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irulence traits of P Aeruginosa are not static(论文文献综述)
杜秋颖[1](2021)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患者胃内菌群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后,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菌群结构、多样性等是否会发生改变,并分析H.pylori感染后胃黏膜菌群变化与其慢性感染不能自我清除、胃粘膜慢性炎症活动的致炎机制等是否存在潜在关联。对H.pylori感染人体的致病机制研究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从2020年6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26人,其中包括H.pylori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12人)及H.pylori阴性(14人)的慢性胃炎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及口头说明研究内容等方式,对符合入组标准并签署同意书的患者采用同位素标记的尿素13C呼气试验(Urea Breath Test,UBT)、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 Urease Test,RUT)、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染色检测,若患者UBT阳性和(或)RUT阳性及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染色可见H.pylori(即三条标准中符合包含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染色阳性在内的两条标准),则判定患者存在H.pylori感染(H.pylori阳性),根据H.pylori检测结果将26例患者分为H.pylori阳性的慢性胃炎组(Group_HP_Pos组)及H.pylori阴性的慢性胃炎组(Group_HP_Neg组),并收集其胃黏膜样本,使用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细菌16Sr RNA基因(16Sr RNA gene,16Sr RNA)测序方法,对H.pylori感染和不同炎症性程度的慢性胃炎患者胃内菌群结构、物种多样性等展开分析。结果:本研究采集H.pylori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及H.pylori阴性的慢性胃炎患者共26份样本。经16Sr RNA高通量测序后Group_HP_Pos组的有效序列平均为63830条,Group_HP_Neg组的有效序列平均为68151条,最终得到的运算分类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s)为11731条。经OTU分析,Group_HP_Neg组OTU量高于Group_HP_Pos组,两组的共有的OTU数量为5706个,分别占Group_HP_Neg组和Group_HP_Pos组总OTU数量的63.22%和67.83%,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两组菌群结构具有相同之处,而高数量的OTU数也提示两者胃内菌群具有较高的丰富度。两组样本α多样性指数评估证实了本研究样本测序量及深度已覆盖胃内绝大多数细菌,且均有良好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但经α多样性指数分析后发现Group_HP_Pos组和Group_HP_Neg组两者间胃黏膜菌群α多样性未见明显差异。通过进一步分析胃粘膜菌群结构的Beta多样性,我们发现Group_HP_Pos组与Group_HP_Neg组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两者胃黏膜菌群β多样性无统计学差异。我们将所得的OTU注释到各分类水平,胃内微生物被划分为32个菌门,84个菌纲,207个菌目,399个菌科,973个菌属,454个菌种。Group_HP_Pos组与Group_HP_Neg组的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Epsilonbacteraeota。两组排名前五的菌属均为:毛螺旋菌属NK4A136组(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螺杆菌属(Helicobacter)、拟杆菌属(Bacteroides)、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其中螺杆菌属在Group_HP_Pos组丰度明显高于Group_HP_Neg组,而明显减少的菌属为假单胞菌属。然后利用Wilcoxon差异统计分析得出Group_HP_Pos组与Group_HP_Neg组在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的菌落。其中差异菌门分别是:Epsilonbacteraeota、梭杆菌门;差异物种丰度排名前十的菌属为:Helicobacter、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Cetobacterium、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ospora)、假黄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s)、小杆菌属(Dialister)、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我们利用属水平相关性热图对不同菌属之间相关性分析后发现菌属之间存在一定的正负相关性,其中下列菌属之间成正相关:Helicobacter与Rikenellaceae_RC9_gut group、拟杆菌属;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与罗氏菌属、Odoribacter、Prevotella_1、鞘氨醇单胞菌属、Alistipes、Ruminococcus 1;假单胞菌属与肠杆菌属、Klebsiella;Bacteroides与Rikenellaceae_RC9_gut group;Klebsiella与Enterobacter、Parasutterella、柠檬酸杆菌属;而下列菌属之间成负相关:Helicobacter与Ruminococcaceae_UCG-014;Pseudomonas与粪杆菌属;Klebsiella与Alistipes、瘤胃梭菌属9、拟普雷沃菌属。最后我们利用PICRUSt软件对基于16S的KEGG功能预测,在KEGG_L1水平上两组未见明显差异;在KEGG_L2水平上的代谢通路中,Group_HP_Pos组和Group_HP_Neg组在循环系统上有显着差异,且Group_HP_Pos组的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系统、信号分子相互作用、复制和修复、循环系统、细胞运动、心血管疾病、细胞生长与凋亡、翻译、内分泌系统、环境适应代谢通路呈升高趋势。在KEGG_L3水平上Group_HP_Pos组和Group_HP_Neg组在内分泌及其他因素调节的钙再吸收、唾液分泌、胃酸分泌、醛固酮调节钠重吸收、阿米巴病、帕金森病、心肌收缩7个方面功能具有显着差异。而在组间比较KO值过程中我们发现Group_HP_Pos组样本在下列代谢功能方面较Group_HP_Neg组样本具有更高表达:描述不良特征、用于一般功能预测;氨基酸代谢、外源生物降解与代谢、多环芳烃降解;环境信息处理,膜运输,运输工具。结论:慢性胃炎患者感染H.pylori后会发生胃内菌群紊乱,一些致病的口腔菌群及肠道菌群增加,还存在一些与H.pylori呈正负相关关系的菌群,这为下一步使用益生菌辅助治疗H.pylori感染的方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Chinese Antituberculosis Association;[2](2019)在《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简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序言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我国政府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据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估算2017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1000万例,耐多药和(或)单耐利福平结核病(MDR/RR-TB)患者56万例。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估算2017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90万例,MDR/RR-TB患者约7.3万例。结核病仍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全球2017年估算因结核病死亡患者约157万例,中国因结核病死亡患者约3.7万例。由于耐药结核病患者传播时间
