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中国宗教学史看问题意识与超越情怀(论文文献综述)
韩博[1](2021)在《何以理解中国宗教 对《中国宗教论》的中国宗教学构建逻辑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卓新平研究员的《中国宗教论》是一部中国宗教研究的典范之作。一直以来,探讨中国宗教问题都会面临"中国有无宗教"和"儒教是不是宗教"等问题的争论,这种争论持续数世纪之久,一直没有公论,也使整个学术界陷入宗教认知的困境当中。《中国宗教论》以其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和富有洞见的理论分析开辟了一条解决路径,同时也预示着具有中国气派宗教学的创建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为此,本文将以《中国宗教论》为例,探究以卓新平为代表的新时代宗教学人开创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的内在逻辑。
王杨秀[2](2021)在《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化现象做总体性研究的学科,它关注文化的本质、特征、规律、类型、演化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文化哲学是明显地立足于“广义文化”的界定之上,即文化是“人化”、是人类的生存样态等等。作为“我们目前在哲学体系中所区分的全体分支中最有疑问和最富争议的一门学科”(1),对文化哲学研究的理路选择和内涵释义显得尤为重要。劳思光的文化哲学思想广博深厚,涵容中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和现当代哲学理论,有着对文化问题的敏感度和对危机意识的感知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社会批判理论。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于其学术生涯的晚期阶段,其显着特征是从中国文化问题转向世界文化问题,关注世界文化危机,以此为研究对象开展理论建设工作。本文对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旨趣、内容、特色、意义和限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阐释和分析。论文指出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特色在于:第一,开放性,包括治学态度的开放性、理论思维的开放性和哲学体系的开放性等。第二,原创性,提出了文化哲学方面的许多基本范畴,如把文化意识分为建设意识与解放意识,把西方、中国、印度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智精神、重德精神与舍离精神等,提出了双重结构文化观,开创了文化哲学内涵的研究进路,如开放成素与封闭成素沟通、主体境域的单一与并立关系等。第三,建设性,用劳思光概念创新的词语来说,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毫无疑问是建设意识的表现,这种建设性理论的开展始终伴随着劳思光对中国文化的深情初衷,他试图将文化内涵和社会危机结合起来,把文化的批判推进到社会领域。一方面,从历时性来说,文化问题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文化在历史面前绝处逢生、曲径通幽,中国文化精神的特性有着自我调和的功能,使得它在现当代文化潮流之中有一种主动性的进步要求,要为中国文化发展找到合理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从共时性来说,中国文化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成果丰富且特点显着,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西方哲学的贬低态度都在与中国哲学发生着冲突,这些都构成了时代的重要议题,也是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所关注的焦点。此外,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不仅为认识现当代社会的文化困境提供了重要的视域,而且从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文化哲学的发展。文化哲学的兴起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事情,虽然存在对文化哲学理论的不同定位,但是其致力于对文化现象的研究并作出自觉的文化批判,对文化内涵进行知识性的建构和对文化转型的主题予以重视,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哲学具有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特性,自然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给出自己的解释。劳思光的文化哲学思想紧扣时代脉搏,在全球化进程中作出了对文化转型和重建文化秩序的自觉理论批判,运用独特的理论视角去理解中国文化风雨变化的现实境遇,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苏彬[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杨杨[4](2020)在《关圣帝君崇拜与名份信任 ——基于湖北某地关老爷崇拜的田野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关圣帝君崇拜及其与名份信任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集中讨论传统文化信念中的神圣崇拜、圣人崇拜与圣人信任的内在关系,由此提出“名份信任”这一值得深入探讨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信念中对圣人的崇拜实际上是尊人为神圣。在此过程中,人们会因为圣人崇拜转而发展出一种建立于其上的信任机制——神圣信任,即一个拥有非常地位、名份、声望的崇拜对象才能成为人们信任的基础或核心。作为传统文化信念中超社会崇拜的一种观念与仪式,圣人具有常人所不能及的超凡品质,也正是由于这些超凡的个人禀赋为其成神、成圣奠定了社会基础,且凭借着这一超凡的能力与影响为人们敬奉与崇拜。正是这种圣人往往成为人们最值得信任的大人物与对象,甚至可以演化成人际信任建构的核心纽带。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本文以湖北某地的关圣帝君祭拜方式为个案,通过对该地区的关圣帝君崇拜现象的具体分析,以关羽从三国时代的着名战将如何被奉为神圣,进而又逐渐被祭拜为财神的过程、实践机制作为研究对象,论述圣人崇拜基础上所渐次呈现的“名份信任”问题。本文以关圣帝君成神、成圣的路径为基本脉络,论述个人的身份、人格、业绩在传统社会中如何得以神圣化的具体机制。将关圣帝君崇拜置于传统的文化信念背景下,探讨朝廷敕封、儒释道三教信奉、民间追随者尊崇的过程,以及如何把这种神圣崇拜转换成为以关圣帝君为核心、武财神祭拜为具体表征的名份信任。以此对比研究当代地方社会中关圣帝君信奉者之间在对待关羽、财神信俗上呈现出来的信任问题。本文认为:关圣帝君被视为圣人进行祭拜的神圣化机制可谓传统文化信念中超社会力量崇拜的方式之一。此类神圣崇拜与名份信任的内在关联何以建构成功,是因为圣人崇拜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具备个体人际交往的属性和特征,在中国信俗崇拜的背景之下,表现出明显的庇护感、依赖感、乃至信任感。其次,关圣帝君崇拜能够从一个被朝廷敕封的圣人,演化为民间的财神崇拜,这一过程本身就包涵了追随者基于关羽本人的个体人格而形成的神圣信任,进而衍生为人际信任关系结构中的名份信任。因而,就神圣崇拜与名份信任而言,关圣帝君崇拜通过对关羽的祭拜产生名份信任,这种名份又基于崇拜过程中所形成的庇护感、依赖感、信任感之上的神圣信任。再者,本文将基于神圣信任而形成的“名份”视为一种社会资本,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依赖某个大人物的个人名份成为日常生活中主体自我建构信任网络时的有效资源。由于关圣帝君崇拜的特殊性,所以依赖其所建构起的名份信任也先验地具备特殊信任的特征。这就会从名份信任的传统中发展出一种特殊主义的信任观,促使崇拜者在追求个人财富、祭拜财神的过程中,将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武财神关羽作为名份信任之符码,将对关圣帝君的名份信任转化为个体自身的符号资本,表现出私我化的利益需求,从而导致了当下信任关系中公私界限的模糊,乃至出现公私不分的社会现象。
