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蒋沅岐,董玉洁,周福军,陈金鹏,周钰通,田成旺,陈常青[1](2022)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青蒿素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过氧桥结构,对恶性疟疾具有显着的治疗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抗血吸虫病、抗肿瘤、抗菌、抗炎、抗病毒、抗纤维化等药理作用。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并对其生物合成、化学合成及结构改造进行一系列研究。结构改造得到的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等化合物,有效改善了青蒿素的理化性质和成药性,目前已有复方双氢青蒿素、复方青蒿素、复方蒿甲醚等制剂应用于临床。对近年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改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安全性、专利申请及保护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马艳娇[2](2021)在《青蒿素类药物的生物及抗肿瘤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青蒿素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手段从中草药中提取出来,具有较高医疗价值,它对于疟疾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青蒿素在其他层面的运用将会愈发广泛,这主要体现在癌症的治疗、其他寄生虫的抵抗等层面,这一药物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
欧阳晓琴,黎颖,李凡,刘承玄[3](2021)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应用于肾脏疾病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包括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和青蒿琥酯等,可用于治疗多种肾脏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等。较多的动物实验证据表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肾脏疾病具有治疗作用,但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较少。青蒿素的适应证为各型疟疾,目前,尚无超说明书适应证。其不良反应较小,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及过敏,在风湿免疫及肾脏疾病中未广泛研究及推广。今后,应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理、临床及药理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杨博,孙毅凡,雷瑶,程洋[4](2021)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疟疾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青蒿素是一种安全性良好的抗疟药物,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治疗恶性疟的一线方法。然而,青蒿素在治疗疟疾的过程中已产生耐药性,并已逐渐成为疟疾控制的主要威胁。青蒿素类药物以其速效、低毒等特点备受关注。近年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正在不断开展与深入,本文对近年来青蒿素类药物的抗疟机制、耐药现象及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高鹏[5](2021)在《青蒿素及青蒿素联合疗法的抗疟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属的原生寄生虫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等全球的90多个国家,世界上将近一半的人口面临感染疟疾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疟疾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最新世界疟疾报告显示,2018年全世界范围内约有2.28亿人感染疟疾,并造成约40.5万人的死亡,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死亡人数的67%。疟疾的防治主要集中在病媒控制、药物防治和接种疫苗三方面。然而随着疟原虫对拟除虫菊酯、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等杀虫剂产生广泛的耐药性以及缺少临床许可的疫苗,药物治疗成为目前治疗疟疾最主要的手段。早期的抗疟药主要是以奎宁为基础的喹啉类药物,如氯喹等,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喹啉类等药物的滥用,使疟原虫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全世界再次面对疟疾的威胁。因此更高效安全的抗疟药的出现变得尤为迫切。1971年我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员首次从黄花蒿中发现并分离出青蒿素(ART),并于20世纪80年代被用于临床治疗疟疾,自2001年以来一直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青蒿素的发现和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的提出,使疟疾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缓解了对氯喹等药物出现广泛耐药性的严峻局面,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研究员也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一种含有1,2,4-三氧六环和内过氧化桥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对于多种疟原虫具有非常好的杀灭作用,尤其是对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疟。虽然ART已经被用于临床近四十年,但其确切的作用靶点和抗疟机理依然不是十分明确,这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及新适应症的开发。因此,尽快明确ART的抗疟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ART是目前唯一一种尚未产生广泛耐药性的抗疟药物,并且目前尚无其他抗疟药可替代。然而,本世纪初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出现了对ART和ACT耐药的报道,目前表现为体内疟原虫清除率的降低、清除时间延长和治疗后的复发,一旦出现对青蒿素的广泛耐药,人类将会面临无药可医的局面。而青蒿素抗疟机理研究是解开其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基础。所以,研究并明确ART的抗疟机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明确ART的抗疟机理对于ACT作用机理的揭示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优化青蒿素和ACT的临床应用和新适应症的拓展以及开发新的ACT配对药物。本课题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围绕“青蒿素及ACT的抗疟机理研究”展开研究工作。主要采用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学技术(ABPP)、细胞热转移分析技术(CETSA)、蛋白的外源表达纯化和细胞共定位成像等方法进行研究。一、合成了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新型光交联活性探针AP2探究青蒿素在疟原虫体内是否有以非共价形式结合的靶标蛋白。通过检测其对恶性疟原虫株3D7和氯喹耐药疟原虫株7G8的IC50来检测其活性。结果表明,ART经过修饰加上具有光亲和特性的双吖丙啶基团后依旧保持其高效特异的抗疟活性。原位荧光标记实验结果表明经过365 nm紫外光照射过,具有光亲和特性,光亲和基团被激活,与临近的蛋白产生交联作用,与非紫外照射组相比可以结合到更多蛋白。