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自动机HIOA~+在试剂制备中的应用

输入输出自动机HIOA~+在试剂制备中的应用

一、输入输出自动机HIOA~+在试剂配制过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蒋凯年[1](2021)在《电场强度对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大量工程实践证明,钢筋的锈蚀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原因,而氯离子侵蚀引起的钢筋锈蚀又最为严重和普遍。氯离子在侵入混凝土后,大部分氯离子将会被水泥基材料的水化产物以物理吸附或化学结合的形式结合,这种结合形式的氯离子并不会对结构产生破坏。然而,在游离态氯离子造成钢筋锈蚀后,混凝土内部形成以腐蚀微电池和腐蚀宏电池共存的腐蚀电场。在这种腐蚀电场中,结合态的氯离子也会释放出来造成自由氯离子含量增加,从而加剧钢筋锈蚀。因此,研究腐蚀电场强度对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对于保护混凝土结构及建立精确的氯离子迁移模型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比较了化学滴定法和氯离子浓度计两种方法在测量自由氯离子含量时的优劣,并最终决定采用化学滴定法作为本试验测定氯离子含量的方法。此外,针对水溶性氯离子测定方法和酸溶性氯离子测定方法,从分析化学的角度提供了减少试验误差的方法。(2)从腐蚀电流密度和初始氯化钠掺量两个角度,探讨了在腐蚀电场作用下混凝土内部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变化,并用Langmuir非线性吸附曲线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腐蚀电流增大,氯离子结合能力不断削弱;而初始掺入氯化钠浓度对氯离子在腐蚀电场下的结合能力并没有明显影响效果。此外,引入了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参数,试验数据表明:氯离子结合能力参数能够反映出在腐蚀电场作用下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变化。(3)采用了一种可区分测定混凝土内部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氯离子的方法,研究了在腐蚀电场中物理吸附氯离子含量和化学结合氯离子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腐蚀电场作用下,混凝土内部物理吸附氯离子含量降至最低;而化学结合氯离子含量也会随着腐蚀电流增大而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混凝土内部碱性下降造成化学结合氯离子分解。

郭红壮[2](2021)在《全自动特定蛋白检测装置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特定蛋白,是一些来源于组织细胞,广泛存在于血清之中的含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血清蛋白质的变化,特定蛋白也因此成为重要的临床检验指标。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以采用抗原—抗体反应对具有某一特定抗原性的蛋白质进行测定,故又称特定蛋白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微量白蛋白、肌酐、肌酸激酶等蛋白质或化学物质的检测对早期肾损伤、糖尿病肾病、心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朗伯-比尔定律为基本检测原理,设计并开发了一款针对上述物质检测的全自动特定蛋白检测装置。装置利用光电传感器的光电效应,采用比浊法或比色法检测透过样本的相对吸光度或绝对吸光度的方法定量检测样本中的物质含量。装置主要包括光学系统设计、液路系统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及嵌入式编程等几部分,具有体积小、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准度高等特点。性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依据文章所述设计方案搭建的全自动特定蛋白检测装置具有良好的非生物性能及生物性能。光源恒流源最大电流差值7 m A,100μL取液量误差值小于4μL,恒温区域控温稳定性±0.1℃,信号检测单元输出稳定性±10 m V,三维运动平台重复运动最大误差76.667μm;装置在检测中性粒细胞运载蛋白(NGAL)、微量白蛋白(m ALB)、肌酐(CRE)、肌酸激酶(CK)等生化项目线性较好,R2分别为0.990、0.987、0.987、0.989。与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临床对比,检测结果符合度较高,白蛋白(ALB)阴性符合率92.06%,阳性符合率89.36%,ALB/CRE阴性符合率87.18%,阳性符合率92.96%。按文中所述方案搭建的全自动特定蛋白检测装置的各项参数满足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微量白蛋白、肌酐、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的检测需求。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全自动特定蛋白检测装置的开发提供了实验基础。

杨洪锡[3](2020)在《板材等温局部加载单点渐进成形宏微观变形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生产高度复杂、高精度、高质量以及经济实惠的产品是当前产业集群的需要。板材等温局部加载条件下成形技术与传统的成形技术相比而言,等温局部加载单点渐进成形技术更加适用于小批量、多变形、常温下金属板材塑性相对较差、中高温下的板材成形能力不强等生产加工。由于等温局部加载单点渐进成形技术研究较少,还处在研发当中,其宏观变形机理以及微观变形行为仍未得到综合全面的解释。为了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研究分析等温局部加载单点渐进成形技术,需要充分研究金属板材宏观变形机理,并且从晶粒尺寸变化等微观角度对宏观变形机理进行更加全面、具体的分析。本文将等温局部加载条件下的成形方式与塑性成形理论联立,使用ANSYS/LS.DYNA模拟等温局部加载条件下的单点渐进成形过程,分析等温局部加载条件下不同工艺参数对6061铝合金和AZ31B镁合金单点渐进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减薄率等宏观方面的影响规律。同时,使用Marc软件进行微观模拟,分析各工艺参数对等温局部加载条件下晶粒尺寸等微观机理变化。最后,再结合微观金相观察进行塑性成形实验验证,通过研究金属板材宏微观机理的变化,能够更加科学的解决板材塑性变形以及成形质量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成形温度、工具头半径、进给量以及初始板厚等工艺参数对6061铝合金和AZ31B镁合金的塑性成形影响较为显着。等温局部加载条件下成形温度在200℃~300℃范围时,6061铝合金和AZ31B镁合金平均晶粒尺寸随着温度上升而逐渐变大,当温度设置为250℃时,合金具有最佳性能。当等温局部加载条件下工具头半径为4mm~6mm范围内,合金加工区域平均晶粒尺寸有增大趋势,当尺寸选择为5mm时,晶粒大小相对较为均匀,成形件厚度变化均匀,减薄率较小。进给量对等温局部加载条件下成形极限、减薄率以及晶粒尺寸都有一定影响,随着进刀深度的增加,成形质量和成形精度越差,光滑度越来越低,成形件平均晶粒尺寸会随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加,进给量为1.0mm时成形性能最优。当合金板材的初始板厚为0.8mm~1.5mm范围内时,成形极限会随着初板材厚度的增加而变大,对应成形件加工区域的平均晶粒尺寸呈现逐渐增大趋势,金属板材展现出良好的成形精度和成形性能。

