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新世纪的伟大进军中再创辉煌(论文文献综述)
孙振琳[1](2020)在《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决定着政党治国理政的方向和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想信念问题,对新形势下如何认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如何建构理想信念以及坚定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且以高瞻远瞩的广阔视野和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进行了严密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是在积极继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系统总结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理想信念建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同时深刻研判当代中国理想信念问题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挑战,而逐渐形成的一套科学、完整而全面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全面搜集和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和主客观条件,全面阐释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总结并概括出这一理论的基本特征和当代价值,力求对这一理论做出完整呈现。本文共分为以下六章内容: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对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形成客观、全面的研究综述;明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并确定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和主客观条件。首先,明确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想信念思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理想信念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信念思想;其次,从家庭环境、知青经历、从政道路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主观条件;最后,阐释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客观条件,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理想信念建构的期许、社会转型期解决理想信念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对我国理想信念建构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把握。第三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这一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理想信念“地位论”、理想信念“价值论”、理想信念“建构原则论”、理想信念“建构主体论”、理想信念“重点群体论”、理想信念“建构路径论”。第四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这一章分别从三个方面予以阐释,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五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这一章通过前文的概括和总结得出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三个特征,即思维方法的科学性、工作导向的问题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第六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这一章从四个方面解读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主要包括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促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新发展、铸牢了坚定共同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提供了新时代理想信念建构的科学指南、有力助推了中国梦的早日实现等。
占晓梅[2](2020)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城市书写研究 ——以1987,1993,2001人教版和统编版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发展势不可挡,它所代表的现代文明正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在中国社会从农耕文明转向城市文明的当下,小学生的城市启蒙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关键阶段,小学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城市启蒙渗透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作为权威的学习蓝本,选文中城市书写的内容对儿童树立积极的城市观,热爱城市、建设城市,破除城乡二元对立观念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本研究聚焦改革开放后的四版教材,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纵向梳理了教材中城市书写的演变规律。同时,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发展问题,扣住当下的统编版教材的城市书写提出相应的教材编写建议。本论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对研究的背景、意义、相关概念以及研究现状进行阐释,为本项工作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是通过1987版、1993版、2001版和2018年统编版四版教材城市选文的数量统计,分析国内外城市选文的变化趋势。第三部分聚焦四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城市书写内容,按主题分类考察四个时期城市书写的演进规律。第四部分通过选文具体的篇章布局和语言文字探究城市书写的方式。第五部分是以审美角度考察四版教材城市书写的审美性。基于以上分析,在第六部分提出城市书写在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上的建议。
周宏宇[3](2019)在《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伟大方针以来,我国已经跨过了改革开放四十多载时光,取得了不胜枚举的成就。在改革开放四十多载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轴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线索、总结实践经验是基本,促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不断丰富、不断深化,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和继续发展下,进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于发展马克思主义良性互动的智慧结晶。改革开放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改革开放是具体的实践过程,这个伟大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密相连、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同中国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中国得以确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在中国得以发扬,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以彰显。本文围绕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良性互动的主要依据、本质阐释和基本规律展开研究。在主要依据上,从改革开放发展阶段及主要内容上体现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进程和理论本质上具有同步性和一致性;其次,通过对改革开放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动力源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改革开放提供科学指南的辩证双向互动关系的梳理,阐释了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良性互动的本质;最后,在基本规律上,通过总结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双向互动、通过解决“五大问题”实现双向互动以及在党的领导和群众参与下实现双向互动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推动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良性互动的重要性。