葛彩云[3](2016)在《超高压胁迫改变副溶血性弧菌毒力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从胃肠道患者粪便中分离得到的副溶血性弧菌C4株进行鉴定,并进行多轮的超高压处理获得具有耐压遗传特性的耐压株N11。通过溶血实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小鼠脏器损伤程度,来比较原始株C4和耐压株N11的体内毒力和体外毒力。以原始株C4和耐压株N11的全基因组DNA为模板,构建C4株的Paired-end library、Mate-pair library文库和N11株的Paired-end library文库,进而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对C4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拼接、注释、预测和COG分类,结合N11株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进行两者间的比较基因组分析,以筛选N11株内发生的突变碱基。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考察受突变位点调控的基因和毒力相关基因在C4和N11这两株菌之间的差异表达,以分析超高压胁迫改变副溶血性弧菌毒力的机理,为食品安全以及细菌毒性变化提供生物学依据。具体结论如下:对从胃肠道患者粪便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生化和基因型的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副溶血性弧菌,并命名为C4株。以C4株为研究对象,经过多轮超高压驯化,得到耐压株N11。溶血实验表明C4和N11这两株菌均有微弱的溶血现象,但是无法比较它们的毒力大小。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C4株的形成能力显着高于N11株。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N11株的半数致死剂量(LDso)高于C4株;而进一步的小鼠脏器病理学分析结果亦显示N11株对小鼠脏器的损伤程度较低,即超高压处理减弱了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对高通量测序得到的C4株reads进行组装和拼接,最终得到含有12个scaffolds的全基因组序列,其中CDS、tRNA、rRNA的数量分别为4850、110、11个。基于全基因组蛋白质序列所构建的进化树表明,C4株与副溶血性弧菌的亲缘关系最近,这进一步证实C4株为副溶血性弧菌,以及基因预测的结果也较为理想。COG分类发现C4株内有38%的基因参与了细菌的代谢过程;差异位点分析表明,N11株相对于C4株有4个区域共21个核苷酸发生了突变。对C4株全基因组序列上的毒力相关基因进行鉴定,发现C4株中存在编码TDH-S、TDH-A、TLH的基因,但未发现编码TRH的基因;存在两组编码Ⅳ型菌毛(Type Ⅳ pili,TFP)的基因,分别为角质菌毛(Chitin-regulated pilus,ChiRP)以及甘露醇敏感凝血素IV型菌毛(mannose-sensitive hemagglutinin,MSHA);存在两个ⅢI型分泌系统,分别为TTSS1和TTSS2;未发现编码尿素酶的基因。以培养中的C4和N11株的mRNA为模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毒力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发现编码主要溶血毒素和MSHA的基因在N11株中的表达量显着低于C4株,溶血毒素是副溶血性弧菌中的主要毒力因子,N11株表达量的减少可能是其毒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此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受突变位点调控的上下游基因:C44795基因编码生成RNA结合蛋白,发现该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发生下调,推测这可能会导致N11株毒力的降低;C4 4609基因可翻译成HD-GYP结构域,在N11株中该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有可能削弱对环鸟苷二磷酸(c-di-GMP)的降解作用,进而减弱了N11株的运动性和毒力因子的产生,从而降低了耐压株N11的毒力。
赵一鸣[4](2015)在《三种分型技术对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分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可引起人畜共患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其分布极为广泛,如肉类以及肉制品、奶类及其制品、蔬菜、水产品和即食食品等,而且该菌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在不利因素如低温、高渗透压、酸性环境、抗菌物质中仍能生长。易感人群为新生婴儿、怀孕期妇女、上年纪老人以及免疫功能受损或低下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流产、脑膜炎、肺炎、肠胃炎、败血症、死胎等,死亡率为20%30%。因此,研究LM污染食品或李斯特菌病流行爆发时怎样快速准确查找污染源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分型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它根据细菌的生化特点或基因组成,能够分析不同来源菌株间的关系,如分析从病人和环境中分离到的菌株是否为相关菌株,同时还能为追踪溯源提供证据,如查找食物中毒或流行性疾病爆发的感染源。而分型技术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对最终结果的解释和分析。本研究选用RAPD、ERIC-PCR和Sau-PCR三种分子分型技术,对分离自广州市超市、零售市场及厦门某食品加工企业的LM进行分型,其分型结果有差异又有联系。三种方法分别将22株LM分为了11个、8个和7个不同的基因型,同时这三种方法也都能将血清型区分开来,表现出较好的分型能力,说明可以用于LM的分型研究。从22株LM中挑选5株分离自5个不同采样点、不同样本来源和采样时间的菌株进行室温放置培养和传代培养,提取室温放置培养24 h、48 h、和72 h及传代培养至第5代、10代、15代和20代的基因组DNA,然后同时进行ERIC-PCR和Sau-PCR分型,观察随着放置时间延长及传代次数增加其指纹图谱的变化。结果发现在室温放置培养72h及传代培养20代内,两种方法对LM的同源性分别在92%和94%以上,表明这两种分型方法在此种条件下对LM分型相对比较稳定,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然后采用优化的传统生化鉴定法结合PCR法从100份生猪肉样本中分离鉴定出12株来自厦门、漳州、龙岩和昌平的LM菌株,选用稳定性较高的Sau-PCR进行分型,共分为5个不同的亚型,显示出良好的多态性,表明该方法分辨力良好。本研究将三种分型方法结合起来对LM进行分型并首次比较了后两种技术对LM分型的稳定性,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LM的遗传关联性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监控和追踪,进而避免李斯特菌病的爆发或流行。
张强[5](2015)在《副猪嗜血杆菌喹诺酮耐药分子特征及猪链球菌多重耐药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细菌耐药性是细菌抵抗药物杀伤或抑制作用的一种表型,是制约临床细菌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抗菌药物的研究与发展,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甚至一些滥用现象也开始频繁出现,这都为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细菌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峻(Aarestrup 2005),细菌的耐药性正在朝着高耐药率,多重耐药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人类公共卫生问题。