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宗羲评传》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陈沫[1](2019)在《民本主义与法治精神的融合 ——黄宗羲政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宗羲是古代中国第一个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抨击,并提出整体性改革方案的政治思想家。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既得之于他对历史兴衰变化和明朝亡国教训所进行的深刻地反思,也得之于他本人切身经历过的政治实践活动。他所处之明末清初时期,是由于政治腐败、异族入侵造成的所谓“天崩地解”、朝代更替的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他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对君主专制政体的弊端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力求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建立一种具有高度民本主义和法治精神的政治制度。本文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运用文献研究、历史分析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的方法,将黄宗羲重新置于他所处之历史环境中,在明确其政治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厘清其内在逻辑关系,在与其他政治思想家相关思想的比较中阐发其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揭示其政治思想所具有的理论价值、理论局限与现实意义。黄宗羲认为,当时社会政治弊端的根源在于君主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的制约,缺少一个能体现“王在法下”的法治精神的民主政体。在他看来,人类社会初期既没有国家政府也没有君主,但人们可以享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人们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才甘愿建立起国家政府,进而推举出君主;君主应当是一个能保障民众之公利的“舍弃自身利益的辛苦之人”。而“三代之后”君主专制的社会里,君主反而成了天下民众的主宰,黄宗羲进而深入思考与批判了专制君主对民众公利的侵占。他指出封建君主罢黜宰相,将集权归于一身的行为是对官制合理性的极大破坏。不仅如此,封建君主还以“君臣大义”施压于知识分子,使他们丧失了儒家传统的政治抗议精神,造成了人格的扭曲。黄宗羲最杰出的着作非《明夷待访录》莫属,该书也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他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和详尽阐发了其体现着民本主义和法治精神的政治改革构想,包括以法治制约君权,使学校具有立法参政权,改革土地及军事制度,推广全民教育等。他所构建的这一体现着民本主义与法治精神的政治体制,堪称是他对那个时代所作出的最具独创性的贡献。他的一些具体政治改革措施虽然在当时无法实现,但无疑也是具有极大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的。黄宗羲的政治思想虽然被视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民本主义思想的巅峰,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他理想中的政治模式是圣王依靠宰相与士人阶层的辅佐对国家进行统治,走的还是上层精英治国之路。他试图以法制对君权加以限制并对士人阶层的权利予以扩大化,他的政治改革构想本质上还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改良。作为中小地主阶级和市民阶层的代言人,他在整个政治改革构想中并没有真正赋予普通庶民以政治权利。即便是最贴近庶民政治的郡县学官制度,能够参与地方政事的主体还是士人与缙绅,作为民本思想主体的普通庶民在其中还是没有得到参政议政的资格。黄宗羲对庶民有着深切的同情与关怀,却没有更多的认同感,他也认识不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他将江山社稷的兴衰系于圣王与圣贤所具有的先验性的学识和道德之上,这实在是对道德主体自觉性的过分夸大,所以说他在历史观上也存在唯心主义倾向。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他的政治思想是清末经世派和早期维新派推行改革的理论依据,也是维新派倡导民权运动的原动力,其后又成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在新时代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挖掘黄宗羲政治思想中所蕴含的宝贵理论资源,对我们现今的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及德治建设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面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董云辉[2](2019)在《家国与国家 ——晚清浙东士人国家认同嬗变》文中研究说明有清一代,浙东士人对清朝的态度经历了抵抗、认同、革命的变化,反映浙东士人国家认同对象与性质的转变。古代的国家认同,是一种由文化占据主导、辅之以政治等因素的“家国”认同,王朝是“天下”理想的现实载体。明清易代,钱肃乐武装对抗清军至死,黄宗羲由抵抗到隐居不仕,万斯同以布衣入馆修史,反映浙东士人认同对象由明朝转为清朝,性质仍是古代国家认同。到了晚清,经过百余年安稳,浙东士人认同清朝,帮助清朝反抗外来英军侵略与对付太平军,将其驱逐出浙东。洋务运动时期,张斯桂与邵友濂积极寻求国家富强的途径,接触与学习西方外来知识,作为使臣走上近代外交舞台,体会到与朝贡制度不同的外交模式,反映当时浙东士人文化观念中的“天下主义”遭到挑战,新的“世界”观念悄然生成。清末时期在浙东,新绅士与新式知识分子数量不断增多,资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现代国家观念与西方政治学说随着报刊与新式学堂的创办而不断传播,日益深入人心,清政府没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中国主权不断丧失。为了建立富强民主的现代国家,浙东士人响应武昌起义,以反满为口号起而革命,实现宁波光复,建立宁波军政分府,以现代国家理念进行统治管理。浙东士人实现由对清朝的传统“家国”认同向现代的民主国家认同的转变,是认同性质的转变。现代的国家认同,是政治占据主导、辅之以文化等因素的“国家”认同。
