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属二新种

南海属二新种

一、南海红娘鱼属二新种(论文文献综述)

何雄波[1](2019)在《中国近海带鱼科(Trichiuridae)常见种空间分布、种群结构与营养生态研究》文中指出带鱼是我国甚至世界的重要鱼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渔业地位。在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衰退,传统经济鱼类衰落的背景下,带鱼的产量却相对保持稳定增加,占据我国海洋捕捞单种产量排名的首位,尤其是近二十年来一直保持年产百万吨以上的高产,为世界贡献了 80%以上带鱼产量。鉴于带鱼的重要性,不仅是国内外学者的热门研究对象,而且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是我国渔业资源保护中的重要对象。但由于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分布依然不甚明晰,导致种群结构研究不够全面,摄食习性与营养结构等方面的资料依然比较缺乏,不利于带鱼研究的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本研究于2016-2018秋季中国近海17个渔港站点对带鱼科鱼类进行采样,共采集到带鱼样品2281尾。利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样品进行种类鉴定,结合采样信息,查明带鱼常见种类的空间分布;利用测量的生物学数据,分析种群结构,研究带鱼科常见种的生物学现状;通过胃含物分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带鱼科摄食习性及营养生态,评估带鱼科种间摄食和营养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种类组成及空间分布研究表明: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类有4属6种,分别为带鱼属的日本带鱼 Trichiurus 南海带鱼 Trichiurus nanhaiensis、短带鱼 Trichiurus breviss,沙带鱼属的沙带鱼Lepturacanthus savala,小带鱼属的小带鱼Eupleurogrammus muticus和狭颅带鱼属的狭颅带鱼Tentoriceps cristatus。其中日本带鱼分布最广,3个海域共16各站点均有出现,出现频率最高且数量最多,为我国主要捕捞的带鱼种类;沙带鱼次之,同样分布于3个海域6个站点;短带鱼和小带鱼分布于黄渤海和南海;南海带鱼和狭颅带鱼仅分布于南海。日本带鱼是中国近海带鱼科的优势种,在捕捞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南海带鱼、短带鱼和沙带鱼是常见种,在捕捞生产中较为重要,小带鱼和狭颅带鱼属于少见种,捕捞生产中出现频率不高。2.生物学分析表明:本研究中日本带鱼以中小型个体为主,狭颅带鱼以大型个体为主,中、小型个体占少量;南海带鱼、短带鱼、沙带鱼和小带鱼样品均以小型个体为主(占比90%以上)。6种带鱼肛长-体重关系参数b值均小于3,呈负异速生长;带鱼科平均肥满度(Kn)范围为0.61-1.72,狭颅带鱼肥满度最小,其余5种带鱼的肥满度均比较接近,雌雄群体肥满度差异性均不显着;雌雄性比值范围为0.23-1.69,日本带鱼、南海带鱼和短带鱼的雌雄比均大于1.0;样品性腺成熟度组成显示以未成熟个体为主(60%以上)。3.年龄与生长分析表明: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的年龄由1-6龄组成,以1-2龄为优势年龄组。其中南海带鱼、短带鱼、沙带鱼的年龄组成均为1-3龄,且均以1龄为优势年龄;日本带鱼的年龄由1-6龄组成,其中优势年龄组为1-2龄;日本带鱼的肛长VB生长方程为 Lt=666(1-e-0.15(t+1.19));体重 VB 生长方程为Wt=2590(1-e-0.22(t+0.38))3。4.摄食习性分析表明: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的食性相似,均为广食性肉食鱼类,食物来源主要以鱼类为主,兼食少量甲壳类和头足类;主要摄食鱼类种类有少鳞犀鳕(Bregmaceros rarisquamosus)、银腰犀鳕(Bregmacerosnectabanus)、眶灯鱼(Diaphus sp.)、日本带鱼、小公鱼(Stolephorus sp.)、小沙丁鱼(Sardinella sp.)、中颌棱鳀(Thryssamystax)和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等,大多为中上层小型鱼类;摄食的甲壳类和头足类主要为樱虾(Sergia)、对虾(Penaeus)、管鞭虾(Solenocera)、枪乌贼(Loligo)和乌贼(Sepiida)。本研究中带鱼科鱼类存在同类相食行为,基于胃含物的摄食营养级较高(4.07<TL<4.57),属于中高级肉食性鱼类;摄食生态位宽度各有高低(1.55<B<2.37),以日本带鱼摄食生态位宽度最高;种间存在摄食生态位重叠,存在食物竞争关系,其中,日本带鱼与其它带鱼种类的摄食生态位重叠比较明显;日本带鱼摄食习性存在海域差异,在生长过程中存在1~2次食性转变的习性,转变个体的肛长在黄渤海为270mm和370mm,东海为 271-310mm,南海为 190-210mm 和 270-290mm。5.营养结构分析表明:6种带鱼碳、氮稳定同位素值范围较广泛,δ13C范围为-20.90~-14.72‰,δ15N的范围则是5.81~17.55‰,营养来源丰富,营养层次跨度较大。6种带鱼基于稳定同位素的营养级范围为3.17<TL<3.97,其中日本带鱼最低,南海带鱼最高;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除了,日本带鱼、南海带鱼、短带鱼、沙带鱼不同海域或站点或肛长组间的δ13C、δ15N均表现为差异性极显着(P<0.01),其中日本带鱼在南海与黄渤海的同位素和营养级大小均比较相似;随着肛长增长,日本带鱼的δ13C变化不大,δ15N和营养级随着肛长增长均表现为逐渐增长趋势;南海带鱼站点间δ13C、δ15N和营养级变化不明显,随着肛长增长,δ13C逐渐增加,δ15N和营养级均逐渐下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短带鱼的δ13C呈逐渐增长的趋势,而δ15N的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肛长增长,δ13C变化不大,δ15N和营养级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站点沙带鱼δ13C差异性极显着(P<0.01),但规律不明显,δ15N从南到北表现为递减趋势;随着肛长增长,δ13C变化不大,δ15N和营养级呈增长趋势。随着肛长增长,狭颅带鱼δ13C、δ15N差异性显着(P<0.05),δ13C变化不大;δ15N和营养级表现为减小的趋势。各种类的δ13C、δ15N性别差异不显着。6种带鱼总营养生态位宽度范围(TA)为2.07~35.77,其中以日本带鱼为最大,沙带鱼总生态位宽度接近最大值,为35.34,最小的为狭颅带鱼;核心生态位(SEA)的范围为0.80~6.90,其中最大的为短带鱼,最小的为狭颅带鱼;营养多样性(CD)的范围为0.85~3.01,其中以沙带鱼为最大,南海带鱼最小;营养相似性(MNND)的范围为0.12~0.33,其中以小带鱼最大,日本带鱼最小;营养均匀度(SDNND)的范围为0.13~0.22,其中最大的为沙带鱼,最小的为日本带鱼。中国近海常见渔获带鱼科种类有6种,种群资源表现为资源衰退型,但发展趋势有所好转:日本带鱼的性成熟肛长和年龄结构逐渐恢复、营养级基本保持稳定。带鱼科食性相似,营养来源广泛,营养层次高且跨度大,在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营养动力学过程中承担着向更高营养层次的海洋生物实现能量中转的重要作用。各种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相互之间通过提高食物来源和营养层次多样性以减轻竞争程度;日本带鱼和沙带鱼是构成带鱼科营养结构最重要的两个种群,其余种类贡献较小;日本带鱼资源利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最强。

