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活动》MCAI课件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汤书华,李荣,杨云,闻燕,许公峰[1](2019)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可视化和标准化模式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方法相结合,录制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过程的录像,运用二维码扫描技术采集实验数据及计算机编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构建可视化、标准化的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多年的实践表明: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实验课学生的实验报告平均分数达到90左右;学生数据处理能力普遍提高,期末考试及格率达到90%,平均成绩达到75分左右;激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5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国家、天津市及学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水平,在近2年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的好成绩。
苏驰[2](2019)在《多媒体课件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从目前全球范围内掀起的“汉语热”形势来看,未来汉语学习者对学习材料、学习资源的需求会持续增加,其中作为主要学习资源之一的多媒体课件,它的制作质量将成为衡量其是否符合教学需求和学习需求的标准。完善对外汉语素材库和开发对外汉语教学专用软件,以及制作与教材高度契合的、高水准的多媒体课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教育技术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了解多媒体课件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课堂观摩的方法,发现多媒体课件在应用时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同时本文以《登泰山看日出》一课为例,分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思路与注意事项,解决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着重在技术方面为教师们提供课件制作的参考和指导。并将本课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检验其真实的教学效果。最后根据教学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和进一步完善课件。
李梁[3](2017)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教育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论本身是和现代教育理论一起,直接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代教育实践日渐突出地表明,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育教学呈现出日益融合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降临,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当前,全国各高校在思政课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建设上,都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相对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还有很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融合缺乏深入探索,尤其是结合具体实施环节的理论研究。本文力图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部分高校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探索,以期为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探索新路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应用上,效果很有限。只有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进行综合研究,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作用。为此,本文提出采取应用驱动策略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架构,强调的是以问题逻辑的方式,构建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体系,突出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研发和广泛共享,通过建造数据挖掘技术支持的数据集成中心系统,以网络为载体,着重探索信息时代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新模式——网络平台支持下的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实现课内、课外的教学、学习与交流功能。其中,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建构,突出“问题抓人、解答到位、释疑解惑”,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前提;研发积件式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项关键性的基础工程。建造数据集成中心系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资源共享平台和技术支撑;构建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主要策略和方法;基于连接式模式的思政课专兼职融合的教学团队着重探索信息时代师资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必不可少的资源配置和师资保障机制。因此,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双向融合及相互促进。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思政课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日渐深入,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现实的困惑也渐渐显露出来,如信息技术仅仅被用作是知识传递的工具而忽视了其认知工具、智力工具的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不但有工具理性,更有价值理性,只是它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工具理性而言。文力图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诸如“微课”、“慕课”涌现出来,带来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的融合方式,给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微课”介入教学活动,使思政课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成为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慕课”则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教学相融合的产物,“慕课”通过教学技术的“逆序创新”,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并对思政课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考方式和洞察视角。教育是人类使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目的的活动。教育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本身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一种选择与适应的结果。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以多媒体课件、“微课”、“慕课”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要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与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混合式教学方法有效解决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让思政课成为当代大学生毕生难忘、终身受益的课程。
