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红外热图扫描对软组织肿物诊断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宓保宏[1](2020)在《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法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健康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民众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医学的发展方向也逐渐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一种能够在疾病全周期尤其疾病早期参与临床评价的绿色检查技术,将会在满足公众健康需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于疾病早期筛查和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已经得到认可,但其缺少临床“标准化”的瓶颈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本文将以医工结合的方式对符合临床描述的抽象概念构建出相应的量化和可视化模型,并通过属性偏序理论对临床中重复出现的各种红外热像一般化规律进行模式辨识和知识挖掘,为推动红外热像临床“标准化”进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新的临床研究中以扩展红外热像的临床研究范围和视野。本文根据红外热像临床研究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红外热像体征和红外热像体征模式的基本概念,并构建出了一系列用于红外热像体征量化和可视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属性偏序理论实现了对不同群体间红外热像体征的知识挖掘和模式辨识,并通过临床研究对上述方法开展了进一步的验证性实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对于红外热像的临床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在红外热像体征量化和可视化方面,根据现有方法建立了基于温度值的九宫格可视化方法和改进的温度最大值量化方法;根据红外热像对称性体征搭建了两种用于不同场景的量化数学模型;针对红外热像均匀性体征建立了间接性量化数学模型;针对人体红外热像的序列化体征探索了空间模型可视化方法,将红外热像的图像空间映射到新的虚拟模型中,实现对序列化特征的空间结构可视化表达;针对红外热像立体性体征,进一步分析了人体红外热像空间特性的临床研究价值,并通过实际的临床病例加以描述。其次,在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面,构建了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红外热像体征的数据粒化方法,能够将图像特征转变为形式背景用于知识挖掘和模式辨识。在对上述方法的临床验证性实验方面,对代谢综合征和中医人体状态辨识两个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能够从知识图谱中挖掘到有效概念,并为后续的人工智能方面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通过这两个实验论证了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用于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最后,在红外热像的临床应用性研究方面,通过红外热像构建出了用于男性心肌缺血早期筛查的预警模型,并通过临床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对于心肌缺血的筛查能力,这项研究将会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红外热像的技术特点,初步开展了其对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项新的探索性研究,并通过严谨的临床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可能会为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增添新的工具。
霍慧萍[2](2016)在《基于分子影像技术的光学靶向纳米探针诊断和微波消融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 MI)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生命医学的飞速发展应用而生的新的学科,是将医学影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成像方法。利用多种影像学方法和分子探针,能够在活体状态下对生物过程进行细胞层面和分子水平上,甚至基因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以研究生物体内生化进程和生理变化为目标的新兴学科。MI最显着特点是:借助处于前沿领域的各种分子探针,利用多种影像学方法,如MRI、CT、核素、PET、超声和光学等影像学技术,选择特异性介质,实现对特定甚至单个细胞、分子的非侵入性显像。目的:本课题组利用自行研发构建的分子靶向探针进行光学成像,以考察其生物相容性及特异靶向性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探针的体内体外实验、人三阴性裸鼠乳腺癌模型构建、肿瘤的活体成像诊断及治疗为一体的研究。方法:文章的第一部分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介孔二氧化硅(MSNs),以此为载体介质,选用近红外荧光染料吲哚菁绿(ICG)为荧光材料,制备了ICG-MSNs荧光生物化学纳米颗粒,通过共价偶联的方法上载了特异性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靶向配体RGD,获得荧光信号较强的纳米探针RGD-ICG-MSNs 。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探针对RGD(+)表达的MDA-MB-231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靶向性,以RGD(-)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系MCF-7为对照,考察其用于标记与靶向吞噬性的效能。