高秀娟[4](2019)在《基于系统生物学研究雌激素受体通过调节膜受体信号网络促进NSCLC的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肺癌是癌症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并且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男性和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激素水平、遗传突变、发病率、治疗效果和癌症转归等诸多方面有着显着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提示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受到性别相关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s)的影响。ERs在肺癌,特别是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ERs的两种主要亚型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和雌激素受体 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均可能参与调控 NSCLC细胞行为并影响肿瘤进展,然而ERs在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颇具争议,尚无一致结论。目前关于ERs在NSCLC中作用机制的报道也较为局限,主要集中在ERs与一些生长因子通路如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等通路的串话上。而生物系统和机体内信号系统的复杂性提示我们,相较于调控单个基因或通路,ERs更有可能通过多靶点或是信号网络调节细胞行为和肿瘤进展。因此,有必要借助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入探讨ERs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包括NSCLC在内的所有癌症均可看作是复杂的系统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涉及到多因素、多步骤、多组学的异常改变,以及机体组织、细胞及分子在多尺度下的稳态失衡。此外,在各个尺度之内和之间,还存在着广泛而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剧了癌症发病机理的网络性和整体性。鉴于此,应用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和理解癌症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就显得非常必要。癌症系统生物学可借助高通量数据库、经济高效的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方法和高速计算资源,将多种先进的研究和分析手段结合起来,从整体水平揭示癌症的疾病特征和演进规律,并建立强大的模型来验证或预测新的治疗策略。更重要的是,这种系统性研究不仅可分析癌症在多层面、多步骤上的异常现象以及动态演变过程,还可揭示各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现象及新机制。因此,本研究中我们将从癌症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计算机建模以及细胞水平和组织水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探讨ERs在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期发现ERs对NSCLC关键信号网络的调节机制,并提供基于信号网络挖掘NSCLC治疗新策略的可能性。本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在基因水平初步探讨ESR1/2对NSCLC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ESR1/2基因可能通过调节某些重要膜受体信号在NSCLC中发挥作用;第二部分结合生物学实验和计算机建模,从细胞水平证实ERs通过调节EGFR、Notch1、糖原合成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GSK)β/β-Catenin通路及其构成的信号网络来促进NSCLC的发生发展;第三部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从整体水平确证ERs与EGFR、Notch1通路的联合促癌效应,即ERα、ERβ、EGFR和Notch1联合促进NSCLC的不良预后。第一部分ESR1/2可影响NSCLC中重要的膜受体信号通路目的:基于TCGANSCLC基因表达数据分析,探究ESR1/2对NSCLC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从UCSC Xena在线数据库获取TCGANSCLC基因表达数据集,采用R软件包“limma”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评估ESR1/2表达水平高低对NSCLC肿瘤组织样本中其他基因的表达的影响;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DEGs),将DEGs作为目标基因集,采用在线工具DAVID Functional Annotation Tool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注释,初步探讨ES1/2 对 NSCLC关键分子事件和信号通路的潜在影响。结果: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有1237个基因在不同ESR1水平下具有显着的表达差异(|Log2FC|>1且p<0.05)。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High-ESR1组中769个表达上调的DEGs主要富集于信号转导、免疫和炎症响应、细胞粘附、受体结合和激活等项中。High-ESR1组中468个表达下调的DEGs主要富集于转录调控、氧化还原过程、钙离子结合、CYP450相关代谢等项中。对于ESR2,有102个DEGs被筛选出来,High-ESR2组中95个上调的DEGs主要富集于细胞粘附、肢体形态发生、上皮细胞分化、钙离子结合、结构分子活性和GABA能神经突触等项中。High-ESR2组中7个下调的DEGs的富集分析无显着性结果。对于GO功能的细胞组分,ESR1和ESR2组中的DEGs均主要富集于质膜和细胞外空间。此外,富集于上述GO和KEGG项中的DEGs还参与许多膜受体信号传导通路,如生长因子信号通路、Wnt/GSK/β-Catenin 通路和 Notch 通路。结论:ESR1/2可能影响NSCLC中许多重要的分子事件和信号通路,尤其是膜相关的细胞通讯相关过程,包括受体激活、信号转导、细胞粘附、免疫反应等。更为关键的提示是ESR1/2可能通过调节重要的膜受体信号通路来影响NSCLC的发生发展。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验证ERs对EGFR、Notch1、GSK3β/β-Catenin通路的调节作用及对NSCLC进展的影响。第二部分ERs调节膜受体信号网络促进NSCLC的发生发展目的:探究ERs对NSCLC细胞行为的影响,以及ERs对EGFR、Notch1、GSK3β/β-Catenin通路和由此构成的信号网络的调节作用。方法:(1)不同浓度的17β-E2(0、10、20 nM)处理细胞72 h之后,CCK-8检测各NSCLC细胞株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细胞株中ERα和ERβ的表达情况。(2)在 PC9/G 和 H1299 细胞中转染 si-ERα/si-ERβ 后,Western Blot 检测沉默 ERs对凋亡相关蛋白、迁移侵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转染si-ERα/si-ERβ或氟维司群(Fulvestrant,Ful)预处理后,吉非替尼(Gefitinib,Gef)或空白对照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孵育细胞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ERs对细胞凋亡比率的影响,Transwell检测ERs对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3)在 PC9/G 和 H1299 细胞中转染 si-ERα/si-ERβ 后,孵育细胞 48 h,Western Blot检测沉默ERs对Notch1和GSK3β/β-Catenin通路中关键节点蛋白表达的影响。(4)不同浓度的 17β-E2(10、20、50 nM)与 Fulvestrant(0.25、0.5、1 μM)孵育PC9/G细胞12 h后,Western Blot检测Notch1和GSK3β/β-Catenin通路中关键节点蛋白的表达变化。(5)100 ng/mL EGF 孵育 PC9/G 细胞 180 min,在 0、2、5、10、30、60、120 和180 min共八个时间点检测βEGFR、pAkt和pERK表达;100 ng/mL Dll1孵育H1299细胞120 min,在0、2、5、10、30、60和120 min共七个时间点检测NICD、Hes和PTEN 表达;20 nM 17β-E2 孵育 PC9/G 180 min,在 0、2、5、10、30、60、120 和 180 min 共八个时间点检测 ERα、ERβ、EGFR、pEGFR、pAkt、pERK、Notch1、NICD、Hes1、β-Catenin 和 GSK3β 表达。(6)基于EGFR、Notch1和GSK3β/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的经时表达数据,采用常微分方程构建膜受体信号网络的动力学模型;Matlab工具箱PottersWheel用于模型的构建、参数估计和模型仿真。结果:1.ERs促进NSCL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逃逸(1)E2处理显着增强了 PC9/G、PC9与H1299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但对A549、H1975与HCC827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ERα与ERβ在PC9/G、PC9与H1299细胞中显着高表达,而在A549、H1975与HCC827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2)si-ERα与si-ERβ分别沉默ERα和ERβ后,均可增加PC9/G和H1299细胞的凋亡(p<0.05);且与单用Gefitinib相比,si-ERs与Gefitinib联合可显着提高PC9/G和H1299细胞的凋亡率(p<0.05)。