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葡激酶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重组葡激酶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一、重组葡激酶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论文文献综述)

唐棠[1](2012)在《凉血止血法与活血通络法调节RVO兔模型微循环及凝血因子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是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后第二位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也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RVO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属于难治之证,中医以《血证论》为理论指导采用凉血止血法及活血通络法取得良好疗效。但两法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协同作用,作用有何不同,并没有十分精准的阐述,作用机制也尚未阐明。目的:探讨凉血止血法及活血通络法对RVO兔模型视网膜微循环及凝血相关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光化学法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模型,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止血组(A组)、活血组(B组)、止血±活血组(C组)共5组。空白组6只,不造模,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4组每组各18只,造模后分别予不同汤剂灌胃。造模后30min及给药后1d、3d、7d、14d、28d,行眼底照相及FFA检查,观察并详细记录荧光渗漏面积、视网膜循环时间和阻塞静脉再通情况;耳缘静脉取血,测量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及纤溶酶原(PLG)活性水平。给药3d、14d、28d静脉采血后处死实验兔并摘除眼球,切除全层视组织,制作成120nm超薄切片,铅铀双染后行电镜观察;10%福尔马林固定,制作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制备视网膜组织匀浆,检测其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 (6-Keto-PGF1a)的含量。结果:1兔眼眼底及FFA表现:1.1不同时间段各组兔眼眼底:1d后A、B、C各组眼底表现均与模型组相近;3d-7d三组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吸收,A组较明显,网膜水肿较模型组减轻;14d后三组出血基本吸收,网膜未见明显水肿,血管管径迂曲状态较模型组缓解,B、C组较明显;28d后各组眼底表现与模型组相近。1.2不同时间段各组兔眼FFA:1d后A、B、C各组FFA表现均与模型组相近;3d-7d三组遮蔽荧光及局限性高荧光较模型组减轻,A组较明显,B、C组少数兔眼静脉再通;14d后三组未见明显遮蔽荧光,少数眼可见血管瘤及吻合支,部分兔眼静脉再通,三组间区别不显着;28d后各组FFA表现与模型组相近。1.3FFA血管再通情况:各组在造模30min-1d均未出现血管再通;3d时中药组均出现血管再通,模型组未出现;7d时模型组出现血管再通,而中药组更为通畅;14d时,半数模型组及全部中药组出现血管再通;28d时,各组血流通畅。2不同时间段各组兔眼光镜观察:3d后A、B、C各组血栓形成状况、神经纤维层水肿、增厚程度均较模型组轻微,其中B组血栓最不明显,A组神经纤维层厚度最薄,B组出血状况较A、C组明显,与模型组相似;14dA、B、C各组节细胞排列较模型组整齐,A、B组优于C组;28dA、B、C各组视网膜层间结构均优于模型组,A、B组优于C组。3不同时间段各组兔眼电镜观察:3d后中药各组细胞核膜结构,核内结构及细胞质内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均较模型组完整,A组结构最完整;14d后各组核内染色质分布,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等细胞器结构均较模型组清晰,A、B组优于C组;28d后各组形态结构均优于模型组。4不同时间段各组ATⅢ水平比较:造模30min-1d,模型组与A组有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着;造模3d,模型组与B组差异显着(P<0.01),A组与B、C组差异显着(P<0.01);造模7d,模型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显着(P<0.01);造模14-28d,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不显着。5不同时间段各组PLG水平比较:造模30min,各组间均无差异;造模1d,B组与模型组、A组有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着;造模3d,模型组与A、B组,A、B、C三组之间差异显着(P<0.01);造模7d,A组与模型组、C组差异显着(P<0.01);造模14d-28d,B组与A、C组有差异(P<0.05)。6不同时间段各组TXB2水平比较:造模3d,模型组与B组差异显着(P<0.01),C组与A、B组有差异(P<0.05);造模14d,B组与另三组之间差异显着(P<0.01),造模28d,各组间差异不显着。提示:在3~28d,各组均能使TXB2水平升高。7不同时间段各组TXB2/6-Keto-PGF1α水平比较:造模3d,模型组与C组差异显着(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着;造模14d,B组与A、C组有差异(P<0.05);造模28d,模型组与A、B、C三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1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及病理观察结果显示,光动力学方法造模后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与RVO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基本吻合。2按照7d内为发病早期,14d左右为发病中期,28d左右为发病后期划分阶段,凉血止血法与活血通络法均能促进视网膜水肿、出血的吸收,能有效改善血管瘀滞状况。止血法更有利于RVO早期(7d以内)出血及水肿的吸收,而活血法侧重于改善静阻中、后期(14d以后)的瘀滞状况。两法合用时结果与活血法相似。3凉血止血法与活血通络法均能不同程度的保护视网膜各级神经细胞,延缓或减轻细胞病理性改变。活血法可作用于栓塞早期(7d内),促使血栓溶解,止血法能减轻病变早期(7d内)神经纤维缺血性改变;止血法及活血法在病变中期(14d左右)均能有效保护节细胞,有利于维持神经节细胞的正常形态结构;止血法及活血法均能减缓病变后期(28d左右)神经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的进行性改变。两法合用,各期结果均低于单独用药组。4中药干预后视网膜的超微病理改变与组织病理改变相一致,病变早期(3d)各级神经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病理性改变(以肿胀、空泡样改变为主),内层结构的改变重于外层。5模型组凝血因子及微血管变化:造模早中期(14d内)抗凝血因子水平较正常组低,呈凝血状态,中后期(14d后)逐渐恢复正常;造模早期(3d)微血管呈收缩状态,然后逐渐缓解,中期(14d)后开始呈现舒血管状态。6与模型组相比较,凉血止血法、活血通络法在凝血因子及微血管平滑肌调控方面均有作用,但作用机制各有侧重。两法合用的调节作用并不是凉血止血法和活血通络法机制的简单叠加。7凉血止血法对凝血因子及微血管平滑肌具有双相调控作用。在凝血机制方面:早期(3d内)具有促凝血作用,利于止血;7d以后表现为抗凝作用,减少血栓形成。调节血管平滑肌方面:以舒张血管为主,早中期均呈舒张作用,可能有利于改善组织缺氧,促进微循环重建;中期以后表现出收缩血管趋势。8活血通络法对凝血因子起单相调控作用:早中期抗凝作用显着,减少血栓形成;中期以后作用减弱。调节血管平滑肌方面:早期有舒张血管趋势,但作用不明显,中晚期有收缩血管作用。9两法合用在早中期对凝血因子作用较显着,有促凝作用,其余各时期抗凝或促凝作用不明显。调节血管平滑肌方面:早期舒张血管作用强于凉血止血法与活血通络法,中期以后收缩血管作用明显,但与活血通络法效果相似。10从作用机制分析,起促凝作用者为凉血止血法的早期及两法合用者的早中期,其它时间段各法均无作用;在抗凝方面,凉血止血法和活血通络法只在中期以后开始起作用,两法合用者抗凝作用不明显。在微血管调节方面,三法均有类似的双向作用,即早期起舒血管作用,晚期起缩血管作用,但凉血止血法舒血管作用较长久,活血通络法及合用法缩血管作用偏早。11本研究所获结果表明:凉血止血法及活血通络法在实验性RVO治疗中对凝血因子及微循环的调节表现为双向性作用,不同于西药的单项调节。即因疾病不同、阶段不同、病理改变不同而发挥不同作用。提示我们在临床应用上不可千篇一律,应根据不同疾病、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病理状况辨证施治,以提高疗效。