采用慢病毒转染了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人类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传代培养,接种于BALB/C裸鼠的肩胛部皮下、乳房垫下及尾静静注射,建立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皮下、原位及静脉转移性肿瘤模型。文章第二部分利用热层析成像仪和超声仪在肿瘤生长早期进行检测,并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监测肿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情况及探针的主动靶向性能。在癌细胞接种的第5天时,热层析成像系统报告了该部位的异常表现,而同一组裸鼠在第9天时超声才可以探及结节样结构,因此,热层析成像仪对微小肿瘤的检测要早于超声。荧光靶向探针在小动物活体荧光仪的监视下,不仅可以准确的靶向活体的皮下和原位表浅的乳腺肿瘤,而且可以靶向裸鼠腹腔内的多发转移性淋巴结。文章的第三部分利用所构建的活体肿瘤模型进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并且术前与术后均用超声造影来评价肿瘤血管的灌注情况及毁损情况,为肿瘤治疗提供了可视化原位灭活的新方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RGD(+)表达的MDA-MB-231细胞较RGD(-)表达的乳腺癌MCF-7细胞对荧光纳米颗粒的吞噬效果明显增强;RGD-ICG-MSNs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低及化学稳定性好的优点;成功建造了三阴性乳腺癌的裸鼠皮下瘤、原位瘤及静脉转移瘤模型,该动物模型用于后续的热层析成像实验及活体荧光成像实验,用以考察肿瘤细胞的最早检测时间及探针在体内的寻靶性能;热层析成像仪和超声仪在肿瘤生长早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癌细胞接种的第5天时,热层析成像系统报告了该部位的异常表现,而同一组裸鼠在第9天时超声才可以探及结节样结构,因此,热层析成像仪对微小肿瘤的检测要早于超声;荧光靶向探针可以准确的靶向活体的皮下和原位表浅的乳腺肿瘤,可以靶向裸鼠腹腔内的多发转移性淋巴结;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裸鼠皮下及原位肿瘤,并且术前与术后均用超声造影来评价肿瘤血管的灌注情况及毁损情况,力求为肿瘤治疗提供可视化原位灭活的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结论:RGD-ICG-MSNs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小,可以用于人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皮下及原位肿瘤的靶向诊断;利用热层析及荧光成像系统为肿瘤早期、精准的定性诊断奠定实验基础;超声可视化引导下微波消融可以彻底消灭肿瘤细胞。
沈克芬[3](2016)在《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面部红外热图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寻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面部可视化特征方法:从符合纳入标准的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实验组。从健康人群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对照组。先对实验组进行PSQI评分及红外热图采集,并进行对照组红外热图采集。然后对实验组进行针刺治疗。针刺治疗结束后,再对实验组进行PSQI评分及红外热图采集。在采集到的面部红外热图上,经两四白穴做一直线,以该直线为分界。设直线以上区域为观察区A,直线以下区域为观察区B。应用红外热图分析软件分别对观察区A和观察区B的平均温度进行测量。最后对PSQI评分、观察区A平均温度及观察区B平均温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果,再由结果得出相应结论。结果:1)治疗前,实验组观察区A与观察区B的平均温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区A与观察区B的平均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实验组观察区A与观察区B的平均温度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针刺治疗前后PSQI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针刺治疗前后,观察区A平均温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区B平均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面部红外热图具有一定的特征:大致呈“上热下寒”的形态。而健康人群未发现此特征。2)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在针刺治疗后,面部红外热图有变化:观察区A的平均温度有所下降,观察区B的平均温度无明显变化。
彭小莉[4](2015)在《胸痹寒凝心脉证膻中穴热图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寒凝心脉证胸痹患者膻中穴体表辐射热温度值,探索红外热图在辅助中医诊断寒凝心脉证胸痹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组30例、胸痹组3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医用红外热成像SOP下,红外规范采集正、反面全身及胸腹部定位图像信息,根据人体对称区域红外温度一致的特点,采用人体区域对称法,设立膻中穴为中心,向四周扩大1cm×lcm的正方形区域为观察区A,设立膻中穴在背部的对称点为中心,向四周扩大1cm×lcm的正方形区域为观察区B。取受试者膻中穴区A与其后对称区域B,同时将胸前区划分为六个观察区,通过医用红外专用分析软件,自动生成以上所观察区的最高、最低以及平均温度,进行组内和组间对照。结果:(1)本研究共入选符合要求的病例60例,分别为健康组、胸痹组各30例,其中有56人完成了整个研究过程,健康组和胸痹组各脱落2例,没有剔除病例,健康组和胸痹组人群的性别、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及年龄都具有可比性。