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废止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房屋修缮和改建有关规定(试行)的批复(论文文献综述)
靳爽[1](2021)在《文化视域下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时空记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色彩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气质和风格,彰显着各个城市独有的历史记忆。2020年8月,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专门编制《北京城市色彩上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从北京特有的历史、人文、地理、民俗等多视角出发,将北京城市色彩主体确定为“丹韵银律”。建筑色彩是城市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和表达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与此同时,北京市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又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集中所在。因此,针对北京市文化精华区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对展现城市风貌和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学术研讨等方式对色彩学、色彩地理学、色彩心理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历史学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学术研究动态形成系统认知,并对国内外建筑色彩研究典型案例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形成建筑色彩基础研究的技术路线;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北京城市历史沿革和建筑色彩变迁展开系统研究,掌握北京城市建筑色彩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因素;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方式,对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现状进行数据采集与问题归纳,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构建北京市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空间信息数据库;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将公众对北京市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的总体印象、心理诉求、满意度评价等进行综合分析;以“语意差别法”进行建筑色彩心理评价试验,结合因子分析得出建筑色彩与公众心理感受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综合以上研究结论,并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等相关要求,提出北京市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保护策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的系统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建筑色彩保护方法和手段,为北京延续历史文脉、丰富城市内涵、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庞雅倩[2](2020)在《北京西城区普查登记项目整体性保护方法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而西城区是北京城中心城区的文化核心区,分布有大量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遗产。据2007年开始由国务院组织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统计,西城区是北京市文物古迹分布数量最多的城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后,截止到目前西城区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普查登记项目已达182处,其数量之大、分布范围之广成为西城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及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是,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普查登记项目,其保护工作变得非常困难与棘手,尤其是在整体性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如保护重点、保护顺序、保护对策等问题。由于西城区普查登记项目的类型、保存状况、周围环境及现状等参差不齐,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再加上相关法律及政策的不完善及资金不足等各种因素,无法对每个价值较低的普查登记项目的保护工作同步推进,因此,全面调查分析每个普查登记项目的共性与个性特征,探求其代表的整体历史架构与文化内涵,挖掘其整体价值、并分层分类采取有针对性、有主次的保护策略极为必要。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这些普查登记项目的整体价值和和分类价值,并对其进行分层级的整体性保护方法与对策的研究,目的是为政府和文物部门提供基础资料和政策建议。由于情况比较复杂,本文以北京西城区现存的、可调研的164处普查登记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对于每项已经进行相关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研究西城历史发展演变探索这些普查登记项目与历史脉络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其整体分布特征、文物本体及周围环境保存现状及保护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数量大分布散、本体及周围环境保存较差、整体价值认知不足等现状问题,提出在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层面进行整体保护的思路,并采用宏观“基于功能分类结合横向价值定性评价”、中观“基于文化、特征和单体的定量价值评价”、微观“基于区域历史与单体价值、现状”的保护方法,对西城区普查登记项目整体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为相关文物部门对这类低等级不可移动文物的整体保护提供建设性意见。
杨秋惠[3](2020)在《北京老城历史街区街巷驻留空间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北京对传统文化的逐步重视,老城保护一直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2017年北京出台的新版总体规划,使更多的相关单位以老城保护为目标,将街巷空间提升、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等工作迅速展开,这是文化复兴的重要契机。然而,有一些街巷空间呈现一种“美化式”的整治,专注于环境的美化和空间的整洁。这样的做法无可非议,只不过在街巷文化中,相比较于街巷空间的“外貌”,更重要的是具有北京味的人文精神和邻里亲情。本文针对北京老城历史街区范围内的街巷,从老城保护与更新的角度出发,结合人文关怀理念,关注于街巷公共空间中的驻留空间。分析驻留空间的形成逻辑、驻留空间对街巷的影响,从而总结驻留空间如何适应现代的人群需求。最后研究在现代生活模式下人群活动习惯,分析不同类型街巷驻留空间的形态,找出现代街巷空间改造时面临的问题,最终总结提出来街巷整治提升中如何处理好驻留空间的布点与设计。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以及研究框架。第二章为驻留空间历史背景研究,对北京老城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分析出街巷驻留空间的形成过程。其次对影响驻留空间形成的因素分析,得出驻留空间主要受社会环境因素与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后阐述驻留空间对街巷的积极影响,为后文驻留空间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与需求度研究作铺垫。第三章为分析不同类街巷中的驻留活动、驻留空间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本章将街巷划定为三类街巷,分别是商业类街巷、居住类街巷和文化类街巷,按照这三个类型街巷特点,选取大栅栏商业街、南锣鼓巷街、砖塔胡同、西四片区、国子监街以及其他街巷进行调研,分析这三类街巷中的驻留空间与人群驻留活动。得出不同类街巷有着对驻留空间的不同需求。第四章为分析老城历史文化街区街巷驻留空间发展当中遇到的困境。结合实地考察,对老城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发展的困境进行梳理,对街巷内在以及三类街巷空间各自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出建构好街巷舒适宜人的空间,需要从政策导向、发展方向、人群需求、管理方式和街巷独有内在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第五章为对历史街区街巷驻留空间建构方法的初探,从宏观的发展策略到中观的街巷驻留空间构建原则和建构策略,再到街巷分类建构驻留空间的方法。
