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向军贤[2](2020)在《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正处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以人为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革命引起的现代化过程产生了种种束缚,消解着人的本质。只有遵循以人为本才能重新发现人的价值,提升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人本思想作为科学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根本性指导作用。进行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在梳理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历程的基础上,明确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发展路径和发展逻辑,总结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当代价值,既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又能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遵循,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的正文共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概述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并表明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为后文的具体阐述作铺垫。第二章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相关概述,主要通过阐述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生成条件、发展历程、核心内涵等内容,全方位解读马克思的人本思想。第三章主要通过阐述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生成条件、基本内容及实践途径等内容,理清毛泽东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四章是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思想、江泽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思想、胡锦涛以人为本思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章与第三章共同展现了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历程。第五章是马克思人本思想在中国的发展逻辑和当代价值,探讨了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历程中所蕴含的继承性、发展性及当代价值。第五章内容是本文的探究性结论。毫无疑问,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有其发展逻辑和当代价值。通过纵向梳理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历程,发现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发展逻辑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两个方面:人民主体观、人民取向观以及人民动力观是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实践;“人民”的内涵和范畴不断扩大、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人民民主的实现途径不断丰富、对“人民需求”的理解不断拓展,是对马克思人本思想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深化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利于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指引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为世界他国提供了经验借鉴。
吕海阔[3](2020)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正式提出来的。从1978年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198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再到1985年提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后到1992年提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总目标。“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逐渐的从萌芽走向了成熟,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和经济发展的道德价值取向。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是有其特定的思想渊源和现实基础的。综合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其理论基石,“天下大同”精神是其伦理思想渊源,“和文化”思想是其民族文化资源。同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伦理要求,也从伦理道德建设和经济制度建设层面为可能产生的两极分化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充分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的劳动最终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体现的是在消除贫穷和两极分化的基础上,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普遍富裕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目标。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同等富裕,而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提供了方案,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共同富裕”思想丰富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发展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重构了社会主义公正原则,拓展了经济伦理研究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共同富裕”思想为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提供了道德标准,促进了新时期中国社会道德关系的和谐,维护了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政治稳定。
米川[4](2020)在《邓小平群众观研究》文中认为人民是立国之本,群众是执政之基。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一观点是邓小平心系群众的重要体现。纵观邓小平的非凡经历和光辉一生,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坚持、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邓小平群众观。邓小平群众观是邓小平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和总体看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群众观的形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邓小平群众观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毛泽东思想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为邓小平群众观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邓小平本人的传奇人生经历,为其形成发展提供了实践条件。邓小平群众观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的理论特点。邓小平以群众首位思想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关心群众需要”、“为人民服务”的“群众中心论”思想。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认为掌握好群众工作方法,就要“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提出了以“群众是力量之源”为核心的“群众力量论”思想。最后,邓小平从实现国强民富的价值追求出发,提出了“物质基础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举,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群众共富论”思想。三大群众思想构成了邓小平群众观的主体内容,并具有重视历史经验教训、清晰的现实定位和长远的发展眼光等鲜明的理论特色。邓小平群众观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邓小平群众观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奠定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逻辑。其次,邓小平群众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最后,邓小平群众观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为世界社会主义贡献了中国智慧、注入了中国力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