(2)组间比较膻中穴区A观察区的温度以及组内比较膻中穴区A区与其背部对称B区的温度:温度值无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比较胸前区各特定观察范围的温度:两组胸1观察区、胸2观察区、胸5观察区和胸6观察区的平均温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胸3区域和胸4区域的平均温度比较:胸痹组平均温度均低于健康组(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4)组内比较胸前区观察区4与其对称区域观察区3的平均温度:健康组胸前区观察区4与其对称观察区3的平均温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痹组胸前区观察区4平均温度低于观察区3(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5)整个研究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案例。结论:1、胸前区红外热图能够作为寒凝心脉证胸痹定性判断的参考依据。2、红外热图可以作为寒凝心脉证胸痹的一个客观评价指标。3、红外热成像反映的膻中穴区的温度差异值不能作为判断依据。4、红外热成像检测能够为寒凝心脉证胸痹提供可视化数据。
霍慧萍,李俊来[5](2015)在《热层析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热层析成像技术是影像医学新技术,是光学成像领域又一重大突破。该技术可以检测到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对热分布信息的摄取,推断热与疾病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了探明疾病和热分布的关系建立了生物热传导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红外热像图上可能病变区域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热源深度h和强度q值,这两个参数可对肿瘤进行定性、定位。热层析技术是一种既体现功能学又具有形态学的热影像新技术,比其他临床检测方法更早地发现病变。本文就此技术在乳腺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倪金霞,高思华,田甜,马诗蕾,莫芳芳,王柳青[6](2012)在《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健康人脏腑功能的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确定健康人各脏腑的温度范围和能量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67例受试者分别分为男性组(A组)、女性组(B组)、≤45岁组(C组)、46~60岁组(D组)、≥61岁组(E组)。采用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及热态自动分析系统,检测并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健康人各脏腑的相对温度。结果健康受试者各脏腑的温度由高到低排列规律为:肺>降结肠>升结肠>肝>胃>肾>小肠,该排列规律与性别、年龄无关;在不同年龄段,肺与降结肠的温度具有明显的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红外热像技术可全面、客观地测量各脏腑的温度,使脏腑功能状态变得可视化;生理状态下,人体各脏腑的温度呈现出一定的排列规律;人体脏腑的温度与年龄因素相关,其中以肺和降结肠最为典型。
万文博[7](2012)在《BI-RADS分级的量化评估及其与血氧功能成像对乳腺病灶的联合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探讨超声(US)诊断指标评分在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中的应用价值。2、探讨血氧功能成像系统(BOFIS)与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分级对乳腺病灶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第一部分:分析1005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声像图,对所有病灶的形状、边缘、回声、纵横比、周边强回声晕、后方回声、钙化、内部血流、腋下肿大淋巴结及年龄10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并按分值进行分组,将各组病灶中恶性构成比与不同BI-RADS分级的理论恶性风险值比较,得出超声诊断指标评分与BI-RADS分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部分:同时应用BOFIS及US两种方法对226例患者231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超声基于上述十项指标进行评分,并得出相应超声BI-RADS分级(包括Ⅲ、Ⅳa、Ⅳb、Ⅳc、Ⅴ级)。将BI-RADS Ⅳb级以上诊断为恶性病灶,Ⅳa级以下为良性。将BOFIS的灰影显像进行三算子分析和血氧检测,根据其不同表现特征确立恶性和良性病灶。将两种方法联合后评价乳腺病灶的良恶性,并按照病灶大小分组(<2cm,≥2cm)进行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超声诊断指标评分≤3分、4分、5分、6分、7分、8分、9分、10分、11分、12分、13分、≥14分各组病灶中恶性构成比分别0、1.6、4.3、8.8、29.5、42.1、55.3、69.7、79.2、73.0、77.8、94.8%;(2)与BI-RADSⅡ、Ⅲ、Ⅳa、Ⅳb、Ⅳc、Ⅴ级相对应的评分分别为≤3分、4分、5-7分、8-9分、10-13分、≥14分;(3)将超声诊断指标评分为8分,即BI-RADS Ⅳb作为分界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2%、90.1%、90.2%、95.3%、80.7%。第二部分:经病理确诊良性病灶149个,恶性病灶82个。(1)BOFIS对乳腺病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1%、81.9%、80.5%、70.3%和87.1%,US诊断的各指标分别为84.2%、87.9%、86.6%、79.3%和91%、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者联合诊断后各指标分别为95.1%、74.5%、81.8%、67.2%和96.5%,其中敏感性与两者单项检查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性预测值与BOFIS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BI-RADS分级为Ⅲ、Ⅳ、Ⅴ级的乳腺病灶,U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8.7%、71.5%、96.9%,BOFI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8%、76.4%、75%,对于B I-RADS Ⅲ级和B I-RADS Ⅴ级病灶,US诊断准确率高于BOFIS(P<0.05),对于B I-RADS Ⅳ级病灶,US诊断准确率低于BOFIS(P<0.05)。