耿碧徽[4](2020)在《北京市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北京市历史文化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西城区作为北京中心城区的一部分,有着三千余年历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据2016年的数据显示,西城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63处,约有三分之一不可移动文物建筑存在不合理使用的现象。西城区近些年启动了多处坛庙祠堂、名人故居、老字号等类别的不可移动文物的腾退项目,在政府花费大量人力与物力腾退文物建筑后,如何保护、利用、充分发挥和展示其价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北京市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进行详细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查阅政府公布相关政策、规划等文件内容,选取了52处具有代表性的腾退文物建筑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参照文物建筑保护的相关规定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类,并对文物建筑的分布特点、价值、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基于以上的调研与分析,文章从几个不同的层次讨论文物建筑的保护方法,也针对处于腾退过渡期的文物建筑提出了一些保护意见;此外,文章从利用功能、可利用资源、运营管理共三个层面分别详细阐述了研究对象的利用原则与利用方法。本文对腾退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方向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对深入挖掘和展示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如何讲好文化遗产故事、名城保护成果惠及民众、活化城市文化遗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张尧[5](2020)在《北京老城区传统民居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作为一座历史古都,老城区中留存有大量以合院为典型代表的传统民居建筑,它们是北京城市生活文化和城市历史的重要载体。传统民居历经百年沧桑,如今已不再是现代居住的主要场所,但其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和现代建筑难以超越的文化和情感基础,这些优势使传统民居的更新改造具有极高的历史及文化价值,在近些年的城市更新尝试中形成了一类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本文以历史街区的传统民居适应性再利用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当下民居的更新项目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对历史建筑的更新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参考。论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出发梳理了北京旧城、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的发展历程和形式特点,为当代的更新探索提供了历史借鉴。论文结合适应性再利用及视角下的商业理论和微更新理论,指导传统民居的改造设计,通过对北京8片历史街区的30个传统民居改造项目进行实地探访和调研,梳理总结传统民居更新中的空间组合与建筑形式设计,试图在传统民居的开发与保护中寻求一个突破点,希望在维持北京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民居的改造再利用,充分激发历史街区的价值潜力,为今后北京及其他地区传统民居的改造实践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更新方法和借鉴。
蒯新珏[6](2020)在《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研究 ——以北京香山买卖街为例》文中认为北京作为千年古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积累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古都的历史风貌,延续城市的历史脉络,同时又能实际地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一直是北京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而街巷胡同,作为北京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既是古都文化的见证,也是城市传统风貌特色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一系列改造和更新后,北京的城市形象日新月异,但在过去较为强调效率和经济性的建设思想下,城市风貌趋同化现象严重,构成城市独特魅力的大量街巷胡同逐渐消失在了现代化的高速建设中。随着对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再利用的理念进一步发展,同时城市内涵品质挖掘提升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如何有效延续北京街巷胡同的历史文脉和特色风貌,进一步提升其环境品质,符合时代特征和市民需求,仍需要系统地梳理与总结。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北京街巷胡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研究、现状调研以及在香山买卖街环境提升项目中的设计实践经验尝试探讨在当前对于环境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北京街巷胡同如何在保持其风貌特征的同时进行品质提升的策略方法和工作路径。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进行分析,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论述总结国内外研究与实践概况。第二部分对有关理论和当前北京街巷胡同改造更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中第二章着重对街巷空间环境品质的相关理论进行探索;第三章针对北京街巷胡同的演变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其基本特征以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矛盾;第四章提出北京现阶段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同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探讨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策略方法。第三部分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全过程研究分析进一步总结类似改造的实践策略和工作路径,第五章通过对以上的理论、原则、策略的探索,详细介绍北京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的设计项目中适合其特色风貌修复及环境品质提升的探索性方案;第六章着重探讨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工程中实际工作的开展方法以及工作路径的创新探索,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最后为结语部分,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为北京市当前及未来街巷胡同的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提供恰当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刘思佳[7](2020)在《基于社会资本的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各类型城市遗产中,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历史地段。