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时俱进的湖南省技术监督局——湖南省技术监督局系列报道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瑾[1](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指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刘元[2](2017)在《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中的媒介导向研究 ——基于多个环境风险冲突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在国内又称作邻避运动,通常是因一系列公共设施的兴建而引发的大规模公民抗议活动,他们通过一系列自发抵抗行动来表达其环境诉求,争取自身环境权益。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等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身所处社会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而与此同时经济高速发展背后是伴随而至的环境问题,也使得置身其中城市中产阶级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开始觉醒,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可谓近年来发生的众多群体性事件中典型。另一方面,在这类抗争运动频频出现的背后,媒体在其中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多个环境风险冲突案例梳理,采用比较个案研究、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媒体在此类事件发生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这些大规模的抗争运动在国内特殊的社会背景条件下是如何被媒介动员并加以传播的,其中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不同抗争行动中媒介动员和传播的能力及效果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又如何作用于抗争行动的过程及结果。最后,文章还对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及媒介传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指出其缺陷并对政府、企业、公民与媒体良性互动提出一些建议与展望:一、提升公众媒介素养,达成社会共识;二、提升媒体专业程度及社会公信力;三、加强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执行能力;四、转变媒体监管理念,营造宽松信息传播氛围。
谢庆[3](2016)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研究 ——以湖南镉超标米事件为例》文中提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突发事件应对是指政府、非政府组织等主体采用一系列措施对突发事件进行协调管理控制的系统过程。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是指两个主体在突发事件应对的整个过程中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并进行功能上互补。通过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防范和处理,来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效率,减轻所造成的危害,最大程度维护国家及社会利益与安全,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社会改革不断深化,在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突发事件屡屡发生,如“非典”、“汶川地震”、“毒奶粉”、“病死猪”等。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其优势与积极作用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因此,突发事件应对中,探索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有效合作,既有利于实现社会治理创新,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湖南镉超标米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存在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传统文化观念束缚与社会认同的缺失;法律环境的缺失和制度模式的制约;沟通协调渠道不畅和信息共享能力差。在联系国内外突发事件的经验借鉴基础上,提出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对策:筑牢合作基础、强化合作能力、培养合作默契、搭建合作平台与动员合作力量等。
邓少君[4](2016)在《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文中研究说明社会治理是人类追求政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社会治理作为一种工具理性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是世界各国通向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选择。中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双重转型期,同时也全面进入风险社会。改革开放使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但是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治理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当下的中国面临社会矛盾多发、社会治安复杂、风险隐患凸显、社群融合困难等突出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也相应地面临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全、管控社会风险等三大基本任务,迫切需要在依法治国视域下,构建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在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乌尔里希·贝克1986年首次指出,人类已进入全新的社会形态即“风险社会”时代。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社会双重转型并发生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也使中国同样迈进风险社会,并同时具有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矛盾共生的“断裂的社会”特征。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当今中国高发多发的基层矛盾纠纷,主要是涉及民生领域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相互之间基于权益基础上的民间性冲突和社会性对立。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矛盾风险类型,在类型特征上,可以从对抗性质、所涉主体、适用法律、对象规模、时代背景、主题归属等多重同角度,厘清各类矛盾纠纷的基本属性;在宏观表象上,可以归结为总量长期高企、递增幅度明显,扩散领域宽泛、发展向度多维,结构关系多元、所涉对象复杂,表现形式多样、触点难点交织,强度烈度扩张、社会燃点降低等特征;在发展态势上,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继续面临涉农纠纷量大面广、涉土纠纷对抗激烈、劳资纠纷高发多发、医患纠纷日渐严峻、金融纠纷破坏力强、环保纠纷成为焦点、群体纠纷组织化更加明显的发展趋势。探寻中国社会矛盾纠纷高发频发的风险源头并非易事。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人们日益增长的权利需求与落后的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也越发明显。