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献资源共享机制

浅析文献资源共享机制

一、文献资源共享机制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夏立新,陈欢,夏彦彦[1](2022)在《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的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内容框架与实施路径》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意义】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基础,新时代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需要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全面性建设。【方法/过程】在分析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现状与建设思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框架设计,并具体阐明了巩固资源保障物理建设、重组资源保障事理建设、聚焦资源保障人理建设的内容框架与实施路径。【结果/结论】本文所提出的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旨在深化新时代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创新设,探索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与路径。【创新/局限】在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中融入系统工程的思想,充分考虑建设过程中的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对体制层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李根柱[2](2021)在《绿色供应链价值共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随着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提升,企业不再局限于内部绿色管理,而是逐渐转向了供应链间绿色合作实践。面对着来自社会、政府、消费者、同行业企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制造企业也正积极通过各种绿色管理手段来建立绿色供应链,从而增加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可持续性,提高社会效益,帮助企业提升企业形象。但绿色供应链的发展仍面临三个关键问题:首先,国内绿色供应链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且进行供应链实践的多为跨国大企业,而企业单独承担绿色治理活动成本高、回报周期长,因此企业内部绿色治理实施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负担;其次,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面对绿色治理成本高的难题时,难以拿出有效的供应链主体企业绿色合作模式来解决问题,供应链上下游和同行业之间缺少有利的合作机制,来实现成本共担和价值共创;最后,供应链核心企业对绿色发展的认知以及管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难以形成企业绿色自觉行为,供应链的绿色战略难以协调实施。因此,本文构建了由核心制造企业及其同行业者、上游供应商、下游零售商构成的三级供应链,从价值共创角度设计绿色战略下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不同合作模式,激发供应链主体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能够为供应链主体企业减轻绿色治理成本,提高实施绿色行为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将传统供应链中由核心企业单独承担的绿色治理行为延伸到集成供应链视角下进行研究,结合价值共创理论,从共创动机,共创模式以及共创结果三个维度,提出基于核心企业的绿色供应链价值共创原理。(2)基于原理所论证的价值共创的可行性和内在逻辑,“以成本分担,收益共享”思路,构建了“核心制造商与供应商”、“核心制造商与零售商”、“核心制造商与同行业者”三种不同模式下的双角色供应链价值共创机制,以及供应链多方参与即“核心制造企业、供应商、零售商”、“核心制造企业、供应商、同行业者”、“核心制造企业、同行业者、零售商”多角色的供应链价值共创机制。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构建价值共创模型,最终得到每种共创模式下绿色治理成本分配系数,从而确定不同共创模式下绿色治理成本分配方式,实现共创双赢和多赢。(3)通过某制造行业真实数据对绿色供应链的价值共创机制效果以及影响效果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价值共创模式的效果及其与供应链的特性或制度环境因素对价值创造的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价值共创对企业不同绩效都具有积极影响,进一步验证了绿色战略下以制造商为主导的供应链主体之间实施价值共创、形成企业绿色联盟的有效性。此研究结合共创理论以及供应链相关理论,从共创动机,共创模式以及共创结果三个维度,提出了基于核心企业的绿色供应链价值共创原理,此原理表明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供应链合作共创的可行性以及共创内在逻辑;同时,基于原理构建相应的定量模型,进一步证明了绿色供应链下实现价值共创的可行性,并通过求解得出最优绿色成本分摊系数来构建绿色供应链不同主体间的合作机制;最后通过某行业真实数据进一步检验绿色供应链价值共创对主体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核心企业的特征和外部制度因素对其绿色战略下的共创机制有一定的交互作用;揭示了绿色供应链战略下价值共创机制的实施效果和影响效果的内外部因素。此研究结论扩展了价值共创理论从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创延伸到供应链间共创的应用,以及丰富了绿色管理相关研究。同时,其结论为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在环保问题上进行价值共创的具体机制以及指导企业对不同机制的进行选择,同时鼓励政府、市场监管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绿色战略下的共创机制的实施,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何国彪[3](2021)在《去中心化可信互联网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作为信息革命核心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随着网络空间的快速扩张,其安全可信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域名根服务系统、域间路由系统和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是互联网重要基础设施,它们是互联网服务可用性、网络连通性和资源共享性的基础。虽然互联网整体架构采用了分布式设计理念,但这些互联网重要基础设施背后所依赖的安全信任模型是中心化的,存在中心权威机构权限过大、单点失效和数据隐私泄露等诸多安全风险。近年来,具备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特性的区块链技术发展迅速,为构建互联网基础设施去中心化安全信任模型带来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域名根服务系统依赖中心化安全信任模型,存在单点失效、顶级域名被篡改或删除等安全风险。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信域名根服务机制。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顶级域名操作交易格式,提出一种基于信誉值的新型共识算法保证根区数据一致性且不可篡改,提升系统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然后,设计了一种兼容性方案以降低部署复杂度。