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原始林副总体资源变化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石国青[1](2021)在《内蒙古森林资源调查初探》文中认为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调查是掌握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主要手段。文章就内蒙古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林地变更调查情况加以阐述,以期为森林资源的经营保护利用方针、政策的制定,编制经营方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林地空间结构优化布局等提供技术性参考依据。
郭佳琪[2](2020)在《中国典型乔木树种生长模型研建及资源变化分析》文中提出森林资源是陆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可以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撑,还可以起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过度采伐利用,木材及林产品供给平衡也受到了极大破坏。而森林经营依赖于当前和预测的森林状况信息,因此,探究森林主要乔木生长变化规律以及对森林资源未来状况的预测分析是必要的。本研究根据中国具体的森林资源状况,通过2003、2008、2013和2018年四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地形地势数据、林分密度、郁闭度等相关资料,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克里金插值法、数据标准化等方法,研建了中国34个典型乔木树种(组)胸径生长模型。同时,基于该生长模型预测了乔木林大径组、特大径组木材获得时间。另外,按主要乔木树种组分类拟合了乔木生长的降雨量-密度模型,对现实固定样地的理想密度进行预测。利用陆表乔木林蓄积量M和生长量ΔM模型,计算了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预测了2020年、2030年、2040年和2050年中国陆表乔木林不同龄组的蓄积量、生长量。主要创新点是研究森林主要乔木生长与多因素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全国尺度上的典型乔木树种生长模型,预测森林未来乔木林大径组、特大径组的分布,同时对我国未来30年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进行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中国陆表34种典型乔木树种(组)的调整决定系数R2在0.517~0.875之间,可以对中国34种乔木树种胸径生长情况进行准确预测。我国乔木林全部达到大径组所需的时间年限在0~52年之间,出现特大径组木材所需的时间年限在0~75年之间,对选取的北京30号、四川1195号、辽宁3217号、浙江11353号四个固定样地预测出理想密度分别是3449株/ha、3812株/ha、3069株/ha、6016株/ha。中国陆表森林乔木林蓄积量从2018年的170.58亿立方米增加2050年的261.16亿立方米,净增加90.58亿立方米,面积从17988.85万公顷增加到21390.43万公顷,净增加3401.58万公顷。该结果为具体营林措施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参考。同时,分析中国陆表森林蓄积量、生长量的时空格局变化,对我国森林未来木材产量进行预估,在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效益。
乔丹[3](2018)在《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划分及保育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天然林是功能强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拥有复杂的结构,稳定的群落,其生物量大、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在我国包括淡水安全、气候安全、物种安全、生存安全和国土安全的维护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保护我国的天然林资源,从1998年开始实施针对天然林保护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天然林资源状况明显好转,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然而就资源增长速度和新时期生态建设的要求来看,天然林保护需要谋求新的发展之路,就怎样保证资源提升和提供优质生态服务的问题需做好新的解答。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天然林保护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从大尺度范围出发,开展了我国天然林保护理论与技术问题的探索,以期为我国《天然林保护指南》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自古以来,我国的天然林资源一直处于减少的状态,而建国以后,特别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这种消耗的情况有所好转,根据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我国现有天然林面积1.22亿公顷,占国家森林总面积的58%;蓄积122.96亿立方米,占国家森林总蓄积的83%;其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和东北地区,南方集体林区也有大量分布;天然林主要以乔木林为主,面积1.18亿公顷,约占天然林面积的96%;从龄组的角度来看,中幼林的面积占比大,但蓄积占比还是以近成过熟林为主,各龄组的单位面积及蓄积量均高于同等条件下的人工林;以优势树种(组)的角度来看,天然乔木林面积占比排名前十的天然林面积及蓄积之和的占比均占天然乔木林总量的半数,在体量上占有绝对的比重,同时,天然林面积及蓄积的增加进入平缓状态,这对于我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与经营来说是不容忽视的。(2)本文针对天然林保护经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天然林保护而言,在技术实践层面主要以分类保护为主,主要涉及三类,包括以自然特征、林种划分及天然林定性为主的天然林类型划分,森林经理活动中的经营类型划分以及根据经营目的和类型确定的经营措施类型,经过研究探讨,三种类型对于当下天然林保护需求的呼应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综合考量天然林保护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国家对于天然林保护的规划要求,经综合分析后,本文针对天然乔木林为主,从天然林本质特性以及天然林生态系统发生两大层面进行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共选取3类指标,包括优势树种(组)、天然林发生状态(受干扰程度)、天然林发生过程(演替状况),针对10种优势树种(组)的天然乔木林进行了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共得到67种以优势树种(组)为主的天然林保育类型。对于新时期要求下的我国大尺度天然林保育工作而言,寻求以天然林本质出发,针对不同优势树种进行对应状态下的经营在精准林业和严格保护天然林的要求下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在不颠覆当下以主导功能划分的森林类型的情况下较为可行的选择之一。另外,通过对于不同发生下,以优势树种(组)划分的天然林进行以转化为主要思想的保育经营对于承接未来森林资源适应社会结构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3)天然林保护及其实施保护工程的本质是为了保护现有天然林不再受到破坏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使其在生态及经济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对于天然林保育措施及策略的研究必须考虑到天然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特性,从天然林演替的全周期考虑,本文针对10种优势树种所划分得到的67种天然林保育类型进行了 8种保育措施及相关策略的制定,并针对当下天然林保护的要求及天然林的特性提出了4种森林抚育作业法,根据不同的优势树种(组)的具体情况及划分的天然林保育类型进行保育策略及森林抚育作业法的选取和对应,完成了 67种天然林保育类型的保育决策设计。