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尚真”,新世纪的流行色(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利[1](2019)在《《兵团日报》文艺副刊《胡杨》研究(1983-2004)》文中认为创办于1983年的《兵团日报》文艺副刊《胡杨》,对兵团的文学、文化等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针对文艺副刊《胡杨》进行研究,展现其不同时期的文学特征。结合时代背景下的兵团文学、文化和政治等情况,探究文艺副刊《胡杨》对兵团文学、兵团文化、兵团精神产生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论述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兵团日报》发展的情况进行概述,并阐述其文艺副刊《胡杨》的创刊与发展;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以《兵团日报》名称的变化(时间)为线索,分析并呈现不同历史时期《胡杨》版面的文学特色,探讨其在兵团以及兵团文学发展中的作用;第三部分是依据第二部分的分析及其他资料,对《胡杨》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胡杨》对兵团文学的繁荣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展现着兵团文化、兵团精神。通过对它的研究,能够看到兵团文学的整体面貌及其发展的轨迹。
李小雅[2](2015)在《小诗流变论》文中研究说明小诗体是新诗中的一种重要诗体,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和文体价值,形成了自己的美学特质。小诗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初,是新诗革命的结果,也是中国古代短小诗体和外国短小诗体结合的产物。小诗在新诗百年中始终存在,主要有20世纪20年代,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三个高潮期,各有特色。尤其在21世纪受到了东南亚诗人和台湾诗人的重视。泰国曼谷华人诗人建设的“小诗磨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小诗的文体功能与小诗的生态关系密切,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是人们喜欢小诗的重要原因。海外华人诗人热衷于创作小诗也与他们的汉语水平及诗歌修养相对较弱有关。但是长期以来,小诗没有引起新诗理论界的足够重视,仅有的一些研究也多只关注20世纪20年代的小诗,对20世纪20年代以后小诗的发展流变很少涉及。只有从历时性的角度完整地再现小诗的发展流变历程,探究百年间不同时期影响小诗发展的多种因素,展现小诗独特的文体风韵,分析不同时期小诗呈现出的文体特征,才能确立小诗在百年新诗史上的位置,让这种百年新诗诗体建设史上建设得较好的准定型诗体能够更好地为当前的新诗文体建设服务。由于小诗篇幅短小,又过分重视哲理,有其文体局限性,有必要客观评价这种诗体在今天以及未来的新诗建设中的意义。要实现诗歌新的复兴,不是单靠某一种诗体就能完成的。今天重视小诗创作,必须重视小诗的生态建设,提高小诗创作的难度,倡导优秀诗人来创作小诗,强调小诗创作的精品意识。小诗研究既要重视历史研究,更要重视理论建设。
王亚军[3](2011)在《民国早期瓷绘风俗画研究 ——以女性表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大量民国瓷绘往往是前代图式的平平表现中,一批表现民国早期年轻女性时代新生活的作品别具特殊性。根据时代风俗即时表现的特点,确立了“民国早期瓷绘风俗画”的学术概念。民国早期瓷绘风俗画,记录了封建制结束、共和制开始这一关键历史时段的年轻女性生活之变的新气象。民国早期女性告别小脚生活旧形态,开始在新风俗中展开新生活,极具美术创作的题材意义,民国早期瓷绘风俗画抓住了这一点。所画特点,于构思是女性步出闺房来到外面,在共和旗帜、西洋建筑的现代环境中,展示开放向上的内在情思。于表现是将千年妇德修身特有的含蓄之美,小脚步态特有的婀娜之姿,走向社会特有的羞涩之态,在“美色清华”的境界基调中,用工笔勾线的传统画法、新粉彩的釉上彩技巧,作了不失民间意味的表达。民国早期瓷绘风俗画,由于当时风俗的真实性而深具历史价值,又由于造型表现的趣味性而具有艺术价值。
张敬波[4](2010)在《民族符号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加速了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在带来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同时,也产生了文化趋同的负面效应,文化趋同不仅使弱势民族文化发生改变甚至会消失,还会带来产品同质化的问题。现代中国设计教育体系是以西方教育体系为蓝本,设计师培养模式、思维方法、风格式样、评价标准都带有强烈的西方色彩,因而,中国现代产品设计原创性水平低,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此背景下,向传统民族文化中发掘原创设计,走民族特色的现代设计之路,是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民族符号是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载体,外在形式具有民族地域的鲜明特征,是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本文研究民族符号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目的试图将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产品设计中,探索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原创设计的方法。