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古希腊文学的非自觉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念益[1](2017)在《浅谈柏拉图的文艺论》文中研究说明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祥地,而古希腊的文艺理论作为西方文艺理论史的源头,也是其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高峰。
陈岩[2](2017)在《从命运观看东西方悲剧的差异 ——以古希腊悲剧和中国古典悲剧为例》文中提出命运观是基于“哲学、宗教、历史、艺术等文化背景对命运进行探索、归纳,逐渐形成了具有人生观意义的关于人类或个人自身命运的观念”,是关于人类早期生存、发展所思辨的哲学命题。悲剧,“以否定的方式来肯定有价值的东西”,以一种多维的、带有民族特色和时代属性的特征成为别样的审美形态。纵观东西方,古希腊悲剧和中国古典悲剧呈现着诸多不同;对其不同的考量,东西方命运观念的差异是其呈现不同的因素之一。本文也基于此,考量古希腊时期和中国古典时期命运观念。古希腊时期的命运观念在神话中体现为一种命定之论、在史诗中生发出一种质疑之声、在哲人中倾向于一种皈依之言。中国古典时期的命运观念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神话从人与自然的思辨中呈现其理想主义诉求;二是儒家的“立命”、“知命”哲学强调践行“修身养性”、“立德入世”观念;三是道家的命运观念诉诸于把握“化解”与“变通”的安命智慧。正是由于两个时期在命运观上的巨大差异影响着东西方的悲剧创作,进而导致两个时期悲剧的不同。古希腊悲剧会把一切苦难与遭遇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并且承认“命运规定一切”之言说;但古希腊人面对命运的规定,认为只有通过个体意志与命运的抗争,方能彰显个体价值。中国古典悲剧一方面强调个体之于现世存在的伦理价值和天随人愿的悲剧理想;另一方面注重命运之于个体存在的变通,以此来化解命运之于个体存在的不利局面。
杨逸[3](2016)在《马克思恩格斯艺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体系化的论述艺术相关理论,但对于艺术领域,马克思恩格斯实际上是有着较多深刻的思考的。在领导无产阶级解放全世界、解放全人类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这样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从未忽视,他们对艺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解读和思考。本文首先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艺术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循着艺术本身所包含的体系和内容,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有关艺术的表述进行了深度探索,并将其分门别类,试图建立起马克思恩格斯艺术思想的一个初步体系和理论架构,厘清马克思恩格斯艺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关涉点。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思想的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其内容也涉及比较广泛。在青年时期,青年马克思与青年恩格斯由于受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思潮的影响及康德和黑格尔美学思想的熏染,在艺术审美上主要倾向于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但随着思想的成熟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思想也随之成熟,走向革命主义。故此,马克思恩格斯开始思考艺术作为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的可能性。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色的本质论,在对艺术具有独特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起源于劳动技术的进步和人的语言活动的观点,并提出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是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艺术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并对经济基础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正确认识艺术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批评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批评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艺术的批判,他们提出了科学的艺术批评标准,即“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艺术批评标准的提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艺术是一种异化的艺术状态,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对艺术的发展是一种摧残。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用“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对资本主义社会艺术进行了辩证的扬弃。艺术生产作为马克思恩格斯艺术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发展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后,对艺术生产的社会发生机制和规律进行的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发展的关系,艺术生产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特殊的精神生产,它决定于物质生产,并且受到精神生产的影响,而且反过来作用于物质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艺术思想是在与平均主义思想、禁欲主义以及否认个性存在的种种所谓“共产主义”的谬论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贯穿于他们的艺术思想的基本论点就是,要发展人的个性。