唐智柳[2](2011)在《我国卫生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估和管理 ——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卫生技术指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仪器设备,内、外科程序以及相关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后勤支持系统。卫生技术的发展过程经历发展期、接受期、应用期和淘汰期。卫生技术的管理只有进行卫生技术发展全过程的管理,才能使之更好地发挥对人们防治疾病的正向能力,尽可能降低卫生技术的消极影响。随着20世纪以来的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加上客观上需要有效的技术来应对人群的老龄化、慢性病化的需求,新兴卫生技术层出不穷,其替代原有技术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在新技术未获得使用或未广泛使用之前,对其进行评估,是防范新技术可能产生风险的第一道屏障。而在我们国家系统性地进行新技术评估还处于初期阶段。要及时、系统性地对卫生新技术进行评估的首要步骤就是进行卫生新技术的水平扫描(horizon scanning),从而及时了解何种卫生新技术需要进行评估。处于应用期的卫生技术是相对而言应用得最广泛的技术,在评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应用期的卫生技术的经济性成为我国建立全民医保背景下很重要的评估内容。在2011年初“药物经济学应用指南”发布后,卫生技术的经济学评价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卫生经济学研究经历了15年的发展后,卫生经济学研究所需的基础资料的可得性成为提高研究质量的推动力之一。而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同时,不少原有技术存在被替代的可能性,在扫描新技术、评估现有技术的同时淘汰安全性、有效性或经济性不佳的卫生技术是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经济、伦理的卫生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对新技术进行积极管理的同时,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管理,合理淘汰相应的卫生技术组成了让病人能使用安全、有效、经济的卫生技术的三个环节。卫生技术不同发展阶段技术的全程管理即三个环节的有效管理一起构筑了卫生技术使用的安全屏障,本研究主要对我国的新技术、应用期和淘汰卫生技术的评估和管理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探索评估的方法和管理的框架。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卫生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估和管理的一些关键或空白点进行实证研究,探索评估的方法和管理的框架,为医疗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以对我国生物的水技术平扫描为案例作为在我国进行新技术的水平扫描的探索,为新技术的水平扫描提供经验;——以脑卒中的疾病负担的研究作为案例探讨通过一些新方法获得经济学评价数据的可得性和可行性;——以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技术的评价,为淘汰卫生技术的评估提供经验,提出淘汰卫生技术的评估框架。研究框架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新技术的水平扫描、应用期卫生技术经济学评价中基础数据的可得性和淘汰技术的卫生技术评估的框架和方法。(图1)在三个研究部分中,分别采用生物药物的水平扫描、脑卒中的疾病负担以及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技术作为三个实证研究来帮助探索这三个研究领域的新方法/新框架。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见各研究部分。第一部分卫生技术的水平扫描(horizon scanning)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技术的发展、技术数量的增多以及公众对新技术的需求升高,越来越多的呼声要求加速对新兴技术的决策。生物技术、原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被誉为20世纪三大技术革命。生物技术领域发展迅速、对未来卫生保健影响较大,同时因为其先进性和伦理性对技术管理的要求也比较高,生物技术领域的水平扫描可以为我国卫生新技术的水平扫描提供实证研究的经验。本部分的研究目的是以生物技术的水平扫描作为实证研究,通过优先关注技术的筛选、优先关注技术的使用和政策环境评价为卫生新技术的水平扫描积累实证研究的经验,从而为卫生新技术的水平扫描在我国开展的可行性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和框架:研究的研究路线依据早期探测、产生预测和发展政策三个步骤通过多方面信息的综合分析在生物技术中需要优先关注的卫生新技术,就需要优先关注的卫生新技术评价其被接受程度和使用环境,从而为未来技术管理和水平扫描的实施积累经验,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检索和追溯;2).专家咨询:3)药品使用状况分析。水平扫描的结果显示1)文献的追溯、专利和网络的信息都显示疫苗、干细胞和单克隆抗体是近几年的生物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我国科技部的技术预见和火炬计划等显示包括靶向治疗在内的生物制药与文献追溯中疫苗和单克隆抗体方向一致;3)专家认为生物制药比干细胞治疗或组织芯片的应用更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4)在生物产业方面的分析显示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进入临床实践的排头兵。因此将生物制药作为需要优先评价的技术。生物技术药物大致包括激素、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疫苗、血液制品、核酸类产品和组织工程产品等八大类。生物技术药物与常规小分子量化学药物相比在物理化学特性、免疫学和毒理学性质、代谢过程、制剂配方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近期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重点有五个类型:单克隆抗体、反义基因药物、基因治疗剂、可溶性治疗蛋白药物和疫苗。美国1996年2006年每年FDA批准的生物类新药的批准数较为稳定;截止至2005年底,我国有18种基因工程疫苗和药物批准上市,其中3种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新药,包括8种世界上销售前十位的生物技术药物和世界首个基因治疗药物。通过对某药品使用数据库2004—2007年生物技术药物的销量分析和四种生物制药的深入分析,显示对这些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快。生物制药政策环境评价显示政府对生物制药的研究和使用持鼓励态度,法律法规的制定有一定的基础,卫生技术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对使用新技术有相当的热情。通过水平扫描、政策环境评价和使用评价为我国生物制药的评价和管理提供了经验和方向;也评价了国外的新技术水平扫描的方法学在我国使用的可行性。第二部分现有技术的卫生技术评估中卫生经济学数据的可得性2011年卫生经济学指南的发布为高质量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提供了方法学上的方向和指导,在研究设计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后,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所需要数据的可得性就成为卫生经济学评估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本部分以脑卒中的疾病负担研究为例,探讨在中国进行脑卒中的经济学评价数据的可得性。我国,卒中已经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死因第一位的疾病。卒中成本的特点之一是成本包括多次急性发作的费用、二次预防费用以及残疾带来的费用,而且后期的费用比较高。本次研究拟通过脑卒中的疾病负担的收集作为实证研究的案例,探讨通过不同方式收集卒中病人的成本数据,测算卒中的疾病经济负担,考虑采用不同方式收集数据的可行性和优劣,为以后相关的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包括流行病学资料的系统性综述、相关数据库挖掘成本信息和与登记研究伴行的前瞻性的成本数据收集。流行病学的系统性综述是比较新和而且具有挑战性的领域,通过系统性综述显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在43.5/10万~629/10万人年之间;患病率在0.79%~7.73%之间,死亡率在71.56/10万-117.2/10万之间。考虑到我国流行病学研究的质量参差不齐,流行病学数据的出入较大,通过系统性综述可以帮助通过统一的标准无偏倚地选取应用同一标准的数据而使流行病学数据的范围相对集中,有利于流行病学数据在卫生经济学中的应用。数据库挖掘的结果显示在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电子数据库获得卒中病人的住院费用和明细清单是可行的,而在门诊数据的获得方面因为诊断填写的不规范是数据的可得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数据挖掘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完整数据库的有效支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的不匹配;因为各自信息系统之间的因素设置不同,因此不同医院的信息不能直接叠加,加大了收集数据的难度。而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电子信息系统与三级医院的电子信息系统差别较大2)门诊数据因为两家医院在门诊输入系统中没有要求输入诊断而不能收集疾病成本。3)病人可能到不同医院就诊,而在我国类似美国的整体数据库还不可得,影响了通过数据挖掘来进行卫生经济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伴随成本收集是基于在医院的多中心卒中登记,相比单纯的住院成本收集,具有前瞻性、有随访的全病程成本收集,是一种介于传统的系统病例分析和基于人群的研究之间的临床研究方法,是一种系统的队列研究方法。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发现这种方法的确比较节省成本、效率也比较高,主要是节省了寻找病人的时间。但研究也同时暴露出前瞻性研究随访率较低的问题。第三部分淘汰卫生技术的管理——以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为例淘汰卫生技术是指任何用于一种或一种以上适应症的技术其临床效果、安全性或成本效果已经明显被其他替代技术所超越。我国鲜有通过官方渠道淘汰卫生技术的案例,在学术界对于如何确定淘汰卫生技术,如何通过卫生技术评估海鸥淘汰卫生技术的研究较为缺乏。本部分的研究以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ILLLI)为例,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ILLL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文献的系统性综述,评价ILLLI的有效性、安全性,并结合此技术的技术管理经验,提出淘汰卫生技术评估的理论管理框架。研究方法系统性综述以及专家咨询。系统性综述的结果显示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技术的治疗机制不明确,适应症不确定;虽然有大量的临床研究的文献,但尚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来证明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如何正确、规范地使用这项技术,还有不少关键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在疗效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因为适应症的不确定和技术标准的不确定,因此带来一定程度的临床滥用。基于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的研究经验,提出了淘汰卫生技术评估的框架。发现需要淘汰的卫生技术是在通过专家反馈的基础上基于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网络,建立淘汰技术的探测网络;专家和研究组草拟了淘汰卫生技术确定是否优先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9个指标,涉及疾病情况、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部分的内容;通过对现有证据的系统性综述来评估此卫生技术现有的证据情况,并通过临床专家的经验了解其在临床使用中的情况,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