于飞[4](2015)在《基于Authorware平台拉丁舞基本步MCAI课件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拉丁舞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拉丁舞爱好者,特别受到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青睐。由于拉丁舞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普遍存在教学师资力量、教学场地和专业教材等资源匮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和落后等现象。本文根据拉丁舞技术特点,运用Authorware课件开发平台,设计了拉丁舞MCAI课件总体方案和课件主程序的脚本编辑,系统论述了开发工具的选择和应用,文本、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收集与处理,创建了伦巴舞板块、恰恰舞板块、桑巴舞板块、牛仔舞板块、斗牛舞板块五大舞种板块的课件结构;最后通过课件界面美化、课件检测与调试、课件主程序打包发布,研制了适应各层次拉丁舞学员的拉丁舞基本步MCAI课件。课件的应用,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缓解拉丁舞教学资源匮乏问题,节约拉丁舞教学时间、弥补拉丁舞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病,提升拉丁舞学员的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拉丁舞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本研究为拉丁舞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张晓昕[5](2013)在《“地球上的大气”MCAI蒙文课件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地理教学媒体引入计算机的历史并不长。随着教育条件的逐渐改善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地理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如何使地理课程教育适应时代要求,符合社会对地理教育的需求,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规律是摆在整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问题。本文以人教版蒙古文普通高中《地理1》中第二章节“地球上的大气”为对象,介绍了开发制作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课件的相关内容事项,并开发制作了这一章节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蒙古文课件。该章节知识内容是中学地理气候知识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而中学地理中的气候知识是整个中学阶段地理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讲解以后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等知识点的先决与基础。该章内容空间跨度大,且有较多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地理规律。如何使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如何使学生对地理课程更感兴趣,如何使教材知识内容更加清晰、直观,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是该论文编写的一个重要目的。基于此,作者对该章教材内容中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环流、地转偏向力、风带与气压带的季节性变化、气旋与反气旋等内容做了动画制作,对地转偏向力内容做了相关视频剪辑,并依据本章教学设计完成了相关课件制作。本文首先对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概况、包括蒙文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基本状况进行了相关阐述,在说明概述完该课件的制作目的与意义后,细致的介绍了该课件在课题确定、需求分析、教材与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工具选定、素材整理收集、脚本编写与制作、评价等课件开发制作工作内容。课件开发制作过程中主要使用了PowerPoint、Flash、Premiere、蒙科立输入法等软件,研究过程中主要使用了文献法、交流访谈法、比较分析法、计算机方法。本人通过该课件的开发制作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动画制作应与教材、教学要求相符合;2.多媒体课件教学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课件制作要符合学习规律和学习者认知规律;3.做好教学设计与脚本编写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重点与关键;4.选择适当开发工具是捷径;5.自我学习与自我提高非常重要;
曹雪囡[6](2013)在《《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第二版)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在世界上主体地位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了一门炙手可热的学科,因此涌现出大量关于计算机辅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模式的研究。然而十几年过去了,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或对MCAI重视程度不够等种种原因,很多对外汉语教学中的MCAI应用目前仍然停留在“教案搬家”的初级阶段。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使用《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第二版)的师生找到本教材的MCAI设计重点,并根据这些重点,更好地辅助教师设计MCAI课件。论文首先介绍MCAI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随后又介绍了学习理论、教学法、心理学、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等理论在语言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又分别从词语、语法、课文话题、文化及课后题几方面对《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第二版)课本的MCAI教学重点进行梳理。综合上述因素之后,针对设计重点及设计原则,实施出一个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MCAI模式并配套一个实例,希望能够将MCAI更好地应用于对外汉语高级综合课程中。最后对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提醒,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参考。
