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保鲜加工技术

芦笋保鲜加工技术

一、芦笋保鲜加工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侯彩云[1](2020)在《芦笋粉和三叶木通果胶的制备及其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低脂酸奶因其独特营养价值备受青睐,但因缺乏脂肪易出现持水力降低、口感变差等质量问题。芦笋和三叶木通为营养高,且具一定药用功效的植物,但芦笋的季节性极强,易木质化、腐败变质,且精深加工水平低,限制了芦笋产业的发展。三叶木通的果皮占果实体积过半常被丢弃,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本研究探讨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对芦笋品质的影响,同时提取三叶木通果皮果胶,将两者运用在低脂酸奶中,探讨其对低脂酸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包括五个实验:1.真空干燥对芦笋品质影响及芦笋酸奶:将真空冷冻干燥超微打粉过筛后的芦笋粉(P)和鲜芦笋(F)按干物质含量进行比较,发现P较F的蛋白质、还原糖、总酚含量无明显变化,芦丁和总糖的保存率高达98.77%和83.89%。由此推断,真空冷冻干燥可以有效保存鲜芦笋中的营养物质。添加F和P制成低脂酸奶(FY和PY)后,和空白组相比,处理组嗜热链球菌和乳酸菌的数量增加,发酵时间缩短,酸奶的抗氧化能力和持水力增强,且总糖、总酚、还原糖和黄酮含量也显着增加,感官评分升高。PY和FY相比较,PY的持水力高于FY组,两组的发酵时间、菌落数量、总糖和黄酮含量差异不大,但PY组因芦笋粉的沉降,其感观评分显着低于FY,需要进一步加入悬浮剂予以改善。2.三叶木通果皮果胶提取工艺及其品质比较:三叶木通果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胶资源,对比酸萃取法和热水浸提法所得三叶木通果胶(HCP/HOP)与商业苹果果胶(AP)质量,发现HCP的总糖、还原糖和半乳糖醛酸含量,以及持水力和乳化能力均高于HOP;HOP和HCP比AP色泽更深,但总糖、还原糖和半乳糖醛酸、多酚含量均高于AP,且持水力、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也均优于AP。故HCP的性能优于HOP和AP。在此基础上,优化酸法萃取果胶工艺,得到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盐酸调节提取液pH至2.0,设定1:30(g/mL)的固液比,85℃下提取90min,果胶得率达9.70%。3.三叶木通果胶酸奶:本实验讨论不同添加量的三叶木通果胶对低脂酸奶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果胶添加量的增加,低脂酸奶中的乳酸菌和嗜热链球菌数量、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之增加,而发酵时间则随之缩短;果胶添加量达到0.14%时,DPPH清除率显着增加;果胶添加量为0.14-0.22%时,酸奶的硬度较高;果胶添加量为0.18-0.22%时,其感官评分最高;果胶添加量为0.22%时,酸奶的持水力和黏度值最高。综合实验结果,添加0.22%的三叶木通果胶可改善持水力和质构特性,从而提高低脂酸奶感官评分,并增加微生物数量,缩短发酵时间。4.三叶木通果胶联合钙对芦笋酸奶品质的影响:预实验发现添加不同剂量的三叶木通果胶均不能改善芦笋的沉降现象。本实验在添加芦笋粉与0.22%的HCP基础上,再添加不同剂量的CaCl2至低脂酸奶,考察对芦笋粉酸奶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075%的CaCl2,能够显着缩短发酵时间,增加持水力,并且可使芦笋粉在酸奶体系中均匀分布,从而提升感官评分。5.综合比较果胶、钙和芦笋粉的添加对酸奶储藏品质影响:本章分析低脂酸奶(Con)、果胶酸奶(P)、果胶钙酸奶(PCa)、果胶钙复配超微芦笋粉酸奶(PCaS)和果胶钙复配普通芦笋粉酸奶(PCaC)在4℃下20天储藏期内质量指标变化。随储藏期延长,五组酸奶的pH、持水力、黏度等指标呈现下降趋势,酸度和乳清析出率呈现递增的趋势,而总酚、乳酸菌以及嗜热链球菌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分析发现,三个阶段中芦笋粉添加组的乳酸菌、嗜热链球菌、持水力、总糖、还原糖、总酚、脆度和硬度值最高,P和PCa次之,Con最低。PCaS感观评分最高,P和PCa其次,PCaC组因芦笋粉的沉降分层导致其评分较低,与Con接近。综合实验结果,果胶钙复配超微芦笋粉能改善芦笋的沉降现象,增加酸奶中的乳酸菌和嗜热链球菌数量以及总糖、还原糖和总酚含量,增强持水力,从而提升低脂酸奶的感观评分和保健价值。综上所述,添加三叶木通果胶和芦笋粉制作低脂酸奶可缩短发酵时间,改善低脂酸奶品质,提升其营养价值和抗氧化能力,丰富酸奶种类,为保健低脂酸奶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扩大芦笋的应用范围和三叶木通果皮的利用。

张仁凤[2](2020)在《半纤维素基果蔬保鲜膜制备及绿芦笋保鲜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蔗渣半纤维素(HC)为基材,以纳米纤维素(NCC)为增强剂,蒙脱土(MMT)和烷基烯酮二聚体(AKD)为水蒸气阻隔改性材料,以期解决半纤维素基膜材料在机械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方面的固有缺陷。通过膜材料机械性能、接触角和水蒸气透过率及微观结构等理化性质分析,明确了MMT、AKD及加入顺序等对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绿芦笋常温涂膜保鲜研究,探究半纤维素基复合膜的保鲜能力,解析了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涂膜保鲜与抑制绿芦笋木质化间的关联性,为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在易木质化类果蔬保鲜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NCC和MMT的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半纤维素基复合膜的强度和水蒸气阻隔性能。在HC浓度为2%、NCC浓度为0.12%、MMT浓度为0.2%和温度为55℃的干燥条件下,HC/NCC/MMT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抗拉强度比空白样提高了1倍以上,且在相同湿度下(54%RH),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78.4%。AKD在进一步改善半纤维素基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的同时,还可使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实现由亲水性转向疏水性,HC/NCC/MMT/AKD膜的接触角可达121.69°。且AKD于MMT/NCC之后加入时,膜材料综合性能最佳。