杨喜书[2](2017)在《中国及邻近地区常见鲉形目鱼类DNA条形码研究》文中提出鲉形目(Scorpaeniformes)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世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海洋渔业的重要资源。随着海洋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及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多鲉形目种类出现资源衰退的现象。另外,近缘种间形态十分相似,使得传统形态分类存在较大困难,因此仅按照传统的形态学方法难以对物种进行准确的鉴定;同时,常有因部分鲉形目刺毒鱼类误触刺伤而引起中毒的情况发生,因而对鲉形目物种进行准确的鉴定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近些年来,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DNA条形码已发展成为动物物种鉴定的有效工具。为此,本文测定了采集于中国近海常见鲉形目鱼类COI基因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下载的鲉形目鱼类同源序列共计6亚目15科57属118种,探讨常见鲉形目鱼类的物种有效性,旨在丰富中国鲉形目鱼类DNA条形码数据库,为今后鲉形目鱼类准确快速地鉴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如下:在534条平均长度为621 bp(552652 bp)的序列中共发现335个变异位点,其中217个变异位点来自于密码子第三位(64.78%)。118种形态学鉴定的种类在NJ树中主要延展出了116个分支。其中的105个分支由105个种各自聚类形成种的单系分支,占所有种的88.98%;另外有11个分支由13个种组成,出现种类混杂的情况。116个分支的分支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41%(01.65%);分支间平均遗传距离为22.28%,分支间的遗传分歧约为分支内遗传分歧的54倍。基于K2P替代模型的亚目内和亚目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12.67%(4.10%21.42%)和23.30%(22.39%24.09%);科内和科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11.35%(0.36%18.96%)和21.52%(18.14%23.77%);属内和属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4.01%(015.39%)和20.02%(12.95%25.75%);种内和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81%(017.98%)和9.94%(0.47%22.70%),种间遗传距离约为种内遗传距离的12.27倍,种间种内差异相对明显。除去样本数量为1的种类外(33种),超过96%的种类其种内分歧小于2%,超过89%的种类其种内分歧小于1%;另外有3个种类的种内遗传距离大于2%阈值。表明鲉形目中绝大部分种类均能满足2%阈值的参考标准。ABGD分析中强烈支持划分为112组,与形态学鉴定的118种相近。上述结果表明DNA条形码能对鲉形目绝大部分种类(>88%)进行有效的鉴定,但对于高阶分类水平不能很好的区分。研究结果支持将斑头鱼(Agaammus agrammus)归为六线鱼属(Hexagrammos)的观点;认为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kumu)和小眼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为同种异名,为绿鳍鱼(C.kumu);根据相关文献及本研究中在分子水平上出现较大的分歧,推测来自于南海海域的印度鲬(Platycephalus indicus)存在隐存种;环纹蓑鲉(Pterois lunulata)和肩斑蓑鲉(P.russelii)亲缘关系较近,环纹蓑鲉可能从肩斑蓑鲉中分化出来;杂交可能使得原本存在着谱系拣选不彻底的两个种类:铠平鲉(Sebastes hubbsi)和长棘平鲉(Sebastes longispinis)出现更小的遗传分歧。部分种类可能受到人为因素、种间杂交导致基因渗透或者近期辐射进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聚类混乱的情况,今后应结合多个分子标记进行深入探讨。

吴娜[3](2017)在《南海鱼类凭证标本采集及DNA条形码库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南海是位于中国南部的陆缘海,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属于印度—西太平洋海洋生物地理区系,是世界上海洋生物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南海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是生产供应优质动物蛋白,建设蓝色粮仓的重要区域。已有的研究调查统计显示南海鱼类有3000多种,其隶属于3个纲、35个目、236个科和822属[1-3]。鱼类的种类鉴别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特别是形态相似的近缘种,更是从形态上难以区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DNA条形码技术为鱼类物种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而建立完善的DNA条形码数据库是利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鱼类、鱼卵和仔稚鱼鉴定的基础。因此,在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的支持下,本研究开展了南海鱼类凭证标本的收集保存和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工作,并利用建立的DNA条形码技术开展了鱼卵种类鉴别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南海鱼类凭证标本收集保存和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采集和保存了 518个样品,通过形态鉴定隶属于26目,91科,152属,219种。将518个样品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利用鱼类线粒体COI基因通用引物,扩增样品的线粒体COI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其中419个样品获得了有效的COI序列信息,经与BOLD数据库比对分析,其中407个样品COI条形码信息在在BOLD数据库中有相应条形码序列,分别属于19目,73科,123属,164种,每个鱼类物种包含1~8个个体数,平均每个物种有2.48个个体,包含2个及2个以上个体的有93种;其余12个样品隶属于5个种,在BOLD数据库中没有相应的条形码序列。利用419个样品COI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未出现碱基的插入和缺失,419条序列的平均碱基组成分别为T:29.7%,C:28.3%,A:23.3%和G:18.3%,其中A+T平均含量(53.0%)明显高于G+C平均含量(46.6%),表现出AT碱基偏倚性。密码子第三位点GC含量最高(48.5%),第一位点次之(46.5%),第二位点最低(43.8%)。三个密码子A+T含量的差异不大,第一密码子位点的A+T平均含量最大为53.4%。利用MEGA5.0软件的K2P模型计算遗传距离,种内遗传距离与种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000-0.0208 (平均值 0.0027)和 0.0012-0.4812 (平均值 0.2298),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距离的85倍,土佐湾楔花鮨鰧(Sphenanthias tosaensis)种内个体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0208;掘氏棘金眼鲷(Centroberyx druzhinini)与红尾棘金眼鲷(Centroberyx rubricaudus)之间的种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0012。159个物种(94.1 % )可以聚为独立分支,并有非常高的置信度。黑缘尾九棘鲈(Cephalopholis spiloparaea)和索氏九棘鲈(C.sonnerati),截尾鹦嘴鱼(Scarus rivulatus)和瓜氏鹦哥鱼(S.quoyi),头绒毛鲨(Cephaloscyllium isabellum)和阴影绒毛鲨(C. umbratile),掘氏拟棘鲷(Centroberyx druzhinini)与金眼拟棘鲷(C.rubricaudus),康德锯鳞鱼(Myripristis kuntee)与白边锯鳞鱼(Mmurdjan),这些同属的鱼类种内的个体间不能聚为单系支,线粒体COI基因作为条形码时,这些种间缺乏遗传距离间隔,因此不能有效区分这些种类,应开发其他适宜的DNA条形码序列来鉴别这些种类。2.永暑礁泻湖鱼卵鉴定分析。采集到的71个鱼卵样品通过PCR扩增测序获得了 30个COI碱基序列,测序成功率为42.3%。采集的71个鱼卵样品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初步划分为圆形和椭圆形2种类型,圆形鱼卵44个,椭圆形鱼卵27个。44个圆形鱼卵中有27个测序成功,测序成功率达61.4%; 27个椭圆形鱼卵中有3个测序成果,测序成功率仅为11.1%。30个鱼卵线粒体COI序列分别于BOLD数据库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与BOLD数据库中参考序列相似性在99.6~100%之间,30个鱼卵均能鉴定到种的水平,分属于1个目,7个科,13个种。刺尾鱼科(Acanthuridae)有5个种,共有19个鱼卵,占鉴定鱼卵总数的63.3%;鹦哥鱼科(Scaridae)有2个种;隆头鱼科(Labridae)有2个种,分;鲹科(Carangidae)有1个种;篮子鱼科(Siganidae)有1个种;笛鲷科(Lutjanidae)有1个种;鲽鱼科(Zanclidae)有1种。双斑栉齿刺尾鱼有10个鱼卵,白尾栉齿刺尾鱼有4个鱼卵,这两个种为该海域的优势种类,其余各种类均为1~2个鱼卵。在K2P双参数替代模型(Kimura 2-parameter,K2P)的统计下,结果显示,种内的K2P遗传距离为0~0.002,同一个属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4~0.132,而同一个科不同属间的遗传距离为0.117~0.185。根据K2P模型利用遗传距离构建的邻接系统进化树显示,相同的种类聚为一个分支;刺尾鱼科中的刺尾鱼属和栉齿刺尾鱼属聚为一支,而与同一科的鼻鱼属未形成单系支。3.广东省江门广海湾和川岛群岛附近海域鱼卵鉴定分析。以江门海域采集到的鱼卵研究对象,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分析鉴定鱼卵种类。共获得鱼卵317个个体,有效线粒体COI序列信息217个,测序成功率为68.5%。经BOLD数据库比对分析,成功鉴定鱼卵14科19属20种;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6,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种间遗传距离为0.149~0.325,平均遗传距离为0.255,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遗传的128倍;基于鱼卵的COI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所有种类能聚为独立分支,且具有较高支持度。该研究结果表明DNA条形码技术可作为鉴定鱼卵的有效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沿海海域鱼卵鉴定工作。