刘聚晗[3](2019)在《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及现实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产生于渊源甚深的家学与师学、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生活的社会背景。在这三者交互影响的基础之上,黄宗羲不断创造发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这不仅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更对中国当今的教育发展具有直接的借鉴价值。长期以来,对黄宗羲教育思想的研究很多,但从语文教育教学角度对其进行的专题性考查暂付阙如。实言之,黄宗羲语文教育思想宏富而又精微,影响深远。鉴于此,该论文对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及其现实启示展开系统探究。全文由绪论和三章组成。绪论主要谈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综合审视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该选题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之上,说明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第一章说明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产生的背景。首先追溯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产生的思想渊源,从家学渊源与师学渊源两方面探析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的理论来源。其次,梳理黄宗羲的语文教育活动,他的书院语文教育活动和家族语文教育活动齐头并进,一直持续到他耄耋之年,并对其教育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最后,介绍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的时代背景,明末清初时期,传统儒学教育继续发展,同时出现了实学教育思潮和西学东渐思潮,三种思潮相互碰撞丰富了大语文观的内涵,这同样影响了黄宗羲的教育思想。第二章论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的主要意蕴。首先,从整体介绍黄宗羲“经世致用、德才并重、人尽其才”的语文教育目的,该目的对下文教学内容和读写教学方法的研究起统摄作用。其次,具体分析黄宗羲语文教学内容,他以阅读经史、写作诗文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兼容数学、天文、地理、火器、乐律等自然科学知识,这是对古代大语文观的继承和发展。再次,详细阐述黄宗羲阅读教学方法,他从研究阅读的角度提出深思质疑、取证于心与异同比较、会众合一的由博至精读书法,为写作教学打下了基础。最后,深入总结黄宗羲写作教学方法,他注重文化继承、积累创新,强调择奇明体、去除陈言、讲究风韵,这丰富、发展了传统写作教学方法理论。第三章分析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本章分别叙述了黄宗羲的语文教育目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方法、写作教学方法等观念对今天的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意义。本章是全文的重点。该章围绕黄宗羲的独特语文教育观,并结合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分析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在当今社会仍适用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具体策略。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以及升华。黄宗羲的语文教育观念颇具特色,对今天的高中语文教学具有直接启示意义。
李栅栅[4](2019)在《吕留良的遗民认同及其理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吕留良是明清之际着名的理学大家,学术专崇朱熹,与张履祥、陆陇其等人一起为清初朱子学的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受明末清初理学内部心学式微、理学复兴的趋势以及务实学风的影响,吕氏的理学思想具有强烈的救世济时倾向。他的理学思想在充分尊重朱熹原义的基础之上,结合明清鼎革的时代背景,提出了深契时代病症、承载经世致用精神的新朱子学思想,是程朱理学在清初展开的一次理论的飞跃。明亡之史实客观上造就了一批坚守气节、不仕清廷的明遗群体,自中年弃诸生之后,吕留良的遗民意识便彻底觉醒。此后的治学道路上,吕氏始终严守遗民矩蠖,并将自己的切身体验融入到理学义理的阐发中去,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大精神的朱子学思想。个体层面上,吕氏强调学者首先应当严把出处、辞受的志节关口,然后方可谈学问文章;社会层面上,吕氏严于义利之辨,针对流行于明清之际义利相融的新义利观提出了激烈的辩驳:民族层面上,吕氏高举夷夏之别的大旗,面对以清代明的政治巨变,以及清政府高压的民族政策,仍毫无惧色地呐喊民族大义大于君臣之伦的气节之歌。