侯燕[4](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汤素娥[5](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上审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赋予了劳动更多首创性、生动性、科学性的时代内涵、美好展望、切实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如何深入研究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捋顺其生成源流、廓清其内容构件、探究其理论品格、查摆其现实挑战、审思其实践要求,这对党中央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向劳动要精神力量、向劳动要社会实践、向劳动要文明素质、向劳动要生产力、向劳动要核心价值观,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深流长。从理论渊源上看,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从价值传承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赓续;从文化涵育上看,深受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影响。从实践养成上看,离不开习近平自身在知青岁月、地方从政、治国理政等不同时期工作岗位的劳动锻造。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博大恢弘。其中,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铸就“中国梦”、劳动成就人的价值。劳动精神论,披述了目标层面的科学劳动、体面劳动、幸福劳动的理想状态;理念层面的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德性态度;行为层面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道义。劳动主体论,沥述了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劳动关系论,陈述了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全面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鲜明。其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表现在: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其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表现在:时代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汇、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传承性与超越性的紧密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其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表现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当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在,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其危害在于,一定程度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妨碍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要遵循科学的实践要求。首要任务是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质量、改进继续教育的育人效能、激活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基本要求是筑造健康劳动环境,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必备保障是构建科学管用的劳动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劳动权益维护的监督机制。
黄勇军[6](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张春楼[7](2017)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轴心时代、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中国哲学再创造等层面的哲学探讨都是当前新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些研究事关中国哲学在"新哲学丛林期"的生存、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期以来,这类讨论与研究的领域相对零散,需要进一步整合到新轴心时代视域下去关注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国家层面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学界关于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研究不多,且倾向于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的分割研究,长期会通不力,平面化、静态化比较明显,缺乏对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融合的深度反思。而把中国哲学理论和大众实践体系再创造的路径探讨放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指向人类核心问题来研究更不多见。哲学应该以会通的方式指向人类现实问题,这也是此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论文沿着"背景←→实景←→愿景"的整体循环脉络,展示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动态性。即通过追溯哲学演进的历史,寻找人类核心问题的遗传和变异基因,以轴心时代以来的哲学变迁为背景,以"人类核心问题"为焦点,"再创造"为主线,落笔于科学技术辐射全球的新轴心时代前兆实景,围绕当代和未来人类核心问题,指向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再创造,期盼再造中国新哲学的美好愿景得以实现。首先聚焦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考察其嬗变历程,反思其根源与变异成因,回溯中西方哲学通过批判作出的连锁反应。由此发现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哲学再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人类迈进新轴心时代。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不再孤单,而是形成核心问题圈。面对多重危机,人类全面觉醒,瞩望新轴心时代的开启。中国哲学对人类危机必须应战,做出准确判断,且在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进行有机再造。当然,这一永恒的人类主题并非一蹴而就,必须长期探索。