因长期处于动态变化中而表现出较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社会各界对保护价值的认知和发展走向不明确、不一致;建筑产权和社会结构复杂;保护等级参差不齐、低保护等级的建筑偏多。因此其呈现出高价值与低保护水平之间的矛盾、现代化生活需求与低居住水平之间的矛盾,保护发展陷入“困局”。为探寻“致困之源”,本文借助社会资本理论与研究框架,在学习国内外优秀“解困”经验基础上,尝试建构适应国情的保护发展方法。论文分为理论研究、方法建构和实证研究三部分。理论研究部分,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的保护发展制度体系和相对成功的案例经验,关注实践的过程、具体方法和措施、参与主体及其作用,归纳总结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发展经验中的社会资本。方法建构部分,包括基础情况的研究、建筑保护与利用状况的聚类、社会资本测度和分析框架,重点探讨了如何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社会资本测度,并从“社会资本层次、社会资本类型、社会资本结构”三维度进行测度结果分析,提出从制度体系、主体及能力以及互动机制三方面针对社会资本分析结果进行保护利用机制解读。通过对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现状中的复杂关系进行“分门别类”、“抽丝剥茧”,明晰其矛盾成因。实证部分,梳理南京传统居住空间的发展演进,明确其发展特征、价值特色和遗存状况,从中选取未规模化拆迁更新的典型传统居住型地段——南京钓鱼台历史风貌区为研究案例。对社会资本分析方法进行应用,研究其保护利用现状及聚类,分析其影响因素,针对各类保护利用状况进行社会资本分析,解读保护利用机制,明晰钓鱼台历史风貌区保护发展的“致困之源”。最后,总结国内外优秀经验,在我国保护规划体系基础上,从规划机制、保护利用管理机制和社区发展机制三方面提出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发展机制优化策略。论文最后针对钓鱼台历史风貌区,将机制优化、社会资本与空间提升相结合,对后续“化困”保护与发展尝试提出方案。论文全篇约14万字,图152幅,表45项
孙钰莹[8](2020)在《基于产权主体居住需求的厦门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居住方式的变化,近代历史住区的居住条件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亟需得到更新改造。尤其今日,随着城市面貌的迅速变化,一些近代历史住区的建筑特色和历史环境遭到破坏;同时,大量原住民因拆迁而不得不迁至城市边缘地带,老城区的人文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提升近代历史住区环境时,如何处理保护城市文脉、维护居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百家村作为厦门近代以来第一批经过规划设计的小区,其所承载的价值不言而喻,所以其更新改造研究是旧城更新中的一次重要探索。本文以百家村为例,在阐述百家村历史住区演变历程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历史住区价值进行识别。通过进一步分析调查问卷与实地访谈结果,提取百家村居民的住房需求与更新需求。基于居民的实际需求,对厦门现有的住房相关公共政策进行研究,提出居民在住区更新过程中因产权制度不清而导致利益受损、由于政策监管不严导致的历史住区遭到破坏,因公共政策制定标准过高而导致更新方式受限等问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从厦门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优化前提、产权政策、财政金融政策与修缮更新建设引导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优化建议。本文通过梳理出百家村居民的居住需求与更新公共政策间的矛盾冲突,及其应对的解决办法,为与之类似的近代历史住区更新研究与实践提供可参考的工作方法和有益的建议。
薄宏涛[9](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吴玉姣[10](2019)在《地方立法谦抑论》文中指出“谦抑”一词体现了谦让、抑制、慎密、恭谨等意思。大致说来,地方立法谦抑一般是指地方立法者以及地方立法参与者在进行地方立法活动时有必要秉承审慎、节制的宗旨,尽可能地达到地方性法规数量恰当以及地方性法规质量良好的目的。事实上,在古今中外的很多立法思想和实践中都蕴含着谦抑的理念。例如,在西方世界中,无论是柏拉图对法律的不信任,奥古斯丁要求世俗法必须遵循永恒法,孟德斯鸠所提到的立法权需要制约,还是萨维尼反对的立法狂热,莱奥尼有关立法之法泛滥会背离个人自由的论证,爱波斯坦所直言的简约法律的力量等,都是西方社会有关立法谦抑思想的重要理论论述。我国古代“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汉初约法省刑”、“唐律疏而不漏”、“持法深者无善治”等思想及制度实践,以及我国清末民国时期开展的习惯调查运动、新中国时期“成熟一部,制定一部”和“试点立法”等立法原则和方针,这些思想理论与制度运行无不体现了立法的谦抑精神。然而,尽管历史上立法谦抑有丰富的思想渊源和制度实践,也有相当多中外学者的肯定,但在现实的立法实践中,包括地方立法谦抑在内的立法谦抑的相关原理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也极少有学者对其进行梳理总结。结合近年来我国立法领域出现的许多新变化和新特征,有必要从地方立法谦抑的角度去总结我国地方立法的相关问题并反哺地方立法实践。随着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的修订,地方立法主体扩容至全国所有设区的市和四个不设区的市。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省一级地方立法主体,以及自治州这类市一级地方立法主体,我国地方立法主体的数量多达354个。地方立法主体数量的增加,又直接导致地方性法规的数量也呈井喷式增长。截止至2019年1月1日,仅新增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243个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总数已达906部,其中程序性地方性法规206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700部。然而,地方立法谦抑的现实要求不仅表现在地方立法主体数量急剧增加、地方性法规数量飞速增长等数量方面,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趋同化现象愈发明显、各地仅因规范对象“有特色”而争先立法、地方性法规超出地方立法权限范围的情形时有发生等内容方面,也对地方立法谦抑提出了现实要求。从地方立法谦抑的这一现实要求出发,深入研究和探讨后发现,既有从立法理论上展开地方立法谦抑研究的必要性,又有从地方立法实践上讨论地方立法谦抑的迫切性。从立法理论的角度看,主要是代议制立法失灵和法律局限性两个方面向地方立法谦抑提出的要求。所谓代议制立法失灵,即是指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并不总是能刻意设计,而在很大程度上或实实在在地是立法者表述的成果,而且由于人的有限理性、立法表达媒介的误差以及现代法律理论研究也证明,法律在立法表达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再加上代议制本身在“代表”、公意”、“选举”等方面存在不少被质疑的地方,这使得制定法在其根基上存在问题。法律局限性主要在于,法律仅仅是道德、习俗、政策、市场规则等多元社会规范中的一元,因而其管辖范围有限;且因为绝对的公正不可得、耗费的成本巨大等原因,法律无法达到至善至美的公正,而由于人的认知有限、社会复杂多变、立法过程漫长等原因,法律还往往滞后于社会生活;法律繁杂也可能会存在众多危害,比如可能会干预私人领域进而吞噬自由,可能会带来权利主张的狂热进而妨碍公正,还可能会使得人们因害怕承担法律风险而不敢创新,进而束缚人类进步。因而,从立法理论的角度来看,地方立法谦抑确有其必要性。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看,主要是地方立法能力不足、地方立法不成熟、地方立法权异化等三个方面对地方立法谦抑所提的要求。地方立法能力不足,既包括地方立法主体资格受限、地方立法权限范围不清等权利能力方面的不足,又包括地方立法机构不健全、地方立法队伍力量薄弱以及地方立法技术不到位等行为能力方面的不足。地方立法不成熟包括省一级、较大的市以及新增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频繁修改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完善,祁连山事件、潘洪斌事件以及其他违法型地方性法规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规范,《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2012)、《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2016)等诸多观赏型地方性法规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实用。