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菲谢尔的写实绘画与美国人的现代生活(论文文献综述)
赵晗[1](2021)在《当代油画家刘小东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昕[2](2021)在《费舍尔绘画海边题材和人物形象探析及其对自己创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高辉[3](2019)在《触碰禁忌 揭示真实 ——埃里克·费舍尔郊区生活题材绘画研究》文中指出H·H·阿纳森在《西方现代艺术史·八十年代》中将朱利安·施纳贝尔、大卫·萨利、罗伯特·朗格、辛迪·舍曼和埃里克·费舍尔列为美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在这群艺术家中,费舍尔是唯一一个以具象写实为主要面目的画家。但在当时,艺术家仅凭具象写实语言是难以获得成功的,并且费舍尔早期绘画技巧生涩。他的成功主要归功于80年代初开始创作的一系列郊区生活题材作品。这些绘画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以独特的叙事方式讲述的郊区生活故事,这些故事通过触碰人们羞于启齿的生活禁忌,揭示了当时美国中产阶级真实的精神世界。本文即以埃里克·费舍尔的郊区生活题材绘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回顾他童年的创伤经历、早期渔民家庭生活系列和玻璃纸系列作品分析郊区生活绘画的形成过程。其次,分析作品的禁忌和心理主题与艺术家童年经历、郊区种族隔离以及中产阶级内心世界的联系,并进一步考察在艺术多元论和后女性主义背景下,表现禁忌与心理主题的作品在表达方式上作出的更新和调整。再次,文章结合他的后期作品说明费舍尔绘画中的叙事性因素和写实技巧之间的联系。通过文章的梳理分析,最终指出埃里克·费舍尔郊区生活题材绘画的心理写实主义内涵,并试图对其在后现代绘画中的意义给出较准确的判断。
史春娟[4](2016)在《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现实主义绘画的标准之一是客体的真实性,然而中国当代的现实主义绘画是以反映市场经济背景下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现实主义,真实性在基本理念不变的情况下有了新的含义,融合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某些因素,称之为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绘画的精神或本质就是注重对现实生存欲求的认同、关注与评判,它是绘画对人在当下现实环境中的境况和生存现实的深刻思考和个性表达。在中国的现代艺术中,新现实主义实际上已经转化成了一种绘画理念。刘小东作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用贴近现实的视角去画他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去表现他那个年代的人所展现出的生存状态。很多以前人们认为不入画的生活化的场景和平民化的人物,在经过他的描绘之后,真实而坦然地呈现于画面中,平凡的事物也随之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他的绘画创作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形式语言上都摆脱了以往现实主义绘画的模式,从而将中国现实主义绘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以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分析、文学、艺术美学、现象学和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旨在对刘小东作品中传达的新现实主义绘画理念和审美内涵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首先,本文通过对新现实主义的源流进行梳理,以分析新现实主义的产生及新的含义。其次,从刘小东绘画艺术形式与内容方面予以详细解析,分析新现实主义艺术在刘小东油画中的体现。再次,从刘小东成长环境、教育环境及社会环境三方面分析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成因。最后探讨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审美内涵,上升到美学、人文精神的层面进行深层次的论述其在中国绘画发展中的价值所在。
李茂丹[5](2016)在《浅析艾里克·费舍尔油画对中国“新生代”艺术的启示》文中认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现代绘画从传统架上绘画转向综合媒介绘画,架上绘画似乎已经死亡,艺术家对冷漠、呆板的具象绘画艺术感到迷茫。直至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新表现主义""新写实主义""涂鸦艺术""具象表现主义"等艺术形式。在新艺术运动背景下,艾里克·费舍尔以其独特的绘画表现方式为世人所知。他从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入手,在创作中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他们生活中的隐私和禁忌。然而,艾里克·费舍尔使用的是具象的表现手法,画中人与人之间看似和谐,实则冷漠、虚伪,让观者产生疑问。艾里克·费舍尔的艺术为中国当代油画尤其是"新生代"油画创作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手法,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许乐[6](2016)在《论后现代绘画的艺术呈现与审美思维》文中提出后现代绘画是在工业社会极度发展时期逐渐成熟的一种绘画形式。