本文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在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民族符号进行了定义,归纳出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揭示出民族符号四个特征:象生性、象征性、表意性和继承性,并指出传统工艺美术器物上凝聚着丰富的民族符号,是民族符号的主要载体,是现代设计中民族符号的主要来源。本文着重探讨了民族符号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应用的手法,从形、色、意、材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形的借鉴,通过变换生成、抽象、象征、借喻、装饰的方法将民族符号中特有的比例、线条、形态应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意义的延伸,民族符号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民族审美心理注入到现代产品中,使得现代产品承接传统文化的“神”韵。色彩的借用,传统的“色彩五行说”观念,尚“黑白”和“五彩并用”配色风格对现代产品配色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材的借用,中国人崇尚崇尚竹、木等自然的材料,强调材料的天然美,不加人工的髹饰。民族符号融入到现代产品设计中,要遵循一定的设计流程、普遍原则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遵循设计流程:设计对象分析,确定产品的文化主题,选择合适的民族符号,民族符号提炼,评估;要遵循的普遍原则:功能满足原则、制造工艺原则、人性化原则、经济合理原则;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情感性产品注重民族符号的应用;所选择的民族符号应能够被使用者理解和接受;设计者应在对民族符号内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变形和重构,避免民族符号的堆砌。通过分析中国椅、“上上签”牙签盒、TCL蒙宝欧“旗袍”系列手机、美的冰箱“中国风”系列等优秀设计案例来验证提出的理论,最后通过家居用品系列设计提案来验证设计理论。
程丽蓉[5](2004)在《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在现代文学整体构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类型,小说及其研究一直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和相当大的比重。然而,综观数十年来的研究状况,在表面的繁华之下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那就是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仍是极其薄弱的学术暗区。主要体现在:1、小说理论研究与小说作家作品现象性研究严重失衡,这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小说研究和小说史研究的难以深化和缺乏关联性系统研究;2、小说理论的专门研究极为薄弱,多被纳入“文学思潮”整体研究之中,严重缺乏体系性和专门性;3、至今可见的为数不多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论着,或者只是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进行“史”的编程和描画,或者陷于对现代小说理论材料本身的归纳分析。从话语研究角度讲,已有的这些研究基本上仅仅只是对中国小说理论话语“本文”的研究。整体而言,这个领域的研究基本上仍处于“线性研究”和条块分割的零散状态——雅俗分割;传统渊源与国外来源的影响研究各自独立,或者仅见“影响”而严重忽视理论主体的自觉选择;拘于某人某派的小说理论清理,而未有“关系结构”研究及由此而来的整体感和历史感等等。这种状态显然已经远远落后于当今文艺学发展的形势,也不能真正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很好地联系起来,为这个学科的发展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开辟出一条新路。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小说理论长期以来被打入冷宫,一个关键原因就在其理论本身相对于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和西方小说理论的落后性和幼稚性,如果这块领域的研究仅仅停留于对现代小说理论本身的清理和分析、解说,除了“史”的价值外,意义不大。但是,现代小说理论乃是处于古代与西方小说理论相交接的重要地带,在这里混杂着中西文化与文学观念交锋的印迹,因此它具有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和西方小说理论迥异的语境、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以及话语流通状态。显然,在这个领域研究中,关键的问题不在“说的是什么”,而在“谁在说”、“如何说”和“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因此,借鉴话语分析理论,从比较文学角度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弥补前述研究缺陷的重要途径。 