王少华[3](2011)在《日本刺沙蚕蛋白酶的纯化、鉴定及日本刺沙蚕纤溶酶的部分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血栓性疾病(thrombotic disease, TD)包括血栓形成(thrombosis)和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血栓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不仅发病率高居各种疾病之首,而且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也很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栓治疗方法主要是溶栓治疗。过去十年中,国内外临床常用的溶栓剂有尿激酶、链激酶、葡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蛇毒降纤酶类(东菱迪芙)及蚓激酶等。但是所有这些溶栓剂都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包括需要加大剂量治疗、有限的纤维蛋白特异性、再阻塞和出血倾向等。所以,从各种天然生物资源中寻找和研发溶解纤维蛋白特异性高、出血副作用小及相对较便宜的溶栓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日本刺沙蚕是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渤海、黄海沿岸及长江口等地区,此外还有日本太平洋沿岸。目前日本刺沙蚕主要被用作鱼虾的优质饵料,同时也是海洋垂钓的优质钓饵。本实验室前期已经从日本刺沙蚕体内发现了一种新的名为日本刺沙蚕纤溶酶(NJF)的丝氨酸蛋白酶,该实验过程中还发现有另外一种特殊纤溶活性及性质的蛋白酶—日本刺沙蚕蛋白酶(NJP),有可能开发成新的溶栓剂,更好的实现其经济和社会价值。本论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是关于日本刺沙蚕蛋白酶(NJP)的分离纯化工艺的建立,分子特征及酶学性质的检测;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是关于NJF的体内部分药效学实验。现将主要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通过酶的粗提、硫酸铵分级盐析、苯柱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最终得到单一成分的、纯度较高的酶制剂,命名为日本刺沙蚕蛋白酶(N.japonica protease, NJP),最终纯化了1556倍,回收率为13%;以S-2238为特异性底物时,生色底物法测得NJP的特异性酶活力为10113.9 U/mg。2.通过MALDI-TOF MS和SDS-PAGE电泳检测NJP是一个相对分子量为28.6~33.5kDa的单链蛋白质;2-DE检测其等电点为9.2。3.通过串联质谱MALDI-TOF/TOF MS测序并进行De Novo分析,获得3段共28个氨基酸序列,分别是:V-T-V-V-Q-Y-R; S-T-N-A-S-S-G-Y-L-N-L-R和V-Y-L-L-D-T-G-L-R.将此序列在NCBI的non-redundant protein sequences (nr)和Swiss-Prot数据库利用protein-protein BLAST (blastp)软件进行比对,发现NJP是一种新发现的蛋白酶;将此序列登陆UniProt knowledgebase数据库中,获得登录号P86834, EC 3.4.21.-。4. Azocasein水解法测定NJP的最适温度为40℃,且在30℃-60℃比较稳定;其最适pH为9.0,且在pH7.0-pH11.0时能保持最大活性的80%以上,表明NJP是-种碱性蛋白酶。5. Azocasein水解法测定的结果表明Hg2+几乎能完全抑制NJP的酶活性,Co2+和Mg2+也能部分抑制其酶活性,其它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抑制和活化作用都不明显。6. Azocasein水解法测定的结果表明NJP的酶活性可以完全被典型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抑制,其他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表明NJP属于典型的丝氨酸蛋白酶类。7.纤维蛋白平板法表明,NJP可以直接降解纤维蛋白,基本上无激酶作用,不是纤溶酶原激活剂;NJP具有很强的纤溶活性,以UK标准品为对照,NJP的纤溶活力为12000U/mg;8.采用SDS-PAGE电泳法分析NJP水解纤维蛋白原的活性,结果表明NJP水解纤维蛋白原的先后顺序是:Aα链>Bp链>γ链。9.生色底物法表明,NJP对凝血酶特异性底物S-2238特异性较高,其特异性水解活性为10.11±2.7 mmol/min/mg;以上结果表明NJP是一种新的碱性凝血酶样丝氨酸蛋白酶。10.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以UK为对照,本实验所用的NJF酶制剂的纤溶活力为30000U/mg,我们将NJF的纤溶活性定为10BU/mg。。11.本实验采用管腔内线栓法成功建立了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12.通过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和TTC染色,结果表明静脉输注NJF可以显着降低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并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梗死。13.静脉输注NJF可以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水肿。14.静脉输注NJF可以显着降低MDA水平,提高SOD的活性,对抗脂质过氧化,提高内源性的抗氧化功能。15.静脉输注5BU/kg的NJF和临床等效剂量的15000U/kg的UK在减少脑梗死和降低脑水肿,以及对抗脂质过氧化和增强抗氧化活性等方面有几乎相等的功效;NJF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引起的局灶性脑缺血有潜在的神经保护功能;NJF具有神经保护功能的机制可能是:抑制脂质过氧化和增强内源性的抗氧化酶类。综上所述,本论文从日本刺沙蚕体内分离纯化并鉴定出一种明显不同于NJF和其他纤溶酶的新蛋白酶(NJP)。NJP是一种具有很高纤溶活性的碱性凝血酶样丝氨酸蛋白酶,可以直接降解纤维蛋白而不同于纤溶酶原激活剂。以上结果表明NJP具有成为防治血栓的新的溶栓剂的潜能;同时,本论文首次证明NJF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再灌注引起的局灶性脑缺血有很强的神经保护作用,此结果为NJF的进一步药效学和临床实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国晶[4](2010)在《体外降脂治疗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体外降脂对局灶性脑缺血兔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兔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体外血浆过滤实验,探讨体外降脂治疗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新西兰大耳白兔,高脂喂养5周造成高脂血症后,行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模型手术,术后半小时用采血袋采血离心分离血浆,血浆通过脂蛋白过滤器过滤后回输体内进行血浆灌流治疗,治疗血液总量为120 ml。实验分治疗组和对照组,1D和7D取材,每组各5只。通过TTC染色和H-E染色确认模型和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水平,Niss1染色观察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状况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TUNEL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H-E染色可以观察到对照组神经细胞严重变性、坏死,缺失,治疗组较之损伤程度明显减轻;TUNEL染色可见治疗组7D细胞凋亡数目少于对照组(P<0.05);Niss1染色可见对照组梗死区神经元缺失,轮廓模糊,结构不清;治疗组神经元损失情况明显改善,神经元数目显着多于对照组(1D:P<0.05;7D:P<0.01); NSE免疫染色治疗组IOD值显着高于对照组(1D:P<0.05; 7D:P<0.01); GFAP免疫染色治疗组IOD值显着高于对照组(1D:P<0.05;7D:P<0.05); ELISA法测脑组织CRP含量1D时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脑组织TNF-α和Ox-LDL含量7D时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降脂治疗可以降低脑梗死急性期炎症水平,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发挥其保护神经元的作用,能够减少神经细胞损伤和凋亡,最终减轻脑组织损伤。