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纠纷“井喷”的源头性归因,可以从经济、社会、行政、司法、教育、党建等多个层面寻找症结所在,可以归结为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变迁巨大与社会结构分化、政府结构膨胀与管理服务缺失、公平正义有失与法治权威有限、教育扭曲失范与文化精神失魂、基层组织涣散与先锋作用迷失等六个方面的基本缘由,当然每个层面的不同病灶相互交织、盘根错节、复合叠加、甚至互为因果,均会不断诱发、催化出新的社会矛盾。这样更多地从批判的角度对社会风险来源进行比较系统而又一定深度的剖析,对于建立完善中国社会转型期基层矛盾治理格局应该具有基础性的意义。面对社会矛盾纠纷的不同表征与多元起因,广东的改革开放和先行先试无疑做了积极而富于价值的风险调控探索实践。如建立了以行政为主导的制度化路径,通过着重顶层设计、明确责任主体、构建联调机制、改革信访机制等措施,使以国家行政力量为代表的国家治权主导的矛盾解决机制成为一种基础性保障;拓展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社会化路径,提出了坚定人民调解发展方向、拓展人民调解职责内涵、创新人民调解体制机制的思路,特别在如医患纠纷、交通纠纷、环保纠纷等社会矛盾风险热点领域,大力推进和发展第三方专业性、行业性社会组织的治理思路显得更富创新意义;创设了以诉前联调为机制的法治化路径,矛盾纠纷当事人到法院起诉后、在法院正式立案前,以法院为主导,法院与各行政职能部门、行业组织协调联动,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探究了以复合治理为基本框架的多元化路径,通过厘清各种解纷方式的主体与特性、关系定位与路径选择、探索经验与现实困惑,对多元解纷机制的未来进路和网络结构做了具有一定前瞻意义的探讨,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中国执政党一直在探求国家长治久安之道。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综合治理,到中共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相继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这一系列重大决策无疑适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同阶段的治理需求。然而,以政府主导的国家治理体系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尽管历经多次改革,最终都是陷入了一种不良循环,特别是作为国家治理基础的镇街治理机构,由于强调与县级以上各职能部门的条条对接、垂直管理,反而造成基层治理部门分割、资源分散、单打独斗、效率低下。在这样的国情下,广东省创设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实战平台,通过有效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理顺治理机制,健全运行机制,凝聚了基层治理正能量,产生了1+1>2的治理效果。从广东经验中可以得到创新基层社会矛盾风险治理的五点启迪: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理念,强化“以人为本”价值观、推进“利民便民”服务观、践行“依法治理”法治观;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格局,盘活政府资源存量、优化镇街资源配置,培育基层社会组织,实现“官民共治共享”;创新基层矛盾治理体制,建立以县区为龙头、以镇街为支撑、以村居为基础、以网格为细胞的治理体系;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方法手段,推进指挥协调扁平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治理手段信息化、治理方式多样化;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目标管理,细化目标管理责任、强化综治政策工具、完善考评问责体系。这些思路和建议,体现了现代社会风险防控与治理的发展理念,对各地深化基层矛盾治理具有一定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刘逸舲[5](2015)在《“媒体审判”现象研究 ——以《焦点访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依法治国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虽一直很重视依法治国建设,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赢得了一些西方法治国家的点赞,但也走过不少弯路,存在着不少问题,“媒体审判”现象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媒体审判”的概念最早是美国提出来的,“它是指以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妨害和影响司法独立与公正的行为。”[1]1994年柯磊执笔的《谁之过?》文章涌入中国人的视野,“媒体审判”从此置入国人头脑。“媒体审判”现象具有以下特征:“在法官判定前,对案件作出定性、定罪、定刑报道以及胜诉或败诉猜测,”[2]不符合司法程序;为了炒作而蒙上明显渲染性、倾向性、煽情性;多媒体联动,出现单向度“舆论螺旋”现象;干扰司法审判等。通过整理发现,许多学者对“媒体审判”现象的研究仅仅以个案作为研究切入点,鲜有人从宏观视野对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媒体审判”现象变进行系统研究。以受众较多的央视栏目《焦点访谈》为例,这一崭新的电视栏目从开播的第一天起,就引起了学术界和新闻界的关注,很多人潜心研究,着述甚丰,但迄今为止,没有见到从“媒体审判”角度的专门研究。“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虽然在国内认可度较高,研究也红红火火,但在国外,专门的研究却冷冷清清,即使有研究,也是个案分析多,综合系统的理论研究少。”[3]同时,无论是国内国外,均没有对《焦点访谈》的“媒体审判”进行专门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片处女地。然而,对《焦点访谈》栏目的媒体审判现象进行综合研究,特别是研究其从越位的媒体监督回归理性报道的转变过程,对国内其他新闻媒体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媒体审判”现象的变迁进行梳理的过程中,以《焦点访谈》为例,从其栏目初建时不当使用“舆论监督”功能,出现“媒体审判”现象到后来逐步走上“正途”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找到其报道方式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选定《焦点访谈》作为分析样本,其原因是:第一,在媒体与司法两界均具有里程碑意义;第二,《焦点访谈》在我国具有权威性,通常也是其他同类栏目乃至相关节目学习的榜样;第三,“《焦点访谈》赢得了多数受众的信赖和喜爱,”[4]《焦点访谈》报道的内容成为有关党政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参考;第四,《焦点访谈》节目史上,十分关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焦点访谈》所涉及到的法律议题节目中,最为受众追捧的是涉嫌犯罪的大案、要案和司法制度改革的节目;第五,《焦点访谈》也经历了在媒体监督功能上的“越权”到逐步“回归”的过程。《焦点访谈》出现前的“媒体审判”现象:“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里,媒体是纯事业单位,由国家出资,媒体作为政府的宣传机构,报道的内容几乎是围绕行政机构的工作展开”,[5]媒体总是以“灌输”的方式向受众传递信息,不断对受众进行“说教”。当时的政府官员把媒体当做自己管理的工具,把自己的意志以命令的方式传达给媒体工作人员,使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传话筒”,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本位功能就难以发挥出来,甚至时常发生行政长官主导舆论,通过给报纸等媒体下命令的方式对案件定性,从而干预司法审判。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越位时期的“媒体审判”现象: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新闻媒体步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时期,平民视角的新闻节目随之出现。同时,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逐步觉醒,各地方媒体也随之加大舆论监督力量,最典型的表现是,各大媒体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对司法案件的舆论监督报道。