说明青蒿素类药物在疟原虫体内除了经血红素激活产生碳自由基将靶标蛋白烷基化,从而以共价结合的方式与靶标蛋白结合产生抗疟作用外,还可能存在以非共价结合方式结合的靶标蛋白。二、采用CETSA研究青蒿素衍生物青蒿琥酯(ATS)对疟原虫总蛋白的热稳定性的影响从而鉴定存在的靶标蛋白。首先通过熔融曲线实验(Melt curve),监测疟原虫在37℃~73℃加热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确定其熔融温度(Tm,50%的蛋白质变性的温度)为52℃。随后进行等温剂量反应(ITDR),选择在非变性温度37℃和变性温度52℃下监测不同药物浓度下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经分析鉴定出了 145个与ATS结合后热稳定性发生明显升高或者降低的疟原虫蛋白,表明ATS在抗疟过程中存在多种靶标蛋白,通过干预多种生理进程从而产生抗疟效果。对靶标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青蒿素类药物很可能通过影响疟原虫消化泡(DV)对血红蛋白的摄取过程和能量代谢过程,而产生高效特异的抗疟效果。三、通过采用以临床常用的ACT中的青蒿琥酯-阿莫地喹(ATS-AQ)为基础的活性探针AP1-AQP,外源表达纯化疟原虫蛋白,采用原位荧光标记和细胞共定位成像来研究ACT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ATS-AQ药对中,ATS在抗疟过程中占主导作用,与疟原虫蛋白的结合效率和结合能力更强。配伍药物AQ不仅通过延长血液中药物半衰期增强抗疟作用,还可以增强ATS在疟原虫体内与蛋白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ATS的抗疟能力,起到协同作用。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血红素不但可以激活青蒿素,而且可以增强AQ与疟原虫蛋白的结合能力,体现了血红素在ACT疗法中可能存在重要的协同作用。以上结果对于更加深入地研究ACT的抗疟机理,优化临床用药以及开发新的ACT药对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青蒿素类药物在疟原虫体内不仅存在共价结合的靶标蛋白,也存在部分非共价结合的靶标蛋白,并且主要通过影响疟原虫消化泡对血红蛋白的摄取,影响有机物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产生抗疟作用。ACT疗法中青蒿素类药物起主要抗疟作用,配伍药物不但可以通过延长血液中抗疟药物的存在时间增强抗疟作用,而且可以增强青蒿素在疟原虫体内与蛋白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抗疟能力,起到协同作用。
李若曦[6](2021)在《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聚焦老药二次研发方向,以抗肿瘤临床候选药物Quisinostat为先导结构精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并系统研究了其抗疟疾活性、安全性、成药性和作用机制;同时发现抗心律不齐临床药物普罗帕酮具有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并以普罗帕酮为先导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药物化学改造工作。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于Quisinostat的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全球性恶性传染病,其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流行性最广,危害最大。由于耐药疟疾的威胁愈演愈烈,目前临床上急需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与多时期杀虫药效的抗疟疾新药。多年研究表明恶性疟原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Plasmodium falciparum histone deacetylase,PfHDAC)具有成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标的潜力。前期研究中本团队合作方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员团队发现临床Ⅱ期异羟肟酸类抗肿瘤HDAC抑制剂Quisinostat具有良好的体内外多时期抗疟疾药效。Quisinostat由于细胞毒性大、治疗窗口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潜力,但Quisinostat可作为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绝佳的起点。因此,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化合物展开老药二次研发,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安全性,同时保持Quisinostat原有的优秀抗疟疾活性。根据HDAC抑制剂的结构特征以及Quisinostat与PfHDAC1的分子对接结果,可将Quisinostat结构分为Zn2+结合基团(ZBG)、连接链(linker)和表面结合基团(CAP)三个区域。首先,我们保持Quisinostat原有嘧啶异羟肟酸药效团(ZBG区)和N-甲基吲哚(CAP区)不变,基于骨架跃迁策略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二胺linker衍生物A1~A6,并基于对人源细胞选择性较高的衍生物A5与A2,通过精心修饰CAP基团,分别合成了具有全新结构骨架的衍生物B1~B39与C1~C30。其中,衍生物B35、B39和C9体外抑制红内期野生型恶性疟原虫3D7的IC50值分别为11.3 nM、11.5 nM和3.19 nM,与Quisinostat 的活性相当(IC50=5.2 nM),而 B35、B39 和 C9 对人源细胞(HepG2 和 293T)的选择性分别比Quisinostat提高60~80倍、100~140倍和8~10倍,充分表明通过结构改造可以显着提升衍生物的安全性。B35、B39和C9可有效抑制数种多重耐药型红内期临床恶性疟原虫增殖,不与常用抗疟疾临床药物产生交叉抗性,特别是环期生存实验表明C9可以有效抑制青蒿素耐药的恶性疟原虫6218和6320的增殖,表明新衍生物具有克服临床耐药疟疾的潜力。体外肝微粒体实验与小鼠药代实验表明B35、B39与C9的代谢稳定性与部分药代性质优于Quisinostat。小鼠急性毒性和体内药效实验表明B35、B39与C9等新衍生物的动物安全性优于Quisinostat,其中B35和B39在75~150 mg/kg下具有部分红内期体内药效,C9可在60 mg/kg下治愈小鼠红内期约氏疟原虫(P.yoelii)感染,30 mg/kg下部分治愈小鼠肝期伯氏疟原虫(P.berghei)感染,同时在有效剂量下不影响小鼠存活情况。该结果初步表明C9具有多时期(红内期和肝期)体内抗疟疾疗效。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杀虫实验表明C9与Quisinostat类似,可清除红内期的环状体、滋养体与裂殖体疟原虫,其中针对裂殖体的药效最好,是一个有良好开发潜力的临床前抗疟疾候选化合物。为了探究新衍生物抗疟疾作用机制,我们首先通过Western blot表征恶性疟原虫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实验证明B35、B39与C9均为PfHDAC抑制剂。我们进而利用glmS核酶构建了PfHDAC1/2基因敲减虫株,并通过测试化合物抑制基因敲减虫株增殖的活性表明PfHDAC1是C9的作用靶点。体外重组蛋白活性抑制实验进一步表明C9抑制PfHDAC1活性的IC50为0.34 nM,强于其它已知PfHDAC1抑制剂,仅弱于Quisinostat(IC50=3 pM)。人源HDAC抑制实验表明C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与Quisinostat相近,而B35与B3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下降10~20倍。综上所述,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 75个嘧啶异羟肟酸类衍生物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内外抗疟疾药效、安全性和成药性,从中发现具有针对红内期与肝期的多时期杀虫活性、可有效清除耐药恶性疟原虫且体内外安全性显着提升的新型PfHDAC1抑制剂C9。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PfHDAC1作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点的研究潜力。