王庆庆[5](2010)在《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用介入栓塞技术建立一种能用于影像学诊断与溶栓治疗研究的犬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并评价其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稳定性;(2)研究不同剂量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犬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的疗效和并发症,探索尿激酶动脉内溶栓的合理剂量;以及动脉内溶栓治疗犬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和方法(1)健康成年杂种犬8只,用介入技术建立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分别在栓塞前、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后(以下简称为栓塞后)及栓塞后2h监测其一般情况变化、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气分析(PaO2、PaCO2)、凝血指标(PT、APTT、D-dimer),并观察栓塞前后、栓塞后2h肺动脉血管造影的情况;造影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行大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2)健康成年杂种犬32只,用介入技术建立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5000U/Kg溶栓组(B组)、10,000U/kg溶栓组(C组)、20,000U/kg溶栓组(D组)。分别在栓塞前后及治疗后2h观察其出血及一般情况,监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PaO2、PT、APTT,并造影观察栓塞前后、溶栓后2h肺动脉再通情况,然后处死动物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8只杂种犬全部成功制成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栓塞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口唇及舌部紫绀;与栓塞前比较MPAP值明显升高、PaO2下降及D-dimer值不同程度升高,与栓塞前比较都有显着性差异(P<0.05);肺动脉造影示左下肺血流消失,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完全闭塞;大体解剖和病理学检查证实左下肺动脉血管主干内可见暗红色血栓充填,镜下见肺泡间隔增厚肿胀,肺泡内少量渗出,肺内出血,肺泡萎缩,血管内血栓形成。(2)32只杂种犬全部成功建立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栓塞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呼吸加深加快,口唇及舌部紫绀,治疗后2h上述症状溶栓组较对照组不同程度好转,C、D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好转,呼吸频率接近栓塞前状态,口唇及舌紫绀明显改善,其中D组有3只犬溶栓过程中穿刺部位出血,予以压迫止血后好转;四组动物栓塞前后MPAP、PaO2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T和APTT无明显统计学变化(P>0.05);溶栓治疗后B组MPAP、PaO2的变化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C组、D组治疗后MPAP下降、PaO2上升,较对照组前明显改善,有显着性差异(P<0.05),C组、D组之间治疗后MPAP、PaO2的改善情况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溶栓组治疗前后PT和APTT都有不同程度延长,但B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治疗后C组、D组PT、APTT较对照组显着延长(P<0.05),D组较C组延长更加明显(P<0.05);栓塞后造影示各组左下肺动脉主干阻断、闭塞,相应肺组织血流消失,栓塞前后比较(P<0.05);溶栓后造影示左下肺动脉主干及各分支完全或部分开通,腔内圆形或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相应肺组织血流完全或部分恢复,B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C组、D组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大体解剖和病理学检查证实A组犬左下肺体积肿胀,左下肺动脉血管主干内可见暗红色血栓充填,镜下见肺泡间隔增厚肿胀,肺泡内少量渗出,肺泡萎缩,血管内血栓形成;B组左下肺动脉血管主干部分再通,标本切面段及段以下分支可见肺动脉内充满暗红色血栓,镜下观察肺泡间隔增厚肿胀,肺内出血,肺泡萎缩,血管内血栓形成;C、D组左下肺动脉血管主干完全通畅,部分段及段以下分支可见少量血栓,其中D组三只动物出现肺组织暗红色出血区,边界不整齐,局部萎陷,镜下观察肺泡间隔增厚肿胀,肺内出血。结论①介入栓塞技术建立的犬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动物模型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模型稳定性好等优点,为进一步研究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的影像学诊断和溶栓治疗提供了比较理想的途径;②在犬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后2h动脉内尿激酶对血栓有显着溶栓作用,剂量大或等于10,000U/Kg的血管再通率高,能够较快的恢复阻塞的肺动脉血流,但剂量增加出血风险大,10,000U/Kg是比较合理的治疗剂量。