(4)本文选取了 10种保育类型中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进行了保育方案的分析设计,共得到7种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保育类型,分别就其差异性进行了相关保育措施及抚育作业法的制定。栎类在我国天然林面积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根据对案例的研究表明:针对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在不同类别的经营保育上,既存在共性亦存在差异,但在总体上应遵循“转化”的理念,针对天然过伐林、天然次生林、退化次生林根据森林的不同演替状态,结合当下的经营需求以及客观现实进行“萌生→混生→实生”的转化,从而提高栎类天然林资源的质量。
明海军[4](2016)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类变化与动态监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介绍了林区自然概况和地类现状,对林区土地种类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分析,客观分析地类变化的原因,仅供林区林业经营决策参考。
杜昕[5](2015)在《内蒙古桦木林植被生物量与碳贮量动态预测》文中指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可定期对大样本森林资源进行普查,较为准确的放映大尺度森林资源状况。因此通过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进行大尺度森林生物量与碳贮量研究是深入了解森林碳源/汇问题的理想方法。本研究依据第四至八次国家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结合样地调查与实验室分析数据对内蒙古桦木林分面积进行相容性预测,对桦木蓄积、生物量、碳贮量等进行估计。通过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内蒙古桦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平均蓄积量分别为24.2m3/hm2、68.6m3/hm2、105.8m3/hm2、108.6m3/hm2以及116.8m3/hm2,在历次清查期间未发生明显变化;不同林龄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6.68t/hm2、70.59t/hm2、 103.11t/hm2、105.42t/hm2、112.08t/hm2,桦木林平均生物量为87.62t/hm2;不同林龄组碳密度分别为11.75t/hm2、31.08t/hm2、45.40t/hm2、46.42t/hm2、49.35t/hm2,桦木林平均碳密度为42.78t/hrn2。(2)根据预测在第九次一类清查(2013-2018年)期间,内蒙古桦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面积将分别达到5.829E5hm2、1.1548E6hm2、 1.5392E6hm2、1.8090E6hm2、6.075E5hm2,蓄积量将分别达到1.41062E7m3、7.92193E7m3、1.628474E8m3、1.964574E8m3、7.09560E7m3。第十次一类清查(2018-2023年)期间,内蒙古不同林龄组桦木面积将分别达到4.731E5hm2、8.189E5hm2、1.5198E6hm2、2.3037E6hm2、6.722E5hm2,蓄积量将分别达到 1.14490E7m3、5.61765E7m3、1.607984E8m3、2.501818E8m3、7.85130E7m3;两次清查期间,桦木总面积将分别达到5.5933E6hm2与5.7876E6hm2,桦木总蓄积量将分别达到5.235862E8m3与5.561152E8m3。(3)根据估算在第九次一类清查(2013-2018年)期间,内蒙古桦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生物量将分别达到1.55518E7t、8.15173E7t、1.587069E8t、 1.907048E8t、6.80886E7t,碳贮量将分别达到6.8491TgC、35.8912TgC、69.8797TgC、 83.9738TgC、29.9801TgC。第十次一类清查(2018-2023年)期间,内蒙古不同林龄组桦木生物量将分别达到1.26223E7t、5.78062E7t、1.567066E8t、2.428561E8t、 7.53402E7t;碳贮量将分别达到5.5589TgC、25.4514TgC、68.9989TgC、106.9378TgC、33.1731TgC。两次清查期间,桦木总生物量将分别达到5.145694E-与5.453313E8t,桦木林总碳贮量将分别达到226.5783TgC与240.1201TgC,在2013至2023年十年间,内蒙古桦木林分碳贮量年均增量为2.4013TgC/y。(4)内蒙古桦木林分生物量-蓄积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为B=V/(0.8716+0.00146V)。(5)内蒙古桦木林分植被层平均含碳率为0.4403、乔木层含碳率为0.4419。
李湘玲[6](2013)在《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必须随经济、社会和技术等环境变化而调整。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进行绩效比较研究,有利于制定有效的改革政策和经营战略,促进国有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本文从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林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比较研究,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大小兴安岭地区及吉林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经济绩效,以深化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并得出结论如下:(1)通过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的研究,发现林管局是现有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条块结合”的集中体现。它是一个介于林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林业企业三者之间,与区域行政机构共享管理权,而又没有受到明确法律、法规约束的林区管理机构。在“条块结合”特色下,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管理机构与管理职能重叠,专业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企业与地方责任不清、利益不明,企业与林业主管部门产权不分等问题。(2)通过三省(自治区)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定性比较,进一步提出存在多元“条块”组合模式。黑龙江省实行的是省政府管理下的林业厅管理地方林业与森工总局管理国有林区的“地方与国有分置”,管理体制最复杂;吉林省实行的是林业厅管理下的“营林与森工分置”,管理体制较为简单;内蒙古自治区采取的是林业厅管理下的地方林业与国有林区分置,管理体制复杂程度介于两者之间。(3)运用《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数据,基于跨水平和跨层次视角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反映林业经济绩效的七项主要评价指标转化为评价的四个主要因子,对2010年八个典型林管局(集团)经济绩效进行排名。发现八个林管局(集团)经济发展不平衡,提高资产和人力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是目前经济绩效提升的重点。(4)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内部政企分开”为特色的龙江模式并不是在集团内部能够解决的,而应在国家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整体性改革基础上进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伊春模式,在国有林权制度上所进行的改革是在经营机制上的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林区“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难题。(5)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森林资源将面临更大的市场冲击和压力,提出了改革建议:第一,推行和深化“政企分开”管理体制改革;第二,探索和创新森林资源经营权改革;第三,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改革配套政策体系。
