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十大假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1](2020)在《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的利益侵害与媒体权利》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为分析对象,基于收集到的87则相关案例的分析,从信息传播和司法实践两个角度探讨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相关问题及其利益侵害,以及公共利益和生鲜农产品相关主体之间的法益平衡。相较于一般的大宗类商品,生鲜农产品自身易腐烂、储存难等特征导致失实信息对其商业利益的侵害具有不可逆性,与此同时,生鲜农产品事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因此规范化相关信息传播模式很有必要。信息传播实践层面,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的“病症”主要体现为缺乏权威和直接的消息来源。前者表现为匿名专家出现频次高和信息传播者误读专家观点,后者集中体现于间接引语和隐性采访的不恰当使用,以及源自政府的消息的缺失。鉴于“议题注意周期”和“媒体互动”理论的研究基础,本论文提炼出该类信息所呈现的特征:1)生鲜农产品本身的季节周期是触发媒体注意周期的重要因素;2)在失实信息的媒体互动中,传统媒体提供假性的权威、社交媒体诉诸“善意”;3)实验和标题失实导致该类新闻处于隐性失实状态,不易被察觉。本论文认为该类失实信息的法益侵害具有反复性、不易消除性和累积性的特征。“信息传播目的是否关乎公共利益”“从传播效果角度看,信息接受者有无对被报道对象的性质产生认知上的改变”“法律认可的证据的掌握”可作为划分该类信息在司法层面判定失实程度的三个可操作化标准。生鲜农产品承载的法益集中体现在商业利益上,失实信息直接侵害相关主体的商誉,其被视为商业利益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利益侵害的特殊性体现在:被报道对象多处于农村的“熟人社会”中,他们的商誉和名誉关系紧密。以失实为外在表现的过错和可经证明的既定损害事实可作为构成私人法益侵害的认定标准。具体而言,过错包括具有逻辑漏洞的基本内容失实、以匿名消息来源和无消息来源为主体的严重失实。本论文主张在认定商业利益受侵害事实时,以群体为考察单位。生鲜农产品在“熟人社会”中的商业利益明显受损可作为名誉受侵害的可操作化认定标准之一。另外,断言式传播模式的不断增加以及互联网新闻媒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模糊的实际情况加剧媒体权利和私人法益平衡的难度。在司法实践层面,该类新闻侵害的客体分散且利益非显着,其治理现状以行政责任承担和社交媒体为违法主体。民事公益诉讼或可成为优化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法益侵害保护模式的司法路径。
张振宇,喻发胜,王然[2](2019)在《讽刺画、预警器和烟幕弹——对国内假新闻研究的反思与重构(1980-2018)》文中研究说明假新闻虽然不可信,但它并不可怕,有时它显得可笑,有时它显得可悲,更多时候它是可以理解的。本文无意为假新闻翻案,而是在对既往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反思的基础上,从新闻社会学视角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据可查的275条国内假新闻进行再剖析与再审视,借助类型研究的方法从三个向度去思考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1)它们如何折射出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2)它们如何暴露出值得警醒的集体潜意识和大众心理?(3)它们如何被权力机构操纵成为掩人耳目的工具?总之,假新闻中有真问题,值得进行更深入的开掘。
李瑛琦[3](2019)在《基于文本、语境和实践的虚假新闻话语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针对虚假新闻的学术研究逐渐兴起。《新闻记者》期刊评选年度十大虚假新闻(或出版年度虚假新闻报告)始于2001年,十几年来,该期刊的评选工作从未间断,一方面反映了业界对虚假新闻研究的重视,另一方面反映了虚假新闻难以根除的客观现实。如今,虚假新闻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新闻实践的问题,同时,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术性议题。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扞卫新闻真实需要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给出更多的指导。本研究结合Teun A.van Dijk关于文本、语境的话语分析进路和Norman Fairclough关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的话语分析进路,采用内容分析法、焦点小组访谈、深度访谈以及贯穿始终的话语分析法为技术手段,将文本、语境、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四维纳入虚假新闻的话语分析框架来考察,是为虚假新闻的学术研究提供的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创新意义。研究发现,在文本方面,虚假新闻话语的标题文本主要涵盖五种,虚假新闻的篇章文本呈现新闻要素缺失、信源多为虚体、文本感性化、文本评论化等特征;在语境方面,虚假新闻主要涵盖八类主题,虚假新闻的风格、立场亦表现出了其特有的语境特征;在话语实践表达方面,本研究从“社会认知”、“社会心理”两个维度入手,提出虚假新闻反映的话语实践特征;在虚假新闻话语的社会实践分析中,笔者从技术、新闻传者、受众三个维度入手,挖掘虚假新闻话语产生的媒介技术动力、新闻传者的动力以及受众意识形态和心理机制的动力,认为技术、新闻传者和受众三方形成了虚假新闻话语生产背后的社会实践力量;最后,在话语分析视角下,笔者提出从技术、新闻传者和受众三个方面防治虚假新闻。