翁欢,李秋华,张瑞帆[6](2009)在《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治疗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模型上研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reteplase,r-PA)的溶栓效果,并与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对照,评价两种溶栓药物在静脉应用的疗效。方法光化学法诱导45只兔RVO模型(45只眼),分别静脉注射r-PA(15只眼)、rt-PA(15只眼)和注射用水(15只眼,对照组),4 h后观察血管再通情况,检测溶栓相关血液指标。结果给药后4h,r-PA组与rt-PA组静脉完全再通率分别为77.33%和为66.67%,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与对照组比较,完全再通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给药后rt-PA组血浆凝血酶时间较r-PA组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较r-PA组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r-PA对兔RVO模型有治疗效果,疗效与rt-PA无明显区别,r-PA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比rt-PA小。

王巍[7](2009)在《两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r-PA)治疗实验性兔视网膜动脉阻塞》文中认为目的:1.研究应用光化学法诱导兔视网膜动脉阻塞(retinal arteryocclusion,RAO)模型,并观察此种方法所建立的视网膜动脉阻塞模型在自然状态下的再通情况,从而验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此种方法建立模型的有效性。2.在兔视网膜动脉阻塞模型上研究两种不同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reteplase,r-PA)的溶栓效果,动态观察视网膜动脉阻塞改变情况、检测血液凝血和纤溶指标以及有无出血并发症等,对比评价两种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1.光化学法诱导兔视网膜动脉阻塞模型自然情况下的再通观察青紫蓝兔10只,经裂隙灯、眼底镜检查眼部无异常,任选一眼为实验眼,另一眼为对照眼。在麻醉状态下,经耳缘静脉注射5%孟加拉红溶液(50mg/kg),532nm激光照射实验眼视盘旁所选动脉,1h后荧光血管造影(FFA)验证成功制备RAO模型。于模型制备后1天、3天、5天、7天行直接眼底镜、眼底照相检查双眼和FFA检查实验眼。7天后麻醉状态下摘除眼球行组织学检查。2.应用两种r-PA治疗兔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实验研究青紫蓝兔30只,随机分为三组:实验药物组(实验r-PA)、对照药物组(派通欣r-PA)、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应用光化学法成功建立RAO模型,分别于模型制备1.5h后静脉注射实验r-PA溶液(0.9MU/kg)、派通欣r-PA溶液(0.9MU/kg)、注射用水。各组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1h、2h、3h、4h取血测定PT、APTT、TT、Fbg和D-Dimer;给药后4h行直接眼底镜、眼底照相检查双眼以及FFA检查实验眼动脉阻塞情况,并行头颅CT检查有无颅内出血;1天后再行FFA检查实验眼,观察有无血管再阻塞。给药后1天麻醉状态下摘除实验眼,行组织学检查。结果:1.光化学法诱导兔视网膜动脉阻塞模型自然情况下的再通观察模型制备后1天、3天经FFA验证所有实验眼阻塞动脉无再通现象,模型制备后5天有8只实验眼阻塞动脉再通,模型制备后7天全部实验眼阻塞动脉再通。眼球组织学切片光镜下可见视网膜动脉血管壁基本完整,未见明显坏死或变薄。2.应用两种r-PA治疗兔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实验研究给药后4h,实验药物组、对照药物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动脉再通率分别为70%、60%和0%,给药后1天三组实验眼动脉再通率同给药后4h再通率;实验药物组、对照药物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动脉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3和0.005);实验药物组与对照药物组比较,动脉再通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0)。给药后各时间点测定凝血纤溶指标:对照药物组较实验药物组给药后的总体PT值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对照药物组较实验药物组给药后的总体TT值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对照药物组较实验药物组给药后的总体Fbg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药物组给药后的D-Dimer值明显升高,而实验药物组给药后的D-Dimer值仍<0.060(超出仪器测量范围)。所有实验眼均未见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出血,头颅CT均未见颅内出血。光镜下检查实验药物组和对照药物组已再通的动脉管腔未见明显血栓,血管壁未见明显坏死或变薄;实验药物组、对照药物组未再通的视网膜动脉管腔及空白对照组动脉管腔内可见血栓,血管壁基本完整,未见明显坏死或变薄。结论:光化学法诱导的兔视网膜动脉阻塞模型在模型制备后3天内FFA证实无血管再通,可以作为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治疗研究模型。两种r-PA药物对RAO模型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者之间疗效无明显区别;实验药物组较对照药物组凝血纤溶指标变化幅度小,提示对凝血和纤溶系统影响更小;静脉使用两种r-PA药物均不易发生出血等并发症。