地方立法权异化则主要表现在,一些政府部门会借助地方性法规来“要人”、“要钱”、“要权”以及“推责”。比如在地方性法规中通过设立增设专门机构、增设下属事业单位、为协调性虚职机构挂牌设编的条款来增设编制,通过设立巧设罚款明目、增加收费项目、侵占第三方经费的条款来创设经费,通过设立新设或扩充部门职权的条款来增加权力,以及通过设立剥夺公民权利、增加公民义务的条款来推脱责任。因而,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地方立法谦抑确有其迫切性。上述地方立法谦抑的实际操作,就其有效路径来看,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地方立法权的规制,包括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侵犯公民权益,强化和落实地方立法者责任以确保地方立法权不被滥用,转变地方立法参与者的意识以保证地方立法权科学行使,厘清社会规范的管辖范围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不当干预法外空间,明晰央地立法领域以防止地方立法权超出法定权限。第二,地方立法活动的规范,包括健全地方立法程序、落实地方立法审批备案制度、推进地方开门立法制度。第三,地方立法活动的统筹,包括普遍性的地方立法事项由省或全国进行统一立法,以及加强省市之间权力机关的联合立法。第四,地方立法活动的优化,包括强化地方立法的立项论证以及地方性法规内容的论证,完善地方立法前和地方立法后的评估,以及合理配置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与其他规范性文件。以上措施旨在确保地方立法谦抑,以提升地方立法的质量,进而实现地方立法科学化。而由于地方治理优先化、地方治理的差异性和自主性,以及地方立法相较于中央立法的成本效益优势,地方立法权的适度下放成为了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求,这也在我国地方立法扩张的事实中得到体现。并且从地方立法实践来看,我国地方立法在地方立法主体、地方立法权限范围等方面还有待进行适度扩张。因此,地方立法在秉承谦抑理念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适度扩张,二者不可偏颇。当然,现今在我国地方立法暂不成熟之时,地方立法应该以谦抑为主,辅之以稳步适度的扩张。综上,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在《立法法》修改后,地方立法扩容限权的这一新背景下,深入研究地方立法谦抑这一主题,希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立法繁杂的现状,进而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推进我国地方法治建设,且补白地方立法领域的相关研究,以丰富法学理论。
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废止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房屋修缮和改建有关规定(试行)的批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废止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房屋修缮和改建有关规定(试行)的批复(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视域下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时空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对象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综述与存在问题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 |
第二章 建筑色彩基础理论与典型案例研究 |
2.1 色彩基础理论 |
2.1.1 色彩学 |
2.1.2 孟塞尔色彩体系 |
2.1.3 色彩心理学 |
2.1.4 传统五行学说与五色学说 |
2.2 建筑色彩基础理论 |
2.2.1 建筑色彩学 |
2.2.2 色彩地理学 |
2.3 其它相关基础理论 |
2.3.1 历史文化街区 |
2.3.2 文化精华区 |
2.3.3 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
2.4 国内外建筑色彩典型案例研究 |
2.4.1 国外建筑色彩典型案例研究 |
2.4.2 国内建筑色彩典型案例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市城市色彩背景与历史演变研究 |
3.1 北京市自然地理环境 |
3.1.1 地域环境特征 |
3.1.2 气候与植被特征 |
3.2 北京市人文地理环境 |
3.2.1 都城文化 |
3.2.2 建筑文化 |
3.2.3 宗教文化 |
3.2.4 民俗文化 |
3.3 北京旧城历史沿革与建筑特征 |
3.3.1 古代时期(1900年以前) |
3.3.2 近代时期(1900-1949年) |
3.3.3 现代时期(1949-1978年) |
3.3.4 当代时期(1978年至今)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IS的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调查研究 |
4.1 北京市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调查研究 |
4.1.1 调研依据与方法 |
4.1.2 调研条件 |
4.1.3 调研对象选择 |
4.1.4 调研过程 |
4.2 GIS建筑色彩空间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
4.3 建筑色彩调研结果分析 |
4.3.1 什刹海—南锣鼓巷文化精华区 |
4.3.2 东交民巷文化精华区 |
4.3.3 白塔寺—西四文化精华区 |
4.3.4 东四南文化精华区 |
4.4 建筑辅助信息分析 |
4.4.1 建筑功能 |
4.4.2 建筑高度 |
4.4.3 建筑类型 |
4.4.4 建筑屋顶形式 |
4.5 建筑色彩存在问题 |
4.5.1 现代建筑引起的色彩割裂 |
4.5.2 现代生活设施引起的色彩污染 |
4.5.3 商业过度开发引起的色彩混杂 |
4.5.4 盲目更新引起的色彩变异 |
4.6 建筑色彩实例研究(以天桥街区为例) |
4.6.1 项目概况 |
4.6.2 色彩诊断与规划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京市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问卷调查与心理评价研究 |
5.1 问卷调查 |
5.1.1 调查目的 |
5.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 心理评价 |
5.2.1 理论依据 |
5.2.2 样本选择 |
5.2.3 评价标准 |
5.2.4 测评过程 |
5.2.5 数据分析与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京市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保护策略研究 |
6.1 提出建筑主色调 |
6.1.1 宫城色—红墙黄瓦 |
6.1.2 民居色—青砖灰瓦 |
6.1.3 现代色—亮灰淡蓝 |
6.2 建筑推荐色谱 |
6.3 建筑色彩保护原则 |
6.3.1 宏观层面 |
6.3.2 中观层面 |
6.3.3 微观层面 |
6.4 建筑色彩控制管理 |
6.4.1 控制管理等级 |
6.4.2 控制管理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与主要成果 |
7.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北京市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调查问卷 |
附录2 建筑色彩心理偏好评价量表 |
附录3 建筑调研信息表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北京西城区普查登记项目整体性保护方法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视 |
1.1.2 北京新总规对文物保护的支持 |
1.1.3 西城文物管理利用的文件指导 |
1.1.4 北京西城低级别文物认知匮乏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归纳价值、挖掘历史、保护整体、促可持续 |
1.2.2 研究意义:理论完善保护方法对策,提供保护借鉴支撑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国外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发展趋势 |
1.4.1 萌芽到合理化时期 |
1.4.2 全面与成体系时期 |
1.5 国内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发展趋势 |
1.5.1 个体保护体系渐完善 |