目前基于C9的深入结构改造与药效及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同时我们发现泛PfHDAC抑制剂B35与B39安全性显着提升且具有一定的抗疟疾活性,同样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第二部分为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结膜黑色素瘤(conj unctival melanoma,以下简称CM)是一种致命性的眼部恶性肿瘤,是近年来才逐渐得到重视的罕见疾病领域。目前临床上既无公认的CM治疗方案,也无治疗CM的有效药物,且缺乏系统的CM治疗新药开发与临床研究报道。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抗CM药物迫在眉睫。通过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贾仁兵研究员课题组共同合作筛选本团队老药库抑制CM细胞增殖的活性,我们首次发现1C型抗心律不齐药物盐酸普罗帕酮具有抗CM新用途。然而普罗帕酮体内外抗CM活性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为了推动抗CM新药研发,本论文以普罗帕酮为先导化合物展开抗CM药物化学研究,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根据普罗帕酮的结构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结构域,并经过三阶段结构改造合成了衍生物D1~D46。体外研究表明衍生物D33和D34抑制CRMM1细胞增殖活性(IC50分别为0.57和0.13 μM)分别比普罗帕酮(IC50=24.70 μM)提高了 43倍和190倍。同时,D33和D34对人源黑色素细胞PIG1的选择性(SI分别为14.5和19.1)分别比普罗帕酮(SI=2.3)提高了 6.3倍和8.3倍。综上所述,我们以普罗帕酮为先导,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选择性显着提升的新衍生物,初步达到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基于新衍生物的抗CM结构改造与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
胥静[7](2021)在《基于HIF-1α/VEGF通路探讨青蒿琥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分子机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青蒿琥酯对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缺氧模型中HIF-1α和VEGF因子的影响目的探究ART对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缺氧中HIF-1α和VEGF因子mRNA的影响,以及对NF-κB和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采用CoCl2诱导ARPE-19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模型,MTT法筛选造模试剂CoCl2、实验药物ART和阳性对照药TSA的浓度。2.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RT高、中、低、极低浓度组,TSA高、中、低浓度组,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不同组别细胞HIF-1α和VEGF的荧光表达,qRT-PCR法检测不同组别细胞HIF-1α和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应用Western-blot检测不同组别细胞NF-κB和ICAM-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1.MTT细胞活性检测:同一时间内,随着CoCl2浓度的增加,细胞活性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24 h、48 h、72 h时,400 μmol/L浓度的CoCl2干预后与正常培养的细胞相比显着减少(P<0.05)。同一时间内,随着ART浓度的增加,细胞活性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在24 h时,ART浓度≥80 μmol/L干预后,与正常培养的细胞相比显着减少(P<0.05);在48 h、72 h时,ART浓度≥40μmol/L干预后,与正常培养的细胞相比显着减少(P<0.05)。在48h时,TSA浓度≥10μmol/L干预后,与正常培养的细胞相比显着减少(P<0.05);在72h时,TSA浓度≥2.5μmol/L干预后,与正常培养的细胞相比显着减少(P<0.05)。因此我们选择浓度为200μmol/L的CoCl2造模,浓度40、20、10、5 μmol/L的ART作为实验药物高、中、低、极低浓度组,浓度10、5、2.5 μmol/L的TSA作为阳性对照药高、中、低浓度组,干预24 h进行后续实验研究。2.免疫荧光染色表达:从HIF-1α免疫荧光表达可以看出,模型组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ART高浓度组、ART中浓度组、ART低浓度组、ART极低浓度组、TSA高浓度组、TSA中浓度组、TSA低浓度组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且ART低浓度组、ART极低浓度组、TSA高浓度组显着低于正常组表达水平(P<0.05);从VEGF免疫荧光表达可以看出,模型组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ART高浓度组、ART中浓度组、ART低浓度组、ART极低浓度组、TSA高浓度组、TSA中浓度组、TSA低浓度组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3.qRT-PCR检测:从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可以看出,模型组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ART高浓度组、ART中浓度组、ART低浓度组、ART极低浓度组、TSA高浓度组、TSA中浓度组、TSA低浓度组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且同时低于正常组(P<0.05);从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可以看出,模型组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ART高浓度组、ART中浓度组、ART低浓度组、ART极低浓度组、TSA高浓度组、TSA中浓度组、TSA低浓度组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4.Western-blot检测:从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可以看出,模型组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ART高浓度组、ART中浓度组、ART低浓度组、ART极低浓度组、TSA高浓度组、TSA中浓度组、TSA低浓度组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从ICAM-1蛋白相对表达量可以看出,模型组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ART高浓度组、ART中浓度组、ART低浓度组、ART极低浓度组、TSA高浓度组、TSA中浓度组、TSA低浓度组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1.CoCl2可成功建立ARPE-19细胞化学缺氧模型。2.CoCl2能促进ARPE-19细胞HIF-1α和VEGF mRNA及细胞荧光染色的表达,以及NF-κB和ICAM-1蛋白的表达。3.ART可抑制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HIF-1α和VEGF mRNA细胞荧光染色的表达,以及NF-κB和ICAM-1蛋白的表达,具有保护作用。第二部分光化学法诱导Wistar大鼠建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模型目的利用光化学法532 nm激光激发RB建立Wistar大鼠BRVO模型,为BRVO的动物研究提供模型参考,为后续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光化学法,尾静脉注射RB联合532 nm激光对Wistar大鼠建立实验性BRVO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3、7、14、21天行眼底照相、FFA、视网膜铺片和血管阻塞情况评价。2.制作Wistar大鼠BRVO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造模后视网膜病理组织变化。结果1.