该研究直面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探索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理论与实践盲区和路径,试图推动中国在新轴心时代再现百家争鸣新局面,使中国哲学走出生存困境,让中华文明在新轴心时代焕然一新,惠及人类。全文竭力想说明和论证的主要观点有:一、人的"理性与欲望"居于人类问题核心位置,经过轴心时代持续嬗变,其根源与变异在哲学批判的脉络中清晰可见。哲学在指向人类核心问题的大众实践过程中发生批判性地变革,呈现出自身的内在规律。二、在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在冲突与对话中开启共生性呼吸,中心主义开始离散,部落主义泛滥,普遍主义与普世价值纠缠不清,科技异化日益挑战人类文明,引发批判升级,各种文明渐次跨域,加剧着哲学转向。学者的研究旨趣也从跨学科延伸到立体、动态的跨界或跨域,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哲学再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着人类新轴心时代的步伐。三、多维度地审视新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圈,反思不断升级、变异的矛盾与危机,倒逼人类全面觉醒。中国传统哲学很难应对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特别是中国自身发展问题,表现为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的双双滞后,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把问题置于新轴心时代的视域下进行批判与会通。四、中国哲学在新轴心时代的存废主要取决于是否进行恰当的理论再创造。通过考察张岱年综创论和成中英再创论的既有研究,可从中推及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盲区与困境,构筑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多阶路径。五、分析儒释道大众化实践的历史典范和现实楷模,宏观审视中国哲学世界化的战略构想与实践,多维度地透视中国哲学的大众化实践,分析其得与失,凝练出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体系再创造的新构想。全文暗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在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都隐含着动态的"中国哲学+"立体再造脉络。根据具体章节内容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典型案例法、历史回跳法和总结归纳法等展开研究。该文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的跨学科、跨界综合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尝试性创新:一、在学术思想上,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探索中国哲学理论再创造的多阶路径,再造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新体系。这是学界交叉研究不足的领域,有一定的开拓性。二、在学术观点上,提出"中国哲学+"新概念,认为新轴心时代与"中国哲学再创造"之间可以实现历史与逻辑的双重会通,中国新哲学能够成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次生问题,甚至新轴心时代人类核心问题圈的中国方案。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跨学科、跨界、概念类比和"嫁接"等方法,既有对新轴心时代和中国哲学分析与再造的理论"务虚",也有对大众实践成果的总结和理论渗透的"务实",更有对新体系再创造理论与实践中次生问题的多维度关注。在整体上,该项研究最终的创新点是思想系统性、内容实践性、视角多样性和问题针对性,因而既具有理论深度,也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可操作性。概览全文,展望哲学发展前景,发现人类文明在新轴心时代是整体性再造,故步自封的文明必将成为人类文明化石,探讨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体系再创造路径,有利于激发自由、平等、富强的中华大地再现百家争鸣。中国哲学再创造也必将加强中华文明与外域文明的优势互补,惠及全人类。
王晓丽[8](2017)在《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文中指出新世纪中国电影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电影产量、票房数量、影院建设、从业队伍、观影人次等方面今非昔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观。但是与产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质量和口碑的持续走低,导致国产电影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因而总结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深入分析当前电影的创作症候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具有切实且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全面整理和把握新世纪中国电影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电影发展的主要脉络,运用消费文化、叙事学、类型学、意识形态批评、纪实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影像、叙事、美学、价值观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地研究。第一章揭示消费文化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论文首先辨析消费文化的含义,指出消费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语境和主要价值观之一;剖析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即电影政策的实施推进了电影产业化进程,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到电影行业从而促进了电影的繁荣,同时受众主体的低幼化和消费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电影娱乐化、物欲化、怀旧性的审美转向;将新世纪电影的格局划分为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等,并简要分析其基本形态。第二章探讨商业电影中奇观化的国产大片。古装武侠大片开启了中国大片的探索之旅,以“武舞美学”为核心的动作奇观营造颇具东方文化色彩,但过于重视画面而陷入叙事和意义双重失落的泥沼,叫座不叫好。历史战争大片以战争场面奇观为视觉营造的重点,通过考察战争与人性的纠缠表达出对人性的质疑和历史的反思,但压抑的画面和人性表达的失衡造成了娱乐性的欠缺与审美的错位。奇幻大片以真爱、成长、自由为主题,运用电脑特技手段建构非真实的艺术空间,辅以爱情、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技术进步的同时暴露出艺术的幼稚。第三章讨论商业电影中世俗化的类型片,选取喜剧片、小妞电影和青春片等中小成本类型片进行分析。喜剧片以其得天独厚的娱乐优势获得市场的青睐,小妞电影以引领时尚的消费品牌和女性青春靓丽的形象而赢得女性观众市场,青春片的盛行在于它契合了当下影院观影主体——20岁上下的青年人对青春、爱情、梦想的期待和想象。虽然这些类型片的娱乐性较强,但在消费文化的驱使下出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不足,如喜剧片的低俗、小妞电影的拜金主义和青春片的幼稚等,同时还存在叙事模式化、手法雷同化、主题同质化、风格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第四章解读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面对资金危机和接受焦虑,主旋律电影一方面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集体记忆的重构、当代英模的宣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性重写;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向商业电影借鉴奇观化、明星化、类型化的叙事策略,以实现电影的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双重诉求。论文最后指出了主旋律电影发展中出现的商业美学膨胀等问题,提出了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五分析艺术电影的坚守和探索。大众消费文化的普及与蔓延使原本小众化的艺术电影更加边缘化,艺术电影在坚守艺术独立性的同时也开始了类型化的探索,呈现出再现现实经验、描绘个体情感与沉溺类型越界等三种创作倾向。论文着重探讨其现实经验的关注与遮蔽,生命体验的开掘与简化,以及类型的融合与支离等美学症候。最后,在对新世纪中国电影重要文本的影像、叙事与文化的分析中得出结论:电影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社会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审美与文化、创作与市场(观众)、艺术与商业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未来中国电影将呈现出数量性增长减缓和质量性增长提高的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影产业的繁荣应当肯定,对电影叙事和精神上的不足应予以正视和重视,而任何单一的肯定或否定评价都不可取。