si-ERα与si-ERβ均可下调PC9/G和H1299细胞中 Survivin 和 Bcl-2 的表达(p<0.05),上调 Cleaved Caspase3 的表达(p2<0.05)。Bim的表达在PC9/G细胞中被si-ERs上调(p2<0.05),在H1299细胞中不受影响。(3)si-ERα与si-ERβ可降低PC9/G和H129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2<0.05)。si-ERs还可增加Gefitinib对PC9/G和H1299细胞迁移侵袭的抑制效果(p2<0.05)。PC9/G 细胞中,si-ERs 下调 Fibronetin、N-Cadherin、ZEB1、Vimentin 和 Snail 的表达(p<0.05),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 E-Cadherin的表达(p<0.05)。H1299细胞中,si-ERs 同样可下调 Fibronetin、N-Cadherin、ZEB1、Vimentin 和 Snail 的表达(p2<0.05),但未观察到E-Cadherin的表达恢复。2.ERs调节EGFR、Notch1、GSK3β/β-Catenin通路中关键节点蛋白的表达和活化(1)si-ERs 下调 PC9/G 和 H1299 细胞中 Notch1、NICD、Hes1 和 β-Catenin 的表达(p2<0.05)。si-ERs还下调H1299细胞中GSK3β的表达同时上调GSK3β的磷酸化(p<0.05)。PC9/G细胞中GSK3β与pGSK3β的表达水平未受到si-ERs的影响。(2)PC9/G细胞中,E2(10、20 nM)可上调 ERα 与 ERβ 的表达(p<0.05)。E2也调节Notch1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10或20 nM E2可同时上调Notch1、NICD和Hes1的表达(p<0.05);而高浓度的E2(50 nM)上调Hes1表达(p<0.05),下调Notch1的表达(p<0.05),对NICD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E2可以小幅度上调β-Catenin的表达(p<0.05),但并不影响 GSK3β 的表达。Fulvestrant(0.25、0.5、1μM)与E2的作用相反,且与si-ERs的作用类似。Fulvestrant处理细胞后,ERα与ERβ的表达均显着地被抑制(p<0.05)。同时Notch1、NICD、Hes1与β-Catenin表达也被抑制(p<0.05)。但GSK3β的表达并不受Fulvestrant的影响。(3)100 ng/mL EGF处理PC9/G细胞后,EGFR、Akt和ERK均被快速磷酸化,pEGFR和pERK的表达在2 min就开始出现显着升高;pAkt则稍有延迟,在10 min左右开始有明显升高。100 ng/mL Dll1处理H1299细胞后,NICD和Hes1被短暂激活随后恢复到接近基线水平;PTEN作为Hes1的下游靶基因,其表达水平有缓慢的降低,且有显着的延迟。20 nM E2处理PC9/G细胞后,可促进ERα与ERβ的表达;增加EGFR通路的活化,但对EGFR的表达似乎影响不大;增加Notch1的表达和活化;增加β-Catenin的表达,但不影响GSK3β的表达。3.膜受体信号网络模型的构建和模拟仿真(1)基于EGFR、Notch1和GSK3β/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的经时表达数据构建了ERs、EGFR、Notch1 和 GSK3β/β-Catenin 通路串话的常微分方程(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ODEs)模型,得到的信号网络包括66个反应,43个节点和98个参数。当EGF,E2和Dll1均处于低水平(All low group)时,模型输出维持在低水平。当EGFR受体被高剂量的EGF激活时(High EGF group),Akt和ERK被高度磷酸化,但β-Catenin和Hes1几乎不受影响。当Notch1受体被激活时(High Dll1 group),Hes1被快速和瞬时活化,pAkt水平稍有升高。E2(High E2 group)可直接激活EGFR,从而引起Akt和ERK的高度磷酸化,还可通过增加ERs表达和活化,上调β-Catenin和Hes1的表达。若所有途径都被激活(All high group),则pERK、pAkt、β-Catenin和Hes1均达到最高水平。(2)模型预测显示,即使EGFR通路被抑制,ERs的过度活化也会重新激活EGFR,从而导致EGFR TKI耐药。实验证实Gefitinib和Fulvestrant联合作用于NSCLC细胞显示出更好的肿瘤抑制效果;对于Gefitinib耐药的PC9/G和H1299细胞,沉默ERs也可增强Gefitinib的促凋亡和抑制迁移侵袭效果。结论:(1)雌激素在NSCLC中的促增殖作用是ERs依赖的;(2)ERs调节促存活蛋白和促凋亡蛋白的平衡从而抑制NSCLC细胞凋亡;(3)ERs通过调节EMT过程促进NSCL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4)ERs增强Notch1通路蛋白的表达和活化,并通过GSK3β或其他旁路途径增加β-Catenin蓄积;(5)17β-E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增强ERs、Notch1通路相关蛋白与β-Catenin的表达,Fulvestrant的作用则刚好与17β-E2相反;(6)ERs作为EGFR和Notch1通路的冗余途径在信号网络中起促癌作用,EGFR和Notch1通路被抑制时,ERs可重新激活信号网络并介导高水平的输出,从而促进NSCLC进展;(7)ERs信号的冗余性加剧了 EGFR TKI耐药,联合抑制ERs可作为克服NSCLC EGFR TKI耐药的潜在策略。第三部分ERs、EGFR和Notch1联合高表达与NSCLC不良预后相关目的:探究ERα、ERβ、EGFR和Notch1的表达水平与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IHC检测人NSCLC组织芯片中ERα、ERβ、EGFR和Notch1的表达,Kaplan-Meier方法分析ERα、ERβ、EGFR和Notch1的表达水平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1)ERα、ERβ与EGFR在NSCLC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着高于癌旁组织(p=0.0019,p<0.0001,p=0.0009)。ERα、ERβ、EGFR 与 Notch1 在癌组织的 IHC评分均高于癌旁组织(ERα:p<0.0001;ERβ:p<0.0001;EGFR:p=0.0053;Notch1:p=0.0052)。(2)ERα、ERβ、EGFR、Notch1的表达水平与NSCLC早期患者的生存期无关,但ERα、ERβ、EGFR在中晚期NSCLC患者中的高表达与更差的10年生存期有关(p=0.0487;p=0.0419;p=0.0422)。(3)ERα、ERβ 与 EGFR三者中,同时高表达的受体越多,中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越差(p=0.0042)。(4)ERα、ERβ与EGFR三者中至少二者高表达的中晚期NSCLC患者中,Notch1高表达与更差的生存期有关(p=0.0404)。结论:ERα、ERβ、EGFR与Notch1均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增强,他们均可能是NSCLC的不良预后因子。ERα、ERβ、EGFR与Notch1的高表达可联合促进NSCLC的不良预后。

袁凤如[5](2019)在《铝合金板材单点渐进成形塑性变形宏微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造高度复杂、多样化及经济实惠的现代工业领域产品是当前行业的需要。板材单点渐进成形工艺是一种灵活的先进制造技术,也是一种科学的加工制造方法。与传统的成形工艺相比,该工艺有利于更高要求的成形能力,特别适用于小批量、多变形、难加工等工艺生产加工。由于该成形过程仍在开发中,其变形机理以及成形微观行为仍未得到全面的解释。因此,为了能够更有效利用该成形方法,需要从晶粒尺寸变化等微观角度进行更加全面、具体的研究该成形方式。本文主要是通过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成形温度、进给量、工具头半径成形参数对铝合金单点渐进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板材厚度减薄率、板材最终成形精度等宏观方面的影响规律。同时,基于对铝合金板材宏观变形行为研究的基础,运用Marc软件对铝合金进行模拟,分析不同成形参数下铝合金单点渐进成形后的晶粒尺寸等微观机理变化。最后,基于Marc模拟结果对单点渐进成形板材试样进行金相实验分析研究。通过对铝合金板材微观机理的研究,从微观组织角度解释了单点渐进成形过程中板材成形行为。分析研究该微观机理为今后制定更加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案和在实际生产中确定合适的成形参数,提高工件的成形质量及成形精度等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铝合金板材成形受成形温度、进给量及工具头半径的变化影响较显着。在成形温度为200℃~300℃范围内,板材晶粒尺寸随着成形温度升高逐渐增大,在250℃时,晶粒得到细化,板材最终呈现出较好的成形性。板材成形厚度及减薄率与工具头半径之间有关系较大,选用工具头半径为在4mm~6mm范围内时,成形件厚度变化均匀,壁厚减薄率小,平均晶粒尺寸有增大趋势,在半径为5mm时,晶粒相对均匀。进给量对铝合金成形件的减薄率和晶粒尺寸具有一定影响,进给量在0.6mmm~1.0mm时,铝合金板材最大剪切应力和最大减薄率随着进给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减薄率则平缓递增,随着进给量的增加,平均晶粒尺寸增大,当进给量为0.8mm时,板材的塑形、减薄率、晶粒细化程度最优。