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艺术将会得到极大发展,并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思想为后世的艺术理论发展提供了指导,并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他对唯心主义艺术观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形成了无产阶级自己的艺术观,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艺术进行了大胆的设想,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艺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当前中国艺术理论的发展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话语体系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慧茹[4](2015)在《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文中提出本文以新时期以来回族作家运用汉语进行文学创作活动及关注和反映回族生活现实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以主题研究和审美文化批评为主,以文化认同研究作为重要理论依据,探讨民族个体话语与民族、国家、身份等话语之间的内隐或外显关系,试图对多元文化背景中回族作家多重文化身份的形成、矛盾及调适等问题进行纵深发掘。当代回族作家文学是回族作家从艺术与审美的高度观照回族生活进行的表意实践,展现出明显的文化认同、自觉意识,同时又通过这种文学创作活动和具体文本,进一步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机制。因此本论文并非是对于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一次全景式扫描、概括与梳理,而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本,尤其是兼具民族性、文化性、审美性的作家及其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做一些针对性的研究和探讨,通过从文本中获得回族作家进行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分析作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理念,并同时考察作家多重文化身份建构中,创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景观的方式和途径。而且,文本中流露出在文化认同中的文学乡愁,引发作家的怀旧与追忆,在怀旧与身份建构的双向交织中,作家的文学创作实现了审美超越,获得丰腴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从而推动了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步伐,确认了回族作家的文化身份与发展方向。回族作家以开放的心态超越个人、民族界限的阻隔,通过审美性的情感超越意指多元并包的审美共通性。他们很自然地运用文学创作在永恒命题方面寻找民族的根源,在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中进行艺术的审美表达与创新。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学表达也因此能够在审美的高度与他者文化进行平等对话。本文的研究基础是细读阐释大量回族作家作品文本,围绕文学与文化的内在紧密联系,运用文学—文化批评方式,结合宗教、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理论,对当代回族作家作品进行文化与美学的研究: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缘由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提出选题研究将要解决的问题,即问题意识的表述;其次,阐述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分别在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方面体现;再次就选题的研究现状,重点是对论文写作中运用的核心理论,即文化认同及其内涵的国际、国内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介绍和梳理,并详述从文化研究及文化理论对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最后,交待论文写作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独创性。第一章重在从当代回族作家及其创作所面临的文化语境——全球化时代出发,认为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回族作家既在多重文化碰撞中感受到利于身份意识强化和发展空间的机遇,又拓展了展示本民族文化“差异性”“独特性”的创作空间。但是在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中,回族作家也面临新的挑战——同质化的可能。所以当代回族作家在应对这种挑战的过程中,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出对文化认同问题的焦虑、重视和重建文化传统的愿望。因此本章的第二节是对“文化认同”进行学理分析,并认为“文化认同危机”中的异质感和危机感成为激发回族作家进行文化书写的正能量,因为这使得回族作家表现出明显的自觉与强化身份的意识,并积极进行身份认同的探索。