张东淑[8](2008)在《穴位敷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缺血性中风作为卒中的主要类型,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危害极大、亟待攻克的一种疾病。因此,研究和防治缺血性中风,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有一定优势,其中穴位敷贴疗法以特定的药物刺激特定的穴位而发挥双重治疗作用。但一直未有系统的临床疗效和实验机理的研究。本课题旨在客观评估穴位贴敷疗法对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实验方法及机制。第一部分文献研究一、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本文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对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治疗进展及VEGF、SOD、MDA对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的影响、治疗评价的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二、中医对卒中的认识祖国医学认为,中风应理解为病位在脑,反应于脏腑经络,表现中脏腑或中经络证候群的一类脑病。针对其病机病位,治疗要以益气活血、调整阴阳为大法,从脑论治。本文从辨证分型、针灸综合疗法及其作用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总结概括。三、穴位敷贴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前景广阔,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本文重点对穴位敷贴疗法的穴位选择、药物选择及疗效机理分析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回顾。第二部分实验研究目的:探讨穴位敷贴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电凝阻断大脑中动脉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阳性药对照组、针刺组、正常组、模型组5组各16只。“化瘀贴”敷贴大椎、气海、命门穴,TTC染色计算梗死灶体积,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法和酶联免疫方法检测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蛋白水平。结果:梗死灶体积与电凝的大脑中动脉分支支配的范围吻合。各治疗组脑含水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别显着(P<0.05)。穴位敷贴组梗死灶周围VEGF阳性细胞数量及蛋白水平均较模型组增强(P<0.01),与尼莫地平组、针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化瘀贴”穴位敷贴能减轻脑水肿,促使局部受损的细胞合成VEGF,加速新血管的形成,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流供应。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大量实验研究也证实针刺能够改善脑血流量。“化瘀贴”穴位敷贴促进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作用与尼莫地平及针刺相似。随着进一步研究的深入,穴位敷贴有望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途径。第三部分临床研究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敷贴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SOD、MDA含量的影响。方法:117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0例、针刺加“化瘀贴”敷贴组35例、针刺加“安慰剂”敷贴组42例。1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针刺配合“化瘀贴”组有效率91.43%、痊显率60%,与针刺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针刺配合“安慰剂”组与针刺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针刺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可使患者SOD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针刺组比较无显着意义(P<0.05)。结论:“安慰剂“与“化瘀贴”敷贴穴位虽相同,却并未对穴位产生有效刺激。这表明本研究“化瘀贴”是通过药物的吸收、代谢对穴位产生刺激而发挥穴位—经络效应及药物的药理作用。本研究同时也证实了针刺配合穴位敷贴可使SOD活性明显回升、MDA含量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说明针刺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本病的机理与抗自由基损伤相关,但可能尚有其它有效作用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旻[9](2007)在《低免疫原性葡激酶的构建及功能分析》文中提出天然葡激酶(staphylokinase,SAK)是溶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成的一种单链蛋白,由136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包括45个带电氨基酸残基不含半胱氨酸及二硫键,分子量15.5kDa。研究发现SAK可以选择性的作用于纤维蛋白原。SAK具有纤维蛋白特异性高,对血小板富集型血栓作用强等优点。与同期上市的溶栓药物相比具有溶栓效果好,专一性强,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等优点。我室研制的重组葡激酶(rSAK)已经完成二期临床实验,对急性心梗的治疗结果表明,rSAK的再通率显着高于r-tPA,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是SAK作为一种细菌源性蛋白,在用药后两周产生大量中和性抗体,影响其重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对SAK分子进行修饰,改造其抗原表位,是获得新型低免疫原性溶栓药物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利用Biosun软件,对我室的野生型SAK(wild type staphylokinase,wtSAK)的抗原表位进行了预测,并结合SAK晶体结构和对其抗原表位研究的报道,选择了多个位点的氨基酸进行了缺失和突变,构建了10个SAK的突变体。结合SAK突变体活性和表达情况对其进行了筛选。从中选择了突变体SAK2进行了表达和纯化工艺的研究,进一步对其活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1.SAK系列突变体的构建,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构建了N端缺失及特定位点突变的系列SAK突变体(SAK1—SAK10)。将编码突变体基因的DNA片段重组入表达载体pBV220,转化E.coliBL21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显示,SAK1—SAK10在E.coli/pBV220受体菌中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选择突变位点较多的SAK1,SAK2,SAK7及SAK8重组入pET17b载体中,转化E.coliBL21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后以可溶性形式表达。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突变体SAK2的溶栓活性与wtSAK相当,而其余突变体的活性与野生型SAK(wtSAK)相比均有所下降。2.SAK2大规模制备工艺的研究,多克隆抗体制备及抗原抗体反应性比较将E.coliBL21/pET17b-SAK2菌株进行发酵,大量表达后,进行纯化。经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两步纯化,SAK2纯度达95%以上。使用纤维蛋白平板溶圈法检测SAK2活性,其活性达到(3.5±1.4)×104AU/mg,与野生型SAK活性(4.1±0.8)×104AU/mg相当。经过两次加强免疫,制备wtSAK和SAK2的兔源多抗,抗血清的滴度达到1×107时取血。用ELISA检测抗原抗体的反应性;使用纤维蛋白平板溶圈法检测兔抗wtSAK抗血清分别与wtSAK和SAK2结合后的蛋白溶栓活性。实验结果证明SAK2与兔抗wtSAK抗体的反应性显着下降,与兔抗wtSAK结合后的溶栓活性下降程度显着低于wtSAK,说明wtSAK中的部分抗原表位已被缺失。使用饱和硫酸胺沉淀法粗提兔抗wtSAK和兔抗SAK2,再用DEAE柱阴离子交换纯化IgG抗体,得到兔抗wtSAK和兔抗SAK2多克隆抗体。经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为1×105。3.wtSAK和SAK2在猕猴体内产生抗体的比较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选择小剂量多次给药的给药方案:使用0.02mg/kg体重剂量;隔天给药;给药七次持续两周。停止给药后十周再次给药,给药方案与第一次相同,给药结束后观察十一周。整个过程中选择15个时间点采血,使用ELISA方法检测猕猴血清中抗体水平。选择抗体水平最高的时间点检测血清的中和活性。对wtSAK组和SAK2组的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说明两组整体的抗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第二轮给药期出现抗体水平的明显升高,但SAK2组抗体水平显着低于wtSAK组。wtSAK组在第一轮给药中出现了抗体水平的小幅升高,而SAK2组抗体水平在第一轮给药期无明显变化。wtSAK和SAK2分别和各自的猕猴抗血清温育结合后,wtSAK的溶栓活性仅保持了3.8%,而SAK2的残余溶栓活性为75.3%。以上结果说明在小剂量反复给药方案下SAK2的效果优于wtSAK。在给药期和观察期共6个月的时间内SAK2的活性受其抗体影响较小。4.小剂量反复用药方案对机体血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的影响在反复多次给药的6个月观察期内,选择反映血凝的指标PT,APTT,TT,和反映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指标FIB,PLG,α2-PI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以上各指标在用药过程中均无显着变化。综上所述,我们设计构建了SAK的系列突变体;筛选并获得了活性较高,抗原性降低,可溶性表达的突变体SAK2;建立了发酵培养和纯化制备工艺;阐明了其在灵长类动物体内的抗体动态变化规律;评价了该突变体反复多次给药对血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的影响。为下一步将其研制成能够反复多次使用的溶栓新药物奠定了基础。