闫卓[6](2016)在《气升式生物膜反应器单级脱氮工艺研究》文中提出单级短硝化-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工艺可在一个反应器内实现硝化反应和厌氧氨氧化反应而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成为了废水脱氮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好氧短硝化生物膜和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分别置于气升式反应器的上升区和下降区,实现了单级脱氮工艺。为了确定操作条件(曝气量)对反应器流动传质性能的影响、短硝化的控制方法以及流动传质参数和工艺参数对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研究工作。(1)用欧拉-欧拉模型对气升式反应器的气含率和液相循环速度进行模拟,并与文献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欧拉-欧拉模型可对反应器的气含率和液相循环速度进行合理预测。采用欧拉-欧拉模型对用于生物膜反应的气升式反应器的流动特性进行模拟,考察了上升区表观气速对气含率和液相循环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表观气速从0.01 m/s增加到0.12 m/s时,上升区气含率从0.02增加到0.14,下降区循环速度从0.15m/s增加到0.34 m/s。模拟结果表明反应器底部和气液分离区会出现旋涡,而上升区和下降区则是平推流动。同时测试了实验工况下的气含率和氧体积传质系数。(2)针对短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中短硝化难以实现的问题,在鼓泡式序批反应器中进行了悬浮体系短程硝化实验。批式实验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是影响短硝化的关键因素。当溶解氧为7 mg/L左右时,系统中亚硝氮难以累积,而当溶解氧为3 mg/L左右时,系统中亚硝氮实现了累积。为了深入研究短程硝化的控制措施,基于最小基质浓度的概念建立了全混合悬浮体系短硝化控制数学模型并采用Matlab程序求解。计算结果表明仅通过改变基质(氮和溶解氧)浓度或pH难以淘汰亚硝酸盐氧化菌(NOB),而利用自由氨和自由亚硝酸的抑制作用,短硝化变得容易实现。生物膜短硝化控制机理与悬浮体系不同,采用生物膜反应器模型对全混流硝化生物膜反应器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考察了溶解氧浓度、边界层厚度、氨氮表面负荷、温度和进水氨氮浓度在反应器启动阶段、NOB淘汰阶段和长期运行阶段对短硝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生物膜内氨氮和溶解氧浓度的比值是影响生物膜短硝化的关键因素。(3)采用Matlab和Aquasim求解了气升式生物膜反应器不同条件下的混合时间、氧相间传递速率以及反应特性。混合时间随流速和扩散系数的增大而增大。相间氧传递的量与气相中含氧量相比可忽略不计。循环速度、氧体积传质系数、边界层厚度、氨氮表面负荷、生物膜面积和进气氧浓度对反应器脱氮性能有显着影响。

万菲[7](2015)在《DNA纳米逻辑门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远,计算机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生活所需要和产生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对计算机存储以及运算速度的更高要求,使得现今计算机的发展不论从存储还是运算速度方面都达到了其物理极限,计算机的发展日趋捉襟见肘。因此,人们开始寻找新型的材料代替芯片来进行计算机的制造。早在1959年加州理工学院的美国物理年会上Feynman便提出了分子计算这一伟大的想法,终于在1994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Adleman教授将DNA计算这一想法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开启了 DNA计算的新时代。DNA计算也凭借其并行性好、存储量大、运算速度快等特点一跃成为了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们争相研究的宠儿。本文首先介绍了 DNA计算的研究背景及优势,并对DNA计算中使用到的实验技术如PCR、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实验操作进行了大致的介绍。最主要的是对DNA计算发展至今所使用的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两种逻辑计算模型,其中一个是利用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来实现的,而另一个则是通过发夹DNA与纳米金颗粒实现的。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对DNA计算的发展、优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总结了国内外DNA计算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主要将DNA计算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呈现出来,不仅使人们对DNA计算的原理有大致的了解,也能使人们了解到DNA计算的发展潜能是无限的。(2)本文接着简单地介绍了在各种DNA计算模型中应用到的实验技术,包括求解NP问题的DNA计算模型中用到的PCR,构建逻辑门的DNA计算模型中运用到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实验技术,一来是让人们对这些实验技术的原理和用途有所了解,二来也是为了文章后面所构建的DNA逻辑门计算模型做一个简单的铺垫。(3)在本文的第三章,主要对目前DNA计算中所用到的技术如核酶、链置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金颗粒等做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为DNA计算未来的研究以及DNA计算模型往普遍适用性等方面更好地发展提供了些许的帮助,同时,也为DNA计算将来往医学、密码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研究依据。(4)本文在第四章利用了量子点以及血红素/G-四链体相互靠近能够通过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使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2-转变为有颜色的ABTS-,从而发生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这一原理,构建了 AND、OR、YES、NOT以及XOR这五种最基本的逻辑门模型,这是首次利用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这一特点构建的DNA逻辑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便捷、检测方便等特点,为未来DNA计算逻辑门的构建以及其他计算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很好的帮助。(5)本文在第五章利用发夹DNA和纳米金颗粒分别构建了双输入和三输入的AND逻辑门,这两个模型都是利用DNA链之间的链置换反应、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来实现的。该模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该模型已经得到了实验的验证,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不仅从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能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同时也可以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拍摄中得到验证,保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实现性;第二,该逻辑门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明确,检测方法也简单方便,且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第三,该逻辑门计算模型所用材料简单丰富,为将来进一步研究DNA计算模型奠定了基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沈玲静[8](2014)在《基于DNA自组装的纳米逻辑计算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现如今,随着电子元件的微形化趋势,其传统制作工艺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显着,寻找新型手段辅助甚至代替传统硅基计算机已逐渐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1994年,Adleman博士运用寡核苷酸链在试管中解决了一个数学上的经典图论问题,首次从实验上证明了分子计算的可行性。