(3)对37例乳腺病灶最大径<2cm的早期乳腺癌, US诊断的敏感性为73%,BOFIS的敏感性为67.6%,二者联合后敏感性为89.2%,与前两者比较有显着提高(P<0.05)。结论1、以超声诊断指标评分为量化依据对乳腺病灶进行BI-RADS分级诊断,可以使超声报告得到一定程度的客观化及规范化,为影像评价乳腺病灶恶性风险程度提供可靠依据。2、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在乳腺癌诊断方面有一定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作为乳腺癌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尤其是针对超声BI-RADS Ⅳ级的病灶,血氧功能成像系统有重要的辅助鉴别诊断作用。3、二者联合应用,有相互弥补作用,在减少早期乳腺癌漏诊以及提高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准确率方面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夏长虹[8](2011)在《超声弹性成像及核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钼靶X线、二维超声(Ultrasonography ,US)、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应用,乳腺癌在影像学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方法在诊断乳腺癌方面临床价值得到公认,但仍然存在不足:钼靶X线显示钙化灶敏感,但对致密型乳腺的肿块检出率不高;二维US受操作者个人技术因素影响较大,敏感度、特异度有待进一步提高;MRI敏感度、特异度较高,但乳腺检查技术复杂、检查时间较长,病人的顺应性较差且对钙化灶不敏感。因此,寻找更为有效和准确且易于应用的乳腺诊断筛查技术,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不仅能够发现肿块,而且可以检测肿块组织弹性,并根据弹性大小进行评分,实时确定肿块病变的良、恶性质。本研究通过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分析,比较UE、US、MRI对乳腺癌的诊断效率,并与病理结果对照,以评估UE、US、MRI及联合应用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价值。研究目的1.前瞻性研究UE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2.研究UE与MRI联合应用对提高乳腺癌诊断效率的可行性;3.回顾性分析US、MRI及US和MRI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效率,作为判断UE临床价值的对照。研究方法1.选取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就诊于我院并接受手术的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内分别接受US、UE和MRI检查,依据US影像学分析、UE的5分法和MRI相关指标,分别对肿物进行良、恶性判断。对照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患者最终的诊断。统计分析三种诊断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与UE联合MRI进行比较,分析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准确性和一致性。2.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诊断为乳腺肿块,术前行US、MRI检查、并实施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的患者。以病理作为金标准,分析US、MRI、及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每种方法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研究结果1.共纳入研究患者30例,30例乳腺病灶,患者平均年龄50±14.5岁,其中良性11例,恶性19例。(1)US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84.2%,特异度是72.7%,阳性预测值为84.2%,阴性预测值为72.7%。UE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9.5%,特异度为81.8%,阳性预测值为89.5%,阴性预测值为81.8%。MR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4.7%,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为96.7%。UE与MRI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是81.8%,阳性预测值是90.4%,阴性预测值为100%。(2)三种诊断手段的比较:采用拟合性分析,三种方法与乳腺癌病理诊断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US检查kappa系数为0.569(P=0.002),UE检查kappa系数为0.713(P<0.000),MRI的kappa系数为0.930(P<0.000);UE联合MRI的kappa系数为0.769(P<0.000)。(3)US、UE、MRI、UE联合MRI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Youden指数分别为0.57、0.71、0.95、0.81;从Youden指数以及上述各种研究方法诊断乳腺癌的阳性预测值来看,单独采用MRI诊断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最高,高于US、UE、UE和MRI联合检测。(4)对30个乳腺病灶,以US、UE、MRI、UE联合MRI绘制ROC曲线,结果表明采用MRI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明显高于US和UE,同时也高于UE和MRI联合检查。