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与民初国家捐赠

黄兴与民初国家捐赠

一、黄兴与民初国民捐(论文文献综述)

刘巍[1](2021)在《西学中用:熊希龄财政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熊希龄是中国财政现代化改革的思考者和实践者。在认知和接受了许多流行于西方的现代财政理论的基础上,他认真辨析了中西方社会的客观差异,对西方财政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通,在划分国地财政、改革现行税制和合理利用公债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其主张兼具学理性和务实性。然而,深为遗憾的是,由于现实国情的局限,熊希龄有时候难以将他的财政思想付诸实践;在具体的财政工作中,他甚至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理想,转而向现实妥协。这种思想和实践层面的分离,不仅反映了近代国人在求索新知过程中遭遇的痛苦与无奈,也折射出这一时期中国财政现代化道路的曲折与艰辛。

徐子明[2](2020)在《上海校工 ——近代上海校工群体与社会运动》文中提出在近代中国历史中,校工是一个被人忽视的边缘群体。然而,实际上他们在中国的若干重大历史现场和历史事件中并未缺席。本文试图以上海校工为例,说明近代中国校工对社会运动和革命的参与。校工群体是伴随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诞生和壮大的。他们的社会身份、经济状况、知识接触和人际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参与社会运动的动机和机制,他们的数量、象征意义和关键位置也使他们在社会运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学生运动和校园政治而言。上海校工在清朝末年和辛亥革命时期,即曾与激进主义政治发生联系。五四运动中,复旦校工也有深层次的参与和支持;二十年代见证了基于各种动机的校工集体行动的涌现和接受左翼思潮影响的校工组织的成立。四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处境的普遍恶化、校园政治氛围的极端化和中共的学生工作策略的实施,上海的校工更加深入的卷入了社会抗议和革命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获得了身份上的巨大进步,以“师生员工”的一部分的名义参与校园公共生活,成长为全新的政治主体。

刘怡然[3](2014)在《慈善表演/表演慈善:清末民初上海剧场义演与主流性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剧场义演初现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曾盛行一时,慈善目的多样,参与群体广泛。本文对这一新兴社会现象进行深入考察,指出推动义演兴盛的根本原因是清末民初国家—社会关系的转型。剧场义演形成了一种"公共社域",虽非哈贝马斯定义中不同社会群体平等讨论公共事务的"公共领域",却提升了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意识,并促进了新的社会、政治思潮和话语的传播与再生产。与此同时,各类群体通过参与义演活动,回应和贴近日益成为时代主流的观念和话语,借此获得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在变动的时代环境中维护和提升自身的地位。笔者将这种社会行为称为"主流性实践",它不仅推动了地方社会关系的重组,而且促进了一种新的公共性的形成。清末民初上海的剧场义演既是社会—政治变迁的产物,也影响了社会结构和政治生态的变化。

汪鲸[4](2013)在《早期新加坡华人族群的内部关系(1819~1912)》文中提出对早期(18191912年)新加坡华人族群的内部关系所进行的考察显示,方言、服饰等虽然是新加坡华人族群内部进行区别和认同的最明显表征符号,为华人族群帮权结构的塑造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工具",但其并不能与所表征的群体建立唯一且确定的联系。新加坡华人族群内部特别是社会底层的互动充满了张力,密切的交流、接触和互动是新加坡华人族群内部关系的突出特点。

汪鲸[5](2011)在《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1819-1912年的新加坡华人族群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采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的方式,对新加坡华人族群的日常生活世界、族群关系和身份认同进行了考察。论文通过社会学场域理论和社会权力理论,对新加坡华人族群社会权力的来源和运作进行了分析,并使用“权力的文化网络”概念对新加坡华人的社会组织与象征体系进行了整合和研究。文章指出,引起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社会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移民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和心理结构。论文还通过对新加坡华人族群文化、教育发展状况的论述,揭示了新加坡华人族群既试图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建立身份认同,又强调自身主体性的双重态度。通过对新加坡华人与其他族群的关系进行研究,文章总结了华人族群构建身份认同的模式与方法。新加坡华人族群面对三个不同“他者”:英国殖民者、马来族群和中国文化,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区分和认同法则,借以最终定义自身。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士绅阶层也在通过新加坡,对西方世界和华人族群进行观察。