副猪嗜血杆菌(HPS)和猪链球菌(SS)作为全球性的重要的猪传染病病原,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其耐药情况也越来越严重,本论文对其耐药机制分别进行了研究,主要的成果如下:1、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喹诺酮耐药分子机制研究本研究中,以138株HPS临床分离菌株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E-test药敏纸条分别检测每株细菌对恩诺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MIC值,根据2008年颁布的CLSI标准,判定138株HPS的耐药情况分别为:恩诺沙星的耐药率为60.1%,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5.8%,并且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菌株对恩诺沙星均表现出了高水平的耐药性。进一步,通过测序分析喹诺酮耐药相关基因DNA解旋酶(Gyr A、Gyr B)和拓扑异构酶Ⅳ(Par C、Par E)的突变情况,结合各菌株的耐药性,共发现了10个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其中,Gyr A87位点在所有恩诺沙星耐药菌株中的突变率为100%,提示了Gyr A87位点的突变对HPS喹诺酮耐药性形成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发现Par C73位点的突变,能够协助其它相关突变位点增强HPS对喹诺酮药物的耐受性;甚至,本研究中还首次发现了Par E的耐药相关突变位点(Par E551位点的突变)。为了更加直接的证明DNA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突变是引起HPS耐受恩诺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原因,本研究中,进行了定向点突变实验,分别为:Gyr A(87D→N)、Par C(73S→R)、Par E(551T→A),结果发现这3个位点的突变均能使细菌对恩诺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MIC值明显升高,证明了DNA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突变确实是引起细菌耐受喹诺酮的重要原因。另外,本研究中继续分析了HPS的假设毒力因子与其喹诺酮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HPS的喹诺酮耐药菌株较其敏感菌株,含有更多的假设毒力因子(hhd A、fim B和hsd R),表明在HPS中,喹诺酮耐药性与其假设毒力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这一结果不同于以往的任何相关报道,这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使其更加全面和丰富。2、猪链球菌R61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R61是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发现的一株“超级耐药”猪链球菌,虽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部分解释了其耐药机制,但是却并不完善,因此,本研究以R61为研究对象,继续对其多重耐药机制展开了研究。首先,将R61在不同条件下培养(分别添加阿莫西林、氯霉素、头孢噻肟、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无抗生素添加,以及同时添加上述6种抗生素),待其生长至对数中期时,分别提取其全菌蛋白。然后进一步通过双向电泳分析药物刺激后R61的差异表达蛋白,共46个(大于2倍),其中上调表达蛋白32个,下调表达蛋白14个,并分别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为了进一步探索R61的耐药机制,结合各蛋白的功能及特点,选取可能与耐药性相关的13个蛋白(上调9个,下调4个),分别构建其过表达菌株(上调蛋白构建A7过表达菌株,下调蛋白构建R61过表达菌株)并检测其MIC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SSUR610413(β-内酰胺水解酶)和SSUR612137(新陈代谢控制蛋白A)基因的上调,以及SSUR611509(自溶素)的下调,均能够使细菌对药物的MIC值明显变化。另外,SSUR610927(甲基转移酶)基因的上调也能够使A7对红霉素的耐药性明显提升。最终我们发现,R61能够通过诱导β-内酰胺酶产生、增强新陈代谢以及降低自溶素溶解,进而促进其多重耐药性。
耿直[6](2012)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TLR4的表达与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的表达变化与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发展的联系。方法:选取20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分为两组:A组(VAP组),B组(对照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开始即刻(T1),体外循环后20分钟(T2),体外循环后40分钟(T3),体外循环结束即刻(T4)采集所有患者左心房血液,利用流式细胞术法观察粒细胞TLR4的表达变化。同时分析患者术前一般状况,术中体外循环手术情况,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发展状况。结果:有8例患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其体外循环时间和术中T3、T4时间点左房血粒细胞TLR4的表达均显着高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结论:长时间体外循环通过激活TLR4促进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发展。
冯飞飞[7](2012)在《PrfA与SigB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是重要的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易在食品以及各种食品加工、运输和保藏设备的接触面形成生物被膜,从而具有更强的抗逆性而难以彻底清除,因此成为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隐患。PrfA是LM在侵染宿主细胞时毒力基因转录表达的最重要的调控因子,而SigB是LM抵御外界不良环境时主要的压力应答因子,由于尚未有文献直接把PrfA和SigB--这个LM中调控绝大多数毒力基因在宿主细胞内转录表达的重要的蛋白因子和压力应答因子,与LM在宿主外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生物被膜联系起来,所以我们的研究将为深入研究LM致病机理提供新的视点。[方法]本文的实验方法可以主要分为三部分。一、对LM野生株(EGD)、基因缺失菌株(EGDeΔprfA, EGDeAsigB、EGDΔprfAΔsigB)和无害李斯特菌(LI)在BHI培养基比较了各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差别。二、对PrfA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两组对比实验即:1)在常用BHI培养基中,比较研究LM野生株(EGD和EGDe)、PrfA缺失株(EGDΔprfA和EGDeΔprfA)、无害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 LI)、携带组成性表达PrfA蛋白的重组无害李斯特菌(LI-pERL3-prfA*)以及重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EGDeΔprfA-pERL3-prfA*),在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方面差异;2)比较研究LM野生株EGDe、PrfA缺失株EGDeΔprfA、以及携带组成性表达PrfA蛋白的重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EGDeAprfA-pERL3-prfA*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中,BHI(Brain Heart Infusion,复杂多糖作为碳源)和基础培养基(Minimal Essential Medium简称MM培养基,可添加PTS糖或非PTS糖作为碳源,本文采用的PTS糖为葡萄糖,非PTS糖为甘油)中生物被膜形成的差异,探讨LM重要的毒力调控蛋白PrfA在不同的糖成分作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三、比较了三种菌株LM野生株EGD、sigB缺失株EGDeAsigB和无害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 LI)分别在BHI培养基和BHI培养基添加0.3%胆汁酸盐的培养基中,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差异。