谭诗民[5](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李雄[6](2019)在《陈平原大学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平原是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第一批进入大学的大学生,随后又跟随当年西南联大毕业的吴宏聪、王瑶两位先生攻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其长期在国内外大学工作、生活,既从事大学教学、学术研究也曾从事大学行政管理工作。其先后经历“恢复高考”、1993年开启的“211工程”、1998年开启的“985工程”以及1999年开启的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等中国高等教育的众多“关键时刻”和重大历史事件。其从1994年开始的大学研究,迄今已有二十余年历史,在国内开创了以“大学故事”的叙事方法研究大学的先河。其出版各类大学研究成果凡20余部,体例多元。既涉及大学史也有大学评论,既有时评文章也有专业研究。因此,无论是从纵向节点的“关键时刻”来看,还是从横向节点的“范式创新”来看,陈平原大学研究具有重要而独特的研究价值。陈平原大学研究不同于“学院派”的教育专家,在其看来理想的教育不是专业化的、只能由教育学家说了算的“小教育”,而是所有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也都有权利介入的“大教育”并且其明确指出“从事学术史、思想史、文学史的朋友,都是潜在的教育史研究专家”。在笔者看来,陈平原大学研究特色鲜明,一方面其从大学故事中所透析出来的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管理、教学、研究、评价以及精神等层面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反省的思想资源,其认为“大学故事”同样可以成为大学史与教育学研究的课题;另一方面,陈平原大学相关研究形散而神不散,但呈现犬牙交错的状态,需要从教育学的视角进行整体构架和梳理,以彰显其基本的大学理念以及理论与实践价值。具体而言,陈平原大学理念主要从大学学者且主要是人文学者的视野,立足于传统中国千年书院和百年中国现代大学历史实践的“中国经验”,对中国大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展开的思考和理念的升华。文章对陈平原大学理念的研究主要从大学本质、大学教学、大学师生、大学管理四大维度进行理想类型的构建以及逻辑的归整。最后对其大学理念进行评价,并借助其大学理念的观照引出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大学教育的相关启示以及对地方和边疆大学的关怀和建议。首先,本文以阐述陈平原大学本质理念观起兴,从对“中国大学”概念的辨析出发,探讨现代大学与传统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之间的差异和关系,通过史实的还原与理论的论证为中国现代大学正本清源。继而从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人的关系以及大学与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敞开大学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透析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和大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其次,本文从大学职能、大学学习以及大学课堂三大维度对陈平原大学研究教学思想中的大学教学观念进行整理,揭示大学教学的地位、大学学习的内涵以及大学课堂的特点及其隐性文化。首先,陈平原揭示了大学教学职能在大学各项职能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其首要且根本性的作用;其次,陈平原认为大学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有精神气度的熏陶,大学课堂也并非只是一个自然空间的存在,更是一个身体、知识、思想、声音、想象与情感一体共融的精神场域。再次,针对目前大学教学过于专业化、功利化以及技术化的现状,陈平原提出了“读大学”和“上大学”的区别并指出大学课堂蕴含着丰富的隐性课程,大学校园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文化,告诫大学师生应当全面理解大学教学的含义,珍视大学教学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再次,在师生关系方面,文章首先整理和辨析了陈平原大学研究中大学教师的多重身份以及大学学生的特点、地位以及学习问题,并突破传统认识指出大学老师和学生不只是知识传授的关系,还有精神气度的熏陶和道德人格的默化。理想的大学师生关系具备多重内涵,即学问上:相互观摩、相互鉴赏;情感上:相濡以沫、平等相待;人格上:师严道尊、从游熏陶。大学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认识大学学生的特点与地位,理性认识大学师生关系的多重内涵,才能改变目前冰冷窒息的师生关系现状,从而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复次,在大学管理方面,文章首先指出了目前大学管理中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各自的现状与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策略,陈平原认为宏观上政府管理大学应当“抓小放大”、保持距离,而微观上大学自身管理大学不能仅仅依靠传统,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学术自由的双重意涵,即: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针对大学职称评审和科研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陈平原认为主要是因为评价中教育行政化、评价体制机械、以及忽视学科文化所致,因此要坚持学术标准、引入学科文化、改进评价机制。最后,是对陈平原大学理念的评价、启示及其对地方和边疆大学的观照价值,并据此笔者也提炼出相关建议。陈平原大学理念在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大学理念研究主体以及大学研究策略和研究内容上都有较大的突破。研究范式上,改变了以往高等教育研究将教育学包括高等教育学视为社会科学的传统观念以及高等教育研究较少看到人文学者身影的局面,弥补了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人文学短板;研究主体上,一改中国学界过去教育行政官员以及大学校长的话语垄断权及单一化局面,学者特别是人文学者之谈大学理念由于阅历、经验及位置的不同往往不同于教育官员以及大学校长,但各有视野、各有价值,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学者的声音;研究内容上,兼及理想性与可行性,特别其关于大学发展应尊重传统、注重精神、彰显个性、创新制度、呼吁均衡等理念对当代我国高等教育具有重大启示,对地方和边疆大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也有积极的观照价值。