1.5.2 整体保护的理念推进 |
1.5.3 新时期的突破与思考 |
1.6 国外建筑遗产分类研究 |
1.7 国内建筑遗产分类研究 |
1.7.1 按价值等级的分类制度 |
1.7.2 按规定特征的分类制度 |
1.7.3 按保护需求制定的分类体系 |
1.8 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8.1 研究内容 |
1.8.2 创新点 |
1.8.3 研究方法 |
1.8.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北京西城区普查登记项目的历史与现状 |
2.1 历史研究 |
2.1.1 北京市西城区的历史演变研究 |
2.1.2 西城区普查登记项目在北京城的地位与重要性 |
2.2 现状研究 |
2.2.1 北京市各区普查登记项目概况 |
2.2.2 北京西城区普查登记项目特征 |
2.2.3 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保存现状 |
2.2.4 北京西城区普查登记项目保护现状 |
2.3 现状问题归纳 |
2.3.1 数量多分布散,保护无重点 |
2.3.2 整体价值不明,仅研究单体 |
2.3.3 等级低保存差,现亟待保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宏观层面的保护方法与对策 |
3.1 “基于功能分类结合定性价值评价”的保护方法 |
3.2 分类方式的确定过程 |
3.2.1 分类思路的提出 |
3.2.2 分类方式的选择 |
3.2.3 分类方式的确定 |
3.3 北京主要功能的文化构成研究 |
3.3.1 多元共存的北京宗教文化 |
3.3.2 等级分明的北京居住文化 |
3.3.3 传统多样的北京商业文化 |
3.3.4 功能多用的北京会馆文化 |
3.4 主要功能类型普查登记项目的文化代表性 |
3.4.1 全面概括主要宗教种类 |
3.4.2 较为全面诠释居住等级 |
3.4.3 单一区域多样商业文化 |
3.4.4 基本全面代表会馆类型 |
3.5 主要功能类型普查登记项目分布特征 |
3.5.1 数量分布 |
3.5.2 空间分布 |
3.5.3 时间分布 |
3.6 主要功能类型横向价值定性评价 |
3.6.1 历史价值 |
3.6.2 艺术价值 |
3.6.3 科学价值 |
3.6.4 社会价值 |
3.6.5 文化价值 |
3.6.6 评价总结 |
3.7 宏观层面整体性保护对策 |
3.7.1 功能类型“点变面”空间整合保护 |
3.7.2 功能片区按价值分先后保护 |
3.7.3 功能片区依托城市结构保护 |
3.7.4 功能片区重叠区域文化关联保护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观层面的保护方法与对策——以宗教、居住类功能片区为例 |
4.1 “基于文化、特征和单体的定量价值评价”的保护方法 |
4.2 单一功能片区内普查登记项目文化构成分布 |
4.2.1 宗教类:寺庙集中分布北城,教堂量少分散 |
4.2.2 居住类:王府集中分布北城,官宅故居跨越南北 |
4.3 单一功能片区内普查登记项目特征 |
4.3.1 时间特征 |
4.3.2 规模特征 |
4.3.3 院落格局与空间 |
4.3.4 单体特色与形式 |
4.4 单一功能片区内单体定量价值评价 |
4.4.1 评价思路及方法确定 |
4.4.2 评价内容确定 |
4.4.3 评价分值标准确定 |
4.4.4 价值评价示范 |
4.4.5 评价结论 |
4.5 “文化多样性角度”的中观层面整体性保护对策 |
4.5.1 文化类型“点变面”整合保护 |
4.5.2 强调“一级文化”结构的保护 |
4.5.3 注重“二级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
4.6 “单体价值等级角度”的中观层面整体性保护对策 |
4.6.1 价值等级区域分级整合保护 |
4.6.2 价值等级重叠区向上定义级别保护 |
4.6.3 高价值区与高价值密集区优先保护 |
4.7 “综合角度”的中观层面整体性保护对策 |
4.7.1 保护高价值区域内的文化构成 |
4.7.2 高价值文化集中区域优先保护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观层面的保护方法与对策——以高价值商住文化集中区为例 |
5.1 “基于区域规划和单体价值、现状评价”的保护方法 |
5.2 区域概况 |
5.3 历史研究 |
5.3.1 区域历史变迁 |
5.3.2 建筑历史及特色 |
5.4 价值评价 |
5.4.1 历史价值:北京城市建设的探索 |
5.4.2 艺术价值: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 |
5.4.3 文化价值:地方文化传承的积淀 |
5.5 上位规划要求 |
5.5.1 区域发展规划:特色风貌与示范区 |
5.5.2 文物业态建议:教育与文化服务类 |
5.6 现状评估 |
5.6.1 文物建筑保存现状 |
5.6.2 院落环境保存现状 |
5.7 微观层面“原真性保护下进行业态功能调整”保护对策 |
5.7.1 划定保护范围 |
5.7.2 保护文物本体 |
5.7.3 保护前提下的适度利用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1.研究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北京市西城区普查登记项目分布与编号 |
附录二 :北京市西城区普查登记项目基础资料归类统计表 |
致谢 |
(3)北京老城历史街区街巷驻留空间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缘起、研究背景及对象 |
1.1.1 论文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对象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论文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北京历史街区街巷驻留空间的形成及影响 |
2.1 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街巷驻留空间演化 |
2.1.1 明清时期的北京(1644 年-1911 年) |
2.1.2 民国时期的北京(1911 年-1949 年) |
2.1.3 建国初期的北京(1949 年-1978 年) |
2.1.4 改革开放后的北京(1978 年至今) |
2.2 街巷驻留空间的形成因素 |
2.2.1 社会环境因素 |
2.2.2 人文环境因素 |
2.3 驻留空间对街巷的影响 |
2.3.1 满足人群活动需求 |
2.3.2 满足人群心理需求 |
2.3.3 提高街区活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类街巷驻留空间与人群驻留行为关联分析 |
3.1 商业类街巷 |
3.1.1 商业街现状空间结构 |
3.1.2 商业街驻留行为与分布 |
3.1.3 商业街驻留行为与街巷空间关联分析 |
3.2 居住类街巷 |
3.2.1 居住类街巷现状空间结构 |
3.2.2 居住类街巷驻留行为与分布 |
3.2.3 居住类街巷驻留行为与街巷空间关联分析 |
3.3 文化类街巷 |
3.3.1 文化类街巷的人群驻留活动 |
3.3.2 文化类街巷驻留行为与分布 |
3.3.3 文化类街巷驻留行为与街巷空间关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老城历史文化街区街巷驻留空间的发展困境 |
4.1 老城街巷空间内在问题 |
4.1.1 人口数量大且构成复杂 |
4.1.2 现代生活方式与历史街区的矛盾 |
4.1.3 街巷物质条件约束 |
4.1.4 管理方式问题 |
4.2 商业类街巷驻留空间建构问题 |
4.2.1 同类商业聚集 |
4.2.2 商业街巷业内在品质低 |
4.2.3 商业与居住混乱 |
4.3 居住类街巷驻留空间建构问题 |
4.3.1 空间资源缺乏 |
4.3.2 市政基础设施问题 |
4.3.3 空间环境规划方式简单 |
4.3.4 居民房屋红线及产权问题 |
4.4 文化类街巷驻留空间建构问题 |
4.4.1 文化类建筑带来的人群集中聚集 |
4.4.2 空间需要有机联系以及整体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老城历史文化街区街巷驻留空间建构策略及方法 |
5.1 规划政策层面发展策略 |
5.1.1 明确街巷功能定位以及发展目标 |
5.1.2 统筹各方利益减少利益矛盾 |
5.1.3 考量环境容量控制合理人口数量 |
5.2 街巷驻留空间建构原则及策略 |
5.2.1 文化传承原则 |
5.2.2 以人为本原则 |
5.2.3 小规模渐进式原则 |
5.2.4 完善基层自治 |
5.2.5 明细管理责任 |
5.2.6 引导公众参与 |
5.3 街巷驻留空间建构方法 |
5.3.1 商业类街巷 |
5.3.2 居住类街巷 |
5.3.3 文化类街巷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论文图表索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4)北京市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涉及概念 |
1.3.1 腾退文物建筑 |
1.3.2 城市文化遗产 |
1.3.3 价值评估 |
1.3.4 保护与利用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小结 |
第2章 北京市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基础研究 |
2.1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政策的研究 |