蒋小英[7](2012)在《黑龙江省国有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省国有森林资源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对保持地区生物资源多样性、保证林产品供给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全国的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把握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其结构分布的动态变化趋势,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国外学者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较多,并且广泛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而我国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研究相对较晚,定量研究相对欠缺,对引起小区域范围内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因素进行的定量研究则更缺乏。因此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对黑龙江省国有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对搜集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国有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国有森林资源现存的突出问题。进而以国内外学者对引起森林资源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为理论指导,并考虑了前人未考虑的营林生产、木材产量等因素对森林资源变化的影响。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选取了林地面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区域人口总数、木材产量、受灾森林面积、造林抚育面积、营林投资、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影响因素的指标,然后构建回归模型,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检验,得出如下结论:林地面积、造林抚育面积对森林资源数量变化起正面导向作用;区域人口总数和受灾森林面积对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构成阻碍;营林投资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不容忽视;相关林业政策的实施对森林面积和蓄积有显着正相关影响。最后,根据定量分析结果及林区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促进黑龙江国有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国政[8](2011)在《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存在与发展状况如何,对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极大。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天然林退化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退化天然林恢复的措施。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对于检验天保工程的实施质量,也为下一步工程政策的调整、以及重新规划工程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本文在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及经济学理论,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西南四省作为案例点,利用国家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的统计数据和西南地区的实地调研情况,运用对比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对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动态研究和天保工程的建设成效研究,运用调查分析法对天然林的退化原因研究,采用价值计量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分别对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的进行评价。1、建国后,由于对森林生态功能认识不足,重利用、轻保护,对森林进行了破坏;改革开放后,由于进行山、林承包制和政府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对森林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砍伐。森林生态系统遭到巨大破坏,不仅会严重减弱森林生态功能,而且自然灾害濒发,导致贫穷、失业、疾病,甚而至于激化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危及执政党的政权。因而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去认识这一问题。天保工程实施后,森林资源初步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森林蓄积也在缓慢增长,我国森林资源整体质量开始好转,反映森林结构的各项指标朝着合理化方向转变,森林生产力提高,森林生态功能有所增强,也说明天保工程已初见成效。2、根据对西南地区退化天然林恢复现状调查和分析,天然林退化的原因也可概括为:一种是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开发方式不合理,如天然林采伐、毁林开荒;间接原因—社会经济原因,如人地矛盾突出、国家对经济调控不力、贫困问题困扰;但根本原因是政府行政作为不当和行政不作为造成的,具体体现在改革中的决策失误。3、天保工程的实施,天然林得到了很好的休养生息。调减和停止天然林采伐,大力营造林,使森林资源得到充分的恢复和发展,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蓄积稳步增加,森林质量有所改善,龄组结构和林种结构渐趋合理,森林生产力提高,森林生态功能有所增强,表明我国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历史性转变已初见成效。