王波,张岩,王美玲,刘伟[7](2013)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文中指出针对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老化,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对"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相应的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上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教学内容上调整和优化基础型、设计型、系统型实验的内容;实验教学手段上将传统的"板书"授课、多媒体教学课件、计算机仿真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实验考核机制上增加实验考试环节,完善实验课成绩评定方法。
赵鑫[8](2011)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外汉语教学及其研究在近几十年来迅速崛起,如何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而科技手段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研究讨论的一个热点。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我国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起步晚、课题新、发展快,研究层面多。而多媒体课件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鉴于此,本文试图在吸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理,分别从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两个层面进行深入探析;在充分认识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对其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的实际操作与应用等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其应用原则,对进行课堂多媒体课件操作的有效性评判提出了建议,还对多媒体课件在不同课型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本文首先整理并论述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在语言教学方面、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应用成果和应用现状,回顾了其发展历程、展望了其必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之后,本文尝试从理论和操作这两大层面入手,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系列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的实际设计和使用的方法。在理论方面,本文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认知规律出发,指出视、听、说等多方面因素联合使用对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再从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两方面入手,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深入分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原理和原则,试图为对外汉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建立一套扎实、有效的理论基础。在学习理论方面主要涉及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在教学设计理论方面追溯了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发展过程,直至其后形成的“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并讨论了其对多媒体课件产生的直接影响。同时根据格式塔理论,提出了课件设计中版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实际操作方面,本文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课堂使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在课件的设计方面,本文详细论述了课件制作的需求分析和教学目标、脚本和课件结构设计、采集素材和制作课件、以及调试和维护课件制作的过程,探讨了制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规范性、辅助性、有效性、适量性、科学性等原则,以期能够给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提供一个规范的、可行的参考标准。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之上,笔者结合有代表性的课件实例——中级汉语口语课堂的使用课件进行具体分析,与前文探讨的理论和操作原则相呼应。在课堂使用方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课堂应用需要遵循的辅助性原则、同步性原则以及互动原则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已有的教育学研究成果,提出了面向教学过程的多媒体教学评价指标模型,该模型的提出希望能够对评判多媒体课件的质量、课堂使用效果提供良好的评价和反馈作用;同时提出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后,根据汉语教学主要的几种课型,笔者提出了多媒体课件在其中的应用特点及情况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各方面的探讨,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套便捷可行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和使用的方法与技巧,使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真正服务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刘伟德[9](2011)在《加强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掌握知识的人才日益成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和主要资源。远程教育这一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教育方式,正以其自身优势,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亮点。本文仅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的特点等问题作以概述,并着重阐述应加强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陈昕[10](2011)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MCAI的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物质投入日益提高,在全国范围内的各大城市,特别是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进入了课堂。MCAI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融符号、文字、
二、《科技活动》MCAI课件的设计和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活动》MCAI课件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可视化和标准化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MCAI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流程可视化 |
1.1 制作简明形象的实验流程图 |
1.2 编制与实验流程图相结合的MCAI实验教学课件 |
2 实验基本操作录像与MCAI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验操作可视化 |
2.1 课堂的实验录像与MCAI相结合的教学 |
2.2 课堂以外的实验录像与MCAI相结合的学习 |
3 引入二维码扫描技术采集数据,建立科学的评分标准——实验结果处理标准化 |