陈永俊[4](2014)在《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区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台湾海峡位于中国福建和台湾岛之间,其特殊的海洋环境使得其鱼类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并独具特色。为了研究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组成、生态类型和区系特征,本文依据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的相关历史调查资料和文献,综述了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历程和成果,分析了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组成及其生态类型和区系特征,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组成变化,主要结果如下:⑴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可以划分为早期研究时期、研究起步时期、系统调查时期和综合研究时期4个阶段,从最初以新种描述为主的零星报道,到大规模系统性的综合调查和研究;⑵台湾海峡局部海区四个季节的有翼单囊底拖网定点调查结果显示,鱼类共计有246种,分别隶属于20目84科163属,以鲈形目种类数最多,达116种;各季节鱼类种类以秋季种类数最多,达147种,其次为冬季,为140种,再次为夏季,为124种,春季居末,为92种;鱼类优势种有日本带鱼、日本竹荚鱼等13种(将IRI大于100作为优势种的划分依据);平均资源密度指数的分布呈现闽中渔场>闽南渔场>闽东渔场的特征。⑶整理历史资料表明,台湾海峡共有鱼类1697种,分隶于40目206科740属,目级水平以鲈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共978种;适温性以暖水性种类最多,共1560种,占总鱼种数的91.9%,暖温性种类128种,占总鱼种数的7.5%,冷温性种类9种,仅占总鱼种数的0.6%,无冷水性种类;栖息地生态类型以大陆架砂泥质底层鱼类和岩礁性鱼类最多,共1192种,占总鱼种数的70.2%,大陆架中底层鱼类249种,占14.7%,大陆架中上层鱼类158种,占9.3%,大洋性鱼类最少,仅98种,占5.8%;具有明显的洄游性鱼类共有181种;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鱼类共735种;台湾海峡与南海共有种数最多,共1560种,占总鱼种数的91.9%,其次为东海,共有种1176种,占总鱼种数的69.3%,与黄海共有种329种,占19.4%,有288种广泛分布于上述三海区;此外,分布区系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的种类有1093种,占总鱼种数的64.4%,仅在太平洋分布的种类有455种,占总鱼种数的26.8%,广分布种有133种,占总鱼种数的7.8%;⑷台湾海峡冬季海表面温度等温线沿着西南—东北走向,东北部和东南部的温度较高,20℃和21℃等温线沿着台湾浅滩,穿过澎湖列岛海区,延伸至台湾海峡北部;台湾浅滩东部外缘、经澎湖列岛北部并沿澎湖水道止于台湾岛西部24°N的台湾岛西南部海区划分为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系的印度—马来亚区,除该海区的台湾海峡其余海区划为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系的中—日亚区,两亚区间的过渡区域即在台湾浅滩东部外缘至澎湖列岛北部海域,台湾海峡兼有热带与亚热带海区的特点。

洪纬[5](2013)在《明清以来传统鱼类分类方法研究(1491-1947) ——以福建省为中心》文中提出鱼类分类学是生物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生物分类方法发展的一个高峰。本文立足鱼类资源丰富的福建省,以鱼类分类方法的发展为切入点,分析鱼类鉴别的主要性状、鱼类资源的认识拓展、鱼类分类体系的构建、鱼类命名及名称演化等方面。本文最后探讨了民国时期西方科学传入后对中国传统鱼类分类方法的影响,并选取民国时期四种引入西方科学的地方志对中西体系的碰撞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本论文写作的源起,关注的问题,相关学术史,及本文应用的核心史料。本文第二章以福建省第一部省志《八闽通志》中的鱼类物产为起点,辅以明清时期的地方志,探讨古代对鱼类鉴别所关注的主要特征和探寻人们对鱼类资源的认识拓展过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古人对鱼类的鉴别关注鱼类的体型、外观、口感、鲠的多寡、鱼鳞的大小等多方面,且人们关注的部分性状在遗传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石首鱼重在耳石记载的方式,说明人们对部分鱼类的稳定性遗传特征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此外,古人好采用类比方法进行鱼类比较,同时也对部分鱼类的体型进行了归纳,如蛇形、团扇形、板身形等。明清两代的500多年时间里人们对福建省海域认识逐步拓展,鱼类记载的种类也逐渐增多,尤其闽南地区的鹦鹉鱼、蚝鱼、沙梭、文昌鱼、牛尾鱼等在地方志中的出现,反映出人们对福建省海域认识拓展的一个过程。本文第三章以屠本畯的生平及《闽中海错疏》的鱼类记载体例为立足点,深入分析屠氏的思想和其在《闽中海错疏》中采用的分类方法。继《八闽通志》之后,福建省又陆续出现了正德《福州府志》、万历《福州府志》、《闽大记》等地方志。明代末期,时任福建盐运同知的屠本畯将各种鱼类分门别类,最终形成《闽中海错疏》这一水产类专着。这部志书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水产动物志。因此,屠本畯编纂生物学着作,包括水产动物类和植物类,反映出他“好纠正”古人的思想,同时也体现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将《闽中海错疏》的记载重点放在生物分类层面。通过对《闽中海错疏》的研读,笔者发现屠本畯虽然采用了“主似关系”、“同一类群”、“行为特征”、“身体颜色”等多种方法对鱼类进行分类。但是,仅有“主似关系”和“同一类群”这两种分类方法是最常用的,它们起源于雅学系统和地方志系统。后继的《闽书》和《海错百一录》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屠本畯的分类方法。本文第四章以《闽中海错疏》中的鱼名为切入点探讨鱼类命名、名称演化和分类系统的互动。汉字的偏旁部首反映出了它们代表事物的属性,体现了汉字在生物分类方法中蕴含的意义,所以鱼字偏旁的汉字往往代表着其与鱼类相关。同种异名或者同名异种的现象在古代名物学中非常普遍,但当鱼名被载入史册时,却朝向名称统一的方向发展,并尽量遵循雅称。在含有“鱼”部首的单音字无法满足鱼类命名的时候,古人能够在原有的单音字前面加上修饰语,从而组成新的鱼类名称,或尽量采用俗名。这就导致了古籍中的鱼名有雅称、有俗称,也有雅俗兼并。同时,随着雅学系统和地方志系统记载的鱼类种类越来越多,一个鱼类名称所代表的鱼类品种也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生变化。部分鱼类的名称几经演变,最终稳定。传统的鱼类分类系统也随着鱼类名称的演变而不断完善。本文第五章以民国时期引入西方科学体系的四种地方志为切入点,对其物产部分的鱼类分类体系进行分析。民国时期,福建省在鱼类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取得巨大的进步,并于1935年完成了福建省沿海鱼类调查。地方志中的鱼类分类体系的分析结果显示传统体系和近代科学体系并存于地方志;受过一定新式教育的地方志编纂者能够将中学同等程度的科学知识引入地方志中,但又由于部分编纂者接触的西方生物分类学知识较为有限,从而导致鱼类分类方法还存在较多错误。总之,雅学书籍和福建省地方志中蕴含着丰富的鱼类学知识,并出现了鱼类分类方法的萌芽,但是分类方法并没有在当中得到发展,而是在水产专着——《闽中海错疏》——中得到了发展。地方志侧重国家资源的记载,它重点关注物种的区分,物种的鉴定方法也随之被发展起来。水产专着对鱼类的特征描述则是基本沿袭雅学和地方志两大系统。具有创新性的水产专着不可能完全抄袭于地方志,能够体现作者的思想,所以水产动物的分门别类思想在专着中得以体现和发展。尽管民国时期的地方志在引进西方分类体系时,时有错误发生,但是足以令人称道的是,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儒生能够自如地处理传统和科学两种不同的体系。