[结果]1)LM野生株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而LI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最弱;PrfA和SigB的缺失均能降低LM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2)在营养丰富的常用BHI培养基中,组成性高量表达PrfA蛋白可以回复EGDeAprfA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但对LI没有增强作用。在不同糖类作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各菌株在MM培养基中的被膜形成能力要显着性高于在BHI培养基中相应菌株的被膜形成能力;但无论在何种培养基中LM野生株(EGD或EGDe)均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PrfA的缺失均能降低LM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只是在BHI培养基中组成性高量表达PrfA蛋白可以回复EGDeAprfA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而在MM培养基中高量表达PrfA蛋白不能回复EGDeΔprfA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并且在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MM培养中,高表达PrfA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甚至比EGDeΔprfA还要低;3)EGD、EGDeAsigB和LI三种菌株无论在填不添加0.3%的胆汁酸盐的BHI培养基中均表现出:LI的被膜形成能力最差(几乎没有交联结构的出现)低于EGDeAsigB低于EGD的被膜形成能力,区别在于:在添加0.3%胆汁酸盐后,EGD的被膜形成能力较BHI中要提高一些,而EGDeAsigB却较BHI中被膜形成能力要降低一些,LI几乎不受影响。[结论]1)LM在营养极端贫乏的MM培养基(无论添加PTS糖还是非PTS糖)中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要远远高于在营养十分丰富的BHI培养基。但无论在哪种培养基中,PrfA均在LM生物被膜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缺失该基因均可降低LM的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但这种促进作用与培养基的成分(我们认为主要是糖成分不同)、PrfA数量与活性均有密切的关系。2)0.3%的胆汁酸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LM的被膜形成,却不能促进EGDeAsigB的被膜形成,反而使其被膜形成的能力略有下降,表明:LM中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一定程度上依赖于SigB因子,所以不利于细菌生存的外界条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调节SigB因子,而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通过促进被膜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协助LM对抗不良环境。
康越景[8](2010)在《荧光假单胞菌7-14生物膜突变株的筛选及tat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mariner转座子对荧光假单胞菌7-14(Pseudomonas fluorescens 7-14, Pf7-14)进行转座诱变,成功构建了Pf7-14的突变体文库。利用96孔板筛选法,从8500多株突变体中筛选得到一株生物膜增强突变株4B5和一株生物膜减弱突变株25C11。通过任意PCR (arbitrary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eacrion, arbitrary PCR)和亚克隆技术鉴定出,4B5的转座子插入的位点与P. fluorescens Pf0-1编码chemotaxis sensory transducer的基因,与P. fluorescens Pf-5编码methyl-accepting chemotaxis transducer的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25C11的转座子插入的位点与P. fluorescens Pf-5和Pf0-1的编码lipoyltransferase的基因lipB高度同源。根据Pf0-1和Pf-5相关基因的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Pf7-14中扩增出了对应的基因。油菜离体叶片的菌体分布试验表明,和Pf7-14野生型相比,4B5在油菜叶片上粘附的细胞数量较多,25C11粘附的细胞数量较少。根据荧光假单胞菌Pf-5和SBW25的tatC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PCR方法从Pf7-14中克隆了tatC基因,命名为tatCPf7-14。通过序列分析,我们比较了tatCPf7-14与同种、同属和其它相关细菌中tatC基因的核酸序列的同源性,以及TatCPf7-14与这些细菌中TatC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通过同源重组单交换的方法,构建了Pf7-14 tatC基因的插入突变株。研究发现,(1)tatC突变株的蛋白酶、嗜铁素的产量较野生型有所降低;(2)tatC突变体的游动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均弱于野生型。互补菌株均恢复了上述性状。tatC基因的突变未改变Pf7-14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平板拮抗试验显示,突变体对主要病原真菌仍具有很好的拮抗能力。
黎庶[9](2008)在《一株基因工程菌噬菌体(EECP)的分离与鉴定》文中提出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是生物界中一类非细胞形态的低级生命形式。由于种类众多、结构简单、基因组较小且易于培养与操作,噬菌体已成为研究DNA、RNA和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分子模型和理想材料,在基本生命现象的揭示、生物体多样性的研究、难治性耐药菌感染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治理等多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自上世纪20年代,Frederick W. Towrt(1915年)和Felix d’Herelle(1917年)首次发现噬菌体以来,噬菌体及其基因组学的研究一直处于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截止2008年4月底,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并登录GenBank的噬菌体就已有484株,但相对于噬菌体极大的生物多样性(有报道指出,生物圈中的噬菌体有1031之多)而言,这只是冰山之一角。因此,分离和鉴定新的噬菌体有着特别的意义。基因工程菌是采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了人工改造的菌株,它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与应用中重要的生物学工具与材料,被广泛应用生命科学研究、食品工业、医药卫生、农牧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大肠杆菌来源的基因工程菌是使用最为频繁的工程菌之一,迄今为止,已构建成功的大肠杆菌来源的基因工程菌已达近百种之多,常用的就有50种以上。在应用基因工程菌规模化制备生物活性制剂的过程中,需要高密度培养基因工程菌。而噬菌体感染是基因工程菌培养中最大的威胁,一旦生产车间或科研实验室被相关噬菌体污染,造成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分离和深入研究基因工程菌噬菌体,摸清其生物学特性,获取相关的实验资料,对于防御相应噬菌体的感染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已分离鉴定且完成测序的肠道杆菌噬菌体已达100+株,但迄今未见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噬菌体的任何报道。本研究报道了一株全新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噬菌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理化耐受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内容及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噬菌体的发现。