4、通过对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可以看出森林不仅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而且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可以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木材及其他多种多样的非木质林产品,同时也是重要的碳贮库、蓄水库、基因库和能源库,在涵养水源、固碳制氧、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的场所;发展林业,还可以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民提供脱贫致富的途径,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大的活力。总体上看,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正向的,取得的效益是可观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还存在一些政策问题。5、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人民群众是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主体、企业目标要符合国家目标的要求以及政府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还要切实保障群众利益等相应的政策建议。提出必须首先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和经济协调的意识,在发展经济上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单纯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乱砍乱伐森林,破坏生态系统平衡,严重损害长远和全局利益,从而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且还要通过组织广大人民群众,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项措施,使遭受严重破坏的森林植被尽快得到恢复,从根本上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吓。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能够统一,从而使我国的林区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发展林业应把公益放在首位。公益性的事业,在体制上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山地、25度以上坡地更要归国家拥有去发展林业。在经营上,要采取“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和森林分类经营的营林措施,对于公益林,要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商品林,要以追求其经济效益为目标。6、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一是联系实际,注重实证研究;二是本研究既用层次分析法,又用价值计量法进行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
孟占军,杨金城,郭晓艳,郭卫东,秦建明[9](2010)在《内蒙古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提出文章在总结内蒙古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的对策和建议。
周悦颖,于凤翔,郭卫东,郭晓艳,秦建明[10](2010)在《内蒙古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特点》文中指出文章对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二、内蒙古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原始林副总体资源变化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原始林副总体资源变化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森林资源调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分类 |
2 内蒙古森林资源调查 |
2.1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
2.2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
2.3 林地变更调查 |
3 结束语 |
(2)中国典型乔木树种生长模型研建及资源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胸径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
1.2.2. 森林大径材获得时间及理想密度研究进展 |
1.2.3. 森林生长量预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
2.1.3. 气候气象数据数据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调查方法 |
2.2.2. 克里金插值法 |
2.2.3. 数据标准化方法 |
2.2.4.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3. 中国典型乔木树种胸径生长模型 |
3.1. 模型研建 |
3.1.1. 中国典型乔木胸径生长模型 |
3.1.2. 中国典型乔木生长影响因子 |
3.2. 结果分析 |
3.2.1. 模型拟合结果 |
3.2.2. 模型结果分析 |
3.3. 精度验证 |
3.3.1. 精度验证结果 |
3.3.2. 精度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及理想密度预测分析 |
4.1.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预测 |
4.1.1.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测计方式 |
4.1.2.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预测结果 |
4.1.3.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结果分析 |
4.2. 中国典型乔木树种降雨量-密度模型 |
4.2.1. 典型乔木树种降雨量-密度模型 |
4.2.2. 重要参数拟合结果 |
4.2.3. 模型结果分析 |
4.3. 主要地区乔木林理想密度的预测 |
4.3.1. 乔木林样地理想密度测计方式 |
4.3.2. 主要地区乔木林理想密度预测结果 |
4.3.3. 主要地区乔木林理想密度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时空格局分析 |
5.1.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测计方式 |
5.1.1. 主要乔木树高-胸径模型 |
5.1.2. 主要乔木生长材积模型 |
5.1.3. 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测计方式 |
5.2.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时间变化 |
5.3.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空间差异 |
5.4.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测计误差和潜力分析 |
5.4.1.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测计误差分析 |
5.4.2.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潜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划分及保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2. 国内外天然林及天然林保护研究述评 |
2.1 重要概念辨析 |
2.1.1 森林、天然林及天然林资源的内涵 |
2.1.2 大尺度天然林的定义 |
2.1.3 天然林保护与天然林保护工程 |
2.2 国内外天然林保护的理论研究进展 |