这些义理阐释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为吕氏坚守尊朱辟三的学术尊尚、复兴发扬程朱理学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保障。更为可敬的是,吕氏不顾世人的误解和鄙夷,坚信时文可以明道,通过时文评选的方式,向当时的学子群体灌输春秋大义、贵义贱利、严守出处等朱子学新思想,扭转了明末以来以程朱理学为加官进爵之工具、只知良知现成不识圣学真谛的空疏学风,为清初朱子学的复兴铺平了道路,是明清之际朱三调和派大行其道之下的一支孤独且顽强的力量。总之,对于清初遗老而言,反思明亡与传承圣学是一体两面、牢不可分的整体,这是时代赋予这群遗民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吕留良也不例外,要想准确把握吕氏朱子学思想的内涵和意义,易代所造就的明遗身份以及明末清初程朱理学的复兴是两个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因素,他的遗民意识与尊朱立场成就了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及经世务实精神的理学思想体系,也为当前古典学术如何与现代社会实现恰当地融合接轨树立了典范。
刘小龙[5](2018)在《新世纪以来明代史学史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明代史学史研究又取得新的进展,主要表现为研究成果数量众多、研究视野广阔、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内容不断细化与深化等方面,尤其是在通论明代史学、官方史学、明人前代史学、野史、史学思潮、考据学、具体史家之史学、民族史学、域外史学等研究领域,出现了诸多论着。同时,也存在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译介缓慢、选题不平衡、一些重要议题或未开发或急需继续探讨、一些个案研究缺乏整体观照等不足。因此,只有继续发扬以往的优势、正视不足,并结合时代特点更新研究资料、方法、理论、范式,才能推进明代史学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孟新东[6](2018)在《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清易代之际,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思想文化变动不居的时代。处在具有无限变数时代的知识分子,其现实生活、精神世界和学术研究都充满着内在张力。本文的研究对象清代浙东学派即是诞生于此种语境下的一个学术流派。该派由黄宗羲在清初创立,一直延续至清中叶,代表学人主要有黄宗羲、李邺嗣、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等,以经史之学名世,但研究领域又广泛涉及哲学、经学、史学、文学、伦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是一个有着独立学术精神和鲜明学术个性的学术派别。清代浙东学派虽不以文学为主业,但却有着数量不菲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并形成了系统化的成熟的文学思想,这在清代学术流派中并不多见。受其经史之学成就的遮蔽,学界对该派文学思想的关注明显不够。现有研究中,对该派文学思想的综合研究更显薄弱,对该派在文学思想上的独特贡献、其在清代文论史上的地位、对后世文论的影响等问题均缺少系统化探讨。基于此,本文以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在对该派学者文学思想的全面把握中寻绎其共同的文学旨趣,展示其同中有异的文学观念,并尝试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具体如下:导论部分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本论文以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清代浙东学派作为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学术流派,拥有丰硕的文学成果,他们对文学问题的系统讨论和思考为清代文论提供了经史学家的独特只眼,是清代文论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是当前学界对该派文学成就和文学思想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之后,梳理了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渊源和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了该派的学术谱系、学术定位和学术精神,探讨了文学活动在该派学术系统中的地位。清代浙东学派在学术渊源上远绍南宋浙东学派,近承王阳明、刘宗周之心学。该派诞生于明清鼎革的时代剧变中,动荡的社会现实、尖锐的民族矛盾、统治者的高压政策构成了该派产生的社会背景,清初返经归本思潮和经世致用观念的风行是其存在的文化语境,实学的勃兴与考据学的蔚起提供了该派生存的学术背景。清代浙东学派学术视野广阔,是一个以经史之学为主的民间学术流派,其学术精神主要体现为经世致用、经史汇通、注重创新、求真求是。文学活动是该派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写作不仅是遗民的生存方式与交流场域,也是其学院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文学还发挥着存史、补史的功能。第二章侧重论述清代浙东学派在文道关系上的主要观念“文道合一”论,揭橥其所论之“道”与所推崇的“见道之文”的思想内涵。第一节梳理了“道”含义的历史演变,重点分析理学之“道”与史学之“道”的不同,揭示清代浙东学派的“道”论思想中既包含着形而上的气之道,也包含着形而下的政道、治道等人之道,呈现出切于现实、立足当下的价值指向。第二节主要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文道关系的两种形态做了阐述,其一是文道分离,以“载道”“害道”说为代表;其二是文道合一,以“明道”“文便是道”为代表。