 |
第三章 P16井区水驱数值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拟软件的优选 |
3.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3.2.1 数值模拟基本参数数据准备 |
3.2.2 生产动态数据 |
3.2.3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3.3 历史拟合 |
3.3.1 历史拟合原则 |
3.3.2 水驱历史拟合结果 |
3.4 P16井区水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 |
3.4.1 剩余油类型 |
3.4.2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
3.4.3 纵向剩余油分布特征 |
3.4.4 剩余油潜力分析 |
第四章 凝胶调驱注入参数优化及方案设计 |
4.1 凝胶调驱体系的适用性 |
4.2 调驱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4.3 凝胶调驱注入参数优化设计 |
4.3.1 注入速度优选 |
4.3.2 调驱体系浓度优选 |
4.3.3 段塞大小优选 |
4.4 凝胶调驱注入方案 |
4.5 单井配注量优化设计 |
4.5.1 单井配注原则 |
4.5.2 单井配注方法 |
4.5.3 单井配注结果 |
4.6 开发指标预测及经济效益评价 |
4.6.1 开发指标预测 |
4.6.2 经济效益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P7井区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及深部调驱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0.2.1 三维地质建模 |
0.2.2 数值模拟研究 |
0.2.3 剩余油分布研究 |
0.2.4 深部调驱发展现状 |
0.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井区概况 |
1.1 区域概况 |
1.2 P7井区储层及流体性质 |
1.2.1 构造特征 |
1.2.2 沉积特征 |
1.2.3 储层的非均质性 |
1.2.4 储层流体的性质 |
1.3 井区开发简史 |
1.3.1 井区开发历程 |
1.3.2 井区开发现状 |
第二章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
2.1 基础数据处理 |
2.2 地质建模前期准备 |
2.2.1 模拟区划分 |
2.2.2 地质建模流程 |
2.3 模拟区三维构造模型 |
2.3.1 断层模型 |
2.3.2 层面模型 |
2.3.3 构造模型 |
2.3.4 模型质量监控 |
2.4 模拟区三维沉积相模型 |
2.5 模拟区三维相控属性建模 |
2.5.1 模拟区孔隙度模型 |
2.5.2 模拟区渗透率模型 |
2.5.3 模拟区饱和度模型 |
2.5.4 模拟区净毛比模型 |
第三章 水驱数值模拟 |
3.1 油藏模型的建立 |
3.1.1 模型参数的设置 |
3.1.2 生产动态资料的应用 |
3.2 储量拟合 |
3.3 模拟区历史拟合 |
3.3.1 模拟区全区历史拟合 |
3.3.2 单井历史拟合 |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
4.1 剩余油成因 |
4.1.1 地质因素影响 |
4.1.2 开采因素影响 |
4.2 剩余油分布规律 |
4.2.1 剩余油类型 |
4.2.2 剩余油平面分布特征 |
4.2.3 剩余油纵向分布特征 |
第五章 P7井区深部调驱方案设计 |
5.1 凝胶深部调驱概述及技术特点 |
5.2 调驱数值模拟 |
5.3 凝胶深部调驱注入方案设计优选 |
5.4 经济效益分析及HSE |
5.4.1 经济效益评价 |
5.4.2 HSE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
附图1 P7井区2019年5月模拟区各小层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 |
附图2 P7井区2019年5月模拟区各小层储量丰度图 |
(8)海外G油田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0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边底水断块油藏开发研究进展 |
1.1.2 边底水复杂断块油藏稳油控水技术现状 |
1.1.3 油藏边底水研究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1 油藏开发动态特征分析 |
1.2.2 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1.2.3 油藏开发调整数值模拟研究 |
1.3 技术路线 |
2 海外G油田物性特征与生产动态分析 |
2.1 油田物性特征 |
2.1.1 流体性质 |
2.1.2 温度和压力数据 |
2.1.3 岩石物性数据 |
2.2 油田生产动态分析 |
2.2.1 生产动态分析 |
2.2.2 产量递减分析 |
2.2.3 采收率预测 |
2.2.4 合理井网密度及井位优选 |
2.2.5 开发问题及潜力 |
2.3 本章小结 |
3 海外G油田地质特征与地质建模 |
3.1 油田地质概况 |
3.1.1 地层特征 |
3.1.2 构造特征 |
3.1.3 储层特征 |
3.2 三维地质建模 |
3.2.1 数据准备 |
3.2.2 构造模型 |
3.2.3 岩相模型 |
3.2.4 属性模型 |
3.2.5 模型粗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海外G油田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4.1 机理模型研究 |
4.2 数值模型建立 |
4.2.1 模拟软件介绍 |
4.2.2 数值模型建立 |
4.3 天然能量评价 |
4.4 历史拟合 |
4.4.1 储量拟合 |
4.4.2 全区拟合结果 |
4.4.3 单井拟合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海外G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
5.1 油水分布变化规律 |
5.2 水侵影响因素 |
5.3 剩余油分布特征 |
5.3.1 垂向剩余储量分布 |
5.3.2 平面剩余储量分布 |
5.3.3 剩余油分布模式 |
5.4 开发调整方案预测 |
5.4.1 基础开发方案 |