热重和孔径分析表明,MMT可改善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和减少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的大孔孔隙率,延长水蒸气扩散通道,在提高水蒸气阻隔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绿芦笋上部和下部进行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常温涂膜保鲜研究表明,经涂膜保鲜后的绿芦笋贮藏期可延长40%以上,且同等保鲜条件下,绿芦笋上部的出汁率、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等含量均要高于下部。具有高疏水性及高阻隔特性的HC/NCC/MMT/AKD膜对绿芦笋营养物质的保持更为优秀,并对呼吸强度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具有抑制作用,分别比空白样降低了28.3和33.3个百分点。对保鲜前后绿芦笋的显微观察发现,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涂膜保鲜后的绿芦笋因失重率的减少和呼吸强度的抑制,在整个贮藏期间,细胞仍能充盈饱满,木质化程度很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也证明了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涂膜保鲜与减少绿芦笋组织木质化方面具有关联性。

金涛[3](2020)在《芦笋纤维素膜的抗菌特性及其在草莓果实保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我国芦笋废弃物大量浪费的现状以及满足人们对天然、安全和多功能食品包装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本文利用芦笋废弃物中的纤维素制备纤维素膜和纤维素衍生物膜,并进行膜特性和抗菌性能评价。另外,探究了纤维素衍生物膜对采后草莓的保鲜作用。1、芦笋纤维素膜特性评价及其抗菌应用的研究。通过相转化法制备纤维素膜,当纤维素溶液浓度从0.008 g/m L增加到0.01 g/m L时,纤维素膜的吸水膨胀率、槲皮素负载率、孔径逐渐增大;当纤维素溶液浓度从0.01 g/m L增加到0.05 g/m L时,纤维素膜的吸水膨胀率、槲皮素负载率、孔径逐渐减小。X射线衍射(XRD)、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的结果表明,芦笋纤维素属于I型纤维素,Li Cl/DMAc溶剂对纤维素的结构无影响,且成功制得负载槲皮素的纤维素膜(QUE-AC films)。与QUE-AC0.008(由0.008 g/m L纤维素溶液制备的薄膜,下同)和QUE-AC0.025薄膜相比,QUE-AC0.01薄膜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槲皮素/芦笋纤维素膜具有良好的抑制细菌生长的性能。2、羟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可食用薄膜的制备及其对采后草莓品质的影响。首先从芦笋废弃物中获得乙醇提取物和纤维素,以芦笋纤维素为底物,通过碱化和醚化反应合成羟乙基纤维素。然后将乙醇提取物作为抗菌物质加入不同浓度的羟乙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溶液中,分别制备质量分数为1.5%的羟乙基纤维素(HEC1.5)、1.5%的海藻酸钠(SA1.5)和1.0%的羟乙基纤维素/0.5%的海藻酸钠(HEC1.0/SA0.5)涂膜溶液。与HEC1.5和SA1.5薄膜相比,HEC1.0/SA0.5薄膜显示出更多的孔数和不均匀的结构特征。HEC1.0/SA0.5薄膜对高浓度(1×104CFU/m L)意大利青霉菌孢子液具有显着的生长抑制作用。此外,HEC1.0/SA0.5薄膜处理显着减缓了采后草莓的颜色变化、质量损失、总酚和总黄酮的氧化分解。结果表明所开发可食用和可生物降解的羟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复合膜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王剑功,褚伟雄,吴玲妹,吴剑[4](2019)在《采后芦笋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文中指出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食药两用的保健型蔬菜,其质嫩味美、风味独特,因此深受喜爱,但采后芦笋呼吸强度大、代谢旺盛、水分损失快,商品价值迅速下降,芦笋的不耐储藏性给种植户带来很大损失,造成芦笋供需市场波动,严重制约芦笋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采后芦笋贮藏保鲜技术现状进行梳理,为提升芦笋保鲜品质、促进芦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种植户收入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廖颖妍[5](2017)在《不同保存方法对沅江荻芦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荻芦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自古以来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是荻芦的采摘时期有限,新鲜的荻芦嫩茎不方便贮存。本文通过研究土法保存、窖藏保存、速冻保存、真空保存、化学保存这五种不同方法,并测定12个月内各保存方式下主要营养成分叶绿素、Vc、多糖、酚酸、纤维素、总氨基酸、微量元素这七类成分其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适合荻芦保鲜贮存的无添加剂绿色保鲜方法。研究表明,用土法、窖藏、速冻、真空、化学这五种保存方法保存沅江荻芦嫩茎12个月,粗纤维的含量有小幅度的变化,真空保存、土法保存和速冻保存粗纤维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2.51%23.98%、22.32%22.61%、22.35%22.96%,有增长趋势;窖藏保存为22.49%17.52%,下降最明显。五种保存方法中,8种微量元素的变化值不明显。叶绿素、Vc、酚酸、氨基酸含量普遍呈下降趋势,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下降速度越快,其中真空下降最缓慢,其次是速冻和土法,下降最快的是窖藏保存。多糖在五种保存方法中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土法保存下多糖下降最慢,其次是速冻,下降最快的是窖藏保存。综合考虑七种营养成分,土法保存、速冻保存和真空保存是最能减少营养成分损失的保存方式。本研究通过对不同保存方法进行考察,能够为荻芦嫩茎的正确加工处理提供参考依据,对荻芦产品的生产加工具有指导价值。