李强[7](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宋学清[8](2018)在《“新乡土写作”的发生: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乡土小说的世纪转型与中国乡村的社会转型紧密相连。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被全面纳入现代性体系,现代化与城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乡村的结构性变化,大到乡村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教育、环境、卫生和医疗等方面,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家庭结构、行为习惯、衣食住行、日常消费等方面,都在变化中呈现出新的经验模式。新世纪中国乡土小说注意到现代乡村在“常”与“变”间的剧烈变动,努力以新思想、新观念、新视野和新方法去表现新乡村、新农民、新景观和新故事,创作出具有异质性审美特征的新乡土小说。正是基于新世纪乡土小说审美转型的文学事实,本论文提出了“新乡土写作”概念。首先新乡土写作不同于新乡土小说,前者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学活动,后者作为文学活动的阶段性成果以作品的形式存在,一个是文学活动的动态过程,一个是文学的静态文本,具体而言新乡土小说只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新乡土写作尚未完成正处于进行状态,我们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审视正在发生的文学新变,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向乡土小说进一步创作提供有效资源提出文学期许。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定位于新乡土写作的“发生”,这是一个过程和阶段而我们正处于初发期。作为概念出现的新乡土写作在范围上我们做出一定的限制。在时间上我们借用汪晖对“世纪”概念的认识,以社会现实和文学特征的同一性标准,将新世纪时间范围前推到1990年代;在空间上我们延展了乡村界限,沿着乡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和农民迁移轨迹,将乡镇、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特殊区域纳入考察范围;在研究对象上我们缩小了新乡土写作指向的文学体裁,排除了诗歌、散文和戏剧等,主要以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避免研究过于宽泛。之所以选择长篇乡土小说,是因为在表现现实的广度、长度、容度和高度等方面长篇更具优势,更能表现出当下丰富的、复杂的现实生活。本论文的核心观点是以新乡土经验去书写新的中国乡村故事,围绕着新乡土写作话题主要思考了几个大问题:一是新乡土写作为什么会发生,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新乡土写作?二是新乡土写作是什么?三是新乡土写作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四是新乡土写作写什么?五是新乡土写作怎么写?正是沿着这一思考逻辑我们对新乡土写作问题进行整体框架,先后辨析了新乡土写作概念,论述了新乡土经验和新乡村叙事经验,且在经验的基础上思考了新乡土写作应该讲述哪些乡村“新”故事和“大”故事,以及如何以新的表现手法去建构文学,实现艺术形式的突破。首先我们解决的是新乡土写作概念,带有本质主义的本体追问,即新乡土写作是什么的问题。新乡土写作的提出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基于新时期以来对“新乡土文学”的不断探索,不同时代的“新”融汇成新世纪新乡土小说的“新”。这种“新”不仅包括新世纪中国乡村现实变化带来的乡土小说新内容,也包括世界文学背景下基于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地方的和民间的文学形式的创新。正是基于新世纪的新乡村和新乡土小说创作现状,我们提出了新乡土写作概念,认为它是在新世纪全球化语境下基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基本事实,在“新乡土经验”和现代乡村叙事经验的基础上,以新思想、新文化、新价值观、新历史观作为根本推动力,以世界性视野重新审视中国乡村,以新的文学笔法与表现方式叙述乡村,呈现出根植于乡土文化土壤的中国农民的生活史、心灵史与精神史,表现出新世纪乡土中国全新的精神面貌与文化气质。新乡土写作的“新”不是赶学术时髦,也不单纯为响应新世纪求新求变的热潮,而是基于我们对新世纪乡土小说创作现状的认识和期待。新乡土写作的“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以农民作为表现的主体,避免当下乡土小说脱离农民写乡村的弊端,更要避免当下乡村建设脱离农民求发展的问题;二是强调乡土小说的农民性特征,农民性是从人民性转换过来的一个概念,不仅仅包括文学对农民心理特征和人格结构的认识,也包括农民审美兴趣和审美特征的认识,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和当下性的转换性概念;三是新乡土写作的文化自信问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崇洋媚外,既要避免文学陷入狭隘民族主义又要避免文学过于西化,努力实现西方文学的本土化和传统文学的当下化,实现基于中国文化和现实的文学自觉;四是新乡土写作经验的独特性,我们将新乡土经验纳入中国经验范畴,这是实现新乡土写作的基本前提;五是新的中国乡村故事的文学书写,乡村是中国的乡村,故事是中国的故事,我们将新乡村故事纳入中国故事范畴,实现基于中国经验之上的中国故事的文学书写。在概念基础上我们需要清理出新乡土写作的前提问题,也就是新乡土经验和新乡村叙事经验问题。今天部分乡土作家对土地、乡村和农民不熟悉、不了解,同时又缺乏思想的深度和思考的高度,站在城市回望乡村的写作在剧烈变动的新世纪显得捉襟见肘。新世纪中国乡村变化太快太大太杂,快速变化的乡村早已逸出了作家既有的经验范畴,如何认识当下乡村,重建文学与乡土间的血肉联系成为新乡土写作的首要问题。在“下生活”文学创作机制早已废止,而扎根生活又无法完全实现的当下,我们需要重新探索出一条平衡认知和感知经验的新乡土经验模式。同时我们还需要汲取现代乡村叙事经验,我们将这种经验概括为“鲁迅风”、“田园牧歌”和“追踪式”三个方面。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基于传统创新当下保持乡土小说的文学脉络,推动乡土小说的现代发展。在经验基础上我们需要思考新乡土写作究竟应该写什么?现代乡村充满太多的“大”故事,这里的“大”不是指事件发生的程度,而是指事件表现出来的性质和对乡村未来发展的影响,主要针对的是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就目前来看,新世纪土地流转制度、新型合作社和惠农政策对乡村已然产生深刻影响,新的土地制度孕育出“农村新人”,而不同于以往合作化小说的新合作化小说已经构成了新乡土写作的重要方面。但是新土地制度和乡村政策正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同样新合作化小说也处于未完成状态,新农民形象有待重新定位。新世纪中国乡土文化流失已然成为重要问题,文学超越现实努力重建现代乡土文化,力图表现那些曾经被遮蔽的地方的、民间的和传统的民风风俗,重建乡土文化。而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分层现象严重,在普通农民之外出现大量新的群体,比如村支书、话事人、二流子、能人、村霸、村阀、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农民工、乡村大学生、农民兵、大学生村官和第一书记等,他们对于现代乡村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丰富了乡土小说的人物画廊。