5.4.2 调整射孔层位方案 |
5.4.3 加密直井方案 |
5.4.4 水平井方案 |
5.4.5 方案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断块油藏水驱油注采耦合机理及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剩余油潜力区分析 |
1.2.2 注采耦合的机理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
2 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 |
2.1 复杂断块油藏的构造及开发特点 |
2.1.1 构造特点 |
2.1.2 开发特点 |
2.2 复杂断块油藏层块分类方式 |
2.2.1 分类参数 |
2.2.2 分类标准 |
2.3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评价 |
2.3.1 开发评价指标 |
2.3.2 开发评价方法 |
2.4 剩余油潜力区评价体系构建 |
2.4.1 评价指标选取 |
2.4.2 潜力级别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3 注采耦合机理研究 |
3.1 复杂断块油藏耦合机理 |
3.1.1 纵向上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耦合 |
3.1.2 平面上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耦合 |
3.2 注采机制耦合对断块油藏的影响 |
3.2.1 注水耦合 |
3.2.2 采油耦合 |
3.2.3 注采耦合 |
3.3 物模实验方法 |
3.3.1 物模相似准则 |
3.3.2 单管填砂模型实验 |
3.3.3 平板填砂模型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矿场的研究应用 |
4.1 X11 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概况及油藏特征 |
4.1.1 地质概况 |
4.1.2 油藏特征 |
4.2 X11 复杂断块油藏数值模拟 |
4.2.1 模拟模型的选择 |
4.2.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4.2.3 流体物模拟的建立 |
4.2.4 历史生产动态的拟合 |
4.3 X11 注采耦合技术的应用 |
4.3.1 X11 剩余油潜力区评价 |
4.3.2 X11 注采耦合方案设计 |
4.3.3 X11 注采耦合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国外A断块薄互层油藏开发调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油藏井网开发方式研究现状 |
1.3.2 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
1.3.3 油藏射孔措施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建立国外A断块薄互层油藏生产数据库 |
2.1 国外A断块油藏构造特征 |
2.2 获取油田生产数据 |
2.3 建立生产数据管理系统 |
2.4 导出生产动态曲线 |
2.5 油藏储量统计 |
2.6 本章小结 |
3 国外A断块薄互层油藏地质建模 |
3.1 构造模型 |
3.1.1 断层模型 |
3.1.2 平面模型 |
3.1.3 网格模型 |
3.2 相模型 |
3.2.1 沉积相模型 |
3.2.2 岩相模型 |
3.3 储层模型 |
3.3.1 孔隙度模型 |
3.3.2 渗透率模型 |
3.3.3 饱和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外A断块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潜力分析 |
4.1 模型初始化 |
4.2 各模型储量拟合 |
4.3 油藏历史拟合 |
4.4 单井拟合 |
4.5 剩余油潜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国外A断块薄互层油藏开发调整策略研究 |
5.1 方案一:以目前生产现状继续生产 |
5.2 方案二:射孔措施 |
5.3 方案三:加密井措施 |
5.4 方案四:注气开采措施 |
5.5 方案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VIP数值模拟软件在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汉盆地S井区开发效果评价及调整对策研究[D]. 刘甜.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JZ油区潜三段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分析[D]. 倪俊.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3]大港油田D区块油藏动态分析与调整方案设计[D]. 刘淑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三段储层精细地质建模研究[D]. 韩蓬勃. 西北大学, 2020(02)
- [5]高含水断块油藏非均质评价与地质建模研究[D]. 刘雅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6]P16井区凝胶调驱注入参数优化及方案设计[D]. 陈琦.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P7井区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及深部调驱方案设计[D]. 王瑞虹.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海外G油田边底水复杂断块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调整研究[D]. 许江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断块油藏水驱油注采耦合机理及参数优化[D]. 赵北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10]国外A断块薄互层油藏开发调整策略研究[D]. 徐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