本文的研究突破以往研究或仅止于“史”的线性勾画,或陷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资料中作分割、零散研究的局面,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抓住中国现代小说理论中最重要的话语,展开纵横交错的“关系结构”研究,不仅关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本文”,而且更加重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各个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包括话语说话人、受话人、语境以及话语交流沟通的条件、状况等。这有利于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其他领域的研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直接和间接地推进中国现代小说、小说史和小说家的研究工作,进而促进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着重探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与中国传统小说理论话语和西方小说理论话语的深层互动关系,以及后二者的交融、转化如何在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主体的自主选择下生成新的小说理论话语,并深入探索这种交融、转化、生成的内在规律,由宏观而微观,注重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的关联性研究。本文的研究还十分注意彰显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主体的个体选择和阐述对西方小说理论话语的改造和变异作用,突出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以利清除长期以来笼罩在这块领域头上的帽子—“西方小说理论的翻版”—对该领域研究的阻碍,不仅为该领域 以及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打下基础,而且有助于为当今学术界探索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论话语提供历史鉴证和解决思路。 全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论组成,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绪论部分在概述和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写作取向和主旨,对本文涉及的一些关键词,如“话语”、“对话”以及“权力”等,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第一章揭示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的总体性特征。第一、二节着重探讨‘说话人”的主体意识—现代精英意识和创造意识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生成中的作用,充分揭示说话人在中国现代多方对话场景中的主体性和决定性作用,突显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主体相对于中国古代、近代和西方小说理论话语主体的区别性特征;第三节探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的流通条件和 II状态,着力讨论大众传媒和现代文学制度对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的影响,特别是团体控制、政治控制和商业控制对现代小说理论话语形成和变化的双重作用。 第二章清理、阐释中国现代小说理论重要话语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话语的关联性和差异性,着力在话语涵义的历史变迁中,揭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话语的现代化过程和状态。第一节以“雅”、“俗”、“大众化”为论述对象,考察这一组话语在现代的涵义变化及其原因,着重讨论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对古代小说“通于俗”和“使俗通”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及其与“大众化”的关系,关注“雅”在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中的缺失现象及其成因,并试图匡正当今研究界存在的一些误解和混乱说法;第二节论析古代小说理论?