后现代绘画具体呈现的反审美思潮,是人们对后现代绘画已认可的判断。但是,如果我们超越对后现代绘画的常识性认知,我们觉得有必要从对后现代绘画的自身反省中来突破其反审美的思潮,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意义上定位后现代绘画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对于后现代绘画,直接认可其一般性特质是不够的,呈现后现代绘画艺术技法的特征与本质、表征后现代绘画的人文追求与价值意蕴、挖掘后现代绘画的美学思维逻辑既是对后现代绘画的理论再现,更是把握后现代绘画的真实方式。首先,后现代绘画的素材、技法、色彩与意境都与传统与现代绘画有着显着的区别。在后现代绘画自身的创作与批判中,直接蕴涵了秉承传统与现代审美思维的人反对后现代绘画的原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后现代绘画艺术在创作与审美中所表现出的拒斥“给予”的艺术力量。后现代绘画艺术不再是呈现或表现给予的前定美,而是通过艺术创作表征了“美”的存在。拒斥现代绘画审美思维与审美原则的后现代绘画,贴上反审美的标签就自然而言。但我们也应该看后现代绘画的反审美思潮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后现代绘画拒斥素材的前定给予,反对作品是对象的视觉“再现”,追求作品的自由建构;另一方面,后现代绘画以抽象、拼贴、复制等“碎片”化的方式构建了一种特有的抽象力,以期待能够在创作与审美中真正打破碎片与整体的二元对立。其次,后现代绘画以反审美的方式,拒斥了前定的给予,意味着作品与对象、对象与主体之间的审美桥梁不再对立。后现代绘画以自由创造的方式进入到对象与作品之中。后现代绘画艺术以“涂抹边缘”、“直接复制”等方式反对传统与现代美术中的二元对立美学观念,以主体与美的自由消弭了对立。对立首先意味着差异的消解,消弭对立意味着葆有差异是艺术创作的自由本性。在后现代绘画的审美思维中,不再设定创作者与体验者之间的差别,它将审美的自由直接还给作者、观者和作品。而且,后现代绘画作品直接将矛盾、否定这些对立因素直接呈现出来,并将差异感作为审美的应有之意。这些在传统和现代绘画中不可能的可能复活了差异,作品在对差异的葆有中真正获得了自由和生命力。所以,突围后现代绘画的反审美思潮,我们就必须正视后现代绘画以“拙劣”的方式珍视人的自由,以反叛的方式强调差异,以草根的方式反对精英等追求。第三,随着对立的消解、自由的获得,后现代绘画重新理解了自我的艺术身份。后现代绘画没有再追随着“为了艺术而艺术的”的现代艺术观,而在“降低”艺术身份的过程中成为“非艺术”。后现代绘画特别强调艺术与生活的一体。随着生活和艺术界限的模糊,生活与艺术的交融真正完成,并以此完成后现代绘画对生活的深犁。当然,正是由于后现代绘画深犁了生活,所以才出现后现代绘画审美中的“抽象”。因此,后现代绘画的反思思潮实则是对创作主体、艺术作品、审美主体都提出了更高的美学要求。后现代绘画审美的内在要求,不再是审美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是创作主体、审美主体在生活中的审美统一。突围后现代绘画的反审美思潮,就要求我们真正站在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存在论立场上,来看待后现代绘画以“生活”的方式所创作艺术的绘画风格和创作手法。最后,后现代绘画不再是传统与现代意义上的绘画艺术。其反审美思潮使后现代绘画的“非艺术”性特质极为明显,也正是由于此,我们可以说,后现代绘画是从形式的感性直观中超越出来,真正面对审美的核心:自由自在的应然绘画从传统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是从重形式美、感性美、视觉美到重心灵美、生活境界之美的审美观念的转换。后现代绘画从给予中走了出来,让对立在艺术创作及作品中真正存在,并以“非艺术”的方式重构了生活的审美意义。因此,突围后现代绘画的审美思潮,其实是让我们反思后现代绘画反对的传统与现代审美思维所铸就的形而上学藩篱。表面上看,后现代绘画具有碎片化、抽象化等让人难以接受的方面,实质它却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让创造者和审美体验者真正进入到审美之中。这样,无论是创作者还是体验者都是自由的,因而也是艺术的。后现代绘画在摧毁的否定性思维中改变对美本质的态度,使绘画艺术真正面向世俗。从而形成了后现代绘画在直观与具象中,超越直观与具象的审美原则,沉溺于日常生活中去表征心灵的审美自由和认同生活。虽然后现代绘画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反美学”嫌疑,但是后现代绘画形成的审美思维作为绘画艺术的自我规定性,也在扞卫绘画艺术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存在意义。这也是突围后现代绘画反审美思潮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高旭阳[7](2016)在《当代室内空间题材绘画表现研究》文中认为室内空间题材绘画不单是艺术家们对生活风俗的写照,而是艺术家们表达自己思想观念和艺术主张的载体。自19世纪末,艺术家越来越多的将室内空间作为载体,来表达艺术家主体的个人精神与艺术思想。一方面艺术家通过以“室内”这一空间为载体对绘画中的三维空间重新认识、理解进行解构,从而构建具有主观艺术思想的画面空间,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室内空间”这一场景来表达艺术家自己对历史、社会、政治的认识与思考。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美国等地的画坛中逐渐产生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的绘画风格,艺术家们开始消减绘画中的技法、结构,从而发展成更为大胆的自由表现的绘画。