然而,媒体从业人员很难迅速从“文革”时期的工作思维和习惯中转换过来,当他们滥用“舆论监督权”,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去对案情作出判断,干扰司法公正时,“媒体审判”现象就变得“名副其实”,媒体开始主动对司法案件进行“审判”。高举舆论监督旗帜的《焦点访谈》不仅深受领导重视,更被群众称之为“焦青天”。李鹏、朱镕基、温家宝三位国务院总理都曾亲临《焦点访谈》。新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凸显时期的“媒体审判”现象:2003年,我国“非典”盛行,网络舆论监督功能也发挥到极致。例如,在“李思怡案”、“孙志刚案”、“孙大午案”等一系列案件中,网络的舆论监督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被人们称为中国网络舆论年,也有人戏称为中国公民的维权年。这一时期《焦点访谈》收视率逐渐下降,作为一个元老级的电视新闻节目,观众对其期待值的减少,与节目内容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焦点访谈》很少跟进报道,同时舆论监督节目数量急剧减少,权利监督更少,似乎一直在采取“回避式”的态度,也很难找到《焦点访谈》的“媒体审判”案例,而新媒体“媒体审判”屡见不鲜。理性回归时期的“媒体审判”现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要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官在办案过程中更加重视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媒体在对司法案件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更注重把握其应有的度,这促进媒体从“媒体审判”回归理性的舆论监督。《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类节目逐步进入大众视野,也不乏有新气象的司法监督类节目。“媒体审判”现象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第一,在社会层面,主要是社会机制不够完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社会维稳压力驱使;第二,在媒体层面,主要是媒体角色扮演的“错位”,媒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第三,在司法层面,主要是法官司法人格难以独立,司法部门的潜规则;第四,在公众层面,主要是公众心态盲目跟从;第五,其他原因,主要是“民愤”与“清官情结”的交织。在”媒体审判”现象的形成原因中,还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特殊成因。尽管我国的“媒体审判”现象目前客观存在,然而,长远来看,这与我国“依法治国”、“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等方针政策和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宜积极探寻一些科学的策略来应对“媒体审判”现象,减少“媒体审判”现象的发生。社会层面的对策是:构建和谐社会,政府积极作为,增强法治意识。媒体层面的对策是:强化媒体自律,在我国进行“第三种规范”行规建设,即由行业组织或者媒体自身去制定准法律、准自律行规;遵循客观公正原则,做到报道和评论分开,注意报道的平衡性,评论要公正,同步报道,连续报道。同时提高媒体从业者法律素养。司法层面的对策是:制度建设,强化法院和法官的独立审判权;接受监督,增加司法审判透明度;借鉴西方司法审判经验,灵活运用司法实践。公众层面的对策是:满足公众对舆情案件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加强对公众的媒体素养教育,构建和谐的舆论环境。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对网民进行媒体素养教育更是防止媒体行为失范、防止网络媒体干涉司法的重要途径。
郑春欣[6](2015)在《“夏俊峰案”的媒介审判现象分析 ——以我国都市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一直以来,“媒介审判”现象在我国新闻界时有发生,这是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异化的表现,也是新闻媒体角色的错位与越位,这一现象并不利于司法公正与独立的实现。本文通过选取全国范围内5份不同地域的知名都市报,分别是《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新闻晨报》、《楚天都市报》以及《华西都市报》,并以2009年的“夏俊峰案”为例,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报纸在立案前、审判中、宣判后死刑前三个时期所有相关的新闻报道建立类目表,经过研究发现都市报在报道该案件时产生了“媒介审判”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媒介审判”现象的表现方式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与归纳,具体表现为偏向的报道立场、被选择的报道材料、连续性集中式的报道、煽情的报道语言、单向度的报道声音、多家媒体形成舆论合力。最后本文归纳总结出都市报“媒介审判”现象的共性,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规避对策,认为产生“媒介审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以后的新闻实践中对此进行规范和避免,不仅要依靠媒体的自觉与自律,还要完善司法体制以及增加司法审判透明度。
刘淼[7](2014)在《《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借助网络技术而迅速崛起的新媒体,给传统媒体的经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党报如何突围成为业界和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的课题。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党报从经营性专刊入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南日报》就顺势而为开办经营性专刊,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满足高端受众信息需求的同时实现盈利。因此,从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的成功入手探求党报生存、发展的路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经营性专刊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基础,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赢利为目的,将行业新闻与广告进行有机融合的报纸传播形式。《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的定位策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版面优化设计,打造好看的专刊;提供双重服务上,打造有用的专刊;挖掘客户资源,打造赚钱的专刊。《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从社会效益来看,承担党报责任引导舆论;从经济效益来看,立足市场实现创收目标;从文化效益来看,提高党报文化软实力。在发展过程中,《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结合当地特色,以红色资源带动活动策划;弥补党报短板,以深度专刊直击社会人生,顺应时代发展,以原创精神注重内容革新。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的发展经验有,第一,要利用党报优势,树立“大广告”意识,跳出广告做广告,用策划带动创收;第二,要盘活机制体制,实行竞聘上岗和员工激励机制,做好经营平台;第三,要开辟高端市场“蓝海”,锁定高端消费行业,着眼于长远战略宣传。当然,《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在开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报道领域还有待扩展、与受众互动程度不足、与新媒体融合待加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扩展专刊报道领域、创新受众互动模式、整合媒体共同发展。