本文实现的原型系统在谷歌云上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去中心化可信域名根服务机制在时延、吞吐量方面可满足根区数据更新性能要求,域名解析性能稍低于当前域名根服务系统,但更安全可信。(2)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中路由源认证、路径通告验证和路由泄露保护三类安全机制依赖中心化的资源公钥基础设施,存在单方面撤销IP前缀证书等安全风险。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信BGP安全机制。核心思想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维护去中心化且不可篡改的路由源认证、真实拓扑和加密的路由策略信息库,分别用以防御前缀劫持攻击、路径伪造攻击和路由泄露。为最小化对当前BGP性能影响和保证安全信息全局一致性,提出一种基于分区和BLS(Boneh-Lynn-Shacham)签名的高效共识算法。然后,利用BGP的团体扩展属性设计了一种兼容性部署方案。最后,实现去中心化路由源认证和路径通告验证原型系统并在谷歌云上进行部署,实现去中心化路由泄露保护原型系统并在微软机密计算云平台上部署,对性能、安全性和隐私性进行了分析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机制可满足当前BGP消息和路由策略更新性能要求,在有效防御BGP攻击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隐私性。(3)当前多个网络管理域之间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多采用中心化架构,存在单点失效、中心权威机构权限过大和数据隐私泄露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信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机制。为激励网络管理域积极共享其可用网络资源和最小化区块链技术为保证安全可信引入的性能损耗,设计了一种基于资源贡献值和可信度的新型共识算法。此外,引入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双边评价机制,通过抑制网络中恶意行为保证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公平性,提升用户体验。为防止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中数据隐私泄露,采用可信执行环境技术设计相应功能组件保护数据隐私。最后,实现原型系统并在微软机密计算云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对其性能、安全性和优势分析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去中心化可信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机制在保证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信息隐私性的前提下,具有较好时延、吞吐量性能和安全性。

赵宁[4](2021)在《可信车联网资源分配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进步,车联网逐渐向实现人、车、路之间信息的高效感知、智能分析和安全共享的方向发展。数据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其能否可信共享关乎交通系统的效率及安全。构建可信车联网数据共享环境有利于与大数据、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技术融合,形成良性的数据共享循环体系,也有利于与交通网、能源网耦合以提供立体服务。然而,车联网存在的一些诸如边缘实体不互信、车载关键数据确权难、车载训练数据隐私保护弱以及能源交易安全性不足等可信问题阻碍了数据的可信共享。区块链作为一种在不可信竞争环境中以低成本建立信任的技术,有助于构建可信车联网。本文首先设计了基于联盟链的分布式信任管理架构以辅助后续内容的开展。由于引入区块链会给资源受限车联网系统带来额外的计算和通信开销,因此本文在基于公有链的可信车载数据共享场景、基于联盟链的可信车联网应用训练场景以及基于联盟链的可信V2G(Vehicle-to-Grid)能源交易场景下,研究了引入区块链所带来的资源分配问题。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针对边缘实体不互信的问题,设计了基于联盟链的分布式信任管理架构。该架构可保证车辆评级信息以及信任值的全网可信共享,并实现分布式运行和中心化监管。其次,改进了共识机制,将路边单元评级信息收集量与共识节点选取流程关联,以增强共识节点选取的随机性和安全性。最后,理论分析并仿真验证了所提架构具有较高的安全特性。2)在基于公有链的可信数据共享场景下,针对公有链竞争性共识机制导致车辆参与维护公有链积极性较低的问题,设计了车辆对边缘服务器的计算卸载选择方案。首先,设计了合作挖矿策略,车辆可租借边缘服务器计算资源并自由组成联盟,以联盟形式参与共识机制。其次,设计了基于合作博弈的联盟形成算法,通过优化车辆计算卸载决策以最大化系统效用。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联盟形成算法在提升设备收益率及增加系统效用等方面的优越性。3)在基于联盟链的可信AI训练场景下,针对车辆移动性引起的动态时变环境会降低联邦学习训练效率的问题,设计了车辆计算频率、无线信道以及边缘服务器的计算卸载选择方案。首先,量化了联邦学习与联盟链结合架构下的机器学习训练总时延。其次,为了让车辆在动态时变环境下自主调节CPU计算频率,并执行无线信道选择和计算卸载选择,设计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分布式算法以降低训练总时延。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在时变环境下可有效降低联邦学习训练时延。4)在基于联盟链的可信能源交易场景下,针对车辆的交易费用等用户资源影响共识安全性和效率的问题,设计了车辆交易费用以及边缘服务器雇佣率调整方案。首先,为了增强能量资源匹配流程的灵活性,设计了三阶段能源需求协商协议,并与智能合约以及联盟链结合来保证协议的自我强制执行。其次,为了增强共识过程的安全性,边缘服务器可雇佣空闲车辆参与共识,并考虑车辆状态不稳定因素,设计了稳健Stackelberg算法。算法可在平衡网络安全性和用户满意度的前提下,调节需求车辆交易费用以及边缘服务器雇佣率,以使其各自效用最大化。最后,理论分析了匹配机制具有较高的安全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在平衡共识安全性和效率方面的有效性。

李阳[5](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6](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任林琇[8](2018)在《基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PI制管理模式的构建》文中提出近些年来,科技与经济交融发展特征明显,综合国力竞争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基础研究是产出原创性成果、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先导和源泉,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开展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和战略重点。科研管理模式是影响科研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源自西方国家的PI制模式经过多年的摸索、积累,已经证明在基础研究领域起到了较好地组织管理作用。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在积极引进PI制,但因我国体制机制与西方国家不同,PI制功能在我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在我国现实国情、现有体制、现行机制下将PI制管理模式应用到我国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并发挥其优势管理功能,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焦点。