绘画艺术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当中,架上绘画开始复兴。在经过漫长的艺术发展,当代艺术家们对社会、历史、政治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理解表现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绘画作品的主题、题材与表现方式更为多样化。此时,“室内空间”也越来越出现在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中,成为艺术家们所表达艺术观念的载体。通过对大量的当代艺术家及其绘画作品的特征及思想观念整理分析后,室内空间作品大致分成四类:重新建构的室内空间,特点为颠覆西方传统绘画中的三维空间,按照自己主观意识将室内空间场景拆解进行重构,以体现艺术家的艺术主张;叙事的室内空间,艺术家将不同时间发生的故事放入同一室内空间中,以此来体现艺术作品中的叙事性;回忆的室内空间,此类艺术家将室内空间场景作为记忆中或历史的一种符号来表达主体的艺术思想;隐喻的室内空间,这类艺术家作品当中的室内空间往往晦涩难懂,但其实这是艺术家以个人视角对社会、历史、以及政治的隐喻。通过艺术家的个案研究,整理与分析了“室内空间”这一题材是如何成为艺术家表达自我艺术观点的载体。以此帮助我对以室内空间为载体所表达的思想观念、艺术主张、精神表达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这也对我在以室内空间为题材的绘画创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鉴定的信念。
田宜丰[8](2015)在《私密的窥视 ——埃里克·菲谢尔绘画中的私密感及对我创作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种有具体形象出现的、略带有表现主义色彩的架上绘画在世界各地开始流行起来,在各个地区他们有着各自的叫法:“新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新意象”等。这些新绘画都根植于艺术家的自身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有着极强的地域性和个人化色彩。埃里克·菲谢尔(Eric Fischel)便是美国“新意象”绘画潮流中的一得力干将。他的绘画作品立足于他自己的成长经历,直接的表达出他对自己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时代的认知。他独特的观察视觉和选题角度常常挑战着观众的心理底线,各种禁忌的、私密的内容常常出现在他的画布上,却不会让观众感到色情或羞耻。而菲谢尔对他自己情绪的分析也是深入到心理学层面,无论是他身处某种环境还是由某件物品引起的个人情感变化都被能他牢牢抓住并用他独特的绘画语言具象到画布上。所以我们在读他的画时首先会感到进入一个私人的空间感到不自在,然后却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画家笔下这些私密的状态有些也曾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我们未曾察觉罢了。菲谢尔的绘画作品也影响了许多国内艺术家:他们也开始留心生活中的片刻感觉,加强了作品中的个性化体验的表达。笔者也是在研究了菲谢尔的作品后,对该画什么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诸园[9](2015)在《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史学史是对教育史学科的反思。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阐述美国女性教育史学自身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探讨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历史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为外国教育史学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成果借鉴和历史思考。美国女性教育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涉及美国女性教育的史学着述都属于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研究范畴,其研究者不限于女性。从狭义上说,主要指女性史学者以女性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女性主义视角撰写的女性教育史,其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是女性。本研究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展开。显性主线是对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确立、发展及转向历程的较为全面的研究。本文从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的历史视角,将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前为传统女性教育史学的确立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为现代女性教育史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后为后现代女性教育史学的阶段。