EECP是我室在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BL21 (DE3)感受态细菌进行电转化实验时偶然发现的一株噬菌体。通过回收、克隆两条EECP基因组DNA经BamHⅠ酶切后的片段(分子量大小分别约为1,700 bp和700bp)并测序,测序结果的Blastn分析比对提示该噬菌体为一株全新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噬菌体(engineered E.coli phage, EECP)。2、噬菌体EECP可裂解我室保存的10株大肠杆菌来源的基因工程菌。对EECP的宿主谱研究显示:EECP能裂解我室保存的10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它们分别是BL21(DE3)、DH10B、DH5α、JM109、M15 (PREP4)、Rosetta、Rosetta-gami、S17-1、S17-1λPir+、TOP10。但对于5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仅裂解其中1株,也不能裂解用作对照的铜绿假单胞菌及葡萄球菌。因此,噬菌体EECP对于大肠杆菌来源的基因工程菌具有相对广的宿主谱特性。3、噬菌体EECP可能是一株具有“运动”能力的噬菌体。电镜下观察,EECP有一个多面体立体对称的头部(直径约为79-83 nm)和一条呈波浪状弯曲的长尾(长约180-210 nm,宽约7-8 nm)。从形态上看EECP的尾部仿佛为一个具有柔性的结构,类似细菌的单鞭毛,给人一种噬菌体能借助该尾部进行运动的印象。在进行噬斑实验时,我们发现部分噬斑会出现“拖尾现象”,似乎是噬菌体定向移动后留下的痕迹,这一发现更强化了该噬菌体可以“运动”的印象。可以“运动”的噬菌体从未有人报道。4、EECP的基本生物学特性。①EECP为溶原性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多形成直径约1-2mm的圆形噬斑,噬斑呈双层环状,中心较为透亮,外环呈半透明云雾状,部分噬斑出现拖尾现象或呈条形噬斑。②根据噬菌体颗粒在电镜下的形态学特征、无囊膜以及双链DNA特性判断,该噬菌体应属于肌尾噬菌体。③EECP感染其宿主菌BL21 (DE3)的最佳感染复数是0.01。④根据一步生长曲线可知,EECP感染宿主菌BL21 (DE3)的潜伏期约为10-15 min,爆发期约为30-40 min,爆发量约为375±43。⑤酶切分析表明EECP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分子,分子量大小约为45 kb。⑥SDS-PAGE结果显示EECP至少含有9个结构蛋白,分子量分别约为136.38,91.47,63.91,45.20,36.66,29.19,24.20,21.88,15.84 kD(依次称为#1- #9蛋白),其中,45.20 kD蛋白(即#4蛋白)是其主要的结构蛋白。氨基酸测序结果显示#2、#3、#4、#6、#9蛋白的N-端5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分别为ADQAA、TVNVD、SLTVF、GYQLP和MLDSI。⑦全基因组测序表明,EECP基因组由40061 bp序列组成, EECP基因组的G+C含量为54.65%,共发现225个ORF和59个推定基因。⑧结合结构蛋白的N-端氨基酸测序结果和59个推定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初步确定136.38 kD、91.47 kD、63.91 kD、29.19 kD、15.84 kD 5个EECP衣壳蛋白的编码基因分别是orf24、orf30、orf52、orf33、orf46。5、EECP的理化抗性研究。①EECP具有较强的温度耐受能力。在噬菌体滴度较高时,90℃45 min也不能完全灭活噬菌体。但温度越高,噬菌体失活越多,95℃5 min处理后即检测不到活的噬菌体存在。②EECP对乙醇的耐受能力较强,即使75%及100%的乙醇溶液处理45 min也不能彻底杀死所有噬菌体,提示EECP可能不具有脂质包膜。③噬菌体EECP耐碱不耐酸,PH 23环境对EECP的杀伤能力极强。在37℃下,EECP对酸性环境的敏感性高于25℃。④当培养基中有Na+存在时, EECP的裂菌活性弱于无Na+环境,且Ca2+及Mg2+能进一步的降低EECP的裂菌活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分离、鉴定了一株全新的大肠杆菌来源的基因工程菌噬菌体;噬菌体颗粒形态学及噬斑特性提示该噬菌体可能是一株有“动力”的噬菌体;研究完成了该噬菌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部分理化抗性的初步分析;进而还进行了该噬菌体的全基因组测序,为随后的基因组注释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理化抗性参数的明确为大肠工程菌发酵产业中防止该噬菌体污染提供了实验依据。
二、Virulence traits of P Aeruginosa are not static(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irulence traits of P Aeruginosa are not static(论文提纲范文)
(1)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患者胃内菌群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设备和仪器 |
1.2 临床调查及病例采集 |
1.3 研究对象 |
1.4 病例选择标准 |
1.5 病例分组 |
1.6 诊断标准 |
1.7 胃黏膜样本菌群测序 |
2 结果 |
2.1 患者统计学特征 |
2.2 微生物群落基因组DNA分离、提取以及验证 |
2.3 测序结果质控分析 |
2.4 OTU分类与注释 |
2.5 群落结构分布 |
2.6 Alpha多样性分析 |
2.7 Beta多样性分析 |
2.8 微生物多元变量统计分析 |
2.9 关联与模型预测分析 |
2.10 进化分析 |
2.11 PICRUSt分析 |
3 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内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3)超高压胁迫改变副溶血性弧菌毒力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细菌的致病性及其影响因素 |
1.1.1 细菌的致病性 |
1.1.2 细菌致病性的影响因素 |
1.1.2.1 侵袭力 |
1.1.2.2 细菌毒素 |
1.1.2.3 细菌侵入的数量 |
1.1.2.4 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 |
1.2 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毒力因子 |
1.2.1 生物学特性 |
1.2.2 副溶血弧菌的主要毒力因子 |
1.2.2.1 溶血毒素 |
1.2.2.2 粘附因子 |
1.2.2.3 胞外蛋白酶 |
1.2.2.4 尿素酶(Ure) |
1.2.2.5 Ⅲ型分泌系统 |
1.2.2.6 其他毒力因子 |
1.3 碱基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
1.3.1 碱基突变的诱因 |
1.3.2 碱基突变对生物个体的影响 |
1.4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4.2.1 菌株鉴定、筛选及毒力评价 |
1.4.2.2 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差异位点分析 |
1.4.2.3 全基因组中毒力基因分析及其与突变位点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1.4.3 研究意义 |
第2章 菌株鉴定、筛选及毒力评价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菌种与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株的分离与培养 |
2.3.2 生化鉴定 |
2.3.3 细菌总DNA的提取及PCR验证 |
2.3.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在线比对 |
2.3.5 生长曲线的绘制 |
2.3.6 耐压菌株的筛选 |
2.3.7 菌株体外毒力测定 |
2.3.7.1 溶血性测定 |
2.3.7.2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测定 |
2.3.8 菌株体内毒力测定 |
2.3.8.1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
2.3.8.2 小鼠肝脏与脾脏组织切片和HE染色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生化鉴定结果 |
2.4.2 基因型鉴定结果 |
2.4.3 耐压菌株的筛选结果及菌株的生长曲线 |
2.4.4 菌株体外毒力测定结果 |
2.4.4.1 溶血性测定结果 |
2.4.4.2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比较 |
2.4.5 菌株体内毒力测定结果 |
2.4.5.1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