从现有研究来看,学术界关于PI制的理论研究较少,多从科研管理的某一个方面,如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方面研究。努力结合我国科研管理机构体制、机制的特点,紧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规律,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研管理模式,以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管理体制的PI制,提高科研产出绩效、增强科技竞争力[1]。研究并构建符合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发展特征的PI制管理模式,对促进我国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发展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以构建新型PI制管理模式,促进我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提高原创性和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产出为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专家深度访谈、专家咨询、问卷调查以及系统分析、理论推演、总结归纳等方法。在确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查找并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比较国内外PI制科研管理概况,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紧扣我国体制、机制的特点,提出PI制管理模式实施的建议,并探索构建适合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PI制管理模式,为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及管理参考。论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PI制管理模式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主要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并归纳国内外对PI制、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以及科技人力资源等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相关理论、研究所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本论文研究提出的问题、应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制定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PI制管理模式相关理论因素研究。对科学研究、科研管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激励与约束理论、PI制等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发达国家的科研管理研究。本章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的科研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成功经验,为下文PI制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借鉴。第四部分:国内科研管理历史演进及现状研究。首先阐述了国内的科研管理历史;接着梳理了我国的科研管理模式演进,重点对PI制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找出我国PI制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选取国内四个实施PI制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机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案例研究,针对案例科研机构,总结、分析、归纳其实施经验及遇到的瓶颈,为本研究构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PI制管理模式准备实践基础。第五部分:为PI制管理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应用德尔菲法采集因素,建立PI制的影响因素库,并根据每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赋值打分,按得分大小排序确认重要程度。其次,采用Dematel法建立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通过对直接影响矩阵进行正规化、逆矩阵、矩阵乘积计算后得出综合影响矩阵,并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依据各因素的原因度值和中心度值,最终确定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第六部分: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PI制管理模式构建研究。本章在前文文献研究、国内外科研管理分析及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等工作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面向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PI制管理模式:首先,在宏观层面,国家需要用政策引导、法律保障PI制实施顺畅;其次,在中观层面,基础研究领域的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规律,制定相应的机制、营造合适的环境促进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再次,在微观层面,研究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要素管理制度,包括有利于PI制管理模式实施的各项制度。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本章主要对本研究的发现进行总结讨论,阐述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实践价值以及主要创新点,分析本研究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基本特征出发,立足于创新性成果产出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将管理学的系统理论、激励理论、权变理论、公平理论等同时应用在科研管理领域展开对应的分析,进而得出在PI制模式构建时应该重点强调的制度及其建设的核心。通过研究,创新提出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实施PI制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并对PI制模式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心的构建提出建设构想。本研究丰富了我国科研管理方面理论研究,同时针对性建议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选用PI制管理模式作为常态化、最优模式,并在实际工作开展上提供政策建议和管理参考。