眼底照相:正常组大鼠视网膜动静脉血管管径均匀,呈放射状相间分布,隐约可见脉络膜血管;1d模型组视网膜静脉血流中断,末端静脉扩张;3d模型组视网膜阻塞静脉管径不均,呈腊肠样改变,部分静脉血流再通,走形迂曲;7 d模型组:视网膜阻塞静脉大部分血流再通,静脉迂曲扩张,管径不均;14d模型组:视网膜静脉末端迂曲,血管呈放射状走形;21 d模型组视网膜血管呈放射状走形,管径均匀。2.FFA:正常组大鼠视网膜充盈时间正常,血管管径粗细均匀,静脉较动脉管径粗,无毛细血管扩张及荧光渗漏;1d模型组视网膜静脉充盈迟缓,阻塞部血管呈低荧光,伴有荧光渗漏;3d模型组视网膜静脉管径不均,部分再通,阻塞静脉供应区可见毛细血管扩张;7 d模型组视网膜充盈时间正常,视网膜静脉管径不均,阻塞静脉血管通畅,末端血管走形迂曲;14d模型组视网膜充盈时间正常,视网膜静脉管径稍有不均,阻塞静脉血管通畅,末端血管走形迂曲;21 d模型组视网膜充盈时间正常,视网膜静脉管径基本均匀,阻塞静脉血管通畅,末端血管走形迂曲。3.视网膜铺片:正常组大鼠视网膜血管走行清晰,未见出血点;1d模型组视网膜沿静脉走行散在大量出血点,色鲜红;3 d模型组:视网膜沿静脉走行散在大量出血点,色鲜红;7d模型组视网膜沿静脉走行散在大量出血点,色暗红,出血较前吸收;14d模型组视网膜周边部散在少量出血点,色暗红;21d模型组视网膜出血基本吸收,血管走行清晰。4.视网膜病理组织HE染色:正常组视网膜结构完整,层次清晰,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外核层排列紧密;模型组视网膜层次欠清,视网膜水肿,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外核层排列疏松,细胞间可见空隙。结论1.采用光化学法可成功建立Wistar大鼠实验性BRVO模型。2.Wistar大鼠BRVO模型在光凝后3天病情发展最甚,后血管再通率高,病情逐渐向好。3.Wistar大鼠BRVO模型成功率高,可为实验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青蒿琥酯通过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Wistar大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ART对Wistar大鼠实验性BRVO的抑制作用,以及通过调控HIF-1α/VEGF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活性,为ART治疗BRVO提供体内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光化学法,尾静脉注射RB联合532 nm激光对Wistar大鼠建立实验性BRVO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安慰剂对照组、康柏西普组、ART高浓度组、ART中浓度组、ART低浓度组,于造模后1、3、7、14、21天行眼底照相检查。2.制作Wistar大鼠BRVO眼组织病理学标本,分别于造模后1、3、7、14、21天行HE染色观察不同组别视网膜病理组织变化。3.利用qRT-PCR检测不同组别HIF-1α和VEGF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1.眼底照相:空白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动静脉血管管径均匀,呈放射状相间分布,隐约可见脉络膜血管;1-7天模型组和不同药物及浓度干预组管径不均,呈腊肠样改变,部分静脉血流再通,走形迂曲;14-21天血管逐渐恢复,走行、粗细趋于正常。2.视网膜病理组织变化:空白对照组视网膜层次清晰,神经节细胞排列清晰、规整,内丛状层、内核层、外核层密度均匀,排列整齐。1-7天模型组和不同药物及浓度干预组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疏松,部分缺失,呈空洞样改变。康柏西普组和ART高中低浓度组在21天均未发生视网膜萎缩变性。3.qRT-PCR检测:玻璃体腔注药后1天HIF-1α mRNA表达量安慰剂对照组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康柏西普组、ART高浓度组、ART中浓度组均低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ART低浓度组显着高于康柏西普组(P<0.05)。玻璃体腔注药后3天HIF-1αmRNA表达量安慰剂对照组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康柏西普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康柏西普组、ART高浓度组、ART中浓度组、ART低浓度组均低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对于VEGF mRNA表达量来说,ART高浓度组、ART中浓度组、ART低浓度组均较空白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玻璃体腔注药后7天HIF-1αmRNA表达量ART低浓度组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ART中浓度组、ART低浓度组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ART低浓度组显着高于康柏西普组及ART高浓度组(P<0.05);对于VEGFmRNA表达量来说,安慰剂对照组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康柏西普组显着低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玻璃体腔注药后14天VEGF mRNA表达量安慰剂对照组、ART中浓度组、ART低浓度组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康柏西普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康柏西普组、ART高浓度组、ART中浓度组、ART低浓度组均显着低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但ART高浓度组、ART中浓度组、ART低浓度组均显着高于康柏西普组(P<0.05),ART中浓度组、ART低浓度组均显着高于ART高浓度组(P<0.05)。玻璃体腔注药后21天VEGF mRNA表达量康柏西普组较空白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结论1.光化学法建立BRVO模型后,HIF-1α/VEGF信号通路被激活,参与BRVO的形成。2.模型中HIF-1α和VEGF表达不完全同步,造模早期HIF-1α升高,后期VEGF升高。3.ART能够通过降低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活性抑制Wistar大鼠实验性BRVO。
陈士林,孙奕,万会花,张晗,赵庆贺[8](2020)在《中药与天然药物2015~2020年研究亮点评述》文中提出中药与天然药物在2015~2020年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屠呦呦青蒿素研究获得诺贝尔奖促使国内外掀起研究中药与天然药物的热潮,"甘露寡糖二酸"、"桑枝总生物碱片"等原创药物获得新药证书;多项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医学进展",在Nature、Scienc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本文梳理总结了这五年期间国内外科学家在国际着名期刊发表中药与天然药物相关的亮点学术成果,并对其在化学、药物资源、药理、制剂、新药开发等相关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了评述,以期追踪和报道中药与天然药物领域发展的前沿和热点,并通过对其分析得出学科发展的启示和展望。