陈盼盼[4](2019)在《专业媒体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及治理 ——基于《新闻记者》“年度虚假新闻案例”的分析》文中提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自新闻诞生之日起,违背真实客观的虚假新闻一直如影随形。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出台各种法规和行业规范对虚假新闻严加治理,但是虚假新闻发生频次和影响程度未得到明显控制。尤其是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虚假新闻从产生的源头、传播的渠道到传播的速度,都呈现出愈发严重的态势。这其中除了大量自媒体虚假新闻的泛滥外,本应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生产全流程严格防止虚假新闻产生的专业媒体也夹杂在虚假新闻产生和传播的源头和渠道当中,不仅社会影响更加恶劣,也反过来对专业媒体自身的公信力造成极大危害。从新闻成为一种职业开始,新闻行业逐渐探索出一套相对完整、专业、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也在不断随着环境的变化充实、调整这些流程和标准。按理说,专业媒体在防范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方面,应该远比当下的自媒体更有条件。但是,为何虚假新闻一直与专业媒体相伴而行?针对于虚假新闻泛滥的现象,国内外学术界从未停止过研究讨论,针对虚假新闻的特点、成因、危害和治理的论文比比皆是,却鲜有从新闻生产的全流程、各环节探究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的论述。因此,本研究选择从专业媒体新闻生产的角度探讨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以往关于虚假新闻的学术研究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主观性相对较强。本研究则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以《新闻记者》杂志评选的2001年-2018年“年度虚假新闻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8年间《新闻记者》杂志筛选的191个虚假新闻案例深入分析,探究专业媒体在哪些新闻生产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详细分析专业媒体产生虚假新闻原因及危害,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策略。本文将从以下五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专业媒体的界定、新闻生产模式、生存现状等角度介绍了专业媒体的特性及现状。第二部分采用内容分析法,在确定了研究问题、构建一级和二级类目后,对191个虚假新闻案例样本进行了详细的编码统计和研究结果分析。第三部分则根据第二部分的研究结果,从专业媒体新闻生产的选题、信源、采访、写作、编辑及把关这六个环节剖析专业媒体产生虚假新闻的原因。第四部分,结合个案分析法,从新闻当事人、受众、专业媒体、社会秩序等角度分析专业媒体产生虚假新闻的危害。第五部分结合新闻行业发展现状及专业媒体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创新运作机制、改变人员管理混乱状态、强化行业组织和管理机构监督能力、利用技术手段等四个角度提出专业媒体治理和防范虚假新闻的对策。
朱文文[5](2019)在《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的特点及其相关规制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虚假新闻是新闻业诞生以来一直存在的顽疾。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分解了传统媒体的新闻话语权,同时也从技术上使得虚假新闻的传播更为便利。互联网信息的海量性增加了新闻的审核难度、其匿名性和自由性也使得虚假新闻的源头很难追查。自2016年美国大选以来,有关假新闻的讨论也甚嚣尘上。随后2017年星巴克等知名企业被卷入假新闻旋涡,“假新闻”一词也成为柯林斯词典发布的2017年十大年度热词中位居榜首的词汇。虚假新闻已经成为全球的公害,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反思并采取措施打击虚假新闻。