罗奥[9](2017)在《《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它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冲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前列,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充分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它团结青年,教育青年,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者和建设人才。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是处于不断调整、改进中。新世纪以来,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共青团面临组织弱化的困境。于此,共青团亟须学习新的宣传理念,改进政治宣传工作,推动团的全面改革,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研究对共青团政治宣传演进过程进行了详实研究,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几方面内容。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回顾了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和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政治宣传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从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创办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梳理出其政治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社论总述:笔者梳理、统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总体情况。其主要包括对《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中国青年报》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和《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的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笔者梳理、分析、比较了建国头十七年时期、极“左”时期、1978—2000年、2000—2013年四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分布特点、社论的内容特点和社论的语言风格特点等。第四章讨论了《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直接转载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情况。具体包括转载社论的数量、话题和发表的时间等。其次,笔者对比研究了针对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和党报社论的异同,具体包括事件的话题、社论语言风格等。第五章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展望:总结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政治宣传理论滞后、宣传主题单调、服务意识淡薄、宣传载体单一等。根据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推进共青团政治宣传大众化;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去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广泛开辟宣传渠道。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作出概括。
李兰兰[10](2016)在《《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多层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它是党的方针、政策的代言人,它集中反映并传播党在当前时期对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件的态度和立场。它利用准确、平实而又严谨的词语引导社会舆论,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导向性。因此,社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动态的主要来源。作为一种功能语体,它也渐渐地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对象。这方面的研究目的是准确、深入地把握社论文章的内在含义,从而促进其有效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功能文体学在现代文体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把语言视为具有意义潜势的系统,并从社会环境的层次对语言进行分析。功能文体学对语言的分析更为全面,主要原因在于它更重视研究语言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从3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角度分析语言,是韩礼德功能文体分析的核心。因此,本文以功能文体学为理论基础,以韩礼德的3大元功能为导向,尝试从词汇、句子、篇章3个层级对《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旨在多维度把握汉语社论的内涵,推动文体学理论向纵深发展,最终实现对国外语言学本土化路径的探索。
二、在新世纪的伟大进军中再创辉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新世纪的伟大进军中再创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与主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想信念思想 |
2.1.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理想信念思想 |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信念思想 |
2.2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主观条件 |
2.2.1 家庭环境孕育理想信念萌芽 |
2.2.2 知青经历深化理想信念认识 |
2.2.3 从政道路磨砺理想信念坚守 |
2.3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客观条件 |
2.3.1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理想信念建构的期许 |
2.3.2 社会转型期解决理想信念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
2.3.3 对我国理想信念建构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把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理想信念“地位论” |
3.1.1 理想信念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精神力量 |