刘烨[8](2014)在《《南方周末》头版头条负面人物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所论及的负面人物是指触犯国家法律,违背政党纪律,忤逆国际公约或与现行的社会伦理和公共道德相悖的人物。尤其以国家法律是否定罪为准绳。负面人物报道是人物报道中的重要类别,在人物写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以往的新闻学论着中,负面人物报道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新闻实践中,出现很多低俗暴力的现象。本文以《南方周末》头版头条近十年的负面人物报道为样本,以报道数量、报道角色、报道选题等方面为切入点,试图从中分析出《南方周末》在报道负面人物时在报道方式和价值取向上的特点。从而,总结出《南方周末》负面人物报道产生的社会影响和这份报纸给我们的启发。
韩巨龙[9](2013)在《中国共产党县级组织权力结构科学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党运行规律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简单地说,政党就是某个或某些阶级或阶层的代表,为了夺取或巩固执政权力,结合而成的政治组织。政党的直接目标是影响公共权力的运行,而且政党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影响政治权力运行的组织。因此,当今世界,90%的国家或地区均存在着政党。分析政党内部权力结构又是研究政党规律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县(市、区、旗)组织如同国家的县级政权一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有着自身的运行机制。自古就有“郡县治,则天下安”的治国经验和“宰相必起于州郡”的历史经验。县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情况,关系着整个县的社会稳定与否,关系着整个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慢。很多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也都有着县委书记的任职经历。县党组织虽处于整个党组织层级中的低层,却有着完备的组织结构,甚至有着与上级组织一一对应的工作部门。从这个角度看,它与党的省、市组织、甚至与中央组织有较大的相似性,是一个“完整的切片”。但是,党的县级组织如同国家县级政权一样有着独有的特征。“规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县党组织的党代表数量、县委委员数量等均比省、市的要少得多。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量”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质”的变化。例如,奥尔森对集体行为的研究发现,大集团与小集团的行动逻辑有着巨大的差别,导致这种差别的直接原因就是“量”或者称为“规模”的不同。不同于党的中央组织,在某些情况下,县党组织可以求助于上级组织,这是县党组织的又一特征。因而,本文认为把县党组织与更高级组织的内部权力结构科学化问题区别开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党内权力结构科学化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肩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所提出的要求。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要有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党内权力结构科学化致力于理顺党内权力关系,解决权力过于集中这个病根,防治贪污腐败等权力滥用行为,将有助于提高党组织的效能,促进党组织健康发展。党内权力结构科学化是实现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缔造者,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长期执政是党的重要目标,其首要条件是政权和政党必须保持稳定,并增强权力合法性。党组织和政权保持稳定的第一条就是要确保权力结构的稳定和防止权力滥用。“百年老店”苏联共产党亡党亡国的惨痛经验警示我们高度集权的权力结构容易出现特权现象,引发腐败泛滥,最终导致亡党亡国。我国“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惨痛经历告诉我们,权力集中于个人的权力结构是不可靠的。实现长期执政,必须推进党内权力结构科学化。本文由七个章节和结语组成,共八个部分。导论部分说明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梳理和分析了权力结构和中国共产党内部权力结构相关文献。第二章研究了权力结构相关理论问题,如权力概念、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等。论述了权力结构对政治主体的行为、对组织的稳定性、对组织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权力结构变迁的因素;梳理了典型的权力结构模型,并以美国两大政党和马克思、列宁创建的政党为例进行了研究。第三章分析了县党组织在党夺取政权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权力结构发展情况,得出现行县党组织内部权力结构为常委会主导型的结论;通过分析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型、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信息技术与全球化深化和政治文化变迁等环境变化对党组织的挑战,以及研究目前县党组织存在的政治录用困境、决策失误、腐败横行等问题,提出改革权力结构,破解权力过于集中难题才是应对挑战的根本措施。第四章对权力结构科学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权力的运行规律,提出了权力结构科学化的四条标准,即适应性原则、效率原则、防止权力滥用原则和权力能被所有者控制原则;并比较分析了党委会主导型、党委与纪委平行型等两种权力结构改革思路。第五章提出权力结构科学化的目标是构建党代表大会主导型权力结构,并对党代会主导型权力结构的具体形态进行了分析。第六章结合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了构建党代会主导型的权力结构的路线图。一是通过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和党代表任期制,以及保障党员和党代表的权利来保障党代表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此部分还对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湖北省罗田县等三个党代会常任制试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二是通过党代会监督,取消“两委”常委会,实行县委委员制,并辅之以“一把手”不直接分管制度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党务公开制度等措施来控制县委会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三是论述了如何既保证纪委的相对独立性又防止监督权的滥用。第七章论述了县党组织和上级组织,以及与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和群团组织的权力协同问题,致力于解决县党组织对相关组织的科学领导问题。结语部分简要回顾了为什么要推进党内权力结构科学化、其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科学化等论述,对前文进行了总结。
杨寅[10](2011)在《快乐购的营销战略与企业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传媒经济和虚拟通路时代的到来,电视购物这一新兴产业在社会活动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甚至被称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凭借湖南广电的媒体优势,快乐购物有限公司(简称快乐购)迅速崛起,已呈燎原之势。在媒体与零售的产业融合中,快乐购不断寻求新的价值增长点,为我国电视业盈利模式的变革和电视购物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快乐购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不但在于其营销模式所形成的发展动力,更重要的是在营销模式实践中,企业内部形成了适应市场环境、配合企业战略的文化软实力。本文对快乐购的营销战略、企业文化以及两者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探究。文章的绪论部分对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对我国电视购物业的概况进行了阐述,分别介绍了电视购物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竞争格局,简要介绍了作为其中佼佼者的快乐购的成立背景和发展过程。第三部分对快乐购的营销战略进行了分析,从规模效应、虚实结合、跨界经营以及感情营销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释。第四部分对快乐购的企业文化内涵进行了总结,提炼为“快乐文化”“跨界营销”“辩证思维”和“制度标尺”四个文化内涵,并由此延伸出重视创新、包容个性、注重理论等具体文化特色。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结合前面的研究,深入剖析了营销战略和企业文化品牌的辩证关系,继而对两者的良性互动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的电视购物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所裨益。