江忠勇[9](2020)在《青蒿琥酯诱导labile iron内质网蓄积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肝癌(Liver Cancer)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85%-90%,我国HCC发生率、患病率、死亡率均居全球前列。病因学研究发现,非遗传因素包括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误食﹑亚硝酸盐长期食用、药物性肝损、过度性饮酒,以及特种作业环境特别是军事作业环境下有机磷化合物、偶氮芥类化合物、重金属(砷、镉、铜、汞等)等长期接触和携带性食入,均是诱发HCC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HCC的防治策略不但有利于提高HCC治疗效果,还对特种医学和军事职业危害防治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意义重大。目前,HCC临床治疗现状仍有待提高。近年来,抗HCC治疗研究逐渐深入,开发了包括介入治疗(TACE)、纳米载药、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CAR-T细胞治疗等方法和药物,虽然整体疗效欠佳,但这些“靶向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抗HCC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思路。异常高的铁代谢是肿瘤细胞维持高增殖﹑转移和侵袭能力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肿瘤细胞对铁的大量需求和快速耗竭所特有的“铁成瘾(Iron Addiction)”已经被标记为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在HCC铁代谢干预研究中发现,以螯合降低铁过载的生长阻滞和加剧促进铁过载的铁死亡(Ferroptosis)为策略的两种方法均显示了“铁代谢干预”在抗肿瘤中的价值,但安全性和靶向性仍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铁代谢干预”抗肿瘤的策略应用受限。寻找低毒、高效、可控的铁代谢干预的策略和方法是提高临床抗HCC治疗水平的有效途径。掌握铁代谢的关键环节是寻找低毒、高效、可控的铁代谢干预策略和方法的关键。铁代谢的“动态平衡”是维持机体生理、应激、病理状态的重要保障,每一次平衡的调整和变化都与机体生物学效应(增殖、损伤、修复、凋亡)密切相关。Labile iron pool(LIP)也被称为“可交换”、“可调节”或“可螯合”的铁池,包含Fe2+和Fe3+形式,其含量仅占细胞总铁含量的2%-5%,其中Fe2+形式含量占绝大多数,此类铁具有与金属螯合物结合的特性,且微量的升高导致细胞超氧化物的局部区域化剧增,而此类超氧化物仅被机体GSSH/GPX抗氧系统所调节和消耗,LIP是胞内外铁的转运、胞内铁储备和降解、胞内铁聚集和分布等铁代谢活动的关键。LIP在铁代谢平衡中的“中枢调节”作用和肿瘤细胞中异常高的LIP含量特征,提示了基于“LIP为靶点的调控策略”可能是实现低毒、高效、可控的铁代谢调控抗肿瘤的关键,但目前仍缺乏成熟可靠的方法和策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抗疟疾良药,其安全性已被我国数千年的用药史所证实。近年发现青蒿素类药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既往研究认为是青蒿类化合物倍半萜结构双氧桥键与肿瘤细胞内高含量的铁反应,诱导过量ROS导致杀伤是青蒿类化合物特异性抗肿瘤的一般认识,结合肿瘤胞内高LIP含量和青蒿素类化合物的安全性,这为我们开展靶向LIP的抗肝癌研究的药物筛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虽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与铁的关系被相继报道,但是青蒿及其衍生物与铁的具体关系,如青蒿及其衍生物是否直接参与铁代谢、如何参与铁代谢、青蒿及其衍生物与LIP以及ROS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仍需要深入的探讨。本研究从这些问题出发,开展水溶性较好的青蒿素类药物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于HCC细胞杀伤作用以及与LIP的关系研究,以探讨ART调节铁代谢的关键LIP发挥抗HCC细胞的作用及机制,为ART在抗HCC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果1.青蒿琥酯对HCC细胞的杀伤作用与胞内labile iron的关系1.1 ART对不同HCC细胞的体内外杀伤效应评估CCK-8检测发现,ART对正常的人胎肝细胞LO2的抑制作用显着低于其它4种p53差异表达的HCC细胞系细胞;ART对HCC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具体表现为随着ART作用时间和剂量的增加,抑制效果明显增加。克隆形成实验显示,ART明显抑制HCC细胞自我更新和增殖的能力,且随着ART作用时间的增加,克隆形成抑制效果越明显。FCM检测发现,ART明显诱导HCC细胞周期停滞和死亡的发生。Western blot显示,p53表达状态不同的细胞在ART作用后,p53蛋白的变化与生长抑制、凋亡、周期变化并无一致性,提示p53在ART杀伤HCC细胞的作用中并不关键。小鼠荷瘤实验评估显示,ART对不同HCC细胞的瘤体生长抑制显着,且对主要器官无组织毒性。1.2 ART对HCC细胞铁代谢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显示,ART诱导HCC细胞入胞、出胞以及胞内转运相关的铁代谢蛋白的改变,4种HCC细胞均表现为铁调控元件(IRP1/IRP2)显着增加,入胞铁转运蛋白(TFRC1、DMT1)增加,出胞铁外排蛋白SLC40A1减少,胞内铁转运活动相关蛋白(DMT1、ZIP14)增加。ELISA检测显示,ART并未影响HCC细胞胞内总铁和总二价铁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si RNA干扰敲低HCC细胞的转铁蛋白TFRC1和铁外排调控蛋白Hepcidin表达;流式凋亡检测发现,TFRC1和Hepcidin敲低后,HCC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死亡;敲低TFRC1和Hepcidin的HCC细胞对ART诱导的死亡观察中,仅Hep3B表现出死亡率下降。结果提示,ART诱导HCC细胞铁代谢增加。1.3 ART促进HCC细胞内labile iron pool增加流式凋亡结果显示,200μM去铁敏(Deferoxamine,DFO)预添加显着降低了ART对HCC细胞的死亡诱导;钙黄绿素(Calcien AM,C-AM)流式检测和活性细胞共聚焦显示,ART持续升高HCC细胞的可螯合铁池(Labile Iron Pool,LIP),而DFO明显螯合HCC细胞中LIP。ART作用HCC细胞24小时后,铁蛋白Ferritin表达显着下调。结果提示,ART杀伤HCC作用与LIP直接相关,ART动员HCC细胞LIP升高的共同途径是细胞内铁存储蛋白Ferritin的降解。2.青蒿琥酯诱导HCC细胞内labile iron的分布特点2.1 ART动员HCC细胞LIP增加与溶酶体功能相关CCK-8结果显示,溶酶体靶向抑制剂巴菲霉素A1(bafilomycin A1,baf A1)预添加后,baf A1逆转ART对HCC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活细胞C-AM荧光共聚焦显示,baf A1预添加后,ART降低HCC细胞C-AM荧光的现象被明显逆转。结果提示,溶酶体参与ART诱导的HCC细胞LIP增高。2.2 ART促进HCC细胞Ferritin非自噬依赖降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RT诱导Ferritin降解呈剂量依赖性;Baf A1预处理4小时后,ART诱导的Ferritin蛋白降解显着减少。但自噬标志物LC3I/II的变化提示在溶酶体功能抑制的情况下,ART仍可增强SMMC7721和Hep G2细胞自噬流。结果提示,ART促进HCC细胞Ferritin的降解是非自噬依赖的方式。2.3 ART促进HCC细胞溶酶体酸化溶酶体p H检测显示,ART作用HCC细胞4小时后,SMMC7721、Hep3B、Huh7细胞的溶酶体p H值开始下调;Hep G2细胞的溶酶体p H值在8小时开始下降;ART持续作用HCC细胞48小时的整体观察发现,ART显着降低了HCC细胞的溶酶体p H值。溶酶体酸性指示探针lysotracker Red共聚焦显示,baf A1明显阻止ART诱导肝癌细胞的溶酶体酸化。结果提示,ART引起HCC细胞溶酶体酸化,促进Ferritin降解进而增加LIP的含量。2.4 ART动员labile iron在胞内的分布特点活细胞共聚焦观察发现,ART明显增加HCC细胞内labile iron探针ferro Orange荧光强度;labile iron、内质网、溶酶体探针共定位显示,ART增加了内质网和溶酶体labile iron,其中内质网中labile iron探针信号显着增强;线粒体labile iron探针Mito-ferro Green在ART作用后也显着增强。结果提示,ART显着增加HCC细胞内labile iron,且引起labile iron在HCC细胞的亚细胞水平重分布,显着蓄积于内质网和线粒体。3.青蒿琥酯诱导内质网labile iron蓄积杀伤HCC细胞的作用及机制3.1 ART动员labile iron诱导HCC细胞产生致死性ROS活体共聚焦结果显示,ART明显促进HCC细胞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LPO)发生,DFO可逆转此作用;同时CCK-8和流式凋亡检测结果显示,铁死亡脂质过氧化抑制剂(Ferrostatin-1和Liproxstatin-1)未能有效地抑制ART对HCC细胞的生长抑制和死亡,仅DFO明显逆转了ART诱导的生长抑制和死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RT诱导抗铁死亡关键蛋白GPX4和SLC7A11增加。CCK-8、流式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凋亡相关蛋白PARP和Caspase-3均有变化,但Caspase激酶抑制剂Z-VAD-FMK未能明显逆转ART对HCC细胞的杀伤作用,与Caspase激酶依赖的凋亡蛋白的变化并不相符。