在讲什么的基础上新乡土写作还要做好怎么讲,即如何以新的写作手法去书写新的乡村故事。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乡土小说要想获取文学的尊重和话语权,必须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叙事方式,不能再追随西方文学的脚步,亦步亦趋地追求“走向世界的文学写作”。因此我们需要从传统乡土文化、民间文化、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中汲取资源,在语言、结构和叙事等方面实现“中国风”式的文学创新。我们倡导民间“传奇叙事”,以民间鬼神思想去表现乡村,以鬼神作为叙事者讲述乡村故事,新的叙事视角可以呈现出一个另类的乡村。同时乡村的世界又是一个自然之音的世界,以农民的耳朵去聆察世界讲述故事,呈现出一个独特的音景世界。新的乡村孕育出新的史诗,只是当下的史诗更具有传奇性,可以说是乡村经济引发的传奇故事。同时我们引入非虚构写作的文学现象,看到它在底层发声方面表现出来的独特意义。本论文基于当下文学现象提出了“仿志体小说”概念,关注到乡土小说在文体创新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新乡土写作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概念的提出,如同“新世纪文学”和“新时代文学”等概念一般,都是站在“当下”文学现象的萌芽期提出的一种文学期许。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当下既有的文学现象,又能够指向未来的文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李忠阳[9](2017)在《“小说中国”的方法与立场 ——论王德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80年代以来,大量海外学者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传入中国大陆。这些研究以新颖的理论观点、独特的研究视角,给大陆学界的文学研究带来较大的影响与冲击,形成一阵猛烈的“海外学者冲击波”。在这些海外学者中,王德威既是佼佼者之一,亦颇具典范性与代表性。本文作为对王德威的个案研究,将聚焦于他的“晚清的现代性”、“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及“华语语系文学”三种最富影响力的论述,既对它们统整合观,说明诸种命题的同一性;又分而论之,逐一对话;以期在此过程中揭示王德威的方法与立场。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从总体上揭示王德威的方法与立场,即“小说中国”(Narrating China)。“小说中国”是王德威在文学研究中一再重复的“原型语码”(linguistic/narrative prototype),他所提出的一系列学术命题、理论创意及话语框架,皆可视作“小说中国”路径的衍生与延伸。“小说中国”具有多重意涵,包括“由小说看中国”、“虚构中国”、“解构中国”等。历史的对话式想象、文学的差异性自由以及去“中国”中心化,三者分别构成“小说中国”的义理、伦理与地理。第二章,重审王德威的“晚清的现代性”论述。首先,本文试图论证王德威对晚清小说“被压抑的现代性”的定位与描述,总是以“五四”文学作为反向参照和“对话/对立语境”的。因此,他所构造的晚清现代性的诸种面向在本质上是论辩式的。其次,本文将王德威的晚清小说研究、写实主义文学研究与当代小说批评连锁在一起,将三者并置一处观之,探讨其“晚清现代性”论述的生成,并指出王德威在19世纪末晚清小说与20世纪末中国小说之间建立回应关系,是一种寓言式的历史叙述,而非严格的历史分析。他通过把“前革命”文学与“后革命”文学拼贴在一起,讲述了一则“告别革命”的历史寓言。第三章,探讨王德威的“抒情”论述。他的“抒情”论述,可以看作另一种“被压抑的现代性”的提出,都是“小说中国”的一种方案。“抒情”与“史诗”的对话,是王德威重审文学史的方式。通过两者的对话,他所质疑的不仅是“史诗”所代表的“感时忧国”的精神,亦是位于“史诗”这一方,由“启蒙”与“革命”所表述的中国现代性,同时也意在扰乱单向的文学史动线。王德威的“抒情传统”只是一项现代“发明”,其问题意识既来自柯文的“中国中心观”,也出自杜赞奇的“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在王德威心中,“抒情”代表文学的伦理,“史诗”代表历史的“怪兽”。第四章,阐述王德威的“华语语系文学”论述。“小说中国”的最终形态的是众声喧“华”,意即一个去中心的、非等级化、多元对话的华语文学世界。鉴于“中国现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等概念已无法适应这一要求,王德威转而寻求一个开放、对话、包容、多元的理论框架——“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由史书美首创,后被王德威挪为己用,但两人的方法与立场有别。史书美以“后殖民”作为“华语语系”的理论预设与实践立场;而王德威则从“后遗民”视角出发,对“华语语系”进行重构。第五章,将王德威置于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这一脉海外汉学的学术谱系之中,阐述三者对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影响与借鉴意义。近三十年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其内部的辩证发展,而大陆的文学史研究范式亦几经转换。1980年代,夏志清藉《中国现代小说史》首开其端,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大陆学者“重写文学史”的热潮,促进了大陆文学史书写由“革命”向“现代化”的范式转向。1990年代,李欧梵、王德威成为中坚力量,通过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反复叩问,推动文学史研究的“现代性”范式转换,开启反思现代性叙事的先声。第六章,将王德威置于横向比较中来考察。通过对比王德威与张旭东的“五四”论述,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中国”叙述。王德威致力于去“五四”中心化,而张旭东则要重新确立“五四”现代起源的意义。这反映出两者想象中国的方法:王德威表现出“离心”的倾向,致力于消解历史的整体性;而张旭东表现出“向心”的倾向,致力于重构历史的整体性,目的是在全球化与后现代语境中重构中国认同。本文对王德威与张旭东的比较,不只是为了在差异辨识中深化对王德威的认识,更是为了探寻一种超越王德威“小说中国”的理论可能性,此中包含了对文学史整体性的重新想象与研究范式再次蜕变的期待。
胡晓瑞[10](2017)在《中国心相画学初论》文中研究说明以“返本初心”为主旨的中国心相画学理论研究属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范畴。是在深化抽象绘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创建具中国特质绘画语言体系的理论研究。是从抽象绘画领域结合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建立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体系。是以摆脱西方艺术理念单一模式,深化自身文化艺术精神,探寻内在本质的具有中国特质创新的学术话语体系。是以“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为方向构建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艺术理论体系。试迈出在艺术领域实现“中国式学术话语”及创建“中国式绘画语言体系”的第一步。“中国心相绘画”是区别于西方抽象绘画并彰显中国特质的中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亦是首创的绘画理念和形式。