采用Hanley and McNeil非参数法比较各Az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性意义。2.符合回顾性研究设定条件者共71例,均为女性,年龄51.1±11.6岁。其中46例为乳腺癌,年龄53.2±11.4岁;病理示为良性病变者25例,年龄47.0±10.7岁。(1)US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为87.0%,特异度64.0%,误诊率为36.0%,正确率为78.9%;MRI诊断癌的敏感度89.1%,特异度88.0%,误诊率为12.0%,正确率为88.7%。以上数据两组比较,MRI优于US,其中特异度存在明显差异。若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特异度为88.0%,敏感度提高到95.7%,漏诊率降到4.3%,正确率为93.0%,与US方法比较有显着性差异,与MRI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比较三种方法ROC曲线下面积,US组为0.755,小于MRI组的0.886,最高为联合组0.918,提示,三组比较,联合方法优于MRI和US方法。结论1.乳腺癌较容易漏诊,疑难病例定性困难,诊断方法需要提高。2.UE、US是乳腺肿瘤影像检查技术中敏感度较高的检查方法,结合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及弹性评分,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3.UE和US联合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减少漏诊率。4.UE和MRI联合应用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的监测,有利于减少漏诊,早发现、早诊断乳腺癌,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薛晓蕾[9](2011)在《数字乳腺X线导丝定位技术在不可触及乳腺病变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着重探讨数字乳腺X线摄影引导下导丝立体定位技术,引导手术切除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NPBL)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从2010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600余例患者中,选取40例临床触诊阴性而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发现成簇细小钙化、模糊小结节及局部结构紊乱等可疑恶性病变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于术前行数字乳腺X线摄影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活检,所有病例均经组织学病理证实。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数字乳腺X线摄影机(Selenia)和配套的三维立式穿刺设备。首先拍摄患侧乳腺头尾位和内外侧位片,观察病变,确定穿刺进针方向和深度,并在皮肤上标记。患者取坐位,将可疑病灶置于活检窗的中心并固定,拍摄定位片,若需定位的病灶不在活检窗的中心,应适当调整,以免影响定位的准确性。将穿刺设备调零,安装好穿刺针,并将穿刺针移至设定好的穿刺点位置。将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以1%利多卡因在预穿刺点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将内装有末端带鱼钩样倒刺细钢丝的定位穿刺针垂直刺向靶点,旋进皮肤,确定病灶与针的位置,无误后拔除定位针外套管,顶端由倒钩固定在目标病灶内,再拍摄立体定位片,确定针尖穿过目标病灶且在2cm范围内,则定位成功。露在皮肤外的钢丝末端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然后以与穿刺定位垂直的角度常规摄片,为手术医生提供穿刺针针尖位置,便于手术进行。患者送手术室准备手术切取病灶,一般手术切除范围为定位病灶周围10cm左右。手术后将切除组织再行摄片,明确钙化灶在手术切除范围之内即送病理科做冰冻切片检查以明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制订进一步治疗方案。结果:40例经乳腺X线摄影检查共发现病灶41个,其中成簇或不规则钙化33个(80.5%),单纯肿物5个(12.2%),肿物伴钙化2个(4.9%),局部结构紊乱1个(2.4%)。按Tinnemans等提出的以针尖与病变的距离≤2cm为定位满意,本组行导丝定位41次,均一次定位成功(100%),手术切除准确。病理诊断:导管内癌13个(31.7%),浸润性导管癌3个(7.3%),重度不典型增生2个(4.9%),纤维腺瘤6个(14.6%),导管内乳头状瘤2个(4.9%),乳腺增生病15个(36.6%)。无金属导丝折断、移位现象,无感染、切口延迟愈合、气胸等并发症。结论:数字乳腺X线摄影引导下导丝立体定位技术,对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定位准确,解决了外科医生盲目手术切除的困难,且创伤小,简单易行,对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麦方永[10](2011)在《不同气流扰动模式对经络穴位医用红外热图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动物实验与人体舒适度实验,研究不同的气流扰动模式对红外热图成像及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确定一种最适宜于人体红外热成像检查的气流扰动模式,以便于指导针灸干预亚健康临床的干预与评价。方法:固定实验室里影响红外摄图的相关因素(温度、相对湿度、空间大小、背景颜色等),通过改变不同的气流扰动模式,首先选取实验用小型猪,进行动物实验,对实验小猪进行红外摄像,然后采用九宫格法读取小猪体表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3种较适宜的对热图成像影响较小的气流扰动模式;在此基础上,招募100名志愿者,通过改变不同气流模式,进行摄图及人体舒适度实验,人体热成像体表温度数据读取部位选择前额正中、天突穴、双合谷穴、双足三里穴及大椎穴,人体舒适度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调查问卷(MSQ)及表情量尺(FACES SCALE)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1)动物实验表明:无气流扰动、顶部送风地面中央回风及顶部送风底部异侧回风3种气流扰动模式对动物热图影响均较小;(2)人体舒适度实验表明:气流扰动模式为“顶部送风底部异侧回风”时,对人体的红外热图影响最小(P<0.05),并且此模式下人体舒适度评分明尼苏达满意度平均分为3.89分,表情量尺平均分为3.83分,明显高于其他气流扰动模式;明尼苏达满意率为72%,表情量尺舒适度满意率为75%,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种模式。结论:在控制红外摄图的其他环境因素条件下,顶部送风底部异侧回风气流扰动模式对红外成像的影响最小,人体舒适度最佳。可为医用红外热成像环境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以指导针灸干预及评价亚健康临床的人体红外热成像检查。