唐睿,肖云飞,李新霞[10](2005)在《硝酸甘油静滴在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在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4年期间收治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患者83例(83只眼),分成A、B两组:A组44例,采取常用血管扩张剂(丹参或脉络宁等)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治疗;B组39例,采用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辅以血管扩张剂(丹参或脉络宁等)静脉滴注。结果:出院时及随访l~96个月,A组视力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方便、经济,值得首选。

二、重组葡激酶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组葡激酶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论文提纲范文)

(1)凉血止血法与活血通络法调节RVO兔模型微循环及凝血因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凉血止血法与活血通络法对RVO兔模型不同时间段视网膜的病理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分组及给药方法
        2.2 造模方法
        2.3 观察内容
        2.3.1 眼底照相及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
        2.3.2 电镜、光镜观察
    结果
        1 兔眼眼底及FFA表现
        1.1 正常兔眼眼底及FFA观察(见图1)
        1.2 造模时眼底观察(见图2)
        1.3 造模后眼底观察(见附图一)
        1.4 造模后FFA观察(见附图二)
        1.5 FFA血管再通情况(见表1)
        2 兔眼光镜观察
        2.1 正常兔眼(见图3)
        2.2 造模后兔眼(见附图三)
        3 兔眼电镜观察
        3.1 正常兔眼
        3.2 造模后兔眼(见附图四)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凉血止血法与活血通络法对RVO兔模型不同时间段视网膜微循环及凝血作用机制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药物(同前)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前)
        2.2 造模方法(同前)
        2.3 观察内容
        2.3.1 兔血清ATⅢ、PLG水平检测
        2.3.2 视网膜组织TXB2、6-Keto-PGF1α水平测定
        2.4 统计方法
    结果
        1 兔血清ATⅢ、PLG水平检测
        1.1 各组ATⅢ水平变化(见表2、图4、图5)
        1.2 不同时间段各组ATⅢ水平比较(见表3)
        1.3 各组PLG变化规律(见表4、图6、图7)
        1.4 不同时间段各组PLG水平比较(见表5)
        2 兔视网膜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测定
        2.1 各组TXB2变化规律(见表6、图8、图9)
        2.2 不同时间段各组TXB2水平比较(见表7)
        2.3 各组6-Keto-PGF 1α变化规律(见表8、图10、图11)
        2.4 不同时间段各组6-Keto-PGF 1α水平比较(见表9)
        2.5 各组TXB2/6-Keto-PGF 1α变化规律(见表10、图12、图13)
        2.6 不同时间段各组TXB 2/6-Keto-PGF 1α水平比较(见表11)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一 造模后眼底典型图片
附图二 造模后FFA典型图片
附图三 光镜下兔眼组织典型图片
附图四 电镜下兔眼网膜典型图片
附图五 实验相关图片
致谢
个人简历