这一突破性的进展使得将DNA分子的自组装特性应用于计算成为可能,是新型计算机研究领域的热点。本研究主要利用DNA自组装纳米技术分别构建了两个计算模型,不仅在理论上分析了模型的可行性,同时还实现了功能化的DNA微逻辑环路元件的组装,为日后创建基于DNA自组装的大规模逻辑集成电路起推动作用。具体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利用DNA/纳米金颗粒自组装结构,构建了一个求解最大团问题的分子计算模型。通过DNA/纳米金颗粒共聚体的自组装性、超大并行性等特征有效地降低了该问题的计算复杂度。根据算法的设计,代表每个顶点的两种状态(在团中或不在团中)的DNA/纳米金颗粒共聚体结构,通过与其互补杂交的DNA探针与代表下一顶点两种状态的共聚体结构连接起来,进而形成了含有六个金颗粒的串珠状结构,含有了所有的解,也就是初始解空间的生成;然后根据给出图中边的关系,设计特殊的识别DNA/纳米金颗粒结构用来检测非解。该结构能准确地与非解结合形成新的含有七个金颗粒的复杂结构,并通过电泳回收技术将非解排除;最后,在已排除非解的解空间中通过电泳回收得到最大团问题的真解。该模型由于它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都很低,因此具有高效性。(2)其次,设计了一个可以完成逻辑运算的荧光纳米颗粒分子信标机制。该机制包括三个逻辑运算模型:门I是一个一级与门运算模型;门Ⅱ和门Ⅲ是通过链置换反应来调控的双层逻辑门运算模型。其中门Ⅱ是一个双输入的,并含有两个促发门和一个与门的逻辑运算模型。而门Ⅲ是一个含有四输入和三个与门的逻辑运算模型。与前面研究所不同的是,该研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双层级联电路。在这个逻辑门系统中,单链DNA作为输入信号诱发了一系列可控的链置换反应,被置换的DNA链被释放出来。之后随着DNA链的释放荧光分子信标被促发。2)纳米金颗粒上附着DNA自组装结构。荧光纳米颗粒分子信标是由三条单链DNA组成的DNA自组装结构构成的,其中两条DNA链被巯基化修饰。在生化实验验证过程中,逻辑运算的结果分别通过了三种方法检测。该研究为实现可控的分子逻辑运算体系奠定了基础。

佘辉[9](2013)在《DNA自组装逻辑运算模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不断发展,其运算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在科学研究和工业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其所面临的量子力学瓶颈和串行运行方式的缺陷也日渐凸显。发展新型计算机的需求日渐迫切,DNA计算机以其低功耗、高储存和高并行性等优点从众多理论模型中脱颖而出。在Aldeman于1994年成功使用DNA计算实际解决了一个复杂计算问题以后,DNA计算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虽然DNA计算相比传统电子计算具有诸多优点并且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DNA计算要实用化仍要解决很多实际困难,如何将DNA计算实用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子计算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相当成熟,DNA计算通过模仿电子计算以达到实用化是可行的,在模仿电子计算的同时也应该保持DNA计算的原有的优点。逻辑运算作为电子运算中最为重要的运算,是电子计算的基石。目前所存在的逻辑运算模型,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上,不能够在实验室完成。我们尝试构建一个在较简单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完成的DNA计算逻辑运算模型,为DNA计算的实用化做出有益探索。我们首次构建并验证了可在较简单实验条件下完成的DNA逻辑运算模型。为了能够在较简单的实验条件下完成逻辑运算,我们未采用测序、荧光等过于耗时或难于构建的检测手段,而采用DNA分子的长度作为输出,通过电泳作为检测手段判断体系中是否存在特定长度的分子,这样能够经济快捷的检测结果。在参考众多的经典模型,如粘贴模型、剪切模型等后,构建了两个逻辑运算模型。首先是基于环状DNA分子的逻辑运算模型。该模型利用环状分子完成逻辑运算,将特定的DNA内切酶作为逻辑运算的输入,以环状DNA分子作为逻辑运算的运算分子,以最后体系中是否存在特定长度的DNA分子作为输出。该模型具有简单实用、易于实现的特点,能够在较短时间、较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逻辑运算。但由于环状分子不易合成且计算不够自动化,我们提出了基于自组装的DNA逻辑运算模型。利用DNA分子互补配对的特点,将带有互补缺口的DNA双链分子作为输入,将特定的DNA内切酶作为运算分子,进一步提升了DNA运算的可操作性。同时我们还进一步改进了我们的模型,使其能够进行多个逻辑运算并行,充分体现了DNA计算高并行性的优势。最后,本文就模型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做出了总结,同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徐其军[10](2010)在《基于模型的水稻根系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虚拟根系是在计算机上以可视化的方式模拟根系在三维空间中的形态结构变化规律及其生长发育过程,是虚拟作物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学、生态学、虚拟教学以及提高虚拟作物生长研究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作物学、应用数学、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以水稻根系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对作物根系模拟的研究方法,基于水稻根系生长的生理生态过程,构建了水稻根系形态模型;然后,基于计算机可视化技术,研究水稻根系几何模型、真实感绘制、根系间碰撞检测与响应等关键技术;最后,基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软构件技术,建立了基于模型的水稻根系可视化生长系统,实现了根系的逼真形象显示。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从整体上研究水稻植株的生长可视化奠定基础。将系统分析方法和几何建模技术应用于水稻根系的形态建模,通过分析水稻根尖生长随生育进程的变化模式,构建基于形态参数的水稻根系模型,进一步结合水稻根系拓扑结构,以生长度日(GDD)为驱动因子,建立水稻根系形态动态模型,包括不定根初始发生时间和位置、不定根初始伸展角度、不定根的伸长速率、不定根的空间分布等模型算法;将主茎总叶片数、主茎伸长节间数、初始生长坐标、初始生长向量、根数、根长、根最大横截面半径等设为模型的主要控制参数,能较好地描述水稻根系生长的动态变化过程,参数的生物学意义明确,且容易与水稻其它形态模型相耦合,为实现水稻根系的虚拟生长奠定了基础。针对水稻根系几何建模描述,选取点、线段和圆柱等基本图元实现了水稻根系的三维图形绘制。进一步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的真实感图形显示技术,如光照处理、颜色渲染、纹理映射等对生成的水稻根系几何模型进行渲染处理,实现了具有较强真实感的水稻根系三维图形显示,并初步研究了根系间的碰撞检测及响应机制。最后,通过模型主要控制参数的确定,提出了水稻根系动态生长信息存贮的数据结构以及根系的绘制机理,为实现水稻根系生长的可视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最后,本研究利用Visual C++编程语言结合OpenGL图形平台,采用Access 2000设计和管理数据库结构,在气象因子、品种参数和栽培措施等数据的支持下,通过耦合水稻根系形态几何模型和可视化模型,构建了基于模型的水稻根系可视化生长系统。该系统从单根和根系两个层次上初步实现了不同类型品种、水分和氮素条件下水稻根系形态生长的动态模拟和逼真显示。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从整体上研究综合性的数字水稻生长系统,并促进虚拟农业技术的发展。

二、输入输出自动机HIOA~+在试剂配制过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输入输出自动机HIOA~+在试剂配制过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电场强度对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氯离子引起钢筋锈蚀机理
    1.3 混凝土氯离子结合理论