二、远红外热图扫描对软组织肿物诊断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远红外热图扫描对软组织肿物诊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法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红外热像临床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红外热像临床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红外热像临床应用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红外热成像技术基本原理 |
2.2.1 热辐射的物理学原理 |
2.2.2 人体热辐射与红外热像技术 |
2.3 红外热像技术特点与优势 |
2.4 临床红外热像质量控制 |
2.4.1 准确研判三种红外热像 |
2.4.2 红外热像规范化采集 |
2.5 红外热像临床应用医学原理 |
2.5.1 人体皮肤温度的来源 |
2.5.2 人体皮肤温度分布基本特征 |
2.5.3 红外热像临床应用基本医理 |
2.6 红外热像体征与体征模式概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体红外热像体征量化与可视化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温度值的红外热像体征量化与可视化方法 |
3.2.1 温差法 |
3.2.2 基于Troi的九宫格可视化方法 |
3.2.3 基于温度最大值的改进算法 |
3.3 红外热像对称性体征量化方法 |
3.3.1 基于欧几里得距离的对称性度量方法 |
3.3.2 高温或低温敏感的对称性测量方法 |
3.4 红外热像均匀性体征量化方法 |
3.4.1 红外热像局部区域尺度变换与自动分层 |
3.4.2 花斑特征检测与定位 |
3.4.3 花斑特征量化方法 |
3.5 人体红外热像序列化体征的可视化方法 |
3.5.1 人体红外热像结构化分割方法 |
3.5.2 热序列可视化方法 |
3.6 人体红外热像立体性体征与应用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的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 |
4.1 引言 |
4.2 属性偏序结构理论概述 |
4.2.1 形式概念分析基础理论 |
4.2.2 认知机理模型与相关定义 |
4.2.3 属性偏序结构与粒描述 |
4.2.4 属性偏序结构可视化方法 |
4.3 红外热像体征粒化方法 |
4.3.1 基于温度特征的粒化方法 |
4.3.2 基于K-Means的红外热像温度值粒化方法 |
4.3.3 基于模糊划分的红外热像体征粒化方法 |
4.4 代谢综合征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 |
4.4.1 实验方法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中医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 |
4.5.1 实验方法 |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红外热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红外热像对男性心肌缺血早期筛查的应用研究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3 实验结论 |
5.3 红外热像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评价方法 |
5.3.1 实验方法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3 实验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基于分子影像技术的光学靶向纳米探针诊断和微波消融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二氧化硅纳米探针的实验研究以及三阴性乳腺癌动物模动物模型的制作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微小肿瘤的早期热层析及活体荧光靶向性诊断的实验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裸鼠乳腺肿瘤的精准治疗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撰写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面部红外热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疾病诊断标准 |
1.2.2 症候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1.6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方案 |
2.2 技术路线图 |
2.3 样本量与分组 |
2.4 盲法要求及设计 |
2.5 对照方法 |
2.6 针刺治疗 |
2.7 红外热图采集 |
2.7.1 设备 |
2.7.2 红外热成像技术操作规范 |
2.7.3 检查前准备 |
2.7.4 图像采集 |
2.7.5 图像保存 |
2.7.6 检查设备关闭 |
2.7.7 注意事项 |
2.8 试验观察指标 |
2.8.1 红外热图温度 |
2.8.2 PSQI量表评分 |
2.9 疗效判定 |
2.10 不良事件处理 |
2.11 质量控制 |
2.11.1 严格筛选研究对象 |
2.11.2 干预方法的质量控制 |
2.11.3 指标检测的质量控制 |
2.11.4 受试者依从性管理措施 |
2.12 数据管理 |
2.13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研究对象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统计 |
2.1 性别分布 |