刘为[9](2018)在《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也飞速发展。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作为互联网(Internet)的一种应用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最常用的平台与工具。在Web1.0环境中,人们只能单向被动地阅读和获取信息;在Web2.0环境中,所有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提供者在这一全球化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流。为适应人们不断升级的信息需求,语义网(Semantic Web)作为Web3.0的主要组成部分被提出。信息资源在语义网中被层层递进相互继承的置标语言在不同粒度、维度、层次上进行描述与揭示,从而使得这些信息资源能够被机器处理和理解。语义网打破了机器与机器之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壁垒,使得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关联性与智能化。在语义网环境下,利用相关语义方法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能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并在最大程度和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知识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被开发管理。本文首先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傣族历史档案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对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界定,并结合语义网的特性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赋予了新的内涵。接着,本文针对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实施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本文根据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设计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以期能够充分揭示其各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并以傣族医药知识领域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该工作实施的方法和优越性,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中观层面,本文提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创建为关联数据集,并构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馆之间、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以及语义网信息空间中其他信息源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知识融合。宏观层面,为实现和保障前两个层面的工作,本文提出在语义网环境下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应实现转型,并融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相关保障机制,从现实层面提供了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策略。

徐大海[10](2017)在《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投入要素,也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当前,各地方存量资源闲置和应用需求无法满足并存情况普遍存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表明,推动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提升相关政策措施制订的科学性、有效性,有必要对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开展由微观层面到中观层面的系统性研究,准确把握各类影响因素,为相关优化措施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本文遵循“实践归纳—理论分析—指导实践”的研究理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手段,对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内涵、构成、运行、演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分析,确定区域共享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观测变量,明确区域共享系统序参量及其观测指标,并以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验证分析结论和分析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提出了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概念。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参与主体多样,关联关系复杂,且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符合将其视为系统开展研究的条件。结合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内涵,本文将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定义为由特定行政区域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各参与主体,按照由法律法规、政策、协议、文化等要素综合组成的特定规则,相互联系、相互协作,通过开放共享实现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而组成的系统。这一定义明确提出以行政辖区作为区域共享系统的边界,有助于清晰区分内外部环境的具体构成,特别是区分国家宏观政策和地方中观政策对区域共享系统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有效克服了以往研究对于政策影响来源区分方面的不足,能够为同类研究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2.构建了以资源初次配置作为起始阶段的区域共享系统运行全过程理论模型。基于对科技资源配置与优化配置的分析,本文提出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起因于初次配置的失衡,而对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优化,也是以解决初次配置失衡导致设备供需不协调为目的。因此,有必要将资源初次配置阶段作为共享系统运行的起始阶段进行考虑。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包括初次配置、信息交互、共享服务等三个阶段的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运行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各阶段基本运行方式和对系统整体的影响。该模型能够更加完整刻画系统运行过程,有助于全面把握区域共享系统的影响因素,能够为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化提供有益借鉴,为实践工作提供有益参考。3.提出了区域共享系统的15个影响因素及其观测变量。本文通过对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一般过程,以及各主体、客体特征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涵盖区域共享系统的主体、客体、环境的15项对区域共享系统具有扰动效用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观测变量。这些影响因素实现了由微观及中观的有机统一,避免了过多侧重于对区域共享系统某一方面的分析,导致研究结论整体性不足的问题,能够为提升相关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提供有益借鉴,也能够为相关部门管理实践提供有效的分析框架。4.提出区域共享系统5个序参量及其观测指标。