    1.4 腐蚀宏电池与腐蚀微电池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氯离子侵蚀混凝土研究现状
        1.5.2 钢筋腐蚀电池研究现状
        1.5.3 氯离子结合能力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电场作用下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原材料准备
    2.3 试验过程
        2.3.1 试块制备及养护
        2.3.2 试块分组
        2.3.3 施加电场
        2.3.4 试块取样
        2.3.5 数据测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场强度对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3.1 引言
    3.2 普通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
    3.3 腐蚀电场作用下氯离子结合能力
        3.3.1 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变化
        3.3.2 腐蚀电流密度对于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3.3.3 初始NaCl掺量对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场强度对不同形态氯离子含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区分测定不同存在形态氯离子的方法
    4.3 不同存在形态氯离子的含量变化
    4.4 结合态氯离子的含量变化
    4.5 初始NaCl掺量对结合氯离子总含量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全自动特定蛋白检测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生化分析仪简介及发展趋势
        1.2.1 生化分析仪简介
        1.2.2 生化分析仪的发展趋势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检测原理及总体方案设计
    2.1 检测原理
        2.1.1 比浊法
        2.1.2 比色法
        2.1.3 朗伯-比尔定律
    2.2 分段式线性拟合定标方法
    2.3 整体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自动特定蛋白检测装置硬件设计
    3.1 光学系统设计
    3.2 液路系统设计
    3.3 机械结构设计
        3.3.1 框架结构设计
        3.3.2 光源波长切换结构设计
        3.3.3 三维运动平台结构设计
        3.3.4 恒温区结构设计与分析
    3.4 硬件电路设计
        3.4.1 整体电路设计
        3.4.2 电源电路设计
        3.4.3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3.4.4 检测电路设计
        3.4.5 驱动电路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自动特定蛋白检测装置软件设计
    4.1 屏幕逻辑设计
    4.2 通讯协议规划
    4.3 嵌入式程序编写
        4.3.1 开发环境简介
        4.3.2 主函数工作流程
        4.3.3 模数转换流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性能测试实验
    5.1 仪器参数测试
        5.1.1 光照强度稳定性测试实验
        5.1.2 取液量、排液量测试实验
        5.1.3 37℃恒温区温度稳定性测试实验
        5.1.4 37℃恒温区升温速度测试实验
        5.1.5 信号检测单元稳定性测试实验
        5.1.6 三维运动平台X轴、Y轴运行误差测试实验
    5.2 生物实验测试
        5.2.1 测定NGAL项目性能(比浊法)
        5.2.2 测定m ALB项目性能(比浊法)
        5.2.3 测定CRE项目性能(比色法)
        5.2.4 测定CK项目性能(比色法)
        5.2.5 临床对比实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相关程序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板材等温局部加载单点渐进成形宏微观变形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提出及意义
    1.2 单点渐进成形技术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2 板材等温局部加载条件下单点渐进成形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单点渐进成形原理
    2.3 单点渐进成形应变分析
    2.4 单点渐进成形应力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板材等温局部加载条件下单点渐进成形有限元模型建立
    3.1 引言
    3.2 ANSYS/LS.DYNA软件简介
    3.3 单点渐进成形有限元模型
    3.4 单点渐进成形模拟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板材等温局部加载单点渐进成形有限元模拟与实验分析
    4.1 引言
    4.2 单点渐进成形实验方法
    4.3 不同工艺参数对单点渐进成形性能的影响
    4.4 不同工艺参数对单点渐进成形极限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板材等温局部加载单点渐进成形微观组织有限元模拟
    5.1 引言
    5.2 微观组织演变模拟方法
    5.3 微观组织的演变方式以及演变模型的确定
    5.4 微观组织演变模拟步骤的确定
    5.5 微观组织有限元模拟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板材等温局部加载单点渐进成形微观组织实验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
    6.3 微观组织实验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系统生物学研究雌激素受体通过调节膜受体信号网络促进NSCLC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ESR1/2 可影响NSCLC中重要的膜受体信号通路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实验结果
    三 讨论
第二部分 ERS调节膜受体信号网络促进NSCLC的发生发展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实验结果
    三 讨论
第三部分 ERS、EGFR和 NOTCH1 联合高表达与NSCLC不良预后相关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实验结果
    三 讨论
全文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5)铝合金板材单点渐进成形塑性变形宏微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提出意义
    1.2 铝合金单点渐进成形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铝合金成形微观机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2 铝合金单点渐进成形宏观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实验方法
    2.1 引言
    2.2 ANSYS/LS.DYNA软件简介
    2.3 成形轨迹规划
    2.4 铝合金单点渐进成形实验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铝合金单点渐进成形宏观塑性变形影响与分析
    3.1 引言
    3.2 成形温度对铝合金板材单点渐进成形塑性变形的影响
    3.3 进给量对铝合金板材单点渐进成形塑性变形的影响
    3.4 工具头半径对铝合金板材单点渐进成形塑性变形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铝合金单点渐进成形微观组织模拟与分析
    4.1 引言
    4.2 成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模拟方法
    4.3 金属微观组织的演变形式
    4.4 金属微观组织演变模型的确定
    4.5 微观组织模拟步骤
    4.6 单点渐进成形参数对铝合金微观组织模拟结果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铝合金单点渐进成形微观组织实验与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