2.1.1 腾退促进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的规章制度及政策办法 |
2.1.2 鼓励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规章制度及政策办法 |
2.1.3 鼓励公众参与的多元管理的相关意见 |
2.2 北京市腾退背景、影响及目的 |
2.2.1 北京市腾退文物建筑的背景及历程分析 |
2.2.2 腾退对文物建筑的影响 |
2.2.3 北京市启动文物建筑腾退的目标 |
2.3 研究对象的腾退进度及腾退的问题 |
2.3.1 研究对象的腾退进度 |
2.3.2 研究对象协议腾退进展遇到的问题 |
2.4 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类型与价值分析 |
3.1 研究对象的类型、分布分析 |
3.1.1 研究对象的类型分析 |
3.1.2 整体分布及特点 |
3.2 研究对象的价值分析及评估 |
3.2.1 古建筑—坛庙祠堂类 |
3.2.2 古建筑—驿站会馆类 |
3.2.3 古建筑—宅第民居、近现代重要史迹与代表性建筑—名人故、旧居类 |
3.2.4 古建筑—店铺作坊类 |
3.2.5 现代重要史迹与代表性建筑—金融商贸建筑类 |
3.2.6 现代重要史迹与代表性建筑—典型风格建筑构筑物类 |
3.3 研究对象的价值再认知 |
3.3.1 会馆类文物建筑价值再认知 |
3.3.2 坛庙祠堂类文物建筑价值再认知 |
3.4 研究对象现状分析 |
3.4.1 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保存现状 |
3.4.2 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现状 |
3.4.3 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现状问题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保护研究 |
4.1 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保护原则与方法 |
4.1.1 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保护原则 |
4.1.2 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保护内容 |
4.2 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的保护方法 |
4.2.1 划定文物建筑保护范围 |
4.2.2 划定建设控制地带 |
4.2.3 恢复院落格局 |
4.2.4 修缮文物建筑本体 |
4.2.5 保留其他历史遗存 |
4.2.6 周围环境的改善 |
4.3 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价值保护方法研究 |
4.3.1 深入挖掘价值支撑价值保护与展示 |
4.3.2 多元展示手段促进提升价值表达 |
4.3.3 文创产品创新传递价值 |
4.3.4 非遗内容完美嵌入价值主题 |
4.4 针对处于腾退过渡期的文物建筑的保护方法 |
4.5 小结 |
第5章 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利用研究 |
5.1 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利用原则 |
5.1.1 功能层面 |
5.1.2 文物建筑可利用资源层面 |
5.1.3 文物建筑管理层面 |
5.2 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利用功能研究 |
5.2.1 影响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利用功能因素分析 |
5.2.2 作为公益教育服务类功能使用 |
5.2.3 作为社区服务类功能使用 |
5.2.4 作为共享文创办公功能使用 |
5.2.5 作为游览和文化体验场所使用 |
5.3 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可利用资源利用方法研究 |
5.3.1 文物建筑本体 |
5.3.2 保护范围的其他建筑 |
5.4 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合理运营管理建议 |
5.4.1 政府引导率先探索腾退文物建筑的科学管理运营 |
5.4.2 多方合作管理运营 |
5.4.3 文化产品创新运营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北京老城区传统民居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北京老城区的传统民居适应性再利用的界定 |
1.3.2 研究样本的选取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 北京城区、历史街区与传统民居的历史沿革 |
2.1 北京城区的历史与发展 |
2.2 北京历史街区的发展与演变 |
2.3 北京传统民居的形式与特点 |
2.3.1 北京传统民居的发展历史 |
2.3.2 北京传统民居改造的缘起 |
3. 传统民居适应性再利用的理论基础与原则方法 |
3.1 微更新理论与传统民居的改造设计 |
3.1.1 微更新理论的概念 |
3.1.2 微更新理论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
3.1.3 论文研究与微更新理论的关系 |
3.2 适应性再利用理论与历史建筑的功能置换 |
3.2.1 适应性再利用理论的概念 |
3.2.2 适应性再利用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
3.2.3 论文研究与适应性再利用理论的关系 |
3.3 适应性再利用视野下的相关商业理论研究 |
3.3.1 体验经济理论对商业空间营造的影响 |
3.3.2 遗产经济理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 |
3.4 传统民居的适应性再利用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
3.4.1 “保护原真、谨慎更新”的历史建筑更新原则 |
3.4.2 “功能适应、重视体验”的适应性再利用原则 |
4. 北京老城区传统民居适应性再利用的设计解析 |
4.1 样本所在历史街区及场地特点 |
4.1.1 样本所在历史街区特点 |
4.1.2 样本原场地建筑组合形式 |
4.2 基于保护原真性的形式延续与更新 |
4.2.1 基于保护原真性物质表现的结构保留与更新 |
4.2.2 基于保护原真性文化价值传承的立面形式设计 |
4.3 基于空间体验的适应性设计与改造 |
4.3.1 提升娱乐体验的空间功能适应性转变 |
4.3.2 提升教育体验的空间组合与动线设计 |
4.3.3 提升审美体验的色彩材质的选择 |
4.3.4 提升逃避体验的品牌主题的营造 |
5. 北京老城区传统民居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的案例研究 |
5.1 新旧并置中胡同泡泡218号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 |
5.1.1 项目背景介绍 |
5.1.2 活动空间的适应与“泡泡”的植入 |
5.1.3 中西交融的立面形式延续与更新 |
5.1.4 新旧并置形成的融合与对立格局 |
5.2 场景体验中隐世·叠院儿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 |
5.2.1 项目背景介绍 |
5.2.2 复合类空间功能的适应性置入 |
5.2.3 多重叠合院落的空间场景塑造 |
5.2.4 新旧材料在场景营造中的应用 |
5.2.5 建筑结构保护利用与技术再造 |
6. 结语 |
6.1 研究的总结与思考 |
6.1.1 研究的总结 |
6.1.2 关于传统民居适应性再利用的思考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研究 ——以北京香山买卖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 |
1.1.2 实践探索:街巷整治工作的开展 |
1.2 相关概念 |
1.2.1 街巷胡同 |
1.2.2 环境品质 |
1.3 研究对象选择 |
1.3.1 北京街巷胡同 |
1.3.2 香山买卖街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街巷空间环境品质的理论探索 |
2.1 街巷空间相关理论概述 |
2.1.1 街道美学理论 |
2.1.2 街道活力理论 |
2.1.3 新城市主义理论 |
2.1.4 场所精神理论 |
2.2 环境品质相关理论概述 |
2.2.1 人居环境科学和“有机更新”理论 |
2.2.2 环境品质内涵解析 |
2.2.3 环境品质构成框架 |
2.3 工作路径相关理论概述 |
2.3.1 公众参与理论 |
2.3.2 使用状况评价理论(POE) |
第三章 北京街巷胡同的发展梳理 |
3.1 北京街巷胡同的历史沿革 |
3.1.1 古代北京街巷胡同 |
3.1.2 近代北京街巷胡同 |
3.2 北京街巷胡同的基本特征 |
3.2.1 空间特征 |
3.2.2 功能特征 |
3.2.3 文化特征 |
3.3 北京街巷胡同的现状 |
3.4 北京街巷胡同面临的问题 |
3.4.1 空间使用矛盾 |
3.4.2 界面破坏严重 |
3.4.3 管理体制落后 |
3.4.4 保护意识不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困境与对策 |