在美术理论方面首次突破美术学科长期理论研究和绘画创作实践脱节的壁垒,率先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精华结合中西方优秀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方法形成包括本质、原理、规律和丰富内容构成的系统理论框架。旨在建立一个独立的、系统的、科学及具有中国特色深层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创新文化艺术自洽理论体系,并尝试为思想界相关学科和领域提供来自艺术界的智慧和方案。当前,鉴于为美术学绘画专业培养具有中国当代人文内涵和全面绘画艺术素养的艺术人才提供自身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及脱离西方单一话语模式,以探寻内在本质为需要建设一个传统和当代贯通,东方和西方融合,自身和诸多关系学科渗透,理论和实践合一的深广现当代艺术理论体系已经变得必要和迫切。在突破旧的传统范式,建构一个创新且包容度较大的理论框架需要长期共赢的合作,为此,“中国心相画学”理论研究力求开放、自由,坚持以真理为师、包容并蓄的精神。为整个美术学科提供新鲜且与时俱进的理论框架。在整个美术教学理论体系中与其他专业相辅相成、合作共存及互补长短。秉承“君子和而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发扬各自优势,与相邻学科互为启示共谋发展。“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的探索是为回答时代和绘画本身的问题。所以,理论体系建构的出发点就是绘画领域最根本的问题,即艺术主体(人的意识)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如何转化成绘画语言呈现过程的问题。确切的说,是自然界、意识以及绘画观念三者的关系。本文试通过广义认识过程的辩证论述,回答什么是中国心相绘画?中国心相画学理论是怎样具体指导艺术主体进行绘画创作实践的?特别是如何通过中国心相绘画创作实践和欣赏心相艺术作品实现心灵返本的智慧曜出?从而获得天性与德性合一的自由自在境界。当艺术主体的观念(德性)集聚到一定程度(自由)与天道的真理性认识(天性)发展到内外合一时(自在),就是获得天人合一的智慧(自由自在)。“中国心相画学”理论体系研究正是本着“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原则,提供如何使艺术主体获得(自由)返归本性(自在)方法和路径的智慧。进而实现“立德为本”的教育本质。“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参鉴比较学研究方法论结合科学分类法,针对自身学科特点作出整体理论建构。运用共时性、横向的、平面的现象学比较方法论及历时性、纵向的、线性的历史学及人类学方法论探究中西艺术中与自身学科相关的一切现象和构成内容。构建出“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的框架雏形。简称:【12334】理论框架模式。内容包括:一个原理(基原理),二个基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基础、中国心相画学绘画语言基础),三种心灵观念(道观念、义观念、德观念),三种绘画语言(光语言、势语言、韵语言),四大要素(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中国心相画学语言转化行为、中国心相画学组织和制度)。根据上述内容依次组建第一章《中国心相画学本质要素及类型》、第二章《中国心相画学四要素内容构成》的学理构架。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科学理性的构建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返本说”的核心部分,内容包括:“基”原理及中国心相画学建立的哲学基础和实践方法,使其区别于西方及其他观念性绘画理论研究具备自身的独立性和系统性,以此构成第三章《中国心相画学基原理》、第四章《中国心相画学哲学基础和实践方法》的学理架构。从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共时性、平面的展演趋向不同形态关联的横向研究,及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历史继承性的历时性、线性的不共特质关系展开纵向研究,以此构成第五章《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发展趋向性关联研究》、第六章《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历史承传性关联研究》的学理内容。从中国心相画学和相关领域渗透关系概述其与文化、政治、道德、科学、宗教、哲学及文化艺术其他门类之间的输出性和交互性,以此共同构成第七章《中国心相画学与文化》的学理内容。旨在探究中国心相画学作为社会文化艺术形态所承担的文化社会价值和功能。最后,在结章《中国心相画学未来》中阐释中国心相画学适应人类心灵发生、发展共同需要的未来形态特征说。全文第三、四章为整个理论体系构成的主干部分,第一、二章构成整体的左翼部分,第五、六、七章构成整体的右翼部分,以此共同交织成一个“活体”有机理论体系。“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创新性研究重点与难点:第一,重点阐明中国心相画学本质和定义。第二,重点阐明中国心相画学道观念、义观念、德观念。第三,重点阐明中国心相画学光语言、势语言、韵语言。第四,难点构建“心灵返本”为主旨的“基”原理。第五,难点构建作为社会化艺术现象客观化存在基础的“四个要素”理论。“中国心相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需要各方面长期的合作共创,因此,仅凭一本论文是不可能为所有问题提供一个结论性的定式。那也不是本文所希望出现的结果。本文可以做到的仅仅是从目前了解和掌握的国内外相关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从广义认识过程角度梳理一个粗略的宏观性理论框架雏形。使其成为一个起步性的铺埋,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只是提供一种创新的综合性开放式思维方式,如果这种方式是科学的、符合时代的,那么这种综合性开放式创新思维方式的本身就是一种开创性理论建设。追求真理的真正意义恰恰是对于真理的追求过程,而不是最后的定式性结论。随着各学科的综合发展,随着我们对未知领域更加全面深入的探究和掌握,必然要求我们做出新的回应和思索,本文希望聆听来自各方面善意和智慧的指正,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共同为人类回归心灵家园增力。
二、从中国宗教学史看问题意识与超越情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中国宗教学史看问题意识与超越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1)何以理解中国宗教 对《中国宗教论》的中国宗教学构建逻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破局:秉承科学、开放的精神扫除认知障碍 |
立新:做到宗教认知上的实事求是和文化自觉 |
检验:彰显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 |
(2)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劳思光生平及其哲学思想概况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缘起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中国20 世纪的风云变幻 |
二、西方世界的现代化 |
第二节 理论溯源 |
一、中国哲学的根基 |
二、西方哲学系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理路 |