伍安春[5](2019)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目标,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战略安排对新时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青年作为“强国一代”,如何让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顺利过渡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五四运动百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当代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成绩斐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提出新要求,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新时代青年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重新聚焦“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导全党全社会始终从地位和作用上关注青年、教育和培养上关心青年、本质和作用上关爱青年,继而从政治上代表青年、阶级上赢得青年、发展中依靠青年,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促使时代新人从历史使命上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培养任务上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治方向上瞄准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借助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青年思想和中西方文化中青年思想的文本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构建其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指导当代中国青年实践的产物,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时期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历史经验和实践规律的科学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指引当代中国青年健康成长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以“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逻辑起点,展开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青年观的思想渊源、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基本特性的深入剖析,筑牢正确认识青年、解决青年问题、促进青年发展的“四梁八柱”,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进而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准确界定青年、青年观相关概念,明确青年观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青年观所具有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功能;借助文本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本质,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书信、讲话和着作以及中西方文化中,归纳、总结、提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第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及演变机制。立足改革开放这一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历史转折点,站在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系统梳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重大意义,科学总结40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机制中的“不变”与“变化”。第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及结构层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由邓小平青年观、江泽民青年观、胡锦涛青年观、邓小平青年观、习近平青年观等构成的科学体系,习近平青年观是其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青年本质、特征、作用、教育、成才、就业、组织建设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结构层次在内容结构、逻辑结构和理论层次上具有显着的逻辑关联。第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特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上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发展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内在基本特性,在塑造和培养青年中秉持远大理想与培养实干精神相统一、注重专业才能与强调全面发展相统一、承担中国责任与关心人类命运相统一、传承优秀文化与勇于创新创造相统一的基本特性,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特性与实践特性的统一。第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体现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上,从理论层面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视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飞跃;从实践层面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培养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奠定思想基础、为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供根本遵循、为促进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杜黎明[6](2018)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创新》文中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目的"有机统一,其实践性特征、结构性特征以及剥削现象存续与消灭剥削制度的张力、契合共同富裕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的张力,内生了理论创新的本质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创新,主要表现为其中蕴含的四大公理:一是以人民为中心,二是共同富裕,三是政府—市场二元协同,四是合作共赢。这四大公理在多个方面超越了西方经济学原理,指引社会主义本质现实彰显机制运行,依据这四大公理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关系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
鲁守博[7](2018)在《关于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文中认为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结晶,其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体系完整。关于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可以概括为三种不同类型:一揽子内容组成论、因果关系论和框架结构论,三种类型各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于佳,许斗斗[8](2017)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阐释——从马克思实践理论的两个维度展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实践理论表现出生产和人文关怀两重维度。马克思实践理论为我们重新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提供了一种方法,由此,我们认识到,邓小平"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两个核心思想,正是马克思实践理论两重维度的新发展,体现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双重内涵。
张琪[9](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发展与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核心在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了谨行慎思的探索。纵观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一个通过结合国情、世情、党情不断丰富的发展和创新过程。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早在马克思时期就已经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否则,伟大的社会主义运动,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确定的方向,岂不是天大的笑话。然而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之所以变得确定不一,并不是最终目的那里出了问题,而是在如何实现最终目的这里出了麻烦。因为,社会主义不是在发达国家而是在落后国家首先确立的,这就在客观上把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时间大大的拉长了,使社会主义发展出现了具有相对独立性质和意义的不同阶段。也就是说,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除了有最终答案之外,在不同历史阶段,在与不同策略模式相联系时,还应有各个时期的具体答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总结性的理论概括,是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揭示出来的。邓小平的这一判断,既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一般性,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殊性。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回答,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他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了手段和目标层次上,突出了利用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来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判断。江泽民执政时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一判断,表明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科学的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从物质建设推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层面,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新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胡锦涛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基础上,针对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呈现的突出问题,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样一来,胡锦涛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进一步深入到社会层面,把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党和国家全面工作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认识上的又一次理论创新。随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走势,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又进行了新的科学判断,他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论断是在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的基础上,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拓展到政治上层建筑领域,科学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领域的根本特征,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生态的建构方向。