李永春[6](2003)在《《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年中国》是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分化最为剧烈的青年社团——少年中国学会(也简称“少中”)的机关刊物,自1919年7月创刊到1924年5月停刊,先后延续了近六个年头。而这一时期正是近代中国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西方各种社会思想林林总总蜂拥而入,与中国社会变革相顺应,交错迭起,争持消涨,迅起迅落,少年中国学会会员或留学欧美研究西方社会思潮,或在国内研究、实施(验)各种主义,一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少年中国》月刊成为他们研究学理、传播主义的机关。因此以少年中国学会为中心,以《少年中国》月刊为底本来观照五四时期社会思潮,进而探析五四时期传媒(报刊)与社会思潮的关系以及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本文的第一章对近七八十年来《少年中国》的研究概况进行艰难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二章对《少年中国》月刊的缘起、宗旨、编辑发行、稿源、作者群与读者群、栏目设置及其变化,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其中运用了比较史学、计量分析、实证研究、考证等史学研究方法,力争深入剖析月刊的基本状况,为下一步对五四时期社会思潮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由此折射少年中国学会与《少年中国》月刊的互动关系,以及《少年中国》与《少年世界》的相互关系。 本文的重点在考察少年中国学会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的关系。鉴于少年中国学会在社会运动、文化运动等方面的努力趋向及其影响,《少年中国》月刊不仅是国家主义思潮、妇女解放思潮、社会主义思潮、非基督教思潮及工读互助主义思潮等的真实写照,而且也对以上各思潮的兴起或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限于时间、精力及篇幅,本文选择最能代表学会特点的工读互助主义、国家主义及非基督教思潮作较重点的剖析。 第三章之所以择取国家主义教育作考察,一是因为学会活动与事业注重于实业与教育,因而会员特别注重教育救国,或表同情于或极力鼓吹教育上的国家主义;二是作为由学会孳生出来的国家主义派,在“少中”内部尤其在《少年中国》月刊重点讨论的是国家主义的教育,而不是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国家主义;三是学会内部从筹备发起到1923年底都有一种反对狭义的国家主义的倾向,但在国家主义教育方面,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会员多持同情态度。本章首先爬梳了近代以来国家主义教育在中国的传介情况,以及五四后国家主义思潮化的状况,重点阐析了国家主义的两个来源,以及国家主义教育在少年中国学会内部的变迁。 第四章少年中国学会与非基督教思潮的滥荡,重点疏解了少年中国学会从发起宗教问题讨论到反基督教到反教会教育的转变过程,从而肯定了“少中”在二十年代反宗教运动中“发起者”地位与充当的过渡角色,此外对“少中”运用的反宗教理论工具尤其是科学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社会主义分别进行剖析,以明各种理论在“少中”反宗教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对“少中”反宗教思想进行个案分析,以明会员反宗教态度变化及各自特点。 第五章在简单梳理工读互助主义和工读互助运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王光祈及学会倡议发起组织北京工读互助团,来考察工读互助主义由主义讨论到实践的转变及其意义。最后从工读互助团失败后学会内外的反思,来分析工读互助团实验对学会活动趋向乃至学会分化的影响。 第六章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追寻了“少年中国”理想的由来及对“少中”的影响,而后解读少年中国学会创造“少年中国”理想的内容、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少年中国”共同理想之下会员理想的歧异及由此而导致的内部争论,故择取宗旨之争、主义之争及政治活动之争三个角度分别考察其对学会分化的影响程度,最后是选取有代表性的会员与“少年中国”理想的离合来看各自在“少中”时期思想的复杂转型,以及对“少中”分化的影响。 结语部分以少年中国学会为中心,简要剖析了新文化运动阵营中知识分子群体构成与分化问题,以及如何评价的问题。
高路[7](2001)在《“尚真”,新世纪的流行色》文中研究表明 说起来不免有点寒碜,我们是在“打假”风暴中跨入新世纪的。但想想也还挺值得欣慰,把假的东西打掉了,真的东西就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二、“尚真”,新世纪的流行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尚真”,新世纪的流行色(论文提纲范文)
(1)《兵团日报》文艺副刊《胡杨》研究(1983-200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兵团日报》及其文艺副刊《胡杨》概况 |
第一节 《兵团日报》的发展简况 |
第二节 文艺副刊《胡杨》的创刊与发展 |
第二章 《新疆军垦》时期的《胡杨》(1983-1990) |
第一节 浓郁的兵团色彩 |
(一)刻画兵团建设者的形象 |
(二)记录兵团建设及其变化:以《这边风景》栏目为例 |
(三)别样的兵团文学特色—讽刺的劝谏 |
第二节 作者的培养和作品的推介 |
(一)“新作者”的培植:《处女地》《新苗》等专栏 |
(二)文学评论的促进:以《文艺随笔》栏目为例 |
(三)兵团作品的推广:丰富的作品推介文章 |
(四)主题多样的征文奖项 |
第三节 诗歌的繁盛 |
第三章 《新疆军垦报》时期的《胡杨》(1991-1997) |
第一节 兵团文学视野的扩大 |
(一)文学书写的多样性 |
(二)描写地域的开阔性:以《这边风景》栏目为例 |
第二节 繁荣兵团文学的园地 |
(一)作者成长的见证:《蓓蕾》《作者档案》等 |
(二)文学评论的深刻化:以舒怀的《繁荣兵团文艺散论》为例 |
(三)对具体作品的点评 |
(四)“弘扬兵团精神,讴歌军垦英模”的征文 |
第三节 兵团文学的新时代主题 |
(一)现代化建设对人的双重影响:利弊共存 |
(二)人性的异化:对金钱、利益等的过度追求 |
(三)作家的困境:生存需求与文学追求间的失衡 |