分析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的特点,梳理虚假新闻相关规制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对于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促进对虚假新闻的进一步规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虚假新闻的研究也是新闻学的一个基础性论题,研究新的语境下的虚假新闻的相关特征,也是对这一研究论题的延伸性、深化性拓展。本文以2003年—2017年《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出的158条虚假新闻为研究样本,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除了绪论和结语部分,本文在主体部分首先对虚假新闻的概念进行解析,其次分别对虚假新闻的文本发布者的特征、文本特征以及生产语境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根据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的特征对虚假新闻相关规制的现状及不足进行梳理,并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建议。本文主体部分具体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虚假新闻进行概念解析,并对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的概念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从媒体层次、地理位置、制假动机、平台类型等四个方面对虚假新闻的文本发出者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虚假新闻文本发布者具有各地媒体均有发生、经济发达地区较多、故意失实数量过半、社交媒体成主要平台等特征;第三部分从报道体裁、选题领域、消息来源、叙事框架和措辞用语等五个方面对虚假新闻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虚假新闻的文本具有消息报道数量最多、多集中在社会题材、信源单一片面、叙事框架“奇闻性”“生活化”、情绪性夸张化突出等特征;第四部分,分析虚假新闻的生产语境。就新闻活动而言,新闻文本内容是在一定的生产语境中被创制出来的,对新闻文本生产语境的分析有利于对虚假新闻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对虚假新闻进行规制;第五部分,梳理虚假新闻已有的规制,并结合前文中总结的虚假新闻的特征找出现有规制的不足之处;第六部分,分别从加强网络空间立法工作、建立新闻行业规范自律机制、强化社交平台的审查意识和义务等三个方面提出较详细的解决对策。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社交平台的角度出发为虚假新闻的治理提供建议。经过研究可知,互联网语境下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发布虚假新闻的主要平台,并使虚假新闻呈现出爆炸式传播趋势。但在梳理以往研究文献时发现,已有研究关于完善虚假新闻相关规制的建议多集中于法律法规、行业规制、受众等几个方面,很少有从社交媒体平台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规制虚假新闻。因此本文立足互联网的传播语境,将“强化社交平台的审查意识和义务”作为治理虚假新闻的途径之一,希望能为虚假新闻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郑悦[6](2019)在《假新闻的内容特征研究 ——以2008年至2017年假新闻为例》文中认为假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内容,不仅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更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因此,研究假新闻及其特征是新闻传播学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选取2008年至2017年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意义的104个假新闻案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以得出假新闻内容主要的“线索来源”并归纳假新闻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新闻价值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探索样本中假新闻的内容中提现哪些“新闻价值要素”。同时,本文通过对假新闻文本中失实要素的分析,对假新闻的失实程度进行分类,并进一步指出不同失实程度假新闻的特征。研究发现,假新闻内容的新闻线索主要通过“采访知情人”、“虚构杜撰”、“转载境外媒体”以及“采访当事人”等4种途径获取。最主要的选题类型为“社会新闻”,负面新闻的数量相对较多,中性新闻的数量较少。假新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图片间接相关及视频间接相关”。假新闻内容具有较高的“时新性”和“接近性”,“事件”的显着性高于“人物”的显着性。“重要性”相对较低,“趣味性”较高的假新闻样本略多于“趣味性”较低的假新闻样本,并不突出。从新闻要素造假情况来看,“新闻事件过程”、“新闻事件结果”和“新闻事件起因”是造假情况最严重的三个要素。