第一节 对文化哲学范畴及内涵的界定 |
一、文化范畴 |
二、文化哲学范畴与地位取向 |
第二节 对西方文化哲学模型的整理 |
一、文化理论模型 |
二、西方其他文化哲学模型 |
第三节 文化哲学的构建路径 |
一、基源问题研究法 |
二、以主体性统摄中西方文化哲学研究 |
三、开放性哲学语言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中的文化理念 |
第一节 文化发展 |
一、文化成长 |
二、文化变迁 |
第二节 文化意识 |
一、范畴与分类 |
二、中西方思想中的文化意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劳思光在世界视域下对哲学与文化问题的阐释 |
第一节 对当代哲学困境与文化危机的解读 |
一、西方哲学家眼中的文化哲学问题 |
二、当代哲学研究中的困境 |
三、当代世界的文化危机 |
第二节 对中国文化路向的思考 |
一、劳思光之前的中国近现代哲学家的努力 |
二、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论界定 |
三、对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检视 |
四、对中国文化路向的希望指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反思 |
第一节 理论评析 |
一、呼应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特性 |
二、探索了不同路向的文化哲学研究模式 |
三、提供了文化哲学理论的基准 |
四、确认了当代文化哲学研究的主题 |
第二节 理论影响与贡献 |
一、对儒学理论的影响 |
二、理论贡献 |
三、对中国现当代的启示 |
第三节 理论限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关圣帝君崇拜与名份信任 ——基于湖北某地关老爷崇拜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意识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义利伦理与关系信任 |
二、自我主义与私人信任 |
三、关圣帝君与财神崇拜 |
第四节 理论视角及概念界定 |
一、理论视角:神化自我机制 |
二、核心概念:神圣信任 |
三、基本概念:名份信任 |
第二章 “圣人崇拜”与“信任关系” |
第一节 圣人与信任:圣人信任的根源 |
一、关圣帝君崇拜起源 |
二、关圣帝君崇拜中的“名”与“份” |
三、儒释道对关圣帝君的推崇 |
第二节 圣人等于信任的行动机制 |
一、身份与信任的关联结构 |
二、以“私己”为原型的信任关系 |
三、私我信任及行动 |
小结 |
第三章 关圣帝君崇拜的文化心理 |
第一节 关圣帝君崇拜的文化基础 |
一、总体主义的英雄观 |
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第二节 关圣帝君崇拜的神圣化机制 |
一、朝廷赐封的圣人崇拜 |
二、民间信俗的崇拜需求 |
三、崇拜与忠信的双重建构 |
第三节 当代圣人崇拜中的信任断裂 |
一、地方信任:对关公文化的弘扬 |
二、私人信任:对关公文化的忽视 |
三、“信任链条的断裂” |
小结 |
第四章 圣人崇拜下的“义”、“利”观 |
第一节 “以义制利”的道德伦理 |
一、“义”、“利”之辩 |
二、从“子罕言利”到“以利制义” |
三、关圣帝君崇拜下的义利观 |
第二节 追求财富与人际信任 |
一、追求财富过程中的个体行动 |
二、家本位主导下的关系信任 |
三、流动现代性下的信任转变 |
第三节 诚信与财富的获得方式 |
一、诚信:作为一种社会资本 |
二、个体获得财富的行动逻辑 |
小结 |
第五章 关圣帝君崇拜的信任悖论 |
第一节 高私德的“大公无私” |
一、作为公众信任的符码 |
二、模糊的崇拜界限 |
三、以“公”代“私” |
第二节 圣人崇拜:自我行动的内在逻辑 |
一、自我崇拜的仪式建构 |
二、信任网络:以私人关系为导向 |
三、信任关系与利己主义 |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讨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对象信息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后记 |
(5)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陈平原大学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与文献述评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二章 陈平原大学本质理念 |
引言 |
一、中国大学释义:起源、定义与功能 |
二、论大学与人的关系:“谈论大学,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
三、论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保持守望的距离,拒绝“大跃进” |
四、论大学与知识的关系:突破学科边界,兼修“文”、“学” |
第三章 陈平原大学教学理念 |
一、论大学教学:大学之本、知识传授与精神熏陶 |
二、论大学学习:专业训练之外,更兼“春花秋月” |
三、论大学课堂:有现场感、有生命力且五彩缤纷的世界 |
第四章 陈平原大学师生理念 |
一、论教师:研究者、学者及导师 |
二、论学生:特点、地位及学习 |
三、论师生关系:不即不离,不远不近 |
第五章 陈平原大学管理理念 |
一、论大学与政府关系:抓小放大、保持距离 |
二、论行政与学术关系:管理并非万能 |
三、论职称、科研与学术评价:学问不是评出来的 |
第六章 陈平原大学理念的评价与启示 |
一、陈平原大学理念的评价 |
二、陈平原大学理念的启示 |
三、陈平原大学理念与地方、边疆大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写给陈平原老师的学位论文开展研究征询信 |
附录二:陈平原答李雄论文开题电子邮件 |
附录三:陈平原简介 |
附录四:李雄与陈平原老师邮件往来函 |
附录五:硕士在读期间诗文辑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
表格索引 |
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8)“新乡土写作”的发生: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 |
一、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的文学考量 |
二、作为文学活动的新乡土写作 |
三、新乡土写作的问题意识 |
第二节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现状 |
一、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整体性研究 |
二、新世纪乡土小说的专项研究 |
第三节 概念辨析、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概念辨析 |
二、基本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何谓“新乡土写作” |
第一节 新乡土小说的探索与发展 |
一、新乡土小说的“新”与“变” |
二、新乡土文学的世纪讨论 |
第二节 新乡土写作的概念界定 |
一、新乡村事实:新乡土写作的逻辑起点 |
二、新视野、新思想和新方法:新乡土写作的根本动力 |
三、新乡土写作:以“中国经验”讲述“中国故事” |
第三节 新乡土写作的“新”特征 |
一、发现农民:现代乡村的主体性问题 |
二、新乡土写作的“农民性”特征 |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 |
四、作为“中国经验”组成部分的新乡土经验 |
五、纳入“中国故事”的中国乡村新故事 |
第二章 中国乡村的世纪转型与新乡土写作的“新经验” |
第一节 中国乡村的世纪转型与文学之变 |
一、从“乡土中国”到“城镇中国”的社会转型 |
二、传统乡村的文化裂变 |