第二章以当代回族作家作品中的文化书写为切入点,探究回族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文化身份建构,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作家身份的形成来源于个人成长中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形成过程;受到伊斯兰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对个人和民族文化的吸收转化中,还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同构”思想,希望在中国多民族一体发展中获得身份认同的强大力量支持。“民族性”、“家国同构”、“多民族文化”的内涵表现是此章选取和论述的重心。第三章旨在探讨当代回族作家基于文化认同建构之上的文学表达特点和方式。由于回族作家吸收转化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品格和艺术风格,因此在面对当代文化普遍“同质化”带来的“家园失落感”;而“差异化”又促使他们的文学表达走向对民族文化和家园情感的回顾;于是在“寻根”情结主导下,其表达策略从语言到叙述都显示出一种重建传统、恢复家园情感的强烈探求。所以用文学建构了一个异于日常空间的文学景观世界,以多种主题展开分析和反思。第四章一方面开掘当代回族作家作品中的“文学乡愁”,这是从文化身份焦虑感中衍生出的潜在情绪,并同时连接着作家对当下文化多重性的各种反应;一方面阐释作家用怀旧追忆的写作手法重建文化传统的意图和目的,这是作家通过文学文本本身所自然形成的情感线索和现代价值;最后,将回族作家作品经由文化认同后提升到的审美取向进行凝练提取,从“审美超越”到反映具有普世性的人类终极关怀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本章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审美批评与价值定位,又提升了本选题的研究价值。结语部分对全文予以总结,并对当代回族作家的在现实中的展望,在坚守中的反思,等问题予以补充阐释,并对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提出一定合理的建议与批评。
程燃[5](2012)在《清代满族礼俗的文学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满族礼俗的清代文学传播进行研究,描述清代文学对满族礼俗的传播现象,分析清代文学传播的特征,概括并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清代文学与传播有关规律或理论质素。满族礼俗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被传递的过程。传递过程自然离不开众多媒介参与,其中文学以自身的特点,成为传播满族礼俗的最重要媒介。从文学传播学角度来说,就是把满族礼俗看作是信息源,然后通过文学这种符号,把信息传播出去的过程和现象。具体来说,本文所研究的信息源指满族礼俗的婚、丧、祭祀、生活礼仪等;而作为传播媒介的文学,主要从民间文学和文人文学来描述和说明。分别就文人文学所包含的重要文学体裁,即小说、诗歌、散文三个角度,对满族礼俗来描述和说明;然后再从民间文学包含的故事传说、民歌、讲唱文学角度,对满族礼俗进行描述。描述文学传播现象是为了探索其本质。从文学传播满族礼俗的现象中,可以总结出文学传播满族礼俗的特征。第一,传播满族礼俗的文学体裁广泛,各种文学体裁兼备;第二,传播主体的具有层级性,不仅他们身份地位不一样,他们的传播过程力度、方式、影响也不同。第三,文学传播是受到地域差异影响的,有的地域是快速和广泛播,有的却是被动传播,甚至于有的地域是无效传播。文学传播满族礼俗是非自觉性与自觉性选择的结果,在众多传播媒介中,文学传播满族礼俗有哪些优势可言,即满族礼俗何以选择文学传播,具体分析有以下成因:一是政治统治的需求。清代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必然会保持本民族传统习俗,作为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与否标志的文化,一方面统治者对文化会加以重视,另一方面还要使文化服务于本阶级,这时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应被加以利用;二是艺术表达的需要。满族礼俗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艺术恰是对生活的反映,在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文学以自由多样的形式成为人们的首选;三是文学传播的先进性。它不受时空影响,并且能够保存,并且对各个时代的礼俗能够加以还原。
孔建平[6](2003)在《文艺美学的维度》文中研究表明文艺美学诞生于八十年代初,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必然产物。当年有关形象思维和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讨论深化了人们对文艺本质和特征的认识,意识到文艺涉及“非关理”的领域,有着与其他文化形态不同的功能和社会作用。 二十年来,以“感性学”为逻辑起点的文艺美学经历了曲折。在起始阶段,它处于以理性为核心内容的实践美学的影响支配之下,感性的独特价值并未被充分认识,但八、九十年代社会生活的多元变化和新文艺现象的不断涌现使人们确信感性之维正是文艺活动的重要价值之所在。如果说八十年代以前正统文艺观念所重视的是理性、群体的价值,那么,八十年代之后,文艺美学开始重视感性、个体的价值。文艺作为一种世俗生活之诗,总是一种想象性的意义交流活动,它所展示的,是“怎么活”的多种可能性,所要解决的,是“活得怎么样”、“怎样活才有意义”之类的“现世关怀”问题。文艺美学最终关怀的也是感性人生的意义问题。 德国古典美学是现代文艺美学的理论前提。以鲍姆嘉通、康德为奠基人的德国古典美学是一种为感性正名、张扬其平等地位和价值、并以其为研究中心的现代学科。逻辑地看,感性生活、个体生命价值及其意义问题是“感性学”的相关维度。德国古典美学不仅影响了西方美学的现代发展,而且影响了王国维、鲁迅等人。他们的文艺思想构成了中国文艺美学的最初传统,因此,八十年代诞生“文艺美学”实属历史必然,它绝非无源之水。 文艺美学是一种思与诗的对话。它以感性学为切入点,要研究文艺活动如何用感性的、个体的、心理的东西来推动理性、社会和历史前进的。这一思路不仅出于理论需求,而且符合人类文艺活动的历史实践。“诗是人类的母语”,文艺活动帮助人类实现了从猿到人的根本转变;从古老的神话、中国的《诗经》到古希腊的史诗,原始文艺给个体的感性交流提供了公共空间,推动了集体理性的形成和发展;赋予人的全部感性生活以意义,是原始文艺活动的主要内涵。 文艺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出于对人类自身世俗感性生活的关怀。