隐性主线则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主义理论流派包括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分别选取社会性别、差异和公民身份等分析框架来研究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这两条主线如经线与纬线,交叉渗透,并行不悖。全文主要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二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研究了美国女性教育史学从缺席到确立的历史进程。笔者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缺席(17世纪末至独立战争)、溯源意识的兴起与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发端(独立战争至南北战争)、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初创(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和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确立(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殖民地时期的清教徒对女性教育的叙述重在鼓励女性成为好母亲和好妻子。建国以后,研究者将目光聚焦于精英妇女史和教会史中的女性教育史。美国妇女教育协会的年度报告成为研究该时期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发展的重要文献。在美国史学专业化和欧洲女性高等教育史学的影响下,南北战争以后出现了美国女子学院史,标志着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初步创立。20世纪初,在第一次女权运动中产生的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影响下出现了一批专业教育史家:古德赛尔确定了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基调。托马斯·伍迪的《美国女性教育史》则宣告了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确立。第二章研究了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创立者托马斯·伍迪及其经典着作《美国女性教育史学》中。伍迪提出了“女性教育”的新概念,围绕“女性是否应该接受教育”、“男女智力是否平等”以及“是否应该实行男女同校制”三个方面的论争,深刻阐述了社会发展和女性解放运动对女性教育的影响。在新旧史学的交替时期,伍迪坚持兼收并蓄的原则,探索出研究美国女性教育史的“中间模式”,以百年来美国女性教育不断进步和发展为逻辑主线,撰写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国女性教育史。第三章论述了战后美国女性教育史学从传统转向现代的发展历程。该时期最显着的特征是女性主义理论正式介入美国教育史学领域。本章重点研究了战后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发展的两条路径或两种重要流派,即“女性主义教育批判派”和“女性中心论派”,前者主张摒弃传统女性教育史学的辉格传统,认为学校加强了美国社会阶级、种族和性别分层,后者则要求将女性放在历史的中心位置,强调女性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主体性”,认为女性是历史的发起者和创造者,而非牺牲者和受害者。第四章研究了“女性中心论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芭芭拉·米勒·所罗门的女性教育史学思想。在其经典着作《与知识女性同行:一部美国女性与高等教育史》中,所罗门以“社会性别”和“差异”为分析范畴,对美国女性争取受教育权的历史进行了综合性研究。从女性主义和整体教育史观出发,她将女性史、机构史和性别史结合起来,在记录显性史实的基础上又挖掘了大量隐性史实,深刻呈现出美国女性教育史的全貌。第五章研究了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向新文化史转向的历程。在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琳达·艾森曼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实现了文化转向和语言学转向。本章重点分析了艾森曼的两部经典着作《美国女性教育历史大词典》和《战后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史,1945—1965》。艾森曼的历史贡献主要在于,将“历史词典”的编纂模式引入美国女性教育史学;从“意识形态竞争”对美国女性教育的影响的角度论述了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文化转向;从“公民身份”的分析范畴研究了培养女性公民的教育目的。作为一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历史学家,艾森曼还预测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未来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美国女性教育史学未来可供选择的解释框架。总的说来,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具有学术化和政治化的双重特征,其对我国教育史学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为更好地应对学术危机,教育史研究要提高自身的学术性;教育史研究要理性地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教育史的撰史原则是把握好史学与政治间的关系。