第二节 新世纪、新乡村与新乡土经验的获取 |
一、新乡土经验的陌生化 |
二、扎根生活:重建乡土小说与乡土的血肉联系 |
三、“感知”与“认知”间的新乡土经验获取模式 |
四、新乡土经验获取的新方法和可疑性 |
第三节 现代乡村叙事经验的承续与发展 |
一、“鲁迅风”式乡土小说的前世今生 |
二、“田园牧歌”:中国乡土小说浪漫的抒情传统 |
三、乡土小说的“追踪式”描写 |
第三章 中国乡村新故事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新合作化小说”与“乡村新人”形象的重塑 |
一、从合作化小说到“新合作化小说”:遮蔽历史与被历史遮蔽 |
二、互文性视野下的合作化小说与“新合作化小说” |
三、捆绑在土地上的农民:“新合作化小说”中的土地情怀 |
四、新土地制度下的“乡村新人” |
五、“新合作化小说”的问题意识 |
第二节 乡土文化的复归:从文化自信到文学自信 |
一、芦笛声中的“挽歌”:乡土文化的现代性困境 |
二、中华文化的反思与文学重构 |
三、土气息、泥滋味:民风民俗的文化重塑 |
第三节 现代乡村的独异个体 |
一、乡村权力的异变:村支书和民间话事人 |
二、二流子、能人、村霸:新世纪中国乡村二流子的改造运动 |
三、游离于乡村之外的农民精英: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 |
四、“进城”农民的苦难叙事:农民工、乡村大学生和乡村兵 |
五、新的乡村“拯救者”:大学生村官和第一书记 |
第四章 传统的、民间的、地方的:新乡土写作的艺术创新 |
第一节 “中国风”式的文学书写 |
一、文学方言写作:语言的地方性和口语化追求 |
二、小说结构“中国风”式的文学创新 |
三、文学风景向传统古典的“倒退” |
第二节 民间传奇叙事的发生和探索 |
一、鬼神叙事:民间鬼神观的文学转化 |
二、听觉叙事:新乡土中国的音景世界 |
三、新宏大叙事:中华民族新史诗的文学书写 |
第三节 非虚构写作:让“沉默的大多数”发声 |
一、“非虚构”叙事立场的位移 |
二、回到历史的现场:历史叙事审美范式的一次转型 |
三、从宏大叙事向日常生活叙事的审美转向 |
第四节 “仿志体小说”的文体实验 |
一、原乡精神与文学故乡的建构 |
二、“仿志体”小说的文体辨析 |
三、“仿志体”小说的文体分类和写作特征 |
结论:土地的絮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发表论文情况 |
(9)“小说中国”的方法与立场 ——论王德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二、研究动机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
第一章 “小说中国”:王德威的原型语码 |
第一节 作为原型语码的 “小说中国” |
第二节 “小说中国”的多重意义 |
一、何谓 “小说” |
二、何谓 “中国” |
三、由 “中国小说”而 “小说中国” |
四、怎样 “小说中国” |
第三节 “小说中国”的义理、伦理与地理 |
一、历史的对话式想象: “小说中国”的义理 |
二、文学的差异性自由: “小说中国”的伦理 |
三、去 “中国”中心化: “小说中国”的地理 |
第二章 另写现代:王德威的 “晚清现代性”论述 |
第一节 “被压抑的现代性”的提出与定位 |
一、 “被压抑的现代性”的提出 |
二、反向定位:晚清小说现代性的四副面孔 |
第二节 “晚清现代性”的生成与寓意 |
一、被压抑的写实方向 |
二、世纪末的展/回望: “告别革命”的预/寓言 |
第三章 有情中国:王德威的 “抒情”论述 |
第一节 “抒情”的提出、源流及释义 |
一、 “抒情”的提出 |
二、 “抒情”的源流:陈世骧、高友工与普实克 |
三、无边的抒情:王德威对 “抒情”的重释 |
第二节 “小说中国”的 “抒情”方案 |
一、 “抒情现代性”:另一种 “被压抑的现代性” |
二、 “抒情”作为重审文学史的界面 |
三、抒情的伦理:抒情与史诗对话视野下的沈从文 |
第三节 想象的 “抒情传统” |
一、 “抒情传统”:一项现代的兴发 |
二、 “抒情”与 “怪兽” |
第四章 众声喧 “华”:王德威的 “华语语系文学”论述 |
第一节 “华语语系文学”的先声 |
一、实践的准备:从《当代小说二十家》谈起 |
二、理论的先声:王德威的 “后遗民”论述 |
第二节 从 “世界华文文学”到 “华语语系文学” |
第三节 后殖民与后遗民:两种 “华语语系” |
一、史书美:后殖民视角下的 “华语语系”理论创建 |
二、王德威:后遗民视角下的 “华语语系”理论重构 |
三、王德威的 “华语语系文学”平台上的鲁迅 |
第五章 海外汉学的一脉谱系——夏志清、李欧梵及王德威与文学史研究范式的转向 |
第一节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脉谱系 |
第二节 夏志清、李欧梵及王德威与文学史研究范式的转向 |
一、夏志清与文学史的 “现代化”范式转向 |
二、李欧梵与文学史的 “现代性”范式转向 |
三、王德威与文学史的 “现代性”范式转向 |
第三节 另一种声音:唐小兵的 “再解读” |
第六章 “中国故事”的两种 “说”法 ——以王德威与张旭东的 “五四”论述为例 |
第一节 从两篇序言谈起 |
第二节 王德威:架空五四的众声喧哗 |
一、去 “五四”中心化 |
二、反思 “五四”的怪兽性 |
第三节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 “文化自觉”与 “五四”重释 |
一、从汪晖对两种 “五四”论述的不满谈起 |
二、 “文化自觉”的诉求与取向 |
三、 “五四”现代起源意义的再确认 |
四、重建 “五四”的整体性 |
第四节 对话喧嚣与辩证总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中国心相画学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二、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
(一)抽象绘画 |
(二)心相画学 |
(三)通过四要素内容构成界定中国心相画学性质 |
(四)中国心相画学研究范畴界定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中国心相画学本质要素及类型 |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名称问题 |
一、心相画学三种特征 |
二、心相画学名称内涵 |
三、心相美范畴与特征 |
第二节 中国心相画学本质 |
一、分析中国心相画学本质多元化趋势 |
二、吴大羽诗性艺术观对中国心相画学启示 |
第三节 中国心相画学基本四要素及逻辑结构 |
一、中国心相画学基本四要素及相互关系 |
二、中国心相画学四要素说定义 |
三、中国心相画学定义的理解与应用 |
四、中国心相画学分类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心相画学四要素内容构成 |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 |
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性质及核心 |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理论基础“道”观念的性质 |
三、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功能作用“义”观念的性质 |
四、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升华显现“德”观念的性质 |
第二节 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 |
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及表现 |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原因和对象 |
三、获得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的方法 |
第三节 中国心相画学绘画语言转换行为 |
一、“光”语言的转换行为 |
二、“势”语言的转换行为 |
三、“韵”语言的转换行为 |
第四节 中国心相画学的组织与制度 |