沈航[6](2010)在《借款、政局与民众运动 ——以1912年国民捐运动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民国建立之初国家财政极度困难。国家财政收入微薄而支出浩大,从而使中国陷入到严重的财政危机之中。为摆脱财政危机,南京临时政府与北京政府相继向各列强举借外债。外债的举借虽说能使中国暂时渡过财政危机,但外人以善后借款行控制中国财政、军事之事最为国民所不容。而黄兴倡导的以国民捐拒外债的主张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提出的。黄兴4月29日的通电激起了全国民众的国民捐热潮。随着国民捐运动的开展,政界各派势力也开始注意国民捐。由此各政治派别围绕着国民捐运动展开了一场场激烈的政治角逐,尤以同盟会与袁世凯之间的斗争、同盟会与共和党之间的斗争为甚。但随着国民捐运动的深入,诸如“强迫纳捐”、“捐款侵吞”、“捐款引起社会动荡”等弊端也显现无遗。由此民众开始理性的看待国民捐运动,对其做出了一番深刻的检讨。到了7月,国内的认捐热潮逐渐消退。而黄兴等人为调和政局公开支善后借款的行为无疑使国民捐运动雪上加霜。在激烈政治斗争与妥协中,国民捐运动归于失败。

赵炎才[7](2003)在《民国初期黄兴的近代“忠”德思想述论》文中提出在民国初期近代意识形态领域革命中,黄兴积极致力于近代伦理道德建设。他既反对全盘否定传统"忠"德,亦拒绝简单移植,而是强调立足于国情,融合中西伦理之精华促其近代化。近代"忠"德的核心体现为"忠于民国",具体落实在重公轻私、重义务轻权利、遵守法律、践履民主精神等方面,并身体力行,积极在民国政治、财政建设中加以贯彻。其努力虽因民初复杂国情未能达到预设目的,但这一思想对后来五四时期更大范围的道德革命勃兴起到重要的思想铺垫作用。

赵炎才[8](2003)在《革命派与民国初期政治伦理重构》文中提出民国初期 ,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近代政治伦理重构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二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黄兴主要着眼于对“忠”德的理论诠释与学理重建 ,而孙中山则致力于党德的阐发。前者在时间上早于后者 ,内涵比较具体 ,实施却比较宽泛 ,价值理性色彩甚浓 ;后者崇尚工具理性 ,注意从实用角度去认识和运用 ,内容较前者有所深化 ,具有较大可操作性。他们的重构在理论上有助于近代新道德的建构和民国政治的良性运作 ,其理论与实践价值至今仍值得珍视。

赵炎才[9](2001)在《黄兴与民初“忠”德重构的尝试──以南京留守前后为中心》文中指出

赵炎才[10](2001)在《略论民初黄兴的财政思想》文中指出

二、黄兴与民初国民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兴与民初国民捐(论文提纲范文)

(1)西学中用:熊希龄财政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划分国地财政
    (一)倡行分税制
    (二)设计地方税体系
二、改革现行税制
    (一)裁撤厘金
    (二)改良盐税
    (三)倡办印花税
三、合理利用公债
    (一)反对外债
    (二)筹发内债
四、结语

(2)上海校工 ——近代上海校工群体与社会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校工的定义和类别
    第三节 理论概念界定:社会运动与校园政治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五四”之前:近代早期的上海校工
    第一节 上海近代教育系统的建立和校工群体的出现
    第二节 晚清民初上海校工的职责、地位及与师生的关系
    第三节 早期的上海校工与社会运动:丽泽学院、苏路拒款和“国民捐”运动
第二章 “劳工神圣”的年代:“五四”和 1920 年代的校工运动
    第一节 “劳工神圣”:新文化运动后的社会思潮、校园文化与工学互动
    第二节 “工界救国”:复旦校工与上海五四运动
    第三节 “我们也是人”:1920 年南洋校工要求加薪的罢工
    第四节 追求组织:1924年成立的复旦大学校工联合会
    第五节 激进主义的消退
第三章 “第二条战线”的一份子:战后学生运动中的校工
    第一节 背景:经济困境的加剧、校园氛围的政治化和中共的校园工作策略
    第二节 中共领导的全市性校工组织:上海市校工联谊会及其斗争
    第三节 校工参与社会运动和革命的方式
    第四节 “师生员工”与工友联谊会:新的校园政治主体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早期新加坡华人族群的内部关系(1819~1912)(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服饰与性别
二、方言、籍贯和帮权
三、械斗、婚姻与联合
四、结语