李盼[6](2017)在《茎基部保鲜液浸施对白芦笋保鲜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芦笋嫩茎质地脆嫩,含水量高,采收生理活动活跃,易失水、纤维化及营养损失。目前贮藏方式主要是采用塑料薄膜袋冷藏以及保鲜剂的喷施处理,由于表面阻力的影响,存在外源物质进入内部的速率慢、进入量少等问题,导致保鲜效果见效慢。能否利用采后芦笋茎基部横截面较大,能够迅速吸收、利用外源物质,采用茎基部浸施保鲜液(即整个贮藏期间茎基部一直浸泡在保鲜液中)的方式来进行芦笋保鲜,目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结合营养液、外源激素、抑菌剂,研究适于芦笋浸施保鲜的复合保鲜剂。研究结果如下:1、浸施营养液实验:根据白芦笋所含营养物质种类及含量,配制1/2、1和2倍营养液(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分别对白芦笋进行浸施处理,处理期间每2 d测定芦笋的硬度、色度、木质素、抗坏血酸等保鲜指标。研究表明,2倍营养液可有效控制白芦笋色度、减少失重率、延缓抗坏血酸含量下降、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水平,但促进了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上升;1/2倍营养液处理虽在控制色度方面不如2倍营养液,但对白芦笋贮藏品质的保持起到积极作用,并有效抑制木质素及纤维素含量的上升。本实验条件下结果表明,以1倍营养液的综合保鲜效果较好。2、浸施外源激素实验:选用6-BA(10、20、40 mg/L)和GA3(50、100、200 mg/L)为外源激素(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分别对芦笋进行浸施处理,贮藏期间每2 d测定芦笋的硬度、色度、木质素、抗坏血酸等保鲜指标。研究表明,6-BA与GA3均能有效减少失重率,抑制纤维素以及木质素含量的上升,减缓VC含量的下降,以20mg/L 6-BA处理效果最佳,100 mg/L GA3处理其次。3、浸施抑菌剂实验:选用双乙酸钠(0.5、1.0、1.5%)和脱氢乙酸钠(质量浓度50、100、150 mg/kg)为抑菌剂(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分别对芦笋进行浸施处理,贮藏期间每2 d测定丙二醛、木质素以及溶液中菌落总数变化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双乙酸钠和脱氢乙酸钠都能够有效抑制白芦笋POD和PAL活性、延缓失重率,尤其在保持色度方面有显着效果。总体而言,两者保鲜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双乙酸钠的抑菌效果比脱氢乙酸钠较好。4、正交试验:综合上面三个单因素实验结果,将营养液(0.75、1、1.25倍)、6-BA(15、20、25 mg·L-1)、双乙酸钠(0.8、1.0、1.2%)组成复合保鲜液,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在贮藏第10 d测定VC、木质素和纤维素三个指标,综合平衡确定最佳复合保鲜剂的浓度为:1倍营养液、20 mg/L 6-BA和1.0%双乙酸钠三者结合组成的复合保鲜液对白芦笋的保鲜效果最好。

龚佳惠,陈贝莉,董欢欢,王向阳[7](2017)在《L-精氨酸对绿芦笋贮藏品质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绿芦笋为试材,研究浓度为0.1 mmol/L的L-精氨酸对其在4℃贮藏过程中品质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的L-精氨酸浸泡30 min处理,能有效地降低绿芦笋的腐烂率、失重率和残渣率,减缓叶绿素的消耗及丙二醛(MDA)的生成,并通过有效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从而延缓了木质素的生成,提高绿芦笋的总抗氧化能力,说明0.1 mmol/L浓度的L-精氨酸处理能有效维持采后绿芦笋的品质,且L-精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果蔬保鲜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

柴文臣,阎世江,张微[8](2015)在《芦笋采收贮藏加工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利于农民创收的好项目,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芦笋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却不是芦笋生产强国。该文综述了我国芦笋分布简况和采收贮藏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芦笋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瞿华香,张岳平,宋晓,郑立平,陈光宇[9](2013)在《芦笋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芦笋是重要的功能型蔬菜,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营养和药用功效。近年来,我国芦笋产业发展迅速,但作为鲜食为主的蔬菜,芦笋采收后高呼吸、强代谢等特点,使芦笋保鲜技术日益受到关注。综述了芦笋保鲜技术体系及影响采收后芦笋品质的机制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以期为芦笋保鲜技术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潘丽秀[10](2013)在《采后绿芦笋保鲜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格兰德绿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为实验材料,采用防腐剂、涂膜保鲜剂、抗氧化剂等进行浸泡涂膜处理和吸收处理,通过测定绿芦笋贮藏过程中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有效的防腐保鲜方法应用于绿芦笋贮藏保鲜。并运用防腐剂、壳聚糖、杀菌剂等对绿芦笋腐烂致病菌进行抑制实验,寻求有效抑菌剂应用于绿芦笋防腐保鲜贮藏。绿芦笋常温贮藏保鲜实验,进行了浸泡处理和吸收处理,在(20±2℃)室温下贮藏3天。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卵磷脂,壳聚糖、聚丙烯酸钠,综合一和综合二浸泡处理,Vc,2,4-D,氯化钙,综合三和综合四吸收处理,绿芦笋的失水萎蔫、褪绿、木质化、营养成分损失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将这些处理应用到低温贮藏保鲜实验中。绿芦笋低温贮藏保鲜实验,进行了浸泡处理和吸收处理,在0-2℃下贮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绿芦笋的腐烂问题,综合一吸收处理有效防止了贮藏期间腐烂的发生,贮藏第35天时腐烂率控制为0。大豆卵磷脂浸泡处理,贮藏第35天时叶绿素含量为初始含量的67.96%,显着抑制了叶绿素的降解,有效解决了失绿黄化现象。吸收处理,使绿芦笋吸水增重,有效控制了失水萎蔫的发生。综合浸泡和综合吸收处理,显着抑制了木质化进程,贮藏第35天时,综合一综合二浸泡处理,综合一、综合二吸收处理组,嫩茎14cm处硬度分别只比入贮当天增加了30.1%、33.3%、31.5%和37.5%。大豆卵磷脂、高分子壳聚糖和综合浸泡处理,10mg/kg2,4-D和综合吸收处理,提高了Vc含量的保存率,延缓了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减少MDA积累,抑制了残渣率和木质素的增加,从而减缓绿芦笋变硬,延缓了绿芦笋的衰老,提高绿芦笋贮藏品质。本文还进行了绿芦笋腐烂致病菌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脱氢乙酸钠对镰刀菌菌丝生长和产孢能力的抑制效果最好,但对孢子萌发抑制效果并不明显。H2O2对欧氏杆菌杀菌效果最好,对欧氏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仅为40mg/L。四种壳聚糖中,水溶性壳聚糖对镰刀菌抑制效果最好,而高分子壳聚糖对欧氏杆菌抑制效果最佳。将抑菌处理过的镰刀菌和欧氏杆菌对绿芦笋进行涂菌实验,结果发现,经0.5mg/mL高分子壳聚糖和0.25mg/mL水溶性壳聚糖抑制处理过的镰刀菌,1mg/mL的高分子壳聚糖和水溶性壳聚糖抑制处理后的欧式杆菌,对绿芦笋刺伤伤口都失去了侵染能力。