高玄君,夏艳艳[7](2018)在《浅析假新闻的危害、成因及解决对策——以2017年《新闻记者》评选的十大假新闻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根本保证。然而,自新闻行业诞生以来,假新闻就屡禁不止,从2017年《新闻记者》杂志所评选的年度十大假新闻可以看到,假新闻存在危害媒体公信力、损害事件相关主体形象、危害社会和谐、扰乱社会秩序等危害。因此,为了减少假新闻,专业媒体应坚守阵地、管理部门应加强网络平台审查和管理,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广大受众要善于判断。
郑姣,池清波,牛牧青[8](2017)在《新媒体:虚假新闻的温床——以2001~2015年《新闻记者》十大假新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环境生态下,娱乐至死,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源的时代的到来,虚假新闻严重泛滥,"新闻真实性"[1]受到极大的挑战,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本文以《新闻记者》20012015年每年评选出来的十大假新闻为例,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从媒介伦理角度切入分析虚假新闻的特点、成因、危害以及遇到的现实困境,以求从这样的追根溯源中为虚假新闻的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马彬彬[9](2015)在《假新闻的传播机制及治理 ——“年度十大新闻”(2001-2014)内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的唯一信条。但是新闻事业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有诸多因素阻挠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假新闻就是其中之一。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从新闻事业诞生开始,假新闻就如影随形般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出不同的形态,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它如同一个社会毒瘤,扩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影响社会舆论,扰乱社会秩序,误导受众,侵害新闻当事人的利益,损害媒体公信力,引发信任危机。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对假新闻严查狠打,但依然会有漏网之鱼。针对假新闻泛滥成灾的现象,学术界从未停止过对它的关注,研究假新闻的文章层出不穷,但是研究结果大同小异。当下,假新闻伴随着社会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出新的问题,对假新闻的研究必须与时俱进。因此,假新闻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依然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从以往关于假新闻的研究成果来看,以主观的定性论述居多,虽然有部分论文中出现了数据分析,但存在研究方法不规范、研究结果不深入的情况。基于当前研究现状中定量分析的薄弱性,本研究以《新闻记者》评选的“年度十大假新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假新闻进行归类统计,总结14年来假新闻的变化和特点,探究假新闻的传播机制,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策略。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三部分进行探析:第一部分从分析假新闻的产生与危害入手,介绍了当前假新闻发展的现状。假新闻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而存在,并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呈现多样化的形态。Web2.0时代,假新闻通过新媒体又表现出了新的特点。无论何时,假新闻都会给社会、新闻当事人、媒体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第二部分采用内容分析法,在确定了研究问题和构建类目后,对138个假新闻样本进行了详细的数理统计和文字分析。同时,分析了假新闻传播机制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假新闻不仅仅由新闻工作者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而导致,在其背后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因素。假新闻在社会上传播的时间越长,其负面影响也就越大,若任其发展,势必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对假新闻传播机制的剖析最终都要落脚到对它的治理上。