2.2.1 国外天然林保护理论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天然林保护的理论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天然林保护的实践与技术研究进展 |
2.3.1 国外天然林保护实践及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天然林保护实践及研究进展 |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资料来源 |
3.4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1 我国天然林资源的历史演变过程 |
4.1.2 天然林资源现状分析 |
4.2 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 |
4.2.1 我国天然林分类的历史与问题研究 |
4.2.2 基于大尺度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 |
4.3 不同类型天然林保育决策方案设计 |
4.3.1 设计依据 |
4.3.2 指导思想及原则 |
4.3.3 方案总体设计 |
5. 案例分析——栎类天然林保育方案 |
5.1 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组)的天然林现状 |
5.2 目的与意义 |
5.3 指导思想 |
5.4 编制依据 |
5.4.1 法律法规相关文件 |
5.4.2 规划区划 |
5.4.3 技术规程 |
5.5 遵循原则 |
5.5.1 特征差异性原则 |
5.5.2 保护为主,综合发展原则 |
5.5.3 可操作性原则 |
5.5.4 正向转化原则 |
5.6 栎类经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5.7 以栎类为主的天然林分类及其经营策略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天然林未来发展展望 |
6.2.2 基于本研究下的天然林保育发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5)内蒙古桦木林植被生物量与碳贮量动态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研究背景与基础条件 |
2.1 研究背景 |
2.2 我国森林资源清查体系 |
2.2.1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
2.2.2 地方森林资源清查 |
2.2.3 作业设计调查 |
2.3 内蒙古森林清查发展历程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森林资源预测方法综述 |
3.1.1 回归分析 |
3.1.2 人工神经网络 |
3.1.3 滤波分析 |
3.1.4 转移概率矩阵 |
3.1.5 灰色系统 |
3.2 森林生物量与碳计量方法综述 |
3.2.1 基于森林现存的计量方法 |
3.2.2 基于通量的碳计量 |
3.2.3 第一性生产力模型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气候条件 |
4.1.3 森林资源概况 |
4.1.4 桦木概况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目标 |
4.2.2 研究主要内容 |
4.2.3 研究技术路线 |
4.2.4 数据来源 |
4.3 调查实验方法 |
4.3.1 标准地设置 |
4.3.2 样地调查 |
4.3.3 碳贮量研究方法 |
4.4 内蒙古桦木动态预测方法 |
4.4.1 灰色预测模型 |
4.4.2 相容性预测模型 |
4.5 桦木林植被碳贮量核算方法 |
4.5.1 林分碳贮量 |
4.5.2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 |
4.6 生物量与碳贮量预测 |
5 结果分析 |
5.1 桦木林面积、蓄积动态预测 |
5.1.1 桦木面积动态预测 |
5.1.2 桦木蓄积动态 |
5.1.3 本章小结 |
5.2 桦木林分生物量 |
5.2.1 林分生物量分布 |
5.2.2 植被层生物量分布影响因素 |
5.2.3 乔木层生物量分布 |
5.2.4 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布 |
5.2.5 本章小结 |
5.3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 |
5.3.1 传统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 |
5.3.2 转换因子连续函数形式探讨 |
5.3.3 本章小结 |
5.4 桦木林分含碳率 |
5.4.1 植被层组份含碳率 |
5.4.2 植被层平均含碳率 |
5.4.3 本章小结 |
5.5 桦木生物量与碳贮量预测 |
5.5.1 预测结果 |
5.5.2 本章小结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方法 |
1.3.2 数据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述评 |
2.1 国有林区重要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特点 |
2.1.2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生产两重性 |
2.1.3 国有林区的生产组织多样化 |
2.1.4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 |
2.1.5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矛盾 |
2.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思路梳理 |
2.2.1 国有林区定位及政企合一内涵 |
2.2.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思想 |
2.2.3 吉林省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样本经验 |
2.3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述评 |
2.3.1 国有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 |
2.3.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实践研究 |
2.3.3 天然林保护工程与国有林区发展研究 |
2.3.4 以往研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及问题 |
3.1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概况 |
3.1.1 地理状况 |
3.1.2 行政概况 |
3.1.3 社会经济发展基础 |
3.2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 |
3.2.1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政企合一”历史沿革 |
3.2.2 “条”与“块”相结合的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特色 |
3.2.3 大小兴安岭国有森工企业改革进程 |
3.3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现状 |
3.3.1 国家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
3.3.2 森工企业的森林资源管理 |
3.3.3 其他森林资源管理与监督机构 |
3.4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四种典型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
3.4.1 黑龙江大兴安岭模式 |
3.4.2 伊春模式 |
3.4.3 “龙江”模式 |
3.4.4 内蒙古模式 |
3.5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5.1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5.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问题的根源 |
3.6 本章小结 |