二、芦笋保鲜加工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芦笋保鲜加工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芦笋粉和三叶木通果胶的制备及其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酸奶
        1.1.1 酸奶简介
        1.1.2 功能性酸奶
        1.1.3 低脂酸奶
    1.2 芦笋
        1.2.1 芦笋简介
        1.2.2 芦笋的研究现状
    1.3 三叶木通简介
        1.3.1 三叶木通
        1.3.2 果胶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实验内容
2 真空干燥对芦笋品质影响及芦笋酸奶
    2.1 材料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芦笋品质的测定
        2.2.2 芦笋酸奶品质的测定
    2.3 实验结果
        2.3.1 真空干燥对芦笋品质的影响
        2.3.2 芦笋酸奶品质测定
    2.4 实验小结
3 三叶木通果皮果胶的提取工艺确定及其品质比较
    3.1 材料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三叶木通果皮粉中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3.2.2 不同提取方式下的果胶品质测定
        3.2.3 果胶提取工艺条件的确定
        3.2.4 数据处理
    3.3 实验结果
        3.3.1 不同提取方式下的果胶品质测定
        3.3.2 果胶提取工艺条件的确定
    3.4 实验小结
4 三叶木通果胶酸奶
    4.1 材料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酸奶制作
        4.2.2 三叶木通果胶酸奶指标得测定
        4.2.3 数据处理
    4.3 实验结果
        4.3.1 三叶木通果胶酸奶感官评分
        4.3.2 三叶木通果胶的添加量对酸奶的发酵时间和微生物的影响
        4.3.3 三叶木通果胶的添加对酸奶pH及酸度的影响
        4.3.4 三叶木通果胶的添加对酸奶持水力和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3.5 三叶木通果胶的添加对酸奶总糖和还原糖的影响
        4.3.6 三叶木通果胶的添加对酸奶质构的影响
    4.4 实验小结
5 三叶木通果胶联合钙对芦笋酸奶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酸奶的制作
        5.2.2 芦笋粉三叶木通果胶酸奶制作的关键点
        5.2.3 芦笋粉三叶木通果胶酸奶指标的测定
        5.2.4 数据处理
    5.3 实验结果
        5.3.1 钙离子添加量对酸奶感官影响
        5.3.2 钙离子添加量对酸奶发酵时间、pH和酸度的影响
        5.3.3 钙离子添加量对酸奶持水力和乳清析出率的影响
    5.4 实验小结
6 综合比较果胶、钙和芦笋粉的添加对酸奶储藏品质影响
    6.1 材料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酸奶的制作
        6.2.2 酸奶制作的关键点
        6.2.3 芦笋粉酸奶指标的测定
        6.2.4 数据处理
    6.3 实验结果分析
        6.3.1 芦笋粉粒径分析
        6.3.2 感官评分
        6.3.3 各组酸奶在20 天储藏期内pH、酸度、持水力的变化
        6.3.4 各组酸奶在20 天储藏期内糖分、总酚的变化
        6.3.5 20天储藏期内微生物的变化
        6.3.6 各组酸奶在20 天储藏期内质构的变化
    6.4 实验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半纤维素基果蔬保鲜膜制备及绿芦笋保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半纤维素
        1.1.1 半纤维素简介
        1.1.2 半纤维素的应用
        1.1.3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1.2 蒙脱土概述
        1.2.1 蒙脱土在膜材料中的应用
        1.2.2 蒙脱土在涂料中的应用
        1.2.3 蒙脱土在其它材料中的应用
    1.3 AKD概述
    1.4 绿芦笋概述
        1.4.1 绿芦笋的营养价值
        1.4.2 绿芦笋保鲜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半纤维素/NCC/MMT基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HC/NCC/MMT复合膜的制备
        2.3.2 HC/NCC/MMT/AKD复合膜的制备
        2.3.3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机械性能的测定
        2.3.4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接触角的测定
        2.3.5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水蒸气阻隔性的测定
        2.3.6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颜色值及透明度的测定
        2.3.7 半纤维素复合膜液平均粒径的测定
        2.3.8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润胀率的测定
        2.3.9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的形貌研究
        2.3.10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孔隙率的测定
        2.3.11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XRD的测定