二、与时俱进的湖南省技术监督局——湖南省技术监督局系列报道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时俱进的湖南省技术监督局——湖南省技术监督局系列报道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中的媒介导向研究 ——基于多个环境风险冲突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问题日益突出 |
1.1.2 环境与经济建设、个人利益密不可分的时代 |
1.1.3 新媒体为民意表达创建互动平台 |
1.2 选题目的及价值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主要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过程中的难点与创新 |
1.6.1 本研究中的难点 |
1.6.2 本研究中的创新点 |
第2章 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及其认定 |
2.1 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概念界定 |
2.2 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的西方学者认定 |
2.3 公民相邻权的我国法律认定 |
第3章 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的发展现状: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 |
3.1 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的基本情况 |
3.2 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的特点 |
3.2.1 冲突爆发前的动员形式 |
3.2.2 冲突爆发中的公民参与 |
3.2.3 冲突爆发后的地方政府维稳 |
3.2.4 冲突爆发后事件走向:毗邻抗争层面、环保倡议、暴力事件 |
3.3 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的发展现状 |
3.3.1 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发生范围愈发广泛 |
3.3.2 冲突动员方式愈发多元化 |
3.3.3 城市中产阶级对抗升级,不限于“发乎情,止乎礼” |
3.3.4 媒体参与程度及影响愈发深远 |
第4章 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事件中的媒介职能及报道特点 |
4.1 媒体的职能 |
4.1.1 媒体的社会地位 |
4.1.2 媒体的社会功能 |
4.2 媒体报道特点 |
4.2.1 毗邻型抗争运动中的媒体角色 |
4.2.2 媒体:作为积极构建框架的主体 |
4.2.3 媒体立场中对立元素的博弈 |
4.2.4 抗争者:媒体报道情况 |
第5章 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中的媒介导向及其困境:以腾龙芳烃项目事件和茂名PX事件为例 |
5.1 腾龙芳烃化工项目事件回顾 |
5.1.1 厦门PX事件:政府信息传播的困局 |
5.1.2 漳州PX事件:风险传播的“科学范式” |
5.2 茂名PX项目事件回顾 |
5.3 新媒体作用趋强:网络动员、搭建信息平台 |
5.3.1 舆论兴起期:网民热议,人人手持麦克风 |
5.3.2 舆论高潮期:反抗权威,言论受阻,压制“散步” |
5.3.3 舆论衰退期:政府发布“实情实报”,表示绝不会违背民意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毗邻型环境风险传播问题及其媒介应对策略 |
6.1 毗邻型环境风险传播问题 |
6.1.1 政府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
6.1.2 信息不对称,引发民情激荡 |
6.1.3 冲突发生过程中媒体传播功能异变 |
6.1.4 政府、企业、媒体和民众缺乏沟通,形成各自话语体系 |
6.2 政府、企业、公民、媒体良性沟通的对策 |
6.2.1 提升公众媒介素养,达成社会共识 |
6.2.2 提升媒体专业程度及社会公信力 |
6.2.3 加强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执行能力 |
6.2.4 转变媒体监管理念,营造宽松信息传播氛围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研究 ——以湖南镉超标米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1.1 关于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研究 |
1.2.1.2 关于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关系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2.1 关于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关系研究 |
1.2.2.2 关于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问题研究 |
1.2.2.3 关于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对策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突发事件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含义 |
2.1.2 政府的含义与特性 |
2.1.2.1 政府的含义 |
2.1.2.2 政府的特性 |
2.1.3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
2.1.3.1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
2.1.3.2 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
2.1.4 合作的含义 |
2.2 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理论基础 |
2.2.1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论 |
2.2.2 多中心理论 |
2.2.3 治理理论 |
2.2.4 组织间资源相互依赖理论 |
2.3 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内容与方式 |
2.3.1 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内容 |
2.3.2 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方式 |
第三章 湖南镉超标米事件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现状及问题 |
3.1 事件及其应对回顾 |
3.1.1 “镉超标米事件”报道与相关介绍 |
3.1.2 “镉超标米事件”政府的反应 |
3.1.3 “镉超标米事件”非政府组织的反应 |
3.1.4 关于“镉超标米事件”的走访调查 |
3.2 湖南镉超标米事件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存在的问题 |
3.2.1 合作角色定位不清晰 |
3.2.2 合作缺乏广度与深度 |
3.2.3 合作主体缺乏有效沟通协调与互动协作 |
3.2.4 合作主体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欠缺 |
3.2.5 合作缺乏媒体等社会力量的支持 |
第四章 湖南镉超标米事件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局限的原因分析 |
4.1 思想文化的薄弱与社会认同的缺失 |
4.1.1 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 |