2.4.5.2 病理组织学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菌株与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3.3.2 基因组测序和预处理 |
3.3.3 基因组拼接、预测和注释 |
3.3.4 构建全基因组的系统发育树 |
3.3.5 COG分类 |
3.3.6 两株菌全基因组差异位点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DNA样品质量检测结果 |
3.4.2 reads质量满足基因组分析 |
3.4.3 基因组拼接结果和预测 |
3.4.4 C4菌株的进化分析 |
3.4.5 基因的COG分类 |
3.4.6 非编码区基因位点发生突变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毒力基因及突变位点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基因组中毒力相关基因分析 |
4.3.2 全基因组RNA的提取 |
4.3.3 RNA中基因组DNA的去除 |
4.3.4 cDNA的合成 |
4.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菌株中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 |
4.4.2 主要毒力因子的差异表达 |
4.4.3 突变位点邻近基因的差异表达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三种分型技术对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分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注解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单增李斯特菌概况 |
1.1.1 李斯特菌属类别 |
1.1.2 李斯特菌病的案例及传染情况 |
1.1.3 单增李斯特菌的毒力因子和致病机理 |
1.2 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 |
1.2.1 传统检测方法 |
1.2.2 免疫学检测方法 |
1.2.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1.2.4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 |
1.2.5 生物传感器检测 |
1.3 单增李斯特菌的定量 |
1.3.1 传统计数定量 |
1.3.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 |
1.4 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型 |
1.4.1 传统分型技术 |
1.4.2 传统分型技术的缺点 |
1.4.3 分子分型技术 |
1.5 分型方法的应用及选择标准 |
1.5.1 分型方法的应用 |
1.5.2 分型方法的选择标准 |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三种分子分型技术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型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菌株 |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3 主要试剂及常用耗材 |
2.2.4 常用培养基及主要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株培养和保藏条件 |
2.3.2 单增李斯特菌株全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3 RAPD分型技术 |
2.3.4 ERIC-PCR分型技术 |
2.3.5 Sau-PCR分型技术 |
2.3.6 产物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RAPD分型结果 |
2.4.2 ERIC-PCR分型结果 |
2.4.3 Sau-PCR分型结果 |
2.5 讨论 |
第三章 三种分子分型技术对单增李斯特菌分型的稳定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菌株 |
3.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2.3 主要试剂及常用耗材 |
3.2.4 常用培养基及主要溶液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株培养和保藏条件 |
3.3.2 单增李斯特菌株全基因组DNA的提取 |
3.3.3 室温放置培养 |
3.3.4 传代培养 |
3.3.5 分别用两种分型方法进行分型 |
3.3.6 产物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室温放置和传代培养的ERIC-PCR分型结果 |
3.4.2 室温放置和传代培养的ERIC-PCR进化树分析 |
3.4.3 室温放置和传代培养的Sau-PCR分型结果 |
3.4.4 室温放置和传代培养的Sau-PCR进化树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与鉴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样本来源 |
4.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2.3 主要试剂及常用耗材 |
4.2.4 常用培养基及主要溶液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采用国标法分离鉴定LM |
4.3.2 采用PCR法分离鉴定LM |
4.4 实验结果 |
4.4.1 PCR电泳结果 |
4.4.2 菌株的保存 |
4.5 讨论 |
第五章 应用Sau-PCR分型技术对单增李斯特菌分型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菌株 |
5.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5.2.3 主要试剂及常用耗材 |
5.2.4 常用培养基及主要溶液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Sau-PCR分型技术 |
5.3.2 产物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5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副猪嗜血杆菌喹诺酮耐药分子特征及猪链球菌多重耐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1 β-内酰胺类 |
1.2.2 大环内酯类 |
1.2.3 氨基糖苷类 |
1.2.4 喹诺酮类 |
1.2.5 其它种类抗菌药物 |
1.2.6 多重耐药机制 |
1.3 细菌耐药性检测 |
1.3.1 细菌耐药性评判标准 |
1.3.2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
1.3.2.1 纸片扩散法 |
1.3.2.2 肉汤或琼脂稀释法 |
1.3.2.3 折点敏感试验 |
1.3.2.4 E-test法 |
1.4 细菌耐药性的预防策略 |
1.4.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1.4.1.1 避免长时间使用亚致死剂量的抗菌药物 |
1.4.1.2 限制高潜在耐药性抗菌药物的使用 |
1.4.1.3 尽量避免抗菌药物的非针对性用药及完全预防性用药 |
1.4.1.4 轮换用药和避免过量用药 |
1.4.2 预防耐药菌的传播 |
1.4.3 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和管理 |
1.5 副猪嗜血杆菌及其耐药性研究 |
1.5.1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流行病学 |
1.5.2 副猪嗜血杆菌假设毒力相关因子 |
1.5.3 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研究 |
1.6 猪链球菌耐药性研究 |
1.6.1 猪链球菌病及其流行病学 |
1.6.2 猪链球菌耐药性研究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喹诺酮耐药分子机制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培养基及缓冲液 |
2.3 方法 |
2.3.1 细菌培养 |
2.3.2 E-test药敏纸条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恩诺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MIC值 |
2.3.3 副猪嗜血杆菌基因组提取 |
2.3.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3.5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2.3.6 PCR产物的电泳和回收 |