        2.3.12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红外谱图的测定
        2.3.13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热重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NCC与 MMT对 HC/NCC/MMT膜性能的影响
        2.4.2 AKD对HC基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2.4.3 加料顺序对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2.4.4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性能的扫描电镜分析
        2.4.5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性能的孔径分析
        2.4.6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性能的XRD分析
        2.4.7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性能的红外分析
        2.4.8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性能的热重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的保鲜性研究
    3.1 实验原料和试剂
    3.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原料与处理
        3.3.2 绿芦笋出汁率的测定
        3.3.3 绿芦笋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3.3.4 绿芦笋失重率的测定
        3.3.5 绿芦笋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3.3.6 绿芦笋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3.3.7 绿芦笋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3.8 绿芦笋呼吸强度的测定
        3.3.9 绿芦笋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感官性能的影响
        3.4.2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出汁率的影响
        3.4.3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失重率的影响
        3.4.4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3.4.5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3.4.6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4.7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4.8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呼吸强度的影响
        3.4.9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木质化的调控
    4.1 实验原料和试剂
    4.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绿芦笋的处理
        4.3.2 绿芦笋木质素的测定
        4.3.3 绿芦笋的显微切片
        4.3.4 绿芦笋总酚的测定
        4.3.5 绿芦笋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4.3.6 绿芦笋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
        4.3.7 绿芦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4.4.2 绿芦笋显微切片的观察
        4.4.3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总酚含量的影响
        4.4.4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PAL酶活性的影响
        4.4.5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PPO酶活性的影响
        4.4.6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POD酶活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本文创新点
    5.3 问题及建议
    5.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芦笋纤维素膜的抗菌特性及其在草莓果实保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芦笋研究现状
        1.1.1 芦笋概况
        1.1.2 芦笋废弃物的研究现状
    1.2 纤维素的研究现状
        1.2.1 纤维素概况
        1.2.2 纤维素利用
        1.2.3 纤维素基薄膜的制备
    1.3 纤维素基薄膜在果蔬保鲜中的研究现状
        1.3.1 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纤维素基薄膜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槲皮素/纤维素抗菌膜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设备
        2.2.2 芦笋废弃物中纤维素、不溶性膳食纤维和灰分的含量测定
        2.2.3 槲皮素/纤维素膜制备
        2.2.4 纤维素膜吸水膨胀能力测定
        2.2.5 纤维素膜槲皮素负载能力测定
        2.2.6 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
        2.2.7 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分析
        2.2.8 热重分析仪(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zer,TGA)
        2.2.9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2.2.10 槲皮素/纤维素膜的抗菌活力