4.1 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依据 |
4.1.1 政策法规对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要求 |
4.1.2 城市发展对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要求 |
4.1.3 使用者对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要求 |
4.2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改造更新案例分析 |
4.2.1 政府主导模式下的改造更新 |
4.2.2 跨界融合模式下的改造更新 |
4.2.3 小结 |
4.3 现阶段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成效 |
4.3.1 改善街巷胡同环境风貌 |
4.3.2 明晰街巷治理权责划分 |
4.3.3 搭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
4.4 现阶段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困境 |
4.4.1 城市长期发展与短期形象塑造的矛盾 |
4.4.2 标准化的环境整治与风貌特色的矛盾 |
4.4.3 提升城市形象与改善居民生活的矛盾 |
4.5 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对策与建议 |
4.5.1 设计策略 |
4.5.2 工作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的现状基础与设计策略 |
5.1 香山买卖街研究概况 |
5.1.1 区位分析 |
5.1.2 历史沿革 |
5.1.3 空间结构 |
5.1.4 绿化现状 |
5.1.5 人口特征 |
5.2 香山买卖街现状问题 |
5.2.1 特色风貌缺失,建筑质量较差 |
5.2.2 空间竞争严重,行人步行不畅 |
5.2.3 商业业态低端,各类设施缺乏 |
5.3 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5.3.1 整理街巷"U"型空间,保护空间肌理 |
5.3.2 以人为本,提升街道通行效率及体验 |
5.3.3 恢复传统街巷的建筑风貌及特色语言 |
5.3.4 精细化设计表达传统街巷的文化内涵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的工作路径及实施反馈 |
6.1 工作路径 |
6.1.1 工作周期 |
6.1.2 “一户一议,一户一案”工作方法 |
6.1.3 施工结合设计调整 |
6.2 实施成果与目标的差异 |
6.2.1 基础设施对传统风貌的破坏 |
6.2.2 政府利益与私人利益的交锋 |
6.2.3 商业活动对环境品质的影响 |
6.3 使用状况评价 |
6.3.1 游客使用状况评价 |
6.3.2 住户及商户使用状况评价 |
6.4 反思与总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A 问卷调查表(游客版) |
附录 B 问卷调查表(居民版) |
(7)基于社会资本的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发展现实之困境 |
1.1.2 社区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愈受重视 |
1.1.3 社会资本理论提供分析框架与科学方法 |
1.2 研究对象和概念 |
1.2.1 历史地段 |
1.2.2 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 |
1.2.3 社会资本 |
1.3 研究综述 |
1.3.1 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的研究 |
1.3.2 社会资本研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发展实践 |
2.1 国外实践中保护发展与社会资本分析 |
2.1.1 日本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发展实践与社会资本 |
2.1.2 英国保护区保护发展实践与社会资本 |
2.2 国内实践中保护发展与社会资本分析 |
2.2.1 国内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发展不当实践 |
2.2.2 北京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实践与社会资本 |
2.2.3 广州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发展实践与社会资本 |
2.2.4 其他城市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发展经验与社会资本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社会资本分析方法 |
3.1 基础性研究 |
3.1.1 空间演进 |
3.1.2 价值与特色 |
3.1.3 居住环境 |
3.1.4 社会空间 |
3.2 建筑保护利用状况聚类 |
3.2.1 保护状况评估 |
3.2.2 利用状况评估 |
3.2.3 基于保护与利用状况的聚类 |
3.3 社会资本测度 |
3.3.1 社会资本测度方法——社会网络分析(SNA) |
3.3.2 基于聚类的社会资本测度与整体网络分析 |
3.4 社会资本分析框架 |
3.4.1 层次 |
3.4.2 类型 |
3.4.3 结构 |
3.5 保护利用机制解读 |
3.5.1 制度体系 |
3.5.2 主体及能力 |
3.5.3 互动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社会资本测度 |
4.1 南京传统居住空间发展演进 |
4.1.1 南京传统居住空间发展历程 |
4.1.2 南京传统居住空间遗存状况 |
4.1.3 传统居住空间遗存状况影响机制分析 |
4.2 钓鱼台历史风貌区基本信息 |
4.2.1 案例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基本概况 |
4.2.3 空间演进 |
4.2.4 价值特色 |
4.2.5 居住环境 |
4.2.6 社会空间 |
4.2.7 小结 |
4.3 钓鱼台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状况聚类 |
4.3.1 保护状况评价 |
4.3.2 利用状况评价 |
4.3.3 保护利用状况聚类及相关性分析 |
4.4 钓鱼台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社会资本测度 |
4.4.1 保护利用较好的社会网络 |
4.4.2 保护利用一般的社会网络 |
4.4.3 保护一般利用差的社会网络 |
4.4.4 保护差利用一般的社会网络 |
4.4.5 保护利用差的社会网络 |
4.4.6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资本解读与保护利用机制优化 |
5.1 社会资本分析 |
5.1.1 保护利用较好的社会资本 |
5.1.2 保护利用一般的社会资本 |
5.1.3 保护一般利用差的社会资本 |
5.1.4 保护差利用一般的社会资本 |
5.1.5 保护利用差的社会资本 |
5.2 各类保护利用状况的社会资本对比分析 |
5.3 保护利用机制解读 |
5.3.1 规划机制 |
5.3.2 保护利用管理机制 |
5.3.3 社区发展机制 |
5.4 基于机制解读的优化策略 |
5.4.1 国内外保护发展机制建设经验 |
5.4.2 保护发展机制优化策略 |
5.4.3 钓鱼台历史风貌区机制优化与空间方案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南京居住型历史地段社会调查问卷 |
附录2 南京实辉巷社区居委会访谈提纲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基于产权主体居住需求的厦门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近代历史住区的生活条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需求 |
1.1.2 近代历史住区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棘手问题 |
1.1.3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居住需求存在偏差 |
1.2 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 |
1.2.1 研究对象:厦门近代新村住宅——百家村 |
1.2.2 研究视角:产权主体居住需求 |
1.2.3 基本概念:近代历史住区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
1.3.1 国内外近代历史住区更新的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近代历史住区更新的相关公共政策发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百家村历史住区概况 |
2.1 百家村发展历程研究 |
2.1.1 形成时期:拆迁户的安置住房 |
2.1.2 加建时期:市民向往的“模范村” |
2.1.3 旧城更新时期:城市中衰败的老旧住区 |
2.2 百家村住区认同研究 |
2.2.1 问卷设计及数据统计 |
2.2.2 住区认同分析 |