一、中国心相画学的组织层次与制度 |
二、中国心相画学观念理论化和学术体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心相画学基原理 |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本源论 |
一、研究中国心相画学本源意义与需要 |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本源说 |
第二节 如何依基原理实现“心灵返本”? |
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返本”义理 |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返本”根基 |
三、“基”显现原理决定“心灵返本”三种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心相画学哲学基础与实践方法 |
第一节 从科学角度论证基的物质性 |
一、现代物理学角度证明基的物质性 |
二、量子物理学角度证明意识的物质性 |
三、结论 |
第二节 从哲学角度论证基的物质性 |
一、列宁物质定义内核 |
二、基显现本质 |
三、基本体唯物论证明 |
四、结论 |
第三节 从绘画过程哲学本质论证中国心相画学唯物性 |
一、绘画过程的哲学本质 |
二、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中国心相画学理论构架 |
三、结论 |
第四节 中国心相画学基原理实践方法 |
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心相画家 |
二、吸纳儒释道精粹的中国心相画学实践方法论 |
三、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发展趋向性关联研究 |
第一节 西方抽象绘画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向 |
一、西方抽象绘画基本内容 |
二、西方抽象绘画发展趋向 |
第二节 中国抽象绘画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向 |
一、中国抽象绘画基本内容 |
二、中国抽象绘画发展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历史承传性关联研究 |
第一节 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一、二十世纪早期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二、二十世纪中期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三、二十世纪末期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第二节 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一、二十世纪后期85新潮期间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末期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三、二十一世纪初期至今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第三节 中国抽象绘画语言历史承传 |
一、势与气 |
二、势与象 |
三、势与德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心相画学与文化 |
第一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文化的关系 |
一、中国心相画学是一种社会文化艺术体系 |
二、中国心相画学是独具特质的艺术文化形式 |
三、中国心相画学在文化体系中地位作用 |
第二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政治的关系 |
一、中国心相画学与政治相互影响服务关系 |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政治自然渗透关系 |
第三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道德的关系 |
一、从道德起源探究中国心相画学和道德的关系 |
二、从中国心相画学与道德关系同异研究美育与德育关系 |
第四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科学的关系 |
一、概述科学的起源和特征 |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科学同异关系 |
三、中国心相画学与科学相互关系 |
第五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宗教的关系 |
一、中国心相画学和宗教相同点 |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宗教起源说 |
第六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哲学的关系 |
一、中国心相画学与哲学同异关系 |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哲学互助关系 |
第七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其他文学艺术门类 |
一、概述中国心相画学与音乐的关系 |
二、概述中国心相画学与书法的关系 |
三、概述中国心相画学与诗歌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章 中国心相画学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共创性特质 |
一、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精神特征 |
二、中国心相画学形成历史条件 |
第二节 “心灵返本”主旨共创性实践与探索 |
一、西方现当代“心灵返本”主旨实践与探索历程 |
二、中国现当代“心灵返本”主旨实践与探索历程 |
三、中国心相画学未来展望 |
第三节 研究结语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局限 |
三、今后方向 |
四、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索引 |
简历 |
博士科研成果及完成工作 |
后记 |
四、从中国宗教学史看问题意识与超越情怀(论文参考文献)
- [1]何以理解中国宗教 对《中国宗教论》的中国宗教学构建逻辑分析[J]. 韩博. 中国宗教, 2021(07)
- [2]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 王杨秀.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4]关圣帝君崇拜与名份信任 ——基于湖北某地关老爷崇拜的田野研究[D]. 杨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陈平原大学理念研究[D]. 李雄. 云南大学, 2019(03)
- [7]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8]“新乡土写作”的发生: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研究[D]. 宋学清.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9]“小说中国”的方法与立场 ——论王德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D]. 李忠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10]中国心相画学初论[D]. 胡晓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