4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比较分析 |
4.1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及森林资源比较 |
4.1.1 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比较 |
4.1.2 按照行政区划的森林资源比较 |
4.2 三省(自治区)林业管理体制比较 |
4.2.1 三省(自治区)林业管理体制差异 |
4.2.2 三省(自治区)林业产业和森林资源管理比较 |
4.3 管理体制改革不同模式经济绩效评价 |
4.3.1 研究对象选择 |
4.3.2 经济绩效排名实证分析 |
4.3.3 分析与结论 |
4.4 大小兴安岭与全国其他国有林区经济绩效的比较和评价 |
4.4.1 方法、数据及指标选取 |
4.4.2 实证分析 |
4.4.3 国有林区经济绩效综合评价及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
5.1 管理体制改革影响因素 |
5.1.1 林业企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5.1.2 林区的社会稳定问题 |
5.1.3 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认识问题 |
5.2 管理体制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5.2.1 林区开发时期的利益相关者 |
5.2.2 目前管理体制下的利益相关者 |
5.2.3 林区内部森林资源改革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
5.3 管理体制改革具体对策 |
5.3.1 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方针和原则 |
5.3.2 “政企分开”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行与深化 |
5.3.3 森林资源经营权改革的探索和创新 |
5.3.4 管理体制改革配套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黑龙江省国有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其内容 |
2.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特征 |
2.3 森林永续利用理论 |
2.4 森林多功能协调理论 |
2.5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国有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
3.1 森林资源总量动态变化 |
3.2 各类林地面积动态变化 |
3.3 森林资源结构动态变化 |
3.3.1 林龄结构动态变化 |
3.3.2 树种结构动态变化 |
3.3.3 林种结构动态变化 |
3.4 森林资源质量动态变化 |
3.4.1 单位面积蓄积量动态变化 |
3.4.2 单位面积株数动态变化 |
3.5 黑龙江省国有森林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 可采资源进一步减少 |
3.5.2 龄组结构不尽合理 |
3.5.3 遭受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森林面积较大 |
3.5.4 超限额采伐现象仍然存在 |
3.5.5 林业用地总面积在减少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影响森林资源变化的因素分析 |
4.1.1 自然因素 |
4.1.2 经济因素 |
4.1.3 社会因素 |
4.1.4 政策因素 |
4.2 模型的构建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模型的选择 |
4.2.3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4.2.4 模型的建立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促进黑龙江省国有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5.1 保障林地面积 |
5.2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
5.3 合理确定木材产量 |
5.4 加强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 |
5.5 加大林业投资 |
5.6 充分发挥林业政策的积极效应 |
5.7 注重科技兴林 |
5.8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综述 |
2.1 研究现状 |
2.1.1 关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分析的相关概念 |
2.1.2 国外相关研究与进展 |
2.1.3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
2.1.4 关于生态退化与生态恢复方面的研究 |
2.1.5 研究评述与发展趋势 |
2.2 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2.2.1 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基本理论 |
2.2.2 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遵循的原理 |
2.3 文献综述结论 |
3 西南地区概况 |
3.1 西南地区自然概况 |
3.1.1 地理位置、面积 |
3.1.2 自然条件 |
3.1.3 自然资源 |
3.2 社会和经济情况 |
3.2.1 人口及其结构与分布 |
3.2.2 交通 |
3.2.3 土地利用结构 |
3.2.4 林业产业总产值 |
3.3 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评述 |
3.3.1 自然与资源条件评述 |
3.3.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评述 |
3.3.3 生态环境评述 |
3.4 小结 |
4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状况及退化原因 |
4.1 引言 |
4.2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状况 |
4.2.1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实施前森林资源变化 |
4.2.2 西南地区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 |
4.3 西南地区森林资源毁坏后造成的后果 |
4.3.1 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
4.3.2 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 |
4.4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退化原因 |
4.4.1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退化原因调查研究 |
4.4.2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
4.5 小结 |
5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建设成效 |
5.1 引言 |
5.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内容与措施 |
5.2.1 天保工程的实施概况 |
5.2.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阶段目标 |
5.2.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主要措施 |
5.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建设成效以及对森林资源恢复的影响 |
5.3.1 森林资源的变化 |
5.3.2 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得到恢复性增长 |