本文在判定区域共享系统具有自组织系统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对区域共享系统的界定,在充分考虑序参量可观测性的前提下,将区域共享系统的序参量锁定为仪器设备使用强度、创新活动支撑能力、隐性知识扩散活力、仪器设备共享效率和市场化运行能力等5项。结合实际,本文提出各序参量相应观测指标包括年平均有效开机率、年均对外服务率、共享平台服务率、指导操作比例、市场营收强度等5项。观测指标均可通过相关统计和调查所获得。序参量及其相应观测指标的提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研究成果将序参量高度凝练,造成相应数据无法有效获取,或仅采用宏观统计数据而导致研究方法和结论偏离区域共享系统基本特性的不足,对相关理论体系进行了有益补充。同时也能够为相关部门判定区域共享系统演化阶段提供有效的观测方法。5.通过案例分析验证区域共享系统的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以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为案例,对本文所提出的影响因素、演化进程观测等区域共享系统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案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充分的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的支撑下,运用本文所提出的理论研究结论和主成分分析、DEA分析等成熟有效的分析方法,能够对特定对象开展有效分析,进而为优化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指导。

二、文献资源共享机制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献资源共享机制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的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内容框架与实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新时代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相关研究
    2.1 WSR方法论及其应用研究
    2.2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现状
    2.3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现存问题
3 基于WSR方法论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整体思路
    3.1 WSR方法论在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适用性分析
    3.2基于WSR方法论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框架设计
4 基于WSR方法论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实施路径
    4.1巩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物理建设
    4.2重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事理建设
    4.3聚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人理建设
5 结语

(2)绿色供应链价值共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绿色供应链相关研究
        2.1.1 绿色供应链的发展
        2.1.2 绿色供应链特征
        2.1.3 绿色供应链研究现状
        2.1.4 文献评述
    2.2 价值共创相关研究
        2.2.1 价值共创概念
        2.2.2 价值共创模型
        2.2.3 价值共创行为
        2.2.4 文献评述
    2.3 价值共创模型相关研究
        2.3.1 价值共创的影响因素及测量模型
        2.3.2 消费者参与共创模型研究
        2.3.3 企业联盟实现共创模型研究
        2.3.4 文献评述
    2.4 相关理论
        2.4.1 价值共创理论
        2.4.2 资源基础理论
        2.4.3 制度理论
        2.4.4 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绿色供应链价值共创原理分析
    3.1 供应链价值共创的概念和内涵
        3.1.1 供应链价值共创分析
        3.1.2 供应链价值共创的内涵
    3.2 绿色供应链价值共创的概念与内涵
        3.2.1 绿色供应链价值共创的概念
        3.2.2 绿色供应链价值共创的内涵
        3.2.3 绿色供应链价值共创的特征
    3.3 绿色供应链价值共创的模式
        3.3.1 供应商参与型价值共创
        3.3.2 零售商参与型价值共创
        3.3.3 同行业者参与型价值共创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双角色参与价值共创机制
    4.1 建模思路
    4.2 初始模型及问题假设
    4.3 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价值共创
        4.3.1 价值共创后的利润函数
        4.3.2 求解可行域
        4.3.3 求解极值点
    4.4 核心企业与同行业制造商价值共创
        4.4.1 价值共创后的利润函数
        4.4.2 求解可行域
        4.4.3 求解极值点
    4.5 核心企业与零售商进行价值共创
        4.5.1 价值共创后的利润函数
        4.5.2 求解可行域
        4.5.3 求解极值点
    4.6 数值分析
        4.6.1 背景描述
        4.6.2 数据收集
        4.6.3 分析与讨论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多角色参与价值共创机制
    5.1 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及零售商的价值共创
        5.1.1 利润函数极值的存在性
        5.1.2 极值点
    5.2 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及同行业制造商的价值共创
        5.2.1 利润函数极值的存在性
        5.2.2 极值点
    5.3 核心企业与同行业制造商及零售商的价值共创
        5.3.1 利润函数极值的存在性
        5.3.2 极值点
    5.4 数值分析
        5.4.1 计算结果
        5.4.2 分析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价值共创机制有效性分析
    6.1 概念模型
    6.2 研究假设
        6.2.1 绿色战略对价值共创机制的影响
        6.2.2 价值共创机制对核心制造商绩效的影响
        6.2.3 外部环境压力的调节作用
        6.2.4 内部环境支持的调节作用
    6.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6.3.1 问卷设计
        6.3.2 数据收集
    6.4 数据分析
        6.4.1 常用方法偏差检验
        6.4.2 KMO检验
        6.4.3 因子分析
        6.4.4 假设检验
    6.5 结果分析
        6.5.1 绿色战略对价值共创机制的影响
        6.5.2 价值共创机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6.5.3 调节变量及控制变量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及启示
        7.1.1 主要结论
        7.1.2 管理启示
    7.2 研究展望