本研究的第三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借鉴国外治理假新闻的经验,分别从一线新闻工作者、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管机制三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王志敏[10](2013)在《新世纪我国防治假新闻的有效机制》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我国假新闻依然屡禁不绝、愈演愈烈,严重伤害传媒公信力,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不断变迁,假新闻这个顽症较之过去更难治愈,因此,如何有效防治假新闻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尝试提出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防范与治理假新闻的策略,试图建构新世纪我国防治假新闻的有效机制,以尽可能地防范假新闻的出现,最大限度地遏制假新闻的泛滥。
二、2002年十大假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十大假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的利益侵害与媒体权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失实信息构成的利益侵害 |
二、商业利益侵害的法律问题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失实信息 |
二、生鲜农产品 |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的质化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缺乏权威和直接的消息来源 |
一、权威消息来源的功能失效 |
二、直接消息来源作用的缺失 |
第二节 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呈现的特征 |
一、传播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显着 |
二、冠以真实之名的隐性失实 |
三、媒媒相护:受蚕食的媒体权威 |
第三章 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侵害法益的司法层面分析 |
第一节 失实信息侵害法益的累积性 |
一、反复性:更正失效 |
二、不易消除性:基于知识壁垒的误导 |
三、累积性:反复性×不易消除性 |
第二节 失实信息的过错状态与法益侵害 |
一、严重失实:假“公共利益”之名的故意 |
二、司法真实界限:以“质”和“证”为准绳 |
三、生鲜农产品法益重心:经营主体的商业利益 |
第四章 避免生鲜农产品信息失实侵权的法益平衡 |
第一节 避免失实信息的法益侵害 |
一、构成私人法益侵害的认定标准 |
二、规避新闻失实侵害私人法益 |
三、平衡媒体权利与私人法益 |
第二节 法益侵害的公益诉讼的可行性 |
一、现实基础:受侵害权益主体分散且利益非显着 |
二、治理现状:行政责任承担和社交媒体作为违法主体 |
三、问题解决路径:民事公益诉讼的倡导与完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实践维度的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总览表 |
附录B 第二章论述相关的具体案例表格 |
附录C 第三章论述相关的具体案例表格 |
附录D 第四章论述相关的具体案例表格 |
附录E 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
(2)讽刺画、预警器和烟幕弹——对国内假新闻研究的反思与重构(1980-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对国内“假新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一)从研究范式上看,占据主流的是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思辨研究和如何治理假新闻的策论研究。 |
(二)从研究成果的学术积累与创新角度上看,假新闻研究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
(三)在新闻传播学和其它学科中还存在一些不同于主流批判视角的“边缘话语”8,有利于我们换一种眼光来重新审视假新闻。 |
(四)在假新闻研究的专着方面,以资料编撰为主的国内着作提供了大量案例,而从国外译介的着作则为假新闻研究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和方法。 |
三、对假新闻研究的重构:它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大众群体心理与权力运作机制 |
(一)作为“讽刺画”的假新闻及其与社会现实问题的关系 |
(二)作为“预警器”的假新闻及其与大众群体心理的关系 |
(三)作为“烟幕弹”的假新闻及其与权力运作机制的关系 |
四、结语 |
(3)基于文本、语境和实践的虚假新闻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理论支撑、研究问题和关键概念 |
2.1 理论支撑和研究问题 |
2.1.1 关于话语分析理论的探讨 |
2.1.2 本研究对话语分析方法的使用基础 |
2.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2 关于虚假新闻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样本的确立 |
2.2.1 关于虚假新闻概念的界定 |