4.1.2 合作意识淡薄与理念缺乏 |
4.1.3 社会认同的缺失 |
4.2 法律环境的缺失和制度模式的制约 |
4.2.1 合作的法律保障不到位 |
4.2.2 非政府组织双重管理制度制约 |
4.3 沟通协调渠道不畅和信任度的缺失 |
4.3.1 合作的沟通协调渠道不畅 |
4.3.2 合作主体信任程度与信息共享能力低下 |
第五章 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经验借鉴 |
5.1 美国卡特里娜咫风救援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经验 |
5.2 日本阪神地震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应对经验 |
5.3 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实践 |
5.3.1 不同类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合作 |
5.3.2 多个非政府组织联合与政府的合作 |
5.4 国内外合作经验启示 |
5.4.1 将合作关系纳入法律规范中 |
5.4.2 通过签订合同或协议建立合作 |
5.4.3 确立合作连接协调机构 |
第六章 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加强合作的对策 |
6.1 筑牢合作基础,优化合作空间环境 |
6.1.1 强化合作理念,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
6.1.2 明确法律规范,维护良好的合作环境 |
6.1.3 积极培育扶持,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 |
6.2 强化合作能力,发挥合作主体优势 |
6.2.1 加快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推动信息的公开透明 |
6.2.2 加强非政府组织能力建设,发挥功能优势与作用 |
6.2.3 大力提升组织社会公信力,有效表达社会的诉求 |
6.3 培养合作默契,推动合作方式创新 |
6.3.1 政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明确具体行为规范与运作方式 |
6.3.2 非政府组织制定专项合作计划,践行高效优质服务承诺 |
6.4 搭建合作平台,落实合作评估监督 |
6.4.1 明确合作责任分担,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 |
6.4.2 畅通协调沟通渠道,实现合作的信息共享 |
6.4.3 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推动合作的有序发展 |
6.4.4 完善评估反馈系统,加快合作的良性循环 |
6.5 动员合作力量,营造合作社会文化 |
6.5.1 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意识 |
6.5.2 塑造社会志愿精神与文化 |
6.5.3 充分发挥媒体的桥梁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中国执政党治国理念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二、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三、中国基层矛盾治理需求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风险社会研究 |
二、基层矛盾治理 |
三、基层社会治理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式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厘定 |
第一节 风险社会理论 |
一、社会风险演变 |
二、风险社会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三、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社会治理理论 |
一、治理的基本内涵 |
二、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
三、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
第三节 核心概念厘定 |
一、社会转型与风险社会 |
二、基层与基层矛盾 |
三、治理体制与治理机制 |
第三章 风险形式:基层矛盾表现特征 |
第一节 矛盾纠纷的基本类型 |
一、从矛盾性质划分 |
二、从所涉主体划分 |
三、从人员规模划分 |
四、从适用法律划分 |
第二节 基层矛盾的宏观表征 |
一、在数量上:总量长期高企,递增幅度明显 |
二、在走向上:扩散领域宽泛,发展向度多维 |
三、在主体上:结构关系多元,所涉对象复杂 |
四、在形态上:表现形式多样,触点难点交织 |
五、在强度上:矛盾张力扩大,社会燃点降低 |
第三节 基层矛盾的多发领域 |
一、涉农纠纷量大面广 |
二、涉土涉房矛盾对抗激烈 |
三、劳资纠纷高发多发 |
四、医患纠纷日渐严峻 |
五、金融纠纷破坏力强 |
六、环境纠纷成为焦点 |
七、群体纠纷组织化明显 |
第四章 风险来源:基层矛盾源头归因 |
第一节 经济转型: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失衡 |
一、粗放型增长 |
二、城市化失序 |
三、房地产泡沫 |
第二节 社会分层:社会变迁巨大与社会结构分化 |
一、个体分化 |
二、群体分化 |
三、阶层分化 |
第三节 执政效率:政府结构膨胀与服务管理缺失 |
一、政府结构臃肿膨化 |
二、决策管理时有失控 |
三、基本公共服务滞后 |
四、维稳模式呆板僵化 |
第四节 司法实践:公平正义有失与法治权威有限 |
一、地方立法滞后 |
二、司法公正有失 |
三、基层法治薄弱 |
四、法治文化缺失 |
第五节 教育文化:教育扭曲失范与文化精神失魂 |
一、教育扭曲失范 |
二、主体文化受侵 |
三、精神信仰丧失 |
第六节 基层党建:组织建设弱化与先锋作用淡化 |
一、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弱化 |
二、基层党的领导干部蜕化 |
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淡化 |
第五章 风险调控:基层矛盾解决路径 |
第一节 制度化路径:行政主导 |
一、着重顶层设计,强化制度牵引 |
二、落实主体责任,健全体制机制 |
三、构建联调机制,打造综治平台 |
四、改革信访机制,畅通诉求渠道 |
第二节 社会化路径:人民调解 |
一、坚定发展方向 |
二、拓展职责内涵 |
三、创新组织机制 |
第三节 法治化路径:诉前联调 |
一、诉前联调的出台背景 |
二、诉前联调的基本内涵 |
三、诉前联调的运行机制 |
四、诉前联调的司法效率 |
第四节 复合化路径:多元衔接 |
一、历史与现实:多元解纷机制价值判断 |
二、主体与特性:多元解纷方式辨析 |
三、定位与选择:多元解纷方式的关系 |
四、探索与困惑:来自广东的实践经验 |
五、讨论与结论:多元解纷机制的未来进路 |
第六章 风险治理:基层矛盾治理创新 |
第一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理念 |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二、践行“依法治理”的执政观 |
三、推进“利民便民”的服务观 |
第二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格局 |
一、党委政府领导:担当主体责任 |
二、国家治权主导:发挥职能作用 |
三、社会组织担当:激发自治活力 |
四、公民广泛参与:加快全民普法 |
第三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体制机制 |
一、镇街中心是支撑 |
二、村(居)工作站是基础 |
三、县级中心是龙头 |
第四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方法手段 |
一、指挥协调扁平化 |
二、社会治理精细化 |
三、治理手段信息化 |
四、治理方式多样化 |
第五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目标管理 |
一、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
二、实施综治政策工具 |
三、建立考评问责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媒体审判”现象研究 ——以《焦点访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与数据分析法相结合 |
1.3.2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
1.4 研究创新与突破 |
1.4.1 对“媒体审判”现象研究视角的创新 |
1.4.2 对《焦点访谈》的研究提出了新观点 |
1.5 研究设计 |
1.5.1 文本的确定 |
1.5.2 基本研究思路 |
第2章 从《焦点访谈》看“媒体审判”现象的变迁 |