(5)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权力来源
    第一节 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帮权政治"
    第二节 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会党与私会党
第二章 新加坡华人的信仰世界
    第一节 儒教的传承与复兴
    第二节 佛教的兴盛与发展
    第三节 道教、巫术与民间宗教信仰
    第四节 新加坡华人的丧葬形式
第三章 新加坡华人族群的婚姻、家庭与宗族
    第一节 新加坡华人族群的婚姻
    第二节 新加坡华人的家庭与宗族组织
第四章 新加坡华人社会问题
    第一节 新加坡的中国华工
    第二节 娼妓、私娼与歌姬
    第三节 盗窃、拐卖人口、诈骗与赌博
第五章 新加坡华人族群文化与教育
    第一节 新加坡华人文化事业
    第二节 新加坡华人族群的教育事业
第六章 新加坡的族群关系
    第一节 华人族群内部的关系
    第二节 游走于中英政治间的新加坡华人
    第三节 华人族群同马来族群的关系
    第四节 华人族群同其他族群的关系
第七章 新加坡华人族群自我认同的确立
    第一节 "西洋镜"前的新加坡华人
    第二节 新加坡华人族群对马来人的双重认识
    第三节 作为"他者"的中国
第八章 中国士绅眼中的新加坡社会
    第一节 中国知识分子对南洋土着族群的观感
    第二节 中国士绅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认识
    第三节 中国土绅对海外华人族群的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6)借款、政局与民众运动 ——以1912年国民捐运动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写作的缘起
    二、研究的现状与过去的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第二章 民国元年的财政危机与借款
    一、南京方面的财政危机与借款
    二、北京政府的财政情况
    三、善后借款与政局
第三章 民国元年的国民捐热潮
    一、军警界人士热心国民捐
    二、民间的国民捐热潮
    三、国民捐运动的流弊
    四、运动的尾声
第四章 国民捐运动与政局
    一、同盟会人士对国民捐的态度与讨论
    二、袁世凯对国民捐的态度
    三、共和党对国民捐的态度
    四、其余政治人物与政治派别对国民捐的态度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民国初期黄兴的近代“忠”德思想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10)略论民初黄兴的财政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国建设的关键在财政
二、稳定财源的理财之道
三、发展生产的生财之道
四、崇尚节俭的用财之道
五、余论: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迥异

四、黄兴与民初国民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学中用:熊希龄财政思想与实践研究[J]. 刘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1)
  • [2]上海校工 ——近代上海校工群体与社会运动[D]. 徐子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3]慈善表演/表演慈善:清末民初上海剧场义演与主流性实践[J]. 刘怡然. 开放时代, 2014(04)
  • [4]早期新加坡华人族群的内部关系(1819~1912)[J]. 汪鲸. 百色学院学报, 2013(04)
  • [5]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 汪鲸. 暨南大学, 2011(10)
  • [6]借款、政局与民众运动 ——以1912年国民捐运动为中心的考察[D]. 沈航. 天津师范大学, 2010(11)
  • [7]民国初期黄兴的近代“忠”德思想述论[J]. 赵炎才.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04)
  • [8]革命派与民国初期政治伦理重构[J]. 赵炎才. 理论学刊, 2003(01)
  • [9]黄兴与民初“忠”德重构的尝试──以南京留守前后为中心[J]. 赵炎才. 贵州社会科学, 2001(02)
  • [10]略论民初黄兴的财政思想[J]. 赵炎才. 民国档案, 2001(01)

标签:;  ;  

黄兴与民初国家捐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