2.2 年龄分布 |
3 实验组治疗效果分析 |
4 治疗前实验组观察区A与观察区B的平均温度比较 |
5 对照组观察区A与观察区B的平均温度比较 |
6 针刺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T1与△T2对比 |
7 实验组针刺治疗前后对比 |
7.1 实验组针刺治疗前后PSQI积分S1与S2比较 |
7.2 针刺治疗前后实验组观察区A平均温度比较 |
7.3 针刺治疗前后实验组观察区B的平均温度比较 |
讨论 |
1 红外热成像技术 |
1.1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情况 |
1.2 红外热成像技术进步方向 |
2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 |
2.1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及价值 |
2.2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
2.3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应用 |
3 目前对于不寐患者的评价及中医干预方案 |
3.1 评价指标 |
3.2 不寐的中医干预方案 |
4 不寐的红外热图特征 |
5 不寐患者面部红外热图特征表现可能的原因 |
5.1 物理热量分析 |
5.2 中医理论分析 |
5.3 症状对应分析 |
6 本研究的意义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综述 针灸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 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及健康人面部红外热图示例 |
附件3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
附件4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在校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胸痹寒凝心脉证膻中穴热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病例的选择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胸痹西医的诊断标准 |
1.2.2 胸痹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方案 |
2.2 样本量与分组 |
2.3 盲法要求及设计 |
2.4 对照方法 |
2.5 技术线路图 |
2.6 红外热图采集方法 |
2.6.1 仪器 |
2.6.2 红外热图拍摄的标准环境 |
2.6.3 红外热成像仪操作规程 |
2.6.4 操作步骤 |
2.6.5 图像的保存格式及大小要求 |
2.7 红外热图观察指标 |
2.7.1 膻中穴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 |
2.7.2 胸前区特定区域的最低、最高和平均温度 |
2.8 不良事件处理方案、观察和分析 |
2.9 安全性评价 |
2.9.1 不良事件判断标准 |
2.9.2 安全性评价分级 |
2.10 质量控制 |
2.10.1 严格限制研究对象 |
2.10.2 研究培训的措施和方法 |
2.10.3 受试者依从性管理措施 |
2.10.4 数据管理 |
2.10.5 数据保存 |
2.11 统计分析 |
2.12 受益与风险 |
2.13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3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完成情况 |
3.2 一般资料统计 |
3.2.1 两组性别分布 |
3.2.2 两组年龄分布 |
3.3. 膻中穴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比较 |
3.3.1 组间比较膻中穴区A区域的温度 |
3.3.2 组内比较膻中穴区A区与其背部对称B区的温度 |
3.3.2.1 健康组膻中穴区A区与其背部对称B区的温度比较 |
3.3.2.2 胸痹组膻中穴区A区与其背部对称B区的温度比较 |
3.4 胸前区特定区域的温度比较 |
3.4.1 组间比较胸前区各观察区的温度 |
3.4.1.1 胸1观察区的温度值比较 |
3.4.1.2 胸2观察区的温度值比较 |
3.4.1.3 胸3观察区的温度值比较 |
3.4.1.4 胸4观察区的温度值比较 |
3.4.1.5 胸5观察区的温度值比较 |
3.4.1.6 胸6观察区的温度值比较 |
3.4.2 健康组胸前区观察区4与其对称观察区3的温度分析 |
3.4.3 胸痹组胸前区观察区4与其对称观察区3的温度分析 |
4 讨论 |
4.1 选题依据 |
4.2 医用红外热成像的应用 |
4.2.1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 |
4.2.2 红外热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
4.2.3 卫星云图的识别研究发展 |
4.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学方面的应用 |
4.4 膻中穴的选择 |
4.4.1 后世注家对膻中穴的认识 |
4.4.2 膻中的生理功能 |
4.4.3 关于膻中穴在胸痹中的应用研究 |
4.5 关于胸痹的概况及其红外热成像研究 |
4.5.1 胸痹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
4.5.2 胸痹的红外热成像研究 |
4.6 本研究的意义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拍图sop流程 |
附件三:受试者站姿 |
附件四: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件五:胸痹的红外热图示例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热层析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热成像的研究背景及发展简史 |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乳腺检查中的工作原理 |
2.1 近红外光成像技术 |
2.2 远红外成像技术 |
2.3 热层析成像系统 |
3 TTM系统与其他影像技术的比较 |
4 TTM的局限性及技术展望 |
(6)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健康人脏腑功能的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受试者分组 |