3.1.2 理想信念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和执政地位 |
3.1.3 理想信念关乎个人健康成长 |
3.2 理想信念“价值论” |
3.2.1 增强“四个意识” |
3.2.2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3.2.3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3.3 理想信念“建构原则论” |
3.3.1 坚持党性原则 |
3.3.2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
3.3.3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3.3.4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
3.3.5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
3.4 理想信念“建构主体论” |
3.4.1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 |
3.4.2 注重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引导 |
3.4.3 坚持各方力量齐抓共管 |
3.5 理想信念“重点群体论” |
3.5.1 党员及干部群体 |
3.5.2 教师群体 |
3.5.3 青年群体 |
3.5.4 军人群体 |
3.6 理想信念“建构路径论” |
3.6.1 强化理论武装 |
3.6.2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
3.6.3 发挥宣传阵地重要作用 |
3.6.4 建设高素质理想信念人才队伍 |
3.6.5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
4.1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4.1.1 明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
4.1.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
4.1.3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
4.1.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4.2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4.2.1 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 |
4.2.2 明确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走向的必然趋势 |
4.2.3 把握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长期性 |
4.2.4 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辩证统一 |
4.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3.1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 |
4.3.2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 |
4.3.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
4.3.4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
5.1 思维方法的科学性 |
5.1.1 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
5.1.2 善抓矛盾的辩证思维 |
5.1.3 贯通古今的历史思维 |
5.1.4 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 |
5.1.5 居安思危的底线思维 |
5.2 工作导向的问题性 |
5.2.1 扞卫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主导地位 |
5.2.2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5.2.3 着力解决对理想信念的认识误区 |
5.3 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
5.3.1 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
5.3.2 注重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
5.3.3 彰显人民主体地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
6.1 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新发展 |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 |
6.1.2 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理想信念的认识 |
6.1.3 拓宽了当代中国理想信念问题研究的新视野 |
6.2 铸牢坚定共同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 |
6.2.1 促进主流思想舆论良性发展 |
6.2.2 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6.2.3 提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的强大信心 |
6.3 提供新时代理想信念建构的科学指南 |
6.3.1 明确了理想信念建构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
6.3.2 深化了对理想信念建构规律的认识 |
6.3.3 指明了理想信念建构的着力点 |
6.4 有力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
6.4.1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可靠保障 |
6.4.2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
6.4.3 扩大中国梦的国际影响力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城市书写研究 ——以1987,1993,2001人教版和统编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城市 |
二、城市书写 |
三、教材中的城市书写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语文教材中城乡选择问题研究 |
二、语文教材中城市选文文本研究 |
第五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写作框架 |
第二章 四版教材城市选文数量演变研究 |
第一节 四版教材城市选文数量的统计与演变分析 |
一、四版教材城市选文数量的统计 |
二、四版教材城市选文数量演变分析 |
第二节 四版教材中外城市选文数量统计与演变分析 |
一、四版教材中外国城市选文数量统计 |
二、四版教材中外国城市选文数量演变分析 |
第三章 四版教材城市选文内容演变研究 |
第一节 城市空间多面发展 |
一、纪念碑性空间的演变 |
二、休闲娱乐空间的演变 |
三、文化教育空间的演变 |
第二节 城市器物推陈出新 |
一、“快速”的八九十年代 |
二、“高速”的新世纪初 |
三、“极速”的新时代 |
第三节 城市人的“变”与“不变” |
一、更新的现代生活习惯 |
二、横亘的核心生活元素 |
第四章 四版教材城市书写方式研究 |
第一节 “多维化”的典型城市书写(北京为例) |
一、北京典型性的阐释 |
二、政治色彩的渲染 |
三、都市繁华的显现 |
四、传统文化的展示 |
第二节 城市的地域特色书写(广东、威尼斯为例) |
一、教材中的城市地域特色 |
二、海滨小城的特色书写 |
三、水上之城的特色书写 |
第三节 乡土参照下的城市书写 |
一、歌颂巨大变迁 |
二、收藏珍贵品质 |
三、平衡城乡视角 |
第五章 四版教材城市书写的审美性研究 |
第一节 近代历史之悲剧美 |
一、悲剧美的表现 |
二、悲剧美的意义 |
第二节 传统文化之雅俗共赏 |
一、民俗文化之韵味 |
二、京剧国粹之魅力 |
第三节 现代生活之高效理性 |
一、空间的高效美 |
二、现代人的理性美 |
第六章 基于“城市书写”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建议 |
第一节 追求城市的个性书写 |
第二节 深化城与自然的和谐观 |
第三节 关注儿童的情感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互动的主要依据 |