2.2.2 关于研究样本的确立 |
3 文本分析:标题文本与篇章文本 |
3.1 虚假新闻的标题文本 |
3.1.1 虚假新闻标题的实题、虚题分析 |
3.1.2 虚假新闻标题的语体分析 |
3.2 虚假新闻的篇章文本 |
3.2.1 虚假新闻的导语和体裁 |
3.2.2 虚假新闻文本的要素呈现 |
3.2.3 虚假新闻文本的基本特征 |
4 语境分析:主题、风格与立场 |
4.1 虚假新闻的话语主题 |
4.1.1 虚假新闻的主题分类 |
4.1.2 虚假新闻的主题分析 |
4.2 虚假新闻的话语风格和立场 |
4.2.1 虚假新闻的话语风格 |
4.2.2 虚假新闻的话语立场 |
5 话语实践分析:基于社会认知与社会心理二维 |
5.1 基于社会认知的虚假新闻话语 |
5.1.1 虚假新闻话语渲染刻板印象 |
5.1.2 虚假新闻话语反映、建构社会关系 |
5.2 基于心理需求的虚假新闻话语 |
5.2.1 虚假新闻话语偏爱名人逸事 |
5.2.2 虚假新闻话语反映、建构社会愿景 |
6 社会实践分析:虚假新闻话语生产的技术、传者、受众动力 |
6.1 新闻话语的真实性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面临困境 |
6.1.1 互联网技术催生市民记者的崛起 |
6.1.2 媒介技术与新闻真实性困境 |
6.2 新闻传者的职业道德失范是虚假新闻话语制造的驱动力 |
6.2.1 新闻业态重构过程中的“新闻传者恐慌” |
6.2.2 新闻传者受“眼球经济”和“认知图式”的制约 |
6.3 虚假新闻话语生产的受众心理学机制 |
6.3.1“本我”的“快乐原则”与“单向度的人” |
6.3.2 受众解码媒介话语的首因效应与晕轮效应 |
7 话语分析视角下关于虚假新闻的防治措施 |
7.1 互联网技术背景下关于虚假新闻的防治措施 |
7.1.1 边界的模糊:新闻伦理的建构 |
7.1.2 互动的平等:话语增权的推进 |
7.2 新闻传者关于虚假新闻的防治措施 |
7.2.1 关于新闻话语的文本规范性操作 |
7.2.2 关于新闻话语的语境规范性操作 |
7.3 新闻受者关于虚假新闻的防治措施 |
7.3.1 受众关于虚假新闻话语特征的掌握 |
7.3.2 受众关于媒介素养和媒介批评的能力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8-2017 年度虚假新闻列表及说明 |
附录B 2008-2017 年度虚假新闻文本编码分析(新闻要素统计) |
附录C 深度访谈的提纲和内容概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专业媒体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及治理 ——基于《新闻记者》“年度虚假新闻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虚假新闻特点及成因研究 |
二、虚假新闻危害与治理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第五节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内专业媒体发展现状概述 |
第一节 专业媒体的界定 |
第二节 国内专业媒体新闻生产模式和媒体生存模式 |
一、国内专业媒体新闻生产模式 |
二、国内专业媒体媒体生存模式 |
第三节 国内专业媒体发展现状 |
一、媒体竞争激烈 |
二、生存压力剧增 |
三、媒体融合进行时 |
第二章 2001-2018年《新闻记者》虚假新闻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确立 |
第二节 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
一、样本选取 |
二、研究类目构建 |
第三节 编码员交互信度检验 |
第四节 研究结果分析 |
一、“选题”环节结果分析 |
二、“信源”环节结果分析 |
三、“采访”环节结果分析 |
四、“写作”环节结果分析 |
五、“编辑”环节结果分析 |
六、“把关”环节结果分析 |
第三章 从生产环节看专业媒体产生虚假新闻的原因 |
第一节 选题过于标新立异 |
第二节 信源疏于核实 |
第三节 采访流于形式 |
第四节 写作中加入过多主观元素 |
第五节 编辑未尽核查义务 |
第六节 把关人缺失或玩忽职守 |
第四章 专业媒体虚假新闻的危害 |
第一节 对新闻当事人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受众的影响 |
第三节 对专业媒体自身的影响 |
第四节 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
第五章 专业媒体虚假新闻的治理 |
第一节 建立与融合发展相适应的运作机制 |
第二节 改变人员管理混乱的局面 |
第三节 强化行业组织和管理机构的监督功能 |
第四节 利用技术手段防范虚假新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的特点及其相关规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虚假新闻概念解析 |
(一)虚假新闻的定义 |
(二)互联网语境下的虚假新闻 |
二、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文本发出者的特征 |
(一)媒体层次:各级媒体均有发生 |
(二)地理位置:经济发达地区较多 |
(三)制假动机:故意失实数量过半 |
(四)平台类型:社交媒体成主要平台 |
三、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文本特征 |
(一)报道体裁:消息报道数量最多 |
(二)选题领域:多集中在社会题材 |
(三)消息来源:信源单一片面 |