从文道观念的流变中可见清代浙东学派“文道合一”观与韩愈的“明道”说、朱子的“文道一体”观念一脉相承,但其又是建立在经世致用之道基础上的一种新思想。第三节对清代浙东学派推崇的“见道之文”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见道之文”将“道”作为文章的本原,道是文的起点,也是为文的旨归,其实质是一种经天纬地、有着强烈的现实性与功利色彩的文章。“见道之文”的创作路径是由道至文,为文者应先体道后作文,走一条经、史、文相结合的文道合一之路。“见道之文”是一种文道一体、内在圆融的至文,文道融合的程度体现着文章的优劣。“见道之文”作为清代浙东学派为文的最高理想,其哲学根基在于“道不离器”的道器合一思想。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清代浙东学派在社会学维度上提出的“元气之文”的内涵,探寻文章和“元气”的关系。从明清易代的时代语境出发,浙东学派倡导“元气之文”,并赋予其特定的含义。第一节梳理了中国古代“元气”理论的流变,从汉代的元气生成论,到宋代的元气本体论,再到明清时期元气的主体化、精神化,中国古代元气论走了一条从客观物质性到主观精神性的演变之路。这一演变对建构元气和文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分析浙东学派赋予“元气”的特定含义,忠义精神是“元气”的基本内涵,“元气”中张扬的阳刚精神和浩然正气实为浙东学派豪杰人格的生动呈现。第三节具体论述“元气之文”的生成机制,它实际上是“厄运危时”阴阳二气相搏相争的结果。浙东学派更推崇“阳气在下,重阴锢之,则击而为雷”的迅雷之文,这类文章更富阳刚之气和悲壮色彩,也更能体现反抗邪恶、不向厄运屈服的抗争精神和民族正气。但浙东学派对“元气之文”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相比全祖望,黄宗羲之论流露出更多的遗民气息。第四章重点分析清代浙东学派的“性情”诗学观,阐释该派对“性情”内涵的创造性发展。“诗以道性情”是浙东学派诗论的核心观念,这一看似陈旧的说法却被该派赋予了新的内涵。第一节分析了明末清初的“重情”倾向以及此倾向在诗学领域的体现,即性情诗学的高扬。明末性情诗学尊情、重情,把情提到了文学本体的高度,但其所论之“情”是摆脱了社会伦理束缚的个体性情、世俗之情。易代之后的性情文学观有了明显变化,云间、西泠派和虞山诗派均性情与格调并重。第二节围绕黄宗羲的性情之辨展开,黄宗羲将“性”规定为心之“不忍”,确立了“性”的道德属性,这与阳明后学挺立的自然人性有所不同。在性、情关系上,黄宗羲主张“性情是一”,认为情是心的自然流行,性是情感流行的“中和”状态,性寓情中,离情无以见性。黄宗羲倡导的“性情”实为一种合于儒家伦理道德的道德情感。第三节具体分析清代浙东学派的“诗以道性情”,性情是诗之“道”即诗的本原,也是诗歌创作成败的关键。黄宗羲对“性情”做了严格的规范,他区分了“情至之情”和“不及情之情”、“一时之性情”和“万古之性情”,其推崇与性合一的“情至之情”,更看重具有群体性、公共性的“万古之性情”。浙东后学在黄宗羲性情论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性情之正”,并从“人各有情,情各可言”的角度为女性写作争得了一席之地。第五章论述清代浙东学派的文源思想。浙东学派以经史百家之学为文章本源,把“学力”作为创作的必要条件。第一节分析浙东学人的“文源六艺”说,黄宗羲强调“作文以经术为根柢”,章学诚则从六艺之文——诸子之文——文集之文的文章演变的角度申述此旨,文章所传之道、文章的性质与手法、文体的变迁等均彰显出文章与六艺的渊源关系。第二节阐述文章与史的关系,浙东学派从史学立场出发,强调文章写作要参之于史。章学诚认为“古文辞出于史”,其着述原则、方法包含在史学之中,其兴衰与史学盛衰同步,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文章与史的密切关联。第三节论述了浙东学派对文与学关系的认识。该派所说的“学”既指经、史、子、集的大家之学,也包括“竹头木屑”式的杂学。他们以读书积学为学文的正路,但强调文本于学问,并非要在文章中搬用学问,而是以学育文。章学诚从道、学、文三者合一的角度提出了“学为立言之本”,推崇以自得之学作着述之文,体现了学者化的为文理想。第六章对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变思想进行探析,分别从“文变系于时”“文变关乎势”“文学的古今之变”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第一节探究了文变与时代、世风等社会性因素的关系,浙东学派把文学的盛衰关联于世运,认为乱世衰时为文学繁盛提供了条件。文体亦随时代而变,章学诚以赋和小说为例,论证了这两种文体的数变与时代变化的关联。风雅正变揭示了文学体貌、风格与时代的关系,与易代背景相联系,浙东学人推崇书写哀怨愤怒之情的变风变雅之作。第二节讨论了文变的内在动因,浙东学派关注到盛极而衰是文学演变的必然之势,文弊也是导致文变的重要原因。从六艺之文到诸子之文再到文集之文的变化,呈现出的正是文学审美性不断提升的规律。尽管在章学诚看来,此为文章愈变愈衰的征兆,但其确实捕捉到了文学的演变之势。第三节重点分析了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古今观。与尊古而不略今的历史古今观相连,浙东学派在文学上秉持“文求其是,不论古今”的态度,其所言之“是”,在黄宗羲、郑梁等为人的真性情,在章学诚则为创作者的“别裁心识”。在学古问题上,浙东学派力主“师其意而不袭其迹”,反对追求形似的摹仿,强调学习古人的“真精神”,即性情和识见,并由此出发,对复古模拟的文学倾向给予批判。结语部分分析了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局限性。置身清代文论的整体格局来看,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在助推清初文论的儒学转向和经世转向、开启古文风气方面有着不可抹杀的价值。同时,该派文论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从整体来看,其文论思想仍局限在传统儒学的框架内,儒教伦理色彩浓重;偏重文学的外部研究,对审美规律关注、探讨不够;侧重对传统文论话题的继承、深化,未能提出开创性的新问题。尽管如此,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作为一笔丰厚的理论资源,值得我们今天回顾与重访。