2.1 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互动的历史依据 |
2.1.1 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及主要内容 |
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发展历程及理论成果 |
2.1.3 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进程上具有同步性 |
2.2 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互动的理论依据 |
2.2.1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 |
2.2.2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2.2.3 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理论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
第3章 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互动的本质阐释 |
3.1 改革开放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动力源泉 |
3.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源于改革开放实践 |
3.1.2 改革开放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
3.2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改革开放提供科学指南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开展 |
3.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改革开放再创新 |
3.3 深刻把握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互动关系 |
3.3.1 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 |
3.3.2 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良性互动关系 |
第4章 努力实现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良性互动 |
4.1 总结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双向互动的基本规律 |
4.1.1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双向互动 |
4.1.2 通过解决“五大问题”实现双向互动 |
4.1.3 在党的领导和群众参与下实现双向互动 |
4.2 在新时代继续推动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良性互动 |
4.2.1 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 |
4.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与实践要求 |
结语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推进改革开放再创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4)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流 |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 |
2.1.1 根植马克思劳动学说的沃土 |
2.1.2 汲取恩格斯劳动学说的精粹 |
2.1.3 吸收列宁劳动学说的精华 |
2.1.4 承袭斯大林劳动学说的精髓 |
2.2 价值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劳动论述的赓续 |
2.2.1 坚持毛泽东劳动论述的价值底色 |
2.2.2 延续邓小平劳动论述的价值取向 |
2.2.3 拓深江泽民劳动论述的价值内涵 |
2.2.4 丰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价值要义 |
2.3 文化涵育:中国优秀劳动理念的影响 |
2.3.1 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的规范 |
2.3.2 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的浸润 |
2.3.3 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习礼 |
2.4 实践养成:自身成长经历的劳动锻造 |
2.4.1 萌芽阶段: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锤炼 |
2.4.2 发展阶段:地方从政时期的为民服务 |
2.4.3 完善阶段:治国理政时期的运筹帷幄 |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构件 |
3.1 劳动价值论 |
3.1.1 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
3.1.2 劳动托起“中国梦” |
3.1.3 劳动成就人的价值 |
3.2 劳动精神论 |
3.2.1 目标层面:劳动的理想状态 |
3.2.2 理念层面:劳动的德性态度 |
3.2.3 行为层面:劳动的实践道义 |
3.3 劳动主体论 |
3.3.1 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 |
3.3.2 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 |
3.3.3 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 |
3.4 劳动关系论 |
3.4.1 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 |
3.4.2 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 |
3.4.3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 |
4.1 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 |
4.1.1 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 |
4.1.2 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 |
4.1.3 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 |
4.1.4 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 |
4.2 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 |
4.2.1 时代性与人民性高度融汇 |
4.2.2 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统一 |
4.2.3 传承性与超越性紧密结合 |
4.2.4 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 |
4.3 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 |
4.3.1 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 |
4.3.2 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 |
4.3.3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 |
4.3.4 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 |
第5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现实挑战 |
5.1 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 |
5.1.1 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 |
5.1.2 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 |
5.1.3 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 |
5.1.4 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 |