3.1 二维码扫描技术采集数据 |
3.2 电脑编程处理及评价学生实验数据 |
4 教学效果 |
5 结语 |
(2)多媒体课件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 |
(三)关于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的研究 |
第二章 多媒体课件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及优势 |
一、多媒体课件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技术理论 |
(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二、多媒体课件的概念及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势 |
(一)多媒体课件概念的界定 |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 |
第三章 多媒体课件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一、多媒体课件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调查 |
(一)调查范围及对象 |
(二)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三)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多媒体课件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一)多媒体课件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二)对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的建议 |
第四章 多媒体课件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中的应用示例 |
一、前期分析 |
(一)教学对象分析 |
(二)教学内容分析 |
(三)教学目标分析 |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
(五)设计思路与注意事项 |
二、多媒体课件设计展示 |
(一)导入部分设计展示与说明 |
(二)生词部分设计展示与说明 |
(三)语法部分设计展示与说明 |
(四)课文部分设计展示与说明 |
(五)练习部分设计展示与说明 |
三、教学课件设计反思 |
(一)教学课件设计反思 |
(二)教学课件使用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完整课件展示 |
附录2: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3: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留学生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教学的技术逻辑 |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 |
一、信息技术的本质及其功能 |
二、关于技术与价值的关系问题 |
三、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
第三节 教育的属性及其技术逻辑 |
一、教育质的规定性与教育的技术属性 |
二、教育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相伴相生 |
三、教育的需求与技术的“适者生存” |
第三节 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
一、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
二、信息技术推进了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 |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历史演进和逻辑内涵 |
第一节 现代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教学融合的发展 |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影响的“起步”阶段 |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作用的“应用”阶段 |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逐步融合的“整合”阶段 |
四、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阶段 |
第二节 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历史与现实 |
一、近代信息技术辅助思政课教学阶段 |
二、计算机课件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阶段 |
三、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探索阶段 |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进程的分析与思考 |
一、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基本经验和启示 |
二、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内涵 |
一、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构架 |
二、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依据 |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和资源建设 |
第一节 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建构 |
一、教材的特点与教材的体系逻辑 |
二、问题的结构与教学的问题逻辑 |
三、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
第二节 研发基于积件思想的思政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
一、教育信息资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 |
三、积件思想与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 |
第三节 思政课积件式优质资源的研发程序和应用模式 |
一、思政课积件式优质教学资源的研发程序 |
二、思政课积件式数字化教学软件系统的应用模式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数据集成和模式建构 |
第一节 建造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思政课数据集成中心系统 |
一、数据挖掘理论与思政课数据集成中心系统的建造逻辑 |
二、数据挖掘的进化历程与思政课数据集成中心系统的技术路径 |
三、数据挖掘的步骤与思政课数据集成中心系统的运行模式 |
第二节 构建基于数据集成中心系统的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 |
一、构建思政课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的逻辑基础 |
二、思政课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
三、思政课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实例 |
第三节 创设基于连接式模式的专兼职融合的教学团队 |
一、网络环境下思政课“融合式连接团队”创设的基础 |
二、网络环境下思政课“融合式连接团队”的基本内容 |
三、网络环境下创设思政课“融合式连接团队”的价值 |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与展望 |
第一节 关于高校思政课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
一、思政课多媒体教学与多媒体课件边界的混淆 |
二、向技术学习与用技术学习两种技术观的冲突 |
三、教学目标体系中内容、方法和技术的融合观 |
第二节 “微课”: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
一、“微课”作为思政课教学系统和结构优化的教育资源 |
二、“微课”作为当前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信息源和影响源 |
三、“微课”作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化的技术路径 |