2.3.7 pET-28a(+)质粒的提取 |
2.3.8 DNA片段和载体的酶切 |
2.3.9 DNA片段和载体的连接 |
2.3.10 连接产物的转化 |
2.3.11 重构的质粒提取和鉴定 |
2.3.12 质粒的点突变 |
2.3.13 检测含有定向点突变基因菌株的MIC值 |
2.3.14 副猪嗜血杆菌假设毒力相关因子的PCR扩增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138 株副猪嗜血杆菌的地域分布与血清型 |
2.4.2 副猪嗜血杆菌对恩诺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检测与分析 |
2.4.3 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在副猪嗜血杆菌不同菌株间的同源性分析 ..34 |
2.4.4 分别对138株HPS菌株的GyrA、GyrB、ParC和PraE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分析 |
2.4.5138 株副猪嗜血杆菌喹诺酮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的鉴定与分析 |
2.4.6 耐药相关突变位点在影响菌株MIC值时的协同作用 |
2.4.7GyrA、ParC和PraE定向点突变质粒构建 |
2.4.8 副猪嗜血杆菌与大肠杆菌的GyrA、ParC和PraE的同源比对分析 |
2.4.9 GyrA、ParC和PraE定向点突变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
2.4.10 副猪嗜血杆菌假设毒力基因的PCR扩增及鉴定 |
2.4.11 副猪嗜血杆菌喹诺酮耐药性与其假设毒力因子相关性的分析 |
2.5 小结 |
2.6 讨论 |
第3章 猪链球菌R61 多重耐药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主要仪器 |
3.2.2 主要试剂 |
3.2.3 培养基及缓冲液 |
3.3 方法 |
3.3.1 菌株及质粒 |
3.3.2 猪链球菌基因组提取 |
3.3.3 猪链球菌R61 全蛋白提取 |
3.3.4 双向电泳 |
3.3.4.1 等点聚焦(IEF) |
3.3.4.2 第二向SDS-PAGE电泳 |
3.3.5 染色 |
3.3.5.1 银染 |
3.3.5.2 考马斯亮兰染色 |
3.3.6 图像扫面及分析 |
3.3.7 酶解及MALDI-TOF-MS鉴定 |
3.3.8 生物信息学检索 |
3.3.9 pSET-2 载体的提取 |
3.3.10 融合PCR |
3.3.11 重组质粒的电转化 |
3.3.12 突变菌株MIC值的检测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R61 菌株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分析 |
3.4.2 双向电泳分析8种条件下R61 的差异表达蛋白 |
3.4.3 构建差异蛋白的重组菌株并检测其MIC值 |
3.5 小结 |
3.6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附录 |
(6)心脏体外循环手术TLR4的表达与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患者标本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病例选择 |
1.2.2 麻醉、CPB 方法 |
1.2.3 观察指标以及测定办法 |
1.2.4 VAP 诊断标准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TOLL 样受体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PrfA与SigB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生物被膜的简介 |
1.1.1 BF的抗逆性机制 |
1.1.2 BF的一般防治策略 |
1.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BF的形成过程及结构 |
1.2.1 PrfA因子简介 |
1.2.2 SigB因子简介 |
1.3 PTS系统 |
1.3.1 甘油代谢 |
1.3.2 葡萄糖代谢 |
第二章 PrfA和SigB对LM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初探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器材 |
2.1.3 药品及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活化 |
2.2.2 扩大培养 |
2.2.3 生物被膜的制备 |
2.2.4 1%的结晶紫染色与数据处理 |
2.2.5 倒置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的形态 |
2.3 实验结果 |
2.3.1 EGD、EGDe△prfA、EGDe△sigB和EGDe△prfA△sigB以及LI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比较 |
2.4 讨论 |
第三章 PrfA在LM及LI中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 |
3.1.2 器材 |
3.1.3 药品及配置 |
3.2 实验方法 |
3.2.1 构建菌株LI-pERL3-prfA~*和EGDe△prfA-pERL3-prfA~* |
3.2.2 菌种活化 |
3.2.3 扩大培养 |
3.2.4 生物被膜的制备 |
3.2.5 1%的结晶紫染色与数据处理 |
3.2.6 倒置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的形态 |
3.3 实验结果 |
3.3.1 LI-pERL3-prfA~*和EGDe△prfA-pERL3-prfA~*的构建结果 |
3.3.2 EGD、EGD△prfA和LI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比较 |
3.3.3 PrfA对无害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3.3.4 PrfA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EGDe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PRFA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中对LM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株 |
4.1.2 器材 |
4.1.3 药品 |
4.1.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菌种活化 |
4.2.2 扩大培养 |
4.2.3 生物被膜的制备 |
4.2.4 1%的结晶紫染色与数据处理 |
4.2.5 倒置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的形态 |
4.3 实验结果 |
4.3.1 三种菌株在复杂糖类作为碳源的BHI培养基中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比较 |
4.3.2 三种菌株在葡萄糖作为碳源的MM培养基中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比较 |
4.3.3 三种菌株在甘油作为碳源的MM培养基中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比较 |
4.4 讨论 |
第五章 SigB对LM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1.1 菌株 |
5.1.2 器材 |
5.1.3 药品及配置 |
5.2 实验方法 |
5.2.1 菌种活化 |
5.2.2 扩大培养 |
5.2.3 生物被膜的制备 |
5.2.4 1%的结晶紫染色与数据处理 |
5.2.5 倒置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的形态 |
5.3 实验结果 |
5.3.1 EGD、EGD△sigB和LI在0.3%胆汁酸盐的刺激作用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比较 |
5.4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荧光假单胞菌7-14生物膜突变株的筛选及tat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荧光假单胞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与拮抗微生物 |
1.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 |
1.2 用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主要拮抗微生物种类 |