2.1 回顾:《焦点访谈》出现前的“媒体审判”现象 |
2.2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越位时期及对《焦点访谈》的分析 |
2.2.1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越位时期的“媒体审判”现象 |
2.2.2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越位时期《焦点访谈》分析 |
2.3 新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凸显时期及对《焦点访谈》的分析 |
2.3.1 新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凸显时期的“媒体审判”现象 |
2.3.2 新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凸显时期《焦点访谈》分析 |
2.4“媒体审判”现象的理性回归时期及《焦点访谈》分析 |
2.4.1 理性回归时期的“媒体审判”现象 |
2.4.2“媒体审判”现象理性回归时期的《焦点访谈》分析 |
第3章“媒体审判”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分析 |
3.1“媒体审判”现象的形成原因 |
3.1.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体审判”现象的共因 |
3.1.2 传统媒体“媒体审判”现象的特殊成因 |
3.1.3 新媒体“媒体审判”现象的特殊成因 |
3.2“媒体审判”现象的影响 |
3.2.1“媒体审判”现象存在的现实语境 |
3.2.2“媒体审判”现象的负面影响 |
第4章 应对“媒体审判”现象的策略 |
4.1 社会层面的对策 |
4.1.1 构建和谐社会 |
4.1.2 政府积极作为 |
4.1.3 增强法治意识 |
4.2 媒体层面的对策 |
4.2.1 加强媒体自律 |
4.2.2 遵循客观公正原则 |
4.2.3 加强媒体从业者法律素养 |
4.3 司法层面的对策 |
4.3.1 制度建设,强化法院和法官的独立审判权 |
4.3.2 接受监督,增加司法审判透明度 |
4.3.3 借鉴西方司法审判经验,灵活运用司法实践 |
4.4 公众层面的对策 |
4.4.1 满足公众对舆情案件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
4.4.2 加强对公众的媒体素养教育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夏俊峰案”的媒介审判现象分析 ——以我国都市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2. 研究样本情况介绍 |
2.1 夏俊峰案 |
2.2 都市报 |
2.3 类目建构与编码 |
3. “夏俊峰案”都市报“媒介审判”的表现及评价 |
3.1 5 家都市报“夏俊峰案”报道内容分析 |
3.2 对“夏俊峰案”报道的伦理规范性衡量 |
3.3 都市报“媒介审判”具体表现方式 |
4. 都市报“媒介审判”现象反思与规避 |
4.1 都市报“媒介审判”的共性 |
4.2 “媒介审判”现象出现的原因 |
4.3 规避“媒介审判”的对策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7)《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的发展定位 |
2.1 《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样本分析 |
2.1.1 样本选取方法 |
2.1.2 整体内容分析 |
2.2 《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内涵及演变 |
2.2.1 经营性专刊的内涵 |
2.2.2 专刊的发展演变 |
2.3 《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定位策略 |
2.3.1 优化版面设计成专刊之“美” |
2.3.2 提供双重服务为专刊所“用” |
2.3.3 挖掘受众资源获专刊之“利” |
第3章 《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的发展特色 |
3.1 《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的功能实现 |
3.1.1 依据党报权威引导舆论 |
3.1.2 立足市场实现创收目标 |
3.1.3 建设好日报文化软实力 |
3.2 《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特色分析 |
3.2.1 依托红色资源开展活动策划 |
3.2.2 凭借深度专刊直击社会人生 |
3.2.3 坚持原创精神注重内容革新 |
第4章 《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的发展经验 |
4.1 抓住党报优势树立“大广告”意识 |
4.1.1 跳出广告做广告 |
4.1.2 以策划带动创收 |
4.2 建立竞争体制成立激励机制 |
4.2.1 竞聘上岗添活力 |
4.2.2 激励员工谋发展 |
4.3 开辟高端营销市场 |
4.3.1 锁定高端消费市场 |
4.3.2 着眼长远战略宣传 |
第5章 《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 |
5.1 《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存在的问题 |
5.1.1 报道领域有待更扩展 |
5.1.2 与受众互动程度不足 |
5.1.3 与新媒体融合待加强 |
5.2 《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的完善对策 |
5.2.1 扩展报道覆盖领域 |
5.2.2 创新受众互动模式 |
5.2.3 整合媒体共同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南方周末》头版头条负面人物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南方周末》头版负面人物报道样本统计 |
第一节 负面人物报道概念及概念溯源 |
一、 负面人物概念 |
二、 负面人物报道的溯源 |
第二节 《南方周末》头版负面人物报道的各类统计分析 |
一、 头版中负面人物报道的数量、版面统计及分析 |
二、 头版中负面人物身份统计及分析 |
三、 头版中负面人物报道题材分类及分析 |
四、 头版报道中负面人物选题及分析 |
第二章 《南方周末》头版负面人物报道内容及分析 |
第一节 负面人物报道与政治民主化 |
一、 对政府角色错位和缺少监督机制的质疑 |
二、 对官员任命和官民关系异化的质疑 |
第二节 负面人物报道与法律独立化 |
一、 对法律和行政独立关系的质疑 |
二、 对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批评 |
三、 呼吁司法公平正义 |
第三节 负面人物报道与文化教育制度的规范化 |
一、 诚信缺失与体制缺陷 |
二、 教育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三章 《南方周末》负面人物报道的特点 |
第一节 价值取向上的特点 |
一、 勇气铸就的真实性 |
二、 平民化视角 |
三、 深度开掘,展现事实脉络 |
第二节 报道方式上的特点 |
一、 讲述方式故事化,可读性强 |
二、 大量细节,还原立体人物 |
三、 负面样本与时代之间的呼应 |
第四章 《南方周末》头版负面人物报道的启发 |
第一节 叙述视角多元和平衡客观中立 |
一、 叙述视角的多元化 |
二、 平衡客观中立的立场 |
三、 不参与媒介审判 |
第二节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处理负面人物的关系 |
一、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
二、 发挥负面人物的正面引导作用 |
第三节 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
一、 新闻要素准确而完整 |
二、 客观的角度进行报道,措辞得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9)中国共产党县级组织权力结构科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述评 |
一、 关于权力结构的一般理论研究 |
二、 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结构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研究法 |
二、 结构—功能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 |
第五节 文章结构及可能的创新点 |
一、 文章结构 |
二、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权力结构理论 |
第一节 权力的概念 |
一、 词本义 |
二、 权力能力说 |
三、 三维权力观 |
四、 关系性权力——权力依赖于情景 |