梁静静[6](2011)在《水生态区划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状况与水生态系统状况息息相关,要有效保护水资源,必须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系统。然而,水生态保护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生态用水、生态修复、生态监测与评估、配置与调度等诸多领域,需要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以及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需要水利、环保、国土资源、农业等多部门协同参与。开展水生态区划与评价是实施水生态环境分区管理与保护和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重要途径。水生态是以河流、湖泊、水库水域及滨河滨湖湿地等组成的生态系统为核心,包括周边一定辐射范围陆域的综合生态环境系统。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和水生态环境特征与规律,以等级系统理论和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从综合分析生态因素并突出考虑水的功能的角度出发,采用功能分类法建立二级水生态服务功能分类体系,进而提出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分区方法及命名与编码规则的水生态区划理论方法。分区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涉及叠置法、景观制图法、地理相关法、主导标志法及专家咨询法等定性分析方法。根据水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差异,分模块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水生态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单指标描述与多指标综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水生态评价理论方法。以淮河流域为例,在综合分析与系统辨识其水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水生态区划与评价理论方法在流域尺度的具体应用,得到淮河流域水生态区划方案与评价结果。结合水生态区划与评价研究成果,建立了淮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体系,为流域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服务。以人与自然和谐理念为指导,以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和良性发展为目标,以开展科学合理的水生态分区和评价为研究主线,以有效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落脚点,建立了新的水生态服务功能分类体系,提出了系统、科学的水生态区划与评价理论方法,并在淮河流域得到成功应用。研究成果对辨析水生态系统特征与功能、指导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保障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英俊[7](2010)在《傅里叶分析在鱼类耳石形态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耳石形状具有高度的物种特异性和显着的群系特异性,在耳石形态的鱼种识别及鱼类系统学研究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国际上许多学者近年来已就此开展大量基础研究。本文以近年来笔者在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研究过程中搜集的近万枚海洋鱼类耳石为标本,利用专业生物图像分析软件,采用数学傅里叶分析等手段,就鱼类耳石形态学研究涉及到的各个主要方向:鱼类耳石形态特征与量度、我国海洋鱼类耳石形态多样性、鱼类耳石形态学在鱼种及群系识别中的应用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矢耳石在内耳中的位置形态,为便于描述,将耳石靠在鱼体头部的方向称为前部,靠鱼体尾部的方向称为后部,靠鱼体背部的方向称为背部,靠鱼体腹部的方向称为腹部,朝向鱼体外侧的面称为外侧面,朝向鱼体内侧的面称为内侧面。对中国近海16目83科255种习见鱼类耳石形态进行了测量与记述。以鲈形目种数最多,此外包括鲱形目、仙女鱼目、鳗鲡目、鲇形目、颌针鱼目、鼬鳚目、鳕形目、金眼鲷目、鲻形目、鮋形目、鲽形目、鮟鱇目和海鲢目等部分鱼类。通过对各种鱼类的耳石形态量度特征:耳石长、耳石宽、周长、面积、矩形趋近率、充实度、密度指标等进行了测量分析,对耳石的外部轮廓以傅里叶谐值加以描述,初步建立数据库,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对以鱼类耳石形态来识别鱼种进行了初步研究。对255个鱼种的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均表明,不同科之间耳石形态重叠严重,判别成功率仅有44.71%,不适合作为分类识别的单位,而对属和种的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1.96%和86.44%,有一定的应用研究前景,据此推测,经过大量细致的研究,耳石形态对鱼种的识别有可能成为分类学的有效的辅助手段。(2)利用2007、2008年采自黄海五个海区斑尾复虾虎鱼群体标本,探讨了耳石形态的群体间差异,及环境对耳石形态的影响。使用耳石长、耳石宽、周长、面积、充实度、矩形趋近率及20个傅里叶分析得到的谐值描述耳石形态,为了去除体长对耳石形态的影响,文中采用标准化后的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雌雄、左右及年际间耳石形态无显着差异,但是一年中春季和秋季的耳石形态间存在显着差异;耳石形态的地域间差异大于年间差异。群体间判别分析结果表明黄海五个区域间斑尾复虾虎鱼的耳石形态无显着差异,判别成功率在29.7%-77.4%之间,黄海北部的威海群体的判别成功率最高,且该群体与黄海中南部4个群体间差异较大,海区之间环境差异可能是形成这个结果的内在原因。(3)利用2009年7月采自南海北部湾的161尾斑鱚(Sillago maculata)和164尾多鳞鱚(Sillago sihama)标本,以形态学常规测量和傅里叶分析来描述耳石的外部形态特征,并采用判别分析法区分两个鱼种。统计分析时以传统的耳石形态一维、二维量度指标(耳石长、耳石宽、周长、面积、矩形趋近率及充实度)和傅里叶谐值相结合,经协方差分析表明部分变量(耳石长、耳石宽、周长、面积、密度、谐值3、4、5、13、15、16)跟体长显着相关。为了消除体长对耳石形态的影响,在统计时只选取了体长范围在90-140mm之间的标本,并对跟体长显着相关的变量进行转换,以残差来代替原始变量,纳入统计分析中。结果表明:两种鱼判别分析的准确率分别为97.8%和100%,如此高的判别准确率,说明耳石形态学分析手段是识别这两种鱼种的一种有效方法。(4)分析了中国近海的8种天竺鲷属鱼类的矢耳石形态特征。结果显示,8种鱼类矢耳石形态近似,前部较尖,后部略圆钝,背部呈折线状,腹部圆弧形,背部中央有缺刻,听沟宽阔。8种鱼耳石长宽比1.35~1.63,矩形趋近率0.67~0.77,充实度14.77~24.99。根据耳石听沟形态及外部轮廓特征,编制了上述8种天竺鲷属鱼类的检索表。结果表明,听沟是鱼类耳石形态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耳石形态在鱼类系统分类上有良好的应用研究前景。(5)分析了中国近海的12种石斑鱼属鱼类的矢耳石形态特征。结果显示,12种鱼类矢耳石形态近似,耳石细长,呈三角形或梭形,由听沟开口处形成的前部凹刻“V”形或浅宽,形成显着或不显着的侧叶。大多种类在耳石外部轮廓、听沟形态方面区别甚微,充分体现出属内的近缘关系特点。耳石外部轮廓、边缘光滑度、听沟前部形态、凹刻类型等一些细节特征成为本属鉴定的主要参数依据,基于傅里叶系数的聚类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结果表明,听沟是鱼类耳石形态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耳石形态在鱼类系统分类上有良好的应用研究前景。