5.3.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中期目标基本实现 |
5.3.4 林区经济得到恢复性发展 |
5.3.5 生态得到有效恢复 |
5.3.6 富余职工得到安置、职工工资不断增加 |
5.3.7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
5.4 小结 |
6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层次分析研究 |
6.1 引言 |
6.2 层次分析法介绍 |
6.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1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概述 |
6.3.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
6.3.4 结果与分析 |
6.3.5 如何剔除其它因素的影响 |
6.4 小结 |
7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价值计量研究 |
7.1 引言 |
7.2 评价指标 |
7.3 评价方法 |
7.4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
7.4.1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7.4.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经济效益 |
7.4.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社会效益 |
7.5 总评价 |
7.6 关于对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
8.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问题与对策研究 |
8.1 存在问题 |
8.1.1 发挥生态效益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生态环境还很脆弱 |
8.1.2 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思想认识不统一 |
8.1.3 改革时破旧而未立新,现行管理体制弊端重重 |
8.1.4 林业发展方向不明确、林区经济发展迟缓 |
8.1.5 管理问题没解决,森林资源仍不安全 |
8.1.6 基础设施滞后,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面临困难 |
8.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对策研究 |
8.2.1 确立并实施林业发展战略 |
8.2.2 完善体制、从制度上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 |
8.2.3 优化产业结构,明晰林业产权 |
8.2.4 加强森林资源的全民管理 |
8.2.5 创新营林理念 |
8.2.6 提高林业科技水平 |
8.2.7 建立与健全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 |
8.2.8 加快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 |
8.2.9 探索林业发展的新模式 |
9 研究结论与创新 |
9.1 研究结论 |
9.2 原创性工作 |
9.3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致谢 |
(9)内蒙古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回顾 |
1.1 初步建立了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
1.2 不断扩展和丰富了监测内容 |
1.3 逐步推广应用了新技术 |
1.4 建立健全了监测管理制度 |
1.5 完善壮大了监测技术队伍 |
1.6 完成了自治区首次生态状况综合监测评价试点工作 |
1.7 开展了全区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
2 存在问题 |
2.1 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尚不健全, 监测内容相对单一, 信息挖掘不够, 动态监测时效性差, 与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 |
2.2 监测技术进步缓慢, 技术保障体系尚未形成, 与森林资源监测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 |
2.3 森林资源监测专业技术人才仍然不足, 整体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调查装备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林业数表等基础建设薄弱, 与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
3 对策建议 |
3.1 积极推进综合监测体系建设, 实现自治区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 |
3.2 加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发挥好其服务于地方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保障作用 |
3.3 要加强营造林、征占用林地、采伐等核查工作, 保证对营造林、征占用林地、采伐等行为的有效监管和控制 |
3.4 强化档案管理, 大力推进森林资源年度数据更新 |
3.5 加快完善全区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提升森林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 |
3.6 搞好基础建设, 促进监测体系持续健康发展 |
四、内蒙古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原始林副总体资源变化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森林资源调查初探[J]. 石国青.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03)
- [2]中国典型乔木树种生长模型研建及资源变化分析[D]. 郭佳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3]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划分及保育策略研究[D]. 乔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类变化与动态监测分析[J]. 明海军.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6(01)
- [5]内蒙古桦木林植被生物量与碳贮量动态预测[D]. 杜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12)
- [6]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D]. 李湘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7]黑龙江省国有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 蒋小英.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8]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国政.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9]内蒙古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孟占军,杨金城,郭晓艳,郭卫东,秦建明.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0(05)
- [10]内蒙古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特点[J]. 周悦颖,于凤翔,郭卫东,郭晓艳,秦建明.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