连凡[7](2017)在《海内外《宋元学案》研究述评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海内外学术界关于《宋元学案》的研究成果包括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文献学的研究,主要探讨《宋元学案》的成书过程、内容校勘、编纂体例、文献价值及其渊源与定位等方面。其次是思想史的研究,主要是论述其中宋元儒学思想史的脉络与建构,以及学者的学术评价与思想史地位,包括整体分析、个案分析、学案表及其师承关系的研究、思想史构建及地域特色的分析等方面。最后是哲学阐释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哲学概念与学术论争,探讨编纂者在阐释和评论学者的哲学思想时所持的学术观点与立场。由于《宋元学案》的内容与性质伴随其成书过程大致经历了由哲学史到思想史直至文献汇编的变化,因此对于《宋元学案》的研究应将上述三条径路结合起来方才完备。
冯亚琴[8](2017)在《黄宗羲的历史书写研究 ——以时代变局下的人物形象塑造为视角》文中指出黄宗羲是明末清初重要的史学家,其学术博大精深,着作丰富,影响深远。回顾以往的研究,学术界对黄宗羲政治思想、哲学、史学、学术史总结等领域的探求已不乏力作,对黄宗羲表彰忠义之士的观点也基本达成共识,对他笔下除抗清义士之外的其他人物虽偶有提及但不系统,研究也不够深入。故本文拟定以明清易代历史背景下黄宗羲所塑造出的各种人物形象为视角,对黄宗羲的历史书写作尝试性研究。文章主体结构分四部分,前三部分分别从三个方面解释黄宗羲的历史书写:第一部分重在分析黄宗羲着重记载历史人物的原因。他之所以在其史着中载入如此之多的人物是为了补史事之缺、寓褒贬于史,同时还贯彻史学经世的功能,作史以反思明亡教训,同时也为后世服务。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黄宗羲笔下的人物群像。他的史着中塑造了上到南明君主、下至或忠义或权奸的当朝官宦,甚至还包罗进农民起义军将领、下层士人、草野乡民等迥然各异的人物形象。他将人物命运置于明清易代的时代变局之下,通过铺陈叙事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南明时期的历史,同时也将自己的反思夹叙其间。第三部分从史书的体例、体裁、人物选择等方面分析黄宗羲的历史书写。他灵活运用不同的体例、体裁以求更全面地反映易代时的人物状态;既据实直书地将人们完整的形象予以呈现,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史着中有部分隐讳的情况出现。通过记载南明时期诸多人物,他对为君、为臣之道有了更深入的反思,同时也引发后世学者去思考他“出世而不出仕”的人生选择。
刘硕伟[9](2017)在《明清之际儒家诗学研究述评》文中认为明清之际是儒家诗学体系由解构到重构的重要时期,在描述晚明公安、竟陵等对传统儒家诗学的解构以及清初顾、黄、王等遗民诗人和钱、吴等贰臣诗人对儒家诗学体系的重构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回顾了学术界对明末清初诗学研究的状况,充分肯定了已有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崔霞[10](2016)在《黄宗羲明文选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宗羲是明清之际通经、博史、善文的学术巨匠,其所编明文选本有三:《明文案》、《明文海》和《明文授读》。本论文即立足于此三选本,从古典文献学与文学批评理论两方面综合研究了其编纂情况、版本信息及散文理论等问题,对黄宗羲明文选本进行了较全面的审视与观照。《明文案》、《明文海》及《明文授读》是黄宗羲在世易时移、学风浮泛的社会背景下为保存有明一代文学文献,力排万难,费时数十年编纂而成。编纂者的资料贮备、学养能力、编纂眼光及着述宏愿等促成了三选本在康熙年间相继成编,选本的具体收录作者、篇目卷数、文章内容、体例编排等既有差异又彼此关联。其中,初编本《明文案》重在求真,增益本《明文海》旨在求全,而精编本《明文授读》则意在选优拔萃,三选本刻印流传情况不一,现存版本状况也各异。本文考察了不同选本的具体存佚情况,并针对《明文案》实际卷数、稿本散佚去向及潜窃疑案,《明文海》“晚年未定之本”说及原书卷数、抽毁情况等问题,还有《明文授读》的编者权、相关评语及序言等方面展开了探讨分析,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黄宗羲明文选本的特殊文化意义。黄宗羲明文选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散文理论,主要见于以理论形态存在形诸文字的显性文论和贯彻于编选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文论。通过对三选本中作家作品的收录取舍、体例安排、褒贬评议等,黄宗羲昭示出自己对明代散文的文学功能、创作体式、承袭流变等问题的认识和主张,如“文道合一”、“情至为宗”的文体论;文如其人、宗经务学的作家论;本之“六经”、确立正宗,叙述有法、讲究韵致,反对模拟、主张独创的创作论;经世务用、风格多样、既不因文废人亦不因人废文的作品论等。黄宗羲在《明文案序》中明确提出了明文“三盛”说,认为八股文是造成明代散文凋敝的主因之一,而散见于《明文海》、《明文授读》中的数百条评语则具体入微地展现了他对明文的各种审美趣味和理论观点,如对前后七子的批判、对唐宋派的推崇、对公安派的肯定等散文观在选本中彰显无遗。可以说,三大明文选本既是黄宗羲散文主张的理论标举,又是其散文理论的实际贯彻。通过其编纂,黄宗羲的散文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呈现、凝聚和提升,同时选本也反证、映射着他的文学理念。三大明文选本收文齐全、架构恢弘、理论精深,在明代众多文集中卓然特立而出,其学术价值不可估量。
二、《黄宗羲评传》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宗羲评传》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民本主义与法治精神的融合 ——黄宗羲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黄宗羲其人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结构 |
2 黄宗羲政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