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以理性为核心内容的种种统治文化形态开始贬低感性的世俗生活,破坏了文艺活动的深厚基础,但感性的内在冲动,又需要有一种方式来抵御理性压力,文艺活动正是这种为感性正名,赋予日常世俗生活以意义的文化形式。从感性学以及文艺与其他文化形式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可以解释某些“不平衡”现象。中西方文艺史表明,哪里有对人生幸福的关怀,哪里就有相对发达的文艺活动。 个体价值意识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叩问还是文艺活动的不竭冲动。早在文明之初,价值意识就伴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而产生。自觉的“创作”意识更是与实现个体价值的冲动密切相关。历史地看,传统的文艺价值观己经注意到文艺与人生价值的关联,中国文人更早已明确地将创作活动理解为张扬个体价值的行为。西方传统的文艺价值观主要是一种知识论的文艺价值观,但至二十世纪,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批判了传统的知识至上论和理性万能论,论证了文艺的价值在于冲破观念的心因,展现人生的真相和审美自由的多种可能性,是生命价值的独特体现。从文艺作品的实际看,文艺的价值恰在它表现了超越正统观念的感性生活内容。 人生价值意识始终是一种生命时间意识,没有生命时间意识,人生价值意识无从产生,生命时间意识就是人生价值意识。文艺作为世俗生活之诗,如何赋予此岸人生以意义,如何超越生命时间的局限,获得最终的审美自由和人生价值,是其基本主题和探索焦点。时间意识的逻辑展开,也支配着文艺思潮的逻辑演进以及文艺作品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递增更新。古代浪漫主义、基督教文学、现实主义、近代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文学等思潮的背后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价值意识和时间意识。 文学是人学,它区别于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的地方正在它是人的感性自由的价值学,个体生命的意义学。因此,文艺美学瞄准文艺的感性之维,它也是一种人学,具有鲜明的人文学科性质。然而在当代社会,不仅文艺美学的学科价值受到了某种“审美文化”论的挑战,而且文艺的不可取代的独立审美价值也受到了怀疑。但事实上,某些“审美文化”中的感性外观与文艺的审美之维有着本质区别,它受到商品经济条件下新的权力机制的操控,不利于个体自由与价值的张扬,实质上是一种伪审美要素。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仍然需要以张扬个体价值和自由为根本目的的文艺活动,也需要以此为根本指向的现代性文艺美学。
宋雄华[7](2002)在《论古希腊文学的非自觉性》文中指出文学自觉主要依赖于“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这两个必要条件 ;文学在古希腊和实用的“技术”没什么区别 ,古希腊还没有发展出非实用的审美的文学观念 ,古希腊文学从根本上没有体现出“文的自觉” ;古希腊神话、史诗、悲喜剧、抒情诗等文学样式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既未体现出“人的自觉” ,也未显示出“文的自觉” ;古希腊文学具有明显的非自觉性。
二、论古希腊文学的非自觉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古希腊文学的非自觉性(论文提纲范文)
(2)从命运观看东西方悲剧的差异 ——以古希腊悲剧和中国古典悲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及其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 |
1.2.2 国外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命运、命运观与悲剧 |
2.1 命运的概念界定及其命运观与悲剧的关系阐释 |
2.1.1 命运的概念界定 |
2.1.2 命运观与悲剧的关系阐释 |
2.2 悲剧范畴之于东西方的学理思辨 |
2.2.1 悲剧与悲剧理论 |
2.2.2 悲剧观念及其悲剧本质探讨 |
2.2.2.1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
2.2.2.2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
2.2.2.3 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点 |
2.2.2.4 悲剧本质论 |
第三章 东西方对“命运”观照与思考 |
3.1 古希腊时期的命运观念 |
3.1.1 神话中的命定之论 |
3.1.1.1 命运的生发具有无形性和神秘性 |
3.1.1.2 命运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 |
3.1.1.3 命运作用的结果具有难以规避性 |
3.1.2 史诗中的质疑之声 |
3.1.2.1 英雄成为命运规定的主体 |
3.1.2.2 质疑成为对待命运的态度 |
3.1.2.3 与命运抗争成为个体价值的彰显 |
3.1.3 哲人中的皈依之言 |
3.1.3.1 命运是规定万物的本源 |
3.1.3.2 命运的存在具有永恒性 |
3.2 中国古典时期人们关乎“命运”的理性思辨 |
3.2.1 神话中的天人之思 |
3.2.1.1 神话对美德意识的构建 |
3.2.1.2 神话对奉献精神的追求 |
3.2.1.3 神话对圆满结局的诉求 |
3.2.2 儒家中的天命哲学 |
3.2.2.1 “知命”与“立命” |
3.2.2.2 “知命”非“宿命” |
3.2.2.3 “修身养性”、“立德入世”的处世之方 |
3.2.3 道家中的安命智慧 |
3.2.3.1 命——对生命的终极思考 |
3.2.3.2 安——对待命的态度 |
3.2.3.3 化解与变通——“安命”智慧的处世之方 |
3.3 东西方命运观念之再思考 |
3.3.1 东西方命运观念差异点略述 |
3.3.2 东西方命运观念相似点略述 |
第四章 命运观之于中西悲剧的差异呈现 |
4.1 古希腊悲剧 |
4.1.1 命运对悲剧的规定与主宰 |
4.1.2 个体意志与命运抗争成为悲剧的价值彰显 |
4.1.3 命运之力在古希腊悲剧中的逐渐消减 |
4.2 中国古典悲剧 |
4.2.1 儒家的天命哲学在悲剧中的折射 |
4.2.1.1 悲剧人物的听天由命 |
4.2.1.2 恪守仁义礼孝等伦理观念 |
4.2.1.3 追求“天随人愿”的悲剧理想 |
4.2.2 道家的安命智慧对悲剧的影响 |