        2.2.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芦笋废弃物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纤维素和灰分的含量
        2.3.2 纤维素膜的吸水膨胀能力
        2.3.3 纤维素膜的槲皮素负载能力
        2.3.4 XRD结果分析
        2.3.5 FTIR结果分析
        2.3.6 TGA结果分析
        2.3.7 SEM结果分析
        2.3.8 抗菌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羟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可食用薄膜的制备及其对采后草莓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设备
        3.2.2 芦笋废弃物中的乙醇提取液和纤维素制备
        3.2.3 羟乙基纤维素合成
        3.2.4 羟乙基纤维素的表征
        3.2.5 涂膜溶液制备
        3.2.6 涂膜溶液的成膜能力测定
        3.2.7 薄膜的形貌特征
        3.2.8 薄膜的抗菌能力
        3.2.9 草莓的涂膜处理和储藏
        3.2.10 草莓颜色变化、质量损失、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测定
        3.2.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羟乙基纤维素表征
        3.3.2 涂膜溶液的成膜能力
        3.3.3 薄膜的形貌结构
        3.3.4 薄膜的抗菌能力
        3.3.5 草莓储藏期间的表观变化
        3.3.6 草莓颜色、质量损失、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采后芦笋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芦笋贮藏保鲜技术概述
2 贮藏保鲜的方法分类
    2.1 低温贮藏
    2.2 冰温贮藏
    2.3 气调贮藏
    2.4 化学保鲜法
    2.5 生物保鲜
    2.6 变压保鲜技术
    2.7 光照保鲜技术
    2.8 超声波保鲜技术
3 结语

(5)不同保存方法对沅江荻芦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荻芦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
        1.2.1 荻芦主要营养成分
        1.2.2 荻芦营养成分的药理活性
    1.3 荻芦贮存方式的研究进展
        1.3.1 国内荻芦贮存方式
        1.3.2 国外荻芦贮存方式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1.5 本课题的创新性
第二章 荻芦不同的贮存方式研究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2.2 实验方法
第三章 荻芦各营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总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2.2 Vc含量的测定
        3.2.3 总酚酸的含量测定
        3.2.4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3.2.5 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3.2.6 总多糖含量的测定
        3.2.7 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测定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贮存方式对荻芦营养成分的影响
    4.0 总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4.1 结果与讨论
    4.2 Vc含量的测定
        4.2.1 方法
        4.2.2 方法学考察
        4.2.3 结果与讨论
    4.3 总酚酸的含量测定
    4.4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4.4.1 方法
        4.4.2 结果与讨论
    4.5 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4.5.1 方法
        4.5.2 方法学考察
        4.5.3 结果与讨论
    4.6 总多糖含量的测定
        4.6.1 方法
        4.6.2 方法学考察
        4.6.3 结果与讨论
    4.7 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测定
        4.7.1 溶液的制备
        4.7.2 仪器工作条件
        4.7.3 标准曲线的绘制
        4.7.4 精密度实验
        4.7.5 稳定性实验
        4.7.6 重复性实验
        4.7.7 加样回收实验
        4.7.8 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6)茎基部保鲜液浸施对白芦笋保鲜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芦笋
        1.1.1 芦笋的营养价值
        1.1.2 芦笋的药用价值
    1.2 芦笋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1.2.1 芦笋贮藏保鲜特性
        1.2.2 芦笋保鲜前处理技术
        1.2.3 芦笋贮藏保鲜技术
    1.3 浸施保鲜技术的研究
    1.4 外源激素在果蔬采后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1.4.1 赤霉素(GA_3)在贮藏保鲜上的应用
        1.4.2 6-苄氨基嘌呤(6-BA)在贮藏保鲜上的应用
    1.5 问题的提出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列表
        2.1.2 主要仪器列表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设计
        2.3.1 营养液浸施实验
        2.3.2 外源激素浸施实验
        2.3.3 抑菌剂浸施实验
        2.3.4 正交实验
        2.3.5 验证实验
    2.4 试验指标测定
        2.4.1 L值、A值的测定
        2.4.2 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2.4.3 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2.4.4 POD、PAL活性测定
        2.4.5 失重率的测定