5.2 现实挑战的成因剖析 |
5.2.1 国家层面: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 |
5.2.2 社会层面: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 |
5.2.3 家校层面: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 |
5.2.4 个人层面: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 |
5.3 现实挑战的主要危害 |
5.3.1 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 |
5.3.2 妨碍和谐社会的有序构建 |
5.3.3 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 |
5.3.4 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 |
第6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实践要求 |
6.1 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劳动教育引导 |
6.1.1 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
6.1.2 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 |
6.1.3 改进继续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
6.1.4 激活自我劳动教育的内化作用 |
6.2 基本要求:全面筑造健康劳动环境 |
6.2.1 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 |
6.2.2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
6.2.3 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
6.3 必备保障:构建科学管用劳动机制 |
6.3.1 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
6.3.2 建立健全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 |
6.3.3 建立健全落实劳动理念的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题提出与界定 |
1.2 海内外的研究动态述评 |
1.2.1 海内外研究综述 |
1.2.2 存在问题与拓展领域 |
1.3 论文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
1.3.1 研究的路径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4.2 论文创新点 |
1.4.3 研究意义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 |
2.1 人及其理性与欲望 |
2.1.1 人:多视角的解读 |
2.1.2 成人:哲学的指归 |
2.1.3 欲望与理性的诠释 |
2.2 轴心期人类核心问题的嬗变 |
2.2.1 地方性思想的创造性演进 |
2.2.2 人类核心问题的嬗变脉络 |
2.3 轴心期文明的演变与反思 |
2.3.1 哲学批判助推哲学变革 |
2.3.2 哲学变革旨在立德树人 |
2.3.3 哲学存有自身发展规律 |
2.3.4 理论变革终归大众实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科技发展与哲学再造的追问 |
3.1 科技时代开启人类文明的新呼吸 |
3.1.1 人类历史的两次大呼吸 |
3.1.2 文明的冲突与共存 |
3.1.3 科技成为人类发展新动力 |
3.2 科技异化与哲学转向 |
3.2.1 全球化与科技异化 |
3.2.2 哲学的转向 |
3.2.3 后现代主义回归理性 |
3.3 中心主义的离散与文明的跨域 |
3.3.1 中心主义的历史演变 |
3.3.2 部落主义的泛滥 |
3.3.3 跨学科与文明的跨域 |
3.3.4 普世价值与普遍主义 |
3.4 科技发展成为哲学再造新引擎 |
3.4.1 人类核心问题圈的滋生与发酵 |
3.4.2 哲学再造的新特点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新轴心时代的问题、危机与新觉醒 |
4.1 瞩望新轴心时代 |
4.1.1 新轴心期时态的论争 |
4.1.2 新轴心时代序幕亟待开启 |
4.2 新轴心时代的矛盾与特征 |
4.2.1 人类矛盾的历史重演 |
4.2.2 新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圈与时代特征 |
4.3 新轴心时代的危机 |
4.3.1 新轴心时代的多重危机 |
4.3.2 新型危机的特征 |
4.4 新轴心时代的新觉醒 |
4.4.1 文明从冲突走向共生 |
4.4.2 科技异化倒逼哲学再造 |
4.4.3 中国哲学与人类的全面觉醒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中国哲学理论变革的探索与新哲学建设 |
5.1 当代新儒家与新道家的创造性探索 |
5.1.1 中国哲学的传统性变革 |
5.1.2 从当代新儒家重心性到新道家重天性 |
5.2 综创家冲破中国哲学传统性变革 |
5.2.1 综创论的演进轨迹 |
5.2.2 创学的生成踪迹 |
5.2.3 综创论发展到创学的评析与启示 |
5.2.4 综创论与文明冲突论 |
5.3 中国哲学理论变革的盲区与困境 |
5.3.1 哲学研究,重破轻立 |
5.3.2 再造传统,曲高和寡 |
5.3.3 理论观察,视角固化 |
5.4 中国哲学理论再创造的多阶路径 |
5.4.1 从人才培养到学派林立 |
5.4.2 从核心问题到人性发现 |
5.4.3 从文化辩论到理论建构 |
5.4.4 从跨界会通到内外超越 |
5.4.5 从儒家"仁学"到当代"创学" |
5.5 再创论跳出中国哲学传统性视域 |
5.5.1 从照着讲的传播到跳出讲的批判 |
5.5.2 从再创造的理论到跳出来的实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中国哲学大众化的多维度实践及体系再创造 |
6.1 儒释道大众化实践的历史典范与遗憾 |
6.1.1 流变的儒家文化圈 |
6.1.2 佛教本土化 |
6.1.3 道教世俗化 |
6.1.4 乡村建设运动 |
6.1.5 "中国文化统一论"的搁置 |
6.2 书院复兴与中西大学比拼 |
6.2.1 传统书院的现代兴起 |
6.2.2 中西大学的兼容与双修 |
6.3 精英与百姓同修的现实楷模 |
6.3.1 泰州百姓大学堂 |
6.3.2 中华文化大学堂 |
6.4 中国哲学世界化的战略构想与实践 |
6.4.1 孔子学院走向世界 |
6.4.2 "一带一路"引领未来 |
6.5 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体系的再创造 |
6.5.1 吸纳典范精华,融合多维实践 |
6.5.2 契合核心问题,转换跨界视域 |
6.5.3 走近社会大众,推动百姓日用 |
6.5.4 反思理论变革,做好顶层设计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章 新轴心时代的展望 |
7.1 人类文明整体性再造 |
7.2 中华大地再现百家争鸣 |
7.3 中国新哲学惠及人类 |
7.4 论文自陈与反思 |
本章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消费文化: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之定义 |
一、消费文化的内涵 |
二、消费文化的范畴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
一、电影政策:产业进程的主动力 |
二、多元资本:产业繁荣的助推力 |
三、社会症候:娱乐至死和价值虚无 |
四、观众本位:产业发展的中心点 |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格局与基本形态 |
一、商业电影:繁荣中的尴尬 |
二、主旋律电影:危机下的转型 |
三、艺术电影:困境中的坚守 |
第二章 商业电影(上):奇观化的中国大片 |
第一节 东方奇观背后的双重失落 |
一、华丽的东方奇观 |
二、叙事的断裂与拼贴 |
三、价值虚无与文化悖逆 |
第二节 战争奇观下的人性迷思 |
一、影像的真实美学风格 |
二、人性叙事的丰富与困境 |
三、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缺憾 |
第三节 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幼稚 |
一、数字技术与审美体验升级 |
二、类型杂糅与叙事混乱 |
三、想象力的匮乏 |
第三章 商业电影(下):世俗化的类型片 |
第一节 “笑”的盛宴 |
一、贺岁喜剧:小品化与游戏化 |
二、中小成本喜剧:巧合与戏仿 |
第二节 女性的童话 |
一、女性乌托邦的建构 |
二、凝视中的误认与想象 |
三、消费文化的意义旨归 |
第三节 青春怀旧风 |
一、青年群像与成长主题 |
二、怀旧消费与偶像崇拜 |