姜炜[10](2013)在《索罗利亚与费舍尔的海滩题材绘画之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十九世纪西班牙艺术家华金·索罗利亚和二十世纪美国当代艺术家艾瑞克·费舍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位艺术家风格迥异的海滩题材作品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寻找出两者作品在绘画形式语言的差异以及两者艺术精神的不同。文章首先通过分析两位艺术家作品的绘画形式语言,并运用图像学,比较学以及心理学等科学方法,探究两者作品在构图、造型、笔触、色彩四个方面的差异。然后,分别论述了两位艺术家在精神诉求上的不同。华金·索罗利亚的艺术精神在于对故乡巴伦西亚海边生活的赞美和歌颂,而艾瑞克·费舍尔的艺术精神则是对特定阶层(美国中产阶级)的客观状态以及精神世界的记录与反省。同时,本研究还论述了两位艺术家各自的艺术教育背景以及艺术经历,并通过分析两位艺术家所立足的时代特征和艺术大环境,分别阐述了绘画发展背景对两者产生的影响,进而揭示出华金·索罗利亚与艾瑞克·费舍尔的海滩题材绘画产生差异的根源。针对比较后得到的价值和启示,笔者仍以两位艺术家为例,由小见大,从作品形式语言的选择与艺术家精神诉求的关系,以及对艺术创新的思考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梳理,并总结出自己的一些心得,希望能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艺术创作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菲谢尔的写实绘画与美国人的现代生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菲谢尔的写实绘画与美国人的现代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3)触碰禁忌 揭示真实 ——埃里克·费舍尔郊区生活题材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回顾与探讨 |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与艺术家的成长 |
第一节 童年时期的郊区生活 |
第二节 艺术演变之路 |
一、早期绘画面貌 |
二、走向新表现主义 |
第二章 郊区生活题材绘画的形成与演变 |
第一节 郊区生活题材绘画的分期 |
一、个人叙事时期 |
二、集体叙事时期 |
三、心理叙事时期 |
第二节 禁忌和心理主题的构成 |
一、种族隔离与种族性禁忌 |
二、童年经历与儿童性禁忌 |
三、日常生活与生命体验 |
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风格与表达 |
第一节 照片运用与心理写实风格特征 |
一、圣·特罗佩兹海滩的抓拍与偷窥视角 |
二、作为现实切片的照片与心理化叙事 |
第二节 女性主义语境中的性表达方式 |
一、禁忌主题中的裸体与“间离效果” |
二、从“凝视”到“偷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4 论文的创新及难点 |
2 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源流 |
2.1 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产生 |
2.2 新现实主义油画“新”的含义 |
2.3 本章小结 |
3 新现实主义艺术在刘小东油画中的体现 |
3.1 表现情感“生活化” |
3.2 表现题材“平民化” |
3.3 表现形式“写实性” |
3.4 艺术态度的求真性 |
3.5 本章小结 |
4 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成因 |
4.1 成长环境对刘小东绘画风格的影响 |
4.2 教育环境对刘小东绘画风格的影响 |
4.3 社会环境对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审美内涵 |
5.1 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美学价值 |
5.2 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美学价值的时代意义 |
5.3 弘扬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
5.4 彰显中华民族精神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浅析艾里克·费舍尔油画对中国“新生代”艺术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环境对艾里克·费舍尔艺术的影响 |
二、费舍尔绘画的艺术特征 |
三、对中国“新生代”艺术创作的启示 |
(6)论后现代绘画的艺术呈现与审美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遮敝整体的现代绘画 |
第二节 后现代绘画“碎片化”的解敝 |
第三节“碎片”重构“整体”的审美突围 |
第一章 拒斥“给予”的建构 |
第一节 表现“定在”的“给予” |
1.“定在”的前定本性 |
2.表现“给予”的还原 |
3.主体空场的“模仿” |
第二节 打破“给予”的“抽象” |
1.后现代绘画的抽象力 |
2.后现代绘画抽象的“碎片化”建构 |
3.后现代绘画抽象对“审美生活”的表征 |