附录A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去中心化可信互联网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1 区块链技术
        1.2.2 信任到信任的互联网Blockstack
        1.2.3 Internet Blockchain
        1.2.4 去中心化互联网基础设施DII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去中心化可信域名根服务机制
    2.1 引言
        2.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描述
        2.1.2 研究现状
    2.2 设计目标
    2.3 去中心化可信域名根服务机制设计
        2.3.1 基于区块链的顶级域名操作交易格式定义及处理流程
        2.3.2 基于区块链的顶级域名解析流程
        2.3.3 基于区块链的接入认证机制设计
        2.3.4 基于信誉值的共识算法设计
        2.3.5 兼容性方案设计
    2.4 安全性分析与评估
        2.4.1 分区攻击
        2.4.2 DoS攻击
    2.5 原型系统实现与性能评估
        2.5.1 基于区块链的顶级域名操作性能评估
        2.5.2 基于区块链的顶级域名解析性能评估
        2.5.3 与现有基于区块链的域名方案对比
        2.5.4 初始化部署时间评估
        2.5.5 优势和可行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去中心化可信BGP安全机制
    3.1 引言
        3.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描述
        3.1.2 研究现状
    3.2 设计目标
    3.3 去中心化可信BGP安全机制设计
        3.3.1 总体设计思路
        3.3.2 基于区块链的BGP安全消息交易及区块格式设计
        3.3.3 防御前缀劫持攻击、路径伪造攻击和路由泄露方案设计
        3.3.4 基于区块链的接入认证机制设计
        3.3.5 基于分区和BLS签名的高效共识算法设计
        3.3.6 兼容性方案设计
    3.4 原型系统实现与评估
        3.4.1 防御前缀劫持攻击和路径伪造攻击性能评估
        3.4.2 防御路由泄露性能评估
        3.4.3 安全性分析与评估
        3.4.4 与现有BGP安全解决方案对比
        3.4.5 初始化部署时间评估
    3.5 本章小结
4 去中心化可信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机制
    4.1 引言
        4.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描述
        4.1.2 研究现状
    4.2 设计目标
    4.3 去中心化可信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机制设计
        4.3.1 总体设计思路
        4.3.2 基于可信执行环境技术的节点功能组件设计
        4.3.3 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交易及区块格式设计
        4.3.4 接入认证和分布式密钥生成机制设计
        4.3.5 基于资源贡献值和信任度的共识算法设计
        4.3.6 基于博弈论的双边评价机制设计
        4.3.7 兼容性方案设计
    4.4 原型系统实现与评估
        4.4.1 性能测试评估
        4.4.2 安全性分析与评估
        4.4.3 基于博弈论的双边评价机制有效性评估
        4.4.4 与现有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方案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可信车联网资源分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车联网概述
        1.1.2 车联网发展趋势与可信问题
        1.1.3 区块链技术概述
    1.2 可信车联网资源分配研究现状与不足
        1.2.1 信任管理架构研究现状
        1.2.2 基于公有链的资源分配研究现状
        1.2.3 基于联邦学习和联盟链的资源分配研究现状
        1.2.4 基于联盟链的V2G资源分配研究现状
        1.2.5 可信车联网资源分配研究不足
    1.3 创新工作与章节安排
        1.3.1 创新工作
        1.3.2 章节安排
2 基于联盟链的分布式信任管理架构研究
    2.1 引言
    2.2 系统模型
        2.2.1 云端管理层
        2.2.2 区块链基础设施层
        2.2.3 评级生成层
    2.3 工作流程
        2.3.1 账户注册
        2.3.2 评级生成
        2.3.3 评级共识
        2.3.4 信任值计算
    2.4 安全性分析与性能评估
        2.4.1 安全性分析
        2.4.2 性能评估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公有链的可信数据共享下资源分配研究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定义
        3.2.1 系统模型
        3.2.2 问题定义
    3.3 联盟博弈算法设计与分析
        3.3.1 联盟博弈问题形成
        3.3.2 联盟形成算法设计
        3.3.3 联盟形成算法分析
    3.4 性能评估
        3.4.1 仿真设置
        3.4.2 方案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联盟链的可信AI训练下资源分配研究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定义
        4.2.1 系统模型
        4.2.2 问题定义
    4.3 分布式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设计与分析
        4.3.1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4.3.2 分布式Dueling深度Q学习
    4.4 性能评估
        4.4.1 仿真设置
        4.4.2 方案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联盟链的可信能源交易下资源分配研究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与问题定义
        5.2.1 系统模型
        5.2.2 协商机制
        5.2.3 问题定义
    5.3 稳健Stackelberg算法设计与分析
        5.3.1 稳健Stackelberg算法设计
        5.3.2 纳什均衡点分析
    5.4 安全性分析与性能评估
        5.4.1 安全性分析
        5.4.2 性能评估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8)基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PI制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科学研究内涵
    2.2 科研管理相关理论
    2.3 生命科学基础相关研究
    2.4 PI制相关研究
    2.5 相关管理理论
第三章 主要发达国家科研管理模式的分析
    3.1 国外科研机构的组织模式变革
    3.2 主要发达国家科研管理模式研究
    3.3 研究启示
    3.4 小结
第四章 我国科研管理历史演进及现状研究
    4.1 我国科研管理的近代历史溯源
    4.2 科研管理模式演进
    4.3 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机构PI制模式实施案例研究
    4.4 研究启示
    4.5 小结
第五章 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因素研究
    5.1 TN法概述
    5.2 因素分析与识别的DEMATEL法及其实施步骤