2.1 黄宗羲政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1 明末清初鼎革易代 |
2.1.2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缓慢发展 |
2.1.3 传统思想文化的嬗变与启蒙思潮的兴起 |
2.2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理论渊源 |
2.2.1 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民本主义 |
2.2.2 方孝孺的民本思想与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
2.2.3 王阳明心学之主体性思想 |
3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
3.1 专制君主对人民权利的侵夺 |
3.1.1 君权之起源及其正当性 |
3.1.2 君权背离之批判 |
3.2 专制君主对官制合理性的破坏 |
3.2.1 专制君主对相权的侵夺 |
3.2.2 胥吏与宦官之弊端 |
3.3 专制政体对知识分子与思想学术的压迫与阻滞 |
3.3.1 专制政体以“君臣大义”对知识分子进行压迫 |
3.3.2 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和思想学术的压抑与阻滞 |
4 黄宗羲民本主义与法治精神相结合的政治改革构想 |
4.1 以法治制约君权 |
4.1.1 专制之法乃“非法之法” |
4.1.2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
4.2 学校双重行政职能之构建 |
4.2.1 使学校参与立法 |
4.2.2 以学校制约行政权力 |
4.3 改革科举制度以选贤任能 |
4.3.1 对科举制度的历史审视 |
4.3.2 选贤任能的“取士八法” |
4.4 改革军事制度以加强区域自治及富国强兵 |
4.4.1 设置方镇以抵御夷狄及制衡皇权 |
4.4.2 改革兵役制度以富国强兵 |
4.5 以制度保障民众生存与受教育之权益 |
4.5.1 民众生存权益之保障 |
4.5.2 民众教化方式之变革 |
5 对黄宗羲政治思想的评价 |
5.1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理论价值 |
5.1.1 对传统君臣伦理观之超越 |
5.1.2 对政权合法性的诉求和对君主权力再分配的改革构想 |
5.1.3 民本的极致与民主的萌芽 |
5.1.4 对家国天下之再认识 |
5.2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理论局限 |
5.2.1 阶级局限 |
5.2.2 唯心史观 |
5.2.3 历史与时代的局限 |
6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历史影响与现实启示 |
6.1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历史影响 |
6.1.1 清末经世派与早期维新派改革的理论依据 |
6.1.2 维新派倡导民权的原动力 |
6.1.3 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 |
6.2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现实启示 |
6.2.1 保障民生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6.2.2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与当代法治、德治建设 |
6.2.3 坚持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家国与国家 ——晚清浙东士人国家认同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时间范围界定 |
1.3.2 地域范围界定 |
1.3.3 主体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明清易代下的国家认同转变 |
2.1 “家国”:古代的国家观念 |
2.2 钱肃乐在甬起事 |
2.3 黄宗羲从抗清到“义不仕清” |
2.4 万斯同以布衣入史馆 |
2.5 小结 |
3 “内忧外患”下的国家认同 |
3.1 浙东士人认同清朝的背景与原因 |
3.2 “外患”:浙东士人抵抗英军 |
3.3 “内忧”:浙东士人对付太平军 |
3.4 小结 |
4 “天下主义”崩溃下的国家认同 |
4.1 “天下”崩溃与走向“世界” |
4.2 张斯桂先行走向世界 |
4.3 邵友濂出使沙俄与日本 |
4.4 小结 |
5 清末民初的国家认同转变 |
5.1 国家:现代的国家观念 |
5.2 清末浙东的社会背景 |
5.2.1 浙东士人对清朝认同的削弱 |
5.2.2 浙东士人对现代国家观念的认同 |
5.3 宁波与辛亥革命 |
5.3.1 组建宁波国民尚武分会与同盟会宁波支部 |
5.3.2 创建民团与宁波光复 |
5.4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及现实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的思想渊源 |
一、家学渊源 |
二、师学渊源 |
第二节 黄宗羲的语文教育活动 |
一、黄宗羲书院语文教育活动 |
二、黄宗羲家族语文教育活动 |
第三节 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的时代背景 |
一、“大语文”的历史渊源探析 |
二、“大语文”的历史地位探析 |
第二章 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的主要意蕴 |
第一节 黄宗羲论语文教育目的 |
一、突出事功重要价值的经世致用思想 |
二、提倡尊重个性发展的德才并重观念 |
三、强调实现教育公平的人尽其才理想 |
第二节 黄宗羲论语文教学内容 |
一、阅读经史:申之己意,经世应物 |
二、写作诗文:文道合一,崇尚至情 |
第三节 黄宗羲论阅读教学方法 |
一、深思质疑,取证于心 |
二、异同比较,会众合一 |
第四节 黄宗羲论写作教学方法 |
一、文化继承,积累创新 |
二、选择素材,明确文体 |
三、去除陈言,讲究风韵 |
第三章 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黄宗羲教育目的观对高中语文教学理念的启示 |