苗振清[8](2009)在《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有关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合理有效地开发外海渔场已成为解决我国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有效出路。浙江南部外海作为东海渔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是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勿庸置疑,开发利用浙江南部外海渔场资源,不仅是解决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实施被迫退回的外海捕捞渔船就业出路的权益之计,而从战略着眼,参与该海域国际或地区间的渔业开发,以维护我国管辖海域的国家资源和渔民权益也势在必争。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以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科学调查和分析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状况的基础上,通过SWOT模型分析,从战略高度提出可持续利用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对策。通过研究分析,得出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及渔场、渔期,捕捞作业方式特征如下。1.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组成以热带、亚热带种为主。据调查,浙江南部外海的生物种类共有416种,而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渔业资源种类主要有14种:刺鲳、竹筴鱼、带鱼、条尾鲱鲤、短鳍红娘鱼、黄鳍马面鲀、杜氏枪乌贼、剑尖枪乌贼、中国枪乌贼、长角赤虾、戴氏赤虾、假长缝拟对虾、高脊管鞭虾及细点圆趾蟹。在渔业上有开发利用价值,渔获量高的种类较少。2.绝大多数生物种类与浙江近海的不同,许多种类是近海见不到的深水种类或热带种类,与南海的种类具有较多的相近性。从生态类型上来看,绝大多数种类属于高温高盐生态类型。3.渔获物组成以鱼类、头足类占优势,二者合计占总渔获量的86.08%,虾蟹类次之,占总渔获量的11.47%。4.主要渔业资源种类出现的时间以及形成的渔场渔汛不同,表现为不同种类交替出现。其中:鱼类主要出现在夏秋季,头足类主要出现在夏季,虾蟹类主要出现在春夏季。5.目前在浙江南部外海的主要作业方式有7种,即双拖、单拖、流刺网、围网、延绳钓(鳗鱼延绳钓和带鱼延绳钓)、灯光敷网、桁杆拖虾等。基于SWOT分析,提出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如下。(Ⅰ)从浙江省渔业发展的角度出发1.为了进一步提高海洋捕捞产量,减轻近海捕捞强度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实施给浙江省海洋捕捞业带来的影响,需进一步加强浙江南部外海渔场这一部分渔业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特别是刺鲳、头足类、虾蟹类以及鲐鲹鱼资源等,因其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2.由于浙江南部外海渔场水深地形复杂,对捕捞的渔具渔法以及生产的技术设备要求较高,一些在近海生产的传统捕捞渔具还不能适合在此作业,要提高生产效益,有待对其生产作业的渔具渔法开展研究。建议行业主管部门立项加强这方面的科学试验与研究工作。同时,要加强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力度,特别要注重对重要经济种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以便为科学合理利用该渔场的渔业资源作技术支撑。3.加强渔业管理,控制作业船只数量。要合理配置生产渔船、捕捞强度,以逐步使捕捞强度与渔业资源相适应,使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研究认为,对浙江南部外海渔场底层渔业资源的利用以发展单拖、桁杆拖虾为宜,但单拖作业规模要控制。在减少小功率单拖网船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发展一部分较大功率单拖网船到水深较大海域生产。同时,可以鼓励发展钓、光诱围网、流刺网作业。4.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区域竞争,灵活处理两国三方的关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发适合该海域的渔具渔法;加强国际协商,共同制订合理有效的渔业管理措施,严格执法。(Ⅱ)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高度出发1.加强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的联合性调查开发。国内各有关单位加强协调,联合对浙江南部外海等海域进行资源调查。这既是一种显示主权的行动,也为将来进行资源开发打好基础。2.可以承包的形式鼓励国内团体或个人对此海域进行开发,这有利于吸收民间的资金、技术。3.推动周边国家联合进行渔业开发。按照“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实现主权归我、资源共享。(Ⅲ)从海洋环境科学的视角出发1.需要建立先进的、多学科的、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渔业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改进和发展渔业环境质量评价和渔业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建立和完善渔业水质、底质和水生生物全方位的污染评价指标体系。2.加强渔业水域环境可持续利用的理论研究,建立天然渔场生态环境与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和模式。3.建立渔场生态环境修复和优化技术体系。发展渔业环境信息技术,建立渔业环境监控预警服务系统。本论文的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建议:1.系统地进行了浙江南部外海一个年周期、四个季度代表月的渔业资源现状分析研究。认定了14种主要经济渔业资源种类,并分析了这些种类的渔场渔期。2.首次把SWOT模型分析法用于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根据分析,从战略高度提出了该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由于本研究周期短,调查资料系统性欠缺,尚难对渔业资源的动态变化作出更进一步的判断。同时,影响该海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较多。涉及经济、社会以及对外关系的处理。还有该海域的海洋环境条件复杂,真正实现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建议进一步加强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的动态变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以便为科学合理的利用该海区渔业资源提供更加坚实的依据。

胡芬,李建生,李圣法[9](2005)在《东海区红娘鱼属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根据1997-2000年东海底拖网渔业资源调食资料,分析了东海红娘鱼属却Lepidorigla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调查中共出现了7种:翼红娘鱼、贡氏红娘鱼、深海红娘鱼、岸上红娘鱼、日本红娘鱼、短鳍红娘伍和斑鳍红娘鱼,其中深海红娘值、贡氏红娘鱼和短鳍红娘鱼为优势种类。7种红娘鱼主要分布于50-190 m水深范围内,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发现其分布可分为两种类型:110 m以浅和110 m以深海域,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这两个海域红娘鱼属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布于110 m以浅海域的种类以翼红娘鱼和岸上红娘鱼为主,平均分布水深为87.9 m和103.1 m;.分布于110 m以深海域的种类以深海红娘鱼、短鳍红娘鱼、贡氏红娘鱼和日本红娘鱼为主,它们的平均分布水深为138.3 m、130.5 m、132.1 m和128.5 m。此外,还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ANOVA)检验红娘鱼属各种类间底层水温和底层盐度非生物环境因子之间的差异显着性。