(四)叙事框架:“奇闻性”叙事和“生活化”叙事 |
(五)语言特征:情绪性和夸张性突出 |
四、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生产语境的特征 |
(一)激烈的新闻时效竞争,导致一些媒体报道质量的下降 |
(二)社交媒体的多元主体,导致新闻审查制度无法全面实现 |
(三)网络技术的普及,为造假成本的降低提供了便利 |
五、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相关规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
(一)相关规制的现状 |
(二)相关规制的不足 |
六、完善虚假新闻相关规制的建议 |
(一)加强网络空间立法工作 |
(二)建立新闻行业规范自律机制 |
(三)强化社交平台的审查意识和义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假新闻的内容特征研究 ——以2008年至2017年假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假新闻的概念界定 |
2.1.1 假新闻概念界定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假新闻概念界定国外研究现状 |
2.2 假新闻的特征 |
2.2.1 假新闻特征研究结果梳理 |
2.2.2 《新闻记者》历年假新闻特征研究结果梳理 |
2.3 “新闻价值”理论及其应用 |
2.3.1 “新闻价值”理论发展简述 |
2.3.2 “新闻价值”在假新闻研究领域的应用 |
第三章 研究问题 |
3.1 假新闻内容的来源 |
3.2 假新闻的基本特征 |
3.3 假新闻内容中的“新闻价值要素” |
3.4 假新闻的失实程度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样本及分析单位 |
4.2 类目构建与编码 |
4.2.1 假新闻内容的线索来源 |
4.2.2 假新闻内容的基本特征 |
4.2.3 假新闻内容中的新闻价值 |
4.2.4 新闻造假要素及失实程度 |
4.3 编码员培训 |
4.4 信度检验 |
第五章 研究结果 |
5.1 假新闻的线索来源 |
5.2 假新闻的基本特征 |
5.2.1 假新闻的选题类型 |
5.2.2 假新闻的正/负面 |
5.2.3 假新闻的表现形式 |
5.3 假新闻内容中的“新闻价值”要素 |
5.3.1 时新性 |
5.3.2 显着性 |
5.3.3 接近性 |
5.3.4 重要性 |
5.3.5 趣味性 |
5.4 假新闻要素造假及失实情况 |
5.4.1 假新闻失实要素情况 |
5.4.2 假新闻失实程度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未来展望 |
6.3.1 技术手段 |
6.3.2 行业自律 |
6.3.3 媒介素养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假新闻内容分析编码表 |
附录2 编码员同意度情况 |
附录3 假新闻选题类型与线索来源请况交叉分布 |
附录4 正/负面新闻与假新闻线索来源的交叉分布 |
附录5 正/负面新闻与假新闻选题类型交叉分布 |
附录6 线索来源与假新闻失实程度交叉分布 |
附录7 选题类型与假新闻失实程度交叉分布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浅析假新闻的危害、成因及解决对策——以2017年《新闻记者》评选的十大假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假新闻的危害 |
1. 损害媒体公信力。 |
2. 损害事件相关主体的形象[3]。 |
3. 损害社会和谐, 扰乱社会秩序。 |
4. 损害公众的知情权。 |
5. 影响新闻行业的发展。 |
二、假新闻形成的原因 |
1. 制造猎奇信息, 提升媒介曝光度。 |
2. 迷信权威信息, 依赖官方判断。 |
3. 信息渠道多元, 一些专业媒体专业素质差。 |
4. 煽动群体情绪, 炒作热点博关注。 |
三、减少假新闻的对策 |
1. 专业媒体应坚守阵地, 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
2. 加强网络平台审查。 |
3. 完善立法严格执法。 |
4. 信息受众要善于判断。 |
(8)新媒体:虚假新闻的温床——以2001~2015年《新闻记者》十大假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1~2015年虚假新闻伦理问题的突出特点 |
二、虚假新闻的媒介伦理困境 |
(一) 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伦理困境 |
(二) 追求经济效益的“注意力经济”[15]媒介困境 |
(三) 追求新闻经济效益的义利困境 |
(四) 追求新闻社会效应的善恶困境 |
三、虚假新闻伦理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 利益主体的价值偏差 |
(二) 职业道德约束体制不健全 |
(三) 社会舆论监督的缺失 |
四、虚假新闻的伦理危害 |
(一) 侵犯事件当事人的权益 |
(二) 误导舆论损害国家和公众的利益 |
(三) 媒体公信力重创引发道德信任危机 |
五、结语 |
(9)假新闻的传播机制及治理 ——“年度十大新闻”(2001-2014)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相关概念阐释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假新闻的产生与危害 |
第一节 假新闻的产生与发展 |