2 研究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检测方法 |
2.3.1 红外热图扫描方法 |
2.3.2 实验数据提取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性别组受试者各脏腑温度的比较 |
3.2 不同年龄段组各脏腑温度比较 |
4 讨论 |
(7)BI-RADS分级的量化评估及其与血氧功能成像对乳腺病灶的联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分级的超声诊断指标量化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一 |
第二部分 血氧功能成像系统与超声BI-RADS分级对乳腺病灶的联合诊断价值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二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超声弹性成像及核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超声弹性成像及磁共振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 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第二部分 二维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诊断效率的 回顾性资料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综述 1 |
综述 2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参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数字乳腺X线导丝定位技术在不可触及乳腺病变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不同气流扰动模式对经络穴位医用红外热图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 动物实验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设备与药品 |
1.1.3 实验地点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步骤 |
1.2.2 气流扰动模式选择 |
1.3 实验观测指标 |
1.3.1 动物监测 |
1.3.2 红外热图分析 |
1.4 统计方法 |
1.5 实验结果 |
1.5.1 环境热图及动物热图分析 |
1.5.2 动物热图组间分析结果 |
1.6 小结 |
2 人体舒适度实验 |
2.1 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地点 |
2.3 受试对象 |
2.3.1 志愿者纳入标准 |
2.3.2 志愿者排除标准 |
2.3.3 志愿者退出标准 |
2.4 实验方法 |
2.4.1 气流扰动模式选择 |
2.4.2 实验步骤 |
2.4.3 摄图站姿 |
2.5 统计方法 |
2.6 结果与分析 |
2.6.1 人体红外热像图 |
2.6.2 穴位体表温度受不同气流扰动模式的影响 |
2.6.3 三种不同模式下的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值比较 |
2.6.4 MSQ及表情量尺(FACES SCALE)受气流扰动模式变化的影响 |
2.7 小结 |
3 讨论 |
3.1 中医理论与红外热图 |
3.2 亚健康与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 |
3.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亚健康研究中的必要性、优势及研究基础 |
3.4 医用红外热成像的影响因素 |
3.5 动物实验及人体舒适度实验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结论 |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1 临床红外热图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
综述2 临床亚健康状态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远红外热图扫描对软组织肿物诊断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人体红外热像体征模式辨识方法与临床应用研究[D]. 宓保宏. 燕山大学, 2020
- [2]基于分子影像技术的光学靶向纳米探针诊断和微波消融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 霍慧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6(02)
- [3]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面部红外热图特征研究[D]. 沈克芬.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4]胸痹寒凝心脉证膻中穴热图特征研究[D]. 彭小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5)
- [5]热层析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 霍慧萍,李俊来.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5(06)
- [6]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健康人脏腑功能的可视化研究[J]. 倪金霞,高思华,田甜,马诗蕾,莫芳芳,王柳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10)
- [7]BI-RADS分级的量化评估及其与血氧功能成像对乳腺病灶的联合应用研究[D]. 万文博.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2(01)
- [8]超声弹性成像及核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D]. 夏长虹. 第二军医大学, 2011(09)
- [9]数字乳腺X线导丝定位技术在不可触及乳腺病变的应用[D]. 薛晓蕾.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1)
- [10]不同气流扰动模式对经络穴位医用红外热图影响研究[D]. 麦方永.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