        2.4.6 VC含量的测定
        2.4.7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2.4.8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4.9 硬度的测定
        2.4.10 菌落总数的测定(参照GB/T 4789.2)
        2.4.11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营养液浸施实验
        3.1.1 营养液对白芦笋色度L值、A值的影响
        3.1.2 营养液对白芦笋木质素及纤维素的影响
        3.1.3 营养液对白芦笋POD及PAL活性的影响
        3.1.4 营养液对白芦笋失重率及VC含量的影响
        3.1.5 营养液对白芦笋丙二醛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3.1.6 营养液对白芦笋硬度的影响
    3.2 外源激素浸施实验
        3.2.1 6-BA、GA_3处理对白芦笋色度L值、A值的影响
        3.2.2 6-BA、GA_3处理对白芦笋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3.2.3 6-BA、GA_3处理对白芦笋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3.2.4 6-BA、GA_3处理对白芦笋POD活性的影响
        3.2.5 6-BA、GA_3处理对白芦笋PAL活性的影响
        3.2.6 6-BA、GA_3处理对白芦笋失重率的影响
        3.2.7 6-BA、GA_3处理对白芦笋VC含量的影响
        3.2.8 6-BA、GA_3处理对白芦笋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3.2.9 6-BA、GA_3处理对白芦笋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3.2.10 6-BA、GA_3处理对白芦笋硬度的影响
    3.3 抑菌剂浸施实验
        3.3.1 抑菌剂处理对白芦笋色度L值、A值的影响
        3.3.2 抑菌剂处理对白芦笋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3.3.3 抑菌剂处理对白芦笋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3.3.4 抑菌剂处理对白芦笋POD活性的影响
        3.3.5 抑菌剂处理对白芦笋PAL活性的影响
        3.3.6 抑菌剂处理对白芦笋失重率的影响
        3.3.7 抑菌剂处理对白芦笋VC含量的影响
        3.3.8 抑菌剂处理对白芦笋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3.3.9 抑菌剂处理对白芦笋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3.3.10 抑菌剂处理对白芦笋硬度的影响
        3.3.11 抑菌剂处理对白芦笋菌落总数的影响
    3.4 正交试验
        3.4.1 对木质素含量影响的正交分析
        3.4.2 对纤维素含量影响的正交分析
        3.4.3 对VC含量影响的正交分析
    3.5 验证实验
        3.5.1 复合保鲜液处理对白芦笋色度L值、A值的影响
        3.5.2 复合保鲜液处理对白芦笋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3.5.3 复合保鲜液处理对白芦笋VC含量和菌落总数的影响
        3.5.4 综合平衡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第四章 讨论
    4.1 浸施营养液对白芦笋保鲜效果的影响
    4.2 浸施外源激素对白芦笋保鲜效果的影响
    4.3 浸施抑菌剂对白芦笋保鲜效果的影响
    4.4 浸施复合保鲜液的筛选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L-精氨酸对绿芦笋贮藏品质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1.1 材料与试剂
        1.1.2 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处理方法
        1.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2. 1 腐烂率
        1.2.2. 2 失重率
        1.2.2. 3 残渣率
        1.2.2. 4 木质素含量
        1.2.2. 5 PAL活性
        1.2.2. 6 叶绿素含量
        1.2.2. 7 丙二醛(MDA)含量
        1.2.2. 8 总抗氧化能力(T-AOC)
        1.2.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L-精氨酸处理对绿芦笋腐烂率的影响
    2.2 L-精氨酸处理对绿芦笋失重率的影响
    2.3 L-精氨酸处理对绿芦笋残渣率、木质素含量及PAL活性的影响
    2.4 L-精氨酸处理对绿芦笋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5 L-精氨酸处理对绿芦笋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8)芦笋采收贮藏加工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芦笋分布简况
2 芦笋采收
    2.1 芦笋的采收期
    2.2 芦笋采收后的分级
3 芦笋贮藏保鲜的影响因素与配套的方法
    3.1 影响因素
    3.2 贮藏保鲜方法
4 我国芦笋的加工利用现状
    4.1 初级加工产品类
    4.2 深加工产品类
    4.3 保健品药品
5 我国芦笋采收贮藏加工产业的发展趋势
    5.1 提供优质的加工原料
    5.2 加工技术逐步精深化
    5.3 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渠道开发

(9)芦笋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采后芦笋品质的影响因素
    1.1 内部生理机制
        1.1.1 蒸发作用
        1.1.2 呼吸作用
        1.1.3 木质化
    1.2 外在环境机制
        1.2.1 温度
        1.2.2 气体成分
        1.2.3 湿度
2 芦笋保鲜技术
    2.1 物理保鲜法
        2.1.1 低温保鲜法
        2.1.2 气调保鲜法
    2.2 化学保鲜法
        2.2.1 植物生长调节剂
        2.2.2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
3 展望

(10)采后绿芦笋保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芦笋简介
    1.2 绿芦笋采后品质变化