三、青春书写的陷落与超越 |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书写 |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 |
二、集体记忆的重构 |
三、当代英模的宣扬 |
第二节 商业化策略 |
一、视听的奇观化 |
二、人物的日常化 |
三、叙事的类型化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一、过度商业化与现实桎梏 |
二、主旋律电影的主流化走向 |
第五章 艺术电影的坚守与探索 |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呈现与遮蔽 |
一、现实生活的再现 |
二、纪实风格的凸显 |
三、回避现实与无力超越 |
第二节 主观心理的表现与简化 |
一、人物心理的开掘 |
二、有意味的形式 |
三、戏剧性的妥协 |
第三节 类型越界的融合与支离 |
一、艺术性的追求 |
二、类型化的转向 |
三、难以弥合的裂缝 |
余论 |
一、中国电影史范畴中的新世纪电影 |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中国重要影片一览表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9)《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 |
第一节 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 |
一、政治宣传与革命运动 |
二、共青团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
三、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宣传 |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 |
一、出版先进刊物与共青团机关刊物的创办 |
二、共青团机关刊的演进与发展 |
三、《中国青年报》的创刊与发展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简述 |
一、中国青年报社的成立与发展 |
二、中国青年报社的领导体制简述 |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总述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量统计 |
二、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中国青年报》转载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转载量及其分布 |
二、转载《人民日报》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三、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与分布 |
一、话题分类依据概述 |
二、社论话题与分布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 |
第一节 社论话题分布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二节 社论内容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三节 社论语言风格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 |
第一节 直接转载党报 |
一、转载中央党报 |
二、转载地方党报 |
第二节 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的比较研究 |
一、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话题比较 |
二、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语言风格比较 |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及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 |
第一节 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
一、新形势下,共青团政治宣传理论滞后 |
二、多元价值观时代,宣传主题单调 |
三、服务青年意识淡薄 |
四、宣传载体单一,与青年互动缺失 |
第二节 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建议 |
一、积极开拓思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 |
二、贴近青年,推进《中国青年报》社论政治宣传的大众化 |
三、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引导共青团自身改革 |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开政治宣传渠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2年—1966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附录二:1979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多层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功能文体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功能文体学的国外研究现状 |
二、功能文体学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社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社论的国外研究现状 |
二、社论的国内研究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社论的基本理论 |
一、社论的界定 |
二、社论的类型及特点 |
第二节 功能文体学概述 |
一、文体与功能文体学 |
二、元功能理论与分析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功能文体分析 |
第一节 词汇层级特征分析 |
一、标题选词特征 |
二、正文词类结构特征 |
第二节 句子层级的特征分析 |
一、及物性分析 |
二、语气结构分析 |
三、主位类型分析 |
第三节 篇章层级特征分析 |
一、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
二、衔接手段的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对外汉语报刊阅读的教学指导 |
第一节 新闻评论标题的教学策略 |
第二节“主位推进”阅读法训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四、在新世纪的伟大进军中再创辉煌(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D]. 孙振琳.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2]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城市书写研究 ——以1987,1993,2001人教版和统编版为例[D]. 占晓梅.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互动关系研究[D]. 周宏宇. 吉林财经大学, 2019(07)
- [4]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5]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 汤素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6]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7]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D]. 张春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8]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D]. 王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 [9]《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D]. 罗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10]《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多层级研究[D]. 李兰兰. 黑龙江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