    5.3 铝合金单点渐进成形微观组织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气升式生物膜反应器单级脱氮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体氮污染
        1.1.2 治理方法
    1.2 短硝化-厌氧氨氧化研究现状
        1.2.1 短硝化过程影响因素
        1.2.2 厌氧氨氧化过程影响因素
        1.2.3 短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
    1.3 气升式反应器研究现状
    1.4 生物膜研究现状
        1.4.1 生物膜反应器
        1.4.2 一维生物膜模型
        1.4.3 多维生物膜模型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测试参数和方法
    2.3 仪器和药品
    2.4 模拟方法
        2.4.1 欧拉-欧拉模型
        2.4.2 多相湍流模型
        2.4.3 相间动量封闭关联式
        2.4.4 前处理、数值求解和后处理
    2.5 本章小结
3 反应器流动传质特性
    3.1 模型验证
        3.1.1 求解设置
        3.1.2 网格独立性
        3.1.3 结果与讨论
    3.2 流动特性模拟
        3.2.1 网格独立性
        3.2.2 流体力学特性
    3.3 流动传质特性实验
        3.3.1 流体力学参数
        3.3.2 体积氧传质系数
    3.4 本章小结
4 短硝化工艺研究
    4.1 悬浮系统短硝化实验
    4.2 悬浮系统短硝化模型
        4.2.1 模型建立
        4.2.2 双基质限制作用
        4.2.3 pH直接抑制作用
        4.2.4 FA和FNA抑制作用
    4.3 生物膜系统短硝化模拟
        4.3.1 一维动态生物膜模型
        4.3.2 模拟对象和方法
        4.3.3 操作条件的影响
        4.3.4 短硝化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单级脱氮工艺模拟研究
    5.1 传质速率
        5.1.1 混合时间
        5.1.2 氧传递速率
    5.2 反应器脱氮特性
        5.2.1 模型建立
        5.2.2 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时间步调整函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DNA纳米逻辑门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DNA计算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DNA计算的优点
        1.1.2 DNA计算的原理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4 本文的结构
第2章 DNA计算的基本实验操作
    2.1 DNA的分子结构
    2.2 DNA计算的基本实验操作
        2.2.1 分光光度技术
        2.2.2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2.2.3 电泳技术
第3章 DNA计算模型的分类
    3.1 基于链置换的DNA计算技术
    3.2 基于核酶的DNA计算技术
    3.3 基于瓦片的DNA计算技术
    3.4 基于纳米金颗粒(AuNp)的DNA计算技术
    3.5 基于SiO_2的DNA计算技术
    3.6 细胞内DNA计算技术
    3.7 其它DNA计算技术
        3.7.1 DNA表面计算
        3.7.2 与PH值相关的DNA计算技术
第4章 基于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DNA逻辑门模型构建
    4.1 引言
    4.2 基于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DNA计算逻辑门模型
        4.2.1 基于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YES逻辑门的构建
        4.2.2 基于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AND逻辑门的构建
        4.2.3 基于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OR逻辑门的构建
        4.2.4 基于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NOT逻辑门的构建
        4.2.5 基于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XOR逻辑门的构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纳米金颗粒和DNA链置换的DNA逻辑门
    5.1 引言
    5.2 实验所使用的试剂及仪器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材料
        5.2.3 实验试剂
        5.2.4 实验所有试剂的配制
    5.3 多输入的DNA-纳米金颗粒逻辑门构建
        5.3.1 两个输入的AND逻辑门模型
        5.3.2 三输入的AND逻辑门模型
    5.4 实验操作步骤
        5.4.1 实验前准备
        5.4.2 逻辑门原始数据池的构建
        5.4.3 纳米金颗粒(AuNps)的制备
        5.4.4 输入链的加入
        5.4.5 DNA与纳米金颗粒的连接
        5.4.6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实验结果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双输入AND逻辑门的实验结果
        5.5.2 三输入AND逻辑门的实验结果
    5.6 DNA计算模型的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基于DNA自组装的纳米逻辑计算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DNA自组装纳米结构
        1.2.2 DNA调控的纳米颗粒自组装结构
        1.2.3 DNA逻辑计算模型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布尔函数的逻辑门
    2.1 引言
    2.2 基于布尔函数的逻辑门
        2.2.1 单输入逻辑门
        2.2.2 双重输入逻辑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DNA自组装纳米技术
    3.1 DNA链置换技术
    3.2 DNA纳米金颗粒共聚体杂交技术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组装DNA纳米金颗粒求解最大团问题的计算模型
    4.1 引言
    4.2 最大团问题
    4.3 DNA/AuNPs自组装算法模型
        4.3.1 基本算法思路
        4.3.2 分子结构的设计
        4.3.3 DNA算法描述
        4.3.4 DNA算法具体实现
    4.4 算法复杂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链置换调控的荧光纳米颗粒分子信标逻辑运算模型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模型结构与序列设计
        5.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5.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逻辑门Ⅰ实验结果
        5.3.2 逻辑门Ⅱ实验结果
        5.3.3 逻辑门Ⅲ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DNA自组装逻辑运算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DNA 计算优势
        1.1.2 DNA 计算流程
        1.1.3 DNA 计算发展状况
        1.1.4 选题意义
    1.2 DNA 分子的结构
    1.3 DNA 计算生物学操作
        1.3.1 DNA 链的解链
        1.3.2 DNA 链的延长
        1.3.3 DNA 缩短与降解
        1.3.4 DNA 链的切割
        1.3.5 DNA 链的连接
        1.3.6 DNA 分子长度的测量
        1.3.7 DNA 分子的复制
    1.4 DNA 经典模型与运算实例
        1.4.1 剪接模型
        1.4.2 粘贴模型
        1.4.3 质粒 DNA 模型