2 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防机制 |
2.1 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类属性 |
2.2 竞争作用 |
2.3 抗生作用 |
2.4 诱导抗性 |
第二章 生物膜及双精氨酸蛋白运输系统的研究进展 |
1 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
1.1 什么是生物膜 |
1.2 生物膜的组成及形成过程 |
1.3 生物膜与定殖 |
1.4 生物膜形成的相关因素 |
2 双精氨酸蛋白质运输系统的研究进展 |
2.1 Tat转运系统的组成和遗传学特性 |
2.2 Tat系统信号肽 |
2.3 Tat系统的底物蛋白质 |
2.4 Tat系统的功能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荧光假单胞菌7-14突变体文库的建立及生物膜形成突变株的筛选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和质粒 |
1.2 培养基 |
1.3 菌株的培养条件 |
1.4 引物 |
1.5 引物合成与序列测定 |
1.6 酶、抗生素及其它化学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 质粒DNA的提取 |
2.3 DNA凝胶电泳及DNA片段浓度、大小测算 |
2.4 PCR扩增、DNA酶切、连接、回收纯化和TA克隆 |
2.5 质粒DNA的转化 |
2.6 地高辛标记探针Southern杂交试验 |
2.7 Pf7-14转座子插入文库的构建及验证 |
2.8 Pf7-14生物膜形成突变株的筛选和测定 |
2.9 Pf7-14生物膜形成突变株中转座子拷贝数的验证 |
2.10 生物膜形成突变株4B5和25C11转座子插入位点的鉴定 |
2.11 序列分析 |
2.12 突变体4B5和25C11转座子插入位点基因的克隆 |
2.13 菌体在油菜叶片上的分布情况 |
3 结果 |
3.1 Pf7-14转座子插入文库的构建及验证 |
3.2 Pf7-14生物膜突变株25C11、4B5的获得 |
3.3 mariner转座子的拷贝数鉴定 |
3.4 转座子在菌株25C11和4B5中的插入位点鉴定 |
3.5 Pf7-14 mmct基因、lipB基因的克隆 |
3.6 Pf7-14、25C11和4B5在油菜叶片上的分布情况 |
4 讨论 |
第二章 Pf7-14 tatC基因的克隆、突变及功能初析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菌株、质粒 |
1.2 培养基配制 |
1.3 菌株的培养条件 |
1.4 引物 |
1.5 引物合成和序列测定 |
1.6 酶、抗生素及化学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细菌基因组DNA、质粒的提取和质粒DNA的转化 |
2.2 DNA凝胶电泳及DNA片段浓度、大小测算 |
2.3 PCR扩增、DNA酶切、连接、回收纯化和TA克隆 |
2.4 序列分析 |
2.5 tatC基因(795bp)的克隆 |
2.6 Pf7-14 tatC突变株的构建及验证 |
2.7 互补菌株CPTATC的构建及验证 |
2.8 生长速率测定 |
2.9 蛋白酶的检测 |
2.10 嗜铁素产量的检测 |
2.11 生物膜测定 |
2.12 游动性检测 |
2.13 细胞形态观察 |
2.14 对病原真菌的平板拮抗试验 |
3 结果 |
3.1 Pf7-14 tatC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2 Pf7-14 tatC基因突变株的构建 |
3.3 互补菌株CPTATC的构建及验证 |
3.4 tatC基因的突变不影响Pf7-14正常生长 |
3.5 tatC基因的突变影响了胞外蛋白酶和嗜铁素的产生 |
3.6 tatC基因的突变降低了生物膜的形成 |
3.7 tatC基因的突变降低了菌体的游动性 |
3.8 tatC基因的突变没有改变细胞形态 |
3.9 tatC基因突变不影响Pf-7-14对主要病原真菌的拮抗能力 |
4 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一株基因工程菌噬菌体(EECP)的分离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氨基酸缩写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一株基因工程菌噬菌体(EECP)的发现与鉴定 |
前言 |
第一章 噬菌体EECP 的发现及其初步鉴定 |
第一节 噬菌体EECP 的发现 |
第二节 噬菌体EECP 的噬斑特性及培养滴度测定 |
试剂与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噬菌体EECP 的电镜下形态 |
试剂与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噬菌体EECP 的核酸性质鉴定及基因组大小分析 |
试剂与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五节 噬菌体EECP 是否为一株全新的噬菌体? |
试剂与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六节 噬菌体EECP 的全基因组测序 |
分析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二章 噬菌体EECP 的生物学特性 |
第一节 噬菌体EECP 宿主谱的初步鉴定 |
试剂与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噬菌体EECP 最佳感染复数的测定 |
实验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噬菌体EECP 一步生长曲线的绘制 |
实验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噬菌体EECP 结构蛋白的分析 |
试剂与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噬菌体EECP 的理化抗性研究 |
第一节 噬菌体EECP 的温度耐受实验 |
实验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噬菌体EECP 的乙醇耐受实验 |
实验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噬菌体EECP 对不同PH 环境的耐受力研究 |
试剂与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不同阳离子对噬菌体EECP 裂菌能力的影响 |
试剂与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前噬菌体及其对宿主菌进化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噬菌体与细菌毒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英文论着 |
四、Virulence traits of P Aeruginosa are not static(论文参考文献)
- [1]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患者胃内菌群影响的初步研究[D]. 杜秋颖.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
- [2]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简版)[J]. Chinese Antituberculosis Association;. 中国防痨杂志, 2019(10)
- [3]超高压胁迫改变副溶血性弧菌毒力的机理研究[D]. 葛彩云. 浙江工商大学, 2016(04)
- [4]三种分型技术对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分型研究[D]. 赵一鸣.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5]副猪嗜血杆菌喹诺酮耐药分子特征及猪链球菌多重耐药机制研究[D]. 张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15(11)
- [6]心脏体外循环手术TLR4的表达与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关系的临床研究[D]. 耿直. 南京医科大学, 2012(02)
- [7]PrfA与SigB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D]. 冯飞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8]荧光假单胞菌7-14生物膜突变株的筛选及tat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析[D]. 康越景.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9]一株基因工程菌噬菌体(EECP)的分离与鉴定[D]. 黎庶. 第三军医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