4.2.2.1 悲剧人物对命运的隐忍与超脱 |
4.2.2.2 “化解与变通”观念在悲剧中的折射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3)马克思恩格斯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设计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艺术思想的时代背景及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艺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思潮的影响 |
二、德国古典哲学的美学思想 |
三、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成长经历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艺术思想的发展轨迹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探讨艺术起源和规律 |
二、无产阶级立场的审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艺术 |
三、共产主义社会艺术的畅想:讨论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艺术本质论 |
第一节 唯物史观是科学认识艺术本质的钥匙 |
一、西方美学史上两种唯心主义主义艺术本质论 |
二、马克思关于艺术本质的科学解答 |
第二节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
一、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
二、艺术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
三、艺术意识形态性质的特殊性 |
第三节 艺术起源于劳动 |
一、艺术起源于技术的进步 |
二、艺术起源于人的语言活动 |
第四节 艺术是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
一、艺术掌握世界方式的提出 |
二、艺术掌握世界方式的特点 |
三、艺术的社会功能 |
第三章 艺术批评论 |
第一节“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提出 |
一、何谓“美学观点和历史的观点” |
二、“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关系辨析 |
第二节“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是科学的艺术批评标准 |
一、马克思对欧仁·苏的批判 |
二、恩格斯对格律恩的批判 |
第三节 对资本主义社会艺术的批判 |
一、资本主义艺术的异化 |
二、资本主义社会分工阻碍艺术发展 |
第四章 艺术生产论 |
第一节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
一、艺术生产的提出 |
二、艺术生产的特性 |
第二节 艺术生产的要素 |
一、艺术生产的主体 |
二、艺术生产的客体 |
三、艺术生产的载体 |
第三节 艺术生产的规律 |
一、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的决定作用 |
二、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存在不平衡关系 |
三、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
第五章 共产主义艺术论 |
第一节 无产阶级与艺术 |
一、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 |
二、工人阶级社会革命的艺术诉求 |
第二节 艺术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一、艺术应当歌颂无产者 |
二、艺术家参加革命队伍 |
三、无产阶级要有自己的艺术家 |
第三节 共产主义和艺术 |
一、对原始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批判 |
二、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
三、共产主义是艺术发展的最高境界 |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艺术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艺术思想的历史价值 |
一、对唯心主义艺术观进行唯物史观的根本改造 |
二、创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艺术观 |
三、对共产主义艺术观进行了大胆的设想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艺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艺术创作应以人民为中心 |
二、艺术的意识形态理论 |
三、艺术批评理论 |
四、艺术社会学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艺术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思想为指导 |
二、坚持为人民群众进行艺术创作 |
三、处理好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
四、以艺术生产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价值述略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文化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
二、关于当代回族作家及其文化认同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独创性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独创性 |
第一章 当代回族作家与文化认同 |
第一节 当代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多重语境 |
一、多民族文化:多元共生 |
二、回族文化:熔铸历史 |
第二节 文化认同:回族作家创作的精神走向 |
一、关于“文化认同” |
二、文化认同危机:异质感与危机感 |
三、文化认同的自觉与强化 |