    1.3 绿芦笋采后病害
    1.4 绿芦笋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1.4.1 冷藏
        1.4.2 气调贮藏
        1.4.3 化学保鲜贮藏
        1.4.4 其他保鲜方法
    1.5 果蔬涂膜保鲜技术研究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2 绿芦笋常温贮藏保鲜研究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绿芦笋浸泡处理常温贮藏保鲜实验
        2.2.2 绿芦笋吸收处理常温贮藏保鲜实验
        2.2.3 综合处理对绿芦笋常温贮藏保鲜效果的研究
        2.2.4 绿芦笋品质指标测定方法
        2.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常温贮藏对绿芦笋感官评分的影响
        2.3.2 常温贮藏处理对绿芦笋失重率的影响
        2.3.3 常温贮藏保鲜处理对绿芦笋Vc含量的影响
        2.3.4 常温贮藏保鲜处理对绿芦笋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5 常温贮藏保鲜处理对绿芦笋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2.3.6 常温贮藏保鲜处理对绿芦笋老化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绿芦笋浸泡涂膜保鲜实验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1 浸泡涂膜处理对低温贮藏绿芦笋保鲜效果的研究
        3.2.2 综合浸泡涂膜处理对低温贮藏绿芦笋保鲜效果的研究
        3.2.3 绿芦笋品质指标测定方法
        3.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浸泡涂膜处理对低温贮藏绿芦笋感官评分和腐烂率的影响
        3.3.2 浸泡涂膜处理对低温贮藏绿芦笋失重率的影响
        3.3.3 浸泡涂膜处理对低温贮藏绿芦笋Vc含量的影响
        3.3.4 浸泡涂膜处理对低温贮藏绿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5 浸泡涂膜处理对低温贮藏绿芦笋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3.3.6 浸泡涂膜处理对低温贮藏绿芦笋老化的影响
        3.3.7 测定头尾指标处理组对低温贮藏绿芦笋品质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绿芦笋营养液吸收处理保鲜实验
    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1 切部位吸收处理对绿芦笋保鲜效果的研究
        4.2.2 综合吸收处理对绿芦笋保鲜效果的研究
        4.2.3 绿芦笋品质指标测定方法
        4.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吸收处理对低温贮藏绿芦笋感官评分和腐烂率的影响
        4.3.2 吸收处理对低温贮藏绿芦笋失重率的影响
        4.3.3 吸收处理对低温贮藏绿芦笋Vc含量的影响
        4.3.4 吸收处理对低温贮藏绿芦笋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3.5 吸收处理对低温贮藏绿芦笋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4.3.6 吸收处理对低温贮藏绿芦笋老化的影响
        4.3.7 测定头尾指标吸收处理对绿芦笋品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绿芦笋腐烂致病菌的抑制实验
    5.1 实验仪器及试剂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仪器
        5.1.3 主要试剂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5.2.1 致病菌分离及鉴定
        5.2.2 镰刀菌抑菌实验
        5.2.3 欧氏杆菌抑菌实验
        5.2.4 绿芦笋涂菌实验
        5.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致病菌分离及鉴定
        5.3.2 抑菌剂对镰刀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5.3.3 抑菌剂对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5.3.4 抑菌剂对欧氏杆菌生长的影响
        5.3.5 抑菌剂对欧氏杆菌最低抑制浓度(MIC)的测定
        5.3.6 涂菌试验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芦笋保鲜加工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芦笋粉和三叶木通果胶的制备及其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研究[D]. 侯彩云. 成都大学, 2020(08)
  • [2]半纤维素基果蔬保鲜膜制备及绿芦笋保鲜性能研究[D]. 张仁凤.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芦笋纤维素膜的抗菌特性及其在草莓果实保鲜中的应用[D]. 金涛.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采后芦笋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J]. 王剑功,褚伟雄,吴玲妹,吴剑. 食品工业, 2019(11)
  • [5]不同保存方法对沅江荻芦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D]. 廖颖妍.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7(04)
  • [6]茎基部保鲜液浸施对白芦笋保鲜效果的影响[D]. 李盼. 山东理工大学, 2017(09)
  • [7]L-精氨酸对绿芦笋贮藏品质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龚佳惠,陈贝莉,董欢欢,王向阳. 保鲜与加工, 2017(01)
  • [8]芦笋采收贮藏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柴文臣,阎世江,张微. 北方园艺, 2015(23)
  • [9]芦笋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瞿华香,张岳平,宋晓,郑立平,陈光宇. 湖南农业科学, 2013(03)
  • [10]采后绿芦笋保鲜方法研究[D]. 潘丽秀. 浙江工商大学, 2013(09)

标签:;  ;  ;  ;  ;  

芦笋保鲜加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