五、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
第二节 结构主义 |
一、 结构的定义 |
二、 结构主义理论 |
第三节 权力结构的功能 |
一、 影响权力主体的行为 |
二、 决定组织的稳定性 |
三、 影响组织的发展 |
第四节 权力结构模型 |
一、 几种主要的权力结构模型 |
二、 理想的权力结构模型 |
第五节 权力结构变迁 |
一、 结构分化 |
二、 影响权力结构变迁的因素 |
第六节 政党内部权力结构理论和实践 |
一、 美国政党内部权力结构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政党内部权力结构 |
第三章 现行县级党组织常委会主导型权力结构及其困境 |
第一节 县级组织权力结构的历史沿革 |
一、 非执政党时期县级组织权力结构 |
二、 取得执政地位后县级组织权力结构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县级组织权力结构改革 |
第二节 组织环境变迁带来的压力 |
一、 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 |
二、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 |
三、 信息技术发展与全球化深化 |
四、 政治文化发展 |
第三节 当前县级组织权力结构面临的困境 |
一、 政治录用的困境 |
二、 决策失误问题 |
三、 腐败顽疾裂变式蔓延 |
第四节 改革权力结构是走出困境的必然之路 |
一、 改革权力结构是适应环境变迁的必然要求 |
二、 改革权力结构才能消除权力过于集中病根 |
第四章 县级组织权力结构科学化思路评析 |
第一节 权力结构科学化 |
一、 科学化与合理化 |
二、 权力运行规律 |
三、 权力结构科学化的标准 |
第二节 党委全委会主导制权力结构模型 |
一、 提出的背景 |
二、 设想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党委会与纪委平行式权力结构模型 |
一、 提出的背景 |
二、 设想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构建党代会主导型权力结构 |
第一节 构建党代会主导型权力结构的必要性 |
一、 权力合法性的要求 |
二、 权力制约规律的要求 |
三、 调动党员积极性的要求 |
第二节 党代会主导型权力结构 |
一、 党代会:最高权力机关 |
二、 全委会:党代会的常设机关 |
三、 纪委:党代会的专门监督机关 |
第三节 党代会、全委会、纪委会的权力关系综合分析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县级组织权力结构科学化路线图 |
第一节 确保县级党代会成为同级党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 |
一、 保障党员主体地位 |
二、 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
三、 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典型分析 |
第二节 党委会委员制改革 |
一、 逐步取消“两委”常委会 |
二、 实行县委委员制 |
三、 “一把手”不直接分管制度 |
第三节 纪委在权力结构中的定位 |
一、 纪委的相对独立性 |
二、 谁来监督制约纪委 |
第四节 积极推进党务公开 |
一、 保障党员的知情权 |
二、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县级组织与相关组织的权力协同 |
第一节 党的县级组织与上级组织 |
一、 下级服从上级 |
二、 调动县级组织的积极性 |
第二节 党的县级组织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
一、 县级党组织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 |
二、 县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党组织的监督 |
第三节 党的县级组织与同级政府 |
一、 政府的相对独立性 |
二、 党委会对政府的领导方式 |
第四节 党的县级组织与同级政冶协商会议 |
一、 执政党与参政党 |
二、 党委会与政协党组 |
第五节 党的县级组织与同级群团组织 |
一、 党委对同级群团组织的领导 |
二、 调动群团组织的积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类 |
二、 论文类 |
三、 英文文献 |
后记 |
(10)快乐购的营销战略与企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电视购物和快乐购 |
2.1 我国电视购物业的发展历程与竞争格局 |
2.1.1 我国电视购物业的发展历程 |
2.1.2 我国电视购物行业竞争格局 |
2.2 异军突起的快乐购 |
2.2.1 争议中诞生 |
2.2.2 借鉴中成长 |
2.2.3 多点出击的扩张之路 |
第三章 快乐购的营销战略 |
3.1 流通业态,规模至上 |
3.1.1 媒体与零售双管齐下 |
3.1.2 全国连锁与区域深耕 |
3.1.3 突出主渠道,培育新通路 |
3.2 创新业态,虚实结合 |
3.2.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 |
3.2.2 虚拟销售与实体产品的结合 |
3.2.3 虚拟渠道与实体服务的结合 |
3.3 媒体零售,跨界经营 |
3.3.1 开辟网络电子商务 |
3.3.2 发展型录购物项目 |
3.3.3 开通电话呼出业务 |
3.3.4 开创全通路立体销售 |
3.4 感情营销,服务至上 |
3.4.1 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六心"无忧 |
3.4.2 推出看得见的服务——地面实体店 |
3.4.3 快乐会 |
第四章 快乐购的企业文化 |
4.1 快乐营销的文化内涵 |
4.1.1 快乐文化:提升购物的幸福指数 |
4.1.2 跨界营销:以文化理念开拓市场 |
4.1.3 辩证思维:用创新设置竞争门槛 |
4.1.4 制度标尺:成就方圆的文化硬件 |
4.2 快乐购的企业文化特色 |
4.2.1 变革与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 |
4.2.2 和谐包容个性的矛盾共同体 |
4.2.3 注重实践与理论的有效循环 |
第五章 快乐购营销战略与企业文化的良性互动 |
5.1 快乐购营销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内在关系 |
5.1.1 营销战略孕育快乐文化 |
5.1.2 快乐文化引领营销战略 |
5.2 用营销战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
5.2.1 建立突出市场主导地位的文化理念 |
5.2.2 规范品牌文化的营销管理制度 |
5.2.3 加强对品牌战略的文化监督与审计 |
5.2.4 策划与品牌战略协调一致的企业文化营销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快乐购发展大事记(2004.10—2011.4) |
附录2:快乐购的品牌形象标识 |
附录3:快乐购物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廉洁自律条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与时俱进的湖南省技术监督局——湖南省技术监督局系列报道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2]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中的媒介导向研究 ——基于多个环境风险冲突的案例分析[D]. 刘元.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3]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研究 ——以湖南镉超标米事件为例[D]. 谢庆.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4]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D]. 邓少君. 武汉大学, 2016(06)
- [5]“媒体审判”现象研究 ——以《焦点访谈》为例[D]. 刘逸舲.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7)
- [6]“夏俊峰案”的媒介审判现象分析 ——以我国都市报为例[D]. 郑春欣. 暨南大学, 2015(12)
- [7]《湖南日报》经营性专刊发展策略研究[D]. 刘淼. 湖南大学, 2014(03)
- [8]《南方周末》头版头条负面人物报道研究[D]. 刘烨. 黑龙江大学, 2014(10)
- [9]中国共产党县级组织权力结构科学化研究[D]. 韩巨龙.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10]快乐购的营销战略与企业文化研究[D]. 杨寅. 中南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