一、经世致用教育目的观的启示 |
二、德才并重教育目的观的启示 |
三、人尽其才教育目的观的启示 |
第二节 黄宗羲教学内容观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启示 |
一、语文观的启示 |
二、阅读经史的启示 |
三、写作诗文的启示 |
第三节 黄宗羲阅读教学观对高中阅读教学方法的启示 |
一、黄宗羲研究性阅读教学方法的现实意义 |
二、深思质疑、取证于心的启示 |
三、异同比较、会众合一的启示 |
第四节 黄宗羲写作教学观对高中作文教学方法的启示 |
一、文化继承、积累创新的启示 |
二、选择素材、明确文体的启示 |
三、去除陈言、讲究风韵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吕留良的遗民认同及其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绪论: 明清易代之际的理学思潮 |
1 “天崩地裂”的社会环境 |
2 贯穿始终的朱陆思想博弈 |
3 调和朱王的思潮涌动 |
1 吕留良的生平、交友与着述 |
1.1 生平 |
1.1.1 出生及早年抗清活动 |
1.1.2 中年出试清廷及弃诸生 |
1.1.3 晚年削发为僧誓不仕清 |
1.2 交友 |
1.2.1 吕黄之交始亲终隙 |
1.2.2 吕张情谊由亲至疏 |
1.2.3 “知交半零落” |
1.3 着述 |
2 遗民身份与学理选择 |
2.1 遗民身份与学理选择 |
2.1.1 理学新内涵——儒者的出处、去就、辞受 |
2.1.2 选择与拒斥——遗民生活方式的两难 |
2.2 以时文救世 |
2.3 刊刻理学丛书 |
2.3.1 刊刻理学诸书,嘉惠后学 |
2.3.2 反对调和,专宗朱熹 |
3 吕留良的理学体系 |
3.1 吕留良的四书学 |
3.2 《四书讲义》及其地位 |
3.3 吕留良的理学思想 |
3.3.1 止至善 |
3.3.2 心与理 |
3.3.3 诚意与慎独 |
3.3.4 絜矩之道 |
3.3.5 义利之辨 |
3.3.6 社会治理 |
3.3.6.1 封建、并田、保甲 |
3.3.6.2 复古的君臣观 |
3.3.7 三代之治 |
3.3.8 夷夏之辨 |
4 批判和质疑——雍正的清廷政权合理性建构之路 |
4.1 吕留良的社会影响与曾静案 |
4.2 雍正与《大义觉迷录》 |
4.3 雍正与《驳吕留良四书讲义》 |
4.4 评议 |
5 结语与评估 |
5.1 吕留良理学思想的特征 |
5.2 吕留良的思想史定位 |
5.3 吕留良的意义和价值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新世纪以来明代史学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论明代史学 |
二、明代官方史学研究 |
三、明代非官方史学研究 |
(一) 明人前代史学研究 |
(二) 明代野史、史学思潮与考据学研究 |
(三) 具体史家之史学研究 |
(四) 明人民族史学与域外史学研究 |
(五) 其他研究 |
四、总结与反思 |
(6)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价值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清代浙东学派的研究 |
(二) 关于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清代浙东学派的形成与学术概貌 |
第一节 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渊源和文化背景 |
一、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渊源 |
二、清代浙东学派存在的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谱系、学术定位与学术精神 |
一、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谱系 |
二、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定位 |
三、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精神 |
第三节 文学活动在清代浙东学派学术系统中的地位 |
一、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 |
二、诗文写作作为遗民的生存方式 |
三、文学作为书院教育的重要内容 |
四、文学的存史、补史之功 |
第二章 “见道之文”:清代浙东学派的文道观 |
第一节 从理学之“道”到史学之“道” |
一、“道”涵义的历史演变 |
二、清代浙东学派之“道”论 |
第二节 从文道分离到“文道合一” |
一、文道分离:“载道”与“害道” |
二、文道合一:“明道”与“文便是道” |
第三节 “见道之文”:为文的最高理想 |
一、“见道之文”的本原 |
二、“见道之文”的创作路径 |
三、“见道之文”的衡量标准 |
四、“见道之文”的哲学根基 |
第三章 “元气生至文”:清代浙东学派的文气论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元气”理论的演变 |
一、“元气”的提出与汉代的元气生成论 |
二、宋代的元气本体论 |
三、元气论在明清时代的新变 |
第二节 黄宗羲“元气”论的独特内涵 |
一、黄宗羲的气论思想 |
二、黄宗羲“元气”的独特内涵 |
三、“元气”论与黄宗羲的豪杰人格 |
第三节 “元气”之文的美学特质与生成机制 |
一、元气论文学观的两种取向 |
二、“元气”之文的生成机制 |
第四章 “万古”之至情:清代浙东学派的性情论 |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重情”倾向与性情论诗学的高扬 |
一、明末清初的“重情”倾向 |
二、性情诗学的高扬 |
第二节 黄宗羲的性、情之辨 |
一、人之性为“不忍” |
二、基于善性的“性之情” |
第三节 “万古之性情”:性情之文的最高层次 |
一、诗之原本在于道性情 |
二、“情至之情”与“不及情之情” |
三、“一时之性情”与“万古之性情” |
四、清代浙东后学的“性情”诗学 |
第五章 经、史、学问:清代浙东学派的文源论 |
第一节 文与经:“文源六艺” |
一、“文本于经”:一个古老的话题 |
二、清初的返经归本思潮 |
三、浙东学人的“文源六艺”说 |
第二节 文与史:“诗文同源于史” |
一、诗史同源与清初的尊史之风 |