结果提示,ART诱导HCC细胞死亡不具有典型铁死亡和Caspase依赖的凋亡特征。流式检测发现,ART明显增高HCC细胞ROS产生,ART诱导HCC细胞总ROS和线粒体ROS(Mito SOX)持续增高,DFO预处理后ART诱导的总ROS和线粒体ROS(Mito SOX)明显下降。流式凋亡结果显示,广泛ROS清除剂N-acetylcysteine(NAC)明显降低了ART诱导HCC细胞死亡,而线粒体ROS清除剂Mitoquinone(Mito Q)对ART诱导HCC细胞死亡并没有逆转作用。结果提示,labile iron诱导HCC细胞致死性ROS产生,但线粒体来源ROS不包含其中。3.2内质网蓄积labile iron诱导HCC细胞的致死性ROS线粒体膜电位指示剂TMRM流式检测显示,ART降低了Hep3B、SMMC7721以及Huh7细胞的TMRM荧光,升高了Hep G2细胞的TMRM荧光,DFO预添加均升高HCC细胞的TMRM。共聚焦观察线粒体形态发现,ART明显减少HCC细胞线粒体数量,DFO预添加均逆转ART诱导的线粒体减少。Western blot检测发现,ART并没有引起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aspase-9的活化。结果提示,labile iron在线粒体累积触发的ROS对ART诱导HCC细胞死亡作用不是直接或关键的。结合不同细胞器的定位染料和活细胞ROS探针共聚焦观察,ART诱导HCC细胞产生的致死性ROS主要集聚于内质网,而DFO预添加降低了内质网致死性ROS的堆积。结果提示,内质网蓄积的labile iron诱导了HCC细胞致死性ROS的产生。3.3 ART触发的内质网氧化压力对HCC细胞死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和CCK-8检测发现,ART诱导HCC细胞发生了持续的内质网应激(ER stress),但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henylbutyrate(4-PBA)并未能有效逆转ART对HCC细胞的毒性。活细胞共聚焦观察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ation,LPO)探针liperfluo和内质网探针ER-tracker共定位的发现,ART诱导HCC细胞内质网LPO的堆积,DFO预添加减少了LPO的产生。活细胞共聚焦观察内质网形态变化发现,ART作用HCC细胞24小时后,内质网的致密度明显降低,且ER-tracker荧光明显减弱,而DFO明显逆转了ART引起的内质网形态改变。结果提示,内质网高的氧化压力和labile iron蓄积的产物LPO,导致内质网过载进而引起膜损伤导致HCC细胞死亡。研究结论1.体内外实验证明,ART选择性杀伤HCC细胞,明确了ART杀伤HCC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p53在ART杀伤HCC细胞中非关键作用,同时提示了ART杀伤HCC细胞的普适性。2.ART通过酸化溶酶体促进胞内Ferritin的降解,增高了HCC细胞内LIP水平;LIP直接参与ART杀伤HCC细胞,明确ART靶向调控HCC细胞铁代谢关键LIP的能力。3.ART动员HCC细胞labile iron在内质网的蓄积,并诱导了内质网源性的致死性ROS和内质网膜脂质过氧化的蓄积,破坏了内质网膜的完整性。4.ART诱导HCC细胞labile iron依赖的死亡方式有别于经典的铁死亡和Caspase激酶依赖的凋亡,此死亡方式具有内质网膜的脂质过氧化和内质网结构损伤的特点。从研究结果来看,ART杀伤HCC细胞具有安全﹑普适﹑靶向调节胞内铁代谢关键LIP的价值,加深了我们对于青蒿素类药物与铁代谢关系的抗肿瘤机制的理解和认识。ART诱导labile iron和ROS在胞内膜结构丰富的ER上形成的蓄积,诱导了内质网膜脂质过氧化,最终造成内质网致死性损伤,提示了内质网作为ART杀伤HCC细胞靶点的重要价值。
刘霁堂,李旺倬[10](2020)在《广东青蒿科技产业化集成创新模式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访谈,对广东青蒿科技团队在后青蒿素时代开展青蒿素药物国际产业化研发实践的案例研究,探讨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青蒿药物企业开拓国际抗疟药市场的成功经验:由政府、企业资源集成的国外抗疟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平台,增强了团队产业化研发创新能力;以产、学、研集成的青蒿药物全价值链,优化了团队产业化研发创新结构;靠国内外相关政策、法律信息的集成运用,提升了团队产业化研发创新决策效率;把团队文化价值目标作为文化集成指南,激发了团队产业化研发创新活力。其中,产学研自主创新联盟是青蒿药物国际产业化研发创新主体;在兼顾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通过国外抗疟基地实现国际抗疟药市场突破是一有效策略;遵守世界卫生组织规则、关注国内外医药卫生政策法规信息变化是青蒿药物国际产业化研发基础;"根除地球疟疾,造福人类"的抗疟文化价值目标是青蒿药物国际产业化研发动力。
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蒿素及其主要衍生物 |
1.1 青蒿素 |
1.2 双氢青蒿素 |
1.3 青蒿琥酯 |
1.4 蒿甲醚和蒿乙醚 |
1.5 其他衍生物 |
2 青蒿素的制备与合成 |
2.1 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
2.2 青蒿素的化学合成 |
2.3 青蒿素的提取和分离 |
2.4 青蒿素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
3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 |
3.1 抗疟疾 |
3.2 抗血吸虫病 |
3.3 抗肿瘤 |
3.4 抗菌 |
3.5 抗炎 |
3.6 抗病毒 |
3.7 抗纤维化 |
4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安全性 |
5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现状 |
6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专利申请及保护情况 |
7 结语 |
(2)青蒿素类药物的生物及抗肿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蒿素的发现离不开中西医结合 |
2 青蒿素的研究背景 |
3 青蒿素生物合成 |
4 青蒿素衍生物的药理作用 |
5 青蒿素类药物临床功能 |
5.1 清热药 |
5.2 抗寄生虫 |
5.2.1 抗疟原虫 |
5.2.2 抗血吸虫 |
5.2.3 抗弓形虫 |
5.2.4 抗肺孢子虫 |
5.2.5 抗利什曼原虫 |
5.2.6 抗阴道毛滴虫 |
5.3 抗肿瘤 |
6 展望 |
(3)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应用于肾脏疾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性红斑狼疮 |
1.1 双氢青蒿素 |
1.2 SM934 |
1.3 青蒿琥酯 |
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 |
3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 |
4 肾纤维化 |
5 结语 |
(4)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疟疾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类药物 |
2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机制 |
3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耐药现象及机制 |
4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疟疾和其他疾病中的临床研究 |
5 展望 |
(5)青蒿素及青蒿素联合疗法的抗疟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略缩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疟疾概述 |
1.1 疟疾现状 |
1.2 疟疾的流行病学研究 |
1.3 疟疾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
2 疟原虫 |
2.1 疟原虫的生活周期 |
3 疟疾的预防 |
3.1 媒介控制 |
3.2 化学预防 |
3.3 接种疫苗 |
4 疟疾的治疗 |
5 青蒿素 |
5.1 青蒿素的抗疟机理 |
5.2 青蒿素的耐药性 |
6 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学(ABPP) |
6.1 ABPP的原理 |
6.2 ABPP的工作流程 |
6.3 ABPP在天然产物和疟疾研究中的应用 |
7 细胞热转移分析(CETSA) |
7.1 CETSA的原理 |