这一论断既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贡献和新发展,也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本质认识问题上的与时俱进。“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是一个伴随社会主义发展始终的重大问题,人类在实践中总是不断地探索真理、发现真理、认识真理,但人们不可能穷尽真理。这就告诉我们,要继续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大胆地探索、实践和创新,在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只有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辩证统一认识的科学路径,才能科学地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更好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杨志鹏[10](2016)在《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阐释》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今天,更需要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与时俱进地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解读更显重要。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核心。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生产力”范畴,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继承与发展。作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要素的“生产力”范畴,蕴含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其他内容,也蕴含着邓小平社会主义论的根本目的与价值取向。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生产力”范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对“生产力”的理解,并非把它局限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理解相关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根据马克思人类“三大社会生产”理论,将人类生产实践理解分为: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生产;精神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人类进行社会组织形式的生产。与此相适应,人类进行社会生产的生产力,就是生产这四方面内容的实践能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可以进行新的阐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包括: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资料方面的生产、进行精神生活资料生产资料方面的生产、进行人自身素质方面的生产和进行社会组织形式方面的生产这四个方面生产的实践能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解放与发展这四个方面的生产力。与此相适应,“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同样包含这四方面重要内容。其中,具有消除剥削性质的社会主义组织社会生产方面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与根本保障。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重新解读,既可以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对“生产力”范畴的狭隘理解,也可以赋予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全新意蕴,更可以将“以人为本”问题、“公有制”问题、“按劳分配”等问题合理地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中来。
二、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
1.3.1 德育 |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
2.4 小结 |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
3.3 小结 |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
4.4.1 德育评价论 |
4.4.2 德育效用论 |
4.4.3 德才兼备论 |
4.4.4 德育功能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
5.1.1 理想信念教育 |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6.3 小结 |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
7.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写作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人本思想相关概述 |
2.1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生成条件 |
2.1.1 时代背景: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
2.1.2 思想渊源:批判继承古圣先贤思想 |
2.1.3 主观条件:个人成长经历与使命担当 |
2.2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发展历程 |
2.2.1 萌芽:“意识的人”追求精神自由 |
2.2.2 形成:“人的类”追求劳动自觉 |
2.2.3 深化:“现实的人”追求自由全面发展 |
2.3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核心内涵 |
2.3.1 逻辑起点:人自由自觉的内在本质 |
2.3.2 立论基点:现实的人 |
2.3.3 价值诉求:全人类的解放 |
2.3.4 终极目标: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
第3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3.1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生成条件 |
3.1.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
3.1.2 国情基础:救亡图存 |
3.1.3 文化基础: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三民主义 |
3.1.4 主观因素:人本情怀 |
3.2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基本内容 |
3.2.1 坚信人民创造历史 |
3.2.2 坚持走群众路线 |
3.2.3 提倡人民当家作主 |
3.3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实践途径 |
3.3.1 通过革命手段实现国家独立 |
3.3.2 建立民主制度赋予人民权利 |
3.3.3 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 |
第4章 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
4.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思想 |
4.1.1 “三个有利于”标准 |
4.1.2 保障人民民主,加强法制建设 |
4.1.3 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
4.2 江泽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思想 |
4.2.1 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 |
4.2.2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4.2.3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
4.3 胡锦涛以人为本思想 |
4.3.1 权为民所用,问政于民 |
4.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4.3.3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4.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4.4.1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4.4.2 人民是最终评判者 |
4.4.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5章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发展逻辑和当代价值 |
5.1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继承性 |
5.1.1 人民主体观: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 |
5.1.2 人民取向观:人民利益至上 |
5.1.3 人民动力观: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
5.2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发展性 |
5.2.1 “人民”的内涵和范畴不断扩大 |
5.2.2 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 |
5.2.3 人民民主的实现途径不断丰富 |
5.2.4 对“人民需求”的理解不断拓展 |
5.3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当代价值 |
5.3.1 丰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
5.3.2 深化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 |
5.3.3 利于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 |
5.3.4 指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5.3.5 为世界他国提供经验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科研成果 |
致谢 |
(3)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思想渊源与现实基础 |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思想渊源 |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基石 |
2.中国传统“天下大同”思想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伦理思想渊源 |
3.中华“和文化”特质是“共同富裕”思想的文化资源 |
(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现实基础 |
1.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伦理要求 |
2.可能的“两极分化”是“共同富裕”思想提出的实践基础 |