第三节 后现代绘画对“美”的追寻 |
1.“美”是被解释还是被追寻 |
2.追寻“美”的撕裂与缝合 |
3.追寻“美”的审美思维转换 |
第二章 消弭“对立”的自由 |
第一节 吞噬差异的“对立" |
1.对立:基于等级的二分法 |
2.设定隐匿主题的对立 |
3.差异的消失与审美自由的失却 |
第二节 解构中心的葆有差异 |
1.解构中心的重构 |
2.重构深度的葆有 |
3.葆有差异的解分化 |
第三节 包容他者的自由体验 |
1.对确定性的艺术逾越 |
2.开启关系的“第三维” |
3.与他者共在的自由体验 |
第三章 深犁“生活”的“非艺术” |
第一节 后现代绘画的生活旨趣 |
1.“为艺术而艺术”对生活的背离 |
2.“非艺术化”转换的生存论回归 |
3.日常生活的“非艺术化”提升 |
第二节 重返感性确定性的“下降” |
1.生活:美的感性心理学 |
2.直面感性的有限性 |
3.解放生活的始原之美 |
第三节 建构审美的“非艺术” |
1.重返叙事与抛弃“艺术” |
2.描绘物化图景的审美建构 |
3.拥抱生活的视觉“自由” |
第四章“超美学”的艺术审美 |
第一节 从追问“美是什么”到追寻“美如何在” |
1.“美是什么”的解释逻辑 |
2.“美如何在”的存在追问 |
3.基于“抽象力”的审美思维 |
第二节“超美学”的审美原则 |
1.肯认直观、感性体验 |
2.融通彼此、超越界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当代室内空间题材绘画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 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 课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兼容并蓄的当代具象绘画 |
2.1 西方传统绘画在当代的复兴 |
2.1.1 工业时代以来的审美趋向 |
2.1.2 “新绘画”观念的形成 |
2.1.3 西方当代具象绘画的后现代属性 |
2.2 当代具象绘画的包容性与多样性 |
2.2.1 创作方式的多样性 |
2.2.2 内容题材的多样性 |
2.3 西方绘画中“室内空间”题材的发展线索 |
2.3.1 客观再现的“室内空间” |
2.3.2 主观感受的"室内空间" |
小结 |
第三章 “室内空间”成为当代艺术表达的重要载体 |
3.1 被重新构建的“室内空间” |
3.2 被叙事叙事的“室内空间” |
3.3 被记忆的“室内空间” |
3.4 被隐喻的“室内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我的油画创作 |
4.1 创作背景介绍 |
4.2 我创作中的“室内空间”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 |
(8)私密的窥视 ——埃里克·菲谢尔绘画中的私密感及对我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菲谢尔的绘画特征和环境时代背景 |
第二章 菲谢尔绘画中私密感及表现方式 |
第一节 身处不同环境而产生的私密情感 |
第二节 由特殊物品的引导而产生的私密体验 |
第三节 抓拍与“偷窥”的视角 |
第四节 由模糊空间达到“心理叙事”效果的玻璃纸画 |
第三章 菲谢尔对我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创立 |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美国女性教育史叙述的缺席 |
第二节 溯源意识兴起: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发端 |
一、“美国妇女教育协会”及其年度报告 |
二、教会史中的女子教育 |
三、演讲稿、沉思录及书信中关于妇女教育的记载 |
四、精英妇女史中有关妇女教育的零星记录 |
第三节 女子学院史学: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初创 |
一、欧洲女权运动和欧洲女性高等教育史学 |
二、美国女权运动和美国女子学院史学 |
第四节 《美国女性教育史》: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确立 |
一、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确立的宣言书——古德赛尔的《女性教育》 |
二、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确立的标志——托马斯·伍迪的《美国女性教育史》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创立者托马斯·伍迪 |
第一节 国家荣誉勋章获得者 |
第二节 进步主义史观影响下的美国女性教育史 |
一、新史学背景下的进步主义史学思潮 |
二、冲突、改革与进步的女性教育史观 |
第三节 美国女性教育的历史赞歌 |
一、“女性教育”的一个崭新概念 |
二、女性教育与女性解放二者之间的关系 |
三、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女性教育的三个思考 |
四、美国女性教育直线进步的四段历程 |
第四节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里程碑 |
一、新旧史学罅隙中的“中间模式” |
二、《美国女性教育史》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战后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发展 |
第一节 战后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美国教育史学的内部危机 |
二、女性主义介入美国教育史学的外部动力 |