二、黄宗羲:文章本于经史之学 |
三、章学诚:“古文辞出于史” |
第三节 文与学问:“学问为立言之主” |
一、“文之行远,必本于学” |
二、章学诚的文、学关系论 |
三、学问:养气、炼识、充才之路径 |
第六章 “时”与“势”: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变观 |
第一节 文变系于“时” |
一、“诗心之妙在能变” |
二、诗之盛衰,“时为之也” |
三、文体升降,与世推移 |
四、风雅正变,“亦言其时” |
第二节 文变关乎“势” |
一、明后期对文变之“势”的探求 |
二、盛衰迭变与因弊生变 |
三、六艺之文—诸子之文—辞章之文:文变之走势 |
第三节 文学的古今之变 |
一、明代复古主义大潮下的文学古今之辩 |
二、浙东学派的文学古今观:文求其是,不论古今 |
三、学古之径:“师其意而不袭其迹” |
结语:清代浙东学派文论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
一、清代浙东学派文论的历史意义 |
二、清代浙东学派文论的局限性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黄宗羲的历史书写研究 ——以时代变局下的人物形象塑造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黄宗羲着重书写历史人物之原因 |
(一)补史事之缺 |
(二)寓褒贬于史 |
(三)史学经世 |
二、黄宗羲笔下人物群像 |
(一)南明诸帝 |
(二)当朝官宦 |
(三)农民起义将领 |
(四)草野乡民 |
三、历史书写及认同 |
(一)体裁、体例等选择 |
(二)历史人物选择 |
结论 |
(一)为君当亲贤远佞、敢为天下先 |
(二)为臣要奉守忠义、勿空谈性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明清之际儒家诗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清之际是儒家诗学重构的重要历史时期 |
(一) 晚明儒家诗学的解构 |
(二) 清初儒家诗学的重构 |
二、明清之际儒家诗学研究概略 |
(一) 晚明部分 |
(二) 清代部分 |
三、关于明清之际儒家诗学研究的问题与建议 |
(一) 将“明清之际”作为一个周期进行综合研究的意识还不够 |
(二) 诗学研究与历史研究、思想研究及诗歌文本研究的结合有待深入 |
(三) 对诗学范畴的清理及诗学体系的归纳有待深入 |
(10)黄宗羲明文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二、选题缘由与价值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框架设计与创新说明 |
第一章 编纂过程 |
第一节 编纂背景 |
一、社会政治背景:由天崩地解的剧变动荡转向渐趋稳定、繁荣初现的时代 |
二、学术文化背景:经天纬地的实学思潮、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不断推进 |
三、个人经历背景:时代巨变下个体遭遇的特殊人生、救世济民的情怀和遵从内心的自主选择 |
第二节 编纂条件 |
一、主观条件 |
二、客观条件 |
第三节 编纂始末 |
一、编纂经过 |
二、成编时间 |
第二章 编纂特点 |
第一节 编纂原则 |
一、以文存史、以文存人的编纂宗旨 |
二、开拓创新、求全补缺的编选意图 |
三、情理备至、博洽通达的选文标准 |
第二节 编纂体例 |
一、《明文案》的编纂体例 |
二、《明文海》的编纂体例 |
三、《明文授读》的编纂体例 |
第三章 版本考论 |
第一节 《明文案》版本考论 |
一、《明文案》现存版本 |
二、有关问题考论 |
第二节 《明文海》版本考论 |
一、《明文海》现存版本 |
二、有关问题考论 |
第三节 《明文授读》版本考论 |
一、《明文授读》现存版本 |
二、有关问题考论 |
第四章 黄宗羲明文选本中所见散文理论 |
第一节 本体论 |
一、“文与道合一,亦是寻常议论” |
二、“以情至为宗” |
第二节 作家论 |
一、文如其人:注重作家的道德素养 |
二、宗经务学:强调作家的学识根柢 |
第三节 创作论 |
一、本之“六经”,确立正宗 |
二、叙事有法,讲究韵致 |
三、反对模拟,主张独创 |
第四节 作品论 |
一、讲究经世致用 |
二、追求风格多样 |
三、既不因人废文,亦不因文废人 |
第五节 因革论 |
一、明文“三盛”说 |
二、时文论 |
结论 |
附录1 黄宗羲明文选本评语辑录 |
附录2 《明文授读》着者目录索引 |
附录3 《明文海》四库本缺目简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黄宗羲评传》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本主义与法治精神的融合 ——黄宗羲政治思想研究[D]. 陈沫.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2]家国与国家 ——晚清浙东士人国家认同嬗变[D]. 董云辉. 宁波大学, 2019(06)
- [3]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及现实启示研究[D]. 刘聚晗. 河南大学, 2019(01)
- [4]吕留良的遗民认同及其理学思想研究[D]. 李栅栅. 浙江大学, 2019(01)
- [5]新世纪以来明代史学史研究述评[J]. 刘小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6]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 孟新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7]海内外《宋元学案》研究述评与展望[J]. 连凡.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7(06)
- [8]黄宗羲的历史书写研究 ——以时代变局下的人物形象塑造为视角[D]. 冯亚琴.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2)
- [9]明清之际儒家诗学研究述评[J]. 刘硕伟.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0]黄宗羲明文选本研究[D]. 崔霞.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