第四章 《兵团日报》时期的《胡杨》(1998-2004) |
第一节 文学主题的变化:“追忆”的泛化 |
(一)抒写兵团经历 |
(二)回望兵团风情 |
第二节 繁荣兵团文学的窗口 |
(一)文学评论的长期引导 |
(二)对作者的创作总评 |
(三)对作品的展示:序言、文学专页等 |
(四)以繁荣军垦文学、培养文学新人为目的的征文 |
第三节 对兵团记忆最真实的文学书写:口述史写作 |
第五章 文艺副刊《胡杨》的作用和影响 |
第一节 反映兵团生活的变化 |
第二节 展现兵团文化:特殊性、心理归属和依赖 |
第三节 促进兵团文学的发展 |
第四节 弘扬兵团精神 |
(一)“爱国、奉献、创业、进取”的精神凝结 |
(二)作品的主旋律:弘扬兵团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学评论、作品论以及简评等的梳理(1983-2004) |
附录二 :诗歌整理(1983-2004) |
附录三 :微型小说作品整理(1983-1993) |
附录四 :“画廊”专栏作品整理(1988-1999) |
附录五 :连载小说的整理(1983-2004) |
附录六 :《这边风景》栏目作品整理(1983-2000)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2)小诗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小诗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一章 灵魂休憩的绿洲——20年代小诗的兴起 |
第一节 小诗兴起的原因 |
一、“五四”退潮的时代的诱因 |
二、由"女神体"向"小诗体"过渡的文体要求 |
三、小诗兴起的外来因子 |
四、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继承 |
第二节 小诗的文体风格和美学特征 |
第三节 小诗发展的多种路向 |
第四节 小诗创作主体文体意识的形成 |
第二章 迎春竞放的遍野小花——新时期小诗的发展 |
第一节 新时期小诗的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小诗的复苏 |
第三节 小诗的兴盛 |
第四节 小诗的文体风格和美学特征 |
第三章 风景这边独好——微型诗的兴盛 |
第一节 微型诗走向独立形成第一次高潮 |
第二节 微型诗走向平民化形成第二次高潮 |
第三节 微型诗的文体特征和美学风格 |
第四节 微型诗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
第四章 精彩在“多磨”——小诗磨坊 |
第一节 湄南河畔的“小诗磨坊” |
第二节 磨坊小诗的文体风格和美学特征 |
第三节 磨坊不停,诗香满天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民国早期瓷绘风俗画研究 ——以女性表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早期瓷绘风俗画的时政背景 |
第二章 民国早期瓷绘风俗画的特色 |
第一节 题材的时代性 |
第二节 构思的风俗特色 |
第三节 人物造型的现代特征 |
第四节 配景环境的现代性 |
第四章 民国早期瓷绘风俗画的女性生活与意识 |
第一节 女性集群社交 |
第二节 女性生活品质 |
第三节 女性读书教子 |
第四节 女性告别缠足陋习 |
第五节 女性追求自由的意识 |
第五章 男性审美的女性形象 |
注释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民族符号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文化趋同、产品“同质化”与产品“民族化” |
1.2.2 民族符号的历史渊源 |
1.2.3 民族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探讨范围 |
1.3.1 研究目的 |
1.3.2 民族符号的主要探讨范围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符号概念 |
2.1 基本概念 |
2.1.1 符号的概念 |
2.1.2 符号学理论 |
2.1.3 民族符号的概念 |
2.1.4 产品符号的概念 |
2.2 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内涵 |
2.2.1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思想是天人合一 |
2.2.2 中和为美的设计文化意识 |
2.2.3 整体性、模糊性思维方式 |
2.2.4 情理统一的技艺之美 |
2.3 民族符号特征 |
2.3.1 象生性 |
2.3.2 象征性 |
2.3.3 表意性 |
2.3.4 传承性 |
2.4 传统工艺美术中典型民族符号 |
2.4.1 陶瓷器上典型的民族符号 |
2.4.2 青铜器上典型的民族符号 |
2.4.3 漆器上典型的民族符号 |
2.4.4 明清家具上典型的民族符号 |
2.4.5 传统建筑上典型的民族符号 |
2.4.6 民俗用品中典型的民族符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符号在工业产品设计中运用手法研究 |
3.1 形的借鉴 |
3.1.1 直接引用 |
3.1.2 提取和生成 |
3.1.3 变形和重构 |
3.1.4 象征与隐喻 |
3.1.5 抽象 |
3.1.6 装饰 |
3.2 意的延伸 |
3.3 “色”的提取 |
3.4 材质的借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族符号现代设计程序和普遍原则 |
4.1 民族符号融入工业产品设计程序 |
4.1.1 设计对象分析 |
4.1.2 产品文化主题的确定 |
4.1.3 选择合适的民族符号 |
4.1.4 民族符号的提炼 |
4.1.5 评估 |
4.2 民族符号在工业产品设计中运用的普遍原则 |
4.2.1 功能满足原则 |