3.“共同富裕”思想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产生发展与基本内容 |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产生发展 |
1.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萌芽时期 |
2.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时期 |
3.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成熟时期 |
(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 |
1.“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涵 |
2.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选择 |
3.实现“共同富裕”的生产关系条件 |
4.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 |
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意义 |
1.“共同富裕”思想丰富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
2.“共同富裕”思想发展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 |
3.“共同富裕”思想重构了社会主义公正原则 |
4.“共同富裕”思想拓展了经济伦理研究的视野 |
(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价值 |
1.“共同富裕”思想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道德保障 |
2.“共同富裕”思想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矛盾提供道德标准.. |
3.“共同富裕”思想促进了新时期中国社会道德关系的和谐 |
4.“共同富裕”思想有利于维护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邓小平群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一章 邓小平群众观的形成 |
第一节 邓小平群众观的形成条件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邓小平群众观形成的哲学基础 |
二、毛泽东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是邓小平群众观的思想来源 |
三、丰富的人生经历是邓小平群众观产生的实践基础 |
第二节 邓小平群众观的形成过程 |
一、1920年—1935年是邓小平群众观的萌芽时期 |
二、1935年—1952年是邓小平群众观初步形成时期 |
三、1952年—1965年邓小平群众观走向成熟 |
四、1966年—1978年邓小平群众观在曲折中发展 |
五、1978年以后邓小平群众观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与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邓小平群众观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第一节 邓小平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
一、群众中心论 |
二、群众力量论 |
三、群众共富论 |
第二节 邓小平群众观的特点 |
一、重视历史经验教训 |
二、清晰的现实定位 |
三、长远的发展眼光 |
第三章 邓小平群众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邓小平群众观的理论价值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二、奠定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逻辑 |
第二节 邓小平群众观的实践价值 |
一、邓小平群众观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二、邓小平群众观有利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
第三节 邓小平群众观的世界影响 |
一、邓小平群众观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
二、邓小平群众观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中国力量” |
三、邓小平群众观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青年观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功能 |
2.1.1 青年观核心概念界定及其主要内容 |
2.1.2 青年观的基本功能 |
2.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
2.2.2 列宁、斯大林的青年观 |
2.2.3 毛泽东的青年观 |
2.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思想资源 |
2.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年思想 |
第三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及演变机制 |
3.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 |
3.1.1 邓小平的青年观 |
3.1.2 江泽民的青年观 |
3.1.3 胡锦涛的青年观 |
3.1.4 习近平的青年观 |
3.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演变机制 |
3.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中的“不变” |
3.2.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中的“变化” |
第四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及结构层次 |
4.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 |
4.1.1 青年本质论 |
4.1.2 青年特征论 |
4.1.3 青年作用论 |
4.1.4 青年教育论 |
4.1.5 青年成才论 |
4.1.6 青年就业论 |
4.1.7 青年组织建设论 |
4.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结构层次 |
4.2.1 内容结构 |
4.2.2 逻辑结构 |
4.2.3 理论层次 |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特性 |
5.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内在的基本特性 |
5.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5.1.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5.1.3 发展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5.1.4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5.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教育与塑造青年中呈现的基本特性 |
5.2.1 秉持远大理想与培养实干精神相统一 |
5.2.2 注重专业才能与强调全面发展相统一 |
5.2.3 承担中国责任与关心人类命运相统一 |
5.2.4 传承优秀文化与勇于创新创造相统一 |
第六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 |
6.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价值 |
6.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 |
6.1.2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视野 |
6.1.3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飞跃 |
6.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 |
6.2.1 为培养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奠定思想基础 |
6.2.2 为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
6.2.3 为促进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征及创新的内在张力 |
(一)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征 |
(二)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创新的内在张力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坚持和继承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和发展 |
四、结语 |
(7)关于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研究综述 |
二、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研究分类 |
(一) 一揽子内容论 |
(二) 层次递进论或因果关系论 |
(三) 框架结构论 |
(8)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阐释——从马克思实践理论的两个维度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实践理论的“生产”和“人文关怀”维度 |
(一) 生产维度 |
(二) 人文关怀维度 |
1. 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特征。 |
2. 在生产过程中消除人的异化生存状态。 |
3. 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本真精神 |
(一)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生产维度 |
1.“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根本上消除落后的社会主义,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
2. |
3.“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界之统一关系。 |
(二)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人文关怀维度 |
1.“消灭剥削”是通过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以实现人文关怀的必要前提。 |
2.“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践人文关怀的根本原则和终级目标。 |
三、在“中国梦”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本质论 |
(一) 发展生产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
(二) 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本质要求 |
(9)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发展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创新之处 |
三、概念界定 |
四、写作思路 |
第一章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判断 |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