李明德,康洁,王迎[10](2003)在《中国鱼类名录 Ⅷ——鲉形目》文中认为鲉形目分 7 个亚目, 17 科, 97 属 207 种。

二、南海红娘鱼属二新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海红娘鱼属二新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海带鱼科(Trichiuridae)常见种空间分布、种群结构与营养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带鱼科种类研究进展
        1.2.1 带鱼科研究进展
        1.2.2 中国近海带鱼科种类及其分布研究进展
        1.2.3 鱼类种类鉴定方法
    1.3 带鱼科营养生态研究进展
        1.3.1 带鱼科摄食习性研究进展
        1.3.2 带鱼科营养生态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4.1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及其分布
        1.4.2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种群结构
        1.4.3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摄食习性
        1.4.4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营养结构
    1.5 目的与意义
第2章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空间分布
    2.1 材料方法
        2.1.1 样品来源
        2.1.2 种类鉴定
        2.1.3 样品处理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带鱼科常见种类及其空间分布
        2.2.2 遗传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
        2.2.3 基于形态特征的日本带鱼地理群体研究
    2.3 讨论
        2.3.1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类及其分布
        2.3.2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2.3.3 日本带鱼地理群体分析
第3章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种群结构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生物学测量
        3.1.3 性腺成熟度划分
        3.1.4 性成熟肛长
        3.1.5 耳石处理与年龄鉴定
        3.1.6 数据处理和分析
    3.2 结果
        3.2.1 生物学特性
        3.2.2 肛长与体重的关系
        3.2.3 肥满度
        3.2.4 性比与性成熟度组成
        3.2.5 年龄与生长
    3.3 讨论
        3.3.1 生物学特性
        3.3.2 肛长-体重关系
        3.3.3 性比与性成熟组成分析
        3.3.4 年龄鉴定分析
        3.3.5 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
第4章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秋季摄食习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胃含物分析
        4.1.3 数据处理和分析
    4.2 结果
        4.2.1 日本带鱼摄食习性
        4.2.2 其他带鱼的摄食习性
        4.2.3 摄食营养级与生态位宽度
        4.2.4 种间生态位重叠
    4.3 讨论
        4.3.1 日本带鱼摄食习性分析
        4.3.2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摄食关系分析
        4.3.3 摄食营养级、生态位与重叠分析
第5章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秋季营养结构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采集
        5.1.2 肌肉样品准备
        5.1.3 数据处理和分析
    5.2 结果
        5.2.1 带鱼科δ~(13)C、δ~(15)N特征与营养级
        5.2.2 日本带鱼δ~(13)C、δ~(15)N特征与营养级
        5.2.3 其他种类δ~(13)C、δ~(15)N特征与营养级
        5.2.4 营养生态位
    5.3 讨论
        5.3.1 日本带鱼食物来源与营养层次
        5.3.2 常见带鱼食物来源与营养层次分析
        5.3.3 常见带鱼营养生态位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2)中国及邻近地区常见鲉形目鱼类DNA条形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DNA条形码的概述
    1.2 鲉形目的概述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的采集
    2.2 技术路线
    2.3 实验仪器和主要试剂
    2.4 实验方法和步骤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鲉形目鱼类线粒体COI序列分析
    3.2 鲉形目鱼类NJ树拓扑结构
    3.3 鲉形目鱼类NJ树各分支的遗传距离
    3.4 鲉形目鱼类各分类阶元的遗传距离
    3.5 鲉形目鱼类ABGD分析
    3.6 鲉形目鱼类部分种类聚类混乱情况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鲉形目鱼类COI序列特征分析
    4.2 鲉形目鱼类各分类阶元遗传距离分析
    4.3 种间种内遗传差异分析
    4.4 鲉形目鱼类分类情况和系统发育分析
    4.5 DNA条形码序列长度适用性分析
第五章 总结
附录 1
附录 2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南海鱼类凭证标本采集及DNA条形码库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DNA条形码研究综述
        1.1.1 DNA条形码简介
        1.1.2 DNA条形码的产生及发展
        1.1.3 DNA条形码的概念及原理
    1.2 DNA条形码的操作步骤及数据分析方法
    1.3 DNA条形码研究方法的优点
    1.4 DNA条形码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应用
    1.5 该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南海鱼类凭证标本和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样品采集、形态鉴定与标本的制作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试剂配制
        2.1.4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用品预处理
        2.2.2 DNA基因的提取与检测
        2.2.2.1 DNA基因的提取
        2.2.2.2 DNA的检测
        2.2.3 PCR扩增
        2.2.4 PCR产物的检测与测序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样品采集与形态鉴定
        2.3.2 COI扩增结果和测序分析
        2.3.3 条形码的遗传距离分析与系统发育树
    2.4 讨论
        2.4.1 COI基因在中国南海鱼类的物种鉴定的有效性
第三章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永暑礁泻湖鱼卵鉴定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样品的采集和形态特征分析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试剂配制
        3.1.4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用品预处理
        3.2.2 鱼卵样品DNA基因的提取与检测
        3.2.2.1 DNA基因的提取
        3.2.2.2 DNA的检测
        3.2.3 PCR扩增
        3.2.4 PCR产物的检测与测序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鱼卵种类鉴定分析
        3.4.2 系统进化分析
        3.4.3 鱼卵形态特征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基于DNA条形码的江门沿海鱼卵鉴定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形态特征分析
        4.1.3 基因组DNA提取和扩增
        4.1.4 序列分析
    4.2 结果和分析
        4.2.1 鱼卵分布和种类鉴定
        4.2.2 系统进化分析
        4.2.3 鱼卵形态特征分析
    4.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区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
第一章 绪言
    1.1 海洋生物多样性
    1.2 鱼类生态区系
    1.3 台湾海峡环境特征
    1.4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简介
        1.4.2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
        1.4.3 台湾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1.4.4 对于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展望
    1.5 基于卫星资料的海表面温度反演研究
    1.6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台湾海峡鱼类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2.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数据分析
    2.2 种类组成
    2.3 渔业资源数量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
        2.3.1 平面分布
        2.3.2 季节变化
    2.4 优势种
        2.4.1 季节变化
第三章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分析及依据
        3.1.3 海区海表面温度反演
    3.2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数据处理
        3.2.1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数据获取
        3.2.2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学名的规范化处理
        3.2.3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分类系统
        3.2.4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全球分布海区范围
        3.2.5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生态类型
    3.3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
        3.3.1 种类组成
        3.3.2 生态类型和栖息地特征
        3.3.3 鱼种洄游性与经济性特征
        3.3.4 与其他海区鱼类对比
第四章 台湾海峡鱼类生态区系研究
    4.1 台湾海峡海表面温度反演
    4.2 鱼类生态区系
    4.3 气候变化对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和渔业资源的影响
第五章 总结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5.1.1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
        5.1.2 台湾海峡鱼类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5.1.3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
        5.1.4 台湾海峡鱼类生态区系研究
    5.2 本论文研究的不足
    5.3 深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台湾海峡局部海区鱼类调查种类组成
致谢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5)明清以来传统鱼类分类方法研究(1491-1947) ——以福建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学术史回顾
        1.2.1 渔史研究
        1.2.2 动植物分类学史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 研究史料和概念界定
        1.4.1 研究史料
        1.4.2 概念界定
第2章 鱼类鉴别和鱼类资源的认识拓展
    2.1 《八闽通志》及其鱼类
        2.1.1 鲤鱼、鲫鱼及其观赏鱼类
        2.1.2 鲢鱼和草鱼
        2.1.3 青鱼
        2.1.4 鳝鱼和鳗鱼
        2.1.5 鳢
        2.1.6 鲇鱼类
        2.1.7 石首鱼类
        2.1.8 鲥鱼类和鲳鱼类
        2.1.9 鳜鱼、鲈鱼和午鱼
        2.1.10 带鱼、马鲛和鳙鱼
        2.1.11 鲨鱼类和魟鱼类
        2.1.12 墨鱼、水母等其它水产动物
    2.2 鱼类鉴别特征分析
        2.2.1 《八闽通志》部分鱼类鉴别特征分析
        2.2.2 传统鱼类鉴别的主要性状
    2.3 清代对鱼类认识的拓展
        2.3.1 鹦鹉鱼
        2.3.2 蚝鱼
        2.3.3 文昌鱼
        2.3.4 狗母鱼
        2.3.5 牛尾鱼
        2.3.6 红娘鱼
        2.3.7 国公鱼
        2.3.8 蟳虎
        2.3.9 鲳鱼类群
        2.3.10 松鱼类群
        2.3.11 比目鱼类
    2.4 明清以来鱼类鉴别和资源认识拓展特点
        2.4.1 鱼类鉴别注重类比,关注个体稳定和突出的主要特征
        2.4.2 清代提高了对闽南沿海鱼类的认识,拓展了全省鱼类资源的开发
        2.4.3 清以来人们对鱼类的鉴别更加细微,部分鱼类增加了新的品种
    2.5 小结
第3章 传统鱼类分类方法的构建
    3.1 《闽中海错疏》作者及其它鱼类着作
        3.1.1 屠本畯生平及《闽中海错疏》编写的文献基础
        3.1.2 《海味索隐》体现作者“好订讹和重实践”的思想
    3.2 《闽中海错疏》的鱼类分类方法分析
        3.2.1 动物分类阶元
        3.2.2 基本分类指标分析
        3.2.3 基本分类体系的特点
    3.3 分类方法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3.3.1 历史渊源
        3.3.2 后期发展
    3.4 小结
第4章 传统鱼类命名的方式、名称演化和分类系统
    4.1 《闽中海错疏》中的鱼类命名方式分析
        4.1.1 单音节式鱼类命名
        4.1.2 单音节命名方式的衍生
        4.1.3 其它类型的命名方式
    4.2 四大鱼类类群名称的演化和分类
        4.2.1 鲤形目鲤科观赏鱼类名称演化和分类
        4.2.2 鲈形目鲷科鱼类的名称演化和分类
        4.2.3 “鲨”名的演化和软骨鱼的分类
        4.2.4 鲽形目鱼类的名称演化和分类
    4.3 命名与分类系统的互动
        4.3.1 鱼类名称的稳定趋向性
        4.3.2 鱼类名称的演化和鱼类分类系统框架的构建
    4.4 小结
第5章 科学体系与传统体系
    5.1 福建省近代鱼类学的发展概况
        5.1.1 博物学教科书
        5.1.2 “鱼学”概念的提出
        5.1.3 《鱼类学》课程的设立
        5.1.4 《福建省渔业调查报告》的完成
    5.2 引进“博物学分科法”的四种地方志概况
        5.2.1 地方志体例与主要编纂人员概况
        5.2.2 四种地方志中的鱼类分类体系分析
    5.3 科学体系与传统体系的并存
        5.3.1 传统体系在民国时期发挥的作用
        5.3.2 科学传播在中学教员中的不对等凸显于地方志
        5.3.3 科学体系与传统体系的碰撞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雅学系统和地方志系统隐含了传统鱼类分类方法的发展历程
    6.2 《闽中海错疏》系统性地呈现出传统鱼类分类方法
    6.3 传统与科学的碰撞与融合反映了儒生接受科学的曲折性
附录
研究资料和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水生态区划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水生态区划研究进展
        1.2.2 水生态评价研究进展
        1.2.3 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技术路线
2 水生态区划理论方法
    2.1 水生态区划概述
    2.2 水生态服务功能
        2.2.1 水生态服务功能概念与类型
        2.2.2 水生态服务功能描述
    2.3 水生态区划理论方法
        2.3.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2.3.2 水生态区划方法
        2.3.3 水生态区命名与编码规则
3 水生态评价理论方法
    3.1 水生态评价概述
    3.2 水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体系构建思想与原则
        3.2.2 指标体系框架
        3.2.3 指标体系描述
    3.3 水生态评价方法与标准说明
        3.3.1 评价方法
        3.3.2 单指标量化与评价标准
4 淮河流域水生态区划与评价应用研究
    4.1 淮河流域概况
        4.1.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4.1.2 水生态环境概况
        4.1.3 水生态问题识别
    4.2 淮河流域水生态区划方法与方案
        4.2.1 水生态区划方法依据
        4.2.2 水生态区划方案
    4.3 淮河流域水生态评价
        4.3.1 评价过程与结果描述
        4.3.2 评价结果汇总与分析
    4.4 基于水生态区划与评价的淮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4.4.1 水生态区生态特征分析
        4.4.2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布局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个人简历及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1 个人简历
    2 发表论文
    3 参加研究课题
    4 获得荣誉奖励
致谢