4.2.2 制造工艺原则 |
4.2.3 人性化设计原则 |
4.2.4 经济合理原则 |
4.3 民族符号运用产品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验证 |
5.1 实例分析 |
5.1.1 汉斯.维纳“中国椅”系列 |
5.1.2 “上上签”牙签盒 |
5.1.3 TCL 蒙宝欧“旗袍”系列手机 |
5.1.4 美的冰箱“中国风”系列 |
5.2 设计提案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详细摘要 |
(5)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一节 精英专业化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二节 创造·模仿·戏拟 |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二章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与古代小说理论话语涅盘式转型 |
第一节 雅·俗·大众化 |
第二节 史性·哲性·科学性 |
第三章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与西方小说理论话语:华魂·洋才 |
第一节 错位的选择 |
第二节 错位选择的合法性 |
第四章 微观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语境中的“小说” |
第二节 中国现代语境中的“三要素”说 |
第三节 中国现代语境中的小说叙述理论 |
第五章 张爱玲的“传奇”观:中国古代“常”与“奇”观念的现代转型 |
结语 |
部分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声明 |
后记 |
(6)《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少年中国》研究的回顾 |
一、 《少年中国》研究概况 |
二、 《少年中国》研究综述 |
三、 拓展《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少年中国》概述 |
一、 《少年中国》的缘起及其变化 |
二、 《少年中国》的宗旨 |
三、 《少年中国》的编辑及其变化 |
四、 《少年中国》的出版发行 |
五、 《少年中国》的稿源 |
六、 《少年中国》的作者群 |
七、 《少年中国》的读者群 |
八、 《少年中国》的栏目及其变化 |
九、 少年中国学会丛书的编译与出版(略) |
第三章 少年中国学会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 |
一、 西方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二、 少年中国学会对国家主义教育态度的转变 |
三、 《少年中国》对国家主义教育的宣传与批评 |
四、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来源 |
五、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
六、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个案分析(略) |
第四章 少年中国学会与非基督教思潮的滥殇 |
一、 少年中国学会关于教徒入会的讨论 |
二、 少年中国学会关于宗教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
三、 少年中国学会反宗教的基本主张 |
四、 少年中国学会反宗教的理论工具 |
五、 少年中国学会反宗教思想的个案分析 |
第五章 少年中国学会与工读互助主义的实验(略) |
一、 工读互助主义研究概况 |
二、 少年中国学会发起的“小组织”讨论 |
三、 王光祈与工读互助团的试验 |
四、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工读互助团之关系 |
五、 对工读互助团失败的反思与少年中国学会的分化 |
第六章 “少年中国”理想的幻灭与少年中国学会的分化 |
一、 近代以来的“少年中国”理想 |
二、 少年中国学会创造“少年中国”的理想 |
三、 宗旨主义之争与学会分裂的危机 |
四、 活动问题之争持与少年中国运动的终结 |
五、 从少年中国学会看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思想的复杂转型(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尚真”,新世纪的流行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兵团日报》文艺副刊《胡杨》研究(1983-2004)[D]. 刘红利. 新疆大学, 2019(12)
- [2]小诗流变论[D]. 李小雅.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3]民国早期瓷绘风俗画研究 ——以女性表现为例[D]. 王亚军. 南京艺术学院, 2011(09)
- [4]民族符号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D]. 张敬波.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
- [5]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D]. 程丽蓉. 四川大学, 2004(02)
- [6]《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D]. 李永春. 湖南师范大学, 2003(01)
- [7]“尚真”,新世纪的流行色[J]. 高路. 经济月刊,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