    5.3 应用德尔菲法进行PI制管理模式影响因素识别
    5.4 应用DEMATEL法进行PI制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分析
    5.5 影响PI制功能因素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PI制管理模式构建
    6.1 构建目标
    6.2 构建原则
    6.3 构建方法
    6.4 “全自由契约式”PI制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
    6.5 PI制管理模式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心建设构想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科研团队PI制组织模式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语义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思路设计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和理论
        2.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
        2.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2.2 语义网相关理论
        2.2.1 语义网概述
        2.2.2 语义网信息组织方法与本体理论
        2.2.3 语义网最佳实践——关联数据
    2.3 语义网和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
        2.3.1 语义网是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
        2.3.2 语义网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2.3.3 语义网的实现得益于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总体方案设计
    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现状
        3.1.1 收集与保管的现状
        3.1.2 整理、翻译和编目的现状
        3.1.3 传播和传承的现状
    3.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3.2.1 必需手段:充分实现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3.2.2 必要条件:发挥档案工作作用和适应学科发展规律
        3.2.3 必需方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利用需求
    3.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3.3.1 实体储备与数字资源基础
        3.3.2 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支持
        3.3.3 理论研究和实现方法参考
    3.4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方法
        3.4.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基本任务
        3.4.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步骤与技术方法
4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
    4.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
        4.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现状
        4.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
    4.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4.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4.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元数据方案分析
        4.2.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
    4.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
        4.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原则
        4.3.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4.3.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的实现——以傣族医药本体构建为例
5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5.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5.1.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目标
        5.1.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任务
    5.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设计
        5.2.1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分析
        5.2.2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参考模型
        5.2.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构建
    5.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方法
        5.3.1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创建模块的实现方法
        5.3.2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发布模块的实现方法
        5.3.3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融合模块的实现方法
6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现策略
    6.1 面向语义网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转型
        6.1.1 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6.1.2 基于语义网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
    6.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保障机制构建
        6.2.1 意识观念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6.2.2 组织管理体制与合作交流机制
        6.2.3 标准规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科技资源配置与共享研究
    2.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
    2.3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研究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内涵
    3.1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界定与特征