(7)傅里叶分析在鱼类耳石形态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鱼类耳石形态学研究进展
    1.1 耳石形态学研究概述
    1.2 傅里叶变换在耳石形态研究中的应用
    1.3 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应用
第二章 中国海洋鱼类耳石形态学多样性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耳石形态描述
        1.3 耳石图像采集与测量
        1.4 傅里叶分析
        1.5 聚类分析
        1.6 判别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中国海洋鱼类耳石形态多样性的研究
        2.1.1 海鲢目Elopiformes
        2.1.1.1 北梭鱼科Albulidae
        2.1.2 鲱形目Clupeiformes
        2.1.2.1 鲱科Clupeidae
        2.1.2.2 鳀科Engraulidae
        2.1.2.3 宝刀鱼科Chirocentridae
        2.1.3 仙女鱼目Aulopiformes
        2.1.3.1 狗母鱼科Synodidae
        2.1.4 鳗鲡目Anguilliformes
        2.1.4.1 康吉鳗科Congridae
        2.1.4.2 海鳗科Muraenesocidae
        2.1.4.3 海鳝科Muraenidae
        2.1.4.4 蛇鳗科Ophichthyidae
        2.1.4.5 合腮鳗科Synaphobranchidae
        2.1.5 鲇形目Siluriformes
        2.1.5.1 海鲇科Ariidae
        2.1.5.2 鳗鲇科Plotosidae
        2.1.6 颌针鱼目Beloniformes
        2.1.6.1 颌针鱼科Belonidae
        2.1.6.2 飞鱼科Exocoetidae
        2.1.6.3 鱵科Hemiramphidae
        2.1.7 鼬鳚目Ophidiiformes
        2.1.7.1 鼬鳚科Ophidiidae
        2.1.8 鳕形目Gadiformes
        2.1.8.1 长吻鳕科Macrouridae
        2.1.9 金眼鲷目Beryciformes
        2.1.9.1 金鳞鱼科Holocentridae
        2.1.10 鲻形目Mugiliformes
        2.1.10.1 鲻科Mugilidae
        2.1.11 鲈形目Perciformes
        2.1.11.1 马鲅科Polynemidae
        2.1.11.2 双边鱼科Ambassidae
        2.1.11.3 鮨科Serranidae
        2.1.11.4 大眼鲷科Priacanthidae
        2.1.11.5 天竺鲷科Apogonidae
        2.1.11.6 弱棘鱼科Malacanthidae
        2.1.11.7 鲹科Carangidae
        2.1.11.8 石首鱼科Sciaenidae
        2.1.11.9 鲾科Leiognathidae
        2.1.11.10 银鲈科Gerridae
        2.1.11.11 笛鲷科Lutjanidae
        2.1.11.12 无齿鲳科Ariommatidae
        2.1.11.13 双鳍鲳科Nomeidae
        2.1.11.14 鲳科Stromateidae
        2.1.11.15 长鲳科Centrolophidae
        2.1.11.16 (?)科Kyphosidae
        2.1.11.17 裸颊鲷科Lethrinidae
        2.1.11.18 鲷科Sparidae
        2.1.11.19 锥齿鲷科Pentapodidae
        2.1.11.20 金线鱼科Nemipteridae
        2.1.11.21 眶棘鲈科Scolopsidae
        2.1.11.22 石鲈科Pomadasyidae
        2.1.11.23 鯻科Theraponidae
        2.1.11.24 羊鱼科Mullidae
        2.1.11.25 白鲳科Ephippidae
        2.1.11.26 蝴蝶鱼科Chaetodontidae
        2.1.11.27 赤刀鱼科Cepolidae
        2.1.11.28 鹦嘴鱼科Scaridae
        2.1.11.29 拟鲈科Parapercidae
        2.1.11.30 鰧科Uranoscopidae
        2.1.11.31 鳄齿鱼科Champsodontidae
        2.1.11.32 (?)科Callionymidae
        2.1.11.33 隆头鱼科Labridae
        2.1.11.34 蓝子鱼科Siganidae
        2.1.11.35 镰鱼科Zanclidae
        2.1.11.36 刺尾鱼科Acanthuridae
        2.1.11.37 带鱼科Trichiuridae
        2.1.11.38 鲭科Scombrida
        2.1.11.39 鰕虎鱼科Gobiidae
        2.1.11.40 帆鳍鱼科Histiopteridae
        2.1.11.41 金钱鱼科Scatophagidae
        2.1.11.42 乳香鱼科Lactariidae
        2.1.11.43 (?)科Sillaginidae
        2.1.11.44 眼镜鱼科Menidae
        2.1.11.45 玉筋鱼科Ammodytidae
        2.1.12 鮋形目Scorpaeniformes
        2.1.12.1 鮋科Scorpaenidae
        2.1.12.2 毒鮋科Synanceiidae
        2.1.12.3 鲂鮄科Triglidae
        2.1.12.4 六线鱼科Hexagrammidae
        2.1.12.5 鲬科Platycephalidae
        2.1.12.6 豹鲂鮄科Dactylopteridae
        2.1.12.7 疣鮋科Aploactinidae
        2.1.13 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
        2.1.13.1 牙鲆科Paralichthyidae
        2.1.13.2 鲽科Pleuronectidae
        2.1.13.3 鳎科Soleoidae
        2.1.13.4 舌鳎科Cynoglossidae
        2.1.13.5 鲆科Bothidae
        2.1.14 鮟鱇目Lophiiformes
        2.1.14.1 鮟鱇科Lophiidae
        2.1.14.2 躄鱼科Antennaridae
        2.1.14.3 蝙蝠鱼科Ogcocephalidae
        2.2 耳石形态的聚类分析
        2.3 耳石形态的判别分析
        2.3.1 以科为分组变量的判别分析
        2.3.2 以属为分组变量的判别分析
        2.3.3 以种为分组变量的判别分析
    3 讨论
        3.1 耳石形态特征的研究意义
        3.2 耳石形态在鱼类分类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前景
        3.3 耳石形态在鱼种自动识别中的应用
第三章 鱼类耳石应用研究实例
    (一) 黄海不同群体间斑尾复虾虎鱼耳石形态差异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1.2 耳石的制备和描述
        1.3 耳石形态
        1.4 傅里叶分析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变量分析
        2.2 耳石形态用于不同群体间鉴别
        2.3 青岛春季和秋季斑尾复虾虎鱼耳石形态的判别分析
        2.4 斑尾复虾虎鱼不同群体间的判别分析
        3. 讨论
    (二) 斑鱚(SILLAGO MACULATA)和多鳞鱚(SILLAGO SIHAMA)耳石形态的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1.2 耳石的制备和描述
        1.3 耳石的形态学描述
        1.4 傅里叶分析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变量分析
        2.2 体长对耳石的影响
        2.3 判别分析
        3. 讨论
    (三) 中国习见天竺鲷属鱼类的矢耳石形态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耳石形态描述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矢耳石形态特征
        2.1.1 黑边天竺鲷Apogon ellioti
        2.1.2 斑鳍天竺鲷Apogon carinatus
        2.1.3 黑鳃天竺鲷Apogon arafurae
        2.1.4 宽条天竺鲷Apogon siriatus
        2.1.5 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
        2.1.6 四线天竺鲷Apogon quadrifaosciatus
        2.1.7 半线天竺鲷Apogon semilineatus
        2.1.8 垂带天竺鲷Apogon cathetogramma
        2.2 聚类分析
        2.3 天竺鲷属的系统检索
        3 讨论
        3.1 天竺鱼属鱼类耳石的形态差异
        3.2 耳石系统分类的量度特征
    (四) 中国习见石斑鱼属鱼类的矢耳石形态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耳石形态描述
        1.3 傅里叶分析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石斑鱼耳石形态
        2.1.1 双棘石斑鱼Epinephelus diacanthus
        2.1.2 宝石石斑鱼Epinephelus areolatus
        2.1.3 六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xfasciatus
        2.1.4 宽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tifasciatus
        2.1.5 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
        2.1.6 橙色石斑鱼Epinephelus bleekeri
        2.1.7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2.1.8 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
        2.1.9 鲑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ario
        2.1.10 褐石斑鱼助inephelus brunneus
        2.1.11 花点石斑鱼Epinephelus maculates
        2.1.12 巨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
        2.2 耳石形态的聚类分析
        2.3 耳石形态检索
        3 讨论
        3.1 石斑鱼属鱼类耳石的形态特点、量度与识别
        3.2 耳石形态在鱼类系统分类方面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论文工作期间发表主要论文及成果