7.2 CETSA的工作流程 |
7.3 CETSA的应用 |
8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青蒿素非共价结合靶标蛋白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溶液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 |
2.2 恶性疟原虫复苏 |
2.3 吉姆萨染色观察并评估寄生虫染虫率 |
2.4 恶性疟原虫同步化 |
2.5 青蒿素光交联探针AP2的合成 |
2.6 AP2探针的活性测定 |
2.7 AP2原位荧光标记实验 |
2.8 AP2与原药竞争实验 |
3 实验结果 |
3.1 AP2的合成与表征 |
3.2 AP2活性的测定 |
3.3 AP2在恶性疟原虫体内的荧光标记实验 |
3.4 ATS与AP2的原位竞争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采用细胞热转移分析(CETSA)研究青蒿素抗疟机理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溶液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疟原虫的培养和同步化 |
2.2 样品准备 |
2.3 裂解疟原虫 |
2.4 梯度PCR仪设置 |
2.5 药物处理和加热处理 |
2.6 蛋白质还原、烷基化和消化 |
2.7 TMT标记 |
2.8 样品脱盐和预分馏 |
2.9 液质分析 |
2.10 肽段的匹配和蛋白质的鉴定 |
2.11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CETSA-Melt curve |
3.2 CETSA-ITDR |
3.3 GO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ACT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探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溶液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疟原虫的培养 |
2.2 AQP的合成 |
2.3 AQP活性的测定 |
2.4 AQP原位荧光标记实验 |
2.5 AQP与原药竞争实验 |
2.6 ACT配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
2.7 ACT药物与恶性疟原虫蛋白的作用 |
2.8 细胞共定位和细胞成像 |
3 实验结果 |
3.1 AQP的表征 |
3.2 AQP的活性测定 |
3.3 AQP在疟原虫中的原位标记实验 |
3.4 AQP与AQ的原位竞争实验 |
3.5 ACT配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
3.6 ACT药物与恶性疟原虫蛋白的相互作用 |
3.7 细胞共定位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老药新用与老药二次研发简介 |
第一部分 基于Quisinostat的新型抗疟疾衍生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1章 前言 |
1.1 疟疾及其危害 |
1.2 疟原虫及其生命周期 |
1.2.1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 |
1.2.2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
1.3 疟疾防治药物的历史与现状 |
1.4 耐药疟疾的威胁 |
1.5 抗疟疾临床候选新药研究概况 |
1.6 抗疟疾新药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1.7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HDAC抑制剂在抗疟疾研究中的应用 |
2.1 疟原虫HDAC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性 |
2.2 恶性疟原虫HDAC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
2.3 抗疟疾HDAC抑制剂研究进展 |
2.3.1 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 |
2.3.2 其它种类HDAC抑制剂 |
2.4 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优势与不足 |
2.5 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Quisinostat的发现 |
2.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
3.1 前期研究进展 |
3.2 衍生物设计思路 |
3.3 衍生物的合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衍生物的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 |
4.1 Linker衍生物A1~A6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
4.2 衍生物B1~B39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
4.3 衍生物C1~C30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
4.4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总结 |
4.4.1 衍生物构效关系总论 |
4.4.2 Linker衍生物A1~A6的构效关系 |
4.4.3 CAP衍生物B1~B39与C1~C30的构效关系 |
4.5 衍生物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
4.6 衍生物B35和B39的小鼠急性毒性评估 |
4.7 衍生物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7.1 B35与B39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7.2 A2、C9与C14~C17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7.3 红内期体内药效实验小结 |
4.8 衍生物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8.1 B35与B3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8.2 C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9 衍生物小鼠体内药代性质评价 |
4.10 衍生物抑制多重抗性疟疾临床虫株活性评价 |
4.11 衍生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性质评价 |
4.12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衍生物抑制恶性疟原虫与人源HDAC活性研究 |
5.1 衍生物抑制PfHDAC活性研究 |
5.2 PfHDAC1/2基因条件性敲减虫株的构建 |
5.3 衍生物抑制PfHDAC1活性研究 |
5.4 衍生物对人源HDAC的抑制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部分 |
6.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6.2 疟原虫相关药效与机制测试 |
6.2.1 恶性疟原虫的培养 |
6.2.2 化合物红内期体外杀虫活性测试 |
6.2.3 化合物细胞毒性测试 |
6.2.4 化合物肝微粒体代谢测试 |
6.2.5 体内药效实验中化合物溶液的配置 |
6.2.6 化合物红内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
6.2.7 化合物肝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
6.2.8 化合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药效实验 |
6.2.9 RSA测试 |
6.2.10 流式细胞计数 |
6.2.11 Western Blot实验 |
6.2.12 PfHDAC1/2敲减虫株的构建及化合物抑制活性测试 |
6.2.13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人源HDAC活性测试 |
6.2.14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PfHDAC1活性测试 |
6.2.15 化合物药代动力学性质测试 |
6.2.16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1章 前言 |