        3.1.1 科技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3.1.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界定与特征
    3.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优化配置
        3.2.1 科技资源配置
        3.2.2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3.3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界定
        3.3.1 科技资源共享
        3.3.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
    3.4 国内外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现状与经验
        3.4.1 国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现状与经验
        3.4.2 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现状与经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构成
    4.1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界定
        4.1.1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系统判定
        4.1.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定义
    4.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构成要素
        4.2.1 供给方
        4.2.2 需求方
        4.2.3 中介组织
        4.2.4 地方政府
    4.3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环境
        4.3.1 内部环境
        4.3.2 外部环境
    4.4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中的信息
        4.4.1 区域共享系统中信息的界定
        4.4.2 区域共享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形式
    4.5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结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运行
    5.1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服务机制
        5.1.1 科技资源服务的内涵与基本模式
        5.1.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服务的内涵
    5.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一般过程
        5.2.1 初次配置阶段
        5.2.2 信息交互阶段
        5.2.3 共享服务阶段
    5.3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动力及其影响因素
        5.3.1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动力
        5.3.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演化
    6.1 区域共享系统自组织特性判定
        6.1.1 自组织与他组织
        6.1.2 耗散结构理论
        6.1.3 区域共享系统的自组织判据
    6.2 区域共享系统演化的自组织动力
        6.2.1 区域共享系统的竞争与协同
        6.2.2 区域共享系统的序参量
    6.3 区域共享系统演化进程观测
        6.3.1 区域共享系统的演化方向
        6.3.2 区域共享系统演化的观测
    6.4 区域共享系统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6.4.1 区域共享系统初创阶段
        6.4.2 区域共享系统成长阶段
        6.4.3 区域共享系统成熟阶段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分析
    7.1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系统现状
        7.1.1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现状
        7.1.2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概况
    7.2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问卷调查
        7.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7.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7.2.3 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7.2.4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演化进程分析
    7.3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7.3.1 基于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7.3.2 概念模型的构建
        7.3.3 研究假设
        7.3.4 结果分析
    7.4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水平比较
        7.4.1 研究方法与模型
        7.4.2 评价及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A 调查问卷(服务机构)
附件B 调查问卷(企业)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文献资源共享机制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的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内容框架与实施路径[J]. 夏立新,陈欢,夏彦彦. 情报科学, 2022(02)
  • [2]绿色供应链价值共创机制研究[D]. 李根柱.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去中心化可信互联网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D]. 何国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可信车联网资源分配方法研究[D]. 赵宁.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6]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基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PI制管理模式的构建[D]. 任林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2)
  • [9]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为. 云南大学, 2018(01)
  • [10]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研究[D]. 徐大海.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浅析文献资源共享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