(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基本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实践依据 |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意义 |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为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
第二章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发展 |
一、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新论断 |
(一)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发展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发展 |
(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还包括能力素质的发展 |
(三)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思想道德意识的发展还包括民主法治意识的发展 |
(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理想追求还包括现实关切 |
二、江泽民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三、江泽民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
(二)人的全面发展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三)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
第三章 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贡献 |
一、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探索 |
(一)人与人的和谐 |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
二、胡锦涛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三、胡锦涛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当代价值 |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目标的人性化追求 |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现实各种矛盾关系的需要 |
第四章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突破 |
一、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认识的新解读 |
(一)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最核心力量 |
(二)党的领导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保证 |
(三)党的领导是社会和谐的最关键引导力 |
二、习近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三、习近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意义 |
(一)党的领导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推向了新的高度 |
(二)党的领导是创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动力 |
(三)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导论 |
一、本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本选题的依据 |
(二)研究本选题的意义 |
二、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本文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本文研究的重难点 |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 |
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需要从实践理解和进行解读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是其思考相关哲学问题思维方式的变革 |
(二)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 |
二、从实践理解人类进行社会生产的生产力 |
(一)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生产的生产力 |
(二)人类进行精神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生产的生产力 |
(三)人类进行自身生产的生产力 |
(四)人类进行社会组织形式生产的生产力 |
三、从实践理解人类社会组织社会生产的生产力 |
(一)人类社会微观组织社会生产的生产力 |
(二)人类社会中观组织社会生产的生产力 |
(三)人类社会宏观组织社会生产的生产力 |
第二章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与马克思主义(包括生产力观)的关系 |
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 |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 |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去理解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内在关联 |
(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内容 |
(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蕴含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其他内容 |
(三)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蕴含邓小平社会主义论的根本目的与价值取向 |
第三章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生产力观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解读 |
一、从实践理解“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一)解放和发展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生产的生产力 |
(二)解放和发展精神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生产的生力产 |
(三)解放和发展人类自身生产的生产力 |
(四)解放和发展社会组织形式生产的生产力 |
二、从实践理解“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
(一)消灭和消除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生产方面的剥削与两极分化 |
(二)消灭和消除精神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生产方面的剥削与两极分化 |
(三)消灭和消除人类自身生产方面的剥削与两极分化 |
三、从实践理解“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一)最终达到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生产方面的共同富裕 |
(二)最终达到精神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生产方面的共同富裕 |
(三)最终达到人类自身生产方面的共同富裕 |
四、从实践理解社会主义组织社会生产的生产力 |
(一)社会主义组织社会生产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 |
(二)社会主义组织社会生产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其他方面的保障 |
第四章 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解读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 |
一、能够赋予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全新内涵,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突出社会主义进行社会生产和组织社会生产的生产力重要作用 |
(一)能够彰显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重要作用 |
(二)能够彰显社会主义(进行社会生产和组织社会生产的生产力) 的优越性 |
(三)能够促进迈向“四个全面”的新台阶和“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 |
二、能够解决学界长期以来对公有制、按劳分配是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争论 |
(一)能够在理论上解决“公有制是否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争论”. 42 |
(二)能够在理论上解决“按劳分配是否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争论”43 |
三、能够弥补人们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解读中“人的缺失”赋予其“以人为本”的新意蕴 |
(一)能够彰显出“人的发展”问题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重要地位 |
(二)能够彰显人民群众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历史地位促进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谢辞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学术论文 |
四、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2]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 向军贤. 吉林大学, 2020(08)
- [3]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研究[D]. 吕海阔.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邓小平群众观研究[D]. 米川.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D]. 伍安春.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创新[J]. 杜黎明.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4)
- [7]关于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J]. 鲁守博.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8]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阐释——从马克思实践理论的两个维度展开[J]. 于佳,许斗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9]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发展与创新研究[D]. 张琪. 河南大学, 2016(03)
- [10]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阐释[D]. 杨志鹏. 西南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