1.1 罕见病CM及其临床预后情况 |
1.2 CM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 CM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1.3.1 CM传统治疗方法 |
1.3.2 CM的潜在疗法 |
1.4 CM治疗药物(孤儿药)研发的困境 |
1.5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普罗帕酮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的发现 |
2.1 新型抗CM化合物普罗帕酮的发现 |
2.2 普罗帕酮的临床用途、老药二次研发现状及其抗CM研究潜力 |
2.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活性研究 |
3.1 衍生物的设计 |
3.2 衍生物的合成 |
3.3 衍生物的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毒性研究 |
3.4 衍生物构效关系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部分 |
4.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2 化合物体外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测试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文章 |
博士就读期间申请专利 |
致谢 |
(7)基于HIF-1α/VEGF通路探讨青蒿琥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因病机 |
2 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
3 中医治疗进展 |
4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青蒿琥酯在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
1 基础研究 |
2 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青蒿琥酯对CoCl_2诱导的ARPE-19细胞缺氧模型中HIF-1α和VEGF因子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光化学法诱导Wistar大鼠建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模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青蒿琥酯通过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Wistar大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 查新报告 |
(8)中药与天然药物2015~2020年研究亮点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化学研究 |
1.1 Asperflavipine A等活性新骨架化合物成为天然产物研究亮点 |
1.1.1 源自植物和真菌的rhodomyrtusials等杂萜类新骨架化合物 |
1.1.2 以苦木素和柠檬苦素衍生物等为代表的植物萜类新骨架化合物 |
1.1.3 Neuamycin B等聚酮类新骨架化合物 |
1.1.4 Nannocystin A等PKS-NRPS型新骨架化合物 |
1.1.5 以单萜喹啉生物碱和吲哚生物碱、二萜生物碱为代表的植物生物碱类新骨架化合物 |
1.1.6 源自真菌的asperflavipine A等细胞松弛素类新骨架化合物 |
1.1.7 其他类型新骨架化合物 |
1.2 结合次生代谢组学与基因组学,以及活性天然产物作用靶标的化学蛋白质组学,推动先导化合物研究 |
1.3 DI-MS、CMC等技术改良及其在中药分析领域的应用与新药开发 |
2 药物资源研究 |
2.1 罂粟、人参、长春花、菊花、雷公藤、丹参等多种药用植物基因组测序推动复杂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解析 |
2.2 大麻素、灯盏花素、人参皂苷等天然产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为天然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 |
2.3 大麻、杏仁等药用植物的群体遗传学研究促进选种育种研究 |
3 药理毒理学研究 |
3.1 建立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中医药治疗复杂性疾病机制的新方法 |
3.2 药代动力学新技术和新理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
3.3 何首乌肝毒性、马兜铃酸毒性为代表的安全性研究推动中药安全合理使用 |
3.4 青蒿、海藻、苏木、雷公藤、乌头汤等方药的活性物质作用机制研究 |
4 药物制剂研究 |
4.1 仿生紫杉醇药物载体等纳米技术推动天然药物新剂型的蓬勃发展 |
4.1.1 以仿生紫杉醇纳米传输载体为代表的肿瘤靶向给药体系取得重要进展 |
4.1.2 以CRLX101为代表的喜树碱新型纳米药物 |
4.1.3 以小檗碱等纳米药物为代表的中药活性成分新剂型 |
4.2 以大麻素类药物为代表的天然药物制剂 |
4.3 以Trodelvy?为代表的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制剂加快推向临床 |
5 前沿热点与重要进展的展望和启示 |
(9)青蒿琥酯诱导labile iron内质网蓄积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青蒿琥酯对HCC的杀伤作用与胞内labile iron的关系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青蒿琥酯诱导HCC细胞内labile iron的分布特点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青蒿琥酯诱导内质网labile iron蓄积杀伤HCC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铁代谢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广东青蒿科技产业化集成创新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以对外抗疟援助项目和大学科技园构筑集成创新平台 |
3 以全价值链集成架设青蒿科技产业化创新道路 |
4 以政策法规集成引导青蒿科技产业化创新方向 |
5 以团队文化价值激发青蒿科技产业化活力 |
6 结论 |
四、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 蒋沅岐,董玉洁,周福军,陈金鹏,周钰通,田成旺,陈常青. 中草药, 2022(02)
- [2]青蒿素类药物的生物及抗肿瘤研究进展[J]. 马艳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24)
- [3]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应用于肾脏疾病研究进展[J]. 欧阳晓琴,黎颖,李凡,刘承玄. 河南中医, 2021
- [4]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疟疾的研究进展[J]. 杨博,孙毅凡,雷瑶,程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03)
- [5]青蒿素及青蒿素联合疗法的抗疟机理研究[D]. 高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6]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D]. 李若曦.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7]基于HIF-1α/VEGF通路探讨青蒿琥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分子机制[D]. 胥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8]中药与天然药物2015~2020年研究亮点评述[J]. 陈士林,孙奕,万会花,张晗,赵庆贺. 药学学报, 2020(12)
- [9]青蒿琥酯诱导labile iron内质网蓄积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江忠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10]广东青蒿科技产业化集成创新模式探究[J]. 刘霁堂,李旺倬. 科技管理研究, 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