第三节 文化认同与当代回族作家的身份建构 |
一、作家身份认同与时代主题 |
二、作家身份认同与民族担当 |
第二章 当代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三重视阈 |
第一节 作家身份与个人认同 |
一、成长经历:个体蜕变 |
二、主体意识:身份觉醒 |
第二节 回族文化与民族认同 |
一、伊斯兰文化与回族作家身份认同 |
二、地域文化与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 |
三、民俗文化与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 |
第三节 多民族文化与家国同构 |
一、家国同构:回族文化传统 |
二、民族性与国家认同 |
第三章 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与文学想象 |
第一节 寻根意识下的表达策略 |
一、差异感:痛惜“家园失落” |
二、多种语言的写作策略 |
三、从单边到多边的叙述策略 |
第二节 家园意识中的空间化写作 |
一、空间化写作的现代意义 |
二、书写记忆中的文学景观 |
三、空间化写作的主题与反思 |
第四章 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与审美超越 |
第一节 怀旧与追忆中建构身份 |
一、文学乡愁与身份认同 |
二、怀旧追忆与重建传统 |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审美超越 |
一、朴素的现实主义追求 |
二、生命意识下的叙事伦理 |
三、推崇洁净而崇高的精神信仰 |
四、展现真善美的心灵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清代满族礼俗的文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文人文学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
(一) 小说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
(二) 诗歌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
(三) 散文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
二、 民间文学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
(一) 故事传说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
(二) 民歌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
(三) 讲唱文学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
三、 文学传播满族礼俗的特征 |
(一) 文学传播体裁兼备 |
(二) 对外传播的层级性 |
(三) 文学传播的地域差异性 |
四、 文学传播满族礼俗的非自觉性及成因 |
(一) 文学传播满族礼俗的非自觉性 |
(二) 文学传播满族礼俗的成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文艺美学的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文艺美学”的前奏曲 |
一、 一个并非多余的学科命名 |
二、 关于形象反映论的争鸣和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 |
三、 理论探讨的深化和“非理性”的出场 |
第二章 不息探索二十年 |
一、 “新感性”的尴尬和文艺美学的出路 |
二、 张扬现代人的个体价值 |
三、 重建失落的意义家园 |
第三章 文艺美学的维度 |
一、 为什么会有“感性学” |
二、 维度之一:人的感性生活 |
三、 维度之二:个体生命的价值 |
四、 维度之三:文艺的救赎功能 |
五、 思与诗的对话 |
第四章 原始文艺与意义家园的感性生成 |
一、 “诗是人类的母语” |
二、 原始文艺活动创造了个体感性交流的公共空间 |
三、 原始文艺的感性意义内涵 |
第五章 文艺发展与世俗关怀 |
一、 文艺与后起文化形态的冲突 |
二、 “真诗在民间” |
三、 自觉文艺的世俗关怀 |
第六章 价值意识与文艺活动 |
一、 神话传说与人生价值意识的产生 |
二、 创作动机与实现个体价值 |
三、 几种传统的文艺价值观 |
四、 “没有观念的智慧”:现代文艺美学视野中的文艺价值 |
五、 传统文艺作品的非观念主题:“肉”与“义”如何得兼 |
第七章 时间意识演变与文艺主潮的审美内涵 |
一、 尊崇过去:古代浪漫主义 |
二、 贬低现在:基督教与文学 |
三、 张扬现在的价值:现实主义 |
四、 将现在带人过去:浪漫主义 |
五、 将过去引入现在:现代主义 |
六、 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后现代文艺 |
第八章 面向现代人的文艺活动和文艺美学 |
一、 文艺活动会终结吗? |
二、 两类不同性质的“审美文化” |
三、 文艺美学的当代价值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7)论古希腊文学的非自觉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古希腊神话的非自觉性 |
2. 古希腊史诗的非自觉性 |
3. 古希腊戏剧的非自觉性 |
4.古希腊抒情诗的非自觉性 |
四、论古希腊文学的非自觉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柏拉图的文艺论[J]. 王念益. 考试周刊, 2017(A2)
- [2]从命运观看东西方悲剧的差异 ——以古希腊悲剧和中国古典悲剧为例[D]. 陈岩. 贵州大学, 2017(03)
- [3]马克思恩格斯艺术思想研究[D]. 杨逸.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
- [4]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D]. 马慧茹.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4)
- [5]清代满族礼俗的文学传播研究[D]. 程燃. 沈阳师范大学, 2012(01)
- [6]文艺美学的维度[D]. 孔建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03(02)
- [7]论古希腊文学的非自觉性[J]. 宋雄华.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