(2)我国卫生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估和管理 ——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目的
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 卫生技术的水平扫描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结果
        一、卫生领域生物技术及相关的定义
        二、国际学科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
        三、生物技术行业发展现状
        四、优先新技术的筛选及其评价
    讨论
第二部分 现有技术的卫生技术评估中卫生经济学数据的可得性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结果
        一、文献回顾的结果
        二、数据挖掘的结果
        三、与登记研究相伴的成本收集的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淘汰卫生技术的管理——以低强度激光照射疗法为例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结果
        一、技术介绍
        二、系统性综述结果
        三、专家访谈的结果
        四、淘汰技术的管理的研究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一、小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3)日本刺沙蚕蛋白酶的纯化、鉴定及日本刺沙蚕纤溶酶的部分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血栓性疾病
    2 凝血与抗凝的基本原理
        2.1 凝血系统
        2.2 抗凝系统
        2.3 纤溶系统
    3 溶栓剂的研究进展
        3.1 第一代溶栓剂
        3.2 第二代溶栓剂
        3.3 第三代溶栓剂
        3.4 新来源的溶栓剂
    4 血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4.1 不需要开颅的模型
        4.2 需要开颅的模型
        4.3 结束语
    5 沙蚕的研究进展
        5.1 双齿围沙蚕的研究
        5.2 日本刺沙蚕的研究
    6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标
        6.1 立题依据
        6.2 研究目的
        6.3 研究意义
第2章 日本刺沙蚕蛋白酶的分离与纯化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材料
        1.2 仪器设备
        1.3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日本刺沙蚕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3 实验结果
        3.1 日本刺沙蚕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3.2 日本刺沙蚕蛋白酶的纯度鉴定
    4 讨论
        4.1 NJP纯化工艺的建立
        4.2 蛋白酶的活性测定
    5 小结
第3章 日本刺沙蚕蛋白酶的分子特征与酶学性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日本刺沙蚕蛋白酶
        1.2 仪器设备
        1.3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分子量的测定
        2.2 等电点的测定
        2.3 氨基酸序列分析
        2.4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5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6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2.7 蛋白酶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2.8 激酶活性及纤溶活力的检测
        2.9 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分析
        2.10 特异性底物的确定
    3 实验结果
        3.1 NJP的分子量
        3.2 NJP的等电点
        3.3 NJP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分析
        3.4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5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3.6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3.7 蛋白酶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3.8 激酶活性及纤溶活性的检测
        3.9 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分析
        3.10 特异性底物的确定
    4 讨论
        4.1 NJP的分子特征
        4.2 NJP的酶学特征
    5 小结
第4章 日本刺沙蚕纤溶酶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仪器设备
        1.3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NJF纤溶活性的测定
        2.2 管腔内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2.3 分组及给药
        2.4 神经功能损害评分
        2.5 脑梗死范围测量
        2.6 脑含水量测量
        2.7 MDA水平及SOD活性的测定
        2.8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NJF纤溶活性的测定
        3.2 神经功能损害评分
        3.3 脑梗死范围测定
        3.4 脑含水量的测定
        3.5 NJF对MDA水平和SOD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NJF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4.2 NJF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内MDA水平和SOD活性的影响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体外降脂治疗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体外降脂对局灶性脑缺血兔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与试剂
    2. 兔高脂血症模型建立
    3. 建立兔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模型
    4. 血浆灌流治疗
    5. 取材
    6. 组织切片染色
    7. 组织匀浆ELISA
    8.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2. 治疗组血浆灌流前后血脂清除情况
    3. H-E染色结果
    4. Nissle染色结果
    5. TUNEL染色结果
    6.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7. ELISA结果
讨论
    1. 兔脑缺血动物模型
    2. 兔体外血浆循环模型
    3. 体外降脂治疗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结论
附图1
附图2
参考文献
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5)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的建立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犬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的实验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肺栓塞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治疗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对 象 和 方 法
结 果
讨 论

(7)两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r-PA)治疗实验性兔视网膜动脉阻塞(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光化学法诱导兔视网膜动脉阻塞模型的自然再通观察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两种新型r-PA治疗兔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实验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溶栓治疗新进展
致谢

(8)穴位敷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
        一、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损伤机制
        二、VEGF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影响及其对治疗评价的作用
        三、SOD、MDA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影响及其对治疗评价的作用
        四、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现状及进展
    第二节 中医对卒中的认识
        一、中医对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
    第三节 穴位敷贴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一、穴位选择
        二、药物选择
        三、疗效机理分析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五、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穴位敷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含水量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二节 穴位敷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VEGF表达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三章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四章 理论探讨
    一、穴位选择依据
    二、药物选择依据
结语
    一、结论
    二、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低免疫原性葡激酶的构建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SAK突变体的构建,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重组蛋白SAK2制备工艺的研究,抗体制备及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WTSAK与 SAK2在猕猴体内产生抗体的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附:发表文章

四、重组葡激酶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论文参考文献)

  • [1]凉血止血法与活血通络法调节RVO兔模型微循环及凝血因子作用机制的研究[D]. 唐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2]我国卫生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估和管理 ——案例研究[D]. 唐智柳. 复旦大学, 2011(08)
  • [3]日本刺沙蚕蛋白酶的纯化、鉴定及日本刺沙蚕纤溶酶的部分药效学研究[D]. 王少华. 吉林大学, 2011(09)
  • [4]体外降脂治疗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体外降脂对局灶性脑缺血兔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刘国晶. 山西医科大学, 2010(02)
  • [5]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实验研究[D]. 王庆庆. 南京医科大学, 2010(03)
  • [6]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治疗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J]. 翁欢,李秋华,张瑞帆.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9(05)
  • [7]两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r-PA)治疗实验性兔视网膜动脉阻塞[D]. 王巍. 复旦大学, 2009(12)
  • [8]穴位敷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 张东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9]低免疫原性葡激酶的构建及功能分析[D]. 王旻.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04)
  • [10]硝酸甘油静滴在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中的应用研究[J]. 唐睿,肖云飞,李新霞. 新疆中医药, 2005(04)

标签:;  ;  ;  ;  

重组葡激酶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