四、思政课“微课”教学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 |
第三节 “慕课”: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深化 |
一、教学理念 :“以教师为中心”抑或“以学生为中心”? |
二、“慕课”:思政课教学改革“逆序创新”的教育模式 |
三、“慕课”是师资资源配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四、思政课“慕课”教学实践的探索和总结及其前景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后记 |
(4)基于Authorware平台拉丁舞基本步MCAI课件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选题依据 |
1.1 拉丁舞教学资源匮乏 |
1.2 Authorware平台制作MCAI课件的优势 |
2.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3.研究现状 |
3.1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
3.1.1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概念 |
3.1.2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 |
3.1.3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开发平台 |
3.2 MCAI课件应用的国外研究现状 |
3.3 我国MCAI课件的应用现状 |
3.3.1 MCAI课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
3.3.2 MCAI课件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
4.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调查访谈法 |
4.2.3 软件制作法 |
5.拉丁舞基本步MCAI课件的总体方案设计 |
5.1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程序 |
5.2 课件的设计理念 |
5.3 课件的设计原则 |
5.4 课件的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
5.4.1 课件的技术模块 |
5.4.2 课件的理论模块 |
5.4.3 课件的题库模块 |
6.拉丁舞基本步MCAI课件的素材收集与处理 |
6.1 拉丁舞基本步内容的选择 |
6.1.1 伦巴舞基本步 |
6.1.2 恰恰舞基本步 |
6.1.3 桑巴舞基本步 |
6.1.4 牛仔舞基本步 |
6.1.5 斗牛舞基本步 |
6.2 研制工具 |
6.2.1 视频转换器 |
6.2.2 Corel Video Studio Pro X4 |
6.2.3 CorelDRAW Graphics Suite X6 |
6.2.4 Photoshop CS |
6.2.5 Adobe Audition |
6.2.6 SolveigMM Video Splitter |
6.2.7 Macromedia Authorware 7.0 |
6.2.7.1 Macromedia Authorware 7.0 的安装 |
6.2.7.2 Macromedia Authorware 7.0 的功能特点 |
6.2.7.3 Macromedia Authorware 7.0 功能简介 |
6.3 素材收集与处理 |
6.3.1 视频素材的收集与处理 |
6.3.2 图像素材收集与处理 |
6.3.3 音频素材收集与处理 |
6.3.4 文本素材的收集与处理 |
7.拉丁舞基本步MCAI课件的制作 |
7.1 拉丁舞基本步MCAI课件设计框架 |
7.2 课件主程序脚本编辑 |
7.2.1 界面的设计 |
7.2.2 拉丁舞MCAI课件流程图层1的编辑 |
7.2.3 拉丁舞MCAI课件流程图层2的编辑 |
7.2.4 拉丁舞MCAI课件流程图层3的编辑 |
7.2.5 拉丁舞MCAI课件流程图层4的编辑 |
7.2.6 拉丁舞MCAI课件流程图层5的编辑 |
7.3 界面美化 |
7.4 拉丁舞MCAI课件打包发布与调试 |
8.拉丁舞基本步MCAI课件的评价 |
9.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地球上的大气”MCAI蒙文课件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绪论 |
(一)、多媒体 CAI 概述 |
1、 多媒体 CAI 基本概念 |
2、 多媒体 CAI 的发展 |
3、 多媒体 CAI 在国内蒙授教学中的现状 |
(二)、多媒体地理课件基本类型 |
(三)、多媒体 CAI 地理教学的优点与意义 |
二、 需求分析 |
(一)、蒙授高中地理 MCAI 教学现状 |
(二)、课件研制开发的意义及目标 |
1、 课件研制开发的意义 |
2、 课件开发的目标 |
(三)、教学对象分析 |
(四)、课件的教学内容与教法分析 |
1、 《地球上的大气》内容结构分析 |
2、 《地球上的大气》各节三大目标分析 |
3、 教法分析 |
三、 课件的设计 |
(一)、“地球上的大气”MCAI 蒙文课件设计总体原则 |
(二)、“地球上的大气”MCAI 蒙文课件的教学设计 |
(三)、“地球上的大气”MCAI 蒙文课件的系统结构设计 |
(四)、课件类型的选择 |
(五)、脚本设计 |
四、 课件的制作 |
(一)、课件开发所需计算机软硬件环境 |
(二)、开发工具的选择 |
1、 Flash |
2、 Microsoft Office Power Point 制作多媒体课件 |
3、 Premiere 概述 |
4、 蒙文输入法 |
(三)、素材收集与制作 |
1、 文本素材的制作 |
2、 图片素材的收集与制作 |
3、 颜色、按钮、图标等的设计 |
(四)、课件的调试运行与集成打包 |
(五)、课件的测试与评价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第二版)的多媒体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和意义 |
1.2 研究的范围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MCAI 研究现状分析 |
2.1 MCAI 的发展历程 |
2.2 国内 MCAI 发展历程 |
2.3 MCAI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第3章 MCAI 课堂设计理论基础及设计程序 |
3.1 MCAI 课堂设计理论基础 |
3.2 MCAI 课堂设计程序 |
第4章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第二版)MCAI 设计重点 |
4.1 词汇方面 |
4.2 语法方面 |
4.3 话题-文化方面 |
4.4 课后练习方面 |
第5章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第二版)MCAI 设计应用实例 |
5.1 设计原则 |
5.1.1 听说读写技能全面提升 |
5.1.2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设计基础 |
5.1.3 MCAI 仅作为辅助手段 |
5.1.4 以词汇为设计重点 |
5.2 MCAI 课件设计模式 |
5.2.1 教学环节设计 |
5.2.2 课时安排 |
5.2.3 课件风格 |
5.3 教材第二课《起名字》的 MCAI 个案设计 |
5.3.1 词汇设计 |
5.3.2 语法点设计 |
5.3.3 话题-文化设计 |
5.3.4 课后练习设计 |
5.3.5 其他 MCAI 延展方式 |
第6章 MCAI 在高级综合课堂的优势与问题 |
6.1 MCAI 优势分析 |
6.2 运用 MCAI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7)“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
(1) 实验独立设课。 |
(2) 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
(3) 更好地培养每一名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
(4) 针对专职实验教师人员不足的矛盾。 |
2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进 |
2.1 精选精练基础验证型实验 |
2.2 改革综合设计型实验 |
2.3 跟踪模拟电子技术的新发展 |
2.4 组织和管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 |
3 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
3.1 MCAI课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3.2 引入EDA教学环节 |