第二节 “女性主义教育批判派”对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修正 |
一、批判的前提假设:规律一致性 |
二、批判美国教育史学中的“性别主义” |
三、对美国传统女性教育史观的批判 |
四、“女性主义教育批判派”代表人物吉尔·凯·康威 |
第三节 “女性中心论派”对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修正 |
一、“女性中心论派”先驱格尔达·勒纳的美国女性史研究 |
二、“女性中心论派”的女性教育史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女性中心论派”代表人物所罗门 |
第一节 哈佛学院首位女副院长 |
第二节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美国女性教育史 |
一、受教育权:揭秘美国女性教育史的钥匙 |
二、遭遇:影响女性大学经历的多重因素 |
三、进步: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推动女性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丰富女性的集体记忆:所罗门的整体教育史观 |
一、女性内在愿望与外在影响之间的互动 |
二、女性史、机构史和性别史的融合 |
三、显性史实与隐性史实的结合 |
第四节 走向综合:美国女性教育史研究的新模式 |
一、走向综合 |
二、《与知识女性同行:一部美国女性与高等教育史》的历史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文化史语境下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转向 |
第一节 历史学的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 |
一、后现代主义与语言学转向 |
二、从历史主义到新历史主义 |
三、从新社会史到新文化史 |
第二节 艾森曼的女性教育史学思想 |
一、艾森曼的生平及着作 |
二、意识形态竞争:艾森曼的女性教育史观 |
三、培养女性公民:艾森曼的女性教育目的观 |
四、历史词典:艾森曼的女性教育史学编纂模式 |
第三节 全球史观下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分析框架 |
一、全球史观下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呈示 |
二、未来可供选择的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 |
二、学术化与政治化——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双重特征 |
三、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对我国教育史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后记 |
(10)索罗利亚与费舍尔的海滩题材绘画之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索罗利亚和费舍尔海滩题材作品的形式语言差异 |
1.1 构图比较 |
1.2 造型比较 |
1.3 笔触比较 |
1.4 色彩比较 |
2.索罗利亚和费舍尔艺术精神的差异 |
2.1 对生活的歌颂与赞美 |
2.2 对特定阶层的客观状态和精神世界的记录反省 |
3.索罗利亚和费舍尔海滩绘画差异的根源 |
3.1 索罗利亚和费舍尔的艺术道路不同 |
3.1.1 索罗利亚的艺术历程 |
3.1.2 费舍尔的艺术经历 |
3.2 绘画发展背景的不同 |
3.2.1 现实主义与印象派的融合 |
3.2.2 绘画艺术的复兴 |
4.比较的价值和启示 |
4.1 作品形式语言的选择与艺术家的精神诉求 |
4.2 关于创新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菲谢尔的写实绘画与美国人的现代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油画家刘小东艺术研究[D]. 赵晗.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费舍尔绘画海边题材和人物形象探析及其对自己创作的影响[D]. 陈昕. 山东艺术学院, 2021
- [3]触碰禁忌 揭示真实 ——埃里克·费舍尔郊区生活题材绘画研究[D]. 高辉.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4]刘小东新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D]. 史春娟.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3)
- [5]浅析艾里克·费舍尔油画对中国“新生代”艺术的启示[J]. 李茂丹. 美术教育研究, 2016(20)
- [6]论后现代绘画的艺术呈现与审美思维[D]. 许乐.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7]当代室内空间题材绘画表现研究[D]. 高旭阳.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8]私密的窥视 ——埃里克·菲谢尔绘画中的私密感及对我创作的影响[D]. 田宜丰. 云南艺术学院, 2015(07)
- [9]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史研究[D]. 诸园.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4)
- [10]索罗利亚与费舍尔的海滩题材绘画之比较分析[D]. 姜炜. 西安美术学院,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