2.3 历史住区价值识别 |
2.3.1 历史价值 |
2.3.2 文化价值 |
2.3.3 使用价值 |
2.4 研究总结 |
第3章 百家村居住需求研究 |
3.1 住房需求个案分析 |
3.1.1 私有产权主体的住房需求 |
3.1.2 公有产权主体的住房需求 |
3.1.3 案例小结 |
3.2 更新需求个案分析 |
3.2.1 私有产权主体的更新需求 |
3.2.2 公有产权主体的更新需求 |
3.2.3 案例小结 |
3.3 产权主体与居住需求的综合分析 |
3.3.1 产权主体与住房需求的关联性探讨 |
3.3.2 产权主体与更新需求的关联性探讨 |
3.3.3 产权主体的居住需求总结 |
3.4 研究总结 |
第4章 居住需求与厦门市住房相关公共政策的互动探析 |
4.1 厦门市住房相关公共政策概述 |
4.2 私有产权主体需求与公共政策的主要矛盾 |
4.2.1 实施基础:产权制度不清导致住户利益受损 |
4.2.2 更新方式:私房改善与更新公共政策的冲突 |
4.2.3 更新资金:更新意愿与经济预算的不匹配 |
4.2.4 政策引导:私有产权缺少正面清单的引导 |
4.3 公有产权主体需求与公共政策的主要矛盾 |
4.3.1 更新方式:公房解危与房屋置换政策的冲突 |
4.3.2 政策引导:直管公房缺乏改善住房条件的正向引导 |
4.3.3 监督管理:缺乏动态的人群流通的监管机制 |
4.4 共性需求与公共政策的矛盾 |
4.4.1 设计方法:居民生活水平与政策制定标准的冲突 |
4.4.2 规划设计:居民需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条件的错位 |
4.4.3 补助政策:更新补偿政策存在不足 |
4.5 研究总结 |
第5章 基于居住需求的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优化思考 |
5.1 百家村住房产权政策 |
5.1.1 私房产权规范化 |
5.1.2 公房产权私有化与共有化 |
5.2 百家村财政金融政策 |
5.3 百家村修缮更新建设引导 |
5.3.1 私有产权更新改造办法 |
5.3.2 公有产权更新改造办法 |
5.3.3 居民自主修缮指导办法 |
5.4 研究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百家村居民居住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B 当地居民访谈记录(摘取) |
(9)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10)地方立法谦抑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
2.1 地方立法谦抑的界定 |
2.1.1 谦抑的词义及法学上的涵义 |
2.1.2 地方立法谦抑的具体涵义 |
2.2 地方立法谦抑思想及制度的脉络梳理 |
2.2.1 地方立法谦抑思想渊源的概述 |
2.2.2 地方立法谦抑制度实践的追溯 |
第3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现实要求 |
3.1 地方立法数量方面的现状要求地方立法谦抑 |
3.1.1 地方立法主体数量急剧增加 |
3.1.2 地方性法规数量飞速增长 |
3.2 地方立法内容方面的现状要求地方立法谦抑 |
3.2.1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趋同化现象愈发明显 |
3.2.2 各地仅因规范对象“有特色”而争相立法 |
3.2.3 地方立法超出权限范围的情形时有发生 |
第4章 从立法理论的角度看地方立法谦抑的必要性 |
4.1 代议制立法失灵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
4.1.1 法律在立法表达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 |
4.1.2 代议制本身在“代表”、“公意”、“选举”等方面存在问题 |
4.2 法律局限性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
4.2.1 法律仅是道德习俗等多元社会规范中的一元 |
4.2.2 法律无法达到至善至美的公正且具有滞后性 |
4.2.3 法律繁杂会吞噬自由公正以及束缚人类进步 |
第5章 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看地方立法谦抑的迫切性 |
5.1 地方立法能力不足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
5.1.1 地方立法在主体资格与权限范围等权利能力方面的不足 |
5.1.2 地方立法在机构、队伍、技术等行为能力方面的不足 |
5.2 地方立法不成熟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
5.2.1 地方性法规频繁修改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完善 |
5.2.2 地方性法规违法型立法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规范 |
5.2.3 地方性法规观赏型立法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实用 |
5.3 地方立法权异化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
5.3.1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增设编制的条款来“要人” |
5.3.2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创设经费的条款来“要钱” |
5.3.3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新设或扩充职权的条款来“要权” |
5.3.4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忽视公民权益的条款来“推责” |
第6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路径 |
6.1 地方立法权的规制 |
6.1.1 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侵犯公民权益 |
6.1.2 强化和落实地方立法者责任以确保地方立法权不被滥用 |
6.1.3 转变地方立法参与者的意识以保证地方立法权科学行使 |
6.1.4 厘清社会规范的管辖范围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不当干预法外空间 |
6.1.5 明晰央地立法领域以防止地方立法权超出法定权限 |
6.2 地方立法活动的规范 |
6.2.1 健全地方立法程序 |
6.2.2 落实地方立法审批备案制度 |
6.2.3 推进地方开门立法制度 |
6.3 地方立法活动的统筹 |
6.3.1 普遍性地方立法事项由省或全国进行统一立法 |
6.3.2 加强省市之间权力机关的联合立法 |
6.4 地方立法活动的优化 |
6.4.1 强化地方立法的立项论证以及地方性法规内容的论证 |
6.4.2 完善地方立法前和地方立法后的评估 |
6.4.3 合理配置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与其他规范性文件 |
余论: 地方立法谦抑与地方立法适度扩张之间的平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废止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房屋修缮和改建有关规定(试行)的批复(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视域下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时空记忆研究[D]. 靳爽.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9)
- [2]北京西城区普查登记项目整体性保护方法与对策研究[D]. 庞雅倩.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3]北京老城历史街区街巷驻留空间建构研究[D]. 杨秋惠.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北京市西城区腾退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 耿碧徽.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北京老城区传统民居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研究[D]. 张尧.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研究 ——以北京香山买卖街为例[D]. 蒯新珏.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7]基于社会资本的传统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发展研究[D]. 刘思佳. 东南大学, 2020
- [8]基于产权主体居住需求的厦门百家村更新公共政策研究[D]. 孙钰莹. 华侨大学, 2020(01)
- [9]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10]地方立法谦抑论[D]. 吴玉姣. 湘潭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