一、 假新闻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而存在 |
二、 假新闻随着媒体的发展形态更加多样 |
三、 新媒体时代下假新闻呈现新特点 |
第二节 假新闻的危害 |
一、 制造社会话题,扰乱社会舆论 |
二、 侵害新闻当事人利益,社会影响不易消除 |
三、 损害媒体公信力,引发信任危机 |
第二章 假新闻的传播机制 |
第一节 (2001—2014)“年度十大假新闻”的内容分析 |
一、 研究问题的确立 |
二、 样本的选择与类目构建 |
三、 编码员信度测量 |
四、 研究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假新闻的传播机制分析 |
一、 假新闻传播机制的构成要素 |
二、 假新闻的传播机制 |
第三章 假新闻的治理 |
第一节 一线新闻工作者需加强新闻专业主义的培养 |
一、 加强对新闻题材和来源的把关 |
二、 加强对新闻工作者采编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媒体需形成自律的把关机制 |
一、 媒体行业制定能够达成共识的内部准则 |
二、 媒体单位内部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准则 |
三、 推行认错更正制度和惩戒机制的并举 |
第三节 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管机制 |
一、 制度监管:加强新闻立法推动新闻法制化 |
二、 政府监管:推动信息公开化保障信息传播渠道畅通 |
三、 第三方监管:提供言论发表渠道鼓励受众监督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1:2001—2014 年度十大假新闻汇总 |
附录 2:假新闻传播机制内容分析编码表 |
附录 3:受众对假新闻的认知和态度调查 |
致谢 |
(10)新世纪我国防治假新闻的有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完善制度建设, 刚化监管执行 |
(一) 建立更正制度 |
(二) 建立惩戒制度 |
1. 强化立法保障 |
2. 实行一票否决制 |
3. 建立新闻界失信档案 |
(三) 建立新闻公评人制度 |
二、严格生产程序, 强化内部管理 |
(一) 严格生产程序 |
1. 信息认定 |
2. 事实采制 |
3. 稿件刊发 |
4. 品质反馈 |
(二) 强化内部管理 |
1. 严厉自查问责 |
(1) 深刻自查 |
(2) 严厉惩处 |
(3) 公开结果 |
2. 强化培训考核 |
三、健全传播机制, 优化媒介互动 |
(一) 传统媒体方面:谨防网络虚假新闻, 构建揭露报道机制 |
1. 增强鉴别真伪能力, 谨防网络虚假新闻 |
2. 提升调查报道能力, 构建揭露报道机制 |
(1) 多方核实, 即时反馈 |
(2) 及时揭露, 追踪真相 |
(二) 网络媒体方面:加强虚假新闻监测, 引领全民打假风向 |
1. 设举报箱和曝光台, 加强虚假新闻监测 |
2. 培养网络意见领袖, 引领全民打假风向 |
(1) 强化权威意见领袖 |
(2) 培养网民意见领袖 |
四、提高媒介素养, 净化媒介生态 |
(一) 提高新闻人媒介素养 |
1. 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 |
2. 增强道德水平和职业操守 |
(二) 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
1. 增强鉴别新闻真假的能力 |
2. 培养健康的文化消费心理 |
四、2002年十大假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的利益侵害与媒体权利[D]. 刘春. 南京大学, 2020(06)
- [2]讽刺画、预警器和烟幕弹——对国内假新闻研究的反思与重构(1980-2018)[J]. 张振宇,喻发胜,王然. 国际新闻界, 2019(11)
- [3]基于文本、语境和实践的虚假新闻话语分析[D]. 李瑛琦.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4]专业媒体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及治理 ——基于《新闻记者》“年度虚假新闻案例”的分析[D]. 陈盼盼.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2)
- [5]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的特点及其相关规制问题研究[D]. 朱文文.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6]假新闻的内容特征研究 ——以2008年至2017年假新闻为例[D]. 郑悦.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浅析假新闻的危害、成因及解决对策——以2017年《新闻记者》评选的十大假新闻为例[J]. 高玄君,夏艳艳.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04)
- [8]新媒体:虚假新闻的温床——以2001~2015年《新闻记者》十大假新闻为例[J]. 郑姣,池清波,牛牧青. 新闻研究导刊, 2017(07)
- [9]假新闻的传播机制及治理 ——“年度十大新闻”(2001-2014)内容分析[D]. 马彬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10]新世纪我国防治假新闻的有效机制[J]. 王志敏.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