(8)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动态
        1.2.1 国内外渔业资源及管理动态
        1.2.2 东海区渔业资源及管理动态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SWOT模型分析法
        2.2.1 SWOT模型分析框架
        2.2.2 SWOT模型分析实施步骤
        2.2.3 SWOT模型分析对策
3 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及时空分布
    3.1 渔业资源
        3.1.1 种类组成
        3.1.2 时空分布
    3.2 鱼类资源
        3.2.1 种类组成
        3.2.2 时空分布
        3.2.3 主要经济种类的生物学特征
    3.3 头足类资源
        3.3.1 种类组成
        3.3.2 时空分布
        3.3.3 主要经济种类的生物学特征
    3.4 虾类资源
        3.4.1 种类组成
        3.4.2 时空分布
        3.4.3 主要经济种类的生物学特征
    3.5 蟹类资源
        3.5.1 种类组成
        3.5.2 时空分布
        3.5.3 主要经济种类的生物学特征
4 浙江南部外海海洋环境与渔场、渔期的关系分析
    4.1 浙江南部外海海洋环境因子分析
        4.1.1 渔场海洋水文
        4.1.2 叶绿素a
    4.2 浙江南部外海渔场渔期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
    4.3 浙江南部外海渔场渔期
5 浙江南部外海捕捞作业方式与作业结构分析
    5.1 捕捞作业方式
        5.1.1 双拖作业
        5.1.2 围网作业
        5.1.3 单拖作业
        5.1.4 桁杆拖虾作业
        5.1.5 流刺网作业
        5.1.6 灯光敷网作业
    5.2 捕捞作业结构分析
6 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SWOT分析
    6.1 浙南外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SWOT分析
        6.1.1 优势分析
        6.1.2 劣势分析
        6.1.3 机遇分析
        6.1.4 威胁分析
        6.1.5 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分析
    6.2 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思考
        6.2.1 着眼于浙江省渔业发展的思考
        6.2.2 立足我国国家海洋权益的高度
        6.2.3 放眼于海洋环境科学的视野
        6.2.4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浙江南部外海渔场渔业资源特点
    7.2 浙江南部外海渔场渔期特征
    7.3 浙江南部外海捕捞作业方式建议
    7.4 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7.5 本论文的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南海红娘鱼属二新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海带鱼科(Trichiuridae)常见种空间分布、种群结构与营养生态研究[D]. 何雄波. 集美大学, 2019(03)
  • [2]中国及邻近地区常见鲉形目鱼类DNA条形码研究[D]. 杨喜书. 暨南大学, 2017(04)
  • [3]南海鱼类凭证标本采集及DNA条形码库构建与应用[D]. 吴娜.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2)
  • [4]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区系的研究[D]. 陈永俊.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4(04)
  • [5]明清以来传统鱼类分类方法研究(1491-1947) ——以福建省为中心[D]. 洪纬.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7)
  • [6]水生态区划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梁静静. 郑州大学, 2011(04)
  • [7]傅里叶分析在鱼类耳石形态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英俊.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7)
  • [8]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苗振清.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9]东海区红娘鱼属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特征[J]. 胡芬,李建生,李圣法. 水产学报, 2005(02)
  • [10]中国鱼类名录 Ⅷ——鲉形目[J]. 李明德,康洁,王迎. 海洋通报, 2003(01)

标签:;  ;  ;  ;  ;  

南海属二新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