4 实验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
4.1 增加实验考试环节 |
4.2 实验课成绩给定方法 |
5 结语 |
(8)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计算机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
1.2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概述 |
1.3 多媒体辅助汉语教学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 计算机辅助汉语教学的前景 |
第二章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
2.1 多媒体课件的相关概念 |
2.1.1 多媒体特性 |
2.1.2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概念的定义 |
2.2 多媒体课件的学习理论 |
2.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4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2.3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理论 |
2.3.1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论 |
2.3.2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论 |
2.3.3 "主导—主体"教学方式 |
2.3.4 多媒体课件版面设计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 |
3.1 课件设计的一般过程 |
3.1.1 需求分析和教学设计 |
3.1.2 脚本设计和课件设计 |
3.1.3 素材采集和课件制作 |
3.1.4 调试和维护 |
3.2 课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1 体现辅助性和真实性 |
3.2.3 处理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有效性 |
3.2.4 显示内容的适量性 |
3.2.5 版面设计的科学性 |
3.2.6 人机交互界面的简易性 |
3.3 实例分析 |
3.3.1 选择原因 |
3.3.2 具体分析 |
第四章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
4.1 课堂应用原则 |
4.1.1 辅助性原则 |
4.1.2 同步原则 |
4.1.3 互动原则 |
4.2 多媒体课堂的教学评价 |
4.2.1 教学评价的功能 |
4.2.2 面向学习过程的多媒体教学评价指标模型 |
4.2.3 面向学习过程的多媒体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3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五章 多媒体课件在对外汉语不同课型中的应用分析 |
5.1 多媒体课件与听力课教学 |
5.1.1 教学目标和内容 |
5.1.2 多媒体在听力课上的常用形式 |
5.2 多媒体课件与口语课教学 |
5.2.1 教学目标和内容 |
5.2.2 多媒体在口语课上的常用形式 |
5.3 多媒体课件与阅读课教学 |
5.3.1 教学目标和内容 |
5.3.2 多媒体在阅读课上的常用形式 |
5.4 多媒体课件与写作课教学 |
5.4.1 教学目标和内容 |
5.4.2 多媒体在写作课上的常用形式 |
5.5 多媒体课件与文化课教学 |
5.5.1 教学目标和内容 |
5.5.2 多媒体在文化课上的常用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加强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多媒体技术发展 |
1.1 只具有“视听”功能, 这种类型的计算 |
1.2 具有“虚拟现实”功能, 这一类计算机 |
2 远程教育的特点 |
2.1 学生作为个体而不再是群体学习。 |
2.2 提供更多的师生间的对话机会。 |
2.3 学生对教师的选择不再有地域的局限性。 |
3 多媒体技术对远程教材的影响 |
4 加强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
4.1 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应用 |
4.1.1 在大专院校和中小学形成专门从事MCM课件开发的研究机构。 |
4.1.2 统一的MCAI的技术标准。 |
4.1.3 研究智能型MCAI课件。 |
4.2 适当应用多媒体虚拟实现技术 |
4.2.1 通过远程教育,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艺术、医疗、建筑和工程、军事研究、金融分析等领域。 |
4.2.2 建立虚拟现实远程教育环球网。 |
(10)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MCAI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MCAI教学手段的特点、作用和意义 |
1. MCAI教学手段的特点 |
2. MCAI教学手段的作用 |
(1) 有效连接人类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
(2) 有效连接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 |
(3) MCAI教学手段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 |
3. MCAI教学手段的意义 |
二、MCAI在语文课堂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几种常见问题及其本质 |
1. M C A I在语文课堂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几种常见问题 |
(1) 以“辅”代“主”的问题 |
(2) “越俎代庖”的问题 |
(3) “舍本逐末”的问题 |
2. M C A I在语文课堂实际运用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本质 |
三、MCAI在语文课堂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原则 |
1. 实效性原则 |
2. 灵活性原则 |
3. 超文本性原则 |
4. 实时性原则 |
(1) 抓住理解需求的时机 |
(2) 抓住语言文字训练时机 |
(3) 抓住感情需求时机 |
四、《科技活动》MCAI课件的设计和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可视化和标准化模式构建[J]. 汤书华,李荣,杨云,闻燕,许公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24)
- [2]多媒体课件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中的应用[D]. 苏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3]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D]. 李梁. 上海大学, 2017(02)
- [4]基于Authorware平台拉丁舞基本步MCAI课件的研制[D]. 于飞. 江西师范大学, 2015(06)
- [5]“地球上的大气”MCAI蒙文课件的研制[D]. 张晓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2)
- [6]《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第二版)的多媒体教学设计[D]. 曹雪囡. 吉林大学, 2013(08)
- [7]“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J]. 王波,张岩,王美玲,刘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04)
- [8]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应用研究[D]. 赵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9]加强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 刘伟德.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7)
- [10]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MCAI的反思[J]. 陈昕.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