        1.4.4 发卡 DNA 模型
        1.4.5 Adelman 的哈密尔顿路径问题实验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于环状 DNA 的逻辑运算模型
    2.1 简介
    2.2 模型所需生物学原理
        2.2.1 环状 DNA 分子
        2.2.2 催化剂
        2.2.3 DNA 限制性内切酶
        2.2.4 运算分子
    2.3 模型原理
        2.3.1 或运算模型
        2.3.2 与运算模型
        2.3.3 读出结果
    2.4 模型优缺点
第三章 自组装逻辑运算模型
    3.1 模型所需生物学原理
        3.1.1 自组装
        3.1.2 DNA 回文结构
    3.2 模型原理
        3.2.1 或运算模型
        3.2.2 与运算模型
    3.3 读出结果
    3.4 模型优缺点
第四章 可行性研究
    4.1 模型优化
    4.2 实验流程
        4.2.1 DNA 序列合成
        4.2.2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4.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4.2.4 退火反应
        4.2.5 核苷酸激酶反应
        4.2.6 连接反应
        4.2.7 酶切反应
        4.2.8 读出结果
        4.2.9 最终结果
第五章 DNA 并行逻辑运算模型
    5.1 代数算法
    5.2 DNA 编码
        5.2.1 运算分子库
        5.2.2 运算池
        5.2.3 DNA 算法的实现
        5.2.4 算法实例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基于模型的水稻根系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虚拟植物与虚拟根系
        1.1 虚拟植物
        1.2 虚拟植物根系
        1.3 虚拟水稻根系
    2 国内外虚拟根系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
        2.2 国内研究进展
    3 虚拟根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1 根系与土壤环境间的生理生态机制
        3.2 根系生长可视化的真实感技术
        3.3 根系模型的验证与评价
        3.4 虚拟根系与地上部的耦合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1 研究思路
        1.2 技术路线
    2 资料来源
        2.1 田间试验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2 数据获取及主要测试指标
        2.2.1 生育期内温度
        2.2.2 根条数
        2.2.3 根长度、体积与表面积
        2.2.4 根倾角
        2.2.5 根重
        2.2.6 根色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水稻根系三维几何建模
        3.2 水稻根系形态可视化的技术框架
        3.3 水稻根系可视化生长系统的开发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形态参数的水稻根系几何建模研究
    1 水稻根系形态及拓扑结构的描述
        1.1 水稻根系构成
        1.2 水稻根系拓扑结构
    2 水稻单根三维显示模型
        2.1 根节点初始位置的确定
        2.2 根节点生长方向的确定
        2.3 根轴的空间模拟
    3 水稻根系的三维重构
        3.1 不定根初始发生时间、位置与数量
        3.2 不定根初始伸展角度的确定
        3.3 不定根的伸长速率
        3.4 不定根的空间分布
    4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水稻根系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
    1 OpenGL简介
        1.1 OpenGL特点及功能
        1.2 OpenGL工作流程
    2 VC++结合OpenGL开发流程
        2.1 系统框架设计
        2.2 图形绘制的主要步骤
    3 根系真实感绘制技术
        3.1 根系的三维图形设计
        3.1.1 空间坐标系的确定
        3.1.2 基本图元的选取与实现
        3.1.3 结果示例与分析
        3.2 可视化渲染技术
        3.2.1 光照处理
        3.2.2 颜色渲染
        3.2.3 纹理映射
        3.2.4 结果示例与分析
        3.3 根系间的碰撞技术
    4 水稻根系可视化模型的建立及实现
        4.1 模型参数的确定
        4.2 模型的数据结构
        4.3 根系绘制机理
    5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模型的水稻根系可视化生长系统的构建
    1 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1.1 模型库
        1.1.1 生长模型
        1.1.2 形态模型
        1.1.3 可视化模型
        1.1.4 场景控制
        1.2 数据库
        1.3 人机接口
    2 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2.1 系统开发环境
        2.2 可视化模型组件设计
        2.2.1 交互模块的设计
        2.2.2 渲染模块的设计
        2.2.3 根系可视化模块组件的设计
        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4 系统开发流程
    3 系统的应用
    4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水稻根系三维几何建模
        1.2 水稻根系生长的动态模拟
        1.3 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关键技术
    2 本研究的创新与展望
        2.1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2.2 今后的研究设想
    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参数及变量说明
    Ⅱ 图表清单
    Ⅲ 根系绘制实现函数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研究课题
致谢

四、输入输出自动机HIOA~+在试剂配制过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场强度对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影响研究[D]. 蒋凯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全自动特定蛋白检测装置的研制[D]. 郭红壮.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3]板材等温局部加载单点渐进成形宏微观变形机理研究[D]. 杨洪锡.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基于系统生物学研究雌激素受体通过调节膜受体信号网络促进NSCLC的进展[D]. 高秀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铝合金板材单点渐进成形塑性变形宏微观机理研究[D]. 袁凤如.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6]气升式生物膜反应器单级脱氮工艺研究[D]. 闫卓.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7]DNA纳米逻辑门的构建研究[D]. 万菲.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4)
  • [8]基于DNA自组装的纳米逻辑计算系统的研究[D]. 沈玲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9]DNA自组装逻辑运算模型[D]. 佘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10]基于模型的水稻根系可视化研究[D]. 徐其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标签:;  ;  ;  ;  

输入输出自动机HIOA~+在试剂制备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